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路养护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路养护论文

篇1

2.收费公路管理工作日益广泛,所收取的费用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收费公路逐步规范了车辆通行费会计核算、票证管理、收费标准等,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交通公路管理机构还设立了一系列法规,持续降低通行费征管成本,并增加还本付息的比重。

3.统筹规划布局,收费站数量逐步减少。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收费公路,取缔了一些不太重要的收费站点,特大城市也对城市路桥车辆的通行费收费方式进行了改革,解决了收费站点过于密集的问题。

4.收费站点的站容有很大提升,人员服务观念更强。相关公路结构开始重视收费站的环境建设工作,利用有限的投入,使收费站的站容站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还对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规范化优质服务的培训,使员工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增强了收费站的服务水平。

二、当前收费公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今的收费公路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矛盾主要有下列几点:首先,认识方面的矛盾。每一级市政结构都大力支持贷款修路,以交通业的进步来带动发展。可是现今的交通仍然不够发达,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进步的需求。一段时间以来,交通公路部门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其次,融资方面的矛盾。现今,我国的收费公路融资形式非常单一,一般通过银行贷款获取。一边要按时完成公路工程的建设,另一边又要担负还贷的应力,其风险是很大的,很多地区早已收不抵息,无法正常进行资金的循环。最后,政策方面的矛盾。国家在建设收费公路期间可能产生政出多门的情况,各项政策间的区别和矛盾,是各地区在贯彻落实实际工作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机构之间也会因标准的不同而产生矛盾,使日常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完善和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目标和措施

(一)完善和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目标目标要持续扩大依法收费及规范管理工作的范围,并加速进行收费公路的建设和改革工作。

(二)完善和加强收费公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创建科学的收费公路建设投入机制

(1)改革收费公路的结构。使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收费经营公路所占的比重增加。这样可以迎合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获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促进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

(2)省市级政府要对高速公路的运行制定一个长远的方案,将路网的建设规划作为根本,在合理设置收费站点总量的基础上,科学的规划区域收费公路的布局网络。

(3)地方交通公路部门贷款投资,如果要省交通或公路结构提供担保或者是要用收费权作为抵押的,则贷款是要由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收入或其它资产为贷款进行反担保。

(4)县市有收费站点的,还贷的资金便有来源,政府在进行资金投入、银行沟通及贷款保证工作时可以适当的加大支持力度。若未建设收费公路或收费公路的收入无法抵押贷款,则应合理的控制交通规费用和贷款总资金。

2.建立合理的收费公路养护管理机制

(1)研究制定《收费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收费公路站点建设管理办法》,它在质量、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都和一般的公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设立严格的制度以使收费公路有科学的养护规定。

(2)收费公路养护、大修实行报告审批制、对外公告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收费公路将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开工审批制度,明确质量、工期、施工队伍,并向社会公布。若未立即开展养护工作或养护期间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收费公路出现大区域毁坏现象的,必须规定期限令其整改,若超过期限或整改质量差,则要终止收费,并要追究企业、管理者的责任。

(3)考虑收费公路大修期间采取降低一个收费档次的价格政策,化解司乘人员抵触心理,减轻社会、群众的不良反映。

(4)收费公路所投入的养护经费要单独记录,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与一般公路的养护经费区分开。

(5)收费公路的养护工作不仅要安排专门的养护单位进行,还要积极推进养护体制的改革,实行招投标制度,并制定工作合同,面向社会确定收费公路养护工作的单位。

3.统一严格的收费公路劳动合同机制

(1)在收费公路中采用全员劳动合同制度。先前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人员,在收费站进行工作时,全部要竞争才能上岗,并签订合同。

(2)摒弃以前的依交通量大小定员的工作模式,而采取按车道数和费收总额的方法定编。还贷性收费公路收费站人员定员按收费稽查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分别进行核定。收费站收费稽查人员按每车道核定,管理及后勤人员以岗定人。

篇2

1政策良好导向

欲推行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首先要对原主管绿化养护的事业单位进行改制,这就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绿地养护市场化可能面临的难题,例如,将园林事业单元改制为企业,将事业单位员工平稳过渡为企业职员,对园林绿化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等。如果政策引导不到位,计划不周全,可能会引发混乱,不仅无法进行改制,还可能使园林养护市场更为混乱。总体上,政府部门在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员分流及社会保障等问题,制定有关政策,提供政策性保障。

2财政大力支持

推行公路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除了政策引导之外,还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一方面,企业改制中的改制成本需由政府支付,如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在职职工的身份转换等。另一方面,政府还需按时足额支付绿地养护费用。当前,我国普遍存在城市公共绿地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如沈阳市,公路每年养护费仅为1.42元/m2;青岛、南京、杭州、太原等城市稍高一些,每年维护费也只达到4.4元/m2。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实行社会招投标,在实施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不能按合同要求按期支付养护费的情况,发包方出现违约,将承担由此所引起的索赔,绿化养护工作也不能正常进行,并严重影响绿化养护质量等。如发包方不能对养护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将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埋下隐患,养护市场将日趋混乱。

3培育市场竞争

近几年来,公路绿化养护时通过社会化招投标来确定施工企业,在这种模式下培育了大量的绿化施工养护队伍。但在一些中小城市的绿化施工养护企业严重缺少技术人员还是严重缺少,机械设备也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甚至有的国有养护单位还处在吃皇粮,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竞争市场。所以,要推行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培养绿化养护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和个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4健全法规

绿化养护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政府和市民的行为、植物品种及周围环境等,养护质量不能只简单地从苗木生长情况和园林景观来评定。因些,公路绿化养护市场招投标及质量监督必须进行规范管理,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根据当地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绿化养护检查验收、移交标准和程序、质量监督机制及技术标准,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各养护企业及其绿化养护行为。

上海市公路绿化市场化养护市场运作存在的问题

在近十年的市场化管理中发现如下问题:(1)一些绿化养护项目受经费限制在在招标过程中多采取最低价中标的形式进行评标,致使投标单位为了中标而相互压价,甚至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投标工作。由于中标价太低,养护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其最低限度利益,一些中标企业多以更低价格转包给没有资质的个体户,最终形成恶性竞争,致使绿化养护质量低下。(2)业主-总包-分包的三级管理模式,使环节增多,技术要求掌握参差不齐,管理要求和指令下达迟缓。(3)由于多存在一个环节,使养护本增加,而养护经费通过招标是确定的,不能随意增加的,加上近几年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增加,分包单位的利润率下降,致使分包对养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减少,工作停留在绿化带的保洁上,而专业养护上要求的,如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群落调整、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大打折扣,致使绿化养护水平和质量逐年降低,达不到业主资金投入的目的。

绿化养护市场化管理建议

1规范绿化养护招投标,杜绝不良竞争

为避免绿化养护单位为中标竞相压价,绿化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物价水平,并结合不同路段的施工养护难易程度,进行精确的测算,计算出各标段的最低养护成本,作为评标依据,避免低价竞标,选择最优的养护企业。此外,主管部门还需加强养护市场的管理,杜绝招标舞弊和“围标”、转包或挂靠行为发生。

2加强监督管理,制订养护作业细则,

在绿化养护体制改革中,保证养护质量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实施监督管理。对养护作业实施全过程监督,可为绿化养护管理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创造条件。由过去的内部管理转变为外部监管,增强了管理者的管理监督责任,对绿化养护市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同时,绿化养护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及市场规则,确保绿化养护市场规范有序规范运转;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对绿化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做到政府监管到位,保障绿化养护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3加强合同管理,统一解决难题

篇3

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是保障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是公路管理部门和经营企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公路的通行时间的增长,各地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很多地方都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养护管理机械,在实际养护与管理中基本上都实现了现代代养护管理措施,其中也有较多的地方引进了综合性养护管理设备,以专门拱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使用,可见我国的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已经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机构设置为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下设线路管理处,专职养护处,并配置相应的专用养护机械,上学养护和小修保养由各管理处工程科负责,对于较大维修的工程由养护处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实行内部单位行政管理,养护经费包干,养护工作均可自己完成,对临时的实发一路领先可以就地就近及时解决,但是在体制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职工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生产效率低下,养护本成高,浪费严重,严重影响了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进程,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也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养护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二,当前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为一体,所有养护作业实行内部单位行政管理,养护生产小而全,担负着各种作业任务,而每支队伍又很多都是从小地方时招收的人员组成的,有高效率的养护维修作业,而这样的养护作业又必须由高效率、高技术的队伍和设备来完成,如果关系处理不当,必须造成大型养护机械设备的搁置,工作效率降低,如果分开,把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等,这样,不仅可以引进专业的养护队伍,而且可以引进选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我们的养护水平和质量,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一批现代应用型人才.

三,在公路管理中,无论是在路面检测,还是在数据采集,计算机综合处理等方面都缺少一套成型的、科学的、权威的并且有推广价值的管理系统,一切还都处在起步阶段,检测手段的精度和效率低,费用大,数据采集和积累的不够,所以在管理上必须要走在前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以人工的,传统的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要求,必须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及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养护作业方式和施工工艺,提高养护作业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但是,受到现有管理体制和养护经费等制约,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程度还远低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走机械化养护道路,必须配备相应的专用机械,对于比较贵重的养护设备,可以采用社会雇佣的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减少初期的资金投入和日后的维修管理费用.

四,公路从通车运营开始,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也就应运而生,公路养护的特点就是“预防为主”.“公路建设质量高,早期预防养护没必要”的论断在实践中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证明,做好早期养护,及时弥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改善各项技术状况,对于延长道路和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抵抗早期的疲劳破坏,延缓大修周期,减低养护成本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

公路养护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论文

【摘

要】高等级公路发展日新月异,数量增多的同时,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在针对高速发展的高等级公路来说,日常的养护工作成为了确保公路顺畅运行的关键.不过我国现有的高等级公路养护存在一定的弊端,有待于解决.在本文中,作者从养护工作现状分析出现有工作的弊端.同时根据实际工作提出相应对策,为日后的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提供借鉴.

在我国深入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基础建设愈加重要.高等级公路不仅存在进一步增加铺设的挑战,更加存在已有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的问题.我国高等级公路飞速发展,从1988年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现有高等级公路已达到三百多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那么总量如此巨大的高等级公路,科技发展程度的提高都使得日常的养护管理成为工作之重.但是我们现在的养护管理重视程度偏低,养护工作明显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总体的社会进展.对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主要是为保护高等级公路良好的运行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进行的良好养护服务.养护管理大致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及改善工程四类.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我们公路建设的短板,传统的经济模式使得我国养护工作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车流量大载重量增加直接加速了公路的老化.经济发展使得车辆迅速膨胀,交通的便利也使得高等级公路上运行的车辆越来越多,载重量越来越大.最初修建的高等级公路超负荷地运转着,这在养护中是最大的难题.其次,养护工作运行机制不合理,投入不足.相对于前几年的养护工作,需要做的越来越多,但是经费却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养护工作难以进展.最后,养护工作科技含量低,配套机械占有率低.长期对于养护工作的不重视使得科技含量无法提高,配套机械年久失修,更新速度慢都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

针对于现有的一些弊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也推出了一些新措施,同时根据个人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用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第一: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从体制源头改进养护工作,为顺应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的局面,应实行集中统一制原则.领导权相对集中,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同时对于养护管理工作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动.,应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全面启动公路养护机制改革工作,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新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起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坚强养护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岗位竞聘,成立专业养护队伍,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试行终身责任制.提高重视程度和管理决策水平.

第二,提高养护机械发展水平.养护机械是养护工作的关键,机械化是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功能的关键.只有实现机械化,养护水平才能确实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改造我们自己的养护机械,更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机械,吸取经验进行改造,实现我们自己的科技自主产权.同时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成立制度化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争取在全社会中加速养护工作机械化进度,整体机械化进程的加速必将推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

第三,源头预防养护为主.养护工作作为高等级公路建成后的后期维护工作,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地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新时期的养护工作要从源头预防做起.对于日常养护中,及时的巡查和保养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只有从小抓起,从预防抓起才能根本性的做好养护工作.高等级公路随着运行年头的增长,车辆逐渐增多,其使用性能逐渐降低,只有预防性养护才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预防性养护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入稀浆封层技术等,扩大预防性养护的范围.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源头预防性养护是养护工作的关键所在.

除却要从以上这些方面改进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养护问题,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也要狠抓重点.第一,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系统搜集管段内路面桥梁技术数据,建立公路及桥梁数据库,为路面及桥梁养护维修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桥梁受损状况作出风险评估,及时保证桥梁通畅.对于路面的性能监控,全面检测.第二,确保养护及时.由于高等级公路使用率较高,车辆运行较多,破损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些的路面养护及防撞护栏维修等,要做到及时养护,随叫随到,随到随修,不可随意推脱.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要准备应急预案,按照原执行,对于养护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第三,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在高速公路上做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做到安全生产,安全回家.道路施工时摆放安全标牌及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第一,只有安全

生产,才能保证高等级公路的正常健康运行.

高等级公路已然成为我们出行的重要途径,确保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顺利进行不仅能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也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我国现在推进可持续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既是要以长远的目光做好现在的工作.只有我们深化改革现有的养护体制,提升我们的科技机械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实现祖国的科学发展,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许永明.公路养护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杨洪.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11

公路养护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论文

【摘

要】当代社会,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公路建设中,提高公路养护技术现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运输运营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公路养护技术问题,以供参考.

【关

词】公路养护;技术;措施

1公路养护的概念和意义

在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公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在交通运营的过程中,公路养护会出现种种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公路衰老的速率增大.只有通过向国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力宣传日常养护和管理等知识,引起社会的关注,增强责任意识,才能保证公路运行顺利,减缓公路衰退率.公路养护的定义十分简单、明确,即保养、维护公路.然而保养与维护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保养重点是整个过程中的养护,维护则是针对部分路段而言的.在公路建成通车后,会遭受到一些内力和各种外力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公路的质量会不断地下降,直到不能使用.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公路养护措施.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损坏的部分及时修护,并且进行紧急服务和抢修,才能使公路长期为人们服务.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因此,在公路建设的工程中,必须遵循“建设和养护管理都能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的理念,这样公路运输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带动经济的增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有利于实现交通的迅速发展,降低公路运输的成本,有利于交通运输走向绿色发展.同时,它也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件一个高效、安全公路管理系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公路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且了解公路养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公路养护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公路养护技术参考属性评定

2公路养护过程中常出现的灾害及原因

泛油、开裂、松散、坑槽、推移等等现象是公路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病害,它既破坏了公路的完整性,影响行车的速度,又对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进而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这样,公路建设的成本也不断增大,公路投资的效益大大降低.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公路遭到破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材料的质量问题.在目前的绝大多数公路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源自国产,但在国内,这种材料能够符合标准的厂家并不多,而且供不应求.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国家伪劣产品.(2)公路防护系统的设计不满足要求.我国一贯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式,旧的规范并没有得到修改,一些旧的要求根本不符合实际需求,比如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这些都影响到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3)粘层油、透层油的使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影响.要保证公路能够正常运行,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准确、到位,需要观察公路粘层油和透层油的使用情况,考虑其使用对公路造成的影响.同时,许多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二灰碎石来使路层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它的渗透性能差.此外,使用这种材料容易破坏路面的平整度,导致透层油窝积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4)设备的影响.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5)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现今大部分养护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偏低,并且我国大部分的公路管理员是从养护技术人员中培养出来的,缺乏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尽管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经验都相对较好,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短浅,对于外来的新方法、新技术等等接受能力不强.在平常的工作中,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对专业知识的特性不够了解,因此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整体效率的提高.

3提高公路养护技术的具体措施

篇4

2系统功能设计

2.1公路养护管理主要功能设计

在本系统中,公路养护管理主要功能设计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有效传达设计。在该系统设计中,为使公路信息得到有效的传达,建立了应急处置平台,通过呼叫中心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同时,在系统工作中,还会自动将电话录音等有关信息进行相应的记录,将短信内容加以保留。并且,在该功能设计中,出于方便查阅的考虑,还会保留传真副本。第二,公路监测与接报管理设计。在公路监测设计中,主要功能通过日常监测实现。在监测内容方面,既包括对公路的气象监测,还包括对公路实时路况的监测,同时,还要能够及时监测公路的视频信息。通过公路监测,及时了解最新的事件信息和公路情况,然后通过电话、传真等多种接报方式进行接报管理,完成事件信息的采集处理,做出事件预警。第三,公路预警及相应管理设计。该设计主要包括评估突发事件等级对预警信息加以分类、启动预警信号、制定有效预警方案,最后解除预警情报。应急工作小组会及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预警的等级评估,进行预警分类,确定预警级别。然后,通过系统的信息有效传达设计功能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启动预警信号,并制定相对应的预警方案。最后,根据预警方案,系统会自动显示任务单位及任务人员等详细的任务划分,并可以打印出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等详细的任务内容。当任务完成、确定预警信息安全后,系统会对预警信息加以解除,同时通过信息有效传达设计功能对任务人员进行通知。第四,事件处理功能设计。该设计功能同公路预警及相应管理设计类似,不同的一点是该功能设计是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方案,最后确定事件安全后加以解除。第五,应急后续处理功能设计。每当结束一项应急处理行动,就必须撤销相应决策,各参与机构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善后工作中,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是补偿工作,一方面是整改工作。在补偿工作中,主要检查应急行动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或是装备损失,制定赔偿方案,并协同保险机构做好伤亡理赔。在整改工作中,主要是对应急行动进行总结,提出优化意见。

篇5

一、工程概况和工程养护

1.1工程概况。

和库高速公路全长89km,按平原微丘区部分山岭重丘区标准,路基宽度28m,行车道宽2×7.5m,路面采用水泥砼和沥青砼两种结构形式,路面结构层为20+20+8+4cm。中桥5座,小桥(通道小桥)50座,涵洞(通道)132座。工程于2002年8月开工,2005年11月竣工验收并开放交通。

由于设计等原因很多配套工程没有完善。如:排水工程不够完善;路基边坡绿化标准低,公路两侧空地没有绿化项目设计;部分路基、桥台背路基沉降;水泥砼路面、沥青路面病害严重;硬路肩结构设计不合理及施工问题造成变形,影响路容;桥梁伸缩缝损坏严重等等,车辆超重、超载行驶,污染高速公路路面,又严重损坏路面结构。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量。

二、养护机构和组织形式

和库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库尔勒公路总段下属的焉耆公路段、库尔勒公路段负责实施。养护机构的组织形式是内部招投标承包方式,。一方面,将路面保洁、日常小修保养工程,如路基加固、边沟清疏。由段上职工负责完成。路面维修保养、路面清障,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恢复等工作,交由相对固定专业公司负责养护。另方面,对于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则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工程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去做。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1)减少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的费用开支。段上只需配备少而精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行政上的管理,对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其它业务上的指导;同时,做好养护工作的宏观计划,有利于养护工作的科学化。(2)符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能充分调动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段上的一些事务性工作,便于把注意力用在高速公路的其它管理工作上。(3)按专业类别分别由各专业公司负责工程的养护,能确保各养护项目能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养护中常见病害的处理

3.1水泥砼路面。

水泥砼路面(服务区、收费站场坪)常见的病害有路面沉降,断板(包括角隅断裂),纵向、横向裂缝,局部破碎成小坑槽等。沉降的原因主要是路基的问题,而断板除了路基因素外,路面基层与底基层的强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也是重要原因。施工中包括养护时间、温度、湿度的控制也是路面裂缝的诱因之一。

水泥砼路面养护中,水泥砼的性质及高速公路要求占用路面时间是决定养护工艺的两大要素。养护中一般采用特殊的材料来缩短砼的养生时间,保证养护时间在48h以内;而改性沥青砼对小坑槽的修补,防止病害短期不发展有用。按规范的常用做法施工。

3.2沥青砼路面。

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是坑槽、车辙、沉降、网裂、局部泛油等。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时原材料及混合料不均匀或存在杂质,外部化学物质如机油洒漏、车辆翻倒漏出的汽油等。修补时一般采用乳化沥青、热沥青砼,改性沥青砼对雨天养护保证畅通效果很好。养护中应强调的是坑槽修补时,边线应切齐并与主车道方向成平行和垂直,做好的坑槽应比原路面高出1~2cm为宜。

造成车辙、沉降的原因有路基及路面基层两方面。这里应分为两种情况:(1)是路面车辙、沉降,但路面层完好不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一般用表处调平、罩面方法。(2)是车辙、沉降的同时,路面面层出现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较为复杂。应分析网裂是基层的原因还是沥青面层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基层、底基层的整体性或强度引起的路面网裂,应同时处理路面结构层,如果是因地表水的原因,则应翻开路面做降低地表水的方案。

3.3硬路肩。

硬路肩最大的问题是仝预制板变形,产生的原因由于该路段地处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高又是重盐渍土地带、加之冬季除雪使有融雪剂造成路基易融盐含量超标产生盐涨使路肩石变形。修复办法挖除不合格路基材料,更换合格的材料压实重新铺筑路肩石。

3.4通道及涵洞。

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工作中必须随时注意因公路两侧地形、地貌的改变而影响其使用功能。如六十户、焉耆匝道收费站、四十里城子等处的通道桥路面低于周围地面遇到雨天或农田灌水就会造成积水。因此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水保障正常使用。

3.5桥梁伸缩缝。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很重要。与伸缩缝相接的主车道路面或桥面铺装建议用钢纤维砼加强,而且要求与伸缩缝齐平,避免汽车通过时的纵向冲撞使其超载。日常养护时主要是做好清扫保洁工作,确保梁体能自由伸缩。

3.6波形护栏及防眩设施。

波形护栏、防眩设施均为安全设施,养护中主要是更换、保洁。

(1)从养护中发现,工程建设期间,当波形护栏与通信、监控管道同时位于公路两侧或中央分隔带时,应特别做好两个项目的衔接工作,避免安装波形护栏柱时将已埋设的管道击破,影响管线的安装。(2)防眩设施主要是为了降低会车时眩光对驾驶员的影响,对行车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防眩设施的设计和选型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否则将造成浪费。

四、体会

总结几年来的一些做法,除了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应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组织维修外,仍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原材料的质量试验,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2)做好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高速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一方面要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信号服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三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及时清走施工废料,同时做好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3)高速公路是全部控制分叉、全立交,行车速度快,养护管理与其它等级公路有本质上的差别,必须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的砼快速修补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6

在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是经常出现公路养护费用不足的问题的,那么这些地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配备和机械配备的程度就也是很低的。在传统的理念下,公路养护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对公路进行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时只要进行有效的维修就可以了,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因为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且科技含量不高,因此,公路养护管理还无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

2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2.1端正公路养护管理的工作理念

对普通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同时应正确地认识公路建设和养护之间的关系,传统的“以建设代养护”的公路管理工作的原则早已无法与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其对矿物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的,在公路管理工作中应同样地重视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在我国普通公路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应推行养护为先的理念,加大在养护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另外,还应认识到高科技养护的重要性,大力地引入行业中与养护工作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应及时地转移公路养护的中心,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下,其重要的内容就是保证公路保养的质量,提升相关人员对于公路保养的思想认识,从而充分地提升公路的使用功能。

2.2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人员的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完善人员选拔体系,坚定地遵循人才选拔工作的制度化和透明化的原则,选拔出有较强公路养护专业素质并且能良好应用信息技术的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公路养护单位应严格的实行奖惩制度,在工作中充分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不断地提升员工对那些高科技机械设备的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细化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层级,确保每一个员工都有向上晋升的机会,另外,对于国内外新出现的与公路养护工作相关的新技术和新理念等,应及时地将它们吸收进来并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3应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现阶段,计划经济的体制对于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还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并且主要还是依靠上级拨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没有明确地划分出养护工作的职责和权力,而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养护的标准也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对普通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时,我们应首先以统一性为原则,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技术标准,严格地实行各项规范制度,应主要采用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这四大类养护标准。筹集养护资金时,应对市场化进行一定的改革,在公路养护体系中引入民间资本这一形式,将公路的收费权和管理权移交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从而保证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

2.4提升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水平

对普通公路的使用情况应进行动态的监督,应加大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力度,借助于该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软件,我们便可以将抽象的空间数据转化形成更加具体形象的三维立体图像,将路面的使用情况精准地提供给管理人员,为他们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另外,由于传统的破损类监测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在工作中我们还应大力推行高精度传感设备、雷达技术和超声波检测系统等无损类监测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普通公路损坏的事前预防能力。在选择普通公路的养护材料时,建议加大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的应用程度,它们的稳定性更好,并且成本较低,既节约了矿物能源,同时充分地保证了普通公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篇7

0引言

现阶段我国在建桥梁越来越多,在役桥梁服役年限越来越长,通行车辆荷载越来越忙,单车轴重越来越重,桥梁运行结构安全不容乐观。交通部统计,2013年年末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0.44万公里,全国公路桥梁达73.53万座,其中,特大桥梁3075座,大桥67677座,40米以下中小跨径桥梁占90.4%。目前桥梁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1999年到20__年的11年中,中国桥梁重大事故为37起,而在美国,从1875年到20__年的132年中,桥梁重大事故为34起,严峻的形式要求桥梁建设、养护管理单位既要重视建设期桥梁的质量,又要加强既有桥梁检测、评估、加固,定期开展桥梁预防性养护。

1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1.1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类型

混凝土桥梁常见病害类型主要有6大类,①裂缝类,对混凝土结构而言,其病害的最终形式是裂缝。混凝土桥梁裂缝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荷载裂缝――材料自损、劣化(由于材料自身内力引起裂缝,例如混凝土收缩裂缝、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和骨料膨胀引起的裂缝等),另一类是荷载裂缝――外力裂缝(由于外力、轴线变形或支承变位引起的裂缝),虽然裂缝在设计规范里是作为正常使用状态中耐久性来评价,但桥梁结构损坏乃致倒塌往往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由安全状态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逐渐转化为不安全状态,因此结构耐久性问题实质也是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②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或破坏:混凝土和钢筋锈蚀;③施工遗留病害:蜂窝、麻面、空洞、施工缝;④支座病害:老化开裂、剪切、脱空、变位等;⑤变形:梁体下挠、墩台基础沉降等;⑥附属设施病害:伸缩缝破坏、桥面铺装开裂等。

此6大类病害基本上涵盖了混凝土桥梁的常见病害,可见桥梁养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当前桥梁养护技术规范的划分,建议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应涵盖除大修工程以外的小修保养和中修工程,这样划分后桥梁预防性养护的资金预算也正好与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相符合,利于操作。

1.2桥梁预防性养护的作用

预防性养护是定期的强制性保养、维修措施,是在还没有发生明显病害之前就进行的养护,将病害处理在萌芽状态,防止或减缓病害的发生,达到耐久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其核心是在适当的时间,将适用的技术措施,应用在适宜的部位上,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益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主动性、计划性和合理性。

桥梁预防性养护能够发现并及时弥补桥梁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延长桥梁及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减少或杜绝由于桥梁及设施维护不当给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国外研究证明,一座质量合格的公路桥梁,在使用寿命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不能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再次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这一阶段称为矫正性养护阶段)。

2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与管理研究

2.1树立桥梁预防性养护理念

要做好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在管理层面,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1桥梁预防性养护政策与制度

(1)预防性养护资金要有长期保证

资金政策是桥梁预防性养护实施的经济基础,在足够的经费保障下,桥梁预防性养护才能进入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阶段,然后通过计划和决策政策的实施,保证桥梁预防性养护资金投入效果和预防性养护目标的实现。

(2)建立专门的运作机构和模式

为贯彻落实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管理制度,提高桥梁养护管理水平,应产生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设立专门的桥梁预防性养护办公室,负责管养路段桥梁预防性养护的技术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3)制定相关的指南、标准

建立桥梁预防性养护相关指南、标准是推进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标准化、科学决策和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对本路段已用技术的总结,并广泛收集、参考区域内其他路段的桥梁预防性养护相关资料,进一步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修订、提高,形成对本路段有很强实用性的桥梁预防性养护指南、标准,促进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4)大力开展相关人员系统的培训

通过开展本单位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总结与推广的培训,邀请区域内做法领先单位的讲学,撰写学习心得和相关技术与管理学术论文等形式,提高桥梁预防性养护水平。

2.1.2完善桥梁养护管理模式

预防性养护应建立在严格的巡查、先进的检测和科学的决策基础上,全面、持续、系统的掌握桥梁结构状态。同时应结合交通量观测,尤其是关注重载车流量的变化,掌握桥梁实际荷载变化情况。健全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结合巡查和检查信息,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实现电子化管理。对桥梁基础信息及检查、检测、维修保养等信息进行录入,运用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评价决策方法和 管理理论,对现有桥梁进行状况登记,评价分析、投资决策和状况预侧,从而为制定合理的预养护措施提可靠依据。

桥梁养护应选择专业化的养护施工单位,走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断推进桥梁养护施工的标准化、机械化,明确业主、施工方和监理的权利和责任,严格按照招标合同办事,保证养护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

2.2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

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对桥梁病害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前面对混凝土桥梁常见6大类病害进行了分析,下面结合混凝土桥梁的自身特点从桥梁缺陷处置、桥梁支座顶升更换、桥面系病害修复、桥梁基础病害治理和下部附属设施养护等5个方面探讨公路混凝土桥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2.2.1桥梁缺陷处置

高速公路桥梁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混凝土裂缝,二是混凝土表面缺陷,后者主要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蜂窝、麻面、空洞以及破损等病害。针对桥梁缺陷的病害特点,其缺陷处置也相应为两大类,一是采用封缝、灌缝等方法处置混凝土结构物裂缝,二是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1)混凝土裂缝处置

采用封缝、灌缝等方法处置桥梁裂缝,能够封闭梁底板、桥台和墩柱裂缝,恢复结构整体性,保证其耐久性。裂缝处置应该根据其缝宽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①宽度w<0.05 mm的表面裂纹,不处理;②0.05 mm≤宽度w<0.15mm的裂缝,做表面封缝处理;③宽度w≥0.15mm的裂缝或出现渗水、钙化的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2)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

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时应根据表面蜂窝、麻面、空洞以及破损等病害的程度,选择处置方法。①对于大面积的表面缺陷及混凝土质量问题,人工凿除松动的混凝土,外露骨料,喷涂阻锈剂及界面剂,并采用C60超早强混凝土或C6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修补。

②对于小面积的表面缺陷,特别是缺损深度较浅时,凿除松动混凝土、外露骨料,钢筋除锈,喷涂阻锈剂及界面剂,用超早强砂浆进行修补或用改性环氧砂浆进修修补。

③对于小面积且深度较深的混凝土空洞可采取小孔压浆(超早强砂浆)灌注修补。

(3)钢筋锈蚀处理

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是造成混凝土结构损伤,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其主要表现是:①使钢筋的有效截面面积减少;②力学性能劣化,强度降低;③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甚至脱落,使混凝土的有效断面减少;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退化,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钢筋锈蚀的处理时,首先应人工凿除松动的混凝土,外露骨料,对钢筋进行除锈并喷涂阻锈剂及界面剂,最后采用C60超早强混凝土或C60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修补。

2.2.2桥梁支座顶升更换

桥梁支座是联系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的重要部件,其功能关乎整座桥梁安全性与耐久性。但由于它在桥梁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小,往往未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

桥梁支座在常年与空气接触的恶劣环境中逐年老化,支座自身或座底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用顶升的方法将新支座替代更换功能丧失的旧支座,并能对损坏的支座底座进行加固维修,可以产生大幅度恢复桥梁结构功能的效果。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工艺如下:

前期准备安装施工吊篮桥梁原始数据记录千斤顶安放顶升监控系统安装顶升及临时支撑垫板安放支座更换卸载落梁支座受力调平。

随着高速公路大规模养护时代的来临,桥梁支座更换技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施工设备自动化、操作简单化、施工控制高精度化的发展趋势。

2.2.3桥面系病害修复

桥面系工程主要包括防撞墙、护栏,桥面铺装层,防水和排水设施,板梁铰缝,箱梁接缝,桥面伸缩缝等6个主要部分,功能完好的桥面系不仅能对桥梁的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并可满足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布局和美观,因此,桥面系的预防性至关重要,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保持桥面清洁,及时排除积水,清除冰棱和积雪,清理堵塞泄水孔;

(2)防撞护栏和泄水管等设施工作性能良好;

(3)桥面铺装封缝、局部坑槽修补;

(4)重做桥面铺装及防水层;

(5)伸缩缝清洁及更换;

(6)护栏预埋件加固焊接与除锈刷漆;

(7)灯柱基础及紧固件的加固;

(8)桥梁刚扶手除锈刷漆。

2.2.4桥梁基础病害治理

桥梁基础是桥梁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桥梁上部结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重要保证。桥梁基础经受洪水、泥石流和火灾等突发灾害的考验,是桥梁结构的薄弱部位,也是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点,应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预防性养护。

(1)压浆封闭桥台裂缝

(2)换填台后填土

(3)注浆加固基础

(4)防撞措施的设置

(5)抛石防护

2.2.5下部附属设施养护

桥梁下部附属设施在桥梁设计、施工及养护中往往不够重视,因而使桥梁服务质量低下,外观粗糙,随着人们对结构物的观赏水平要求愈来愈高以及对桥梁养护认识的深入,桥梁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桥梁下部附属设施养护不但是“外观包装”,而且是服务功能的大问题,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预防性养护。

(1)锥坡脱空回填及砂浆勾缝砌石;

(2)挡墙倾斜超过20mm或鼓胀、位移,下沉超过20mm时,进行维修。挡墙拆断应及时加固,开裂超过10mm时,进行封闭;

(3)护坡应完好,下沉超过30mm、残缺超过0.2m2,应及时维修;

(4)保证锥坡、挡墙清洁。

3随岳高速公路应用实例

3.1随岳高速公路桥梁管养情况

随(州)岳(阳)高速公路是国家骨架公路网重要的加密线,北连河南,起于随州市淮河镇;南接湖南,止于湖南省岳阳市道仁矶镇;途经湖北随州、京山、天门、仙桃、监利等地市,采用平原微丘高速公路标准建设,20__年9月开工建设,20__年12月9日全线贯通。

随岳高速公路全长335km,由随岳北段、随岳中段、随岳南段和荆岳长江大桥组成,其中随岳北段全长76.295km,随岳中段全长152.877km。随岳高速公路实行社会化养护,社会化监理,所有养护施工及监理单位均采用公开招标形式确定。桥梁养护单位为省路桥公司项目部,养护路段为随岳北至随岳中段,其中有特大桥6座,大桥102座,中小桥408座,上跨天桥38座。

3.2应用实例

随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桥梁预防性养护,为充分掌握重点桥梁病害及其发展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确保桥梁运营安全,随岳养护每月进行一次重点桥梁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线桥梁与涵洞经常性检查,每2年对全线桥涵进行一次定期检测,并且对规定监测的桥梁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定期进行健康监测,每年一般监测4次(一般定于3月上旬、6月上旬、9月上旬及12月上旬,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监测次数和实施时间)。

详实的检测数据为桥梁的预防性养护提供了科学依据,随岳养护管理部门根据桥梁病害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科学决策,对于严重病害,则立即安排专项资金,组织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技术咨询和论证并安排施工力量进行修复;对于一般严重或较轻的病害,则列入下一年 度施工计划,例如桥梁混凝土表观缺陷处置、裂缝封缝等。

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随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采取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加快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随岳养护将桥梁养护的重点放在小修保养和中修工程,以2013年桥涵养护为例,年度累计完成金额12197318元,其中专项工程费用1211335元,占9.93%;小修保养2317921元,占19.00%;中修工程为8668061元,占71.07%,包括小修保养和中修工程的预防性养护所占年度累计完成金额的比例为90.07%。

4小结

随岳高速公路在役桥梁服役年限越来越长,通行车辆荷载越来越忙,单车轴重越来越重,桥梁运行结构安全不容乐观。从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常见的6大类病害分析着手,提出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并从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管理与技术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结合随岳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梁养护对策,即充分认识到桥梁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牢固树立预防性养护的理念、从养护政策、制度、管理模式和技术等方面落实桥梁预防性养护。

参考文献

[1]张霞.混凝土桥梁预防性养护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__

[2]叶俊,吴小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最佳实施时机及对策[J].交通标准化,2013,09:143~146

篇8

0引言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基本建设的需求,为工程机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机械化大生产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低耗、优质是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体现,是实现高等级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使工程机械在施工中充分发挥效能,对机械进行正确合理的维修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管好、用好、维修好工程机械是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职责。尤其应在如何抓好机械维修这一重要环节上下功夫,以确保机械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1公路养护工程机械设备故障产生的机理

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受到各种能量的作用,其各个零部件、元器件、机构、装置和整台设备的各种参数都会发生变化。这些能量来自周围的介质(包括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的作用)、设备内部(设备及其组成部分在运转中经过变换、传递所获得的能量)和潜伏应力(设备零件在铸造、锻造、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内应力和装配应力等)。能量包括机械能(设备所产生或获得的机械能除消耗于工作的部分外,有一部分还会以内应力形式保留在零件内部而使零件发生变形)、热能(周围介质温度的变化和运转中产生的热能都会对设备及其零部件产生影响)、化学能(设备在含有水分和侵蚀成分的空气中或在侵蚀介质下工作,化学作用会直接破坏设备的部分零部件)、核能(原子核裂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核能不仅会对设备的材料产生作用,甚至会改变材料的性质)、电磁能(电磁振荡对电子设备的干扰会使其元器件失效)、生物能(如热带地区有一种微生物能使某些塑料和金属受到破坏)。这些能量对设备作用的结果会使设备的零件发生变形、磨损、断裂、腐蚀等,引起设备参数发生变化,技术特性逐渐劣化,工作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导致故障的发生。

2我国公路养护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维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如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间隔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最终实施结果。事实上,目前的管理现状很难适应客观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

2.2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

2.3重使用、轻管理:例如,在日常管理考核、评比中,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对维修管理的投入不足等等。

2.4维修计划兑现率低:施工单位对下属机械使用部门的制约不够,使得修理计划兑现率低、施修工期难保证、修理不彻底、忽视施修质量等现象时有发生。

2.5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2.6安全管理不足:一些施工单位,忽视对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技术档案不健全,安全装置管理不当,造成一些人为的安全事故,增大了企业的负担。

2.7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3针对现代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的维修、维护策略选择

从长远来看,今后维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以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体。现代“维修”的概念再也不是原来的简单修理,而是建立在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基础上的维护和修理的总和。它的目标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少修理次数,使用恢复手段将故障排除或抑制3.1维护这里的维护包括以清洁、紧固、调整、和防腐等为主要内容的维护保养以及检查与检测工作。通过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测定机械的性能,掌握机械状况及故障隐患,为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手段提供科学依据。这种维护是高层次的预防性维护。经验表明,机械的异常磨损、故障率高,其中75%是由于操作、维护不当造成的。为此,用强制手段来执行好维护不可少。

3.1.1把维护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便有章可循根据工程机械具体机型的结构特点,将维护的过程、内容程序化、规范化、表格化和标准化,可为评定维护质量和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手段打下基础。

3.1.2把维护纳入企业的制度化、强制化管理企业应在行政管理上对维护采用相应配套的强制手段,亦即把维护工作的好坏与工资收入、纪律处分和用工合同等一系列经济的、行政的奖罚强制措施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3.1.3把维护纳入行业的强制管理对事关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或系统,单位应该定期检查、强制维护,政府或行业有关部门应制定监督单位定期审验,对维护差,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部门按规定给以停止施工等有关惩罚。

3.2修理应坚持状态修理为主、多种修理方式相结合的原则随着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的出现,传统的“浴盆曲线”已经不能代替所有的故障情况了。多种故障率(失效率)曲线的出现,使机械和零部件按照其不同的故障结构安排修理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例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底盘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电子操作及监控系统等,都按照其各自的故障结构模式,在运转期间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检测和诊断,初步掌握了磨损和劣化程度,因而使得将状态修理作为维修方式的主流完全成为可能。状态修理的采用,有效地防止了修理过剩或是修理不足的情况发生。超级秘书网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状态修理在修理中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但是不会完全取代基于时间周期结构的计划修理。对于那些大型固定设备,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部位,以及有些不便于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的总成部件,仍然要适当安排周期计划性的修理与状态修理相结合。

这里“状态修理”的“状态”不仅仅指的是机械的实际技术状况,还包括施工企业整个工程的实际状况。事实上,除了不可预测的突发性故障和事故修理外,有些通过状态监测(检测)已经发现的故障隐患,但是不至于引起连锁性的损坏故障,也不影响施工质量,可适当让其“带病作业”,有计划地安排在某项工程告一段落后,利用工闲或现场转移之机进行修理;或者待到故障造成停机之后,采取事后修理。

4结语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飞跃式发展,我国公路施工、养护工程机械的保有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工程机械的技术含量、性能、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国的工程机械维修必须与基本建设事业和机械发展相适应。因此,我们只有根据我国的机械维修现状,并结合单位自身的机械维修需求,才能真正找到满足现阶段施工、养护工程机械维修需求的维修策略与模式。

参考文献:

篇9

2做好事前防范工作

高速公路路面问题的出现,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平时的巡查监督力度,把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减少事故的发生。第一,在定期的例会开展上,把每位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整理,对在各个路段的养护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隐患进行探讨分析,制定解决对策,对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深化,并做好养护记录。第二,高速公路的路面问题产生基本上都是由于外界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进行维护解决时,不仅需要对安全措施进行加强,还要对路面行驶条件进行及时的警示提醒,对于存在不规范的行车现象进行指导改正。第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养护方式,由于高速公路长期处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进行养护工作时就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因素做好安排,例如冬季在路面积雪的清扫方面要有明显区别的施工区域,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要及时的对养护人员方法降温药品,制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3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中安全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养护作业时,要考虑到纵坡、弯道半径、视距等因素,在工作区内设置交通警告等,保持信号灯的频闪,以引起车辆行人的注意。只要是道路养护的工作人员,都要穿着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色彩的颜色衣服,常见的有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工作装,或者是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背心。因为高度公路的快速流畅性,因此,需要养护人员在施工时要顺着交通流的方向进行作业,工作结束后再以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逐渐恢复交通的正常运行。如果是在夜间进行施工时,就必须要在作业区域范围内以及延伸区域内设置照明设备,养护中的小型桥涵两侧及穿越路基的管线等临时工程中要设置相应的围栏并有红色警示灯的警示。在关键路段的施工中,经常是养护与通行同时进行,因此,需要在车辆到来的前方设置正在施工的路牌或者是其他提示性标志,而且还要有可行路段的指示标志,减速慢行,在行车道与养护区域界线处设置明显的警示线,在施工区域的两端设置明显的路栏。如果是规模较大的养护工程,需要在高速路的前方地区,甚至是上一路口处设置车辆绕行标志,在养护现场的两端设置路栏和禁止通行的标志。

4对于养护工作的控制区的要求

养护工作的控制区是保证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可以给养护工作提供充足的施工现场,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进行控制区的设置上,要对养护工作的时间、事项、间隔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设置明显合理的标志,对车辆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设置渠化装置和标志上,要根据相关的标准要求严格进行,而且必要时要由专人进行对交通的维持。控制区的选择应在车流的下游过渡区域内,而且是顺向的,在车辆的行驶指导上要设立明显的进出口。在养护工作进行时,要有效的利用作业区上游的可变信息板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常见的像“前方1公里处正在施工,请谨慎驾驶”。

篇10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绿化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二是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条件,而且有利于行车安全,为司乘人员诱导视线、减轻眼睛疲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绿化还可以养护公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延长公路寿命。因此,公路绿化工作是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公路绿化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公路绿化的范围

公路的绿化包括立交区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和防护带绿化,四部分紧密结合形成了道路绿化系统中点、线、面、片有机整体。

立交区绿化应乔灌结合、草木结合。按视觉诱导、通视要求和景观需要等,可将植树按诱导树、矮树和主树三种类型进行合理布置。

公路中央分隔带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一般路段多采用整体式,隧道前后等部分路段多采用分离式。整体式分隔带的营造效果比较弱,绿化的主目的在于遮挡迎面来车的大灯眩光。尤其是弯道竖曲线及组合段落的中央分隔带应尽量减弱夜间行车大灯眩光的影响。因此,中央分隔带用于防眩的植物必须是浓密、多细枝的品种,其高度应足以胜任其功能。

边坡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区域,因此,对存在水土流失的区域或可能绿化的区域,应尽可能绿化。边坡绿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冲刷、风蚀,保护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行车环境。

在公路的边沟和封闭设施外侧往往还有防护带,防护带树种经常选用抗风性强的树种和乡土树种,防护带应以乔木、灌木和草地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密集的林带,从而达到防风、隔音的绿化效果。

二、公路绿化的作用

公路绿化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改善公路沿线环境。公路绿化能使本来生硬、单调的公路线形变得丰富多彩,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景观,使的岩石边坡披上绿装,使新建公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使公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与环境景观有机结合、协调,使公路构造物巧妙地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给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同时防止公路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公路绿化在改善公路沿线环境的同时还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大大降低行车肇事的发生频率,减轻了事故的危害。本文重点重点探讨公路绿化对道路行车安全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线诱导功能。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优美、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路线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更安全。

2.防眩光功能。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眩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但是在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3.缓冲功能.公路两侧栽植较密的乔、灌木,可以缓和驶离车道汽车的冲击,将事故限制在较小规模,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4.遮蔽功能。用于遮蔽不利于行车的不协调的构造物,从而改善公路景观,提高行车安全。遮蔽的对象一般有墓地、垃圾焚烧场、公路外刺眼的建筑物、广告、构造物等。

三、公路绿化的设计

公路绿化比城市园林、街道绿化气魄要大,比荒山造林或农田网要求标准高、技术性强。公路绿化的特点和风格应该是:交融自然、简洁明快、气势壮观、舒适优美、方便交通。公路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3.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的绿化费用,如弃土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

4.因地制宜的原则。应根据其功能及植物各自不同优势来设计护坡道及土质边坡,宜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与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相结合;挖方路堑段的石质边坡选用阳性、抗性强的攀缘植物垂直绿化以增加美观;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主兼顾美化,可栽浅根性的花灌木等。

5.测定土壤理化性能的原则。在植树前对土壤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改良土壤,即对生土需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对死土采用“客土”的方法解决;对石灰含量较少的,可大水浇灌,也可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偏酸性的肥料等。

四、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

(一)日常养护管理

公路绿化的日常养护主要是及时检查、灌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和补植等。

1.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人工灌溉,灌水量应随树苗的大小和土壤气候情况确定。

2.锄草和松土应结合进行,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春和夏季,松土深度5~6cm,应除掉杂草根系,注意不能损伤树木根系;风沙较大的地区,可不松土。

3.对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树木,尤其是果树和经济苗,应与以施肥,促进其生长。

4.各种树木如栽后枯死,要及时补值。补植的树苗,应与原来应植的树苗的种类相同;苗木规格,须大于原植树木规格,并合乎植树技术要求;对于已经基本成材的行道树,除株行距较大、补植后不影响生长外,一般不可补植。

(二)公路绿化树木的采伐

公路树木过密或衰老时,应进行采伐,防止老树倒伏损伤行人、车辆,影响交通,此时需要对高路华树木进行有计划的采伐。

1.抚育采伐:风景林防护林封闭度在0.9以上时,应进行透光抚育。伐出生长过密、生长不良树木,其原则是密间留匀、伐劣留优、伐小留大和伐密留稀,以促进树木生长。

2.更新树木采伐:公路改建或加宽时,要先经审批在采伐;工程完毕后要及时更新。成段的衰老树木的更新采伐,要按照批准的计划办理,未经批准,不得采伐。

五、结语

公路绿化工作在公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既美化公路沿线环境,又能提高道路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作用显著。在进行公路绿化设计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的原则,坚持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方针,以展示其原野自然风光,达到绿化美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