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3: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园林技术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园林技术论文

篇1

1.2基于遥感影像和实景影像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实现

1.2.1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城市园林绿化资源提取技术传统的基于像元的遥感影像分析方法对于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对于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随着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单个像元所包含的语义信息更多,更多像元呈现混合像元特性,影像上单个像元所表示的信息大部分来自周围地物,采用基于像元分析的传统分类算法难以提取所需信息。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基于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表物体的形状、色调、纹理和邻域关系等复合空间特征,采用阈值分割法、区域分割法等手段,对多波段遥感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生成不同尺度的对象层,形成对象层次网络体系。多尺度分割后影像的基本单元已不是单个像元,而是由同质像元组成的多边形对象,每一多边形对象不仅包含像元固有的光谱信息,还有多边形的形状信息、纹理信息与邻域信息,对于光谱信息类似的不同种类的园林绿化资源而言,通过多边形对象其他属性信息的差异就可以轻松地提取出来。该技术主要分为数据收集与整理、影像预处理、影像分割、建立知识库、数据提取、指标评价等步骤,技术流程。

1.2.2基于连续实景影像的树种识别技术及实现实景影像作为第5D产品正在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利用连续实景影像数据,从实景影像中提取多角度的树叶照片,与已经建立完成的树叶知识库进行关联、比对,快速识别不明树种。该技术的实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树叶知识库通过日常工作的积累和相关资料的查找,建立各种树木的照片、文字资料等知识库。该知识库包括树木的照片、树叶的照片、相关的背景资料等,为后续进行树种识别,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并根据一定的规则,不断地扩充完善。2)树叶影像提取基于连续实景影像数据,沿着道路行进方向,提取数据范围内树木的空间信息,并根据识别要求,从连续实景影像中提取多个角度的树叶照片,通过归纳、整理,形成待确认的树种图片库。3)树种关联、比对将待确认的树种图片库与已知的树种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比对结果按照相似度的等级进行排序,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后,最终确认树木的类别。通过以上技术有效解决了在园林绿化资源调查中,人为识别树种存在多样性的问题,提高了数据调查的效率

1.3基于移动GIS技术

内外业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实现移动GIS技术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结合北斗、GPS或基站为定位手段的又一新兴GIS技术。传统的调查方式是利用纸质底图到实地进行采集,完成采集后交由录入人员进行数字化工作,最后按应用需求制作成果数据。整个工作中外业采集和内业处理被分离为两个独立环节。本次研究中,借助移动GIS技术,利用智能终端集成实时定位模块,并开发现场编辑、图形显示、信息录入等功能的数据采集功能,将传统园林资源调查中的外业工作以及内业工作直接在智能终端上完成,形成数字化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调查工作内外业一体化。

2一体化调查的作业流程

一体化调查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分为资料收集、数据预处理、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分类、基于连续实景影像的行道树树种识别,基于移动GIS的数据现场调查以及整理与入库等环节。1)资料收集收集调查区域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连续实景影像数据、基础地形数据,包括城市地形图、城市建成区范围图、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图件和文字资料,按照园林资源分类要求,借助统一建模语言,构建全面标准一致、结构统一的多格式、多用途的数据库。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的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几何纠正、辐射纠正、图像拼接、图像增强等处理;对连续实景影像数据进行图像压缩、坐标纠正等处理;对基础地形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分层设色等处理。3)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分类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建立园林绿化资源特征知识库,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获取城市园林资源中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园林绿化资源的初步数据。4)基于连续实景影像的行道树树种识别依托连续实景影像采集技术,基于真实的连续实景影像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人工识别,快速采集道路两旁的园林资源数据,如行道树的树种、高度等。5)基于移动GIS的数据现场调查借助便携式移动GIS技术,主要针对遥感数据在云雾遮挡、地物属性解译不明等情况,由作业人员实地采集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等园林绿化资源数据。6)整理与入库在统一数据规范下,对数据完整性、数学精度、数据语义一致性、逻辑一致性、属性值的正确性、数据结构和编码等进行检查并入库。

3应用情况

本文提出的城市园林绿化资源一体化调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市风景园林局信息化建设中。作为本次研究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区,渝北区、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等主城九区已借助本研究成果完成了辖区内园林绿化资源的调查工作,建立了园林绿化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园林绿化资源信息化管理。相比于传统的调查方式,一体化调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外业的工作强度、减少重复劳动、缩短作业周期,同时,调查错误率由原来传统采集方式的5.2%降低到了1%,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和管理经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纹理映射后得到更加逼真的模型3D,至此完成整个模型的重建工作。

篇2

土方工程是园林建设中最根本的工程,它决定了园林工程中花坛、水池等地设备的内部位置。土方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很多,在这里挑选2个做主要介绍:第一,架空砖技术。架空砖是应城市生态建设理念而出现的新技术,它独有的架空结构渗水性在国际渗水材料中占有领先地位。架空砖主要通过其硬化面层的网状结构进行渗水,它构成了空气和土地间渗水的通道,从而大大优化了城市土层的吸渗水性能。第二,塑料盲沟技术。塑料盲沟技术是为了很好地适应地形的改变而出现的新技术。塑料盲沟相对于其它材料来说,不仅轻,而且耐久力很强,这无疑在提高施工效率方面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另外,塑料盲沟的应用还减少了劳动者体力的支出,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加快了施工的整体速度。例如,在上坡路段的施工中,塑料盲沟技术的运用可以避免水土的流失,从而减少施工失败的风险,加快项目进度。

2筑山工程中的新技术

陶瓷制品是园林工程中的必需品,原来的陶瓷都是颜色单一、没有花纹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陶制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陶瓷都运用雕琢、绘画、国画等手法装饰起来,这不仅提高了陶瓷的本身艺术价值,也增添了园林建设工程的景象特征。另外,有些陶瓷还可以对园林工程的维护起到积极作用,例如近几年出现的新型陶瓷———透水砖,它不仅可以在下雨天起到很好的排水作用,也对工程的水土保持有显著作用。

3园林灌溉工程的新技术

无论在什么工程中,水都是很重要的资源,当然园林工程也不例外。园林工程的灌溉工作是维护植物的重要内容,现今出现的新型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液压喷播植草护被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将草籽、肥料以及药剂科学地进行混合,然后再高压喷射。第二,园林微灌灌溉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小型的喷头或者滴头对植被进行润泽式灌溉,由于这种方法是局部性的灌溉,而且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达90%,所以节水能力很强。第三,透水软管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用来过滤和扫除剩余水分的,抗压能力较强,对地势、地质要求较低,另外,它采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天然的,因此质量好、效果佳。

4栽培工程中的新技术

在传统的栽培技术中,花籽和草籽是一起播种到地里的,这样不仅会糟蹋土地,还会使园林工程丧失了观赏价值,而现在广泛使用的栽植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栽植技术就是将要栽植的树苗和花草放到挖好的坑中,培上新土并用脚踩实,最后再浇透水,移植完以后一定要做到及时补水,保证移植树苗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

篇3

1.2地形的选择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生存环境不同,所以,要对树苗的生产环境进行分析,确定最适合树苗生存环境的地形进行树苗移植。一般情况下,在确定树苗的移植地点之后,需要对移植点的垃圾进行清理,根据树苗移植工程中根须的范围来决定挖坑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挖坑要比将移植的树苗根须宽40cm,根深20cm。坑的优良与否对栽培质量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在挖坑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挖掘,同时将坑边整匀,方便树苗入土后的填土工作。

2起苗和运输

在树苗的运输工程中,需要检测树苗是否需要带土,如需带土,要检查土块的大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一般情况下,乔木的移植过程中对土球的直径要求是其支干的8倍,灌木类所带土球是其直径的1/3。在起苗过程中,要在其干径粗10倍以外的区域进行挖土,以免损坏根系。在运输前,对树根进行打包,需要用草绳进行捆绑,每条绳之间的距离大概是2.5cm,要求绑牢。装车时要根据树苗大小装车,大型树苗需要用吊车,小型树苗人工装。

3树苗的栽培

3.1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选择合适的树木进行栽种园林的栽培不同于植树造林,采取树木和植被相结合的方式,更能体现出植物的美感。对于不同种类的树苗进行种植时,应该根据其对阳光的敏感性进行有规划的栽种,确保树苗的生存率。在栽种工程中,一般选取地下水丰富的地点进行栽种,确保树苗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水分用来维持生长。一般情况下,园林树苗的栽培用土,其土壤都具有透气、松软等特点。在树苗的栽种前,要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确保树苗的成活率。

3.2栽种方法每种树苗都有其独特的栽种方法,所以,采取合适的栽种方法是有必要的。一般情况下,园林栽种的方法有带土栽种和不带土栽种。不带土栽种方法主要用于常绿小苗和落叶树种。

3.3肥水的管理园林的施肥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是在秋季施磷钾肥,冬季施用有机肥,春夏施氮肥。在下雨之后施肥有利于树苗吸收,在傍晚施用叶面肥效果最好。

4树木栽培后的管理工作

4.1冬季管理通常,人们不注重季节变化带来的因素。然而冬季气温比较低,因此,虫害带来的影响最低。但是,冬季气温低使树木容易冻坏,一般情况下,冻坏是发生在秋末春初,在这些时间段,要加强对气温的监督,加强树木管理。冬季最容易被冻坏的部位是树木的根茎,其最晚的休眠期导致其生长最晚和最早解除冬眠的特性,使根茎没有良好的抗寒能力。

4.2养护工作园林的养护主要是针对杂草的清理和树木的修剪。除草是为了给树木争夺养分,修剪是为了美化园林。一般情况下,树苗的修剪只是针对树根附近的枝条。加强对树苗生长情况的观察,发现树苗生长不良,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改。

4.3病虫害的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中,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主要有以下几点:加强树苗的日常管理,如松土、除草等;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对新栽种的树苗进行严格检查,避免有虫的树苗种植;运用化学方法治理虫害。一旦发现虫害,应该及时治理,防止虫病的蔓延。

篇4

二、虚拟动画在园林设计系统中的设置

虚拟动画在园林设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参观者全方位地理解园林设计的全貌,通过3dsmax中摄像机工具的运用,可以随意进行镜头切换,全方位对园林进行观看,体现出园林的气势和风格。虚拟动画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利用场景变化,可以方便参观者了解园林周边的环境,动画中加入一些精心设计的飞禽、动物、穿梭于云层中的太阳等来烘托气氛,虚构各种美景氛围。完成这些效果首先需要对摄像机的动画进行调节,在场景中我们一般使用目标摄像机来完成对应的动画要求,对摄像机进行路径约束的绑定,将其“XYZ”轴控制为“位置”、“旋转”参数默认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将X、Y、Z轴的参数分别控制,并单独进行修改,能够对摄像机动画进行更为细致的编辑,路径约束控制器为针对于“位置”参数的编辑修改器,该控制器能够限制对象沿一条路径或多条路径的平均距离移动,对摄像机动画参数的设置可以更精确。在完成摄像机动画的基本设置之后,其次就需要通过动力学工具对园林设计中的物体进行物理模拟场景来设置动画,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创建接近于真实世界的动画效果,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对动画进行修改。动力学工具使用物理模拟场景来设置动画,而非传统的关键点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动画设置观念,当设置完成模拟场景后,对象将根据其自身的物理性质自动完成动画。动力学工具支持完全整合的刚体和软体动力学、布料模拟以及流体模拟。将场景中的物理属性设置完成之后,最后我们需要对场景进行一些人物的动画设置,这有助于整个园林设计中生动性的提升,让虚拟的场景更加人性化,通过创建一组骨骼动画来适配骨骼模型,然后根据其形态确定骨骼位置,并适当进行简化,最后完成骨骼的创建,在创建骨骼时,还要考虑到解算器的类型,以及分析模型动画的复杂程度等因素。

篇5

虚拟现实技术有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等3大基本特征。一个典型的VR系统,主要由专业图形处理软件、硬件系统(包括VR和VR软件,数据库)、输入和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交互性是指通过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对象的范围是可操作的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反馈程度,它的用户和虚拟环境之间接近虚拟环境中的交互方式是自然可取的。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也被称为是虚拟现实技术最重要的特征点,用户利用交互设备和自己的知觉系统,接触到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真实程度。园林景观设计中VR技术的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改变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许多方面。一方面,为创造景观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另一方面,它使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和观念发生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虚拟化,让更多的市民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和听到设计师的作品,理解设计意图,参与景观规划设计。

1.2、园林景观设计中VR技术的关键技术

支持图形建模的软件工具有很多,由于3DSMAX对VRML有较好的支持功能,因此对园林景观设计师而言,3DSMAX是较为合适的建模软件。它不仅支持VRML程序的输出,同时还可以在VRML程序中通过选择摄像机在三维场景中进行导航设置,在场景中指定活动控件和感应器,丰富实时浏览的内容。所以,对于熟悉3DSMAX的园林设计师来说,VRML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景观设计中视景建模是虚拟现实的基础,也是园林设计的关键,要使参与者有沉浸感,必须创建真实的虚拟世界。园林场景的建立主要由AutoCAD和3DSMAX来完成,场景平面图在AutoCAD中处理完后导入3DSMAX中,进行园林模型的构建,然后将这些元素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地形模型上再加入如建筑物、小品、植物等充实虚拟环境,最后得到设计者理想的园林场景。三维图形的生成技术较为成熟,目前关键是如何实现实时生成设计中虚拟场景数据量较大的问题,典型的大规模场景,难以达到实时制的技术要求。为此,需要配置高性能计算机,为达到实时目的,至少要在保证图形质量和复杂程度的前提下提高刷新频率,这是影响该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设计师在园林设计方案过程中,需要有功能强大的交互技术作为支持,方便实时更换移动场景中的要素模型,以便于审视和比较设计方案的合理性;VR技术是交互、系统集成、管理模型识别和合成技术等多个技术的综合运用,如何将这些技术合理地运用,最大化地展示设计作品的功能理念是园林景观设计应用VR技术的关键。

2、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VR技术的意义

2.1、VR技术使景观设计意图直观呈现

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设计师对空间形象思维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既要考虑公众的要求,又要满足场景功能需要,同时达到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设计过程是一系列的创新过程。如何将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工作合理地结合起来,即对项目施工前后所要呈现的效果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方案和思路。VR技术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准确性和工程质量要求。通常情况下,设计者会通过沙盘、三维效果图、漫游动画等方式展示设计效果,供决策者、设计者、工程人员以及公众理解和感受。以上的传统展示方式都各有其不同的优缺点,但有一个缺点是共同的,即不能以人的视点深入其中,得到全方位的观察设计效果,而运用VR技术则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使用VR技术后,决策者、设计者、工程人员以及公众可从任意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设计效果,身临其境地掌握周围环境和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2.2、VR技术辅助激发设计师创作灵感

园林景观设计中,公众有时无法亲临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可以采用VR技术进行场地环境分析评判,并通过网络平台进入到虚拟项目的场地内部,全面了解项目的周边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交通状况、人流分布、水系分布、土壤条件、植物资源等现状特征。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者需要将一些景观节点定位定量地表达出来,包括植物配置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局部效果图。采用VR技术使设计者能够进入虚拟的环境空间内,直接摆放、移动、组合各种园林植物、小品,反复调整植物种类位置数量,综合对比不同植物组合的景观效果和空间形态,较大程度弥补了传统平面设计中对植物空间与环境无法进行综合感知的缺陷,进一步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在该阶段,可采用VR技术对植物种植模式和植物空间组合进行高度仿真,模拟植物的栽植位置、植株大小及材料种类,最终完成植物种植总平面体现高程和剖面的竖向组合图、植物与各种景观要素搭配立面图等,其间反复调整植株数量和树木株行距获取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可以直观地展示出植物群落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形态。

2.3、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VR技术是必然趋势

园林景观中常用的设计要素,如植物、地形、水体等都是不规则的形体,用计算机的模型表示会非常复杂。例如,一棵树有成千上万片树叶,做成模型后需要用到的面数量庞大,这对于普通民用计算机来说,实现流畅的VR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VR技术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当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不能满足完全建模情况下园林景观的虚拟现实,那么只能使用贴图(MAP)的方式来模拟其中的植物。使用一张处理好的树木照片,就能在VR中用一个面来表现一棵树,虽然在真实度方面会有一定的损失,但相对于完全建模所需的上百万个面来说,这样操作能减少工作强度。随着季节的变化,四季中同一地点的植物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景观效果,所以,如何编写基于VR技术的程序,体现出植物景观的时效性,也就成为VR技术应用发展的方向。将植物群落四季交替的数据信息输入VR的场景数据库中,当公众需要观察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特征时,实时改变场景信息即可。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VR技术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理念,到现在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风景园林设计思维相比,VR技术突破了传统维度限制的虚拟风景园林,应该是一种相对全面的设计表达系统。未来应用VR技术辅助园林景观设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技能够将风景园林的物质功能与信息功能分别赋以不同的载体,使一些风景园林的存在形式发生质的飞跃。

篇6

2水土保持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中,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应该遵循相应的应用原则,从工程实际出发,确保水土保持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

(1)艺术性原则

在园林工程中,应用水土保持技术,应该与一般的水土保持工程区分开来,需要首先考虑水土保持技术的艺术性,确保其能够充分融入园林景观中。在实际应用中,艺术性原则与水土保持技术的交互,一般都体现在植物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园林造景中,应该从设计需求出发,选择具备美观性、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水土保持植物,同时考虑植物栽植的经济性和成活率。对于园林艺术而言,植物种植是非常关键的载体,在园林造景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进行搭配和布局的过程中,需要符合园林造型的艺术性和美观性。以艺术性为基础,在园林造景设计中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应该严格遵循相应的设计宗旨。在园林造景设计前,设计人员应该做好现场勘察工作,立足周边环境以及园林工程的整体定位,明确园林造景的整体设计思路和设计风格。另外,在对水域植物进行选择时,应该确保其能够符合整体园林设计的立意需求,实现与其他景观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应该体现地域特色。在园林造景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园林所处区域的地域特色。在我国,受气候和地质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园林植被无论是种类、布局和风格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2)生态性原则

在园林造景设计中,生态性原则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以免设计不当造成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设计中应该强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时,关注生态保护问题。一方面,应该强调绿化的普遍性。园林工程建设中,应该确保植物栽培的合理性,在对植物种类进行选择时,要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保证植物的成活率,确保其生态效率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植物群落混交技术,确保植物景观布局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在满足植物生长规律的同时,丰富园林景观,使得园林景观具备良好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对于水土保持技术的实际应用,应该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1)方案审核

针对水土保持方案进行相应的审核工作,是确保水土保持技术有效应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要求。对于城市园林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而言,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制定相应的审查流程,提高方案审核的效率,切实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实际应用

①园林造景。对于园林工程建设而言,水景工程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开挖人工河湖等形式,达到调节和治理水体的目的,对于水土保持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园林水景施工中,一方面,应该保证河岸、湖岸的稳固性,维持水面面积与地面面积的合理比例,在水体边缘建立相应的护坡和驳岸,确保驳岸岸顶的高度较正常水位高出30cm左右,保证水不会被风浪带到岸外;另一方面,应该对驳岸的材料进行选择,确保其能够与周边景观和环境融为一体;②新技术应用: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许多新的水土保持技术不断涌现,为园林造景设计带来了新的创意和理念,如生态停车场、雨水花园等,都是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水土资源进行了优化利用,从而在保证园林美观性和艺术性的同时,突出了园林的生态效益,将水土保持与园林造景有机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全新的园林景观。

篇7

园林绿化种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是由“园林绿化”和“园林种植”这两个基本概念组成的。所谓的园林种植就是指人类通过叠石、理水等方式,将该地区原有的地形和地貌进行改变。将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变以后,在新的地形地貌环境下种植花草,并且适当建造一些凉亭等,使该地区变成一个适合人类游玩和休闲的场所。园林绿化就是在园林种植的基础上,通过移栽以及种植绿色植物等方式,使原有的环境得到改善。园林绿化工作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即公路两旁的绿化,四旁绿化,以及城市中的绿化,乃至国土上的绿化等。而园林绿化种植,则包括园林种植和园林绿化中的全部内容,是将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2园林绿化种植相关技术的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在对园林绿化种植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地形改造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土壤复原工作的管理。我国的园林绿化种植技术与很多西方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土壤的改进技术还不够成熟。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为广阔,南北方土壤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所跨的纬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气候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园林绿化种植的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我国南北方之间的土壤差距有一个较为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不同气候对植物的要求,有着较为正确的认识。

3园林绿化种植的施工策略

3.1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为使我国园林施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化,首先要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作为园林绿化种植施工的重要基础,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施工材料质量的高低与园林绿化质量之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园林施工策略中的中重中之重。施工单位在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选取一些信誉较高,以及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供应商。除了要选取原材料较高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还要选择较为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比如,在对大型树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但要对树木的大小进行检查,还要对树木的病虫害以及根系,甚至是土球的大小进行检查。3.2保证施工工艺的品质。在园林绿化种植施工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品质。由于园林绿化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土壤环境均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为了保证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品质,要在施工之前对所有绿化地点进行考察,并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估计,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3.3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施工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招聘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较为专业的施工人员。对于一些对施工品质要求较高的单位,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素养较高的施工人员进行作业。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还要培养施工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对园林绿化种植相关技术进行管理,以及制定合理化的施工策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为了使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长期的发展,以及使我国的施工策略变得更加合理化,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革。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对园林绿化种植的相关管理措施进行改革,既需要园林的设计者以及建设者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相关公民的认真配合。只有这样,我国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者:田兴军 单位:贵州省林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8

1园林施工中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

1.1植被成活率较低。这个问题一直是园林施工建设方面的难点,在施工过程中,植被移植到园林中后,很大一部分植被容易出现无法成活的问题,再次移植造成资金以及资源的大量浪费,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3个原因:(1)气候的不适应。这个主要是针对外来植被而言,一般来说,那些具有观赏价值的植被往往比较“娇气”,适应性较差,在突然改变气候后所受冲击较大,难以存活。(2)时间的不适应。这与气候的联系比较大,一些植物因为生长周期在改变生存环境后因为气候的改变从而造成紊乱,最后导致枯死或冻死。(3)土壤受到污染。在运输植被的过程中,由于运输环节较多,尤其是长距离的运输,这个过程中土壤很容易遭受各种有害物质的侵染,造成植被根部的腐烂。有时,园林土壤的不合格也会造成植被的死亡。1.2环境保护不到位。园林建造的初衷是绿化城市,给市民以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现在看来,很多地方在园林建造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和技术规程的不到位,破坏了环境,比如施工时造成大量的粉尘,污染了空气;或者形成了噪声污染,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扰民;或者由于对所引进的外来植物的管理不善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以及在建造过程中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不善和对土壤的污染,各个方面,一个不慎,很容易困扰市民生活,这样的园林建设与初衷相违背。

2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2.1注重植被的采购质量。毋庸置疑,植被对于园林的建造不可或缺,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园林的设计构思是灵魂的话,那么植被可以称得上是园林的衣服,植被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园林建造的质量。一定要保证植被移植的成活率,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目前大多采用本地植被,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2提升员工素质。园林建设中,施工的实施者是人,即施工员工。相对来说,园林施工是一个较为精细和专业化的工作,栽种和养护植被、运输和摆放的以及各种景物的安置等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较高的素质,而现在的施工员工往往难以达到以上要求,这无论对于施工还是管理都造成一定障碍,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员工的培养与提高。2.3加强技术控制管理。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施工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施工单位要注重挖掘和培养人才,提高专业技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创新施工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本单位的核心竞争力。2.4协调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人员较多,工作又多且杂,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就要妥善协调施工现场,各个工序要合理、科学的设计,并且加强各施工人员的交流,这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完善施工管理都很有裨益。

3园林施工中技术规程分析

3.1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技术规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况的发生,只有拥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突况应对预案,施工单位才能从容不迫地完成施工工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不断地学习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从管理、技术、职员、业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及时淘汰老旧设备,尊重人才,重视科技,还要注重规划,做好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计划,这样,不仅施工企业能健康长远地发展,也会提高园林建设的水平。3.2选择施工季节。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但施工季节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这也是园林施工的特殊性。科学合理的施工季节,可以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而要合理科学地选择施工季节,就要求施工企业做好考察调研工作,针对每个地方季节的差异,综合植被的生长气候,结合施工特点考量,选择最合适的时间段,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3.3制定施工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好的计划可以很大程度地促进工程的进展,园林建造施工工作更是如此,要做到能够制定完善科学的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必然要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对建设地区的气候、土壤、季节变化等有清晰正确的认知,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准确计算,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计划。

参考文献

篇9

随着垦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垦区小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广场、公园、道路等各类绿化工程中,特别是重点工程,往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绿化、美化效果,这就需要种植一定数量的园林大树。大树移植既费工又费时,同时大树的再生能力比幼树、幼苗明显减弱。因此,新植大树的养护管理尤其重要,下面将大树移植和管护技术总结如下。

1大树移植技术

(1)挖坑。根据移植大树规格确定坑的宽度与深度。一般来说,树坑宽度是移植大树胸径的5~10倍,深度达100cm以上。挖坑时将表土和生土分放,把石块及建筑垃圾捡出。

(2)截冠。除了一些云杉、樟子松等松科植物在大树移植时不能截冠外,大多数园林大树如糖槭、银中杨、柳树等,在移植前都可以截冠。首先对所移植的大树进行重修,再根据绿化需要进行截冠,截冠时在顶部20~40cm之内选择好骨架枝,留3~4个主枝进行“三定”,即定枝、定位、定向。每个主枝从主干分枝部始留30~40cm进行重截,多余枝全部从基部疏除,以平衡根冠比,提高移植成活率。

(3)消毒处理。对截冠的锯口进行涂抹或包扎工作,可以用调和漆加少量的汽油调匀,对所有锯口进行涂抹;也可用塑料袋在枝顶部锯口包扎3~5cm,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4)挖树。挖掘大树时要尽量保护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冠径的1/4~1/3,依树形而定,圆柱形宜小,圆锥形宜大,土球要用草绳包扎,做到根部土球不松不散。

(5)包干。用草绳、蒲包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经包干处理后,一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是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树干经常保持湿润;三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四是减少大树在运输时对树干所造成的损伤。

(6)运输。大树挖掘后,根据大树直径大小选择运输方式,如果不能人工装运的,应采用机械装运。在起吊、运输过程中要尽量保护枝叶和土球,争取当天起运,当天栽植。

(7)栽植前处理。栽树前要对劈裂、折伤的根系进行修剪,直径2cm以上的锯口要整齐,以利愈合,然后用多菌灵对土壤或根部进行消毒,比较难生根的名贵树种可用生根粉溶液喷洒或浸根,以促进根系早愈合、快生根。

(8)栽植。在已挖好的树坑回填20cm的表土,将处理好的大树放到树坑中央,再将表土回填树坑内,坑土离地面一半时,用脚踏实后再填,填土时使根系与土壤密结,但注意不要把土球弄松,以免伤到根系。

(9)灌水。大树栽植后应立即整修树盘或留好树池,当天灌水,灌足灌透,水渗透后及时封土。

2移植后的管护技术

(1)支撑。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立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2)控水。新移植大树,根系吸水功能减弱,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少。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适当湿润即可。土壤含水量过大,反而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发根不利,严重时会导致烂根死亡。一般来说,第1次淋水后,待10d左右开穴浇1次水,以后10~15d浇1次,但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质地情况而定。

(3)喷水。大树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并且能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根据树冠大小安装1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在树冠上方,进行喷雾,也可用“吊盐水”的方法,即在树枝上挂若干个装满清水的盐水瓶,运用医药上吊盐水的原理,让瓶内的水慢慢滴在树体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节省投资。一般在抽枝发5~10片叶后,可停止喷水。

篇10

2园林工程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应用于园林工程的信息化技术,首先是是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数据采集部分,利用传感器对园林生态环境内的风力、风向、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温度、水分等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再通过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输出显示、存储或上传网络,便于后期利用。在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互联网云物联平台,通信手段既可以采用有线以太网,也可采用wifi或3G等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通过物联网平台的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如图1所示,这时可以利用联网的终端(如电脑、手机等)通过物联网平台对嵌入式系统发送命令,嵌入式系统通过继电器模块等实现控制智能浇灌等设施,进而影响园林生态环境。

3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传感器是实现应用目的的核心器件,在我公司城市景观树木抗倒伏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目中,需在研究区内,架设风速风向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器与设备,监测与调查雨季极端天气对研究区内树木形成的影响结果;记录灌水施肥、防护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等。基于以上需求,配置了如下传感器:华控HS-FX01型风向传感器,0~5V输出,16个不同电压值对应16方位风向,启动风力≥0.8m/s。华控HS-FS01型风速传感器,0~5V输出,线性对应0~30m/s风速,分辨精度0.2m/s,启动风力≥0.8m/sSHT15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相对湿度测量范围0~100%,精度±2%RH;温度测量范围-40℃~123.8℃,分辨率0.1℃,输出经过校准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的串行数据。DS18B20(不锈钢防水型封装)土壤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55℃~125℃,最高精度0.06℃,支持多点组网功能,数字量串行输出。搜博SM2801M型土壤水分传感器,可长期埋设于土壤内,对表层和深层土壤进行墒情的定点监测和在线测量,4~20MA输出,线性对应0~100%的量程,测量精度3%。上述传感器有3路模拟量输入、3路数字量输入,可采用开源软硬件的嵌入式单片机arduino。其ATmega328型具有14路数字输入/输出口,6路模拟输入,32KB闪速存储器。如果需多路采集,可采用其升级版MEGA2560,闪速存储器扩展至256KB,具有54路数字输入/输出口,16路模拟输入。此外,Arduino单片机增加通讯模块(如W5100等),即可通过有线以太网联入互联网。在室外环境中,传统以GPRS模块为主导方案,但随着电子消费品的普及,使用3G路由+3G网卡的组合是一种更经济、编程量更少的方案。通过通讯模块,可将传感器数据上传到一些开放的物联网平台(如Yeelink、乐为物联等),在网站上实现以曲线显现一个阶段内的传感器数据,或者对几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在物联网平台上,还可设置传感器数据的报警值,当达到报警值时,网站会以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户处理,如风速过大时应去现场查看树木的倒伏情况,光照过强是否应遮阴处理,土壤水分不足是否应补水作业等。物联网平台还可以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反向控制,通过网站或手机客户端发送命令,嵌入式系统通过继电器模块(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单片机接输入回路,以毫安级电流,控制额定功率数千瓦输出回路的开关)控制灌溉等设备的开关,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影响园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