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教师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3: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学生教师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小学生教师专业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63-03

回顾我国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如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历来是教育领域的研究重点。自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又一次受到极大的关注,如何使得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一、新课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新课标提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

1. 深化教师专业化内涵。虽然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倡导已有时日,但部分中小学教师对其专业化水平是否提高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学历的高低,社会对其的评价也只注重于教学成绩的高低,那么教师的专业化到底是什么?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英国教育学者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1]我国学者刘捷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发展过程。[2]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教师将其专业化等同于所教学科的学科化,只注重某一学科的教学探究,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中小学教师要做“万花筒”,具备“一专多能化”的教学技能。因为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儿童,学生身心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适应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多点才艺,多涉猎不同学科领域,做到会说,会画,会唱,会跳,争取成为“多面手”。掌握青少年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等,做一个懂学生的教师。

2. 增强教师角色转换力度。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学校教育传统封闭的格局,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已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者。《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明天》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鼓励思考,除了他们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3]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执行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自己融入到当代的教育教学中。作为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学习者,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其次为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增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中小学教师还必须成为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与引路人、学生知心的朋友,进而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使教师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楷模。

3. 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进步以及教育自身的变革,产生了许多异于传统教育理念的现代教育理念。育人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深信教学工作的神圣与伟大,并深知其工作的社会意义与价值,要知道成功的教育不仅是对先进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地位重新界定。中小学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接受器,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感情,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现实中的社会成员。古人曾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教育的各种功能和最终的归宿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提升人生命的质量,开拓人的潜能,为人的自我实现而服务的。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

二、现阶段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1. 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根基不稳固。结构是组成事物诸要素的结合方式。知识结构由一个个不同性质、不同科学的知识构成,但又不是这些知识简单的累积。[4]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师专业化的程度。笔者认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课堂情境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合理组合。现阶段教师知识局限于学科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对于课堂情境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少,呈现出知识面狭窄、单一、老化,面对新课改提出教师转变角色,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开展校本教研,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等教学实践时显得苍白无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职前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知识比重多,教育理论知识比重偏少;职中教育通过函授学历教育获得知识含金量低,多是死记硬背获得,并不懂怎样在实践中运用。此外,在教育实践中无知无能时,教师也缺乏主动完善知识结构的意识,使得问题“存而不解”。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可以说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和核心。

2. 科层管理体制僵化,教师专业化发展自受限。“教师是否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利,是学术自由和教师专业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5]教师专业自主要包括教学自和参与科学研究自。目前科层制下“见物不见人”以效率为取向,重视学校的发展,忽视了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在评价指标中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它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和自主发展性,虽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不益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学校以自己拥有的行政权力干预教师,教师在自己专业发展方向,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和进行教育研究方面没有话语权,教师不能按照自己制定的专业发展计划发展,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决定教学进程和选择教学内容,只能以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安排按部就班发展,在行政管理压力下“教师被发展了”,这样剥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权利,不仅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的形成,反而还会导致教师对专业发展失去信心和动力。

3. 专业道德意识薄弱,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不明确。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在对待自己的工作上,只求过得去的人约是35.77%;懒散马虎、敷衍了事的约占10.34%;在对待学生上,冷落歧视差生的占10.25%。虽不冷落歧视差生却也不给予特别帮助的教师高达49.81%;24%~26%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漠不关心;21.83%的教师以是否符合自己的个人利益来看待领导的工作安排。”[6]以上虽是教师专业道德意识淡薄的缩影,但一定程度上表明教师职业态度冷漠,缺乏进取心,没有尽职尽责,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在工作中消极的人能够在此领域做出很大的成就,况且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充满了创造性,是一种带有生命活力的活动。此外,对学生不能平等对待,不与学生及时沟通,并给予应有的指导,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形象,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严与律己,为人师表,因为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教育对象。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没有了灵魂,教师的发展如“空心之竹”,也使教师专业发展迷失。

4. 专业发展所需资源有限,教师专业化发展空间受限。教师专业发展除了受内部因素的制约外,还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教师专业专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就是其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有限主要表现为学校硬件资源跟不上,如学校有电脑无网或网不连接、有实验无设备或设备陈旧老化无法使用、有图书馆无书或者缺乏教师教学资料、有音乐课无音乐器材、有体育课无体育配套器材,这些在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自然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即使有专业发展的愿望,受制于眼前的困境,也显得很无奈,没有发展资源作外部支持,教师的教学实践如纸上谈兵,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倡教师角色由“教学型”转向“教学研究型”,鼓励参与校本开发,支持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研,但无教育教学资料可查,无法获得教育研究前沿信息,制约着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有继续教育或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7]而目前教育经费短缺,学校培训指标有限,培训资源短缺,骨干教师和领导关系好的教师有机会参与培训,大部分教师长期得不到自我更新和进一步深造,即使有硬件设施也不会使用。

三、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1. 重构教师教育模式,以新课改为契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我国的教师教育应走出“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樊篱,树立起“双专业”课程观,建构突出教师专业性的课程体系。”[8]因此,要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对教师培养实行(2加1加1)培养模式,前两年集中学习学科专业课程,并设置其他学科课程作为学生选修课程,中间一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最后一年重视对学生实践实习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在实习过程引入教育行动研究课程,指导学生在实践学校开展行动研究,并撰写高质量论文,使教师“能教能研”。这样在职前完善了知识结构,但这远远不够,教师专业化是个长期的过程,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况且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因此也要对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完善。新课改鼓励教师参与校本课程,转变教师角色,提倡研究型教师,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中,请教专家、与同事沟通、查教学资料、反思教学实践、查缺补漏、学会处理信息、撰写论文,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扩大了教师的学习资源,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因为课程开发和教育研究涉及的知识面广,是各方面知识综合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知识结构向“T”型发展。

2. 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探索“二权”分立。《教师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以及管理学生权等权益,但在科层制下,教师专业发展自名存实亡,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有必要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完全打破科层管理制不现实,但在科层制下改良是可能的,为此笔者建议“行政权和发展权(教学相关的权、教育科研权、自主发展权)”分立,但分立并不倡导对立。在此体制下,行政权并不压制发展权,教育行政人员要明确管理是为了教师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并引导教师高效率发展,在一定情况下行政权从属于发展权。为此学校要放权,让教师参与学校政策的制定,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充当的角色,把教师看作学校发展中的一员,办学理念中牢固树立“师强校兴”理念,把教师的发展和学校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教师自由自主发展方面,“以师为本”鼓励教师自主制定发展计划,给教师提供自主发展的培训平台,为教师的发展牵线搭桥,奖励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参与学术发展组织不干预,以开放心态面对教师的发展,为教师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3. 学校和教师要形成“合力”,努力加强专业道德修养。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教师的教育之魂。洛克也曾说过:“一个没有德行,没有礼仪,却有成就的人是找不到了。”[1]可见,教师专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加强专业道德修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发挥作用。就学校而言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修养氛围。如通过评选“师德标兵”和“十佳道德最美教师”活动对道德修养高的教师进行精神激励,并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使优秀教师获得道德修养带来的荣誉体验,其他教师也在这种良好氛围中受到感染,明晰工作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伦理作为评判专业的重要指标,对教师专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伦理对教育活动是灵魂,失之,教育意义则荡然无存。”[9]在教师晋升、评职称时,引入职业道德的评判,引导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就教师个人而言,应加强专业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对专业道德的理解,并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的师范者。

4. 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学习资源平台。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导致了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而教师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优化教师专业化资源配置有助于推进义务教育向更好方向发展。为此,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优质资源。针对有些学校资源紧缺的情况,可以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让没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学习资源(校与校之间图书互借、教师之间教育科研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双方定期举办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等等)。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可以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使农村教师也可以在城市学校享受优质学习资源,城市教师可以体验农村学校生活,为以后科研积累课题。教育管理部门要定期实行“送教下乡”和开展“优质示范课展评”活动,使农村教师有机会学习到优质的教育教学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此外,可以实行“集中远程培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使教师获得专业化需要的资料和前沿信息。

注释:

[1]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64.

参考文献:

[1][澳]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6):553.

[2]刘捷.教师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9):80-8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106.

[4]宋兰香.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5.

[5]肖存.论教师专业化及其推进策略[D](硕士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3.4.

[6]陈永明,钟启全.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202-205.

篇2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1-0346-01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指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也是指与完成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相联系的、并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而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自动参加体育活动,经过不断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高度自觉和生活化了的行为取向,是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简言之,体育锻炼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自动化行为。

二、影响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主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体育因素,主要是从体育教师、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课余训练、体育器材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是从父母的体育观念、父母对子女的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社区因素,主要是从社区体育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社会媒体因素,主要是从观看体育赛事、收听体育广播、张贴体育用品类广告牌、以及体育名人的成就、个性、体育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

三、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具体方法

1.学校应注重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体育老师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符合中小学学生年龄和性格特征的且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材,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内容应合理搭配并适合于学生的体质发展,如果教师所选用的教材难度太大、太复杂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丧失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遵循能让大部分学生接受并喜爱的原则。体育竞赛应该与教学相结合,尤其是学校运动会,运动会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正是适应了中小学学生增强好顺的心理特征,通过运动会,他们不光收获了运动成绩、肯定了自我,也培养了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体育竞赛中体现的个人和团体的拼搏精神,激发中小学学生把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看成一种责任和使命。

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学校将体育课时一再缩短,在邻近期末考或是入学考期间,老师们甚至将体育课直接用于学习文化课,或是让学生自习,这种现象在一些特优班更为明显。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形式使很多中小学学生长期处于巨大的学习紧张和压力之中,从而使他们从心里上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同时,重大的学习环境压力之下,很多中小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埋头苦学的状态中,从而导致眼睛近视、弓腰驼背、身体肥胖等身体疾病。面对这样的情形,学校除了保证每节体育课的安质、按量、按时开展外,还应用大课间操以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达到学生舒压放松和强身健体的目的。

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上,学校应该增加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完善体育场馆的设施管理,以基本保障学生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需要,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家庭应注重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家庭作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将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的参与体育锻炼无疑是培养孩子良好体育习惯最好的榜样,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自己并没有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如果家长能亲自陪同孩子参加锻炼,或是监督、支持孩子参加,例如支持孩子购买体育用品、参加体育辅导班、去收费运动场馆练习、家里有适合孩子锻炼的体育器材、杂志和书籍等,将对孩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社区应为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提供条件。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活动项目以拳操类、气功类、舞蹈类占主导地位,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非竞技性、保健性、表演性;且活动时间长、对场地(器械)要求不高等特点。从这些活动项目的特性来看,适合于社区老年居民健身、保健的需求。但事实上,现有的这些项目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需求。要保证更多的中小学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单靠宣传引导还不够,而是要增设活动项目,因此社区体育组织必须改变现有活动项目群体性单一的现象,让更多的中小学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吸引他们自觉地参与进来。

另外,社区邀请专业人士来社区开展体育方面的讲座,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或比赛、中小学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有专人指导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他们的锻炼兴趣和保证锻炼的效果。

4.中小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媒体影响

当代中小学学生生活中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媒体事件已深入人心,在社会媒体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影响因素,且立足于社会现状提出的建议措施,其后继性和预见性较强,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其普遍意义更高。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观看体育赛事、收听体育广播很容易就会被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及运动员成功时那份荣誉感所吸引、被成功背后的故事所感动和激励。体育用品类广告牌、广告词以及体育名人的成就、个性、传递的体育精神等方面的信息都对着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结束语

将“健康在于科学的运动”和“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的观念扎根于中小学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所以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应该视为人生必不可少的一课来践行,应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学校应为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优异的条件,家庭应为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应为中小学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协助。

参考文献:

附二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文飞.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

[2]许朝晖.福建省中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调查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3]郑佩芬.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之研究.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8).

[4]陆志成.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海体育科研,2003(1).

[5]王海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1).

[5]林生华.刘新兰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就取向[期刊论文]-体育学刊 2003(01)

[6]杨学军.陈周业中美两国部分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03)

[7]曲宗湖.尚大光素质教育与农村学校体育 2000

[8]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期刊论文]-教学与研究 2004(01)

篇3

2、继续借助大力发展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的契机,想方设法加强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要按照省新的体育卫生与艺术器材配备标准配足器材,不能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削减体卫艺专项经费的开支,以确保学校体卫艺教学的正常开展。

3、制定和完善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4、认真贯彻落实《茂名市中小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茂名市中小学校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工作预案》,增强体卫艺专业人员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学校中健康快乐成长。

二、切实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施行工作,积极开展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监测数据库。继续做好我市中学生运动员注册工作,重点做好省、市传统项目学生运动员的注册工作,完善运动员档案的管理。

三、认真抓好各级体育、艺术竞赛,促进体育、艺术教育的发展。

1、举办茂名市中学第十七届、小学第十五届“协作杯”运动会;组织好茂名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2、认真组队参加省级传统项目学校及省中学生其他单项的比赛。

3、抓好各县(市、区)中小学生运动会或体艺节,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体艺节)的做法,以竞赛促发展,以竞赛促提高。指导各县(市、区)、各学校开展好艺术展演活动,推荐优秀文艺节目参加省汇演。

4、充分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和充实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内容。

四、认真抓好学校体卫艺的安全工作

1、继续加强学校学生食堂(课间餐)的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的管理,重点抓好食堂(课间餐)硬件建设,食品加工的操作流程必须要符合卫生要求,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生食堂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改,适当时候组织一次全市性体卫艺安全工作专项检查。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严防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3、制定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五、认真落实健康教育课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认真抓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学校卫生从业人员和食品卫生从业人员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保健专业知识,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六、积极加强学校体育卫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1、抓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2、开展市级优秀课例评比,拟举行一次全市性的“新课标”体育教学课例观摩评比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3、做好年度体育卫生教育教学论文的收集、评选工作。

七、抓好几件常规工作

1、协助做好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工作。

2、做好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

3、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抓好中小学爱滋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拟举办一期全市性预防传染性疾病卫生专业人员培训班。

篇4

二、具体内容

1、加强广播操的队列队形训练,进退场的纪律、秩序和上下楼梯安全教育,纠正广播操的错误动作及规范动作教学,提高广播操的质量。开展小学生广播操评比活动。

2、启动“小学生快乐体验教育”。优化课堂结够,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让孩子快乐学习,体验成功喜悦。

3、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活动课、两操”由任课老师负责,跟班指导,体育教师协调、严格按照学校体育活动安排进行锻炼。

5、抓好学校运动队的组建工作,运动员选材,运动队计划,,逐步提高我校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和运动水平。参加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乒乓运动会。

6、开展校体育公开教学研讨,参加区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

7、举行各种体育单项比赛。

8、继续开展好微型课题研究工作

9、抓好体育教学常规工作

A.备课要求:

1、认真备课,保持两周余量;

2、每学期教研组检查备课两次;

3、认真参加培训及教研组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4、教学设计整个过程要一目了然、清晰。并做好课后随笔。

B.上课要求:

重在培养兴趣,重在全面提高

1、体育组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思想进修学习,不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

2、熟悉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底有收获。

3、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不上无准备的课。

4、课堂中启发学生求知求真敢于提问,敢于探究。教师加强巡视,以激励表扬为主,充分发挥学生思维,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

5、整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老师心中有底,表扬好的,指出不足。

C.听课要求:

组长及组员之间互相听课并做到及时反馈、交流。并积极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做到学科整合,交流互动。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学习新课程标准,制定学校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2、制定落实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备课,余量两周。

3、抓好教学常规和每天“两操一活动”的组织训练及安全教育工作。

4、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5、清理场地,器木才造册登记。

6、选拔体育苗子组建运动队,并制定运动训练计划。

7、提高教研组活动质量,落实公开教学教研。

十月份:

1、校运动队训练。

2、营造“校园阳光体育”氛围,举行体育单项比赛。

3、抓好广播操、眼保键操的动作要领规范教学。

4、继续抓好各项训练、参加“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乒乓运动会”。

5、认真指导好师院体育系学生实习工作。

十一月份:

1、参加教学经验交流。

2、组织举行游戏活动比赛。

3、继续抓好“两操一活动”。

十二月份:

1、进行期末教学常规自查自纠工作。

2、组织各年段体育活动周活动。

3、参与学校场地规划,器木才合理布局。

一月份:

1、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结束,经验总结。

2、体育校本教材组稿,并形成初稿

篇5

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体现农村中小学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适应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新策略,许多农村中小学纷纷开展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情况,吉林省临江市教育局组成调研组,对我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其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反思,相信会对农村中小学具有极积的普遍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与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市有8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了校本课程,大多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采取了以学科加特长发展为主的形式。有40%左右的中小学自编了校本课程的教材,相当多的学校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属性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个别中小学正着手对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进行研究,其中花山中心校的《农村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全市许多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密切结合了当地的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花山中心校的经验有较强的典型性。该校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特点,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特点的“三小三贴近”(小调查、小论文、小发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地域)主题系列探究活动。这一活动的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实践先行”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多渠道的获得知识、技能,并通过这一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和专业水平。这一活动包括以下内容:花山的传说故事、自然风景、交通状况、建筑设计、特产、致富项目、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实践,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农村初中把“绿色证书”(即“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些课程密切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用性较强。例如,花山镇中学,根据本地发展庭院经济的要求开设了《绿叶类山菜栽培技术》、《测土施肥》、《温室栽培》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促进教育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起到很大作用。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研究学生、研究农村的生产与生活,了解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并据此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编写有关教材。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了提升,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调查显示,我市农村中学80%以上以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校本课程这块平台上,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激发了学习上进的信心。这些学生的进步,得到了教师的赞许和家长的认可。究其变化的发展原因,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这些学校校本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二是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及其有关活动使学生们站到了同一个起点,他们不再有过去的学业优劣之分,个人的努力和成绩能够得以显现和肯定。中小学生从校本课程中体会到成功与自信,为他们的转变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尽善尽美,其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校本课程的课时常被挤占。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本课程由于课时少,又不是上级抽测科目,往往不受重视。在这些学校中,校本课程的课时经常被国家课程占用,导致校本课程形同虚设,只是课程计划中的一个概念。

其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很差,教师结构不合理,开设校本课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绿色证书”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和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课程,对于许多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的农村中小学校来说这些条件都是难以实现的。

其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初中,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少量校本课程,在初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校本课程了。有近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国家课程成绩是上级评价教师的标准,校本课程在中考中根本得不到体现,搞校本课程开发出力不讨好,划不来。

其四,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意义不甚了解。他们之所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他们很少有人以学校、学生乃至教师自身发展角度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更不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往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同于知识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形式轻过程,形式单一,资源不足,选择性也很差,效果不甚理想。

总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严重不足。这些不足和缺陷,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增强课程的活力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地研究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教育与课程发展的规律,研究与开发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追求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出多样化并具有选择性的校本课程,这应当成为我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着眼点。也是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最主要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消除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以及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程之间“一手硬、一手软”的“两层皮”现象。要把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和为“三农”服务要求,统一于农村中小学课程,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育统一于农村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这是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根本之策。

(二)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校本课程顺利开发

篇6

一、前言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中小学体育课程也进行了改革。其性质已被定位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新课标要求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把内容的可接受性提高到相关的高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鞍山市岫岩县的农村中小学10所,对部分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从中了解中小学田径教学有关方面的情况。

农村中小学田径场地,器材现状调查

2.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发放教师问卷80份,回收75份,回收率为93.4%。

文献资料法:围绕论文需要,查阅各体院学报,并通过网络查询和检索中国期刊网各种资料,对田径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

三、 结果与分析

3.1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最多的篮球10个学校平均每个学校有4.5个,还不到一半,最少的是400米场地平均每个不到0.2个,总的来说,中小学的体育基础设施还很匮乏,还不完善。

3.2田径教学现状的存在问题

(1)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合理。由于中小学生的身素质局限性和教学时数有限,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某个项目来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2)中小学田径教学的手段过于单一。体育课的教学手段无非是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基本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在传统的田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基本不考虑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无法达到“教”、“学”结合的目的。

(3)中小学田径教师的平均素质过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现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素质低、教学能力呈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3.3田径教学改革的研究

(1)中小学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

田径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田径教学内容应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充分挖掘运动潜能,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中小学田径教学手段的改革。

田径教学应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正确地运用身体锻炼法,改革体育教具,将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课堂,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中小学田径教师素质的改革。

田径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讲解、示范,善于领悟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深入浅出地开展教学。上级部门和学校应不断更新观念,加强教师职业进修与培训,定期考核检查,经常总结教学经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更多一专多能、高素质的教师。

四、结论与建议

4.1加强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核心和教改的关键,是新课标的制定者与实行者,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应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的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制定自修计划,在丰富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4.2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田径教学内容竞技化的束缚。

根据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思想,学校体育应把一些非竞技性田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改变田径教学内容狭窄化的现状。例如跑步垫步等非滑步形式助跑推铅球、原地跳起投实心球、后抛实心球等,这些动作不但简单易学,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投掷速度和力量,也同样能够发展学生的基本投掷能力,可以作为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

4.3建立田径健身教学体系,是田径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田径教学内容包括走、跑、挑、投等各种身体练习,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田径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还是一种健身手段。使学生掌握田径锻炼的主要手段,培养自觉参加田径运动的良好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将田径运动竞技项目转变为广大群众接受和喜爱的健身运动项目,是当前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郑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新体系及实施策略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2]杨勇.新课程理念需要体育教学新观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3]张光林,刘莉,郑云玲.《新课程》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世纪桥.2007.9

[4]卢刚.田径课程教学及“结构一定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

篇7

1、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程计划,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两大重点。

2、深化教育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抓好常态教研活动。按照学区统一时间,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各个学科的教研组活动30期次:语文13次,数学11次,综合6次;其中蔡修伟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参与学区教研活动,并获得好评。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3、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提倡关注教学常规的六个环节: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质量测评、参加规范活动。在开学初制定了《湖岭镇第二小学教育教学常规考核评估细则(试行)》,本学期进行四次检查,目的是强化措施,落实管理,每次检查后都以三大科组为单位对检查情况及时反馈,使教与学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4、继续做好新教师培养培训。

5、继续深化2011年校本培训。

开展了二期教师阅读教育教学名著活动;举行二期校本培训活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德与师爱》;举办二期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小学作业批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开设博客率达40%。

6、教科研成果有目共睹。

(1)、组织王芳、薛庚、叶品千、陈培培等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学区、市级评比,共计推荐9篇论文。其中市级二等奖3篇、三等奖3篇,学区三等奖3篇。

(2)、组织谢银雪、薛庚等老师参加瑞安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装备论文评比活动,其中谢银雪、薛庚获市三等奖。

(3)、组织谢银雪、薛庚、王育棉老师参加市协作命题比赛活动,获市三等奖。

(4)、组织谢银雪、薛庚、郑青青老师参加学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其中谢银雪老师获三等奖。

(5)、组织李飞琴、卓继义等老师参加湖岭教育学区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评语比赛活动,其中蔡修伟获二等奖,卓继义、李飞琴、谢银雪获三等奖。

(6)、王芳老师参加学区音乐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获一等奖。

(7)、组织蔡修伟、郑青青、潘光翠等教师参加瑞安市第十三届教师制作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

7、学生竞赛活动有声有色。

(1)、吴华华同学参加学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获二等奖。

(2)、组织学生参加学区《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3)、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作文大赛。

(4)、组织二、四年级学生参加温州市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竞赛。

本学期我们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采取了一些重要举措,但是与上级的要求相比,我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篇8

(一)情感态度素养专业情感态度是一种外在于专业知识的价值观、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它是专业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在入校时往往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理想和专业信念,因而对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不足,这使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真情、有热情、有激情。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态度素养首先体现在专业理想和专业信念方面。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其最重要的专业品质,如对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认知、职业幸福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教学的情感认同,浓厚的兴趣投入,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以及对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认知和对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等等。这种情感态度素养还体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健康的文化心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诸方面。

(二)专业知识素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语文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建构者,其角色要求促使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唯此才能内生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专业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博”和“渊”两个方面。“博”是指知识的广度和综合度。基础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包含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科学艺术等等。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有专业素养的未来语文教师,要沉心静气,博览群书,对包括科学、艺术等在内的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强化知识的综合度,做到博学。“渊”是指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厚度。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对本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包括语言学、修辞学、文学、文艺学等在内的基本语文学科知识,并能够对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与善用。专业知识素养的熏陶渐染、逐步养成,是形成语文专业素养的基石。

(三)教育能力素养教育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它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主要包含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首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除要练好“三字一话”基本功,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语法、修辞、感悟能力等等。其次,必须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技能,要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技巧的熟练掌握,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等,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第三,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而应成为专家型教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必须强调其科研意识、知识和能力要求,即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探讨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行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教育实践创新的能力,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专业素养的生长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树立全新的培养理念,构建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育,将专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历经熏陶、学习、积累,内化养成,在三年的高职师范教育中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一)独特性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专业,既有与其它教育专业相似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从性质和特点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基础语文教育、服务于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专业。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要根植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土壤,符合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同时建构有异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策略;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理性主义教育惯性,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开展教学,避免把高职专科教学当成普通本科教学的压缩版。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要早期介入开展学生情感兴趣素养的独特性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要在学生入学即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素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小学、中学,与少年儿童建立情感联系,使学生有一颗童心,懂得童趣,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相处;同时,还要与中小学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情感和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要强化儿童文学艺术素养的学习。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要特别强调其文学素养中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学生要能够转换角色投入其中,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获得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与孩子在教学互动中产生共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科学艺术等各类学科知识素养的培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合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深情并茂的朗读能力、生动激情的口语表达能力、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调节能力、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等等。

(二)全程化培养专业素养需要通过长久的修养和训练,使之在学生身上自主地、持续不断地养成。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是一个历经形成、发展和提高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过程,应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渐进式培养,并贯穿于整个三年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学校可建立一批有长期教学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使中小学校园成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另一个课堂,让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也经历中小学校园的熏陶。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即深入中小学,在高职教育三年的时间里始终与班级保持稳定的、紧密的联系,成为班上的编外教师或辅导员,与中小学生成为朋友,培养深厚的情感,共同成长,使其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在知识素养方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可以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法实施名著阅读计划,帮助学生阅读文史哲及教育学科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经典书籍,以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实践教育是学生完成从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实践教育应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要确立全程实践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实践,将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理论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相辅相成。为实施好全程培养计划,学校在新生第一学期就应把中小学教材、课标等发到学生手中,要求他们充分、深入地通读、熟识、吃透教材,使学生到学业完成时,可以做到像一个老教师那样信手拈来,为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融合性培养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以总目标为统领,融合三年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活动编排,改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培养模式,促进各学段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相互渗透融合。首先,要在知识积累的广度与深度上融合,把握好各学段的梯度,通盘考虑,前观后照,相互呼应,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和知识素养。其次,要在学习和运用上融合,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养成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素养。第三,要在培养模式上融合,遵循开放多元的原则,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培养体系,使统一要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文学科知识与综合知识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化的校园,在一个浓厚的语文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专业素养。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篇9

二、3371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和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状况

在开展实验研究之前,为了深入地了解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创新素质的核心变量——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状况,我们组织了陕西省的13所中小学,于2011年2~3月,对一至八年级的3371名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我们自行编制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卷》,包括主观感受和时间投入两个维度;并使用美国《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作为创新素质的测评工具,该工具从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4个方面测查创造性人格状况。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包括初中生767名,小学生2604名。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连年加重(见图1),而创造性人格发展水平却逐年下降(见图2)。这表明,随着儿童青少年课业负担的逐年加重。与创新人才核心素质最密切相关的冒险精神、对知识和探索的好奇心、想象力水平和敢于应对挑战的态度却逐年降低。简而言之。学生们越学习越不爱学习、越学习越没有创新精神。具体而言,课业负担方面,在五年级之前,男生的课业负担一直高于女生,而五年级之后则互有消长,不相上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八年级都达到课业负担的最高值;创造性人格方面,一年级时,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到二年级时。男生的创造性人格水平迅速下降,与女生相近。到六年级时,男生的创造性人格水平降到最低,初中之后虽有反弹,但再也达不到小学一年级时的水平,女生创造性人格的最低值出现在八年级,而男生则出现在六年级。我们只调查到八年级的学生为止,如果随着年级的增高进一步扩大样本,相信结果将不容乐观。

上述结果就是我们最明显的“学情”,不仅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也应该是任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三、实验效果分析

在过去的两个学期里,从中小学的“学情”、“校情”和科学规律出发,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实验改革。在有的实验学校,实施的是全面铺开的改革方式,而在有的实验学校,则实施了局部的改革。以下我们将以西安小学为例,综合分析本次教育实验的阶段性效果。

1.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我们在西安小学每个班级随机选取15名左右的学生作为追踪样本,分别于2011年3月和10月实施了问卷调查。共有438人被招募到调查之中。以下是调查结果。

(1)课业负担的变化

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图3呈现了四年级学生在课业负担的两个维度,即主观感受和时间投入上的变化趋势。从3月份教育实验开始阶段到10月份,四年级学生主观感受到的课业负担和整体上投入学习的时间都有所降低。这一结果说明了教育实验的效果,让学生主观上觉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负担降低,而客观上投入学习的时间也有所降低。

图4则呈现了学习负担变化的另一种方式,即三年级学生在课业负担的整体上是下降的。但主要是在主观感受上,而在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上却有小幅的增加。这也说明了教育实验的效果和教育教学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也就是说,减负并不只是意味着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量的减少,而是增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和学生评价的创造性设计,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活动本身是乐趣无穷的。这样即便是增加了学习的量,学生也并不觉得枯燥和厌烦,反倒是能够在求知中获得快乐,越学越喜欢学。

此外,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还表现在学生对以下问卷调查项目的回答上。

①在“我觉得上课很烦”这个项目上,回答“从不这样”的学生人数从39%增加到46.5%,回答“总是这样”的人数从2.5%下降到1.4%。

②在“我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个项目上,回答“经常这样”和“总是这样”的学生人数从47.9%增加到56.2%。

这说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上升。“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引入功不可没。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阵地,在这方面。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关注学生思维状态、参与状态、情绪状态、注意状态、交往状态和生成状态。

③在“我喜欢完成各科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这个项目上,回答“经常这样”和“总是这样”的学生人数从42.7%增加到45.3%。

④在“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我做各科教师所布置作业的时间”这个项目上,回答“1小时以下”的学生人数从24.9%增加到30.4%。

这说明课题组所推进的作业布置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教师通过认真设计作业,创新作业形式,实现作业分层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作业,且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外时间。这样自然就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⑤在“周一到周五,放学后我的业余活动时间”这个项目上,回答“3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从8.7%增加到14.3%。

⑥在“在节假日里。我每天的业余活动时间”这个项目上。回答有1-5小时及以上长度活动时间的学生人数从63.6%增加到76%。

这说明,随着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教育实验的实施,无论是学生平时的业余活动时间,还是节假日学生的业余活动时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些时间可以用于儿童青少年锻炼身体、参与娱乐体育活动和自由探索等。

(2)创新素质的变化

如果学生喜欢学习、喜欢探索、敢于冒险和迎接挑战,他们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这样的创新素质。他们就能随着知识的积累而获得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持续发展。同时,当他们在参加业余活动时,也不会把放松的时间当成对“辛苦学习”的一种逃离和回避,而是当成另一种形式的对世界的体验和探索。当成对书本知识的一种重新审视和检验。图5、图6是基于2011年10月的调查绘制的。反映了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教育实验对儿童创新素质的影响效果。

图5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被调查的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从图中趋势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六年级达到创造性人格的最高值。具体而言,一年级到二年级,儿童的创造性人格有个下降的过程,之后三至五年级相对变化不大。六年级发展到小学阶段的最大值。这一趋势从根本

上改变了前述大规模调查的儿童创造性人格随着年级增高而逐年下降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本教育实验的阶段性效果。然而,新的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在小学阶段呈近似W型的趋势,也说明了减负与儿童创新素质培养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值得进一步在细节上探索不同年级儿童课业负担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实施方案,以取得更加理想的实验效果。

图6表明实施教育实验之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趋势。由图可知。想象力在小学阶段整体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也就是说,学生越学习其想象力越丰富,这对于其创新素质的发展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人格基础。其中。想象力上升幅度最大的阶段是在二年级到三年级阶段,之后到四年级下降,然后又逐年上升。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儿童不同年级的想象力及其他创新素质指数的下降,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问题。

2.对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影响

在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观念转变是基础”、“教师培训是关键”和“制度建设是保证”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系统设计的实验方案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长足发展。首先,通过一系列的校领导座谈会、学校中层领导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和家长座谈会,使他们在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建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刻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来源及其危害、培养儿童创新素质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等,使得各个群体都成为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工作的合力源泉。进而,构建了以减负的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为核心的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制度体系,将学校管理科学化,将创新的探索常态化。同时,我们认识到,要实现教育实验预期的效果,有针对性、系统设计的教师培训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和加强有关教师发展的交流、培训和指导工作。具体做法:第一,开展教学理论培训,主要包括减负的理论依据、实施途径;课堂教学规律;学生学习规律;教师专业能力: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途径;学科教学;发展性评价;学思维活动课程等。第二,实施教学能力实训。主要包括对教学设计能力、课堂互动能力、课堂提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的实训。第三,组织教学经验交流。在教师自学、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每个学科组集体讨论教学设计、作业布置、评价方式和教学改革,学校定期组织全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并举行了基于本课题的“中小学生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和“教育管理创新”专场报告会。第四,教学行为现场指导。课题组成员经常到实验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召开分学科的教学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五,引导教师生涯规划。我们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规律出发,引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努力方向。第六,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理支持活动。我们组织了“改革中的心态管理”和“幸福教师的心理资本”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针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理支持活动。第七,引领教师参加教科研。我们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注重过程性指导和方向引领,并组织专门的优秀论文颁奖典礼,编制专门的论文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述工作都促进了教师和所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服务于减负与创新素质培养的工作目标。

篇10

核心素养,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对21世纪学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评价,指的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1]。2014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发编辑部文章《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即它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

自此,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做好了哪些准备?或者说,走进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经历了哪些流变?未来又将怎样与核心素养深度贯通?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对此,本文通过梳理百年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主要理念等的变迁,以期为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贯通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话文普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首次对接

1904年之前,我国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语文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从殷商甲骨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经”“四书”,再到《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读古文、写文言文,应付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开始废科举兴学堂,民主、科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语文也开始单独设科,语文课程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但是,不像其他学科,古文读写仍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袭传统科举考试的陋习,存在着大量言文脱节,远离现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现象。五四时期,在我国一大批学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始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作用。在此影响下,小学《国语》开始学白话文,中学《国文》主要学习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话文。自此,两汉以来的“言文脱节”开始变为“言文一致”,白话文正式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普及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准备即核心素养首次接轨。对此,高度评价,说此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语文名称确立: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亲近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拉近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人们开始大力关注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成功生活和社会良好运转的影响。为了在语文教育中“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叶圣陶、夏D尊为首的语文教育家倡议把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此后,“语文”首次作为正式术语确立,并随着《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的推行流行开来。其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至此,语文课程开始听、说、读、写并重,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了和书面语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国语、国文更名为语文,不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语文课程自觉走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力图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听、说、读、写训练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话文,语文课程再次向中小学生个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迈进了一步。

三、“一语一文”观滥觞: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渐行渐远

1956-1958年,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其时,教育部颁发了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人员编写了各自的课本。尽管改革仅试行了三个学期便匆匆结束,为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语一文”观的长期流行。所谓“一语一文”指的是语文课程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两种要素构成的语文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语言学和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忽视实用文章学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语文教育向核心素养的前进。这种观念表现在教材编写领域,就是“文选组合”式教材长期占据语文课堂,教材编写则是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1978年,面对“”后以此种观念为主导编写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胡乔木同志做出了“跟过去差不多”的论断。对于此套教材,叶圣陶也同样尖锐地指出:“连革新都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并发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很少变革”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一语一文”的语文观又以新的形式主导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声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叹息,揭开了语文教育界与外界对话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语一文”观,即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构成的语文课程观。这种观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即语文既是人们思维、工作、学习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载体。在这种语文即语言和文化的“一语一文”观影响下,识字和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惊呼初中3年6册教材,二三十个主题,初中学过,高中再学,学到了人文,丢掉了知识和技能。学生课业负担重不说,走到社会上,连用实用文章办事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观,本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过犹不及,语文课程逐渐偏离了现实应用的轨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一语双文”言语观: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融和

觉察到“一语一文”式的语文观所带来的众多现实弊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从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角度,重构语文课程言语观。其突出表现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地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以语文教育家、实用文章学家曾祥芹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的“一语双文”思想较为系统地概括了这种课程观。在这里,语文首先二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继之,书面语言的文章又二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3]其中,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实用文章主要指与文学对举的传递真实经验的叙事类以及说明类、论辩类文章。其具体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普通文章,新闻、学术论文等专业文章以及传记、游记等两栖文章三类。

“一语双文”的语文观,强调建立“语言、文学、实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凸显“双文教育,实用文章教育第一”的应用取向。其旨在矫正顽固潜行于百年语文课程中的“学文学,用实用文章”的学用不对称弊端。

“一语双文”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视。结果发现,中小学语文教材有63-76%的实用文章。但由于受传统“红领巾”文学教学模式(1953年)的影响,加之语言文学观的滥觞,课堂中很多实用文章的教学变味为“文学分析”。“把语文教材当成文学教材,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学教学”的现象愈来愈多,以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实用文章读写素养差强人意。因此,彰显“一语双文”观,重构语文课程,拓展21世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综上可知,我国语文课程自设科伊始,就是为了构筑社会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态,同时为学生成功工作、学习、生活做准备。其后百年,尽管遭遇各种困阻,但语文课程发展的主流方向始终是努力朝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即始终朝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扬传统,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现实应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种语文课程观与实践形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学和实用文章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走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条捷径呢?

参考文献:

[1]张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