时间:2023-03-17 18:1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来自父母的过多关心和溺爱,这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推迟。这种身心成熟的反差性势必给青少年性意识上的困惑和法律制约性攻击行为的增加。在市场经济大浪的冲击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发生裂变,人们的观念越来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方向发展,导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异和扭曲。由此而产生的、吸毒、赌博、腐败等社会丑陋现象,其滋生蔓延的不良风气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很容易诱惑他们的思想,放弃自己原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走人歧途。
2.学校教育的缺陷
长期以来,学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升学率和学习分数,造成了教育的畸形发展。其一,只重视智力发展,不重视道德教育,只抓好少数成绩好拔尖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大多数中等学生的教育,结果培育了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的并非社会所需之“人才”。其二,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呆板、单调致使一些学生成为双差生,这样被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过早地推向社会,这些学生心理本身很脆弱,对社会又极为不满,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出现毫无心理准备和抵抗能力,加之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家庭因素影响
1.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促使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瓦解,而转向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这种家庭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使得父母在抚育孩子上无法尝试和比较,没有学习机会。很多父母因此诚惶诚恐,不能放开手脚。其次,这种家庭结构还减少了父母可以对子女进行公平教育的机会,也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同伴和很多学会互助和自助的机会。不过,这种结构问题在孩子进一步长大之前还不明显,对独生子女的打击通常来自以后(例如在学校中),即当他不能在学习中成为关怀的中心时。但是,优点也是存在的,因为这些孩子从小便和成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到了较多的理性和认知熏陶。
2.家庭角色结构演变
这是家庭结构变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家庭角色结构,已经从传统社会中以父亲或家族中的长者为核心的形态,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这种变化的特点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人易位了。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并且,不同于过去,因为这个位置是很早就获得了的,所以,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和忍受压力的经验。不过,尽管如此,这种变化仍然是表面的,因为以特定个人为核心的传统倾向没有变化,只是这个核心由父亲尊长转向了孩童。以孩子为中心的结构形式为什么不合理?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使儿童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通常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勇气。”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懒惰表明这种雄心掺和着悲观,他的雄心如此之高,以致自认根本没有实现的希望。”因此,这些孩子在性格上是脆弱的,自我期望值太高。
3.家庭经济结构变化
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对家庭和个体心理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其中主要是人们开始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转变,这种需要转变的心理学含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定向转变。是个人从一种以生存为中心的目标定向向以自我满意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转变。当社会经济水平还相对落后时,个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更倾向于去追求那种实际上可能并非自己自觉选择的目标,只有这种目标定向才有可能使个体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实现和被社会接受。因为在他的周围,无论是父母、爱人、子女或是亲友,都以他是否能争取到安全的职业和适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来衡量他的价值。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更容易受到鼓励去发展那些与追求目标相一致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变得相对富裕起来的家庭中,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具有目标定向的父母们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关怀,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缺憾。他们开始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变得更加强调自我满意,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兴趣。这时他们选择参与生活与否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定向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家庭中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个人享受,这很容易形成青少年极其自私的性格。
4.亲子关系及教养方式
既往研究结果证实:83%存在外向问题的7岁儿童,在幼年期的依恋关系是组织混乱型且智力发展低于平均水平,幼年期的回避型依恋关系与以后的内向问题。Caner等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非安全的依恋关系与儿童的行为问题正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信、自尊、自我效能等产生重要影响。E31(P102)蒋奖等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因子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而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并发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lie等研究发现:家庭的情感支持及凝聚力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呈负相关,起着保护功能;而情感和支持不易得以表达的家庭中养育的儿童,是行为问题的高风险人群。在情感上遭受忽视的儿童较低风险对照组在行为问题总分及外向因子得分更高,尤其是攻击行为的得分更高。因为一个情感不能适当表达的家庭可能让儿童有更少的机会学习怎样处理负性情绪,并且可能不能让小孩体验到安全、信任的正性情感。低的家庭凝聚力与增高的外向问题之间的关系,提示了家庭成员问相互支持的程度对于处理儿童破坏尤其重要。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很不利。在家庭中遭受躯体虐待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尤其是表现为退缩,且显示更差的学校适应性。JAF2FEE等在研究中指出导致儿童发生外向问题的病因的5%及内向问题的2%可由家庭暴力解释,其余的是由遗传因素及非共享环境因素所致。此外,MaryA等在研究中发现:暴露于母亲的IPV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不论存在共同发生的儿童虐待与否。所以对于居住于存在IPV的家庭的儿童给予适当的关注是必需的。当父母卷入经常的、激烈的、难以解决的冲突时,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遭受高水平的内向性及外向问题。当父母间的冲突演变成身体暴力时,儿童就可能处于问题行为的高风险中。一个解释就是:儿童可能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或家庭暴力增加了儿童的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另外,如前所述,攻击行为本身就有较高的遗传可能。
三、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策略
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一般都是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产生的,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盲目性,只有从感化他们的内心,措施得当,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是可以预防的。针对以上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把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应对是关键,也就是从抓好外在层面和个人层面两方面着手:外在层面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受到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对应策略有: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惩治司法腐败分子,严肃法纪,在社会中树立法制的权威,打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时,加大素质教育推行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完善青少年立法工作,对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权益,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以得到司法保障。
(1)政府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国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探讨,2001年美国卫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办法。针对当时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且能够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地治疗。
(2)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范围广、规模大
经过数十年的反战,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规模已经非常大了。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最大分支。该分会在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中都有他们的工作岗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专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的心理学专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从学校发展到了社区和家庭。
(3)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手段先进,形式多样
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非常关注手段的现代化,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时,通常采用具有较高精度的神经科学研究仪器,比如,脑电记录仪等。美国为青少年设计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比如,学校生活适应、情绪波动不定、人际关系紧张等,利用以上活动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能够将学校、家庭、社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特点
(1)对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社会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劳动力的重新组合、过去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应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青少年自杀现象明显增加等问题。中国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不断增多,而中国心理健康研究相对美国比较晚,目前,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了中国急需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期刊或医学类期刊纷纷开办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三级甲等医院设立心理科,大、中、小学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青少年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提升。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中国并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样的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我国中科院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情绪抑制对青少年的环境适应影响、诊断和干预等等,除了这个机构,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机构。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测量表的编制和借鉴,比如,心理健康测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④青少年脑-认知-心理健康的相关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学者希望能够利用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技术分析脑的机制,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预防。重要通过转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且对一些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及时的治疗。
二、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比较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中美两国青少年进行调查,并采取随机选取、网络发放的方式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90份。有350位美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调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国青少年参加了问卷,占49.7%的比例。问卷结果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
1.美国和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比较
分析结果显示,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
2.美国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较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美国青少年和中国青少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美国青少年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较全面的帮助,这和美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还不具规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
三、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对中国的启示
1.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不断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更具专业化应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充分地体现职业性、合作性和广泛性。中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机构仅仅是形式。随着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不断深入,应该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环境健康以及生活态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该不断增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应该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质,有效地避免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善于调节自己,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联合起来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正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解决,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的力度,从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社区青少年是指16岁到25岁之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有进一步就学的青少年。社区青少年群体具有青年群体的普遍特征,但他们由于家庭教育的失当,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教育出现盲区以及社区组织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们不参加全日制学校的学习,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也不受任何一级组织的管理,游离于学校和工作单位之外。
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作与管理体系还未建立、完善,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还只是停留在主观意识的判断上,很少有过专门针对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的调查统计,而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课题基于对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关心,及时准确把握青少年心理动向,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进行了此次的调查研究。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对200名16-25岁的南昌市社区青少年随机抽样。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其中男130人,女61人)。认为样本在误差范围内可以代表总体。
(二)方法
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桑标编制的《社区青少年心理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人格特征,情绪和行为发展,认知发展,与人交往和行为表现五个部分,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题目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客观题有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主观题需要自行填写。
(三)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2双份输入、纠错、建立数据库,进行SPSS160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方面
社区青少年所处的环境要比一般青少年更加不稳定,其人格特征较一般青少年来说更容易偏离正常的文化期望范围,形成不良的个人倾向和行为反应模式。据上海市一项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社区青少年在敌意,妄想,焦虑,强迫,抑郁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青少年更严重,人格问题较为普遍。
从数据看出社区青少年在人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回避型人格障碍,占所调查人群的1941%。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差,自卑感很严重;2、依赖性人格障碍:有7859%的人承认自己仍靠家人供养,没有独立性,其中男生占16%,女生84%。他们虽然渴望能够独立出来,但是认为自己没有自立的能力,还有一部分的人非常满意现在的情况,不愿意参加工作,承担责任。
(二)情绪和行为发展特征方面
与同龄人相比,情绪困扰从高到低的排列是:挫折无助,自卑感,压抑忧郁,自负,焦虑不安,敌对怨恨和悲观绝望。
1、自卑:有3541%的人报告自己存在着自卑情绪,尤其为女生。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面临急剧转变的关键时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且走向极端。
2、孤独:有477%的社区青少年表示通过网络交友排解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他们感觉生活无聊,需要与别人沟通,但是又由于网络使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少,更加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
3、焦虑:有30%的人报告自己因升学,就业感到压力很大,人际交往,生理方面等问题也是焦虑感的来源。
4、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不断的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数据分析中有176%的人自己有习得性无助的感觉。
5、压抑苦闷:有2340%的人是压抑苦闷的。对于社区青少年来说,周围的情感支持往往相对处于弱势,父母不太关注其情绪状况,对社区青少年的理解和帮助不足,导致社区青少年的压抑失去最安全的释放口。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困扰他们最大的情绪问题主要是挫折无助,但男生与女生困扰不同的地方是,男生为自负情绪所困扰,而女生较多的是自卑情绪,检出率为06%,男408%,女031%,男高于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7,P=0028)。而随着学历的升高,他们在就业,生活方面的要求要比低学历的人要求高,所受到的压力也越大,越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是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报告说有6749%的人认为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好,8756%的人认为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好。
较之于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社区工作者和青少年的关系更类似于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之间的关系。2536%的人表示与他们的关系好。
网络人际交往关系在之前也有提到,它对于社区青少年的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社区青少年作为一个闲散于社会的未成年人群体,为了减轻心理压力,需要寻找友谊,寻找心理支持。
(四)行为特征与行为适应问题
在各种压力源下,青少年出现了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最突出的一个就是网络成瘾问题,绝大部分的青少年报告自己曾经去过网吧,有5840%的人报告自己在网吧停留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
社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感情用事,自我监控力弱等特点。另外,由于社区青少年的特殊生活状态,极其容易用上网来发放时间,填补空虚的生活。3240%的人说靠玩电子游戏以打发时间,逃避压力源带来的压力。
(五)认知特征与认知偏差
认知方面主要有对自己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社区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是正性的,他们在用三个词来描述自己时,发现使用比较多的有积极,乐观,自信的人,较少的人使用如自卑,忧郁等负性评价。
出现这种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归因偏差。有5551%的认为是事情的成功与否在与运气,在韦伯的三维度归因理论中,运气归结为不稳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维度,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时,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守株待兔的人,什么都不做而期待着运气的到来。
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人们更重视教育问题,家长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几年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标,用来比较人的聪明程度。情商指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及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乐观进取的性格等对人的影响。情商教育让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为人处世,让他们更加快乐、自信、受欢迎、有爱心和意志力,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这是指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现实地接受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适应环境,表明其心理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情绪反应适度。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识性东西的认识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愠则小愠。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情绪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处在健康正常状态的表现。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够以正常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往,没有诸如社交恐惧症和极端的自我中心之类不正常的交往行为。
(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健康的人格是统一的,因此它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然而当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
1.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
家长很舍得教育投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除了正常在校学习之外,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为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在他们看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这样做完全忽视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觉得学习不快乐,生活没意思,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离家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教不断,整天对孩子唠叨做人的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而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按不同的原则处理问题。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经常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会。
3.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
家长普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家长大都有求必应。如果孩子学习进步,成绩提高了,家长更乐于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负面情绪,多表现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学习,否则会影响成绩。虽然丰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爱护,觉得孤独无助。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家长只重视青少年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进步,严重忽视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忽视了要教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如何为人处世……而这些才是让青少年受益终生的。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攻击反应试验,结果发现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这一实验向人们证明了榜样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甚至神态表情,动作细节,无不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示范行为会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2.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
(1)教养方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溺爱型。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爱使孩子自私,任性,骄横,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关心和感谢。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会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家长的爱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种,专断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苛刻,粗暴生硬,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家长的简单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或唯唯诺诺,或冷漠麻木,或无所畏惧,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孩子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
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爱和关心,行为放纵,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这样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导致违法犯罪。
第四种,民主型。家长对孩子关心、尊重、理解、信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对孩子多鼓励和引导。家长的关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诚、自信、自尊,积极进取,有责任感,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适应良好。显然四种教养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长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家长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孩子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开朗,能促进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发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
孩子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智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关心帮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会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3.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气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只讨论夫妻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时刻感染着孩子,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成长有重大意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了他们的快乐成长和一生幸福,父母应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这是家庭氛围良好的基础。夫妻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孩子创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成长。夫妻间有矛盾分歧,应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爱着自己。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也懂得了爱,学会了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长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滋养。
参考文献:
[1]王楠.现代青少年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时代教育,2009(1).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研究”课题组.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在现代社会,适应还意味着随社会进步、生活节奏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改变自身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1]。
当前对适应的概念、结构成分、测量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适应的研究。如王永丽、林崇德等人的“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社会生活适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聂衍刚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学生比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要好,高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中学生[3]。这些关于适应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适应的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关青少年适应的概念、结构和机制的研究。如陈建文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的内容主要是人际适应,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4]。陈君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中,将学校适应分为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学习适应、情绪状态四个方面[5]。黄希庭等人为社会适应就是人格适应,社会适应性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6]。陈建文、王滔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贾晓波在“心理适应和本质与机制”中指出了适应的概念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做出解释[7]。这些研究更多地针对心理适应结构的某一种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会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缺乏对心理适应整体的、系统的结构研究,因而无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适应特点。
鉴于此,我国学者在心理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1,8,9]。并认为适应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适应的结构,将适应分为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六个方面[1],并编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适应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适应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适应的年龄变化特点。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采用张大均、江琦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该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6个维度,即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其中生理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情绪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情绪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人际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学习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社会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社会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生活适应主要考察个体由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状态。量表条目采取4级评定,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其中“完全符合”为4分,“比较符合”为3分,“不太符合”为2分,“完全不符合”为1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适应得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适应状况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适应环境及身心变化,适应状况越好。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分量表α系数在可接受范围之内[10]。
2.3数据整理与分析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适应状况整体特点
对参加调查的44063名调查对象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7,标准差为0.40,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68~2.976。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偏度值为-0.061,峰度值为0.002,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青少年适应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适应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结果显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调查总人数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0%。
3.2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状况的特点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适应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56.04,p
3.3不同年级青少年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3.3.1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理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56,标准差为0.644,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50~3.062。不同年级青少年生理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生理适应较高,大学阶段下降明显,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64,p
3.3.2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情绪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45,标准差为0.512,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3.040~3.05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情绪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初中阶段情绪适应最高,高中阶段下降至最低,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26.34,p
3.3.3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人际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34,标准差为0.55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29~2.939。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人际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21.93,p
3.3.4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学习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922,标准差为0.596,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16~2.927。对不同年级青少年学习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学习适应最高,初中、高中阶段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334.44,p
3.3.5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社会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3.000,标准差为0.575,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995~3.00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社会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社会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逐渐平稳,结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8.39,p
3.3.6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的特点
青少年生活适应得分的平均数为2.854,标准差为0.630,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为2.848~2.860。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生活适应维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小学五年级生活适应最高,初中、高中不断下降,大学阶段回升,结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47)=182.82,p
4讨论
4.1青少年适应的一般状况
在对44063名青少年适应得分的描述性统计中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得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97,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在两个标准差以外的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调查总人数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95.5%。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及社会大环境的培养过程中,对生理变化、情绪变化、人际关系变化、学习活动变化、社会和生活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呈现出良好的状态。
4.2各年级青少年适应和适应各维度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适应在小学五年级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又逐渐回升。这一变化趋势也表现在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维度上。根据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适应状况将得到不断的发展。而本研究结果却出现了初中、高中阶段适应状况相对较低,而小学五年级和大学阶段却相对较高的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生活与学习相对都较简单,矛盾不多,压力不大,心理冲突较少,所以其适应状况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通常会导致心理困惑和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他们都面临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得他们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各种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到了大学阶段,尽管其生活环境有了较大变化,经历地各种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还会不断产生,但这时他们生理和心理相对已经成熟,能够更多的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各种问题,所以其心理适应状况相对较强。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与大学生的适应,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适应。也就是说,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适应只是低水平的适应,而大学生的适应才是高水平的适应。
在生理适应这个维度上,我国青少年适应状况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已处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初中阶段正处在青春期,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这一阶段青少年对于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适应性增高。而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重心是学习,沉重的学习压力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机会,从而使家长忽略了对他们继续进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测验中所收集的大学生的数据大多分布在大学一年级,其他年级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这一结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特点。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虽然生理心理发育均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但由于社会交往、人际关系较以前更广泛,并开始经历各种角色的转换。因而比较注重外在形象,从而造成了许多与其有关的心理困扰。
5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我国青少年的适应状况处于较好的水平。
(2)我国青少年适应及情绪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生活适应等各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适应水平较高,从初中阶段开始呈下降趋势,高中阶段继续下降,到大学阶段又逐渐回升。生理适应维度得分表现为小学五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较高,大学阶段下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论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67~571
2 王永丽, 林崇德, 余国良. 儿童社会生活适应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1): 108~114
3 聂衍刚.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4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1
5 陈君.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咸宁学院学报, 2006, 1: 94~97
6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贾晓波. 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9~23
8 梁宝勇.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77~581
9 张大均, 冯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4): 582~585
10 张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2): 81~84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ADOLESCENT IN CHINA
Zhu Zhaohong,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l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一、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障碍
(1)人际交往障碍。在二胎政策尚未开放之时,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和长辈宠溺的环境中长大。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沉浸在以“我”为核心的世界里,习惯了索取,却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使当今青少年在班级、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只知道维护个人利益而漠视集体利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归属需求,可得出: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需要与周围的人交往以获得亲情、友情、爱情。而如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封闭起来,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2)情绪障碍。学者吴锡改认为情绪障碍引起情感发生强烈冲突而出现低落、消沉、绝望、激怒等反常情绪表现等。青少年个性尚在发展,三观还未稳定,思想不成熟,看问题比较理想化,这样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不及时排解这种负面情绪,长时间会变得烦躁、精神敏感、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精神颓靡不振等情绪波动大的反常行为。
(3)行为障碍。随着社会上不良风气以及危险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网络、、暴力等,这些危险因素无疑滋生青少年行为障碍,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众传媒的发达,给青少年带来健康的社会信息,使他们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的社会信息,严重影响着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现在:说谎、搞鬼、报复、多动症、强迫症、注意力不集中、痴迷网络、抽烟、饮酒、斗殴等脱离社会行为准则的行为。
二、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青春期的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巨大的转变。有些青少年因对生理上的变化如体型和外貌的不满意,而导致心理上的波动起伏,产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适应障碍。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健全,同时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但又缺乏社会经历,处理问题能力弱,社会认知能力低,面对困难和挫折无法解决时,容易采取极端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心理障碍。
(2)家庭原因。家庭对青少年的身体成长、人格形成、社会认知、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关系和谐、父母与子女能有效沟通,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反之,则会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从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内心脆弱敏感,对周围人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擅长人际交往。甚至父母之间的吵架会影响青少年今后的爱情观、婚姻观。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并且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比较来给他们增加压力。孩子的内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们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难以控制,就会产生敌对父母的行为,甚至会出现行为。
(3)学校原因。在当今这个“成绩”当道的社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质的培养。有些教师甚至戴有“有色眼镜”,以学生成绩为指标,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看待,对成绩好的同学关注,对“差生”置之不理。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失去学习乐趣,同时对学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间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偏差,近墨者黑,最终导致校园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
(4)社会原因。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旧制度已经解体,而新制度尚不健全,这使得我国的制度处于一个“真空”阶段。随着经济的发达,家庭条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对独生子女经济上的放纵,使得青少年的资金过于丰厚,形成用物质基础满足精神需求,一旦经济难以满足时,他们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反常行为。如今,社会上的媒体宣传、网络文化和社会舆论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网站、视频、网络用语侵蚀着青少年心灵,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视频会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发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对策
(1)个人层面的对策。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职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帮助有需要解决问题的个人和集体。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接纳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向他们表达同理心,让其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运用优势视角,相信每个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碍的能力,积极发现青少年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其摆脱错误的行为,完善自己。社会工作者要加强青少年正确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大多数问题是由于他们对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
(2)家庭、学校层面的对策。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时,还要考虑整个家庭结构,促进父母与子女双方找到一种新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鼓励父母多关心、爱护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校应该建立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中心,对于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及时做出治疗对策,以及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者应该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合作,运用更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去治疗及预防青少年心理发生障碍。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应该多宣传心理障碍的危害,组织学校进行心理教育讲座。
(3)社区层面的对策。社区是青少年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社区居委会组织家庭亲子活动,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家长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另外,还可以举办社区青少年游戏活动,既可以缓解青少年学习压力,又可以促进青少年与朋辈群体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者带领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如去养老院、福利院献爱心,植树绿化社区环境等活动,让在实践中学会爱与尊重,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树立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者调动社区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社区环境。(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安全,学业成绩以及升学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让人忧虑的问题,许多资料显示,我国已有10-3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自傲、冲动、偏激、自卑、抑郁、焦虑、多疑、嫉妒、心神不宁等。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教师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世界关注的问题。
中学生会出现以上的心理障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目前,我国正处在重大的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一方面,现实要求人才应该具有同时展相一致的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拓进取精神,勇于承担责任、顽强自信乐观、能够承受挫折与失败等;另一方面,它又造成了躁动起伏、变化激烈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变化,无不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
二、家庭原因。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有的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包办一切,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艰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使他们的依赖心理增长,使一些中学生或刚步入社会的青少年,出现人格障碍或难以适应社会的倾向,从而产生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障碍。
三、学校原因。学校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枯燥的学习方式方法及激烈的学业竞争等,都造成学生不少的心理障碍。传统的学校教育片面抓学生智力培养,忽视其心理素质的教育。就原来的政治课教材来说,其教学内容多属政治教育范畴,仅在人生观部分涉及到一点心理素质健康教育。
四、自身原因。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开始向成熟、复合型成人化发展,但又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矛盾心理很突出。如自立意识与依赖思想并存、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实用观念与群体意识并存、求知欲望与知识无用并存。
面对现实与未来,对于中学政治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结合商品、货币、市场经济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中学生存在的焦虑、不安与不正确的"金钱观"有密切的关系。在学生中,"金钱万能"、"金钱重于一切"等拜金主义毒素有很大市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金钱观"教育,让学生通过写《我的金钱观》政治小论文,逐步抵制了不正确的"金钱观"的诱惑。
其次,结合矛盾、联系、发展等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方式的培养。
1、用矛盾的观点武装学生。通过学习,使其懂得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的道理。所以,对人对己都要辩证地看,既不能一味地否定,也不能在优越面前沾沾自喜,因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懂得"穷不生根,富不长苗"的道理。这样,一些学生的自卑心理得以调节,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逐步有了信心。一些学生的自傲心理也有所改变。
2、运用内因外因的观点,帮助学生处理好与老师、家长、同学的人际关系。如今中学生中不少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动不动就指责别人,甚至无缘无故的怀疑别人。通过内因外因的教学,是学生懂得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关键在自身。这就帮助学生解除了多疑、嫉妒等心理障碍。
3、利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坚定必胜信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一切新事物成长的途径。所以,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是难免的,这样,给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信心。
4、结合人生观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
教育上,本人自*年8月担任政教主任来,积极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加强年级组、班集体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热情教育,积极引导,严格管理”三者并举,学生行为规范低起点,严要求,勤检查,切实做到管理时间无空隙,管理空间无空缺,管理环节无空档,管理职责无空位,学校校风班风明显好转,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本人积极组织下,学校有效开展了“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前来为学生或家长进行专题讲座,计有:“知心姐姐”杂志社作了《关注孩子心灵健康》、*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王翠华教授作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所徐新民教授作了《超级学习法讲座》等主题讲座。20*年,本人负责组织的第二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获省教育厅“优秀组织奖”,03年度、*年度学校获江阴市安全文明先进单位。20*年度,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20*—20*年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中小学读写大赛优秀组织奖”。精心组织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学生屡屡获奖,为学校赢得较好荣誉。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社会水平及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这一时期的个体往往经历较为激烈的内心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情感两极化明显,也易出现挫折感、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常称为“暴风骤雨时期”。然而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要经过的,成为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阶段特征,逆反心理现象尤为突出。这也是家长、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最头痛的问题。现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谈谈个人的看法。
1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就是“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其表现多是怀疑、抵触和不满。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常会遇到教师表杨一个学生,却引起一些同学的不服气;教师批评一个学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学的同情和辩护。
2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3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一种现实且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与家长的抵触更为尖锐;中学生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学生既是成熟的儿童,又是幼稚的青年。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尽管方式和程度有差异,但给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障碍,给教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实施。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首先,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因为一定意义上讲,这种逆反心理现象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个体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其次,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以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目的。
第三,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
自古,为人师者便是“传道授业解惑”,时至今日,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教师应是出色的指挥家,他所指挥的不是学生的形体,而是学生活蹦乱跳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及时进行引导。
(2)明辨学生逆反心理的性质。
发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后,要冷静对待,准确判断其性质。一般来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其受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成反向性。负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是正确的,正信息刺激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则是错误的。对待逆反心理,就不应冷漠批评,而应热情支持、赞扬、保护。
(3)对学生逆反心理要“对症下药”正确处理。
对于正确合理的逆反心理,我们要给予支持、激励,促其强化并引导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促其个性和特长健康发展。对于偏激的甚至错误的逆反心理,我们也不要盲目地排斥或压制,而应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教育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主观与客观一致,保持认识上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