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3: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

篇1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行动中都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学习,必须探讨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学习理论。

1对信息化教育及其特点的认识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课题。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教育对于教育能产生以下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

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得以实现,在信息化教育中贯穿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学习理论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分析,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亚杰通过同化一顺应学说以阐明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皮亚杰认为只有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就会逐步地建构起来。今天的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认为:

(1)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2)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内部,它也是整个情境的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这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学习者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Raiber,1996),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而是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逼真生动的模拟实验空间和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这恰恰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建构主义指导下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篇2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垂直绿化的概念

墙面“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或者其他的植物材料装饰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外墙、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以及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墙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墙面垂直绿化布置,达到增加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的目的。[1]

2、垂直绿化设计的功能和作用

(1)垂直绿化的生态效应[2]

垂直绿化具有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应、对建筑物表面的保护等生态功能和效用。

(2)垂直绿化的景观效应

垂直绿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观赏性,能够增加城市中的景观效果;垂直绿化可以覆盖建筑立面形成简单或是较复杂图案化的绿化面,也可以在墙面形成高低错落的构图效果。从而体现出丰富建筑形象、装饰城市空间环境的景观效应。

(3)垂直绿化带来的生理、心理效应

垂直绿化满足了人们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绿色植物可有效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室内工作者的视觉疲劳,带来安全感 [3]。

3、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的表现手法[2]

(1)运用形状构图手法的表现力

在建筑垂直绿化设计中,往往可以针对不同建筑的立面特点及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立面构图手法,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垂直绿化效果。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构图手法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三种。

①点的构图手法

点的构图手法可分为重点强调和点的线化与面化两种。利用点的重点强调的构图手法可以营造视线的焦点,消除了建筑立面的单调乏味感;点的线化可形成方向感,活泼感和节奏感,使建筑显得生机勃勃;点的面化可表现出特别的质感,通过对点的合理组织,还可以形成特别的图案。

②线的构图手法

线式构图方法可分为线性加强和对面的分割两种。线性加强主要利用不同方向的线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引起视觉联想和感情波动,并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延伸感和体量均衡感;对面的分割,可以消除建筑立面的沉重感和巨大的体量感,减缓人们心理的压抑,同时使得该建筑立面变的丰富,更加具有层次感。

③面的构图手法

面的构图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统一建筑立面和营造视线的模糊感三种。垂直绿化在建筑立面的实施,不仅使得建筑大面积的虚实对比更加富有个性和可识别性,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立面的作用;运用垂直绿化可以将建筑立面统一起来,形成较为整体的立面效果,还可使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差异性得到隐藏,避免建筑和环境的格格不入;适当的垂直绿化手法的运用,还可以使得植物覆盖在建筑表面上对建筑内部产生视线的模糊感,形成一种朦胧美。

(2)运用色彩的表现力

垂直绿化的色彩设计中,应遵循色彩的对比原则和色彩的协调原则。

①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主要从色相对比和明度对比两方面起到丰富建筑环境的作用,在建筑环境中增加活跃、变化的元素,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色相对比关系的强弱取决于色彩在色环位置上的相对距离,距离越大对比越明显,当植物色彩与建筑表面材料的色彩形成的不同色相的对比关系符合人眼对视觉平衡的要求时,则可产生出强烈的美感 [4];建筑立面垂直绿化中,采用的植物的色彩明度越高,则色彩会显得越膨胀,植物体积显得越大,容易使得观察者产生心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的错觉,产生空间缩小的感觉,从而通过垂直绿化植被的选择调节建筑在环境中的体积感。

②色彩协调

色彩协调使得每一种色彩元素都有一个相同或相类似的共同原素,它可是是色相、明度或彩度。过于强烈的对比关系破坏建筑环境中的色彩平衡,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垂直绿化作为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的过度关系,应将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统一起来。

(3)运用材质的表现力

自然式垂直绿化效果呈现出原生态的美感,使得建筑显现出自然情趣,易于和周围的绿化环境融为一体。经过人工干预的规则式绿化,则使得垂直绿化的肌理呈现出整齐精致的效果,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在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中,应注意不同植物材质的组合或植物和其它材质的组合的混合式材质的应用。

混合式垂直绿化克服了自然式难以控制绿化效果和规则式生硬呆板缺乏活力等垂直绿化效果方面的缺点,在较规整的植物材质中融入自然生长的植物,两者形成对比关系,使得绿化效果整齐而富有变化;而绿色植物的材质带来的轻软柔弱的感觉和其它材质想结合,则能够形成材质上的对比衬托,表达出更丰富的肌理感,为建筑立面带来富有力感的整体绿化效果。

(4)运用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力

光影是由于光线被遮挡而形成的投影,但在建筑立面和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的光影表现力却相差很大。合适的光影表现能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建筑形象以及灵动的内部空间环境,加强建筑的表现力能更好的反映出建筑的性质。

因为植物表面肌理的不同、植物色彩的差异,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深浅不一的光影效果,会比一般的建筑材料构成的建筑立面更富有变化和生动的律动感[5]。设计手法和所选植物种类的不同会使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存在差异,枝叶较大的植物,表面肌理越粗糙,光影的表现就较强。此外,垂直绿化植物的阴影与透射进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线形成规律的明暗对比,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充满了阴凉律动的光影效果。

(5) 垂直绿化的动态变化

由于绿色植物的生长会随着季节时令的更替以及自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中,绿色植物将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面貌。

建筑上的垂直绿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光影都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建筑形象也随之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印象和丰富的主观感受,垂直绿化将会给建筑带来生命和生长的暗示,能够赋予了建筑更多的情感。[6]

参考文献:

[1]张宝鑫主编.城市立体绿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0

[2]张小康.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1.05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

篇3

1.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多以环境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场所理论、医疗护理的研究居多。

在环境心理学方面,有学者认为认知图理论是环境的心理特征。依据认知图理论,环境的预先勘察已经被用来协助老人适应新的养老设施,以及帮助老人找到购物中心的路;日本的井上胜也的《老年心理学》较全面的阐述了老年人知觉视觉、思维智力、动作反应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从而产生情感动机和满足自身心理的需要。

在行为学方面,丹麦的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可以为老年设施的空间等级营造、户外活动空间、交往空间营造提供理论依据;奥斯卡纽曼的《可防卫空间》为老年设施的安全设计方面提供依据。环境行为学着重研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即环境是刺激,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和人体内感官与环境也有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宄提供依据,在宏观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类聚居的多样性和混合性。

在场所理论方面,挪威的诺伯舒兹《场所精神》在养老设施实现原居安老,探讨如何营造老年人如何产生归属感以及对场所产生依赖和认同。

在无障碍设计方面,人体测量学(的后两项内容是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借鉴,其中最后一项还逐渐发展为人体工程学,又叫人体工效学。人体工效学科学地确定了人类生活空间的尺度和环境,不仅研究数据的应用,还有人在环境中的多种感官,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能力的研究,是现代工程设计普遍运用的方法。的《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一书,作者对人体尺寸做了详尽归类。

在社会学方面,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家庭的增加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冲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试图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其他人以及环境的相处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的理论主要有四种:①撤退理论(即老年人不再担任某种角色和责任的时候会把自己从社会结构的某些位置中撤退出来。②活跃理论即有些老年人从某种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还将寻找其他的代替角色。③连贯性理论即老人在适应自身能力的改变、新的境遇以及生活经历迹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要保持现在与过去生活之间连贯性的需要。④环境压力和个体能力理论个体能力和环境需求之间存在平衡的话,老年人就能积极地适应和应对周围的环境。

在需求理论方面,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布拉德肖的“需求理论”,都为老年人居住建筑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层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阶段。老年人的阶段是生命阶段的第八个阶段,此时期的特点是自我整合,这为老年居住建筑中的特殊精神空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早于中国,立法、社会保障走过了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立法先行保障下的设施分类、设施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面都为我们学习借鉴提供了宝贵意见。

在设计方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马赛,提出通用设计理念。1997年设计师朗麦图片来源:脉斯和其他设计师提出了第二版的“通用设计”①的七项原则②,是通用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通用设计理论实践的基础。它为多个年龄族群的居所及环境设计提供基础,这些原则可以被运用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如日本的碧空老人之家的中庭设计,除去无障碍设计之外,还可以提供园艺治疗的空间、交流、防卫、相互监护、易于报警的空间。

2.国内研究动态

2.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我国的养老问题心理方面的研宄中,先生提出的“反馈模式”与西方学者提出的“接力模式”类似,都在探讨养老问题的“责任伦理”,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心理和伦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天津大学徐从淮博士的论文《行为空间论》“老人行为与空间”一章揭示了老人的行为、空间、心理的关系。

山东大学吴敏的著述《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宄》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视角通过用数学建模法、统计学法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宄城市和农村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并对机构养老设施的硬件水平和服务人员的数量、服务质量、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的比例等情况都做了理想模型的分析。文章还首次对国内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但是没有研宄机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空间比例方面的理想模型。

中国老龄科学研宄中心编著的国外养老丛书系列《夕阳红工程养老丛书》介绍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养老模式,重点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养老保险等方面介绍社会

对老年人的保障,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介绍老年人如何乐享晚年,而并非将养老当做仅仅是解决老年人温饱的最低层次的生存救助。丛书也未从如何营造适老化的居住环境的建筑设计层面进行研究。

王江平的《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老人居住环境的室外场地、室外空间和室外设施三个层面分析老人居住外部环境的场地、空间特征,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对老年设施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研究。

方舒在其硕士论文《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居住建筑类型研究》中,对合肥市的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的调研发现,大部分老人对于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来讲比较倾向于老年公寓,一方面认为老年公寓收费合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较为自由,能交到道合的朋友,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提供适当的大小和空间,让使用者接近、够到、操作,并且不被其身型、姿势或行动障碍的影响。

在对现在的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人们的养老观念可以由“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转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向社会寻求养老支援。

2.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王江平《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提到了“被动利用环境设计”,主要是讲对环境设计时的一种方法,即人的通感不能全部感知的环境可以利用某一种或几种感觉(多为视觉)而被动感知环境的种环境设计力法。杨小东将通用设计理念与住宅相结合,提出“普适住宅”的构想,指出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的不同,并提供了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新途径。还根据通用住宅模式对国家的一系列住

宅规范做出了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西)编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对银发时代的住宅策略杨小东,

钟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布拉福德珀金斯等著老年居住建筑李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篇4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篇5

1国内外循证设计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1.1循证设计的历史溯源

循证设计是一种基于环境心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设计思想,通过严谨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证实环境和建筑对患者产生的影响[1-2]。循证设计由循证医学发展而来,最早是以美国建筑学者Roger在80年表的《窗外景观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论文为典型代表[3],而此后Roger本人也被视为循证设计的鼻祖和奠基人,由此,相关的循证设计论文相继出现,发展迅速。90年代,美国健康设计中心成立,随后与多家卫生机构发起名为“卵石工程”的研究项目,为在此领域有丰富实践与理论经验的专家推出了循证设计认证。2009年,《循证设计理论指导下的多种建筑》一书的出版将循证设计由医疗卫生建筑设计理论扩大到教育领域。

1.2循证设计的核心观点

循证设计定义:“为达到最优结果的设计结果而制订的遵循证据的建筑环境的有根据的决策过程。”其最初的核心内容是经循证设计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在高校护理教育中进行循证设计研究

依据循证设计理论,循证设计过程:(1)明确循证目标与目的;(2)查找有关证据的来源,有选择地解读研究证据;(3)提出概念及假设;(4)收集基线数据;(5)督导循证设计过程;(6)在高校护理教育中进行循证设计后开展效果评价。要求高校教师对其他高校相关循证设计案例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选择后,提出准确的循证设计概念和有关假设。护理教学空间的设计旨在突破基于传统经验和感觉以及传统主观臆断设计。其目的是为护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管理者和护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组成一个交叉学科的团队,应用仿真研究方法,通过建立实物模型来了解高校护理教学的真实情况。研究分为简单模型、仿真模型及功能性模型3个阶段。

2.1简单模型阶段

在建立简单模型之前,护理教师就已经花费了一定时间做前期准备与研究,简单模型是用简单材料组成,以方便随时调整。这一阶段由护理教师、教学办人员、高校管理者和专案经理共同参与研究,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征求其对于模型护理教学空间内相关活动的有关意见,如:护生对病房功能区的使用、病房空间、相关护理记录、患者转诊、病房病床的可达性、药物配给、护理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护理设备的使用和配置等。征求被调查者对于护理教学空间的效率、安全性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被调查者对护理教学空间进行亲临体会,对护理教学病房模型进行深入体验与思考[4-5]。

2.2仿真模型阶段

在第一阶段简单模型建立以后,护理教师根据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督导第二阶段仿真模型的建造,进行护理教学实验室场景测试。行动小组对前一阶段得出的成果进行归纳,用于指导仿真模型在护理病房各种常见场景的测试。这些病房场景包括:对患者进行抢救、患者移动、各项基础护理操作与药物配制等。经过模拟这些不同的病房情景以评测护生在真实病房环境的反应,这样可以评价护理设备的使用以及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2.3功能性模型阶段

这一阶段在医院病房中完成,由护理带教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完成。带教教师将随机抽取的护生安排在相邻的真实病房中,同时让同一组护理人员护理同一组护生,以方便进行对比研究。带教教师对护生进行定期调查,包括护生对护理教学空间的环境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6-7]。

3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实证研究及其证据分级

本研究采取规范实证研究,步骤如下: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形成计划、计划的实施、评价结果。

3.1行动小组及研究现场

本次行动研究是护理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一起参与的合作式研究。因此,首先要建立稳定的行动小组。本次研究中,行动小组中的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分析护理教学中的问题,以此共同规划、监测方案。在此期间,他们学习参观高校护理实验室,成立行动小组,通过问卷反馈信息,资料收集方法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资料收集方法有:(1)访谈法:使用目的抽样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合前期文献循证研究,准备好访谈提纲,通过追问访谈者的方式收集数据及资料。(2)观察法:采用参与式观察,对护理带教教师、校领导以及教学办人员等进行观察,收集资料。(3)专家论证: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咨询,针对系统建模及流程设计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咨询,为真实了解各领域专家对基于循证设计理论护理教学空间的建议与意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计算机专家2名、心理学专家1名、护理学专家3名、人居建筑学专家2名、社会学专家2名共10人,设计专家咨询表,对循证设计理论护理教学空间方案进行论证。专家论证分4轮进行,第一轮:向专家提供研究内容的背景资料;第二轮:专家将对咨询表中所列的问题做出判断并提出意见;第三轮:根据第二轮专家对咨询表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判断;第四轮:基于第三轮,各专家反复论证,或仍保留第三轮意见或提出意见。

3.2实证研究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等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介入,开启了护理领域的实证研究。护理教学空间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影响护理教学效果的因素,先假设结果后探寻原因;(2)研究自然体验产生的护理教育效果,先假设原因后探寻结果;(3)研究护理教育与自然体验之间的因果机制。

3.3研究证据的分级

陈耀龙等[8]提出,将信息预先分类,再根据标准将同类信息进行分级,这是遴选大量信息的技巧。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实证证据来源于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因为研究的质量存在差异,应该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和证据分级[9],再结合护理教学空间特点,将其研究证据分为4级。

3.4护理教学空间的循证设计过程

护理教学空间的循证设计过程为“寻找教学证据—使用教学证据—总结教学成果”。在分析护理教学空间循证设计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制作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证据分级流程图

3.5教学证据的探寻

首先,行动小组对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重点进行研讨,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例如,有关大学生教育需求的假设等。其次,通过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收集针对研究假设的资料,若收集的文献不能解决问题,行动小组及时召开专家论证会展开相关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证明。文献查找的步骤一是计算机的初步检索,应使用较多的有关词汇和词汇的组合在几个权威的数据库检索,保证检索到全面的数据;步骤二是对预检结果通过查看文章题目、关键词、摘要等进行人工手动筛选,根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最后一步是通读文献和根据证据分级的标准归类文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循证设计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学建筑和护理教学空间设计的一大趋势,其以最佳证据为中心的理性设计思路的优势,给我国护理教学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可使我国高校护理教学空间和建筑向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我国对基于循证设计的高校护理教学空间投资较少,因此在高校教学空间建设设计最初阶段,采用循证科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针对大学生特殊的教学环境需求和个体行为特点,较好地发挥其教育方面的作用,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护理教学空间设计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值得高校相关院、系参考。

参考文献:

[1]格伦,罗璇.基于循证设计理念的护理单元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4(22):25-27.

[2]孙振宁,杨传贵,贾梅.美国痴呆症康复花园设计综述[J].中国园林,2015,31(9):75-79.

[3]吕志鹏,朱雪梅.循证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3(10):24-29.

[4]史蒂芬,魏德勃,葛一,等.当今美国医疗建筑发展的十大趋势[J].城市建筑,2012(5):66-73.

[5]舒平,张晓頔,汪丽君.基于循证理念的建筑设计过程解析[J].城市建筑,2014(18):45-46.

[6]龙灏,况毅.基于循证设计理论的住院病房设计新趋势———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疗中心为例[J].城市建筑,2014(22):28-31.

[7]鲁本•M.雷尼,罗曼.花园重归美国高科技医疗场所[J].中国园林,2015,31(1):6-11.

篇6

医疗的效果往往不仅仅取决于医学手段,与病人对医疗环境的情感反应也有直接的关系。罗杰・S・乌尔里克对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保里纪念医院(PaoliMemorialHospital)的环境对病人的影响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病人可以从他们的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们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减少30%,而康复速度提高30%。这些事实使人们注意到环境的审美价值对于病人康复的作用。而室外庭院空间是一种人为化了的自然空间,在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之中,庭院空间是建筑的中介性和过渡性空间,所以室外庭院空间环境的处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追求建筑空间的有效和灵活。

一.医疗建筑庭院内人们的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研究空间环境的使用方式,并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人使用空间时的心理感受和需要,从而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做的设计。正如前面所述,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关系,即人们通过环境感知获取的信息指导人的行为活动,人的行为选择一定的环境。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掌握人空间行为的特点,才能达到对人行为的有效控制。

1.行为的私密性

个体或者群体在某些情况下,有其所处的环境不受外界干扰的要求,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在室外庭院中休息的时候身体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调养,以满足其生理及安全的需求,所以私密性环境非常重要。通过设计手法,例如绿化的凸凹高低变化、矮墙的灵活分隔等,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为患者的打盹或者与亲友的交谈等行为提供了僻静、私密的环境。

2.行为的领域性

行为的领域性主要体现是个人空间,即个人活动所涉及的空间。心理学家索姆(R.Sommer)认为每个人的身体周围都存在一个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它是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也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气泡包围,当气泡与气泡发生重叠时,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不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社会地位的个人空间的大小不一样,根据人类学家霍尔(Eliot Hall)提出的观点,人际间的社会接触分四个距离:

(1)亲密距离:与密切关系的人表达感情的距离,在0―0.45米之间;

(2)个人距离:与朋友的安静交谈的距离,在0.45―1.2 米之间;

(3)社交距离:与一般熟人、患者之间交谈的距离,在1.2―3.75米之间;

(4)公共距离:与陌生人的距离,大于3.75米。

医疗建筑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汇聚一起,环境及其细节处理中设计师要谨慎的处理这些尺度关系,避免因过分拥挤、错乱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

3.行为的识别性

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认为一个研究者不但能够预测行为的发生,并且能通过操纵自变量而影响行为发生。这种行为的预测与控制对于医疗建筑物理环境的设计有重要的意义。医疗建筑功能复杂、部门繁多,再加上使用人群心理或者生理上的障碍给他们带来识别上的障碍,行为的易识别性就成为医疗建筑内部与外部的环境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不同颜色、肌理的区分及简明详细标志牌的引导可以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方便,避免人们慌乱、迷惑等不良心理反应。设计师可以利用人的空间行为特性来调节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协调、安全、有序的医疗建筑空间物理环境。

二.限定空间行为具体措施

1.绿化

绿化的设计可以起到控制人类空间行为的作用,不同种类的植可以形成具有不同情感的空间,比如樟树、杨树和柳树等枝叶高大茂盛的树允许人进入树冠下面的空间休息、乘凉,与树发生亲密的关系,而低矮的灌木或者像松树、柏树等植物拒绝人的进入,人只能停留在外面观赏,而且不同形状的植被围合出不同开放程度的空间,低矮的灌木能遮挡站立者的视线,形图1.绿化与人为空间

成能让人停留的半封闭空间,大的树木实现不同空间的视线渗透,草地则提供了完全开敞的公共空间;另外植被的不同的布置方式形成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点状的绿化供几个朋友之间交谈,线状的绿化限制行人的路线等等。(如图1)因此,设计师可以通过植被的不同种类、不同形状、不同组合方式整合设计,创造出多元化的空间形态,以满足不同人的空间行为的心理需 图2.沈阳盛京医院庭院内树木

求。(如图2)

2.水系

水是最具吸引力的景观要素,其韵致无穷的倒影和婀娜的形态丰富了人的视觉,潺潺的水声活跃了听觉环境,良好的降温作用形成了舒适的局部热环境,这些对患者的疗养及缓解患者枯燥、郁闷、焦急的心理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医疗建筑的庭院里,一般都是以景观小品的形式点缀于环境中,形成视觉中心。

庭院中的水体有一般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水面:一般以静态方式出现,形式自由,方形、圆形、自由形等,通常与绿化、建筑物结合布置,起到联系过渡空间的作用。(如图3上)

(2)小喷泉:布置在庭院等比较开阔的环境场地中,并结合绿树、鲜花等,使环境富有动感、中心感。(如图3下)

(3)叠水:动与静的结合,自然落差形成天然的韵律与节奏,给人良好的视听效果,增添空间环境的自然情调。医疗建筑外部环境中水体的设计应根据环境的整体氛围,采用恰当的处理手法,灵活组合、布置这些形式,通过水体状态的可变性,以实现外部物理环境多种性格的展现,同时也增添了医疗建筑环境的高情感化。

图3.德国st.johannnepomuk天主教医院

3.座位

座位的布置讲究坐有其位,坐有所依,坐有所视,坐有所安。也就是说座位位置的选择在场地的边缘地带,比如转角、凹处,或者靠近绿化、建筑构筑物的地方,谁也不会愿意坐在“众目睽睽”之下,人的驻步、交流需要一定的隐秘性;座位不仅要与水池、绿化或者

图4.德国johannes wesling临床中心 矮墙结合,而且座位方向要朝向活动场地或者视觉中心的方向,不然要么它无人问津,要么以一种反常的方式使用而且座位的形状及组合方式要与人的心理距离相符合,条凳适合一个或者两股相识的人坐,但不方便多个人共处,弧形或者成角度的座位更适合几个人进行亲密的谈话,这种领域性比较强,如果有人占据,其他人很难再加进去。(如图4.5)

图5. 沈阳盛京医院庭院内木质座椅

篇7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生态学等等,都对建筑学专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筑学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是建筑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院建筑学专业在专业目标教学体系化改革的基础上,强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探索在成功素质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为与国际接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在评估的标准要求下, 培养计划逐步规范,产学研结合较紧密。但总体而言,全国近80 所建筑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训的倾向,教学体系中主干课与相关课的关系呈纵向线型模式,基本知识的传授较扎实。但是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书本轻调研, 重表象轻能力 

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大多重视和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多依赖于书面资料获取知识, 重视对优秀作品的表象学习, 轻视调查研究, 缺乏对深入、细致、艰苦的实地考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而我们的设计课教学由于受课时的制约, 学生调研“走马观花”,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够深入, 势必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重成果轻过程 

建筑设计作为主干课程, 我们一贯以“最终图面成果”为评判依据, 图面的表现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其好坏的评价。而对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思考及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或少作评判依据。在此无形的导向之下, 学生往往只注重手上功夫的技能训练, 计算机制图等手段的运用, 而淡化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而涉及问题面窄,研究问题肤浅。 

(三)重仿学轻创新, 重专业轻综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量大、速度快, 查阅资料十分便捷, 加之我国建筑知识的普及性低, 人们对建筑好坏的评价常取决于表象、取决于 “新奇”。 出现了在建筑设计中拼凑“名作”、“复制杂志”的“仿学”现象。这样一来无形中抑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造成在特色与创新方面能力的匮乏。 

(四)重分值轻素质 

建筑学专业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征。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下, 大多数院校建筑学专业招生按分数线自高而低进行录取, 几乎无法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素质。招生中这种重分值轻素质的现象, 常常导致大学学习阶段“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 

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是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和专业的开放。如何发挥优势, 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探求自身培育特色, 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开放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值得广泛、持续和深入地研究。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12个学分的跨学科选修课,体现了专业间的开放性。根据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开设了建筑经济、建筑环境心理学、西方哲学专题、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建筑文化与评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筑摄影等选修课,这样,既可与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相接轨, 也可以使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得以升华, 进而起到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的开放, 则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来源广泛和年轻富有活力的优势, 加大系内选修课的开课量。城市建设学院有建筑学、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属相关学科,专业间选修课甚至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亦可以有一定量的开放性, 如土木工程的“房屋结构、地下结构、大跨度结构、特种结构、道路立交设计”及建筑学专业的“美术、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一)、建筑构造、阴影透视”等课程, 若以开放的观点来看待这样的选修课环境, 相信定会对学生的培养创造富有特色的良好发展空间。主要措施如下: 

1.贯彻整体优化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改革设计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变类型教学为目标教学,重新修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在一至三年级实行教学年级责任人和骨干教师制度,而在四至五年级则实行教学专门化制度,强调教学的环节控制,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4.聘任教师实行公开评图制度,加强学生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5.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教学保障体系,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正常进行; 

6.抓紧重点课程建设,以专业主干课(含试验课) 、专业基础课和主要基础课为课程建设重点,对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配备、教材及参考资料等均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出改革措施。从而带动了各相关课程的整体发展; 

7.发挥教学督导小组的作用。组成由系主管副主任任组长的督导小组,对教学计划、上课情况、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等作出评定工作; 

8.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习中的教学环节,规范实习要求和内容,全面提高实习质量; 

9.构建专职兼职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开放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资质认证制度,扩大学生在教师评定过程中的发言权。 

三、在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 

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了避免技术基础课与设计主干课脱节的现象,要求按职业资格考试和专业评估要求培养学生。根据成功素质理论在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每个设计课程中,注重配合环境设计、建筑物理、技术、设备、防灾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按教学要求将技术基础课的知识贯穿到各个设计主干课教学环节中。该系列课程包括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力学及结构等,它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与设计主干课程的配合、交融问题,使其真正起到为设计服务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三年级上期的设计课中,结合住宅设计将建筑构造的知识运用,让学生完成从环境设计、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等系列设计。 

2.在三年级下期的设计课中,结合科技设计将工业设计、智能设计等构造知识相融合。结合博览、美术建筑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热工等知识相运用。 

3.在四年级的高层设计中,要求运用建筑设备、建筑防灾知识。 

4.五年级的厅堂设计中,要求结合建筑物理的声学知识。 

5.毕业设计则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 

四、几点思考 

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业从起步到稳步发展,虽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拼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何解放思想,树立“可持续性”的学科发展观念,完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本着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宗旨,我们初步设想:首先,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建筑学专业在成功素质理论教学体系中求发展,以加强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为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立足“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思路,要积极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要研究探索学生乐于接受、行之有效和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方法。此外,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与应用。只要我们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一定会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研讨会、专业教育评估研讨会资料汇编. 国务院学位办编印,1992. 

[2]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