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经济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信息经济学论文

篇1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摘要: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从众行为的原理,对信用的有限理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篇2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篇3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行率只有50%左右。中国每年因不诚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近5855亿元。由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妨碍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竞争,影响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诚信缺失不仅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害,还将对整个社会体系造成深远影响。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诚信的经济学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原则之一,更多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化。诚信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并借鉴西方管理制度的一些经验形成的全新的理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证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达到一种“双赢”或“多赢”的态势。世界经济学制度主义的创始人凡勃伦认为,诚信作为一种“人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它遵循投资、收益、支出、回报等经济学的规律,可以用货币曲线来描绘。“诚信”的观念原本就是在人们追求利益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常情况下,诚信是要付出“成本”才能得到的,有了初级的诚信后还要付出维护诚信的成本和扩大诚信的投资,才能获得回报和源源不断的收益。诚信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为正比关系,投资越大收益越高。但是这种比例关系还要考虑客观条件的因素,比如社会信用环境等。

二、诚信缺失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里,笔者用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来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

“经济人”假设包含的基本含义:第一,“效用最大化”;第二,“有限理性”;第三,“机会主义行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或者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私利,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而经济人要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之一。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市场主体是诚实和守信用的,就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诚信是利益之源。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在交易中,必须要守诺,即便是自己遇到重重困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也必须要守信,以维持信誉。

市场主体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于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信用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信会给市场主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诚信的动机就加强。事实上,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的。都不遵守约定,则互惠的交易不能实现。其实每个人本质上都还是认同诚信的,而且诚信也能增进所有人的福利。那么为什么诚信又会缺失呢?诚信是在相互交往中实现的,问题也就出现在交易对象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可以从这种博弈当中来分析市场交易主体的机会成本。交易实际上是一个囚犯困境式的结局:如果大家都信守承诺、诚实交易,对双方来说会形成双赢;如果一方守诺而另一方背信,背信一方就能得到比双方都守信还要高得多的收益,而守信者一定损失惨重。结果,当对方遵守承诺时,守信固然有益,而背信则更是暴利;而当对方不守约定时,守信就损失惨重,背信则可避免损失。这样一来,无论对方守信与否,背信都是最佳选择,因此双方都会选择背信。由于不守诚信,交易就无法开展,因此结果一定劣于都守信时的状况,此即囚犯困境,因此双方的机会成本都是相当大的。

在市场主体的交易中,不同情况决定了其机会成本的大小,也决定了其是否诚信。情况一,如果双方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结果诚信缺失的概率就非常大。不过,如果反复交往,结果会有所变化。因为一次易中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要小得多,而获利更多,而在反复的交易中,如果一方失信,则会导致对方的不信任,因此对方就会加强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会取消交易,机会成本就会大得多,自己获利的概率就要小得多甚至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无限连续交易博弈,每次交易的均衡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规则、坚守诚信,因而是最优结局。情况二,和不同的人交易,每个人都只交易有限次数,但与不同人的一系列交易在时间上错开,而且其交易对象相互之间拥有共同的信息,这也等同于与同一个人连续交易,其结果是双方也会选择守信。情况三,和不同的人交易有限次数,但其交易对象也在时间上错开,但并不共享信息,或信息共享的范围是区域性的。由于信息传递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因此结果跟第一种情况是一致的,欺骗的动机会强化,而诚实的心理会减弱。

正如亚当·期密所说:“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有生意上的来往,他就不盼望从一次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商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

三、诚信构建的理性思考

1.建立以强制性建设为主的诚信制度

上述市场主体在交易博弈当中诚信缺失的分析是建立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而外界的约束最好的方式便是制度。有效率的制度不仅会减少直接监督、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消除损害他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制度的设计应该在承认个人利已动机的前提下,设计一套约束规则,使经济主体在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驱使下,能服从制度制定者的意图。

制度的形成有诱致性方式也有强制性方式。诚信的诱致性的制度变革,内涵着市场主体在博弈中自己教育自己,制度安排所需时间相对太长,故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诚信的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即政府在构造有关诚信的制度安排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制性的推动作用。对我国构造诚信的制度安排的总体判断是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诱致性制度变革的统一。但是,因为诚信的诱致性建设所需时间太长,所以,从总体上讲,应当是强制性推动为主的。

2.诚信制度的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

由于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博弈当中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进行成本收益比较而决定是否守信的。而在现实当中,之所以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不诚信,是因为不诚信的低成本和维持诚信的高成本。我们在制度设置中就必须针对“经济人”的自利目的,加大对不诚信的打击力度,增大其不诚信的成本。只要在制度中适当设计规则,使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是可信的,并且惩罚的力度足以抵消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有激励去背离规则的约束。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不诚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不健全,不诚信获益,而诚信相比会“吃亏”,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这之下,作为“经济人”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因此,在诚信制度建设中,核心是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让“经济人”为其不诚信付出应有的代价。

3.诚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诚信体系的建设

我们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时得知,不诚信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共享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应通过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银行对个人信誉的记录就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警察局对个人违法犯罪等污点的记录也是一个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机制足以保证一个人的交易信用为其他人获知,从而使得他的交易具有无限连续的性质。诚信体系在我国虽然已经受到重视并着手开始建设,但是以诱致性为主,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具有制度约束力的统一的诚信体系。这正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既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银行信用记录体系,也缺乏其他传递和共享个人信用的机制。因此,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体系,让个人的诚信记录成为共享的信息。信息的共享可以将交易或交往变成无限连续的博弈,从而增加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

总之,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在交易博弈中追求功利最大化是诚信缺失的经济根源。而要扼制“经济人”的不诚信就要强制性建设有效的制度进行外在约束。在制度设计中一是要加大不诚信的机会成本,同时要建立全国性的旨在信息共享的诚信体系。

参考文献:

篇4

1.突出信息技术是学生数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工具的特点这一结合充分说明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目标。信息技术是一种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并且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式,且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此工具,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针对学生,信息技术是一种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有效工具。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已具有其特殊意义,超越了以往的、被动的提供者地位。

2.突出理论学习和创新思维相结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是将理论学习与创新思维相结合。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合适的舞台,同时也符合为数学教学的对外性。因此,方便学生运用不同方式和手段获得学习和研究的原料,以此得出自己的成果。

3.突出中学数学学习的探究、深入讨论的重要性两学科的借鉴与结合,是以高中数学教学为目标、有方向地结合。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学在信息技术下发展的过程,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鼓励他们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更深入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网络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网络发展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学生间互通有无,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大平台,对教学手段、学生学习具有深刻意义。

1.帮助学习者进行数学计算、作图及处理当学生遭遇计算、作图和数据处理难题时,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计算机的画板功能、图形计算功能等软件的利用帮助学生出色完成这一复杂、机械的程序,提高学习效率,能更直观体会数学的奇妙处。这一效用为学科结合提供了有效手段。

2.达到数学实验和实践效果数学实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达到了实践效果。数学教育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和实践。信息技术为数学实验提供了技术保障。发现、分析、对比、关系建立,数据处理、归纳总结步骤中每一步都不可或缺。G.波利亚就曾提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表现力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数学加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敢于探索、更乐于探索数学奥秘。由此,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一直提倡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不经意处得到了提升。

3.开拓数学教学新思路数学具有其高度抽象性,中学数学更不例外。学生想要发现数学本质就需要对建立形象化、具有数学关系显性的思维。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可以借助其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来重组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参考赋值等表示法加强对数学对象联系性、相互性的印象,从整体上掌握数学知识。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对数学猜想或发现在软件上进行模拟演练或直接做出数学模型,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这种方式,大大改善了以往的繁琐而不确定性,使结论更为完善、准确、具有说服力。可以说,在促进实验、尝试、模拟、猜想等非形式化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学思维活动,并使形象与抽象思维相呼应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网络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思考

现阶段,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新理念还处于襁褓期,硬件设施及软环境都不够成熟,传统教学概念仍较浓厚,与此同时网络系统、数字资料库、教师、学生等主客各方的不和谐、不适应现象依然存在,这对两者结合起着阻碍作用。

1.教学资源鱼龙混杂,不系统,少精华目前网上的资源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但事实上,真正适合教学的少之又少,不够系统化更没有精细化。网络大背景下信息技术能够营造完美的三维效果,既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数学课件切不可喧宾夺主,背景要简洁大方,图文并茂,尤其要突出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对数学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用动画来表现函数,但却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很多教师只学过PPT制作课件,就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掌握软件知识,还要去从中选择和提取,相互之间的借鉴性不够。此外,教学资源市场不完善,产品差异大,网络更新跟不上知识更新,使网络学习事倍功半。

篇5

2知识管理的概念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柯平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学是关于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其主要内容有:①理论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发展研究和知识管理学科体系);②应用知识管理学(包括知识管理方法论、技术和系统研究);③专门知识管理学(包括企业、政府和公共知识管理学等)。人类迈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化加速发展,图书情报学终于从以文献、信息为中心走向以知识为中心,呈现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知识管理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它需要凭借一定的信息技术以实现其功能,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为知识管理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大规模的知识存储、快速的知识传输成为可能。图书馆正是在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支撑知识管理的技术设施,才使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建设过程与知识生产、传播、扩散、应用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水平,也为图书馆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保证。

3知识管理学科来源研究

3.1哲学上关于知识的认知

在西方哲学中,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怀疑主义,这使得很多哲学家寻求有助于他们建立不容怀疑知识的终极真理方法。柏拉图把知识定义为经过实证的正确的知识。从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开始,认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包括主观感受和理性推导两个方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和适应的过程。哲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它从社会实践中来,正确可靠的知识能科学地反映客观事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3.2经济学关于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讨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每个经济主体都拥有独特的知识并强调组合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比如新出现的产品、生产方法、材料、市场和组织等都是源于知识新的“组合”,他关注的是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变化过程。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退到第二位,信息作为经济资源渗透到各种经济活动中,信息就是财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世界经济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这一理念重放光芒;在后工业社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直接放到生产体系中考虑”。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例已经高达50%~60%,体现于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中的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知识积累导致技术变革,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动力。20世纪90年代,现代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将知识视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3.3经济管理学的知识解释

管理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自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20世纪20~6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40~80年代的“管理丛林”,到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文化阶段,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管理革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力量,这凝结了无数管理实践者与理论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恩格斯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是由生产决定的”,社会需求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F.Drucker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80年代以后陆续发表大量相关论文,对知识管理做出了开拓性工作。1988年,他发表《新型组织的出现》,认为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1999年,波士顿大学信息管理学家T.H.Davenport出版《营运知识》,标志着知识管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末,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知识经济理论日益成熟,并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出现了第五代管理思想,即知识管理。因此,知识管理是时代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从思想角度看,当代知识管理有许多渊源,比如抽象性的哲学思考,以及特定工作场所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所引发的某些具体思考。总之,人们在试图揭示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20世纪管理界种种提高效率的努力,都构成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渊源。

4知识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4.1学科定位

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库,以“知识管理学”为题名,“概念”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学术论文140篇,外文文献48篇;通过EBSCO数据库,以“knowledgemanagementscience”为题名,“concept”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987~2011年国外研究文献39篇。这些论文涉及图书情报、管理、制造业、工程、医学、数学、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可见,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调查发现,大量的知识管理教育研究项目首先源于图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其次是计算机或工程,商业和管理。集合的课程、宽泛的知识管理技巧和资产清楚地表明了知识管理教育的多学科性。这也与邱均平教授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知识管理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对信息管理及其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信息与知识管理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以图书馆和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4.2研究对象

从一门独立学科的视角来看待知识管理,整合各个学科优秀学者各有特色的理论和技术,柯平教授提出知识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个人和社会的知识过程的学科,在此,知识过程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知识的产生、组织、传播、共享、创新以及知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知识管理绩效评估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文化、制度等手段同样重要;同时他还提出了由知识治理、战略知识管理和一般知识管理组成的三层次知识管理学学科体系框架。

5案例分析

众多企业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问题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如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等,它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知识管理项目必须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甚至由他们直接主持推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较为成功地实施了知识管理,其主要措施如下。(1)选拔人员。中国海油以年轻化、知识化为宗旨规范干部选拔标准,1999年以来,共提拔近100名较年轻、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交流,每年选拔5~10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到国外攻读MBA。(2)学习型文化。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形成了学习型文化,正是这种文化,使其敢于承担风险又善于驾驭风险,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勇于超越现状。(3)科学管理。在管理上,制度成为企业运行的根本法则,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科学严格的决策制度、经济有效的用工制度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点。2001年,在财政部对中直系统资产总额超百亿的62家企业的绩效评价中,中国海油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均为第一,被亚洲权威金融及投资管理杂志Asiamoney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可见,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决定因素在于:以知识为核心,以人为本;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知识管理具体解决方案;与特定业务流程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知识管理处于理论研究向实践应用的过渡阶段,实际案例不多。

篇6

二、建立经济数学自主学习网站

在课堂上可以辅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课下可以建立经济数学自主学习网站,学生在网站上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复习回顾,还可以进行习题练习,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也增强了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分为课堂区和互动区两大板块,课堂区分为课程介绍、在线课堂、课后练习、学以致用、考研阵地和课堂内外。每一个分项中还有子录,课程介绍主要包括经济数学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开课报告使学生对本门课程及学时安排有所了解。在线课堂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以及全国微课大赛的获奖作品链接等。将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学视频放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在课下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课后练习中准备了与教材对应的每一章练习题,学生可以在线答题,提交即可得答案和分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介绍了数学在经济中的一些应用,丰富了经济数学课程的内容和趣味性。考研阵地当然是历年的数学三、数学四的考研真题及详解,不仅是为考研学生准备的,大一学生也可以边学边练。课堂内外包括数学文化和中外数学家故事,介绍历史上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以及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是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的休息娱乐之地。互动区分为在线留言和在线论坛。在线留言板块,学生课下有疑难问题可以在这里给教师留言,教师可以进行回复。在线论坛板块是学生之间讨论学习畅所欲言的地方。经过这样的构建,网站的内容比较全面,为学生学习经济数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真正地为教学所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作用。利用经济数学学习网站,能够以教材为出发点,并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极大程度地扩充知识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使得教学空间不再是局限于讲台与黑板,教学可以从听、视、触等多个维度来展开。教师的授课、辅导,学生的探索、学习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指导也都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抽象难懂的经济数学更立体易懂,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课外拓展延伸创造了条件,使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成为现实。

篇7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信息技术这个新鲜事物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目光,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与多媒体产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如:课前的复习、测试由学生主持。我们班级有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出题,小组成员在一起商量复习、测试的内容,并将商量的结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选好主持人。主持的学生用大屏幕展示出复习内容: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其内容丰富,并有小组评分。这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师一张嘴,一块黑板,单纯提问式的一问一答,当每道题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的时候,学生那期待而又紧张的状态,足可以说明,多媒体带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多么高涨。

(二)“大语文观”模式

人教版初中语文书的特点是: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在新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课标》也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如:我在教七上《天上的街市》时,介绍文章的背景时,提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的历史知识时,学生很不理解,而历史课的进度还没有跟进,于是我们师生一起合作,利用互联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共同补上了这一课,也为更深入地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穿越了课本,超越了老师,也突破了学科之间的障壁,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丰富了语文课堂资源,真正地实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促进了高效课堂的实现。但在语文课堂模式的转变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

(一)处理好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语文课堂模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抛弃了所有的传统语文教学手段,而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的使用,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要恰当地设计,把握好使用的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课堂讲解、板书、交流、反思之间的关系。例如:把重要的知识点书写在黑板上,不一定就比放幻灯片效率低,因为它不仅节约了操作时间,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讲解试卷的时候,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在课件上,课堂上使用更便捷,但必须注意中间的停顿,保证学生把要点记下来,这样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效率。

(二)要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但它的使用要在新的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因此要注意语文课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要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应注意多媒体使用的实用性

我们现在在进行课程改革,各个学科都在朝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发展,但检验我们成果的依旧是学生的成绩,虽然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尽力让两者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寻找到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因此,信息技术是帮助老师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设情境,并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它不能完全取代现行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起到的只是辅助的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重艺术性,更要注重实用性。图片、影片、音乐使用过于频繁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课效果,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也就达不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篇8

教育者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思维模式。使学生能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是要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过去的办学模式都是比较封闭的,在信息时代下,我们需要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满足市场数量与质量需求;面向市场经济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要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时常进行更新与探索从而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综合素质高和技能优秀的的专业设计人才。

2.多向欧美国家学习有关审美价值的教育经验

在传统的美术审美价值教育上,我国应多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经验。注重在高中阶段,使得美术课程规划围绕着“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层次上展开,促使审美教育建立在宽厚的艺术人文学基础之上,将人文主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结合,借鉴其他国家优秀的审美价值理念,构建符合社会主流思想的审美价值体系,这样做的话会为学生日后继续美术学习与审美思维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来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观察、思维、认知的学术能力。

二、改革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1.教育视野的开阔

教育者应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来开阔教育视野。环境艺术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建筑园林等方面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包含了环境科学、卫生保健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相比之下,它对教师自身要具备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涉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学院吸收其他优秀同行的教育经验,学校可以增设相关系列的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请一些一线的高级技师骨干来授课,讲授新的设计思维及鲜活的社会实例。

2.教育与市场的对接

要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与市场对接,教师也应该具有较强的商业意识和实践经历,从事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是引导学生培养意识的关键因素。不能忽略了学生将来就业。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应该只停留在传授专业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有效可行的就业计划。

篇9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

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薛求知黄佩燕《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1-79页

孙玉霞珊丹《依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逃税现象》《研究与探索》2003年第12期

篇10

二信息技术辅助健康教育,化抽象为直观,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虽然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户外活动占绝大多数,学生也十分喜欢,但室内健康教育专题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农村学校的教室已安装了液晶电视、多媒体教学平台,在理论教学中,通过实物投影仪、电脑、录音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和传媒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打破了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单一的教学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把应学的健康知识演化成了丰富、形象、生动、逼真的立体世界,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大了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四年级健康教育“保护鼻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自制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枯燥乏味的理论内容变成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生动形象内容,将趣味性、启发性、知识性、针对性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从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鼻子,了解鼻子、鼻黏膜的作用;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好习惯,达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丰富和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知识,使学生易学易懂,教学效果明显。

三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