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6: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帮扶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我是来自机电研14党支部的谭礼斌,作为一名热能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在机电工程学院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中表现突出,很荣幸地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结对帮扶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深层次理解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的意义,一对一帮扶就是你我携手,互帮互助,相互交流,齐心拼搏,共同进步。
一对一结对帮扶,提供了一个学院间不同年级甚至是不同专业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助于解决师弟师妹在学习上、思想上、或学习目标等问题上存在的困惑;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能够让学弟学妹们在学习上少走弯路,收获优异的成绩。
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帮"亦是纽带,是两个"一"的桥梁。两者既是帮扶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关系,在帮扶活动中,学长学姐在关注同学们成长的同时,也是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实践自己教育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渠道。
如何顺利地将自己的一对一帮扶活动顺利进行呢?这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对于我来说,也不列外。在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中,作为一名帮扶者,要时刻以高标准、高追求要求自己,确保深入学习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确保做出好的成效。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积极动员,全局参与,沟通联系,保持稳定,增进交流,确保帮扶活动顺利开展。
1.认真组织
我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加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按照下发的《江西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3.继续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开展2011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
2.积极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4.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
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江西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7.继续协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做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新统计、新会员发展和会费的足额收取工作。
四、加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规范全省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
1.认真组织
我省幼教学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推荐优秀、有价值的课题参加中国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对通过立项的课题进行分类分片,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片区课题的过程指导。
二、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进我省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1.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指导各地按照下发的《省乡镇中心幼儿建设基本标准》要求建设或改建一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乡镇幼儿园的建设。
2.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全省第三届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
3.继续协助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做好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及时发现典型经验,进行推广,让全省农村幼儿能享受优质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
1.开展年度教师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组织的“学习和贯彻《纲要》实践经验征文评选”活动。
2.积极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优秀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评工作。
3.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第五届幼儿教师技能技巧竞赛活动。
4.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开展全省幼教行政干部和省级示范园园长的培训工作,推进幼教队伍建设工程。
5.组织开展《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的指导。
6.协助省教育厅基教处继续开展以公办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依托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试点工作。
7.继续协助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做好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重新统计、新会员发展和会费的足额收取工作。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唐忠民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要求,加强与地方党政的沟通协调,与各市(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突出打造普惠金融、农业产业化金融、县域金融、城镇化金融、生态金融和全民创业金融“六个金融”,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
倾心金融服务社会民生。唐忠民倡导普惠制金融,推进城乡基本金融服务均等化。潜心打造“民生工程”,深耕农村金融市场,研发百余种金融产品。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服务功能,面向千家万户开展普惠型服务。大力开展“三帮扶”活动,在全省60个村建立帮扶联系点,通过信贷支持、传授致富技术、引进致富项目、培养大学生村官、培养致富带头人,助推农民共同富裕。
二、“654321”学生工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654321”工作模式并非简单的数字集合,它是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路径、教育环境、教育载体等教育要素的有机整合。横向上,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路径、教育环境、教育载体等各个要素都能形成一个内部有机联系的子系统。纵向上,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路径、教育环境、教育载体等要素能形成一个以学生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立体系统。这一立体系统有其内在合理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全面有效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辅导员不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主力军”角色,在学风建设中也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它的“主力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领整个学风建设工作,负责计划、组织、实施、监督、保障。二是直接负责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这是由辅导员普遍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等特征决定的。比如,管理学院的辅导员不仅负责统筹整个学风建设的工作,还具体负责实施“双导工程”“而立工程”等六大工程,以及整个“鸿鹄梦工场”中心的运行、“鸿鹄梦工场”专门网站的维护。三是在指导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扮演教育者角色、开展朋辈帮扶工作方面发挥着最显著的作用。管理学院不仅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还以“教师导航、学生导学”为工作思路,将专业教师、班导师、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纳入学风建设的教育主体体系,形成以“引导教育、朋辈帮扶”为主要功能的教育者队伍。具体来讲,在整个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扮演总导演的角色,负责统筹日常的学风建设管理;班导师是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直接教育者和影响者,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力量,一个班级学习风气、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班导师的影响;专业导师通过“双导工程”“鸿鹄英才计划”发挥强有力的引导教育作用,也是“教师导航”中的重要力量;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通过协助辅导员进行日常学风建设管理(如班级考核、自习抽查、成绩管理等)以及导学工作、党团教育工作发挥朋辈帮扶的作用,它们也具有教育者的功能。这几者既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内部合理的教育者体系。
(二)以“双导工程”为核心工程,着力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作风
从学风的内涵来看,学习习惯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认识,管理学院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入手,以“学风贵导,育才于微”为核心工作理念,以“教师导航,学生导学”为基本工作思路,实施“双导工程”,着力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作风。管理学院分专业导、课程导、行为导、榜样导等遴选与聘任学生导学,聘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课程学习、学习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针对性的“导学”,发挥榜样示范、引导帮扶、监督管理等功能,实现朋辈式互学共进。特别是建立“导学帮扶制”“导学联系制”“导学管理制”,每位课程导、专业导拥有固定的帮扶对象,每名行为导负责4~6名同学的学习和日常行为表现,对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作风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学院还建立专业导师制、班级导师制、固定导师制(个别专业),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航”作用。
(三)以“一项计划、四个平台”为有效载体,努力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学风建设需要丰富有效的载体作为依托。管理学院提出学风建设的“654321”工作模式,其中,“146”主要指学风建设依托的载体和平台,包括一项计划、四个平台、六大工程。一项计划,即“鸿鹄英才计划”。在管理学院的在校本科生中,每年遴选部分学习成绩好、学习潜力大、科研兴趣浓的优秀学生,让他们尽早地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一方面协助教师完成科研,另一方面接受教师在科学研究、论文写作、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四大平台,即打造宣传好“鸿鹄好声音”“鸿鹄真风采”“鸿鹄大展台”和“鸿鹄新论坛”。“鸿鹄好声音”是指通过及时有助于学生认知、学习、立志等的名言警句、热点评论等,用网络好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传播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正能量。“鸿鹄大展台”“鸿鹄真风采”是指在虚拟场地(专门网络)和现实场地(鸿鹄梦工场场地)展示学院、在校学生的荣誉,展示优秀校友和在校学子的先进事迹(比如“十佳学子”沈越飞、“学霸”刘璐、挑战杯一等奖获得者贲可蒙等),增强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上进心,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鸿鹄新论坛指邀请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优秀校友、学院教师、优秀学生开设成长发展、专业拓展、求职就业、学习读书等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激发理想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成效、难点及改进思路
“鸿鹄梦工场”成立、“654321”学生工作模式实施近一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难点。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创新性的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工作模式,无论是它的工作成效,还是它所面临的难点、问题,都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一)“654321”学生工作模式初步取得的成效
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的“654321”学生工作模式实施近一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升、学习科研兴趣日益浓厚、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得到转化等三个方面。首先,学习成绩普遍提升。据调查显示,管理学院实施了“654321”工作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一定提升。如设置了导学的2013级,与未设置导学的2012级同期比较,核心课程的平均分至少提高3分;核心课程及格率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各专业的综合平均分最低提高1.1分,最高提高5.5分;各专业及格率平均提高3.36个百分点。再如,2012级设置了学生导学后,核心课程的综合平均分提高11.67分,尤其是数学及格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次,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日益浓厚。参加“开拓杯”“挑战杯”、科研立项的学生数量增幅不小,其中在重庆市、重庆理工大学论文创作、科研发明等方面获奖的学生数量增加19%。再次,整个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得到积极转化,课堂迟到、早退、旷课、晚归现象有所减少,自主上自习、自主进图书馆学习、自愿请教导学和导师的现象增多。这是直接的成效,从间接的成效上看,学院的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意向多元化,就业观念有所转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升,目标意识增强。
(二)“654321”学生工作模式的难点分析
“654321”学生工作模式目前面临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核心工程“双导工程”而言,专业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部分学生导学缺乏工作积极性。专业教师是“教师导航”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以来,专业教师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上,在学生工作、学生辅导、学生教育方面有所弱化,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专业教师未能充分发挥“教师导航”的作用。与此同时,尽管管理学院通过召开导学培训会、赋予导学学生干部身份,部分学生导学仍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整个“双导工程”的成效。其次,“四大平台、六大工程”的学风建设载体的服务力有待增强。除了“双导工程“”而立工程”是直接作用于学风建设之外,其他五大工程都间接为学风建设服务。“温暖工程”“阳光工程”“引领工程”等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理想信念、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确实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培育优良学风方面的服务力还比较弱,未能紧紧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工作。再次,从方式、手段上看,未能有效运用新兴的教育手段,比如网络、微信。从方法上看,主要运用“教导”“指导”“帮扶”等显性教育方法,“环境熏陶、文化渗透”等隐性教育方法的使用力度不够。最后,制度管理的力度较弱。制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是任何工作取得成效的保障。“鸿鹄梦工场”制定了“专业导师制”“固定导师制”“导学帮扶责任制”“导学联系值”。制定和完善了《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班导师岗位职责及要求》、修订完善《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生评优评奖实施细则》、制定完善《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班级考核条例》,在制度建设上下了不小的功夫。但与此同时,在某些工作中还存在制度空白,有些制度建立了并未有效实施。比如,“而立工程”下的每个直通班都提出了班级建设计划和制度,但除了公务员直通班,其他直通班并未可持续实施。再比如,专业导师坐班制、预约制也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有效执行。
活动中,按照区委学教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重点组织了大家学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诚信读本》有关章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并把开展学习诚信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区委第三次党代会,区委三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与推动本系统的工作结合起来,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四个结合”贯穿于第二阶段的整个学教活动。领导以实际行动带好头,从而激发大家自觉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及教训,自查自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激发出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区里举办的《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追赶与跨越“金点子”大赛》活动中,我供销社有二位同志荣获“三等奖”在领导干部领题调研项目论文评比中,区社王主任的《××区再生资源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获三等奖;党委书记王士翔写的《关于完善赣州(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加强中心城区蔬菜应急储备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受到区政协领导的好评,并作为政协参政议政议案上报区委、区政府引起上级的重视。
二、找难点、攻重点、求实效,把科学发展的精神融入到大发展的实际中
在第二阶段的学教活动中,党委围绕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党的建设等事关全局,事关全区大发展的大局课题,结合供销社工作的实际,确定调研科目,在推动抓好项目加快发展,探索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基本上做到了班子中一个领导一个课题。深入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的写出了富有远见、质量较高的调研论文,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坚持立足当前解决问题和着眼长远,做到有机结合,学用结合
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推进供销系统突出践行科学发展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供销工作的发展诚信。本着实事求是原则,从八月开始至九月底告一段落,对供销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基层,认真自查细找问题,发放征求意见涵,班子成员、干部职工的民主生活会,着重“四个一”专项工作,即认真开展一次查找作风和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一套抓工作落实的制度措施;开展一次以工作落实为主要内容的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查纠“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下大力气抓好制度的执行和督查。
在评议活动中,我社采取了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一是设置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开辟政风行风领导接待日;二是采取深入基层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重点征询民生工程受惠群体、企业、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三是针对征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部门,并根据整改情况,限定整改措施,评议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
为了确保分析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区社党委坚持一手抓整改工作,一手抓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按照“消化活动成果,准确科学决策,解决突出问题,指导推动工作的目标要求,明确整改方向”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整改,一是进一步高举旗帜,围绕工作大局,促进科学发展,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我省省情、市情、区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进一步大力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基础工作实效。三是进一步切实关心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展帮扶范围,搭建帮扶平台,完善帮扶方式。五是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实现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解决思想,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活动中,按照区委学教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们重点组织了大家学习《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诚信读本》有关章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讲话,并把开展学习诚信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区委第三次党代会,区委三届八次全体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与推动本系统的工作结合起来,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四个结合”贯穿于第二阶段的整个学教活动。领导以实际行动带好头,从而激发大家自觉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及教训,自查自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有了很大提高,进一步激发出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区里举办的《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追赶与跨越“金点子”大赛》活动中,我供销社有二位同志荣获“三等奖”在领导干部领题调研项目论文评比中,区社王主任的《**区再生资源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获三等奖;党委书记王士翔写的《关于完善赣州(五龙)蔬菜批发市场,加强中心城区蔬菜应急储备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受到区政协领导的好评,并作为政协参政议政议案上报区委、区政府引起上级的重视。
二、找难点、攻重点、求实效,把科学发展的精神融入到大发展的实际中
在第二阶段的学教活动中,党委围绕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党的建设等事关全局,事关全区大发展的大局课题,结合供销社工作的实际,确定调研科目,在推动抓好项目加快发展,探索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基本上做到了班子中一个领导一个课题。深入实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的写出了富有远见、质量较高的调研论文,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坚持立足当前解决问题和着眼长远,做到有机结合,学用结合
通过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进一步推进供销系统突出践行科学发展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供销工作的发展诚信。本着实事求是原则,从八月开始至九月底告一段落,对供销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基层,认真自查细找问题,发放征求意见涵,班子成员、干部职工的民主生活会,着重“四个一”专项工作,即认真开展一次查找作风和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一套抓工作落实的制度措施;开展一次以工作落实为主要内容的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查纠“不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下大力气抓好制度的执行和督查。
在评议活动中,我社采取了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一是设置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开辟政风行风领导接待日;二是采取深入基层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重点征询民生工程受惠群体、企业、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三是针对征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部门,并根据整改情况,限定整改措施,评议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
为了确保分析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区社党委坚持一手抓整改工作,一手抓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按照“消化活动成果,准确科学决策,解决突出问题,指导推动工作的目标要求,明确整改方向”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整改,一是进一步高举旗帜,围绕工作大局,促进科学发展,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和我省省情、市情、区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进一步大力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基础工作实效。三是进一步切实关心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展帮扶范围,搭建帮扶平台,完善帮扶方式。五是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水平,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实现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市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解决思想,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草原钢城”包头,1956年建校,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管理,2003 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它定位于一所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等优势学科为依托,形成以工科为主,建设在冶金、材料、矿业、机电、建筑、能源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
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始创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由轧钢这个具有相当长历史的老专业发展和演变而来,专业改造后在名义上这一老专业方向不存在了,但新专业传承了轧钢这一老专业的特点与内涵。本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1996年获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目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支撑点建设学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从该专业在我校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其专业范围重点还是传统的轧钢专业,以侧重于为钢铁工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毕业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在钢铁企业[2]。wwW.133229.cOM
一、当前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计(论文)的命题
命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起航点,立题不当,可能会使整个毕业设计的创新性和目的性黯然失色[3]。实际毕业设计(论文)中选题不当常有发生,其原因各异。
有些命题过于陈旧,这尤其体现在毕业设计的命题上。按照我校本专业的传统,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钢铁企业轧钢厂的生产车间进行设计。随着我国的钢铁工业近10年来迅猛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装备和控制手段被大量的应用到现代化的钢铁生产线上,产品结构发生的更本的变化,很多传统的观点和思维被打破[4]。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命题仍然按照10年以前的标准来制定,就显得有些更不上时代,不仅如此,还会造成学生可能存在抄袭现象,影响了对学生的锻炼效果。
青年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度,这一点在笔者身上显得尤为突出。笔者在博士毕业后,第一次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在给部分学生制定毕业论文题目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局限,题目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投入不足
1、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的影响。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投入的影响是本专业近期才出现的问题,是一个新问题。鉴于我校本专业毕业生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在2008年以前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期间,本专业大四学生一般在秋季学期就找到了相应的工作。然而近3年来,随着钢铁工业整体的不景气,我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受到不少影响,很多学生在大四的春季学期即进行毕业设计的学期还没有能够确定工作,尤其是女生。由于存在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之上,真正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毕业设计时心不在焉,出现懈怠情绪。笔者所带的学生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在整个期间,主要的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上,对整个毕业设计进程影响严重。
2、考研对毕业设计投入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少学生选择考研,一般初试成绩约在3月份出来,那些过了初试需要准备复试的学生,在此期间难以全心去做毕业设计,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到5月中旬,在研究生入取基本结束后,这部分学生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准备毕业设计。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那种本身学习成绩较差,在最后一学期不仅有就业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疲于应付各种挂科的清考。这一类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差,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养成了对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的习惯,在就业和清考双重压力之下,只能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这类学生在笔者所带的学生中也存在,也是另笔者最头疼的学生。
3、学生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原因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同学对研究题目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设计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其表现往往是应付了事。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具有普遍性。
二、相关问题的改进
(一)完善命题
命题是指导教师的最重大的任务,为了保证质量,在命题是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关:首先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设计的内容应与本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这需要指导教师密切关注当下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其次设计(论文)题目难度应适中,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针对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个人认为系主任要对青年教师制定的题目进行审核,对研究和设计的内容进行把关,以确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现有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最后,还需保证题目的多样性,不仅要保证学生1人1题,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题目重复出现。
(二)因材施教
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且新时期的学生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对毕业设计时,学生心中所想也不尽相同,当然最终的基本目的还是一致的即能够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
鉴于不同学生各自拥有不同客观条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在面对学生是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指导,而是需要客观的面对学生所固有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
为此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初见学生的时候,明确学生的就业情况,是否签约,签约的意向以及将来拟从事工作的类型;了解学基础课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补考和最后的清考;学生的考研状况,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其次在明确学生的相关背景之后,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做其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内容。具体的指导思想是重点培养对本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且精力足够,将来要从事钢铁工业生产或者研究领域的学生,按照评优的标准去要求这些学生,激发这类学生的潜力,这类学生以做毕业论文为主,提前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对于需要找工作,且将来乐于从事钢铁工业的学生要重点帮扶,这类学生以做毕业设计为主,我校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轧钢车间设计为主,整体套路成熟,但是缺乏创新性。让这类学生做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轧钢生产基本流程,设备状况,了解车间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对将来熟悉工作环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能力有限(主要是那些基础课程成绩很差,还需要参加补考和清考的学生),则需要重点照顾,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需要补考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补考,同时指导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跟踪指导他们的设计,以避免学生过于放松设计;对于那些完全无意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则不能再专业方面对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因为学生已经对本专业的学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力,对于这样子的学生,个人认为应该尽量的帮助他们完成最基本的毕业设计内容,确保顺利毕业。
(三)严格纪律
当然,对待不同的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思想,并不是说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纪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是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是一个重要保障。
指导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情况下制定研究和设计内容后,在毕业设计的开始就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纪律,以严格的出勤、过程监控、结果检查、毕业答辩规章制度以及考核办法,使学生认识和重视毕业设计,端正毕业设计态度,认真完成毕业设计。
此外,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教育、动员和宣传工作,使学生充分重视毕业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亦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面对新的环境下出现的系列问题,指导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在命题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背景以及兴趣爱好,在指导学生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并辅之以严格的纪律,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高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卫.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j].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
引言:
保障性住房是民生问题,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南京市于2010年起规划建设保障房四大片区,对保障人群进行集群式帮扶。中低收入阶层的集群居住可能造成社会、治安问题,成为保障房建设中带来的负面的邻避效应。本文简述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分析选址成因,通过访谈相关规划师探析规划决策中对于邻避效应的认识和处理,给出结论和建议。
1、保障性住房选址中的邻避现象的内涵与本质:
邻避现象,英文为Not In My Back Yard, 描述一种政府执行某些必要政策,地方上却反对的草根运动。邻避现象的本质,是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传统的城市规划重视技术规范,决策缺乏整体性,忽视设施的潜在影响和大众心理,随着社会进步,邻避现象应该通过合理途径得到解决。[1]
保障性住房,主要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是都市弱势群体集群地带。社区的孤立与边缘,易形成“贫民窟”,引发治安、教育、心理等个层面问题。周围社区不太愿意与保障房社区共同分享社会资源,担心保障房社区影响治安和风气,对保障房有排斥情绪。
保障房邻避现象的本质是被帮扶群体利益在落实过程中与当地的非被帮扶群体利益发生冲突,遭到当地非被帮扶人群的抵制。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所有人的权益,尊重个人利益,我们应当做好规划协调,保障各方利益。
2、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和选址考虑要素分析:
我国各地保障房建设前需根据国家住建部下达的计划,由相关部门编制保障房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后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得到审批才能执行。其中,由地方规划管理部门颁发建设项目选址建议书,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项目建设用地审批。[2]
保障房建设要素包括土地、资金、选址。土地来自于地方政府;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划拨、各级政府部分土地出让金及其他融资模式筹措资金;选址由当地政府决定,直接关系居民居住质量,选址不仅要考虑区位,而且要考虑交通、就业、教育等配套设施。[3]
保障房选址对于当地政府是一项权衡民生与经济的工作。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出让金,保障房土地由当地政府提供,无法获得收入。因此,保障房大多选址在地段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地带,并且集中建设,集群帮扶。
再者,从保障房选址所处区位来看,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区基本属于近郊型、郊区型,位置偏远。根据有关居民收入与居住区位的匹配性研究,收入中下阶层大多居住于近郊型、郊区型。保障房居住群体属于城镇中低收入阶层,在自主购房情境下,该阶层的经济能力决定该群体居住区位类型普遍为城郊型、郊区型。[4]
因此,保障房选址偏僻一定程度上合情合理。在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加大完善所选地块周围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设施。
3、南京市保障性住房中的邻避现象探析:
2010年初,南京市保障房模式进行大的调整,新规划丁家庄、花岗、岱山、江宁上访四大保障房片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950万平方公里,共计提供约8.2万套保障性住房。[5]
由于南京保障房四大片区的建设仍在进行中,保障房尚未入住使用,对于周围居民的感受难以调查。因此,我们对于保障房选址规划设计者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对于邻避设施的认知,处理委托方与公众关系,规划处理建议。
下面是访谈内容的设置:
(1)邻避设施认知:
您是否了解邻避设施的含义?
您认为保障房的邻避效应体现在哪里?
您在进行保障房选址中,考虑负外部性影响吗?
(2)处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如果保障房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受到附近居民强烈反对,怎么办?
在规划过程中,遭遇当地居民强烈反对,您是否会主动听取居民意见,或是尊重委托方的意见?
(3)规划处理:
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邻避效应的规划问题?
本次访谈针对7位规划师,访谈整理结果如下。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规划师对于邻避效应的了解比较陌生,规划师对于保障房的负外部性有所了解,这说明业界对于邻避效应的认识研究较少,但对于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有所认识,并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到了这些设施的负外部性。
在如何界定保障房的邻避效应的问题上,大部分规划师认为保障房的邻避效应主要是社会层面、心理层面的,因为保障房对周围生态环境无不利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治安、社区素质等层面,因此其邻避效应较难量化。
在如何看待附近居民对于邻避设施的态度上,大部分规划师认为当地居民的排斥态度是合理的,因为邻避设施确实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利益。规划师表明,目前居民反应意愿的渠道较少,一般是通过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座谈会来表达意愿,没有充分实现邻避设施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在关于如何处理周边居民反对邻避设施设置的问题上,大多数规划师认为尽管附近居民反对邻避设施的情绪是合理的,但是居民应当有理性,顾及社会整体利益时适当地牺牲个人利益,当然政府可以对于周围居民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或者通过完善一系列配套设施来抵消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
4、结论与建议:
4.1 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整体性
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整体性可以解决许多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目前的规划设计思路是一种经济技术性的单一思维,不利于解决邻避效应。规划者应具备前瞻的、整体的视角,考虑到设施与周围人群的协调共生。
4.2 公众参与选址规划
保障房选址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城市规划强调的是集体理性,在现实中,由于公众利益分化,集体理性会与个体理性产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因此,改善决策机制,增大民众对于决策的参与度,让大众有表达利益、抒绪的正规渠道,是规划工作得民心、易进展的重要环节。[6]
4.3 建立邻避效应的社会评价体系
国内的城市规划工作对于邻避效应的认知有限,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公众参与评价来量化具体设施的邻避效应,有效指导相关规划工作。邻避设施评价体系可划分为两大块,即社会整体层面评价和影响的个体层面的评价。
4.4 避免集群帮扶,混合居住,商品房、保障房搭配建设
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的确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中低收入者集群居住,容易形成“贫民窟”,不利于营造优良的社区文化,同时存在社会治安隐患。为了避免保障房的规模化带来的弊端,规划设计者可以将商品房、保障房混合建设,削减保障房集群的负面效应,减小其规模性,营造优良的社区文化,加强不同阶层之间的融合交流。
参考文献:
[1]叶祖盼 城市邻避设施的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2009
[2]杜静 赵小玲 我国保障性住房选址的决策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工程管理学报 2012(2)
[3]刘晓君 廉租房模式纵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继续发扬纪小教师五种形象,抓好师德教育。努力开展推进师德建设的活动,一是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组织教师学习市内先进学校的先进事迹,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创先进群体,在女职工中以“巾帼示范岗”为契机,继续开展建功立业活动。二是响应市局号召开展“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组织教职工捐资帮扶特困生,开展义务家教活动,做好补差工作,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走访学生家庭,营造“社会关心教育,教育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三是进一步规范教师言行,严格执行“五条禁令”,每学期末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职称评审等事项的重要依据,通过教育管理、舆论监督多元激励等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在全体教职工中做到“三有”,即: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一个心中有集体的主人翁意识,有一个强烈的竞争氛围。
3、继续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广大青年教师不断增强职业竞争意识。鼓励教师自觉成才,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积极配合教导处开展有益于提高教师业务的各种竞赛活动,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做好教师、做名师。通过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制订完善四制的改革方案,特别要制订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鼓励青年教师钻研教学业务,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二、完善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坚持民主管理,以法治校。
坚持每学年召开1-2次教代会和教职工大会,配合行政确定每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根据代表(教职工)反映出的存在问题,集中解决一二个实际问题,凡是学校的大事、规划、改革方案等都要由教代会(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并形成正式文件存档。努力提高教代会(教职工大会)的质量,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四制方案一经教代会(教职工大会)通过,行政必须执行,继续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学期末由教职工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考核,与结构工资制挂钩。
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行政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制订校务公开计划,校务公开内容坚持每月一公开,特殊事情随时公开,特别是学校财务公开要做到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作用,做好对内外公开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排查不足,使校务公开工作做得更好。
三、充分发挥工会职能,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1、在教职工中实施温暖工程。继续开展“365”工程的捐资帮残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帮一活动,确定帮扶对象和帮扶金额,保证全校没有一个贫困而辍学的适龄儿童。
2、在新的形势下,在人事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巩固送温暖机制。妥善做好转岗、落聘、内退等教职工的思想工作,使教职工劳动权益基本得到保障。结合学校实际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把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3、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利用工会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教职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争取行政支持办“教工之家”,定期组织活动,增强工会的吸引力,积极参加市教育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关注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引导教职工适应改革形势,增强心理能力和调节能力,认真工作,愉快生活。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当好行政的好参谋。
加强工会自身建设,首先要注重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定期组织工会委员和工会小组长,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工会法》、《教师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文件,增强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积极选派工会干部参加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学习,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水平。其次要坚持例会制度和报告制度,再一个就是要重视工会信息工作,注重资料积累,规范工会台帐。
工会组织要找准位置谋发展,积极争取行政支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主动参与研究解决教职工关心的有关问题,确保工会组织从源头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