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场生产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相关知识
(一)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理论知识1、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通过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海因里希法则和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辨识、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管理缺陷),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管住“冰山”下面的违章和未遂事件,切断事故因果的链条,防范事故发生,进而实现生产安全的。2、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由15个单元组成,包括总要求、安全生产方针、风险预控体系策划、体系文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不安全行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综合要素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承包商、安全检查与评价、持续改进。15个单元再细分为66个管理要素,各单元管理要素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3、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准则。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由三步骤组成。第一步:统计硬性指标完成情况,即安全指标、生产指标、环境指标完成情况;第二步:按照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价标准,评审专家对被查评单位的15个评价单元、66个管理元素的开展情况逐项进行检查评分;第三步:根据第一步、第二步查评结果,对照表2,两步得分同时满足某一级别时,说明被查单位本次检查结果达到了这一级别。(表2)(二)PDCA循环原理。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不断循环下去的科学程序。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运转,而是像爬楼梯一样,一个循环运转结束,质量水平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本文采用PDCA循环原理为火电厂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工作流程
按照PDCA循环理论,火电厂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可按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设计。(一)计划阶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计划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主体,计划的生成、控制和管理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它关系到体系建设工作能否成功地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计划阶段工作任务主要有明确目标和定位,成立体系建设管理机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1、确定体系建设目标。第一步:聘请专家,按照体系评价标准,对火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全面了解其安全生产基础情况;第二步:对照评级标准表,确定火电厂当前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水平处于XX级别;第三步:按照持续改进提升的原则,制定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目标及相关要求,详见表3。火电厂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总体要求:结合电厂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编制体系文件,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控工作,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要求,全面展开生产、安全、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标准,通过不断循环最终达到体系建设一级单位标准,逐渐趋于本质安全。2、建立体系建设管理机构。火电厂应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并以公司正式文件形式印发至全厂。3、体系建设项目启动期间的培训学习。体系建设项目启动期间的培训学习主要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公司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学习体系建设有关理论知识、评价标准,培训方式采取聘请专家讲课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二是到已开展体系建设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进行考察、交流学习,重点学习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各阶段工作如何展开。4、制订活动实施方案。(1)工作目标和组织机构确定后,制定体系建设工作任务计划,明确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和计划完成时间、责任部门、要达到的目标以及重点要求;(2)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公司体系建设工作内部考评标准,成立内部评审小组;(3)制定体系建设工作奖惩细则,加强体系建设过程管控;(4)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图,让员工对体系建设过程有更加直观的感觉,有助于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5)制定体系建设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及计划完成时间。(二)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根据已制定体系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的。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体系宣贯和培训,编制体系文件,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规范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1、开展体系知识宣贯和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牵头分层级组织开展体系知识的宣贯培训,使风险预控管理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将公司的体系建设工作尽快开展起来。(1)第一个层级的宣贯培训:由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各部门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培训;(2)第二个层级的宣贯培训:各部门组织对本部门管理人员、各班组班组长以上员工进行培训;(3)第三个层级的宣贯培训:各班组班长组织对本班组员工进行培训。2、制定体系文件。第一步:根据各部门职责,按照体系建设要求,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体系文件编写任务进行分工,制定体系文件编写进度计划;第二步: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编写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受训对象掌握体系文件编写方法、格式等要求;第三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规定、标准等文件;第四步:对于制定完成的体系文件,组织会签征求意见,经公司总经理签发后,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体系文件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被全面执行和落实;第五步:针对体系文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各部门要及时向体系文件编制部门反馈,体系文件编制部门根据需要及时修订完善体系文件。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第一步:制定年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计划;第二步:对全体生产岗位员工进行风险预控相关知识培训;第三步:对生产系统固有风险、人员行为风险从人、机、环三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第四步: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危险源从设备故障风险评估、区域风险评估和工作任务风险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第五步:风险评估工作结束后,由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汇总、审核并形成风险评估表,编制全厂风险概述;第六步:制定风险控制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第七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控,消除或减弱人、机、环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控制危险物质能量,从而实现安全生产。4、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进行安全管理。从不安全行为控制、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综合要素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承包商、安全检查与评价九个方面规范安全管理,每一个要素的管理都是按照PDCA循环原理和“五定”原则进行闭环管理。(三)检查阶段。检查阶段需要完成完善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企业自查、内部评审,整改提高后,做好迎接定级评审有关工作。1、企业定期检查。为促进体系建设,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各责任部门应根据年度体系建设工作计划,制定体系建设月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对各部门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各班组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及时协调解决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进公司体系建设。2、企业自查阶段。体系文件实施和风险评估成果运行一段时间后,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应按照体系评价标准,逐条进行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形成闭环管理。3、内审阶段。自查整改完成后,应按照体系评价标准要求,梳理各单元、各管理要素检查内容,整理资料,迎接公司组织内部评审。对内部评审查出问题,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4、评审验收阶段。在这个阶段,火电厂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成立迎检小组,召开迎检准备会议,准备迎检资料,开展一次自查评活动,撰写迎检汇报材料,做好各评审员工作期间劳动防护用品、食、宿等安排。在评审验收工作过程中,评审员按照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级准则对各项指标及管理要素进行考评,并出具评审报告。(四)改进阶段。持续改进阶段的主要工作,根据年度评审结果,一是继承和发扬好的经验、做法;二是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做好整改提高工作;三是制定下一年度体系建设提升工作计划。
三、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水平是企业基础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建设过程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火电厂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关键是要结合企业实际,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其他单位。下面结合火电厂实际,为推动体系建设,提供几点建议:(一)强化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总经理要高度重视体系建设工作,为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物质保障和资源保障。安全监察部要科学组织,认真谋划,各部门、各班组要层层落实,确保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体系建设到位。(二)广泛宣传发动,确保全员参与。安全监察部牵头,各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层层组织全面学习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知识,深刻领会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内涵,大力宣传贯彻体系的理念和机制,积极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投入到体系建设工作中。要加大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和有效做法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方法和途径,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开展宣贯培训,努力营造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良好氛围。(三)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知识培训。开展体系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体系建设工作流程,熟悉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知道如何开展体系建设工作。(四)强化体系建设过程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要对各部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及时对体系建设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虽然考核不是万能的,但是安全管理是离不开严厉的考核的,火电厂应合理地使用规则来调动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以人为本”的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实现企业安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五)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体现素质,素质决定命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要实现安全生产就要根治人的不安全行为,让员工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的意识。安全文化强调“将安全监督管理与员工自主安全管理相结合”,有效调动员工实施安全行为和参与安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软实力”,形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利用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凝聚作用、导向功能宣传普及安全文化,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石。(六)注重闭环管理。安全生产是动态的和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和静止的。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照PDCA循环原理,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在经历了各个环节以后,各项工作有所提高。
作者:田芳 单位:山西鲁能河曲发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贯彻执行中油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工作会议关于管理创新的工作部署,以我厂“281”发展目标和实现今年天然气3.5亿方和原油10.3万吨的生产任务为中心,紧密结合我厂2008年各项经营业绩目标,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全员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创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有力推动我厂科学、安全、清洁、节约、和谐发展。
二、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厂机关各部室、基层各站队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促进我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创新的范围及内容
2008年,管理创新工作要紧密围绕我厂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定“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采取“三项措施”、开展“四项工作”、实施“五个推进”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管理论文及发展研究课题三个方面加强创新工作。
(一)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要紧紧抓住事关我厂发展的重大性、疑难性、紧迫性问题,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必须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成果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内容;在创新或改进安全环保、降本增效、开发管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相关产业、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全面绩效管理等方面内容;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其它企业管理方面内容。
(二)管理论文。要密切结合公司和我厂管理或改革的实际,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对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管理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真实、结论明确,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理论研究性和实效性。论文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管理、安全管理、hse体系、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用工、法律事务、清洁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全面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方面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三)发展研究课题。从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对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焦点问题等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国家、中油集团公司及中油股份公司政策、法规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上级有关财政税收、产业发展、劳动工资、环境保护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及其变化情况,客观分析由此产生的现实和潜在影响,以利于企业正确解读、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二是对我厂发展战略实施途径的研究。根据公司和我厂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厂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式,以及财务、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职能战略进行研究。三是对我厂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根据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管理需要,对我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大力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四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核心,围绕“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企业稳定形势维护等展开研究,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厂的经营现状和开发前景,主要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开发管理、投资项目、资产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信息化、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以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理念、方法、手段等为内容,通过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形式体现的创新活动。
厂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主要业务及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出本专业特点的管理创新活动。各部门主要侧重于专业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各基层站队主要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基层班组和岗位员工主要侧重于小改小革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的创新。为此,全厂上下要全面动员,积极组织,扎实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创新实践活动。
1、安全环保管理重点在如何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推进安全环保管理运行体系建设,风险排查与隐患识别,提高安全环保意识、能力、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2、节能降耗管理重点围绕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在建立节能责任体系,开展节约挖潜创效活动,提高集油、注水、机采、供热等系统运行效率,建立各种耗能设备消耗定额,降低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创新。
3、投资项目管理重点在完善投资体系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和运行管理流程,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强化项目后期评估评价,严格项目考核等方面开展创新。
4、成本控制管理重点在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单元核算、成本结构的优化组合、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5、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围绕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防范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改进培训方法,严格培训考核,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实施创新。
6、资产装备管理重点在资产的信息管理、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使用效率、资产分析评价、设备技术管理、设备现场管理尤其抽油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7、物资管理重点在物资消耗定额的完善、物资计划、集中采购、仓储及使用跟踪管理、物耗分析评价等方面寻求创新。
8、开发管理重点在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建设标准化油水井等方面进行创新。
9、基础管理重点在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等方面开展创新。
10、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围绕法律风险识别,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健全法律防控体系,积极探索法律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运行办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开展创新。
11、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探索文化与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厂管理创新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卓有成效的开展好我厂2008年管理创新活动,让管理创新活动站在高处、落到实处,使其更加贴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厂成立管理创新项目领导组:
组长:
组员:
厂管理创新领导组下设管理创新办公室,设在企管法规科。
主任:
组员:
五、厂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小组责任
针对管理创新工作的范围及内容,厂各部门及基层站队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分层级、分专业,综合协调,抓住重点,明确任务,严格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1、实行层级管理。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内容涉及的范围、难易程度、可预期效益的大小和可推广应用的领域等因素,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三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并使每个项目都要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
对于涉及层面广,跨部门或专业,制约我厂又好又快发展的薄弱环节等项目将列为重要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统一管理。
重要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按项目实施的要求成立课题组,确定项目长及相关人员,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排出运行进度,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一般项目由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确定创新课题,并实施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各基层站队要发挥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班组长等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作用,围绕岗位生产管理实际开展小管理、小改小革和管理创新建议等活动,落实责任,大力推进全员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特点,各专业科室要承担起相应项目的实施管理主体责任,针对本专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开展管理创新立项审查、过程跟踪、验收评价等活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厂企管部门是管理创新的综合协调部门和牵头组织部门,负责健全管理创新组织,建立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及专家数据库,制定和督促落实管理创新方案,组织立项审查,监督检查实施过程,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六、管理创新项目组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本着注重创新性、实效性、可推广性的原则,抓好立项审查、实施控制、验收评价、申报评审等关键环节,对管理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
1、立项审查
采取逐级申报审查的办法确定立项课题。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确定管理创新课题,要求每个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向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至少申报2项课题;每个班组申报不少于1项课题或建议。
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审查,确定向公司申报的管理创新项目和厂自行负责的管理创新项目,并将确定的公司级管理创新项目(2项以上)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申报立项。
2、项目监控
(1)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要按立项审批确定的课题,结合具体管理工作运行,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的项目长或责任人要认真负责,半年对该课题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总结要有工作写实与分析评价。
(2)检查指导。为督促各基层单位、各部门更好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工作的质量,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创新计划项目采取不定期过程监督和检查指导;同时,调研各项创新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调整创新方向和工作运行节奏,并总结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定期下发检查考核通报,及时公布每个管理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运行状况。
3、项目验收
对实施完成的项目,厂各项目组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管理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要组织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项目关键节点的过程控制,创新项目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必要的实施现场和相关的基础资料等,验收要形成完整的评价报告;要通过现场考核、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验收,还要在验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并交流优秀创新成果。
对未完成的项目,相关项目组要写出阶段性的总结上报;失败的项目要全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上报。
4、成果评审。
(1)成果申报:
①凡属公司统一管理的计划创新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②凡属厂管理的一般创新项目,由各创新项目组负责向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经验收合格并后评出的优秀项目成果,再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2)成果评审: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程序:
①管理创新办公室对申报成果统一分专业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初评;
②对初评结果提交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
③对评审出的优秀成果,提交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批。
(3)成果:厂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优秀成果统一进行和评价,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会议交流、学习、应用于生产管理实践。通过评审,对效益突出的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七、建立管理创新奖励机制。
设立管理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于管理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在创新上有贡献的员工得到荣誉,得到实惠,受到激励,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创新工程的积极性。获得部级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10000元、二等奖的奖励8000元、三等奖的奖励6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8000元、二等奖的奖励6000元、三等奖的奖励4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6000元、二等奖的奖励4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获得部级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9000元、二等奖的奖励7000元、三等奖的奖励5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7000元、二等奖的奖励5000元、三等奖的奖励3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对管理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决不是喊口号,搞形式,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是一项额外负担,而是研究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管理工作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为此,厂各基层单位、相关科室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使每名员工清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途径。通过宣传,使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肩负起创新的责任,使创新工作真正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创新实施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是目前管理创新工作最薄弱之处,必须要加以改进。在创新立项后要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组织进行必要的检查指导,对创新项目不能放任自流,坚决克服年初立项,年底总结,不管中间过程的现象。同时,要善于总结提炼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成果,真正使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过创新实践,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既规范有序又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组织,开展好管理创新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前研究确定立项课题,完成申报工作,并排出运行时间,组建项目组。要及时制定创新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全过程实施管理,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结果。12月22日前申报创新成果,要求创新成果、论文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3号字体、楷体,创新成果控制在5000字以内,管理论文不超过3500字。
附录:1、《管理创新课题立项申请表》
2、《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3、《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附1
立项申报表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含协作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
本单位曾获奖级别、等级、授奖单位及时间
预计效益
创新内容摘要(200字以内)
项目实施
起止时间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附2
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管理创新领导小组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主要领导
成果主要
完成人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长范围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核实印章)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单位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成果简介
申报单位印章:厂长(经理)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另附专门材料(最多不超过5000字)
附3
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全称
成果实施时间
年月至年月
成果实施范围
成果计算方法及公式
成果效益指标测算结果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
申报前一年效益额
万元
2
实施各年累计效益额
万元
3
平均年度效益额
万元
4
申报前一年效益贡献率
%
5
申报前一年投入产出率
%
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印章
年月日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贯彻执行中油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工作会议关于管理创新的工作部署,以我厂“281”发展目标和实现今年天然气3.5亿方和原油10.3万吨的生产任务为中心,紧密结合我厂20*年各项经营业绩目标,针对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围绕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以“降本增效”为主线,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全员创新实践活动,加强创新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有力推动我厂科学、安全、清洁、节约、和谐发展。
二、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厂机关各部室、基层各站队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转变管理思想,更新管理形式,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方法,促进我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创新的范围及内容
20*年,管理创新工作要紧密围绕我厂在20*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定“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采取“三项措施”、开展“四项工作”、实施“五个推进”的总体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管理论文及发展研究课题三个方面加强创新工作。
(一)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要紧紧抓住事关我厂发展的重大性、疑难性、紧迫性问题,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必须兼具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成果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内容;在创新或改进安全环保、降本增效、开发管理、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相关产业、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管理、法律事务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全面绩效管理等方面内容;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其它企业管理方面内容。
(二)管理论文。要密切结合公司和我厂管理或改革的实际,有鲜明的石油行业特色,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对企业的改革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管理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正确、论据充分真实、结论明确,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理论研究性和实效性。论文选题可参照以下内容:企业经营决策、战略管理、安全管理、hse体系、资金管理、装备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劳动用工、法律事务、清洁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信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及全面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方面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
(三)发展研究课题。从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对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发展焦点问题等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国家、中油集团公司及中油股份公司政策、法规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上级有关财政税收、产业发展、劳动工资、环境保护以及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及其变化情况,客观分析由此产生的现实和潜在影响,以利于企业正确解读、合理运用相关政策,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二是对我厂发展战略实施途径的研究。根据公司和我厂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对我厂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式,以及财务、投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项职能战略进行研究。三是对我厂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根据公司重组整合后的管理需要,对我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大力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四是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核心,围绕“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企业稳定形势维护等展开研究,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我厂的经营现状和开发前景,主要围绕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开发管理、投资项目、资产管理、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信息化、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以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理念、方法、手段等为内容,通过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形式体现的创新活动。
厂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要根据工作职能、主要业务及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突出本专业特点的管理创新活动。各部门主要侧重于专业管理机制、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各基层站队主要侧重于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基层班组和岗位员工主要侧重于小改小革和管理建议等方面的创新。为此,全厂上下要全面动员,积极组织,扎实开展全员全过程的创新实践活动。
1、安全环保管理重点在如何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推进安全环保管理运行体系建设,风险排查与隐患识别,提高安全环保意识、能力、实效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2、节能降耗管理重点围绕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在建立节能责任体系,开展节约挖潜创效活动,提高集油、注水、机采、供热等系统运行效率,建立各种耗能设备消耗定额,降低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创新。
3、投资项目管理重点在完善投资体系建设,优化投资结构和运行管理流程,加强项目的前期论证和实施过程跟踪管理,强化项目后期评估评价,严格项目考核等方面开展创新。
4、成本控制管理重点在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单元核算、成本结构的优化组合、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5、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围绕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防范劳动用工法律风险;改进培训方法,严格培训考核,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实施创新。
6、资产装备管理重点在资产的信息管理、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使用效率、资产分析评价、设备技术管理、设备现场管理尤其抽油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7、物资管理重点在物资消耗定额的完善、物资计划、集中采购、仓储及使用跟踪管理、物耗分析评价等方面寻求创新。
8、开发管理重点在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建设标准化油水井等方面进行创新。
9、基础管理重点在各类信息的采集与应用,提升基础工作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等方面开展创新。
10、法律风险防控管理重点围绕法律风险识别,完善风险防范预案,健全法律防控体系,积极探索法律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的运行办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开展创新。
11、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探索文化与管理工作有效融合的途径,增强企业凝聚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厂管理创新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卓有成效的开展好我厂20*年管理创新活动,让管理创新活动站在高处、落到实处,使其更加贴近经营管理工作实际,厂成立管理创新项目领导组:
组长:
组员:
厂管理创新领导组下设管理创新办公室,设在企管法规科。
主任:
组员:
五、厂管理创新项目管理小组责任
针对管理创新工作的范围及内容,厂各部门及基层站队要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分层级、分专业,综合协调,抓住重点,明确任务,严格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1、实行层级管理。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内容涉及的范围、难易程度、可预期效益的大小和可推广应用的领域等因素,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三级管理体制进行管理并使每个项目都要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
对于涉及层面广,跨部门或专业,制约我厂又好又快发展的薄弱环节等项目将列为重要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统一管理。
重要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要按项目实施的要求成立课题组,确定项目长及相关人员,落实责任和工作任务,排出运行进度,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及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一般项目由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确定创新课题,并实施项目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各基层站队要发挥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班组长等技术业务骨干人员作用,围绕岗位生产管理实际开展小管理、小改小革和管理创新建议等活动,落实责任,大力推进全员管理创新实践活动。
2、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按照管理创新项目的专业属性和特点,各专业科室要承担起相应项目的实施管理主体责任,针对本专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开展管理创新立项审查、过程跟踪、验收评价等活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厂企管部门是管理创新的综合协调部门和牵头组织部门,负责健全管理创新组织,建立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及专家数据库,制定和督促落实管理创新方案,组织立项审查,监督检查实施过程,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六、管理创新项目组的工作内容和步骤
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要本着注重创新性、实效性、可推广性的原则,抓好立项审查、实施控制、验收评价、申报评审等关键环节,对管理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
1、立项审查
采取逐级申报审查的办法确定立项课题。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确定管理创新课题,要求每个专业科室和基层站队向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至少申报2项课题;每个班组申报不少于1项课题或建议。
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申报课题进行立项审查,确定向公司申报的管理创新项目和厂自行负责的管理创新项目,并将确定的公司级管理创新项目(2项以上)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申报立项。
2、项目监控
(1)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基层单位要按立项审批确定的课题,结合具体管理工作运行,精心组织实施,每个项目的项目长或责任人要认真负责,半年对该课题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总结要有工作写实与分析评价。
(2)检查指导。为督促各基层单位、各部门更好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高创新工作的质量,厂创新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创新计划项目采取不定期过程监督和检查指导;同时,调研各项创新课题的实施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调整创新方向和工作运行节奏,并总结阶段性的创新成果。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定期下发检查考核通报,及时公布每个管理创新项目的开展情况及运行状况。
3、项目验收
对实施完成的项目,厂各项目组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形成管理建议、论文、论著、经验总结、成果报告等。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要组织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项目关键节点的过程控制,创新项目在生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必要的实施现场和相关的基础资料等,验收要形成完整的评价报告;要通过现场考核、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验收,还要在验收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并交流优秀创新成果。
对未完成的项目,相关项目组要写出阶段性的总结上报;失败的项目要全面深入分析原因,并上报。
4、成果评审。
(1)成果申报:
①凡属公司统一管理的计划创新项目,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②凡属厂管理的一般创新项目,由各创新项目组负责向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经验收合格并后评出的优秀项目成果,再由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向公司管理创新办公室进行申报。
(2)成果评审:厂管理创新办公室负责组织并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程序:
①管理创新办公室对申报成果统一分专业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初评;
②对初评结果提交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
③对评审出的优秀成果,提交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批。
(3)成果:厂组织召开管理创新成果会,对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审核通过的优秀成果统一进行和评价,对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会议交流、学习、应用于生产管理实践。通过评审,对效益突出的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七、建立管理创新奖励机制。
设立管理创新专项奖励基金,对于管理创新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让在创新上有贡献的员工得到荣誉,得到实惠,受到激励,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创新工程的积极性。获得部级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10000元、二等奖的奖励8000元、三等奖的奖励6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8000元、二等奖的奖励6000元、三等奖的奖励4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奖励6000元、二等奖的奖励4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获得部级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9000元、二等奖的奖励7000元、三等奖的奖励5000元;获得公司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7000元、二等奖的奖励5000元、三等奖的奖励3000元;获得厂管理优秀论文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二等奖的奖励3000元、三等奖的奖励2000元。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对管理创新的宣传和培训。各科室和基层单位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管理创新工作决不是喊口号,搞形式,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开展管理创新活动不是一项额外负担,而是研究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管理工作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有效途径。为此,厂各基层单位、相关科室主管领导要亲自抓,积极组织宣传和动员,使每名员工清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知道创新的内容和方法、途径。通过宣传,使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都肩负起创新的责任,使创新工作真正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实践中,形成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创新实施过程的管理,真正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是目前管理创新工作最薄弱之处,必须要加以改进。在创新立项后要对创新项目实施过程组织进行必要的检查指导,对创新项目不能放任自流,坚决克服年初立项,年底总结,不管中间过程的现象。同时,要善于总结提炼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成果,真正使创新成果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过创新实践,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既规范有序又扎扎实实的开展。
(三)各基层单位、各部门要成立组织,开展好管理创新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前研究确定立项课题,完成申报工作,并排出运行时间,组建项目组。要及时制定创新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全过程实施管理,真正使管理创新工作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结果。12月22日前申报创新成果,要求创新成果、论文材料要求用a4纸打印、3号字体、楷体,创新成果控制在5000字以内,管理论文不超过3500字。
附录:1、《管理创新课题立项申请表》
2、《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3、《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附1
立项申报表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含协作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
本单位曾获奖级别、等级、授奖单位及时间
预计效益
创新内容摘要(200字以内)
项目实施
起止时间
推荐单位
签署意见
(盖章)年月日
附2
管理创新优秀成果推荐报告书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管理创新领导小组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
主要领导
成果主要
完成人
成果创造于何年何月,在本企业已实际应用多长时间、多长范围
成果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
(财务部门核实印章)
本项成果是否已在本单位推广应用,推荐单位对推广应用有何建议、打算
成果简介
申报单位印章:厂长(经理)签字: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1000字以内的简要说明,另附专门材料(最多不超过5000字)
附3
申报管理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成果名称
申报单位全称
成果实施时间
年月至年月
成果实施范围
成果计算方法及公式
成果效益指标测算结果
序号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1
申报前一年效益额
万元
2
实施各年累计效益额
万元
3
平均年度效益额
万元
4
申报前一年效益贡献率
%
5
申报前一年投入产出率
%
本单位财务部门审核印章
年月日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将工学结合诠释为:“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1]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方式或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做中创”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职业技能基本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共享教学与企业资料,互惠互利,共同合作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的办学模式。这种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把课堂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教育管理论文,毕业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传统意义上的实习不同,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就有正式工作岗位,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是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 工学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实习实训基地及企业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职业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并对现代企业职工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其劳动纪律、吃苦耐劳和共同协作的意识等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主动调整心态、进行自我定位,增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全发展。
(二)校企文化对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既包括校园的硬件设施,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龙源期刊。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2]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学生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教育管理论文,有助于他们将职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职业行为,内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如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注重对员工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考核,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加速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三)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教育、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针对“岗位群”,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主,到企业顶岗实习,则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岗位”,培养专项技能,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蕴和了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优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得到互补,一方面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对企业的流程以及生产管理模式,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所学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动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工作作风,有利于学生成才成长。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认为,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3]这些因素都是动态性变量,这些变量的组合会因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上述四个因素都发生了一定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一)教育者的变化
教育者从学院式教育模式下的单纯由学校专兼职教师、辅导员担任转变为工学结合模式下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实习指导师傅、企业全体员工交替担任。由于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在很多方面的教育、培训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部分教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应由企业负责,而企业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其可能会不愿或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多了,在校时间少了教育管理论文,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多情况就成为“真空地带”。
(二)受教育者的变化
受教育者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准员工”双重身份,对学生来说,学校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有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但到企业之后独立处世,一些学生不能适应,缺乏主动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与单位领导、同事发生摩擦,还有些学生认识不到实习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认为实习和专业知识没有太大的联系,容易在实习中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思想波动大,体力透支大,精神压力大,给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学生政治素养、为人处世、公民意识、品德修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经济常识、法律法规等与学生社会生存、日常生活相关的所有内容,比较系统全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的目标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仍然适用,但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有所调整。再加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人员的安排是很分散的,学生原有的建制被打乱,一切依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人员配备、产销的淡旺季而定,尽管有辅导员跟踪指导,但很难象在学校一样对学生有较多的关注,在实习中也更多的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四)教育环境的变化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要由在单纯的校园环境里学习转变为在校园和企业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交替接受教育和培训。学校和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宗旨,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学生到企业实习教育管理论文,接触外界社会的机会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会增加,由集中管理变为相对分散的管理,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如对权力和利润的更强烈的追求,以更现实的思想看待一些社会问题等,复杂多样的企业文化、社会思潮、思想观念、人际关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所以在这种动态的情景中,要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
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确定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高职院校应着力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如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时间、指导人员以及目的、内容、效果的评估都应做出详细的规定,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章可循,从而有效的缓解学生下企业的抵触心理。
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和气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应该注重专业社团、专业活动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相关办学理念方面的建设龙源期刊。这些实践性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判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有些学生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思想认识不清楚,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要求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系统介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如组织讲座和参观,召开相关研讨会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观的教育,教育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这样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减少学生在企业工作的盲目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侧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法律常识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要把现代企业文化引入教学内容中,注重突出敬业、勤奋、责任、创新、守时、沟通、协调、吃苦、细心等职业态度的教育和培养。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运用传统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逻辑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利用典型情景、典型案例和典型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熏陶,同时根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教育管理论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会较长时间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覆盖面大、形式多样、便利及时的优势,在校企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搭建网上交流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广泛收集各种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及古今社会成功人士的个人信息,特别是企业优秀员工的信息资料和有关国家发展的舆论和宣传信息,并针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引导。通过网络建立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网上答疑,突破了时空限制,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既为学生解除思想困惑,又可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总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与思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细心观察且耐心地对待学生的思想问题,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途径,科学地引导学生完成角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林为群.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N].人民日报.2008-6-25.
[2]威廉?A?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1.
安全库存与订货批量是影响库存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对安全库存和订货批量的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是降低公司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在物流管理文献中的安全库存和订货批量基本上都是基于制造业物流管理活动来进行定义和论述的,中海油的物流管理活动与制造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其安全库存和订货批量的设计应该与制造业有很大的不同。
安全库存。制造业的安全库存是可通过历史数据求得的企业正常运转所需的最小库存量。由于中海油的大部分物资需求量是不确定的,历史数据对今后的指导意义不大。而且中海油单日生产成本很高和安全要求又强,所以,按照制造业的模式设计中海油的安全库存是不可行的。本文对中海油安全库存的定义是:中海油的安全库存等于最大采办周期内最大可能需求量。
安全库存水平。制造业安全库存水平定义为目前安全库存量加上已订购量减去延期交货量。对于中海油库存管理而言,延期交货量可视作确定性需求,如果延期交货(出库)日期不在其后一个订货周期时间内,那么它对库存安全不会有影响,所以,中海油的库存水平等于目前库存量加上已订购量(不含延期交货量)。
订货批量。安全库存水平是满足公司生产需求的最低库存。但受其他成本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库存水平总要高于安全库存水平,其经济订货批量是使生产总成本最低的订货批量。制造业由于其对物资的需求频率基本固定的,也不考虑库存成本,与中海油的物资管理环境决然不同,所以对中海油的物资管理是不适用的。
在中海油的物流成本中,物资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占绝大部分,订货成本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且仓储管理主要由中海油的内部关联公司总承包,担负生产准备或物资采购人员的数量不可能随着业务的减少而即时裁减,所以,订货批量对中海油的订货成本影响很小。中海油的经济订货批量主要由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决定。所以本文认为,中海油的经济订货批量是在不提高采购价格的前提下,供货商承诺提供的最小供货批量。
二、中海油物资管理与控制
控制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是通过采取行动与环境取得平衡来决定工作成果的控制方式。间接控制是上级通过事后业绩评价影响作业人员当时行动的控制方式,也叫影响控制。对于中海油物资管理活动而言,由于海上石油物资管理的复杂性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级很难实现对现场物资管理活动进行实时指导,更多是通过公司规章制度手段进行间接干预。
这样,公司的《物资管理规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的《物资管理规定》不是以成本控制为主线来进行设计的,具有明显的生产主导性,如安全库存和订货批量大小由业务部门来确定;库存物资积压、物资报废处理基本上由业务部门来主导等。商务合同部虽然名义上是物资管理的职能部门,但在《物资管理规定》中,其赋予的职责趋向于物流服务商的管理职能,对物流质量和成本控制没有足够的权限,因而缺少降低物流成本的动力。
本文建议,《物资管理规定》以物流价值链为走向,以成本控制为主线,以成本驱动因素优化为设计原则,以科学的权责分工和绩效考核体系作为控制手段来进行统一编制,即在《物资管理规定》中,采办管理、仓储管理以及生产管理中的物流活动都属于物资管理活动中成本驱动因素的一部分,公司应该明确唯一的职能部门(本文假定为商务合同部)全面负责物流管理活动中的质量与控制职能。
1、物流价值链及成本驱动因素。
《物资管理规定》的设计不但要有利于物流的增值活动,还要有利于对物流成本的控制活动。首先,可以将物流价值链的组成部分:采办、采购、外部运输、仓储、内部运输及生产使用等具体增值活动分解开,然后找出并分析影响各个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刚性因素)和人为因素(可调因素),最后通过运筹规划确定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活动组合。
2、权力责任分工。首先,权力和责任要统一,谁对某项活动拥有实际决策权,谁就对本项活动的绩效负责。其次,权力与责任的分配要科学,即谁对某项活动拥有更多信息和效率优势,谁就负责此项活动。再次,激励要相容,即谁的利益与某项活动的绩效有冲突谁就不能对此项活动拥有决策权。通过《物资管理规定》的优化设计,将每项活动的权力和责任合理地分配到具体的部门或岗位,以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控制。
3、计划与控制。首先,《物资管理规定》要有利于在物资管理计划与控制中对各部门目标变量的设定,如库存成本、库存周转率、需求频率估算与实际需求的吻合程度等等。其次,部门的目标变量与其外部影响因素的关系易于确立,以便于建立事后评价标准对部门绩效进行更科学的独立考核,如库存成本与采购价格、库存水平的关系等。最后,《物资管理规定》中要构建部门间的联动绩效考核关系,即公司整体绩效与各部门的绩效之间要挂钩,从而达到更有效的间接控制效果。
三、建言《物资管理规定》有所修订
1、商务合同部全面负责物资管理活动的质量与成本控制,其它业务部室为协助方,向商务合同部提供规范化的需求信息并配合物资管理活动。
2、安全库存及订货批量由商务合同部牵头来确定。即各业务部门提供物资需求计划,并注明最小提前通知期和提前通知期时间内的最大需求量,商务合同部根据某项物资总的需求情况、提前通知期、订货周期等参数确定安全库存和安全库存水平;订货批量则在采办过程中确定。
中图分类号:TH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7-0116-02
1加强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采油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油田企业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通过修理、改造和更新等手段恢复设备的性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成本,促进油田企业的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发展就要生产产品,而设备是生产的基础工具,因此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工作,设备技术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油田企业的原油产量高低,还关系到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更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设备管理用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获得最佳的设备效率,因此,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于1978年投产,是一个具有20余年开采历史的采油区,随着油田不断深入勘探、开发,采油班站设备、设施日趋老化、陈旧,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由先进设备的精细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多元化取代了现有的传统设备。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其管理的要求,需要有更精密的科学设备管理理论作指导,并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对设备管理更加精益化。按照系统论的观念,从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实现多元化,并同企业各项管理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员工的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注重细节管理,争创管理典范,是全面提升设备精益管理的关键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采油作业一区经过20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以注重设备细节管理,通过开展“十字”法设备管理、典型设备管理示范站等活动,使资产设备精益管理迈上新水平。
2.1 以“十字”法设备管理活动为突破口,夯实精益管理基础工作
针对人们对采油一线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观念,我们选择了以“十字”活动为突破口,重点抓了三个专项整治:整治采油站生产现场的“脏、乱、差”,以净化作业现场环境;整治设备的“跑、冒、滴、漏、乱”和“脏、松、锈、缺、差”,以提高设备基础管理水平;整治采油站区域内不规范管理模式,以塑造全新的采油站区形象。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效果:一是强化岗位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化,营造了“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二是通过采油厂精益管理年活动,进一步增强员工对设备操作的信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是通过对采油班站环境的改善和老区设备的更换,为精益管理的成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树典型示范井站设备,带动作业区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精益管理仅仅局限在抓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制定了“学习、对照、建档、落实、评优”的“十字工作法”,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台设备到大型机组设备”的循序渐进的推进思路,学习先进采油作业区的设备管理经验,对照好的做法、创新管理思路,建档立案,分层次落实到各个基层班站,作业区评优选先,制定出自己的标准井站及标准设备,样板机泵,建立健全了区域内精益管理责任制,将隐患处理、紧固、周期换油、维护保养、环境卫生等工作全部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精益管理的工作理念。同时,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开展达标竞赛活动的形式,将先进典型示范站、先进典型示范机泵及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到全区。另外,还将达标竞赛活动与QHSE.IC体系形、年终评优选先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了基层班站“争创典型不停步,年攀先进新高峰”的积极性。
3采油作业区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设备管理采用何种模式都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运行机制相符合,从实际出发,建立企业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使设备投资和设备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就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设备管理中应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贯穿设备管理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采油作业一区经历了20多年的生产开发,虽然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技术设备,设备管理机制也逐步完善和进步,设备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还存在以下不少实际问题,需要在以后的设备精益管理中进一步做详实的工作。
(1)设备种类、规格型号多,老旧设备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设备节能效果差。
(2)在设备管理中由于部分区块生产能力下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
(3)部分抽油机由于输入、输出轴磨损,减速箱漏油现象得不到根治。
(4)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重生产轻设备管理,为保证生产,频繁调参现象增多。使设备寿命周期缩短,费用增加。
4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及对策
由于设备更新换代较快,并逐步向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设备投资也不断增大,而与设备相关的费用如折旧费、维修费、能耗费、税金等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因此,管好、用好、修好、改好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了;如果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对连续生产的石油企业来说,会造成停产和经济上的大量损失。针对作业区目前设备管理的现状,提出自己对设备管理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4.1严格落实好设备巡检制度
岗位巡检是采油作业区日常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都是在巡检中发现并解决的,如果不能按时巡检、巡检不认真势必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的将造成设备报废,为此,作业区根据所管设备现状制定了抽油机井10个巡检点、油水泵6个巡检点,每台设备巡回检查点的标定位置,都标定在易于巡检的显著位置上,巡检人员在每次巡检时对每个点检查情况在记录中打“√”或打“×”,对打“×”的及时汇报并采取防护措施,方便了员工按点巡检。在油水泵管理上,作业区加大对机泵油的使用和管理,重点对用油设备及电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我们在油水泵上标画出巡回检查点,以及标画出机泵旋转方向。在抽油机上标画巡回检查点等,使员工在巡检时更加一目了然。
4.2制作检查标准图册
作业区在油水泵管理上制作了检查标准图册,并在101中心站、102中心站等输油泵站制作机泵“维护保养提示卡”,更及时有效的提醒操作员工对机泵的维护保养意识。并在油水泵上标画出巡回检查点,以及标画出机泵旋转方向。同进,我区自行研制对100D16*5型水泵在其轴承端盖处进行钻孔,功扣,从而填加丝堵,这样能够及时、方便地对机泵进行脂的补加工作,解决了以前厂家未安装油加油孔,在员工操作填加机油时柝卸端盖的困难问题。为方便职工操作对机泵护罩存在的问题及时做以整改,并自行研制的“对开式”安全防护罩,在机泵轴承箱上,泵轴旋转的部位上安装“警示防护罩”,时刻提醒操作员工安全意识。按照油田公司及资产科对油管理细则规定,作业区对29座采油计量站的油器具配置完备,并对原有的油料箱及机油壶、机油桶、漏斗进行改装,按照采油站实际用油量的大小,将油料箱改小,这样既节省了油又保证了油的质量,并在储油箱内加装了三级滤网装置,在机油壶上,我们有在入口及出口加装了二级滤网,在机油桶的入口加装了一级滤网,在漏斗上也加装了二级滤网装置,更加有效的保证了油在使用上的油品质量。
4.3实行设备“三定”管理
对项目使用的设备,对作业区所有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落实岗位责任操作规程挂牌制和班组人员交接班制。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定岗到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作业区在设备维护和保养上按厂科室要求,由采油站责任人承包单台设备,站长主抓机泵的状态监测工作,作业区组织检查验收,对存在问题的设备重点监测,对监测不正常的机泵做到及时处理,确保机泵的正常运转。通过几年来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实施,效果良好,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出设备的使用状况,2009年共完成18台设备的监测工作,共查出问题2台次
4.4 作业区每月按照QHSE.IC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对全作业区所有设备及操作手进行考评的活动
内容包括现场实际操作、抽考提问、相应资料填写,并由考评小组评定,作业区全员参与。每次活动评选出标准抽油机2台,标准油水泵2台为红旗设备,评选出设备操作手4名为优秀操作能手,分别给予50~100元奖励。年终作为评选厂及油公司资产设备管理先进个人依据。
4.5资产清查、油公司V7.0资产系统的录取工作
2009年,作业区配合厂资产科共完成2次资产清查工作和年度资产报废工作,并及时上报各项基础资料,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更加明确的摸清自身“家底”。 如果生产管理者不能很好的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就不能够组织好生产经营工作。只有掌握资产设备的使用现状,才能充分使用、盘活闲置资产,发挥其价值,在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上才能够更准确地细化单位操作成本和优化投资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产清查盘点工作的开展更有利的展示出设备、设施实际使用状况,及时动态的调整设备的使用,掌握设备的新度系数及技术更新情况,为更好地盘活闲置资产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5结论
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以及现场管理。在加强设备管理基础工作的同时,在厂资产科的领导下,作业区精心管理,充分调动各中心站及现场使用单位的积极性,通过制定设备管理规划,完善设备管理运行机制,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技术,使采油作业区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二、采取有效形式强化职工防护意识
工会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以“安全月”活动和“安康杯”竞赛“十个一”活动为载体,以深入基层、面向班组、落实到人、便于操作、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为出发点,从活动方案的制订到实施全面参与,注重常态管理与专题竞赛相结合,教育培训与组织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工会网站、宣传栏等阵地广泛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力求做到职工喜闻乐见。先后组织了工会干部、劳动保护网络成员、女职工健康知识培训;通过举办安全生产漫画展览,交通安全图片警示展览,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百问百查”知识竞赛,“说案例、讲安全”演讲比赛,“安全警句”、安全生产专项合理化建议有奖征集,职工代表现场安全督察,岗位隐患治理,“安全在我心中”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演出,安全管理论文研讨,特种作业人员凭证上岗,新进职工安全技能岗前培训,组织生产和管理人员“安规”考试等活动,促进了职工的个体自保意识和群体互保意识的日益增强。
工会结合公司实际,积极配合行政,每年都给“安康杯”竞赛和“安全月活动”注入新的内容。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回忆一次危险经历、提一条安全合理化建议、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或电影、写一条安全警句、排查一条安全隐患、对同事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提醒、列举一项身边的习惯性违章现象、学会一项应急救援技能”等系列活动,收效明显。我们还利用公司“交通安全5000天无考核事故”的契机,在全体专、兼职驾驶员中开展“构建和谐,安全永驻心中”交通安全系列活动,强化了大家的安全意识。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对职工们相互关心、相互教育、相互监护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职工自觉为公司安全生产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良性循环氛围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逐步实现了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从被动灌输向自我教育的转化,促使“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化,使“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我公司多样、有效的职工安全教育引起上级工会的高度重视,20*年6月,**市总工会在我公司召开了全市劳动保护暨“安康杯”竞赛现场推进会,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重点骨干企业中得到全面推广。
三、坚持过程参与劳动防护落到实处
工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工会主席和劳动保护专职按期参加安委会、月度安全分析会和不定期地参加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与公司行政领导沟通劳动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提出工会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保护集体合同》签订前,工会都会在广泛征求、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与行政方对合同条款进行逐条协商;合同签订后,工会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并定期向职代会报告执行情况。公司职工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比较满意。
工会始终把职工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劳动环境的安全看作是对职工合法权益的最根本的维护。一方面积极组织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和职工代表定期不定期地对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并敦促整改;另一方面,积极推广运用“一法三卡”,强化设备检修和工程施工中的劳动保护工作,使职工作业过程的安全情况实现了可控、在控。
每年,工会都要会同行政,针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高危岗位或工种,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不同层面的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有效的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在20*年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百问百查”知识竞赛中,我公司4名参赛选手获**供电系统“百问百查”知识竞赛笔试和现场竞答两项团体第一。之后,以我公司为主组队,代表**供电公司参加省公司组织的竞赛,又夺得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公司行政和工会认真执行《**供电公司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实施细则》,相继颁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的若干规定》、《供电所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等文件,使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进一步规范、合理,保障了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近年来,我公司党政高度重视劳动保护工作,工会主动作为,通过为职工办实事,拓展了劳动安全防护工作的外延:1、在公司行政的支持下,建立了职工自愿参加的大病康复互助基金会。运作三年来,累计为患大病职工提供了13万余元补助款;2、成立职工健康服务部,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和平价药房服务,使职工从中得到实惠;3、工会每年为职工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强了职工一旦遭遇人身意外伤害时抵御风险的能力;4、组织劳模、先进和生产一线职工外出疗休养,工会把组织职工疗休养同褒奖先进模范结合起来,在疗休养人员的安排上首先考虑每年受公司及以上单位表彰的先进工作(生产)者。并向一线生产骨干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倾斜,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5、在组织好职工每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的同时,对女职工进行妇女疾病普查和专项检查,把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落到实处;6、针对职工中“亚健康”较为普遍的现象,开展职工体能测试锻炼达标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生产部门配置篮球、桌球、乒乓球等锻炼器材,新建了羽毛球馆,为职工健身提供了条件;7、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药费实行补贴,把企业对职工的关爱延伸到家庭;8、组织特殊季节和重大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慰问活动,坚持“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热心帮助家庭困难的职工解决实际问题。20*年以来慰问一线职工和为困难职工送温暖335人次,发放慰问金15.62万余元。
近两年来,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职工的劳动保护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的平安、和谐发展。公司先后获得“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省文明单位”、“**省文明行业”、“**省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省“模范职工之家”、连续五年获得“**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等荣誉称号,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