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4: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检索相关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引言
从本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于是也出现了认知语用学。其基本理论基础便是Sperber 和Wilson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它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同时关联理论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对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多语用现象进行解释。从实用的角度看,关联理论的思想也可以对许多实践工作产生指导性的影响,如果应用得当,还能孕育出新型的应用理论和交际策略,其影响范围涉及语言教学、语言测试、企业传讯公关、广告宣传、论辩实践策划、实用说服性话语设计,如竞选宣传、商品促销、买卖等方面。
用关联理论去解释我们每天的交际活动,如信息检索,亲自去了解和体会它的价值,这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
二、关联理论适用于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 从学科性质视角分析
从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对象以及任务等视角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学的理论可以适用于涉及到语言的地方。对于信息检索而言,除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之外,信息检索语言是信息检索的核心与基础,因此普通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具有专用特征的信息检索语言,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关联理论可用于解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现象。信息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信息检索语言又源于自然语言,因此,检索语言的设计也应遵循关联原则。
(二)从交流形式视角分析
Sperber和Wilson指出关联理论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形式的交流问题,他们认为关联理论仅适用于明示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编码交流。比如两个电报公司雇员之间只需要保证电报内容的编码解码正确即可的交流形式,这种交流方式因无需更多地推理从而不属于关联理论的适用领域。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理论适用于特定的信源与信宿(通信科技用语,指在通信中,从信源接收信息的部件。)之间的交流,比如两个个体之间的交流,也适用于无明确信宿的情况,比如信息生产者与信息用户之间以及广播通信中的信宿等。信息检索可以被抽象为信息生产者借助于信息检索系统的中介与潜在信息用户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从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关联理论适用于信息检索,属于无明确信宿的信息交流情形。
三、关联理论在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中应用
(一) 关联理论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检索是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信息检索中,交际者就是信息生产者,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的过程就是明示的过程, 信息生产的成果——论文、著作以及报告等文档就是信息生产者明示的形式。信息生产者明示的目的是向潜在信息用户传递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在实现该交际意图的过程中, 必然离不开潜移默化地遵从关联理论的明示交际观、认知原则、交际原则。
1、认知原则—提供足够的相关性刺激
信息生产的过程是通过信息生产者编码将信息输入到论文、著作以及报告等文档中的过程。为了使信息检索获得成功, 信息生产者往往使用各种明示手段, 力求向信息用户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以求得信息用户对论著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推理。根据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相关性相吻合,据此,信息生产者在著述过程中依据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认知, 以其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认为能够与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最大相关性的文档。
2、交际原则—具备最佳的相关性刺激
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 都应该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相关性, 信息用户将注意力和需要加工处理的信息都放在那些看上去有相关性的信息上面,信息用户期待文档/文档替代物具备最佳的相关性。当文献/替代物具备足够的相关性而值得信息用户进行加工处理,特别是当文献/替代物具有最大相关性时, 该文档/文档替代物就是最佳相关性文档。
下面借助于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交际原则分析以下两个文档替代物(来源于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例1:于杰.关联理论发展与不足的研究. 华章,2010, (18)
【关键词】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应用;关联理论的不足;
【摘要】本文针对关联理论的创立背景,前人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性的研究综述;集中讨论了关联理论的认知与交际、定义与测量;介绍了它在语言因素制约以及二语研究领域如翻译,英语教学等的应用;进而反思指出关联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性的改进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可供检索的电子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较之于直接查找原始文献要快捷、便利、灵活,同时还具有效率高、视野宽、信息量大、相关度高、命中率大、可比性丰富等诸多优点。正确使用信息检索的方法可使编辑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大大提高,而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具有足够的信息采集与利用能力成为互联网时代评价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一、联机检索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期刊和文献检索机构开始发展网络版文献,从开始的文摘、题录上网至现今的全文上网,编辑人员查找文献的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科技期刊编辑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检索:
1. 通过互联网,利用检索机构的数据库,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engineering index(ei)、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等,通过输入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关键词等先查找相关文章的文摘,再通过检索到的相关信息检索全文。
2.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及学生直接使用google、baidu等搜索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查找。
3. 目前国内中文全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其中收录期刊较全的为维普数据库,[1]收录文章比较新的为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2]但至今未有一个数据库能收集全已发行的全部期刊。只要编辑部与以上数据库签订了入编协议,均可免费获得进行检索需要的账号及密码,检索时按提示进行填写就可找到需要的文献。
二、信息检索的作用
1. 通过检索,优化组稿与选题。为了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主动进行选题与组稿工作。在组稿时应时刻关注其报道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挖掘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选题。通过信息检索可以迅速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内容。若需要了解新兴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是否与本学科有交叉渗透,可通过对关键词进行交叉检索;通过信息检索可以迅速地查找到某一学科的文献总量;通过对相关学科已被引频次的统计分析,帮助科技期刊编辑了解本学科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了解学科发展动向,从创新的角度总结和认识学科发展的规律,并可超前预测出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此外,许多学会组织每年都要召开年会,会议通知及组织者撰写的会议纪要一般都会在其网上。为引导作者靠近编辑选题及方便研究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编辑部可以在自己的期刊上刊载这些信息,以推动作者写出期刊所需要的文章。
2. 通过检索,对科技论文进行。科技期刊长期受到科技论文一稿多投、一稿多发现象的困扰,在引起法律纠纷的同时又浪费了出版资源。既有作者为获取学位、研究项目结题、职称评定等而采取的不正当手段的原因,也有编辑部处理稿件周期过长且缺乏避免论文重复发表的有效方法等客观原因。因此,可通过全文数据库来进行论文。[3]
要了解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科技期刊编辑可在互联网上通过对作者姓名、题目进行检索,了解作者已发表的文章内容、期刊名称,从而知道其研究方向,并对作者的学术水平有一初步了解;通过文章对比,可防止作者一稿多投及变相一稿多发现象的发生。随着全文数据库功能的不断完善,信息检索在防止一稿多投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 通过检索,使作者开阔思路。许多文章由于作者引用的文献数量不够且比较陈旧,专家在审稿意见中往往提出研究的创新性不够、研究结果不太充分、需要补充的建议。由于有些作者不具备文献检索的技能和便利条件,编辑可根据专家的意见检索一些相关文献,将检索结果与具体的修改意见一起提供给作者,以利于作者开阔思路,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这对作者突出文章的创新性和论点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 通过检索,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在科技论文中,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既反映了作者认真求实的写作态度,同时又给读者提供了
文中有涉及但没有展开的相关文献的查阅线索。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标引方式、著录项及编排规则应符合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科技期刊编辑应予以高度重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作者在转引参考文献时著录容易出错,尤其转引外文文献的著录错误率更高,所以提高参考文献著录的正确性是非常必要的。作者对著录缺项或不规范的问题不能解决,而几大数据库对收录论文的作者、单位、页码、卷期号、出版地等都有详细记载。通过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这些问题都可快速解决。通过对作者姓名、刊名、出版时间、关键词等进行检索,可快速查找出相关信息,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可提高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
5. 通过检索,提高稿件的编辑加工质量。每个编辑部都有自己的审稿要求和期刊规范要求,而审稿要求和期刊规范只是对普遍的问题进行规定和说明,作者根据要求修改稿件只是完成了基本工作。作者的文章与已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比较,还有其他不足的方面尚待修改,而初审时审稿专家和编辑并不能直接发现,因此编辑检索相关文章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编辑在修改稿件时经常会遇到规范或规定里未提及的问题,除了查阅相关的专业书刊外,还可对同类已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检索以学习借鉴,特别是对图表、单位、数理化公式、英文缩写、量的表示法等,[4]查阅文章中某种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可吸取国内外知名期刊在编排标准化方面的经验,努力减少或杜绝差错,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
6. 通过检索,提高中图分类号编写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大部分已加入cnki(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根据数据库的规范要求,在论文编排格式中添加了文献标引、分类号标引。科技论文的中图分类号应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5版的类目标志。论文编辑在不能准确给出分类号时,可以通过检索以上数据库,参考其他类似的论文分类号。只要输入主题词或关键词,即可查到内容接近的论文,根据显示的分类号来确定所编写的是否属于该学科,以此确定。[5]
结 语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不是进行简单的文字修改,而应将科研成果报道、科研动态调研、信息检索与为读者、作者服务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科技期刊编辑应将信息检索作为编辑工作的一项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卢红杰.三大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6):678-680.
[2] 李玲,杨桂珍.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6):674-677.
[3] 冷怀明,刘洪娥,栾嘉,等. 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的机制与实践[j].编辑学报,2007,19(6):457-458.
医学论文的质量同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求一样,看它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独创性和可行性。
1.科学性。是指研究设计细密周到;研究方法的科学合理;取得的数据真实可靠,符合统计学要求;研究所见经得起反复验证,研究结果实证充分;讨论意见客观、全面,结论中肯、清晰、分寸得当。
2.先进性。是指在相同学科或相同专题研究中能先人一步,走在了他人的前面。先进性的评价可区分为国际先进、国内先进、系统或区域先进。不同等级的先进按不同的等级标准评定,一般是由主管行政部门或学术机构有定于事先。对于医学论文的先进性评价,通常组织有关专家评定,或公众推选评定,常以优秀论文或获得某种成果奖项称之。
3.独创性。是指不是重复他人的劳动,而是发前人和今人之所未发,见前人今人之所未见,有独到见解,有开创性发现,而不是第二次发现新大陆的人。
4.可行性。医学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强是其突出特点。一切研究成果或医学科学论文,都不能只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是要能应用于实践。因此,勿论是基础理论研究或是应用研究,归根到底都必须具有可行性。可以肯定地认为,可行性是科学研究、科学论著的落脚点和归宿。
二、医学论文的选题过程
写作医学论文首先就是选题。选题指的是研究内容,即探索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探索?它既是科研的起点、方向以及贯穿于整个科研程序中的主要思想,也是指导科研工作各项安排的主线。撰写医学论文选题是关键,往往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缺乏选题经验,在未经检索或只对手头现有资料简单查询的情况下,就盲目确定选题,并且认为是首次报道,而实际上该课题早已有人做过,结果只是重复他人的实验,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选题一般是根据现实的可行性来选择作者自己感兴趣而又未见相关报道、未能解决的问题。
选题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从几个方面选,如可从国家招标课题中选题,与国外学者合作,在实际工作中选题,从文献中找灵感选题以及结合经济效益目标选题等。总之,选题要切合实际,力所能及,一般情况下医学工作者都在实际工作中碰到问题而设法解决它,这样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医学论文写作与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关系
1.及时了解研究内容的发展状况。在搞科研、撰写医学论文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了解该课题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动态,了解有关细节问题 要做到博览群书,特别强调的是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了解到哪些人或机构对该课题研究到何种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该课题的全部知识。通过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可获得大量同类研究的大量相关报道,从中可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有关信息,有助于缩短科研周期,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
2.避免重复研究与重复报道。在现代通信条件和网络环境下,医学界存在的问题为一切研究者所共知。因此,相同课题的探索会有相当多的人同时在进行。医学论文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或称查新、预查新)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如发现同类研究已有报道,则应中止该项研究或重新确定起点。事实证明,科研重复率高和论著步他人后尘的数量日趋增多,关键是对医学文献检索不够重视或检索质量欠佳。
3.医学文献信息检索有助于医学研究和医学论文质量的提高。评价科研成果和医学论文价值的依据,一是内容质量是否胜人一筹,二是发表时间是否先人一步,三是同类课题是否有高人一筹之处,这些问题是通过对大量文献信息的比较、分析才能作出评价。而要获得大量对比资料,则需要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才能获得。
四、医学文献检索的方法
科技文献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期刊、图书、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等lO大类。其中期刊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在科技工作中应用也最广泛。
1.利用图书馆馆藏检索。
2.利用检索工具书检索。
3.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
五、文献检索的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这是文献检索最关键的一步。在文献检索前,首先要了解该课题的性质是什么,学科专业范围是什么,所需的文献类型,要求的文种、年代的限定、课题的关键词等等,了解国外该课题的现状、水平、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课题研究的特点和检索要求制定检索策略。
2.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选择哪些检索工具进行查找,这直接与检索效率有关。一般对检索工具的要求是:收录文献资料的专业广、类型齐全、数量大、报道速度快、文摘详细,并附有各种索引。要注意专业对口,文献类型对口,语种熟悉,在检索时,既要选择专业性检索工具,也要考虑使用综合性检索工具,以获得满意的查全率。
3.确定检索途径,取决于检索课题的要求和已掌握的情况。
4.查找文献线索,查找文献线索就是查找所需文献的处出或文献来源。确定检索途径之后,根据检索标志,如分类号、主题词、著者名等,通过有关索引来进行具体检索。因为收入检索工具的不是文献原文,而是文摘、篇名、著者名等,因此,检索的直接结果是文献的线索。
5.索取原始文献。医学论文是传播医学科技创新成果的最有效形式,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利用是确保论文创新性的关键。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医学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检索文献资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善于利用社会各种信息服务资源查找文献资料,而安于信息闭塞、甘于闭门造车的现象应为智者所不取。
参考文献:
[1]王东升. 论2l世纪图书馆发展的社会
0 引言
信息检索课是高校实施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与信息检索能力。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一般按信息检索概述、图书馆服务与馆藏书刊的利用、事实与参考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型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专业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特种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等大章进行教学,每一大章又细分为若干小节;教学方法上一般先讲概念,再讲检索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上机操作。但是目前《信息检索》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缺乏信息管理背景、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这势必影响到课堂效果、课程实践以及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调整文检课授课内容及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只有将该课程的教学重点由“如何用”向“如何存”转移是数字化环境下信息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是顺应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过渡的必然。
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上《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发现有些文检课教材滞后,内容未能紧跟时代需求,与专业课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已不适用泛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文检课目前普遍存在地位不高,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层面重视不足;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差,授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等问题,直接导致文检课已跟不上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改革。只有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合理的提出解决的策略与建议。
1.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存在的误区
教育理念更新慢,教学模式简单化。在课程建设上,教育理念出现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的现象;理论教学“填鸭式”;有些信息检索课是流于形式,教学与专业学习脱节,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信息检索重信息知识、检索方法的传授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轻信息素养的教育。个别高校信息检索实验课时少,甚至没有,多媒体课件、网络检索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1.2 学校与图书馆领导对《信息检索与利用》课重视程度不够
毫无疑问,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与否对文检课教改能否顺利进行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领导的支持与肯定能为文检课教改的顺利开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都知道,文检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是一门方法技能培养课。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课程偏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学校(图书馆)必须致力于文检课教学条件的改善。其次,领导的重视必将极大地调动文检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身教学与改革的实践。再者,受到学校与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并在文检课的改革过程中经常得到领导的建设性意见与指导,对于文检课教改沿着健康、积极的轨道顺利地向前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3 学生对《信息与文献检索》课态度冷淡
笔者通过讲授文检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查找文献很陌生,检索信息很少有人使用图书馆数据库,至于科技期刊论文他们从没有看过,检索信息只会求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对文检课的不了解导致学生对信息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完全无视,更谈不上重视,这也必定会导致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自主提出问题特别是专业问题的能力较差;信息道德缺失,无视前人的学术成果,论文抄袭严重;信息检索能力较差,分析课题的能力亟待提高;信息利用能力较差,在筛选、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很弱。
1.4 文检课授课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高校里,文献检索课程教学都是由图书馆负责,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多由图书馆信息服务部的学科馆员完成。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员没有严格的从业标准和准入制度,具有学科背景和文献检索能力的比较少。同高校专业学科的专业教师相比,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教学教师存在学历层次不高、学科专业水平有限、科研研究经验不足等缺陷。
2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的标向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大胆革新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的提升。
2.1 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过程; 倡导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的实验教学手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发散式”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为辅的教学定位。改变过去重实验操作培训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知识传授轻人文素质教育做法,激发学生信息需求的热情,积极鼓励学生投稿,发表学术论文。
2.2 革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建设情况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注重教学实践又注重系统的科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培养途径:
2.2.1 开展专题讲座、开设独立的文献检索课教学课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新生入馆教育等
就课程名称和内容来看,针对不同学科的“文献检索与利用”、针对提高数据库信息检索技巧的“数据库与信息检索”,针对毕业生的“信息利用与论文写作”,针对提高低年级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图书馆概论、服务及利用”等课程名称。
2.2.2 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存取原理与技术”等课程
对于高级者(大学四年级、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敏感度、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并能更好的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缩短科研进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内容设计可根据学生需求制定“图书馆前沿科技信息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技术报告写作”、“求职书设计”等系列课程以前潜入式的专题讲座;对于专业型学习者(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更好的判断信息、挖掘信息、整合信息、评价信息,使信息增值并创造新的知识,期间的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如何写好开题报告”、“如何写好课题立项申请书”、“国内外核心期刊的投稿技巧”等应对专业学习研究制定课程。
2.3 做好《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宣传工作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专场讲座、在线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等服务宣传工作。“一小时讲座”、“信息素养”、“专题讲座”等讲座信息通过图书馆主页较醒目的位置提供定期和不定期的公告信息。
2.4 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的作用
在学科馆员不足的情况下,将专业教师加盟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来。从专业的角度,让专业教师(或学科馆员)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课程设计论文的写作。在电子阅览室,专业教师与信息检索课教师(或馆员)一道参与指导学生获取、加工、整理信息过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因此,在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信息创新、深层次学科专业内容、课题申请等教学环节讲座还需和高校学科专业院系的教师或聘请兼职专业教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而当前高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过程中与院系教师或聘请图情教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比较少,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大图书馆与学院教师的合作,共同开设文检课的教学。
2.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智慧
让学生自主设计论文课题,馆员参与课题分析、帮助查找信息,形成教学互动。从教师(或馆员)的“演示”中,学生学到信息获取的全过程,学生从模仿、思考分析、亲身体验中得到信息能力提升的满足。教师以身示教,激发学生激情。同时,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了治学严谨的作风。
2.6 加强交流、展开讨论、提倡争鸣
在基于网络的研讨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在课堂、课间、实验课,课余时间则可通过电话、短信、E-mail、QQ、博客等,开展相互讨论和争鸣问难,培植自由争辩的学习氛围。研讨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和空间,增强了师生的联系,激励了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考验和促进,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这种双赢的教学效果是融洽、亲密的。
3 结语
紧跟形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在现今海量信息的年代,大学生具备良好信息素养是今后工作和生活的要求,《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在高等教育中显得日益重要,其实施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毅华.新信息环境下信息检索课相关问题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3(5).
[2]李明明.文献检索课教材更新探索[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08-110.
[3]徐庆宁.关于完善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思考及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06(11):110-112.
[4]刘彩娥.文献检索课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1):32-33.
第一节信息资源概述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文献、资料、情报、知识、数据以及消息、新闻的总称。
信息与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
*情报:是指那些被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并进行交流的知识。
*文献: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
2.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寄载性传递性可处理性动态性共享性
3.信息的表现形式与类型
信息资源潜在信息资源和现实信息资源(体载,实物,文献,网络IR)
4.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别:
*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
印刷型包括铅印、油印、石印、胶印等。主要以纸张为载体,它的优点是便于阅读,便于流传;缺点是占据空间大,整理和保存起来比较困难。
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
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照相复制方式,将纸张文献微缩复制在感光材料上而生成的文献,包括缩微胶卷和缩微胶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存储密度高的优点,但要借助缩微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大方便,也不便于携带。
声象型也称视听性文献,是指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录音、录相或摄影技术直接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形成的文献,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等。其特点是直观、真切、传递速度快、存储密度高?£
电子型文献又被称作机读型文献,现在电子型文献有时也统称为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产品或软电子商务资料库3,$5%7&(#4;3:&4盘、磁带(计算机磁带)等产品。电子型文献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对象,其优点是体积小、检索方便、直观生动,便于远距离传输;缺点是需借助计算机阅读,不大方便,费用较高。
按内容的加工程度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指直接从研究或劳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适当的审查后正式发表公布的文献。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为文献检索的目的。
二次文献:
-检索工具,指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检索文件,包括目录、题录、索引、摘要等等。
-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
三次文献:-综述性文献,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述等深度加工形成的文献。如学科进展综述、专题述评、预测报告,以及一些百科全书、年鉴、数据手册,词典.
按信息的出版形式
A.图书
*图书是正式出版且具有一定篇幅的非连续性的,其内容往往是围绕某一个题目进行全面论述出版物。内容较成熟、全面、系统、可靠。
B.期刊
*期刊包括所有定期和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
*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内容丰富、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是科研人员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来源。
C.专利文献
(patentdocument)
*专利文献是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专利文件的统称,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专利的法律性文件等。
D.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
*著者为取得专业资格的学位而提出的论文,介绍其发现、调查或研究成果。常指硕博论文。
E.会议文献
(conferencepaper)
*会议文献指各种学术、专题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会议文献有助于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科技动态。分为会前文献和会后文献两种。
F.科技报告(technicalreport)
*科技报告是关于科研成果或进展的报告,最著名的美国的四大报告。就是美国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局出版的PB报告,由美国武装部队技术情报局出版的AD报告,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出版的NASA报告,和由美国能源部出版的DOE报告。
G.标准(standard)
*技术标准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H.政府出版物(governmentdocument)*各国政府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文件,分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性文件两大类。I.档案*技术档案指在生产建设和科技部门的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对一定工程对象的技术文件的总称。包括任务书、协议书、设计数据、工艺图纸等等。J.产品资料
(productliterature)
*国内外各厂商为推销其产品而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本、目录、说明书、厂商介绍等第。
5.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1)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
*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介质,以超文本、数字化为组织和存在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又称虚拟资源、数字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联机信息、万维网资源等。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A、从内容方面看,网络信息资源信息类型丰富,信息量大,开放性强、增长快、更新快。
B、从存放位置看,信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而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等并不相同。
C、从其利用方式看,网络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跨时空、跨行业传播。
D、从其组织方面看,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离散化。
E、从其质量方面看,信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过滤、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
F、时效性强,在因特网上能得到最新的资料以及某个学科和某项科研的最新动态,能检索到最近的(甚至当日的)文献。
G、随机变化大,更新消亡无法预测。
H、结构复杂,组织分散,零乱无序。
I、还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通用性等特点。
归纳如下: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动态更新,毫秒处理;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海量信息,全球等距;共建共享,广泛参与;分布离散,组织无序;未经评议,需要鉴别。
3)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
*文本信息资源
*超文本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上各节点的链路把相关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检索超文本信息资源时,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开始检索、追踪信息。
*多媒体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各种信息表达的总称。
电子商务资料库426$633,4"+*8%">*超媒体信息资源-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具有超文本和多媒体两种信息资源的特点,具有高度的交互性。
按信息交流方式: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正式出版信息
第二节信息检索概述
1.信息检索
*概念:
-信息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是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找出所需的过程。既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而狭义定义,只包括信息查找过程,这是我们以后讲授提到的概念。
*分类:
-信息检索手工检索(基础)
-计算机检索(方向)
2.信息检索语言
1)定义
*检索语言,又称标引语言、索引语言、概念标识系统等,是根据检索需要而编制的一种人工语言。是信息检索系统存储和检索信息时共同使用的一种约定性语言,以达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一致性,以提高检索效率。
2)信息检索语言的特点
*具有必要的语义和语法规则,能准确地表达科学技术领域中任何标引和提问的中心内容和主题;
*具有表达概念的唯一性,即统一概念不允许有多种表达方式,不能模棱两可;
*具有检索标识和提问特征进行比较和识别的方便性;
*既适用于手工检索系统,又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系统。
3)检索语言的类型
*A.按使用语词的规范情况
受控语言(人工语言)
非规范语言(自然语言)
*B.按表述信息内容特征
分类语言
主题语言
分类语言或称分类法是按照知识分类的原理,以代表类目的数字、字母符号作为文献主题标识的受控语言,分类法侧重于文献信息的分类组织。
主题语言或称主题法是通过规范方法标识各种概念间的关系,用语词来标识信息的受控语言,主题法侧重文献信息的索引和检索。3.信息检索策略1)信息检索的常用方法*A.追溯法:-又称回溯法,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的查找方法,这种方法查全率低,目前罕有人用。*B.常用法:
-利用文摘、题录或索引等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也称工具法。按所查文献的顺序,可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三种。
顺差法--由远而近,从问题发生的年代开始逐年往近查,适用于无综述性文献可参考时使用。查的文献较完整,查全率较高,但工作量大,效率不高。
倒查法--由近到远,重点放在近期的文献,多用于新课题,或老技术的新发展,从新情况开始查到一定的基本资料时为止。
抽查法--根据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选查发展旺盛时期的文献,可节约时间,但可能会漏检。
C.综合法
结合追溯法和常用法,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出一定时期内的一批有用文献,在利用这些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追溯查出前一时期内的文献,如此循环交替的使用两种方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也称循环法。
2)信息检索的主要途径
*题名途径:利用图书、期刊、资料等的题目名称对文献进行检索的途径。
*著者途径:用文献的著作者、编者、译者的姓名或机构团体名称编制检索特定的个人或团体所生产的文献
*分类途径:以文献的内容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作为文献的检索途径,它的检索标志就是所给定的分类号码。
主题途径:通过表达文献的内容实质,经过规范化的名词或词组来检索文献,电子商务资料库##"(*3%#,/-%::+检索时直接按主题词的字顺,即可查到某个特定主题的文献。
*序号途径:报告号索引标准号索引专利号索引等
*其它途径:分子式索引地名索引生物属性索引等
3).信息检索策略
*A.分析课题:
-了解课题检索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课题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具体需明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年代范围,文献类型,出版类型,文献信息的语种。
*B.选择检索工具:
-根据检索课题的主题及学科范围选择对口的检索工具(数据库),检索工具选择标准:专业对口,检索途径多,收录范围广。
C.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
-根据课题已知条件和检索工具中有什么途径,如主题途径,分子式途径,分类号途径等,检索策略指检索前制定的概念组配和执行顺序的方案。
D.实施检索:
-使用手工检索刊物或计算机检索数据库进行检索。一般手检是从索引--文摘号--文摘--出处。
E.原文的获取
获取原文是文献检索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获取原文一般有三个步骤:
*判断文献的出版类型:期刊、学位论文、专利、会议录、报告等。
一、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同一门课程可能在不同的专业都有开设,但是因为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课程培养目标会存在差异。
1.
专业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管理科学基本理论,能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量模型和信息技术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管理决策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必须具有宽厚扎实的数理、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会计与财务、生产与计划、市场与销售等经营方面深入实用的专业知识。
2.
课程培养目标
“信息存储与检索”是管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原理进行信息存储与检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信息资源的存储方式,熟练掌握现代常用的检索工具,能根据查找资料种类的不同对资料进行精确查找,增加学生查找信息资源的手段,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选用
1.
教材选用原则
目前同时涉及信息存储与信息检索两方面内容的教材主要有几个版本:①王知津主编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该教材详细分析各种信息检索模型、分别介绍文本、多媒体、Web信息存储与检索等,[1]专业性较强,侧重于“技术”类。②张帆编著的《信息存储与检索》,该教材系统阐述现代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重点介绍文本、多媒体、联机、因特网信息存取系统及其检索方法,带有普及性质,侧重于“方法”类。③李四福、叶玫编著的《信息存储与检索》,该建材侧重于“利用”,强调信息检索在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科技查新中的作用。管理科学专业学习“信息存储与检索”的目的是运用检索方法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因此教材选用原则重在实用。
2.
教材内容
不同教材因为侧重点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都包括三个大的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信息检索部分、信息利用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原始文献的获取方法、途径及步骤等。信息检索部分主要包括: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特种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等。信息利用部分包括:科学研究与开发中的信息用户及信息需求、学位论文的基本构型和要素、论文写作等。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教学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有趣。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因此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比如,在介绍信息检索的作用时,学生可以检索查找恋爱攻略与技巧,提高恋爱的成功率;检索了解明星的励志故事;检索了解一些民间风俗的由来。二是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生觉得有用。可以练习实践运用信息检索方法,解决科研工作、企业生产运作及商务贸易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从中感觉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价值,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信息存储与检索的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在论文写作与项目研究过程中对中外文献资料的需求,引导他们去使用中英文学术搜索引擎,如CNKI,Web of Science等,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与研究任务的同时,掌握检索的技巧,感受到检索的作用与价值。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个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这种“做中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在讲授“检索提问式制定”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激光治疗近视眼”案例完成“近视眼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检索。学生为了完成这个问题,必须认真分析检索课题所包含的概念,充分考虑近义词、同义词、上位词、下位词,灵活进行内容概念的转化,从而获得检索词,并选择合适的逻辑运算符制订检索提问式,还要根据检索目标和命中文献的有无或多寡而调整其查全率与查准率。当学生完成这个案例时,就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技巧。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取要具有新颖性和针对性,案例的分析要具有逻辑性[2]。
四、建议
1.
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信息在网络泛滥,信息侵权和信息犯罪时有发生。因此,本课程不仅要教学生存储和检索的原理和技能,而且要教学生在信息的创造、使用和传播中遵守信息法规和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通过加强信息道德教育,让学生在使用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自觉遵守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坚决抵制各种违法、迷信、、虚假的信息,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规范个人行为,承担一位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
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尽管目前在市场上有几本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教材,但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加上信息存储和检索技术尚处于发展之中,因此至今尚无得到广泛认可的教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授对象培养目标的定位,选择一本教材为基准,同时博采其他教材之所长,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对管理科学专业而言,“信息存储与检索”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工具类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被广泛使用,拥有很丰富的实训素材,因此可以加强本门课程的实训体系建设,让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3.
探索课程教学模式
目前,尽管老师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会有意识地引进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实践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总体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实际上,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可以引入到“信息存储与检索”的教学中来,如翻转课堂和慕课。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在家或宿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场所[3]。慕课简单点说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其所持信念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达地球最偏远的角落”[4]。那么,我们是否能集中优秀教师资源,把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录制成视频,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在宿舍或图书馆完成视频学习,然后把课堂时间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常常感觉课程学时不够的问题,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继燕,欧莹元.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的研究[J].软件,2013(05):155―156.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微博是一种新的信息共享、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平台,研究表明许多的微博都包含着提问或者回答问题。人们在搜索微博上的信息时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微博上问题,以希望他的关系网中的人可以回答此问题,另外一种是提问者在已有的微博数据中查找答案。与在线问答服务相比,微博提问有以下几点不同:(1)它的问题只会被提问者的粉丝看到;(2)提问者以前发表的微博会给回答者提供一定的相关线索;(3)由于微博格式的限制,问题和答案都简洁明了。这与社会上的信息咨询相似,我们会通过咨询认识的人来得到相关信息。在微博上,查询者的问题会仅显示给那些关注他微博的粉丝,即如果我通过微博问题,相当于我向我的粉丝来提问。本文主要分析在微博上进行信息检索时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实体搜索、以及用户元数据。
一、用户元数据
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在线社会网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在线社会网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网络的用户数大多都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节点和网络数据。与早期web服务不同,这种新的服务允许,甚至是依靠用户来创造,编辑和传播信息。在这种社会媒体环境中,用户元数据的大量产生给信息检索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微博社会中,用户可以使用各种不规范的元数据,虽然Twitter本身并不会有太多内容,但是用户会发明和采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来使他们的文本内容更加丰富。例如,标签的使用已经在微博社区变得普遍。标签是由#开头的一组简单字符串,人们使用#标签,有的是为了增强点击率,有的仅仅是觉得好玩。例如:在2012年中国网络科学性论坛期间,许多人发表相关微博时,会加上标签#网络科学#,这样人们会很容易通过标签搜索到相关信息。
这种标签检索至少有如下三种用途:
标签检索:帮助查询者找到他十分想要关注的的主题;
查询扩展:标签能为查询扩展提供极其相关的数据;
结果展示:标签能够用来整理查询结果,为所查询返回的文档进行归类。
还有一些用户元数据包含着明确社会链接,微博者可以通过@〈用户名〉指向某一特定用户的微博,其中〈用户名〉是所指向的用户的网名。Huberman等人发现大约25%的微博包含@指向,大部分的第三方微博客户端会明显地展示所有@他们的用户信息,尽管这些用户并没有关注这些微博的博主。
在新浪微博中,用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使用@符号,一般的结构是:@赵本山打算今年上春晚了吗?另外,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结构:祝贺你@徐铮上映了新的电影#泰#。第一个例子中,微博的者是在向赵本山提问,值得注意的是这条消息会被赵本山以及这个者所有的粉丝看到。第二个例子表明作者想要定向的广播消息,这样类型的微博会使其他用户感觉到在者与“@”的那个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联系,因而,这样一条消息暗示着两个用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另外其中的#标签也同时会将这条微博展示在有关泰的话题中。虽然元数据的使用使人容易产生歧义,微博用户仍然喜欢使用。整理这些元数据以改进检索效果,在微博信息检索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分析与观点挖掘
在如今的文本挖掘中,情感分析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情感分析早已涉入信息检索研究,它是信息检索研究的重点。大部分的情感分析程序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确定表达观点的词组,二是确定这些词组在所需分析的文档中的重要程度。像其它的SNS数据一样,微博的信息也常常表达着某种观点或者情感。通过分析一份微博数据语料集,Diakopoulos 和Shamma发现微博数据一般趋向于明显的负面情感。
由于微博在日常应用中常被用来表达某种观点看法,所以观点检测和情感识别问题在微博检索中有很明确的作用。例如,微博数据已被用来做政治观点的评估判断,Tumasjan等人(2010) 分析了与德国选举相关的微博样本数据,他们为每个政治家和党派设置“情感描述文件”,指出,这些数据基本真实的反应出了他们选举活动的许多差别。另外,研究者还发现,通过分析Twitter数据,可以预测未来某一时刻消费者信心等事件。
三、实体检索
我们开通微博后,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博进行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寻找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用户呢?假如我对某主题X感兴趣,那么谁是X方面有权威的专家,谁经常这方面的微博呢?微博上的实体搜索就是解决微博用户类似的一些问题,帮助人们在微博上寻找那些经常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微博用户。实际上,这与早期的信息检索系统类似,人们在检索已被事先收集好的关键词,系统将人们的检索信息与事先收集的关键词进行比对,最终获得一个相关文献的排序列表。
实体检索时信息检索中比较简单实用的一种,是研究微博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涉及到如何定义检索单元,如何收集和划定关键词等问题。在这种检索中,我们检索某一词组时,系统返回的是与检索词相关的那些有影响力的微博用户。最成熟的实体检索模型是专家挖掘,在专家挖掘中,检索的模块是一个与作者查询相关的领域专家。
信息检索文献中已经提出了一些专家挖掘方法,例如在基于虚拟文档方法中,文献的作者由被他所写的所有论文来描述,也就是说,我们为每个作者分别创建一个由他创作的所有论文组成的虚拟文档,然后,我们就可以像以往一样基于这种虚拟文档来进行检索。在微博信息检索中,微博作者列表、微博用户之间公开的聊天数据组和提问与回答对等数据都是在微博实体检索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总结
[作者简介]于首先,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方小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浙江杭州310012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210―03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质如同阅读、写字、计算一样,正成为信息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信息社会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信息素质的培养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分子,必须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顺应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信息时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分析
1.信息需求能力。它是对信息的认识、兴趣、动机和需求,是人主观意识上对信息的感知程度。只有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才能产生强烈的信息需求,产生内在动力,促使自己去搜索并利用信息资源,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信息需求能力体现了其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欲望,是信息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信息需求有着非常明显的阶段性、突击性和被动性。一般表现在:科研及各专业课老师布置了科研类作业,这时大部分学生会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甚至也有个别学生直接把同学查到的资料复印一份了事,根本就不愿意独立来完成一个科研作业。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用几周时间去幼儿园见习、实习,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就会出现一个相关资料信息需求的小,忙着寻找、借阅一些组织班级一日活动的各科教案、各类游戏、故事、手工制作等。还有考试前的两周、准备毕业论文阶段以及毕业生离校前(突击收集资料以备日后工作之需)都是学生信息需求的集中时间。而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用来上网聊天、看电视、翻阅一些消遣书籍。说明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稳定的、主动的信息需求欲望,这样学生很难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信息检索能力。它体现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以及对信息源的熟悉程度。查找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必做的基本功课,包括文献信息检索、数据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等,是衡量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指标。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信息源(专业图书、报纸、期刊、光盘、政府行业标准、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工具书、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等)的特点、分布情况还不够熟悉,同时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和途径缺乏较系统的了解,不能很好地选择检索词和检索方式,这就影响其对相关资源信息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从而影响其对所要了解和研究的专题学科发展水平的准确度和全面程度。有的学生英语基础欠佳,也就意味着学生不能面对西文数字资源和网络上的主流语言――英语,这就局限了信息检索的范围,不利于快速了解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理念。
3.信息组织、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这是一种能批判性地分析信息、鉴别信息,从检索到的大量的信息中分析和提取有价值的、真实的、可行的信息,剔除无价值的、虚假的信息的能力。应将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资源组织起来为己所用,并且把掌握到的信息运用到学习和实践中去,使信息产生最大的价值和效益。据我们观察,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生在分析利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方面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同学在查到相关信息资源后,不加组织和分析就照搬照抄,如:参考书上的教学案例,在没有认真分析其可行性的情况下,全盘拿来用于幼儿园实习带班活动,这样不结合地域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大多数学生渴望学习课题查询和科研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及信息,但由于较缺乏系统地检索信息资源的能力,更主要的问题是对检索到的专业信息资料缺乏归纳、整合、创新的能力。除了毕业论文,只有10%的同学有过撰写论文的经历并且有所创新。当然,在幼儿园见习和实习结束后,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要求写实习心得,如果学生能把实践的心得和前辈们总结的学前教育信息和理念加以融合,这样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信息创新能力。
4.信息控制能力和信息道德素养。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传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具体如: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能够运用常用的办公软件;熟悉常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了解学前教育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采集、传输工具(数码相机、打印机)的使用方法;还要会简单的卡通、动漫制作,因为这是小朋友最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学习,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能。信息道德素质包括尊重知识产权,遵守信息法律,尊重个人信息隐私,不制造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不散布计算机病毒。幼师学生作为幼儿园小朋友的启蒙教师,更应该具有信息道德素养,言传身教,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与健康。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状况的剖析
1.对信息素质教育内涵理解的偏差。自从1974年美国信息协会主席提出信息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以来,其内涵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出现了很多定义,然而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具备信息素质的人应该有很强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需求、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评价及对信息有效的利用和创新)以及规范化信息道德素养的人。概念的核心应该在信息组织、信息评价和有效的利用创新。也就是说,信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为了利用信息,进而达到增加知识和创新的目的。而我们大多数学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解只局限于如何查找文献信息,也就是文献检索课的范围。这从源头上就局限了信息能力的提高。
2.机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主动性。教师一般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作业也只是教师根据各科专业的特点,自己拟定题目,要学生查找相关的内容,因而学生对检索结果缺乏感悟,学生不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查找所需的信息,缺乏获取信息的欲望和主动性,更谈不上让他们把检索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创新了。
3.教学目标较低。科研课的目的通常是为学生搞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必要的准备,没有把信息素质培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先决条件来设定教学目的。掌握检索方法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文献组织、评价、利用和创新等方面的素质,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4.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在全方位展开。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教学部门、教学辅助部门的相互配合,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电教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协作。而且应对相关教职人
员进行信息素质培训,因为教职人员的信息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成效,培训应从实际出发,本着急用先学、普及提高的原则进行。同时还应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创造性实践和科研创新给予奖励,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贯穿学生学业始终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随着学生的信息意识能力的增强和专业知识面的拓展而逐步提高的,它不是靠单一的文献检索课就能完成,而是要各专业课老师和相关教辅人员一起配合才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所以,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必须贯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始终,可分布在以下三个阶段:
1.入学初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由于各教学点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程度不同,因而新生的基本信息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新生进行利用图书馆教育是缩小这一差距的有效途径,也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入学教育由教务办统一安排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由图书馆老师讲授,内容包括图书基本分类法,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借阅书刊的流程,图书馆的资源分布及其功能,如何检索图书馆的信息资料,中文期刊网的使用等,介绍学前教育专业数据库及其利用。通过培训学生对图书馆的专业信息源及如何利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还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另外,图书馆的培训不能仅限于开学这一时段,而应随着学生专业课的进程以及在利用图书馆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不定期地开展针对性的讲座、培训等活动。在讲授的内容上应该增加信息意识、创新意识、自学意识和终生学习的观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127-03
信息时代,正确、快速、有效地掌握和利用信息,是信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高职生因对信息的收集、处理等方面缺乏长期有素的训练,导致其搜索质量不高,对信息的鉴别加工能力不强。此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对高职生的信息行为较少提供指导性帮助,不自觉地将自身放在了边缘位置,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行为能力,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生信息行为模式的特征
高职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对身边的各类信息有著天然的兴趣。他们的信息行为也相应地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对信息的认知较为明确
高职生思维活跃,对周围的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求知心态,在探寻新事物的过程中,他们对信息有着自身的认知。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信息行为做过一份调查,据统计,79.25%的学生认为发生的一切都是信息,学生对所获得信息的态度是,74.25%的人认为应加以鉴别后才可以使用。这说明,高职生有着较为明确的信息认知度。
(二)对信息的需求程度比较强烈
高职生除对学业方面的信息需求外,对交友、娱乐等方面的信息需求也相对强烈,67%的学生对信息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程度。学生们大多希望通过掌握实用的与信息检索相关的基础知识,完成自己对信息的最初搜索和利用。
(三)信息的获取动机更加多样化
大学阶段,学生们更是陷于信息的大海之中。一方面,他们对于自身学业更加关注;另一方面,为了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他们也关注周围与己相关的各类信息。对于获取信息的动机,65%的学生认为是学业需要,想为自己充电的学生占到67%,73.25%的学生是为了了解时事。此外,娱乐购物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动机之一。
(四)信息来源多样化,获取方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也越来越便捷,方式呈现多样化。互联网成为学生们寻求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让网络无所不在,它们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远远抛在了后面。随时随地获得信息,享受信息的方便与快捷是学生们对信息时代的要求。
从高职生信息行为特点中可以看出,高职生的信息行为也相应存在一定的模式。主要表现为:信息需求强烈,但由于信息来源不严谨,信息获取途径分散,导致搜寻结果与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信息模式缺乏图书馆的引导,使得学生的信息行为呈现出无序状态,并不是一种理想模式。因此,应重构高职生信息行为模式,其中图书馆还有着较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
二、重构高职生信息行为模式面临的问题
重构高职生信息行为模式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面临着诸多困难。进入新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总体来看,多数院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适合的解决办法。但由于各种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差异、部分图书馆员对服务意识的认识不充分等原因,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重构高职生信息行为模式的过程中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定位不明确,可信度排名不佳
高职生在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中,对图书馆的利用程度较低,使得图书馆在信息搜寻方面的专业特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与传递中心,理应是高职生获得信息服务的首选,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高职生对图书馆的了解与使用程度明显偏低。据统计,没浏览过图书馆网页和不知道图书馆网页的学生占到41.5%。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图书馆对网站建设和自身宣传不够,学生们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图书馆存在困惑。二是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难以达到学生的预期,特别是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角色不明,参与不够,致使学生们宁愿选择信息良莠不齐的网络,也不选择专业性和可靠性更强的图书馆。强化宣传图书馆的可靠性和专业性,打造图书馆品牌价值和可信度,提升读者信心和满意度,是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主动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不仅要求图书馆员有较高的业务技术能力,还应有很强的沟通能力。从目前来看,虽然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但实际工作中主动服务意识仍然不够,表现在大多数时候图书馆员还是坐等读者上门,在信息传递方面较少与读者主动沟通,有些馆员甚至对读者的信息需求视而不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图书馆也调整了各种应对措施,在现有的传播基础上,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动态等。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向学生们宣传图书馆相关的服务功能,用宣传展板展示图书馆的新闻活动,利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形式宣传图书馆的最新动态。这些宣传方式既能够展现图书馆的工作,又贴近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更易接受。总体而言,图书馆员在信息服务方面的素质不高,不能对学生的信息行为作出恰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信息行为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三)学生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得不对等
高职生对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热情很高,在使用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们通常采取的解决办法是自学或同学间相互探讨,很少向图书馆员寻求专业帮助,很难从图书馆的途径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因此,学生们普遍希望图书馆能够在馆藏书目、相关数据库使用、电子图书下载等方面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帮助。学生进入图书馆得不到专业的服务,信息需求不能满足,图书馆在学生急需的信息服务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对图书馆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得不对等之间的差距,既有损图书馆的专业形象,也让学生对图书馆产生不信任。长此以往,图书馆对高职生信息行为的影响势必渐趋减弱。此外,馆员专业素质不高,也限制了其为学生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能力服务素质,加深了与学生之间在信息需求方面的隔阂。
(四)高职院校图书馆未能有效利用恰当的服务措施和工具
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的投入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使用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宣传不到位和对实际操作的培训不够,多数学生不会使用,甚至不知道还有可以利用的电子资源。多数电子资源只是作为图书馆网站或信息化建设的摆设,使用频率不高。一方面,高职生对信息检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而对信息的需求又很高;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在发掘有效的服务措施和提供实用工具方面未担起应有的责任。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信息检索知识的培训,或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即便有个别图书馆开设过这些培训和课程,也是收效甚微。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培养的欠缺,加之文献检索课程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的作用没能得到很好发挥,使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处于停顿或迟滞状态。
三、信息检索课程在培养高职生信息素养中的实际应用
提升高职生信息素养的方法与渠道多种多样,实践表明,高职院校图书馆合理利用信息检索课程增强高职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高院校信息检索课程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偏重于实用,而非理论。其主要目的不是想收获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而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收获更多的课外知识及获取有用的检索技能。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经过调研,认为可将信息检索课程一分为三,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着重点的不同分别在三个年级讲授。一年级注重实用性,重点调动学生检索的积极性;二年级注重理论性,重点讲授如何进行专业信息检索;三年级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讲授如何为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通过将课程分解到三个年级后,学生对信息检索的热情空前高涨,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频率和效率均大大增加,信息素养得以进一步培养和增强。
(一)一年级:搜索达人,关注信息检索课程的实用性
入学第一年,大多数学生开始自己独立生活,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友等方面比高中时期有了更多的问题和想法,这些问题和想法一般都会通过获得相关的信息来加以解决。适时引入文献检索课程,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个阶段的信息检索要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种有目的的搜索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对信息检索的兴趣,以此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授课内容上,从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帮助他们找到正确获得信息的途径。例如,怎样在网上搜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如何鉴别信息的真实性等,拓展学生的信息检索视野。在授课方式上,借鉴慕课(MOOC)的相关形式,增加课上与课下的交流与互动,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学生与任课教师有一个共同研究、讨论的空间,用学生们最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讲授专业检索知识。
(二)二年级:专业检索,增强信息检索课程的理论性
二年级的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增多,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增加,检索的范围会更多地偏重于寻求专业解答。一方面,他们在一年级已经积累了初步的文献检索知识与经验,有了相对专业的训练;另一方面,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信息检索跃跃欲试,充满了探索更深入文献检索知识的热情。这个时候,就可以加强学生对检索专业知识及数据库使用的学习。与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使用主要限于中文数据库。图书馆老师以普遍使用的中国知网(CNKI)为例,对其使用进行详细讲解。同时,指导学生准确地选择检索词,通过不同检索词的变换(如主题词、关键词、自由词、相关词、同义词、近义词等)来达到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学生通过熟悉了解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实际操作,可以举一反三地对馆藏各类中文数据库加以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也会相应地参与发明专利的设计与申请,对专利与标准的检索也是他们应该必备的技能。这些实用的数据库操作训练,可使二年级学生进一步强化和熟悉文献检索的过程、掌握数据库使用的技巧、提高文献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三年级:信息加工重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除顶岗实习外,他们大部分时间会用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撰写毕业论文是对高职生文献检索知识的一次实战检验,针对毕业设计开展论文写作信息查询的讲授也是文献检索课程在三年级的重要任务。在这个阶段,学生有了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如何对搜索到的文献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和有效利用成为关键。图书馆教师可以与学生毕业设计所选的专业课教师合作,帮助学生确定检索信息的范围,指导他们根据毕业选题的需求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加工重组,充分有效地利用筛选过的信息,为毕业选题服务。在这种嵌入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信息收集的实用技巧,又培养和锻炼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信息检索课程是一门融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为一体的技能方法课,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文献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具有“授人以渔”的功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高职院校图书馆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参与指导高职生的信息行为,帮助其构建正确有效的信息行为模式,提高高职生的信息化水平,进而带动高职院校教师提升信息化能力,这种多方联动对信息化校园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晓晴.再论高校信息检索课程的教与学――基于信息检索为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4)
[2]胡敏.试论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与文献检索课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
[3]张国臣.专业知识嵌入信息检索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9)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国内学术文献信息运用中利用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市场占有率也是最大。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图书馆中电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师生从事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运用,在高校图书馆中,也是用户运用最广,使用率最高。以我校为例,在每年的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中发现,用户使用电子信息资源在逐年上升。截止2012年底,我校共有35种中外文数据库,其中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率最高,运用也最多。对我校用户的统计,以“知网”为例,在2007年全年的下载量为798360次,到2012年时全年下载量为1192538次,五年的增长高于49%。统计结果显示,用户需求增长很多。为此,本文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从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找出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优势,对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用户的信息检索选择更佳途径,为用户利用数据库时提供有效的参考。
1.2 研究文献综述
笔者以2003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2012年12月31日检索),按“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为“题名或关键词”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检索出论文13篇,因有重复,实际上是9篇。又在其中的引文中检索出三篇,共计12篇。
在这12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是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分别从三大期刊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效果、用户使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中王平南等的论文《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优势与特色评述》(2008/05),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收录内容、检索功能进行分析评价,文中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是我国三大权威数据库,这三种数据库在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这三大数据库学科范围涉及广阔且相互交叉,具有许多共性,但又各具其特色,也同时存有诸多不足之处”[1]。还有五篇文献是对清华同方和重庆维普的两种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分别从两种期刊数据库的收录内容、检索方式、界面设计、检索功能、检索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中李玲等的论文《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比较研究》(2004/05),对两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检索功能、检索效果,以及输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认为“这两个数据库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在收录范围和检索功能上各有特点和优势”[2]。
上述12篇文献,作者主要从三大期刊数据库的基本情况、收录内容、检索功能、检索结果和效果、界面设计、用户使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但唯独没有涉及到检索途径。本文主要从检索途径角度进入,对三大期刊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同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在检索功能和检索结果上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丰富其研究成果,使其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将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从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通过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优势,给高校各类读者的信息检索提供一些方法或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以期提高用户的信息检索效率。
研究方法采用比较研究法,查找文献资料作为比较分析,在网上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定量的比较研究。
2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概述
2.1 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基本情况
中国知网(http://)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公司于1999年6月共同发起建设,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国内9800多种重要期刊,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为主,同时收录部分基础教育、大众科普、大众文化和文艺作品类刊物,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目前全文文献总量达3720多万篇。文献来源于中国国内9800多种综合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其产品分为十大专辑:理工A、理工B、理工C、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十大专辑下分为168个专题和近3600个子栏目。该库收录各期刊 1994年至今的全文内容,部分刊物回溯至其创刊号。更新频率最快,CNKI中心网站是每日更新[3]。
2.2 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基本情况
维普(htt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源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1989年创建的《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其全文和题录文摘版一一对应,经过二十余年的推广使用和完善,全面解决了文摘版收录量巨大但索取原文繁琐的问题。全文版的推出受到国内广泛赞誉,同时成为国内各省市高校文献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量数据:包含了1989年至今的12000余种期刊刊载的3000余万篇文献,并以每年180万篇的速度递增。覆盖范围: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的12000余种中文期刊数据资源。分类体系: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所有文献被分为8个专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8大专辑又细分为29个专题[4]。
2.3 万方(WANFANG DATA)-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基本情况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http://.cn)是由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创办的。其中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自1998年以来国内出版的各类期刊7千余种,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社会科学、经济财政、教科文艺、基础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和工业技术等各个学科领域。其中核心期刊2800余种,论文总数量近两千万篇,每年约增加200多万篇,该库每周两次更新[5]。
从三大期刊数据库的收录内容及基本情况来看,“知网”更新频率最快,含有新事物新课题;“维普”收录期刊最多,内容较为丰富;“万方”收录核心期刊最多,质量最高。三大期刊数据库各具特色,相互补充。
3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检索途径的
比较
信息检索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6]。信息检索中检索途径的选择极为重要,用户使用信息检索,一般常用四种检索途径:“题名途径”、“责任者途径”、“主题途径”、“分类途径”。
3.1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题名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题名途径”是选择“篇名”或“刊名”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有设置,使用都很方便。
3.2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责任者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责任者途径”是按“作者”或“主编”责任者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也有设置,使用也很方便。其中“维普”有“第一作者”作为检索项,这是一大特色,特别方便用户查找,查准率要高。
3.3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主题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主题途径”是按“主题词”或“关键词”等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有设置,只是“万方”的检索项不在主页。
3.4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分类途径”的现状与比较
“分类途径”是按“各个学科分类”作为检索项,这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在“期刊导航”中有设置,打开“期刊导航”按所需学科进行查找。
总之,“题名途径”、“责任者途径”、“主题途径”、“分类途径”这四种检索途径,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都有设置,“知网”、“维普”的主页在“检索项”都有下拉菜单提示,相对一目了然,用户使用很方便。“万方”的主页没有下拉菜单提示,初次使用的用户可能不太清楚,不便使用。
4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检索功能的
比较
在使用全文数据库信息检索中,检索途径要选择好,同时还要全文数据库检索功能的支持,才能快速实现信息检索,找到所需的信息。检索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检索方式”、“检索导航”、“检索结果”。
4.1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方式”的比较
由表1中可以看出,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知网”的检索方式最多,一共有七种。前三种是根据用户对检索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检索需求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给出的检索方式,即基本检索、高级检索、专业检索。后四种是根据用户的检索需求给出的明确检索对象的检索方式,即作者发文检索、科研基金检索、句子检索、来源期刊检索。“维普”和“万方”根据用户使用数据库的习惯,以及对检索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检索需求的复杂程度分别提供了四种检索方式。从中比较,在检索方式的分类上,“知网”更胜一筹[7]。
4.2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导航”的比较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都提供了学科导航和期刊导航,这就便于用户根据自己需求按学科或期刊的内容分类检索文献。
由表1中显示,从学科导航来看“知网”的分类较细,“维普”和“万方”的相似。从期刊导航来看,“知网”的期刊导航类型较多,“维普”的期刊收录量最多,“万方”的期刊检索项较丰富,所收录的核心也期刊最多;三大期刊都有“首字母导航”和“核心期刊导航”。
4.3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结果”的比较
从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表现比较,如表1所示:对论文检索结果显示,“知网”的显示内容要丰富,有14种,“维普”和“万方”显示内容相对少些,各有10种;对期刊检索结果显示,三大期刊比较相近。
5 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在信息检索中的检索效果
的比较
使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最重要的是,要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效果如何,这里进行比较。
5.1 从“检索途径”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
从“检索途径”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知网”和“维普”提供的“检索途径”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各种检索需求。“万方”提供的检索途径比较少,没有第一作者的限定,对于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来说有些不便之处[8]。
5.2 从“检索功能”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
从“检索功能”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知网”对于“检索功能”的构建比较细致,几乎从各个方面对文献建立了检索入口,“维普”的检索入口也比较丰富,“万方”是进入“检索导航”检索方式才更加灵活和智能,检索的文献也较准确。
5.3 从“检索结果”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效果
在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相同的“检索途径”进行检索,看所得结果数量进行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2013年2月20日统计),可以看出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收录的各有特点,其中按“篇名”检索,维普收录量的最多,“万方”次之,“知网”相对少些。按“作者”检索,管兆勇教授是从事气象学研究,所著论文是科技方向,“万方”收录的最多,“知网”和“维普”收录的较少。按“关键词”检索计算机,“维普”收录的最多,“知网”和“万方”收录的少些。按“分类”检索高等教育理论,“知网”收录的最多,“万方”次之,“维普”要少些。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出,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综合性最强的是“知网”,收录科技信息文献多的是“维普”和“万方”[9]。
总的来看,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效果,“知网”的“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要相对完善,使用方便;但是“查准率”低。“维普”的“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相对也完善,但是“文档的清晰度”不够。“万方”的“检索途径”和“检索功能”不太方便使用,但是“文档的清晰度”好、“查准率”也高。
6 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6.1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建议
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应加强智能检索,提高查准率,以节省用户时间。如:可考虑增加同义词库和同名作者库智能选词功能,以便提高系统的查全率和查准率[10]。
6.2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议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速度”再快些,提高查阅率;页面清晰度再亮些,给人视觉观感要好些。
6.3对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建议
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功能”要细化些,在主页检索入口设置下拉菜单选项,方便初学用户使用;由于该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多,设置“第一作者”,能更加方便用户查找,质量高的学术论文。
7 结语
通过对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信息检索从检索途径、检索功能、检索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其中的优劣,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信息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各具特色,用户在选择时,应明确自己需求,合理使用。
给高校读者用户的使用建议是,低年级同学刚开始使用电子资源,建议使用“中国知网”,在检索中有联想功能,有利于查找电子文献;或使用“维普”,有“第一作者”为检索项,也方便查找。高年级和研究生读者及教师已经能经常使用电子资源,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对应的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针对性地来查找文献,以提高检索文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平南,吴娅娜.国内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优势与特色评述[J].图书馆,2008(5):88.
[2] 李玲,杨桂珍.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4(5):2.
[3] http:///cnki.asp
[4] http:///zwkjqksjk.asp
[5] http://.cn/学术期刊
[6] 叶继元.信息检索导论(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3.
[7] 贾文静.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功能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12(4):70.
[8] 谭捷,张李义,饶丽君.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4):12.
[9] 彭俊.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比较研究[J].中国索引,2005(2):13.
[10] 李玲,杨桂珍.我国两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之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