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4 03:33: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流行语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调研结果与分析
2.1样本分布
调查问卷样本取自合肥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有效问卷282份,年龄相仿,同属20—29岁年龄段,性别方面男生多于女生,男辅导员多于女辅导员。
为了解被试对网络流行语的基本态度,我们列出了“乐意接受”、“可以接受”、“不能接受”、“没感觉”四个选项,供被试者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有44.44%的大学生对流行语持“乐意接受”态度,45.14%持“可以接受”态度,2.78%表示“不能接受”,7.64%表示“没感觉”。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有相当广泛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流行语持接受态度。笔者认为网络流行语是大学生自我娱乐调侃、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以及性别群体对流行语的接受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598,数据显示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2.3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从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学生群体中经常使用的人占37.8%,有时使用的人占45.3%,很少使用的人占14.7%,没有人从不使用。可以看出,由于流行语的轻松、活泼、幽默,形式短小、精简,符合年青人语言习惯。通过对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使用情况结果的分析,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7.815;x20.10=6.251均大于3.955,数据显示我们发现辅导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流行语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我们对流行语的使用场合进行调查,有87.6%的人认为流行语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12.4%的人认为流行语可以使用在一些正式场合。可见,流行语是由网络派生出来的新鲜事物,相比较严肃、正式的场合而言,学生更愿意选择轻松、自由的场合来提及。在调查到和哪一类人交流时较多地使用流行语发现,71.1%的学生选择愿意和同学、朋友使用流行语,和家长、老师使用的比例仅占4.7%。从身份的角度来分析对流行语使用对象来看,查x2分布上侧分位数表x20.05=5.911,小于7.164,结果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存在显著性差异。23.4%的辅导员选择愿意和学生使用流行语。可见,青年学生观念更新快,渴求新鲜事物,而家长和教师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语言更新困难,造成彼此的话语体系的不一致,使用流行语的沟通则比较困难。
2.4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传播途径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流行,主要依靠了不同的传播媒介。调查中看到,61.2%的学生认为,网络是高校的主要传播媒介,其次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交流,达32.2%,紧随其后的是影视作品和报纸杂志。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炙手可热的现象,反映了青年人群流行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了网络独有的时代性,网络文化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语言环境、情感模式、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其中一点就是道德感的滑坡。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的虚拟特征使部分人迷失了现实的社会角色,产生“游戏人生”的错觉,导致责任感的滑坡。再则网络流行语中的粗言秽语,导致道德感的减弱甚至缺失。
2.5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相同。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53.1%的学生持支持的态度,认为流行语是语言朝着新方向的一种发展,有特点,32.6%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11.3%的学生持反对意见,这类学生认为流行语语言粗俗肤浅、不符合语言规范,影响传统语言文化,应该限制使用。选择支持的同学最多,可见流行语本身的一些优点和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相符合。为证实这个假设,我们又深入做了流行语吸引因素和评价调查,其中流行语的吸引因素中诙谐性、新奇性、简洁性、通俗性排在靠前,流行语的评价中,学生主要选择了社会情绪的宣泄、青年群体的认同、社会新鲜事物的涌现。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发现流行语生动幽默,表达青年学生释放压力,娱乐的情感状态;流行语求新求异,符合青年学生个性鲜明,追求时尚的思想特征;流行语广泛流传,体现青年学生价值多元,时代文化心理。对于选择中立和反对的学生,我们随后的调查发现,学生把流行语良莠不齐、破坏传统语言文化、更新太快这几个选项排在前面。
3结论
网络流行语自身的潮流时尚、调侃幽默、形象生动,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借助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分析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探寻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方案,从而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实然性
流行语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介,由大学生为主题的年轻网民创作完成,流行语内容上反映出草根平民实现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流行语在形式上常常以符号、数字、字母真实而生动地再现某一社会现象,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距离。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密切的群体,这一群体和学生年龄地位相仿,基本都处于20—29岁的年龄段,和青年学生一样对流行语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工作中恰当利用流行语的优势,真正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学生所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给与引导、讲解、传播,将比传统单纯的说教形式更富有感染力,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
3.2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运用的应然性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网络流行语,俨然成为高校辅导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系统中,始终处在一种信息优先,资源优势的地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较易得到敬重、树立自己的威信,更有利地开展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网络信息的渗透,是对我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一个巨大冲击;再则在以流行语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侵入,使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虚拟社区”,原有的教育工作原则在这种文化下黯然失色,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掌控性、现实性受到弱化。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流行语,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亟待开发的“试验田”。
3.3网络流行语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的实效性探索
3.3.1关注网络流行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借助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一些流行语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以与别人分享喜悦,可以抱怨,可以发泄,可以求教。因此,通过流行语便可以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打下基础。流行语通过网络平台和日常口语传播,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网络状态迅速了解当下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流行语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情绪状态,必要时及时介入一些事件,化解矛盾和冲突,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3.3.2使用网络流行语,努力建立和学生共同的话语体系
我们对流行语应精挑细选,分清对象,分清性质,分清场合,恰当运用。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理解力以及网络文化背景等各方面不同的情况,考虑选择与对象符合的网络流行语。此外,流行语也有消极低俗的一类,这类流行语不仅不能拉近师生距离,反而降低教师品质,有损教师形象。因此,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一定要把握分寸,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幽默活泼的类型。再者,辅导员在使用流行语时,要注意分清场合,不能仅仅为流行而使用,往往会造成矫揉造作,形成不了经典教育。
一、引言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流行语长期以来没有收到语言研究界的充分关注,是因为如下原因:
1对流行语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流行语的定性或者过宽,与俚语、黑话、谚语乃至新词术语混为一谈,于是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或者过狭,把流行语局限于某个地域范围,等同于某种社会方言,将流行语研究纳入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研究,比如青少年的流行语等等,使得流行语的研究实际上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研究重叠,失去了独立性;2“流行”是一种动态现象,“流行”的时间和范围常常不好把握;3流行语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流行语的研究必然要与社会变革和文化潮流结合起来,这种研究做不好会失之浅显或流于庸俗;4严格来说,一定时期的流行语数量有限,进行微观或断代的研究比做其他词汇的分类研究困难要大;5无庸讳言,不少流行语形式失范,内容粗俗,难以引起研究家的兴趣。
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是最富于变化的部分。不论是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还是主流媒体流行语,或者是语言文学中的流行语,都存在着翻译需要和流行语研究发展之后的严重矛盾。本文将就流行语的特征以及翻译方法做一些研究。
二、流行语的特点
流行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历‘显现-----流行-----消失’的过程。流行语的发展前途只能有两种: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流行语具备的几个主要特点:
1、动态性,或消亡性。流行本身就是必将消失的过程,长期刘希的就不叫做“流行”而叫做“主流”了。有的流行语来去匆匆,有的则持续许久,如“入世”、“申奥”等。
2、反常规。流行语的创新性,可以归纳为“新、奇、怪”,“新奇”是流行语的鲜明特征。如“富二代”,“奥特曼”等,是心态和性格的一种反映,表现出语言使用者的个性追求,标新立异。“怪”就是违背语言常规,在使用上表现出任意性和不稳定性,甚至是对语言规范的一种“破坏”;或者超出了一般词语缩略和搭配规范,如“被XX”(B被自杀、被就业等);或者某些意义和形式都还不确定,表现出语言使用的随意性,如“晕”、“雷”等。
3、高频性。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往往高于其他词语,这是因为流行语往往是“公众心理的普遍共鸣”,所以它们一旦被认可就会被反复使用。
4、背景性。从流行语是“在某一时期内因公众事件产生并在较大范围流传的,带有较深的时间背景的新词语”这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流行语往往反映的是某种事件的冲突,具有深刻的内涵,诸如:“打酱油”、“艳照门”、“凤姐”等,不了解其背景往往无法了解其真正含义。这也正是汉语流行语翻译中的难点所在。
三、汉语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流行语作为一种极富创意和变化的语言现象,给翻译者带来很大难度。
1、 首先,有必要从语义解码的角度来分析流行语。流行语的语义解码有两个要素:1)认知流行语自身语义,即原意;2)认知流行语语篇含义。换句话说,最简单的词都可以用作形容词、或比喻、象征等,也就使得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有词面语义和语篇含义。况且,绝大多数的词本身就拥有多有语义,在语篇中就存在着语义选择问题。
1.1单音素词
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节省表达的时间,提高效率,一些单音素词流行语应运而生。
例 1 在这里碰到她,雷!
It is embarrassing to meet her here.
“雷”有尴尬、意外、窘迫的意思,这里取“尴尬(embarrassing)”之意。
1.2派生词
如果某一词流行起来,在交际中,人们会很快以此为中心派生出很多新词。
例 2 你女友的身材简直酷毙了!
How slim your girlfriend’s figure is!
“酷”是流行语中很热的一个词,它原本是单词cool的音译,是“冷峻”、“镇定”、“高傲”之意,而现在的人们却用来描写那种朦胧或不确定的感觉。派生词“酷毙了,酷呆了,酷爆了”等实际是程度更强而已。根据语境,此处“酷毙了”应该是“非常苗条(how slim)”之意。
例 3 我们下一次的《非常之约》将来关注婆媳关系。
Our next Special Appointment will be about mother-and-daughter-in-lawrelationship.
最初台湾娱乐节目《非常男女》播出后,“非常”以此就流行起来,各电视台纷纷效仿,派生出了《非常女人》、《非常目击》等节目,“非常”原意是“十分”、“极”,而在此是“特别的,特殊的”之意,故译成special。
1.3旧词新意
很多流行语原来是旧词,但在现代使用中,很大程度上改变或完全了原来的语义。
例4足球队再次失利,教练只好下课。
As the football team lost another game, the coach hadto resign.
“下课”原是学校用语,表示“上课时间结束”,现在却常用来表示教练无法继续任教而“辞职”,所以此处的“下课”翻译成resign。
例5如今啦,人也老了眼也花了,最后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论文参考,不可译。。
Now I’m old and dim-sighted and last year my last towfront teeth were lost.
“下岗”原义是“站岗任务结束”,改革开放后因出现了“下岗工人”,“下岗”变成了“失业”的替代词,而此处是“失业”的活用,表示牙齿的“丢失,掉落”,故而选用lost。
1.4新词
例6 我是菜鸟,还靠你当师傅带带哦。论文参考,不可译。。论文参考,不可译。。
I’m still a green hand at Internet while you are anold hand and I need your help.
“菜鸟”是新词,脱离了“鸟”的词面语义,它在网络语言里表示“网络信后”,故译成 a green hand at Internet. 最近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流行语newbie,即“网络新手;新兵”之意,用在这里的翻译更是恰当。论文参考,不可译。。
1.5音译词
为了交际便捷,很多音译词直接进入了汉语词汇,在科技类文章中尤其多见。论文参考,不可译。。如AIDS(艾滋)、clone(克隆)、hacker(黑客)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的音译词也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例8 请秀出你的绝活!
Please display your unique skills!
“秀”是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有“显示、展出、演出”、“表明、指出、指示”、“带领、炫耀、“给予”、“(通过示范)教导”等众多含义,这里是“展出、显示”之意,故用display。如今“秀”字还派生出“模仿秀”、“时装秀”等流行词。
2、新意辐射
所谓新意辐射是指在语篇中,由于某此的本意起了变化,引起了语篇中其他地方也随之产生了新意,就像物理中的辐射现象一样。为了使语言生动、形象、幽默,人们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流行语在此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10 他下海5年,非但没捞到鱼虾,还呛了一口水。
He has gone into business for 5 years. Yet he didn’tmake money and even suffered a lot.
由于“下海”产生了“经商”这一新意,导致后面的“鱼虾”和“呛水”也随之有了新意。根据语境,此两词分别表示“挣钱”和“吃苦头”,所以翻译成 make money 和suffer a lot。
例 11 明明是黑色食品却标成“绿色食品”。
Suchobvious bad food is even marked ‘green food’.
“绿色”原本单只一种颜色,如今“绿色”表示“清洁的,健康的,无公害的”,根据这个含义,句子前面的“黑色食品”便产生了新意,理解为“劣质的,差的”,译成bad即可清楚解释其含义。
3、对“不可译”流行语的翻译
“不可译”的流行语指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多用于政治或者经济领域,可称之为时代新词。由于这些词汇具有高度概括性,如果不加解释,几乎无法准确翻译。对这些词汇,可以采用“数词+名词+解释”的模式来进行翻译。如“三个代表”可翻译成“tree Represents Theory ( the CommunistParty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orienta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f China)” “一国两制”和“五个一工程”可以直接翻译成“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和 “thefive-works project”,“三步走战略”可翻译成“the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
对这一类的时代流行语,应该多侧重解释,避免英语国家的人混淆含义。如“菜篮子工程”,不能直接翻译成“vegetable basket project”,应该在解释说明的角度下,翻译成“a program aimed to improve the marketsupply of non-staple food.”
此外,在翻译时不可盲目地对号入座,以免产生伦不类的英文翻译。比如将“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翻译成“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或者把“高新技术”(new and high technology)翻译成“highand new technology”。
4、结语
流行语作为词语家族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意识的成员,在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下,大量地渗透到了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论文参考,不可译。。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论口语还是正式文体,或者在文学作品中,流行语的翻译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我们唯有充分了解流行语的特点,大胆尝试,方能准确而富于创造力地翻译汉语流行语,为不同文化、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顺利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杨全红:汉英词语翻译微探,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郭熙: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语言文字应用,2002(3)
③许斐绚:解读当下青少年流行语,socialwork.com.hk/psychtheory/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分类;特点
2011年过去一大半,网络流行语似乎又翻开了新的一页,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流行语就是这样,它从不愧对自己“喜新厌旧”的根本特点,何况是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空间。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特点;最后,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于流行语定义的界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无论怎样表述,流行语的特点是共同被认可的。首先最重要的是――时效性,即流行语只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若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再流行。所谓“不再流行”,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1]其次,大多在青少年当中流行。以上所探讨的是“流行语”,而网络中的“流行语”除了以上特点外,显然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讲一步步探讨。
1.新年新语
1.1“有木有”
这是今年大热的咆哮体的其中一种。“有木有”的意思是有没有、是不是、对不对,一般认为来自方言中的语音。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山东(寿光、广饶临沂等地)等地的方言,就是“有没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不是、对不对”。因为这些地区的网民在网络中大量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木有”用在一个句子的末尾,一般都要加感叹词“啊”和若干个感叹号来表达感情。很多时候,为了增强语气,使用者会连用几个“有木有”。比如说:“法语一共尼玛23种时态啊!!!!!!!!都要背啊!!!!!!!!!!!!!!!!考试要考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1.2“伤不起”
和“有木有”一样,“伤不起”也是随着咆哮体的流行而大热的一种表达方式。意为个体本身就屡屡受伤,伤痕累累,已经经不起折腾,经不起伤害。
相较于“有木有”,“伤不起”的用法相对丰富。首先,“伤不起”一般用在“有木有”之前,中间用逗号隔开;“伤不起”也可以不和“有木有”合用,直接用在“某类人”的后面作谓语,一般形成一个主谓谓语句。如:学摄影的你们伤不起、设计飞机的女生你们伤不起等等。另外,“伤不起”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如:伤不起的论文、伤不起的六月。这时候,中心语不再限制是人或职业。
2.分类
笔者主要统计了某论坛网友的发帖和回帖来对现今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通过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类:
2.1谐音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流行语都是通过谐音而成的,谐音的用法较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类。
2.1.1中文谐中文
2010年大热的杯具家族――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还有鸭梨(压力)。
2.1.2数字谐中文
如:54(无视)、9494(就是就是)、520(我爱你)等等。
2.1.3中文谐英文
如:普里斯够昂(please go on)、奥特(out)、马克(mark)。
2.2 方言的影响
如:介个(这个)、俺、偶(我)、灰常(非常)等。
2.3 首字母
这类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是拼音的首字母,如MS(貌似)GG(哥哥)LZ(楼主)等。一是英文的首字母,如OMG(oh my god)等。
2.4 图形
如:O(∩_∩)O~、(^ω^)等。
3.特点
前面已经列出了流行语的一般特点,而作为网络上的流行语,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3.1谐音的广泛运用
关于这个特点在前面的分类中已经详细阐述了细类,这里就不再赘述。
3.2强调事件意义
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流行语和以前的网络流行语相比,更强调其事件意义。如2010年的“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等,无不向我们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或鄙视,或感叹,或愤慨,或娱乐,总之,它们都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记忆点。这个事件也许太长,让人很难记住,人们便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既能让人容易记,也能起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络流行语其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经过网友们的“一传十,十传百”,更加扩大了它们的传播面,有助于集中整个社会的关注点。同时,网络语的流行,也要依赖于现实生活。当有新的事件发生,而且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话,无疑,现有的流行语就有可能被新的所代替。比如“我爸是李刚”就成功代替了“跷跷板”。另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也会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影响。“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会受到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并通过它们的介入,使流行语从网上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产生新一轮的传播效应。”[2]
3.3情态化
另外,网络上的用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情态化,看到这个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说话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如“看到上面的阵型我噗了”,仿佛让人看到一个正在电脑前看帖子的人看到某个笑点,“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是用词方面的。另外,上文所提到的网络流行语中其中一类,图形,也是造成情态化的一个原因。当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词用相关的图像表示出来的时候,情态化更加明显了。
结语
正如祁伟先生所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必然是和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既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正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表现了百姓的多彩情感,发挥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能力。”而其弊端在于“第一,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第二,网络语言中的错误较多。第三,有一部分流行语和网络语言不符合正确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范”[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用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向一个“自治”的阶段,网友们越来越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新词或新句,并且总能够产生或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并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是,网络用语比我们平常用语更精彩的地方往往也是使得它凌乱、无规范甚至带有不健康因素的极大诱因。因此,如何使网络用语既能够保持它鲜亮、活泼、及时反应社会动态的优点,又能够引导它走向健康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全体网民而不只是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H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52-02
一、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
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末,直到2000年《科学》杂志刊登周海中的文章《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才使网络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首次被正式提出。网络流行语是从网络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它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产生略晚于网络语言,因此国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1世纪初。早期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专著很少,如王骁炜的《实用网络流行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网络流行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出版的《网络流行风――网上聊天词语妙用》。同时,用于搜集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网络时尚词典》《最新网络交际用语辞典》《新华网络语言词典》等也相继面世。但这些著作多为工具书性质。可见早期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只停留在归纳与解释阶段,还未进行理论研究,后来才逐渐将其纳入语言学范畴,如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中介绍了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玫英在《网络语言新探》中论述了网络流行语的特征、类型及产生原因等。随之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如王存美的《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常楠的《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研究》、陈伟健的《网络流行语研究》等。从研究视角看,早期学者都用普通语言学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分类、构词方式、修辞特点、语言变异、语体语用等。后来转向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也从汉语言延伸至中外网络语言比较及对外汉语教学等,呈现出跨学科的研究局面。从研究方式看,目前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前者运用现有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网络流行语,以验证或补充传统理论,或是提出新的假设和问题。后者则是围绕典型个案,聚焦于一个或多个视角展开分析,如叶开的《“呵呵”的社会学解读》、牛子涵的《从“人艰不拆”看网络缩略语》,而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比较欠缺。
二、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是最多也是最早的。多数研究者从普通语言学视角出发,从语义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变异,如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语义缩合转用等,并结合例子探寻网络流行语的变异规律、承载内容的演变及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如2013年网聊最伤人词汇“呵呵”的变异;或站在句法角度,从网络流行语模式的来源、特点、生成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着重分析其结构、语法功能等,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如网络流行语的语法功能和词性灵活易变,外在形式从简单演化到多样,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固定格式的惯用语体,如“甄痔濉保淮佑镉媒嵌瘸龇,或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和道金斯的模因理论指导下,对网络流行语的内涵特征、形成因素及过程、传播效应及引导策略展开研究,考察网络流行语遵循或故意违背了哪些传统的语用学原则,探析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等;或运用礼貌、合作、经济等原则,心理模型语用推理等理论对性别称呼语、指示语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探讨。
还有学者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语言的社会变体,交叉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本质,探讨其产生和变异的社会原因、表现形式及全新的表达功能等。学者大多肯定了网络流行语对丰富词汇数量、提高交流效率、反映社会状况、了解大众心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了它的模糊性、语意不明等缺点,并针对部分网络流行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语言失范问题。如方毅华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适应网络传播特性、彰显草根文化、引发社会思考等正效应,同时具有形成网络语言暴力、影响语言规范化等负效应。”①甘露认为,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公开,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影响语言文化发展方向,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②这类研究都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两面性,在剖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探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对舆论风气的影响,如陈泽星在《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③中提出:“网络流行语不仅折射社会现状,反映社会娱乐减压心态,而且流露出网民对公权的质疑和讽刺,体现了网民在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下,对自身话语权的争取和对舆论焦点事件与社会现象的意见参与。”
可见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的学者,或以语言为中心,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或立足语言的社会学,把网络流行语视为材料去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把网络流行语当做社会现象考察。但无论哪种研究,都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将研究内容深入到了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不足、核心价值观缺失、释压渠道不畅、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上,如网络话语阶层结构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是否一致,网络流行语能否体现出网络社会新权力和新权威等,这些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
除此之外,对如“狗带”“蓝瘦香菇”等音译及语音变异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也随着这些词的流行而增多;还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网络流行语视为一种符号系统,探讨其认知机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隐喻等作为理论依据,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等;从翻译学角度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句法特征,提出翻译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将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外,虽然其研究方法有待完善,但扩大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在全球的影响。
可见,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正在逐渐深入,但现行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鲜有定量分析及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虽有许多学者结合语料对网络流行语进行针对性探讨,但所使用的语料比较单一,数量也不充足,很难通过个别案例探究整个网络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据此需要建立网络流行语语料库,展开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流行语研究的理论体系以及研究方法。
三、网络流行语的分类与特征研究
汤玫英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单纯流行语和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格式流行语。④谢亚军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外部特征和构成元素将其分为首字母缩略型、数字谐音型、符号语言型、汉语谐音型、旧词新意型等。⑤伍凌从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出发划分出语义偏离、语法偏离、借形赋义三种类型。⑥可见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各持标准,但对这些标准的界定还缺乏严密的限定,导致标准交叉重叠,归类时模棱两可。
此外,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特征的概括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概括不仅存在差异而且较为粗略含混,存在抽象、易造成理解偏差等不足。如李秉震把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抽象概括为“奢化”和“简化”。⑦有学者将其特点概括成便捷性、口语化和娱乐性;有学者认为,W络流行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具有特殊的封闭性;还有学者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性、衍生性和推广性以及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征。
四、网络流行语的正负效应与趋势预测
站在语言学角度,学者们都肯定了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和形式创新,指出了其丰富语言和表达方式的积极作用,也指出要对不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及其给汉语带来的负面作用进行规范和制约。但也有学者认为语言有自我净化能力,网络流行语和其他语言文化一样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顺应适者生存的法则,不必强制规范。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各有道理,网络流行语也会朝趋利避害的方向发展。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性极强的语言现象,它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而加快自身的更迭演变,自然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适者生存”这一演化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和网民素质的提高,其中不文明、粗俗、轻佻只附着于热点事件而流行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将逐渐被淘汰。
网络流行语逐渐趋于理性化和现实主义。浅显的字母缩写词等已不能满足人们表达思想、炫耀文采的需求,用幽默的语言抒发生命体验,在嬉笑怒骂中使用委婉含蓄且极具个性化的词句,更能获得大众青睐,使之得到充分传播。可见以讽刺口吻抒发社会生活体验的网络流行语将是新趋势。
网络流行语与“表情包”的联系越发紧密。英国卫报称:社交媒体正进入一个“无文字”的传播时代。新奇夸张的“表情包”配上网络流行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更具感染力,人们甚至脱离文字只用“表情包”就能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斗图”已成为社交媒体的常态,“表情包”也从静态发展为动态,语音交流的发展可能会催生出“有声动态表情包”,以满足人们更好的试听享受。
[注 释]
①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第77页。
②甘露:《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中国传媒科技》,2011年第12期,第43~44页。
③陈泽星:《仰“浮云”之咏叹,观社会而长思――透过网络热词解读社会》,《文艺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第258~260页。
④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5~89页。
网络时代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语文则是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网络语文不可避免的“外溢”到现实生活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人们说话及行文方式,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对语文教学产生着重大影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阶段,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知识的重要功能,还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在很大程度上奠定这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网络作为信息庞杂的载体,蕴含着大量对教学有促进意义的语文资源的同时,也夹杂着许多不利于语文教学的信息,本文将就网络对中学语文的影响做些初步探讨。
1 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第一,资源丰富的网络,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语文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书籍、报刊等介质以及电视、收音机等传媒,囿于容量限制,这些资源使用起来十分不便,而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要查一个字的意义,查一个词才出处,查一首诗的作者,由于有了互联网,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开放性的网络,为开阔师生视野,更好运用语文提供了重要平台。在相对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接受到更为丰富的语文及其运用,这相对于局限在校园中、课本上学习语文来说,意义重大。网络平台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可以让语文更为鲜活起来,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授课及学生的认知。
第三,网络有利于促进语文的审美、德育功能的实现。随着网络对民主、人文关怀的不断深化,网络在促进传统语文的审美教育、德育功能上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迅捷性将主流意识通过各种各类群体所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
2 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
事物具有两面性,包罗万有的网络在给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自取用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正是由于其包容性、开放性的特征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众多消极影响。
首先,资源过于丰富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困惑。当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大,有疑问就“百度”,是许多人的首选。网络百科便是其中的重要的查询方式,而从网络百科的编纂过程来看,严谨程度远远低于传统语文媒介的编辑出版过程。如百度百科,如果要发词条,只要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不长的时间内便可以在网上出现,如果其中的语文行文有误,便可广泛流传。如近期一则“高中生文章被当成古诗词入选中考试题”的新闻,正是明显例证,一高中生将习作发在百度“诗词赋吧”“请大家指点”,7年后被黑龙江省佳木斯列入大考模拟试卷中。今人习作都有可能被误认为故人作品,更遑论错别字众多的诗词版本谬种流传了。
其次,网络流行语冲击规范语文。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流行语具有浓重的网络和时代特征。网络流行语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且依靠网络这一传播平台,不断外溢到实际生活中。由于中学生处于叛逆时期,对新鲜事物的追捧使网络流行语极易在这类人群中获得青睐,但是中学生心智处于成长时期,过分的“暴露”在网络流行语氛围下,将会导致中学生丧失对规范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对规范语文的使用能力。有语言专家就认为,“在社会转型因素和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眼下我国正进入汉语创造力空前爆发、全民参与‘造词造句’的语言狂欢阶段,许多潮词潮语可能都是昙花一现、过眼浮云。”[1]与成年人不同,这些昙花一现的词句对中学生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过眼浮云,而会影响其日常的遣词造句,使得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与“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流行语相对应的还有“淘宝体”(以“亲”开头以“哦”结尾,起源于购物平台淘宝网)和“咆哮体”(带许多感叹号的字、词或者句子,多以“有木有”结尾)以及各种网络文体的流行。这些网络流行句式大多有固定的模式,生存能力强者不多。如果中学生过分接受这些语句,将会极大影响其实用规范语文的能力。
第三,网络使得中学语文审美、德育功能退化。驳杂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的同时,也是藏污纳垢之地。这一方面与网络文化中的市场运作有极大关系,在市场化条件下,凡是有利可图,凡是能满足吸引眼球,都是网络传播的重点内容,而不以美丑论之,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呕像”现象及网络中的各种“门”事件的热炒正是重要体现。“恶搞”流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如对一些古诗的改编等等。另外,一些不文明的用语披上网络流行语的外衣加以横行,(如“尼玛”)这些都对规范中学生语文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以上看来,网络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是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而要应对网络对中学语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应该做到:科学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和家长在自身使用及引导学生使用语文网络资源时,应注意选择权威网站并保证其规范;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规范学生行文用语。
参考文献
[1] 潘衍习,赵展慧,任艳.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热词“转正”标准存争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07月21日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B《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结合,进而分析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包括网络流行语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的催生、热点事件的促使、多元文化的诱惑、大众传播的多样化、社会交际圈的分化、网络民众的积极性,而对于流行语的影响,作者分别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加以辩证看待。兰金梅《流行语的文化心理透视――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钦州学院学报, 2014.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蕴含的文化心理,认为流行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注重类比的思维方式、映射了人们的联想心理和滞后心理、凝聚着人们从众入时心理、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层面的社会心理、呈现出母语优越和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
对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主要从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展开。吴冰沁《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词汇学研究》(2015.10)从词汇学角度分析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总结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几个特点:来源广泛政治性强、结构多样语言简练、推陈出新形象生动、时效性强前途未卜。丁祥倩《从语法化角度看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以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7)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解读,认为流行Z的生成方式有隐喻、转喻、主观化、推理,而流行语的流行缘由有高频使用、语言接触、创新表达、交际原则等。作者认为语法化是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之一并会成为一种生成趋势,对于这种生成方式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给予关注又要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切忌滥造滥用。
对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有谢娜娜《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特征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6),该文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语言特点,认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政经领域,结构上以词为主且构词方式多样化,短语形式则相对较少;词义生成方式主要有旧形新义、旧形旧义、新形新义、旧义新形4种类型;呈现出网络性强、亲民性强、创新性强和时代性强等特点。
学者对某一年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行语生成、特征、传播、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这类研究较为细致,能够全面反映当年流行语的面貌特征。不足之处在于此类分析多停留在浅层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还较为少见,不利于发现流行语的内在规律和普遍特征。
二.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综合研究
社会在发展变化,政治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导致流行语不断更新。每年的十大流行语各有特色,但把历年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历时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规律。
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机制从深层次探究了2012――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意义建构,作者先按构词法对40个流行语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为旧形新义式、缩合式、借用式、合成式、句子式、谐音式六个类别,探究各类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发现: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合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整合、借用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句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谐音式是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隐喻。
潘苏悦《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2009-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例》(学术探索2013.12)从变异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历年十大流行语语音、语法、语义的变异现象。
刘懿《流行语模因的类型和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广州大学学报 2014.4)运用模因论把2008――2012年50个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本类型,基因型又分为同义同形、同义异形两种,表现型又分为同音异义、同形联想、同构异义。在类型上,基因型和表现型所占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从特点上来说,基因型的同义同形和表现型中的同形联想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基因型中同义异形和表现型中同构异义则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产生新的模因复合体。
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现代语文,2013.7)对2008-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理据进行了考察,提出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在此基础上又把内部理据分为形态理据、语音理据、语义理据,把外部理据分为拟声理据、拟像理据、临摹理据、省力理据。
这些学者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认知机制、语言变异、模因、生成理据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不同年度十大流行语共同的内在规律。此类研究非常有价值,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对流行语的规范使用具有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新颖度,是人们创造力的发挥,也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众情感的载体,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但流行语也有些语用问题,比如过于追求新奇和创意、使用不规范等。所以语言学专家对流行语褒贬不一: 支持者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大大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反对者认为这对规范的汉语是一场挑战,大大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这两种用法都有其偏颇的一面,对于流行语,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长远来看,流行语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呈现出优胜劣汰的趋势,那些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流行语终会沉淀下来,成为新的汉语规范的一部分,有些只是昙花一现,终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流行语的出现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我们一方面应该对其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提倡正确的语言观和规范观,让流行语不断为汉语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F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现代语文,2013.7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
[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6.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第1期
7.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早已被大家知晓甚至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1月19日在京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必然有其源头和原因。回顾2010年的网络新词“给力”,不得不让人惊叹它强大的生命力。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积之广是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我们就“给力”等网络流行语现象来讨论网络语言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给人力量”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由此略知,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娱乐新闻传播,如“闹台套”;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纵观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像粤方言、吴方言等各大方言区可以理解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内部的社会成员因为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往往以一个团体出现的,拉波夫曾对纽约市百货公司不同社会分层的人做了(r)音的调查明确显示了社会方言的特点。虽然现在的普通话很普及,但是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人还是习惯用方言来进行交流,这种习惯也会蔓延到网络空间。中国的有些地区如四川,它的方言中唇齿清擦音“f”和舌根清擦音“h”不分,闽南语中的前鼻音韵母“en”和后鼻音韵母“eng”不分,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的“灰常(非常)”“huashion(fashion)”“小盆友(小朋友)”便是以方言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
(二)简写形式
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的,同时也是省时省力省钱的利益催生的。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有三种:1、图片式。人们在聊天的时候会考虑到经济原则或者是娱乐心理,往往不会输入许多的字来表现情感,而是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来代替长长的一串字符。想要表达我现在很高兴的心情就用“:-D”,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很传神地表达情感,诙谐有趣。这些表情符号“使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披上了一层温情,这种幽默的调侃,夸张的表情打消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话时的某些顾虑”。2、数字式。例如,很早就在网络聊天中出现的“886”“9494”分别是“拜拜了”和“就是就是”的简写形式。用数字直接代替,避免了打字过程中频繁地在中英文状态下的切换,可操作的效率就提高了不少,而且增添了谈话过程中的一些趣味性。3、拼音字母式。如早期出现的“3Q(thank you)”以及后来出现的一些发泄之语,不便明说就用每个字的拼音首字母来指称,“TMD”“SJB”等等。这些简写形式能够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恼怒,而又不至于显得很粗俗。
(三)谐音形式
网络语言中很多的词语都是以谐音的形式呈现的,如最近比较流行的“斑竹(版主)”“神马(什么)”“围脖(微博)”“鸭梨(压力)”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有意无意当中“创造”出来的网络词汇。“鸭梨”是百度贴吧中某一网友无意间将“压力”打成“鸭梨”,随之引来无数网民的效仿。“神马”是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的讲述者所“创造”的,网友们在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速度过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其实,这要是在与个人的聊天中打出“鸭梨”或“神马”倒不足为奇,还很有可能认为是打了错字,仅此而已。但是,有一个事件的推波助澜,那么由此而出现的新的网络词汇很快就被大家传用,并且流行开来。
二、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语言学着重研究语言在其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构造和使用”,网络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语境,在这种语境下产生的语言是一种语言变体,这种变体是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和网络社群相对应的。这种语言的传播不仅仅是特定信息的载体,也不再是娱乐大众的恶搞行为,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向社会热点事件。比如很早流行的“偶(我)、MM(美眉或妹妹)、GG(哥哥)”等是在追求便捷书写的同时显现个性的表达方式。然而回顾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我们会发现很多是描绘社会现实的,之所以出现表达嘲讽、讥讽之意的流行语,是因为在某些事件中存在荒谬和令人不满的东西,并且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或者平台可以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只好躲在汉字的背后把自己的不满发泄一下。正如说“网络犹如一个管轨,可以为网民们提供一个自由宣泄情绪的通路”,如“宅男、宅女”中的“宅”是从日语引进来的汉字,这里体现一种不愿面对现实,还原自我的生活态度。某些流行语的出现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或社会事件,如“我爸是李刚”源于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蒜你狠”源于大蒜价格疯涨,甚至超过肉、鸡蛋的价格后人们的无奈,随后相继出现了“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油你涨”等大批三字经词语,形象地展示出食品价格疯狂上涨后人们的无奈和愤怒。网络流行语能够很形象地反映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且传达了人们不能说出来的心声,引发公众对社会 问题的理性思考。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应该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越了网络这个特定的范围,其势力就很微弱,其生命力就会衰退。我们仍然就2010年的网络流行语“给力”来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商业价值。自从“给力”一词的出现,各种网站、报纸都纷纷使用。在百度中搜索“给力”一词,与此相关的各种视频、新闻成千上万,以下为笔者随手摘抄:
1、美国小伙求婚“给力” 电视广告全程直播
2、鲁能兵发韩国航空公司给力 历届客场首战表现强
3、2010年中国最“给力”的通缉令
而由此出现的“给力网”“给力团”“给力吧”更是目不暇接。我们知道网络新时代广告的投放是根据网站的点击率来进行的,当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必然要引发般的点击率,这就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网络,我们看到了相关的电视节目“给力星期天”,相关的电影剪辑视频“给力时代”进入人们的视线,“给力”一词来势汹汹。一向严肃的党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就用了“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短短八个字,一下子就成为网上、办公室、课堂、街巷话题的焦点。可见,即使超越了网络的范围,网络流行语的势力也丝毫不减,它的生命力曾一度坚不可摧。于是,人们开始担忧网络语言会侵入传统的书面语言,开始呼喊语言规范化。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站在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健康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存在多个言语社区,网络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很正常。”网络语言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超出了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交际用语中,甚至渗透到了电视、报纸等媒体。现实的语言秩序令人堪忧,但是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去看待网络语言的“侵入”,而不是一味地否定。网络语言中确实存在众多不合理之处,生造词现象和语法的乱用现象比比皆是,语言的规范亟待实施。王希杰认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混乱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一定量的混乱是语言正常发展的伴随物。倘若它超过了语言系统的承受力,超过了语言自我的调节功能,那么,整个语言系统将会面临崩溃。“网络语言因此有自己的权限,只要网民的言语活动没有超越网络的范围,就应该看作是正常现象”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流行于现实人际交往中是可以被接受的。语言的规范是一个全民性的任务,规范的主体是民众,语言学家起到指引的作用。规范不是符合语言的内部模式规则,而是要求达到传情达意的效果,是脱离语境的。对于网络语言,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语言的便捷性、诙谐性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四、结语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的势力很强,覆盖面很广。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其生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脑网络、电视网络、手机网络全面地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愈显强盛,并且在语言规范的推动下,会对我们的日常交际影响深远。
注释:
[1]陈原:《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页、第9页.
关键词:隐喻;语音隐喻;汉语流行语
从一般的修辞层面讲,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应用于多种文体中,尤其在文学语言中见长,以增强语言简洁性和形象性。从更广义上讲,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已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完全没有隐喻的语域是找不到的”,因此隐喻已不单是一种仅具有文学修辞意义的手法,而成了自然语言中内化的一部分,以至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隐喻但却忽略其存在,对其使用成了一种无意识行为。
语言作为人类赖以交流和生存的工具,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新的社会现象,因此也会相应产生新的语言,如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大量网络用语出现,而这些“新新语言”并非木根之木,而是基于原有词汇并在词形和语音层面发生变异而产生,这一现象可以归为广义上的隐喻范畴。本文拟对此类汉语流行语进行语音层面的隐喻分析,以找到现代汉语流行语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现。
一、语音隐喻的相关研究理论
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现象和手法,引起很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手段。在韩礼德之前,隐喻研究大都集中在词汇层面,而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出了语法隐喻,为隐喻研究打开新的视角。韩礼德指出词汇层面和语法层面都存在隐喻现象,语法隐喻系统也发展为包括“层次”和“元功能”两个方面,意味着语言的各个层次都存在语法隐喻现象。语言是一个由意义(表意)、措辞(词汇语法)和声音形象(语音/书写表征)三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符号系统。意义既可以通过词汇语法系统也可以由声音系统来体现。意义编码过程中发生在词汇语法层的变化是词汇语法隐喻,那么发生在音系层的变化和选择即是音系隐喻。韩礼德(1978)在分析孟加拉语中“反语言”的社会功能时首次提出了“音系隐喻”(Phonological Metaphor)这一概念,他将“反语言”视为标准语言的变体,而这一变体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构成隐喻表征的基础,其中音系隐喻是基于语义不变而音系变异的现象,这与他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的机制一致,即“相同的意义,不同的表达”。韩礼德提出的音系隐喻强调音系特征和音位特征的意义构建功能,认为音系隐喻由语言的韵律特征来体现,具体表现为语调(intonation)和节奏(rhythm),并将语调细分为调性(tonality)、调核(tonicity) 和声调(tone)。韩礼德认为音系隐喻具有人际功能。之后韦尔特曼(2003)以语法隐喻为基础对音系隐喻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韵律学角度指出说话者对语言韵律特征进行的偏离常规的选择就是音系隐喻。
胡琴在其论文《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韩礼德关于音系隐喻的理论机制,提到根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语义通过词汇语法在音系层面的变化而实现,换言之,音系层面的变化和变异可以实现意义,通过音系形式变化而表达意义,因此可视这一运作过程为音系隐喻潜势。由于功能语言学界对音系隐喻的研究有限,因此胡琴在其论文中尝试性地提出音系隐喻的概念,即音系隐喻指的是意义表达在音系层面的变化,是关于措词和意义的音系表征的变化。最后她还提到根据音系隐喻的认知基础,音系隐喻的隐喻效果源于象似性原则。
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Fonagy(1999)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中首次提出了“语音隐喻”,主要从语音的发音方式与其所表意义这一角度进行论述,他所说的语音隐喻实际上是指语音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的问题。李弘在《语音隐喻初探》一文中则主张根据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解释语音隐喻。魏万德从唯实的角度对隐喻进行定义,认为隐喻可以被视为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从隐喻的实质看,隐喻直接表现为一定的语言修饰,但是却暗示着深层的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从隐喻的过程看,它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和思维过程,表现为两事物之间的联系。人类的认知力就是植根于这种通过隐喻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的能力中。
本文所要研究的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不是从韩礼德的音系理论来研究语言的语调和节奏层面,而是从“意义表达在音系层面的变化”切入,基于隐喻的广义概念和对当下汉语流行语语音变异的归类分析,在词汇的语音层面找到隐喻理论的适用性。
二、系统功能语法隐喻理论的语音隐喻迁移
根据韩礼德,在隐喻中,“一个词用来指代某种东西,后者和另一个词通常所指的事物相像”,“隐喻是一种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举成语“人山人海”的例子加以说明。“人山人海”这一成语形容“人很多”,而“人很多”是表达这一意义的“一致式”,“人山人海”则是“隐喻式”,隐喻原理在于用“山”和“海”这种庞大的形象来描述人多,而“人多”与“山”和“海”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后者“山”和“海”与前者“人多”的相像之处在于都给人“大”、“多”的感觉,遂成隐喻机制。由此,该成语运用隐喻增强其形象性及扼要性。这是词汇层面的隐喻。基于定义中被指代词与指代词相像这一机理,我们可以对隐喻进行语音层面的迁移,对汉语流行语的发音与生成流行语的原有词汇做语音“象似性”的比较,由下而上地把对流行语产生现象的解读上升到隐喻理论的高度。
在语法隐喻中,韩礼德提到“如果说某个东西是隐喻的,这一定是在参照其他事物的前提下说的。通常,这是以一种单向关系来表征的。这样,针对一个词的隐喻意义,会有另一个相应的、非隐喻性的意义,这就是人们说的‘字面’意义。”(1985)如“人山人海”中“山”和“海”都是隐喻性的,而脱离成语,“山”和“海”都有各自相应的非隐喻性的意义,在客观世界中都有所指。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流行语的语音层面,即用一个语音上具有象似性的词去代指另一个词或事物,产生语音层面的隐喻;而脱掉语音隐喻的外壳,该替代词自身也具有意义。
三、流行语的产生及语音隐喻具体体现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社会现象都会在语言上得到体现,因此,语言充当着社会变迁的镜子。现代汉语受外来语言及内在环境的影响,在发达的网络通讯环境里产生了浩繁的“新新语言”。基于交际需要,此类新新语言多为在原有词汇或原有字词组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变体,并被赋予新的意义。词汇变体的大量出现显示出语言的活泼多样性,然而这类流行语是非正规语言,仅适用于部分群体。虽有恶搞语言之嫌并遭人诟病,但其积极意义在于丰富了现代汉语,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容量,显示出其具有时代特征的活力。
流行语的产生必然以社会现象为基础。其中随着近几年选秀节目蓬勃兴起,命名千奇百怪的“粉丝”团也进入大众视线。其中“粉丝”和“秀”就是这个领域中的“鼻祖”,继而随着2005年前后“超级女生”节目的上演,一系列粉丝名如“玉米”、“凉粉”等也应运而生,独特巧妙,极具口号性和排他性,体现出粉丝追崇某一选手的情结。此外,网络通讯工具对流行词语的产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据调查截止2013年1月我国网民已逾5亿,网络语言的产生一方面是基于网络环境的非正规性,另一方面是基于网名的娱乐心态,如“鸭梨”、“神马”、“斑竹”等。而有一部分流行词语是来源于外来词的音译,如“粉丝”、“黑客”“猫”等。方言因素也是一些流行语的来源之一,如“童鞋”、“虾米”等。如上流行语的语音隐喻体现可以做如下分类:
1. 外来语音译词的语音隐喻
中外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译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其中大量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汉语,如巴士(bus)、坦克(tank),吉他(guitar)等,但这些词与其外来词是一对一的指代关系,其翻译成的汉字没有字面意义,因此没有语音隐喻意义,而“粉丝”(fans)的翻译则不同。“粉丝”本身具有意义,由于“粉丝”与fans有语音上的象似性,所以成了“fans”的音译对等词,这种情况下,“粉丝”在特定场合下就不再是一种食物的名称,而是成为fans的替代词。其语音隐喻体现在,“粉丝”作为fans的语音隐喻,两者在发音层面象似,根据“隐喻是一种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fans翻译至汉语的语音象似词“粉丝”,并将其象似词赋予意义,即意义没有发生改变,但表达方式变了,同时保持语音上的象似性和关联性。而根据“针对一个词的隐喻意义,会有另一个相应的、非隐喻性的意义”,“粉丝”在不做fans的译语时,仍保有自身的意义。相同机理的译入词还有“秀”(show)、“猫”(Modem)、“烘焙机”(homepage)、“蕾丝边”(lesbian)等,即译入词与外来词保持语音上的象似性,而脱离隐喻层面,译入词自身也有意义。
2. 基于“粉丝”的粉丝名衍生词的语音隐喻
上文提到因选秀节目而衍生出的粉丝名,如“玉米”、“凉粉”、“洋葱”、“易拉罐”等。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指李宇春的粉丝,其命名原理是取李宇春名字中最具突显意义的“宇”,取fans的“一致式”译名“迷”,并各自转换成谐音字“玉”和“米”,构成一个具有意义的词“玉米”,因此“玉米”具有了语音隐喻意义,用来表示李宇春的歌迷,而“玉米”自身也具有非隐喻性的意义。同理,“凉粉”是张靓颖的粉丝,粉丝团命名时取了歌手名字中的“靓”及“粉丝”的“粉”,并取谐音构成具有意义的词“凉粉”。而“洋葱”是歌手杨宗纬的歌迷名字,该名称取字歌手姓名前两个字,构成具有意义的实物“洋葱”。“易拉罐”是歌手巩毅的粉丝名字,取歌手姓名中的“毅”字,将其转换为谐音字“易”,并补全词语,构成实物名称,向其象征单位“易拉罐”靠拢。以上衍生的粉丝名的语音隐喻机制在于,粉丝名与歌手姓名具有语音上的近似性或关联性,并且粉丝名自身作为实物词具有独立意义。
3. 同音异调异形词的语音隐喻
流行语中有一类语音隐喻词,用一种指称代指另一种指称,而这两个指称在语音上发音相同(或语调不同),并各自有意义,如“鸭梨”、“冻梨”、“杯具”、“洗具”、“餐具”、“大虾”、“斑竹”等,在网络环境下分别指代“压力”、“动力”、“悲剧”、“喜剧”、“惨剧”、“大侠”、“版主”。以上例子不难看出,语音隐喻词与其所指代的词在发音上相同(或语调不同),同时自身具有意义,但在语音隐喻中被用作新的意义。
4. 谐音词的语音隐喻
谐音词是指与原词发音大体相近的词,原词中的一个字或两个字的辅音或元音发生变化,比如变异词“神马”、“稀饭”、“童鞋”、“虾米”,分别指代原词“什么”、“喜欢”、“同学”、“什么”(“虾米”是来自闽南方言中的“什么”),前四个词为谐音隐喻词,除却隐喻意义,其自身也能构成意义。此外,要注意的是“神马”是“什么”的隐喻词,但词性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疑问代词;而在“稀饭”与“喜欢”这对语音隐喻中,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除却这一特点,这类词仍然符合隐喻在语音层面的机制。
四、结语
通过对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进行分类分析,发现流行语具有多种构成机制,这些词汇体现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的多样性与活力,为人们提供了语言层面的娱乐载体,而其人际意义在于在网络环境中,这类“行话”使网民之间的交流变得更轻松,且有认同感,增加彼此的亲切性;同时流行语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原有词汇赋予新的意义,扩大了汉语的交际表达容量,也为汉语注入新的因素,增强语言表现力。虽然有人对这一语言趋势感到忧心忡忡,认为现代汉语面临着“恶化”的危险,但我们要看到,这类语言只是存在于特定语言环境之下及特定人群中,供娱乐消遣之用,属于非正式环境下的用语,并没有“入侵”到正式场合中。此外,追星一代及网民在“旧词新用”时,并没有考虑到这类流行语会有隐喻修辞的价值,这就印证了隐喻无处不在却不为人所意识到,因为它已内化成为语音的一部分,渗透到语义、语法和语音各层面。而任何语言现象都可以由下而上找到其在理论上的依据,这也就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和完善。最后,对语音隐喻的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开拓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有裨益。(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韩礼德. 2010. 功能语法导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李弘. 2005. 语音隐喻初探[J]. 四川:四川外国语学报(5).
[3]胡琴. 2009. 音系隐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 西南大学.
[4]黄麟、段成. 2009. 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功能分析[J]. 成都: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5]苗萌. 2011.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粉丝名”命名模型[J].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Catchword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 Analysis
LI Haiping
(Educational Science Schoo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It is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for primary students to use catchwords. The collected corpus is treated from three aspects: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catchwords; make classification for the collected catchwords; finally, make description of catchwords’ function, that is, the psychological satisfaction, transmit lurking information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 catchword;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词汇现象的综合体,是一定时期内语言与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不断的发展起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有不少研究者对流行语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流行语的语言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角度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流行语产生的背景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及流行的原因、意义与价值。但是很少研究者研究小学生流行语。本文利用网络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等渠道,仅检索到关于校园流行语的专著及硕士论文共6篇,而其中涉及到小学生校园流行语的文献仅有李剑的硕士论文《中小学校园流行语研究:兼论基础教育的应对之策》。
小学生是流行语最活跃的传播者之一,心理和生理上有其特有的年龄特点。本文对流行语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小学生流行语进行了功能分析。
1 流行语概念
胡明扬先生和张莹最早阐述流行语的概念。他们指出“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代替而悄然消失的词语。”周一民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流行语的概念“流行语是俚语的一种,是新兴的、流行的俚语。流行语也是特定阶层、行业、集团用语,在人口集中,阶层众多的大都市尤为丰富。”赵佳指出“流行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它往往在口语中使用并影响至书面语。”孙曼均认为“流行语是词汇殊而敏感、交化极快的词语层面、是在某一时期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城市人(主要是城市青年)的惯常用语,或某一阶层、行业的习惯用语。”祈伟阐述“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频频在媒体上亮相的,并且广为流行的词、句子。”裴文倩认为“流行语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出现,通过传播,在全国范围内广为流行,使用人数多、频率高范围广的词汇。”
学术界对“流行语”的概念的界定有着各种各样的阐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同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者都抓住了流行语的主要特点:流行性。而其分歧主要体现在:
(1)流行语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或者说是包含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全部内容?书面语和口头语是语言的不同存在形式。所谓书面语,就是以文字为物质材料的某一特定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的综合,它是作为具体的交际工具而存在的。书面语和口语二者紧密联系,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口语的不断更新而不断的变化。书面语是口语的升华,是更加规范化的口语。所以,简单的把流行语归属于口语或者书面语,是不正确的。
(2)流行语传播区域是区域性的还是全国性的?流行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流行性,一旦一部分有趣的方言、俚语被传播开来,使用者将不以地理区域作为界限,逐渐成为全民性的。流行语的产生是有区域性、行业性的特点,但对于流行语的传播可以再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
(3)流行语是否能等同于新词、方言、俚语?一些流行语来源于新词,但不是所有的流行语都来源于新词,同样不是所有的新词都是流行语。方言是在一定地方使用的语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一部分流行语来源于方言,但是方言不能等同于流行语。俚语是产生流行于民间比较俚俗的现成词语。它的主要特点是俚俗性。流行语不同于俚语的显著特点在于:迅速变化性、新颖性。而且流行语的词汇范围比俚语丰富得多。故流行语也不能等同于俚语。
(4)流行语的词语范畴是否只包含词?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流行语既然作为一种语言的存在,就应该包括语言的三要素。所以,流行语是包含词、短语、句子在内的所有。
总之,流行语是指某一时期、特定的区域产生,通过传播,可以全国范围内广泛流传的词、短语、句子,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综合体。
2 小学生流行语的功能分析
2.1 心理满足功能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流行语满足了学生心理宣泄的需要。当下小学生通过媒体获得的语言环境中,语言作为一种直白的表达方式,能从语言的宣泄和颠覆中获得。从个体的情绪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些流行话语当中包含大量的骂人、厌烦和诅咒的话语,这些对他人的呵斥、叱骂、嘲讽、诅咒及夸张的自我表达,是对学校教育规范、教育者的一种颠覆,在这种颠覆和抗议声中,学生获得了一种故意违犯规范以此来证明自我能力的。
(2)部分流行语满足了学生自我展示的需要。乐于表现自己是小学阶段的年龄特征,乐于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试图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通过别人的赞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通过“标新立异”流行语的展现,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个性。
(3)个体获得群体归属的需要。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是依附于一定组织的需要,这属于一种社会需要,如果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个体就会感到孤独和空虚。小学生个体要想在小学生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就要做出与之相应的吻合群体的行为。
(4)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消遣性的特征,流行语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像“偶像―呕吐的对象”一类,通过词语的分解后分别组词,给这个词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带来了娱乐的效果。
2.2 信息传播功能
(1)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功能。小学生流行话语的获得,与所处的社会外部环境相一致。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群体流行话语,同样群体流行话语在个体之间又流传开来。小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敏感性促成了群体流行话语的形成。
(2)传播学生困难和问题,学校教师家长对症下药。通过学生口传的流行语,可以窥见学生的内心,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能够预防一些隐患的问题,也能纠正一些已犯的错误。对学生口传的不文明的流行语,教师应该采取措施。
2.3 社会参与功能
学生在发泄心中情感的同时表达了学生对学校的反抗、对教师的反抗、对家长的反抗。这些是基于学生对复杂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认识,体现了学生的心理态度和价值倾向。学校、教师、家长是社会人的代表,是主流意思形态的代表,学生通过 “流行语”这种语言方式,宣泄着对主流意思形态的抵触和不满情绪,通过这种方式也达到了参与社会的目的。
基于对小学生流行语的分类、功能分析,教育者应该透过流行语文化中隐含的因素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教育。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各尽其职,发挥作用,为小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流行语文化。
参考文献
[1]周一民.北京现代流行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2]孙曼均.北京的流行语词语与当代北京城市文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3).
[3]祈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流行语[J].语言与翻译,2002(3).
[4]杨文全,张红霞.略论仿拟辞格的流行及其原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用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模仿基因(生物的传递单位)的进化模式,探讨模因(文化的传递单位)的复制、传播和进化,诠释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的传承性。从词源上看,模因(meme)来自希腊语词mimeme,意思是“模仿”。模因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动物学家Dawkins撰写了《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meme。在此书中,他把meme定义为:“文化传递的单位,它通过一个过程而从一个人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的头脑之中。这个过程,广义而言,可以被称为模仿”(Dawkins, 1976)。何自然教授把meme译为“模因”(何自然、何雪林,2003)。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类似基因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传播。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何自然,2008)。在语言学领域,为了揭示话语传播和衍化的规律,有研究者提出语言模因论。何自然(2008)认为“凡是获得广泛复制和传播的现象都是模因现象,语言在交际中是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所以就存在语言模因现象”。换言之,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的词语、句段、篇章只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如果语言中的词、句、段、篇等不再为人所使用和模仿,那么这种语言必然逐渐被人遗忘甚至走向消亡。
二、2012年网络流行语和高校校园流行语
影视、娱乐节目、网络是流行语传播与发展的最重要推手和载体,通过在网上对2012年网络流行语、高校大学生流行语进行搜索或查询均可得到数以千计的结果,笔者分析总结了部分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和高校校园流行语,以及其他流行语,并把它们进行分类总结,结合模因论对这些流行语的流行原因和方式进行模因分析。
三、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的特点及其成因
校园流行语,作为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鲜活的言语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特点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首先,它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由于它的使用群体文化素质较高,个性思维活跃,这就使校园流行语相对要雅一些。他们往往有选择地直接借用或改造、曲解各种媒体中出现的有趣的、文化含量较高的模因,以形成自己群体独具特色的语言模因变体。其次,诙谐、幽默。大多数校园流行语,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调节紧张枯燥的校园生活,使暗淡、高压力的校园生活多些轻松、活泼的色彩,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入一些剂。大学生们通过对名言、歌词、广告语甚至日常生活用语、方言进行模仿、改造,从而达到使人轻松、会心一笑甚至捧腹的目的。
校园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大学校园中不断创新并迅速传播,主要有如下原因:(1)大学生群体是一个追新求异的群体。他们文化素质较高,而且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精神上追求独立自由;敢于创新,不迷信常规和权威。他们的语言当然也不可能循规蹈矩。借助较好的文学素养及已有的知识,他们能够创造出适合特定情境的诙谐幽默的语言,或在特定语境里赋予已有语言新的含义。他们新造的词语、句子,母语中夹杂数字代码甚至外语等,这都表明他们敢于创新。(2)表达避讳,保护隐私的要求。他们追求自我,对于自己或他人的私事或对他人的评价,更多采用隐晦的表达方式。如“研究生”、“留学生”等。(3)自我解压的要求。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很大,加之他们心理不够成熟,面对强大的压力,他们会诉诸语言以表达或发泄他们的无所谓、无奈、自嘲、烦闷的心态。如前文提及的“考就一个字”、“ 累了,感觉不会再爱了”等。(4)大学生们的仿效心理。他们一方面追求创新,追求个性,另一方面,他们追求流行时尚,乐于接受新事物。正如上文提道的,网络流行语、影视媒体、歌词、广告语言甚至同学方言中出现的有趣的语言,他们也乐于模仿,拿来丰富自己的语言。
四、流行语的模因复制与传播方式
2012年流行语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必须依靠模因来发展,而模因也主要以语言为宿主进行复制和传播。模因的复制并非意味着词语的原件和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一致;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的功能在于传播模因,因而语言模因揭示了流行语的传播规律。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内容相同形式各异”还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相同信息直接传递与相同信息异形传递。前者是指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进行复制或传递,因为模因复制并不意味着词语的原件和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即使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信息的变异或表面意义不同,也不会影响原始信息,复制出来的仍然是以前的内容,如2012年流行语“肿么办”=“怎么办”,“ 有木有”=“有没有”,“神马”=“什么”等。“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是指用相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不同的内容,此类型中最多的模因是同构异义型,由这种模因形成的流行语最多。如2012年流行语中以“不管你们干不干,反正我是干了”为原版的是“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XX style”原型为“江南style”等。
五、流行语模因的强弱分析
流行语语言模因的复制与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竞争过程。各种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相互之间激烈竞争,以争取被人们接受、采纳。道金斯认为强势模因具有三个特征,即保真度( copying-fidelity)、多产性( fecundity ) 和长寿性( longevity)。“保真度”是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要保持其原始核心信息的一致,以不变应万变;“多产性”指模因的复制频率高、传播范围广;“长寿性”指模因在使用中逐渐稳定下来,最终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语言模因库中的一分子。因此在竞争过程中,最终获胜的,必将是那些在保真度、多产性、长寿性等指标上表现值较高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通常,那些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存活时间长的复制因子是强势模因,相反那些形式内容复杂,不易被大众认同或昙花一现的模因得不到大量复制就会转化为弱势模因。但是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一方面,某些表达在特定时期内使用频繁,被成功复制后成为强势模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势模因会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不再被认同而渐渐被淘汰。比如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的“我晕”“郁闷”等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最近两年正在流行的“我擦”、“悲催”“悲剧”等等。另一方面,原本处于弱势的模因也会因符合社会需要,凭借不同的时代内涵得以强化,变为强势模因,如“你幸福么?”、“?丝”、“XX style”、“XX门”、“元芳,你怎么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