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4:3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言理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现阶段英语教学涉及面很广,反映在外语学习或教学上就存在着许多看法和观点。由于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习得的机制对于我们显得既异常又熟悉,同时又是那么陌生。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本人一直希望能探索一条适合国人学习英语的捷径,但又始终有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就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着重点。本文就英语教学现阶段的语言“习得”和“学得”展开一些探讨。
一、现阶段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究竟是二语还是外语,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二者的差异问题。目前大家对此的看法比较一致(Stern,1999:16)。“二语”常常指两种情况:第一,任何一门晚于母语而被习得的语言;第二,从掌握语言水平的角度看,指的是一个人所讲的‘弱式’语言和“次要”语言。所以“二语”指的是在本国内,人们学习并使用的某个非自己母语的语言;第二语言一般指在本国与母语有着同等地位的一种通用语。“外语”指本国语言以外的语言,自己国家以外的某个言语社区所讲的、非自己母语的语言。因此,英语在我国不是第二语言,而是外语。在我国环境里进行的不是第二语言习得而是外语学习。或者说,中国的英语教学至少在目前仍属外语教学。
二、语言“习得”和“学得”理论
“习得”和“学得”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监控模式,是目前大家引用最多且建树最大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大家引用“习得”和“学得”时,其内在含义大多是按照Krashen对两术语的界定标准。但是由于Krashen的理论由五部分组成,人们对其理论或假说往往也有侧重,对其理论有不同的叫法。“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他认为,在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注意话语的形式,只注意他们所要表达或理解的意义。“习得”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学得”是指(通常是在正式的教室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这种学习是系统的、正规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自己对语法书的阅读而了解到一些语法规则,并且能感悟和谈论这些规则。有意识学得的知识只能起到“监察”作用,即在说或写的前后监察言语输出是否合乎语法。他认为,只有潜意识“习得”的知识(隐性知识)才能使言语的输入和输出达到自动化,即能自然地运用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习得”看上去要比“学得”更重要。而“学得”的显性规则(语法知识)的作用不大。也就是说,一个已经习得语言的人在交际时,他可以对书本上的语法知识一无所知,但却能毫无障碍地进行交际。
因为我们如果用Krashen的观点,那么我们也应该知道其他相应的条件背景,做到前后一致,不歪曲别人,不能给别人的术语增添一些你自己强加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别人的理论和学说就不能进一步的发展。学术讨论必须有一个前提,你所用的术语是你自己创造的?还是引用他人的?如果使用某个术语时,加入了新的内容,就应该有所说明,或改换一种称呼。三、讨论与启发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就我国国情下大学生对英语学得和习得过程的理解谈以下几点。
1.Krashen的习得或学得理论是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
应该吸收其中的合理且能适合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的那部分,不能照搬照抄。但也不能用中国的标准对其理论狂轰乱炸。比如,不少学者对Krashen的习得/学得区分学持批评态度,称他的这一区分缺乏科学依据。但如果我们按照Krashen思路理解其思想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语言习得过程和儿童习得L1和L2时的过程相似”(Krashen,1981:1);“正式的学习环境对书面测试最好……有的研究显示非正式环境对促进真实语言的使用有优势,对习得有用。”这一点我相信有不少人都有体会。但Krashen还说,“正式环境既对习得又对学得有促进的潜势”等(Krashen,1981:6)。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何促进那种潜势?如何解决外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或“高原现象”?这些都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Krashen语言习得经验迁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改良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尽管母语已足以帮他们解决在一般社会活动中所谓遇到的种种困难。但随着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异族文化的交流,学生有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需要。由此,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外语做事的能力。
(2)建立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在言语、表情。姿态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关怀、欣赏、肯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减少学习压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阶段的外语学习往往远离现实生活,难以创造真实的生活情景。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没有真实性情景可依。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因素都是体现真实情景的语料库。可是,这个“语境库”毕竟有极大的局限性。教师必须在“真实性”,与“无真实性”之间作出选择,模拟真实程度不一的情况情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语境库”的局限性,形成多层次情景。
(4)运用综合的信息源和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媒体传递单源信息,结果学生难以提高各种语用能力,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语言软件的开发,我们完全有条件为学生创立一个多媒体,多信息源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仿真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
(5)提高语言的接触频率。外语学习同母语习得一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需要真实程度很高的活动空间,也需要一定量的活动时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外语学习活动经历三个阶段:理解语言材料(信息输入);丰富语言认知结构(知识积累);运用语言实践(加工输出)。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否是以前两阶段为基础,以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或提高为标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保证信息输入的密度、语言操练的密度、实践活动的密度。
本文从“学得”和“习得”两个方面探讨了外语教学的中心应放在学生如何学方面,教师的“教”也要以学生如何学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优势,提高语言刺激质量,避免语言僵化。我国的英语教学不是Krashen式的二语习得,中国没有二语习得的环境。所以,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第二语言习得/学得理论,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摸索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子和习得模式。
参考文献:
[1]Hawkins,R.SecondLanguageSyntax:agenerativeintroduction[M].Blackwell.
亚氏认为,真实的环境世界本身是复杂和多样化的,但复杂混沌背后的空间组织方式又是有章可循的,局部环境之所以能够恰如其分地存在于特定的时空中,与其所在的整体环境的组织关系密切。虽然环境由众多层级和不同尺度的要素构成,但当我们提炼出要素“原子”和“分子”的组织经验时,曾经发生在不同尺度中的美好环境才有可能再度出现。历经多年,在基于大量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后,亚力山大在《一种模式语言》一书中提出了从城镇、社区、邻里、建筑直至细部构造的253条模式,这些模式一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伴,代表着有活力的、自下而上的、适度合理的环境单元,并用通俗易通的图解和文字加以表达。同时,每一模式也可看作构成环境语言系统中的语汇,语汇之间可以依据设计条件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每一模式在尺度上都有助于完善它前面的“较大的”模式,同时也为后面“较小的”模式所补充,从而有助于设计者利用这些模式及其组织关系,在模式语言的语构网络中重构美好环境,实现建筑的“永恒之道”。不过,相比亚历山大早期的《形式综合论》和《环境结构的原子》等偏重数理分析的论著而言,模式语言理论除了延续结构主义思想外,也重视从现象学的真实体验中把握环境的意义,以达到“结构—人文”合一的理想研究范式。
(二)重视临场体验、回归质朴本真
作为模式语言思想的基础,《建筑的永恒之道》不但在源头上奠定了《一种模式语言》及其后来学术论著的思想基础,更重要地是指出了人们认知和践行“精神家园”的思考方式,那就是重拾曾经淡忘的现场感受、地方建造过程以及根植于场地和内心的历史情怀。在亚历山大看来,工业文明之前的城市环境似乎具有更多的“精神特质”,人们自发地、循序渐进地、相互协作地建造着他们的家园,为物质环境注入归属感和亲和力。而现代主义则倡导设计分工、图纸替代现场、技术精英主宰设计,导致设计者与使用者、环境与用户、物质环境与精神家园割裂。亚氏也在其所著《住宅制造》一书中揭示了现代主义生产体系下产生这些隔阂的必然性,并认为,只有对现行生产方式进行根本变革,才能重归自古以来便存在的设计“永恒之道”。之后,亚历山大强调设计应始终立足于现场感悟,分析及日常建造经验的积累,摈弃学院派的抽象说教和功能主义的金科玉律。虽说这些理念在当下看似乌托邦,但其间蕴含的人性关怀,对环境存在本真意义的追求都是难能可贵的。
(三)“彻底”的公众参与
从制度上改良现行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便是引入公众参与,《俄勒冈实验》和《林滋小吃店》等成果试图从实践上论证公众参与对塑造有活力环境的重要性,影响了“社区建筑学”和“社区设计”理念的推广,形成了“使用优先”的设计方法和以建立设计导则为目标的“任务书设计”模式。而亚历山大提出的253种模式正是以其通俗易懂的图解语言,以设计导则的方式帮助民众参与设计和建造。因此,以用户和使用优先为准则的参与机制不只停留在调研、分析和设计阶段,更在于实地的建造阶段,公众参与的彻底性也并非排斥设计师的指导,而是强调公众参与建造的全程性。唯有此,才有可能协调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和用户的多方利益,才有可能保证模式语言思想付诸实施。
(四)具有应变性的模式
模式语言不是一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僵化封闭的。253种模式在亚历山大看来只是迈向“永恒之道”的开始,人们只是在开始时以设计导则的方式套用该模式,然后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并内化为结构关联、临场经验和公众参与等思想,模式语言指导下的“永恒之道”才能真正实现。此外,使用模式的系统就像使用语言一样,有些语言根生于民间,即使是一般的公众也可以运用自如,能否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不仅仅在于人们掌握现有语言的多少和熟练程度,更在于是否能因地制宜地根据既有模式进行完善和变通。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们讲出来可以千变万化,这样每个人运用这些模式都不一样,可以产生无数不同的形式,就如同人类语言可以用来创造无穷无尽的句子一样。一旦人们从初学语法的限制中走出来,根植于现实建造经验的既有模式便赋予了新的意义,如此随反复,模式语言的适应性得到了延续。
二、模式语言的教学启示
(一)结构主义思想促进教学内容整合
面对环境设计的理性与感性、结构与人文、宏观与微观的专业特点,除了从上述某个侧面建构各个院校的环境设计教育特色外,整体的、基础性的、具有普适性的教学内容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然而,整体性的过程是要将上述分立的专业特性统一在一定的结构框架内,以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另外,学生习得的知识经验最终还要用于实践,而企业(公司)的设计项目一般均具有整体性,各类知识被统一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下运作。这样,与学校按课程分解传授知识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造成了企业项目运作的整体性与学校课程知识分解性的博弈,对以项目制合作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影响较大。而在《一种模式语言》中,结构化的设计思想使作者十分看重规划、建筑(含室内)、园林乃至细部构造等不同空间层次的整合问题,并借由结构化的理论模型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从学科专业的发展现实来看,环境艺术设计多年来的跨界与融合已催生出专业发展的包容性,如果将模式语言的设计方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内容将有自然获得模式语言结构化“基因”的可能。概括起来,在学期项目制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分为课程之间的整合和课程内部知识模块的整合。以居住区环境设计为例,授课内容的编排可与模式语言的空间组织层级相对应,课程从小区详细规划开始,经由园林设计、建筑及室内设计,再到细部构造设计,我们称这种一般框架为教学的“基本模型”,是描述和指导学期项目教学的基本结构。然而,基本模型结构并不意味着设计及教学过程时序的固化,相反,由于项目设计的整体性,不同空间层级的设计内容是相互渗透和彼此制约的,完全分段式的教学安排显然不能胜任。例如,设计流程末端的细部构造设计会影响甚至原有的方案设计,园林设计未能与住宅内部需要优质景观的房间相对应,均会导致上下游设计过程中出现负反馈的情况,而且,现实项目的运作过程可能比教学时的情况更为复杂、多变。因此,除遵循常规教学管理的“自上而下”的“基本模型”外,仍需补充“自下而上”的“修正模型”予以完善,修正模型的意义在于其自由度和灵活性,将来自各个课程的不同知识模块(模式语言)进行跨时段组合,以灵活介入的方式适时“插入”基本模型之中,由学期项目教学总负责人组织调配,这对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二)从模式借用到自主创造
设计创新更多是立足于既有成果的继承、重组和模仿,并在长期的借鉴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的思考方式和知识技能。模式语言为初学者提供了便于模仿的环境单元,这与大多数初学者经由模仿再到创造的学习过程相似。因此,依照模式语言思想,教学的第一阶段可强调借鉴和模仿,学生只需借用既有模式语言或对其稍加改动,便有可能设计出具有活力的环境场所;第二阶段应突出学生思辨和重组各类模式语言的能力,以模式语言的评析和反思为主导,逐步替代第一阶段的模仿,为创造性地改良既有模式奠定基础;第三阶段是形成设计思想的认识论阶段,除了帮助学生运用模式语言理论组织环境系统外,形成模式语言的观察和思考方式应比掌握既有的模式语言本身更为重要,这种观察和思考方式就是重视临场体验,从真实的自然条件、社会文脉和行为事件中检验和创新原有模式语言。因此,经过由模仿上升到设计方法论的过程,不仅是模式语言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相吻合,理论研习与教学实践的联姻可藉此形成。
(三)重拾临场体验的设计研究方法
设计研究方法除了基于实证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的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外,个人主观经验的积累和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模式语言理论看来,基于个体经验和理解的现象学方法在强调身体作为环境感知中介的同时,也强调了身体作为设计和建造中介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环境设计教育所日渐缺失的内容。设计中介(工具)在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简化或弱化我们观察、设计及建造的本能,完全借助图纸或其它新媒介,设计和建造成了纯粹的“人—图”关系或“人—机”对话,潜藏于土地、空气、山林、雨露和世俗生活的场所情态正被时髦的“设计理论”和工具所替代,最终可能导致作品远离现实生活,仅存留其作为躯壳的外表形式。因此,从模式语言思想感悟设计教学的真谛在于重拾临场体验的设计方法,在适当借用现代设计中介(工具)的同时,在身体与场地、身体与材料、身体与现实建构的过程中回归环境设计的“永恒之道”。
1语言习得四要素的内涵及数学模型的构建
语言习得的四要素是指:多媒体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传统教学。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构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在《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语言习得的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构建是根据语言传播要素的分析,构建四个数学模型:时间模型、内容模型、方式模型和层次模型。时间模型指小时间数模和大时间数模。小时间数模指的是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分配。大时间数模是指某专业、某科目整体教学时间的多元素化时效性配置。内容模型,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指的是语法、语音、写作、翻译、阅读、词汇等的时间分配和使用策略。方式模型指的是针对某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哪些方式的学习与教学策划和课堂要素诸方面的变量效果的整体效益。层次模型指按某一课程的整体要求、专业层次、学校定位、培养目标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注重语言学、教育经济学、数学模型三个学科的优化组合。该模型运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理论、经济学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应用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理论。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理论研究以经济学的投入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二语习得理论为研究平台,以应用数学的数学模型构建理论为研究载体进行综合理论研究。本模型注重与语言习得尤其是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希冀推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数模理论与应用数模。本模型尝试对语言习得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进而对语言习得四要素数模进行定性描述。
1.1现代语言习得数学模型四要素的现状
1.1.1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声、电、光、影等多元素的功能,使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它能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也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1.1.2自主性学习的现状《课程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式发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向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此,网络自主学习进入了英语教学的平台。
1.1.3研究性学习的现状20世纪初杜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课程改革。其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学校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学校即社会,学生能熟悉和融入社会,而不是脱离社会。于是美国学校摆脱了欧洲的影响,有了核心课程、概论课程和问题课程等的设置。20世纪80年代,这种课程在美国的学校已经非常盛行,大约在90年代传到了欧洲。
1.1.4传统教学的现状传统教学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以知识拥有者、赠与者和传授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以各自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和知识优势进行充分备课,完全控制课堂讲课的模式、授课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解答深度或层次。
1.2语言习得模式的研究趋势网络教学自由空间大,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样学习、解疑答惑为重点。在教学中以研究性方式获取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现代教育的这四大要素,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以数学模型形式创建新的教育合力是现代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2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意义
2.1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数学模型的构建研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要素的新的教学及学习方式的研究,它着重于以理性的方式合理分配课时、安排授课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决定什么可以自学,哪些内容该讲;它要求采用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策略的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学习信息进行搜索、整理、挖掘,将定性和量化的课堂内容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2.2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多媒体、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四位一体的结合,可以克服不同情形中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病,取长补短,优化时间和内容配置。
2.3更充分地发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数学模型的指导下,授课时间和内容得到精确地量化,从而更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度使用教学课件授课等现代化教学中出现的弊端。
2.4更全面地贯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以多元化与个性化为显著特征的后工业社会里,在工业社会背景中产生的集体教育形式也将作出改变,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要求将会更加强烈,未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是一种凸显个体化的集体教学。数学模型的建立,探索个性化教学中的共性因素。
2.5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引入相容性数模理论进行新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数学模型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更具科学性、准确性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描述性方法的随意性,减少研究成果在应用中的偏差性。
3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研究对象
随着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的课堂教学随意性也随之增大。在100分钟的课堂中,有的教师几乎完全充当点击鼠标的作用。虽然信息输入量增加了,可是学生对知识输出效果的收益性并不明显,甚至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因为多媒体技术使用不熟练等因素,整个课堂教学基本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借助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把传统教学与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条件下,如何进行科目课堂教学活动的最优化设计。
4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研究旨在解决的问题
通过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我们希冀解决现代教育中所出现的如下几个问题:
4.1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因课件束缚而画地为牢,束缚了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
4.2网络自主学习的问题很多学生还不适应网上自主学习的方式,对学习的策略、态度和动机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不理想的学习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缺乏情感交流。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且做笔记比较困难,影响学习的效果。网络自主学习的测评体系还不够健全。此外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网上监控和测评具有很大的困难。将自主性学习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时间的主要占有者、支配者。
4.3研究性学习的缺位研究性学习在国外被大规模倡导过三次。第一次对“启蒙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二次主要是适应工业化时代和社会民主化的需求,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人。第三次是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欧诸国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国。其主要特征是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合理性,推动了课程改革运动——学科结构运动。
目前,我国倡导建立创新型社会,因而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的一个大胆突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策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知识习得新理念。
4.4传统课堂教学的欠缺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表演独幕话剧。教师本人既担任导演,又担任角色演员,对于经过精心准备的教案而言,教师又是编剧。教师个体单调的形象语言、语音、语调,大大地降低了知识的可传播性。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强化了课堂教学技能的多层次性,但仍未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的禁锢。学生学习的课本是文字语言、教师板书的是文字语言、教师讲课用的是口头语言。这种文字+口头的两元语言传播途径,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多媒体声、光、电、影等元素传播的冲击下,显得十分乏味;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元化传统课堂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对现代化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要求。
4.5用数学模型整合语言习得四要素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自主性学习、研究性这四个语言习得要素各具优势、各有欠缺,我们构建语言习得数学模型旨在整合语言习得四个要素的优势,消除各自的缺陷,形成四要素合力优势,用数学模型定量描述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满足21世纪经济全球人才培养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3]李耕砚.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J].双语学习,2007,6.
[4]李孟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5]陈美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6]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7,6.
[7]赵艳,朱坚冰.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科教文汇,2007,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满腔热情满腔爱。不一往情深,就钻不进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就不可能获得真知。学生学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也说过:“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生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感情,就能孜孜矻矻,深入其中,寻求知识宝藏,就能刻苦地进行训练,正确地使用。怎样激发他们热爱的感情呢?
抓住汉语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它的悠久历史,懂得它源远流长,激发自豪感。结合课文的讲谈分析、结合学生听、读、说、写的训练,传授语言、文字、语法、修辞等汉语基础知识,分析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激发热爱的感情。比如辨别字的形、音、义,不能只机械地、呆板地就某个字论某个字,要讲出汉字的特征。让学生理解汉字就是由横、竖、撇、点、捺、提、钩等七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不管是笔画少的,少到两画,如力、乃、又,还是笔画多的,多到二十几画,如蠢、羸、攥,都饱含线的艺术,各个部件组合得紧凑、有韵味,形体匀称,给人以图画美的感觉。汉字的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反映了这个工具表情达意的准确度和精细性,启发学生饶有兴味地进行辨别、探讨。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根据史前文物资料推测,大约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汉语字词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同义词近义词区别的细微,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远非其他国家所能比拟,教学时可适当采用比较的方法与英语、日语、德语等有关词语比较,比出汉语的丰富多彩,比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引导学生赏析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学的感情。在德国,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歌德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在统一德意志语言,使德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之林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可那时已是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而我们伟大祖国很早就出现了《诗经》、《左传》、《楚辞》、《史记》等伟大作品,那都是公元前的事。至于公元后的文学作品,真是多如天上的灿烂群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更是在世界上闪射着夺目的光辉。带领学生学习古往今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成的佳作,犹如身入胜境,在无数瑰丽璀璨的珠宝中观赏遨游,美不胜收。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表现力,哪怕是一首小诗小词,也有无穷的趣味。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仅仅二十七字,绘出了栉风沐雨恬然垂钓的图景。人物、山水、草虫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色彩班谰,生意盎然,用诗词表现画的形象、画的意境的技巧令人惊叹!又如把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启发学生从诗中的忧与喜来领会语言文字巨大的表现力。写国破之忧愁,笔笔忧,句句愁,花鸟草木皆添愁;写收复失地之喜,一个“狂”字,感情横溢,思绪腾飞。“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联诗句,四个地名,佐之以“从”、“向”、“穿”、“下”等介词与动词,把归程的路线、飞越的神思、急切回归的心情、喜出望外的感情等等表达得淋漓尽致,发挥了很强的感染力。语言文字的奥妙无穷,有时奔腾如滔滔江水,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中“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倾泻感情的典范,语句短促,历数罪状,犹如短枪,犹如匕首,锋利无比,发挥了强烈的战斗作用;有时洗炼如矿出金,质美意深,如《一件小事》中“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的“榨”字就经过洗炼之功,把车夫形象的高大、“我”内心的感动与觉醒刻画得入木三分,字虽一个,但有千钧之力。语言的奥妙远不止上述说的这些,颠倒词序,增减字数,正话反说,褒词贬用,虚实搭配,含蓄豪放,绮丽雄浑等等均大有琢磨推敲的天地;至于音韵的和谐、语调的铿锵、节奏的明愉等等可诉之于学生的听觉,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之中体会语言的优美生动,培养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真挚热爱的感情。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其意义绝不局限在语言文字的本身,而是输送给学生多种营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等都可渗透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给学生的思想情操以熏陶感染。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然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听说,还是读写,它所表现出的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决定这四种外在能力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单纯地就听说读写去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应该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时,也不能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语言思维的训练看成是同一层面的东西,而应该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去带动听说读写的训练。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呢?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基本关系:
一: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
正因为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结合,我们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注意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要注意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必须结合听说读写活动来进行。
我们说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必须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在80年代一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如果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搞成两张皮,非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会流于形式,而且听说读写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必须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二: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训练。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是个大问题,这是造成学生文章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内容可思考,必须重视扩大阅读量。同观察的要求一样,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作者学语言,学思维。这样,学生的知识材料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其次说说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80年代中期,有些地方出现过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且不说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责任,即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便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再如情感,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关系。
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除了要处理好以上诸关系外,关键还在于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核心内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要求上,我们既要防止脱离思维训练去单搞语言训练的倾向,也要防止脱离语言训练去单搞思维训练的倾向,做到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语言训练之所以要同思维训练很好的结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的问题,是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着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止思维的发展要受影响,语言的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抓好思维的训练,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词语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概念方面的内容,在句子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判断方面的内容,在论证方法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推理方面的内容。不论听学生回答问题还是看学生的作文,不仅要注意到学生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应该从语言的问题中看到思维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知识吸收、消化、输出、运用、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并非是为了学习,最终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运用、创造是个体的事情。所以,活动课程强调研究“什么样活动最能促进人的发展”。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生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自身。我想语文活动课程就应该致力于研究: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是主体的操作性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2.时间空间的开放性原则
过去,一些学校大多将活动课程,移到课内,纳入课表,把学生的自愿变为强制,把主动变为被动,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活动课程管理难于超越学科课程管理模式,封闭有余,开放不足。
有学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语文活动课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学校、家庭、社区、大自然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这必然导致学习语文不以45分钟课堂为限制了。
语文活动课程时间的安排应据其具体内容安排时间,有的内容一节课,有的内容一星期,有的内容可能要一个月甚至更长。如1999年放寒假时,我布置学生收集优秀春联,开学后我们进行整理、交流、评比,教师进行对联知识讲解,指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
空间上也是如此,有的要到工厂参观访问,有的要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要到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所以空间也是开放的之,活动课教学时空的设计应该注意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不同活动内容的特殊空间和环境应该延伸到适于在合适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使其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教材的本土化原则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活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是获得经验的手段,这必然要求活动课程设计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本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环境等与学生不着或多或少或紧密或松散的关系,这些都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
搞语文活动课程离不开地方上一些机关企业单位的支持与帮助。学生的一些经验与本土联系更加紧密,教材本土化,可以和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
4.学科渗透原则
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与其他学科较好的渗透存在两个方面限制:①时间限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②教学内容、目标的限制。但是这些限制在活动课程中都不存在。语文活动课程更是如此,它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艺术等密切相关,在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只有将许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而这一点与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谋而合。因为学科渗透,有利于知识创新潜能的开发,学科的相互作用会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发生激烈的碰撞,进而达到学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语文活动课程目标拟定
活动课程目标与学科课程目标不同。我们很难将一次活动课的目标明确界定在某一具体方面,不同学生有着自我体验到的不同收获,这些收获既有显性的,也有某些隐性的。根据活动内容,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或整合多种活动方式,并不断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因此,同一项活动,可能有多种结果,而且结果表达的方式也可能是多元的。针对这种情况,对语文活动课程,我提出这样两个总目标。
1.过程目标
所谓过程目标,就是指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意志,为完成活动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等。
2.期望目标
期望目标,就是教师在组织语文活动课时期望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方面所能达到的目标。
过程目标和期望目标的提出和建立,有利于教师摒弃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的陈旧观念,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兴趣与信心。因为在每一次的语文活动中教师看到的都是学生的进步、过程目标的逐渐达成。
三、语文活动课程设计
1.创设情境。情境指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情境可分自然情境和人为情境。例如,我曾组织学生参加南京梅花节这样一个语文活动,我就先为他们准备了这样一些材料:“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简介”、“梅花节活动内容”、“梅花山风貌”、“如何品赏梅花”、“梅香似海嘉宾来”、“梅花节花絮”、“梅花节活动日程”、“‘节展经济’梅当先”、“南京梅花溯源”等。学生阅读了这些材料,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强,为后面的活动准备了必要的知识,学生内心有了强烈的参与欲望,这首先就为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情境,当学生实地参加活动时,便对自然的、现实的情境有了更具体、更深刻地认识。活动非常成功。学生的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情境,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感受性,使学生逐步达到活动的最佳状态。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活动任务精心选择自然情境和设计适宜的人为情境。
2.确定问题。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的主题,如“说梅唱梅抒心怀”;二是指活动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如“由新词语出现看社会发展”。问题是促进活动过程不断深化的关键因素,只有情境而无问题的活动不成其为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主动性,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或教科书上的;二是开放性,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本身的限制条件少,因而结论一般不是惟一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学科课教学中的问题受限条件多,结论一般惟一,属结构型问题。如有的学生在看电视中发现许多广告很让人厌烦,一看就知道虚假成分较多,“喝了就是不感冒”,真有这第灵验,还要研制感冒药干什么?针对这种情况,我适时引导,及时组织了“优秀广告语收集、欣赏与创作”的活动,因为问题是主动的、是开放的,所以效果非常好。
3.激励思考。活动课教学中思考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思考是事实所暗含的,而不是它所呈现的,因而它具有创造性,活动课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学生乐于思考,并且在思考的同时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知识和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感到惊讶,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杜威甚至认为,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到的快乐,就是思维的创造性带来的快乐。第二,由于思考具有独创性,因而观念是不能传递的,“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人已知的事实”。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能只是培养从“未知”到“已知”的因循者,而应培养从“未知”到“知”的创造者。因此活动课教学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观念,证实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这样,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无论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自己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
①语法学习过程较长从我国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来看,基本上都选择了计算机编程C语言、C++、C#、或java等,从这些编程语言的比较来看,其中相对要容易学习和掌握,而C语言、C++相对要比较难掌握,它们属于强类型编程语言,语法比较复杂,其中会存在较多的语法陷阱,导致学生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纠错上,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修正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不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形成,最终导致只会使用一些编程工具,但是却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编程工作。C#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即使是比较优异的一种,但是使用C#进行编程,需要计算机具备较高的配置,如果学校机房设备等比较落后,或者是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不足,那么进行设备更新,采用高配置的计算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C#仅支持windows平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部分不能在windows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使用这一语言。
②受高校授课制度的影响编程语言的学习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而一般高校的授课时间都是固定的,每节课程的时间需要统一安排,排课老师需要考虑不同课程之间的授课冲突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无法实现编程教学的集中授课,而只是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分节学习,这种授课模式对于编程教学来讲,其弊端就是难以让学生形成连贯性思维,通常会造成尽管这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已经全部掌握,但是等到隔几天再进行下节课的授课时,却全部都已经忘记的现象,导致编程教学效果较差。客观来讲,编程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不容易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编程语言(如C语言、C++等)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语言,一般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入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将其基本要领教授于学生之后,还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然而,这些编程语言自身的学习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如C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功底,要详细的了解并理解堆栈、内存、指针、数组等概念,掌握代码的书写要求,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代码就好比是天书,无法正常的判断代码错误原因,最终导致学习失败,最终放弃对编程语言的学习。
2Python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与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相比,Python语言表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笔者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①学习难度最小化首先,Python的代码书写规则与计算机算法中的“伪代码”非常相似,GuidovanRossum最初在开发这一语言时,参考了ABC语言的特性,使其最终设计出的语言书写规则与日常英语十分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语言的易用性,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研究就可以迅速掌握,大大节约了教学资源。Python可以支持unicode字符集,因此就解决了ascii字符集的字节存储空间问题。uniocde字符在其它语言中一般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转换,而python具有强大的序列(各类定长数组、动态数组、字符串等),从而较容易的实现了在同一个序列中放置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以此省略了较复杂的组合变量声明和处理。还有就是Python自身的IDLE既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又可以在UNIX上得到较好支持。学生只需对python进行入门学习,便可以快速的进行代码书写。
②提高学生学习动力Python编程语言具备对学生的计算机功底要求较低,因此扩大了其使用人群,尽管是计算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非本专业学生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能够树立较强的编程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国有不少的编程爱好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而Python的易用性恰恰解决了他们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面向用户的设计和偏重程序逻辑的编码方式,让更多的编程爱好者树立较强的编程思路。③强大的类库使编程更简易Python有强大的各种类库的支撑,具备较多的免费编程资源,更容易进行布置,因此减小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速度。另外,由于Python是开源的,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可以自行扩展Python的库,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类库。
第一,从“反比”和“反比例”的含义看,二者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所谓反比一是指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反的变化。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反而逐渐衰弱,这就是反比。二是指反比例。很显然“反比例”是“反比”的一种情况,而“反比例”指两个量A和B,如果其中的一个量A扩大到若干倍,另一个量B反而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或一个量A缩小到原来的若干分之一,另一个量B反而扩大到若干倍,这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叫做反比例。“反比”和“反比例”这两个概念中构成的双方变化方向是相反的,这是两个概念的共同之处;而反比例中的A和B还具有一特殊属性,即A·B=M(M为一常量),而反比的两事物或两方面(如果能量化的话)A·B不一定是M(M为一常量)。正因为教材中提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所以我们必选C。但在实践中肯定是大于50元的(根据学生反映和我的调查)。这一区别引发我们思考:这50元是如何确定的?既然有人提出不是50元,能不能设想并证明二者是反比关系?如果反比关系成立,其中能不能找到二者成反比例的情况。
第二,“反比”和“反比例”在实践上的区别。教材把二者确定为“反比例”关系,尽管商品价值量的构成很丰富,但能很快地确定因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的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结果;如果二者是成反比关系,那么,因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的商品价值量变化的结果就不那么容易确定了。马克思曾说过:“我们计算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时,必须把预先用在这个商品原料中的劳动量以及消耗在实现这种劳动所必须的装备、工具、机器和房屋的劳动,加到生产的最后阶段所费的劳动量上去。”根据的观点,我们通常把商品的价值量分为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和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物化劳动(简称死劳动)的价值量。这样,上述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就可转化为劳动生产率与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以及劳动生产率与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价值量的关系了;而生产中所需的物化劳动和生产新商品的劳动是在劳动内容和时间上有区别的两个劳动。所以,在这里我们还必须把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包括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死劳动的生产率与转移到新商品中死劳动的价值量的变化关系,以及生产新商品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与凝结在新商品中活劳动的价值量的变化关系,其变化是相当复杂的。下面,我们列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商品价值量变化的四种情形:
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这时由前者决定的死劳动的价值量不变,由后者决定的活劳动的价值量降低,因此,这时新商品总的价值量降低,但绝不会成反比例。马克思在《工资、价格和利润》一文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愈高,消耗在一定量的产品上的劳动就愈小,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校劳动生产率愈低,消耗在同量上的劳动就愈多,因而产品的价值也就愈高”。显然,马克思也未肯定二者成反比例。
2.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而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这时的变化结果与上述一致。
3.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构成的二者升幅不一致。假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到新产品中的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上升N倍,无论后者即生产新商品的活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其结果是由这二者共同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绝不会是N分之一,可见,二者成反比关系。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10岁,其中男75例,女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1.0~9.0岁,男39例(65%),女21例(35%),其中肺炎20例(33.33%),脑炎4例(6.67%),肾病综合征18例(30.00%),急性肾炎13例(21.67%),腹泻5例(8.33%)。观察组患儿年龄1.5~10.0岁,男36例(60%),女24例(40%);其中肺炎21例(35.00%),脑炎3例(5.00%),肾病综合征19例(31.67%),急性肾炎12例(20.00%),腹泻5例(8.33%)。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肢体语言沟通,对护理过程中两组患儿医嘱的依从性、接受度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2.2护理方法
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表情和姿态方面。护理人员进入病房不应戴口罩,以亲切自然的笑容相对。在护理工作开始之前对患儿进行日常沟通,并对其进行夸奖和表扬,使患儿有愉悦感,拉近护理人员与患儿的距离。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的过程中,应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严禁一边说话一边望向别处或做其他工作。对患儿及其家属的问题应积极耐心并且面带微笑的解答,直到对方满意为止,以免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第二,眼神和目光方面。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与对方的目光对视,结合微笑的表情,营造轻松的交流环境,缩小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严禁目光游离、面无表情、皱眉或表现出漠不关心、不耐烦等情绪。第三,抚触方面。在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如换药、打针等前后对患儿额头、脸庞或肢体部位轻微地抚触,增加亲切感,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
1.2.3评定内容和标准
依从性和接受度调查,以4级标准进行评分,0分为完全抵触,表现为患儿拒绝进行治疗,哭闹不止,严重不合作;2分为部分抵触,表现为接受治疗但拒绝配合,虽有抵触情绪但最终能够完成治疗;6分为部分接受,表现为接受医生治疗,服从医嘱,但对部分要求仍表现出不配合;10分为绝对接受,完全服从医嘱,治疗过程中对所有治疗均能配合。满意度调查:以0~100cm标尺作为衡量标准,0~30cm为完全不满意,31~50cm为不满意,51~80cm为满意,>80cm为非常满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医嘱依从性和接受度调查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完全抵触和绝对接受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儿童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及其情感表达的认识有限,因此儿童对情感的认识大多来源于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来判断对其自身的利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规范肢体语言对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在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的基础上,我们对护理过程中可能造成患儿及其家属恐惧、害怕、焦虑等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护理过程中的肢体语言表达进行规范。我们认为面部的表情最为重要,当患儿面对陌生的护理人员时首先看到的是护理人员的面部表情,面带亲切的微笑能有效缓解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抵触情绪甚至是敌意,此时若表现出讨厌和不耐烦的神情,则极易引起患儿的反感,从而导致患儿哭闹、挣扎等,影响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过程中,面带微笑能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消除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恐惧,但若患儿的病情加重,此时的沟通便不宜面带微笑,而应保持严肃。肢体的表达也是情感的体现之一,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过大或个人情绪等原因的影响,在对待患儿及其家属时,部分医护人员会表现出急躁、不耐烦甚至是不理不睬等现象,不仅对患儿及其家属造成不愉快的情绪,同时对其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也会大幅度的降低,这也是近几年来医患矛盾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求在与患儿及其家属的交流过程中,除面带微笑外还要求保持端正的姿态,面对面解答家属的疑惑或与家属沟通患儿的病情,保持眼神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医患关系,稳定家属的情绪,同时能增强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在面对患儿以及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我们要求在语言上对其进行表扬、夸奖和鼓励,使患儿能够消除紧张的情绪以及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同时通过对其头面以及肢体的抚触让患儿感到舒适和信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配合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从患儿的依从性和接受度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方面进行调查,发现经肢体语言护理后的患儿其医嘱依从性和接受度均较常规护理患儿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人的交流方式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人们普遍认为语言交流是信息沟通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信息传递起着主要作用。对播音主持工作者来说,语言交流是通过各种传媒工具向受众传达信息最常用、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手段,而非语言因素是通过各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将主持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向外表达的手段,它传达着比语言交流丰富得多的内涵,可以弥补语言交流的缺陷,帮助人们加深对彼此的理解,领会对方的真是意图,防止误会和歧义的发生。同时,播音主持工作者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中,他们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受社会普遍规律的支配,要利用好非语言因素,就要使用社会大众约定俗成、普遍认可的各种方式,认真提炼,力图准确、生动地表达要求,为语言交流起配合、修饰的作用。
通常,人们使用非语言交流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文化层次高、修养较好的人,借助语言交流较多,能清楚地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而文化层次低、修养不够的人,不能较好地利用有声语言,只能更多地发挥非语言手段的辅助作用。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既不能过多地使用非语言手段,指手画脚,让人眼花缭乱,又不能使用地过少,单一地运用语言手段。恰如其分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能更充分地传情达意,乱用或不恰当地使用都会影响节目的质量和主持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理想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是自身能发出明确易懂的非语言信息,并结合对方发出的非语言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予以调整和回应。
那么,非语言交流的手段有哪些呢?
(一)体势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精神应该通过姿势和四肢的运动来表现"。人的体势有很多种,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而当播音主持工作者把体势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手段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他们的态度,表达特定的内涵。比如身体后倾,表示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侧转身去,表示不屑一顾、心不在焉;拍案而去,表示怒不可遏。应该注意:
第一,主持人要保持体势的放松,在与重要人物交谈时,也要克服拘束、紧张的情绪。在与人谈话时,尽量保持身体的前倾,以表示对对方的热情和尊重,提高对方谈话的兴趣和沟通的欲望。第二,主持人在对方进入、离开谈话场所时,要站起身来,以表示谦恭有礼。第三,体势的运用要符合主持人自己的气质特点和性格特征,开朗乐观的主持人可以使用幅度大的体势,并且数量上也可稍多些,优雅文静的主持人可用一些象征性的体势,力求简而精,动作幅度小。主持人也可以通过电视等途径学习其他人的体势,并在实践中练习,寻找自己在体势方面的不当之处,这样时间长了就能加以掌握,使之成为自己实现传播服务的手段之一。
(二)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内心的喜怒哀乐、惊恐悲伤都可以通过面部肌肉有意或无意运动呈现出来,如眼神游离、表情局促、鼻翼扇动等面部表情可以看出焦虑情绪。恰当的面部表情,可以表达自己的乐观、豁达、自信的思想状态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平时通过掌握一些技巧,有意识的增强气质方面的锻炼,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就能借助面部表情灵活地为有声语言服务。播音主持工作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特别是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观察人们表现出来的殷切、快乐、焦虑、急躁、愤怒以及其他一些情绪,并注意应用于自身实践。
人们从外界收到刺激,在会表情上迅速作出反应。在面部表情的表达中,嘴巴和眉毛传达的信息量最大,这就决定了微笑的重要性。微笑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表示快乐,还可传达友好、欢迎、欣赏、鼓励、赞同等信息。对播音主持工作者来说,他们的性格不同,有的开朗爱笑,有的矜持保守;对于节目而言,有的严肃正式,有的轻松活泼,因此,主持人对于微笑的把握要掌握好分寸,以切合节目内容和符合自身个性为原则,既不能过于严肃也不可笑得过于勉强,女主持人尤其要掌握好这门技巧。(三)副语言
副语言作为非语言交流的工具之一,包括声调、语速、重音、节奏、停顿等,它有助于表达人的心理状态和态度,是人们内在气质和思想的外在表现,会影响他人对自身思维能力、人格特点、思想修养、心理状态的评价。人除了原本的声音外,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会形成一种经过修饰的声音。要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学会调控自己的声音。播音主持工作者尤其要在声音的控制上下功夫,塑造一个符合自己的声音型形象。
对于声调而言,不同声调传递的信息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来,温和轻柔的声调最容易被大家接受,它显示友好和真诚;阴阳怪气的声调,显示古怪刁钻、冷嘲热讽;深沉缓慢的语调,显示同情和伤感;高亢颤抖的声调,显示兴奋和激动;带浓重鼻音的语调,显示傲慢和鄙视;轻忽上扬的声调,显示冷漠和不屑。主持人要掌握声调的适中,不能过高或过低,保持声音的浑厚和节奏,应避免:音调过高,给人以不稳重和年轻气盛的感觉;音调过低,给人以难以捉摸的印象;语速过快,让人难以深入理解,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语速过于缓慢,会显得压抑和死板;呼吸声音过大,给人粗俗的感觉;尖锐刺耳,会给人以厌恶之感;语调呆板,声音沙哑,会降低说服力和吸引力。
(四)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眼神正是反应了人的内心状态。生活中人人都会与他人进行目光交流,可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职业色彩。主持人应采用社交性的较亲切的目光,并与副语言和面部表情相互配合来加强沟通。首先,要积极主动地注视对方,尽可能多得进行信息交流,但避免长时间盯着对方,造成对方的心理压力。其次,对方注视主持人时,主持人要积极予以回应,保持与对方的目光接触。至于目光接触的长短和次数,要依情况而定,遇到比较敏感的话题时,就要减少目光接触,缓和尴尬情绪。再次,目光注视时不一定要盯住对方的眼睛,可以停留在鼻尖、嘴、眉间、头部侧方,以减轻目光长时间接触的压力,形成轻松、自然的沟通气氛。这些目光沟通技巧的获得,不仅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而且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播音主持工作者的非语言交流能力的养成,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不同的主持人,在先天或后天上的能力都有所差别。先天的条件无法改变,只能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提高,在已有知识和固有气质的基础上,积极、刻苦地学习和锻炼,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时间久了就会有所获益。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