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4: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绿色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①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水电以及城市堆填区沼气。
②会涌现出越来越多高效利用能源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高效的生产设备、汽车以及建筑等,另外,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能源储备和分配的效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③生产工艺将向降低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能源再循环利用方面转换。
④保护自然资源的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这其中包括有机农业、可持续林业、土地和土壤管理、土壤和野生动物保护、水资源管理等。
⑤产品和劳动服务能更加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向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虽然过程比较缓慢,但这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推进这一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迫使各主要经济国家做出减排要求,人们对商业经营模式的重新认识,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人们对更好工作环境的向往等。
2绿色经济增长对TVET产生的影响
2.1向绿色经济转换的关键因素是技术
绿色经济以及绿色工作岗位的出现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重大调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向绿色经济转换过程中,人们对技术的需求主要受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①对与可再生能源此类扩张性行业相关的特定技术需求强劲,而对于以矿物能料为基础行业的技能需求却不断下降。
②一些新型涌现的工作岗位(比如碳足迹评估师)需要人们掌握新的绿色技能去解决问题。
③由于向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们需要掌握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这就需要对现有的劳动技能进行提升和改造。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充足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决定能否向绿色经济快速转换的一个关键性因素。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调查显示,技术性人才短缺正在阻挠许多国家向绿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现象在节能建筑、机床改装、可再生能源及环境服务等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国,农村电气化项目正遭受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困挠。而造成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原因包括:缺乏相关科技人才和工程师,一些新型的绿色工作岗位(比如废物管理)由于名称不太好听而对劳动者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就是在环境服务方面只有有限的教师和培训人员。
2.2掌握绿色技术的专业人才非常受欢迎
世界各国对减排承诺的实施正导致人们对新技术需求的渴望。在迈向低碳经济社会进程中,虽然有些领域会要求全新的技术,但大部分现有的工作岗位只要求人们在现有基础上掌握一些额外的技能。劳动者要想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掌握这些新型的技能,因此TVET不仅需要开发新的培训教材,而且应当在传播绿色技能知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另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全面的绿色技能标准和认证体系。全球在迈向清洁绿色增长转变过程中,需要一大批掌握绿色技能的专业型人才,比如需要账务专业人才来解决碳金融相关的问题,需要投资分析人员来构建采用绿色技术的商业运营模式,需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掌握再生能源和高效节能体系和服务。目前,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绿色技能人才队伍,而且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培养绿色专业人才还缺乏足够的研究。
2.3为绿色经济培养新型专业化人才
随着气候变化法规的实施以及绿色增长方式的进一步推进,劳动力市场将在很多方面受到影响,在由矿物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换以及由填埋、废物燃烧向循环利用转变过程中,原有一些工作岗位将被替换成新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工作岗位很可能由于法律法规禁止生产某种产品而彻底消失。另外,一些新型的工作岗位将会涌现出来,如为了保护环境将生产一些新的产品或提供一些新的服务。很多现有的工作岗位需要掌握新的技能才能胜任,例如随着建筑业采用更多的绿色措施或开发具有节能设施的建筑,木工、电工、建筑工人的知识都需要进行更新和提升。为了适应新的生产工艺,绿色经济需要对现有劳动者进行新的培训,如果劳动者不提升、更新自己的技能或接受再培训,就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2.4提高技能培训地位,重塑TVET品牌
新型工业化国家为了满足高科技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重视劳动力技能的提升。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然而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却无法满足技术进步和行业提升的要求,我国目前有很多人因为技能不足无法找到相关的工作。为此,我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要解决职业培训和推动就业等问题。随着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力低成本竞争优势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方向的转变,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对于确保竞争优势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和行业发展政策时需要将劳动者技能培训和提升战略考虑在内,例如,为了使劳动技能更适合市场需求,可以考虑校企合作、学徒制等方式来解决技能与工作岗位不匹配的问题。然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技能培训和学历脱节,导致TVET相比本科教育名声较差。如何让职业院校和技能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本科甚至研究生学位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一来学生在学历、学位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在加拿大有150所技术院校原来只向学生提供2至3年的学历证书,目前为了应对市场需求,这些院校已经开始向学生开设4年的本科学历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将技能培训与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TVET的社会地位,谨防它成为一条没有上升空间的学习通道。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最近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上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并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无疑对TVET是一重大利好消息。
二、长治市绿色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类型单一,缺乏全面的支持体系
一是缺少全方位的机构类型。长治目前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长治银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类型单一,缺少服务循环经济专业的信托、金融租赁公司等类型。这样的金融支持体系内容简单,不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二是缺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类型。长治市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类型较少,尤其是在县级以下金融网点,不能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目前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要求难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逐步发展成多层次的市场,力求满足各类企业的上市需求。然而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可上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发展之初,盈利能力较弱,甚至没有赢利,但发展却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在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支持时,因达不到上市要求而无法融入资金。
(二)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缺乏积极性
从循环经济的固有特点来看,循环经济作为转型项目的一种类型,从项目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到项目的发展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一般具有项目投资量大、资金占用时间长、资金周转率慢等特点。而且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之后,项目发展前景不明朗,无法预测其市场,因此信贷资金风险大,甚至难以收回,这些都导致商业银行对其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是追求利润的企业,在投放信贷资金时追求盈利性、安全性,如果项目本身缺乏有力的担保机制,那么循环经济对资金的要求与商业银行的标准不符,因此一般的商业银行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目前对循环经济的支持积极性还不高。尽管对于循环产业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仍缺乏与之配套的信贷体制,导致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依然较大,无法形成良性发展的资金链,更难以奢求商业银行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利率上的优惠。目前由于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缺乏积极性,造成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企业审批流程慢、门槛高,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阶段执行的效果不好。
(三)绿色信贷的执行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各个金融机构制定的绿色信贷政策,主要规定了信贷投放的方向性原则,标准综合性较强,缺乏具体的指导细则、项目目录和风险系数标准。这样的信贷标准更多地依靠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企业环保报告。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工艺状况和循环能耗情况等没有准确的衡量标准。各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政策只能根据上级行提供的方案,依照各行的理解自主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导致各地区同一银行的绿色信贷的标准不同,相应的银行体系内绿色信贷执行力也较差。同时国家对于循环经济的准入、技术、能耗、污染排放、循环利用能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导致银行不能细化循环经济的信贷标准。
三、完善循环经济绿色金融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不断尝试设立新形式的金融机构,构建全方位的绿色金融体系
在巩固现有金融机构功能的基础上,促进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的服务网络。根据循环经济资金占用时间长、回笼慢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保险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资本市场发行安全性好、流动性强的金融债券或者为大型、优质的循环经济企业提供发行债券的相应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
(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金融机构积极性
发展循环经济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提供相应的服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提供相应的投资政策,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资方向引导至循环经济领域。一是政府应从长远利益出发,针对商业银行支持循环经济项目风险高、利润回收时间长、成本高的特点,利用财政补偿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对循环经济稳定的财政性投入,从而在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保障的基础上,形成循环经济信贷投入的良好环境。如对于支持“两高一剩”企业的转型项目的金融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对信贷政策免收营业税。二是改变传统的支持循环经济应以政策性银行为金融主体的思想误区,在创新融资方式和风险规避方式的基础上,将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主要融资方式。
(1)澜沧县是一森林资源大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7万hm2,其中公益林面积15.7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9.3%。有原始林及其它天然林面积13万hm2,其中万亩以上连片原始林有6.96万hm2,常绿阔叶林占全县有林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
(2)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澜沧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西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海拔悬殊较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殖,林地上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全县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700mm,年光照时数2056h,明显的立体气候,湿润的林下环境,为发展多种林业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3)具有保护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辖区内的惠民景迈芒景古茶园、南岭野阔原始森林、发展河大叉河原始森林和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等资源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是澜沧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重要资源。
2具有有力的林业政策保障机制优势
县委、政府把绿色经济产业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来推进,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实施了“绿色经济强县”战略,着力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问题。县人大先后制定出台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林业发展条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古茶树保护条例》、《关于保护景迈古茶园的决定》、《关于保护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王的决定》、《关于保护野生茶树的决定》、《关于保护铁力木树的决定》、《关于保护景迈芒景古茶园的决定》及《关于对野生竹实行隔年采笋的决定》等11个保护森林资源地方性法规及决定。
3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增强
在国家的大力帮助支持下,全县的交通、通信、通电等方面都有力非常大的改善,与外县连接的公路实现了“国家二级”路面,20个乡(镇)和168个村民委员会全面完成了“村村通油路”建设,民用机场和高速公路及通往缅甸的境外公路正在规划建设,预计5年内可建成使用;通信设施实现全覆盖;电力完成并网。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和完善,有力地推动着澜沧县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林业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林业体制建设不够完善
(1)在发展资金投入、宣传、技术指导服务、林业科技推广应用、资源利用转换等方面与林业发展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投入分配有待进一步完善。长期以来,为了解决农村温饱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广大山区的资金投入,大量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对林业的投入相对极少,大量的林地缺少强有力的资金开发,林地的经济效益没有充分显现,广大山区农民群众的经济发展仍然缓慢。
2林业经济市场运行滞后
(1)林业市场狭小单一,林木交易变现微薄,制约了林业市场的发展。林业市场狭小单一,林业企业少,没有林产品精深加工,“大资源、小产业,高消耗、低产出,经营加工粗放”的情况长期存在。
(2)由于林业资源变现能力低,造成广大林权所有者的伐造意识、荒山造林意识、提高林地生产力意识不强,生态保护观念淡薄,许多地方只伐不造或应付式更新造林现象普遍存在。
(3)森林资源评估市场未形成,林地林木流转、盘活缓慢,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难以变现,全社会参与办林业的积极性不高,林业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
三林业经济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及对策
1科学认识,准确把握
确立林业产业发展地位林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林业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澜沧具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储备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2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发展特色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发展产业基地。
(1)加大林竹材基地建设。以公司造林、大户造林、农户造林、公司+农户造林等多种经营模式营造速生林竹材基地。
(2)稳步推进木本油料林建设。把木本油料产业建成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产业。
(3)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项目支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林下资源,主要以发展草果、砂仁、刺竹、森林药材、藤条(竹)、林下养殖等为主。
3积极争取林业建设项目
提高林业经营能力项目是增加社会投资的载体,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基础,是提升林业功能与发展的支撑。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林业的发展,要确保林业经济出成效,关键要看如何抓林业项目建设。抓林业项目建设,要学会经营林业,跳出思维定势发展林业,用市场经济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林业,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资金;通过实施项目建设,发展林业。
4培育龙头企业
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在林业产业链延伸的同时,着重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结合县域资源的可利用情况。以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发展潜力大的林浆、林化、林板、林副产品作为突破口,按照“节能环保”和资源、资产、资金相对集中统一的原则,引进、培育、壮大林业特色企业。
近年来,伴随着广东省高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城市建设速度也在突飞猛进中,于是,城市建设的开发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就当前来说,分析高州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可以发现,建筑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日趋密集的建筑对高州市的生态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另外,伴随着车辆的增多,高州市也面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挤压力,这些都给高州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此,就使得其生态环境伴随日趋弱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中的绿色经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就目前来说,广东省高州市中很多部门及阶层对绿色经济的认知并不是很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绿色经济就是节能减排,更有甚者,认为绿色经济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限制。在公众层面,对绿色经济的认知也不多,到目前为止,还没形成一种自觉的绿色经济意识和行动,如此,会使得绿色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一定阻力。
3统筹机制不能及时落实
相关制度不能与时俱进针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已经做了相关的明确规定,在长三角,很多城市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对于广东省高州市来说,还缺少相应的规划。就当前广东省高州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体制来说,其统筹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职能都分散于各个委局办,没有形成相应的合力,如此就使得绿色经济在规划、协调以及监管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空白地带。另外,类似政绩考核机制、公众的引导机制等相关制度还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二广东高州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相关措施
1强化绿色经济意识
落实科学发展实践在全市范围内做好对绿色经济的相关宣传,让广大干部及市民都充分了解绿色经济的含义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绿色经济意识,明确其发展趋向,坚定对其发展的信心。同时,建立科学的绿色指标考核体系,在体系中要将绿色经济的相关要求充分体现出来。要对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合理的引导,让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污染及资源耗费控制问题,在建设工程的设计建造阶段,都要做好节能、环保以及最大利用效率的和谐。
2做好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实现高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结合高州市市情,正确分析当前高州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高州市今后的重要发展任务。第二,结合高州市未来的绿色发展规划,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保证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并且基于此规划,制定出高州市每年的年度绿色经济发展目标,然后结合目标,严格依据规划步骤,做到有的放矢,最终实现高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3做好绿色技术开发和推广
寻求绿色能源新突破结合高州市当前减排潜力不足的情况,适当的将减排重点从关停和治理作为主导力量向减排新技术、工艺改进、流程改善上过渡,从而在新技术下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的提高。探寻一些新能源产业诸如热能等,并将它们作为新兴经济增长力量。结合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在工业制造以及石油化工等方面探索新的绿色突破。
4突出绿色优势
推动结构转型第一,对增量做出相应调整,使得绿色产业的比重不断加大,重点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从而进一步将结构转型到高级产业结构上。第二,对存量做出相应调整,发展高端化的生产技术并一起带动产品结构以及产业链条的高端化,使得产业结构逐渐过渡为高端技术、高端附加值以及高端消费。第三,对空间做出相应调整,将一些具有相同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布局进行集中,如此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得到一定的聚集,从而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和集中处理企业污染问题。
5对绿色消费行为作出倡导
推动高州市两型社会建设第一,对于公共消费来说,要提倡节约和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的节能降耗,进而推动绿色经济目标的及早实现。第二,对于消费行为来说,要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对一些大功率的私人交通工具做出相应限制,将一些因交通拥挤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控制在最低。第三,对于生活方式来说,要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在节约资源及能源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实现可持续消费,从而推动高州市两型社会建设。
6进一步完善绿色制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保障及支持第一,抓住新机构改革的先机,将每个部门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划分清楚,整合其管理的权限,将其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对其问责机制做好相关强化,做好市域范围内的发展规划、项目制定、相关检查及监督等工作的相关协调。第二,针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从而对绿色经济的工作行为做好规范,对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做好相关约束。第三,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落实工作。将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土地及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实行;落实好项目审批及市场准入的政策,使得绿色经济的门槛得以提高。落实好绿色产业及产品的相关激励政策。政府应该对本地的绿色产品出台相应的鼓励与支持政策。第四,做好绿色管理工作。正确运用好各类经济、法律、教育及行政手段,从而保证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严格格执行,不断加大执法强度和监督力度,保证信息的透明性,建立高效的绿色市场,对一些非绿色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
(一)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
核心是将农业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它将传统农业上升到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和生活状态。生态农业是指通过保护土地、水和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不用化学投入和基因工程污染环境,在当前和未来保障农业健康发展和提供健康食品,并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以生态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贵州具有特殊的石漠化地质结构,因此,以贵州地域条件为支点,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实施具有区域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等生产方式,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在具体实践上,以建设特色农业综合开发,高新技术农业项目建设和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化,建设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基地,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等,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减轻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向生态化转型。农业生态化的发展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保障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工业传统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直以来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影响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主要是高污染、高消耗、低效能等,对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倡导以绿色企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发展,培育绿色新兴产业,加强绿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生态工业以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以资源节约,对环境损害轻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为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对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低,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模式,通过绿色制造业、生态加工业、绿色建筑业等大大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贵州的工业体系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重工业比重较大,主要体现在煤炭、磷矿和铝三大产业上,这种工业结构建立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贵州在工业发展路径上,进行合理的工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道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片面追求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速,造成地区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恶性循环。而发展循环经济和新能源行业,开发具有生态性质的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态示范区等,是贵州建设工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工业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也是贵州全面实现同步小康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三)发展生态旅游业
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具有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近几年来,贵州凉爽的气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避暑胜地。一方面,通过“中国避暑之都“和“多彩贵州”品牌带动休闲度假的旅游发展,贵州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地质,虽然这种地质结构生态脆弱,但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名山秀水、奇峰异洞、瀑布、岩溶、峡谷、温泉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这种“无烟工业”不仅保护资源、美化环境,而且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将生态旅游与西部大开发、贵州生态环境建设、景观改造和生态重建结合起来,发展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以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公园、生态特色城镇等为主的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的生活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提高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加快贵州的同步小康建设,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既具生态功能,也有经济功能的双重作用,有利于促进城镇建设和生态恢复。
二、发展绿色经济对同步小康建设的战略意义
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加快贵州经济发展,全面建成与全国同步小康社会的目标,绿色经济作为同步小康的实现路径之一,其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建设,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不剥夺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和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的经济道路,是当今地区经济发展较为优化的选择。绿色经济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引领传统工业的变革,对生产领域来说,传统工业化大生产以单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发展同步小康的社会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目的是增进人们的福利,共建小康社会不能仅仅单纯强调GDP增长和发展速度,它必然是体现长期与短期的幸福与福利、局部与全局之间持续和不可持续发展,地区发展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与长期利益背道而驰。贵州经济总体落后,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绿色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给贵州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中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尽量少走先造成污染,再花精力治污的弯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对于我省同步小康建设具有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可以解决我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平衡人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减少环境的突出问题。
(2)以绿色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在贵州省经济获得增长的同时,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将高污染、高能耗及碳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再从这些国家进口低附加值产品或半成品,这样虽然可以减少发达国家自己的排放量,实现其自身的排放目标,但同时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及全球的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发展历程。对外资商而言,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他们投资的关键之一。由于我国没有最终完善的产品市场供外资投入,因此,引进的外资投资主要以进料加工为主,其资源的生产也仅作为一条加工链条。引进的外资在毫无节制的情况不断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生产和开发,随后,因为我国有广阔的市场,他们又可以借助我们的市场进行销售。如此以来,他们不仅可以在交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本国资源的消耗以及因此而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花费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而我们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2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
理论上来讲,我们应该主要以内资为主,外资只是作为对内资的一个辅助和补充。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居民在投资方面比较保守,他们选择将现金存储在银行,这个数目是非常可观的。如果能够将这样的闲置资金拿出一部分来进行投资,就可以为经济建设补充大量的资金。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发达,金融体制改革也不完善,人们就利用闲置的外汇购买外国尤其是美国的证券,或者是存入外国银行。最终出现的一个尴尬局面就是,外国人拿着中国人的钱到中国来投资赚钱。
3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营机制
引进外资的目的是使我国经济更好地发展,而不是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使外资与内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构造出和谐的内外资平等竞争体系,发挥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吸引外资,就必须给出一些优惠政策,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的确也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之前的那些优惠政策却显得不十分协调。因为市场经济体现的是公平竞争,但是这些优惠政策打破了公平竞争的机制,反而使本国企业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外资企业凭借中国政府给出的税收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自身不断强大,在与中国企业竞争时也有足够的筹码,反而使本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很多发达国家在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方面历史较长,但我们却没能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没能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没能享受到“后发优势”的好处,在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问题更为突出。
4外资投向不合理
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严格来讲,招商引资应该从本国利益出发,是为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而服务的。但是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我们更加注重这个事情本身而忽略了引资的质量。我国产业结构本来就需要调整,但随着外商投资力度的加大,我们发现事与愿违了。按照产业结构来划分,我们最急需发展的是农业。但现实情况是在外商投资中,农业投资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工业和房地产反而投资比例很高,这对本来就需要调整的产业结构根本就是雪上加霜。某些地方政府在引资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轻监管的偏向。为了追求政绩,好大喜功,不计成本地盲目引进外资,甚至不惜损害当地社会福利而盲目听从外商意愿,导致一些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的外资企业具有生存空间。
5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
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当代,经济竞争的核心不再是资本的竞争而是技术实力的竞争。所以我们在引进外资的时候要注重技术的引进。但是目前对外商投资的一些优惠政策对中小规模的外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实力并不强。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但是现在效果并不明显。
6外商转移利润和逃避税收
使我国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一些外商会利用转移价格来转移企业的利润,这种做法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方面企业股东的权益。他们一般的做法使大幅度提高进口原料和零部件的价格,而在产品向海外销售时又极力压低价格。这样以来,让我国损失了大量的税收。
二优化引进外资结构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的前提和条件投资环境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投资环境,是集合了多种要素的。如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市场优势,而这种优势可以带来社会财富。每个地方的投资环境是不同的,也造就了不同的优势。如珠江三角洲就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就对外商有较强的吸引力。环境对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中国正在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方式,对比从前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引资,如今中国则更趋“精挑细选”。
2优化投资结构可以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
首先,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改善硬环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是需要控制成本的,所以这个也会成为他们考虑的条件之一。例如投资交通设施的项目就可以改善交通环境,缩短产品的运输周期,从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的项目就可以降低污染,改善环境。其次,高质量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软环境。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带动上下游经济的发展,优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优化引进外资结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建议
1选择性引资
引导投资方向我们要知道,吸引外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所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不能追求短期的利益,要有长远的规划。在引进外商的过程中,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所以地方政府在引资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选资。
2不断提高外资的质量
我国招商引资的本意是要借助外资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这就需要外资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支持。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外资质量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我们要做一些相应的措施。首先,我们要消化吸收外资的技术,作为内部使用,从而提升自己的技术。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应该鼓励和支持外商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以为己用。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外资观念。这就要求我国政府要对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要对外商投资有一个质量评估和风险评估机制。并且高层管理者们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和考核等各种方式让他们对引资的质量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和鲜明的认识。
3调整优化外资结构
外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我国产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实现均衡发展。首先,继续扩大利用亚洲国家的投资,将引资重点转向欧美国家,改善我国的外资来源结构。因为欧美地区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而且欧美地区经济和技术都比较发达,能给国内企业带来更多的帮助。同时更多欧美企业的加入能让世界各国看到我们的投资环境和企业实力,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其次,要加强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使产业分布尽量均衡。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促进农业的发展。另外,我们要注意区域分布的均衡性。要尽量向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才能减小地域之间贫富的差距。再另外,要积极鼓励外商以合资的方式投资中国企业。按照区域的情况进行合理区分。部分地区的产业可以出台一些合资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则应该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要求进行合资,不允许外商独资。这样可以保护中方股东的权益。除此之外,加大对外资并购行为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那些竞争力相对比较差,但对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国家对于外商的参股比例要有明文规定进行控制,避免外商垄断。
4鼓励外资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
农业是一个天生弱质的产业,其弱质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和农产品普遍的低值性。这些特点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农业的投资动力不足。我们要设法吸引外资的投入。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去开拓外资利用渠道。首先,要重点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一般发展成熟稳定,具有雄厚的实力和现金的技术水平以及现金的管理水平。其次,要大力进行国际证券融资。最后,我们还是要给外商投资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土地的使用,税收减免等。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主要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困扰,经济持续低迷,全球总需求大大降低。2013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仅增长4.3%,加工贸易进出口仍呈下降趋势,2013年下降0.6%;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国际市场持续低迷时,发达国家各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典型地以“碳关税”、“碳标签”、“低碳认证标准”等为代表的低碳壁垒。低碳贸易壁垒将增加广东贸易成本、缩小贸易规模。据世界银行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碳关税”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实施的话,中国出口产品可能要面临平均关税达26%左右,随即可能导致出口量下滑21%左右。另外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低碳认证标准及强制要求实施碳标签制度,提高产品准入门滥,减小广东出口贸易规模;三是与不同类型国家的竞争加剧。随着广东省产业升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广东将面临两方面威胁:一方面,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正面竞争;另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竞争。
2.国内因素一是成本上升
按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629美元,广东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刘易斯拐点”来临,劳动力价格上升。目前,广东省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使用、环保等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广东企业出口成本上升,长期以来广东外经贸赖以快速增长的低成本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一些大型出口企业及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将产能或订单向内地省份或周边国家转移;二是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内陆各省区后发优势明显,广东外经贸原有区域和政策优势逐步减弱,原有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向内陆转移,招商引资面临严峻挑战。
3.自身因素一是广东能源消费结构高碳性明显
广东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平均为45%。由于能源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广东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测算,广东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倍;二是贸易结构不合理。广东贸易结构现状是:货物贸易出口远高于服务贸易出口;加工贸易比重较高;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特点。近年来广东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但相比于货物贸易其规模明显偏小,发展相对滞后。2012年广东省服务贸易额为1064.76亿美元,仅占货物贸易额的10.82%。广东加工贸易占据外贸的半壁江山。广东加工贸易比重较高的贸易方式导致高消耗、高污染局面。广东省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服装、家具、鞋类、玩具等,以及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较高比重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无线电话、集成电路等,大多处于价值链中效益较低的制造、加工环节,造成广东贸易顺差,环境逆差;三是广东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中小企业达502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而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处于劣势,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实现,导致企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很难实现。
二、推进广东发展绿色贸易的对策
1.优化外贸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①优化广东外贸结构。首先,优化出口结构。广东粗放型、高碳性的国际贸易产业结构造成贸易顺差过大引发贸易摩擦,环境逆差引发碳排放超标、污染激增的局面。广东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使之向低碳、清洁的绿色贸易转变。外贸企业应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降低产品含碳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促进低碳产品出口。首先,可以加快传统机电产品、纺织品等转型升级,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深度加工,延长加工链增加附加值;其次,适度增加进口。广东长期保持外贸顺差,2013年贸易顺差额达1812.38亿美元,这种贸易结构加大了国内污染,因此政府应引导适度扩大部分制成品如最终消费品和资源能源深加工产品的进口,发挥进口对节能减排的作用。
②优化广东加工贸易结构。首先,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吸取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鼓励加工企业延长贸易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的加工层次,鼓励加工企业开发自主品牌、自主设计和生产、培育自主营销网络;其次,大力发展服务性加工贸易。低碳经济背景下,服务贸易因其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少而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以全球最大的服务型加工贸易基地印度为例,其最具代表性的软件外包作为支柱产业带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征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广东加工贸易应尽快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型升级,将目前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加工产业转移出去,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可以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服务外包企业作为承接服务外包的主体,承接软件和信息技术外包、商业流程外包等。大力推进粤港澳合作,承接香港、澳门服务业转移和外包。政府应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扶持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③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首先,提高服务贸易比重。服务贸易具备能耗低、排放小、污染轻的低碳特征,是当今全球贸易发展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广东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增加服务贸易发展;其次,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广东各市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2012年广州深圳两市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省八成。广州、深圳作为中心城市要提升服务业开放层次,强化辐射带动功能。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重点开拓旅游、文化、中医药、工程承包等领域,使全省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再次,推进传统优势行业升级,大力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世界服务贸易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而广东服务贸易以消费为主,科技含量低。广东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自身发展优势,以服务外包、软件出口、技术引进、文化出口、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旅游相关服务、运输服务等为重点,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服务企业。
2.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保障广东外贸低碳化转型
①着力研发低碳技术推进低碳贸易发展。政府应鼓励并积极扶持低碳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广东外贸低碳发展,必须研究开发并引进先进低碳、节能和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促进传统高碳产业转型升级,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促进低碳产业和产品发展。同时,企业必须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力度,通过引进技术或自主研发,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低碳产品。政府还应加强开发低碳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核能等,实现清洁生产。
②强化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首先,利用财政激励措施促进广东外贸低碳发展。通过政府投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出口生产企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开发低碳产品及投资低碳产业;鼓励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其次,尽快开征碳税。为避免广东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碳关税”打击,可选择在珠三角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作试点城市,在试点市中对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征收碳税。征收碳税后将增加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利于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通过征收碳税所得的收入可以用作低碳经济发展基金,用于补贴省内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扶持低碳产业的发展,这将降低广东能源消耗和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促进广东外贸低碳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取得取水权。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征收管理水资源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二款规定: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缴纳水资源费。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经批准的年度取水计划取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水的,对超计划或者超定额部分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3、《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超计划取地下水和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超计划取地表水的,对超计划取水部分,按照累进加价原则加收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五以上不足百分之十的部分加收一倍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二十的部分加收二倍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二十以上不足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加收三倍水资源费;㈣超计划取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部分加收五倍水资源费。另外,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收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二、水资源费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水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困难比较多,通过对征收工作人员的调查走访,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在于:
1、法律法规不健全
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复杂,虽然国家在1988年制定了《水法》,国务院出台了《管理条例》,江苏省出台了地方《管理条例》,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均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征收标准。导致各地区各自为政,部门之间职能分工不清,执法盲区与较差执法现象时有出现,很多地方对水库用水、矿泉水、地热水、城市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征收问题还在争论不休,有的地方水政部门在执法中还承受了败诉的结果。使得水资源费的征收严重缺乏权威性。
2、取水户认识不足
许多人认为水资源和空气一样,不应当交费。同时,在实践中出现各地水资源费政策不统一、征收程序不规范、使用方向不合理等问题。而地方性的收费标准给人一种乱收费的假象,导致水用户对政策不理解。有的用户认为自己已经交了水费,不应该再交水资源费,对水资源费的概念都不理解,因而部分用户拒绝交费。
3、执法力度不足
过去受立法限制,对于无证取水者只能“责令停止取水”,对于不按规定取水的只能“责令限期纠正违法行为”。水政部门的这些处理手段对当事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也难以实现纠正当事人违法行为的目的,给水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当前,虽然执法的法律依据已经解决,但是无论是执法者与违法者在接受上还需要宣传教育。
4、地方行政干预严重
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除了经常遇到的人情阻力之外,更多的是来自行政部分的干扰。一些政府人员把干扰水资源费的征收作为对企业的保护措施来对待,给水政部分增加压力。这种至上而下的压力,严重干扰水资源费征收,也影响了征收的权威性。
5、执法人员信心不足
执法人员在本身在长期的执法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执法信心不强,在征收过程中有畏缩现象。缺少与违法现象做坚决斗争的信心,导致了水资源费征收不到位,有的“意思意思”了事,有的比之不谈。
6、管理监督难,标准不统一
一方面,对于用水的监管与定量不准确,存在过大的弹性,例如:一些工业企业取水普遍采用包年协议收费方式等。另一方面,存在着监督难的现象,例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偷偷打井,或者在打井的时候避开执法人员的检查,甚至不让执法人员进门;一些用户私自更换计量表等等。
从本质来看,生态经济指的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出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使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建立起协调、平衡的发展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具有自身独特特征,主要表现在:其一,生态经济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特点,只有人、社会以及自然三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调关系才能实现;其二,生态经济能够大大节省自然资源,不支持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其三,生态经济的参与主体多元化,这其中不仅包括政府部门以及民间组织,还包括企业、个人等;其四,生态经济强调利益与原则同等重要,不能过度重视利益的获取,而忽视基本市场原则。
(二)绿色营销的基本内涵
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学界存在多种观点,有的观点比较全面,系统性较强。魏明侠学者认为,绿色营销就是要求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利用资源,无论是产品的研发环节,还是售前和售后环节,都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基于上述,不难得知,绿色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二者在营销的目标、手段以及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绿色营销更关注生态经济平衡的实现,追求可持续发展,传统营销丝毫不关注这些内容;绿色营销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还注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体现在营销手段中,绿色营销将绿色放在中心位置,更关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生态经济发展与绿色营销的内在关系
(一)生态经济的发展是进行绿色营销的根本前提
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绿色营销的实施需要生态经济相关理论为其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而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也必须借助于绿色营销为其提供基本动力和保障,二者在互相影响的进程中,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市场经营模式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中的任何一种经济形式都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生态经济属于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也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这主要由于,市场导向归根结底是消费需求导向,因此消费不仅仅标志着社会化生产在某一阶段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下一阶段的开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引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这一角度来看,只有借助于绿色消费的引导作用,才能拉动市场需求,最终发挥生态经济模式的作用。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绿色在现阶段标志着高成本、高价格,因而企业在推行绿色营销模式进程中面临着较多问题,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不明显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要想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市场,其次还要有正确消费观的引导。
(二)绿色营销理念的导入是深化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绿色消费为生态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但同时绿色消费又面临着成本高以及人们意识差的问题,因此,绿色营销必须要充分发挥它的针对性作用。绿色营销要及时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还要及时向消费者传达正确的消费观念,这就在生态经济以及消费者绿色需求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在客观上刺激了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此,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进程中,绿色营销能为其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保证生态经济的实现,使经济模式从宏观向微观的方向转变。除此之外,绿色营销同时属于经济管理活动的一种,因此,它不但不能违反生态规律,同时也不能违反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最终才能实现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驱动
生态问题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属于发展问题,社会经济活动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它与生态环境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相互联系。生态环境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客观促进经济的发展,以期实现经济展目标,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机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之间是根本统一的。二者具有一致性。由此而言,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现代节能环保型经济进行转变,然后导入绿色营销的理念,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可支持发展。
三、绿色发展生态经济选择的现实需求
(一)加强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国际上的一些主要国家把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纷纷放在了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极其关注,并加以抢占。在若干新技术领域中我国发展比较迅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小。如我国已初步形成的、具有相对较大规模和完善体系的新能源,新能源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望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业。积极发展绿色营销,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能力。
(二)不受制于环境约束的要求
眼下我国经济发展极为迅速,正处在迅猛发展工业化以及城市化阶段,按照国际经验,大量的资源能源会在这一过程中消耗;要想使污染排放增速和人均能源消耗放缓,只有将人均收入提高,使其达到一万美元左右,才能下降一点或稳定一些。我国的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然而却只有较低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的平均水平里人均储备的天然气、石油还不到10%,人均拥有的耕地、水资源量仅分别为43%、28%。另外,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是固体废弃物、废气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主要湖泊江河水质恶化;水土大量流失、荒漠化极其严重;矿产资源的无节制、大规模开采使得水位下降严重,土地大面积沉陷,植被大量被破坏等;这些环境问题严重的侵害了群众健康。
(三)气候变化提出的要求
气候变化对经济影响非常严重,我国政府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问题,国家特制定了各种方案,并计划到2020年彻底有所改变,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相比2005年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40%~45%,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中使其占15%左右。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就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形式,由主要以物质资源消耗增加的形式转变为主要以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为主的形式,促进经济进一步变“绿”。
(四)不断扩大内需的要求
全球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因此必须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积极调整,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极大影响,使我国无法继续维持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格局,因此扩大内需势在必行,要积极开拓、发展国内市场,提高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开拓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其前景在我国是非常广阔的,就业人数在2008年达3700多万人,总产值达1.55万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翻一番的目标预计在未来的三年里就能够实现。
四、生态经济背景下绿色营销的路径
(一)导入绿色文化元素,构建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体系
企业面对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形势,一定要积极倡导绿色文化,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创建出绿色营销理念,并用其指导营销手段,在企业、环境以及消费者三者之间构建协调、平衡的发展关系。具体如下:其一,需要不断提高资源的生态价值。企业面对当前的生态经济要求,应该及时更新自己传统观念,摒弃过去资源低价利用的错误做法,不断提高资源的生态价值,制止资源浪费现象,消除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三者形成统一;其二,需要不断提高生态效益。企业面对当前生态经济的客观要求,一定要及时调整当前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使之与生态经济的具体要求相符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企业、自然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综合利益,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二)实现市场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
从人类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人的经济行为还是管理行为都属于人类进步的标志,可是尚未出现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尚未统一,因此现阶段的生态资源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这就要求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最终建立起由中国特色的生态市场经济体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市场经济体制之外,还要倡导企业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国家要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利用自身行政力量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最终在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之间建立协调、平衡关系。
(三)创新渠道营销模式,完善生态经济市场发展的循环体系
营销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的实现,绿色营销当然也是如此,所以从企业的生产环节到消费者的消费环节之间要形成一个统一体,不断提高消费副产品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派发,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建立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关系中,人们逐渐认同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因此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营销的认识,建立或疏导绿色消费通道,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消费者在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逐渐能够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建立起融洽的发展关系;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回收废弃物的渠道,为人们妥善处理废弃物提供便利条件,只有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消费者才更容易形成绿色消费习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四)拓宽绿色营销市场,研发绿色产品打开生态经济的消费市场
绿色营销绝对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实现,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强的复杂性,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产品的生产、产品包装以及产品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一定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也就是说产品无论是对企业来说,还是对消费者和生态环境来说,成本要最小,但是社会效益应该达到最大,由此而言,企业在产品生产环节要尽力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全面利用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对自然资源的节省,如果自身条件许可,还要积极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使生产过程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此外,还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在产品包装环节要注重与可循环的要求相符合,尽量使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二是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绿色形象,使绿色产品深入人心;三是企业要与具备绿色信誉的销售商和商建立合作关系,将绿色营销战略扩展到每一个环节。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绿色经营,同时在客观上也能促进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大战略的重要内容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西部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如果只是追求经济建设,而造成环境破坏,人民的幸福也无从谈起,因此,西部大开发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手同时抓,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保护好生态环境首当其冲,如果在西部大开发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其他方面的成就再大,西部大开发也将归于失败,不仅会影响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威胁到西部自身的生存,给全国整体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三)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状况又从某种程度反映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协调,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在发展当中忽略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也就是破坏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所以西部地区要避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弯路,坚决防止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来一时的发展。
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999年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要求“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此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区局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一)生态环境基础底子薄,欠账多,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80%以上的西部国土划归国家限制或禁止开发区,同时,全国大约63.34%的贫困县和一半以上的生态脆弱县位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目前GDP占全国的20%左右,但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全国的30%左右,万元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比东部地区高出1~5倍。西部尚有6500多万亩25度以上陡坡耕地需要退耕,近15亿亩退化草原、7.8亿亩沙化土地亟需治理;2500多万群众居住在生态脆弱、自然灾害多发、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2000—2010年期间,西部地区生态质量趋于好转,但是生态质量仍处于生态阀值以下,离生态系统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估计要到2020年左右才可达到生态阀值线附近。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仍然尖锐,并且还将继续长期存在西部落后地区发展经济意愿十分迫切,但受到市场要素限制,经济发展仍然依赖自然资源尤其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两高一资”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形成了“低收入-破坏生态-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另外,这种在现实利益面前有意无意地忽略生态平衡问题的原因,也与政府政绩考核方式有关。虽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们在理念上基本上完成了由“唯GDP论英雄”的模式向“绿色GDP”的转型,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走形式、一刀切、考核权重不合理、考核指标不具体等问题,对西部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没有构成实质性地倒逼作用。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立法体系进程缓慢,阻碍了生态环境建设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体系有国家和西部两个层面。国家层面的环境保护法尽管进行了修正,但该法的重点仍偏重于环境污染治理,非常明显的轻视生态保护问题,其他诸如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对生态保护的力度也明显不够,而且这些单行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割裂和责权不明造成管理部门职权不清,缺乏对整体利益的考虑等。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明显的问题包括各地有关立法不协调,该统一的立法未能统一;没有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统筹性,基本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等。这样的立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突出的表现如地方政府环境责任未真正落实,行政法律责任并未得到追究、环境污染责任追究的诉讼制度存在缺失与局限、环境公益违法行为的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权利救济途径等。
(四)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形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合力中国的生态补偿探索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尽管在政府、学术层面有很多探讨,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整个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因保护生态而发展受限,但未获得相对利益补偿,挫伤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十分大。生态补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很强,涉及到区域之间以及生态功能区农牧民根本利益的调整,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而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地方规定显得相对模糊,缺乏应有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很多条例只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应当予以补偿,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补偿金额与方式。此外,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结构还不完全优化,难以形成压力倒逼机制和增强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和动力。
三、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建议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最终目的是经济的绿色发展。适应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环境建设的科学性、持续性和系统性,具有重要构建性的要素存在于三个层面:意识层面、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意识上,要彻底扫除阻碍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思想障碍,实现绿色经济意识的转变;法律上,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制体系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制度上,要依靠制度上的创新,创建高效的生态环境建设运行机制。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着实提高西部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一套适合于西部生态治理的制度体系,只有真正提高了公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只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才会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法律制度的被动约束层面上升到内在素质的主动自觉层面,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其别是各级党政领导、企业的环境意识,只有真正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统筹兼顾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观念和法制观念,养成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的社会氛围,从而把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贯穿到整个法律政策的制定上,在西部绿色经济建设中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二)加快完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立法体系,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管理提供充分保障和依据构建西部生态立法体系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应该从宪法的层面,不仅强调防治污染问题,更要强调资源保护的问题以及不仅强调国家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更要强调普通公民的参与,也就是公民的环境权问题。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应该对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是统一和平衡的,尽管目前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正,“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该法中的比重仍然是失调的,特别是作为生态保护重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应该在该法中具化。只有当环境保护法真正起到了基本法的作用,单行法才有法可依。在目前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但考虑到西部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的极其重要性及长期性,可尝试西部先行的做法,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分轻重缓急,制定一部西部环境法,使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真正协调统一起来。在这个基本法之下,清理、整合、补充、修改、完善、配套各项西部地区的单行法,建立健全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法制体系。
(三)推进西部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制度创新,缓解保护和开发的矛盾
1.加快建立完善西部生态补偿机制首先要加快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进程,进一步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制定国家法律层面的生态补偿法和生态补偿条例,明确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等。其次,国家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重点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第三要大力推进生态补偿由政府主导型逐步向全民参与的市场机制转变,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生态补偿,在整个社会形成生态保护服务有偿使用的观念。政府可为各方参与生态补偿牵线搭桥,在全社会形成生态保护的反哺机制。
2.加快实施西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层面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尽快出台,并应对西部地区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给予更多支持。目前部分西部城市已开始探索资源有偿使用交易平台,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杠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权益交易模式,真正使企业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的积极性,使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在交易平台的建设中,既要兼顾全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也应考虑西部地区的特殊性。此外,可以探索方式多样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下游企业购买上游社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自然保护区与群众分享门票收入等尝试,向全社会导入生态有偿服务观念,通过利益机制让生态保护迸发出长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