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4: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神经外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言学习有着循序渐进的自身特点,在医学院校也不例外。语言首先为通用语言(EGP),日常基本交流的语言,然后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用语。我们培养的是专业人员,但必须具有基本的社会交流能力,其次才是专门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在学生入校之初,我们要引入大学公共英语的内容。由于医学院校的特点,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是精英教育,以培养高端人才为主,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是经过选拔的,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英语水平之上,通过一年的公共英语提高,可以过渡到ESP的层面上来。在第三学期的英语课程设置中,首先引入医学英语常识性质的内容作为辅助。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对医学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总能不断摸索,循序渐进地向ESP专业英语的方向发展。
1.2ESP教师教育ESP教学设计
对教师有专业与语言的双重要求,需要ESP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信息进行搜索、筛选、编辑和加工。许多医学高校的专业教师,由于他们基本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在校期间并未涉及医学专业知识,对医学英语知之甚少,选择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解单词和课文分析,很少涉及语言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在授课过程中,仍然遵循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同样,由语言教师担任ESP课程教学,由于不懂相应的专业知识和ESP教学之于EGP的特殊性,也难以胜任。如何为ESP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技术培训是ESP教学设计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很多医学院校为英语老师开设医学课程的培训,并积极鼓励英语老师跨专业攻读医学博士学位,并加大扩充国外访问学者的力度和名额,创造条件为医学院校英语老师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各种医学英语研讨会也逐渐走入各个医学高校的外语部。
1.3结语ESP
作为一种高级的专业语言教学,要将语言技能教育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使ESP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掌握医学英语教育动态,借鉴有益经验,将先进的医学英语教育内容纳入ESP课程体系之中。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以ESP教学理论为指导,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型医务工作者为目的,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与方法,合理调整ESP教师培养体系,完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医务人才。理,汇报人的综合表现能力(包括专业态度、自信度、着装、肢体语言)。3 神经外科CBL教学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二、CBL教学更具趣味性
2.1CBL教学不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学习过程轻松而且有趣,学生自评结果显示:①CBL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使其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中,并愿意去探索学习中的问题;②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并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③锻炼讨论和演讲的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2培养医学生的军队实战思维能力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教学模式,也不同于平时临床的教学内容,由开放性颅脑战创伤清创改编来的讨论病例更贴近战时自然在贴近临床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讨论现场仅提供详尽创伤史、X片以及基本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辅助资料,不提供头颅CT、MRI、DS等,充分模拟战时医疗条件,训练学生的迅速诊断、鉴别诊断、提供诊疗策略能力,并且结合战时环境考虑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多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将以往的课本知识转变为战时的实用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病情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临床思维,使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3有助于医学生对神经外科学的学习与其它临床学科相比,神经外科专业性强、概念抽象,且常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神经解剖、生理、病理、急救、耳科、眼科等学科,知识点散且临床病例复杂多变。传统教学中理论授课多而实践机会少,医学生学习方法多为死记硬背,待到真正临床实习时知识点常常已经忘记,而且临床病例千差万别,与课本上描述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往往不完全相符,面对真正的病人,学生容易束手无策。以开放性颅脑战创伤清创改编来的病例既能够锻炼学生战时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更可以通过其对案例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习神经外科,覆盖面更为广阔,解决更为实际的问题,助于军队医学生将书本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4培养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鉴于战时特殊的环境,军队医学生必须迅速从海量的医学知识中掌握军队医学的精髓,以适应未来之需要,所以学生的学习模式变被动为主动,训练和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是首要的问题。CBL教学模式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方法,以病例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的学生往往具备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自我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其以后的医疗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战时环境严峻,任务艰巨,要求军医高效而迅捷地将伤者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包括手术),而个体难以独立这整个过程。在CBL教学过程中,以组为单位,各成员负责查阅和分析各部分的资料,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最后汇总各方面资料,完成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互补互进,既巩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5CBL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CBL所选病例不是课本内容的重复。CBL是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CBL案例最好根据实际战创伤病例改编,并有相应的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让病例看起来更真实,否则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并缩小学习范围。军队医学生应当训练自己提炼重点、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将所获得的信息迅速转化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并且可以目光长远地看到疾病的并发症和预后。在讨论时,将查到的信息未经加工即展示的做法不仅占用宝贵的讨论时间,而且容易使讨论方向偏斜。应该将所查内容化为己用,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1.2物品的清点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棉片、缝针的数量,检查器械的完整性。手术中及时记录棉片、缝针的增加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不受模式化趋势影响,不按自己的思维查对,勿违反操作规程酿成差错,造成医疗纠纷[1]。缝合脑膜前后、缝合皮肤前再次核对手术台上的物品,避免遗漏体内。
1.3麻醉的配合器械护士协助麻醉医生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闭合患者的双眼睑,并用3L薄膜黏贴,防止角膜暴露时间过长引起患者角膜干燥,双耳塞上干棉球,防止消毒液进入耳朵。
1.4仪器的摆放巡回护士合理安排仪器的位置。一般开颅手术显示器放在床尾,显微镜放在床的左侧,并连接好视频线,调试好录制系统。垂体瘤手术时显微镜放于床的右侧,椎体手术时显微镜放在床头。
1.5的摆放手术应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适,手术部位应充分显露。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护肌肉神经不受损伤,保持静脉输液输血的通畅,保证术中补液和给药途径的方便。术中患者的必须根据手术切口的实际需要来摆放,比如后枕部手术取俯卧位、颞侧手术取仰卧头侧位、额顶部手术取仰卧位等。摆放好后,固定好患者头颅。为了不影响腹肌及膈肌的正常呼吸活动,俯卧位时应把海绵枕头垫在两侧锁骨肋下及耻骨联合处。侧卧位时患者侧卧90°,头置于头架上,上耳道塞棉球,防止进水,要在腋下垫1软枕头以防止压伤臂丛神经,上侧肩部用肩带向腹侧牵拉,固定于手术床边,以充分暴露手术野,下侧上肢固定于搁手板。
1.6头架的使用巡回护士协助手术医生安装神经外科头架时,将头架的各个螺丝松开,使头架自然松垂,在头托的固定轴上套1个黄色塑料袋,保护头架用,先不打开塑料袋,以免影响麻醉师操作。在固定好头钉后打开塑料袋,在消毒手术切口时保护好头架不被消毒液污染。患者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用中单固定,用约束带固定膝部,松紧要求能插入1指。
1.7药物管理神经外科手术中用药种类繁多,因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保证用药准确,及时无误。甘露醇是高渗脱水剂,进入静脉可迅速提高血液渗透压,从而达到组织快速脱水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用于缓解颅内压力增高,预防脑水肿。一般在颅骨锯开前快速静滴甘露醇,防止切开硬脑膜时引起脑组织挤压形成脑疝。尼莫地平注射液对大脑有抗血管收缩和抗缺血作用,手术开始后1h使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罂粟碱主要用于缓解伴有动脉痉挛的大脑及外周血管疾病,30mg~60mg局部冲洗。
1.8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巡回护士协助手术医生套装显微镜护套。手术开始后,巡回护士的配合工作:①按手术需求调整光源的亮度,并避免光灼伤。②按手术进程,收集患者手术相关资料(视频或图片)。③遇有意外断电等情况,协助手术人员排查简单故障,如插头脱落,误触电源开关等,并按正确步骤及时、有序关闭系统,避免因意外断电而损坏电子部件[2]。④依据手术需要协助术者及时调整显微镜位置。术中显微镜护套及手术器械偶因接触未消毒物品意外被污染时,器械护士应立即警示术者并以无菌贴膜覆盖相应区域,或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重建术区的无菌环境。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先关闭显微镜工作站,再关闭氙灯开关,最后关闭电源总开关;存储患者及手术相关数据;用防尘罩盖住显微镜;将伸展的显微镜臂折叠至初始位置并移至指定的存放位置,清洁、整理线缆。收纳脚踏等附属设备;最后锁好底座固定装置。术中使用显微镜时器械护士通过显示器观察手术,及时传递所需器械及合适的棉片,传递时不可触及术者,任何细小的震动都可能造成显微镜下操作的误差,应做到轻、快、准、稳以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
2讨论
2.1增加了医护配合默契度神经外科手术采用改进后的配合流程,使配合技术规范化、程序化,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业务与专科手术同步发展,减少了医护矛盾,得到了神经外科医生的认可。
2.2提高了护理配合的效率器械护士手术前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备齐所需器械及用物,熟练掌握特殊器械及仪器的使用。保证吸引器畅通无阻,根据出血量的多少随时更换吸引器头,减少手术医生等待时间。通过观察经过规范脑棉清点的程序,避免了脑棉的遗失,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2.3便于手术医生操作和麻醉医生的观察合理的安置减少了患者皮肤压疮的概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正确调整仪器的摆放位置避免了麻醉医生手术中增加物等操作引起手术台污染的机率,也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7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58例,年龄32~76岁,平均(57±7)岁。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男2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3±6.2)岁;试验组54例患者,男2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7)岁。全部患者经过检查均被确诊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同时尚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为其实施统一集中化护理,主要包括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基本病史与基础疾病,对其进行相关的疾病检查,对危重患者进行相关的手术或药物治疗,其他均采用常规护理。
1.2.2试验组
对患者实施集中化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细节化管理。具体内容为:加强护理人员的细节护理理念,提高其对细节护理的重视程度;对患者的入院、诊断、治疗以及出院等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与随访,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与病因进行详细的分类,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先进的诊疗设备与优秀的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与生活状况进行随访,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良因素并给予有效解决;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疑虑与不安;加强患者的合理用药;护理人员还要注意礼仪细节,不断提高个人的语言修养;而且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护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供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等。
1.3观察指标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包括病史采集、关心患者、沟通能力、护理技能四项,满分均为10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后,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并发症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有4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4%,发生时间为(4.4±0.3)d;对照组患者有12例,发生率为22.6%,发生时间为(9.5±0.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细节护理不但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与心理调节有重要意义。由于神经外科的疾病特点,决定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会比较重要且风险较高,极易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或失误,因此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细节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在细节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严以律己,尊重与关心患者,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素质与护理技能,丰富个人的护理经验与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细节化护理服务。各个科室的管理阶层必须要尽职尽责,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从而保证每名医护人员都能做好本职工作。而且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护理工作更好开展。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肿瘤,手术进路主要为经额入路和经鼻入路。随着近年来手术器械的发展及影像诊断和导航技术的进步,在鼻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肿瘤切除彻底、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我院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对16例垂体腺瘤患者在鼻内镜下经蝶窦行肿瘤切除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392岁。其中泌乳素腺瘤9例(血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其中3例>200μg/L),生长激素腺瘤5例(血生长激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其中1例>100μg/L),无功能腺瘤2例。均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2min。术中无输血,手术出血量100~150ml。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证实12例为全切,4例为亚全切除。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访视:鼻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属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患者由于缺乏对手术及麻醉知识的了解,存在忧虑与恐惧心理。术前访视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向患者讲明该手术的优越性,向其交待因手术可能带来的不适,如轻度头痛、双鼻腔由于填塞纱条而引起的阻塞感等,让患者知道这是正常情况,放松情绪有利于改善症状。此外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方面,如手术结束时,麻醉师会呼叫患者睁眼、握手来判断患者肌张力、神志、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只有让患者事先了解,才能促其更好地与麻醉师配合,及早解除全麻插管的痛苦。
2.1.2物品准备:①用物准备。备宽15cm、长45cm、高5cm肩枕1个,弯弧形沙袋2个。②器械准备。监视器,摄像显示系统,美国Stryker直径4mm,视角0°、30°、70°硬性鼻内镜及冷光源,内镜冲水系统及管道,双极电凝头,各种型号微型吸引头等设备。内镜器械、各种连线及冲水管道术前30min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等离子消毒柜消毒备用。德国Leica公司生产的手术高倍显微镜用一次性无菌显微镜罩套好备用,常规经鼻蝶窦肿瘤切除器械采用高压蒸气灭菌。③其它。无菌保温杯内盛60~80℃无菌蒸馏水,供术中预热镜头用,以减少镜头上的雾气。
2.2术中配合
2.2.1巡回护士配合:①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用BD18~20号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外接三通长管,并用3M留置针敷贴牢靠固定。配合麻醉医师进行全麻插管后,于患者肩部置一软枕,使头部后仰15°~30°,并向右侧旋转30°。头部以2个弯弧形沙袋固定。②患者眼内涂红霉素眼膏以保护角膜和结膜,并协助眼睑闭合,双眼外敷盖棉球,并用3M留置针敷贴将双眼密封,以防止消毒时消毒液流入眼内。③面部皮肤用0.5%活力碘消毒,鼻黏膜用05%活力碘纱条填塞。铺无菌巾仅暴露前鼻棘及双侧鼻孔。无菌区用3L眼科手术薄膜覆盖。④连接好各种连线,并调试其功能。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及失血量,由于手术出血量较少,16例手术无1例输血。⑤手术完毕前,备好止血纱布、生物蛋白海绵、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用于鼻腔内填塞。手术完毕,将术中取出的标本及时送检。
2.2.2器械护士配合:①术前检查手术物品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及时补充。②协助常规消毒铺巾,术者将鼻腔内05%活力碘纱条取出后,递0°内镜给术者,在内镜引导下,协助将肾上腺素盐水浸泡过的纱条(一般取1%肾上腺素15gtt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40ml中,高血压病患者减至5gtt)沿总鼻道填塞至蝶筛隐窝,以收缩中鼻甲、总鼻道及蝶筛隐窝黏膜的血管。③准备鼻中隔撑开器给术者撑开鼻中隔两侧黏膜,暴露蝶窦前壁,递鼻窦钳及上颌窦咬骨钳沿蝶窦开口开放蝶窦,使其前壁形成大小约2cm×2cm骨窗,用上颌窦咬骨钳咬除蝶窦骨隔,进入蝶窦,在X线辅助定位下切除鞍底骨质,形成直径10~15cm骨窗。④递双极电凝灼闭鞍底硬脑膜上的血管后,用纤细尖刀“+”字形切开,此时准备好吸引器、取瘤钳、剥离子及筛窦刮等切除肿瘤。切除大部分肿瘤后,递30°及70°鼻内镜插入肿瘤囊腔,用来观察残余肿瘤和方向。通过麻醉医师正压通气升高胸内压的方法增加颅内压,迫使鞍上残余肿瘤下降至鞍内,用筛窦刮多方向操作,进一步切除鞍内、鞍上残余肿瘤[1],并用双极电凝止血,待肿瘤切除完毕,备95%乙醇小棉球烧灼术腔周围防止肿瘤复发。⑤协助术者取颞嵴筋膜及肌肉填塞修复脑膜后,用涂有耳胶的胶原蛋白海绵、止血纱布、碘仿纱条、凡士林纱条依次填压止血。凡士林纱布术后2d取出,碘仿纱条术后3~5d拔出。
2.3术后物品处理一般用物按常规处理,鼻内镜头用软布于流水下清洗。镜头用擦镜纸上油保养。光导纤维、转换器连接线切忌打折、扭曲盘绕,绕圈直径不小于30cm。清洗擦拭过程动作轻柔,切忌粗暴重摔。
3讨论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实现微创技术切除垂体腺瘤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手术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可清晰显示鞍旁的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等重要解剖结构。临床应用显示,内镜经鼻蝶窦手术入路适合切除鞍旁、鞍上扩展的肿瘤[2]。本组患者通过内镜清晰地显示手术视野及以往显微手术的视野盲区,对于彻底切除肿瘤及术中检查肿瘤有无残留有重要作用。并且有暴露组织少,对脑组织牵引相对较轻,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由于镜下手术操作与直视手术操作不仅有深浅粗细的差别,更有视觉、定向及运动协调上的差别,所以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器械护士在熟悉各种手术用物的名称及用途的同时还要密切观看显示屏才能默契传递手术器械,达到平面视觉的适应和协调统一[3]。
【参考文献】
对照组63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63例研究对象则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且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环境,热情的作自我介绍及主治医生等相关人员的介绍,以逐渐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感。第二。躯体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颅内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患者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关心及帮助,逐渐建立起聊天式护理方式,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耐心观察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并及时给与患者帮助及鼓励,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四,构建家庭支持体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认识到自身的关心、安慰及监护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力;从而使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进行相应的疏导工作,构建家庭疾病支持体系。第五,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通过设置健康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卡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认识到治疗的有效性及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有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及比较。
1)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为依据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主要包含四项内容,一是医院制度考核,占30分;二是护理文书考核,该项占20分;三是护理安全考核,该项共占30分;四是药品安全考核,该项共占20分;考核总分为100分;通过对上述四项内容的考核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的总体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2)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为依据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环境满意度、心理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总体满意度等几方面。
1.3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同时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则展开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医院制度考核得分、护理文书考核得分、护理安全考核得分、药品安全考核得分及总考核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心理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核心能力培训小组对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分层级进行核心能力培训,42名护士按照毕业年限、学历及职称分成N0、N1、N2、N3四个等级,N0级为初级护士,N1级为责任护士,N2级为高级责任护士,N3为责任组长,其中N0级8人,N1级19人,N2级10人,N3级5人,成立培训小组,每层级设立1名培训组长。
1.2.2培训方法根据各层级护士的特点制定培训目标、计划、考核标准、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及自学形式,全过程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低层级护士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际运用,高层次护士注重应急协调能力、科研教育和质量监控能力的评价。N0级护士着重培养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实施导师制、专人带教,集中培训,以基础操作训练为主,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及专业理论知识,每月考核,巩固在校所学知识;N1级护士在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专科护理操作为重点,并培养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N2级护士侧重的是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应急能力,参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配合,并培养专科技能;N3级护士侧重的是沟通技能、临床带教能力的培养、管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培养科研及技术拓展能力。各层级护士由培训组长组织带领,以专业知识培训及测评并结合临床实践贯穿全程,最终以临床案例积累达到理论与实际相互贯通来锻炼神经外科各层级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1.2.3考核科室成立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小组对结果进行考核评价,最终考核以护理临床案例积累度、理论与技术操作的掌握和熟练度、急救技能的提高、综合能力考评及医生、病人的满意度来评价实施效果。其中理论与技术掌握和熟练度满分为50分,临床案例积累度和急救技能提高、综合能力考评及医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分为10分,临床案例积累分值越高则积累越多,其他指标则分值越高说明服务质量越好。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结束后对各层级护士进行评分,并与培训前对比,结果显示各层级护士培训后专业水平较培训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
3讨论
对照组共107例患者,均于2012年1~12月于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此时间段本院尚未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2:45,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50.5±7.1)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3例、肿瘤47例、脑积水12例、其他5例。观察组共117例,为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同类患者,此时间段本院已全面推行品管圈护理模式。患者男女比例66:51,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52.5±6.8)岁。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7例、肿瘤50例、脑积水13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案
1.2.1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按医嘱开展护理,配合开展基础心理护理、语言交流、行为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开展品管圈护理模式:首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采取自荐及推荐方式,募集共11名成员,并以每月15号及30号为活动日,开展为期1h的品管圈活动;随后于活动期间开展头脑风暴,列举出上一阶段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护士长挑选本次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鼓励全体成员分析其发生原因,探究其解决方案;将获得的解决方案总结为具有实行性的项目,由全体成员深入实行;下一阶段活动中对改进结果进行再分析,探讨结果及不足。
1.3观察指标
统计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以评价神经外科护理质量;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要求填写,以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共出现7例护理不良事件:3例跌倒、2例不按医嘱用药、2例锐器划伤;12例并发症:7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消化道出血;对照组共出现36例次护理不良事件:17例滑到或跌伤、8例不按嘱用药、4例锐器划伤、7例其他不良事件;41例并发症:31例医源性感染、3例尿崩症、2例顽固性呃逆、1例术后癫痫、4例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出现率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贫血对机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潜在损害[1], 何种程度的贫血开始累及组织氧合与生存仍难以确认。其受损程度可能取决于受累组织的种类和病理学改变。Hopf[2]等证明:当健康志愿者急性血液稀释到Hb5g/dl, 机体通过增加血流量补偿, 皮下组织氧分压无明显改变。Weiskopf[3]等进一步进行对照研究显示:急性血液稀释不低于Hb6g/dl仍属安全的。业已证明[4]:即便血红蛋白阈值高于公认接受水平(7.0g/dl)也有加重脑损害的可能性。决定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输血时应权衡输血增加携氧能力与输注不同血液制品伴发的一系列严重风险。诸如感染、溶血、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异体免疫和免疫抑制及输注的红细胞制品是否增加携氧能力[5]。目前判断患者是否需输血缺乏足够的依据, 常因从医者接受的培训不同或来自不同的中心对输血具体实施方案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围绕新近研究和不同文献针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输血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1 脑血管外科
脑血管手术(如动脉瘤夹闭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术中输血率相对较低, 不少报道低于10%[6], 输血是否有益目前仍有争议。
界定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血红蛋白输血阈值为一特殊情况, 由于采用主动或被动血液稀释易诱发高血压、高血容量、脑血管痉挛及动脉瘤破裂, 为此在处理中应严格把握血液粘度同携氧能力之间的平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高血红蛋白对脑血管手术患者是有益的, 但理想的血红蛋白水平仍不清楚。新近一项研究界定Hb9g/dl或红细胞比容0.27为宜, 通过有创脑组织氧合检测发现低于此值脑组织缺氧事件增加[7]。
2 脑内出血
治疗脑内出血(ICH)的最新进展是酶活化溶解治疗, 研究III期酶活化溶解治疗(phase III FAST)已取得治疗效果并确认VII因子在治疗中的作用, 尽管减缓血肿扩大, 但对患者生存、脑功能的最终影响未得到论证。采用活化因子VII治疗与脑内出血经常应用的抗凝疗法密切相关[8]。
3 外伤性脑损伤
外伤性脑损伤(TBI)呈现复杂异质性改变, 其机制在于脑的正常自动调节机制受损, 难以保证脑实质的充分血供。在这种情况下血红蛋白越高携氧能力越强是符合逻辑的, 但血红蛋白低于界定值所涉及的问题仍难以确定。通过一项对头外伤危重患者的输血试验分析发现:血红蛋白维持于7.0~9.0 g/dl与10.0~12.0 g/dl其携氧能力无明显差异, 对患者的影响也不明显[9]。由于脑外伤患者伴发凝血病预后较差, 为此选择成份输血效果较好。因脑实质富含组织因子, 一旦释放可激活凝血系统, 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并于凝血活化同时伴发纤维蛋白溶解, 致使凝血因子消耗, 血制品如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可能起替代凝血底物消耗的作用, 肝素和活性蛋白C对DIC有治疗作用。
4 肿瘤外科
同创伤性脑外伤一样, 脑肿瘤切除术常伴发DIC、凝血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一项有关肿瘤外科的输血研究认为[10]:输血可促进肿瘤发展, 推测输血影响机体免疫调节机制, 损坏机体先天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能力。这些观察用于神经系统肿瘤虽未得到证实, 最低限度也为严格限制不必要输血的另一理由。
5 神经放射学介入治疗(栓塞, 急性中风)
随着放射介入领域的进展, 围术期出血已对手术产生明显影响。目前对栓塞性脑卒中进行介入治疗的最适宜标准值仍然不清楚, 多数研究认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红细胞比容越高其预后越差。Allport[11]等人研究显示使红细胞比容增加到中等水平(39%~42%)可降低再灌注及利于组织生存。但通过血液稀释降低血粘度提高狭窄血管的血流量效果不明显。
6 血液保护方案
神经外科患者输血的利弊争论很多。围术期血液保护方案的实施必须规范, 血液保护的目的是减少或避免应用异型血。自体输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失血回收、控制性降压、药物治疗、术中仔细止血都可以减少同种血应用。有限的资料表明神经外科手术中红细胞回收, 围术期自体输血耐受性好, 并减少输注同种血的比率[12]。早期研究[13]发现抗纤溶药6-氨基己酸和氨甲环酸用于动脉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少再出血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但大剂量和长期应用(>72h)药物效果不明显且增加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风险。
7 结论
一般来说, 血红蛋白水平较高预后较好, 但通过输注同种异体红细胞保持较高血红蛋白水平则预后较差。最好使拟行手术患者达到血红蛋白正常, 尽量减少术中出血, 减少不必要的失血, 注意自体血回收、等容血液稀释等节约用血措施的作用。根据目前研究发现, 血红蛋白的标准量应界定于8.0~9.0 g/dl, 如果术中持续出血, 血红蛋白量减少(7.0 g/dl)可产生短暂的或更严重的贫血、脑血流灌注不足, 尤其当伴存明显的复合病变(如冠心病、低氧血症)时, 故在治疗期间血红蛋白标准量应随时校正。因此, 为使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中获益, 有必要对存在争议的问题不断深化认识。
参考文献
[1] Beattie WS,Karkouti K,Wijeysundera DN, et al. Risk associated with preoperative anemia in noncardiac surgery:a single-center cohort study.Anesthesiology 2009, 110:574-581.
[2] Hopf HW,Viele M,Watson JJ,et al.Subcutaneous perfusion and oxygen during acuate severe isovolemic hemodilus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Arch Surg 2000, 135:1443-144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06-01
神经外科教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强调术中知识而忽略临床实践操作则难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外科医生。神经外科病情复杂,手术操作难度较大[1]。近年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给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带来新的挑战[2]。尽管近年我国神经外科技术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神经外科人才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因此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神经外科临床医生尤为重要[3]。为了提高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教学质量,本医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神经外科专业学生在传统教学的技术上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选取2009级神经外科1班医学生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神经外科2009级2班学生42例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师按照大纲内容进行讲课,并解答学生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并让学员完成临床技能考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改革,具体措施如下:(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外科教学本身比较抽象,因此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教学图文并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活跃课题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此外,通过临床病例、图片信息、病例录像使得临床教学更加具体及丰富。(2)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显微外科操作:显微血管吻合技术是临床外科医生基本技能,通过加强显微血管吻合操作,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无创显微技术的技巧及理论知识。显微血管吻合手术不仅可由于复杂的头颅外科手术中,而且可由于缺血性脑病血运重建中,因此,通过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操作技能对提高学生临床操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3)加强学生仪器设备的应用能力:神经外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对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教学过程中,各医学院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提高学生对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外科手术尤其是操作过程复杂的外科手术,非常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从手术准备、基本器械的应用、无菌操作、手术入路、止血等过程均需要外科医生与临床护士密切配合,因此应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有意地锻炼学生团队协调能力。(5)严格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制度才能保证学员充分掌握外科手术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重要方法。因此,考试前应对神经外科学生制定相关考核表,并对主考老师加强培训,做到严格考核。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期末知识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分数、论文撰写能力、团队合作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神经外科是一门内容广泛、专业性强的学科,其涉及内部包括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等纵多学科[4]。科目概念抽象,理解较困难,而部分医学学生由于神经外科学习时间较短,因此对内容的掌握度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详细,影响学生医学技能的培训,因此,培养复合性的神经外科学生是神经外科临床带教老师主要任务和责任。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可提高神经外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外科操作技能。本研究中观察组期末知识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分数、论文撰写能力、团队合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表明对神经微创手术外科医学生应用新型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恒柱,严正村,王晓东,等.神经内镜鞘外手术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7):996.
于春江,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委员会委员兼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第二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于春江教授于1988年在河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92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博士学位。1993至1995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进修,主要从事脑缺血及颅底显微外科解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回国后组建我国第一个颅底显微外科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完成十余种颅底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1996年始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六病区主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颅底解剖室主任,完成各种颅内肿瘤手术3 200余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斜坡肿瘤11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87%,无1例死亡,达国际先进水平;大型听神经瘤手术330余例,肿瘤全切除率达92%,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达90%,面神经功能保留率达86%;经额、经蝶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1 800余例,手术治疗效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近几年来于春江教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医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基金等多项资助课题负责人。主译《颅底外科手术学》,主编《颅脑外科临床解剖学》,参编专著6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获部、市、局级科技进步奖8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参加举办全国颅底外科学习班8期。
学术团体任职: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委员、亚洲青年神经外科学会理事、亚太颅底外科学会理事、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神经康复委员会委员、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客座教授、佳木斯大学神经外科客座教授、世界华人专科医疗网()首席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委、《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特约审稿专家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