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7: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学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学科论文

篇1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实践活动,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姿的内容、不断延伸的空间,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供了新的平台,这远比单纯的就文教文、简单的枯燥分析更能吸引孩子,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正面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文是母语的教育课程,实践的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由于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有着更为直接、更为感性的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克服语文写作中的心理障碍。长期以来,害怕写作的心理一直困扰着学生,除了写作比较难,有的教师指导不得法的原因外,主要是孩子存在着“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孩子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自然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在实践活动中相机指导,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实际上消除孩子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积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

学校。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据调查统计,大部分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校园内获得的。这种在老师的组织下,以班级授课制为形式的实践活动,更易于得到学生的响应和家长的认可。所以,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本班,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报告会、辩论会、各项竞赛等,都是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社区在这里特指的是以孩子的家为中心,构成学生生活、活动的一段区域。毕竟每一个孩子在社区的时间更长,我们要把孩子学习的场所从封闭的学校开放出来,这时,家长和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成为指导者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因指导者不仅仅是老师,更能张扬孩子的个性,因其人数少,更易于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可以说,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为社区服务,是在该空间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社会的范围比社区来得更大,其中包含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更为丰富。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热门话题、生活事件……无一不是实践活动的好题材。只要我们细心挖掘,这空间可以任学生高飞,任学生腾跃。在这空间中开展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常见形式

篇2

我们先来说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去整合学科课程,二是信息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整合在它的初级阶段,可能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似,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是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也就是说,“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语文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纹丝不动,肯定只能和信息技术简单“拼合”,或勉强“贴”上去的负担。所谓“整合”,就是必须有所“整”,而后才有二者的紧密融合。

从这点看“整合”昭示着这样一种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一次挑战。

语文教学面对的既是未来的挑战,也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更是对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材面对的是空前广袤的视野,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的条件;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都将在极大程度上补突破,是师生互动将在过去难于想象的同步、异步等多种方式下实现空前的优化。这一改革,不会割断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它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起步;但只有充分看到改革的目标、条件、方法都与以往的语文教改迥乎不同,步子才能真正迈出去,迈得高远。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知识、能力、素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掌握、素养的形成三方面为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传媒的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而建立以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基于文本、语音、图形和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支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示,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师生双方的交流,如讨论、辅导和答疑等,确保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它最终要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实现改造(不是一般性增补删改),从而“整合”为更合理的能力标准、知识系统和教学体系。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比如上网,在怎样使学生善于搜索、筛选、鉴别、处理信息等一系列问题上,在怎样良好地体现师生“主导——主体”关系上,就都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地方。

2、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自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手脑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使得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增加了所接受的信息量,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去年,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搞了一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研究课——走近老舍。老师充分地尊重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想研究、了解老舍的哪方面的内容,有的要研究老舍的作品,有的要研究老舍的生平,有的要研究老舍在北京的生活,有的安研究别人对他的评价……接着学生到学校为本课设立的“老舍网站”去搜集大量的有关的资料。此时,你可以看到全班50多个同学都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汇报时,更是丰富多彩,孩子们不但看了大量的图片、照片、而且欣赏了话剧、电影、戏剧、还聆听了语言幽默、诙谐的语言。本节课扩大了阅读量,体现了电脑的先进快捷,产生了平日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

3、要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和多媒体地展示教学内容;且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和文字清晰,化虚为实,变静为动,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环境的保证,使学生获得能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并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工具作为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方式。

这种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创建,首先在于教师的新型理念,其次是建立了一个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程序:在课堂上通过导向、素材资源和操作资源的有序传递,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激导鼓励、诱导启发和疏导整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创新和自主探索学习的教育理论。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以及提高教育训练水平,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因此,许多专家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很难想象,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现代社会对阅读、写作、识字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单就阅读而言,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做能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渠道,为学生创设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广阔空间。

(1)组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

(2)教会学生整理信息。

(3)针对疑点,筛选信息。

(4)引导学生运用信息。

(5)互相交流扩大信息。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

5、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师机生互动、生机互动、生机生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有且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必将对新课标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促进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篇3

从一般意义上说,语文学科带头人理当是在本学科学术积累、教学智慧与实施技能诸方面有特长者。他对本学科教学深有研究,但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纯研究者;他擅长本学科教学,但不仅仅是狭隘意义上的教学能手。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当是新课程教学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是教学研究的建树者和有作为者,是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者和引进者。正是在这样多重意义上,语文学科带头人才毫无愧色地在一定范围内给本学科同行作出表率,并有资格凭自己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去真正推进新课程向纵深方向发展。

语文学科带头人是新课程的坚定实践者和有效示范者。这意味着他完整地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方面,作为新旧课程范式转化时期的课程实践者,语文学科带头人要具备躬身践行、不畏困难的人格魅力,应具有敢为人先、抗阻耐挫的刚毅精神。由于长期形成的指令型课程范式所产生的教学惯性对普通一线教师从内在人格精神到外部课堂行为的“硬杀伤”和“软束缚”,更兼考试制度改革滞后于课程改革而给教师造成的两难困境,使得当前不少教师的心态是观望、应付甚至消极敷衍,不愿意承担新课程实践造成的沉重压力。这样,课改的口号轰轰烈烈、应试的行为扎扎实实就成为一种可以理解的新课程磨合期所特有的教学现象。在此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作为实际意义上的新课程先行者,其承担瓶颈期课改风险的胆识和甘愿付出显性或隐性代价的抱负就具有非常特殊的价值。他应具备超越性的精神特质,诸如透视新课程内在生命力的教育智慧,把握新课程发展前景的教育信仰,大胆探究、敢为人先的教育意志,细心周密、善于“经营课堂”的教育作风。这些宝贵的实践品格,不但是语文学科带头人践行新课程所必需的,而且本身将对周围同行静静地释放出心灵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自然形成新课程实施的强劲合力。另一方面,作为新课程的有效示范者,语文学科带头人的先进教学理念,突出地表现为其课堂教学价值重心从教到学的革命性变化。即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这样,他就真正确立了课堂教学的新目标,即优化学生的言语品质和思维能力,养成学生质疑批判、独立自主探究而又乐于与人合作交流的求知习惯,丰富其学科领域知识、拓宽其历史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摒弃僵化的教条和机械的预设,关注每位学生灵性思维的生成和个性化的表达就成为其课堂上的亮丽风景,尤其对异质思维与同质思维的一视同仁,凸显出他开放的教学襟怀和现代教育文明。在教学方式上,适度的点拨和多样化的学法两者之间和谐互补、相得益彰,新课标高度强调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法就自然推行了,课堂生态的和谐活跃与学生智慧的盛开、知识的生长相映成趣。每双自信的目光、每颗高昂的头颅与每颗奋飞的心灵,构成课堂上的崭新境界。在教学评价上,他放弃对学生认知记忆能力的过度偏重,着眼于激励学生发现问题、不断探究的热情;不以统一化的标准去斫削学生的思维个性和创造能力,而以前瞻性的目光真切关注学生潜蕴的别才、别趣、别长。在课堂结构上,语文学科带头人也不必再片面追求所谓结构的和谐性和流程的可观赏性,只要顺应学生心理走势、拨亮其智慧光焰,即使踩时不够准确、教学节奏不够流畅、甚至课堂结构有所残缺……这些并不能从本质上降低他实施新课程的审美品位。正因如此,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仅仅是新课程的实践者,更是富于原生态的示范者。这样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很容易在该地、该校、该学科中产生同化作用的“场效应”,激发起众多同行紧跟新课程的热情与智慧。

语文学科带头人是新课堂、新教学的切实研究者。他凭借这种教研上的建树和作为而对同行产生引领作用。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往往在观念上、在实践中均被窄化为“教学带头人”,久之,致使其视野被封闭在技术主义的课堂教学中而不自觉。这与高校的学科带头人之间形成一种鲜明的落差。而今,新课程要求构建新颖的“教师文化”,倡导教师在积淀教养和学养的基础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①。因此,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本学科陈述性知识体系,更要具备善于将这种知识系统内化为学生文化生命力的程序性教学理论和技巧。他应当置身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纵览教研风云,更新教学思维,拥有专业化的个性话语。作为徜徉于课堂现场、非纯粹理论的研究者,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教研内容、教研方式乃至成果表达形式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教学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问题依托于实践,解决问题服务于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学问题意识”不断强化和优化的过程,其日常教学内容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个中意义。在教研方式上,虽不排斥理性思辨与演绎,但更注重具有“草根”特征和“田野”特征的行动研究,更注重具有行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型研究。在成果表达形式上,与上述研究范式的实践取向和行为取向一致,努力趋向“以自己的形式倾泄自己的智慧”这种新境界,即其话语表达可根据个人特长和研究对象自主选择。除了逻辑缜密的论文以外,教育随笔、教学评论等自由度大、长短皆宜的文体均可以是他信手驾驭的表达形式。

语文学科带头人还应是新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者和引进者。由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创造性和开放空间。而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因一线教师课程资源观的相对滞后(将课程资源定位于教科书和教参、教辅资料)而导致开发对象的缺失。因其课程资源开发素养的薄弱而造成运作状态的欠佳,这已经成为新课程磨合期的顽症之一,尤其是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自觉和系统的开发,几乎成为新课程健康发展的一大盲点。在此背景下,语文学科带头人如何深度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引进课外资源,无疑是有效突破新课程“瓶颈制约”的重要使命。换言之,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的前提下,更应做出表率。在突破课堂边界,追求本学科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深入交融方面,在依据课程目标将后者作出深度开发、精心设计、有机引入等一系列环节上均应有所作为,从而带动一线教师逐步适应新课程的本质要求。如是,语文学科带头人将不但实现自身从单一的行动者到兼为思想者的深刻转型,也启发和引领广大一线教师开始这种职业角色的空前变革。

二、把引领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的重要使命

第一,树立以引领为使命的自觉意识。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当主动积极、坚定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不仅自身要与新课程同行,而且要引领广大的一线教师与新课程结伴而行,以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切实行动感召身边的教学伙伴,在对新课堂的日常化“沉浸”中将自己的使命感转化为同伴的责任感。一方面,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要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是在实施新课程、创造课堂教学新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固然,语文学科带头人(尤其是资深者)教研业绩和教研声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其中也包括在旧课程中的积累和获取;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创新价值。他与高校纯粹的学科专家之区别是:他不仅是新课程的设计者,更是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与身边一线教师的区别是:他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新课程的创造者。因此,语文学科带头人应有这样的理想目标:一个具体的、个性化的“我”与一种具体的、个性化的“新课程”同步创生。另一方面,从新课程实施几年的现状看,一线教师中的消极角色为数不少,诸如听之任之、冷漠旁观的局外人角色;守旧思稳、拒绝更新的保守派角色;止于应付、但求形式的无奈者角色;瞻前思后、患得患失的彷徨者角色;贪图浮名、游离实际的功利者角色;甚至也有明为课改、暗中设梗的抵制者角色,等等。面对如此斑驳陆离的现状,如果一味求诸浮离于新课程现场的专家学者,无异于奢望以远水救近火。现实的办法是要求置身其中的语文学科带头人能以自己强烈的信念、切实的行动去消解种种可能的负面现象。他要善于化消极因素为推进新课程的积极力量,巧借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趋势,形成同化消极角色的强大合力。确立有胸怀、讲策略的自觉意识,是语文学科带头人引领新课程走向深入的必要前提。

第二,构建以引领为导向的合作关系。依托于基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是集教学、研究和学习诸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组织。在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它应当成为本学科全体教师共同实践、互补研究的成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语文学科带头人要与同行建立一种教研与学习的合作伙伴关系。换言之,以这种新颖的合作伙伴关系来逐渐取代所谓领导与被领导那种传统行政隶属关系。语文学科带头人既不是上情下达的执行者,也不是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其恰当的角色定位是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引领者。正如一个默契配合、节奏和谐、步伐协调的长跑方阵,语文学科带头人就是置身其中的领跑人。一方面,在学科教学的系统内,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这种引领作用体现为整体规划和以身示范。所谓整体规划,就是要在关注学科内部每位教师教学和教研个性的基础上,帮助同行以强烈的自觉意识来有计划地积淀个体的专业素养;就是要在尊重教师个人特长的前提下,将其凝聚成学科内部的合力,谋求学科共同体的全方位发展;就是要在“近看”和“远虑”的结合中谋求整个学科的开拓性和独创性建设,彻底摆脱今日复制昨日、明日复制今日的恶性循环,彻底摆脱在复制循环中迷茫、困惑、消弭才情的平庸教学生涯。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带头人是凭借强烈的进取心和专业慧眼而成为学科发展的核心并发挥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引领作用的。所谓以身示范,即语文学科带头人不仅以“言说”、更以“行动”来昭示同行如何爱生敬业、走向专业成熟。作为教师的“身边人”,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人格和思想最易形成日常化、生活化的独特感染作用――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另一方面,作为教研共同体,语文学科带头人与其他教师之间理当形成互补分享式的合作关系。学科内部,包括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内,每位成员均拥有平等的专业自,即应当尊重每位教师独特的思维个性和教学个性,更应当通过特定课例或专题研讨来谋求共同进步。学科内部要自觉营造宽松、开放、自享的“学科文化氛围”,使每个教师在同一精神家园里共享专业成长。这里,我们提倡营造“学科文化”,是因它对教师个体的渐进性成长发挥持续、隐性的重要熏陶功能。“学科文化”,强调专业特长和和专业建树在学科成员之间的凝聚作用和主导功能。既祛除传统的以教龄和资历给教师论功行赏的“资本位”庸俗风气,也祛除以行政级别给学科成员排序摆位的“官本位”恶习。这样才能与基于市场经济的课程改革和谐。这样的“学科文化”,需要语文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成员以谦和的人格、虔诚的敬业精神,在互补、分享中逐渐酿成。

第三,开辟以师本为特点的多元教研途径。所谓师本教研,它是以教师个体独特的教研价值取向而有别于泛泛而谈的校本教研。它提倡每位教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展开个性化的研究,确立富于教师个体特色的教研内容和教研形式(包括写作形式)。因此,师本教研虽然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教研潜力及特点,而最终融合的成长性力量是为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语文学科带头人较之于校外专家的一个天然优势是:他最熟悉本学科内部成员的教研背景、学养根基、独特追求和成长可能。因此,最适宜因势造形地促进每位成员的个性化发展,是落实师本教研的最佳导航人。这样的专业引领因其本色而最富魅力。语文学科带头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专业引领功能的释放达到最大化。这些本色化的师本教研形式包括教研沙龙、课堂诊断、读书报告、学科论坛等。(1)教研沙龙:由语文学科带头人预备并抛出某个专业话题,这个话题是针对课改现实的新话题。围绕该话题学科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重在让各种观念在现场碰撞、交融,激发更多具有原生态的灵性思维,但未必要强求达成共识。语文学科带头人要营造自由表达的开放氛围,激发人人“思维亮相”,鼓励个人无、无前提、无后患表达。这样,既砥砺同行的思维能力,又能收到相互启发、合作共享之效。这类似于国外教师培训中的所谓“头脑风暴法”。②(2)课堂诊断:语文学科带头人最好养成勤听“推门课”的好习惯,在持续不断、日常化了的看课与听课中,为本学科同行把脉、诊断。正如医生为了作出准确的诊断,必先把握病人生命的本真态那样。同理,语文学科带头人为了对学科教师作出真实评判,同样要多听去掉粉饰的本色课,通过现场观察、过程纪录、课后交流等环节,与学科教师零距离亲密接触,并凭借常规化了的氛围与同行取得深度共鸣。其间,他向同行所提出的相关建议、改进措施和他所彰显的对话者亮点可以与教师共同切磋,并可提高教学效率。(3)读书报告:由语文学科带头人与学科成员制定学年或学期的读书规划,在个人深读、思考和笔记的基础上,开展周期性读书报告会。报告会上,本学科教师轮流主讲,汇报读书的独家感悟,并接受同学科成员的咨询、质疑,形成坦陈己见的读书氛围。语文学科带头人既要审时度势地选好阅读书目,也要主持报告会,引导同学科成员守望书香世界、品味读思乐趣。(4)学科论坛:由语文学科带头人与本学科成员根据每人的潜力、旨趣和特长,制定中长期的研究计划,定人落实,到期在学科论坛上宣读研究心得,接受必要的答辩。论坛内容,既可以是具有一定理论色彩的专题研究,也可以是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反思,从而切实拓展教师学术视野、养成研究习惯。可以考虑将语文本学科论坛扩展到跨学科论坛乃至校际教师论坛,使其内容更广、影响更大,产生连锁性正面效应。这方面,各学科、各层面的语文学科带头人经过协商、并在省市教研部门统领下,学术论坛可以形成突破围墙、更具覆盖面的跨地区科研联谊活动,使之纳入到教师正常的业务范围内。走在课改前列的深圳教师已经作出了很好的示范。③总之,通过上述基于师本发展理念的多元教研途径,语文学科带头人能够切实发挥其引领作用、实现师本发展这一课改时代的新理念。

三、酿造语文学科带头人成长的绿色生态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课改时代不但呼唤语文学科带头人释放教育智慧、施展生命才华,而且要求同步优化语文学科带头人向教育家成长的生态环境。新课程是一种课程制度,也是一种多元开放、怡养个性的课程文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④以发现、探究、创新为主旨的新课程,为师生创设了平等、民主、开放的文化意趣和文化氛围,同时改变了对作为语文教师群体代表的学科带头人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该顺势拓宽评价视野,以发展性眼光来玉成语文学科带头人的超越性成长。详言之,第一,强化学科意识,淡化指令色彩。教育管理者要着眼于该地、该校、该学科的中长期发展来看待语文学科带头人的统领作用,凸显其无法为他人所取代的专业引领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传统式的以行政指令来“规范”语文学科带头人和学科专业的发展。不切合该地、该校、该学科实际的长官意志,难免会使学校专业发展误入唯上、失真、务虚的歧途(如跟风走的所谓教育科研及其泡沫化)。管理者只有确立了“学校发展源于学科发展”这种坚定信念,才能将自己卓越的领导力转化为语文学科带头人横放杰出的教学和教研创造力。第二,光大个性特长,摒弃量化指标。语文学科带头人既有类似于普通教师的这一面,更有高于普通教师的另一面。这“另一面”即是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个性所在,即其教学风格和教研个性所在,是其作为专家型教师的生命力所在。教育管理者绝不能以某些常规的指标如周课时数、作业批改量、教案详略度、数等去束缚语文学科带头人,甚至也不能纯粹以学生评价、考试成绩、升学比例、公开课成败等去“斫平”语文学科带头人。如果管理者对语文学科带头人作“波段化”评价、定量式规范,往往得不偿失。立志成为教育家的优秀的语文学科带头人,本应具有超越狭隘时空、超越当下功利的远大追求,以局部、短暂的“失去”来赢得理性而高迈的“选择”。教育管理者不妨以“不管”之从容而赢得管理艺术的境界。第三,创设培养机制,完善优化举措。教育管理者不妨考虑如何为语文学科带头人架设进出裕如、伸展自由的“绿色通道”,打破封闭的校园常规机制,让特殊人才能凭借特殊通道去高校访学、异地观摩、与同行合作科研乃至赴境外考察交流等等。自由的时空将酿造新颖的思维,开放的环境能成就创造性人才。

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并向纵深发展,是21世纪初叶中国教育界的历史性事件,也是百年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作为准教育家的高层次语文学科带头人,凭借得天独厚的时代背景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品格,完全有希望完成从学科带头人到教育家的飞跃。如是,则是课改时代的历史硕果,也是中国教育发展之大幸。

――――――――

注释:

①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0页。

②陈向明编著:《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60页-66页。

篇4

良好的师德修养。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的劳动,作为一名语文学科带头人,既要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打的是一场“持久战”,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学生的心田。语文学科带头人,要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甘为人梯,要有成功不必在我、奋斗当以身为先、教书当以育人为己任的精神境界。

丰富的理论修养。作为语文学科带头人,应该充分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熟知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落实课改要求,坚持教育创新。同时能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和能力,积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课题,并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学研究活动,带头开好研究课、公开课和示范课。

较强的能力素养。语文学科的带头人,不仅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面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还要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带头人,要大胆的在课堂中引进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动感和激情,在与学生交流、碰撞中,尽情地放飞自己的教学设想。在教育教学中大胆的创新,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境界。作为一名语文学科带头人,还要有组织、整合教学的能力。平时要和广大师生一同研究教学,摸索教学规律,更多地收集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努力想办法帮助解决,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产生名师效应,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影响作用。作为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名师,经常关注国际、国内教育形势,关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发展,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教育及教科研的改革发展。作为语文学科的带头人,要具有丰富的教科研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声望,具有创新与开发新课程的能力,能讲出高水平的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能编撰出较高水平的学科专著和校本教材;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生成能力,发表具有一定水平的教科研论文;能将来自教科研实践的经验通过学科讲座形式,在学科领域和学科教师团队进行传授,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科研的顶尖人物或带头人,成为在本学科领域及学术上有影响、有造诣的名师。

篇5

二十一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致力于受教育对象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新的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内蕴丰富,知识层面复杂,既具体生动、血肉饱盈,又思想深厚、风光蕴藉。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职称论文。

一、语文创新教育的目的

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地接受,为学生创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能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初步的问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加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社会实践性,从而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成的教育真谛。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由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向多元的立体结构模式转化。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交流方式多数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单向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所有问题是老师提出,学生没有质疑,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探究思考,思维停滞、萎缩。

其次是语文课堂授课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死记硬背的多鼓励创新的少,没有很好地去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表达独到的见解。在写作的练习上,拟题和指导构思没有给学生的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读出来的是教师分析的内容。学生在笔记本上所记的也是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丧失了话语权。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学习不够深入。

三、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它自身的特色。语文学科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可以是校报、校刊、学校美化校园的标语、征文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勤于观察,写日记、作笔记,平时有所积累,在需要时才有好的东西利用。第二课堂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了更多的比语文教学中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具挑战性,促使学生大胆思维,转化角度,变化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第二课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最宝贵的机会,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3.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材中有许多充满人性美、人情美与语言艺术美的风光蕴藉的华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崇高的审美趣味和愉悦的审美感受,则必将加速学生精神自由的回归。加快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道德、个人信念、审美趣味的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兴趣得到激发,意志得到锻炼,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审美需要。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模式,勇于创造,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Abstract: “The 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Theory”is the key course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mands for teachers, but also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in-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As for the discipline aims, we should not onl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teaching ,but als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students. As for the discipline contents, a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main courses, selective courses ,practical activities, research topics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for teaching method, it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Chinese, and coustrust a teaching mode with reflective practice as the core;as for teaching assessment, it should serve the in-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Chinese teachers.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构建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如下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为思考基点。

(一)理论依据

1.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发展,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所发生的变化,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将职前教育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整体考虑,在职前奠基阶段的本科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以便打破原有的终结式培养模式与思路,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实挑战,又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实依据

1.从课程取向上看,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法课,仍未能走出终结式培养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往往以理想状态下完美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素质)为终结性的培养标准,而很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四年的奠基阶段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课程取向源自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识上和理解上的不足,其后果是:在不断的技术性模仿与训练中、在严格的理论识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师范生虽然暂时成为了合格的知识传递者甚或教学能手,但从长远来看,后劲往往不足。其原因是,这种急于求成的终结性培养模式导致了那些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的失落,诸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等。

2.从课程内容上看,现有教学法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走进了枯燥、陈旧、繁琐的、理想层面的象牙之塔,远离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如此去武装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等同于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训练教师的思维与教学行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决策力的极其缺乏。尽管他们也许能够遵照相关的原则与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但他们所具有的是遵照执行的教学观,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而不大可能成为创造者,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也往往会走上固定僵化之路,鲜有活力。

3.从课程实施上看,现有的教法课,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而在评价上又过于关注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里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实践,但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

基于如上思考,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从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思考,力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具体表述如下。

1.培植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会做经师,更为人师;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3.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4.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如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能够对如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5.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扎实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6.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7.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培养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日后在实践中发展的潜能;

8.了解本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激发师范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愿望。

在上述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学科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熏陶、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养成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尝试等,使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能。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为达成如上课程目标,我们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学科主干课、学科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这四块内容作为整体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阶段的二至四年级。见下表。

1.学科主干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旨在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主要内容为:(1)小学语文课程沿革与发展;(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4)识字与写字教学;(5)阅读教学;(6)作文教学;(7)口语交际教学;(8)语文综合性学习;(9)小学语文课程评价;(10)小学语文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微格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相关的教学实践技能。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的比较分析;(2)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教案;(3)分组进行微格授课,师生点评,并进行比较与反思。

通过如上两门主干课的学习,可以奠定学生初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真实情景下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学科选修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导引。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识别、理解、把握、处理好小学语文教材,并具有初步的编制语文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整合并加深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理论认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均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既关注教育教学的现实本身,又关注当下课程改革及前沿理论的发展,以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把握。

通过如上课程的选修,学生至少能在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并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能力。

3.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2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并写出书面报告;(2)至少听4节语文课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3)将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受、疑问与思考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见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并产生初步的思考,以为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

教学模拟实践:集中安排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学科主干课上,以微格训练的形式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一次以上较为成功的模拟实践。这种模拟实践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在其他课程中进行。

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1)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整体把握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2)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3)至少听12节语文课,讲8节语文课,并能相互评课和独立进行课后反思;(4)能通过不同方式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或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深入思考和解释。教育实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为师范生从大学到小学、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准教师”到“教师”搭好桥梁、做好衔接,如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整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获得、教师角色的转化与确立、真实教育环境中自身内部冲突的发现与解决等。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回归,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与跨越过程。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1]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走向。

转贴于 4.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小课题研究:主要分布在3—4年级。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将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供给学生。我们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并经历一次研究过程,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意识的激发。

毕业论文撰写:相当部分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实践后的反思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选择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题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教师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全程指导。

学术讲座:贯穿于1—4年级。邀请一线教师或相关教学法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注,强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拓展学术视野,培植学习与研究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将使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充足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

以上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块内容是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所追求的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就此,我们一方面要强基固本、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领导航、提供持续发展之动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前已述及,以往的教法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微格训练、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因此它不能仅存于大学课堂和书本之中,而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应仅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语文教学世界中获得解放。

这就要求:第一,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足够量的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第二,参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的不仅要有大学教师,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感受与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就此,我院师生定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走访“基地校”,深入到课堂和教师备课小组,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情况,我们也常常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到我院进行说课、讲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在这些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互动互助的共同发展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使我院师生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意,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本门课程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理论的象牙之塔中获得了现实的解放,教与学开始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正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摇篮。

(二)强化发展主体的参与性,构建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相应环境下的主体自我发展,职前教育阶段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过去那种“理论必然决定实践”的理想假设,改变以“理论灌输”和“教学技能的机械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由“被规范、被加工者”发展成为自主性凸显的“主动发展者”。

1.语文教育观念──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生成

毋庸置疑,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重要的,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是,如果这些知识、理论与观念不是“被传递”和“被灌输”的,我们该怎样促成学生的内发性需要,“使其内化成为师范生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为其专业行为提供一个理性支点”[2]?我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真正引起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思考,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那些直接的告知和给予往往是徒劳的。因此,本学科课程不应是一套原则规律、操作规范的照搬,我们所应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含模拟实践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主体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纯理论、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行动中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广泛采取除自学和必要的教师讲解之外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观察、案例讨论、教育调查、合作研究、教学实践等,以便创建一种以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为中心、多种教育形式交叉互动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内隐的语文教学观念的确立,在不断地感悟、学习、实践、反思、修正过程中,促成他们头脑中有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认同与建构,实现个体教育知识与观念的统整与提升。

2.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强化与更新

语文教学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3]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切实加强师范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明确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如朗读、演讲、沟通、文字(含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三笔字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实施(导入、发问、强化、组织调控、作业编排与辅导)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第二,制定基本技能训练的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是在四年的职前教育阶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入学阶段我们就把相应训练内容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择期参加学院组织的达标测试,四年内要完成所有基本技能的达标。第三,建立科学的技能培训机制。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主训练与切身实践而达成的。因此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学生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并安排相对集中的微格训练。同时,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4]而在职前教育阶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加强,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3.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5]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6]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二要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三要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反思环节;四要组织各种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的研究研讨活动。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因此在学习本学科课程之前,我们安排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小学,深入课堂,接触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思考,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并培植起初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与讨论,缩短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且,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所隐含理论与基本原理的被揭示,学生头脑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也进行着不断地重构与生成。不仅如此,它还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以微格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要求师范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相应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接受师生的质询与评价。这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是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全面展现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整合与修正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指导过程,强调时效性,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基本建构起职前阶段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为大背景的各种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始终,但集中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种反思与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以小组形式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则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这个环节能较好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本学科课程的“实践—反思—研究”系统,这一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着师范生原有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着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7]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得以建构,诸如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第二,反思与研究能力的加强。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学会怎样去运用新的理论知识,而在于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这是由小学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而只有对教学实践本身的行动研究才是创造与发展的源泉,它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成为一名创造性教师的必要条件。

4.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封闭、独立走向自主、开放、合作

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8]这就要求本学科方向课程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内容由封闭变开放,学习形式由独自状态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形式。这种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形式其益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可以养成基于不同背景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可以培植学生的怀疑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教师职后进一步发展所应必备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本学科的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在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评价的方法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而评价主体又较为单一。这种关注了终结性而忽视了过程性、关注了现实性而忽视了发展性、关注了内容的固定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意与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利于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2]阮成武.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02,(2):65—68.

[3]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49—53.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篇7

【作者简介】 周志锋,现代文学硕士,全国 “十一・五” 教育规划重点课题现场教学比赛一等奖及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现场教学一等奖获得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089-03

当下我国的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是一个简化、细分的教学,是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情景而确立教学目标,内容短小精悍的教学课型。

微课的设计和所有常规课程一样有其知识表征的规律,但更要符合不同学习对象多样化的需求,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立场、生命立场,而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微课设计,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和不可推却的职责,尤其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要为营造学生精神世界的大宇宙奠基。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倡导“人生语文”理念,其核心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人生发展角度实施教育教学方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的同时,发掘人的潜能,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构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奠定学生人生发展的语文根基。微课理所当然地也应该秉持这个使命与理念。

语文“微课”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既要注意微课的特殊性,更要保持“人生语文”的学科理念,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助力青春的美好航行。

一是要强调语言文字的浸染性。语文学科的关注点不仅仅包括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训练,更负有文化传承和精神塑造的人文责任。因为它既具有文化的内涵,更具有对人的精神的熏陶感染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们更要特别强调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的文化探究,知识层面的文化传递,经典层面的文化积淀,精神层面的文化浸染和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追求。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文化中国人”,即深受中国文化濡养的中国人。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为母语的学习,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获得的情景性和场景性有不言而喻的优势。

语文“微课”设计中,不管是教师讲授的语言,音画穿插里的字幕或旁白,使用的辅手段,甚至无关紧要的指示性文字,也要在规范的基本要求上,求得一定的语感层次和文化韵味,以呈现给学生完美的视听,获得独特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浸染,促进精神领域的净化和升华。如在讲授粤教版选修《唐宋诗词》时,笔者试做了《唐诗韵》系列微课,以期破除教材单人单篇不成体系和文字性过多容易视觉疲劳的弊端。笔者以时代背景、文流、代表作家作品、经典赏析、后代影响为单篇微课的串联形式,补充充分的叙事,注重细节的生动,甚至足够的趣味,使得课堂完全脱离了“文学史”和语文课的常规模式,文字的冲击力、画面的时代感、作品的感染力都极其强烈。

语文微课的语言除了通用的严谨、规范的要求,更多的应着眼于形象的美感、丰富的意蕴等。例如,上述微课笔者引用了下面的导入语言:“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徜徉如此的文字海洋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被召唤和融入,情感世界会逐渐变得丰盈饱满,人格会逐渐实现自我矫正和完善,可以这么说,真正热爱语文、热爱文字的人,必然会是一个珍爱于己、怜惜他者、感恩社会、践行奉献的人。

二是微课的选题求“小、新、实”。语文微课选材空间巨大,自由度极高,这就很考验老师的智慧、眼光和视野。一旦选题不当,没有聚焦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再好的呈现形式都成了无本之木。设计微课一定要指向教学的关键处、学生的薄弱点、考试的热点处或者学生的感兴趣处,可以是某诗歌主题归类、一种词类活用归纳、一种特殊句式讲解、一种语用类型讲授,还可以是细节描写的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题段的写作等,“点”的选择妥当和巧妙与否关系着整个微课的成败。有的教师作微课时还是恋战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例如小组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的形式,这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却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在微课上的期待,有没有常规课堂以外的知识精髓,给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否有一定的助力。我们不能只注重高密度的知识呈现,使学习者始终停留在浏览、知晓的肤浅层面。以笔者的微课《怎样写议论文提纲》为例,议论文的写作体系健全、论者众多、环节操作成熟。相对来讲,我们在平时强调的是写之前要想清楚、要写大略的提纲,但具体到提纲究竟应该怎么写,它和具体的成文有什么关系,哪些东西在提纲中应该成为重难点,我们要么根本没引起重视,训练的比较少,或者训练出来的是无效的提纲,并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写作过程。在本节微课里,笔者明确提出拟提纲的“四步法 ”――定主题、定模式、定主句、定亮点。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学完后立即可以上手应用,对于改善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信笔随意等状况,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三是体现“语文即人生”的思想。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充分落实“语文为人生,语文即人生”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和人生、生活的鱼水相依,激发学生学习语文乃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现行语文教材不足以完全成为德育的依凭,教材选文虽然绝大多数都可算是文质兼美,但整册整套由于其特殊性,很难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和体系。语文微课要落到实处,为现实而著作,为生活而发声,关爱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就必须把广阔而生动的生活充分地引入课堂。微课程作为常规课程的有效补充,就是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贴近学生的实际基础和需求,在应试和实际功用中相对容易地获得巧妙的平衡,弥补相对滞后、片面的课程内容的缺陷,增进课程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比如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主体参与性不强,于是笔者探索了《口语表达》的微课系列,一定程度上替代繁重而低效的作文教学的功用。试想,如果拥有观点深刻、知识面斐然、逻辑富有条理、叙议到位的演讲能力,这个学生的作文乃至语文水平必然差不到哪儿去,而口语练习形式多样、选材广泛,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操作灵活,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语文水平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发展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四是微课元素多样性。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而设计的,具有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特点。因此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这样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想学和乐学落到实处。基于此,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独特和丰富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诵,可以是风云涌动的课堂辩论,也可以是诗配画的解读,或者是想象力的接龙以及微博的写作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能荒置大量鲜活的影视媒体资源。语文微课要培养的所有能力和想达到的影响学生人生发展的攸归,在当下的媒体节目中,其实都有对应的呈现和暗合。以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为例,这样的课程资源形式和内容完全可以全面导入微课内容,不仅方便快捷,对学生的如知识面、逻辑思维、语言斟酌等能力的培养只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五是要重视语文微课的“思维力”培养。微课的价值和贡献一方面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它能引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而微课的思维力目标也就体现在它能否引起学生对内容进行螺旋式上升的提问和思考,即一个问题或一种回答能否使学生延伸到另一个问题或另一种回答。因此,优秀的微课应是“智慧”、“美貌”与“技术”的兼容体。微课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具象抽象结合,使学习者在恰当的情境、情绪和节奏当中,集中精力观看、体会和思考所呈现的内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过多形象和感性的东西,在强调浸染的同时,思维的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微课导向。当前高中生最为欠缺的就是理性思维,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可能有华丽的文字和繁多的材料,但最可贵的思想却乏善可陈。这既和学生所处的年龄、阅读经历和习惯有关,最重要的是,我们教师自己对语文思维的训练没有引起重视,也鲜见这方面的系统训练资料,而且这种训练的本身是相对枯燥和短期内难见成效的。所以我们除了课文文本的基本思维训练,更应该努力地拓展思维训练的选材空间。如类似于专题谈话的微课类型《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做慈善》,首先让学生谈论并概述慈善文化的当前现状,然后从历史、社会等角度分析慈善文化不尽人意的原因,紧接着阐述不良慈善文化的危害,最后提出关于建设良性慈善文化的建议,这不仅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文思维流程,更可以充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染的同时,更能体会语言思维的。而思维力的提升,亦足以见证学生精神境界的成长。微课程探索的洪流浩浩荡荡,语文微课在努力汲取微课研究的公共成果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地葆有自己的学科方向,在引领学生的人生发展上,持续而有效地发挥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继英.人生语文的教学向度与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2013,(7).

[2] 董希旺.重拾文化自信,建设全新语文[J].新课程研究.2014,(10).

[3] 迪种宝.二十集唐诗电视系列片《唐之韵》[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印象出版社.2007.

教育快评:“救救数学!”救救教材改革!

篇8

1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教学范围过于狭窄。这里所谓的教学视野指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目标单一,“一切围绕中考、高考转”这样一个情况。诚然,中学语文教学视野过于单一,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但体制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学语文老师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开阔教学视野。如果教学视野不开阔,一味追求考试升学率,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严重下降,也将严重导致教师的教学素质的下降和教学个性的丧失,最终教师将变成一个教书匠。

众所周知,语文课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空问远较其他科目和课堂广阔。因此,只要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开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难的。但令人痛惜的是,现在很多学校及中学语文教师,出于追求升学率等目的,完全把语文课变成了“字词辨析、段落拆分讲解,试题练习”。本该十分精彩,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摧毁得一千二净。这些都是由于教学视野过于狭窄,教师教学个性丧失所导致的结果。

教学环境缺乏或不足。大家知道,语文的学习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英语教学为例,很多中国学生学英语之所以很吃力,之所以学了多年以后也还是哑巴英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又以普通话的学习为例,南方人的普通话水平之所以比北方人差,就是因为从小受到方言的影响太大的缘故。同样的道理,能否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学语文学习环境,也将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图书馆、图书室,学生除了看语文课本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可读!可看的课外书籍了,难道语文的学习、语文理解能力的提高就只能从教材而来?于此,还存在另外一些认识误区。

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手段都停留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个模式上。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基本做法就是教师讲解、板书,学生则是做笔记。在测评方面,除了考试就没有其他更多的手段和方式了。这不仅无法使语文教学做到丰富多样,且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课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在纸质媒体时代,通过黑板板书、通过考试测评来完成语文教学,这确是客观条件所限。但在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多媒体教育已经走进课堂教学的时代,把中学语文课仍局限于这样一个传统教学模式,还把考试仅仅当作测试学生语文水平和能力的唯一手段,则不免让人觉得落后于时代,也无法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了。

2重在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来进行改革创新

2.1进行教材方面的创新

1)课程目标,高度量化

新课程除了在课时方面进行量化外,对学生的生字量、阅读书目、练笔写作等都做了量化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识字量为3500字,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l4次,字数不少于0.7,其他练笔不少于l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每学年学习课文不少1—60篇。这些量化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提供了保障和评价标准。

2)教材内容,自主选择

存初中学段的新课程平台上,有“人教版…‘北师火版…‘苏教版”三种语文实验教材共同展示,供全国各地学校自主选用。这三种教材版本是共性个性兼顾,其共性是:教材选文新颖,富于文化内涵和时代生活气息,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综合性学习的系列设置,着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密切语文同生活、社会的联系,体现了“变革学习方式”的课改实质;课后习题设计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和学习观的转变;教材有意留白,给教师留足教材开发的空间,给学生留足延伸创造的空间,体现了新课程教材观。

2.2教师教学理念方面的创新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丰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但面对中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不少教师缺少自主整合教材的意识,缺乏敢于扬弃和创造性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勇气。表现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或照本宣科式地转述教材编者的话语和标准答案,或抛开教材的新体例,然按照语音、文字、同句、段落、文意分析等陈旧的教学模式,来讲授新教材中风格各异的课文,用传统老路了套用新教材。应该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这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不能只是机械地将教材编者对文本的解读原样转述给学生,而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启发学生对具体的教材进行个性的多元解读;二是对于教材中预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师不能不加选择地“拿来”,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基础能力、情感体验、兴趣爱好等,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灵活设计学习过程,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学活动;三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人胆的合理的舍弃,适当开发和利用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资源。

2.3学生学习思想上的创新

学习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承传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语文学科,呼唤着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基础便是创造性学习。所谓“创造性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传统的语文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信息单向传输,是典型的纯知识灌注式教育当代的语文教育,则要求以学生主体为中心,强调人际互动和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个性价值。

篇9

一、语文教学的任务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多种文化观念、思想知识都要借助这一媒介传播,并使学生吸收。文以载道,优秀的作品承载着优秀的文化,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教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对于体育院校来说,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除了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应包括: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和发展程度,包括气质、人格和修养等。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的相对稳定的品质。

体育院校的学生酷爱运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其发展的有利方面,但其人文素养相对欠缺。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都应成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应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爱因斯坦甚至说“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要想使体育生成为未来合格的体育人才,必须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而这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大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在大学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追求的目标是学生个体素质的不断完善和臻美,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语文课程因其学科特点而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和欣赏表达能力的均衡发展,是学生获取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发展资源的重要来源。

二、体育院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所做的调查来看,体院本科生表示“非常喜欢”大学语文课的学生占被调查总数的38.7%,对这门课的喜欢程度“一般”的有45.6%。从学生认为自己“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最有用的知识”来看,依次为:交际能力的提高(38.1%),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27%),语文常识的学习(23.8%),学习方法的积累(11.1%)。数据反映出学生意识到了语文课程对人文素养的形成有帮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能发现,很多时候,学生也仅仅是停留在“我知道有用”的阶段,在学习效果方面却不能令人满意。简单归结起来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基础薄弱,不良学习习惯由来已久

绝大多数体育生的语文水平原本就低,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入学文化课试卷难度要比全国统一高考低得多,考试成绩与其他普通本科学生有不小的差距,这使得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不重视语文课等文化课的学习,觉得想上大学并不难。中学和大学期间即便是学习,也对这门课的工具性及人文性作用认识不够。

除了主观方面,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中学期间学训矛盾很难调和,学生自然会把精力投向训练,加之比赛、集训也常常打断学习的连续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基础不扎实、知识体系不完整、知识链条不连贯、学习习惯难以养成等后果,以致通过了单招考试上了大学,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也很难改变,对语文学习仍难重视起来,调查中有将近20%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用处不大”,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阅读和表达能力不足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阅读是个人通过思考和感悟,将知识技能逐步内化为素质的过程。体育院校的学生知识面窄,阅读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部分学生对字词句等基本知识都不能完全掌握,更不用说熟练运用,很多学生错别字连篇、病句连篇,甚至连假条的格式都不知道。

在调查中,选择“去图书馆读书”的学生还不到被调查人数的5%。究其原因,与学生阅读渠道单一有关,除了教材以外,很少会再主动阅读,即使读,也往往更倾向于通俗类文学作品和漫画类书籍,而载有优秀文化的国内外名著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以上调查反映出的语文学习现状表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高与增强,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方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拓展教学方法,有效开发第二课堂

语文篇目主要由历代文学精品组成,这些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其中包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丰富的人文资源,应使学生在赏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到人格操守、理想追求等的感染和熏陶。这在当今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体育院校的学生表现欲强,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可以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多引入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甚至可以安排一些篇目,让学生备课、讲课,让学生不通过灌输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增添活力,也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影评、朗诵、辩论等活动的开展,利用体育生对竞赛的敏感度,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多元评价,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减弱,尤其对公共文化课的重视程度更为明显,应从外界增加新的动力机制,促进其学习态度及方式转变。目前,语文考评方式尚未定型,有的按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有的需要学生参加统一考试,有的通过学期论文进行考核。考虑到体院学生的文化功底薄弱,和投入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客观情况,为最大程度的激发体院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根据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作业质量等几方面综合给分,以更加多元的考核形式,使学生对这门课增强学习动力,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三)开发渠道,培养终生阅读习惯

要求体育生自觉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每学期专门设定一定课时的阅读课,指导阅读,使学生学会体味、分析,逐步掌握深层挖掘作品内涵的方法,并通过定期进行交流、评优,及时收到学习反馈并给出评价,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与美的熏陶。

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内容毕竟有限,阅读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积累,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给他们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最大限度延展语文教学。同时还应布置一些与阅读有关的写作作业,使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写法,在写作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与习惯的目的。

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体育院校的人文教育尤其值得反思与重视,语文课程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审美趣味的功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充分挖掘其在思想道德方面丰富的人文资源。并通过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在储备了人文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后,可以进一步提升自我,为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开端,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此论文系河北体育学院教改课题结项成果,课题编号2012YJZIC14)

参考文献:

[1]郭倩.对大学语文课程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2,(1).

[2]郭倩倩.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J].现代语文,2011,(2).

篇10

一、隐性语文课程的定义

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下位概念,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整体课程,它们是整体课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其外延和内涵都不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

第一,隐性课程体现着教育的属性,是目的性,意图性和预期性的教育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有非预期性的一面,但因为经过了教育者的规范计划,蕴含了教育者主观目的和意图,它的可预期性也是明显的。

第二,隐性课程是学生无意识的学习活动。对隐性课程来说,学生是隐性课程教育活动的主体,课程目的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学生主体性激发的状况,学生在隐性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教育性经验,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但对教育者来说,则是有意识施加的教育影响。

第三,隐性课程以非学术性知识为主,但也包含学术性知识。人的学习是一种伴随终生的不可割裂的整体行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不管是学术性的,还是非学术性的,很难区分知识获取的地点,也很难区分是显性课程给的或是在隐性课程中习得的。

综上所述,所谓隐性课程,就是在学校规定的传统学科课程之外,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心理的教育性环境和进程。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在不同的具体学科课程教育中,又显示出不同的学科特色。隐性语文课程是隐性课程的下位概念,是隐性课程在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的语文特色。依据隐性课程的定义,隐性语文课程是建立在宏观隐性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传统语文学科课程之外,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心理的语文教育性环境和进程,包括传递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切学习情景和组织形态。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如善于思考,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批判性思维,情绪不稳定、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等等。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与其他高校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学习动力,目标模糊。

考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经历了多次失败,目标感不强,所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第二、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严重。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的时期,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知识的扩充,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逐渐显得客观和全面。但对于刚迈进校门的大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评价和分析常常不能适应角地位的改变。如原来的普高生一心向往本科院校,而实际却进入了职业院校,当看到其他同学因进入本科而欣喜时,自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

第三、对环境认识的偏差。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社会文化的变迁,这场变迁带给人们一些现代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于

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不再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但同时由于他们处在人生的转变期,心理上不够成熟,分辨能力的局限性很强,因此往往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依赖性过强。

这一代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普遍比较优越,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个性也很强,独立性差,性格孤僻,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也是导致心理不适的原因之一。

三、隐性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心理的作用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人际关系建设

笔者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分析学生心理,经常与学生沟通,注意充分发挥隐性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人际关系建设。

第一、在高校里,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体。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大学阶段,学生们离开父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他们带着各自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到大学校园,在新环境中相互交融、彼此撞击,不断地改变或矫正着旧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学生们朝夕相处,他们从人际关系这个潜课程中学到的东西有时甚至超过了正式课程。

第二、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大学阶段,师生之间的接触虽然少于中小学阶段,许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与学生打个照面,但大学生们也还是留心着教师出版的著作和论文,注意着教师的生活琐事,主动一些的学生甚至登门拜访。教师在课后与学生的交往,无论在做学问还是在做人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绝招”甚至是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大学的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辅导员、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是隐性课程中的一种重要育人因素。我国古代教育家库孔子就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其人何?”当然,这并非说教师不要言教,而要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强调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使教育者成为学生敬慕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辅导员、班主任只有拥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作风才能在学生当中起到表率作用。示范效应使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起到潜在的感化作用,发挥正效作用。

2、健康学生意识,提高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