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8:1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博雅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教育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的文化过程。王韶华在四十多年教育、教学过程中,着手于“化人”,即教书育人;又著书立说,乃谓“化文”。他出版了二百万言探讨文学、文化和教育理论的学术专著,以及表现生存的本土世界和心灵生活的作品集。
《文学形态论》是他的代表作,已经三次出版。着重于三个方面研究:其一,从作品文本入手,研究文学审美的蕴含和表达方式;其二,从创作主体出发,研究文学审美表现的个性和风格;其三,立足于欣赏者角度,研究文学审美接受的过程和效果。在文学理论讨论中,提出“文学形态”命题,从文学生成过程、内在结构与表现形式方面,揭示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提出“文学言语生命嬗变”的命题,探讨文学推衍变化中个人言说、“对话”的“语言艺术”,认知文学发展的基点和原动力是言语生命力;提出“当代文化范式可能性探求”的命题,分析文学流派、类型及艺术特色,以求得当代文学范式可能性的途径;提出“建立‘召唤结构’的智慧诗学”的命题,在当代文化诗学背景下,激发自我智慧与创作精神,努力建立一种具有“活性效应”的阐释过程与理论框架。
《文化智慧论》集中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曾经以此命意的论文在《光明日报》接续发表,拟为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国学”入手,探讨文化精神,在文化自觉意识的理论探析中,着重从真、善、美三个角度予以解读和诠释;二是以“文化社会学”着眼,揭示“文化智慧”主旨,探讨知与行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文化自觉找到了实现的路径;三是以“地方文化”立足,分析归纳其文化成果,建构“崆峒文化学”。其感性、理性互见,产生相互推衍的文化作用力,认识观和实践观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当代文化理论新的质点,是哲学思维中人文精神的高度唤醒,积极地寻找并运用人类思维、活动的智慧结晶,解读历史、服务当下现实、启迪未来。
《行走教育论》是研究“治学”和“为学”立身之作,是一个教师知识积淀和个体经验的开发“言传”,与学生、世界和生活的“对话”,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观。他描述极其生动的语文教育活动场景――一个心灵带领一群心灵,行走于语言与意义的世界。突出“行走”这个关键词,就在于强调主体的自主、能动性,突出学生知识、心理和思维能力诸方面的“生长”。借鉴中国“诗教”“成人”传统和西方“博雅教育”理念,试图通过人文通识教育,打造更广泛的文化与审美结合一起的“诗意”学习空间,能够 “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识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帕卡德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以及优秀人格,成为“完整的人”。
目前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教育。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尤其是两次经济衰退的危机引起西方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并竖起通识教育的大旗,为后来近半个世纪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响至今更为显著。中国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方式而言,从孔子开启教育之后,经几百年发展其实已经有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历经各朝的变迁,中国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获得较为长足的发展,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性的大师与大学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人文氛围浓厚,重文轻实,并且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中西通识教育相同点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国早期教育的六艺和西方早期通识教育提倡的七艺有诸多的相同点,并且中西通识教育的目标均定位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质课程为主体。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也是居于人文素质类首位的课程。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然而无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还是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高校排名情况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道出了几千万中国高等教育师生的心声。大师与大学之“大”历来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又都殊途同归地承认“大”之底蕴是文化体系,或者说是知识体系的问题。哈佛的学生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对本国和外国古今文化精华的系统性把握,进而有了精准的判断和引领,便是得益于该校近三十年的通识教育。民国时期我国的教育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辈出,学术精神令人振奋,究其根本得益于当时母语教育的重视和对通识教育的推崇。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遭受的打击和摧残人所共见,当下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呈现荒漠或泡沫状态。曾经民国时期的中国是靠母语教育为民众打开了启智的大门,也是靠语文打开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门,而在当今再次面临的精神荒漠阶段,我们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语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的综合性人文课程。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识教育来竖起呼唤民族文化崛起、呼唤民族文学觉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础与社会号召力实在堪忧。这在众多高校呈现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母语教育中可见一斑。虽然众多的高校都在试图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但中国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首先不是考虑“人”的问题,而考虑的是课程数量和学习的时间搭配,只有极少数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基本知识的检测并分类施教。由此可见,我国通识教育处于尝试阶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辐射性与开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学语文这个核心来拓展通识教育体系则是科学可行的途径。
二、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依据
首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能适应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其融汇性特征足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探索,如何满足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素质需求也是各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二者其实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所有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思维,所有引进的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几乎都忽略了或者说在掩盖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层次性或者说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问题。美国和欧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适应中国所有的教育土壤,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认,哈佛、麻省的通识教育效果与经验的确让人钦佩,也的确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顶尖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俗称的一本、二本、高专,这样的现实建立在学生高考之后的自动分层。这种分层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能力、素质和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分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的融汇性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文与素质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其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丰厚的文化蕴含足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举步维艰,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质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国地域广阔,所带来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甚至生存哲学等方面的极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相对较短,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复杂,但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纵横交错,西方思想上的开放也令通识教育的各类知识易于相互贯通与接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连基本的日常语言几乎都需要重新学习的大学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这是不能持乐观态度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须走西方通识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现成的大学语文的平台塑造通识教育的实用性构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已经为大学语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子,也为大学语文打下了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足以让其担负起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学语文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这也令其具有通识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当今教育界,无论是借助网络平台,还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大部分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识教育的核心观念都是两个字:全人。而学做人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中国名言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需要各种亲身体验,如情感、诵读、演说、写作、心理等。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质受到挑战,教育中大量的教育过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识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们自然会失去对通识教育所谓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细研读有关西方的通识教育经验介绍和教育过程,笔者发现西方通识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读与研习,教师基本上不讲课,多是以学生自学和助教辅导为主。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在中国的孔子时代,也是中国教育的启蒙时代。现在的中国高校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呼唤返璞归真,做到用简单的方式去挖掘深层的文化和文学精髓,在回归传统中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关于人性与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进行人格完善和创新思维培养,这也是大学语文可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台湾著名通识教育家黄俊杰先生曾对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这样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意义。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人的连续体,它既是‘身心连续体’,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个有本源而与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来的人。”由此可见,黄教授在基于对儒家传统精神研究的基础上又整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深刻领会到当前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复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台湾的国学教育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瞩目,通俗地说台湾的国学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陆的语文教育。台湾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奠基、关联、辐射等功能,其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哲学已经成为台湾学人的共同信仰。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台湾的国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脚点。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若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和涵括的精神内质与哲学思想,都必须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重新整合,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禀赋进行与当今社会人文素质需求相吻合的调整。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大学生的学情现状简析。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大学生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根本变化:一是身份社会化。从中学到大学,是大学生真正社会化生活的开始。虽然大学仍然是学校,但已经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切实的社会化身份。他们开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角色选择极少受到家长、师长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动竞争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竞争,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典型的社会消怠情绪。二是生活独立化。目前许多高中在毕业前夕会举办成人礼,让学生通过成人礼感知自己的成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从大学开始的。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大多数甚至离开家乡,大学求学的日子从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启动了独立的模式。在脱离依赖的初期,大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茫然期。大多表现为失去目标、生活失序、沉迷玩乐、心理空虚等情形。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据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遵循一个一致的程序:公共课程在先,专业课程在后。这样固化排课的后果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基本上是思政课泛滥,外语课扎堆,大学语文课跟风。对那些刚刚从高考过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绝大多数都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种重复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基于我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和本科生普开的现状,教师们进行了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后期的影响效应。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大学语文课程大致分为四大块:导言——审美教育——爱的教育——结课讨论。课程将不遵从教材的编订次序和文学史的历程,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讨一些语文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审美教育和爱的教育板块中实行专题式教学,审美教育分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体悟之美、创造之美5个专题,爱的教育大致分成爱家、爱国、自爱、爱侣、爱人等5个专题。这些板块与专题都应用通识教育的思维与理念,一方面侧重人格的健全。如爱人教育将从爱的哲学及爱人的正确方式导入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引导学生将爱建立在尊重与生命的基础上,将施爱与受爱置于正确的三观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汇思想,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进行创新梳理与组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学尝试。如在体悟之美的专题中精心选用悲、欢、苦、乐四种情绪,分别以音乐、画面、文字、讲述等形式体验情感的触动。在这些情感体验中回忆或结合文学篇目进行共鸣情感感受,尔后辅之以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寻求智力与精神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阅与思考。这些教学的方式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积极探究,深入钻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上得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是人学,追求美,追求艺术境界,追求精神愉悦。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其知识性与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显了它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性差异,也铸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创新水平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效能。这些效能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培养一个完整人、一个健全人的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来一段长时期内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作者:李婷 单位: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陈琦.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与特点[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56.
[3]李曼丽,汪永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究,1999,(1):96-101.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7):142-148.
[中图分类号] G5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1?0087?05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重视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国家。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人才几乎是新加坡赖以发展的唯一资源。自独立以来,人才发展战略一直是新加坡的立国之策。为配合国家21世纪国际化发展战略,培养敢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具有开创性和企业家精神的复合创业型人才,国际化已经渗透到新加坡创业教育理念和行动计划之中,成为新加坡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体系中独具特色的一环。在这一国家价值理念的驱动下,经过十几年发展,其创业教育始终处于新兴国家的前沿。
同时,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为创业提供了融资的便利条件。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服务经济是国家主导产业,技术的开发并不是这个国家所擅长的,而技术的匮乏又限制了创业的实施。因此,新加坡的创业教育特别强调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一方面通过选派大学生创业者到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竹科学院、日本筑波科技园等技术集群地区去实习、参观、访学,力图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国际化思维和对国际企业运作的感悟。
因此,探讨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及其实践平台,剖析其隐含的内在价值定位,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国际化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发展主体
虽然新加坡创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但其在亚洲享有良好声誉,这与政府投入、社会配合、高校推进密不可分。丰富历史经验、多元文化背景、地处亚洲中心为新加坡教育发展奠定了国际化战略地位,其培养开创性和全球化视野人才的教育理念与其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并轨,提供了独树一帜的博雅教育。
(一)政府——创业资源的支持者
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为了使高等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在改革教育体制、制定教育发展政策、建构国际化课程体系、吸引优秀的国际人才、与国际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每年均以国民生产总值3%~4%的经费发展教育事业,对教育的投入仅次于国防,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1]近10年来,新加坡政府以每年不少于20亿新币用于对风险投资、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大力鼓励诸如创意产业、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2]
为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打造“东方波士顿”,新加坡政府全额资助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两所国立大学,不断提供教育经费支持以及设立教育基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海外合作、创业中心和企业孵化中心的设立、创业教育论坛和全球创业峰会的举办、训练营地活动的组织等做出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二)社会机构——创业氛围的营造者
新加坡自1965年成立以来,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①20世纪60年代经济前景迷茫的动荡期;②70年代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迈进时期;③80年代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时期;④90年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繁荣时期;⑤21世纪专注于创新、知识密集和研发时期。[3]
1961年,新加坡成立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简称EDB),旨在推动新加坡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创造蓬勃商机和良好就业机会。在经济发展局(EDB)带动下,新加坡经济由技术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产业转型,为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机会。如营造投资的理想地点,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海外培训计划,促进人员出国交流合作;发展多元产业形态,创造合适的创业机会;携手教育界,探究创业教育深度实施课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伴随下,创业教育也开始在新加坡得到极大的关注和发展。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者
新加坡经济从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变化发展所带来的人才规格及其培养方式的改变,需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意识,与产业界相关的研究等途径来推动经济发展。[4]新加坡创业教育在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起一套覆盖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完整的、系统化和国际化的体系,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小学阶段,学校通过“虚拟股份”之类的游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中学则在课程中引入管理企业的普及性知识课程。大学期间,南洋理工大学还开设创新与创业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of Science in Technopreneurship & Innovation Program)。[5]
二、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官方语言英语的优势为其与欧美国家交流清除障碍。独特的中英双语环境和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优越的教育体系。政府高额的教育经费投资,引入先进的软硬件教育设施。这些为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开展创造了条件。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的国际化
为适应国际化的要求,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打造成世界级大学,实现新加坡成为“东方波士顿”的目标,新加坡政府于1997年邀请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知名学府的11位专家组成国际专家小组对大学课程提供建议,做出调整和改革,采用较为灵活的学分制,设立基础宽厚的学科,并开设许多国际性的课程。[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与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在2001年共同创办南洋科技创业中心(Nanyang Technopreneurship Center, NTC)。创业中心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创业规则的创业与创新人才”为目标,开设创新与创业硕士课程,本科生创业辅修课,和创业短期课程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项目。[7](如表1所示)
(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历年来,新加坡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引进、培养和国际流动,为培养“全球思维人才”,新加坡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打造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为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 注重与发达国家高校的积极合作
新加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汇集许多企业界和学术界的杰出教授、企业家、风险投资人、高科技成果产业化人员等,这些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都有创业实战经验、丰富的国际商务经验和创新精神。
2. 注重教师“走出去”的交流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尤其注重派遣教师参加学术人员交换计划,选派本国优秀的教师到世界顶尖的大学去深造。例如,南洋理工大学每年都有20%的教师被派或批准到国内外高校、企业进行学术深造和技术培训,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10]
3. 全球招募优秀师资
新加坡也从世界范围内吸引和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师资。新加坡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有很多是高薪从世界范围内聘请的。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专门设有师资招聘办公室,在纽约和伦敦也设有师资招聘办事处,并派专人去欧美等名牌大学物色优秀的老师,目前国立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有50%为外籍教师。[11]南洋理工大学提出的“要想方设法把海外优秀人才‘空运’到新加坡”,学校长期请专人在欧美等地物色相关领域的拔尖者。[12]
(三)教育合作的国际化
新加坡高校独树一帜的“跨国办学”模式和全球性学生交流计划,增加了国际化交流,带回了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加速了其教育合作的国际化进程。
1. 跨国办学模式,增加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建立的海外学院,让本校学生在全世界创业热点地区进行实地亲身感受。例如利用一年的时间在美国硅谷或清华大学等高科技创新公司进行全职实习;向企业家或投资者学习;在合作大学进修课程。表2介绍了国立大学自2001年以来在国外建立的7所海外学院。
这种跨国合作的办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业实践,合作双方所开办的学科专业都具有非常强的创业创新特征。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中国的10多所重点大学也建立了合作项目,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全球化教育战略的推行,使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与世界名校的交流与合作中,博采众长、融汇创新,进而也带动并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水准的课程体系。
2. 海外交流学习,带回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
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新加坡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交换生,有的到国外知名的大学学习,有的赴各类知名创业型公司学习。例如,国立大学推出的全球性计划、学生交流计划以及双学位和联合学位计划,让学生有机会在一些世界名校进行学习,这些学生带回很多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新加坡政府专门设立“总统奖学金”和“公共服务奖学金”,每年都会选派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去深造。同时,鼓励并帮助教师创造机会到海外大学讲课或在海外企业学习、兼职,进行交流、合作。[15]
三、国际化实践平台——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
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践平台,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企业中心,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联合创办的南洋创业中心,承载着创业教育的实践功能,既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在科研和商业化方面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为例研究其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践平台。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前身新加坡大学始创于1905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且最富声望的大学,是一所立足亚洲、放眼世界的世界级一流大学。1980年8月,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全球化的研究型大学,它有3个校园,14个院系;有9081名员工,其中有2000多位教授,2000多位研究员;有36966名学生,10000多名研究生;拥有7所海外分院;22个校级研究中心;有4所卓越研究中心,还有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的第五所研究中心。[14]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NUS Enterprise(ETP))的目标是:第一,通过体验式创业教育(Experiential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将创业精神融为其教育的一部分;第二,将国立大学的研究转化为创新或者商品化,例如通过工业伙伴和创业扶助实现研究创新化和商品化;第三,成为亚洲创新和企业的智库。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将教学、研究中心和企业三者联系起来,旨在培育创业创新和全球思维人才。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中心通过体验式教育,行业参与和伙伴关系以及创业支持激发创新和创业精神(如图1所示)。[13]
(一)体验式创业教育
体验式创业教育主要通过“深化”浸濡,体验计划,海外创业实习经验,教育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全球化眼光和思维。
自2001年以来,新加坡国立大学迄今已建立7所海外学院;2008年,创业中心启动创新本土成功企业家发展计划(iLEAD),为国立大学的学生提供在本地知识密集型企业实习和学习的机会;2010年,创业中心启动博士论文商业化调查项目,设立博士奖学金,让学生探索其博士论文研究中的商业可行性。同时,创业中心实行创业与创新实习项目,通过小额拨款让学生开发/实施他们的创意。
(二)行业参与和伙伴关系
行业联络处充当技术转让中心的角色,与企业和政府建立伙伴关系,为它们获取大学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提供渠道,帮助学生和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新发现和创新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授权这些技术以实现其商业应用。
(三)创业支持
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中心(NUS Entrepreneurship Centre)主要负责大学生创业支持的运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扶助(如图2所示)。创业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创业发展、创业教育、创业和创新研究和国立大学企业孵化中心。
1. 创业发展
创业中心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发展项目,培养大学生和新加坡人的创业兴趣。例如,将国立大学团体放到现实世界的创业实践中,使他们在其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包括1999年开始举行的新加坡最大的年度创业计划大赛,每月的技术风险投资论坛,2004到2006年举行的全球事业讨论会,2006年召开的国立大学全球创业峰会,以及2011年举办的社会商业训练营地活动。
2. 创业教育
创业中心为国立大学社团创造和开发体验式学习的创业教育项目。1999年,创业中心已经成功开发对所有国立大学本科生开放的科技企业家辅修课,2006年这个课程转到国立大学商学院。
创业中心推出的其他教育活动,包括每年给外国学生举办的“创业暑期学校”,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开办的“开创新事业研讨会”,以及举行的一系列新加坡初创企业CEO“半日实用研讨会”。
3. 创业和创新研究
创业中心引导高科技创新与创业学术研究和应用实践相结合,推进科技创业政策和实践认知。创业中心也定期参加和国外顶尖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例如与斯坦福区域创新创业精神研究部(SPRIE)的合作,与全球创业观察(GEM)项目和全球创业型大学—学生调查(GEUSS)项目。
4. 国立大学企业孵化中心
企业孵化中心通过构建孵化生态系统,解决新加坡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遇到的挑战。包括创意和资源的缺乏,资金、现金流、网络的不足,管理和经营经验不够,融资体系和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其中企业孵化计划通过孵化中心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在创建企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建立融资和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最终通过与行业的合作、特许经营和产品衍生等方式形成成果。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累计数据,国立大学的创业成果概况如表3所示。
四、新加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发展创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和成功的经验是实现 “创业教育国际化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及“国家竞争优势”三者有机融合和匹配。创业教育契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的“人才建国,人才立国”战略理念一脉相承。
由于起步相对较晚,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为创业教育发展开辟了一条国际化新道路。因此,借鉴新加坡创业教育的“海外学院”模式、灵活的教育途径、政府助推创业教育的提升、教学体系的校外评审制度,与国家发展战略并轨的创业教育理念定位等做法,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有如下启示。
(一)凝练创业教育理念,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质上有着双重目的:技术和国际化能力培养。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衔接还有很大的缝隙,创业教育定位模糊,例如: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概念不清晰,没有体现出国家特色、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借鉴新加坡“理念与战略并轨”“技术与金融结合”的创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我国在发展创业教育时应凝练理念、明确定位、彰显特色,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
(二)建立国际化战略联盟,培养开创型人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全球某些顶尖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获取最前沿的教育和研究机会,与国际伙伴合作设立教育和研究海外机构,加入某些知名全球网络,成为其成员。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国际化战略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引领下快速跻身国际行列,建立全球化战略联盟,培养国际人的素质和造就具有国际眼光和知识的高水平人才。
(三)加大政府投资额度,引领国际化发展
从新加坡政府的支持计划的经验来看,我国应该从实际着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放宽政策门槛要求;成立创业研究中心,为创业发展、创业教育提供有力和持续性支持,鼓励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引进来”,在国际化发展中承担引领者的角色。
(四)引入校外评审制度,完善国际化教学体系
为保证学术研究和课程的质量和标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长期以来对课程采取一种校外评审制度,由海外大学资深学者担任评审,定期来新加坡考察。校外评审对于监控学术标准和确定他们与其他国外名牌大学的可比性、评价课程内容的优缺点和质量,以及考试成绩的可比性等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借鉴新加坡创业教育国际化道路的经验,我国也应该引入第三方教学评估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学术研究、实践体验方面改进和完善,与国际对接。
注释:
① NOC:即为NUS Overseas College(国立大学海外学院项目)。
② iLEAD:创新本土成功企业家发展计划。
③ S@S:即为Start-Up@Singapore(新加坡起步公司创业计划大赛)。
参考文献:
[1] 邱成立.从几个细节看新加坡教育[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9(11):41-43.
[2] 田莉.新加坡的国家创新氛围与创业教育实践感悟[EB/OL]. ,2010-09-29.
[4] Poh-Kam Wong, Yuen-Ping Ho, Annette Singh. Towards an“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Model to Support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J]. World Development,2007(6):941-958.
[5] 李霆鸣.新加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信息,2008(3):121-122.
[6] 牛欣欣,洪成文.“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5(9):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