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伦理道德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当前,家长“指导”儿童逃票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与这些贪图小利相对应的,是家长们不惜重金地将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张罗着为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培训,让小小年纪的孩子“身兼数职”;钢琴班、书法班、奥数班里的孩子们数目不断增长、低龄化趋势明显……那么,家长培育孩子成才,又把最根本的道德和诚信放在哪里了呢?
孩子虽小,更应从小培养教育
有的孩子仿佛已经习惯了堂而皇之地不买票,无须家长“指导”,直接钻过闸机。一道闸机,考验的是大人们的诚信,也是给孩子们做的榜样。
诚信无价,“逃票”带给孩子什么?
在大人们眼里,给小孩“逃票”,大概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家长理直气壮地给孩子逃票,认为孩子总是接受正统教育,侥幸逃一次票,不算什么。可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被检票工作人员拦下后的“心里阴影”,怕是很久都不能愈合的。
儿童逃票,其实是家长的行为,有些孩子还小,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买票。家长们让孩子‘逃票’,最委屈的还是孩子。
请在买票的同时,给自己超过1米2的孩子也买一张。
5岁的亮亮身高已经在1米2以上,天真的说,“妈妈给我买票,说明我长大了,是大孩子了。”公共场合孩子都会提醒我们帮他买票,检票的时候他拿一张半价票在手上,很骄傲地给检票员看。在他没长到1米2的时候,我们就为他买票了,我们觉得花小钱买来孩子的自豪,非常值得。孩子小,别看他好像不懂事,遇到这样的情形,受伤害最深的其实是孩子。
1米2的购票线,只是乘客购票规则上的基准线,但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他们心中的道德基线才是最重要。乘车卖票本是最寻常的小事情,但是提升到教育孩子的层面上讲,却是天大的“大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参照的最初“标准”,虽然,刚长到1米2的孩子们,心智尚没有形成和成熟,可在孩子们眼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会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们享受了物质上的“免费午餐”,却忘记了此举给孩子精神上造成的莫大的影响和伤害。
小小一张票,考验的是家长的道德天平。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长,接触面也日益扩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渐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个性社会化的过程。孩子的处世态度、思想观念、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如何,总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环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家庭成员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乃至家庭氛围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孩子,夸美纽斯说过:“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既全以儿童时期受的教导为转移,所以除非每个人的心在小时候得到培养,能应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错过。因此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边沁认为评判行为是非的标准是能否增进快乐或减少痛苦。善就是快乐的总量之和大于痛苦的总量,反之则为邪恶。为此,边沁还设计出了快乐计算法则。功利主义认为,正义的行为是那些能产生最大幸福的行为,为保全最大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或者为了他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功利主义不仅肯定了个人利益,也肯定了利他主义,他不仅主张自己的利益,也把牺牲个人幸福而获取大多数人的幸福看作是最高的幸福。密尔认为要获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社会和法律应该协调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人将自己个人的幸福和社会整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密尔肯定了自我牺牲和正义原则,认为正义与功利是一致的。
2.道德的评价——效果和动机
评价人的行为的好坏究竟是以效果还是动机为标准,这是伦理学争议较大的一个课题。功利主义的早期代表边沁主张效果论,他认为道德是工具而不是目的,道德是获得幸福、快乐的工具,这是道德存在的价值。所以,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主观。继边沁之后功利主义的另一位集大成者密尔在肯定效果论的同时,也强调了动机的重要性。他认为,评价一个人的行为的善恶和评价一个人的品质的善恶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效果是评价人的行为的标准,而一个人的品质的善恶不仅要考虑到行为的结果,还要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善的行为结果并不能说明就有好的行为品德,同样,品质高尚的人的行为,也不一定会受到人的赞扬,如好心也会办坏事。
二、功利主义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功利主义不仅讲求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也强调个人的利益。如果只讲集体利益而忽视了个人的利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自古以来,中国就提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以“义”节“欲”,个人的正当利益被压制,个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现在,“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抽象的名词代替个人,这些主义的盛行使得个人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的独立自由、个人的成功发展、个人的价值得不到认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个人的自由、独立、平等是基础,功利主义原则肯定了个人的合理需求,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则,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个人的物质满足是道德的基础,但是个人的发展也必须遵循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它的局限性,市场经济的准则和规范有利于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也有利于人们提高自身的精神追求。市场经济的主体受到利益的驱使,凡事习惯性地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始终贯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协调好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的关系。个人的合理利益实现固然重要,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的实现更有利于个人的自由发展。
一、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及文本解读方式的变化
语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率先树立自己的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学要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把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而不是只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国内外生态文学范畴的著作及最新研究性成果,大量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用一种全新的生态意识去观照中学语文教材,然后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贯彻这种生态意识。
二、以教学活动为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1.开展以环保为题材的写作训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环保题材的作文及其他语言表达训练非常多,如“我与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生命之水”“拯救地球”等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抓住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有效的引导,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文字之美,而且使学生对于环保问题在思考中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
如学生写作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
水是生命之源,请大家节约用水。--------王瑜
主啊,让龙王感冒吧,打几下喷嚏吧。----刘诗豪
又如学写中央一台的广告语“我喜欢小草笑、我喜欢松鼠笑、我喜欢爷爷笑。”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为保护环境写警示语,如,“我怕疼”、“我们是朋友”等保护草坪的警示语。“共建美好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生态”等警示语。
我县地处猫儿山生态景区。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的王国和物种基因库,是漓江、资江、浔江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素有“漓江的心脏,桂林山水的命根子”之称。我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在学生中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学生围绕“保护猫儿山,呵护漓江源”这一主题进行了系列写作,参加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猫儿山GEF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生均获得了奖项。其中,唐凌云的《绝唱》获特等奖,李星星的《天问》获一等奖。
2.开展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辩论活动
我校每年都举行纪念“五四”运动演讲活动。今年的主题为:“爱家乡,争做文明小卫士”。通过演讲学生进一步受到教育,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坚决表示爱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演讲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曾举行过以“环保”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题一:西部开发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哪个更重要?
辩题二:三峡工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既指出三峡工程利国利民的优势,又看到了大坝造成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100多万人大迁移,肥沃的河岸土地被淹没;珍稀濒危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在辩论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确立了生态意识。
3.举行生态文学类读书及摘抄交流汇报会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除了阅读课以外,我们鼓励学生课余广泛阅读。为了使阅读更有针对性,我们特意给学生规定了阅读几大类别,如经典阅读、时尚阅读、杂志阅读、报刊阅读,就内容分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美学类等,开设了几大专题:亲情、环保、哲理等。其中在有关环保的文学类经典阅读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权威著作,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交流内容与感受。如“当人类自野蛮踏过了文明的门槛时,他从一个混沌的自然世界,迈入了一个他自己创造的世界;于是那些原先与他生命相依存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渐渐地变得与他相疏远、相隔绝了。
二、认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认知理论的视角,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道德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道德认知过程缺乏主动性和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等。
1.道德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从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角度,可将道德认知的内容划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是对社会公共道德的认知;第二类是对个人自身人格道德的认知。大学生只有形成了这两个方面的道德认知,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人的道德认知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他将道德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前习俗水平,此层次道德认知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交流意识与权威意识;第二个层次是习俗水平,此层次道德认知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是懂得换位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交流意识,但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严重缺失;第三个层次是后习俗水平,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认知特点是道德主体开始坦率地考虑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并将个人道德准则很好地融入其中,具有良好的契约精神。一般而言,我国大学生已经步入了成人阶段,属于成人群体,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处于半社会化状态,有些大学生甚至在大学期间就走入社会,比如工作、生孩子等等。基于此,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应该已达到后习俗水平层次。但从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仍处于习俗水平,他们懂得换位思考,具备了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但缺乏鲜明的社会公共道德感。在道德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期待奉献与收获能够兼顾,“利己但不损人”是很多大学生所奉行的道德准则。这反映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认知水平偏低。
2.道德认知过程缺乏主动性
从前面的论述可知,道德认知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因此,道德认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必须由相关主体主动来完成。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认知的过程,更多体现出被动性。在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而相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受到特殊的照顾,不仅仅有来自父母的关心,还有来自于双方四个老人的特殊“照顾”,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即便进入大学之后,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十分少,家长往往只关心子女的学业,而对于子女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往往缺乏有效的引导。不仅如此,即便是有些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进行了相应的道德教育,但基于他们的成长经历,往往也会教导孩子以利己和保身为主。这使得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在对道德问题的判断上,往往缺乏主动性,要么是遵从父辈的教导,要么是随大流,以至于有些大学生甚至将一些非道德的理念视为道德潮流,由此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3.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
道德认知的过程必然涉及道德评价。只有在合理的道德评价标准范围内,大学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进行一定的预判,才能对道德的本质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进而使得其最终所选择的行为符合基本的道德规范。当前大学生道德评价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道德评价标准十分单一,无论是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还是对自身进行道德评价,大学生们习惯于简单地以好恶为评价标准,如此缺乏合理性的道德评价标准使得他们在道德认知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从根源上看,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的背后所反映的是西方社会价值理念对我国道德理念的冲击,我国原本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固有的道德评价标准。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其价值理念也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体系。笔者认为,重构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体系,是认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三、认知理论视角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
应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将德育过程与认知过程相结合,加强主体性教育,建立并完善大学生道德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认知理论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应将德育过程与认知过程相结合,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水平。
具体来看,可以在高校道德教育的六大环节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高校道德教育的六个环节如下:一是注意和预期;二是激活原有的道德知识;三是选择性知觉;四是工作记忆;五是新道德信息的巩固与转化;六是道德知识的转化。在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情感陶冶、师生谈话和理想激励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高尚道德境界的追求,以增强大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积极性。而道德教育的第三和第四环节,是大学生道德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逻辑分析法对道德认知的三个层次进行深刻剖析,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向更高一级的水平发展。在道德教育的第五和第六环节,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行为,磨砺自身的道德意志,以此强化道德认知的过程。
2.加强主体性教育,发挥大学生在道德认知过程中的能动性。
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打破过去大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落实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这在客观上为主体性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这就要求高校道德教育要转变过去“师道尊严”的理念,关注学生的道德知识学习需求,在课堂上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高校道德教育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由教师引出相应的道德案例,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如此既能提高学生参与道德教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能够逐渐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于心中。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四周年,这一纲要的出台及其实施,对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网络中的道德伦理失范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如一些青少年受网上黄色内容的影响,进行性犯罪;轻信滥交网友;沉迷网络游戏;道德伦理认知模糊,等等。这些都说明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相对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来说,是不相协调甚至是远远滞后的。
“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通常用于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表明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正从传统的、被动培训的“供给驱动式”转变为以自身需求驱动学习愿望的“需求驱动式”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个范畴,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变同样适用。我国目前网民数量有近一亿之众,主力军是青少年。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个人群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决定了网络道德伦理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而当下的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供给驱动”模式,即为了教育而教育,沿袭传统的道德教育范式,脱离对网络现实的充分分析,如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度一样,将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与方式,仅在表面冠以“网络”二字的包装,就一厢情愿地灌输给青少年。然而网络德育的良性发展和进行,是应该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为依托和前提的。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换句话说,要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进行到底,必需明确实施网络德育的“需求”,然后才能施以良方,从过去低层次的“供给驱动”模式向现代教育的“需求驱动”模式转化。
一、网络德育:正确看待“需求”
需求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得以进行的催化剂与助燃剂,为网络德育提供了市场。以需求驱动网络道德伦理教育,首先要明确“需求”,分析究竟是什么需要因素“驱动”着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1.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教育以人为本,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青少年。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来看,需要经历一个道德伦理结构的重组期。这个重组期突出表现为道德伦理的独立性和道德伦理的动荡性,具体表现为因青年期所具有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组合为主)等基本特点而凸显的道德的自立性和不成熟性。这说明,青少年的道德伦理认知尚未得以具备、形成,还处在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之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用户,其精神世界是跟网络信息的交换融在一起的,自然地,网络道德就成了社会道德的在虚拟环境下的真实延伸。对于心智尚处于低级或初级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过早地感受到甚或已有了成人化的行为和思想(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内模仿”,他们会模仿、效仿成人,而透过网络看到的成人世界,则正成了他们一个“模仿源”,久而久之,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历程,青少年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就随着网络世界的跳跃式发展而跳跃式地成长。这种“网络早熟”与其应有的成长阶段不相协调,导致他们不能成功地在网络与现实这两种情境中切换角色,由此产生的相应的网络德育就显得越发迫切。
2.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求
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在形式上的延伸和程度上的深化。在网络时代里,无论是新兴的远程教育还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网络德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的模式在改变,相应的德育也应当有所改变。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应该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扬传统德育的优点,吸纳和借鉴网络的优势,形成新时期的网络德育体系。
3.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发展和谐观,是一个包含了多元极的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网络社会也需要和谐。道德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当网络作为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一个元极出现后,网络环境中的伦理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调整虚拟情境下,人与人乃至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地和谐发展的“蓄水池”。
4.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利益,相反,会为其所累。人们把互联网称为一个虚拟世界,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在看似虚拟的网络的背后,实际上进行操作的还是活生生的实体—人。技术本身并无正负之分,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而网络道德伦理正是约束和“互联”这些使用者的纽带,因此,网络技术赖以“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网络道德伦理的正确形成。
二、对症下药: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
当网络技术发展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与快捷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网络道德伦理的文明与否,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网络道德的提高与发展,需要许多相关环节和要素的协同运作。网络德育由“供给驱动”模式逐渐向“需求驱动”模式的转变,应重视如下环节和要素:
(一)学生,“要我做”和“我要做”
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他们的行为都是以一定的需求为驱动的,许多孩子喜欢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都是他现实生活当中的一种反映或者他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曾经有社科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容易有网瘾的小学生是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比较多的,或成绩不好,或人际问题,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但是在网络游戏当中会获得成功,从虚拟成功当中,他获得一种做人的自尊。在青少年阶段,道德成长是处在模仿模拟的阶段,他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行为,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而成人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则会造成他们对网络的片面认识,迷失自我。他们会用在网络环境中感受到的虚拟、失范了的道德伦理准则去衡量现实生活,甚至将其付诸于现实。这就需要让广大青少年认清自己的需求,明白我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
网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然而网络环境还是不同于现实情境的,网络德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增强对复杂事物的分辨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让青少年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发挥个性、彰显自我的同时,能够以现实的道德标准衡量网络情境中的行为,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循社会公共道德伦理准则。所以,要启发和强化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网络环境下自己的行为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并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地履行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道德伦理义务。这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
学校是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实施者和建设者。对于德育,许多人头脑中还存在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观念,特别是网络德育,依旧用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并没有把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切实地作为自己的一项需求。青少年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氛围的感染,从教师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网络德育因何收效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学校方面,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本身发展的需求。作为青少年迈向社会前的“练兵场”,为其构建一个规范的道德伦理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扩展学校的德育内容;更新德育的形式、手段和途径;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开展网络心理辅导,以及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网络道德规范等。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把这项工作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而不是为了分数增长忽略了人格成长,让学生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变成网络中的盲人和智障。
为此,在网络德育一线的教师,要把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需求,认识到网络道德伦理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更是衡量现代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作为网络技术使用者,教师要有先进的科技道德伦理观,如尊重网络知识版权,不随意抄袭、剿窃他人著作,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时洁身自爱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在教育学生前,先要上好自己的德育课,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角,正确看待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伦理关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作好道德表率、榜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进行网络德育的最佳途径是教师把网络道德伦理价值内化在具体的教学中,将知识传播与网络道德伦理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亦即要将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要内容的网络道德伦理,视为一项“知识与技能”,与其它学科知识在学习和掌握中进行整合、贯穿,并使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过程”化和“方法”化,从而真正地做到“我要教”。
(三)家庭,不要把需求变为障碍
家长,是要求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呼声最高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十分普遍,他们的反应也是最强烈的。但就现有状况看,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上,是高需求低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当。家庭是进行德育的第一基地,大部分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网络道德伦理失范时,往往采用强硬手段,殊不知德育第一原则是引导。因此,家长在进行网络德育时:
(1)“降低”身份、调节心态,体验在网络环境中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便于发现失范时,加以正确输导,成为青少年正确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领航员”。
(2)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必要的沟通,及时将孩子的心理动态进行交换,掌握详实的信息,努力构建一个进行网络德育的家校互动平台。
(3)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老师”,大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养成。这就需要家长约束自我,为孩子当好模仿对象,而不是横加干涉,并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
(四)社会,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
时下,宣传网络道德伦理的网站、书籍屡见不鲜,并呈上升态势。其实,道德伦理教育的渠道很多,网络中的文化、娱乐、体育甚至游戏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但重要的不是数量的多少,应在于质量和方法的使用。这是因为,传统德育的内容很多趋于教条化,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所以,将死板的说教德育贴近生活,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形象化、生动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把礼仪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在保持既有的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专门增加礼仪观章节。对于新增礼仪观章节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充分吸收近年来各高校中使用效果较好的大学生礼仪教材中的合理内容,如礼仪起源、礼仪知识、实用礼仪等外,还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礼仪精髓。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应着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那些科学的、合理的、对当下仍有积极意义的礼仪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自信,增强对“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礼仪思想的认知认同。必须强调指出,对待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要“取其精华”,还要扬弃腐朽的、落后的封建主义文化部分。概言之,要做到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纲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礼仪观而言,要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并以之规范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
(二)建设大学生礼仪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性。客观而言,由于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很多礼仪课教师都是兼任,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队伍总体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广大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礼仪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独立而富有个性,单纯的道德说教很容易让学生排斥,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展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将礼仪知识内化到学生自己的思想深处,外化到社会实践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放低教师身段,基于充分信任和平等的基础开展师生之间的探讨式教学模式,使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代沟相对较小,更能理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和大学生沟通交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今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搭建老中青结合、科学配合的礼仪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可持续的育人氛围。
(三)组织各类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是创造高校礼仪应用环境。礼仪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礼仪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给学生创造检验自己礼仪素养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礼仪的魅力。如举办大学生形象大赛,通过展现大学生风采,给同学们树立一个榜样;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从生活细节做起,树立爱生活、爱形象的良好习惯等。学校还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一些接待或学术交流会当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检查约束自己的行为;充分利用节日气氛,让学生展示文明之礼。二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礼仪教育让学生在课堂里、在校园内学习礼仪知识,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校园外的社会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里感受礼仪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讲解,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礼仪教育课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特别是利用好寒暑假,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礼仪修养。
2.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的哲学基础。
2.1道德理性的思维方式。
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建立在理性权威基础之上,遵循理性的思维方式。理性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脱出来,以科学的思维改造世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变化确立了理性的最高权威。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理念开创了道德教育的理性主义先河。柏拉图、笛卡尔等人对其继承发展,尤其是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从科学理性扩展到了道德理性。威尔逊认为长期以来阻碍道德教育的“是我们自身的个人偏见、幻想和其他无根无据却又根深蒂固的感情”,道德教育应追求道德理性,像科学教育一样可以通过判断和推理获得理性,这就需要道德教育的直接教学。
2.2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哲学着眼于日常生活或各门学科中的模糊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澄清问题,阐明意义。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受语义分析学派的影响,把分析概念、定义作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在《道德教育新论》中他把分析“道德”“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道德要素”等概念作为核心任务,用一些古希腊文字代表了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提出了道德符号理论。
2.3“普遍规定主义”的伦理基础。
“普遍规定主义”伦理学是当代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黑尔提出来的,威尔逊的分析哲学很大程度上是对黑尔的继承和发展。黑尔认为,“道德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道德语言、语词及其逻辑规则进行逻辑分析”,强调对道德语言的分析应该兼顾“陈述”和“规定”的双重特点,具备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的双重作用。威尔逊在“普遍规定主义”伦理学的启示下,认为只有同时符合普遍性、规定性和压倒一切的形式标准才是道德原则。
3.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相关概念的解释。
3.1“道德”和“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
威尔逊从语言分析哲学入手,对道德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道德可以意味着:从某些规范的角度看是有德性的(与‘不道德’相反);与人的品格相联系(或相对于‘非道德’的那一类事)。”威尔逊所言的道德,是一个处理道德问题的过程,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种哲学思考。在道德问题面前,会出现公共准则和私人准则的两难困境,我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事,这就需要将个人的合理性让位于道德合理性。道德是一种超越文化的思维方式,鲁洁先生指出:“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道德领域中的答案有时会随着评价标准的改变而改变,但道德始终有其核心内核,因此,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所谓的正确答案,而在于培养道德理性。威尔逊的道德教育理论则具体给予人们使用工具的方法,传授执行道德决定的技能。他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知、行、情的统一,不仅能够做出道德的行为,而且具有正当的理由。
3.2公正与爱。
公正与爱是威尔逊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石。人们为什么会采取道德的行为?公正是有益的吗?人应成为重视他人利益的那种人吗?威尔逊认为,不论多么简略,作为一种预备,都需要在回溯历史的争论的基础上回答这些问题。他从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论证了公正的合理性,指出公正一方面是外部要求的正当性,即社会规范的价值和好处;另一方面是无意识的内在压力,就是对待别人的一种态度,对他人普遍人性的承认。他认为,仅仅指出公共利益会在原则上给个体或集体以回报是没有用的,因为有些时候(也许很少,尽管不是没有)它们不能使他们得益。因此,我们要问的应是:“存在着为什么一个人应如此受约束的内在(自己感兴趣的)理由,对他来说如此做有益的理由吗?然而哪些理由是内在本质上的而不仅仅是工具性的?”由此,威尔逊指出公正与爱紧密相关,是爱使人们愿意接受某种约束,爱是一种与现实相协调的存在方式,是一个人保持与现实的联系的方式。哲学家告诉我们很多箴言,但“许多(不是所有)真正的改进只能由别人——那些关心我们,理解我们并愿意帮助我们更勇敢地面对事实的人——来进行,或由他们和我们一起进行。”同时,爱还意味着对他人普遍人性的承认,没有能力去爱的人对任何人和物都不感兴趣或者绝望,也就丧失了对幸福和意义的追求。总之,爱的特定的精神状态弥补了自由世界与责任世界的分裂,实现着现实的自我和价值,公正与爱,责任与关心在道德教育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感情的本质性弥补了责任的枯燥,责任的稳定性规约消解了感情的脆弱。而贯穿公正与爱二者的是理性,是正当的理由。面对道德问题,如何做出选择,归根到底是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对此,威尔逊说:“大多数时候,教育者遇到的不是完全不采用公共准则的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怀有爱与恨、自私与利他等混合情感的人。即使我们单独应对的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意味着教育他们接受社会规范的最有效方式是借助理性的论证:各种各样的实践和经验几乎肯定是更好的起点。……然而,不管使用多么复杂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使个体最终都能彻底地理解社会规范符合私人利益这一中心要点。”因为人们总会问“为什么我应该是道德的?”这类问题,他需要知道答案,以便维持他的行动,而“那些可以称为‘信仰’或‘希望’的东西——大致而言,就是充分信任社会规范的价值和好处,能够使人们顶着绝望或一个敌对的世界继续追求。信仰一定不是非理性的,希望必须不能被视为是无意义的:这是理论论证的重要之处。”
3.3道德要素。
道德教育不是直接灌输道德规范,而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即所谓的“道德要素”,锻炼学生的道德思考和探究能力,突出道德的自主理性。威尔逊用若干字母表示道德要素,共分为四类。PHIL是通常用“关心他人”“同情”“公平感”和“尊重他人”等术语描述的领域,包括三个子要素,一是具有一个人的概念,二是宣布将这个概念作为一个道德原则,三是具有支持规则的情感。EMP是通常用“情感意识”“感受性”“洞察”和“同情”等术语描述的领域,包括四个子要素,能识别自己的或别人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情感。GIG是指事实和技能领域,包括具备相关的可靠事实的知识,事实来源的知识以及交流的社会技能。KRAT最为复杂,包括在前三者的基础之上对道德情境的觉察、思考、做出行动以及必要时的转向等。这些道德要素构成了“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的评价标准,是知、情、行三者的统一。威尔逊认为这些品质的培养需要道德教育的直接教学。
二、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的实践
进行道德教育直接教学,威尔逊认为,首先要建立类似于数学等学科的独立课程,有系统的理论与特定的对象,免除将道德教育边缘化的困境。然后,将学生视为平等者,系统讲授道德相关概念及道德思维,培养学生充分利用道德要素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最后,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基于两大基础:学术基础和非学术基础,直接道德教学需要与学校的社会性制度安排相结合,例如:创造一个有效的和分权化的“家庭”,提供一种安全感的环境,满足对所有成员的爱,使学生能顺利应对现实生活,这也即威尔逊的“家庭模式”。
1.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
威尔逊将道德教育课程命名为“道德思维”,主张采用直接的教学,指出这种方法是诚实的、专业的、向儿童提供了一种可信赖的东西,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要素,解决道德问题,是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种理想方法。直接方法在于使学生理解道德思维本身是门严肃的学科,“作为教育者,使学生完全弄清我们在道德教育上正在努力做什么,以及如何把道德作为一门学科来处理是极其重要的”。这门学科可以为道德问题提供正确与否的答案,为道德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因此在道德领域应该建立理性的权威,这种权威不仅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且可以实施于行动。教师是道德教育直接教学的核心人物,直接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备解释道德要素的哲学思维,又要有教授道德要素的教学技能。教师的权威地位既反对价值澄清理论中否定教师发表个人观点的主张,又反对传统教学中将教师视为道德典范权威的观点。教师应该在理性权威之下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对待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向学生展示做出正确行为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思考问题并做出决定。
2.家庭模式的实践方法。
道德思维形成的认知能力构成了自律的基础,但是道德思维的直接教学还需要情感的非学术基础。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威尔逊认为现有学校制度的安排很难满足学生道德教育领域的情感要求,缺乏真正的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机构可以为这种道德情境提供最佳场所。威尔逊的“家庭模式”对家庭的人数、成员、家长、分享仪式、场所等做出了特定的安排,采用成功多重性、合作活动和提供“保护”机会等方法形成成员的“同一性”,保护成员的自尊。一个有效的分权化的家庭,从道德情境方面对每个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其道德思维直接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德教育直接教学法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道德教育直接课程课贯穿于小学到大学教育全过程,包括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思想品德”以及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其中关于公正、友爱、关心、纪律、诚实、守信等这些道德规范都会提及,但又往往被形式化,继而虚化,难以深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因之受到了质疑。同样是直接道德教学,威尔逊的道德思维直接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我们对我国道德教育教学的反思。
1.形成学科系统,提升道德教育地位。
道德教育直接教学的前提是将道德思维作为一门学科,改变以往将道德教学边缘化的状态。从道德教育学科本身来讲,缺乏一个客观的、不容置疑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的学科教学基础,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威尔逊看到了语言和概念对道德思维和道德理论建设的意义,强调对相关概念的语义分析,将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些概念在保证主体的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力求塑造真正有道德的人。
2.提倡道德理性,培养道德思维。
道德理性的重要性不容置疑,“道德理性是人类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用于人类道德行为选择的特殊领域,是道德主体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判断、决策并对象化为现实的能力。”如何培养道德理性,道德思维尤其重要。威尔逊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道德思维的能力,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得到的是“理由”而非“原因”。对此,他曾经举例:为了培养学生平等看待关心他人,仅仅说服他们肤色、口音、地位的不重要或让他们习惯于这些差异是不正确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对他人普遍人性的承认,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看待和关心。总之,威尔逊强调把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从特定的价值观转向对道德的判断与探究,实现道德主体内在要求与价值取向的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主体性素质,形成主体性人格。
从中小学反馈的信息表明,舞蹈教育虽没被纳入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但对于开展第二课堂,训练校内舞蹈队伍,丰富活跃学生的文娱活动,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演出及舞蹈比赛,很需要具有音乐知识同时又具有舞蹈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能仅是单纯的传授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相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要强,要能体现舞蹈训练中的“教”与“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不但会跳,还要会编,因此,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舞蹈风格种类要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进行形体基训,学习芭蕾舞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除此之外,还应学习现代舞,编舞基本技巧和中学生舞蹈。只有在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入贯通。因此,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第一学期基础训练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同时要学习风格不同的各种舞蹈组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实际地精选好教材。在舞蹈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的练习为辅。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不仅进行形体训练,又广泛接触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为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wwW.133229.cOm
在第二学期教学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要从各种民间舞的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使其对以后编舞具有很强的使用性。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灵活性、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能力准备。
为了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学生学过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近一步提高,我在第二年开设舞蹈选修提高课,使一部分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提高。扩展舞蹈教学内容,除了继续进行形体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和编舞技法课的学习外,外国代表性舞蹈,国际标准交舞以及爵士舞和现代舞均占一席之地,采取了这种扩大容量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能让学生有机会最大限度吸收各种不同风格舞蹈的精华,广收博采有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适应时展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达到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和创编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着重从舞蹈实践可行性角度考虑,确定几项必备能力作为舞蹈必修课教学过程中的未来舞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从主要面向中小学从教的实际出发,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课学习时必须掌握基本能力是基本教学能力和编排舞蹈小节目能力。
下面我就这两方面最重要的能力培养,进一步阐述:
(一)基本教学能力培养
首先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锻炼手段。促进学习思考、反复实践至成熟。课堂提问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的要领、作用、目的、舞蹈术语等,以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技巧语言传授给学生,懂得让学生不照搬教科书上内容的情形下,用自己的流利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是对正确地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纠正错误的动作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可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进行实分析比较,辩别异同。例如在中国古典舞动作时,可把已学过的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代表性动作的“迎风展翅”(arabesqe)和“鹤立式”(attitade)典型的动作和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和典型动作中的“顺风旗”“商羊脚”进行对比,可从两种手位、脚位、身体姿态、运动轨迹、内在气质、舞蹈风格上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芭蕾特点是“开、蹦、直、立”,舞姿长而舒展延伸,动作多表现在下肢,线条清新等,与之相比中国古典舞特点是“圆曲、圆弧”,还有回旋,舞姿婉转修长,上下身配合,线条曲折等,通过对不同风格认识更清晰,动作要领更准确,这样也就提高了自我纠错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舞蹈教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最后3—5分钟,对课堂学过的知识、动作技能、技巧让学生来进行总结。
(二)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人体规律之后,接着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这时可以有侧重地培养学生舞蹈想象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从舞蹈基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
在教东北秧歌手绢花动作时,学生学会了“里绕花”这一主要绕花后,不要按一般规律那样接着就教“双绕花”、“交替花“等动作,而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编舞发展动作技法去延伸想象,去进行空间节奏,力度等变化的想象。结果产生出比教材中更新颖、更独特的绕花动作,如“上下绕,左右绕,前后绕,站、跑、跳、坐绕,还有翻滚、仰、俯绕”等,然后再将即兴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评议总结,与教材中的手位动作相比,分析、培养学生的编舞创造能为。
在舞蹈整体组合教学时,结合讲授舞蹈构图和画面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让一组人表演,另一组人进行观察评议,通过直观教学向学生讲解各种不同的舞蹈构图的动用和表现特点以及使用手,让学生明白舞蹈构图不在于有什么固定模式而在于运动中怎么变,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变化中创造美。
(三)改进考试方法,重视艺术实践,以利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舞蹈考试是检验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试可以采用课堂现场表演这一形式,同时也应进行笔试和口试,笔式可以考察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口试可以综合考察学生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舞蹈评分期采取平时分和末考试分数两部分相结合的做法,有利检验学生综合舞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激励他们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其主体是儒家文化,是内涵丰富的伦理道德。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理论基础。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孔园园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