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7: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生态伦理思想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往往只涉及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形成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忽略了生态伦理教育。但是,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面对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展变化相适应,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培养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必然。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彻底扭转长期沿袭的生产生活观念和行为,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而这种对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扬弃,意味着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文明形态的建立。”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滥砍滥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使贫困地区更加贫困。这种只顾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没有限制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结果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有学者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生态平衡,生态可持续发展,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肩负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道德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之间和睦友好的理性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人们出于私利对大自然进行掠夺、严重消耗自然资源,造成了人类生存发展上的不平等,也制约了人与自然的谐调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意识,是促进人类自身发展以及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共同发展的需要。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一、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概述
(一)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观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法界通融”。佛家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心与世界的关系,即“一心二门”。“一心”即宇宙之心,天地之本,是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等一切现象的本质,也是众生本来具有佛性的依据,这一表述带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二门”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前者是说心具有无量的本有的功德,能产生人世和出世的善因果,它显示出心本性的一面;后者是说人世和出世的一切现象是真如本体的相和用,它显示心表象的一面,这与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是相通的。
(二)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
佛家认为,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而且,佛家是从佛的内在性承认众生平等,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特别是禅宗,不仅肯定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草木也有佛性。“有情、无情、皆是佛子”,“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所有生命都潜藏着佛性,都有可能达到“佛”这一生命的最高境界,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
(三)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
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在佛法上,“与乐”叫做慈,“拔苦,”叫做悲。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家倡导的“慈悲”心怀以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诸恶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在佛教中首恶是杀生,这里的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的生命的伤害,而且也包含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不杀和不伤害的戒律规定着人与动植物的关系。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为此,佛家要求佛徒素食、放生。
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近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危机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制约中国发展的阻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促使中国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党的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无数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完善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从发掘和整理文化遗产人手,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在深人研究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并使之具有科学性、时代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人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可能的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生态文学作品,充分展示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动员人们投入到保护地球家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中去。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战略。作为理想主要是指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作为一种战略则注重国家的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他蕴含着关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外部支持和环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内核上是相通的,都是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佛家中关于生态环境的智慧是值得借鉴的,探讨佛家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助于我们用整体的理念审视自然界,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
(二)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佛教正是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成为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态伦理
文化功能
人与自然
自然生态环境是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创造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构建出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包含着丰富生态伦理智慧的思想,对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本质上是种工具装置,通过它,人可以把自身置于一个较好的处境中去应付周围环境以及在各种需要的满足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变化进程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发挥了其特有的社会作用,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承载了多方面的功能。
一、对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功能
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特殊的生态文化,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历史。“万物有灵”是这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蕴含其中的朴素的自然观,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生态伦理文化是少数民族先民与大自然“互动”的升华,当人们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他们就会通过神话和史诗等形式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起源、演化和人类的起源进行极为生动的猜测和描述,认为可以通过求助或控制超自然力量实现人们的愿望,以此表达人类对自然养育之恩的感激。
北方民族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在丧葬习俗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鄂温克人非常爱惜和重视驯鹿;满族视鹰为神,捕鹰时不说“捕”要说“请”或“拉”,捕鹰之前要拜祭鹰神,鹰神同时还是满族的生育神、氏族守护神、萨满巫祖神;鄂伦春族也对熊、虎、狼等曾是崇拜的图腾或保护神的名字充满敬意,不许直呼其名,在狩猎前通过绘画或泥塑等形式进行祈求收获的仪式;柯尔克孜族在居室饰物上绣有刀剑的图案。这些信仰和仪式形成了敬畏、崇拜、关怀、感恩等各种心理,对团结部族成员、增强安全感,维护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对人际行为的协调和规范功能
“适度”、“知足”的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凡事不可超越界限,超过了限度会适得其反。凡事均有相应的尺度,只有适度,百事才会圆满。”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通过对人际行为的协调和规范,号召人们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积极投入社会生活,为自己、也为别人造福;倡导人们从宿命论和超自然力量中去寻找人间灾难的根源,用自己的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有效地减少了部族间的摩擦,使已有的冲突得到缓和;要求只要每一个成员都做部族认为正确的事,他就会赢得一切神灵和部族成员的赞赏,反之,就会受到神灵的报应、惩罚和部族成员的谴责;主张部族对神灵承担特定的道德义务。赫哲人族对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蒙古族对鄂嫩河、克鲁伦河、嫩江、辽河,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对伊敏河、诺敏河、海拉尔河和多布库尔河等都十分崇拜。他们视神山是神灵的化身,从不乱打神山上的动物,也不砍神山上的树木。维吾尔族很重视打猎的季节,尽力避免打到正在怀孕或哺乳的野生动物、不许虐待自己的牲畜、宰牲畜吃肉时不许宰杀未满周岁的牲畜。鄂温克族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物,每个部族都十分尊敬自己的图腾物,不打、不恐吓它,更不许外氏族的人伤害。他们认为污染大自然是极大的罪孽,会给自己和部族带来灾祸。
这种规范将宗教和道德融为一体,集精神和文化于一身,具体的行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部族成员的日常行为。使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控制和保护下,只有克制、知足、行善、奉献才能获得幸福报偿。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促进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设计出符合部族文化利益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逐渐成为民族或区域文化传统的部分,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功能。
三、对信仰、禁忌的解释功能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尽管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它通过各民族长期传承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习惯法及日常生产、生活习俗流传下来,影响至今。
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分别创造和流传下来了《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传》和《十二木卡姆》等大量的传说故事。《魏书·高车传》记载:“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
(单于)筑高台,置二女其上,将以与天之(天不至)而狼来,女下为狼妻而生子,后遂滋繁成国。”在突厥的起源上也有“其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有孕焉”的传说,反映了突厥的狼祖崇拜;蒙古族崇奉苍狼和白鹿,《蒙古源流》就记载了不许伤害苍狼、白鹿的故事,实际上这些图腾崇拜都源于生存的需要。突厥人崇拜狼是因为狼对游牧经济影响很大;通古斯人崇拜熊,熊是狩猎中遭遇的最凶猛的动物之一;蒙古人崇拜马,马在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鹿则是鄂温克人得力的运输工具,他们的生活用品和打到的野兽完全依靠驯鹿驮运,鹿成为鄂温克人的“森林之舟”,这些流传至今的创世史诗和神话传说包含着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道德观。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反映出人在面对自然关系时的伦理选择以禁忌、崇拜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春天是许多动物产崽的季节,对于那些产崽的动物少数民族先民不仅不准打,还要加以保护。
东北鄂伦春族不准打正在孵卵或哺乳的雌『生禽兽,他们相信打了以后再也不会打到猎物;要求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区域的森林实行封山育林,禁止滥砍滥伐树木、随意捕杀动物,避免惊动动物、植物的神灵;认为对一只动物的善行等同于对人的善行,对一只动物的恶行等同于对人的恶行,违犯禁忌会给本人和部族带来灾难。因而禁止人们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维吾尔族也很重视打猎的季节,无论是在信仰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的环境下,维吾尔族都要求不能为满足自己的私利随意猎杀、捕捉飞禽走兽。保护、关爱动植物成为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这种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大自然看成是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观念体系、反对对草原、森林、湖泊、河流的滥垦、滥伐和污染,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出发点。“敬畏天物”、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在客观上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保持了生态资源的多样性。
四、对生活习俗的保存和传递功能
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曾经历过一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时期,同各种鬼神思想也通过祭祀节日、风俗习惯的形式保存下来。狩猎民族的舞蹈内容多是以象征性的方式捕捉动物。“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形成了住毡包、帐篷,吃牛、羊肉,以奶茶、奶酒为饮料的习惯,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有着穿皮毛衣裤、扎皮腰带、红白喜事、节日吉庆都离不开牲畜的生活习俗;而生活在绿洲农业区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则以米、面、肉食为主,穿棉、绸、布衣,腰间扎布巾,“逐渐形成了新疆民族充满生气与活力、豪迈刚直、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和深层文化结构”。鄂伦春族崇拜桦树,桦树木材坚硬,能用来盖屋、造船,制作食具、饮具、盒箱。《龙沙纪略·物产》中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覆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诺鲁孜节是现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的隆重节日,也称为“春分节”,每年诺鲁孜节要举行拜水、拜树、敬土地、敬自然等一系列活动;将一盆象征春天的青苗放归河流,让它顺流而下,希望将绿色播撒大地,给人们带来吉祥、丰收。塔塔尔族在6月过“撒班节”、蒙古族在“夏初节”举行预祝畜牧业丰收的庆祝活动、塔吉克族有“祖吾尔节”和“铁合木祖瓦斯提节”,这些节日都是为了期盼风调雨顺,获得大自然的佑护而举行的农事节日。它保持了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各种技巧和方法,象征性地强化了文化意义上的各种活动。
五、对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控功能
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生存是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生产方式从来都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极大。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组织、有系统的宇宙观念,为人和环境建立起相互荣辱与共的联系。
经过统计发现,学生提出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或认为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有576个,占总问题的22.5%。这类问题有“有人嫉妒心特强怎么办?”“有人说我的坏话怎么办?”“有人个性太强怎么办?”等等。人际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师范生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师以女生为多,在女孩比较集中的地方,相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和性格上的冲突,她们之间容易发生心理矛盾,如心胸狭隘、个性较强、遇事爱计较的学生之间矛盾较多。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应以心理疏导为主。
第二,独生子女学生之间个性冲突是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我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80%以上,而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同龄儿童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强好胜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类学生生活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对这类学生应该采取一定的训练方法,以改造和训练学生克服不良个性的教育方法为主。
第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而激发的感情冲突。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虽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之中,但由于小时候已经形成的不同生活习惯会使同学之间相互难以适应,而产生人关系的冲突。如有的学生喜欢干净,有的学生喜欢物品摆放整齐。而有的则比较随便,这就可能使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而发生矛盾。对这类矛盾的解决,应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教育为主。
第四,同学之间的相互议论而导致误会也能引发矛盾。有的学生在背后议论别人,一旦议论的内容被传播,就有可能激发较激烈的矛盾。对这类矛盾的处理,应该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背后言论他人的学生进行帮助,同时对因此事而苦恼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训练。
第五,狭隘的小团体主义所产生的排斥作用是中师生人际关系不眭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学生在一个集体中生活,会因不同情趣而结成许多个小团体,这种小团体的最大副作用是对他人有排斥作用。由此而引发出人际关系的紧张就不奇怪了。对小团体主义的解决应以疏导教育为上策,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把小团体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第六,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法会导致对某个学生的孤立氛围。有时教师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这时就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出现,教师必须改正错误,以做到公平教育,才能消除学生因此而产生的矛盾。
二、中师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欠佳,希望获得心理上的帮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占15.66%,有340个同类问题。如“如何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我为什么感到孤独?”“我为什么情绪总是低落?”等等。处于青年初期的学生,正值生理和心理的变异阶段,他们对生活幻想较多,理想中合理成分相对少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还富于冒险。但他们的感情脆弱,意志不强,难以经受挫折,一旦某个理想不能实现或者生活中遇到某种挫折时,就会认为生活不公平,情绪低落,孤独和失望的情绪占主要地位。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就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出现坐立不安、不爱学习、寻求刺激、谈恋爱、违反纪律、病事假多等现象。这个时期女学生的月经期不规则,男学生有遗精现象,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负担都比较重,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突发性的心理变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时期应多给学生举办一些青年心理学、卫生学讲座,指导师范生自我处理各种心理矛盾,同时应由心理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开展一些有生活气息的各种文体活动,调节学生的紧张心理情绪,减轻其神经系统的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中师生的人生观比较模糊,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提出人生观方面的问题305个,占全部问题的11.9%。这说明许多学生对人生观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在笔者对其他学校的近五千名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发现各校中师学生在人生观方面的提出问题的提法和提问的数量都差不多,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即青年学生此时对人生观问题比较关心,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中师学生之所以关心人生观和要求对人生观进行指导,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理想中有很多成分不大合理,把个人的理想看得太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估计得较高。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断被暴光,和西方的一些人文思想的侵蚀,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当他们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或者在生活方面遇到一定挫折时,在人生观方面就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如“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对人太不公平”等等。所以中师德育工作应该加强对师范生的理想教育,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启发自己思考,如果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中师学生比较关心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其教师心理开始形成。
学生在调查中对学校建设和管理比较关心,这说明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后,对自己未来即将从事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能够从主人的角度关心学校的发展。如“如何看待我校的发展?”“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应该怎样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学校的课程应该怎样安排?”等等。这类问题有277个,占全部问题的10.8%。学生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启发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把学生看成是学校的主人,征求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有条件的应该设立主人周或吸收学生代表直接参加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管理。
五、中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质量比较关心,学校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
调查中学生提出学校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有208个,占全部问题的8.1%。这些问题大部集中在食堂伙食质量、价格及宿舍生活条件等方面。学生之所以对这方面问题比较关心这说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师范生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在生活管理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前几年在省内的其他师范学校进行调查中,这类问题的数量也比较多。所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是必须要加强的工作,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六、中师生对从教思想有担心,从入学后就关心其毕业去向,培养师范生形成立志从教的思想是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调查中提出“毕业后如何分配?“和“毕业后是否应该到农村任教?”之类的问题336个,占全部问题的13.1%。但实际上关心这方面问题的学生达50%以上。目前社会收入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农村教育状况还不能使中师生完全理解。另外社会上一些部门的用人观念和某些有特权的人在子女安排上的不正确做法,对师范生的就业观念有较大影响,以至于有些学生在学校期间找关系,挖路子想办法解决毕业后的分配去向等问题。所以在对师范生德育中,应该加强立志从教和为农村基础教育而献身的思想教育。在实施这方面的教育时,应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教育措施,经过较长时期的耐心教育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七、中师生比较关心国家的法律建设,对社会腐败现象比较憎恨。
师范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作为准公民,他们必然对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表示憎恨,希望通过法律建设使国家更加完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有“我国的法律是否公平?”“法律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法律对的高级干部能否制裁?”等等。提问题的学生有205个,占全部问题的8%。学生能用法律观察社会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基本上是站在怀疑的角度上提问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德育过程中经常向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以法治国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说明:社会主义法制是人人平等的,只要有违法犯罪的行为存在,党和国家会毫不犹豫地运用法律武器予以制裁,随着改革开放和法律建设的日益发展,社会腐败现象终将被彻底铲除。
八、中师中有许多人已经涉足早恋,需要教师对其恋爱观予以正确的指导,这是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难题。
师范生正值青年初期,在学习期间发生恋爱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关键是如何对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导。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直接向教师提问要求指导恋爱观的问题有192个占全部问题的7.5%,但是实际关心这个问题的人多达40%以上。据不完全了解,师范生中有早恋行为的学生约占30%~40%,各校的数据都差不多。师范生之所以向教师提出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自己早恋不知如何处理,希望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另一个原因是教师对早恋行为处理方法不当,伤害了一些学生的感情。如有的学校和教师对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对其采取高压政策,强力予以禁止,这样非但不能阻止早恋现象的发展,反而使得一些早恋现象转入了地下活动。个别学生甚至采取了对抗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恋爱自由,结果导致了性过错的发生。所以对学生早恋问题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强迫禁止,应该采取疏导的方法对师范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因为恋爱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和本能,青年初期的学生追求异性的心理较强,受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早恋现象在中小学都有发生。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说服和教育,切忌不可操之过急。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告诉学生:青年人谈恋爱作为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不应该遭到非议的,但学生时代因为年龄小,社会经验不成熟,早恋对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利的影响。作为大多数学生还不是成年人的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谈恋爱不予提倡,还要禁止,所以中师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应把精力用于早恋上。教师只有把道理说明白了,对学生的隐私予以保护,启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早恋现象是会克服的。
九、中师生比较关心自然科学,并对迷信之类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关心。
在调查中学生要求教师解答的自然科学中的新奇问题和有关批判组织的迷信之类的问题有159个,占全部问题的6.2%。这说明中师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能较好地解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现象,同时因其知识经验的不足,有许多人有迷信思想,以至于对国家批判和禁止组织还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在中师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思想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十、中师生比较关心我国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同时也关心国际社会问题。
在调查中学生对我国的社会改革和21世纪的国家发展前途比较关心,同时对最近发生的国际问题也表现极大的兴趣。学生提出这方面问题159个,占问题总数的6.2%。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应该经常举办时事讲座,并充分发挥学校的电视、广播、报刊的宣传功能,使学生了解国家和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时事政治,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解决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探索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仅靠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生态危机除有它的经济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根源,就是人们的生态伦理观念。徽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保存最完整的“标本”,中国古人的生态伦理思想也在这青山绿水和族群村落之间得到了最充分的实践和展现。因此,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探讨徽州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当前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但这必然有一个创造性的转换和重构的问题,后工业时代毕竟不同于农耕时代,直接地照搬运用,很可能会造成理论与现实的错位,从而无助于现实生态问题的真正解决。因此,对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保持一种双重的审视是不无必要的。对此问题,本文加以探讨。
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面对曾经富甲天下、人文昌盛的徽州留给我们的中国农耕社会完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大量古村落群,想必人人都无不惊叹和称奇,它们不仅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而且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然而,古老的徽州人是如何造就这个光辉典范的?这恐怕要追根溯源到古代徽州人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观念。总体上说,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精神与古徽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这一点儒家和道家都是认可的。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中庸》说:“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孟子・尽心上》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礼记・郊特牲》说:“阴阳合而万物得。”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地人的协调、和谐,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老子言:“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地由道而生,万物与人既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提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道家以其天、地、人、宇宙万物在“道”中实现了生态自然的和谐统一,构筑起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所以,秉持“天人合一”,达到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实现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最高的生命追求和理想境界。
这在徽州古村落建筑群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甚至可以说徽州古村落建筑群在根本上就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境界的现实化和具体化。总体上,徽州古村落给人一种独具魅力的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这种特殊风格的徽派建筑艺术,实际也正是中国古代以“天人合一”为特征和旨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外在表征。比如徽州古村落的择址和民居建筑都有与其地理条件相适应的布局特点。一般说来,徽州古村落大都结合徽州独特的丘陵地貌结构:群山环绕,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岩谷数倍于土田,因此,比较注重以天然山水为依托,讲究枕山环水,随坡就势,择高台建筑,应合了堪舆学所说的“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趁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1]P96在古徽州,察山川地势,依山旁水,择吉地建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案例比比皆是。它们大多都是按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等生态伦理观念和民间堪舆之术择地而建的。比如古黟宏村,枕山面水,背靠黄山余脉雷岗山,面临新安江末支西溪,以卧牛为形状,并根据牛的生理特性来进行村落的规划和建设,先将村中一天然泉水窟扩展成半月形的月塘(即月沼),形为“牛胃”;然后,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九曲,流经十弯,形为“牛肠”,并相互连接贯穿。此后,又在西溪河羊栈河、双溪河架起四座木桥,俗称“牛脚”。这样形成了以“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此后宏村的建筑,全部围绕“牛肠”和“牛胃”来建造,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村落规划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2]P2这样,整个村庄既水脉环绕,湍流不息,又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同时也解决了村民的饮用、清洗、灌溉和消防等实际需求。由此不难看出,徽州村落不仅富有山水意境,宛如一幅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兼有山之静态与水之动态的交汇,山之封闭与水之开放的互补,而且这种特殊的意境,使得徽派民居建筑群落的古村庄很好地与自然保持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既充分认识、服从于自然力,又对自然很好地加以利用与开发。
同时,为了保护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徽州的很多古村落都特别重视保护植被和土壤,并且制定了不少村规。其中,有的村落以“保龙脉,来龙为一村之命脉,不能伐山木”为由,严禁村民砍伐后龙山的风水林。绩溪龙井胡氏就有禁伐之族规:“堪舆家示人堆砌种树之法,皆所以保全生气也。各族阴阳二基宜共遵此法,尤必严禁损害。”[3]P14另据《橙杨散志》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徽州府歙县颁布告示,严禁在溪口山冲要脉等处“采伐”、“开凿”、“挖煤采石”,“倘敢故违。立拿从重究治”。[3]P14又据《白杨源志》记载:“各村祠下之山林,赖祖栽未向理,斧斤不时入伐,……若不经理严禁,恐做尤不堪设想,故今邀集公众议决,将山场树木,概行严禁……如违照章重罚,觉不宽容。”[3]P15从上述宗规、府令和议章可见,当时徽州人对自然界的山石草木、土壤植被是非常珍视的,认为它们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宗族命运息息相关,所以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禁伐禁凿,以保护民众聚居地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尽管徽州古村落林林总总、形态各异,但其总体特征却是显著的、鲜明的,它们大多依山傍水,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一方面充分认识、服从于自然,另一方面又对自然很好地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而保持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以及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体现了古徽州人充满智慧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它正在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它所拥有的丰富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智慧对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显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
二、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中面临的挑战
今天,充分肯定徽州古村落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孕育而成的具有农耕社会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徽州古村落的原生态文化存续的基础已开始遭到破坏,原来古村落所具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限也开始受到冲击,甚至被打破。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增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与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分析徽州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的表现和根源,探讨和解决传统生态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徽州古村落建筑群的总体风格基本上表征了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但这又不是后者可以完全解释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从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古代的徽州村落业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而是靠境外的徽商和徽籍官僚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反哺乡里来保持繁荣,是典型的寄生型村落,其经济形态属于资源寄生型。村落的主人是那些累资千万、富可倾国的大商人或出将入相、主政一方的大官僚。他们掌握着大量的财富,衣食无虞,无需向徽州本土索取生活资源,从而能够有足够的条件超越一般的农民意识和现实需求,而陶醉于对自然的欣赏与吟咏,流连于天人合一的精神之域,追求人道合于天道,营造宁心怡情的和谐世界。”[4]P49这就是说,徽州古建筑群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及其生态伦理思想是有其经济的富足作前提保障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古代徽商或徽籍官僚们的“后花园”。但随着徽商的衰落,徽州古村落的生态和谐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资源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慢慢地被打破了。特别是改革开发后,一方面现代文明以其裹挟的技术优势、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物质产品的诱惑,正在形成一种快速地解构着农业文明的摧毁力,另一方面当代的徽州古村落正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地向现代文明转型,以至从前的富商返乡享乐、仕绅退隐休闲的文化园林变成了现时代的旅游的生产基地,以前的资源寄生型的经济形态变成了现时代的资源内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村落的主人也由过去的富商、绅士变成了地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村吃村的平民了。所以,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因此,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形态的转变在破坏着徽州古村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的同时,也考验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生命力。
总体上,徽州古村落及其体现的生态伦理观念是适在应农业文明的生活方式之需要而建造起来的,它的空间形态、内部结构、材料质地、环境容量等均与农业文明条件下能量的消费方式和人均消费总量相一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现今的人们生活消费的能量形态(种类)、消费方式、消费条件、消费量均大大突破了传统社会的规模,因此,现代生活必然对古村落生态系统整体产生不可抗拒的破坏性力量。同时,徽州古村落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行程中,缓慢地产生了维护古村落生态的一系列传统民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急速变迁,特别是旅游业的直接刺激,现今的古村落里的人们已经没有先辈那样的热情与自觉意识去维护村落的生态环境了。这势必进一步加剧徽州生态文明的危机,同时也挑战着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生命力。所以,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徽州生态伦理思想对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意义,增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意识。现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已经由国家文化部批准正式挂牌设立。它标志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特定时段典型代表的徽州文化,其保护、承传和弘扬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冲击所带来的古村落现代生态失衡与破坏。所以,对徽州古村落及其所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我们要有一种当代的问题意识。而当前问题的关键是:农耕社会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转化、重建,与工业社会实现有机对接,从而在当下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昭义.徽州村落视野中的生态文化意蕴[J].黄山学刊,1998,(4).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187-02
《古兰经》既是一部宗教的经典,也是第一部诗歌形式的阿拉伯文献,在阿拉伯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它的内容直接反映了7世纪初发生于阿拉伯半岛并对后来阿拉伯民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所以又是研究和伊斯兰教以及当时半岛社会情况的历史文献。《古兰经》的哲理是伊斯兰教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法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中世纪以来伊斯兰当权者经世治国依据。《古兰经》中所反映的道德规范不仅包含了穆斯林的生活戒律,还指导穆斯林们如何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对当今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意义。
一、《古兰经》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
《古兰经》中所阐述的生态伦理思想贯穿着浓郁的伊斯兰宗教色彩,其中不免包括了非科学因素和滞后成分。如《古兰经》认为生态保护的目的是取悦神,进而使神对人产生庇护,获得来世的幸福。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摒弃的,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古兰经》中也存在着很多值得我们注意和深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内容。
(一)万物平等
《古兰经》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主张动物是和人一样的生命存在,要求人类不仅要相互仁爱,也要将仁爱播撒到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有生命的存在。古兰经说:“在大地上行走的兽类和用两翼飞翔的鸟类,都跟你们一样,各有种族的……”[1]动物作为造物主的被造物,存在于这个世界就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作为代治者的人类要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不仅要从肉体上进行保护,还要对其精神和感觉上进行关怀和体谅。伊斯兰教不仅禁止虐待动物,并且要求穆斯林在屠宰动物时,也要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恐惧。譬如屠刀要锋利,动作要迅速等等。伊斯兰允许为食用其肉而屠宰部分动物,但严禁盲目杀生。伊斯兰教还专门制定规定,在斋月期间和伊斯兰禁地内不准打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了定期保护鸟兽的社会效用。对于植物,早在伊斯兰教初期,就规定必须在人类生活的区域之内保留“喜玛”(Hima)和“哈拉穆”(Haram)。“喜玛”相当于现代的“自然保护区”,有意识地限制人们进入放牧、伐木、狩猎和汲水,为了防止当地特种野生动物和植物品种遭到灭绝的危险。“哈拉穆”相当于今天的公共保护区,实行集体按规定管理,容许公众使用,如草地、水源,但不容许私人占有或无度开采、滥用[2]。
(二)可持续和谐发展
《古兰经》中万物平等思想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伊斯兰生态伦理理论肯定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应该珍惜有限的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必将导致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枯竭和灭绝。世间万物环环相扣,人类如果肆意妄为,就很有可能引起多米诺效应。这不仅仅给其他物种带来毁灭,最终也会使人类自身走向终点。所以人类作为造物主眷顾的被造物,拥有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智慧和能力,就要肩负起保护资源的使命,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而《古兰经》对天园的叙述被伊斯兰教作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最高理想境界。通过对天园自然生态之美的感知,可以体会到伊斯兰教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生态美的崇尚。这种理想和追求不断为穆斯林指引着建设生态环境的方向。天园为穆斯林展现了一幅亲切和谐而又生动美丽的生态风景画像。这种理想的自然生态模式极大地鼓舞和调动广大穆斯林创造和谐生态的热情与动力。
(三)人人有责
穆斯林对今生后世、因果报应信服而又尊崇。《古兰经》中将爱护自然环境作为“善行”,认为爱惜大自然就是敬畏造物主,从而可以修得善功,为后世做准备。每个人必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积累善功。因而穆斯林身体力行,顺从造物主确立的自然法则和社会道德规范,由此赢得主的喜悦、生活的安宁。更重要的是伊斯兰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探索,清楚地明白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生态环境而独立生存,所以人类必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因为真正的相对化是断然不允许绝对化的,因此与人类诚实的态度,特别是强有力的主体性的保持是无法分开的。人类往往会误解为不承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是一种随意的自暴自弃的生存方式,但是以不可能完全成立作为前提条件,不认同完全成立,坚持……”
以上,上田氏针对“相对主义”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无法得出一个普遍结论而被人随便对待提出批判。因此,上田氏指出,真正的“相对主义”是指,在承认普遍性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基础上,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寻找发现绝对性的东西而要不断地强烈追求。这里上田所谓的“追求真理”是以“作为公民的资质”为视点理解的,同时考虑可树立追求更好的社会及团体这样一个目标。当然上田同时指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更好的社会和团体,有如下两种姿态是必要的: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诚实的姿态。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对于和自己有着不同思想的人的意见,首先要真诚地倾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上田认为,所谓保持强有力的主体性必须在追求更好的社会和团体的目标前提下,独立自主地率先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去追求的一种姿势。
综上,笔者概括,上田所谓的“相对主义”是要实现创造更好的社会,而彻底追求更好社会的姿势便是其根本。为了贯彻实行这一姿势,“对话”等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交流,并主观能动地参与社会中去的同时,也必须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才是上田所认为的真正的“相对主义”。
二、动态相对主义
笔者认为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与其教育观和课程观是密不可分的。如下引用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问题解决性的学习是将社会危机自觉作为根本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当世界看起来太平顺利的时候,解决问题性的学习能做什么呢?很多人会认为只要教授规定好的定式的正确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只会令课程退化甚至颓废。因为如果这样,也就是将世界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对待了。而现实肯定是不会按照人的计划发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有生气,事物才会发展”。之前所提做法自然是缺乏动态发展的眼光。
综上,上田首先针对静止性的课程进行评述。她认为,静止的课程是按照固定的模式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所以她批判“静止的课程”。换句话说,“静止的课程”就是将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课程,仅仅是对这个世界表面的一种认知,也可以说是对毫无变化的世界的一种认知。而且她同时认为,僅仅将教科书上罗列的社会结构等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话,学生最终也仅仅是表面性的理解社会,而无法充分理解现实发展变化的社会。
特别是针对社会实践性的课程,上田认为所谓的“动态”,是指“现实社会绝不可能事事都照着计划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才有生机,才会向前发展”。
综上,上田的“动”,即社会日益变化的状态,或是人类不断交流不同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动态”课程即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沟通如实把握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
比如,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针对“用货运火车运货运费更低,可为何一般选用运费较高的货运卡车来运货呢”等比较现实的社火问题进行调研,锻炼自身如实把握实际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以上,为了考察“动态相对主义”理论,笔者将上田的“动态”和“相对主义”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所谓的“动态相对主义”,概括起来可以认为是: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课程中,学生在与持不同意见思想的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加深理解。将此“动态相对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手段之一除了上述将现实社会纳入具体课程外,非常重要且可行的一种手段便是大学里如今在实行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暑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及和同伴他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现实社会。
比如笔者在所指导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中,有“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这一主题。一般课堂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自身经验制订教学计划,结合自身认为应该教的内容和自己想要教的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往往忽略学生理解这一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按照课堂教学看,“关于垃圾场设置的调研”最终将是教师所设定的目标是“明确现今垃圾场设置是否合理?让居民生活舒适的垃圾场应如何设置”,然后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解释,这样的课堂是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呢?
但是社会实践是放手让学生调研—思考—实践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发言等是出乎教师预测的,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在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社会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展开指导。上田指出若不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解,教师就远离了学生。只凭自身的预测上课教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你真正走进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微妙的差别。当教师发现这一点的时候,会意识到集体指导无非是独善的没有意义的指导。
三、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其指导思路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指导老师来说,有着很多不得不应对的突发状况。结合上述一、二的内容,在三中,笔者从“教师应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一视点出发,论述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及指导教师的指导思路。
首先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在于“教师不教,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极力控制自身的发言,这与所谓的“消极教育”存在一线之隔。教师不教的背后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调研,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尽可能地多教授一点知识给学生”,可以说是一般教师的通病。可是,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得越少,他们的理解自然就越浅。而且,教师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接受。因此,笔者认为,教授的量宁愿少,但是所教授的内容必须深刻充实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只说一点点,学生却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才是教育的关键。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那么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给他们必要的时间和场所。正如师徒关系,师傅一般不会直接将精髓的技术教授给徒弟,而徒弟是在不断的试行错误中慢慢习得更精湛的技术。
其次,针对暑期社会实践中的突发状况,一般可以考虑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学生没有提出各自不同的獨具建设性的意见,而是一个团队一个结论或是一种意见;第二,部分学生有可能受教师的意见影响,因而无法发表独具个性的意见。这不仅无法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而且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萌芽。那么,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针对第一点,一个团队只有一种意见或一个结论的情况,指导教师最好让学生困惑,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将平时有疑问的问题毫无抗拒心地提出来,教师应该创造“接纳学生”的环境。那么,“对话”便是这个环境里面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话”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交流”。以“垃圾场设置”这一主题为例,通过讨论交流,笔者所指导的一个团队七个人针对设置场所提出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将垃圾场设在离住宅区或是繁华地带较近的地方,其理由是通过调查得知,无论是住宅区还是繁华地带,所产生的垃圾非常多,因此设在住宅区或繁华地带附近比较方便快捷经济;另一种意见是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认为第一种意见不仅会影响居住环境,而且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势必污染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场应如何设置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环境等多方面,用上田的“动态相对主义”理论解释,可一理解为将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导入到大学的实践类课程当中,让学生接触与自己持有不同见解的人,相互对话交流并理解,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是针对第二点,部分学生易受教师意见影响而无法发表个性意见,指导教师该如何做呢?上田指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若寻找合适的时机插入简洁的语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上田的主张呢?
指导教师在发言的时候,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且使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即使没有被采纳也被接纳和尊重。比如针对“垃圾场”的设置,教师可适当插入“除了反对意见外,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哪位是持中立态度的”等问题。这样,除了赞成和反对的,那些认为设在居民住宅区和繁华地带虽然方便但不环保的意见也得到尊重,而也许正是这种处在中间犹豫不定的意见,最后才能规划出最合理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广松涉.岩波哲学·思想事典[M].东京:岩波书店,1999.
道家思想认为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要想摆脱这种危机走出困境,还要靠人类自身的醒悟和能力去加以解决。这其中除了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然保护实行立法之外,还必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检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20世纪中期,人们为了珍惜和善待自己所生存的外在环境,而创造了生态伦理学这门应用学科。它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923年德国人施韦泽在他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经济实践的破坏性后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所以应当寻找科学措施、法律措施,同时也寻找道德措施去禁止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做法。人类应当从自然的全局出发来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至此.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20世纪中期,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人类文化的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老庄道家文化传统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萌动,做了良好的文化铺垫。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就是这个整体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一万物之母”。
此外,老子在将“道”视作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它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道法自然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其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作并列的关系.要求破除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即:既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又强调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道家的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思想.实际上则潜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它告诉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1.“知常日明”与尊重自然规律。老子提出的“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指,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倘若不认识规律,而去乱做妄为,必然会招致凶险的结果。老子曾说“不知常,妄作,凶”,实际上是在两千年前,对人们不遵守客观规律.与自然规律对着干的行为的一种警告。当今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日益贫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和损失。这种种恶果的产生,都与人的任意妄为和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淡薄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只考虑眼前利益,那么未来是不堪设想的,人类也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更大惩罚。
2.“知和日常”与自然和谐。“知和日常”指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自然的力能.而阴阳二气的统合又形成冲气。所谓冲气是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因此,老子哲学中.“道”作为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表征事物和谐状态的一个范畴。而“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则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的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使物种遭到灭亡,导致生态失衡,那么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上述意义来说,道家“知和日常”的观念可谓一种高超的生态智慧。
3.“知止知足”与可持续发展。在老子看来,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持这个开发系统所应遵循的法则。故人类要想做到尊重自然就必须懂得“知止知足”才能“可以不殆”的深刻哲理,懂得人遇事不可随意而为的道理。所谓“知止知足”.就是指时刻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时刻使人的欲望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保持合理的张力。它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就是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当前.环境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只顾满足当前物欲的膨胀相关联。正是在这种眼前利益和私欲的驱使下,人们去无节制地乱伐林木.过度地使用地力、开采矿藏、捕捞水产、施放污染物以及过度地自我生殖等等.更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
三、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理论意义。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相衔接的可能性。这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道家、道教“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精神,这为它与当代奠础于生态学之上的生态哲学相衔接提供了可能性。其二,道家、道教由天人合一的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的生态伦理思想与传统伦理学相比具有诸多独到之处。
道家思想认为由“道”生出天、地、人等宇宙万物。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一致的,同时主张“归真返朴”的人生宗旨.其中具有若干有价值的合理因素。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是人性的异化所导致的结果。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人类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智慧,在今天愈来愈显其独特的价值,值得认真研究。
一、问题的缘起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人类自身所造成的。要想摆脱这种危机走出困境,还要靠人类自身的醒悟和能力去加以解决。这其中除了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社会结构以及对自然保护实行立法之外,还必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重新审视与检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在20世纪中期,人们为了珍惜和善待自己所生存的外在环境,而创造了生态伦理学这门应用学科。它试图借助道德手段来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取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1923年德国人施韦泽在他的《文明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经济实践的破坏性后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所以应当寻找科学措施、法律措施,同时也寻找道德措施去禁止人们对自然的一些做法。人类应当从自然的全局出发来认识自己与自然交往行为的正当与否。至此.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尽管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20世纪中期,但这并非意味着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人类文化的传统中,尤其是在中国老庄道家文化传统中就存在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但却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萌动,做了良好的文化铺垫。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而道就是这个整体的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一万物之母”。
此外,老子在将“道”视作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地道,道法自然。”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在“道”家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道、天、地、人都是自然而然存在着的。它生化万物,而又使万物长养,但不去主宰他们,一切听其自然。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道法自然和天地人一体的思想.其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就是把人与天地万物视作并列的关系.要求破除人类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即:既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又强调人与自然不应成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道家的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思想.实际上则潜含着一种生态伦理观念。它告诉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二、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1.“知常日明”与尊重自然规律。老子提出的“知常日明”的生态伦理思想是指,具有了解和把握事物生长变化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倘若不认识规律,而去乱做妄为,必然会招致凶险的结果。老子曾说“不知常,妄作,凶”,实际上是在两千年前,对人们不遵守客观规律.与自然规律对着干的行为的一种警告。当今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由于乱砍乱伐,导致森林资源日益贫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和损失。这种种恶果的产生,都与人的任意妄为和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淡薄有着密切关系。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只考虑眼前利益,那么未来是不堪设想的,人类也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更大惩罚。
2.“知和日常”与自然和谐。“知和日常”指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种自然的力能.而阴阳二气的统合又形成冲气。所谓冲气是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因此,老子哲学中.“道”作为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表征事物和谐状态的一个范畴。而“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则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的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使物种遭到灭亡,导致生态失衡,那么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上述意义来说,道家“知和日常”的观念可谓一种高超的生态智慧。
3.“知止知足”与可持续发展。在老子看来,自然作为循环往复的开放系统,和谐乃是维持这个开发系统所应遵循的法则。故人类要想做到尊重自然就必须懂得“知止知足”才能“可以不殆”的深刻哲理,懂得人遇事不可随意而为的道理。所谓“知止知足”.就是指时刻不放纵自己的欲望.时刻使人的欲望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保持合理的张力。它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就是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当前.环境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只顾满足当前物欲的膨胀相关联。正是在这种眼前利益和私欲的驱使下,人们去无节制地乱伐林木.过度地使用地力、开采矿藏、捕捞水产、施放污染物以及过度地自我生殖等等.更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
三、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理论意义。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相衔接的可能性。这表现在两方面。其一.道家、道教“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精神,这为它与当代奠础于生态学之上的生态哲学相衔接提供了可能性。其二,道家、道教由天人合一的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的生态伦理思想与传统伦理学相比具有诸多独到之处。
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因其巨大的破坏性而引起世人的关注,再不理性地对待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甚至地球存在都将成为问题。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各种环保法规,以规范人类的态度和行为。同时,人们也积极从各自的历史传统、文化发展与文明传承的角度去发掘历史上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并加以现代化的吸收、改造和利用,以保护我们深处危机之中脆弱的自然环境,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新秩序。中华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我们的先人在很早时就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尽管这些伦理思想并未达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程度,但其内容却是相当丰富而深刻的。解读华夏文明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践行生态道德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无启示意义。
一、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儒家的专有,但儒家却对其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天人合一”主要是个哲学命题,作为一个生态伦理原则,它侧重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在这里,“天”是指自然之天,“人”是指自然之人,他们同属自然,从而能够相通相合。《周易》认为天、地、人三者是个统一的整体。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要改造自然,更要顺应自然。孟子以“诚”这一概念阐述天人关系,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他以“诚”作为天人合一理论的指向,要求人以“诚”这以道德修养达到“天人合一”。汉代董仲舒曾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而最早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的则是张载,他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诚”,这里指天道,以“诚”为天道,即认为天是真实的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明”是对世界的认知。在张载看来,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与人是统一的。后来,王夫之、戴震等人,也都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天人合一”这一生态思想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解读。其一,人与万物同质同源。“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周易·系辞下》。万物生生是自然生态的自身功能,人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本体论而言,人与万物是同质同源的,人在宇宙中必须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否则就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其二,人和自然万物是兄弟朋友,应互相友爱。孔子认为“天”是自然的天。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主张敬天法天;张载则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均是我的朋友,应该互相爱护,特别是人更应该普爱众生,泛爱万物。其三,顺应自然,改造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强调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发展的愿望。张载主张“本天道为用”,《正蒙·太和》把天之“用”与人之“用”统一起来。
(二)仁爱万物,珍惜生命。孔子提倡的“仁学”主要是探讨人际道德的,但它并不局限于此,儒家将“仁”的道德范畴扩展道生命和自然界,强调“仁民”而“爱物”。孔子曾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孟子认为,不忍心见到禽兽被宰杀,是有道德的表现。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把“爱物”看作是“仁”的重要内容,他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为人?”《春秋繁露·仁义法》。
(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动植物。孟子提倡养护动植物,反对“以利为本”地利用生物资源,主张将利用与养护结合起来,他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荀子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思想,并论述了如何去保养和利用资源。他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不失人和”,就能生产出很多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否则,就会导致“天下敖然,若烧若焦”《荀子·富国》的恶果。
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的主要哲学观点,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它自身的本性为法则。“道”在老子看来,它是它先于天地存在,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道是自在自为的,它可以被别物所效法,但自己却别无所法,只能依照自身的本性,遵循自然而然、无为而又无不为的法则,所以说“道法自然”。
老庄认为:起初道和人处在原始混沌的统一之中,道、天、地、人融为一体,人通过德表现出一种无为、恬淡、淳朴的自然本性,这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肯定;后来由于道和人的分离,人们疏远了天地万物,开始迷恋繁文缛节,追求虚文浮华,文过饰非,贪多务得,争权夺利,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甚至相互杀戮残害,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本性丧失殆尽。这正是老庄所深恶痛绝的人类文明产生之后的现实世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否定接着便是人通过天地向着道的回溯,即向着自己的自然本性的复归,人们在返回到自然无为、逍遥无待的过程中,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人与道在更高的层面获得了新的统一。“道法自然”有其消极的一面,它主张人应该摈弃主观目的、愿望和意志,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被动服从自然。但在今天,当人们在自然面前意志膨胀、为所欲为时,用它来克服人类惟我独尊、目空一切、不尊重自然的思想倾向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节制物欲,节用资源。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主张节欲,这种思想客观上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用资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对铺张,暴殄天物,是历代思想家的共识。这方面,道家由于对民众、人性及社会理想的某种不甚乐观的看法,更是竭力主张节制物欲,节用资源。老子《道德经》说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即在有可能引起物欲的地方就开始进行节制。此外老子又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台湾学者冯沪祥对这“三宝”的解读是“可以说是环境伦理的三大宝——一曰慈,代表关爱万物生命,二曰俭,代表节约各种能源,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更代表不敢凌驾万物众生。”庄子也同样主张节制,在他看来,节制物欲并不是轻视生命,相反的是,轻视物质利益才是重视生命的本义,人“重生则轻利”《庄子·让王篇》。
(三)物无贵贱的道德平等论。道家从“道”出发,提出“物无贵贱”的命题,认为天下万物在“道德”面前的地位和作用是均一的。“道德”的境界其实是一种无差别的境界,也就是一种对天下万物一视同仁的客观无私的境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老子》第23章“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站在“道”的立场来看,世界万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均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