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毕业个人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3 04:05: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自考毕业个人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自考毕业个人总结

篇1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毕业了。回顾参加自考这几年,我感受到了每一位自考生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另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参加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考试失败时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自学考试磨练了我的意志,选择自考我无怨无悔。

篇2

2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2.1考生来源及其学习基础

表1显示,有66%的考生是应届大专毕业生,已经毕业的考生,也有29%毕业时间不超过两年,说明绝大多数考生是在专科在校学习阶段报名参加的自学考试,只是由于某种原因当时未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可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是工科自学考试生源的主体,因此,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自学考试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与实际结合的需要,更是教育与职业接轨的需要。重视两者的结合不仅可以稳定自学考试生源,而且能使自学考试教育培养的人才迅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二者的结合,既可以不断完善自学考试的不足和缺陷,发挥自学考试的优势,也可以促进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了解,那些已经就业的学生,尤其是像数控技术专业这种工科已经就业的学生,他们的就业对象主要是企业。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由于企业对人才需求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很少有企业愿意为职工参加社会培训和学习提供方便,加之自考生在单位工作压力大,加班频繁,一旦就业,学生很少有时间参加上课、辅导等学习活动,有的考生甚至连参加答辩的请假都无法得到批准,不得不延期答辩。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专科学校都取消了毕业设计环节,采取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代替毕业设计,使学生失去对在校专业学习的各科目统一复习和综合训练的机会。很多学生反映,根本不知道专科学习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有什么用,如何用。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2.2参加毕业设计的效果

作为主考学校应该坚持做好毕业设计答辩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力图通过毕业设计答辩环节,综合训练考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该实践环节的导向作用。在毕业设计实施方案中,要求考生在答辩时提交以下材料:①开题报告;②设计图纸(A0图纸3张以上)且要求有指导教师签字;③毕业计算说明书12000字以上;④其他应提交的材料(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语、答辩成绩评定单)。答辩程序要求:①自我介绍;②答辩人自述(讲解图纸和设计内容);③提问与答辩。通过答辩,发现许多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例如,少数指导教师明显缺乏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经验,选题缺乏实际背景、设计内容过少,所指导的设计选题、图纸的质量以及工作量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方面,部分自考生对学过的课程掌握得不好,图纸画得很不规范,粗细实线不分。在答辩时,有许多应知应会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有的自考生对自己的题目不甚了解,对所设计的图纸不理解。然而,无论毕业设计做得怎么样,成绩如何,几乎所有自考生都对参加毕业设计的收获持肯定态度。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考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是认可的。很多学生对专科阶段没有毕业设计环节而感到遗憾。极少数对毕业设计持否定态度的考生几乎全都是已经就业,且所就业单位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的考生(比如售楼员、保险业务员等)。一位自考生在其毕业设计说明书后面的致谢中,用诗一样的语言直抒胸臆,恰当地反映出毕业设计的成效:“回想毕业设计这段难忘的岁月,从最初的不屑与茫然,到慢慢地进入状态,再到对设计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整个设计的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遇到困难,常常不知道如何来下手。这时,老师通过邮件的指导直至当面的讲解,好像是在黑暗憋屈的密闭空间中豁然展现了一面窗,不但有了明快的思路,而且还会有呼吸到新鲜空气般的畅觉。当图纸经过一次次修改基本成形时,自己会充满了成就感。就在毕业设计的磨炼中,我不仅知道了以前的课程学有何用,而且通过不断的整理资料,不断地汲取灵感,学会了在今后如何去适应和完成新的工作。即使在毕业设计的帷幕落下之后,我相信我也会牢记这些难忘和感动,这个期间的收获将使我将终生受益。”很多自考生反映,毕业设计答辩的环节对他们的帮助也非常大。不少自考生在正式场合讲话的机会很少,有的考生文化基础薄弱,在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上较差。为了能通过答辩,他们在答辩前反复熟悉设计内容,甚至将自述部分内容写出并背诵下来;考生之间相互设置问题,互相切磋。所有这些,对于平时相互间联系极少的自考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答辩时的气氛常常是十分紧张的,短短几分钟的陈述,却饱含自考生近半年的辛苦努力和其指导教师的悉心付出。答辩中充分展现的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现场应变能力,而答辩教师的提问以及对考生设计出现的问题的指正与讲解,可以让所有参加答辩的考生感到受益匪浅。

2.3学习条件与环境

13个数控技术专业助学站,有11个主要依托于职业技术学院或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专业学院,客观办学条件好,考生生源稳定,授课或辅导相对正规,实验、实践条件充分。其原因可能是开办数控技术专业等工科类助学站客观上要求硬件条件比较高,办学成本也高,自然限制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单位申办专业助学站点。因此,数控技术专业自考助学站的情况比较好,有条件根据助学工作的职责为考生选聘相应课程的辅导教师,组织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考核,协调、处理招生或助学中的各种问题,保证助学工作质量。但从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各助学站点的助学条件参差不齐,自考生对助学站点的评价不一。有83%的自考生在教学的各环节得到助学站的有效帮助,尤其是在毕业设计阶段,52%的考生都得到2位及以上教师的指导,同学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达到教学目标和应有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从统计结果上也可以明显看出,考生满意度高的助学站,其参加毕业答辩的人数也多,即招生量多,最终的答辩成绩以及及格率也普遍高。从这一点也反向证明本次问卷的可信度也是很高的。进一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虽然13个数控技术专业助学站,主要依托于职业技术学院或普通高等学校,但依托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还是依托专业学院(系),其助学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依托于高等学校专业学院(系)的助学站,由于助学站的教师对专业和学生都很熟悉,所以其招生、聘任教师以及其他助学工作都比较得力,加之其开办自考专业数量比较少,工作目标比较集中,因此无论从招生数量还是课程考试通过率、毕业率都比较高,考生满意度也比较高。依托于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系)的助学站,目前的主要工作精力并非用于工科自考专业。例如,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机械或近机专业(如汽车、工业工程、仪器仪表等)的年招生量可达2000余人,但报考数控技术专业的自考生每年平均仅10~20人;再如,另一职业技术学院,以前曾是机电一体化自学考试的招生大户,但现在每年数控技术专业自考招生量平均仅10~20人。这些助学站由于招生专业过多,工作目标分散,与专业联系不多,聘请教师困难,实践教学成本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2)个别助学站办学的功利性过强。可能由于招生数量较少,因此所提供的助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学习要求,所聘师资力量过弱甚至没有指导教师等,从而导致出现助学管理混乱、教学不够规范的情况,影响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的顺利发展。(3)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职业技术学院或专科学校都取消毕业设计环节,采取以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代替毕业设计,使学生失去对在校专业学习的各科目统一复习和综合训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使得部分专业教师(主要是年轻教师)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甚至能力。因此造成一些助学站的考生在毕业设计中,选题缺乏实际背景、设计内容过少和雷同,有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有的毕业设计虽然从题目上有设计对象,但具体设计图却与题目相关性很小;有的毕业设计图纸只有外形图,没有详细结构,明显有凑图纸张数的现象。随着今后招生的进一步扩大,此类问题将可能更加突出。实践证明,社会助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自学考试的质量。凡是社会助学质量搞得好的,考生质量就高,毕业生质量也好。因而社会助学在帮助考生学习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6]

3总结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自考生源数量与成分发生急剧性变化,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在籍学生已经是工科自考生的主力军,这将对自学考试体系的自我定位产生重要影响。毕业设计,作为主考院校与广大考生进行直接接触的重要环节,是自学考试体系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客观评价的有效途径。高质量的社会助学,是保证自学考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主考院校毕业设计的管理与验收提出以下几方面改进建议:

第一,找准自学考试的位置,将毕业设计定位为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承认自学考试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区别,承认自学考试生源与高等教育生源之间的差距。普通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可能完全相同,其评估体系也应该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应该是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提高在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将自学考试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充分发挥自学考试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建议将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功能定位为根据工业企业的现实要求训练和考核考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能力,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把握,从传统的知识学习导向型逐渐向职业技能训练导向型的教育模式转变。在保证教育质量和总体培养目标实现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毕业设计工作量和设计说明书字数要求,但应增加对毕业设计题目选题背景、详细结构表达和工艺可行性要求,使毕业设计内容更贴近工业企业实际,尤其注重对应考者进行基本技能的考核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7]

第二,重视选题质量,坚持每人一题,充分体现职业技能训练要求。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起始和关键。选题决定毕业设计的内容,选题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毕业设计质量。题目的类型根据数控专业特点和要求可以多样化,并尽可能满足生产实际需求。根据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过程分散性、独立性和难以监控的特点,要保证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动手,避免互相抄袭,就必须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不能重复,并做到每人一题。在选题方面,应该做到难易适宜,选题不能过大,不能超出自考生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知识范围;也不能过窄,使学生难以发挥或施展其能力,选题更要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不能过于超前而与现实严重脱节。选题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应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后能够完成,或者能有阶段性的成果。既不使学生承担的任务过重,难以按时完成,又不因为任务过少,造成学生空闲,达不到职业技能训练要求。考虑到自考生平时相互之间接触少,缺少合作和相互讨论学习的机会,而现代制造系统的研发经常不是依靠个人奋斗、独立完成的项目,而是通过团体协作,每个人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分阶段逐步完成。因此建议在选题时,可以考虑将一个较大的题目(如一个较复杂的设备设计开发)分成若干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子题目交给自考生去做,并将他们分成一组,从而使自考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有机会互相讨论,互相协作,又能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那份工作量。毕业设计的题目在符合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选择与生产、科研、实验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选择企业、科研单位的实际工程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类选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实际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

篇3

中图分类号:1372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91―04

在所有教育中,学生都是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考生作为受教育者和学习者,同样也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对自考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对提高自学考试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三十年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在1978―2010年,以“自考生”或“自学考试考生”为题目的期刊论文有309篇,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自考生”或“自学考试考生”为题目的论文有9篇。另外,在一些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博士学位论文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对于自学考试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因此,本文拟对三十年来自学考试考生的有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与反思。

一、三十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研究的综述

(一)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一般情况的研究

1 人们对自考生的年龄、学历、职业、就业等外在特点进行了研究。人们共同认可的观点是考生的年龄低龄化、考前学历提高以及接受系统助学者增加等,而对在职人员是否已成为自考生的主体,学术界的观点并不完全统一。如有人认为自考生以在职人员为主,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非在职应考者的比例显著增加。有人认为,自考生的构成经历了在职成人、在职人员明显减少、主体由高中和中专毕业生变为高等教育毕业生三个阶段。还有学者认为自考生有以下特点:应考对象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不便或不需要进入普通高校的求学人员是应考主体;高等教育供需矛盾越突出、越尖锐,越会出现相对集中的应考群体;在高等教育有较充分发展的时候,弱势人群在应考对象中所占比例越突出。还有人认为,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状况都比普通高校毕业生好;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的职务与职称升迁的作用非常显著;50%的自考毕业生表示将来还会选择通过自考深造,50%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持乐观态度。

2 学术界对自考生的一般内在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特点主要有: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卑心理重;学习素质相对偏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缺少坚韧不拔的毅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心理不够成熟等特点。也有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认为自考生的个体特征主要有: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强;有顽强的毅力,科学的方法;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原有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年龄大,记忆力减弱。之所以出现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是对作为高考落榜生与在职人员两种不同的自考生群体考察的结果。

(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学习的研究

1 对自考生学习动机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自考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专业水平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取得文凭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有人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自考生都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放在前两位。有人认为,文凭和水平是巨大驱动力。还有人对在校自考生与社会上自考生的学习动机作了比较,认为在前者对自考的理解还停留在取得文凭和有利于就业上,后者则出于终身学习需要的比例更大。

2 对自考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研究。有学者指出,自考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个人自学或组织学习小组、在自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听一些辅导课、在民办高校或补习学校学习。有人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自考生未接受辅导;排在前三位的辅导材料是模拟练习题、学习方法指导材料、曾经使用过的试题。还有人认为,不论是在校生还是社会考生对自学考试的助学要求都是比较强烈的。有学者总结了自考生的学习方法:认真阅读考试大纲和教材,边理解边记忆地把握课程内容;知识学体分理解、保持和运用三个步骤;技能随着自学专业课程而逐步提高。另外,妥善处理工学矛盾。

3 对影响自考生学业因素的研究。有人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自考学员共有七个因素对学习成败有较大影响,其中年龄、原有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学习方法、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业成就有直接的影响;低年龄段和高学历层次的学员较能顺利完成学业;自考学员实现学业成就的比例总体上存在下降的趋势。人们认为,影响自考生学业成功的积极因素有:学习积极主动;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辅导;毅力和积极的心理因素;正确的治学方法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认为影响自考生学业不良的因素主要有:对自学考试的基本常识和规律缺乏了解;学习动机不明确;平时学得不扎实;侥幸心理;在时间、精力和环境方面缺乏良好的学习条件;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得到教师的系统指导和同学间的相互帮助。还有人提出,影响考生学习适应的不良因素有基础不扎实、个性心理脆弱、学业的压力、教育环境的变迁、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等。

4 提高自考生学习效果的研究。从教育者方面看,人们认为,应加强自考生学习适应的教育对策:深化自考生的学习动机;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帮助自考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自考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自学方法。从考生方面看,有人提出了自学考试中要坚持自我强化与社会需求相统一、循序渐进与不断飞跃相结合、知识巩固与能力发展相联系的个人自学原则。有人认为,考生应端正自考动机、制订自学计划、注重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学时间、及时复习、自觉自学、相互切磋。有人强调考生必须要做到有抱负、广涉猎、勤思考、重视提高自学能力等方面。还有一些人则更具体地阐述了自考生的学习步骤:了解专业考试计划、领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理解自学考试教材。还有人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即考生为共同的学习目标,组成小组和团队而开展学习活动。

(三)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考生心理的研究

1 对自考生心理的一般研究。这些研究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认为自考生与统招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相比,具有自信心不足、心理素质较好、就业思

想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化程度相对较高、道德评价能力较低等特点。(2)认为自考毕业生择业的良性心理有“就业优先”、“公平竞争”、自主创业、继续学习。不良心理有焦虑、自卑、自负、安逸、求高、依赖、从众。(3)对自考生的家庭环境、自我接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的研究,认为自考生家庭氛围不太和谐;自我接纳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家庭环境、自我接纳与领悟社会支持相关极其显著;自我接纳是家庭环境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变量;家庭环境和自我接纳共同影响领悟社会支持。(4)对自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求助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自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数总体上低于全国常模;学业求助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学业成绩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2 对自考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有人把自考生、技校生、高考生三种生源测验结果比较,发现自考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对自考生自卑心理的研究。有人认为,自考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暴自弃、自我封闭与逃避、盲目自傲、敏感和掩饰等方面。有人认为自考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有:成才欲望和社会认同感强,但自我调控能力较弱;主办单位在自考助学过程中的工作缺陷;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作者还提出了通过市场机制和规模效益调节供需矛盾,以改变自考生自卑心理的对策。(2)对自考生焦虑、抑郁的研究。有人通过调查发现:自考生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均高于文献;女生在焦虑和抑郁得分中高于男生;农村学生抑郁状况平均得分高于城市学生平均得分;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自考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及对支持利用度越少,其抑郁状况程度越重;青少年的负性事件与自考生的焦虑和抑郁存在广泛的正相关。并对上述自考生焦虑、抑郁心理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

3 对自考生能力的研究。(1)对自考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有人把自考生的创新界定为四个层次:引用新的或引进新的知识、将已有的知识按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加工或综合建构从而产生新事物、重新发现或再次发现、发明创造与首次发现。有人认为,制约自学考试考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命题、学历文凭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助学辅导等方面。(2)对自考生综合能力的研究。有人强调了自考生的以下几种能力:理解记忆和有计划地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合理的自我评价和恰当的目标、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处理能力、适者生存、特长与爱好等。认为大部分自考生没有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考试计划,缺乏对教材的理解记忆;大部分自考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误区;掌握外语情况较为理想,但是具有其他特长的学生比例较低;在创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较强。

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研究的反思

(一)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

1 对自考生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后的十来年问,对自考生的研究非常少,其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而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最近几年。这就说明对白考生的研究正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人们正把研究的目光从长期以来对自学考试外在制度层面的关注转向对内在的考生的关注。这一转变,既是以学生为本理念在自学考试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又为对自考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 对自考生的不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1)对自考生的一般外在和内在特点进行了研究,有利于人们对自考生的情况有大致的、总体的了解。对自考生与普通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比较研究,有益于对自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2)对自考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方法、影响自考生学业的因素、如何提高自考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对考生的学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直存在着通过率低的问题,弄清影响自考生学业成败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让考生端正学习动机、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质量和通过率,(3)对自学考试考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对自考生的家庭环境、自我接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自考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求助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人们比较深入地认识自考生本身心理与其外部环境及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比较全面而深入地研究自考生的学业及发展问题,丰富和充实了对自学考试考生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又有助于指导自学考试考生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再如,学术界着重对自考生的焦虑、抑郁、自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而这些方面确实是自考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自考生的不良心理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对自考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选择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

3 广泛地运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研究者们比较多地运用量表或自编问卷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获取了比较多的第一手资料。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自学考试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思辨的方式,而只有深入到自学考试考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才能真正对促进自考生的教育和服务工作、促进自考生提高学业成绩和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基础和指导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人还从心理学的角度,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使这部分研究更具学术性和科学性。

(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研究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1 在研究中没有真正树立以考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白考生的研究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研究的成果不够多,许多研究领域都只有一两篇论文,只提出了基本的观点,没有人去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领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对自考生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反映了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社会本位论或者说是工具性的倾向,即人们对自学考试制度本身研究较多,对于自考生这一核心要素研究较少。事实上,自学考试和其他教育一样,都要以学生为本,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且自学考试制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对这些考生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才能把我们的教育和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因此,自学考试考生应该成为自学考试研究的中心问题。(2)大多数研究都只是就事论事,没有站到以考生为本、促进考生全面发展、提高考生生命质量的高度来进行研究。

2 研究的内容不全面、不深入。(1)学术界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历教育部分的自考生上,对非学历教育部分的自考生则关注较少,而后者正越来越成为白考生的主体。(2)人们对自考生的一般情况及

学习、心理情况进行了研究,但对考生的其他方面,如思想道德、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极少,特别是没有把培养自考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联系起来进行研究。(3)个人自学是自学考试制度中的关键,社会助学只是外因,必须通过考生的自主学习才能把社会提供的助学落到实处,国家考试也只是检验的手段,归根结底还是为考生的学习服务的。因此,对白考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就特别重要,对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考生是如何进行自学的,其自主学习的机制如何,自主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关系怎样,有些什么样的自主学习策略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现有研究大多只是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缺乏学术深度和学术高度。(4)对考生心理研究范围比较狭窄。除了目前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我们还应对自考生的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应深入研究自考生与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生、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其他高等成人教育学生心理的异同,以进一步探讨高自考学生心理的特殊性。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极少。(5)只对自考生的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而对自考生的其他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没有进行研究。同时,也没有对如何更好地维护白考生的心理健康作比较深入的研究。(6)对于自考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业的能力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几乎没有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把对自考生的研究放到一-个应有的重要地位。在研究中,不但要研究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部分考生,而且还要研究自学考试中的非学历教育考生;不但要研究自考生的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自考生的思想品德、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不但要研究如何促进自考生当前适应性发展的问题,而且还应更注重研究促进自考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但要对自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还要从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理;-2出发,对自考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上述种种,都应是今后我们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康乃美,自学考试制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30,

[2]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课题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1:53,

[3]于信凤,马 强,自学考试发展的三个阶段:应考对象和职能的变化[J],中国考试,2006,(8):23―25,

[4]李荣希。于信凤,自学考试一一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杜,2009:83―84,

[5]陈明庆,福建省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考试,2007,(2):]6―17。

[6]芦庆梅,刘 红,罗遂洪,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基本特征及管理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2,(8):29,

[7][26]吕淑珍,从自学考试学生群体特点看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56-57,57,

[8][9][16][19]中国成人教育理论专著编纂委员会,中国自学考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67―68,5,76―80,80―85,

[10][14][18]李全柱,怎样才能获得自学考试的成功一一“自学成功之路”调查问卷总报告[j],河北自学考试,1997(10):26,26-27,27-28,

[¨]王新民,马 强,刘 铸,于信凤,自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4,

[12][15]陈 慧,张焕镇,终身学习时代高教自学考试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6下):59。

[13][29]关世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浅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989:55。57-61,

[1’]李金波,自学考试学员学业成就的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3,(3):54,

[2。]陈 斌,于信凤,任福昌。自学考试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杜,1994:272,

[21]薄士华,邓 诚。成人自考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杜科版,2001,(2):127―128。

[2,]金一鸣,关于自学考试中考生的自学问题[C]//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规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996:223

[23][24]韦耀阳,杨应华,朱晓平。影响自考助学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及其对策[门,继续教育研究,2008,(]2):121―122,122―123,

[25]张英敏,知识经济下自学考试的学习方法[J],中国考试,2004,(11上):36,

[27]黄惠智,李金柱,雍成汉,试论自学考试制度中的个人自学原则[C]//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规律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杜,Ⅱ996:216-221,

[28]邵爱杰,石新龙,刍议提高自学考试合格率[j],职教论坛,2005,(6):26,

[30]任福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十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杜,1990:201-203,

[31]陈会芳,自学考试中“合作学习”的模式及意义[J],河北自学考试,2004,(9):34,

[32]冀伯祥,万朝晖,自考大学生与统招大学生思想状况比较初探[C,中国成人教育,2007,(5):72,

[33]来慧艳,自考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j],河北自学考试,2007,(5):4-5,-

[34]刘婷婷,自考生家庭环境、自我接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2 33,

[35]杨 逵,湖南省自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求助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5。

[36]赵 欣,彭 友。高自考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J]。现代技能开发,2000,(11):8, -

[37]搡光亮,卢安宁,自考全日制助学班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湖北招生考试,2003,(4下):38 40,

[38]施章清,张安娜,普通高校自考助学学生自卑心理研究[J],心理科学,2007,(3):636-639,

[39]鲁 劲,申南大学全日制自考生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3―27,

[40]黄光扬,王小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突出考查创新能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杜版,2005,(]):133―134,

篇4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究、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究、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究”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究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究的选题有无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究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究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究、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篇5

收稿日期:2007―03―14

作者简介:赵青文(1967―),女,河南省汤阴县人,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主任,讲师,主要从事自学考试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期间,它的性质与功能也在悄然变化。创办之初,自学考试最为切实和明确的目标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①21世纪以来,面对普通高校扩招、民办高校迅增的压力,自学考试作为学历教育的生存条件正在逐步弱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才流动加速,就业、转岗越来越频繁,社会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具有相应学历后,更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以使自己顺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在职场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自学考试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改革机制,及时更新专业,大量增加非学历教育项目,在提升自考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终身学习需求方面凸显出自身的优势,表现出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多元功能。

一、以考试满足社会终身教育需求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最开放、灵活的高等教育形式,把学历考试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零门槛的“准入”机制下,每个人的学习权力得到了保障,学习愿望得到了鼓励,学习效果得到了证明和肯定。自学考试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了继续学习的机遇和条件。一般来说,参加自学考试的人多是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学历教育后离开学校走上了社会,随着工作、生活阅历的日渐丰富,对知识的渴求也日渐迫切,于是便走上了自考道路。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非学历教育考试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开设项目40余个,报考人数达74万。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了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或某种专门技能。自学考试基于继续教育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随着终身学习机制的逐步完善,非学历教育考试在拓宽自考服务面,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学考试也必将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二、以考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培养人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自学考试的重要任务。自学考试首先在命题环节引导自考生的学习方向和价值取向,强调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其次自学考试以多元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引导、锻炼自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实践性考核、教育实习、面试、互评等综合测评形式都被或即将被采纳为自学考试的考核形式,这种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对于发展和提升自考生多元智能极有好处,特别是在考核形式中更多地采用口试、说课、课堂技能等“情景化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普通理论考试的片面性,也与当今倡导的激励个体性学习理念一致。通过这种测试,自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被更精确地把握和证实,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自考生的学习和发展,使他们的学习完全成为依个人的需要主动参与、积极接受的活动。

与普通高校的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倡导人的自主学习,更注重对自考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敲门砖。会阅读,才会深刻理解,才能吸收为自己的知识,自学考试一纲一本的特点是培养自考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调查③显示,自考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主动读教材、查资料,在理解基础上解决问题的比例占86.1%,只有12.1%的自考生通过问别人、问老师解决难题。

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也是自考生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对待自学考试,你必须研究它,理解它,讲究效率、注重方法,仅凭热情是难以成功的。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与个人的学习效率成正比。大凡成绩优秀的考生,都讲究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考试内容和学习时间,尽最大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考试促进考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指学生自我设置目标,规划实现目标的策略,自主选择和执行强化自己的行为,并评价自己成绩的能力。

对自考生来说,完成一个学科的全部考试科目,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首先,学员需要为自己制订一个2~5年的愿景规划和较为详尽的学习、考试计划。在我们回收的2440份调查问卷中(见表1),自考过程中有76.7%自考生制订有完善、具体的考试计划,只有大目标而不制订具体考试规划的仅17.7%,想学就学,顺其自然的只有5.6%。其次,自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自己的考试科目,然后合理地为每一科目分配学习时间和选择学习方法。调查中发现,自考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平时时间的安排上,77.8%自考生是自己学习为主,接受业余助学为辅,抓住一切时机备考。其中45.3%的考生能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32.5%的自考生定时到夜校或短期班听课,甚至24.2%的自考学员在嘈杂、喧闹的环境中也能有效地学习,只有18.8%的考生平时很少看书,依靠考前突击应付考试。之外,坚忍的毅力是一个学生完成自学考试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一个人只有在目标激励下持之以恒,才能够成功,这需要以坚定的意志和努力来保证自己的安排得到落实。恒心和毅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学习的自觉性、自制力和良好习惯的基础之上,考生能否取得理想的考试成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是否进行了良好的自我管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

四、以考试增强自信心

自信是我们每个人“人格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情况下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自学考试之所以能赢得广大社会民众的信赖、认可和积极参与,除了它严格的考试规则,科学而有效的考试管理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环境下,考生的成绩与水平不仅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充分的尊重,而且考生取得的每一次成功,每拿到一份成绩合格单,都增加一分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够积极地去追求,并取得事业的成功。自学考试的开放性,也为考不上大学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扭转了过去高考落榜、便有一大批年轻人被巨大挫折感和沉重自卑心理压倒的局面。自学考试也非常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考核,各种形式的实践环节考核,有利于锻炼自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日常所学较快地运用于工作实践,增强了考生学习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的社会活动、交际能力怎样?”“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这两个问题,在读的自考生认为“较强”的仅有17.9%和21.1%,但在浙江师大2004级431份自考毕业生回收问卷中,认为“较强”的却分别占到了52.2%和80.8%。从自考毕业生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和评价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自考活动与其自信心和对自己的合理定位基本呈正比。自考生自信心提升还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和为人处事的积极心态上(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87.7%的自考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时选择“积极参加”或“主动参与组织和服务工作”,大部分自考生都能积极参加单位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乐于与人交流和沟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做事失败和遇到朋友欺骗时,分别有78.4%和66.3%的自考生选择“没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和“找其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自信、乐观,积极寻求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肯定地说,自学考试有助于提升自考生应对逆境与失败,恰当处理矛盾和分歧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以考试促进自考生的创新意识

自考生本身的经历和经验无形中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这种学习特性有利于形成对特定问题的个性化的解答,也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形成。同时,自学考试命题中,主观性、实践性试题的份额在逐年加大,特别是实践性考核、实习、设计、课堂技能考核等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考核形式及内容,因为没有固定格式和答案,同样的问题,允许学生交出不同的答案,其导向更倾向于张扬考生个性,激发其创造力。在这样的学习和磨砺中,自考生自觉地更新思维方式,拓展思维空间,知识重建的意识也在逐步加强。在这次对自考生创业能力问卷调查的统计中,我们发现,89.5%的自考生选择自考毕业后凭自己的能力,自主择业,65.8%的自考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0.9%已经创业成功。可见绝大部分自考生通过自考强化了创业的意识和抱负,对自己的未来设计更现实也更有特色。对于第一次创业失败,选择“总结经验,重新创业”的有40.5%,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筹足资金,争取下次再创业”的有52.6%,只有8%的学生想依靠父母的关系,安排一份工作,6.8%的自考生第一次创业失败后选择“放弃,不再冒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性质与功能的多元化是与社会需要相适应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它也应随着社会需要的改变而不断完善。首先,命题需要更科学。命题质量决定着自学考试的总体价值,因而是它的灵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命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贴近现实需要,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加强基本概念的横向联系,减少偏题怪题难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其次,自学考试的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人的智能大略可分为七种④,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学考试不仅要促进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发展和挖掘自考生的多元智能潜力,这就需要以多元的考试引导、锻炼自考生的各种能力,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最终实现社会价值的多元化生成。

注释:

①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988.

篇6

在二年的工作实践中,感觉到自己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又返回到学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机电专业.如此一来,我就成了公司里的兼职技术人员.

在学习方面,我觉得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对学好知识很有帮助,所以在每次的课堂上,我认真的听讲,不懂就问,针对作业我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不明之处主动找专业老师;每次考试后,我会总结一下学习的经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每看到自己可喜的成绩,我就会感叹只要你有决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篇7

一、“德”的方面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立身和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锻炼。一年来,我始终注重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坚持做到“认认真真学习,不断求知进步;堂堂正正做人,不断完善境界;踏踏实实做事,不断提高成效;清清白白做官,树立典范形象”。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能摆正位置,正确处理自己与组织、与事业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开创我区教育和招生自考工作的新局面、不断振兴我区教育和招生自考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活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激发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奋进。在困境和逆境面前,我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继续孜孜不倦地对信仰和理想的追求,做到顺境时不得意忘形、困难时不失意悲观;在工作和事业面前,我能够顾全大局,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切,无不同自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密切相关。

二、“能”的方面

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他能否履行好岗位赋予的职责和完成好上级交给的任务。一年来,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篇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091—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余年的发展,自考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其中,社会助学作为承接个人和考试的关键环节,对自学考试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针对自考助学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了云计算与自考助学相结合构建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模式,以期对信息技术时代自考助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考助学的现状和挑战

据统计,自1981年以来,已累计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毕业学生达920万人。可以说自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它具有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的双重性质,社会助学作为承接个人和考试的关键环节体现了其教育属性。所谓社会助学,概括地说就是社会对自考生学习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说社会助学是自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没有社会助学就不能体现自考的教育属性;另一方面,社会助学也弥补了自考生“为考而考”功利性带来的不足。“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社会助学的改善和发展必然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逐步消除由于自学考试制度凸显的考试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误解”。

当前,自考社会助学主要有面授和网络两种实现途径。面授助学主要包括全日制的自考助学班和业余性质的助学班。其中,全日制的自考助学班的学习者主要是低龄化的高考应届毕业生。这些学习者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高考失利且认为复读后录取的希望渺茫,遂选择自考之路。业余性质助考班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受制于时间和精力等,只能选择周末和节假日来参加自考助学。举办这两类助考班以公立大学的继续教育机构和以一些民办大学为主,虽然这些助学机构为自考助学环节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教学范围、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信息技术时代为自考助学开辟了新的战场,网络助学应运而生。网络助学其实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它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构建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可以说网络助学是自考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这是由自考的性质和网络教育的特质所决定的。目前,网络助学正成为主要的自考助学模式,但与此同时,自考网络助学良莠不齐现象突出,建设者只是简单地把学习资源数字化后搬运到网络,既鲜有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支持服务,又很少考虑学习者的个人学习背景和学习兴趣需求,这些都有悖于教育规律。

三、云学习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虚拟存储和网络存储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共享基础架构,其核心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云计算将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方向已被学术界普遍承认,故近年来云计算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Stephen Dowries认为“所有的学习技术至少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网络技术,因为它被设计用来促进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之间的互动”。尚建新、解月光、王伟将其引申为“所有的网络技术都可以抽取出来为教育服务,实现网络技术向学习技术的转变”。所以把云计算技术抽取出来为教育服务,或者说在教育领域里运用云计算技术就衍生出了“云学习”的概念。概括地说,云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云计算技术的学习。

云计算以“资源共享、集中服务”为核心,将所有的可用资源集中于一个平台之上,在平台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下,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云学习继承了云计算的精髓,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资料丰富、功能强大、交互协作、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

1.以学习资源为核心:云学习秉承“整合资源,集中服务”的思想,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以往那种分散的、单点集中式的学习资源获取速度慢,资源类型单一,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云平台有效聚合分散的学习资源于云端,学习者不需要考虑其技术实现,只需按自己的需求获取服务。

2.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云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和兴趣需求,方便地获取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安排学习进度,反思学习效果等。依托云计算学习平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程度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3.以协作学习为方式:学习者在云平台上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开展实时的师生、生生协作交流。知识和信息在交流中得到升华提高。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协作能不断引发学习者开展头脑风暴,提高学习效率。

四、云学习视野下自考助学模式

1.自考助学模式关系。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可以看作网络助学的一个子集,它进一步扩展了当前网络助学的体系框架,丰富了学习手段。同时。当前的网络助学也在学习资源和技术平台上给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奠定了基础。但云学习视野下的网络助学不仅仅是当前传统网络助学的一个补充,相反,二者在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理念上都有着明显差异。

篇9

关键词: 自学考试;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对策

Key words: self-study examination;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he computer;teaching;statu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208-02

0引言

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考试计划里计算机基础是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课来开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二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更是当代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参加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衡量,各专业要求有所不同,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它至少应包含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应试能力,即通过课程的学习能顺利通过考试;二是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即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还包括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和实现网上通讯的能力。

1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作者在专科院校担任自学考试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年发现,《计算机基础》成了学生过关率最低的几门功课之一,也成为了影响学生拿到自考毕业证书的最难的几门功课。学生闻计算机色变,教师听计算机哎叹。《计算机》难学难过的信息一届一届的学生传下去,学生越传越怕,越怕就越不学,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计算机通过率不高的原因

2.1 应试教育不彻底自学考试是以通过所有考试科目,最后取得社会承认的毕业证书为目的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学生参加自学考试首要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因此,《计算机基础》首先是一门自考的考试科目,其次才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学生首先是要通过考试,其次才是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愿将计算机课程与应试联系起来,忽略了自学考试的特殊性。教学中脱离考试的标准和要求,一味强调素质和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方向,最后的结果是事倍功半,考试结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一定要以考试为第一目标,结合历届的考题,找出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

2.2 学生学习能力有限目前,参加自考的同学一般有几种来源,第一种是高考落榜生,也是最主要的自考生源。这种生源的特点是学习自觉性差,学习习惯不好,甚至根本不愿意学习。第二种是曾经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现在时间和经济允许了,再回到大学校园来充实和提高的社会人员。这种生源的特点是本身愿意学习,但由于离开学校太久,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最后一种是学学历的高校在校生或毕业生。这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好。

鉴于自考生的主要来源,大多数自考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比较差,接受能力也不能和普通高校的在校学生相提并论。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特点,要把自考同学和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区别对待,讲课的方式也要不同。要把教材内容讲透,讲明,需要记忆的就给学生反复练习,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2.3 能力教育不落实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看老师操作也觉得很简单,但当自己坐在电脑前,需要动手操作时就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下手,即课堂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这样,一旦变换一下题目就不会做,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应该明白《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尤其是对于自考学生,任何一个操作,就要手把手的教会他们,保证任何一个简单的操作都要自己做一遍,只有通过自己去做,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操作,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3《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3.1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自考考试计划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必须结合自考学生本身的特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着力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着力于自考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通过考试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应当从过去的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度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作为专业工具的重要作用,熟悉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方法以及掌握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

对教师来说,教学内容组织的好坏,对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章的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整体规划,即对教材内容做整体的分析与研究,这样,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前后相连,首尾呼应,融会贯通,成为一体。同时还应为教学过程准备大量的适合教学需要的、针对性强的教学素材,最后再挖掘各种教学内容的前沿课题,为课程的发展做好准备。

另外,由于自考教考分离的特点,即教学和考试的组织实施是互相分离的,办学不办考,办考不办学。教师要想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还应经常留意历届的考试试题,对考试内容、考试标准、考试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把这些标准和要求带到日常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那些是考试内容,并重点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惧怕考试。

学校还必须经常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从事自考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提出各种宝贵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一起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制作出适合教学的教学课件,编写指导书、习题集,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

3.2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目前计算机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投影仪将教师操作过程及相关知识投射到大屏幕上,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的容量,使讲解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讲授内容做成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演示,信息量大,速度太快,学生无法做到边听课边做笔记,留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自考学生本身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也比较差,学习过程仍然以听为主,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首先应该精心备课,组织好教学内容。其次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对自考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根据授课内容应用下面一些教学方法:①归纳总结。教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注意经常总结所学知识,归纳出简明扼要的知识点,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尤其是对自考学生,更是要明确那些是重点,需要记忆就一定要记忆,需要掌握就一定要掌握。②互动教学。在课堂中,穿插学生参与操作、一起讨论、共同研究的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这样能调动自考学生的课堂积极性,③任务驱动。给学生布置具体的操作任务,并且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操作任务,教师也一定要检查学生的操作情况。在学生试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网络化教学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QQ、E-mail、BBS等方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化社会中的学习能力,而且也将教师从低层次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⑤单元测验和期末复习。对课程中基础知识章节可以进行单元测验的方式,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期末可以为学生印制纸制的复习资料,在考前反复练习,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考试过关率。

3.3 理论和实践并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只靠听课和看书是掌握不了的。要让自考学生真正掌握,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上机操作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学生的实践机会:①在教学安排上,减少讲课时间,增加实践课的比例,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再增加一些课外上机时间。②操作课采取小班辅导,确保每个机房(40~60学生)有一个指导教师,要辅导到位。还可采用同学间互相帮助的方式,确保达到基本的操作要求。③上机操作课内容要明确具体,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喜欢操作课,做到真正自己动手去完成操作任务。从作者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经历来看,上机安排一定的任务,能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操作。④强调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上网查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10

(1)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1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1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1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1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1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1半。

第1、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1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1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2、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1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1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1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2)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1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1、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3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1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