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艺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8: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制冷工艺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制冷工艺论文

篇1

与中间冷却器中的液氨进行热交换冷却,冷却后的氨气送入压缩机的高压吸气,经过压缩机压缩成高压热氨气经排气总管后进入氨油分离器,经氨油分离器分离掉绝大部分压缩机油后的氨气流到冷凝器,氨气在冷凝器中与冷却水完成热交换变成液氨,液氨通过冷凝器的排液管流到储氨器(储氨器与冷凝器之间有平衡管),完成液氨的制备。储氨器中的液氨(正常工作时压力约1.4MPa)经过高压调液站的节流阀节流,经过中间冷却器中的盘管冷却成过冷液氨,注入低压系统的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正常工作时压力约0.4MPa)。低压等其余系统的流程与一级制冷系统相同。整个氨制冷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2重点检验部位

常规的检验内容在《定检规》里已有详细叙述,基于近20年氨制冷系统装置检验的实际经验,仅就管道宏观检验和无损检测方面应重点检验的部位做以下相应的分析和概括:(1)压缩机与中间冷却器的接管角焊缝、压缩机与排气总管的接管角焊缝、氨油分离器的进气接管角焊缝和排气接管角焊缝等部位,往往由于拘束度大,在压缩机工作过程中,连接管道的振动不断,焊缝部位容易产生疲劳裂纹;(2)立式冷凝器下部出液接管角焊缝附近,往往会产生应力腐蚀裂纹、冷却水所溅到部位的容器表面也会产生电化学腐蚀;(3)排气总管、高压调液站、回气总管的管帽若是采用平端盖方式连接往往会发生开裂失效,尤其是配备了速冻系统并且需要进行热氨融霜的回气总管与其管帽连接焊缝;(4)压力容器焊缝的丁字口和收弧不良处的弧坑等部位,是表面无损检测的重点考虑部位;(5)冷凝器冷却水所溅到的储氨器表面会产生电化学腐蚀,储氨器与其鞍座的接触部位往往会发生缝隙腐蚀;(6)系统上所有安全阀与系统的连接接管上是否已装阀门,以利于安全阀拆换检修;(7)热氨融霜管是否已经配置防止产生超压、液击的控制装置。

篇2

关键词:干燥速度干燥周期干燥介质风循环材堆

Key Words: drying speed, drying period, drying media, winder circle, pile area

1.引言

干燥技术几乎应用于所有产业,它是影响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的关键因素。目前木材的干燥方法主要有常规干燥、高温干燥、除湿干燥、太阳能干燥、微波干燥、热泵除湿-太阳能联合干燥等。由于设备质量、配套元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常规干燥仍然是主要的干燥形式。由于每一种干燥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所以联合干燥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干燥技术:是采用加热、降温、减压或其他能量传递的方式使物料的湿分产生挥发、冷凝、升华等相变过程与物料分离以达到去湿的目的。干燥过程包括传热和传质两个相互的过程:传热过程中热空气将热量传给物料,用于汽化其中的水分并加热物料;传质过程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并迁徙到热空气中,使物料中水分逐渐降低,得到干燥。在实际干燥过程中,由于物料总是具有一定的几何尺寸,传热传质过程在热空气与物料颗粒之间和物料颗粒内部的机理并不相同,因此干燥过程又有等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之分。干燥过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 干燥技术是一门跨行业、跨学科、家具有实验科学性质的技术。

(2) 现代干燥技术至今还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大部分干燥技术目前还缺乏能够精确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和设计方法。

(3) 干燥技术种类繁多,各具用途。

2.几种常见的干燥形式:

2.1常规干燥:是指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以蒸汽、热水、炉气或热油为热媒,间接加热湿空气,湿空气以对流换热方式为主加热木材,干燥介质温度在100℃以下的干燥方法。

2.2高温干燥:与常规干燥的区别是干燥介质的温度在100℃以上,一般在120―140℃。其干燥介质可以是湿空气,也可以是常压、高压过热蒸汽。高温干燥的优点是速度快,尺寸稳定性好、干燥周期短,但高温干燥易产生干燥缺陷,材色变深,表面硬化,不易加工。高温干燥一般用于干燥针叶材,目前在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较盛行,如用于干燥辐射松,柳杉等建筑用材。

2.3常温过热蒸汽干燥:其特点是传热系数大、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无爆炸和失火危险。这种方法对于薄而且易干的木材具有良好的干燥效果,但干燥室的气密性和防腐性等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所以,这种干燥方法至今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2.4.1热泵除湿干燥:是一种机械式干燥方法,它利用制冷工质在除湿机制冷系统循环,当湿空气通过除湿蒸发器时,使湿空气降温,排除水分而变成干冷空气;与此同时降压制冷剂在除湿蒸发器内吸收湿空气的热量而变成气态,经压缩机送至冷凝器,在此处高压制冷剂被空气冷却而变成同压下的液态,空气吸热后变成热空气再送回干燥室继续加热木材。由此看来,除湿干燥时利用制冷剂回收湿空气脱湿时放出的热量,连同压缩机耗功所转换的热能,都在冷凝器处还给了空气,所以除湿干燥比蒸汽干燥节能,其节能率在40%以上,并且在干燥过程中,空气参与的是闭路循环,不会向外界排放废气。因此,热泵除湿干燥系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干燥系统。

2.4.2双热源除湿干燥系统:单热源除湿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在木材干燥过程中的预热阶段和干燥后期,干燥室内只需要升温而不必除湿。为实现干燥室升温的需求,单热源木材除湿机一般使用辅助电加热器,其功率通常是压缩机功率的3倍左右,少则几千瓦,多则上百千瓦。由于我国多数地区供电不够充足,电价偏高,因此使用单热源除湿机常出现节能不省钱的现象,影响了除湿干燥机的推广应用。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开发了双热源除湿干燥系统。该系统具有除湿和热泵2个蒸发器,即有2个制冷工作循环。当需要对木材预热和升温是,使用热泵循环,此时制冷工质经热泵蒸发器从大气环境取热,向干燥室输送热风;当需要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时,使用除湿循环,此时制冷工质经除湿蒸发器从干燥室的湿空气中取热,使干燥室的水蒸汽冷凝,便达到干燥的目的。据试验测试,当环境温度高于10℃时,双热源除湿机的能耗明显低于单热源除湿机,一般前者比后者节能1/3左右。

2.5太阳能干燥:是利用太阳辐射的热能加热空气,利用热空气在集热器与材堆间循环来干燥木材。太阳能虽然是清洁的廉价能源,但他是受气候影响大的间歇能源,干燥周期长,单位材积的投资较大,故太阳能的推广受限。为缩短干燥周期,太阳能干燥通常与其他能源如蒸汽、炉气及热泵等联合干燥。

2.6微波干燥:是利用介质损耗原理,采用超高频电场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与常规的热风干燥方式相比,微波加热为内加热方式,由于介质整体受热形成体热源状态,加热速度快,内外部温度梯度的负效应小;微波辐射改变了传统加热方式单一加热效果,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微波干燥的不足是:投资大、电耗高,同时若功率选择不同,功率过大或干燥工艺控制不当,易产生内裂和炭化。

2.7热泵除湿与太阳能组合干燥:除湿干燥因木材干燥质量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其干燥温度低,干燥周期比较长,应用尚不够普遍。热泵除湿-太阳能联合干燥系统是一种以高温热泵除湿为主、以太阳能干燥为辅的组合干燥系统。虽然设备投资增加并要耗用一定量的电能,但研究表明该联合干燥窑耗能是常规干燥窑的1/2--1/3。在干燥初期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以减少除湿器的开动时间,降低能耗费用,并且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供热系数比较高,与单纯用电的系统相比是相当经济的,与单纯的太阳能系统相比,可保证全年使用,并且干燥过程状态参数稳定,资源还可被充分利用,效率高于普通太阳能干燥系统。

研究结果还发现了一些太阳能和除湿机各自单独运行时所没有的优点,即:窑壳和湿材的预热过程加快,经济效益提高,干燥时间缩短,干燥工况对气候的依赖性减少。这种太阳能―除湿干燥机在高达82.2℃的温度下工作,还能进行蒸汽调湿处理以消除应力,故格外适合用于干燥家具等级材。

3.未来展望

节能环保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主题。高温、高效的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解决热泵除湿干燥系统节能环保的要求,需改进制冷工质,提高换热效率,回收余热等。从过程来看,联合干燥则是最佳选择,尤其是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系统。随着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储存技术的深入研究,将其用于热泵除湿干燥系统既能解决系统用电,也能解决夜间供热问题,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高建民.木材干燥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2]胡传坤,高建民.我国木材热泵除湿干燥研究进展.

[3]高明菊,冯光泉,曾鸿超.微波干燥对三七皂苷有效成分的影响.

[4]张璧光,赵忠信,高建民,霍光青,伊松林.木材干燥的节能研究.

[5]刘昊,高建民,张璧光.非接触式木材含水率检测方法与应用.

[6]李沛虹,赵彩俊.浅析干燥技术.

[7]张璧光,赵忠信,高建民,霍光青,伊松林.木材干燥的节能研究.

篇3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我国油气储运的概述。

近几年以来,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事业已经大力发展起来。西气东输管道和西部管道等油气长输管道已经建成运用,这些管道技术都显示了我国对成品油、原油和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的更深层的应用以及更深的研究探讨。一些石油战略储备库的成功建设标志着大型地面原油储运工程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更加先进,更加新颖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也对国际先进理论与国际高端技术(数字化管道技术、HSE管理技术和油气混输管道技术)进行了极好的发展与应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技术已经迈入了一个更加新颖,更加深层的改革创新发展阶段。

三.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

我国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日益增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天然气制冷技术在天然气储运中的应用。

目前,天然气液化主要有三种制冷工艺,即级联式制冷循环、混合冷剂制冷循环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级联式制冷循环,利用某一制冷剂的蒸发来冷凝另一种较低沸点的物质而组成逐级液化循环,主要应用于基本复合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混合冷剂制冷循环是以多组份混合制冷剂为工质,进行逐级的冷凝、蒸发、节流膨胀,从而得到不同温区的制冷量,达到对天然气逐步冷却和液化的目的。基本复合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广泛采用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带膨胀机制冷循环 利用高压制冷剂通过透平膨胀机绝热膨胀制冷实现天然气液化的流程。根据制冷剂的不同,分为天然气膨胀液化流程、氮气膨胀液化流程和氮-甲烷膨胀液化流程。带膨胀机制冷循环适用于液化能力较小的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

天然气水合物不仅具有再次汽化时释放速度相当慢并且极易控制的优点,还具有安全性能比较好的优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天然气储运技术,并且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同时,低成本释放与存储技术不仅是该项技术的难点,天然气水合物快速高效连续制成技术也是这项技术的难点。

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

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高压水射流技术能够使质量与容量得到保证,在对油库储罐进行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储罐底部易于结垢,这些结垢会影响油品质量与容量,此时,就应该对储罐进行合理的清洗;高压水射流技术能够使传热效率得到提高,当对粘油罐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一些传热设备(热传器和锅炉等)有着严重的结垢,使这些传热设备的能耗极其加大,传热效率极其降低,此时,运用高压水射流技术不仅使结垢层得到有效的清除,还使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传热效率得到提高,以下设备的清洗主要运用到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各种各样的换热器设备,管道小型储油设备,油桶和油罐车小型储油设备。

四.自动化技术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方面的应用。

1. 泵类设备的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生产单位的电耗指标。

对大型外输泵的运行效率实施了自动化监控,它的主要监控原理是通过能耗计量仪表计量电机的实耗电量,再通过泵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确定泵的输出有用功,现场的一次仪表将参数采集到中央处理机,再经过运算程序计算出泵的实时泵效。技术人员通过对实时泵效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泵的效率变化原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先后发现了:进口过虑器摩阻损失、出口阀组的节流、原油的温度(粘度),以及电机运行效率对泵的影响,值班人员通过现场操作,使首站的泵的运行效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相对没有实施监控系统以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单台220kw的外输泵一年可节约近两万kw.h。

2. 完善加热炉自动监测,增加原油进、出口压力、温度,水套压力、温度,排烟温度、燃油流量、压力,炉膛压力、烟气含氧量分析等监测点。

3. 在控制系统中,设定出口介质加热温度,根据油温的变化来改变燃烧器的大小火切换,同时通过相应调整供风系统,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水套炉效率的目的。

4. 安全检测联锁保护系统的加强,增加水套炉压力保护、原油进出口压差(防止滞留)检测、水套炉水位低限报警、利用光电管监视燃烧情况,原油出口温度超高监测,并建立联锁保护。

5. 自动化技术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1). 生产报表自动化生成,主要是依据目前的focs系统对现场生产参数的自动采集生成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有关数据进行筛选,并进行自动累计和计算,生成当日生产报表。自动报表可以有效的避免手工填写报表因人的责任心的问题填写的错误。并可以作为工人当日生产业绩的考核依据。大大提高管理的量化考核力度。以下是首站自动报表生成界面。

(2). 办公网络化管理主要是依托网络技术,在内部建立局域网络,将站内的生产数据,技术资料和其他管理资料实现共享,并且通过服务器与上级部门的网络联网将本站的生产数据上传到上一级管理部门。同时可以对生产进行指挥与分析,通过采集真实准确的生产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采用有效的分析方法,使管理者对现场的生产做出正确的指挥,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使用一些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如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充分全面地考虑问题,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中解放出来,使厂各级领导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信息,统筹安排生产和经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6. 目前原油的输送多采用管线输送,原油在输送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能量损失,即摩擦阻力损失和散热损失。因此,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给流体提供能量——加热站提供热能和泵站提供压力能。在管输管理中,要正确处理这两种能量的供求平衡关系,因为这两种能量损失的多少是互相影响的。一般来说,散热损失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摩阻损失的大小取决于油品的粘度,粘度的大小取决于输送温度。提高加热站的出站温度,使油品在较高的温度下输送,原油的粘度降低,摩阻损失减小,但散热损失增大。所以在原油管输过程中存在着能耗最小的优化输送选择。

五.结束语

我国可以采用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的优化油气储运参数,并进一步提高油气储运的效率。运行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管线进行实时的监控,同时可以采集首端个末端压力、流量、温度以及粘度等各项参数,利用双向微波将其数据信息传送到首末站的控制室之中;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和优化参数程序。自动化技术在原油储运过程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应促进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灵念 董明 王胜利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油气储运》 -2005年z1期

[2] 齐凯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11期

[3] 齐凯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年9期

[4] 付玉章FU Yuzhang 自动化技术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科技传播》 -2010年24期

篇4

目前,我国制冷空调工业产值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仅次于美、日两国,是世界第三大冷冻空调设备的生产国,中国制冷空调行业是全球同行业内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市场。随着制冷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冰箱、空调器等各式各样的制冷设备已经不断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技工学校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当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开设了制冷与空调专业,制冷与空调专业因此也成为了现代技工教育的一门较热门的专业。制冷与空调专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技校的重视,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是,目前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技术性问题。实际上,技工学校培养的制冷与空调专业学生应该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对于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的如此现状,我们不得不对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进行一番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的能力在逐年下降呢?根据本人十几年的教学体验,认为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不能打破旧的格局

传统的授课方法基本上是“板书+讲解”,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是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制冷与空调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来说,如果没有直观、清晰的演示,内容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听课昏昏欲睡,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差。在有些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仍然是跟普通课程一样,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在长篇大论的讲述。甚至连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都没有,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却像听天书。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下面却是不知所云。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大都实践性强,不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实际演练,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掌握,更不能做到举一反三。

二、盲目效仿高校教法,教学不能体现技工教育特点

目前许多技工学校并没有自己的教育教法而是照搬照抄高职院校,实行“拿来主义”,殊不知技工学校学生与高职学校的教育背景的不同。技工学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理解力较差,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教材选择不恰当或更新缓慢

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许多学校没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教材选择过于随便,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简单的教材学生学不到东西,过难的学生又接受不了。另外中级班和高级班一个教材,这样都是不正确的做法。制冷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学校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材和实习、试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常常出现教材与实习、实验不配套,无疑给教学和实习都带来一定的不便。

四、教师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许多技工学校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尤其是实习老师学历普遍较低,教育水平比较一般,教师更新知识备感吃力。教师只有自己能把知识吃透,才能在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游刃有余,而由于技工学校普遍对教师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教师缺乏或没有机会和外界同行交流,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少教师教学靠吃专业老本,很多新的内容都没法给学生解释清楚。还有的老师教育观念本身就不正确,觉得技校学生基础差,不用给他们讲得太深,随便敷衍一下就行。其实许多学生并不是由于基础差才选择就读技工学校,而是想踏踏实实学习一门技能。

五、学校硬件设施落后,给教学带来明显难度

制冷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而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设施如实习、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及时配备, 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轨。有些学校盲目认为,有实习、实验室,就可以开设制冷与空调专业。其实不然,仅有普通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实习、实验室,是不能满足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需要的,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适应现代制冷技术的专用示教平台,教师就很难直观地给学生讲述,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 难以理解上升到较高层次, 更不用说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了。通常是老师讲完了全部课程,学生却不知从何处做起。

针对以上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想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特点的制冷与空调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1. 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

制冷与空调专业课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制冷设备的维修与安装的操作性极强,让学生学会操作是教学的首要目的。硬记知识和技能要点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强迫学生硬性记忆这些枯燥的知识,而要引导他们如何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

2. 实施多媒体教学

目前已有许多技工学校把多媒体引入教学,这是非常可取的。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集通信技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将多媒体引入教学,能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联系在一起,降低了学习难度,使一些难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显得浅显易懂,从而使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也能对制冷设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能激发他们对学好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的热情。

3. 合理的教学目标

进行制冷专业实操时,学生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控制,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充分利用好“一体化”教师的优势,在教学中我通常“一课一任务”,每节课都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

4.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学生们在进行实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这时,我们应该站在与他们平等的角度和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切磋。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耐心辅导学生,学生与老师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5.教学与企业挂钩

目前许多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班级都是定向班,毕业单位已经确定。所以,在教学中还要考虑到企业的需要有侧重点地对学生加强培训,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快速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更快地投入角色。

二、看清市场,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

必须认识到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与大学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认真分析社会对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的需求,认真分析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培养目标的恰当定位。技校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弱,对理论课的学习不感兴趣,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效果差。但是比较直观实用的动手操作和技能训练,学生还愿意做,还有一定的兴趣。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所以重在操作、实践。实践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必须经过不断实践,反复训练,有了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平时实践训练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经验总结。总之, 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精心选择适合技校学生学习的教材

“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和越来越开放发达的教材市场,意味着教师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将有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义务。许多技工学校在教材选择上不下功夫,面对琳琅满目的教材,哪些才适合自己的学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选择教材并不是越详细、越深刻越好,更不能为了给学生省钱而挑一些便宜但不适用的课本。要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材,就必须对教材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选择制冷与空调专业教材应该考虑两点:第一要注意实效性。制冷工艺性课程要注意选择教材的版本。第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对于技工学校来说,各专业老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制冷设备更新的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配套的教材。

四、搞好制冷专业实习、实验室和教学设备建设,保障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顺利进行

制冷和空调课程的教学与其他机械类课程一样,不仅要上好理论课,而且要及时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也就是实习操作。上好实习实验课是学好制冷专业课程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是学不会、学不好制冷专业知识的。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授课模式已不能适应制冷和空调专业的教学,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提供更多实习、实验设备,让学生得到充分练习的机会。技校的制冷和空调专业实习、实验室首先应该保证学生做练习的工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同时进行实习操作。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那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的时间灵活调节好分班次上好实习、实验课,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使投入的设备能够更充分的发挥作用。另外,只有普通实习、实验室还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还要配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通过加强硬件建设和学习平台建设,创建良好的、能调动教学双方积极性的互动教学平台,提高制冷专业教学质量。

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在科技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手段不断运用于教学实践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俗语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现代化建设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要从提高老师素质入手。

1.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要的是要端正教学态度,不能误人子弟。不能因为学生基础差就缺乏耐心,对技工学校学生更要多加关心,不仅要教会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在其他方面也要言传身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

只有具有过硬的基本技能,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全面准确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自信地去面对学生,鉴于此,学校应该多组织老师出外进行培训。作为一名教师,不管学历再高,知识再渊博,也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教学需要。不管工作再忙,都应积极参加必要的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长期不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3.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制冷与空调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教法上创新,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在教育教学中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要塑造出新的自我。

4.不能只教书,教死书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单纯完成教书任务就行了,还应积极开展教改实验,研究探讨科学方法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知识技巧,推动教育教学教改蓬勃发展。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拓宽知识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旧的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由后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转型期间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时代的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技能人才缺乏的社会,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制冷专业人才,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分析技工学校制冷与空调专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制冷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 1 ] 张钰玲.制冷与空调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创新[M].中国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