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6:2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音乐生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考查科目为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
语文、数学、英语实行闭卷考试,数学考试考生不得携带计算器,英语考试含有听力测试;物理、化学合卷,实行闭卷考查;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查,允许考生带初中各年级教科书和平时上课所做的笔记。
地理、生物在初二年级结业,历史在初三年级结业,由市统一命题、各区统一组织毕业考查和阅卷,其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技能操作组织全市统一考查(方案另发)。
考核科目为音乐、美术(或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等,一般应在学科教学结束时随堂进行。考核方式和形式要灵活多样,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实际,采取纸笔测试、听力测试、面试、实验操作、作品展示、才艺表演、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之中。
法国的会考制度等同于中国的高考制度,早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就已经创立,设考五种学科,并将通过的考生称为 “业士”。直到现在,这个“老旧”的制度还有200年前的影子,当时擅长哲学和思辨的传统依然得以保留,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哲学考试,所获学位也称为“哲学业士”。
一、20世纪末出版的两部著作
1.《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
1978年7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是先生的第一本著作(后出版增订本),也是我国出版较早且至今仍再版发行的、专业性的关于歌曲钢琴伴奏写作的著作。该书中的体例涵盖了国内外的民歌、创作歌曲与艺术歌曲等,涉猎的曲目范围广泛,书中关于歌曲钢琴伴奏基本写作的重要技术原则一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响。该书自出版发行三十多年来经久不衰,每个时期都发挥着它的专业性、基础性作用,也为其后的歌曲钢琴伴奏写作与研究开辟了专业化道路。
2.《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
1993年1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则是我国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申克音乐分析理论的专著,1997年2月获文化部高等艺术院校第三届优秀教材二等奖。该著作首次出版发行时先生谦虚地标注为“编著”,后在2001年再次印刷出版时听取出版社的建议改为“著”。
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申克的音乐分析理论体系,于先生也从此开始相关研究,并历时七年完成了这部著作。期间,先生首先对申克的音乐分析理论进行理解消化,又对菲利克斯・萨尔泽(Felix Salzer 1904-1986)等申克的继承者们的理论进行研究,逐渐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易于理解的申克理论体系。先生运用大量实践证明了申克理论能够分析、解释西方早期音乐以及现代音乐,也论证了其继承者们对申克理论的开拓,并为申克音乐理论增加了更为广泛的内涵。正如先生所言,“申克的理论超越了历史的局限而显示出其广阔性的价值和现代特征”。著书过程中,于先生进行大量具体作品的分析实践的同时,在1989年完成书稿后又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至1993年才正式付梓出版,足见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的出版以及先生的申克理论教学实践对我国的音乐分析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一些有关申克的译作、著作、论文陆续面世,申克音乐分析理论在中国也变得越来越普及。
二,21世纪初出版的三部系列复调专著
2001-2006年,于苏贤先生先后出版了三部复调专著:
1.《复调音乐教程》
2001年5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复调音乐教程》是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九部重点教材之一。于先生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本教程的编写及教学实践,并于80年代开始作为学校内部教材油印发行多次,当今很多享誉中外的作曲家就是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复调音乐基础。该著作从开始撰写到正式出版经历了于先生近半个世纪的分析、研究及教学实践。先生现在家中还保留着每届学生在复调课结业后创作的复调曲集,以及每位研究生学完该课程后的复调曲集,这些都是学习本教材的教学实践成果。
《复调音乐教程》分上下两卷,上卷开始为二声部基本对位,强调了福克斯(J.J.Fux 1660-1741)体系对复调音乐写作的基础性作用。之后按照声部数目的从简到繁、先对比复调后模仿复调、先单对位后复对位元这样循序渐进的顺序,而且在二声部复调技术之后还有二声部卡农曲及创意曲的创作实践章节,在三声部复调技术之后还增加了三声部复调合唱写作的实践环节。下卷主要是对复调体裁形式尤其是对赋格结构进行了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全面讲解,并将二重赋格进行了科学分类,对三重赋格、其他结构的赋格以及赋格的应用进行了内容详实的阐释,其中还增加了中国传统调式的赋格结构理论。总之,该著作结构严谨、逻辑缜密、清晰实用,可以说是目前作曲专业最全面、最完善的复调教材。书中也包含了于先生首次提出的理论概念。
比如关于多重赋格理论的创新成果有以下两点:
(1)关于赋格主题数目与声部数目的关系:于先生在讲到二重赋格时写到,“二重赋格与赋格的声部数目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二重赋格是表明主题的数目是两个,二重赋格可以用四声部写作,也可以用三声部或二声部写作。……总之,不要将赋格主题数目与声部数目相混淆”。(见教程第377页)。这一理论成果为多重赋格的创作与分析留下很广阔的空间:多重赋格的主题数目可以等同于声部数目,也可以多于主题数目,甚至可以少于声部数目。前两种情况在实际创作中非常多见,而第三种形式也早有了创作实践,比如俄罗斯作曲家戈登维捷尔就创作过二声部三重赋格。
(2)关于多重赋格的分类:教程对多重赋格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将二重赋格分为并列式结构、重叠式结构、循环间插式结构三种类型。并列式与重叠式的多重赋格的实例,在很多复调教材都有提及,但该教程首次提炼出这两个概念。而循环间插式多重赋格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多重赋格的创作与分析的理论依据。这些对于多重赋格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0世纪复调音乐》
2001年8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复调音乐》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20世纪现代复调音乐理论及技术原则的专著,2002年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于先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对该课题的研究,并于90年代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相关课程,取得显著的成果。写作该著作时,先生对大量20世纪音乐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完善,从研究到正式出版历经近15年的时间。
该著作认为20世纪西方音乐的共同思维基础就是复调,认为20世纪是复调音乐的回归时代。先生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同时也吸收、容纳了20世纪众多音乐理论家的学术前沿成果,在一个更新、更高、更广的范围与层面梳理出一条系统的20世纪西方现代复调发展脉络,以复调结构的技术特点为章节划分依据。著作中关于“非序列无调性音乐的复调结构”、“双轴倒影”、“无轴倒影”等很多概念及理论都属重要研究成果。
3.《中国传统复调音乐》
2006年12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复调音乐》,是我国第一部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中复调音乐技术类型、形式及技术原则的专著,填补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空白,是关于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奠基性成果。70年代起,于先生开始对中国传统音乐中复调现象的分析与研究,通过搜集中国民间音乐资料,分析研究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历时近6年完成了该著作。苏夏教授为本书的出版写了情真意切的推荐书,对著作做了很高的评价。
该著作的研究以分析大量传统音乐作品为基点,先生从作品中发现大量的复调音乐现象之后,系统梳理出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形式、结构、技术等等。通过研究,先生认为中国的传统复调音乐实践远远早于西方复调音乐理论体系的建立,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复调音乐,诸如对比复调、模仿复调等一些技术概念,先生仍然沿用原有表述,认为没必要创造新的概念术语。先生对中国传统复调音乐本身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特性、调性结构特征、独特的声韵体系、结构体系等进行梳理,建立了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理论体系。
《20世纪复调音乐》与《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两部专著都具有教科书意义,因此,这三本涵盖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复调音乐专著,对于建立我国完整的复调音乐教学体系起到开创性的推动作用。
三、于苏贤先生的音乐创作与
《24首钢琴赋格曲及创作分析》
作为作曲家,于先生在1960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创作的三管编制毕业作品交响诗《青春之歌》曾由中央乐团演奏,韩中杰指挥,并于1981年被选至意大利参加国际女作曲家作品展。1981年4月她与李婉芬共同创作古筝独奏曲《战海河》发表于《中国音乐》;管弦乐《大地序曲》在全国管弦乐作曲大赛中获奖等等。后来先生主要聚焦于复调音乐创作领域,同时也是其复调音乐理论的实践过程,其中,赋格曲《儿童舞》被选编入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第七级;混声合唱与钢琴三重赋格《元夕无雨》(丘逄甲词)发表于《音乐创作》等等。
于先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复调音乐作品就是2013年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4首钢琴赋格曲及创作分析》,这是先生历时六年的呕心之作,是先生数十年复调研究、教学的总结与论证。自1772年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问世以来,肖斯塔科维奇、谢德林、斯洛尼姆斯基、欣德米特等继续着大师的音乐道路,在巴赫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本民族以及自己的创新进行继承发展,为后世留下宝贵的音乐财富。而先生的24首赋格曲同样是这条路线的延续,是我国第一部在24个大小调上创作的同类复调曲集。该曲集囊括了不同声部数目、不同主题数目、不同结构形式等几乎所有的赋格形式,创作技术精湛,重要的是先生将西方这种最高级的复调音乐体裁融入了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正如杜晓十教授在该著序言中写到:“先生正是通过对技术的锱铢必究和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在严格的逻辑思维中放飞形象思维的翅膀,在传统的西方模式中彰显东方艺术的神韵,这才是24首赋格曲所着力追寻的主题。”先生在24首赋格曲之后均附有分析阐释,为我们的学习、分析、研究、演奏提供了便利。总之,无论从创作角度还是从钢琴角度,这套作品都具有教科书性质,为中国复调音乐创作与分析,为中国钢琴复调音乐的教学与演奏提供了优秀范本。
四、于苏贤先生的学术理念初探
笔者于2001年起有幸在先生门下学习多年,对她的理论研究、创作理念及教学理念也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1.关于理论研究:先生认为,理论研究要脚踏实地,没有捷径可走,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断章取义,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要以对音乐作品的大量分析与研究为基础,研究的论点需从音乐作品中来,任何结论要有充分的论据论证。比如对于布里顿,很多音乐学家把他定位为古典保守派作曲家,但先生通过分析后指出,布里顿其实是很时尚、很现代的作曲家。此外,对于理论研究要开放思想,要有开阔的胸怀,无论苏俄、英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是优秀的、正确的成果就要吸收。最后,理论研究还要有专业学术精神,理论家、作曲家要有平和的心态,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研究过程要先后进行分析、概括、提炼、总结,最后将其逻辑化、围绕论点、建立概念,从而达到学术研究的目的。
2.关于音乐创作:音乐作品不能以浅层次的好听与不好听来评判。只要各种音乐参数符合音乐内容的审美需要,用的合适的、能够表达音乐内涵的具有其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此外,作曲技术理论无论古今中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学习就是为了应用。音乐创作实践主要是用何种作曲技术、如何运用作曲技术的问题,只要运用得当,符合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就是好的技术、就是好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55-02
大学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人素质教育,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直接进入社会,他们的个人文化素养和社会公民素质决定了其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的发展状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音乐、体育等艺术类教学是最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科目,也成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一 大学音乐教学现状
1.大学音乐教学有所发展
大学音乐教学一直以来作为高校或者艺术类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存在,而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加快,高校也担负起了对全校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任务,大多数学校也因此开设了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进行基本的音乐阅历教学和音乐赏析教学;同时,适用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2.大学音乐教学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
无论是作为大学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的音乐教学,都越来越重视音乐对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大学公共课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欣赏教育方面,试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专业课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文化教育,以此提高音乐专业人才的个人文化素养。可见,大学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程。
3.大学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大学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展示出其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教育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学音乐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方向比较模糊,大多数公共课教学关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不明显,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潜移默化式的,一旦学生离开课堂或者不接触音乐,教育作用就很容易丧失;其次,无论是大学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音乐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都没有体现出重视个人素质发展这一方面,通过结业论文或者学生个人能力考试,都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发展程度,也使得素质教育的效果被忽视了。
二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教学内容具有素质教育的指向性
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是以学生个人优秀品质的扩大或者对更多优秀品质的学习为主的,目前大学音乐教学中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内容是进行简单的名曲欣赏或者统一的音乐文化教育,使得音乐教学成为“一刀切”式的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使大学音乐对学生个人发展具有更积极的教育作用,就需要使教学内容具有素质教育的指向性。
2.教学方法满足素质教育需要
将学生禁锢在教室当中,以教材和教师演示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始终是行不通的,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内容都较为沉闷,往往都是对中外名曲进行欣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个性化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人特征中的长处积极发展的教育,因此,大学音乐在教学方法方面也应该体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是扩大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功效的可行途径之一。
3.教学评价能突出素质教育结果
一种教学结果的产生应该通过教学评价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音乐教师,都有必要对教学评价的方法进行改善,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关键。教学评价方法的确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应该统一,对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评价方法以及对参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条件允许,则应该设置更多的教学评价方式,使素质教育结果凸现出来。
三 对大学音乐教学的建议
1.改进大学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
作为高校方,要转变音乐教学的观念,改变过去仅仅靠书本传授知识的模式。毕竟目前音乐教学的形式还是以公共音乐课或者选修课为主,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则是以专业素养训练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禁锢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可变性,因此,要丰富大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其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改进。首先,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应该开设专门的音乐素养教育课程,使素质教育独立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对自身素质发展的重视程度,在音乐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设置内容的细节,使学生以个人意见发表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建立一种对音乐文化素养和个人素质发展进行积极交流的气氛,逐渐使素质教育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其次,对于参与大学音乐公共课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阶段,请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学习,为非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接触乐器、接触音乐文化的资源,甚至可以让非专业的学生旁听专业课程,通过浸入式的教学,达到满足不同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需要。
2.重视音乐实践教学
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是首要任务,要树立起师生有了音乐的校园文化才是完整的观念。学校还应该举办健康向上的音乐比赛,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进行融合,体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可以开设五线谱、乐理知识和音乐史等基础知识,实践课可以开设二胡、口琴、吉他等大众化的乐器,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和动画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既能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到所学内容,又能增加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
3.以音乐活动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个人素质方面的发展,需要通过特殊的评价方式才能展现出来。因此,大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应该以音乐活动的方式为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参与评价,才能达到展示学生个人素质的目的。建议学校在音乐课程结业时,以音乐素质展示为主题举办大型的音乐活动。我曾经组织非专业的音乐学生进行过一次音乐历史展览,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提供了各种音乐文化图片、资料以及个人的学习心得,还主动联系音乐专业的学生为展览配乐、进行cosplay等活动,从这次活动当中,学生们总结出了“音乐使人愉快、音乐也能承载社会发展历史”这样的结论,这也是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充分观察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结果,较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音乐活动更适合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结果评价。
四 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音乐教育的高效展开一定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参与,然而,目前大多数大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音乐技巧素养,但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掌握得并不熟练,这成为制约大学音乐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以大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校方应该重视对音乐教师本身进行培养,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的的达成,需要从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方面的整体改革入手,以提高教师个人文化素养为基础,只有这样,音乐教学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磊.从流行音乐教学入手强化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素养[J].才智,2015(8)
[2]廖西琳.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文素质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孟洁.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渗透分析[J].戏剧之家,2014(7)
1.1录取制度存在的缺陷
音乐招生由文化课与专业课两部分组成,结合第一志愿所报学校,再以文化课总分排序,录取招生计划名额.过去不仅数学不计入总分,而且其他文化课的分数要比一般文科的录取分数低几十分,这种方式只注重专业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其次高校不断扩招,扩大招生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同时,扩招也给高师生源上带来负面影响,考生质量整体滑坡.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什么样的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决定着音乐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毕业生在应聘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对生源的基本起点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以技艺特长或声音天分来审视选拔音乐人才实在不够全面.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与一般青少年基本相同的文化素质,还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对其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给予必要补充.每年所面对的各种考生,除了在基础文化知识上做出大体一致的要求外,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常常只根据考生所报类别有针对性考察,这种考察不可能非常准确.从招生情况看,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知识面窄,音乐素质较差,很多考生为了考入学校,盲目随一些老师“突击学习”专业技能,这种急功近利的“突击学习”往往只限于几首考试曲目.音乐人才的选拔,采用测试考生一项主要特长为主考项目的方式一直沿用.音乐作为教化人的手段,要求教育者首先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然后才是经过音乐学习的音乐人,其人才选拔要从全面素质出发,而不是单项技艺.
1.2授课方式缺乏创新
高师音乐教育缺乏师范性,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合格的师资意味着能上讲台、能做示范、能搞活动,培养的师资能讲授科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示范;能自弹自唱;能组织辅导音乐节目等等.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常常只是学生演唱﹙奏﹚作品,老师提出意见调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演奏个性;学习曲目量少面窄,往往只学几首考试曲目,没有大量浏览与精加工的结合;缺少伴奏、重奏、指挥训练,不利于全面发展;缺少基本教学法的知识与实践.教学形式方面:缺乏艺术实践,除考试外观摩演出较少,许多曲目因没有上台机会或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使水平发挥不出来,对曲目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声乐教学中不能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没有一个对正确声音敏感的耳朵谈何声乐教学?钢琴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精炼几首作品的方式不适宜师范生,照谱死弹,学习范围狭窄,无法适应日后教学和工作需要.理论知识相对孤立零散,课程设置各门类间缺少联系与交叉,缺乏必要的整合,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发挥更好的作用.
1.3毕业门槛过于宽松
影响和体现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了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外,还有毕业生质量.由于崇尚并且大力培养尖端型人才而不注意培养普及型人才,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而且很可能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从事基层性工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容量有限,人满为患,而大量基层岗位无人问津,影响音乐毕业生出路及音乐事业发展.毕业生好比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是对学校的一种检验.我国各高等艺术学院在教学体制上恰恰采取的是“宽出”方针.总是事先定出招生总数,由此确定录取的控制数,在此基础上预测毕业的就业人数,是按计划办事.其实任何招生考试实际上只是一个学生是否有某方面培养前途进行一下预测而已,至于学生将来能否成才,要在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以及学业结束时的全面考核来判知.音乐教育应更新观念、开阔视野,通过大学四年的综合熏陶,使他们不仅有相应的音乐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而且具备普及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责任.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2.1改革现行加试录取办法
我认为高师音乐教育招生的基本理念应是:在测试内容上注重文化和音乐及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测试,力求杜绝人情因素,主项与素质相加.主项测试重点考察什么?我认为非专业艺术院校不应该注重声音条件,方法技术等,更应该注重对歌曲韵味风格的理解表达,不能把技术当音乐,只有有了音乐感觉才能发展技术.着眼点是音乐天赋、可塑性、音乐悟性等,不能为表层技术程度、难度所遮盖.建立曲库,作为考生考试范围,增加可比性.为了公正客观和简化考试过程,考生录制好演唱(奏)磁带,报名上交统一编号,由评委听带打分,减少人情因素,同时为避免磁带作假,复试时对照磁带复核的同时,全程录像,留下考试轨迹.一旦有假立即取消考试资格且一年内不准报考,音乐笔试统一测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包括练耳、乐理、音乐知识,题型多样化,但技术和难度上不大,听力记谱反映考生音乐素质,线谱应适当加分.磁带打分成绩+笔试成绩=专业基础成绩,此为初试.复试注重其音乐素质和可塑性,曲库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相结合,视唱测评放在此轮(可增加模唱内容),进一步审视考生音乐素质,此轮为避免不正之风,也要相应制定评分细则和标准.专业、文化双向考虑,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卷,注重文化课分数,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忽略微差的专业分数.专业分数上的微差不能反映学生专业实力差距,文化分数差距大,却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可塑性差距.同时,两项成绩划档加分,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卷,其包含面很广,人文、地理、政史、逻辑思维、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日后从师打下伏笔,虽然涉猎面广,却非常基础简单化,均是点到为止,但几乎面面俱到,所以要获得高分也不容易,由此提高生源全面素质,使他们负载起时代的使命,这样沙里淘金层层筛选出来的好苗子,对音乐教育发展将受益无穷.
2.2创新课程授课方式
坚持师范教育理念,坚持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需要,由专业艺术院校中追求“高精尖”的做法转为培养“站稳讲台、兼顾舞台、面向社会、多能一专”的人才.以院系、年级、班级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演唱(奏)会、音乐欣赏会、歌手赛等,使人人有登台机会,相互学习,在演出准备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工作,教师指导其实践和熟练舞台演出的具体环节.学生成绩注重平时,淡化期末.平时成绩包含演唱,问题解答、创作、论文写作等,期末考试分笔试和口试,口试采用当场抽条当场讲解的方式.大一、大二侧重相关知识讲解、解答;大三重论文写作,督促其思考,大四重实践,实习讲课式.对专业老师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学生广泛听课,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同时为避免学生道听途说盲目选择,老师也通过考试发现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并将这种方式公开化、制度化.根据高师声乐教学目标,注意对学生师范性和多项技能的培养,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的演唱功底,培养“站讲台”不是“上舞台”的人才,所以可以取消“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或变“一对一”为“一对多”方式.这一对多也有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一师对多生”,一来可以节约师资,二来使学生观摩老师上课,经常得到见习,提高对正确声乐和方法的鉴别能力.第二层含义是“一生对多师”,这是指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学生在广泛听课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择师,集众师之精华讲授于一身,全方位提高自己.理论课中教师是教学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表达的“组织者”,不仅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而且掌握科学的教法,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开设特定教室长期播放音乐类节目或音乐课件,开拓视野,鼓励支持自创课件.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音乐美学》等大课或讲座,深化学生人文素质,把学生的思维视角引向艺术的其它种类,扩大学生认知领域.此外,流行音乐也不应被排除在音乐院校的关注外.开辟各种门类的选修课,并施行跨学科听讲,使学生增加音乐与其它门类的横向联系,拓宽知识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7-01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体系在建立之初,卡尔・奥尔夫亦是以他家乡的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为基本教材,把语言(以方言为主)、动作、音乐和表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去进行教学,并提出每一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理应这样做。奥尔夫体系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它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们的本民族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李妲娜老师在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中国本土化,以及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引入音乐教育领域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春节序曲》、《十面埋伏》即是李妲娜老师成功地将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典型课例。
《春节序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收集、制作、展览春化饰物和排演春节民俗歌舞活动,可以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愿望及基本能力。2.民族音乐:春节题材的音乐作品有很多,声乐、器乐都有,欣赏、演唱、演奏关于春节的民歌、器乐曲,从音乐的视角理解春节文化内涵。3.民间舞蹈: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等民俗活动是春节文化的歌舞活动内容,排演这些歌舞活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民俗文化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民俗文化。4.民族文化:与春节关联的其它领域,如历史典故、故事传说、伦理道德、天文地理等等,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家中带春节象征的物品、画、玩具、纪念品、饰物、照片,分头查找有关春节的资料或向亲友以及有关学者请教。2.准备做春节礼品、饰物、绘画的材料、笔墨纸张等。3.表演用的锣、鼓、钗,服装、面具、道具。4.欣赏用音响、CD或音带,小钹、鼓、金属类、木质类、散响类乐器,人手一件。教师熟悉《春节序曲》配打击乐参与谱。
三、教学过程
讨论《春节序曲》的地域风格特征:教师提问:1.《春节序曲》的音乐语言有何地域特征?2.该地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音乐风格特征?3.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的音乐风格特征?教师参考答案:1.音乐素材取自陕北的唢呐曲牌(主部)和陕北秧歌调(副部),具有北方音乐高亢、粗犷的风格特征。2.与北方的语言声调、山川地貌、人民生活、文化历史等有关。3.其它地方音乐风格举例:江南水乡――柔美旖旎;山区――高亢、嘹亮;草原――悠长、宽广;黄土高原――苍凉、粗犷等。这说明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地理、人文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可绝对化,各地丰富多彩的音乐与地理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我们过去的音乐课大多集中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对人文背景关注较少。这节课把春节作为切入口,展示的是民俗文化、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多方面的综合,并关联一系列与春节有关的其它领域。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存在的特殊表现形式,它集中体现了文化主体历史性的情绪情感积淀及在特定存在状态中的情绪情感反应。音乐教育是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正是受此启发,本着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李老师从鼓文化的角度出发,经过精心构思与设计,终于成功地将中国古典名曲《十面埋伏》搬进了奥尔夫教学的课堂:
《十面埋伏》课堂笔记 :1.探索:李老师让我们一人拿一个纸箱然后按纸箱大小分组围成半圆形坐好。接下来李老师拿一个大纸箱站在中间,她首先让我们每个人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箱发出声音,同学们在很好的创造性氛围中,在老师不断的鼓励下,同学们互相启发,出现了许多新花样,有的去拍,有的用手摩擦、有的手指甲去挠,果然同样的纸箱却发出不同的音色,到最后李老师用我们想象不到的方法,其实也是用最简单的动作在纸箱上做起了示范。2.引导:李老师告诉我们几个固定的节奏型,用不同体积的纸盒的不同部位去敲击,我们都迫不及待的尝试起来,在老师风趣的指挥下,我们开始了节奏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说一个字,我们只是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手势作着不同的音响处理――快、慢、渐强、渐弱、休止。突然发现原来这些生活中的废弃品可以奏出这么好听的声音,根本不亚于那些昂贵的专业打击乐器。3.主题:李老师将本课的题目《十面埋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回忆一下历史知识,很快同学们将这乐曲的历史背景及表现内容补充完整,我脑子里对那些早已模糊的记忆重新变的清晰了。接着老师放《十面埋伏》的音乐,让我们去听一听刚才练习的节奏分别出现在哪个乐段里。我们都静静的听着,唯恐落掉一个音符。该分析乐曲结构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没有说这首曲子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而是和同学们共同讨论,接着老师将乐曲的结构写出来: 列营――出征――十面埋伏――小战大战――楚歌――得胜回营。4.创编:李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用纸箱将《十面埋伏》表现出来,有了前面老师的铺垫,我们很快就用纸箱的不同音效将故事按乐段编好了,轮到小组表演了,我们发现第一组的同学比我们编的更成功。通过这个课例,我们在节奏、协调、合作、表现能力、探索都 得到了训练。奥尔夫的目的就是融音乐、动作、舞蹈、语言为一体的“原本的”音乐,找回属于自身最可贵的本能。
李妲娜老师这样用鼓声来演绎《十面埋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各方面都显得十分新颖,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及创作音乐的兴趣与欲望,也充分体现并发扬了团队的协调合作精神。李老师说:“这节课我构思了十年。”
参考文献:
[1]李妲娜老师奥尔夫教案集(2004年)
艺术类选修课课程几个方面,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
关键词:技巧课理论课和技能课实践类课程姊妹艺术类选修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各级师范院校要积极配合我国基础教育改
革,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
教学观念,争取尽早培养出适合新课程教学工作需要的音乐师资。响应这一要求笔者
从课程结构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课程结构的安排,笔者认为要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为前提,设计为学生提供花钱少、收获大的教育、教学服务方案为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现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以实现课程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基于此,首先要把音乐教育专业类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确立出来并作为设置必修课的标准,然后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同时开设丰富的综合实践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的课程组合平台。
一、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传统专业技巧课的调整(一)调整方向1.以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歌唱能力的最基本要求为尺度,将歌唱理论、歌唱技巧、及发声练习曲和歌曲整合为《歌唱理论与技能基础》,将之作为必修课,采用集体课型授课。把传统《声乐》个别课设为拔高选修课,供有兴趣和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选修。2.以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键盘应用能力的最基本要求为尺度,将钢琴弹奏技巧、理论、相关知识及相应作品与钢琴练习曲整合为《钢琴应用基础》作为必修课,采用集体课型授课。课程内容应包含培养节奏感、一般弹奏技法和即兴伴奏基础、初级键盘和声与作品分析、识谱、视奏、简单正谱伴奏、为歌曲编配简单伴奏、键盘弹唱等,以满足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把技巧性强的《钢琴演奏》、《钢琴正谱伴奏》(个别课),《中高级键盘和声及作品分析》《钢琴与乐队》、《钢琴四手连弹》(集体课),设为拔高选修课,供具备一定演奏条件的学生选修。3.想修其它器乐的学生首先要在相应的乐队中学习,获得规定学分后,如果有兴趣、有基础,可以提出申请,拔高选修《××演奏与实践》,上个别课。演奏水平特别突出的同学可以提前申请拔高选修。4.《舞蹈》课改为《形体训练与音乐教师形象设计》设为必修课。目的是增强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调整的意义。1、这一调整可以进一步突出师范性特点。新课改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而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种专业技能,因此,高师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及实践能力形成的要求。2、这一调整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获得必修课学分后,在专业演唱、演奏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申请选修专业拔高课。条件突出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必修课免修,直接选修专业拔高课。3、这一调整可以节约大量教学资源。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学校一般要为每个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一门主修个别课、一门必修个别课、一门选修个别课,这样占用了大量教学资源,学生的平均学习成本非常高。经过调整,取消了主修个别课,必修课采用集体授课,选修类的个别课是为那些有可能在演唱或演奏方面有造诣的学生开设的,对于他们可采用另付费用的形式。这样就大幅度降低了一般学生的学习成本。4、这一调整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安排实践课和技能课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经过调整学生从传统个别课上节约了大量时间。
袁静芳先生是中国传统音乐乃至我国音乐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学者。她学养深厚、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为人谦和,其学术思想、成果及精神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及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回顾袁静芳先生的研究轨迹不难发现,她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道教、佛教音乐研究,另一个是乐种学研究。本文拟从袁静芳先生对乐种学的研究来管窥她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构建的贡献及意义。
1“乐种”与“乐种学”追溯
“乐种”一词的来源,最早见于杨荫浏、曹安和合编的《苏南吹打曲》。随后,学者们对“乐种”一词的界定经过近30年的研究、推敲与雕琢,最终在袁静芳先生撰写的《乐种学构想》一文中确立了下来。随后,又经过11年的苦心研究与发展,袁静芳先生所著的《乐种学》在1999年出版,标志了“乐种学”的建立。从“乐种”一词的界定至“乐种学”的建立,虽然袁静芳先生功不可没,但也并非先生“一人之功”,她在自己的研究中也多次提及对前人学者成果的观照与借鉴。例如:关于“乐种”的界定,她在《民族器乐》中说道:“笔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传统乐种的考察与研究,并参照其他学者历来对乐种界说的论述,1998年,在《乐种学构想》一文中,阐述了对乐种的界定。”关于“乐种学”的建立,她在《乐种学》中说道:“……并于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为研究生开设了‘乐种学基础理论’课程,在过去前辈与众多学者对乐种的研究基础上,为乐种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开启了新的一页。”“收集整理(或译谱)乐种曲谱近百册,其别是前辈杨荫浏、曹安和先生对乐种所做的调查范例和研究成果,对乐种的实地考察、录音记谱、理论研究均具有开拓性、启迪性、指导性的楷模意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与观照,说明了袁静芳先生治学的严谨与规范,也印证了一个学科的建立所要走过的路,即学科称谓—学术成果—学科建立。虽然关于乐种一词界定的学术历史梳理,在袁静芳先生及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多次提到且较为详实,但结合到乐种学的学术成果则较少,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学术称谓发展”与“学术成果发展”二者之间结合起来加以梳理,这样或许能使我们对乐种学的建立有更为清晰和直观的认识。根据年代及主要研究成果所显现出的研究特征,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963年之前。1957年,在杨荫浏、曹安和合编的《苏南吹打曲》总论之七中,“乐种”一词首次出现。但仅是出现,两位前辈对乐种一词没有作任何界定与解释。其论述为:“在明末清初,约当十八世纪的时候,这种音乐,已与现在一样,一方面流行于民间,成为民间音乐的一个乐种。”此时,乐种的研究成果主要以两位前辈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如《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上海万叶书店出版,1952年)、《智化寺京音乐》(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油印本,1953年)等。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除理论研究外,主要显现出对第一手资料的挖掘、收集与整理,而对乐种一词的界定,学界几乎没有关注。第二时期:1964—1988年。乐种一词第一次有了界定,出现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概论》。其论述为:“不同的乐器组合,加上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此时,乐种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高厚永的《民族器乐概论》、叶栋的《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袁静芳的《民族器乐》等等。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除了对乐种的音乐本体及文化特征研究外,更凸显对于研究对象的归纳与概括的关注。第三个时期:1988—1999年。1988年,袁静芳先生在《乐种学构想》中论述道:“历史传承于某一地域(或宫廷、寺院、道观)内的,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典型的音乐形态构架,规范化的序列表演程式,并以音乐(主要是器乐)为其表现主体的各种艺术形式,均可成为乐种。”这一时期的主要学术成果有夏野、陈学娅的《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乐卷》,王耀华、刘春曙的《福建南音初探》,李民雄的《民族器乐概论》等等。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体现出对研究对象宏观归纳与微观个案研究的双重观照。许多关于乐种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袁静芳先生所提出的乐种界定的准确与科学。1999年,《乐种学》的出版标志着乐种学的建立,特别以袁静芳先生及学生们为主的研究群体陆续发表的学术成果,更是为乐种学的发展及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话语权的建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西方音乐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愈来愈频繁,在频繁的交流中扩大了我们的眼界与认知,但也逐渐地暴露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中,关于“话语权”的问题在很多学者看来首屈一指。这里所说的“话语权”即用某种学术话语体系来解读某种音乐事象。例如用欧洲古典音乐理论体系解读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作品。然而,当我们试图用某种音乐学术话语体系来解读中国音乐(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似乎摆在我们面前能选择的话语体系很少,除非借用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但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我们用欧洲音乐理论体系来解读中国音乐的时候,很多状况下我们是失语状态的,即因所言非所达,而出现的失语或言无意的情况。例如,如果套用西方古典音乐曲式分析理论对山西套中《箴言》套的曲体结构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有失偏颇的,甚至会产生“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的情况,从而在与他人言说(交流)时,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追其原因,除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是用西方的理论知识体系生搬硬套用于中国音乐研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事象不成正比。换句话说,中国传统音乐的品种、内涵等非常丰富,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却显得滞后,形成研究理论与研究对象不对称的情况。相比西方,他们不但有着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而且音乐理论体系也非常完备、科学。比如曲式分析学,西方音乐曲式结构理论有着极为严密、科学的体系,几乎可以作用于任何一部西方音乐作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较为充分的分析与解读。然而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分析,从目前来看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时我们不得不借用西方曲式结构理论来作阐述。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如客观历史、音乐教育、学科理论建设等等,正如项阳所言:“与西方音乐教材早已体系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系尚未经过系统梳理,音乐院校的教师们因应教学需要对传统音乐形态不断探索、不断架构并充实到教学和教材中。”由此不难看出,我们亟需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不断丰富、提出、提炼、检验我们自己的理论。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理论,无疑给我们建立话语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理论分别从“乐种的物质构成”“乐种的形态特征”“乐种的考察步骤与方法”“乐种研究中的模式分析法”“乐种的体系”“乐种与社会文化”等关于乐种研究的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对“乐谱”“旋律发展手法”“宫调”“曲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对于我们建立中国音乐话语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应用这套理论,完全可以对诸多中国音乐事象进行解读,从而完成用中国音乐理论体系解读中国音乐的话语叙述。而“乐种的考察步骤与方法”“乐种研究中的模式分析法”“乐种的体系”更是建立了一种研究范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学者来说这是“授之以渔”。很多学者特别是年轻学者完全可以应用这些理论直接进行作业,对于今后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及话语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我国有着丰富的乐种文化遗产,对它们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研究,使研究成果能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每位学者都必须谨慎思考的问题。而乐种学的建立,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
3乐种学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意义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学科自身的教育发展,学科教育发展的规范化,也会促进学科自身长足的发展;反之,这门学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从学科属性上较难理出乐种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学理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即它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性,是不言而喻的。就从目前各大艺术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研究方向来看,还没有一所院校设置专门的“乐种学”研究方向,但在设置中国传统音乐专业的院校中,很多学生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乐种学,甚至有些研究就是对乐种学的研究。从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中国传统音乐四大分类、民间音乐五大分类中,与乐种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民间器乐,但是乐种学也涉及到了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及文人音乐。不过,当下的传统音乐教学,特别是本科层面受到学时、学制等客观原因限制,很少会有讲授到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及文人音乐,很多院校仅能勉强讲授完民族民间音乐。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生教学层面来看,很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是某一乐班、某一具体乐种研究。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进行对比的话,不难发现其乐种学教学是个“断档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乐种学训练,到了研究生阶段却要灵活运用乐种学的相关知识。那么,弥补这个“断档处”的正是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虽然乐种学并不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独立学科,但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学生们在撰写学位论文,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的一个“武器库”。褚历的《内涵深厚、桃李芬芳》一文中提到:袁静芳先生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就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而言,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分学科的研究与著述;20世纪后期,研究工作进一步发展为对某些分支学科微观研究的深入,新的学科不断建立,如乐律学、乐谱学、乐种学等。而21世纪研究发展的总趋势是研究中的综合性、交叉性、系统性。由此不难看出,袁静芳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站在学科统筹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的,并对后学们寄予厚望,也给后学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能使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向前发展,从而服务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袁静芳先生及她所创的乐种学,无疑是为后学们在学习与研究中提供了一把金灿灿的钥匙。乐种学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贡献,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结语
中国传统音乐历经千年,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是某一人、某一时所能了解、所能悟透的,它几乎伴随着整个中国的文明史。然而,自以来,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音乐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近年来,又受到教育制度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的音乐教育制度的影响,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知出现了些许偏差。学界始终关注着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但与西方音乐研究体系相比,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在方法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着明显欠缺,致使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至今仍要使用西方术语。建立健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体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袁静芳先生的乐种学,无疑是个很好的开端。对袁静芳先生乐种学的研究将使我们可以在前辈们的基础上走得更远,对学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笔者有幸,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曾跟随袁静芳先生在2013—2014年完整地学习过一学年的《乐种学》课程,并在袁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结业论文《对山西笙管乐套曲〈箴言〉的音乐分析》。那是一段非常充实的时光,每周上课前,袁先生总会带给我们一摞资料让我们学习。在每节近3个小时的授课时间里,袁老师尽心尽力地讲授,让笔者很难相信她是一位已年至耋耄的老人。她治学的严谨、思维的开阔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将使本人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杨荫浏,曹安和.苏南吹打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2]袁静芳.乐种学构想[J].音乐研究,1988(4):16-23.
[3]袁静芳.乐种学[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4]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6]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夏野,陈学娅.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民族器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一、明确角色定位的个性化原则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实施,所以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在以往的音乐教育改革中,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是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达到使学生“听懂”和“学会”的目的。这样的教改往往把教师当作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把学生当为被动的施教对象。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没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是音乐教育的误区。音乐教育有极富个性的专业特点。曲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时就赋予作品以个人风格特征,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其中,在表演时进行二度创造,而听赏者则由于生理、心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在欣赏音乐时又有不同感受。不论在音乐活动的哪个层面,都充满了个性化特点。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体现音乐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情感意义,将学生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体”,将教师定位于音乐教育活动的“主导”,把培养各具特色个性的音乐人才作为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研究表明,对于不同音乐要素的反映和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先天差异,有的人的音高听觉敏锐,有的人则有较强的节奏感。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情感体验经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个性。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思维,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正如马斯洛指出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2](P59)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人才,尊重、保护和承认人的个体差异,是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但这并不能构成教师对音乐教育责任放弃的理由。“当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务的意义”[3]。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有创新精神的、富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者。精心设计、提出探究性课题,组织活动,将课堂教学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部求知欲的创新教育行为,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音乐学习态度。从音乐学习苦与乐的体验中,形成健康的音乐情感、高尚的音乐审美态度和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艺术,启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例如,视唱练耳课中的“旋律听写”,是一项培养音高感、节奏感、调性感、结构感、读谱、写谱及音乐记忆力等多项音乐感知力的训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编创适合学生程度的旋律,弹奏3~5遍后请学生背唱或默写出教师所弹奏的旋律。而在创新教育观念指导下的自主性原则中,鼓励学生对简单的或熟悉的旋律进行部分改编的尝试,进而学习即兴的旋律短句创编。如:运用重复、模进等乐句发展形式做即兴问答句的创编,对音乐片断进行变奏式改写;运用乐句、乐段的多种终止式的乐理知识对音乐进行改写等等。学生在创编的同时,自主地深入学习和研究音乐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选择学生习作中的上乘之作做为“旋律听写”的习题,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背唱和默写,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鼓励和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自主与创新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提高处理创作意愿与想象、分析、理解、运用音乐要素关系的能力。自主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可以展示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它通过教师的自主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一起创新的目的。“强调教师的教学自主并不构成对学生学习自的漠视,学生的学习自主并不构成对教师专业责任的放弃。教学自主是学习自主之基础,学习自主是教学自主之检验”[4]。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主性原则,是使教师和学生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上树立“自主创新性教学”与“自主创新性学习”观念。教师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应用音乐教育学的前沿学科理论,学生能积极主动的理解和运用其所学知识,师生都能做到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
三、营造创新情景的探索性原则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创新。为了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创设探索情景,提出探索性问题的教学思路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要想培养勇于探索精神,形成乐于探索态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创新的欲望。视唱练耳课做为音乐学习者必修的一门综合音乐素质训练课,具有理论性强、技
术性高的特点。做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获得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必须掌握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不能把握正确的方法,死记硬背以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得到较快的提高。我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对听写的旋律进行曲式分析,能更好地发展旋律记忆力?听写旋律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才能获得听写旋律所需的技能?在听写旋律活动中,需要运用那些理性知识,才能做到完整地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风格?等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探索与“旋律听写”活动相关的音乐心理、音乐生理及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以往的视唱练耳课的课堂练习存在练习样式单一、无效重复的通病,因而对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过程不能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必须将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应试的考试型的视唱练耳课练习变成有坡度、有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性练习,创设探索情景使之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例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将其创编的音乐旋律弹奏出来,请其余的学生听辨、背唱。为了让同学听得清楚、唱得正确,弹奏旋律的同学就必须掌握好节拍、节奏、调性、旋律等综合音乐要素的正确表达。开始时,弹奏旋律的同学有时忘了弹出标准音,有时给出的速度与弹奏的旋律速度不符等等,闹出不少笑话。但是,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发现了自己在音乐要素感受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标准音在旋律听辨中起什么作用?忘了弹出标准音说明什么问题?速度在旋律进行中的作用?速度与节拍、节奏的关系如何?如何根据节拍、节奏的关系选择正确的速度?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性思维,许多学生创造了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因此,创设探索情景的探索性原则不但能巩固已有知识,还可利用其探索的兴奋点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四、营造平等氛围的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氛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的民主作风是营造平等氛围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它与创新教育能否实施,创新能力能否切实提高息息相关。“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P22)音乐感知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能力,面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差异,教师首先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促使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教育必须创造让全体学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视唱时,有的学生会唱得很准确,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由于音乐感觉能力是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细微差别能力,有的人对某一种音乐要素感觉迟钝,但对其他音乐要素的感觉却很灵敏。对于音乐表现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达到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音乐教育只有达及人的感官,才能影响人的精神,在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民主性原则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次序、有目标的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艺术概论》等高师音乐文化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鼓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争论。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在灵活变化地运用课堂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巩固、扩大、加深了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习惯。所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传授人类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责任;尊重学生对音乐感知力的个体差异,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五音不全听之任之。“美国的学校音乐课程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对音乐学科本身的重视程度没有丝毫的削弱,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概念、技能是音乐教育者追求的基本要点。”[5]音乐教育最终要靠音乐作为载体来实现,要做到“放”而不“乱”才能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和传承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五、面向学科综合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原则创新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首先体现于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如:在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培养问题上,以往的教学是封闭式的单纯音乐技能训练,先练音高、再练节奏;先练音程、再练和弦;先学单声部、后学多声部。在演奏方面,先弹大量的练习曲为演奏一个作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后才能学习弹奏相应程度的音乐作品。为音乐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过于强调这一点,将原本具有综合特征的音乐活动变成孤立的、支离破碎的机械活动,势必弱化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扼杀了学生的音乐灵感。开放式原则要求在综合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从音乐作品中去寻找调性、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要素,在音乐文化艺术视野中进行视唱练耳、乐理等基本乐科的素质训练,在演唱、演奏的音乐作品中听辨和体验音乐要素,做到音乐感知力和音乐鉴赏力水平的共同提高与发展。在器乐或声乐教学中,应侧重于音乐文化的学习,以音乐作品演奏、演唱的需要选择配合学习相应的技能、技巧。用音乐作品的正确演绎与表达带动演奏、演唱技能技巧的提高。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开始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教儿童演奏《小小星星亮晶晶》这首著名的音乐作品,使其在快乐的乐曲演奏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意境,从而自觉地追求技能技巧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使儿童具备优越的演奏技巧和完美的人格塑造的教学理念,是很值得音乐教育界的同行深思的。高师音乐教育应面向社会,使创新教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要变孤立的、封闭的、静止的状态为联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立足于学校,又超越校园,使学校、社会、家庭密切结合,形成有力的教育链。”[2](P64)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相对闭塞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其创造性思维形成有一定的局限,而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则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内涵。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毕业后却不能很快适应社会,业务上毫无创造性;而有些学生在学校里成绩平平,但一旦投入社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成为音乐教育教学的业务骨干。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究其原因是一些学生将思维习惯停留在课堂所能给予的有限范围内,而不习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换个角度去思考。因此,没有社会实践的激励,就很难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靠课堂知识的积累是很难成才的。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尽早参与社会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实践,就使其进入了无限宽广的空间,他们会有不同于课堂里的全新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此外,创新教育还必须具有前瞻性,尽可能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有益的成功经验。使之应用于日常音乐教学和音乐教育活动中。超级秘书网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原则同志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知行观统一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于实际的音乐活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创造性地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也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培养。如:要求学生组织不同主题的综合性音乐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音乐会的主题要求来创意一场音乐会。在组织音乐会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在音乐课堂中没有遇到的问题。象独立地组织各种节目排练需要的音乐知识,担任演唱演奏一些当代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所需的技能技巧,以及恰当选择音乐作品、处理音乐作品的综合能力等等。因此,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不但对于一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也是极为有益的。音乐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按照传统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安排,教育实习往往是安排在大四的下学期,也就是在临毕业前,让学生到中小学经历一次音乐教育工作的初步锻炼。这样的课程安排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绝大部分时间脱离了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方向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如果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不能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高师音乐教学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我们必须在整个高师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学科的不同性质,适时地选择合理有效的“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达到消化、巩固、验证所学的音乐理论、音乐技能,提高音乐教育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当基本乐理课结业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小学先听课,后备课、试讲,最后评课(象音乐欣赏、视唱练耳等课程结业时,都可以这样做)。当演奏或演唱课程结业时,则可以要求学生到中小学去组织排练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声乐、器乐节目。而“教育见习”及“教育实习”的业绩,将作为每一门课学业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此来激励创新活动的开展。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音乐教育中创新教育原则的探讨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树立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上的生搬硬套,而是要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对培养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创新教育模式,只能依靠教师的正确教育理念去把握、去运用、去创造方法。这首先对音乐教师的个人音乐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对音乐文化了解得越透彻,就越有助于教师运用音乐文化的特殊艺术规律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还要求音乐教师具备一定的戏剧、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修养,这能使教师在创造有效的创新教育方法时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此外,教师还应掌握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水平和整体音乐发展水平,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运用创新教育原则切实做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蒋洪波.学习潜能开发导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中小学校将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了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普通高校纷纷开设以审美为核心内容的音乐艺术课程;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同时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重新制订和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艺术类课程标准……,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
“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2、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3、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的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4、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5、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其前身为艺术师范系的音乐师范专业,3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音乐师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绩。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高师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础;
“大”——大量的信息;
“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
“新”——新的艺术视野;
“宽”——拓宽的专业口径;
“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至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就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十分不可取。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二)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高师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四、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突出师范性,首先必须要大力夯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四大基础:
1、公共文化课的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4、音乐教育理论课的基础。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在每门课的施教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一句话,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就此,全院领导、教师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
五、拓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每种社会职能也无不交叉涉及多种领域的业务,势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化。我们要求学生按前面培养目标努力做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
所谓“多能”是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力求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全面及求得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提高与发展的专长方向,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多能一专”型人才则蕴集了无可估量的能量,将大大推进整个音教事业的发展。
我院在拓宽师范生业务口径的途径有,如:
1、增设电脑音乐基础课程,讲授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及课件制作知识等;
2、在音乐教育学课程增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等最新内容的讲授;
3、扩大选修课,除传统选修课声乐、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民乐、作曲理论、舞蹈等课程以外,增设教师口语、播音与主持、音乐鉴赏等一百多门选修课程,大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版权所有
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条件
1、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给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摇篮”,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不仅直接影响到《课标》的实施,而且也关系到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要使学生日后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就首先要立足为基础教育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要求教师学习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课标》所阐述的十个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层面和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感受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终生热爱音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近十几年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体现了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版权所有
2、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人才建设也是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采取的办法是:
(1)“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教改经验,改进我院教学管理。通过派员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访问、交流和演出,邀请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波兰音乐学院肖邦钢琴学院等中外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以及举办“乐器演示会”等活动使师生们开拓了艺术视野,学到国内外许多新的音乐知识及新信息。
(2)注重业务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连年派出部分教师分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音乐院校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点音乐院校学习进修。并且由院领导带头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师参加“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研修班”学习并已顺利结业。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已考上硕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地就读在职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学习充电提高业务水平的良好风气。
七、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我院经过几年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调音乐师范生应练好“音乐书法”——即乐谱书写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乐理》课及毕业班的《配器常识》课上加以严格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配器常识》课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较强的特点,使这门课成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解决实际应用的课程。
(二)
改革音乐学院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索有师范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路子。建立视唱分级教材及分级考试制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全体学生按教学大纲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让部分学有余力以及有兴趣继续学习视唱的学生能向更高级别层次迈进;运用固定调唱名与首调唱名法并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视唱的熟练程度和贺御能力得以提高,这些均大大提高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三门史论课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课堂授课与指导学生自学并举方式,教师隔周上课讲授本课主要内容,并列出参考书目及布置课后作业、论文题,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会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欣赏室等的各种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门课的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在键盘乐器的教学中,采取了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原来钢琴、手风琴课单纯“一对一”式的授课办法。学生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上,不但能互相观摩学习,学到了演奏技巧,还学到了如何教学的方法。由于在集体课中运用了先进的数码电钢琴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个别课的授课方式。钢琴课还准备在2004新学年启用分级教程教材。
(五)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最早的电钢琴教学系统,后又相继增建了电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学录音工作室等。
(六)应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电子琴课纳入了必修课,还提出并推行“手风琴与电子琴同步教学”的课题,大胆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这些健盘乐器的学习上融汇贯通,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七)将原有的钢琴、和声、钢琴伴奏编配几门课三门课程串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课程组合,将这些课程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根据这几门课的最终要求来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方式:钢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简单规范的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和声(和声知识与规律、习题、作品应用的分析与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钢琴伴奏编配(加强钢琴伴奏织体音型的移调训练、伴奏编写、即兴伴奏配弹等)。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八)及时将《电脑音乐基础》作为必修课。我们充分认识到,在21世纪,主导知识经济的必将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计算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金钥匙”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计算机作为最基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学科和专业,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打开新世纪音乐殿堂大门的金钥匙”的理念同样地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士所接受,应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学习计算机,学习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成了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为全体学生开设了《电脑音乐基础》的课程,使广大学生能尽快地结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来进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学习。进而学习和掌握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和应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就制作和应用音乐课件进行教学,受到学生及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九)声乐课改变以往套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一对一个别课的授课方法,进行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办法的尝试。努力将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当中。
(十)舞蹈课得到了重视与加强;增加了课时;设立了侧重舞蹈的选修;教学内容中还增加了校园小歌舞编排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学习。
(十一)2001年开始至今,在《音乐教育学》的课堂上组织全院学生学习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新课程音乐标准的音乐鉴赏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教学方法,并从新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课程理论、音乐教学艺术、音乐教学(含教育实习)指导策略、现代音乐教学技术、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措施、音乐教育研究、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运用等。使全院学生注重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颁发后新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联系了我国和我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新教改实际,并实践于教育实习中,有助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成为新型的合格音乐教师。
(十二)大力加强艺术实践,将艺术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和量化评分。艺术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下乡采风及创作实践。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3月,是少数民族民俗艺术活动较多的时期,我院坚持安排二年级学生下乡采风,同时就地搞当地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民族音乐艺术教育,让他们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坚定他们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决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激发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采风的感受,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有的获全国音乐比赛获奖,有的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表,更多的是自己的汇报音乐会上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反映了这些活动是“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2、组织文艺活动及登台演出实践。如每年举办的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五项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讲演、板书)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艺苑杯”声乐大赛、诗歌朗诵、大学生口才及讲演比赛等;还有每学年的教学汇报音乐会、作品音乐会和音乐舞蹈晚会等。让学生有许多机会来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3、积极组织我系学生参与社会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学生节目曾获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学生合唱团多次获全广西合唱比赛特等奖,并荣获广西区教育厅颁发“广西大学生爱乐合唱团”称号
(十三)多元的音乐教育实习方式。我院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探索与改革:
1、定点实习。加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已建一批实习基地学校:如有柳州三中、广西壮文学校、邕宁高中、邕宁职业高中、南宁第一职业高中、南宁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等。
2、学生分散实习,教师带头指导实习。采用了让学生回原生源地实习的办法。接纳我院实习生的各级学校已达200余所,使实习生有更多机会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外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同时为毕业生进行毕业“双向选择”提前作了准备,增强了我院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的机会,使毕业生就业途径更多,渠道更通畅,扩大了学院在社会的影响,生源得到扩大。
3、抓好实习准备工作。为使实习生能在毕业学年分散到全区各地实习,独立地进行实习工作,我们抓好了教育见习环节。带领学生到学院所在地——南宁市有关学校听课、评课、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辅导。并在教育实习前一学期,根据音乐教育内容(乐理、声乐、欣赏等)逐项进行试教、试讲,以取得教学的体验,学会分析教材、备课、上课、评课、总结等环节。为他们进行下学期的教育实习打下基础。我院教师还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音乐师范生教育实际指导策略》,获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导了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
(十四)紧抓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蔡世贤院长、陈玉丹教授一起经过两年多时间开设系列的讲座和积累,完成了近七万字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书稿,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题库,以指导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提高音乐师范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调研的能力、查阅报刊、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资讯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我院课程衔接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的衔接。
1、舞蹈普修课调至一、二年级上课,舞蹈条件及基础较好的学生三、四年级可以继续选修舞蹈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学习舞蹈基本技能,同时有机会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
2、《钢琴伴奏编配》课安排在本科第三学年,专科在第二学年开设,比原来提早了一年开设,保证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延续性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3、《教师口语》课由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调在了第一学年上,以保证我们广西少数民族部分学生克服语音不准的问题。
4、将原在最后学期安排的大部分课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几个学期进行,一改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找工作,做好准备迎接社会的挑选。
(十六)为了应对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拓宽办学思路。增加了音乐学(音乐教育)新的专业方向:电脑音乐制作专业方向、舞蹈教育专业方向。
(十七)《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分析》、《和声》、《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理论》等课程,将最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应用到教学当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试。招生确保规模扩大和生源质量两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积极承办广西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改过去各院校分散招生为全区(省)性的统考,贯彻执行宽口径、重基础、重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办法、评分标准都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考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统考成绩在区(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通用,改变了一校一考,报多校必多考的状况,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有利于学校公正选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乐专业新生的整体质量,并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路子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我以为,改革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我们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永恒的课题。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参考书目:
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师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