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8: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红经济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网红经济论文

篇1

1.1防生物附着网具材料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退和相关“渔业协定”相继生效,我国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抗风浪网箱养殖,围网养殖等),但目前网箱和围网养殖面临着海洋生物附着网具现象严重的难题。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纷纷进行了防海洋生物附着网具材料的研究,根据不同海区的具体情况在原有材料中加入不同的防生物附着配方可以有效地解决海洋生物附着问题。海水中泥沙含量较大的海区,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关键在于防止泥沙的大量附着,防生物附着剂配方抗泥性成为关键。在网具材料的制作中加入正电性水处理剂可有效吸附海水中的泥沙并使其快速沉降,也可使网具材料带有与泥沙相同的电荷,从而减少海水泥沙的附着。无机铜盐是船抗腐蚀添加剂的主要成分,同样它对网具材料抗生物附着也有同样的效果,铜离子可降低生物体中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生物的生存代谢以达到降低生物寿命减少生物附着网具的目的。在网具材料中加入能吸收海水中氦核的有效成份,可以使网具表面富聚射线,氦核具有很强的电离作用和电离密度,对生物组织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可有效防止生物附着。

1.2可降解高分子网具材料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能被细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真正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在水存在的环境下,能被酶或微生物水解降解,从而高分子主链断裂,分子量逐渐变小,以致最终成为单体或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影响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和材料的结构。环境因素是指水、温度、PH值和氧浓度。虽然环境因素影响材料的降解性能,但是材料的结构是决定其是否生物降解的根本因素。易降解高分子结构通常为直链、橡胶态玻璃态、脂肪族高分子,而且具有低相对分子量和良好的亲水性(含有羟基、羧基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不仅因为其较强的亲水性,而且由于其本身的自催化作用,所以比较容易降解),此外表面粗糙也可以促进材料的降解。目前我国网具所使用的材料大都是普通合成纤维,如PA网线材料,这种材料虽然较之棉、麻等天然材料来讲有较大的强度,在吸水性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观,但是其天然分解周期太长,废弃的网具丢弃在海中往往会给海洋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同时大量的废弃网具漂浮在海上也会给我们以后的捕捞活动带来干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网具材料在生态渔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世界各国正在极力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要实现大规模推广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降低成本,目前可降解高分子网具材料是其他普通材料价格的5.~6倍;二是材料的精细化,即根据不同的作业方式调节其在降解时间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性能;三是新颖结构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网具材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3超高强纤维材料

70年代初美国开发了凯芙拉(Kevlar)超高强聚芳胺纤维(PPTA,也就是常说的芳纶),1979年荷兰开发了迪尼玛(Dyneem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这些超高强度纤维的拉伸强度为常规聚乙烯、聚酰胺纤维的4-5倍以上,超高强度纤维还具有结节强度高和抗老化性能好等特点。相同断裂强力和结节强力下,用这些超高强纤维制成的网线比常规纤维直径减少了一半左右,从而减少了网具在水下的阻力,减少了拖网等作业过程中的能源损耗。由于超高强度纤维这些良好的渔用性能,80年代末开始,这些纤维就被广泛用于渔业,这些材料在渔业中的应用使得高效、节能、网具大型化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提高捕捞效率:如大型中层拖网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后,网口周长增加了41%,由原先的1100m扩大到现在的1550m,在保持渔船拖曳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网具尺寸或者适量增大渔船拖曳速度进而提高捕捞效率。减少能耗:在捕捞作业中使用超高强纤维可以在保持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减少网具网线的直径,减少水流对网具的作用力,从而达到减少油耗的问题。据统计,在爱尔兰北海水流湍急的海域,网具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后,在鳕鱼拖网作业中使用294kw的渔船能替代原先441kw-515kw的渔船作业,每天可减少近2t油耗。捕捞网具大型化:目前世界网具发展总趋向为规格大型化,使用超高强纤维恰好可以迎合这一点,采用超高强纤维可以使绳索、网线直径变细,网具的重量和体积减少,在保证起网设备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网具大型化,这对捕捞海洋中分布较为分散的资源十分有利。超高强纤维的使用也给网箱和围网养殖带来了福音,网线直径变细增加了网箱和围网的过滤性能,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水生生物在网线上的附着,有利于内外水体的交换和饵料的进出。网线强度的增加在加大网箱和围网的抗风浪性能的同时也防止网箱和围网外掠食鱼类破坏网箱和围网而进入网箱或围网内盗食的现象,为海洋网箱和围网养殖提供了保障。

2.高新网具材料在我国使用现状及前景

我国现代渔业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大水产研究所在其他渔业发达国家对高新网具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高新网具材料都纷纷进行了研究和试制,在防生物附着网线材料、抗污染网线材料等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于这些高新网具材料成本较之以前的普通合成纤维高出很多,加上我国渔民和渔业公司对这些高新网具材料认识不足,环境保护观念不足,国家对这些材料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制约等,这些高新网具材料并未大规模投入实际生产当中。在全世界渔业资源逐渐枯竭的现在,如何在不损伤现有渔业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渔业资源的最大最高效化利用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完成渔业的改革要先从渔具的改革开始。我国是渔业大国,渔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完成渔具材料的改革对我国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实现高新网具材料在我国普及需要国家的大力推广,让人们了解这些高新材料的优点及这些材料推广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慢慢接受这些材料。

篇2

[1]黄崇珍,杜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张晓燕.对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思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5年9月(中),总第443期.

[4]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陈峻,王炜,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以扬州市为例,规划师,2005年02期

[8]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集装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鸣,冯浩,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2]张林红,陈家源,新世纪我国航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世界海运,2011年05期

[1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14]仲岩,芦阳,李霞.电子商务实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常连玉,陈海燕.B2C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0(8).

[16]孙勇.我国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0(7).

参考文献

[1]张洪斌,赵玉敏.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J].中国物流.1999.

[2]李炎.当前形势下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物流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2009.

[3]French,W.BetweenSilences.AVoicefromChina[N].AtlanticWeekly,1987-8-15(33).

[4]晏敬东,石银萍,李谦.我国快递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

[5]赵玉敏,张洪斌.中国快递市场发展研究报告[J].2006.

[6]常楠.中国民营快递业SWOT分析及选择[J].商业周刊.2010.

[7]Heider,E.R.D.C.Oliver.Thestructureofcolorspaceinnamingandmemoryoftwolanguages[J]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9,

[8]李谦,吕利平,晏敬东.我国快递业的产业环境分析[J].商业经济.2010.

[9]Gill,R.MasteringEnglishLiterature[M].London:Macmillan,1985:42-45.

[10]周艳军.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1,(05).

[11]沈玉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2001.

[12]罗德曼.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与控制[J].2006.

[13]WilliamBronchick.RayCooper.HowToSellAHouseFastInASlowRealEstateMarket:A30-DayPlanForMotivatedSellers[M].Wiley,2008-10-08.93-187.

[14]PorterErisman.ALIBABA’SWORLD[M].Macmillan,2015-05-07.27-83.

[15]吕晓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瓶颈及解决方案[J].科技论坛.2008.

[16]谢勇,廖佑莲.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物流技术.2008.

[17]李善伟.电子商务下网购物流配送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00.

[18]魏斐翡.基于网上消费者风险的快递服务满意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19]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J].2000年.

[20]朱闪闪,方威.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J].湖南省市场学会会暨.2010.

[21]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王艳玮[J].经济与管理.2013.

[22]于文静.我国将支持涉农电商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J].2015.

参考文献

[1]黄崇珍,杜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2]崔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3]张晓燕.对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思路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5年9月(中),总第443期.

[4]张铎,林自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6]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东北亚论坛,2005年02期

[7]王淑琴,陈峻,王炜,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布局规划研究——以扬州市为例,规划师,2005年02期

[8]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年第五期

[9]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10]李辉民,现代物流的形成趋势与对策,集装箱化,2009年04期

[11]汪鸣,冯浩,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及建议,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12]张林红,陈家源,新世纪我国航运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探讨,世界海运,2011年05期

[13]王成钢,陈登斌.B2C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建设[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08.

篇3

摘要:阐述林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特征;问题;对策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不仅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对于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环保效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日趋重视。

1林业经济发展的特征

一是林木的种植在防风固沙、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二是林木的种植和农业种植相似,都是以土地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培育林木的生产过程不像农业种植有较强的季节性。三是林木的种植生产时间长,相对来说劳动时间短,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既可以生产木材及其他辅料,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四是林木的种植大部分都在荒山、滩涂等,这样的土地农业种植难以利用。

2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实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政策,使得林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2.1林业资源的开采和种植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林木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由于林业资源的生长期较长,如果过度采伐,无法合理地按照林业资源的生长周期进行开采和种植,森林覆盖面积会不断减少,很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天气等,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2.2林业经济发展结构单一

目前,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大都忽视了林业种植相关副产品的经济价值,而是将林业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了对森林木材的加工使用上,譬如对中药材及菌类的培育,可以和林木培育共同进行,从而改变林业经济发展结构单一的模式,最大程度地增加林业经济效益[1-2]。

2.3林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需要健全

现阶段,国家在林业政策上,鼓励全民参加植树造林,但由于土地和大部分的林业资源都属于国家,林业种植者和育苗者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缺乏有力的保障,从而导致思想和竞争意识薄弱,需要有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对荒山荒地的承包及开采利用,要有相关制度对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的界定,切实保护广大林业种植和育苗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人们对林业种植和培育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2.4缺乏林业技术性人才

林业种植存在着条件艰苦、工作单一、周期长等实际问题,真正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都不愿意到种植一线工作,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技术知识缺乏,林业经济的管理团队实践经验不足等,这些都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

3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不断完善林业相关制度

林业的种植,不仅在于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所以不管能否真正实现林业种植的经济价值,都应当有相应的保护制度,在这方面国家相关政策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种植中个体经营的比例日趋增加,因此在对广大林业种植和育苗者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林业的发展。同时,要严格控制林木的采伐,尤其是天然林,因为与人工林不一样,天然林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群落,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要严惩任何非法开采行为。

3.2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要依托市场的发展需求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把林业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经济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林业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林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在多种效益方面发展,因此要将林业产业开发与市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把握好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节约型发展路线,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选择好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利润的最大化[3-4]。

3.3不断创建林业产业环境

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能够促进资源的深入利用,有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原料和资金平衡,确保产业链健康循环发展。就林业产业来说,要保证从林木资源的开采、加工、深加工到市场需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充实,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个林业产业的效益。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支撑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多方力量搭建起林业产业平台,真正发掘市场的需求,给林业产业环境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创建良好的林业产业环境。

3.4不断开发林下产业经济

通过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模式,从多种途径发展林业经济,更好地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实现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林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品种对林下种植和培育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样可以促进相关林业资源的发展,有利于拉长和平衡林业经济的产业链,更好地提升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应该认识到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逐步显现,同时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处理的关系也很多。因此,要通过不断总结林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探索解决途径,健全政策体系,加大投资力度,培养技术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参考文献

[1]于爽.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9(4):413-415.

[2]张传辉,张汉巍.我国林业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森林工程,2006(6):60-62.

[3]孙爱斌.我国现行的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6(1):180-183.

[4]陈新云,陈建成,甄芳洁.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与分类[J].林业经济问题,2004(3):149-152.

高校林业经济论文范文二:林业经济创新管理与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林业发展方面也逐渐呈现出了新的趋势。当前阶段要向促使林业管理向更加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建立起全新的管理体制,促使林业经济能适应于社会。本文主要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林业经济稳定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林业经济对我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中仍然受到一定的问题限制。当前积极的对我国林业经济创新管理进行研究局有限现实性意义。下面将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讨论。

一、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种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林业发展的速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经济方面林业更是展现出了十分巨大的潜力,但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着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下面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受自身影响。林业的经济主要依靠自身发展,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必然会受到林业本身的影响和限制。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工业化的影响,并呈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这对林业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林业本身难以发展也就会给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限制,当前林业本身的限制问题已经成为了林业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林业产权问题。林业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来实现的,因此,林业企业的管理和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当前我国的林业企业在产权方面一直存在问题。众所周知,林业资源是国家资源,林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所有权,同时林业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税需要作为国有财产当中的一部分。其次,林业企业的内部通常都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

(三)经营管理问题。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企业在进行林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林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在其管理模式下给林业的发展速度提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林业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管理问题。

二、林业经济创新管理

(一)加强生态保护。要想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应重视起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此,应尽快地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以此来保证林业经济的管理中能受到法律的支持。同时,应对环境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测,促使林业资源能始终受到保护和管理。

(二)优化经济产业。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对林业资源的深加工将是促进林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的支撑点。但要想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逐步向深加工发展,就需要在专业技术上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强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将是促使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此还需要林业企业积极的与政府合作,传统观政府的调控来实现技术上的提升和能力上的上升。其次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化发展路线,不仅要促使我国的林业经济在国内稳步发展,更加需要国际中强化林业经济,促使其带动我国的对外贸易,真正的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积极转变管理方式。我国传统的林业管理中主要以粗放型为主,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向集约化方向个发展。对此,应在林业管理当中建立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的提升生态环境发展目标。

(四)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林业经济的发展中,应重视起人力资源管理。对此,应积极的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广泛的从社会中招揽人才,来作为林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同时应将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和知识积极的转换成为现实性的实践能力,在长时间的应用中促使自我得到提升,也帮助林业经济管理结构得到优化。

三、林业经济发展趋势

林业经济要想得到稳定健康的发展,一定要认识到未来林业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首先一定要与世界林业之间持平衡一致的状态。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已经逐渐的向战略方向进行转换,人工林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同时生态环境也逐渐的受到重视,并成为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其次,未来发展中我国的林业经济需要向全面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在管理上做到真正的全面化才能促使林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着经济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林业企业和政府应积极的联系在一起,制定全面化的管理措施,并创新管理模式,促使林业经济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将对未来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祝燕红,缪卫根,金久宏.杭州市萧山区现代生态林业经济示范区建设构想[J].华东森林经理,2015(04)

篇4

摘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在。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从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下实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循环经济下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已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循环经济下,必须让企业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职责,而实施环境成本控制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概述

1.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引导人们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中末端治理的思想和忽视生态环境的现状,强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2.环境成本控制。由于视角、标准不同,国内外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内容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环境成本又称为环境降级成本,既包含为保护环境而实际已支付的价值,又包含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支付的价值。环境成本要求企业不仅仅要补偿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而且要充分补偿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环境成本控制则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企业对生产经营各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二、循环经济下企业实施环境成本

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必要性。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将环境成本控制视作赢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和各项环境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企业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做法将彻底被终结,企业终将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多地体现为对环境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有效保护。实施环境成本控制,将促使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生态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可能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运用各种节能技术和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可使企业在追逐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2.可行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认识已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循环经济的提出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构建,从上市公司被要求披露环境信息到各地生态工业园、循环城市的建设,大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成本控制在循环经济中的实施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随着环境会计和成本控制理论及实务的不断发展,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也将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

由于我国在污染治理方面一直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导致多数企业采用的都是基于末端治理的环境成本控制,这是一种被动的事后控制。而且,由于缺乏独立的环境成本控制考核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再受到专业技术水平、短期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制约,多数企业并没有认真地考虑环境治理问题,很少采取积极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更没有考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资源的循环与高效利用,甚至把环境成本转嫁给政府和社会公众,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意愿不强。

2.环境成本控制范围狭窄,仅限于内部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按照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以及企业是否承担相关费用为标准,可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环境成本主要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成本。外部环境成本主要是企业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所产生的成本。目前,迫于环保法规的压力和实际操作的困难,大多数企业只考虑内部环境成本,而忽视外部环境成本,使得企业成本费用没有得以完整体现。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外部环境成本最终都要内化到企业的成本费用中去。

3.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由于目前环境会计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我国也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及制度出台,关于环境成本的核算存在许多困难。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对环境收入、支出的核算并没有单独入账,而是将其隐藏在其他成本费用中。例如:将排污费、绿化费等环境成本费用反映在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账户中;对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和责令停业的损失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等等,使得环境成本信息的重要性、明晰性不能得以体现,从而不便于进行环境成本控制。

4.环境成本控制方式和方法落后。

目前,企业更多地是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来管理环境问题,主要采取事后控制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动机是应对政府环境管制,控制措施通常是在问题出现后被动采取的,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投资损失和运营成本,而且增加了企业环境恢复成本和资源再生成本,严重影响了环境成本控制的效果。就环境成本控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等,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将原有的成本控制方法在环境成本控制中加以应用,其适用性还有待考究,也缺乏创新性。

5.环境成本控制主体缺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职工只是产品的生产者,与成本控制没有什么关系,导致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淡漠,浪费现象严重。成本控制失去如此庞大的管理群体,自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其实,环境成本控制的主体并不只是企业,而应是包括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在内的多元化的控制主体,应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人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控制成效。

6.缺乏独立的环境成本控制考核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在企业业绩评价中也没有包括环境绩效评价,环境成本控制的好坏并不会影响企业的业绩评价,环境负面信息也未达到影响企业形象,甚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程度。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只会越来越差,经营者很难真正关心环境问题,不会主动从环境保护角度去考虑企业未来发展,导致环境成本控制效率不高。

7.环境信息披露不完整且缺乏可比性。

环境信息的披露目前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愿,大部分企业只对环境信息的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披露,导致信息披露内容不全。而且,已披露的信息大多也只报喜不报忧,多数强调企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对企业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却很少披露。另外,不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否、披露多少、披露方式等均不同,使得环境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

四、循环经济下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对策

1.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变消极被动控制为积极主动控制。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法律法规日益严格以及环境会计不断发展,人们会意识到以牺牲资源与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危害巨大,社会对企业的评价将更多地关注产品是否绿色,生产经营是否环保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企业为了提高环境业绩和财务业绩、争取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必然关注环境问题,对待环境成本控制的态度将由现在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

2.扩大环境成本控制范围,推进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从时空范围上,拓展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容。时间上,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向上追溯至原材料采购,向下延伸至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及其处置;空间上,既包括内部环境成本,又包括外部环境成本,不断加强对外部环境成本的核算与计量研究,将外部环境成本逐步内部化到企业的产品成本中。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致力于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3.完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树立源头控制的理念,建立超前环境成本控制系统,将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扩展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事前侧重产品工艺生态设计,事中侧重清洁生产,事后则主要体现为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环境成本控制的目的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为谋求利润最大化而降低产品成本,而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谋求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4.改进环境成本控制方式与方法。

以环境保护为立足点,从生态效率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控制,控制范围从新产品设计开发到废弃物再循环利用,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控制的重心由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具体方法上,积极探索更加适合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例如可以将作业成本法与生命周期法有机结合,在运用生命周期法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的基础上,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环境成本的分配等。

5.明确环境成本控制主体。

一方面,形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内的多方参与的控制主体,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作用,加大处罚力度,对污染不治理或治理不力的企业处以巨额罚款或被市场所淘汰,提倡绿色消费,使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积极制定财政、税收与金融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充分调动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人人参与环境成本控制工作。

6.建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评价机制。

建立一套高效的环境成本控制评价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评价指标的设置尤为关键。借助评价机制可以发现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环境成本控制的效率。7.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环保法规,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加强环境成本控制及其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指南、制度等有关法规,为企业全面核算环境成本、充分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8.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向有利于环境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加大产业转型、技术创新企业的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和废弃资源的再回收,推行清洁生产,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总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综合性工作,应从多方入手,积极响应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银华.基于问卷调查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研究[J].会计之友,2013(2)

[2]张美姜,侯文哲.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5)

[3]王晓燕.试论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现代财经,2009(2)

循环经济论文范文二: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

由于我国铜冶炼资源保障程度偏低,废铜、再生铜等资源的回收与利用能提高铜资源利用率,这对我国铜冶炼企业及国民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入手,结合再生铜冶炼企业资源的加工生产,结合输入、生产消耗与循环、输出三个环节建立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并提出利用层次分析评价方法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实践结果表明,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能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利于促进再生铜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层次分析评价方法;现状

循环经济是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循环过程,强调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次物高效回收。同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流向的线性经济有着本质区别,能从根本上消除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目前,我国铜冶炼可利用的资源比较有限,为保证精铜冶炼,再生铜冶炼企业必须做好废铜、再生铜等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工作,实施循环经济,这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予以支持,以便客观而全面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进行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是重要的,现实意义巨大。

1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再生铜冶炼实现了长足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能源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工业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求,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再生铜冶炼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经济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加之,国内铜价低于国际铜价,再生铜冶炼加工利润薄弱,使国内再生铜冶炼企业发展严重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再生铜冶炼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是一种必然选择。对于再生铜冶炼企业来说,实施循环经济可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方向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再生铜冶炼企业经济循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循环经济基本框架

在铜矿资源有限及加工费用持续低迷的当下,某再生铜企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通过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质量一体化管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式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当然,实际上各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基本围绕这三个原则来建设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的技术措施。在循环经济下,某再生铜企业实行清洁生产,采用动力波洗涤、闪速熔炼、双转双吸、喷氮还原等技术工艺,选用清洁的原料,而且,注重污染防治与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污水、废渣等处理方案与环境管理方案,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对自身发展及国民经济、环境等都产生了积极效应。

2.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看出,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环境质量一体化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四个基本环节,这其实是从资源输入到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利用,再到资源输出的一个流程,是再生铜加工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情况的真实体现。为有效评价某再生铜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基于这样的一个资源利用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下面按照可比性、可量化、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政策相关性等原则,结合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三个环节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指标。基于以上分析与考虑,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一级指标)、准则层(二级指标)、指标层(三级指标)。目标层: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准则层:资源输入指标、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指标、资源输出指标;指标层:是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各环节的具体评价指标。在资源输入上,评价指标具体有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单位产值新水消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综合利用效益、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总利润、废焦粉回用效益。在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上,评价指标具体有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效率、污水处理率、再生铜冶炼回收率、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废渣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率、废焦粉回用量。在资源输出上,评价指标具体有废渣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外部损害价值。

2.3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想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其评价指标的建立与筛选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避免过于庞杂,又不可过少而遗漏重要内容,讲究总体最优或满意。为了做到这一点,建立并确定评价指标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在整个评价指标建立过程中,理论分析、专家咨询、主成分分析、独立性分析是尤为关键的环节。通过理论分析,对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特征、基本要素、主要问题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确定能体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般评级指标;通过专家咨询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是评价指标完善与最终确立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明确与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目标,确定主成分指标,如上文提及的准则层中的二次评价指标;通过独立性分析,可以避免评价指标之间出现信息、内涵等方面的重叠,使每一个评价指标都具有独立的意义。按照所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必须应具备完备性、针对性、主成分性等特点,应客观而全面的反映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循环经济下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评价指标去科学、正确、客观的评价循环经济。

3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实例

3.1原始数据处理

对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前,要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对各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模糊隶属度值,确定各个指标分属正向指标还是逆向指标。之后,按照公式计算得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Z)由资源输入、资源生产消耗与循环、资源输出的指数计算公式得来,具体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Zki=nj=1WijLXij(1)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C),由公式(2)计算得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评价期内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和水平的数据,是评价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不可获取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发展系数应在0~1之间,当在00.5时,表示循环程度弱;当在0.50.8时,表示循环程度一般;当在0.81.0时,表示循环程度强。Cki=3k=1WkZki(2)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H),由计算公式(3)得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是用来反映经济、资源、能源、环境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五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的系数。计算出来的协调系数应在0-1之间,当在00.5之间,表示协调程度弱,当在0.50.8之间,表示协调程度一般;当在0.81.0时之间,表示协调程度高。

3.2评价指数计算与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三个公式,收集某再生铜冶炼企业2013年间业务数据,从中提取出公式计算需要的相关数据,然后代入公式中计算,得到需要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循环经济发展系数和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然后,再结合计算出来的具体数据,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及以上分析,对企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分析:2013年,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系数C是0.53256,根据前文分析,说明2013年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处于一般循环状态;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H是0.71932,说明2013年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处于强协调状态;资源输入指数是0.45721,资源生产消耗与利用指数是0.71253,资源输出指数是0.81342。从资源输入指数可以知道,某再生铜冶炼企业在2013年间的资源输入的评价得分偏低,间接的能够看出该再生铜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偏低,特别是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手段不够理想,存在一些资源浪费、能能消耗大等情况,应加快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研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率,有效的把生产力、生产资源转化成为经济效益增长的驱动力,更好的施行循环经济。此外,企业循环经济处于一般循环状态也表示出资源回收与利用水平不高,所以这一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要想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低耗能、高产出,唯有加大经济投入与科学技术研发,不间断的提高生产技术,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以上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某再生铜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绿色生产与环境治理方面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由于没有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造成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偏低,根本满足不了可持续发展需求。为改善这样不利的现状,提高某再生铜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一些手段:①加强生产设备等方面技术研发;②增加资金投入,夯实科研的经济基础,使各项研发工作有序开展;③不断完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使评价指标更细化,评价结果更全面,为循环经济模式的调整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再生铜冶炼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再生铜冶炼企业要想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必须引入循环经济理念,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注重污染治理与废弃物回收利用,走节约型、精益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而全面反映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加以调整,以促进循环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红,傅滔涛,曹裕.企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以某大型冶炼企业为例[J].科研管理,2012,01:47~55.

[2]黄江波,顾湛琪,韦韩,罗栋源,张静.广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大众科技,2014,05:203~205.

[3]周俊.废再生铜冶炼工艺及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0,04:20~26.[4]赵允良.铅锌冶炼业循环经济的资源价值流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李晓霞.中低品位废再生铜冶炼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冶金,2015,0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