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全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设备安全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设备安全论文

篇1

二、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从设备设计阶段来提高其安全性

在设计生产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寻找生产设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设置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用自动化技术,以提高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在设计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生产设备相关零件的质量,要提高设备的强度,增强其刚度,以保障设备的稳定性。

(二)从设备操作阶段来提高其安全性

在生产设备的操作阶段要能够制定完善的政策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修和养护制度,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可根据每个单位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以发现生产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要定期的为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以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从而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发生安全事故。

(三)从设备管理阶段来提高其安全性

在实施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突出现代化管理的特点,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以使其能够熟练而安全的运行生产设备。在操作生产设备的过程中,不可超过设备所能够承载的负荷和适用范围,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守则中的规定来进行生产工作,以避免设备出现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要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增强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其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

篇2

由于煤矿开采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中小型煤矿不断被大型煤矿整合,这就造成了机电设备流转现象严重,一些机电设备在运转中缺乏稳定性,往往被转运于多个企业之间,导致设备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设备运转时间稳定性不足,因此,也就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使得设备运行环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设备使用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责任感,对于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或者发现问题后将责任互相推脱,这就极可能错过了设备的最佳维修时机。

1.2设备安装和使用环节不符合操作标准

一些企业在设备安装和使用初期的操作不符合标准是造成设备后续使用问题的根源所在,设备的使用要从选择,安装,调试,使用和养护等各项环节中严格把关,才能保证设备在运转中的故障发生率。然而,企业往往对于设备的先用和调试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设备的运行基础存在缺陷,影响了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技术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水平不高

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也是造成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技术操作水平跟不上设备操作需要,或者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导致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难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也造成机械由于操作不当引发过度磨损现象,直接降低其使用寿命。

1.4设备数量短缺,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

机电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况,这是由于企业为了尽量压缩生产成本,降低设备的购进数量或者使用老旧设备而引起的。一些设备经常被用于多项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的养护,造成磨损和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在生产环节中频频出现故障现象。

1.5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检修知识

管理人员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得专业知识,以便及时发现故障现象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故障原因判断。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管理人员大多都不具备专业性检修知识,对于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做不到有效管理,使得安全患不能达到及时排除。此外,管理人员的操作标准性还不甚规范,有待统一。

1.6机电设备运转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防护性措施

煤矿开采作业环境是极其恶劣的,所以机电设备不仅会长期受到地下水汽的严重侵蚀,还伴随严重的粉尘污染。因此,在设备使用之前,就应该做好设备的防腐蚀以及防尘处理,创造一个有利于设备保存和使用的环境。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员对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设备的过度锈蚀和老化,影响设备运转的灵活性,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效能。

1.7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培训不到位

新型煤矿机电设备大多需要高技术和高水平的人员来操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由于企业在管理部门中大多会任用关系人员,而不管其是否具备管理操作的能力,这就使得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化技术操作和管理需求,使设备效能使用和维护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1.8设备养护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受到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各个中小型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严重短缺现象,设备的购进数量远不能达到其生产需要,因此,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在所难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立足于增加对于设备的资金投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应该注意避免的危险性因素

由于煤炭开采行业自身环境的局限性,导致由于设备管理不善的原因所造成的开采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设备的日常操控都由人员来完成,所以,设备管理问题发生的源头多数是由于人员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当所引发的。要想加强设备管理效果,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就必须从多方面环节入手,避免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性危险因素。

2.1重视机电设备中存在的漏电隐患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由于漏电措施设置不当所引发的漏电现象。一旦发生漏电现象,轻则造成电路短路和设备停转,重则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爆炸事故,因此对于设备的漏电现象管理要予以高度重视。其一,要在设备安装使用时注意接地防护措施的设置;其二,注意日常电线和设备端口的检测,防止漏电现象的发生;其三,电线和设备连接作业要符合安全性标准,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最后,要对设备安装漏电防护措施。

2.2注意防止电流超过设备最大负荷量

在设备使用时,要注意电流的合理与均匀的分配,避免电流过度集中到一台设备或同时进行多台设备的运转,以防止电流负荷较大引起的安全事故。2.3防止发生由机电设备引起的瓦斯爆炸现象煤炭开采作业环境中粉尘含量非常高,经常会出现由于粉尘聚积量过多所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在设备开采时,要尽量避免粉尘过于集中,及时清理和排放多余的粉尘污染无,并注意人员的安全性操作,防止发生因电火花在粉尘集中处引发的爆炸事故。2.4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安全监控系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也是机电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矿井监控系统是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及管理2.5防止人员触电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等技术法规。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1)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如采取栅栏门隔离、设置闭锁机构等;(2)设置保护接地;(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5)维修时使用保护工具。

3如何提高煤炭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3.1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加强机电设备的专项巡检力度,严格落实管理、维护责任,提高维护质量。突出抓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对全部设备实行“包机制”,实行编码管理,坚持“三定”原则,应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切实提升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3.2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可靠运行能力

煤矿机电设备由于运行时间过长和忽视维护保养而造成较多不必要的事故。因此,日常维护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首先,要在设备的正确使用上下功夫,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所有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正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规律,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时间。其次,日常维护保养要把好三关,包括对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部件要做好防爆处理,对外壳要及时进行整形恢复,要对防爆间隙等参数进行测定,严格按相关检修标准执行;对进行检修过的设备进行验收,要由检修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负责,要对相关技术参数做出详细的记录,填写验收日期、人员、故障原因、配件更换情况后,方可入库待用;在下井使用前,还要进行试运行,要凭设备检修验收合格单进行下井使用证的签发工作,设备无证不得下井使用,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3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的管控能力

目前,各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设备出现问题后即开始进行维修,未能有效利用检修时间,给正常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制约。因此,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应该把设备的寿命周期作为一个管控体系,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要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检修周期、配件使用时间等内容入手,建立设备运行和配件消耗数据库,完善设备跟踪管理,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的转变。

3.4建立质量和安全验收体系,提高设备检修效率

要建立检修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对设备检修的质量与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修效率。检修后的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后,要实行“四员联合验收制”,由检修人员、安装人员、操作人员、现场质量验收员在设备检修记录表上联合签字。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质量关。

3.5强化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消耗

技术改造是企业走向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

3.6构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行。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使用维护保养上要做好全程的信息管理和维护好设备的综合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为各型设备提供了及时、准确和详细的数据资料,可有效的规范机电设备的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3.7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这就被称为是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也可以说是用来约束管理人员的,使得机电设备在运行时可以有规可依,因此,完善制度规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进入了现代化,但是制度规范还没有得到完善,并且管理人员的执行和落实制度规范没有到位,这就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操作不当、现场管理不严、维修不全面等等。

3.8建立分片责任管理机制

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很容易管理不到位,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可以实行分片责任管理。机电设备按照工作面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因此可以对其按照各个工作面为一单位对其进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简单。而且这样可以使各个单位之间进行比赛,有了单位之间的相互比较,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促进煤矿企业更好的发展。

3.9加强设备安全运行的档案管理

规章制度是规定设备在安全运行时所遵守的制度,然而只有规章制度是不完善的,还需要了解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建立设备安全运行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到设备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对设备进行维护。

3.10构建安全运行控制体系

3.10.1质量监控质量是一切产品的保障。在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把好质量这一关,不能错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所有有关机电设备的制度、配件等等都要有质量的保证。3.10.2检修控制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检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要遵循有关的制度。在对机电设备检修前,要有详细的检修计划,在检修的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记录,检修结束后还需负责人签字并建立档案。3.10.3维修养护为了使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过程中减缓设备零件的磨损,并且减少维修的工作量,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3.11提升员工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同样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离不开员工的职业素质。煤矿企业应当在员工上岗之前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制度规范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篇3

二、在重型设备制造中的问题

重型设备的广泛应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作用。然而就目前来讲,在我国的重型设备制造中仍存在许多噬待解决的问题。

2.1预算问题

对于每一个重型设备制造的项目,在进行施工前都应该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计算,其中市场调研尤为重要。目前,机械设备制造商和商众多,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各不相同,存在差距。在招标前,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是机械设备招标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对某类设备而言,随着设备的品牌、销售渠道、售后服务、采购数量的不同,购置单价也不同,还有就是作为预算人员的个人职业道德问题,不同的人对于各种诱惑很有可能做出非最合适的预算。预算问题是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的关健文题,做好预算是为以后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2.2生产效率问题

生产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现在重型设备制造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机械制造的程序相当繁琐,当代机械制造业主要采用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和重复大批量生产等多种方式。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设备资源也随之变化,产品中各部件制造周期不统一性和产品工艺路线的不确定性,造成管理对象动态多变,生产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因此,需要从每一产品的交货期倒推,周密安排各部件、零件、毛坯的投入。繁琐的程序就要求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不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耐心与细心。此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如:能源供应不足(电力、机油等)、工作人员更换和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同样会降低生产效率。

2.3产品质量问题

机械工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尤其是产品质量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与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在我国进行制造施工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监管往往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到实处。施工过程施工手法粗糙,不按规定执行,存在质量缺陷。一些不合格的零件被安放在机械的重要部位一直导致重型设备过快损耗,不到使用年限就被迫退役,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不仅如此,重型机械设备的质量不合格,很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伤亡事故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2013年青岛市的输油管道的剧烈爆炸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我们应引以为戒,不能让惨剧再次发生。

三、解决问题确保安全管理的方法

结合我国重型机械设备制造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能够制造出具有很高精细度的产品。这些国家的产品一般都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设计。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参数化建模软件Pro,Engineer、计算机辅助产品工程(CAE)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并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加工技术方面也广泛地采用了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等。因此近几年来,发达国家主要是致力于一些更尖端的制造技术的研究,欲寻求一些新的技术出路,并研究出了一些更先进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化系统、并行工程等。所以我们更要有决心去解决这些问题。

3.1合理的设计

项目的前期设计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所在。设计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就应该思考设计是否合理,关于设备的使用质量,预算是否合理。设计的最初阶段是需要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进行需求性分析,依照实际的用途来进行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到实用性以及经济性,平衡两者的关系。设计中需要加入新技术,让设备的质量更加高。各种规格和参数的制定都要结合设备的预期性能来进行设计,保证各项参数都符合要求参数的选取,可以以现有的一些设备参数作为参考,取得比较准确的参数。设计时还需要多设计几个方案,从中挑选出最佳方案。为了保证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模拟实验,满足设备的运行需求,取得更加精确的参数。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来调整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不利现象。

3.2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任何一个制造项目的完成都需要数以百计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做出优质的产品。对于制造程序繁琐的重型设备来说,更加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大致的方法比如: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

3.3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是人才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最后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3.4强化安全监察力度

安全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安全法规、标准的规定。加强对重型设备的安全监察。(1)重型设备制造资格进行安全认证,对生产的设备产品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验,安全质量不合格的设备产品不得出厂,把好产品制造的安全质量关;(2)对从事重型设备安装、维修的企业实行安装、维修资格的安全质量认证,不具备从事重型设备安装,维修能力的企业,不得承担重型设备的安装,维修业务,把好重型设备安装、维修的安全质量关;(3)把好重型设备安全技术检验关。对新安装的、大修的、改变重要性能的重型设备进行特殊的安全技术检验、经检验合格并发给使用合格证后方准投入运行。对在用的起重型设备进行定期(每2年)的常规安全技术检验,未经检验合的重型设备不准继续使用;(4)对重型设备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严肃处理。

篇4

引言

就电子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而言,我们的设备在电磁兼容等方面取得了较全面、深入的进步;然而在安全试验和设计方面差距仍较大。只有先深刻理解了关于安全试验的标准与要求,才可能有针对性地做出设计和改进。

1电子产品安规试验的一般原则要求

试验之前应理解如下一些原则要求。

1)产品安全测试前,应首先确认设备的移动性、设备对电击的保护类型、与电源连接的方式、以及污染的等级等;

2)列出所有经过认证或未经认证的安规元器件的清单,确定是否应作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规范规定的有关试验;

3)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型式试验,应在一个样品上进行,该样品应承受全部有关试验;

4)如果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已清楚地表明某一试验对设备不适用,则该试验就不应进行;

5)当元器件未由公认的试验机构认证,该元器件应作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承受本规范规定的有关试验;当元器件已由公认的试验机构认证,符合与有关的国家标准或IEC元器件标准相协调的某一标准时,不承受有关的国家标准或IEC元器件标准中规定的那部分试验;

6)跨接在危险电路和安全电路间的封闭和密封的零部件、及灌封零部件,应承受相应的温度循环试验和潮湿处理试验,然后再进行抗电强度试验,检验其是否能提供足够的绝缘;

7)MOS器件和IGBT器件的封装材料属于已认证的材料,不进行耐热、防火及抗电强度的试验。

2电子产品安全试验项目与要求

2.1温度循环和潮湿处理试验

对跨接在危险电路和安全电路间封闭的、密封的、和灌封的零部件,应承受相应的温度循环试验和潮温处理试验,然后再进行抗电强度试验,检验其是否能提供足够的绝缘(吸湿材料的判定,必要时可通过潮湿试验处理后进行抗电强度试验来确定)。

该试验不做任何判定,仅用于抗电强度测试前对器件的处理。

2.2介电强度试验

检验设备中元器件使用的绝缘材料是否具有足够的抗电强度。在进行抗电强度试验前须进行模拟发热试验,使这些元器件和部件处于充分发热状态。

试验期间,绝缘不应击穿。当由于加上试验电压而引起的电流,以失控的方式迅速增大时(即绝缘无法限制电流),则认为已发生绝缘击穿。电晕放电或单次瞬间闪络不应算是绝缘击穿。

2.3机械结构试验

2.3.1机架稳定性试验

试验分下列4项,每项单独进行。

1)当使设备相对于其正常垂直位置倾斜10°时,该设备不应翻倒;

2)对落地设备,在距离地面不超过2m的最不利的高度上,沿任意方向施加大小等于设备重20%的力(但不大于250N),该落地设备不应翻倒;

3)对高度≥1m,质量≥25kg的设备,在距离地面不超过2m的最不利高度上,沿任意方向对设备施加大小等于设备重量20%的力(但不大于250N),该落?设备不应翻倒;

4)对落地设备,当将800N恒定向下的力,在最大力矩点处施加到任何水平工作表面上,或施加到距离地面高度不超过1m,具有明显支点的表面上,该落地设备不应翻倒。

如果各装置设计成固定一起、且不作单独使用的情况,则不须考虑单个装置的稳定性。

2.3.2部件恒定作用力试验

本试用来验检验设备的各部件是否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具体方法是,用试验探头对操作人员接触区内的整台设备、或内部的零部件施加30±3N的恒定力,持续5s。

对手柄、操作杆、旋钮、液晶的屏面不进行该试验。

2.3.3外壳的恒定作用力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设备防护外壳的机械强度。

试验应使用能在直径为30mm圆形平面上,进行接触的适用试验工具,对固定在设备上的防护外壳施加250±10N的恒定力,持续5s。

2.3.4钢球试验

可取样品的完整外壳、或能代表其未加强的面积最大部分进行试验。

1)垂直冲击力试验样品以其正常的位置支撑好,用一个光滑的实心钢球,使其自由落到样品上进行试验;

2)水平冲击力试验将该钢球用线绳悬吊起来,并使其象钟摆一样,从垂直距离为1.3m处摆落下来进行试验;如果摆落试验不方便,则可以将样品相对于其正常位置转90°安装,进行垂直冲击试验,模拟对垂直或倾斜表面的水平冲击试验,以此来代替摆落试验;

必须注意钢球试验不应施加到设备的液晶显示屏和压板玻璃上。

2.3.5跌落试验

本试验仅适用于检验手持式设备和直接插入式设备的机械强度。

将完整试验样品从1m高度处,以其最不利结果的位置自由跌落到硬木表面上,样品应可承受3次跌落冲击。

2.3.6应力消除试验

由整台设备构成的一个样品(或由外壳、连同任何支撑框架一起构成一个样品),放入气流循环的烘箱内承受高温试验,烘箱温度要比温升试验时在外壳上测得的最高温度高10K(但不低于70℃),试验时间为7h,试验后使样品冷却到室温。

2.3.7把手及旋钮松动试验

如果把手、旋钮、夹具、操纵杆松动会引起危险时,则应以可靠的方式固定,以便使在正常使用时不会松动。不应使用封口胶和类似的化合物来防止转动;如果把手、旋钮等是用来指示开关或类似无转换位置的、而且它们置于错误位置时易引起危险时,则设计应保证不能被置于错误的位置上。

对把手、旋钮、夹具或操纵杆等元件,在轴向施加作用力1min,试验抗拉脱能力;试验中,把手、旋钮、夹具、操纵杆应不会松动、或不能被置于错误的位置上。

2.4耐热和防火试验

应注意,在进行耐热和防火试验时可能会冒出有毒的烟雾;所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试验可以在通风柜中进行,或者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但是不能出现可能会使试验结果无效的气流。

2.4.1防火外壳的可燃性试验

对于总质量超过18kg的移动式设备和驻立式设备按如下要求进行试验。

1)应用3个样品进行试验,每一个样品由一个完整的防火防护外壳组成(或由防火防护外壳上代表壁厚最薄部分、而且要含有通风孔在内的切样组成)。

2)样品应按其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安装。在试验火焰施加点以下300mm处铺上一层未经处理的脱脂棉。试验火焰应加在样品的内表面,位于被判定为靠近引燃源,而有可能被引燃的部位。

对防火外壳的内材料也要进行如上的可燃性试验。

2.4.2大电流起弧引燃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样品在大电流起弧条件下的可燃性。

用一对试验电极以及可变电感性阻抗负载,与交流220~240V,0~60Hz的电源串联进行该试验。引燃受试样品的飞弧平均数量对于V0级材料不应少于15,对于其他材料不应少于30。

2.4.3灼热丝引燃试验

检验样品的可燃性。试验开始时,电路被通电以使电流通过热丝产生0.26(1±4%)W/mm的线性功率密度,试验将继续到试验样品引燃120s止。当引燃发生或已经通过了120s时,中断试验并记录试验时间。

对于绕线部分已经熔融但仍未引燃的样品,则当样品不再和所有热丝紧密接触时,试验应中断。

2.4.4灼热燃油试验

也是检验样品的可燃性。

将一个有完整防火防护外壳底部的样品,牢固地支撑在水平位置上。在该样品的下面约50mm处放一浅平底盘,盘上铺上一层大约为40g/m2的漂白纱布。

取一个带有浇注嘴和长勺把的金属小勺,在试样上的开孔上方约100mm处,以大约1mL/s的流量,将勺中的灼热油全部平稳地倒入该图形开孔的中央。

在这两次试验期间纱布不应被引燃。

2.4.5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按如下项目分别进行。

2.4.5.1V0,V1或V2级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先检验样品的可燃性级别,然后选取该材料或组件的10个样品,放至试验火焰上,任一样品上火焰燃烧的持续时间,对V0级不应超过10s,对V1级或V2级不应超过30s。

2.4.5.2HF1,HF2或HBF级泡沫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先检验样品的可燃性级别,然后将一个样品平放在钢丝网上,样品的一端与钢丝网的上弯端相接触(对组合材料的样品,应将其泡沫塑料的一面朝上放置)。将样品放至试验火焰上,灯焰应移到样品的下方停留60s,然后将灯焰移开。

此后,应在另外9个样品上重复进行本试验。

2.4.5.3HB级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先检验样品的可燃性级别,然后先用夹子将样品夹住,并使样品的纵轴线成水平方向,横轴线与水平方向成45°。将一块平整的钢丝网水平支撑在距样品最低缘以下,并使样品悬空端正好直接位于钢丝网边缘的正上方。

再将灯焰移到样品悬空端的规定位置停留30s,或者烧到25mm标记线为止,然后移去灯焰记录时间。燃烧或灼热燃烧从样品较低缘的25mm标记线燃延至100mm标记线为止,然后计算燃烧速度。

2.4.5.45V级材料的可燃性试验

先检验样品的可燃性级别,然后用安装在环形架上的夹子,将每一根条样从其上端夹住,而且应使试验条样的纵轴线成垂直方向。本生灯支撑在安装件的斜面上,使该本生灯的灯管相对于垂直方向处于20°的位置。试验条样的窄边应面对本生灯,在火焰施加点的下方300mm处铺上一层未经处理的脱脂棉。

火焰应与垂直方向成20°角施加到条样底部两个棱角中的一个棱角上,使蓝色锥焰的顶端能接触到试验条样。火焰应施加5s,然后移开火焰停烧5s。该操作应重复进行,直到每一根条样全都烧了5次为止。

2.5外形结构防触及试验

可通过本试验检验设备的防触及性(电击及能量危险)对外形结构的防触及性,在目测无法判定的情况下,可利用试验指和试验针进行试验判定。

2.5.1用试验指进行试验

试验时,首先将可拆卸零部件(包括熔断器座)卸掉,并使操作人员可触及的门、盖等打开,然后将试验指外壳上的开孔时,不应触及规定的危险零部件。

2.5.2用试验针进行试验

试验时,当试验针插到外部电气防护外壳的开孔中时,试验针不应触及带危险电压的零部件。试验时,可拆卸的零部件,包括熔断器座和灯应保持就位,操作人员可接触的门和盖罩是关闭的。

2.6接地电阻测量试验

接地电阻测量试验主要检验接地保护的可靠性。

测量时可利用专用测量仪表,或用测量接地点的电压和电流的方法经计算得到电阻值。

应测量保护接地端子或接地接触件与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压降,然后根据试验电流和该电压降计算电阻值。电源软线中保护接地导线的电阻值不应计入该电阻测量值内。

接地端子或接地接触件,与需要接地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电阻不应超过0.1Ω。保护接地导线不应串接开关或熔断器。

2.7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试验

检验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2.7.1爬电距离测试方法

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2.7.2电气间隙测试方法

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界面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2.8电源软线的拉力试验及通流量的测试

电源软线应承受规定的稳定拉力25次,拉力沿最不利的方向施加,每次施加时间为1s。

试验期间,软线不应受到损伤,可通过外观检查以及在电源软线导体和可触及的导电零部件之间的抗电强度试验来检验,试验电压为3000V。

试验后,软线的纵向位移量不应超过2mm,该软线的连接处也不应有明显的形变。

2.9接线端子导线安装试验

检验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的可靠性。

从具有适当标称截面积的软导线的端部,剥去约8mm长的绝缘层,使该多股导线中的一根线悬空,然后将其余线束完全嵌入并夹紧在接线端子内。

在不向后撕裂绝缘层的条件下,这根悬空的线应沿每一个可能的方向弯曲,但不要围绕隔离保护物锐弯。

2.10电源接口稳态输入电流测量

设备应在正常负载的条件下,以及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中的最低电压的条件下,待输入电流达到稳定时进行测量。

预定直接由电网供电的设备,其电路的最小电源容差应按额定电压的10%来进行设计。

2.11温升试验

在正常使用时,设备及其零部件不应产生过高的温度。

一般应采用热电偶法来进行测定,而测量绕组的温度时可采用电阻法。

规定的最大温升限值是基于设备工作时室内温度为25℃的假设作出的。试验期间,室内环境温度不要求保持在某一规定值上,但须记录。

试验应在样品正常负载条件下进行,首先记录试验开始时的室内环境温度,然后打开电源,使样品工作在正常负载的状态,保持状态观察温度变化,当温度达到稳定时,记录此时零部件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2.12对地漏电流测量试验

检验设备电源部分对地漏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对无保护接地的II类设备,应对操作人员接触区内的导电零部件,以及对贴在可触及的非导电零部件上、面积不超过10cm×20cm的金属箔进行试验。金属箔在被试表面上应占有最大可能的面积,但不超过规定的尺寸。如果金属箔的面积小于被试表面,则应移动金属箔,以便能对被试表面的所有部分进行试验,应注意避免该金属箔影响设备的散热。

2.13异常工作和故障试验

2.13.1元器件的异常工作试验

检验当部分元器件工作异常时,或者误操作后,对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危害程度。

试验时应使设备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电压下工作,并在设备上或模拟电路上,一次施加一个下列规定的条件进行试验。

1)当该机电元件正常通电时,应将其机械动作锁定在最不利的位置上;

2)如果某个机电元件通常是间断通电的,则应在驱动电路上模拟故障,使该机电元件连续通电。对出现故障时不易作人员察觉到的设备或机电元件,连续通电时间持续到建立起稳定状态或引起其他后果为止,对其他设备或机电元件,持续5min或引起其他后果为止。

2.13.2元器件故障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除电动机、变压器和机电元件外的元器件和电路。

首先通过检查设备、电路图和元器件规范,以此来确定出可以合理预计到会发生的那些故障条件。

如果设备有多个插座连有同一个内部电路,则只须对一个样品插座进行试验。与电源输入有关的一次电路的元器件(如电源线、设备耦合器、EMC滤波元件、开关等),它们互连一个故障条件。

2.14安全电压试验(ELV)

小于42.4V的交流电压或是小于60V的直流电压叫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电路仅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在导体与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或直流值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一般仅靠基本绝缘而没有接地,所以不允许操作人员触摸。

2.15SELV可信性试验

对于SELV(即安全特低电压电路),应进行下面的破坏性试验:

1)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模拟基本绝缘击穿或单一元器件损坏,测试SELV电路的电压;

2)在一个或几个互连的SELV电路内,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其任何两个可触及的电路零部件之间的电压或与保护接地端子之间的电压;

3)模拟单一基本绝缘失效、单一附加绝缘失效或某一个元器件失效时,用示波器测量SELV电路可触及的零部件上的电压。

2.16标牌耐久性试验

可利用本试验对标牌的耐久性进行检验。

首先,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用手擦拭15s,然后,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用手擦拭15s,试验完成后标记仍应清析,标记铭牌应不可能轻易被揭掉,而且不应该出现卷边。

2.17安全标志的检查

通过目测观察,标识的原则要求是:

1)设备上必须有能保持长久、清晰易辨的标志或标牌,应给出安全使用设备所必需的主要特征,如额定参数、接线方式、接地标记、危险标记等;

2)由于设备本身的条件所限,不能在其上标出时,必须以其他方式清楚、可靠和有效地将应注意的事项告诉使用人员(例如用操作说明书或安装说明书的形式),在此情况下,这种文件应视为设备的组成部分;

3)设备上应该清楚地标出制造公司、牌号或商标,如不好实现,则可印在包装箱上;

篇5

二、强化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煤矿生产中井下生产是重要环节,井下生产中的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对生产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强化对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不但关乎煤矿生产安全,更关乎生产效率。机电设备在井下长期运转,工作负荷大,为了确保安全,必须根据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计划进行严格的使用管理,管理的前提是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只有有据可循,才能真正的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在建立健全井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后,井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才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2.设立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或者岗位对于制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除了依靠井下工作人员的执行,更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保障执行,在很多的煤矿中早就设立了这样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或者岗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功能落实的不到位。笔者认为应当强化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功能,促进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与管理部门进行密切的协调和配合。作为设备管理部门,要对井下机电设备建立起一套专门的管理,就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维修等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并建立起标准化,保证接触井下机电设备的人员能够按照标准行事。与此同时,对于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采购,也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必要时可以安排专人进行负责;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运行也要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据此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以便能够尽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降低安全隐患。

3.加强井下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环节负责人以及制度等方面的监管基础之上,还必须要对设备的监管力度进行强化,促使煤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企业自身的利益当作是工作的基础。煤矿生产中要求按照进度要求安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实践中有效的做法就是将不同的技术指标作为考核内容下发至各个单位,对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运行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考察,促使煤矿生产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安全警惕,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应的标准规范。在贯彻落实机电设备管理的制度规范过程中,煤矿企业,在各级下属部门也要设置专门的负责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将机电设备的相关情况上报给部门,在发现问题时按照有关的维修管理制度上报请修,时刻保证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除了以上措施,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措施可以实施,总之,为了降低井下机电设备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一定要做好措施防范。

4.自动填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自动填料装置。物料车将物料送到填料工位,将物料卸入填料装置的后料斗,此时,拉动挂在后料斗起吊钩上的手拉葫芦,料慢慢滑入填料装置前料斗。继续操纵手拉葫芦,此时,在物料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缓缓流向出料口,料慢慢进入料腔内,即完成填料过程。由于混合料含石灰和沙子,流动性较差,易堆积,还应定时疏散。

篇6

2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标准、设备质量、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设备维修中、轻保养等方面存在问题。

2.1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目前,矿山机械设备种类丰富,达数百种之多。但是现行的安全标准仅包含了一部分矿山机械设备,离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还差一大截,可见矿山机修设备的安全标准不完善。此外,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因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只重视企业生产量的提高,把安全标准抛在脑后,对机械设备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从而导致安全质量标准下浮,为矿山作业埋下了事故隐患。

2.2矿山机械设备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矿山机械设备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偏远乡镇中还依然使用着年代久远的老矿,这些老矿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再加上当地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不到位,矿井采矿条件简陋、采矿方法老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新矿、大型矿的机械设备主要也还是国产,只有部分在使用国外引进的机械设备和开采技术。

2.3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矿山生产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性质危险、工作任务繁重,很难引进高素质机械专业人才。因此,许多企业招聘的设备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有些操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正规培训就上岗作业,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违规操作,造成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矿山机械伤亡事故80%以上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

2.4机械设备重维修、轻保养

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维修、轻保养的现象。在日常的设备的检查、保养中,一些操作人员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养设备,致使机械设备带病工作,最终小隐患变成大故障,这样既导致了设备修理成本的增加,又造成了设备使用寿命的降低。

3完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路径

3.1完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加大执行力度

首先,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参照国际机械安全标准,再结合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积极完善安全标准,使新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使矿山企业在生产作业上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标准。

3.2整改矿山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淘汰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老矿,建造一批安全性高、采矿条件适宜、设备先进的新矿、大型矿。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设备和科学的采矿技术,提高整个矿山机械的运行效率。

3.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管理质量好坏。矿山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操作人员制定不同的内容,定期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减少矿山作业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矿山企业有序生产和经济效率提供有效保障。

篇7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50%以上的比例都是开采煤矿所需要的设施与设备。这些设备是煤矿企业正常生产运作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故此,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事实上,当前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中的机电设备都出现了问题,有些是陈旧老化、还有些缺乏必要的维修与保养,这无疑会给企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确保开采的安全性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重大煤矿安全开采事故80%以上都是因机电设备管理的疏忽而造成的煤矿生产工作中,安全是第一要素。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0%以上都是因设备出现了电火花造成的,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管理不当,抑或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煤矿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够确保开采的安全性。

2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设备的管理策略

2.1提高使用设备的人员的素质

煤矿企业的从业环境相较其他行业来讲较为艰苦,加之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因此,难以留住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且企业煤矿开采的一线人员大都缺乏经验、专业技能知识不足,水平较低,没有安全意识,极容易导致安全开采事故的发生。而这些频发的安全事故引发了员工的恐慌与不安感,致使人才流失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因此,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但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刻不容缓。人是煤矿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事实上,所有的一切活动均与人的行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煤矿开采工作也也不例外,因此,提高机电设备使用人员的素质能力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甚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要重视对一线员工的实操培训,举办思想教育座谈会,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演练,培养员工的实战反应能力以及安全处理故障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整体素质。一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是确保煤矿安全开采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提高员工的实操水平,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

2.2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

在煤矿企业生产运营中,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只重视煤矿的产量以及煤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开采煤矿的主力军———机电设备的关注少之又少。这就是煤矿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严谨性的根本原因。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与体系是企业得以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煤矿企业来讲也是如此。作为煤矿企业最重要的安全管理部门,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维护、管理机电设备。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相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应该发挥的职能,反而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煤矿生产方面,并未履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管理煤矿机电设备的职责。除此之外,煤矿企业内部也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并没有专门设置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定期对企业内部所有参与运行的机电设备进行大范围检修,长此以往,机电设备存在的遗留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极其容易引发大范围内的设备故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故此,要制定合理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规范员工的设备使用行为,认真执行设备的管理、维护与保养制度。按照企业具体的情况详细规范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操作行为,将使用机电设备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制度管理里面,确保有章可循。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由煤矿开采转移到安全生产方面,并赋予设备管理部门一定的安全管理权力,而设备管理部门也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构建绩效惩处机制,激发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激情。此外,还需要注意制定检修、保养设备的规章制度。机电设备每天都会完成许多高负荷的工作,工作强度也比较大,故此,必须定期检测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与处理。在检修设备时,要以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为重心,而非仅仅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从另一方面来讲,做好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

2.3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理念

意识是行动的先驱者,只有提高了安全管理意识,才能确保煤矿企业安全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要意识到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实现上传下达,形成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浓厚氛围,实现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层要重视,员工要有意识,这样才能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要及时淘汰或者改造不合理的机电设备,及时维修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切实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借助信息化技术了解机电设备运用的各项参数,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企业设备的详细情况,制定较为完善、合理、科学的维修计划;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监督、管理正在运行中的设备,确保机电设备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在煤矿开采中,安装机电设备时要选择合适的矿井,不能忽视矿井一味追求设备的低成本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记,选择合适的矿井是设备得以正常运转的主要影响因素;重视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与安全环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篇8

要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其出发点为逻辑控制管理,根据相关的安全评估结果使机械设计方案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使得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符合全部的安全要求,更好的实现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及安全控制管理。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严格遵照国家的相关进行设计工作,使得所设计及制造的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工艺操作流程得到较好的安全保证,从而使得自动化安全系统的设计得到更深一步的优化,质量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1.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价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相关的安全风险进行综合且全面的分析,并对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及优化,从而有效的增强机械设备安全能力,为机械的安全操作及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在机械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要将设计方案及设备控制模式两者进行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机械设备的整体控制能力均得到提高。此外,在进行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风险评价时,要对存在的诸多安全危险点进行彻底的、详尽的分析,使得机械设备自动化安全能力及机械控制管理工作质量都得到全面提升。在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中,要特别强调安全限制的作用,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使用章程,在机械的有效寿命周期内,要时刻对机械自动化设备进行安全控制管理,从而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全面发挥机械设备的安全及控制水平。基于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正确操作及使用,可以较好的实现对机械的安全风险分析,有助于机械安全控制管理水平的完善及提高。

1.3机械设计中自动化设备的风险评定

机械设计中要对设备进行自动化安全风险评定,才能更好的减少安全风险,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机械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迭代过程越来越复杂,需要从风险识别的全过程出发,不断加强自动化设备安全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自动化控制能力。机械设计中自动化设备的风险识别要从信息确认开始,保证机械设计风险自动化迭代符合安全控制的要求。

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的基本原则

2.1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要符合机械功能要求

在进行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管理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满足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即其各项安全自动化控制功能要得到全面的保障。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要符合核心功能的要求,保证机械信息和设备控制能够符合技术指标的要求。在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具体操作过程当中,要结合其设计、制造及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安全掌控,进而从基础上提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安全控制管理水准。

2.2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要利用先进技术

我国原有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水平与西方技术发达国相较起来,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想使我国的相应技术得到快速的提升,就要虚心向先进国家学习,学习其先进行设计及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管理不管从产品还是从系统角度出发,不断提高机械设备自动化安全控制能力。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安全控制要以技术为主,才能保证机械能够完成智能化功能,同时能够满足人性化的安全管理要求。机械设计自动化安全设备管理要对各种加工设备的框架进行优化,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不断增加输出设备的功能。在能量转换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各种能量转换能够安全可靠,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能力。

2.3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控制要坚持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控制要从产品故障管理角度出发,保证机械设备能够进行自动化故障处理,提高机械设备的控制管理能力。机械自动化控制与产品优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机械自动化产品要和安全智能化控制紧密融合,保证各种机械设备的诊断、处理和监控能够符合安全控制的基本原则。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控制要从操作环节出发,减少机械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对机械设计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控制,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灵敏度。机械设备安全控制管理要从方便操作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机械设备中各种自动化产品的功能要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操作流程能够符合设备控制管理的要求。通过对机械设备各种安全程度的控制,达到优化操作的总体目标,从而能够全面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指标要从不同的周期出发,积极引进新的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对安全控制的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

篇9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城市住宅区的不断增加,使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工程施工的发展,抢速度、保质量、要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对工程进行施工的问题。传统的人力,简单机械的施工方式已不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只有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都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一、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科学,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1)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7)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1.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1.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1.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

1.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1.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二、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经济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2.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三、结语

篇10

2加强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关键

特种作业非常容易引起人员伤亡,而且会对周围的设施造成重大的危害。许多重大的事故要么因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所引起的,要么是因为受到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故此,对人、设备的安全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能够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就对特种设备与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法规。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防止化工生产事故的发生。而抓好特种作业以及设备的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切实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由于化工生产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连续性较强、(2)易燃易爆物质多、(3)工艺复杂多变、(4)承压设备工作条件较为恶劣,这些特点就对操作人员作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具备对事故进行准确判断并加以分析处理的能力。若操作人员对化工生产特点不够了解,对工艺设备也不够熟悉,对仪器仪表的性能不加以了解,那么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异常现象,那么势必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甚至会出现误判以及错误的操作,致使事故状态进一步扩大。抓好安全技术培训主要目的在于使作业人员的专业操作技术得到提升,能够防止他们出现违规操作[3]。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安全教育入手,要对企业的安全教育体系予以完善,要通过专业的培训,促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对生产的特点以及工艺流程有着深刻的了解,要对设备结构有所了解,对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要增强特种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用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

2.2进一步加强对现场的管理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现场管理是其中的基础,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场安全管理如果没有做好,那么事故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要求化工企业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对生产现场的有关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人”、“机”、“料”、“环境”等,此外,针对作业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事故的发生通常受到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第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以便更好的消除事故的隐患,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要切实做到有章可循。(2)要对现场检查工作加强管理,制止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要对不安全因素的(上接第257页)作业岗位加强监督,落实安全技术措施[4]。(3)结合生产的具体情况,开展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使特种操作人员能够掌握分析事故的方法,能够提升他们处理事故的能力。

2.3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设备安全性能的优劣,对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化工生产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在生产个过程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故障都会对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设备没有一个稳定的运行,也就难以形成高产量,设备的安全性能如果较差,那么其在运行时的故障也会较多。设备如果经常性的出现故障,那么会极大的浪费原材料,会导致生产装置的运行受到威胁。就锅炉压力容器而言,由于其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再加上其长期受到工艺介质的影响与作用,设备本体、安全装置等容易产生磨损、变形等缺陷,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除,那么有可能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近些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特大承压设备爆炸事故,都说明了设备安全性的重要性。要想确保化工装置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就需要从设备的安全性方面着手。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5]:(1)对工艺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出现超温、超负荷运行;(2)对设备的维护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及时消除设备所呈现的隐患。(3)对设备运行中的状态加强监测,并定期加强设备安全性能的检验。(4)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修理,要保证检修的质量。

3结语

综上,对特种设备加强安全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维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而要实现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就需要加强对特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对生产流程、机械设备内部构造等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便在遇到问题以及故障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处理;需要加强对现场的管理,以便更好的消除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要切实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将一些内在的隐患进行及时的检修,以确保设备本身的安全运行。如此,就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特种设备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进而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

作者:邢立伟 单位: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汪兆武.强化特种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是维系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化工劳动保护,2001,02:44-46.

[2]汪兆武.强化特种设备管理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J].泸天化科技,2001,0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