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设计开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7 18:14: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站设计开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网站设计开发论文

篇1

二、WEB开发方面

2.1框架设计。首先,对网站的整体版面进行划分,上部为网站头,左侧和右侧为图片展示列,中间为主体,即各版块内容,通过使用框架对网站页面划分,能够明确各模块展示内容,提高开发效率,便于设计和维护。

2.2样式设计。样式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网站整体风格设计。主要是网站主色调设计和顶部、两侧、底部版面的图片素材选择。二是细节调整。主要是网站底色,各版面对齐,图标制作,边框粗细和色彩以及图片素材中的字体、行间距、段落间距等需要细化处理的部分。

2.3热点链接。热点链接,即在一张图片上按区域划分,实现不同区域具有不同URL的超级链接,格式:<imgsrt="图片地址"usemap="#地图名称"><mapname="地图名称"><areashape="rect"coords="坐标1,坐标2,坐标3,坐标4"href=""/></map>需要注意的是:img中的地图名称前注意要加#号;shape参数rect/circle/poly为热点区域形状,分别是矩形、圆形、多边形;坐标1—坐标4分别为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圆形坐标为3个值,前2个是圆心坐标,后1个是半径;多边形为每个折点的坐标;href为目标URL地址。

2.4网站。在WEB服务器上存储主题网站源文件,在IIS中设置虚拟目录、安全参数、应用程序池、指定首页等,实现网站,用户可以正常浏览。

三、门户技术方面

3.1创建频道。使用域用户登陆门户服务器,打开网站管理工具Sitemanage,在CMSRoot下新建子网站,创建频道,将频道名称改为和主题网站版块一一对应,此时频道只能由域用户访问,下一步进行权限扩展。打开Users工具,在子网站下对刚才新建的频道授访问权限,以便子网站门户管理员可以进行管理。登录门户管理网站,进入编辑模式,对刚才新建的频道审批通过后完成新频道。最后,登录CMSRoot,找到子网站,对新建的频道进行刷新,访问权限变为everybody,即实现普通用户访问浏览。

3.2嵌入网站。频道,即版块创建完成,需要嵌入到网站中才能正常使用。首先,创建一个IFRAME控件,将频道地址添加进去,设置最大记录数、日期显示/隐藏等网络参数。其次,将该IFRAME控件复制到对应主题网站的版块位置。注意,操作过程中会弹出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对话框,一定要用域用户登陆,否则版块内容无法编辑和更新,原因就是,版块内容和门户频道已经相关联,本地无法修改其内容,只有子门户管理员有权限修改。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277-0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逐渐超越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购物的兴起,也使得互联网成为重要的商务贸易平台。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网站的建设就变得特别重要。企业网站是一个企业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企业可以实时企业动态、产品信息及取得的荣誉,宣传企业活动,树立企业形象,可以让访问者全方位了解企业;还可以对用户提供交流平台,通过对用户访问活动数据的收集分析,了解用户关注热点,使得企业本身能够更准确地对自己进行市场的定位,辅助企业经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然而我国传统的中小企业网站还处于较为低端的初级阶段,一般仅有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页面,页面简单,功能较少,没有在线商品交易功能,对促进扩大销售帮助较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预言“未来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因此,设计一个具有电子商务功能的企业网站非常必要。本文即设计开发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兼具企业门户网站与网上商城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网站,不仅可以帮助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产品,还可以实施电子商务,实现产品的在线销售。

1 需求分析

建立企业网站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企业自己的需求。本文为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网站的首要目的就是宣传企业形象和展示企业产品,其次是利用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寻找更多的商业机会,扩大企业效益。具体需求分析如下。

1.1 功能需求

1)企业介绍:向客户展示企业的历史、地址、价值观、主营业务、技术成果及公司取得的集体、个人荣誉等内容。成为在线宣传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

2)新闻平台:编辑企业动态、业内新闻、技术突破、优惠措施等内容。同时统计用户浏览信息,了解用户最关心的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3)产品展示: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企业所有产品详细信息,让用户通过浏览网页就能充分了解产品所有参数。

4)商品在线销售:提供在线商城的功能,注册用户登录以后可以在线选择所需产品,加入购物车,生成订单,后台管理人员与客户取得联系,对订单进行处理,完成产品的销售过程。

5)用户交流:提供用户与企业在线交流的平台,及时为用户提供咨询、售后等服务,加强企业与用户的沟通。

1.2 性能需求

1)匿名用户和注册用户都可以浏览企业与产品的基本信息,而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留言,订购产品及管理自身账户信息。

2)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编辑管理网站的新闻、产品等信息,对用户的操作流程进行审计,实现对网站的信息与安全性维护。

3)对所有用户的账号信息进行加密与授权管理,防止用户身份信息泄露,对于非法访问及时给出警告,甚至冻结账号。

4)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安全过滤,防范非法入侵,提高系统安全性。

2 总体设计

2.1 系统结构设计

通过上述对网站的需求分析,可将网站系统划分为两大功能模块进行实现:前台功能模块与后台功能模块。前台模块实现企业宣传、产品展示、产品销售、顾客留言等功能;后台模块实现顾客管理、信息、产品管理、订单处理等功能。每个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功能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1.1 前台功能模块设计

1)新闻中心:通过列表方式显示行业动态和企业新闻,并根据新闻日期及用户点击频率动态更新最新新闻和新闻热点。

2)公司简介:展示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主营业务、技术成果、取得荣誉、联系方式等内容。

3)产品展示:既能分页显示所有产品基本信息,也能按产品种类进行分栏展示。在商品列表,点击任意商品,可以进入产品的详细介绍页面。在详细介绍页面可以查看产品的名称、类别、价格、图片、其他参数,以及历史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帮助用户全方面了解产品。

4)订购产品:通过在产品展示页面对产品的了解,注册用户登录之后可以将产品添加到购物车,在购物车页面修改待购买商品的数量并提交,填写订单信息,生成订单。

5)留言板:留言板模块主要实现访客的交流沟通,所有访客可以在此模块浏览讨论内容,注册用户可以在此模块发言,与企业服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

6)登录注册:用户通过注册页面填写个人信息成为网站的注册用户,在登录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网站可享受注册用户的权限,执行特定操作。

2.1.2 后台功能模块设计

后台功能模块只有被授权的管理员凭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进行相关的管理操作。

1)新闻管理:此模块实现新闻类型和新闻条目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操作。根据访问量统计的结果生成新闻访问排行榜。

2)产品管理:此模块完成对产品类型和产品信息的维护,可以添加、删除、修改产品类型,添加、删除和修改产品信息。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价格、图片、上市时间、产品描述等内容。

3)订单处理:管理员及客服人员可以查看已处理和未处理订单,将未处理的订单信息发送给销售部门进行商品的配送,将已成功配送的订单修改为已处理。

4)留言板管理:对用户留言进行管理维护,可删除用户留言,对用户留言进行回复。

5)用户管理:此模块对顾客的信息进行管理维护,可删除已注册用户、修改用户权限、重置用户密码等功能,此模块仅有系统管理员权限方可操作。

2.2 数据库设计

本网站采用SQL Server2008进行数据库管理,通过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最终网站的数据库由管理员表、用户表、新闻类型表、新闻信息表、产品类型表、产品信息表、订单表、订单明细表、购物车表、留言表、产品评价表等组成。

2.3 开发技术

网站采用+JAVAScript 语言开发,利用SQL Server2008进行数据库管理。在开发的过程中使用母版页统一管理和定义具有相同布局风格的页面,为网页设计和修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Ajax技术的使用可以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使用异步通信机制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允许浏览器向服务器获取少量信息而不用刷新整个页面。

3 结语

在信息化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大多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了解企业的动态,并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业务的往来,很难想象一个企业还没有自己的网站。企业除了采用传统的展览会、电视、报纸广告等手段之外,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结识新客户,争取更多订单。设计一个具有电子商务功能的企业网站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李国才.中小型企业网站的分类及设计策划[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8).

[2] 刘春霞.基于JSP的中小型企业门户网站设计[J].软件导刊,2015(6).

篇3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1―0031―04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的开展,以及广东省“151工程”的实施,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相关文献比较丰富。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从1999年到2008年标题含有“专题学习网站”的文献达215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以设计开发某一个专题学习网站的文献为主;关于专题学习网站设计方法、设计策略的研究很少,仅有5篇。这些对设计策略的研究也缺乏对该策略的应用效果分析;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效果研究很少,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效果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检验效果。如《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1]、《乳腺癌专题学习网站的效果评价分析》[2]、《基于专题网站主题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效果分析及启示》[3]等。

从以上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专题网站设计策略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笔者结合广东省“151工程”建设实践,提出了一种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即“自主学习设计五策略模式”(下文简称为“五策略”模式),其含义为:专题学习网站采用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设计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教师导学模块、设计清晰的导航策略、生成规范的自我评价系统等五策略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有效学习,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效果。[4]笔者根据“五策略”模式的设计思想,结合“南方花卉”课程的特点,采用随机进入式自主学习设计方法,开发了由基本知识、花卉生产技术、花卉新动态、花卉病虫害、名花趣事、在线检索、在线咨询、自测评价、自由讨论区共九个模块组成的“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

本文旨在对“五策略”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往的应用研究主要是探讨专题学习网站应用模式、应用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验证笔者所提出的“五策略”模式这种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策略的效果,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过程、方法、工具

1 研究方法和目的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方法。《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是以“五策略”模式思想为指导开发的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在本研究中,被调查者利用该网站进行学习之后接受问卷调查和访谈。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试验研究,探讨“五策略”模式的应用效果。

2 样本

第一阶段随机抽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系2004级学生的30位学生作为样本;第二阶段是随机抽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非园艺专业的学生共45人作为本阶段的样本。同时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老师和专家31人进行了调查。

3 过程

(1) 文献研究阶段

文献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目前我国在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策略方面的研究,以及专题学习网站应用效果研究的研究方法等情况,为本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2) 问卷与访谈设计阶段

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

由于“五策略”模式仅仅是一种设计策略,对学生而言,他们能够理解、能够直接感知到的是《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因此,我们在设计问卷和访谈的时候,将问题设置成了能够体现该策略的具体的某个模块(在《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中,学习目标模块体现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导学模块体现了“建立教师导学模块”的要求,自我评价系统体现了“规范的自我评价系统”的要求),而不是直接问“五策略”模式有没有效果这种让学生无法理解的问题。

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教二年级学生对网站结构与资源、对自主学习设计的认同程度、学习效果与作用等方面的态度。

访谈提纲分为五部分,分别了解知识结构体系、学习目标设计、教师导学模块、导航策略、自我评价系统等设计方法对学生学习提供了哪些帮助。

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完成后,先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用,并请3位教育技术学者给予了意见和建议。试用完成后,根据试用意见对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了修改后定稿。

(3) 教学试验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上网学习,采用随机进入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利用《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学习课程内容。学习前,教师介绍本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利用体现了“五策略”模式的网站模块;通过教师简短介绍和必要的演示后,学生上网开始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4) 问卷调查阶段

学生学习完后,研究者发给学生调查问卷表,并采取当场收集问卷的方式。对园艺系2004级学生发调查问卷30份,收回30份,有效率100%。对非园艺系学生发调查问卷41份,收回41份,有效率100%。并在课后各随机抽取5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5) 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数据统计分析阶段采用Microsoft Excel对所有的问卷进行编号,分类,统计和处理。

4 测量工具

(1) 访谈:通过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五策略”模式的看法及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

(2) 态度量表:用问卷调查参与试验的学生对“五策略”模式及其效果的态度倾向,并对问卷加以处理分析。

三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我们对所有的调查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并重点分析了园艺系学生试验的调查情况,结果如下:

1 对园艺系学生试验的结果

(1)知识结构体系

对《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结构体系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6.7%)被调查者认为网站整体划分比较合理,结构比较完善(见表1);子模块下的知识结构划分也很合理的(见表2)。

(2) 学习目标

调查显示,所有的(100%)被调查者均表示在进行新知识学习之前,浏览过学习目标(要求),并且认为阅读学习目标可以明确该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对学习有帮助(见表3)。

(3) 导航策略

有80%的学生认为本网站的导航清晰明了,方便自主学习(见表4)。 本部分还具体调查了导航策略中翻页导航的效果,受调查学生均认为翻页有利于寻找前后知识的联系,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见表5)。

(4) 教师导学

学生认同教师导学模块对他们的学习有明显的指导,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此项调查的得分率达0.79(见表6)。对视频点播导学策略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学生都认为视频点播实录能很好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他们的认同率达到100%(见表7)。

(5)自我评价系统

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认为形成性练习对他们巩固知识,加强对内容理解是有帮助的(见表8)。在问及对自我评估模块对学习的指导作用的时候,被调查者都认同通过自我评估模块能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能从中得到进一步的指导,认同率达100%(见表9)。

(6)对自主学习设计的认同程度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本网站的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法是持肯定态度的。86.6%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站中自主学习方法的设计能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见表10),并且有66.7%的被调查者认为采用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法开发的专题学习网站,能很能好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见表11)。

2 对教师和非园艺系学生调查的结果

第二阶段我们抽取选修课《花卉文化》班植物保护专业14人、经济管理专业11人、农业学学8人、食品工程专业5人、信息工程专业7人等非园艺专业本科生45人进行教学试验,并以课堂发放问卷,当场收集问卷的方式进行,发调查问卷45份,收回45份,有效率100%;同时为扩大调查样本,提高调查的信度,在本次调查结束之后,开展了后续研究,对教师进行了研究调查,抽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信息工程系、园艺系花卉研究中心的教师31人进行了调查,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共发31份,回收31份,有效率100%。经数据分析,发现对教师的调查与非园艺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园艺系学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3 对学生访谈的结果

在课后按照访谈提纲对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五策略”模式的设计方法都很感兴趣,认为“五策略”模式对他们利用网站资源进行自学很有帮助,希望我们能建多些类似专题学习网站。

4 效果分析

通过与学生访谈以及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可以看出:园艺系试验学生对“五策略”模式设计方法是感兴趣的,并认为这种设计方法能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内容,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站的结构是完善的,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保证;学生对学习目标、教师导学、形成性练习、自我评估等模块对自主学习的帮助的认同率普遍比较高。

四 结论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五策略”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 在网络应用中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五策略”模式能够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很好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理解;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2 在农林学科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值得推广应用

本研究的教学试验研究表明应用“五策略”模式设计的专题学习网站能够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高学习效果,值得在农林学科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推广应用。

3 推动了我校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建设

笔者提出的“五策略”模式,还促进了我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我校根据该模式的思想,建设了一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除了调查中使用到的《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还建设了其他4个网络教学网站,分别是《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网站、《普通昆虫学》学习网站、《生物化学》教学网品课程网站、《普通昆虫学》学习网站、《生物化学》教学网站、《农业气象学》教学网站。其中《农业气象学》2007年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二等奖、《南方花卉专题学习网站》获2006年国家高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三等奖、《农业昆虫学网络教学课程》荣获2006年省级高等教育组网络课程三等奖,这说明“五策略”模式也得到了广大评审专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余红.尹睿,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41-45.

篇4

网站信息构建(IA)是运用信息构建的理念将网站内部的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对网站的内容结构进行组织、标识、导航和检索,从而帮助用户在网站上成功获取服务和信息的方法和过程。为了提高网站的服务质量,建设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简称IA)型的网站势在必行。

一、IA的目标及思想

IA的设计目标是寻求信息处理和信息需求的统一,从信息的处理结果看,要达到“信息清晰”和“信息可理解”两个目标;从用户的使用结果看,要达到“信息的有用性”、“信息可用性强”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三个目标。IA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信息量大、业务繁杂的网站上,它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合理组织,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增进用户体验,减少网站管理维护的成本。这对网站建设尤为重要。

二、网站的IA改造的步骤和措施

IA改造初期,首先对现有网站进行IA评价并得到相应文档。之后,在IA评价的基础上对现有网站的内容进行整理,舍弃过时内容,改进现有数据,清理数据库中无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新增功能进行需求调研,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模块及开发进度。

1.网站整体设计

(1)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是后序系统开发过程的依据。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用户建模、业务建模及内容分类三部分工作。

用户建模完成将企业中的用户类型映射到系统中用户角色的工作。它首先要编制职能部门,之后将人员分配到职能部门并设定角色类型和权限。在对系统用户建模时要本着“灵活实用”的原则,要考虑职能部门变更及用户角色变更的需求。

业务建模根据需求调研收集的资料,对角色的行为进行建模,得到用例图、状态图、活动图、序列图及类图等。同时,分析系统与周边系统间的接口,对接口的功能及参数进行设计。

内容分类是将网站的内容按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网站分类标准应综合目标用户的知识背景、专业背景及网站的操作流程等进行设计。分类要以“清晰明了”为原则。类别名称要尽量符合用户习惯,能够囊括该类下的所有项目内容,并与其他分类有所区分。分类不要过多过细,大类一般6~9个为宜,每一类还可以再细分新的层次,层数不宜过多,一般3~5层为宜。

(2)数据库改造设计

数据库改造是根据业务建模得到的文档资料,对数据库中表格结构及数据库中数据信息进行整理。

从设计对象看,它包括现有数据库改造、数据库设计二部分。数据库改造对库中现有表进行结构改造,使其能够满足IA改造的要求;新增模块数据库设计是对新增功能进行数据库建模。

2.网站功能性设计

(1)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是网站的窗口,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界面设计要体现美观、简洁、清晰、易用的原则。主页设计是用户界面的重点,在设计时要尤为重视。在主页背景设计、整体布局、颜色搭配方面要有专业美工的参与。主页展现内容要保证重要性及实效性,布局要清晰合理,美观大方。主页设计完成后,其他页面的设计要保证与主页风格保持一致。为缩短网页加载时间,建议界面设计时对使用的图片进行压缩,少用大容量FLASH动画及视频资源。

(2)导航系统设计

通过导航系统,用户可以了解网站内容分类和结构组织,知道自己浏览页面在网站上所处位置,明确自己的前行方向和路线,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导航系统包括全局导航、局部导航、辅助导航三个部分。全局导航栏放置网站内容分类的链接,它在网站的所有页面中出现,用户随时可以点击这些链接进入对应分类页面。用户进入某一分类后,若该分类有子类别,子类信息会在局部导航区域内列出。辅助导航是除全局导航和局部导航外能指导用户迅速使用系统的导航功能,辅助导航包括位置导航、网站地图和使用帮助等内容。网站地图是网站上内容分类的链接容器,它将网站上主要目录信息甚至所有目录信息以分类列表的方式放置在一个页面上,这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查找需要的类别信息及了解网站组织结构。网站使用帮助是用户使用网站的快速指南,它介绍网站各模块的功能及操作步骤,帮助用户尽快熟悉网站功能。对于栏目增删频繁的网站,为便于系统维护,建议将类别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来实现网站导航系统的动态维护。

(3)检索系统设计

检索功能是在海量信息中查找所需时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功能,检索功能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关系到系统的IA改造的成败。检索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众多的因素:检准性和检全性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检索方式要满足简单查询及复杂查询的需要;查询结果要满足按内容相似度或发表时间、访问次数等因素排序的需要。为提高用户检索操作的执行效率及检索的准确性,建议在数据库中要设计检索功能专用的数据表。

(4)网站接口设计

网站需要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时,网站接口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接口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本系统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间数据表示的差异。对于需要导出的数据,要定义好数据接口,对接口中的参数名称、类型、含义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对需导入的数据在导入的系统数据库前要进行数据预处理,进行必要的格式转换,消除数据歧义。

(5)交互功能设计

交互功能不是网站的主要功能,但对网站很好的运作是必不可少的。网站要有用户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从用户得到反馈信息可以方便网站的维护和改进。网站上要留有留言板、论坛甚至聊天室等功能。如果没有这些功能,那至少要留下联系方式(电话、EMAIL)。

(6)安全性设计

安全性是网站设计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硬件投入降低系统被攻击的风险外,在系统设计时也要考虑安全的因素。在设计时对系统的备份和恢复功能进行设计;对系统中涉及到系统安全的代码要进行加密;对系统中可能引起风险的操作要进行即时信息验证。

(7)易用性设计

网站要 “以人为本”,开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网站易用性”原则易用性设计着眼用户的使用感受,在网站上增加网页打印功能、对显示信息的字号进行控制、在每篇文章后显示相同关键字的其它文章的链接都是易用性设计的表现。

3.软件开发阶段

为保证系统的功能的顺利实现,一个科学严谨的代码设计开发团队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开发阶段初期,首先要对项目中要实现的所有功能进行分解,通过分解得到每一个功能的代码实现子功能模块(接口或函数),然后对每一个子模块的接口参数及要实现的功能进行设计。最后要制定软件开发计划,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项目管理。

在代码编写过程中,要对开发出来的功能代码同步地进行单元测试。全部代码编写完成后,还要对代码进行集成测试。软件集成测试主要依据软件结构设计(概要设计)文档,对集成后的软件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易用性测试、效率测试、维护性测试和可移植性测试,验证代码单元集成后形成的功能模块能否达到功能设计中的设计目标。

4.系统部署及试用阶段

经过集成测试后,软件系统已经初具规模,这时需要将其部署到服务器上,组织相关人员对软件进行试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吸取用户对系统提出的合理建议,另一方面要对部署后的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对于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尽量不要改动后台代码,若改动代码还要对改动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测试。

5.系统IA评价阶段

试用通过的系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在投入使用之前要依据是IA评价标准对现有网站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之前的评价结果进行对照就可以知道IA改造的成果及系统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三、IA改造相关事项

IA改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项目顺利实施及开展的前提。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开发领导小组,由单位领导担任组长。多与单位领导就IA改造项目进行沟通,使其对IA改造的意义、重要性及目标有较高的认识。领导重视了,项目的资金来源、开发团队的组建、开发过程中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相关部门的支持协助等就比较容易了。

除了组织保证外,项目文档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从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到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从开发文档到测试记录、从单个程序员的开发程序到整个项目的代码集成测试,文档建设要渗透项目开发的全过程。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有专业的版本控制软件(如CVS,VSS等)对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文件及程序代码进行代码备份及版本控制。

IA改造过程要面对新老两个系统,在技术层面上可能要面临新老两种技术的取舍。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建议以系统稳定运行为出发点,选择成熟、可靠的技术方案。在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基础上再研究提高系统性能的问题。切忌求新求变,应用一些尚不成熟的技术。

参考文献:

篇5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应用“2+1”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一)“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实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用于三年制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表现为三年的教学,前两年在学校进行,后一年在企业进行。在校期间,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同时接受企业的专业指导。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强化了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与企业联系紧密,既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和迅速实现角色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2+1”模式的实质并不是学生学习地点是否转换的问题,而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是高职教育“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种具体应用模式,它解决的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的一个基本现实是专业定位多元化、办学层次多样化。对于高职高专来说,主要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熟悉商务活动及计算机技术,具备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现代商务管理及电子商务活动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包括技术类人才、商务类人才和电子商务管理类人才。无论哪种人才,都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突出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否则就会陷入理论不精、操作不熟、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三)“2+1”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实践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作为电子商务的学生,不拿出相当一部分时间精力投身于企业现实的电子商务活动,不从一线的电子商务实践中学习,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不够的。“2+1”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具备课程实验外,专门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实践实训,从时间上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保证。其次,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未来数年内,我国的B2B市场将呈现超过100%的高速增长,65%中小企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这为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企双方各取所需,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缺乏电子商务人员的困境,有利于推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为“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空间上的保证。

最后,按照高职教育“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理论教学,通过课程的设计和整合,完全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使“2+1”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实施成为可能。此外,“2+1”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企业和学生充分接触,深入了解,有利于解决企业的用人问题和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案

(一)“2+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

“以需求定技能,以技能定教学,以管理保质量,以创新求发展”是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对其他院校已实行“2+1”教学的机电、建筑等专业的考察了解,发现学生在学完两年的专业课后直接到企业顶岗实习,有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适应,而且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所学知识没有融合,结果动手能力比较薄弱。因此,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特点,我们制定的“2+1”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案为“2+[0.5+0.5]”,即前两年在校进行专业理论教学与课程实验,第三年的实践实训分为两个阶段,前半年在校进行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并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后半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二)“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做适时的调整。从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来看,主要包括侧重于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和侧重于商务活动的人才两种。侧重于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主要从事商务网站的规划、设计开发与维护,同时需对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方式以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侧重于商务活动的人才主要从事网络营销、网上国际贸易以及利用商务平台进行日常商务活动,需要熟练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技术。总体来讲,一般应具备以下实际操作技能:

一是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从事商务活动或相关工作,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从事电子商务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二是网络使用与维护能力: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不能有效地使用网络就无法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网络使用能力是电子商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三是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因为学生毕业后有部分人将从事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建设和维护工作,因此必须具备与之相对应的网页设计、网站设计及实施网站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四是营销能力:营销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当前实际工作中,企业的营销活动既有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又有网络营销活动,二者互相补充,共同构建了企业的营销系统,高级营销人才是目前电子商务活动中最为紧缺的人才。

五是商务活动与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的本质应是商务,是利用电子手段从事的商务活动,因此,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也应以培养现代商务活动和商务管理人才为主。

除上述专业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学生还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第一,自我学习的能力。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如果没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以便不断的更新知识,快速接受新生事物,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学习能力是人才不断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第二,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真伪并存,对于企业来说,及时获取最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至关重要;对于个人来说,要学会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资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问或问题。

第三,沟通协调能力。无论是侧重于技术还是侧重于商务,沟通协调是顺利完成工作的保证,不会沟通和协调的人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

第四,良好的职业道德。没有敬业、爱业的工作态度,就不会在业务上有所精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因此在学习技术与管理的同时,还须注意在道德、诚信、自律这方面的素质培养。根据上述能力要求,“2”下的课程体系设置如表(略,备索)包括:首先,基本能力:包括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两个方面。

良好职业道德形成主要通过开设思想道德、法律基础、电子商务职业道德等课程加强教育(共计160学时);基本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开设普通话、英语、写作、商务谈判、社交礼仪等课程进行(共计192学时)。再者,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前文所述的五种能力。为此,通过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中英文打字、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维护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开设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工具、网页设计与制作、商务网站建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开设管理学、商务基础、经济法、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国际贸易、物流学、电子商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商务活动与管理能力(共计1248学时)。

(三)“2+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施方案

实行“2+1”教学后,原先在校三年的专业教学改为两年,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才能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因课程特点而异,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模块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对于培养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应侧重于多讲,结合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加以分析,让学生懂得职业道德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个人发展的基石,这类课程属于思想教育类,教学中以思想引导为主;对于培养基本素质方面的课程应侧重于多练,无需讲授过多的理论,教学场所也不局限于课堂,主要在于日常练习;对于培养专业能力方面的课程应讲练并重,课堂上讲授必要的专业理论,在课程实验实践中加强单项技能的训练,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实训实践课来说,则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间的知识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标。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例教学,等等。对于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应该以任务为主线,采取模块化教学。即根据综合实训的目标,设计由若干技能模块组成的实训任务,教学中分解练习,重点突破。实训任务中的各模块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而非毫无关联的单项练习。这就需要将专业中若干个核心技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中掌握该专业的核心技能,从而使学生对整个专业的能力要求有一个系统、清晰的理解。

2.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验培养对象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理论和技能,是否合格的基本手段,考核方法应因课程特点而异。培养基本能力的课程一般属于考查课范畴,可采用开卷考试、提交小论文或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对于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可采用作业、日常测验(提问)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计算机类的课程可采用上机实验、上机考试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或采取课程设计(作品)的方式;对于综合模拟实训,可采取模块考核加任务考核的方式;企业顶岗实践的考核则以实习单位对学生工作纪律、适应能力、职业道德和实践效果(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等级评价为标准。

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系统的、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监控方法体系、监控制度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

4.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备一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敬业爱岗、业务素质过硬、具有丰富职业岗位工作经验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与其他实施“2+1”专业一样,最理想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根据教学需要建立的由校内专职教师和外聘企业教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能够实现专兼职岗位互换。专职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企业顶岗工作,从中得到锻炼和学习;外聘企业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较为稳定地进行教学工作,并在教学方法、技巧方面得到提高。企业为学校培养技师型的教师,学校为企业培养教师型的技师,双方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再为企业服务,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双赢。

但从目前来看,这种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企业都有严格的劳动纪律,而且每位员工都有自己固定的岗位。水平越高,工作岗位越重要,事务越多,很难按照教学的需要进行兼职。即便是已经聘任的兼职教师,也存在授课时间难保证、备课不够充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熟练等问题。所以,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下,兼职教师应主要用于“1”的实践教学,这样就可以缓解时间上的冲突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的缺陷,使兼职教师扬长避短。从长远上来看,要尽快培养一批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有复合型能力的专职师资队伍,通过商务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使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较高的电子商务驾驭能力,并且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使理论功底深厚,动手能力强的“双师”素质教师成为实施新课程体系的推动力量。二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逐渐建立一支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作为实践教学的必要补充。三是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满足“2+1”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和专业建设的需要。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2+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图电子商务专业实行“2+[0.5+0.5]”人才培养模式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在对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专业能力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增设了《网页制作工具》、《商务谈判》等课程,停开了《财务管理》、《政治经济学》等课程,进行了专业综合实训;通过按照专业能力加大《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时,我们根据网站开发需要调整《数据库-VF》为《数据库———SQL》,调整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的开设时间并对内容进行整合。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开设顺序更加合理,课程间的连贯性增强,知识的讲授更加具有逻辑性且由浅入深。由于符合学习规律,学生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有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因此,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2+[0.5+0.5]”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通过课程实验与实践、专业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商务知识运用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全部能够熟练地使用电子商务软件和利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商务网站的建站工作;94%以上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网上商店并能进行熟练交易。解决了以往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运用,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在所进行历次的教学质量测评中,学生满意率均在95%以上;日常测验和期末考试不及格率逐年降低;在2006年5月组织的全国助理电子商务师执业资格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的同学占96.7%,大大超过全国70%的平均水平。

(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0.5+0.5]”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理论教学完全是为技能培养服务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大限度结合,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驱使学生反过来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了2个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QQ群的形式进行互助学习,对实习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篇6

1 引 言

创新是将新的观念或防范诉诸实践,创造出新的事物的过程,从而改善现状。政府创新就是指政府组织适应外在环境需要形成新的结构、流程和行为方式[1]。政府通过创新,可以更快地实现职能转变、观念改进以及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的再设计与建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电子政府是实施政府创新的关键措施。全面形成网上虚拟政府,形成电子政务流程,可在网上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做出回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公正、有效地实现其需求和利益。政府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可以保证公共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克服随意性,减少管理失误[2]。

当前,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同时关系到国家、民族竞争力的重大创新活动[3]。为了使电子政务真正收到实效,必须对电子政务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国内目前开展的众多电子政务评估活动多从信息化基础、组织提升、公共效益、用户满意等方面进行评估。鉴于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的一种创新,只有对创新管理进行有效评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的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所以本文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针对2003-2009(缺少07年)年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借助ATLAS.TI文本分析工具进行分析编码,并结合创新管理测量框架(IMMF)建立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框架和创新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指标体系中创新概念数分布,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2 评价体系建立

2.1 概念化分析

为了评价创新管理,许多组织纷纷界定创新范围,量化创新措施,建立创新管理流程基准,并且评估创新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方面的文献多从创新观念、方法和实践三方面进行研究。Adams和Phelps提出的创新管理测量框架(IMMF)是在创新管理文献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独特的综合框架。IMMF为管理人员评估创新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4]。

2.2 指标确定

本文在指标的确定上,基于文本内容分析方法[5],借助ATLAS.TI文本分析工具对6篇电子政务报告进行了阅读、编码与分析,最终得到了包含指标概念编码的报告。一级指标的确定上,以文档段落编码标识粒度,根据报告中标识的指标概念出现的数,结合创新管理测量框架(IMMF),最后选取了出现数较高的概念作为一级指标。这里我们选择了投入、知识管理、战略创新、组织文化、投资组合、项目管理、商业这7个构件作为一级指标,即确定了评价体系的创新构件。

在二级指标(即各构件所对应的创新概念)的确定上,仍然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方法,编码标识文本内容的概念指标,然后依次通过公式1、公式2和公式3,计算二级概念指标相对应于一级概念指标的权重。

其中 和 是文本数, 表示在n个文本组成的集合,有一级指标概念i出现的文本数量, 表示在n个文本组成的集合中,有一级指标概念i和二级指标概念j同时出现的文本数量。 和 是概念数, 表示一级指标概念i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 表示概念i和概念j在文本中同时出现的次数。R表示了二级指标概念j相对于一级指标概念i的重要程度。

公式3计算二级指标概念j到一级指标概念i的关联,我们使用阙值确保只有最相关的概念被保留,在本文中我们以50%为标准,选取 的概念j作为i的二级指标。以上面确定的一级指标概念投入为例,对其进行内容概念检索,通过上述计算公式,计算概念的关联。表1描述了投入中部分概念近似关联度,最后得到了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上述通过文本内容分析确定了评估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概念,同时也确定了一级指标概念的分布数,但是这个数只是初步的值,一旦我们通过关联分析确定了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二级指标概念,便需要重新确定一级指标概念的分布数。即二级指标概念在文档中出现的段落就对应于其相关联的一级指标概念,由此可以重新修订文本的一级指标的标识编码,从而确定修正过的一级指标概念的数。

图1是修正过的一级指标概念的数分布直方图。由于数是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即数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数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6]。一级指标概念的数,可以反映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由此我们可以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建议。

由图1可知,在7个一级指标概念中,项目管理概念的数最高,这表明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比较注重项目管理,即从电子政务的实施决策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其目标。另一个比较高的是商业化概念,这也符合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趋势――逐渐“以公众为中心”,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目标,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投资组合管理概念的数比较低,这是由于目前各级政府注重电子政务投入,而没有考虑收益问题。

由于这6篇报告篇幅差异非常大,如2006年的报告共367页,而2008年的报告却只有262页,若直接比较一级指标概念数,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研究的有效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入了标准百分比计算[7]。计算方法如下,假设2008年的统计显示,投入概念的数为482,7个一级指标概念总数为10738,2008年投入概念的标准百分比为:

(2008“投入”的数/2008年总数)*100%=(482/10738)*100%=4.4887%

从而,我们可以绘制一级指标概念标准百分比折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级指标概念标准百分比折线图

由图2可知,投入概念的标准百分比有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各地政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电子政务中,加快信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商业化概念的标准百分比也有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各地区在提供服务的时候正逐渐把公民当作消费者来对待,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项目管理概念的标准百分比在2008年开始下降,这是由于2008年后,各地区已将其关注点从信息通信技术投入和部署转移到人的技能和人力资本的增长方面,项目管理概念标准百分比下降可以解释为各地政府对技术和硬件的关注度降低;据2009年的数据显示,组织文化概念的标准百分比已经超过了18%,这说明各地政府都在通过注重组织文化发展来促进电子政务建设。

4 结论和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曾因注重信息通讯技术部署而导致了数字鸿沟,笔者认为硬件与软件重视程度保持平衡可以进一步缩小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标准百分数差。项目管理概念的标准百分数平均为24.124%,而知识管理仅为12.999%。知识管理是任何一个知识型社会的基础。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应该注重知识管理的效益和效率,还应该多关注人、流程和信息等因素,包括组织间信息共享和后台信息集成,政府门户网站设计开发者的技能水平以及电子政务参与者的特征等。

? 目前,国家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各级政府机构建设电子政务的积极性都很高,政府网站数量也快速增加,但是政府网站的应用水平却不高。各政府部门应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使“恰当”的个体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

? 电子政务的效率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管理概念指标反映,它的标准百分比平均为1.149%,是最低的。为了衡量各地区电子政务的真正能力,各地政府应衡量实施电子政务后的财务状况。通常情况下,投资回报率(ROI)、电子政务方面投资的盈亏平衡值、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净现值可以作为有形因素来评估电子政务效率。

? 为了提高我国的电子政务能力,在政府门户网站尚未规划完善的情况下,各政府机构不应急于建立自己的政府网站,不应大量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外包”业务。此时的“外包”只会强化已有的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不利于将来技术、业务与管理的全面整合。

参考文献:

[1] 蒋达峰,李立明.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电子政务和政府创新.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4(4):21-23.

[2] 李钰.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学位论文].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08.

[3] 翟智斌.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215-216.

[4] Phelps A. Inno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6(8):21-47.

[5] Kassarjian H H.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77,4(1): 8-18.

[6] 张建斌.Excel编制数表及绘制直方图.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1):63-65.

[7] Potnis D D. Measuring e-Governance as an innov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10(27):4148.

篇7

0引言

2003-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为17%、19%、21%,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这势必导致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发生大规模调整,从一元的精英教育走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高等教育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更是如此,在教学环节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成为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型人才。

1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教育部2000年开始批准在全国部分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首批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于2001年开始招生。到2001年底,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已达到96所,专业教育在规范中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共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同时以专业方向和高职高专等形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累计超过400多所,电子商务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培养目标不清晰、师资严重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等。在这些问题中,缺乏合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严重影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必定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据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数据调查显示,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中拥有专业实验室的约占32%,而其他类院校都在16%以下,拥有专业实践基地的院校比例与上基本相同。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区院校拥有专业实践基地的比例最高,为36%,其他区域这个比例数都在15%以下。教师中约67%认为“缺乏专业实习”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占各项问题之首。76%的学生对学校实验课的满意程度为“一般”或“不满意”,更有高达80%的学生对学校专业实践安排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意”。具体数据见图1、图2。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环节都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实践内容和实践质量都还不能尽如人意。

2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既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全面掌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外语等知识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在学校通过学习一些相关的理论课程就可以完成的,人才培养不是知识的拼凑和堆砌,而是一种知识的融会贯通。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技术学科,涉及计算机、信息、商务、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等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而应当打破课程界限,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得到的知识大多都是一些被分割的干巴巴的理论,很难形成深层次的感性认识,而且由于教材内容和教师经验以及授课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要想做到与其他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绝知此事要躬行”,电子商务不是理论说出来的,而是实践做出来的。只有通过做才能真正领会所学的知识,才能从中发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光靠一种知识是不够的,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在这种特定的环节下,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环境的历练,知识的融会贯通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而且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方法,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内容。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要开设多种内容、多种方式、新型的教学实践,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结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具体分析,以及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笔者将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认知模块、理解模块、应用模块、创新模块、岗位实践模块,共包括实际经营型实验、操作感知型实验、模拟认知型实验、模仿学习型实验、应用设计型实验、创新提高型实验、创业实战型实验和毕业实习8类实验。这8类实验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只有实际经营型实验贯穿始终,且其他7类实验都会对实际经营型实验产生影响,实际经营型实验也会对其他7类实验产生一定的作用(见图3)。

3.1实际经营型实验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所有的技术都必须围绕商务活动展开,为商务活动服务。实际经营型实验就是让学生自己开设一家网上商店进行独立经营,从而亲身感受商务运营的真实过程,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应用、总结,了解商务的真实内涵,积累商务经验。目前在淘宝、易趣等网站上开设网上商店基本都是傻瓜式的,都有现成的模版,开店方式非常简单,不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据统计,在淘宝、易趣等网站的“个人店铺”中,有40%都是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商店,一直经营到大四毕业,四年不断线。由学校或系里扮演物流公司的角色,统一为学生进货和配送。学生从学校或系里提供的商品目录中选择自己要经营的商品品种在网上发表即可,不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本。开始学生也许会感到不知所以、无从下手,但随着不断学习,尤其是学完相应的课程后,由教师指导,将相关的知识应用到经营过程当中——学完电子商务概论,就进行网站推广;学完市场营销,就进行营销策略组合;学完网页设计,就进行个性化的页面设计;等等——就会使学生的经营活动每学期都不断发生变化,四年不断地发生大的改观,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创新,彻底领会所学的知识,让所学的知识真正达到融会贯通。

3.2操作感知型实验

电子商务教学中,有一些知识很难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操作感知型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仪器、设备、软件的操作,学会操作方法,掌握操作技能,验证相关理论。比如使用读码器获取信息、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申请电子邮箱并发送邮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申请数字证书、进行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3.3模拟认知型实验

模拟认知型实验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在这种模拟认知型实验中,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电子商务活动参与者角色,然后进行仿真电子商务运营。通过这种实验,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了解电子商务流程。同时,通过模拟运营与角色互换,可以使学生了解各种岗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对电子商务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3.4模仿学习型实验

模仿学习型实验就是按照老师的指导或教材的提示,依照一定的步骤,模仿老师讲过的或书本上现成的一个类似的例题,完成指定的实验项目。模仿是学习的手段,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开始都是通过模仿进行的。模仿实验是实验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它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验证性实验。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来培养操作和思维的基本能力,为向较高层次发展打好基础。学生刚开始学习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课程时,不可能马上就可以独立开发设计、有所创新,甚至都无法接受相关的思想、建立起相关的思维模式。但通过模仿,可以快速地把前人的经验、方法快速消化,并为我所用,进而有所创新。通过模仿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就会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模仿学习型实验就是通过“模仿—消化—吸收—创新”的模式,使学生通过模仿快速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获得感性认识,领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达到应用自如、突破创新的目的。

3.5应用设计型实验

应用设计型实验就是在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的前提下,学生自己或与他人合作,通过网上或现场调查,搜集数据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构思设计流程和步骤,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实验或完成系统性制作实验。实验内容一般尚未为学生所系统了解,比如课程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后台设计等,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去认识,打破实验依附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独立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得到调动。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的、唯一的,但实验条件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3.6创新提高型实验

创新提高型实验是要求最高的一种实验。教师只给出应该达到的实验目标要求,而实验的内容、方案、步骤、方法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创新提高型实验是学生自主地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完成与商业实践有关的实验活动,它不局限于现有知识,而是将知识作为基础,针对观察到的新现象、提出的新问题、发现的新经营模式和商业机会,提出新的技术实现方式、新的商业理念和经营模式,或者在分析现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设计思想并进行组织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鼓动者、辅助者或顾问,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突出创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教师负责答疑和实验方法指导,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撰写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可以是学生自行拟定的,也可以是教师预先给出的,还可以是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3.7创业实战型实验

创业实战型实验是学生以创办企业为目标,自愿组建创业团队,在创新提高型实验的基础上,完善电子商务方案设计,提出具体的商业计划,对创业活动作出相应的准备,并进行创业资源和要素组合的选择、调试与创业模拟,形成一个虚拟的创业实战环境,开展一系列仿真市场模拟活动、设计开发活动、创业研讨活动。通过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操作获得实际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为学生日后独立创业奠定基础。在进行实验时,可以根据创业素材,组建商务模拟公司,让学生分组设立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开展市场调研、撰写创业方案书、创业项目实施、业务运作(如商务咨询、产品销售、网站设计)、企业管理等活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

3.8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新环境、新岗位的适应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毕业实习对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寻找就业机会,有着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乔晓华,杜宏.电子商务概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篇8

1 内涵分析

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也称“学科导航库”。是以学科为单元对Internet上的相关学术资源进行搜集、分类、描述、组织和序化,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建立分类式资源组织体系、动态链接、学科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平台,于网上,为用户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引和检索线索的导航系统[1]。

网络资源学科导航库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信息资源库,从物理上讲它并不存储实际的信息资源,而是按学科或主题网址进行访问,从而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学科信息,既省时又省力,还节约上网费用。与其他网上导航工具相比,具有专业性、易用性、准确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的优点。正是基于这种思想,部分图书馆以及科研院所启动了“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的项目,目的是将与单位重点学科相关的优秀网络资源予以整合,让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领域的师生快速地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和国际动态,节省其搜索网站的时间和信息资源的查找。

2 必要性分析

目前已建成的导航系统一般都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重点学科的导航服务,是一种研究层次的信息服务,而在高职教育领域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方面却没有针对性和集成性很强的导航系统。根据2008年对湖南省64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调查显示,网络资源学科导航服务还是空白。

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过程实践性强,在教材、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都与本科院校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建立包括重点专业、精品课程、招生就业、领导决策等信息的导航系统,并具有分类浏览、多检索入口、实现实时查询、动态链接等多项功能,将会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不仅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更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服务,同时也可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需求。

2.1 对学院发展和专业学科建设意义重大

2.1.1 为学院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渠道和竞争性情报分析。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的信息支持,如国家政策、兄弟院校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发展思路、市场变化及需求、国外同类院校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等等。若能及时掌握这些前沿信息并组织分析,不仅可使学院的发展少走弯路,对学院的专业建设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山东师范大学通过为学校管理部门查找各种相关数据,协助领导决策,进行课题研究等,通过具体的工作让上级领导更准确的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华北煤炭医学院图书馆,每月出版一期简报,介绍各类热门书籍和各学科的学术动态,主动为领导工作提供参考[2]。慢慢地赢得领导的信任,并逐渐引导其成为图书馆的热心用户。以读者的角度来理解图书馆的建设,必然有更显著的效果。

2.1.2 为重点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前沿信息。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具体体现在学科发展动态、政策动向、就业情况、科研立项以及与本院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信息,使其具有先进性、前沿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紧跟市场需求,走在行业领域内的前列,特别是服务行业及第三产业。学科动态与专业建设的发展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是否与学院发展与建设相吻合,将决定着学院的整个发展。

2.1.3 为学生提供成系统的专业学习渠道。不少学生特别是新生在对待专业学习方面缺乏系统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来进行学习和阅读。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以WEB方式进行专业图书推送,并联合专业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进行网络解答,开放12小时的QQ现场,帮助学生及时解答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2.2 服务定位分析

2.2.1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逐步形成馆藏特色。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发展的历史时间短、资料积累少、经费有限,很多院校馆藏质量不高。特别是新专业,馆藏资源十分稀少。如我院近两年成立的空中乘务、涉外旅游、物流管理、会展服务与策划等专业,虽然不断地加大对此方面书刊经费的投入,但因采购量非常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的建立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可确立围绕重点学科进行馆藏建设的思路,一切为了学院建设及专业建设的需要,目的明确,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其次可围绕着重点学科进行中长期馆藏建设规划,形成馆藏特色。

2.2.2 以人才培养为基点,优化馆员队伍结构。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读者的心目中,图书馆的工作仅限于图书的借还等内容,不少图书馆花费很多资金购买的数据库没有得到更充分地利用。如对“CNKI”等数据库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访问和使用,读者群中绝大部分为教职工,尤其以年轻教师为主。此类问题的产生与图书馆服务模式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服务模式的改变离不开馆员结构的变化,图书馆需要的不仅仅只知道借还且基本上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要求的职工,也不仅仅是几个具有图书馆专业职称的职工,还需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学院各专业的支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在学院职工心目中的形象,必须围绕为学科专业建设服务优化馆员队伍结构。

2.3 发展前景分析

2.3.1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理论上讲,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地位。通过建立重点专业学科导航系统,不仅加强了对学院领导决策层的信息支持,对专业建设也提供了较全面的信息源,使图书馆以更快捷的方式直接服务于各位读者,改变原有的被动的服务模式,主动出击,主动服务。

2.3.2 建立信息推送,提高图书馆利用率。就像产品的营销一样,学院花了不少的经费用于数字化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把这些东西及时有效地送到读者手中,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的、积极主动的信息推送不仅能改变其原有的信息结构,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3 实施原则分析

3.1 建设原则

高职教育学科导航系统建设应遵循实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依据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结合专业建设和学生学习实训的信息需求,是导航系统具有使用价值的前提。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原则是数字资源共享的基础。

3.2 内容设置

3.2.1 职教领域:国内外的高职教育相关网站、专业网站、研究机构/中心、协会/学会、文献信息机构、省内外高职院校等。

3.2.2 领导决策:可通过搜集、组织、整理、分析等环节提取信息,形成系统的书面报告,定期或随时向学院提供具有前沿性、竞争性的网络信息。

3.2.3 学科动态:重点学科专业信息(各重点学科的延伸与拓展,其专业关键词由学院专家团队定期提供,以保证信息及时更新)。

3.2.4 在线咨询:在线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文摘与索引、统计资料等。

3.2.5 课题服务:课题申报和课题查新、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论文收录及引用检索等。

3.2.6 教学资源: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包括多媒体资源。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信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业大全、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课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名录大全、高职高专教材书目等。

3.2.7 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择业提供各种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

3.2.8 在线解答:通过导航中的BBS、QQ在线、博客或咨询窗口让更多的信息得到供与需的互动。

3.2.9 其他:网站、服务、软件下载等。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贫乏或信息冗余都是导航系统的失败。高职教育学科导航的目的并非搜集所有信息资源,而是要从大量的网络资源中精选出有价值,能够满足高职教育系统师生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最优秀网络资源。导航系统在信息内容上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特征。以应用性、技术性信息为主,侧重实训操作、体现技能特色。关注内容新颖、反映学科研究领域前沿动态及教学科研中的热点问题。在选择信息资源时,要考虑资源内容是否具备客观性、实用性、权威性、独特性、时效性。要注重资源提供者的权威性、在本领域的知名度、学术号召力、被别人评价或推荐情况、被访问和被引用的情况[3]。

4 措施保障分析

4.1 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

建立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在我院图书馆已酝酿许久。2007年7月,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接受有关培训;在经过半年的调研和学习的基础上,2008年元月,该项目终于启动并初现成效。

4.2 发挥人才优势,服务到位

人才培养是学科导航服务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担任学科导航服务的5位专业技术人员,曾主持学院多个部门的网站设计开发,担任本馆网站及各类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对信息获取及推送有理论基础,曾多次为学院很多科研课题提供查新服务。

4.3 整合软硬件优势,信息到位

一是硬件基础,我馆现有高中低档服务器四台,具备承担现有全部数据库的访问服务、WEB导航服务、安装调试数据库服务等;二是软件基础,现有数据库容量8T,具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8个,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知识库、英语学习数据库、网上报告厅、维普学习资源库、旅游文化、酒店管理、湘菜视频、软件通-中新金桥等数据库20余种。

4.4 馆内馆外互动,合作到位

合作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施中,北京雷速公司与湖南科技情报研究所均给予我馆大力支持,从技术指导到系统平台建设,使我馆建立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这一方案顺利进行;同时,我院率先在湖南地区建立与本科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开展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科覆盖面广,对应我院发展的学科门类齐全,为我院开展学科导航服务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5 组织执行分析

5.1 组织机制的形成

以校园网为工作平台,推动决策支持服务平台、定题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和专家团队支持学科导航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整个组织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组织构架图

5.2 服务模式

图2 学科导航系统服务模式与服务工作流程图

建立高职院校网络资源学科导航系统将使图书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学科导航系统向学院决策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竞争情报,向重点学科专业提供前沿信息支持,是保持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目前高职教育图书馆以内涵谋发展,以发展促创新的服务模式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90-04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的要素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本研究中,大学生是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已经成年,是具有独立性的人,相比儿童及青少年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他们经历了高考,积累了较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能依靠这些经验丰富他们的学习资源,升入大学后,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

然而,学生普遍反映进入大学后,教师的课堂教学会显得有一些枯燥,这是因为大学的课程教学任务较重,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上课的班级容量普遍偏大,因此教师经常采用单一的灌输式讲授方式。同时,教师普遍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的配合,一直处于唱独角戏的状态,难以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及时有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更谈不上享受教学过程了,因此教学效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

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开发了智慧学习支持平台并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同时,配合了相应方式方法的改革后,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很好,课堂教学得到了学校、专家、学生的好评,教学效果突出。

2.智慧学习支持平台能够实现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一个通过调查、分析、诊断,根据被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执行管理系统并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实现量身定做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旨在提升学生的(优良)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有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现有个性,二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

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的人,而教育个性化是一个必经途径。教育个性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进而培养个性化人的过程。个性化教育对我国来说尤其重要,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等方面。

(1)学生方面

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选择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目前,高等教育的班级编制都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个班,集中授课,教师教学只能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大多数学生情况写好一个教案,实行“一对多”“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又“吃不了”的现象,无法真正因材施教,学生如果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正常教学节奏。

(2)教学资源方面

个性化学习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n程的教学中,计算机及其他多媒体视听设备早已被广泛使用,为配合这种教学方式,应把各类教学软件及配套的视听教学资源作为教材开发重点。

(3)教学媒体方面

个性化学习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做到因材施教的同时,还要应用好各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能较好地应用计算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和VR、ER等设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利用这些设备辅助学生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因此,怎样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育,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受到较好的教育,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分析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是一个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课堂教学互动系统,由智能移动终端、反馈器、多媒体教学展台和教室公共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组成,这些设备可按照无线短距离通信协议运行。教师和学生每人一部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设置至少包括蓝牙、WIFI或其他任意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师生的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控制模块进行双向无线通信。

1.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的架构设计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包括教师端、学生端和后台管理端,学生端APP和教师端APP是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本平台是采用B/S与C/S的混合架构模式,结合PHP基本架构开发出运行稳定、可操作实施的智慧学习支持平台。

2.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的功能

(1)教师端的功能

教师端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①登录模块:授课教师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登录,经控制器确认后,向教师智能移动终端发出认证成功信息,并向多媒体教学设备中的计算机发出显示授课教师信息的指令,具体内容包括授课教师姓名、职工号、职称、手机号、办公地点等信息。授课教师点击“上课”按钮,便可使学生端与教师端建立连接。

②考勤模块:授课教师可以查看和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的出勤情况分为迟到、病假、事假和旷课四种情况。系统会将学生的考勤情况自动记录在学生课堂考勤表中,学生考勤表含有学生姓名、学号、课程代码等信息,并会保存到服务器数据库中,以作为期末对学生出勤考评的依据。

③出题模块: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讲完知识点后,若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即时通过出题模块提出问题。问题类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对错题、简答题。学生通过学生端APP回答问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及时反馈到教师端,并同时显示在教室的大屏幕上,教师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对每位学生了如指掌,大大方便了教师课上提问和学生课下学习。

(2)学生端的功能

学生端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模块。

①登录模块: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登录,经控制器确认后,向学生智能移动终端发出认证成功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手机号以及所修课程。

②签到模块:不能按时到课的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此平台进行请假,学生姓名、学号、课程代码和出勤情况都会被记录在后台数据库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签到、出勤、旷课、请假、迟到的具体数据,并可通过点击“详情”按钮,查看他们的详细考勤信息。

③答题模块:学生在授课教师通过出题模块提出问题后,使用学生端APP回答教师提的问题。如果是选择题,学生选择字母A、B、C、D即可;如果是判断对错题,学生直接选择正确或错误按钮即可;如果是简答题,学生则需要输入相应的文字答案。

(3)后台管理端的功能

后台管理端的功能主要包括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课程信息的管理模块,学生考勤分析模块和学生答题分析模块三部分。

后台管理要由管理员来负责。管理员按照权限可分为总管理员和一般管理员。总管理员一般是由教务部门负责课程的人员担任,主要工作是添加和删除用户。在智慧学习支持平台中,用户的用户名就是教师的职工号或学生的学号,在校内均是唯一的,且不可修改,但用户可以自行修改登录密码。总管理员的工作还包括管理用户数量、用户等级,维护用户资料;保护后台管理服务的安全性;对教师、学生和课程进行编辑、添加和删除;对学生的考勤和答题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分别统计分析每个学院、每个专业和每个班级的学生出勤到课情况和课堂答题情况等,也可以分析每位学生在不同课程中的上课情况,这会帮助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般管理员由任课教师担当,主要是对学生考勤和答题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分析每位学生的出勤到课情况和课堂答题情况等,也可以分析不同班级的学生上课情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的应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由于受班容量和上课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大量来自学生群体和个体的数据都被忽略了,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和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很难对每位学生进行精确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如果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就要通过考试和作业的方式,但是教师无法当堂获得考试数据,获得及时反馈,因此无法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为师生沟通和交流建立了新的广阔的沟通空间和更多的交流途径,充分体现了交互性、动态性、开放性、个别化等特点。教师运用智慧学习支持平台可进行动态诊断、反馈,并以后台大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动态评估和针对性跟进,在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上提高针对性。

关于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的具体应用,笔者将以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开设的“PHP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来说明。教师提前进入教室,打开所需的设备。在课前10分钟,教师登录智慧学习支持平台,点击“上课”按钮,进入上课状态;学生也陆续进入教室,登录并签到;有个别学生上课未能按时到达教室,在进入教室后,登并签到;有的学生因病不能上课,也远程登录并点击“病假”按钮,请了病假。教师查看了本节课的学生出勤情况后,开始讲课。学生的出勤情况会被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为教师在期末评定学生成绩提供数据,具体的应用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考核,以便进行后续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师需提前设计好检测题(题型是选择题、判断对错题和简答题)并,然后要求学生答题。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答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很快就能反馈到教师端和教室的大屏幕上,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就看到了全班学生的各项答题数据和数据统计分析图,也看到了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数据分析图。通过阅读学生答案和答题数据分析图,教师发现学生的字符串知识掌握得较好,于是就稍微加快了教学速度,增加了难度较深的知识,并适度扩充了知识面。这些数据也会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为教师在期末评价学生提供参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数据的反馈和分析有效地帮助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结论

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智慧学习支持平台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强化课堂教学互动,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公正地记录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智慧学习支持平台与高校课堂教学相结合,符合教育部教学改革的要求,使课堂教学实现了“三新三动”,即适应教学新形式、教学新技术,了解学生新动向;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与智慧学习支持平台互动。

智慧学习支持平台应用在高校课堂,从宏观上讲,体现了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体现了教育改革的趋势,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微观上讲,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校园网的全覆盖和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已经为智慧学习支持平台应用于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硬件和资源支持。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的教学形式将会从面对面、多媒体集体教学方式,逐渐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让学生的学习充满自由和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