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3: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保护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申报范围
2011年底在职在岗、符合省职称办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用人单位订立聘用合同,现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
二、申报条件
申报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本科毕业(学位)或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相关专业的以下学历,经考核称职(合格),可认定为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
2、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报送材料内容
1、省职称办统一下发的《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一式3份,用16K纸打印。
2、2011年环境保护专业资格评审申报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十份(表一)、(破格人员写明破格条款)用A3纸打印。
3、徐州市环境保护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评审情况一览表一式二份(表二)。
4、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表(报人事部门存入个人档案的)。
5、任助工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总结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一是个人简历;二是主要工作业绩及奖励情况;三是参加过何种再教育;四是主要的论文、论著等;五是申报何种技术资格及申报理由)。
6、有关学历证书、职称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书、继续教育证书。
7、任现职以来的公开发表作为第一作者的本专业论文、著作2篇(仅凭录用通知书不认可)。
8、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组织部门出具的公示证明。
9、按资格条款中的能力、业绩成果材料分类装订。
10、申报专业(环境科研、监测、工程、管理)力求准确,申报材料书写清晰工整。
11、凡破格晋升人员必须按评审条件中的破格条件严格掌握,写出破格依据(注明破格条件的第几条、第几项)并提供晋升材料(在任职期间必须有1次考核为“优秀”)。
12、近期两寸照片一张。
13、计算专业技术资格时间为2011年12月底。
14、报送材料的1、2、3项不用装订,其它材料必须按顺序装订成册。封面请贴好“徐州市环境保护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评审材料登记表(表三)。
四、其它事项及要求
1、报送材料中的复印件须经单位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同时必须提供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和聘书及其它各类证书和业绩材料的原件以备审查。
2、如果发现有虚假行为的,取消当年的评审资格,两年内不允许参加技术资格评审。
3、符合申报条件人员,一律参加评委会组织的面试和答辩。面试、答辨未通过人员应视为不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当年不提交中评委会评审。
4、所学专业如不一致,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参加由相应专业技术系列中级评审委员会划定的选学科目(申报中级的,任选两门科目)的自学考试,合格后方可申报。
选学科目及考试课程为: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分析与监测、环境质量评价、工程制图、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化学、环保设备设计、环境法学。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设计内涵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的各种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它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估等项目组成的教学系统.系统中各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一定的结构,又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前,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不够重视,随意性较大,不少仍采用本科的教学方案,或是本科压缩型教学模式,脱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一个主要瓶颈,出现高职学生就业率偏低的现象,这显然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症结所在.要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设计的源头上抓起,改进教学方案,在就业导向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备课”不同,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用系统的观点,将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等),围绕着教学目标,制订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案.
2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加强环境管理、防治污染、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手段,当今在世界各国得以迅猛发展.2004年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推出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从以学术研究为主过渡到目前为一项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愈来愈高.
目前,我院不同的专业如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治理等专业均将环境影响评价课设置为主干专业课,但学习之后,学生仍不知如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学的好的、上手快的学生也要半年时间才能课题组做些辅的工作.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不高,有的只流于形式,作为点缀而已,距离上岗就业的要求相差甚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障碍.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学以致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2.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不但要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应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对非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的学生,除了解环评法率法规及我国的环评制度外,重点还必须熟悉环评导则及相关标准、环评的技术方法;对于环评专业的学生,结合大气、水体、生物监测的实验要求,做环评的污染源调查及现状调查评价,分小组进入环评课题组或用模拟项目进行环评文件的编制训练,将职业过程“嵌入”教学之中,为职业需要教与学,让学生掌握环评文件的编制流程,到环评课题组亲身感受工作氛围,缩短毕业生进入环评单位上岗后的适应期,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同时,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尽可能将现代专业设计理念贯穿在教学当中,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学习作为培养职业能力的载体,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应只局限在该课程的学习上,使学生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在教学对象的分析上,应从学生的起始状态出发.即从学生起始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诸方面去分析,充分不同专业学生前期知识的差异,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起点.
例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强,尤其是与专业技术有关的公文不会写的状况,在教学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标准的请示报告、公众参与问卷调查表的制作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熟悉其流程及写作要点,为今后撰写环境质量报告书、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科研技术报告打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报告写作能力.
2.3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岗位的针对性、行业的适应性.
当前国内许多的《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及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在假设条件下成立的模式,进行大量繁锁的数学计算,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数理知识较差,对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事实上,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许多计算模式已被制成了商品化的软件,评价参数输入后很快就能获得计算结果.因此,对高职学生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中对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以《导则》必须的要求为尺度,重点应突出在评价参数的选择及学生具有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2.4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性学习基本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其许多操作技术必须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学生从未经历过实践,学习起来不免觉得枯燥、吃力.因而在教学中应坚持课堂内外结合,在课堂内选择学生熟悉的实例,能使书本内容更贴近实际,课堂外引导学生从教室和书本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如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以学院校园内及周边地区为调查区域开展环境污染源调查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图书阅览室资料、上网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老师给予集体或个别辅导.学生的选题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如学院实训楼实验废水、教学楼粉笔粉尘、食堂一次性饭盒、寝室生活固体废物、寝室生活废水、男生公寓吸烟,美食街烧烤摊污染问题等调查.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弥补实践教学时间的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切身体会如何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训教学中,以模拟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过程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分小组以学院新建学生宿舍楼或教学大楼为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要完成评价报告表的内容,学生必须通过互联网查寻最新环境标准,到后勤基建处查找相关工程资料,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污染源的计算手册,利用第二课堂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的成果,结合水环境监测和大气环境监测的实验数据以及利用其他课程所学习知识进行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等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整个实践过程学生以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身分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文档的制作,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档的编制流程,体会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的工作氛围.这种模拟的实际工作过程能帮助学生明白进入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组后,自己能从哪些辅的事情开始工作,从而缩短学生进入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增强了就业的竞争能力.
3优化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途径与具体措施
在与环境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课程中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资源,就可望以较少的资金投入,研究构建和实施符合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基本研究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
一、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特色与优势
环境类专业的研究型实验课程由一系列开放型、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组成,这类实验均覆盖不同的知识点,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实现设计目的。因此,可以强化培养环境类专业的本科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型实验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骨干教师资源,来设计研究型实验的范围,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研究课题范围内自主提出不同的多因素多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案,将实验课由教师统一安排改变为由学生自主设计。
2、学生的研究型实验与研究生论文研究相结合,与教师课题研究相结合,与环保工程实践相结合,将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改变为研究型创新型实验。
3、将实验由原来全班统一的1个假想课题改变为每人1个研究课题;将实验时学生被动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实验改变为学生主动请求教师指导研究和实验;将以往实验内容和报告严重的相互重复现象改变为每人只能独立设计;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分离现象改变为理论课教师大力参与实验指导。
4、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研究型实验的优秀实验报告,达到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的水平。部分优秀实验报告能够公开发表、参加各类课外研究竞赛包括挑战杯竞赛或参加学校其他创新培训计划。
与专业基础课配套的研究型实验教学课程的构建和实施,可望起到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本科生紧密结合理论教学来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二是确保本科生广泛参与,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资源,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节约资金投入,提高办学效益。
二、研究型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和探索
1、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目标
(1)通过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学习,使教师与学生互动得到进一步加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掌握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最新进展,使学生经历“三个全面”的创新教学过程:经历全面的分析研究问题的过程,实验技能得到全面的锻炼,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解决目前实验课程内容与污染控制需求脱节的问题,使专业基础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进一步贯通。
2、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筛选
研究型实验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不同专业的课程,实验内容必然不同。下面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内容,供其他专业筛选课程内容时参考。
环境工程原理系列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上)、环境工程原理(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该系列课程系统、深入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单元操作的原理、工程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环境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十余年来,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内涵也不断扩大,原来的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农业环境保护并入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处理的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相应地导致污染控制技术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求环境专业人才具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导致环工原理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环境工程主要设置研究生专业,所以可为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构建提供具体借鉴的国外经验不多。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方面,至今国内很多院校仍然是采用化工原理实验教材或类似的讲义。由于涉及的问题与化工专业有一定差距,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要求也有所不同,与学生在环境保护专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有较大区别。目前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理论教材方面尽管仅有清华大学胡宏营教授等人编著的教材出版,这也为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教学提供了新选择。本文在吸收国内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环境工程原理研究型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
(1)在流体流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污泥、污水和含尘气体的流动和输送问题,包括不同悬浮物含量的污泥、不同性质的污水和不同固体含量的含尘气体的流动阻力和流体输送机械的性能研究系列实验研究。
(2)在非均物系分离的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污泥、自来水和含尘废气在不同过滤介质中的过滤实验研究。
(3)在传热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废气废水与污泥的加热和污泥脱水的实验研究。
(4)在传质实验部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不同性质的废气和污水的吸收与萃取以及污泥干燥等实验研究。
与原有实验内容相比,以上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内容与环境工程专业问题的关联性很强,课程内容与专业领域需求联系紧密,通过实践环境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与新进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3、研究型实验课程的实施方案及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结合本项目本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型实验计划。然后,根据实验计划和学生的自由选择,确定每一位学生的实验研究课题。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文献,与每组学生分别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其次,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实验教师完成实验设备的准备与调试、实验操作的指导、化学药品的准备等工作。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设计,配制化学药品和试剂,进行实验的操作,完成实验研究报告并最终汇报。
要顺利实施研究型实验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关键词植物化学保护学;实践技能;教学改革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科学应用农药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的一门科学,它在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掌握好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将有利于提升植保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更好地服务于农林业生产。但是,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探索,以促进《植物化学保护学》的教学改革。
1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一般学校教程都是先将理论课知识讲授完再上实验课,教学实习时再到田间实践。学生上理论课时没兴趣,上实验实习课时心中无数,抓不住要领,课后印象不深,难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2动手操作不够
传统实践教学的大部分内容由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承担,且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以班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师的讲解,按照实验指导,利用已准备好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1]。受实验条件及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等因素的限制,上实验课时学生看的多、做的少,影响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也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3教学实习模式过于陈旧
教学实习模式单一,仍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即实习前,指导教师讲述实习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以及报告格式等,学生按照设定的套路,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4实践教学管理、考核不够科学
实践教学过去往往因为依附于课程理论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与管理标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某些环节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实践教学应达到什么标准,如何去监督、执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
2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2.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内容繁杂,涉及农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杂草学、环境保护学等多个学科,在有限的学时内,应保证所授内容的系统性[2]。同时,植物化学保护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能应用所学知识为农业生产服务。新版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第四版)虽然删除了一些相对陈旧的内容,但各地在种植结构、栽培制度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针对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蔬菜、果树、花卉、草坪植保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特别要注重补充农业生产上正在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成果,尽量让学生接近生产前沿。另外,可对近年来当地植保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如频繁暴发的迁飞性害虫(如烟粉虱)、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如美国白蛾)等进行专题讨论,使学生及时了解农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多媒体网络化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师、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堂面授为主要形式,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沟通形式上缺乏灵活性,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缺陷。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接受知识的效果较以前有显著提高。同时,实物图片及视频短片的运用也使学生对所讲和所学的内容有更为直接的感受,尤其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图片和短片更有利于对案例的理解。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的间隙及课外时间,在实验室用DVD观看。除了购买相关的教学光盘外,还对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节目以及网络中相关的内容进行下载或录制,不断丰富教学音像素材。《植物化学保护学》自2005年确立为省级精品课程后,各章节课件均已上网,学生除可在课堂上学习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上网学习、进行自测或与任课老师在线交流。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和生动,也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该种教育形式更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2.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3.1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对实践性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和定位,对传统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如增加专业技能训练、开放实验室、改变教学实习方式、将开展毕业论文研究的时间提前等,逐步形成了由实验课、技能训练、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组成的新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课中,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准备中来;教学实习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实用性;毕业论文的立题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中的病虫灾害或者有关基础理论问题,充分反映学科及应用发展方向。
2.3.2成立植物保护技术实践兴趣小组,开展专业技能训练。植物保护专业在低年级和高年级分别通过成立植物保护技术实践兴趣小组和专业技能训练来提高其实践技能。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3~5人)为单位,每1~2周到学校周围的农田、果园、苗圃及市内的公园等实践地点进行调查、记录、研究各种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采集植物病虫草害标本,并提出防治建议,或调查研究农药供销状况及农民使用农药情况。专业技能训练以课题组形式为载体进行组织安排,申报人(一般由3~5个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在导师指导下写课题申报书,经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在1年内完成其课题,课题结束时申报人写出书面报告给院系,汇报项目完成情况,专业技能训练的活动经费从教学经费中支出。兴趣小组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提早接触生产实际,加深其专业兴趣和对专业的了解,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对所授知识更易理解和接受。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达到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其就业能力。
2.3.3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学生理解课堂内容、验证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技能的一种途径,是把知识转变成能力的桥梁[3]。现行的“封闭型”实验课按课本上要求选择器材和方法进行实验,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验虽有益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但也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长期下去会给部分学生养成一种惰性,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解决现行实践教学中技能训练强度不够、学生独立操作时间相对较少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素养,开放了化保实验室,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实验内容,如重复做实验课时结果不理想的实验、根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实验、针对生产实际中问题开展的实验等。学生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后,鼓励其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及创新实践活动,以提高科研素质及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变为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相结合。对于考研的同学,也可以借此机会使其对科研工作有一定了解,对以后攻读硕士研究生有很大帮助。
2.3.4制定可行的管理标准,严格实践教学考核。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是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完成培养目标的保障[4]。因此,应根据实践内容,按照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标准来考核各项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如为了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有意识地对部分学生进行考查,特别是那些每次离开实验室比较早的学生。对兴趣小组,根据其调查记录、采集制作的标本或工艺品、调查报告或总结等综合评定每个人的成绩,活动结束后按比例评出各级奖项,颁发证书及奖品予以鼓励。专业技能训练结项后由评审委员会根据所定标准进行严格评审,对结项报告优秀的,下一年继续进行项目申报时予以优先考虑。
21世纪,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开放式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化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今后,应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把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加适合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参考文献
[1] 陈啸寅.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浅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0(5):38-39.
2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
2.1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应用型环境专业本科人才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课程,构建了“过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平台+模块”的“3+1”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了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确保实现培养应用型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目标。培养方案中,第一、二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但在第一学期就引入课程《环境学导论》,旨在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目的,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第三学年进行方向分流,设置了“监测与评价”方向和“环境治理工程”方向。前两年主要是夯实学生的基础,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学年按专业和专业方向分流,注重因材施教和差异化培养,主要学习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第四学年则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本方案中精简整合理论课程,增加了实践课程课时学分“,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35.5%、“环境治理工程”方向达34.4%;增大了选修课比例;设置了自主学习课程;建立了主辅修制,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必修和选修学分的同时,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考试,获得规定学分,可以颁发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该科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2.2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有效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制定实施专业分流的培养方案,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题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改革和重组,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结合,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由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考核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安排实验课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活动、毕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鼓励学生参各种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应用的培养。
2.3强化通识性,突出专业性、注重实践性
2.3.1强化通识性
在一级学科和跨一级学科范围内设计基础课程,加大自然科学通识性课程的比例,使学生获得厚实的知识基础和自我扩展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科学处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前沿的关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环境科学专业设置了17门专业基础课。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专业课讲求高效高质量,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加信息量和课外阅读量,使学生在具备广博知识面的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2突出专业性、实用性
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15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和24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反映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教学改革要求,着眼于环境科学专业发展,强化特色专业建设,除继续加强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评价等课程外,增开《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控制》、《室内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材料学》、《环境科学综合实验》、《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2.3.3注重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F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环境监理的概念
环境监理在中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还处在试点阶段,所以还没有固定的概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环境监理的表述也不相同,环境监理还经常被称为环保工程监理、工程环保监理、建设项目第三方环境监理等。文章中环境监理是指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理单位,遵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环境以及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以便保证工程施工阶段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和制度落到实处。
二、环境监理的意义
早在国内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初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就已经把实现工程环境监理制作为工作项目的基本条件之一了。目前,作为建设项目测评和验收监管的重要辅助手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对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提升测评有效性、完善性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许多地区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方面开展了探索性的工作,此项工作富有成效,积极可取。并且有些地区已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推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了建设项目监理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的转变,由单一环保行政监管向双向监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对于促进建设项目的全面发展、同步落实测评文件以及完善各项环保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三、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环境监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尽管在技术支持和管理方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环境监理的发展。
(一)环境监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环境监理的专项法律法规。现行工程环境监理主要由试点项目带动,并且借助行政的力量进行推广,通常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实施环境监理的具体要求,以此来推动环境监理工作的进行。但是,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持,工程监理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位置不清晰,开展工作时也很难得到相应部门的支持,这些都不利于环境监理的规范与发展。另外,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也没有对环境监理进行明确规定,导致环境监理的内涵和外延也没有得到统一的解释,从而增加对环境监理界限的难度,这对环境监理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由于环境监理程序、范围内容、方法及监理组织模式等均未在相关法律中明确标出,使得新进入该行业的机构缺乏指导,严重影响了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
(二)环境监理人员专业性不够
环境监理是一项专业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环境监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然而,现阶段中国的环境监理人员大都不能两种技能兼顾,一部分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环保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工程监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部分拥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又严重缺乏环保方面的专业知识,上述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国环境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环境监理的发展建议
针对中国环境监理存在的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中国的环境监理制度。
(一)明确环境监理的法律地位,制定与环境监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任何一项管理制度的确定都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尚无环境监理方面的具体规定,因此使得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无法可依。为了全面的推进环境监理工作,应当将环境监理制度在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地方性法规中加以明确。法律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首先在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法规未对环境监理制度进行规定之前先在地方性法规中对环境监理予以规定,在条件成熟时,再逐步修订与环境监理相关的现行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或制定与环境监理相关的单行法律,使环境监理制度得以确立。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环境监理制度给予明确的法律地位,对环境监理提出更具体、更明确、更规范的要求和法律责任,使环境监理制度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便更加积极的推动环境监理制度的发展。
(二)建立环境监理人员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
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监理人员是保证环境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从事环境监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不仅要熟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以及工程建设项目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特点,掌握必要的环保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工程设计与施工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管理工作经验和必要的表达、协调、组织能力。环境保护部门还应该逐步开展环境监理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以便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监理技术人员。此外,环境保护部门还应制定和制定环境监理管理规定,从而明确环境监理行业准则、监理考核与监理内容、监理惩罚机制等内容。对环境监理人员实行资质管理,这样有利于提高从事环境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护专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使环境监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的进行。
五、结束语
环境监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内容丰富的环境管理制度,可以在环境保护和减少环境污染排放、降低建设项目资金浪费及促进环保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现阶段中国的环境监理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规范和完善中国的环境监理工作,而且有利于环境监理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96.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对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业绩较好,取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创新或引进、消化和吸收新技术中取得较好效果;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及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环境保护专业的科研、监测、工程、管理、监察及信息、咨询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第五条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信息和发展方向,为某一方面的技术骨干,能结合实际情况参加重要技术课题的研究。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一)从事环境科研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研究。
2.参加并完成2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厅)级科研课题研究。
3.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并完成2项县级科研课题。
4.作为主要成员参加2项以上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工作。
5.参加开发环保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2项以上。
(二)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1项国家、省(部)级专题项目研究;或参加并完成2项以上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市厅级)专题项目研究;或参加并完成3项以上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县级)专题项目研究。
2.作为专项技术人员,从事环境监测、监测技术开发、数据综合分析等工作3年以上,并编制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报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独立承担8个以上项目的监测或4个以上新项目的开发。
(2)完成2项以上专项环境监测方案及报告的编制。
(3)参加2项以上国家、省级监测项目的考核、对比,成绩合格。
(4)熟练地操作大型仪器。
3.参加环境监测业务管理或质量管理等工作3年以上,能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并取得一定成绩。
4.从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3年以上,保证本单位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从事环境工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大型1项以上、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3项以上环境工程技改方案的设计,方案被采用,并通过工程验收。
2.负责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工程施工、调试、运行或运营,并通过验收。
3.参加环境工程开发项目1项以上或引进、推广应用环境工程新技术2项以上,效益显著。
(四)从事环境保护管理、监察及信息、咨询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制定、修订环境规范性文件(含法规、规章、标准)、规划、技术政策等2项以上。
2.参加县(处)级以上环境管理项目研究2项以上。
3.参加编制县(处)级以上的环境管理业务规划、专项计划或方案2项以上。
4.从事环境监察工作,主持有较大影响的环境监察专项工作2项以上。
5.作为主要参加者从事县(处)级以上环境信息系统的研制、管理、维护等工作。
6.参加大型1项以上或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环境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并通过验收或鉴定。
第八条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作为主要成员开发应用环保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1项以上,或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新技术2项以上。
(三)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完成环保工程项目大型1项以上或中型2项以上或小型5项以上,并经有关部门验收确认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参加环境科研、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信息等工作,其成果有2项以上被采用或受到市(厅)级以上环保部门的书面表彰。
(五)参加并完成环境项目的技术咨询,取得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咨询总额(以合同为准)累计达50万元以上,或咨询成果被评为市(厅)级以上优秀咨询项目。
(六)参与编写2篇以上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报告或调查报告,得到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认可并作为决策依据,或受到市(厅)级以上环保部门的书面表彰。
第九条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在市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有一定水平的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技术研究报告或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论证)报告2篇以上。
第十条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
(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显著,学术或技术上有一定的突破,年度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十三条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以来,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评审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五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在国家级技术考核中获前三名或省级技术考核中获第一名(以个人奖励证书或文件为准)。
(四)获得市级以上授予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称号者。
(五)直接负责(技术负责)完成市(厅)级以上较大项目的立项研究、设计或发明、引进、转化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并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
由于海洋潜藏着大量的资源,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开采也愈来愈加频繁,使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在近几年大力宣传环保的基础下,公民对于环境的保护的意识逐渐加强。即便如此,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依旧严峻。不仅是海洋环境的规范值得我们关注,海洋环境保护的规范落实更值得我们总结,把脉问诊,不断提高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水平。
一、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
早在1982年,联合国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该公约构建了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度框架,在对以前海洋相关规范进行总结的同时,更加详尽地对海洋环境保护在法律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同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在1999年对其作出了修改。为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更好予以落实,国务院相继于198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199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初步形成了中国海洋环境的基本保护框架。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使得中国海洋环境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1996年被批准加入公约,对1983年《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了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工程建设、海洋废物倾倒、海洋污染应急等。在1999年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与《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中,对于海上溢油应急系统的建立作出了规定,当发生了溢油等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做出相应,最大化减小海洋污染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建立有相应的海洋污染民事赔偿责任,如在《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中就有所规定。总之,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国已经形成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多位一体的体系雏形,共同保障中国海洋环境安全。
二、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现状
(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
海洋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海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水淤积、海岸侵蚀严重、海洋灾害频发等。中国的海洋遭到污染,近年来水质明显下降。海域内生物种类多达数万,但在大肆捕捞的情况下,也导致了物种锐减,某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在各个主要的河口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某些沿岸城市的海岸中化学物质连年增加,出现了侵蚀问题。另外,由于对于海洋资源的不断挖掘,也导致诸如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公众保护意识不够
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年增高,但仍然受到长期以来老旧农耕文化的影响,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较大差距。这就导致了近年来出现了过度捕捞等不合理的开采现象,公众对于海洋环境污染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参与不够。即使在出现了海洋环境污染的现象之时,对于事后救济的相应不够,不能较快遏制污染的扩大。与此,当自己的海洋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应有权益。
(三)海洋保护规范与执法力度均不足
完善统一的规范是具体政策落实的基石,在海洋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扩大之时,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目前缺乏海洋领域的根本大法,即使有一些法律、法规,综合性也不够,对于违反海洋环境保护的处罚力度也远远不够。在一些地方,对于海洋环境保护有自己的地方立法,但是缺少实施细则。在现有的规范体系中,对于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不能够得以有效的落实,不利于应急问题的有效控制。另外,海洋环境的违法成本很低,一些污染者在权衡利益之后,甘愿承担这较小的违法成本。
(四)政府监管缺失
海洋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于海洋中的物种进行开发,可能打破其中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管理。中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对海洋问题分散管理,建立了自己的管理系统。因而,这也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在信息公开的问题上反馈不及时,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做得不够,缺乏协作。在出现了海洋污染事故之后,各部门也相互推诿,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监管缺乏力度。
三、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议
(一)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构建是上层建筑,加强法律体系的顶层设计。在现有法律基础之上,要迎合新的发展趋势,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解决法律的滞后性难题。在进行海洋环境法律修改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尚未纳入保护体系的内容进行设计,诸如对于海岸线的管理没有同意的保护,对于尚未纳入部门要尽快填补空白,使得海洋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全面而完整。同时也要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海洋法律法规。在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同时,也要让各种标准的完善跟进。中国应该以国际标准为蓝本,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洋环境标准。对于尚未制定出的标准,要注意在符合中国保护的标准前提下,有效填补法律规范空白。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制定出本地适用的地方性标准。在法律规范和海洋环境标准的共同完善下,能够为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有力度的指导。
(二)提升公民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有了完善的法律规范仍然不足,必须将法律规范转化为实践。这就要求广泛的公民拥有海洋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自己亲身参与到海洋环境的保护中来。对于现今一些人缺乏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要积极运用一些现代的宣传手段,充分发挥电视媒体、互联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公民学有标兵、赶有方向,早日树立海洋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这也是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
(三)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队伍建设
中国现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足,需要一直有协作精神、高校有力的执法来予以补足。目前的海洋环境队伍散漫,没有形成向心力,由此,可以考虑把可将他们集合到一起,接受统一调配和培训,强化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配备先进的执法装备,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和能力。另外,选拔海洋环境保护的执法队伍,应该秉持较高的标准,从心理素质、团队意识、业务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确保优中选优,真正选拔出适应于当今海洋事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在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规范中,中国先后加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条约。此外,还加入了一些全球性或者区域性的海洋环境保护组织,与其他国家广泛合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交流。还积极学习其他海洋强国的先进技术,加强对于海洋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软实力,与其他国家展开项目计划,获得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也提高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硬件设备。
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要通过多措并举,共同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法治环境。要完善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和标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民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国际合作,有效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建设。十报告指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只有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各种不足进行不断完善,才能早日将中国从“海洋大国”提升为“海洋强国”。(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29-02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强化教育,提高认识,是贯彻执行这项基本国策的基本方法,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环境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环境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
一 高校进行环境教育的目标
1.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物质和精神文明和谐的社会,使人在其中可以全面发展的社会。任何一种社会,都不存在为环境而环境、以经济为经济的发展活动。为此,开展环境教育一定要坚持经济增长同环境质量相结合,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生态环境作为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认为,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之间都具有相互联系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人同其他生物一样,在自然界中属于平等有机的一部分。高校学生要着重培养这种生产智慧及正确的自然观,我们应重新定位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己看作是生物界中的一员,谋求同自然界和谐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
3.建立新的消费观及价值观
新的价值观体现在经济核算系统中,认为自然资源有一定价值,要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必须认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价值的,将“人类沙文主义”的价值观念转变成生态文化价值观念。在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利用科学技术将污染降到最低。这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有着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 强化高校环境教育的根本思路
1.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及实践力度
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教育宣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办讲座、办展览、收看电视影像资料等。环境教育宣传工作可以选择与环境有关的日子进行,如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比较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加大对学生的影响,最终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要将环境教育开展得丰富多彩,就要通过环境实践教育,进行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树立参与意识等。引导学生开展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关问题为主题的讨论赛或辩论赛,让学生们在激烈的争论中领会环境资源对人类的重要价值;通过环境科学老师的指导,大学生自发性地建立环境教育课外活动小组或环境教育社团等,以一个社团为核心在校内校外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进行环境教育实践时可以依据各专业不同的特点进行,如通过提倡在绿色科技意识下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在毕业论文或专业实验等实践活动中受到环境教育。另外,要增加环境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培养学生参与到环境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性。
2.设立有关环境教育的系列课程
目前高等院校都具有设立环境教育选修课程的条件,针对全校学生设立不同深度的环境教育课程。依据校情设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环保、城市生态学等方面有关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中要细心研究,将有些内容设计成为全部学生需要学习的,有些是需要文科类学生学习的,有些是需要理工类学生学习的。依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课程的合理设计。
3.在学科教育中添加环境教育内容
将环境教育深入高校,在所有学科中添加环境教育内容,各学科教育都具有较大的差异,都与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紧密联系。并不是让环境教育代替其他学科,它是依赖于所有领域整体地看待问题,其中包括自然、技术及社会等学科。各个领域对于整体理解环境教育都有独到的作用。
开展跨学科的整体教育的方法,要求老师具备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学科授课过程中要高效地加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很多西方国家,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之一是环境意识。而我国的教育体系对老师的要求多停留在工作能力方面,如要求老师在英语、计算机技术、教育心理学上都达到相应的职业水平或等级,并且对普通话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职业素质教育方面,没有强调增强环境意识。
4.重视培养综合环境素质
在开展环境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从整体的角度获取环境知识及技能,形成综合的环境保护理念,这样才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并考虑环境问题。环境教育的内容要具有综合性,即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法律、环境价值及态度等内容。
三 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加强环境教育,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这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及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方式。
环境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环境知识,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如今,环境意识已是衡量社会进步及民族文明水平的主要指标,它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内容。高等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建设及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增加环境教育课程,是我国在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途径。我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我国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课程中。1999年5月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在世界绿色大学研讨会上说,清华大学从建校到现在,培养出数不胜数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缺少环境意识,他们很多的创新技术都不正确,绿色技术相对较少,某些错误技术在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及危害,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此,依据我国的国情,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关注并加强高等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历时20多年的努力,渐渐形成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很多环境保护专业人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随着对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理解,环境教育已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性观念,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但是高等环境教育不能只通过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来体现,要依据全局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看到,这类教育工作还没有在每个院校、每个专业中进行普及。据统计,非环境类专业设置环境类学科进行选修的院校,仅为全国院校的10%左右。并且这仅仅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统计,如果以专业或学生总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比例还要低很多。
拥有各类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将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骨干,是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假如他们没有接受过环境科学教育,那么有可能依然沿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传统工作模式,这样他们不仅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人员,反而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阻碍。因此要让他们熟知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接受良好的环境意识的熏陶。同时,环境教育也是高等院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因为环境教育不单是教给学生知识及技能,还要培养一种意识,养成一种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提高。因此,环境教育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总之,在高校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方法,也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问题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可以适当穿插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环境化学教学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改进环境化学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并围绕案情发展而展开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对这些事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透彻的认识。当然,案例的选择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有时效性、典型性。例如,在讲述重金属污染时,结合一些公害事件,与学生一起讨论重金属的来源、危害、症状等,并剖析其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学生很容易记住水俣病事件是由于重金属汞引起的,骨痛病则是典型的镉引起的中毒事件。再如,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可以展示拍摄的伦敦烟雾事件照片,在浓雾笼罩的伦敦街头,能见度极低,交通拥挤且事故频发,人们惊慌失措,眼睛流泪,众生相都痛苦难耐。这些照片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感同身受,记忆深刻,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在报道与环境有关的新闻事件,也可以利用这些新闻事件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贯彻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引入了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致陕西凤翔800多名儿童血铅中毒这一新闻事件,接着与学生一起对铅污染的来源、铅中毒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另有2009年8月湖南湘和化工厂重金属镉污染事件,半径500米内田地休耕,509名村民尿镉超标。以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污染事故”作为典型案例,阐明了苯、硝基苯等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巢湖蓝藻事件,将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氮磷等无机盐在水中的迁移转化相结合,让学生分析巢湖水体的黑臭、藻类大量生长和鱼虾死亡污染现象背后的环境化学机理。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大大深化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和环境化学规律的认识,激励学生提出解决该类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法律手段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科研思想、培养创新能力
由于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科研课题的机会较少,将实际课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可以使他们强化科研思想、激发听课兴趣,培养创新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如在讲授室内空气污染时,以新房装修带来的氨、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超标问题。介绍相关老师从事膨润土有机改性进行开发房屋装修有害气体净化剂的科研项目,介绍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从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讲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时,介绍相关老师从事的农产品加工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生物治理及回用技术的科研项目,介绍番茄酱加工过程中的有机废水和油脂加工过程中的大豆废水等处理的研究方案及取得的科研成绩。同时,对提供的科研项目为研究主题,教师可推荐学生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培养了学生对资料分析和处理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尝试设计研究方案,通过进行课堂汇报讨论或撰写小论文的形式介绍各自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案和预期研究成果。最后由教师对其进行评价。这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如针对新疆农业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造成了地膜的大量使用,从而出现了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老师课堂上可以提出来,让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分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再比如,目前房屋装修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尤其是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如甲醛、苯系物等容易导致人的疾病,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去思考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开发具有光催化特性的吸附剂来光降解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研究开发可生物降解和光降解的地膜。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光催化降解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化课堂内容、扩大知识面,同时使学生树立研究思想,培养研究兴趣,对科研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培养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
突出区域特点、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