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4: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国际货币基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在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再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这使得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趋于多样化。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世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部门在金融风险预防方面、治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形势下国际组织对于危机处理的应急性比较关注,危机出现之后才实施治理,这样就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与当下社会发展将危机制止于萌芽中的要求不相符。除此之外,在对金融危机实施处理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是几个国家临时组建一个机构,就一些金融危机实施商讨,一旦危机过后,此种合作就会消失,这就使得目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稳定性有所缺失,对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2.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管理不到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金融合作中一个主要的金融组织,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基于美元而组建,在那个年代下对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的益处,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货币及基金组织的原则与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已经不相适应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主要是以美国、日本和欧盟经济为主体,约占货币基金组织的56.09%份额,但是发展中国家占有国际基金组织份额不到50%,这就使得在发达国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却存在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管理。
二、促进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的方案
1.强化各个国家之间的联合,对国际投机资本流动实施有效的监控
国际间金融合作的实质是对国际投机资本流动实施有效监控。国际投机资本的疯狂是使得金融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交易额急剧上涨,以实现每天1.5万亿美元以上的交易额,市场上的投机资本已经高于7.2万亿美元,然而金融投机者一直在寻找漏洞,伺机制造风波,以追求高额的利润。当前国外的经济学家倡导金融自由化,对于监控与管制的重要性有所认知了。所以,一定要强化各个国家中央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各个国家之间资金的融通,以更好的应动流动性危机,这样可避免金融投机者钻空子,对国际金融市场薄弱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
2.确保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趋于完善
众所周知,世界上目前所有的国际金融监管机制发挥着重要效果,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其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比方说,在沟通与协调机制方面的缺失。在1987年和2001年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还有以后陆续召开的相关会议使得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得到些许进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世界各个国家有了较频繁的贸易往来,因为各个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有所差异,同时世界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各个国家要实施联合,以实现对经济危机进行很好的解决,保证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家与国家的相处都是靠利益来维持的,为渡过金融危机,国家之间的沟通、协调一定要本着公平的原则,这有助于促进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改革。
3.确立多边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制度
在区域经济和国际金融逐渐一体化的影响下,应该确立多边范围的国际金融监管信息储备中心,就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可通过监管联席会议,的召开,对主要的问题实施交流,一起来探讨解决问题的良方,实现国际金融监管的成本的降低。与此同时要加强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将银行监管的灰色区域减少,创造银行海外机构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有效监管机制。
4.建立统一金融监管国际标准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是国际监管组织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核心内容和有效形式。当然这个统一标准也应充分考虑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实际。但是,包括巴塞尔协议,IOSCO标准,IAIS标准在内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都是为成熟的市场量身定做的,然后在对其进行修改,试图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历次发生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证实,这种修补后的标准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国家成为世界金融监管体系中的最薄弱关节。因此,在制定金融监管的国际标准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适用性问题。
5.加快实现全球性综合并表监管
目前,在欧共体成员国与十国集团内已经实现了并表监管。按照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对现行会计准则作必要修改。对于并表监管内容,针对银行跨国经营的特点,可就资本充足性、贷款集中程度及国家风险优先考虑,而对目前尚不能实现并表的项目,也必须从综合监管的角度出发,对整个银行集团综合评估。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但随着金融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金融电子化技术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金融抑制难度不断增大,抑制成本激增,在金融领域造成“非市场性风险”,其具体表现为:1、扭曲了金融资源的价格,造成虚假供求关系。金融抑制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实际利率(存、贷款利率)被压得过低,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其表现为政府对公营部门强制性低息信贷以及外汇市场的外汇管制等。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2、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抑制是以人为的力量替代市场力量,其直接成本是各项管理费用,间接成本是阻断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银行等金融企业效率的破坏,同时,金融业务易被少数国有金融机构所垄断,缺乏竞争,金融效率低下。3、导致市场分割。市场分割首先表现为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体系的“二元”状态:一方是遍布全国的国有银行和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外国银行的分支网络,组成了一个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则是传统的、落后的、小规模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如钱庄、地下金融市场等。其次表现为与“二元”体系相关或不相关的资金流向的“二元”状态:有组织的金融机构遵循政府制定的低贷利率,将资金贷给公营部门及少数大企业,而大量小企业及住户则被排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只能以较高的利率从非正式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贷款。另外,金融抑制还导致政府不适当的资金投向干预而累积大量的金融风险。
可见,金融抑制是“通过扭曲包括利率和汇率在内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再加上其他手段,这种战略会缩小或压低相对于非金融部门的金融体系的实际规模或实际增长率。”金融抑制政策主张以金融管制代替金融市场机制,其结果自然难免导致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滞后甚至丧失。
二、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与资本》一书,其同事爱德华·肖也于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两人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金融与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首次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症结在于金融抑制,深刻地分析了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开创了金融深化理论的先河。金融深化理论主要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如对利率和信贷实行管制等提出批评,力主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以金融自由化为目标放松或解除不必要的管制,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以及货币价格(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真实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变化,由市场机制决定生产资金的供求变化和流向,刺激社会储蓄总供给水平的提高,从而便利资本的筹集和流动,有效地解决资本的合理配置问题,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促进资本形成,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它既弥补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特征的缺陷,又克服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突出强调了金融体制和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货币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及政策建议得到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积极支持和推广,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过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金融深化暗含这样一个假设: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信息是完善和公开的,并存在一个竞争完全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且市场中的主体是理性的。但现实经济使得金融深化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为:
1、现实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和昂贵的信息搜寻成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信息不完全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两大约束,一是利率限制导致的利率约束,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信息约束。金融深化理论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于信息约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
2、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对金融自由化存在制约。金融市场的落后是政府过度管制的原因,而过度管制又导致金融市场的更加落后。忽视市场落后,取消政府管制,就会带来市场混乱。金融深化理论主要研究和强调的是后者,忽视前者对放松政府管制,即金融深化过程的制约。超越或滞后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自由化都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混乱和不稳定。
3、金融深化使得国际流动资本对开放资本项目国家货币的投机更加容易,使小国经济或落后经济容易出现经常性的波动,它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器的作用,相反任何促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都被非正常的波动所侵蚀,这些国家为了经济的稳定,不得不采取适当的官职措施或非完全的金融深化措施。
4、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很不适应。金融深化理论表面上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应该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但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以私有制基础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实际上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深化理论的政策主张和目标对于小国或经济落后国家而言并非是美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明证。
三、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进入9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成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应用到政府行为的分析中。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于1996年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政府对金融部门选择性地干预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提出经济落后、金融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应实行金融约束政策,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并且可以预测的,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来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本人认为它对我国制定金融政策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金融约束是一种选择性政策干预政策,政府金融政策制定的目的是在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发展,并促进金融深化。金融约束是与金融抑制截然不同的政策。金融约束的前提条件是稳定的宏观环境、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最关键的是金融抑制是政府从金融部门攫取租金,而“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而不是直接向民间部门提供补贴。”
租金创造并不一定要靠利率限制来达到,政府也可以采用金融准入政策、定向信贷和政府直接干预等创造租金,只要政府使银行和企业获得了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而政府并不瓜分利益,这就可以说政府为它们创造了租金。通过创造经济租金,使银行和企业股本增加,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增加社会利益。
金融约束的政策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应控制存贷款利率。即将存款利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要保证实际存款利率为正值),减低银行成本,创造增加其“特许权价值”的租金机会,减少银行的道德风险,激励其长期经营。只要存款利率控制适度,则金融约束是有好处的;如果控制力度过大,资源配置将受到扭曲,金融约束将会蜕变为金融抑制。只要干预程度较轻,金融约束就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2、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策。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并不等于禁止一切的进入,而是指新的进入者不能侵占市场先入者的租金机会,如果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政策,银行数目的增加将使资金市场竞争加剧,租金下降,激烈的无序金融竞争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甚至还可以导致银行倒闭,危及金融体系的稳定。为保护这种租金不至于消散,一个重要的保护手段就是限制进入者的进入,以维持一个暂时的垄断性存款市场,对现有存款市场的少数进入者进行专属保护。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可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重要的外部效应。
3、限制资产替代性政策。即限制居民将正式金融部门中的存款化为其他资产,如证券、国外资产、非银行部门存款和实物资产等。金融约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尚不规范,非正式银行部门的制度结构薄弱,存款若从正式银行竞争流向非正式银行部门会减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利于正式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资金若由居民部门移向国外,则会减少国内资金的供应,扩大国内资金的缺口,对国内经济尤为不利。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压抑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状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下的作用,因此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相反是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四、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目前,金融体系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金融体系的混合性,即政府限制行为与市场行为并存,管制价格与市场价格并存。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府管制逐渐放松,相对独立的货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上面对有关金融理论的初步分析,我们至少可以考虑:
1、确定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前面分析到,金融深化理论与实际金融有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亦存在其内在缺陷性,但这并不构成金融深化的客观需要,尽管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及欧美的一部分学者对金融深化产生了怀疑,认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和各国金融发展的明显差异使得金融深化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金融混乱和不和谐。但我们应该认识到:(1)从自由化的进程来看,在政府对贸易和金融的管制放松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上保持了经济的增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表明自由化的收益是大于其所付出的代价。(2)东南亚金融危机重要原因是危机各国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不适当的金融深化措施导致的。实施金融深化的国家常常把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或放开不管,过分地追求金融深化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必须的协调的金融因素,忽视完全金融深化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制度刚性要求。比如,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必须先有或者同步进行金融体系市场化或完善化,这是金融深化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因而,我们应客观的对待金融深化理论与实践,绝不能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金融深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就认为金融深化与金融危机二者之间有某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实践证明,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选择了过于激进、超前的金融深化战略。我国在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时,不能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简单的理解为完全取消政府干预的金融自由化,应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关注市场的落后对放松管制的制约作用,注重金融深化的渐进性、层次性和持续性,“金融深化是伴随着整体经济改革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做出合理的时序选择和安排,分阶段和有计划地进行。”在推进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和制度风险,加强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逐步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金融体系。
2、金融约束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手段。
考虑到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中累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因此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客观的评价和估计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所可能带来的长期性风险,本着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情况,在经济转轨时期采取必要的金融管制与金融深化相结合的改革方略是显示可行的。
除了解决政府需不需干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解决如何把握干预力度,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7年就曾指出,政府的不当干预才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在危机中资产价值的猛跌使很多金融中介机构破产,从而暴露出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破坏作用;而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活动与资产价值之间存在着一种政治经济动力关系,政府对金融中介机构或明或暗提供的债务担保,是造成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根本原因。金融约束论从信息和激励的角度,抓住了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两个基本点,一方面政府应创造条件使决策者掌握信息,或让有信息能力的行为人成为决策者;另一方面政府可利用自身掌握和拥有的信息能力,为金融中介机构创造持久有效经营的激励机制。当然政府的职责不是直接提供担保和保护,而是促进金融体系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积极促进信息的传播,增加市场上可供信息的公开化,并充分发挥掌握内部信息的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优势,而非越俎代庖,过多干预,避免金融约束政策蜕变为纯粹的金融干预政策,严格的金融约束政策与金融抑制可能只相差须臾。“金融约束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政策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向更具竞争性的金融市场这一大方向的迈进而进行调整。它不是自由放任和政府干预之间静态的政策权衡,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合理顺序。”
在金融约束政策框架下,政府的作用既不是“亲善市场论”强调的政府只能促进市场建设,不应干预金融经济;也不是“国家推动发展论”所要求的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必须始终强力干预金融经济;而应是“市场增进论”的观点,即政府的职能是促进民间部门的协调功能,发挥政府进行选择性控制的补充,避免产生不利于社会大众的道德危害,使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稳步实现真正的金融深化。
另外,我国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经济货币化”趋势有所增强,货币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强度与日增强,广义货币(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上升到130%左右,都充分说明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质的变化。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加大。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深化,外部的冲击已经开始影响本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影响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说明开放经济中,货币金融政策一经济发展有相当强的关联。因此,在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的货币金融政策,避免金融业脱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独自繁衍。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郑泽华等:《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与中国的金融改革》[J],《西南金融》,2000年第4期。
二、效果评价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包括近期使用的常备借贷便利政工具,对于我国货币政策非常规工具对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金融市场方面央行的货币政策非常规工具使基础货币大幅增加。投资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货币投放。政府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与此同时,在中央财政资金投放不到4千亿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达到了11万亿元规模。在银行借款主体结构中,地方政府融资贷款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09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平台贷款额达7.38万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近3万亿。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到2013年6月末,我国政府性债务余额已经超过30万亿,其中全口径地方政府性债务共17.89万亿。这些新增信贷规模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成为银行业不良信贷资产的隐忧,盲目投资和资金的低利用率现象也会造成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供给的相对不足。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快了我国经济复苏,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我国自2013年初创设常备借贷便利以来,央行通过综合运用常备借贷便利工具来管理流动性,已收到了显著成效。在货币市场受到冲击出现短暂的波动时,通过利用常备借贷便利进行金融市场的调控,带动了实体经济发展,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得到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这也顺应国家对宏观调控的要求。在金融市场上利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供给,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从而可以防范金融风险。
(二)宏观经济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步回升,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同期,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1%,比2009年同期高出3.7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在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依然保持7.7%的增长。说明通过使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其重要作用是要避免出现通货紧缩。但随着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快速恢复以及此前国家出台的扩张性政策,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以及银行系统信贷投放,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现象,从201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通胀期,我国的CPI平均值为3.8%,2011年3月至10月这8个月的CPI都超过了5%。由以上数据可知,政府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于减缓通缩压力的效果不明显。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主权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广泛的改革。(1)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的范围,强化其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实行资金援助时,不仅要考虑恢复受援助国的对外清偿能力,还要考虑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3)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4)促进交流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与成员国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改善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金融全球化为资本的无序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世界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也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发达国家应主动担起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这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从国别上看,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沟通,共同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各国在货币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二是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在总结欧盟与欧元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一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体的冲击。此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还应加强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四)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金融全球化下,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2)抑制国际范围内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特别是加强对“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对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成为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issues related with Fed and its monetary policies,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quantitative easing on emerging markets,the role of Fed in providing liquidity fo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ative easing and currency manipulation and that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ntrol. And this paper proposes policy suggestions that emerging markets should cope with quantitative easing through policy adjustment,increase the capital injection into IMF and promote bilateral investment and free trade talk.
Key Words:quantitative easing,Fed,emerging markets,global financial market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2-0028-06
一、概述与引论
本文将讨论与美联储及其货币政策相关的四个问题:一是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二是美联储在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方面的作用;三是量化宽松政策与货币操纵;四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管制。
如何看待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全球金融市场等途径影响到其他国家和整个世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包括量化宽松政策在内,美联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等多个方面影响了世界经济。其中,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是积极的,但也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压力和波动,使其宏观经济管理更加复杂化。不过,最终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的具体情况。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作用是积极的,它降低了危机冲击下的经济衰退压力。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时,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存在货币宽松和经济疲软,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正在经历着较快的经济增长,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过热,结果造成国际资本大量流向新兴市场国家,招致巴西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指责。与此相反,美联储宣布准备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则给新兴市场国家造成了相反的压力,引起大量资本流出和本币贬值。
如何看待美联储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在危机期间,美联储在履行国内责任的同时,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金融合作,通过货币互换的方式,向巴西、墨西哥、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提供美元流动性,也向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瑞士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等提供了美元流动性,有效地缓解了国际金融市场因缺少流动性而可能出现的金融恐慌。
如何看待量化宽松政策与货币操纵:20 世纪90 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是用于支持外汇市场干预的,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强化这一趋势,事实上,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期间,大多数国家的外汇储备积累速度有所放缓。量化宽松政策会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外汇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与货币操纵是完全不同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国内政策,主要用于影响国内资产价格和国内经济;并且量化宽松政策在增加国内总需求的同时,并不必然减少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货币操纵往往具有零和效应,会转移需求而不会增加需求。
如何看待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管制:现在一些国家,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资本管制的看法,将其视为最大限度获得全球化的好处并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政策工具之一。
二、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都非常活跃,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为了提供政策支持,避免金融崩溃,引导经济走出衰退,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积极采取行动,将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降低到零或接近于零,并通过扩大其资产负债表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2008 年12 月至今,美联储一直将其基准利率保持在0—0.25%的低位,与此同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雷曼兄弟倒闭前的9000 亿美元激增至如今的4 万亿美元左右,增长将近4 倍。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研究了量化宽松政策的国内后果,本文将主要分析量化宽松政策的外部后果。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国际金融中心,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因此,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会通过三条渠道影响世界:一是贸易和汇率,美国经济较快增长有利于消化世界各国的出口;相反,美元贬值将增加美国对世界各国的出口。二是国际资本流动,美联储降低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将导致国际资本流出美国;美联储提高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将导致国际资本流入美国。三是全球的风险承担和金融稳定,美国经济恢复和金融稳定有利于降低世界的风险溢价并鼓励投资。
要说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了什么影响,需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大量资本流出美国、流入新兴市场国家(见图1),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升值。第二阶段,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下行压力增大。
图1: 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占新兴市场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1990—2013年)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和《世界经济展望》。] [量化宽
松时代] [按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同样的模式也可以用来分析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的变化(见图2A和图2B)。在2011 年年中之前,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不断升值(就实际有效汇率而言,它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2013 年5 月,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开始贬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净流入开始减少,这一趋势并不是由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其早在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前就开始了。(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国际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和各国风险规避情绪上升,量化宽松政策并不是主要原因,“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快与美国各轮量化宽松政策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IMF,2013a )。换句话说,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可能更大。如图3 所示, 2007 年,新兴市场的资本净流入达到峰值,后来开始下降,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是国际资本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原因。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但它也使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管理更加复杂化,其影响主要取决于各国的具体情况。首先,对世界经济来说,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后果无疑是积极的,它降低危机冲击下世界经济的衰退程度。正如2012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溢报告”所说,“很少有国家批评美联储在2008—2009 年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或欧洲中央银行在2011—2012 年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因为当时各国经济处在严重衰退之中,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助于世界经济恢复”(IMF, 2012)。
第二,当第二轮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实施时,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经济过热。从2009 年第三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较高,货币大幅升值(见图2A和图2B)。为此,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颇有微词,其中最强烈的批评来自巴西,因为巴西当时正在经历着严重的经济过热。如图2A 所示,相对于2008 年8 月的峰值来说,巴西雷亚尔的实际有效汇率在2011 年末升值了大约14%。这一时期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本币贬值的趋势并没有完全逆转,比如韩国、墨西哥和南非;或者只是略微逆转,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不过,巴西和俄罗斯却出现了本币升值。
第三,2013 年5 月美联储表示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当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退出谈话”,在新兴市场国家引发了方向相反的压力,即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不过,“退出谈话”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相比之下,“脆弱五国”的压力较大,因为巴西、印度尼西亚、南非、印度和土耳其当时都面临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很容易受到外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同时它们的经济增长率正在放缓(见图4)。
艾肯格林和古普塔(Eichengreen和Gupta,2013)的分析表明,在“退出谈话”之前,那些货币大幅升值、经常项目巨额逆差的国家经历了汇率和股票价格下跌;中国和新加坡等经济体则由于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和较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其货币不断升值。
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应当主要通过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以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在目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实行宏观审慎政策,当美联储扩张银根时,获得国际资本流入的好处;当美联储紧缩银根时,通过货币政策、外汇储备和资本管制的政策组合来应对资本流出。不能指望美联储根据个别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需求来调整它的行动。正如2013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溢报告”所说,“虽然溢出效应可能非常严重,但溢出的接受者自身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减少风险。它们可以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工具(包括必要时采取资本流动管制措施),降低风险,建立缓冲区,加快结构性改革,提高潜在产出率。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即将到来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挑战”。
新兴市场国家吸取了教训, 2013 年12 月,当美联储减少其资产购买规模时,包括“脆弱五国”在内的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保持了经济的基本稳定。
三、美联储的货币互换
美联储的主要职责在国内,但其政策结果具有一定的国际性。雷曼兄弟倒闭之后,通过高达300 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定,美联储向巴西、墨西哥、新加坡和韩国等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美元流动性(见表1)。货币互换对于稳定2008 年底和2009 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具有重要作用。奥利维尔·珍妮(Olivier Jeanne,2010)认为,韩国与美国签订货币互换协定是有利的。“当韩国陷入危机时,大约有2700 亿美元外汇储备(差不多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2008 年初,受危机冲击,韩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下降,到2008年9 月,韩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减少到2000 亿美元,并伴随着韩元大幅贬值,同时,韩国商业银行也遭遇了短期外债展期的困难。2008 年10 月,韩国中央银行与美联储签订了300 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后,韩元汇率和韩国的外汇储备水平逐步稳定,到2009 年底,韩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重新回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总体上看,韩国的实体经济受危机冲击不大,失业率从未超过4%”。
同样,在欧洲债务危机期间,美联储向世界多家中央银行提供了货币互换支持(见表1)。其中,对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瑞士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没有额度。帕帕蒂亚(2013)估计,欧洲中央银行获得了近6000 亿美元的流动性支持。美联储提供货币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不足,而且非美国银行尤其是欧洲银行的贷款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前非美国银行能够在外汇互换市场融资,在欧洲债务期间,这条渠道枯竭了。
在美联储提供国际流动性的经验启示下,我的同事特德·杜鲁门(2013)提出,应当将这一机制制度化,使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发挥危机时期的协调作用。他认为,全球金融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它们往往由于过度的国内外债务积累而引发。成功解决危机并减少“溢出效应”需要各国协调行动,以防止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度紧缩。以中央银行——因为钱在那里——为中心,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金融安全网将是应对未来危机的有效工具。
这也表明,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之更有效率是非常必要的。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保持美国的全球经济领导地位至关重要。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提供了防范金融危机所必需的融资保障。正如南希·伯索尔和克莱·洛厄里(Nancy Birdsall和Clay Lowery,2013)所主张的那样,美国国会应当“以对美国纳税人来说微小的预算成本,批准增加对国际货币基金的资金投入,这样做对美国是有利的,将使之不再承受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成本”。
作为20 国集团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主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187 个成员国的谈判工作,旨在增加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投入,并对其成员国的份额分配进行调整。虽然主要发达国家早就获得了本国立法机构的同意,但令人尴尬的是,由于美国国会未能采取行动,使这份简单而合理的协议被束之高阁。
四、量化宽松政策与货币操纵
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第一个问题是,量化宽松政策刺激了外汇储备积累和货币操纵,这会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吗?答案是否定的。
此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的外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亚洲政府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和外汇储备积累维持了这一顺差。起初,亚洲国家积累外汇储备仅仅是为了作为防范危机的一种保险,后来,外汇储备逐步演变为旨在促进出口的重商主义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阿迪提·马图(Aaditya Mattoo)、普拉奇·米什拉(Prachi Mishra)和我(2012年)估计,中国实际汇率每低估10%,就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1.5%到2%。全球失衡在2007 年达到峰值,不过,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期间,各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有所减少,并且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出现了货币升值(见图5A 和图5B),外汇干预也有所减少。
第二个问题是,量化宽松政策是货币操纵的一种形式吗?答案是否定的。近年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提出,量化宽松政策本身是货币操纵的一种形式。量化宽松政策会影响美国的资产价格,而且会通过利率政策调整降低美元汇率。鉴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及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会通过资产价格变动和美元汇率变动影响世界经济。但是,量化宽松政策主要针对国内资产价格,主要影响是国内经济。就它们主要通过国内市场发挥作用而言,量化宽松政策是典型的国内政策。量化宽松政策的外部影响通常是国内影响的副产品,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较小。而货币干预是对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对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国外需求。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增大对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同时,并不必然降低对外国商品的需求。
总之,货币操纵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目前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是,它应该作为后多哈回合的一部分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解决,就像阿迪提亚·马图和我(2009年)所主张的那样。如果不是,它应当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得到解决,就像我的同事伯格斯滕和加尼翁(2012)所主张的那样。
五、贸易政策与资本流动
美联储注重国际责任,通过提供美元流动性支持各国应对危机、恢复经济。在贸易方面,美联储还有必要进一步采取行动吗?答案是肯定的。
奥利维尔·珍妮、约翰·威廉森和我(2012)主张,资本管制措施可以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库的一个工具,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全球化的好处并减少其代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也改变了其早先的立场,支持在必要情况下使用资本管制政策(IMF,2011a,2013b)。美国政府也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
然而,人们对美国的双边投资条约和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美国与智利、新加坡、韩国的相关条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伙伴国共享这些政策,目前还存在争议。这个问题关系到在危机情况下是否允许对资本流入和流出进行管制。显然,我们应当慎重使用这些政策,而且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但不应完全排除使用。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谈判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美国政府应当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不打算阻碍其贸易伙伴国使用的合法政策工具,包括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压力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动进行一定管制,以及基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实施相应的资本管制。
六、政策结论
一、全球金融危机折射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迫切性
2007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经济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9月,先后经历了雷曼兄弟倒闭,华盛顿互助银行告急,美国国际集团(AIG)国有化,危机急剧恶化,并进一步演变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然而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却显得不尽如人意。一方面IMF未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成员国的国内金融体系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过度发展金融衍生产品、过度使用杠杆,以谋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这最终导致了金融市场的道德失控。另一方面,IMF在救助危机国家方面也少有作为,这主要源于IMF贷款资源的匮乏、贷款条件的僵硬以及对国家经济的入侵,都阻碍了成员国向其寻求救助。此外,由于IMF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权利结构的失衡从而导致的IMF治理结构的失衡,也制约了其防范危机发生、遏制危机蔓延的能力。IMF在全球危机下的无能为力更多地折射出IMF改革的迫切性。要彻底改革IMF,必须在重新审视各国基金份额的配比、废止少数发达国家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提升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反应迅速、卓有成效的国际金融救援机制,担负起危机救助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公平的份额制及投票表决制
IMF的决策采用加权表决方式,每一成员国的投票权都是由250票的基本投票权与各国按照出资比例及份额计算公式得到的加权投票权所构成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的承担战后经济重建重任的IMF,采用加权表决方式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各个成员国在经济实力、贡献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牙买加体系的更替,新兴市场国家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早期发达国家出资较多,拥有了超半数的投票权,进而对IMF实施了绝对的控制,这种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份额计算公式的不合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与之经济实力相匹配的份额。IMF决策机制的不公平还体现在投票表决方式上。目前IMF的表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多数表决方式,另一种是特别表决权表决方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后简称《协定》)规定:“IMF的重大政策决定(如份额的调整、特别提款权的分配、章程的修改等)必须有85%以上的投票权通过方可实施”。然而根据IMF2009年的资料显示,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投票表决权比重超过60%,这就意味着无论是采用哪一种表决方式,发达国家能够实质性地决定IMF的重大决策。而美国则更为特殊,其对于特别投票表决事项享有一票否决权。这种决策机制导致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对IMF各事项的态度表达变得无足轻重,一项决议的命运实质上掌控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
(二)危机救助机制存在缺陷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IMF的职能之一就是通过贷款方式的资金援助帮助受灾成员国控制危机。然而随着其运用贷款条件次数的增加,该危机救助机制越来越受到成员国的诟病。首先,贷款条件僵化。IMF在对成员国进行救助时缺乏对成员国国内经济状况与经济结构的具体分析,也未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审视其援助方案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在以往的救助中,IMF为了达到国际收支好转以及维持对外偿付的目的,都倾向于迫使受援国接受实施经济紧缩政策、减少财政赤字、抑制需求增长。这些措施将会带来短期内的经济萧条、失业上升甚至社会动荡。同时,IMF在经济危机中的政策指令也未能充分考虑各国金融危机的新特点。其次,贷款条件干预成员国经济。《协定》对使用基金普通资金的条件做出了规定,政府必须承诺在政策上做出某些改变以换取IMF的财政援助。但在实践中,发生危机的成员国往往只能被迫地接受IMF附加的一系列结构性政策条件。近年来,贷款条件不仅涉及一国宏观经济的改革与调整,甚至还涉及到一国的社会及文化政治领域。最后,贷款额度有限,不能有效发挥救助功能。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陷入危机的国家越来越多,IMF的资金短缺问题日益凸显。IMF的救济贷款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缴纳的配额,而该配额与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重成正比,与资本流动量却远远不配比。
(三)监管机制不足
IMF在监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危机预警能力较差,目前IMF的援助主要在危机发生以后,只是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并不能做到事前避免损失。其次是在政策监督职能上的两难,《协定》中赋予了IMF政策监督的职能,但协定并未对监督的程序及法律效力进行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政策监督职能往往是通过IMF与成员国之间进行协商完成的。这样的“软机制”也就导致了IMF的监督通常是以贷款条件的方式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IMF也只有通过对成员国提供救助资金,才能实现其监督职能,因而对于非救助国则不具有强制力。
(四)监管机制、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能力不足
美国国际收支巨额逆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巨额顺差,全球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而IMF不但对逆差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没有任何约束力,还将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归咎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指出造成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采取本币低估等政策。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法律建议
(一)改革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
如前所述,IMF在决策机制上的改革应从份额分配和表决方式两方面入手。在份额分配方面,IMF应当按照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增加其份额与投票权。美国当前的份额与其经济比重基本相当,大幅让渡份额的可能性不大。而欧洲一些中小国家所持有的份额与其经济实力并不相当。但当前改革IMF决策机制的一个悖论是:改革决策机制也必须由现行的决策机制来决定。要让利益既得体出让其既得利益,可能性并不大。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让欧洲国家将自己分散的份额合并成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欧洲国家两个大的份额,这样欧元区国家就可以获得与美国同样的一票否决权。合并之后欧洲国家还可以适度的让渡多余的份额。在表决方式方面,降低特别多数投票的门槛。可以通过采取双重多数的表决方式,即在某些重大决议的表决上,采用两种方式结合的共同表决。一种是传统的投票表决,另一种是每个国家只用基本投票权进行表决,然后将两种表决结果赋予一定的权重,加权平均后决定是否通过决议。这种改革方案可以兼顾基本投票权和各国认缴基金组织份额比例两方面的因素,从而有效地把决策权从持有大额投票权成员国手中转移到持有较少投票权成员国手中。2010年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通过了首尔峰会宣言,确认了IMF的份额改革方案。该方案在数值上有三个大的变化:一是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基金份额;二是新兴市场化国家中的金砖四国全部进入前十名;三是中国持有的份额从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3.65%升至6.07%。至此,中国的基金拥有份额跃居全球第三,将揭开中国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新篇章。
(二)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条件
IMF的贷款条件虽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应当进行改革。相比较言,事后的贷款条件比事前贷款条件更合理。尽管某些受援国面临的危机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其初始条件及经济结构千差万别,因此经济调整政策也要根据受援国国内状况量身制定,不能一成不变。另外,在一些涉及到国家范畴的调整政策方面,IMF应当充分尊重受援国的国家,加强沟通与协调,不能贸然强制执行。此外,在考察贷款发放的依据时,要多方面考量受援国的经济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还有一些学者提出贷款条件不应该由IMF和成员国的非正式协商来决定,而应该由受援国自己设定贷款条件,IMF执行董事会则履行审查这些条件的特定权力。除其他一些程序上的要求,条件应符合合理性的标准。若受援国提出的贷款条件达到合理性标准,IMF执行董事会则可以按照其条件对其发放贷款。但这仅仅是单方面的陈述,IMF要想做出全面、公平的判断,必须建立在更加客观、公证、科学的分析基础之上。因此,给各成员国建立详细的经济金融档案非常有必要的,这使得基金组织可以亲自掌握第一手详尽的资料,更加有利于IMF考察借款国的真实状况、评估调整计划,也更加有助于该贷款条件的有效执行。针对贷款额度有限的问题,首先,可以向新兴市场国家增发特别提款权,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将新兴市场国家闲置的外汇储备聚集起来,而且可以增加新的经济增长体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这既符合现有的国际经济状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MF现有结构的缺陷。其次,作为一个超国家的机构,IMF的融资能力不应仅局限于对于动员和催化官方机构,还需要催化其他私人资本参与到危机的救援中来。私人资本参与危机救援可能有双重效应,这就要求IMF一方面发挥国际金融市场中介和人的功能,尽可能地将债权人与债务人聚集到一起,对受援国原有债务进行重组;另一方面,提供更加合理可行的经济改革方案,进而让私人投资者重拾信心。2009年3月,IMF批准了对基金组织的贷款框架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使基金组织针对所有借款人的贷款条件现代化,通过推出一个新的灵活信贷额度,实现既能保证拨付贷款的条件有所侧重,又能增强向低收入成员国提供短期融资和紧急融资的需要,从而保证救助效率,帮助发展中成员国更迅速地走出危机。
(三)强化监督机制,提高透明度
为保证基金组织与各成员国的有效合作,IMF有权对国际货币制度进行监督,主要是对成员国汇兑安排和储备资产政策合作义务的监督。与此同时,IMF的监督职能不能仅限于成员国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当前形势下,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国际社会需要一套权威、高效的国际金融监管准则。因此IMF在对全球金融市场进行监测时,应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的合作,制定一套有约束力的最低要求的金融监管规则。IMF在发表监测结果方面也应当保持更大的独立性,使得监测结果对发达国家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同时,在《协定》中专设一条详细地列举出IMF的职能,并增加兜底条款,以适应发展国际金融活动对IMF的职能的需求。此外,IMF应当建立一个宏观审慎的监督框架,将其宏观监督职能扩展到对成员国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使得衡量金融风险的范围涵盖系统性金融风险,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多边监督。
作者:李昱臻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探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同一时间,王锦侠正在深圳机场,一次次改签去北京的机票。从下午4点开始,他执着地前后过了4次安检,“今天死也要赶到北京”,他和安检员这样打趣说道。
王锦侠来自深圳前海,中国南方新一轮产业升级的示范区。新的制度设计“迫切需要思想支持”,此番来北京,他希望就此请教林毅夫。
在世界的甲板上
王志浩们的关切,偏向宏观经济与金融危机,经济学能否为其成因和对策提供解释;而王锦侠们的问题,涉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这是“重构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四年前林毅夫临赴世行上任时说,自己是抱着“再读一个学位”的态度去世界银行的。四年后,这个自称“考上大学的农村高中生”,交出了自己的“毕业论文”。
5月17日,林毅夫临别世行的“毕业欢送会”。当中赢得最多掌声笑声的,是非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自编自导的一个节目。他别出心裁地做了一组“回归分析”,题目是“林毅夫的一跃”:面对海峡,从台湾一跃来到大陆;之后幸运去芝加哥大学留学,直到学成归国;而后又作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首席经济学家,一跃登上世行,到如今即将离别。他在林毅夫的几次来去,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之间寻找巧合:“林毅夫在世行这几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恰好比其他年份高出整整1个百分点。”这是经济学家们之间的幽默。
举办这场欢送会的,是世界银行的发展研究部。其字母缩写为DEC,在英文中与“甲板”同音。而首席经济学家,就是“甲板”上的“舵手”,要负责“设定研究议程,引领发展经济学讨论”。五个局、200多位学者和分析师,林毅夫领导着来自不同国家的一个高智商群体:他们的分工几乎涵盖各个经济领域,其中还包括80多位高级经济学家和区域首席经济学家。
发展研究部门和业务运营部门,是世界银行的左膀右臂。在其愿景中,“为了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需要将“财政的手段,与思想和知识的力量结合起来”。如果说前者是风帆,后者则要靠舵手与海员。
“别人是不是服你,靠的还是学术,而不是职务。”王斌涛在世行工作了8年,他认为在世行整个科层制的大框架下,研究部却有着自由争辩的学术气氛。在这里,领导力需要根植于思想的信服。
消灭贫困的追求
甲板之下,是一艘大船。
塞勒斯汀·蒙戈来自喀麦隆,是世行首席经济学家非洲事务的高级顾问,为了和林毅夫讨论经济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他需要一路小跑穿过一条马路。世行有近一万名员工,分散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数幢巨大的办公楼里。在这条街上,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
林毅夫的住所,在靠近华盛顿的乔治敦。两层小楼旁,有一片闹中取静的树林。“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诗句,其实也是林毅夫每天的工作生活状态。
“我个人能动用的调研差旅经费,就有200万美元。”刚上任一周,他就赶赴非洲。离任前不久,还在代表世行出访南美,进行“二十一世纪的产业政策”的全球对话。
四年间,林毅夫走访了60 多个国家,光非洲就去了14次。据世行的同事说,其间没有休过一次假。他告诉记者,工作中唯一的遗憾,“是一天只有24小时”。不过,因为经常在数个时区间往返,他在行程中倒是常常能一天“多出”几小时。
不出差的日子里没有倒时差之苦,这时林毅夫一般提前半小时到达世行,参加每早8:30的行长例会。但如果赶上经济形势和政策建议的定期交流,还得更早赶到会议室参加视频连线。那一端的首席经济学家们,来自被称作“掌控世界经济话语权”的国际组织:除了街对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有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组织(OECD)、位于日内瓦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位于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BIS)以及各大洲的发展银行等等。
夫人开玩笑地说,“他连上厕所都要用跑的。“而研究工作,大都只能在深夜或凌晨进行。如此奔波辛劳的背后,是因为世行确有“诺言尚待实现”:追求“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思想的交锋
世界银行并非一般意义的银行,成立的初衷就是“国际复兴与开发”。减贫和发展的目标伟大,但是工作却充满挑战,也充满争议。
最富戏剧性的背景是,从1981年到2002年,全球贫困人口从19.4亿下降至16.4亿;而同期中国的贫困人口从8.4亿下降至3.6亿。这意味着如果把中国的发展奇迹排除在外,全世界贫困人口跟80年代比,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约2亿。“我能够去世界银行,是因为水涨船高。”林毅夫这样解释个人命运和中国崛起之间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速,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世界进入相互依赖时代,推动了国际组织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国际经济组织发展更为迅速,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产生于二战结束后。冷战后的1995 年成立的、有“经济联合国”之称的世界贸易组织,其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更标志着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当前,国际经济组织对国际社会经济事务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惹人注目。为此,本文拟对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层次结构、职能范围和影响的二重性进行探讨。 一、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层次结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非常显著地侵入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领地内,它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从三个层面上形成影响。 1.最高层次的全球性经济组织(协定)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协调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负责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其职能已不仅仅是协调国际贸易,而且几乎包括所有的世界经济活动。参加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把许多经济主权让渡给世贸组织。这从最高国际层面上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行使。
2.中间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协定的影响 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1 年底,世贸组织得到通知的区域经济组织有200 多个,其中150 多个组织的协议仍在生效。 几乎所有的WTO 成员都参加了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有些WTO 的成员甚至成为10 多个区域一体化协议的成员。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参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也在区域范围内进行限制和约束,而且这种约束和限制比经济性世贸组织更强。 3.最低层次的双边组织和协定 对于那些涉及两个国家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解决,单独依靠其中一国的调节是不能发挥作用的,需要通过双方的组织(协定)来协调,参加这些双边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在双边协定和组织生效后,就必须遵守有关协议,从而使本国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例如,中国加入WTO 之前的中美最惠国待遇协定;2003 年6 月中俄两国签署石油管道的能源利用协定,这些都是裁定协定两国之间分歧、矛盾的准则,使两国主权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及双边性组织(协定)的状况日益增多。这种状况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职能范围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参与其中的发 展中国家的主权从多方面进行限制,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内外经济职能从多方面有限度地(根据协定)转移到国际性、区域性或双边国际经济组织中。
1.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创建职能 过去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设立都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发展中国家把其看作是主权不受侵犯的重要体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这种主权职能部分转移到国际经济组织中,国内经济政策法规、国内的经济体制要同国际接轨,发展中国家要执行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甚至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都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例如:加入WTO 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WTO 规则体系,其中包括有《关贸总协定》在内的20 多个具体领域的协定、议定书、决定、谅解等。
WTO 调整的领域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从关税减让发展到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拆除。发展中国家国内制定的法规政策若与此有抵制的必须限期拆除。 2.监管职能 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有关制度的实施都是由本国政府执行的,是本国政府主权范围的事情,包括进出口关税的减让、国内贸易政策的透明化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监管职能转移到国际有关经济组织中去,由这些组织根据有关法则进行监督。例如:在经济方面,GATT、WTO 都有自己一套有效的监督惩罚机制。这种机制实质上侵蚀了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主权,由于其规则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主权侵害更为严重。[ ZHLzwCom] 3.解决争端职能 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解决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矛盾是在国家政府间协商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扩大,不同国际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增多,日益复杂化,因此,国家主权范围内调节的局限性突现,国际经济组织开始介入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国际争端,代行某些国家主权职能。
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中,全面规定了其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包括协调、斡旋和调解)、法律方法(包括专家组审议和上诉)、裁决的执行与监督、救济办法等,还专设了争端解决机构(DSB)。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机制解决上有突出的三点要求:其一,DSB 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其二,有一常设上诉机构,受理关于法律问题的上诉;其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对违犯规则事件在多边争端机制下寻求救济,在裁决不能得到实施时可采取补偿和交叉报复的制度。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该体制所管理的一切协议和决定,没有例外(P150)。 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具有安全、可预见、执法权威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国家主权的经济职能,这将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国家主权产生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后的前6 年,受理了200 多件贸易纠纷,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既有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好的结果,也有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不良后果。这些解决争端的机制在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也存在。
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中,就存在一个受理国家之间争端的制度,而且还平行地设有一个解决投资者和成员国之间争端的制度。在亚洲,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在1996 年6 月也成立了一个解决东盟各国内部贸易纠纷的仲裁机构。所有这些解决争端机构的设立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展中国家主权职能的发挥。 三、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二重性目前,对于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影响的认识,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就是意识到了挑战、侵蚀和冲 击等负面作用的严峻性。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主权处于不利地位的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影响(第3页)还有另一面,即积极的一面,由于和国际经济体制接轨,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主权增强。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称作二重性。具体来讲: 1.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是促使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机之一。
主要表现在:其一,平台作用。一个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主权受到伤害时,提供了解决争端的场所。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前,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通过两国政府谈判解决。由于中国是处于弱势的经济实体,结果中国做出的让步很大,有的甚至伤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权益。美国常常以中美经贸关系同中国人权挂钩来威胁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纠纷、反倾销争端增多,但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中国胜诉的次数也不断增多。 另一个是,在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内,发展中国家贸易争端机制的设立,提高了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减少贸易摩擦,集体行使国家主权的能力,某些国家主权的平等让渡,获得了更大的国家权益,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行使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二,提升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内外职能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面,例如,市场经济管理措施的缺陷,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等,影响了国家主权的行使。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后,就必须同国际上先进的市场管理规则接轨,废除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固然会限制主权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抛弃原来旧的或存在缺陷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接受国际上流行的政策、法规和体制,从而强化国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生产力的适应性,有利于提升国家主权的行使能力。其三,保护作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利用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基本主权进行限制和侵蚀,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维护主权的斗争及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力量的增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也有一些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例。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就有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和保护弱势产业的条款,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此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就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对自己的弱势产业进行保护,例如,对汽车工业、农业等就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在实践中,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支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方发展基金。尤其是作为世界银行“软贷款窗口”的国际开发协会,主要以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为贷款对象,向这些国家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该协会在全球反贫困斗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GATT、WTO 属下的各项多边协定,也规定了不少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别措施。
一、汇率及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互折算的比价,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表示方法。汇率可分为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实际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和劳务与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易的比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经济学家采用了很多理论和模型来解释汇率是如何决定的,这里只介绍纸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预期名义汇率的近似值,为评价和选择汇率制度提供依据。该理论根据的是单一价格规律,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一种通货的一单位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的物品。一种物品如果不以同样的价格在各地出售,就存在着未被利用的利润机会,由于套利的存在,总有商业行为会从价格低的A国购买该物品到价格高的B国出售,从而使B国该物品价格下降,直至两国价格相同。由此,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具有相同的购买力或实际价值。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价描述了长期中决定汇率的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告诉我们,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如前所述,名义汇率等于外国物价水平与国内物价水平的比率,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差别。当物价水平变动时,名义汇率也变动,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的调整会使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平衡,因此,名义汇率取决于物价水平也就取决于每个国家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当一个国家的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并引起物价水平上升时,就会引起该国通货相对于其他通货贬值。理论上,要想测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的变化趋势,就要对两国的物价水平进行评估。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给增长较快,造成国内物价水平上扬,美国内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则很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贬值而不是升值。而实质上,我国的外汇市场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和柜台结售汇市场组成,由于我国实行强制结售制度,商业银行和企业结售汇周转头寸以外的外汇收入必须进行平盘,由中央银行进行买入或卖出的交易。
二、汇率制度及其分类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确定货币的汇率、汇率波动的界限和维持汇率措施的制度。总体上,汇率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汇率制度,一类是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或汇率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并保持其变动幅度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政府对汇率的确定和变动不加干预,任其在外汇市场上根据其供求状况自行涨落的汇率。1999年1月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根据各国现实汇率水平来判定其施行的汇率体制,将汇率体制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硬盯住汇率体制,其中又分为3类:(1)无独立货币,如美元化的东帝汶,澳元化的基里巴斯以及欧元区国家。(2)货币联盟,指一种或几种完全可兑换货币形成的固定不变的汇率。其货币政策是基于联盟的水平,不允许联盟中任一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存在自主性。联盟内实行单一的对外汇率政策。例如西非经济与货币联盟、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3)货币发行局,货币机构只发行完全基于外汇资产的一种货币。汇率由政策和法律固定,国内货币基于外汇储备。具备国际收支的自纠机制,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则自动收缩货币供给,缩减支出。例如香港等。各国货币对外汇资产依存的种类和比例各不相同。
一类是软盯住汇率体制,分为三类:(1)固定软盯住体制。货币在中心汇率±1的窄范围内盯住锚。IMF认为中国即是实行的此种体制。(2)爬行软盯住体制。对货币进行阶段性调整,调整依据为一个预先宣布的固定比率或是对选定指标的变动作出反应。(3)带状软盯住体制,又分为:地平线带状体制和爬行带状体制。地平线带状体制指币值盯住固定汇率,围绕中心汇率波动的范围大于±1。爬行带状体制指围绕中心汇率进行阶段性调整,依据是预先宣布的固定比率或是对选定指标的变动作出反应。如以色列。
还有一类是浮动汇率体制,分为:(1)有管理的浮动体制。管理当局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影响汇率,不依附于任何其他货币。进行干预主要依据的指标是国际收支头寸、国际储备水平、在平行市场中的发展等。如越南、埃塞俄比亚、印度。(2)完全浮动体制。汇率由市场决定,官方干预只在汇率异常波动时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不锁定任一特定的汇率目标。如美国、冈比亚、南非。
三、固定汇率体制和浮动汇率体制的特点
由于国际价格的可预测性,固定汇率可以鼓励贸易和投资,减少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固定汇率可以通货膨胀作为名义锚,盯住一个低通货国家的货币,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降低通货膨胀预期。同时,要实现盯住的目标,对本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提出严格要求,这将有利于约束政策制定者的主观因素。固定汇率的另一个好处是减少参与竞争性货币贬值的随意性。固定汇率的缺点是货币政策失去抵御国内外冲击的自主性。一个完成融入世界资本市场的国家,如果执行硬盯住的汇率政策,就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只能通过财政政策来化解冲击,对财政政策提出严格而有弹性的要求。固定汇率容易受到投机冲击,宏观经济秩序锁定在盯住汇率体制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和政治成本,可能引发汇率风险或短期投资资本的流入。此外,采用固定汇率体制必须维持足够的外汇储备。浮动汇率体制具备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限制了投机冲击的空间,可避免承受过度的汇率风险。但是,浮动汇率失去了货币政策的名义锚,汇率波动风险加大。从国际市场价格不可预测性的角度,是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浮动汇率更大的自由度还可能使央行产生误解,认为不得不更多干预外汇市场,结果是浮动不仅使汇率不确定,而且没有为宏观经济政策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四、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及实践经验
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有几个流派:
一是最优货币区理论。把经济体所面临的内外冲击的性质和规模,作为选择汇率制度的决定因素。
二是实际冲击与名义冲击的权衡理论。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际冲击相对于名义冲击的重要性。如果一经济体所面临的危机主要来源于名义冲击(如货币供应量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则应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如果实际冲击(贸易条件、政府消费、投资等)是危机的主要来源,则应选择浮动汇率。由此推论,在贸易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采用浮动汇率制度更适合。
三是政策拐杖论。它论断通过盯住汇率制度可获得或加强政策的公信力。如果一国的体制公信力低,盯住汇率可提高公信力,降低通账预期。
四是三元悖论。它认为蒙代尔、弗莱明等经济学家提出的“三元悖论”,揭示了在经济开放国家,保持汇率固定、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和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经验表明,在国内货币和财政机构信用缺乏的情况下,应采用固定汇率体制。贸易国际化程度高的国家倾向于更多干预外汇市场。当固定汇率能给一国带来更大利益时,该国会应用紧盯的固定汇率政策。如果邻国都选择盯住的汇率体制,这些国家很有可能盯住的是同一货币。关于是盯住单一货币还是盯住篮子货币的判定。如果一国是低通货国家,且在与本国的货易中占主导地位,则可选择盯住该国单一货币。如果不存在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则应选择盯住篮子。其好处有二:一是篮子中的单一货币波动不会对本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二是对篮子中的货币选择适当权重能保护竞争。理论上,盯住一篮子货币有助于避免交叉汇率的不稳定,但实践中很难选择合适的篮子构成。篮子的权重和构成通常不公开,汇率波动区间及中央银行干预的手法不明确,盯住篮子的制度缺乏透明度和可信度。当所盯住的货币不能反映本国的贸易格局,或者贸易竞争对手已放弃了盯牢的体制,现行的盯住汇率体制就可能会降低本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可从盯住一个固定汇率转向爬行盯住,或从盯住一个固定汇率转而盯住一个汇率篮子。当持续资本流入时,可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体制。其好处,一是可降低资本流入引起的通货膨胀。二是可降低盯牢和严格管理的汇率体制的暗示作用,抑制短期流入资本的波动。三是鼓励谨慎的风险管理,抑制银行和企业无障地累积外汇头寸。四是由于市场参与者避险的需求,刺激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
五、固定汇率制度的退出
退出盯住汇率常常是被迫的。大部分放弃固定汇率制度,选择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国家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危机,是金融危机迫使这些国家被动退出。当一国经济严重放缓或金融部门出现问题时,很难维持盯牢汇率体制所需保持的高利率。当金融部门出现问题,如果采取提供再贷款的救助措施,将改变本国货币投放量,难以维持盯住的汇率体制。资本大量流入也会冲击盯住的汇率政策。经验表明,汇率稳定、本币升值是退出盯住汇率的时机。退出固定汇率制度需要为货币政策选择一个名义锚。国际金融经验有两个基本的货币政策名义锚可选,一个是货币供应量 ,一个是通货膨胀率。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选择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名义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金融市场的创新使得货币供应量和物价变动的关系高度不稳定。通货膨胀目标不仅使货币政策关注于国内的问题,及时对经济的变动产生反应,保持价格稳定,使央行保持低通胀的承诺具有较大的可信度。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需要与一个更开放、灵活的市场机制来支撑,政府、政策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由市场决定利率和汇率,增加企业、个人结售汇的自主性,进一步放开外汇市场,引进更多的避险工具。退出过程中,还要严密监控跨境资本的流动,防范热钱的冲击。
六、IMF针对成员国汇率问题的4个原则
(一)成员国要避免通过操纵汇率或是国际货币体系来获得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不公平竞争优势。(二)成员国在必要时可以干预汇市,但仅限于应对短期内汇率的大幅波动。(三)成员国在干预汇率时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四)成员国在制定本国汇率政策时,要确保汇率政策不会引发“外部不稳定”。
2009年12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风云突变,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出现异动,引发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提速的猜想。当前汇率波动的状况能否为汇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实战训练场地乃至机遇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汇率监管,上海证券报,2007
现今作为区域货币合作典范的欧元已经成功启动,美元合作在美洲的强势发力业已引起普遍关注,这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东亚毫无疑问是个刺激。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郑重的警示了东亚各国加强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的必要性,区域性的货币危机需要区域性的货币合作来防范已成为共识。同时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本身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也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分析
“货币一体化是指各国在货币方面的融合、结合、整合的行为、现象和趋势。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以将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区域内货币政策协调;二是区域货币联盟;三是单一货币区,又称最优货币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最高层次。”“最优货币区,具体说来是指由一些彼此间商品、劳动力、资本流动比较灵活,经济开放程度和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相近,经济政策较为容易协调的国家与地区所组成的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是由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该理论最初关注的是成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问题,蒙代尔、麦金农、彼得凯南、伊格拉姆分别提出了确定最优货币区的单一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经济开放程度、低级产品的多样化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随着实践进程的发展,单一标准的理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于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将该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使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上。
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主要是:各成员国会损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丧失巨额的铸币税收人,同时要支付较高的货币转换成本,会使其财政政策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会影响到其国内经济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而参与最优货币区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单一货币区建立后,区域内货币交易被取消,这将节免货币兑换的成本,可以节约大量人力财力,有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货币交易的取消,“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汇率波动对贸易和物价的不利影响及由汇率波动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特别是能避免短期国际资本的冲击,因为单一货币会使最优货币区内的货币规模巨增,将致使投机者无力制造差价实现套利。(二)减少外汇储备成本,节约外汇储备。货币一体化,可以通过集中各国的外汇储备和协调成员国彼此间抵消贸易差额来实现区域内外汇储备的节约。(三)货币一体化还可以降低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抑制利率的不正常上升.稳定成员国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川。(四)货币一体化还将扩大各成员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且为各成员国接下来的深层次政治合作打造平台。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分析
从长远看来,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彼此间贸易、投资、金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及受国际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构建单一货币区是势在必行的。但就目前言,需要分析东亚货币合作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按照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构建单一货币区的成员国应当符合的内部条件有: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高,各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趋同,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强,所建货币区内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的现状分析看来:在各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方面,东盟、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是在逐步上升,加人WTO后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了,则对汇率波动就会敏感,东盟和亚洲四小龙更是如此,这将促使各成员国就汇率产生共同的需求,他们需要进行货币合作,实行汇率联动;在各国经济的关联程度方面,东亚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和贸易往来占该区域投资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也为他们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性方面,东亚各成员国参差不齐,人均GDP高低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大相迥异,这与最优货币区理论建立单一货币区所要求的条件差距较大;在成员国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方面,就人力而言,人力资本跨国流动性由于受种种因素影响譬如历史、文化、宗教等显得较弱,其中的人力价格因素进而导致物价因素也差异较大;就资本而言,像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金融管制较严,在资本的可自由兑换方面尚未完全放开;在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性方面,就金融体制而言,东亚各国大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制这点是相似的,但各国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却会增加实施共同盯住篮子货币乃至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操作难度,自然会增加推行统一货币政策的难度;在所建货币区内是否拥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方面,东亚的新加坡、韩国虽富,但由于国家小,总国力规模尚不够强。日本具备成为核心国的条件,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亚大多数国家对其持不信任态度,而且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一直低迷.显然它并不适合担当这一角色。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币也已经成为周边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但是由于总体经济规模还不够大,目前也不适合成为核心国,所以东亚尚没有核心国和核心货币。
从外部条件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国家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要求大国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东亚的货币合作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可是,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为了争夺国际货币的垄断地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要想达成一致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条件尚不成熟。但是,建立次区域的单一货币区尤其是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包括中国大陆、港澳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目前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注:朱芳,东亚次区域货币区建立的条件分析,当代亚太,2003.12),而人民币货币区的建立也会为最终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宝贵的经验。同样,东盟十国也可以尝试成立类似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
三、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分析
打造第一平台:扩大东亚货币互换。2000年5月6日在泰国举行的东盟10+3财长会议上,就东亚地区加强财政和金融的合作问题达成了“清迈协议”,其中涉及多项金融合作的内容,最主要的是货币互换。货币互换是指一国货币在陷人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在不需要担保品的情况下就可以本币购买对方国家的可兑换货币,待度过危机后,再按协议条件,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刻,按照购买时所使用的汇率,用已购买的可兑换货币购回本币。货币互换是获得紧急融资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成员国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清迈协议是东亚货币合作的一次实质性进展,但只是属于危机解救机构,要加强东亚货币合作就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货币互换,由双边扩展到多边;而又因为东亚国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各自的体制也不乏相似之处,彼此之间相互了解各自的国情,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又都具有高储蓄率、较高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较高的外汇储备等特点,在如上所说的扩大了的东亚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搞好跟IMF、美国和欧盟的博弃。
打造第二平台:建立东亚汇率联合浮动机制。东亚国家己具有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川,在经济上,东亚国家彼此之间具有较高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以及较高的外汇储备,这都为汇率联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在技术上,大多数东亚国家采取的仍是或相当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不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根本变革,转换成本相应的就小。同时,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因此,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先局部后整体的分步走思路进行汇率安排,先选择次区域,建设次区域单一货币区。就目前看,可以选出二个:东盟十汇率政策的总体协调,建立盯住共同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在各国和大中国经济圈(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省)。汉而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次区域间联合,从而将汇率联动机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
打造第三平台: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因为“只有单一货币区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和明确的制度约束,这是汇率联动机制所无法比拟的’心三,而且伴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彼此间的利益枚关度越来越高,所以东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经济体,建立单一货币区是早晚的事。当然,这需要各国拿出巨大的勇气,克服多种困难.包括意识形态和历史问题,其中加强政治对话和合作尤为重要。
四、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对策分析
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货币一体化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一、货币区成员国之间货币可自由兑换;二、资本可自由流动;三、汇率可自由浮动。而根据“蒙代尔三角”学说,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自由浮动和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三者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二者,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要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但是这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复杂国情的世界政治经济大国,就目前而言.这是不能做到的,这也构成了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一大困难。然而,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中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调整,这包括:(一)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切实加强货币篮子的选择,合理确定各自比重。(二)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国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培育市场,努力加强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建设。(三)尤为紧迫的是,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是,我国要进行区域货币合作就应当同样逐步放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其实,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能真正管得住的只有少部分的资本项目,其他很多的资本项目往往通过采取各种非法的手段实现了人民币的可兑换”二,政府不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四)加强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努力完善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倡导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竟争力,积极倡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企业对外投资,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五)积极倡导和通力合作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六)加强政府间对话,强化政府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七)加强汇率联动机制建设,首先要领导建立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甚至台湾省在内的“大中国经济圈”的次区域单一货币区的汇率联动机制建设。
综上所述、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东亚各国的贸易相关度和投资相关度日趋紧密,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我们要果断参与其中,有效调整各种政策,在确保国内经济稳定的基础上,通力加强与各成员国的合作,努力承担起在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历史重任,从而在这个互惠共赢的历史机遇中全面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周颖,纪振强.东亚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可行性及前景瞻望仁月.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9).
[2]朱芳.最优货币区理论:欧元的启示与东亚货币区的设想〔J.南方金融,2003,(7).
[3]刘力臻,焦百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与我国的参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3,(3),
[4]李勇辉,昊朝霞.区域货币一体化下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