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典音乐赏析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典音乐赏析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典音乐赏析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加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今大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教育对自己全面素质提高及身心健康所起到的良好促进作用,大多数学生对学习音乐十分感兴趣,认为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音乐水准。但因受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音乐欣赏必修课,有的开设了选修课,只有一至二个学期,是非常有限的学习。如今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发展迅速,每天为学生传递着最新的各种资讯,包括各种音乐的传播,基本上是流行音乐一统天下的局面。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能对流行歌星的身高、血型、嗜好等个人资料倒背如流,成为不折不扣的地道的“追星族”,对一些流行歌曲能流利地哼唱,但对中外音乐家的经典作品和民族音乐却知之甚少。这种现象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长期以来普遍不受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去我们总是一味地向高职院校学生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重视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而轻视学生音乐课程的设置和音乐教室的建设。因此,加强和改革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需要高职院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展需求的人才的高度,充分认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高职院校有效开展音乐教育,必须将音乐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音乐课程教学,使高职学生具备起码的音乐常识,同时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教育活动,使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高职学生。根据多年从事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对高职学生实施音乐教育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科学设置课程,将音乐欣赏课作为对高职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使用规范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将音乐欣赏课作为对高职学生实施音乐教育的主阵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

1.在音乐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人对于自己祖国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都说当今80后、90后的学生爱国意识淡漠,这更要求音乐工作者必须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唱革命歌曲,欣赏爱国主义音乐作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如让学生欣赏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在天安门广场上演奏的钢琴协奏曲《黄河》,通过郎朗富有激情的现场演奏,使学生为这部气势恢弘的音乐作品所感染,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讲究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赏析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并逐步掌握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从事音乐教育要讲究教学方式,根据教学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华彦钧的《二泉映月》等经典作品时,要对作曲家的生平、传说故事及作品的创作背景等方面加以介绍,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扩大知识面,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如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音乐会视频给学生观看等,视听结合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在介绍中西方乐器时,可进行一些实物展示,教师可以现场示范演奏,或请学生尝试演奏,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

3.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近年来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欧美、港台流行歌曲备受学生青睐,而民族民间音乐遭受冷遇,音乐课上学生对欣赏民歌、民乐不感兴趣,对传统戏曲更不愿意欣赏,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通过选编曲调优美、活泼轻快的民歌和戏曲作品引导学生的审美倾向,使优秀的民族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如笔者在讲授“中国民歌”一课时,结合湖北特色,为学生介绍了土家族音乐,让学生观看“青歌赛”上湖北代表队表演的原生态歌曲《土家土》、《撒儿嗬》等,原汁原味的民歌加上土家风情的表演,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除了欣赏民歌,学生还亲自实践,学习演唱各地的民歌片段,如学习湖北民歌《龙船调》时,教师领唱:“妹娃儿要过河嘞,是哪个来推我嘛——”学生大声答唱:“我就来推你嘛——”。师生的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了民歌诙谐、幽默和朴实的魅力。学生在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或戏曲的过程中,会逐步深入了解并提高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4.正确对待流行音乐进课堂,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精品。流行音乐中不乏优秀作品,可以适当选择其中的精品在课堂上欣赏并与学生讨论其价值所在。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一样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学生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一味地拒绝和空洞的说教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如因势利导,为学生介绍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如《来自神秘园的歌》曲风优雅,在钢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奏如清风徐徐吹过,如花香沁人心脾;罗大佑的台湾校园歌曲《童年》,也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怀念童年时光,感叹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宝贵;《相逢是首歌》、《栀子花开》等也是非常优秀的校园歌曲,曲风清新,旋律优美,内容积极健康,易于学生传唱。《红旗飘飘》是一首爱国主义流行歌曲的精品,内容健康向上,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时代气息,演唱者技艺高超,学生在欣赏演唱的过程中,不但得到了美的视听享受,还能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的崇高情感。因此,将流行音乐的精品引进课堂,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使其从优秀的流行音乐中吸收养分,陶冶情操。当然,对于一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教师一定要态度明确,杜绝其进入课堂。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多渠道地开辟音乐教育的途径要使高职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将音乐艺术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仅仅靠开设几节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将音乐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之中,在大学校园内形成浓郁的音乐文化氛围,多渠道地开辟音乐教育的途径。

1.开办音乐作品赏析会,向广大师生介绍音乐家和经典音乐作品。可聘请高校的音乐教师和专家到高职院校定期或不定期举行音乐讲座和音乐赏析会,讲解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丰富高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如开办音乐专题讲座《乐圣——贝多芬》,使高职学生系统地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赏析其代表作品,感叹这位饱经沧桑的伟大音乐家为世界音乐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我院举行的《春天的狂想》电影赏析会也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为故事原型,以组曲的形式讲述了植根于中国土地上,在民族音乐精华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赵黎明的艺术探索历程。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在每一乐章开始前简要介绍剧情和音乐创作的背景,作曲家那一首首饱含激情、热情洋溢的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铿锵的节奏使人荡气回肠,“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当这熟悉的旋律从银幕上响起,在座的师生情不自禁地被它打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将音乐教育普及到每位大学生之中。高职院校可利用各种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广泛培养艺术人才,这些艺术人才深入系、班、寝室开展文艺活动,可将音乐教育普及到每一位高职学生。学校可组建合唱团、艺术团、音乐社、乐队等社团,由音乐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开展合唱比赛、歌手大赛、小型音乐会、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给爱好音乐、有艺术专长的学生提供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欣赏。比如湖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组织的“走进艺术——湖北高校普及交响乐”活动,免费为各高校进行交响乐知识普及,各校师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欣赏到专业乐团的演出,此项活动受到了高校师生的好评。

篇2

工读学校是专门招收有违法、轻微犯罪行为和品行偏常的未成年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和挽救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招收13-18岁的未成年人。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如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进入工读学校就读。 

工读学校一向以纪律主导,纪律主导下的学校往往导致学校文化氛围的缺失,纪律是制度化的、规范化、外显于行为、注重训练性,是低层次的需要,是应该贯穿于工读教育的整个过程。而文化则是非制度化的、非强制性的、内化为行为,注重濡染性,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工读学校纪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为了“问题孩子”长远的发展和他们的一生奠基应该是所有工读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在工读学校,没有纪律的文化发展是危险的,就像没有堤坝的河水是非常危险的一样,但纪律归根到底还是为文化育人服务的。在保障所有人的纪律的基础上,纪律主导向文化主导转变应该是工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更需要有充满文化情境的校园环境的正面熏陶和浸湿、需要有优秀教师的特殊关爱与守护、需要优质学校文化情境的濡染和滋养。 

文化是个复杂的概念,就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收集的文化的概念就达310多种。因此,对待学校文化的概念还是“人者见仁,智见见智”。笔者认为的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中大部分人在组织中表现出的做事态度和处世态度,是经过内化后的行为的体现,不是说的文化,而是做的文化,是人们在行为中体现出的文化,只有行为中体现的文化才是真实可靠的。 

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现实中工读学校是一块相对比较贫瘠的土地,但这里依然需要有一份在贫瘠的土地上仰望星空的情怀,为了丰富工读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工读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工读学校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特对工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构建。 

一、一个首要:营造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 

营造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应该是充满绿化、美化、人文化、书香味和信息化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空间、每一处角落、每一颗草和每一朵花,用激情去点缀他们、用诗意去装饰他们、用童心去布置他们,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并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为此,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让学校成为“问题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家园。这应该是每一个追寻教育理想的工读老师和校长应该思考的问题。 

下面以校园电子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濡染为例。校园广播可以播放乐海听音、每日天气、童话精选、放飞祝福、自救有道、健康宝典、公民教育等内容。“乐海听音”则是为每日播放经典音乐,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与熏陶;“每日天气”即天气预报,并对学生着衣、自我保护等给与适当的建议;“童话精选”主要挑选童话中的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名篇,让“问题孩子”耳边萦绕着、弥漫着童话的声音。“自救有道”向学生讲授安全与自救知识,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健康宝典”主要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以贴近“问题学生”生活知识为主。“公民教育”则包括公德、公益、公共事务参与、公民人格完善等,可以播报德育常规、公益知识、礼仪、世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而学校电子屏幕也可以不定时文化节日(节日的由来、节日的历史及节日的庆贺方式等)、今日历史(历史上的今天),标兵(活动标兵、劳动标兵、学习标兵、军训标兵)生日祝福(教职工与学生)等。 

文化的本质在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濡染、熏陶或陶冶,来启迪智慧,涵育德性,提升人格。这些资讯与“问题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亦熨烫人心,可以让我们的“问题学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真情和被尊重的感受,而校园也因此被氤氲着一股清幽厚重的文化气息。 

二、二大仪式:营造工读教育圣洁的宗教情怀 

1、静坐与鞠躬仪式 

对于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来说,大多具有好强、好动、好冲动的个性特质,他们心情复杂,时常被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情绪困扰不安,容易为小事而大动干戈,兵戎相见。静坐仪式可以让他们在某一时间段保持静坐状态,凝神聚气,使得心情平静、心平气和,从而暂时摆脱尘世间各种纷繁复杂的念头与欲望的困扰,进入一种恬淡的境界,也让他们从中学会冷静、学会忏悔,从而达到养生、静心、静性之功效。而鞠躬表达的则是一种卑己尊人的情怀,可以为“问题学生”养成基于平等和尊重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提供最根本的情感支撑。是一种以行为训练为主的养成教育,鞠躬同时也创设一个认同的日常文化情境,让“问题学生”置身其间,就可以产生耳濡目染的道德影响,促进其常规的内化和行为的养成, 

2、世界和平祈祷仪式 

每天我们的世界都会发生很多的灾难,应该让我们的“问题学生”了解这些灾难和灾难所带来的痛苦。世界和平祈祷仪式就是让我们的“问题学生”以世界公民的身份为本国和异国的不幸默哀、祈祷。祈祷世界和平,人类幸福。在低沉的安魂曲中,“问题学生”门整齐的排列在操场上,静默肃立,他们紧闭双眼,鞠起双手,放在胸口,默默祈祷。黄色的寄托的是无尽的哀思,摇曳的蜡烛传递着无限的悲悯。 

通过祈祷仪式可以起到忏悔、静性、对比、感化、重塑的作用,能够让“问题学生”意识到“过去的我”,并主动把“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进行对比,达到自我感化、重塑新我之功效。并且其圣洁的宗教情怀本身就是对“问题少年”复杂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治疗,置身之中“问题学生”内心的温暖情感就会油然而生,对问题学生的精神重塑具有很好的功效。 

三大举措:打造工读学校高贵的大学气质 

1、讲普通话,用文明语 

工读学生使用方言讲粗话,脏话,开口就出,非常流利,但是我们发现使用普通话爆粗口就比较困难。坚持普通话,有助于降低“问题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的机率。再次,“讲普通话,用文明”也是时代对当代青少年的要求,问题学生大多处于少年期,早日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与沟通,对孩子将来融入现代社会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2、第二课堂:系列主题讲座 

工读学校有第二课堂,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力争把第二课堂做大、做强、品位做高。如举办名校研究生义务系列讲座,可以聘请高校中儿童文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 

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研究生或者老师给我们的“问题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普及性义务系列讲座,还可以请回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我与母校”的故事、家长的诉述故事等教育讲座。坚持下去,第二课堂系列主题讲座,就会形成工读学校的一种文化传统,开拓了“问题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工读学校的大学气质,也为学校常规教学注入一种新的元素。与此同时,讲座人员他们的榜样示范对我们的“问题学生”本身也具有一种耳濡目染的作用,这种教育是一种活生生的真教育。

    3、品牌特色:经典电影欣赏 

好的影片就如一颗幸福的种子,一旦扎根于孩子的内心深处,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工读学校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段,组织所有班级统一观看经典影片赏析,可以是一周一次,立志把“经典电影赏析”做成工读学校的一个品牌特色,对所有“问题学生”和教师进行文化濡染。好的影片能够触动孩子内心复杂的情感和敏感的神经,让他们在“欢笑”和“眼泪”中接受一点一滴的教育与感化,为此,电影主题的选择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可以选择“当幸福在敲门”和“小孩不笨”等励志电影和亲子电影、此外还应该考虑影片观看的后续性,如可以通过写日记、写观后感或者教师的讲解等形式来深化对影片的思考,来强化影片的观看效果。 

四、四大文化:创设富有文化情境的工读校园 

1、班级文化:文化情境下道德熏陶 

正如约瑟夫?弗莱彻(josephfletcher)说:“哪里有了境遇所提出的问题,哪里就有真正的伦理学” 。构建班级主题文化就是根据文化情境来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经验的教育资源,使得有限的教育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空间,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学生道德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道德凝聚功能。 

在环境布置板块,可以通过主题情境(如亲情节,游戏节,童话节)来布置班级环境和学校廊道等;在活动板块以综合课程整合为目的,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板块,将语文、科学、思想品德、地理等学科进行综合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案例分析时,要渗透和倡导建构主义情景认知论,探索和尝试文化情景教学模式,促进工读教师的专业成长。 

班级主题文化应在确保学科文化情境课程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并整合课程资源,围绕人文、艺术、体育、健康等文化主题,以德育为主导、以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及至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性教育周、文化节活动。 

2、节日文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濡染 

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传统的节日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与传说,工读学校可以利用节日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举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让儿童沉浸于经过优化的节日文化情境之中,其具有接通历史、感受民俗、体验生存、回归传统、宣泄情感、凝聚精神、寄托幽思等丰富的道德濡染效用”例如,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悼念爱国先人、中秋阖家团圆、清明节祭奠追思、重阳登高敬老、元旦节迎新汇演;三八妇女节忆母亲、五一节劳动技能展示、六一节童声献母亲、七一节颂党歌咏比赛、八一节革命影片联播、教师节老师我想对您说、国庆节理想前途教育等等这些传统节日,使得学生在集体聚会和庄严活动中增加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加强了特定节日文化对学生的道德濡染。 

3、阅读文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积淀 

朱永新教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读史可以明智,研哲可以晓理,品文可以传道,吟诗可以怡情,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我发现我们的“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看文学作品的,为此,发动班级的集体力量,共建工读班级的“图书角”,为问题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氛围,不仅能够激发读书兴趣,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读书意识,让他们在书香班级中接受书香的点滴濡染。 

4、教师文化: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研究 

工读学校常常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位,通过班主任老师来选择值班老师,各班级执行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班级间缺乏沟通,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良性竞争,长期下去,各班级犹如“一方诸侯”,从而容易故步自封而导致职业倦怠,逐渐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为此,工读学校应该改变这样一种单一的管理模式,多渠道的创设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开展文化情境下的道德研究,培养文化型教师,激发工读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样才会真正激发工读教师主动的去自我实现。 

文化人心中最大的快慰莫过于有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机缘与舞台,学校可以举行“相约星期二”等教师文化沙龙,让工读教师参与到文化交流、经验体会、反思个案、教育心得、教育小故事等的交流中来,鼓励教师多阅读,多参加各级论文大赛,多积极。其次,可以让教师参与工读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在深入研究“问题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以主题、专题的形式编写适合“问题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如编写《工读学生文化读本》《工读学生亲情读本》《工读学生交友读本》《工读学生励志故事读本》《工读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读本》《浪子回头金不换——工读学生特别报道》《工读学生文明礼仪读本》《工读学生法律法规知识普及读本》等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内容贴近工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为问题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要符合工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上措施只为建构有品位、有内涵、有文化情境的工读校园文化,这是一种努力尝试,一种理想追寻,而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大家的一份苦心经营。目的只为让我们的“问题孩子”能够置身于充满文化和宗教般情怀的学校氛围里,接受濡染、接受熏陶、接受改造。再加上工读集体的信念、人与人之间温暖与真情、以及对明日之希望,我相信他们生活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应该会快乐的,应该是乐于主动去重塑新我的。总之,构建工读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要把工读学校的形象做美,品味做高,使之成为引领“问题学生”走进文明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鞠青著:《中国工读教报育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秦超著:《工读学生教育转化的探索》,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篇3

“用音乐装点生活吧,相信你的人生会更美!”

这是在学生的成长手册中我最喜欢写的一句话。在与音乐朝夕相处的二十五年里,音乐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它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当成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后,我更希望把这份快乐和幸福的感觉传递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悟音乐,让美妙的音乐融入他们的生活。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美感、智慧与和谐的生命化音乐课堂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

一、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势在必行

研究表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深刻而稳定”、“自我意识也逐渐成熟”。①教育对于处在青年初期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过重的学业压力和课业负担,如今相当多的中学生存在着精神发展状态缺陷和不足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与花季年龄不符的焦虑、压抑与消沉。在社会媒体的影响下,他们过分关注流行音乐,对民族、古典音乐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耐心。此外,高中生常常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时显得困难重重;欣赏音乐时经常是被动聆听,缺乏思考;缺少合作意识,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如此现状,不得不让人感到忧虑。

构建生命化课堂势在必行。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蕴含了丰富的生命价值,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音乐课程是学校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本质是“人”的教育。音乐美育在“人的感性解放”、“人的情感塑造”和“精神人格的构建”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②因此,音乐课程应当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构建生命化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要企及这个理想境界,除了学校和教师,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的配合。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定要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勤于反思,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积极创新教学,形成生命教育意识,使学生真正从学校教育中受益。

二、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的方法和策略

音乐学科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要寻找每个教育时机,发挥教育机智,把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巧妙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③我很庆幸自己能通过“音乐”这样一个充满灵性和魅力的文化载体,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音乐课要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智慧,丰富他们的情感,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也许就是音乐教育的真谛所在。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

1.深入挖掘音乐教材内容中的生命内涵。

我校现用的是上海市高中试用教材《音乐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它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告诉学生: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具有怎样的规律和特点,音乐是如何表现对象和内容的,什么是音乐的美,音乐具有哪些特征,音乐的本质是什么,音乐与人和社会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涉及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内容,揭示音乐文化内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单一音乐内容的创新思路,符合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的需要,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

音乐中的自然——如门德尔松的艺术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和管弦乐《芬格尔山洞》,旋律优美、流畅,其音乐风格“倾向于安详与幻想,抒情与明朗。他用肯定的态度对待生活与大自然,因此他的音乐具有光辉的色彩,优雅而温柔。”④又如维瓦尔第《春》、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格罗菲《暴风雨》……这些描绘性很强的音乐作品,时而清丽明快,时而隽永飘逸,时而恢宏壮丽,音乐形象生动,其强烈的色彩感,会激发出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音乐中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情感人”的音乐能充实青少年的心灵,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美的同时得到情感的满足。欢快、激昂、抒情、庄严、诙谐、无奈、忧伤、悲愤……欣赏中,通过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我们能从音乐中感受到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形成各自独特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高尚与纯洁,让情感得以升华。

音乐中的精神——音乐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精神的写照。像贺绿汀《嘉陵江上》、冼星海《黄河颂》、柴可夫斯基《1812庄严序曲》、法国歌曲《马赛曲》、《国际歌》……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我们聆听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意义深远。永远铭记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音乐中的哲理——无论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中“从黑暗走向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李斯特《前奏曲》中对“人生是什么”的困惑与思考,还是柴可夫斯基《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走出逆境,不断奋进”的顽强斗志……这些充满哲理的音乐语言,能有效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在音乐中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

音乐中的旅行——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可以走遍神州大地、周游世界各国,从《绣荷包》、《茉莉花》、《看秧歌》、《山野情歌》到《樱花》、《伏尔加船夫曲》、《云雀》,从《流水》、《十面埋伏》到《小步舞曲》、《五个乐章》……音乐可以跨越地域、超越时空。通过了解不同民族、国家和不同时代、风格的音乐,学生可以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学会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多元文化意识。

音乐家的故事——音乐欣赏时,我们总会提到美妙音乐的创造者,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华彦钧……这些生活悲惨,但在音乐这个领域有着非凡造诣的音乐家们,他们的故事时刻告诉我们:苦难在人生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勇敢面对苦难,它能拓宽人的生命情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2.选择和补充生活化的典型音乐素材。

新课程的内容要强调“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在有着优良音乐传统的德国,就是“把音乐教育置于整个文化氛围之中,以音乐为钥匙,探寻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从而理解本国家、本民族和其他国家的文化风貌,使音乐服务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⑤

上海市高中试用教材《音乐欣赏》很好地体现了“以音乐为支点的文化教育”理念,透过大量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对音乐本体的学习基础上,逐渐拓展到文化的外延。但在选材上有一定局限性,几乎没有涉及音乐与影视、音乐与戏剧的内容,还有在通俗音乐方面,显得量少且过于陈旧,没有体现与现实生活中音乐的融合,缺乏时代性特征。为了让教学内容的安排更生动、更符合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善于引用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素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例如第一单元“民间流传而成的音乐作品”。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是通过欣赏不同地区、风格的《绣荷包》、《茉莉花》等民歌,使学生懂得民间音乐是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成果,它与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并知道民间音乐“流传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在听赏实践环节我增加了“绿箭”口香糖广告和“世博”宣传片的内容。前者成为了课堂的一个小兴奋点,学生惊讶地发现民间音乐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后者则让大家再次重温了那激动人心的壮丽场面,优美抒情的《茉莉花》旋律化为了气势磅礴的管弦乐,带着大家一起憧憬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熟悉的作品让学生牢牢记住了民间音乐的两大特点。可见,教师要留意搜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并将它们灵活地应用在教学中。这既保持了音乐课的新鲜度,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

(2)及时抓住中外音乐界的热点,适时补充教材内容。

CCTV音乐台、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和《音乐周报》是音乐教师了解当今中外乐坛新动态的窗口。我们要及时把音乐界的重要事件传达给信息渠道相对单一的学生,使音乐课显示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青歌赛”。自从1984年第一届大奖赛开始,优秀的歌手和作品不断脱颖而出,它可谓是中国乐坛最重要的赛事之一。然而知道它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原生态”是2007年“青歌赛”的一大亮点,我就在课上增加欣赏了蒙古族“呼麦”、新疆“木卡姆”、侗族大歌……这些奇特的民间艺术珍品,让学生大开眼界,知道了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年的“青歌赛”引入了“合唱”,参赛队水平之高超令世人赞叹不已,学生也完全被这种表现力极强的人声演唱所折服。令我欣慰的是他们已经感受到合唱的巨大魅力,在英国“国王合唱团”来沪演出期间,主动要求我在课上播放他们的演唱录像,并对其表演进行了点评。事实证明:学生并不完全排斥民族和古典音乐,有时只是因为“不了解”。 只有让学生“知道”了,他们才会去“关注”,进而引发对不同音乐的“广泛兴趣”和进一步的“了解”,由此产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提高音乐欣赏的品位。

(3)巧妙利用“跨界”音乐,拉近学生与民族、古典音乐的距离。

“跨界”是近年世界乐坛流行的一个现象。无论是用流行音乐的表现方法演绎古典音乐,还是用古典音乐的表现方法演绎流行,或自创一些融合古典与流行曲调的曲子,跨界音乐融贯古今,比起流行音乐更内敛,较之古典音乐又更为活泼。课上我经常会利用一些“跨界”音乐导入民族或古典音乐的学习,像女子十二乐坊、曾格格和冯晓泉、陈美、古典辣妹、马克西姆、马友友、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等演奏家和歌唱家的创新之作,学生常会显示出浓厚的欣赏兴趣,教学效果之好出乎我的意料。音乐教师要为他们打开通往斑斓音乐世界的大门,做他们的音乐领路人。

(4)合理借鉴其它音乐教材,有效拓展教学内容。

以我区为例,现在高中音乐课使用的教材有三种:1、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高中试用教材《音乐欣赏》2、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高中《艺术》(试验本)3、由教师自编的校本教材。二期课改至今尚未有一本统一的高中音乐教材,这说明所有的试用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再者教材是编写者提供给教师的一个“范本”,它是教学的一个载体,作为教学第一线的高中音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与自身的情况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材,在尊重现用教材大纲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拓展性教学。比如适当引进原生态民歌、爵士乐、音乐剧、影视作品等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音乐,可以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需求,是生命化音乐课堂的重要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绚丽多彩的音乐环境中,感到“学习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让音乐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智能的发展,还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听动互补”为原则,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渗透生命教育。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他来说不是对象。”——马克思

1.讨论归纳法、比较鉴别法

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要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感知音乐要素的基础上,充分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感悟音乐中的生命意义。如“跨越美丑唱真爱——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一课。我尝试让学生从演员的音色、表演、旋律风格、歌词、演唱形式、舞蹈、布景、道具、灯光、造型等多种角度进行音乐剧赏析。在欣赏《袭击圣母院》时我设计了这些问题:这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你感到的是哪两种力量的对抗?剧中的黑衣人是谁?活动的栅栏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在知道故事结局之后,请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在你心目中,卡西莫多是个怎样的人物?你如何定义美与丑?虽然教学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问题情境的逐步引导下,他们完全能够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音乐作品中所揭示的人性美和反封建的深刻主题。

比较也是音乐欣赏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往往能引起学生更多理性的思考,培养对音乐的鉴别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趣味。

2.即时教学法、谈话交流法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随机出现的一些关键问题,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交心,关爱、尊重、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业上的不断进取。例如:有一个高一女生A在欣赏到古典音乐时总会出现一种极其厌烦的表情。事后我了解到:原来这个女孩从小就被热爱古典音乐的父母逼着学习圆号。枯燥、严厉的多年训练让她渐渐地对古典音乐产生了反感情绪。到初二考出圆号十级时,她已经对古典音乐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可见,在家长和教师的重压之下,孩子虽然通过机械的重复练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曲目,但从教育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看,却付出了孩子情感的巨大代价。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必须付出爱心与耐心,进行及时沟通,化解心结。虽然情感修复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相信,随着对艺术的进一步的了解,她一定能爱上古典音乐。

3.鼓励引导法、探究发现法

音乐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亲身的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在歌唱、演奏、创作、表演中建立自信,抒发内心情感,展现自我风采。教育要挖掘学生的潜能。音乐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研究学生的爱好、个性,因材施教,在唱、奏、跳、演、赏、创方面给予积极地指导。

4.亲身体验法、欣赏指导法

合唱经常是一种长时间听觉、声音的枯燥训练,需要牺牲自我,需要有坚强毅力。音乐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合作的精神。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挫折,让他们逐步认识“和谐”是合唱的最高境界,培养合作意识。

在课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音乐上持久的爱好,为他们提供各种音乐书籍、音像资料,并进行阅读、欣赏指导,让他们不仅能够热爱音乐,而且还能够博爱音乐,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文化修养的现代人。

(三)教学评价的反思与改进

传统的观念把教学评价单一地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考查”,具有片面性与狭隘性。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师、生双向交流的活动,音乐教学评价也是如此,它包括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两个方面,两者互相渗透与影响。及时、正确的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教师教学评价的反思与改进

除了少量公开课、随堂课教学中教师能够得到同行的指导外,日常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自我评价的方式对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这种单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它过于注重教学计划的实施,而忽略了我们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真实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从教和学不同角度,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观察与交流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比如我校采用录像技术进行的课例研究方法,就是将教师从“如何教”的视角转化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的实际教学效果上。把常态课的视频资料转化为文本信息,教师可以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自己的每一句话语、学生的每一个反应、回答出发,仔细观察课堂,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先进理论学习,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尊重学生的音乐观点,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感受与想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新时代的教师,只要肯在细节上下功夫,勇于探索创新,勤于实践反思,课堂一定能闪烁出智慧、灵动的火花,学生也一定能在精彩而且真实的课堂中受益。

2.学生学习评价的反思与改进

《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评价应以音乐课程目标作为准绳,以音乐基础能力为基点,在审美情感与审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实现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

心理学家发现,在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教学评价的紧张、焦虑的情绪,一旦学生在自我价值、能力方面获得了正面评价,他们就会受到极大的鼓舞,进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反之就有可能使学生萎靡不振。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认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要给予肯定的评价,承认他们在音乐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领域有足够的自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态度必须作为学期总评的重要依据,包括课上认真聆听音乐作品、善于倾听他人感受、大胆表达个人观点、积极参与课内外的音乐实践等各个方面。因为跨班较多,周课时数少,音乐教师可以每次着重观察5-8位学生,课上及时表扬、鼓励或指正,课后做好记录,同时在各种艺术类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

(2)采用不同侧面的评价方法,综合考查学生的音乐能力。

高中音乐课以欣赏为主,教师可进行阶段性的书面测试,考查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内容可涉及各种音乐知识,如听辨器乐和人声音色、乐曲的节拍和节奏、乐曲的主题、表演形式和音乐风格、调式等,也可以论述题的形式阐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

当然,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教学评价不仅要面向全体,还必须注重个性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音乐倾向,可表现在唱、奏、跳、演、赏、创等各个方面。每个学期可安排一次音乐技能测试,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音乐特长,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以此促进他们音乐智能和个性的发展。

(3)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

由于学生的充分参与,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增强评价的民主气氛,有利于相互学习,提高学生音乐评价能力。它可以运用在音乐技能考查中,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量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分,根据学生互相(小组)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的结果综合评定成绩。

三、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的注意事项

(一)落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音响的变化需要靠听觉去辨别。训练一双“音乐的耳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教育的关键,也是构建生命化音乐课堂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如果没有对音高、力度、速度、节奏、音色、和声等要素的正确感知,欣赏者是无法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体验的。要充分认识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体会音乐中的生命内涵,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欣赏者必须提高其音响感知、情感体验、想象与联想等综合素质。因此,审美体验仍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做到“少说教、多感悟”

高中生容易带着一种怀疑和逆反的情绪来对待教师告诉他们的东西。为了让学生的感受更真切、更深刻,课堂要实现从说理教育向感悟教育的转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音乐为中介,传达情感、交流思想、培养兴趣、树立信心、鼓励创新,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注重教师自身生命教育素养的形成

音乐教师要具备对音乐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研究能力,不断学习,形成生命教育意识,提高生命教育能力。

教师、学生——同样在经历生命历程的生命个体,教育是我们的精彩生活,在大量知识与技能的背后,教育应该带来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也许对于教师、学生的意义更大。让我们共同追求、创造自由、和谐、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编写,《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月,P90-91.

[2]冯长春主编《音乐美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P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