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5: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养成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养成教育论文

篇1

二、实施过程

课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德育实践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我们首先结合课题的研究实际,广泛开展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并以霍邱二中为实验样本,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探索。1.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课题组分别制定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卷调查表》和《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卷调查表》,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全省范围内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中学生的行为及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分析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2.以霍邱二中为样本,开展德育实践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霍邱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际,制定了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实践规划,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德育实践。首先是以主题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每年开展三次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份突出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教育月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十乱”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校本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5月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感恩教育月活动,强化学校与家长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如何适时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进行培训,同时在每年的5月份母亲节时召开家长会,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9月份开展突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月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已经累计开展了责任教育主题、法治教育主题、遵规守纪教育主题、励志教育主题等教育主题活动。其次是经常性开展大型签名活动,让学生告别不良习惯或远离不良诱惑。针对当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在加强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大型签名活动,时间选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课间,每次一至两个班级,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组织有关班级发出倡议,其他班级积极响应,签名后的签名簿悬挂于教室之中,以警示他人,教育自己。

近期,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大型签名活动主要有:一是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开展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名活动;二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开展告别网吧签名活动;三是结合学校为六安市禁毒示范学校的特点,让学生知毒、识毒,开展远离签名活动等。再次是积极开展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学生。主要构建四方面的校园文化:一是班级文化,定期开展班级文化评比;二是走廊文化,让杰出校友、优秀学生走进走廊,以他们的成长事迹、格言寄语丰富走廊文化内容;三是校园长廊文化,以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同时通过读后感和演讲比赛来强化教育效果;四是寝室文化,校园文化向寝室延伸,以寝室的美化、香化、文化为目标,定期开展检查,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最后是积极开展以国旗下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性思想教育活动。每周一规范地举行升旗仪式,让班旗与校旗、国旗一同升起。国旗下的讲话一般由升班旗的班级同学代表和班主任进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国旗下演讲;二是班主任针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发表有针对性讲话等。3.撰写中学生教育读本为了更好地让课题研究成果持续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从2008年底启动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的撰写工作。课题组先是编写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60讲》,在霍邱二中广播站每天播出一讲。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决定对该书内容进行扩充,尤其是2009年安徽第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结束以后,课题组把高中新课程的有关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内容写入了读本,最后定稿为18万字的《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100讲,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连续再版五次,累计发行近40万册。

篇2

一、以经典为范,激发强烈的民族意识

“书声琅琅,书香校园”经典诗文不仅记录了无数历史先贤的智慧,更记载了他们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因此,以经典为范,让幼儿在诵读中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幼小的心中根植民族的希望之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聚集力量。为了强化幼儿的诵读意识,教师将经典诗文融入活动之中,如开展“诗文接龙”“比比谁最棒”等活动,让孩子从小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让孩子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让孩子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此外,每学期幼儿园还以“母亲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诵读活动。这些经典文化都是智慧与思想的凝聚,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诵读经典可以让幼儿从小浸润在中华经典诗文的最深邃,最富有内涵的感染之中,以先贤为师,与经典同行,发扬民族精神,从小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二、以熏陶为桥,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孩子从小生活在娇惯与溺爱中,不懂得体谅与感恩父母,有的甚至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在家对父母乱发脾气,针对于这一现象,实施经典诵读,以熏陶为桥梁,让幼儿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述经典诗文中的故事,如讲述“二十四孝子”“孟母三迁”“黄香温席”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耳濡目染,感受古代先贤感恩父母,恪守孝道的高大形象,树立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同时,为了让孩子将学到的道理应用于实际,教师开展家庭回访制,定期对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记录下来,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然而,更多的幼儿在“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诵读中培养了感恩意识,懂得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在一次幼儿园“亲子交流会”上,平时调皮捣乱孩子主动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妈妈,妈妈感动的落下了眼泪。还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听话了,不再无理取闹,还主动帮家长收拾碗筷。可见,经典诵读是一架桥梁,通过诵读的潜移默化,孩子懂得了礼仪与做人的原则,真正地体现了教育的真谛。四、以传承为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儿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未来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文化知识,还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幼儿养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诵读经典,意在传承,以传承为魂,让这些凝聚着美德的精华得到继承和传播,在传承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为长大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此,幼儿园在诵读的基础上打造“书香校园”,在楼梯拐角、报栏等醒目的位置张贴经典语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同时,还给了幼儿一个开放自由的诵读空间,孩子们在课间、上学、放学都可以诵读几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经典诗文的感染下逐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坚持育人,德育为先”良好的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精髓,启迪幼儿心智,培养德行兼备、品学兼优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幼儿教育的责任,更是使命。

作者:刘红梅 单位:南通市崇川区三之三七星幼儿园

篇3

1.从学生实际来看:

一是生源年龄参差不齐,原籍所在地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学前教育不到位。二是学生方言较重,师生交流困难,给接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了难度。三是移民学生流动性大,异动频繁,学额巩固难。

2.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看:

一是移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认识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差异。二是受到相对独立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家庭教育影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比较差。三是移民群众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中子女又比较多,支持教育动力不足,投入教育的热情较低。

二、加强移民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做法

对一所移民学校来说,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大力加强养成教育,找准制约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引导学校上下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作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学校确定“诗书载道,翰墨育人”的办学理念,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办学宗旨作为养成教育的具体载体贯穿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找准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突破口,齐心协力抓养成教育。一是师思想,打破教师认识局限,克服教师中存在的“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等消极思想。二是在学生中明确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调动起学生参与养成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切实转变家长认识,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2.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把课堂管理作为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部分,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规范课堂语言,从坐姿、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等都要求用礼貌用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全体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课堂、课间的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劳动教育等言行督促指导和常规管理。

3.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突出行为养成教育。

班主任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制订班规班约,努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利用晨、午、晚检、周一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进行点评。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养成教育氛围。

环境影响习惯,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多重育人环境创设,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浓烈的文化熏陶。一是加强班级宣传氛围,从班级抓起,办好班级文化阵地;统筹安排,每半月重点抓一项习惯养成教育,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率。二是营造校园宣传氛围,办好宣传橱窗和长廊,展出包括文明礼貌、劳动教育、卫生习惯等行为规范图片及学生有关活动的照片。三是办好校报校刊,围绕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从学习、卫生、劳动等习惯,定期定主题出刊,让学生接受教育。

5.在学校生活中加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一是强化就餐管理。通过学校领导和生活指导教师陪餐、值周教师和少先队检查监督,强化学生排队就餐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保持就餐环境,餐后主动擦餐桌、送餐盘,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宿舍管理。宿舍是学生密集、活动集中的场所,寄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自律能力较差,要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要求学生每天起床后整理好内务,坚持必须经宿舍管理员检查验收签字的制度,通过文明寝室的评比树立典型,强化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6.创设学生课余活动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效果。

学校建立了书法室、科技活动室,开展了一系列养成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深化和落实养成训练。

7.结合法治教育,深化养成教育成果。

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长)来校作报告,结合具体案例,谈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从反面事例中认识养成习惯不好的危害性,从而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篇4

1.1建立道德银行

我们首先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一张学生行为规范银行储蓄卡,模拟银行的工作方式,以学校为“总行”,各班级为“支行”。把日常规范要求化整为零,细化到让学生懂得具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然后附加道德分值。学生在遵规守纪、文明值日、学习上进、积极参加活动,成绩逐步上升等自我管理范畴内的各种表现中,只要做得到了,都会变成“存款”积分,存到道德储蓄卡中;若能被评为“道德小模范”“校园小雷锋”等,“存款数额”会翻倍增加,相反若是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破坏环境、说话不文明等不良行为,就会扣掉一定的道德分值,“存款”数额则会相对减少。

1.2建立时间银行

在学生为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做好事以及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中,我们为学生建立了“时间银行”。学生将每一次奉献和付出的积分存入时间银行中,被帮助、被服务的同学则有权支出,拿出自己的分值,为助人者存储加分。班级和学校还会根据学生在周、一个月、一学期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学生存储的分值适当“加息”,使学生分值滚动增长,最后学校对各班的道德总分值进行汇总,存入“总行”,为评比提供数据。“道德银行”和“时间银行”坚持的是正面教育、细节教育,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 储蓄卡里面存取的虽然不是货币,但 “道德银行”和“时间银行”所吸收的“存款”使学生对自己的点滴进步看得到,够得着,有成就感,也形成一种德育量化管理的长效评价机制。采取递进的方式,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好习惯养成的难度,直至最后升华为好品质。

2开展实践活动,为养成教育搭建平台

受社会因素、网络、影视等媒体多元化信息的巨大冲击,小学生越来越难以安心学习。过重的课业负担,繁忙的课后补习,让学生失去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的机会和能力。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时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学校应该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减负的突破口,将学生从家庭、学校、补课班三点一线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走向社会,了解家乡、了解民情,在实践活动的体验中,检验从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能力,感悟生活。

2.1组建机构,提供保障

淡化教师“管理者” 的角色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倡导“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思想,达成学校和家庭观念上的统一。全方位多层面地建立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机构,组建“三支队伍”:一是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大胆的“实践活动常务班委会”,形成核心和纽带,负责一切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二是选举产生“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每六位同学一组自由结合,民主推选从中产生临时班长,组成一届临时班委,负责本周社会实践日常事务。

2.2开展活动,提升素养

开展系列养成教育活动,让学生不在沉溺于课本,而是投入到艺术的大舞台去感受世界感受生活。为有效开展减负工作,提供保障。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健康学生体质的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我校以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各校先后开展了自编操的创建,编排了旗语操、球操、空竹操、课间舞等特色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大课间的内容。

3创优家校渠道,为养成教育提供服务

近年来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家庭中,留守儿童、炫富儿童、贫困儿童、自闭儿童等数量增长,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令人堪忧。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们的教育必须走近家长,走进家庭。及时给家长输送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资源,才能发挥教育的功效。

3.1开办“家教课堂”

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有效放法。如:针对小学生当前普遍存在追逐“超男超女”偶像之风的现象,我们把家长请进校园,将媒体宣传的、民间传诵的老党员、模范人物、知名人士等具有优秀品格的人也请进校园、请进课堂讲述自己的故事,使家长掌握了这些真人真事儿,给他们在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教材,同时学校适时开展寻找身边的“文明小天使”“我们身边的榜样”等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偶像观,建立新榜样观,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

篇5

(二)教化学生。音乐是用愉快的形式表达深刻的思想,它能够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行为变得高雅。

(三)激发创造性思维。人类已经将音乐开发人类智能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了。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是造诣深厚的艺术活动实践者,如达芬奇既是美术家又是音乐家,爱因斯坦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小提琴演奏家。(四)促进健康。高职院校学生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学习生活枯燥,容易消极悲观、情绪不稳定。我们可以以绚丽多彩的音乐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促其健康发展。

二、养成教育中音乐助力的发挥途径

音乐在高职生养成教育中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发挥它的助力作用呢?笔者认为:

(一)明确地位,加大力度不同时期的音乐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汇聚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人类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它总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校教育紧密相连,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虽然高职院校很早就开设了音乐课,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如音乐课面向部分学生开设,授课形式单调,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等。高职院校应该明确音乐的地位,摆正位置,坚持养成教育寓于其中,学生综合素质寓于其中的理念,采取积极措施,利用音乐丰富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拓宽视野,提升品位,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多层次多渠道地满足学生心灵的需要,淋漓尽致地发挥音乐的作用。

(二)拓展内容,深化内涵目前高职院校音乐内容的设定大多停留在音乐技能上,学生望而生畏,违背了音乐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在《全国学校高雅音乐发展规划2001-2010》中提到:“教学机构的优美音乐要充分以素养教学为宗旨,……让受教育者在接触音乐常规知识以及常规能力的时候,也重视养成热爱国家以及团体主义的意识,养成创造思想以及实际技能……”。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养成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改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重视教会学生音乐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合作精神、勤俭的生活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拓宽音乐内容,提高音乐层次,深化教育内涵。

篇6

2.开学典礼教育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优秀班集体、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校园之星受到隆重表彰,树立榜样,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励学生在新的学期里不断进取。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向全体学生明确行为习惯方面的具体要求,希望学生成为勤奋的人,成为有感恩之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要求的提出激励了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们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

3.升入新学年教育学生新升入初中是教育契机,学生升入新学年也是教育契机。我们教育升入八年级的同学:青春是财富,是宝藏,但青春不是消耗不尽的,要珍爱青春,顺利度过初中阶段的转折期,八年级承上启下,要向九年级学习,为七年做榜样。我们教育升入九年级的同学:人生如茶,不能苦一辈子,总要苦一阵子,但最苦过后就是最甜,要勤奋刻苦,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就洒满阳光的明天。这样的教育使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初三百日誓师大会,鼓舞士气,激励全体初三同学全力以赴,以积极的态度进入高一级的学习阶段。

二、抓住教育契机,强化养成教育

1.培养学生干部,增强团员意识做好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工作,从班级到学生餐厅及学生寝室,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管理,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召开团会,及时表彰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激励全体团员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

2.学习《弟子规》,倡导文明礼仪我们请来宣讲《弟子规》的专家为老师和学生做讲座,每周第九节的时间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背诵记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学生成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学校不断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文明、谦逊、明德、知礼的一代新人。

3.发动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家长会、印发家长信等形式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倡导家长为学生的养成教育争当楷模。通过教学开放周我们为家长创造机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家长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每学年我校都编辑《家访工作典型案例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4.精心创设校园文化,办好校园电视台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富有艺术魅力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我们精心构思设计,形成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风格独具的走廊文化,生机盎然的墙壁文化,分门别类的展室文化,宣传性强的橱窗文化,简洁实用的教室文化,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校园电视台定期采编素材、制作节目,学生策划,老师指导,定期播放,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积极拓宽渠道,促进养成教育

1.开展系列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体育特长“露一手”、书法绘画特长“露一手”、文艺特长“露一手”、学科特长“露一手”活动。举行安全、法律、国防三项教育竞赛、“小手牵大手”家庭法律知识竞赛、“小手牵大手”家庭读书知识竞赛、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等,开阔学生视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2.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如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大绳、小绳、扔沙包、踢毽子,比赛形式多种多样,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自编了校园韵律操———“飞扬青春”,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青春风采。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更为学生展示体育特长提供了空间。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育民族精神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学唱红色歌曲、定期举行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关心时事,让学生拥有国际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歌咏比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限时作文比赛、“我爱祖国、我爱家乡”摄影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篇7

二、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呼吁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

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大小。国家有义务给孩子提供正面的榜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尤其要加大电视荧屏、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通过立法规范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全社会都有义务向孩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二)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部门要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设置评价指标,从人的发展需出发开展课程改革,开设专门的公民常识课。在学校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劳动……学校要改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自信的发展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

(三)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干预

引导学生向善、向美。流利的普通话是一种美,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种美,大方干净的着装是一种美,文明用语交流是一种美……学校要通过细化管理细则,建设校园文化,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大美育熏陶。用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气氛、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之健康向上。

篇8

二、中职班主任的养成教育之道

1.养成教育的源泉:爱的教

陶行知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记》也云:“亲其师而信其道。”(1)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看问题。现在的学生个性和自尊心都比较强,成熟也比较早,班主任尤其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公正平等”地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2)班主任要密切与学生交流沟通。我坚持深入班集体和走访学生宿舍,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力求把矛盾和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班主任要从点滴小事关注学生。由于学生入学年龄小,我从开学时就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和思想包

2.养成教育的精髓:规矩成方圆

孟子曾经说:“规矩,方圆之至也。”我从新生入学就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制订了具体的班级行为规范。(1)从文明礼貌抓起。中国是礼仪之邦,明礼懂礼也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基础。我很重视教育学生注意礼貌礼节,特别是课堂礼仪。(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一直狠抓课室卫生并规定不能随意带饮料零食进入课室,不能随地乱丢垃圾等,以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生业强文弱的情况,我根据学校的功课表帮助学生分配好一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并跟进落实的情况,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此外,应关注学生的不良习惯并及时纠正。

3.养成教育的中坚力量:班干部

班干部是养成教育中的一支主干力量。从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开始密切地观察留意合适的人选。在此基础上,我采用个人自荐和他人推荐由竞选投票产生的方法选出了合适的班干部,并书面公布了班干部的职责分工,确保职责明确。为了保障班干部工作顺利开展,我给班长一本“课堂评估本”,由任课教师根据上课表现情况填写;同时,纪律卫生委员、科代表也有相应的记录本,分别记录日常出现的不良行为现象;我每周五统一查阅并在班会课上予以引导纠正。

4.养成教育的驱动力量: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具有两面性:往往在家是个好孩子,一到学校就变了样。作为中职学生的家长,有的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爱莫能助。因此,中职班主任要保持与家长联系,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养成教育的成功实施。

篇9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力不从心”、“家里家外不同同时兼顾”的情状,出现了“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乃至亲戚朋友托管的现像,这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孤寂感、情感上的遗弃感,在他们处于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这种负面心理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感,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适应集体生活等等。而作为爷爷奶奶的老一辈,对孙儿孙女有一种天然的顺依心理,也缺乏必要的矫正方法和技巧,对于孩子身上显露的不太好的习惯,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不能及时的干预,年长日久,积习成弊。

(二)社会发展到的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价值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这其中夹带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如果有关部门未加引导和管理,未成年学生在这些不健康因素面前,就会表现出迷茫、矛盾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放纵或自闭的两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心理,模仿成年人吸烟、打牌、喝酒、嚼槟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呼吁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大小。国家有义务给孩子提供正面的榜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尤其要加大电视荧屏、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通过立法规范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全社会都有义务向孩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二)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部门要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设置评价指标,从人的发展需出发开展课程改革,开设专门的公民常识课。在学校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劳动……学校要改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自信的发展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

(三)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干预,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流利的普通话是一种美,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种美,大方干净的着装是一种美,文明用语交流是一种美……学校要通过细化管理细则,建设校园文化,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大美育熏陶。用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气氛、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之健康向上。

篇10

1.适应性策略———分类融合。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幼儿教育目标,针对生态式教育的理念,结合幼儿生活和认知水平及能力,我们将其中涉及到幼儿礼仪养成的目标进行分类、排队,筛选出了最基本、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三项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即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强调的是幼儿与周围环境,包括人、事、物的交互作用,通过各种教育因子的融合对幼儿产生作用。制定目标,是为了使目标指向幼儿内部发展的良好生态。礼仪教育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是让幼儿获得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进一步获得较丰富的礼仪情感体验和礼仪心理品质,而这些知识、体验、品质的形成是离不开幼儿生活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人、事的。

2.序列性策略———循序渐进。养成教育的资深研究专家关鸿羽教授提出,养成教育要体现层次性、序列化。因为任何一个孩子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这个“层”、“序”就会妨碍孩子的成长。幼儿礼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要有计划地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成长阶段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梯推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促成幼儿礼仪养成。为了使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园提出了“分段分解分要求”为模式的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目标,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从其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尽量使活动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横向上,把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内容分解为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三个方面。纵向上,对其进行分解,标明细则,梯度分明,循序渐进。各班教师依据本班幼儿年龄及礼仪行为特点在此基础上自行细化,制定本班目标。

3.层次性策略———三级九档。我园尝试把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这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采用“三级九档”法。所谓“三级九档”就是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将礼仪养成要求全面落实在小、中、大三个阶段的序列中,此为“三级”。每个阶段又根据幼儿层次分为“1、2、3”档。1档是该阶段每个幼儿都必须做到的基本礼仪要求,可以称为“基础档”;2档是在做好1档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有能力提高的幼儿提出的礼仪要求,可称为“提高档”;3档是在能做好1档、2档的幼儿中对小部分表现突出的幼儿提出的拔高要求,可称为“优秀档”。此统称为“九档”。大、中、小阶段各有侧重点,逐步提高。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承认每个幼儿所拥有的个体生态系统都不相同,发展也不相同,不应用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幼儿,“三级九档”的目标体系可以使幼儿都同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4.关链性策略———差异互补。幼儿生活的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其所获的感性经验也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过程就是一种经验的不断丰富、改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礼仪经验,进而将获得的经验进行重组、提升,在各种经验信息多向交流、环境的互动中,使幼儿的正确礼仪行为、礼仪思维得到肯定与强化,错误的礼仪认识得到否定与摒弃,使其礼仪认知结构逐步走向有序,正确结论得到巩固深化。

二、实施途径策略

从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本质去探索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联系性、和谐性、均衡性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以下四个实施策略。

1.系统性策略———模块推进。基于生态式教育的视野,我园在礼仪教育的形式上进行了改进、创新,手段上体现了多管齐下,把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内容的开展设计成了几个有机联系的组块,形成了模块,进行了“我是礼仪小天使”系列活动。这一活动改变了以往礼仪教育活动开展零散、单一、低水平徘徊的现状,使我园的生态式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体现出全面性、联贯性、推进性、持久性。主要内容有:(1)评礼仪星级小天使。各班根据园方制定每月细则,每月评比,公布在班内的“星级评比栏”中。每月园方两次抽查,以确保“评星级”活动的切实执行。(2)站礼仪小天使门岗。凡是班内二星级以上的“礼仪小天使”都有机会参加园内的“我是礼仪小天使”之“站礼仪门岗”的活动。(3)戴礼仪小天使奖章。我园将礼仪评比这一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制作了一批“礼仪小天使”奖章。每月月底,各班教师在班内若干“五星小天使”中评选出“六星小天使”一至二人,在下月初的升旗仪式上进行授奖仪式。(4)办礼仪小天使亮相台。我园还在宣传窗中专门辟出一块版面进行“我是礼仪小天使”的展示活动,对每班的“六星礼仪小天使”进行专门介绍。(5)请礼仪小标兵监督员。在中大班孩子中选取8名礼仪小标兵担任“礼仪监督员”,旨在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成为礼仪学习的主人。

2.动态性策略———成长追踪。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它既关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关注幼儿在礼仪养成教育中的变化,既有预设又有生成,一切都以幼儿为本,关注个性、突出发展。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顺其自然就是要遵循幼儿礼仪养成发展的规律,即不过度开发,过度深挖,也不过度限制,过度放任,让幼儿的礼仪养成过程成为自然有序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我园主要采用了个案追踪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个案追踪是利用幼儿成长档案对幼儿的礼仪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我园制定的幼儿礼仪发展目标相比对,着重分析其在具体情境中的礼仪行为体现,这主要是针对个体而言的。而案例分析则具有普适性,通过对幼儿在某一具体情境中的礼仪行为表现的分析,为全体教师提供解决的范本,提供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指导策略。

3.互动性策略———家庭介入。“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动态平衡关系。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这一重要的因子。幼儿园开展了“家长礼仪行为标兵”的评选活动,将那些自身行为素质好、孩子礼仪行为棒的家长推选出来,在幼儿园的宣传窗中进行展示,同时通过家宣栏、家长学校、家教读本、亲子活动等方式的宣传和家教指导,使家长了解并理解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礼仪教育与幼儿成长的关系,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孩子接受了礼仪教育也反过来影响家长的行为,亲子互动同讲礼仪。特别是开展家庭亲子礼仪活动,让家长亲历活动,体验家教方法,通过活动,在无形中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亲子活动使孩子、家长都深受教育。

4.融合性策略———环境渗透。生态学的核心是强调和谐,和谐的环境是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开展的基础。我园围绕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进行了相应的环境创设,将生态学中的和谐理念贯穿整个幼儿园环境中。首先,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幼儿园物质环境,为幼儿园实践文明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如在幼儿园大门口张贴“成为家长礼仪标兵的十条评选细则”、“竹幼教职工礼仪标兵评选细则”、“各年龄段幼儿星级礼仪行为标兵评选条件”,在班级门口张贴本班本月礼仪评比标准,设置星级标兵台,张贴一至五星标兵的照片等。第二,在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置中也加入了礼仪成份,如一楼大厅的礼仪花球、二楼大厅的礼仪彩圈等。二楼大厅以“竹幼宝宝的礼仪之旅”为主题,将交通礼仪、超市礼仪、家庭礼仪等串联在一起。充分体现了礼仪养成教育与环境因子的和谐统一。

三、指导方法策略

教师、幼儿、环境构成了教学生态三要素,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我们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将其渗透于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

1.联系性策略———结合生活。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ming)认为,教学生态学强调联系,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以及与维持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加以审视。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这也符合生态式教育理念中的顺其自然、贴合个性。

2.整合性策略———双线主题。在生态式教育看来,知识不是孤立的,各学科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我园将礼仪融入到课程中,采用了“双线主题”的策略,即在正常的主题教学中,除了原有既定的主题,再根据幼儿年龄及班级礼仪现状,加入一个贴近幼儿生活、兴趣和知识经验、适宜的礼仪主题。

3.协调性策略———非指示式。我园开展了以制度为保障,规范教职工的礼仪行为的活动。在园内开展“教师礼仪之星”的评选的评选活动,并与评比,考核(有自评,组评和园评)挂钩。这一系列措施,实施保证了教师礼仪规范的扎实开展,也使这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4.和谐性策略———礼待幼儿。平等的师幼关系、活泼幼幼关系是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与幼儿同处于一个水平线上,所有要求幼儿做到的礼仪,教师首先要做到,由于教师是成人,对于礼仪方面的要求甚至要高于幼儿。

四、评价跟进策略

评价是了解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实施的必要手段,结合教育生态学的要素,我们提出了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评价策略。

1.“消除位差效应”评价策略。“消除位差效应”旨在消除不同人的心理落差,提倡平等的人格。在礼仪养成教育中,没有上位与下位的差别,教师、家长与幼儿只是生态中的因子而已,教师、家长应淡化心理定势,使双方的隶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

2.“把握发展需求”评价策略。针对幼儿而言:首先,评价关注幼儿的心理需要,满足幼儿的需求;其次,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内在发展动力;第三,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调动幼儿学习礼仪的兴趣;第四,关注幼儿的个体特征,符合个性化、层次化的特点;第五,关注幼儿的合作交流,促进了幼儿与他人、与环境的交流。针对教师而言:首先,评价教师对礼仪养成教育环境的创设是否具有生态性;其次,评价教师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法的运用是否具有有效性;第三,评价教师的礼仪养成教育目标的把握是否具有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