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5: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秩序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个人依赖社会,社会控制个人,个人与社会是相对应的性质完全不同的实体。
(2)社会现象不仅具有外在于个人的独立性,还具有对个体的强制性。而涂尔干所强调的,即是这样一种社会决定论。对于他而言,社会事实不仅是一种作用于行动者个人的外在强制力,它同时也是一个决定着他们的行为倾向的集团性力量体系。这些对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思考,在《社会分工论》中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述。通过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解释自杀的原因,涂尔干提出: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这具体的三个命题也完全可以与《社会分工论》中“个人通过各自出让一小部分利益而获得彼此的共识”共鸣。由此我们可知:正是因为集体意识,个人才能够得到集体赋予并承认的身份,即正是因为社会,个人才成为个人。进而,社会并不是人思想观念所形成的一种意识化存在,相反,个人是由社会分化出来的且不可避免的带有社会的烙印。从这个角度上说,社会既参与建构了有限个人,个人又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最终实现了双重建构。
二、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社会秩序建构与整合的手段——法律
涂尔干极力强调社会不是观念性的,而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因此社会秩序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手段得以表征和考量的。这正是法律与社会学交叉的核心部分——法律是社会秩序建构与整合的重要手段。涂尔干认为:“社会团结属于社会学研究的领域。我们通过考察它的社会作用,才能全面彻底的了解社会事实。”同时,“要想使团结具有一种可以把握的形式,社会的后果就应该为其提供一种外在的解释。”“外在的解释”即社会秩序建构与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手段,这些手段同时也是社会秩序的表现形式和考量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即为法律。
(一)法律的意义
涂尔干认为,社会的结合是一种道德现象,研究社会不可能从其内部进行,而必须考察他的外部表现,而法律就是社会结合最稳固、最明确的外部表征。社会秩序在本质上具有法律意义的,不可能存在离开法律的社会团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法的本质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的变迁。通过法律来考察社会秩序并以此对社会进行二元划分是涂尔干创造性的社会思路。“法律的首要性质就是社会性”在他看来,“任何持续存在的社会生活都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种限制形式和组织形式。法律就是这些组织中最稳固、最明确的形式。”
(二)法律的划分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将社会分类与不同的法律形式相对应,从历史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对法律进行了划分,即压制性法律和恢复性法律。进而证明了法律随社会的变迁而变迁,作为一种单独的社会事实表征着“社会“这个抽象的表达。“由于内在事实是以外在事实为标志的,所以我们能借助后者来研究前者”。内在事实是社会团结、社会秩序,外在事实即是法律等与社会相应的社会秩序调控手段。“尽管社会团结是非物质性的,但它也并非只具有一种纯粹的潜在状态,而是通过一种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涂尔干显然将法律等社会秩序调控的手段认作了社会的“可感形式”。在涂尔干的视角下,法律是社会秩序建构的手段,是维护社会团结的工具,也是划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的。综合《社会分工论》的机械团结、有机团结的章节,我们可以综述:在机械团结的社会,法律主要以打击反抗、维护集体感情的压制性法律为主。而在有机团结的社会,则以恢复社会秩序为目的的恢复性法律为主。“恢复性制裁法既然不包含共同意识,那么它所确定的关系就不会不加区分地针对任何人。这就意味着,它并不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是某些有限的却相互发生联系的特定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恢复性法律将个人意识维系于社会意识是需要中介的。”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将这种有机团结社会中恢复性法律的中介诉诸于法团。法团的行动可以被视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间常规互动。
(三)习俗与法律的关系
在维护社会秩序的他律手段中,除了带有明显强制性和暴力性的法律以外,习俗也是一种他律手段,只是表达方式相对温和一些。“一般来说,习俗是不与法律矛盾的;相反,它正是法律存在的基础。当然,有些时候在这一基础之上并没有什么法律存在,有些社会关系也只能根据某些来源于习俗的分散形式得到规定。”但这只是存在于“法律不再于社会的现状相吻合”的特殊情况。涂尔干说:“如果某种社会团结单纯是由习俗表现出来的,那么它肯定是一种次级秩序。反过来说,法律表现出来的社会团结是本质的。”,也就是说,一般习俗与法律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或者说,习俗更多的已经融合进法律里,在每一个法律手段的背后实际都包含着一定的习俗意识、集体意识。而当且仅当在法律的手段进入了无力、空白的领域,习俗便成为公认的他律手段。当然,社会秩序建构和整合的手段还包括道德、宗教等,限于篇幅,在这里不作赘述。综上,对社会秩序的探讨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但理论的价值更在于指导实践,经典著作在当下的重要性正在于它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思考方向仍被现代人所接受,仍存在植根的土壤——在当代背景下,产生于西方的百年前的涂尔干社会秩序建构思想是否能为中国现实社会提供理论可能性?
四、当代背景下社会秩序整合的意义
涂尔干思想曾经引起西方世界的广泛讨论,近年中国对涂尔干的讨论比西方世界更热烈。笔者揣测原因一方面是根据客观情况,中国引进涂尔干思想比较晚;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现代社会,涂尔干的相关社会学思想在中国有比西方世界更为契合的连接点。我们分别对两种社会进行探讨,从而找到涂尔干思想在中国地域的生命力及现实意义所在。
(一)西方个体主义上的集体发展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世界个体主义倾向盛行,强调每个人都更关注个体的利益和价值。而个体主义与涂尔干所强调的社会与个人关系理论始终有一种张力——不能完全称反比关系,但有负相关性。这也是在现代西方世界,涂尔干理论有被边缘的倾向原因所在。虽然涂尔干在著作中也表明了个体充分发展的有益之处,但其所强调的社会先在、共同意识和集体感情,都更着力于社会的作用,强调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社会事实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其与个体主义相对盛行的现代西方内化了的冲突。
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的开发路径
3.1“一区”的规划
“一区”的规划,主要是针对于当前的教学需求,构建一个适合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教学实践区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要围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来开展,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打造一个综合、全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地融入多种人才培养形式。例如,在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上,学校可以在学校内部构建文化长廊、展览馆等,让学生感悟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教学实践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起来校外的相关资源,例如与校外社会上的文化馆、革命基地等进行联合,让学生定期的进行参观与体验,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的了解,这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另外,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高职院校内部应该对于相关身心健康教育的资源进行完善,加强基础设施的构建,并且在校园内部定期的开展讲座与辅导工作,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其他素质实现同步成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需求。
2.2“二园”的建设
“二园”的建设指的是在当前高职院校内,构建软科学与技术服务园与现代化服务业的示范园。“二园”的建设有效地满足了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实现更好地自我成长。学校通过建设相关技术服务园,可以让学生在园区内学习到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了解社会上对于生产技术的需求,给予学生指明新的学习方向。现代化服务业示范园可以有效地对当地服务业的发展需求进行聚集,并且带动社会服务产业的持续发展。“二园”的建设给予了高职院校新的教育发展思路,让教学实践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社会,为社会培训工作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3“三地”的实现
“三地”的实现主要是指高职院校要实现对人才培养、继续教育与社会实践以及创业三个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实现“三地”,可以让学生的创业能力、合作能力、社会竞争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打造高水平的职业素质培训点。创业基地可以给予学生一个自我创业的环境,并且结合相关创业指导,引入一些具体的创业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创业能力的成长。与此同时,“三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训练机会,通过结合实际就业方向与需求,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贴近社会,并且让职业素质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保证。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是人才走向社会所面临的重要压力。“三地”的实现让人才有了自由的选择空间,人才可以选择参与继续教育、实践与自我创业。在多种教育模式开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通过打造一支有资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第二课堂体系,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拥有更多自我发展的选择方向。
2.4“四技”的服务
“四技”的服务则是校企结合的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实现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与服务。“四技”的服务是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向,是与社会对接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要对于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且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在教学工作中,高职院校要对于自身的办学方面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吸引一些优秀的企业来走入学校,在学校内部建立实训基地,从而让学校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企业与学校可以共同建立研发课题,共同开展研发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在企业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领先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动力。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给予企业合理的技术服务,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联合,将一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在开展办学工作中,企业是其教学实践的重要对象,其与企业的联系十分密切。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其可以在研究中给予企业一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生产方面的技术难题。两者的合作对于双方属于一个共赢的选择,双方要在合作中寻找平衡点,将技术、实践、生产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良好的权衡。
1.1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定位不清晰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高职教育的定位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学、创新、研究等能力的培养,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导向可以分成四种:供给导向,根据学校自身资源提供教育产品;经济导向,追求办学经济效益最大化;就业导向,以学生高就业率为导向;实践导向,强调课程实践、实验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导向总体来说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高职教育定位并不清晰。
1.2教学方式落后,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有待丰富
当前我国国内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理论授课为主,方式较为落后。虽说伴有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但是也仅以一些多媒体形式或者实验室教学为主,没有真正迈出学校大门,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教学形式过于枯燥。课程体系设定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目前高职类院校在物流管理的课程设计上以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采购、信息等为主要内容,这些课程的内容绝大部分与社会相脱节,存在盲目设置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以后不能加以应用。此外有很多内容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内容设置过于理想化,这都是由在课程体系设计之初没有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调查导致的。
1.3理论与实践脱轨,实习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从原先的中职类院校升级而成,大部分物流管理教材在内容编制上仍然沿袭着中专教材,或在其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增减。有的院校直接选用本科类院校的教材进行授课,其内容与高职类院校并不匹配。总的来说,当前高职类物流管理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轨,过分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忽视了应用层面的培养,没有从根本上体现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此外,缺乏一定的实习资源也是当前高职物流教育的突出问题。我国大多数省市并没有足够的相关物流企业满足学校的需求,只能供学生参观学习,不是让学生真正地上岗进行操作。实习仍然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2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模式
2.1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重新构建理论教学模式我国早在2007年就开始大力资助高校筹办各类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希望通过竞赛的模式提高当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从2010年开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就已经在天津市成功举办了四届,参赛队伍持续增加。同时,为了更好地筹备国赛,很多省市地区也都纷纷举办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参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可以说,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提高实践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为学生的理论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通过竞赛模式,促进高职类院校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高职类院校仍然沿袭着单纯的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并行使用的教学方式。这与职业教育重视的能力素质培养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竞赛模式的导入,让学生能够在高仿真模拟实操的环境中亲身进行操作。比如很多院校专门建立高仿真自动立体化仓库,让学生可以亲眼见到现代化仓储行业的硬件设施及其应用,还有一些高仿真软件的应用让学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3D模拟仓储配送的整个过程,并且可以进行角色的互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1.2通过竞赛模式,促进高职类院校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
目前在高职类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有些课程并不符合高职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需要。可通过举办高职类物流管理技能大赛,将大赛之所需、所用的相关内容加入到课程体系中,新增一些实训类课程,加强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物流技术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需求。
2.1.3通过竞赛模式,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校通过竞赛机制的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不再单纯地为了考试得分或者获取奖学金,还可以参加相关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物流知识,为自己今后的求职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1.4通过竞赛模式,大大提升高职类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建设
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的名次,一方面需要学生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对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类院校老师的理论知识要过硬,职业技能水平要得到提高。教师在整个竞赛过程中,通过与全国各高职类院校教师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2.2通过“以行动为导向”的思路构建实训教学模式
2.2.1重构高职物流管理实训教学目标,以此进行实训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根据高职类学生毕业以后的就职方向规划,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物流职业无外乎两方面:一方面是物流基层作业人员;另一方面是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这两种人员的仓储作业能力、运输作业能力、配送作业能力需要通过实训教学才能进一步获取。对于实训教学的目标定位,我们应该清晰地划分为三部分:(1)面向物流相关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和新能力需求,包括为人处世、与人交流等社会工作能力;(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前面所提到的仓储、运输、配送等能力。在实训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上,可以分三步来走:第一步是开展物流操作的初步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物流基础理论教学的直观认识,比如说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企业或者学校实习地点的参观学习;第二步是开展单项的专门技能实训,这些主要是结合具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比如“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加强学生对核心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掌握;第三步是综合项目技能训练,这一步主要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汇总,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校外实习企业进行综合化的项目模拟操作,从而对物流管理有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扩展所学范畴。
2.2.2大力推进校内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以此进行实训教学任务体系改革
物流管理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相当高,有很多物流企业迫切希望前来就业的学生能够直接上岗,而不需要长期的企业培训。目前我国校外实习资源有限,很多实训环节只能在学校内进行。比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分拣线、叉车、堆垛机等都应该是现代化物流实训基地应该具有的基本设施设备,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学校还应该配备AGV小车、激光扫描设备、ERP沙盘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流。
2.3通过“校企合作”的思路构建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
2.3.1合理的管理机制的建立是保障校外实践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
第一,学校应该单独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负责学生的校企合作事宜,责任到位,由专门的领导负责。并且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合作规范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定期对实践教学环境进行督查,开展相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第二,学校应该派专门的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工作。每位老师负责相应的实习学生,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防止学生出现负面情绪。实习学生每周完成实习周记,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并进行汇总和反馈;第三,企业在体系保障方面,除了保障学生基本的经济利益外,还要给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岗位轮换,让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充分受到平等待遇和安全保障。
2.3.2筛选正规企业,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符合实践需要
实践基地的筛选是保障校外实践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在考察前期,要考察该企业是否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供学生进行实践。一是企业的岗位职能设置是否与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一致,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该企业所设置岗位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对基本物流技能操作的环境需求;二是企业的背景文化是否与学校培养学生的理念一致,一些企业如果观念较为落后,设施设备不到位,岗位设置存在明显问题,则不能作为学校筛选实践基地的后备队伍;三是企业的地理位置,学生年龄较小,很多学生还没有独自出去工作的经历,在筛选的时候尽量挑选离学校较近的实习企业。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规格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结合实际在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全面改革。语文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中职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在培养数量和质量上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的中职教育课程结构设置并不合理,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许多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内容滞后的矛盾日渐显现,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滞后于现实需求,专业课程偏重学科建设,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学生综合能力有培养。这个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仍在沿用。教师大都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练习,偏重于理论型、知识型逻辑思维训练,因而学生难以获得事物具体表象的支撑,语法概念、人文伦理、文体表达方式、语体风格、语文结构在不少学生的头脑里只是干巴巴的知识条文,缺乏活灵活现的具体形象,更缺乏日后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能力。由于语文教学的欠缺,使学生对抽象概念出现较多的文言文和一些科技文的理解产生困难,影响了学生全面思维的发展,认知和实践能力较差。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显然是“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这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语文教学是一种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的工具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基础。弱化了这方面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只强调学技能的职业特点,而忽视个人发展的文化内涵,使他们在掌握从事某种岗位技能的同时却无法达到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因其专业技能低,文化素质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是指其服务于适应职业社会需要的教育教学质量,即培养具有通专多能实用型、适用型、适需对路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其核心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度,是毕业生的认可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走向市场后给社会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多少,则会成为中等职教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而要把全部的精力用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上来,使其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人才规格质量培养与劳动市场的流向趋于一致。为此,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尤其重要,作为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学科,与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素养、自学能力、心理素质等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主导地位和事半功倍的效能。
创新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供平台。在学生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各种情感、态度、意志、兴趣对技能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职业教育中作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点的语文教学,应在选文和教学形式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职业方面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读职校当工人低人一等”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选取一些歌颂当代劳动者的诗歌、散文。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角色互换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经历审美和情感体验,正确认识到劳动者的光荣和伟大,找回自信;组织学生听取有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做典型报告,写出感想认识,语文课上进行评讲,使学生了解成功者背后的付出;以语文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良好的理性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经营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语文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其人文性在解决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对专业技能形成影响的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个人的道德和品行的体现,如对人的接纳、容忍、理解、尊重关怀和爱护、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体现出极大的社会性和人生价值追寻。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课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互相配合,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各种新途径、新方法。通过语文教学不断地转变学生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力,强化学生学习和练就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适应将来就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实行灵活模块的教学策略,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中把语文课编为文选预读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文刊板报编辑与排版训练四个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分为基础语文能力训练和职业语文能力训练,既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又适应和满足技术专业的需要,从而强化学生今后岗位实践活动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岗位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时效、培养学生把握语文的能力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