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3: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供应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业供应链论文

篇1

1.2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资源诉求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样对于生态休闲农业而言,自然环境中的水、土、木、气是必不可少的资源要素和先决条件。在当前各地政府大力开发农业用地进行生态休闲农业建设过程中,虽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业经济增长,但是,盲目而欠规划的开发建设其实是在浪费生态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在调查走访中,我们看到很多正在等待开发的土地其实是很好的可耕地,加上园区冷热不均的经营现状,使得这些耕地一直被荒废闲置,导致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不少农民由于被政府征地后也失去了经济来源,怨声载道。其实在国家土地政策中,有明令规定要保护农业耕地,而现实中不少开发者罔顾土地法规,规避用地审批,擅自改变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大量违规建设。这种不顾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营模式是与绿色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必然要遭到大众的质疑和自然的报复。

1.3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效益诉求生态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形态,是当前我国振兴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目前的经营模式来看,其实它是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包括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休闲旅游服务等多种形态,是一种新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各地政府大力推动发展中,需要积极研究如何实现多产业联动,使有限资源创造最大收益,以形成高效的跨企业、跨产业、跨农户的经济联合体。

2对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绿色供应链管理既关注“上游”的资源整合和最佳配置,又关注“下游”的市场反馈和客户需求,所以对生态休闲农业实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就是要按照市场发展需求,将农业生产运作过程系统化、整体化,整合内外资源,提高休闲农业供应链的整体协同能力,才能更加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休闲农业的自然供给与大众的市场需求之间良性互动,提高休闲农业的资源效益。

2.1推动闭合运作的供应链构建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利用节能、低消耗、高效率的闭路循环技术,让产品报废后回收再处理还能再使用,或粗加工后作为原材料进行新利用,从“废物”到“原料”,使绿色供应链成为一个循环再利用系统。所以在对生态休闲农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时,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必须重视闭合供应链的构建,这是进行休闲农业供应链优化重整的第一步,只有在这种无缝对接的循环体系中,才能将休闲农业的生态资源价值进行充分实现,并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国内的休闲农业园区经营者可以自身为核心,构建完整的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一体的综合农业经营实体,也可以优势互补,组成经营联盟,与优质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等合作,以生态价值理念为导向,打造内外资源整合、闭合运作的供应链,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的科学性规划。上海多利农庄以生态有机农业为经营模式,倡导科学、低碳、环保、高效的经营理念,与优秀的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伙伴,构建智慧农业和物联网系统,进行品牌化、产业化运作,从农业生产源头直至最终消费者加强全过程循环供应链控制,推进了生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给国内众多生态农业园区起到了示范作用。

2.2优化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设计生态景观是休闲农业园区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行优化生态设计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具体而言,一方面园区可以以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导向,构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季相景观(四季各有大面积的水果、蔬菜、花卉及观赏果木);或者利用生态系统循环食物链、立体种植等原理设计高效农作物种养模式。另一方面对诸如园区农作物病虫害、农药使用量控制、经营户生产生活污染、游客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景区停车场位置设置、园内环保交通工具配置等问题做好环境治理维护工作。只有做好生态环境优化设计,才能打造园区自然、和谐、干净、舒适的休闲旅游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园区经营者的经济收入,这也是政府投资建设休闲农业园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篇2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09-0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66667万公顷(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53333万公顷(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人均占有量由170千克左右增加到370千克左右。我国居民的蔬菜消费也开始由以产量为中心的“数量型”消费转向以健康和营养为中心的“质量型”消费。然而近些年来,从“毒豇豆”“避孕黄瓜”再到近期的“垃圾肥种菜”,无疑都暴露出我国蔬菜产业市场的种种问题。

1 我国蔬菜产业供应链现状

蔬菜供应链可以理解为是基于蔬菜所形成的供应链,指蔬菜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网络链条,它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在现阶段我国的蔬菜供应链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随机型供应链、农户自助型供应链和计划型供应链。

11 随机型供应链

随机型供应链属于我国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模式,其支撑平台一般是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对蔬菜进行采摘,使用自有运输工具运往产地批发市场,蔬菜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出售。或者由收购商在蔬菜产地进行收购后运往批发市场销售。若是短途运输,蔬菜可直接进行简单分拣后装车运输,而长途运输蔬菜一般需要进入冷库打冷,再被运往销售地批发市场。如图1所示。

在随机型供应链中,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一般较低,且规模一般都较小。资产的非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表现为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力资产以及特殊用途的资产,是为支撑某种具体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由于专用性较强的资产在提前结束的交易中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一旦投资专用性资产,主体就会有冲动维持交易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在准租不被剥夺的情况下继续交易,主体会寻求一种相应的治理结构。因此,专用性资产投资越大,就越有一体化的倾向,反之则相反。(如作为运输工具的农用三轮车等,并不是专门针对蔬菜运输)导致了这种供应链模式下市场主体的交易具有松散性,大多数是随机交易。这种情况下,供应链难以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政府也就就很难对市场的蔬菜信息进行监管。

12 农户自助型供应链

农民自助型供应链运作模式是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但是供应链运作过程的综合程度没有提高的条件下,存在的供应链形式。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组织,一方面在与蔬菜买卖市场上争夺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交流,加强蔬菜的种植水平和对外界蔬菜供需关系的搜索能力等。如图2所示。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议不仅有利于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也提高了蔬菜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组织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与他人重复博弈,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被舍弃。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合作组织的行为取向必然是向有利于蔬菜质量安全的方向发展。

13 计划型供应链

计划型供应链强调了这种供应链模式在蔬菜流通活动的计划性,它是伴随着蔬菜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蔬菜进军国际市场这一营销背景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计划型蔬菜供应链的核心是蔬菜加工企业,它的核心工作是对蔬菜的流通加工。加工企业与客户签订订单合同,加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要求企业蔬菜供应农户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蔬菜种植。如图3所示。在计划型供应链中,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高低约束着蔬菜加工企业的规模,出于自身产品质量的考虑,有些蔬菜加工企业会在当地建立本公司的蔬菜基地,给予农户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2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的问题分析

21 蔬菜产业消费市场的“柠檬市场”现象

“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是指产品的卖方对

图1 随机型供应

图2 农户自助型供应

图3 计划型供应链

产品质量、价格比买方具有更多的信息时,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低质量的产品将驱逐高质量的产品。在蔬菜产业的消费市场,蔬菜的经验性和信任性特征同样造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仅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外表观察来了解蔬菜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用平均质量来支付价格,而高质量的蔬菜如绿色蔬菜投入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生产低质量蔬菜的成本,所以造成利润下降,缺乏高质量带来的激励。

22 蔬菜产业中市场主体间力量失衡

我国农业生产自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呈分散化、小规模化、低组织化的特点,农户的力量在整个供应链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以蔬菜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最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也要比个体农户要丰富迅速的多。各级别的经销商成为蔬菜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纽带,在蔬菜销售议价权上既强于个体农户,又可以一定程度地对抗农业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整、惩罚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倾向,总是试图在契约约束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3 蔬菜产业政府市场监管的缺失

(1)市场监管的法律缺失问题。在我国农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一方面适用法律部门门类少、法规的周密性与操作性不够强,不同部门之间在法规上存在积极或消极的冲突。另一方面在惩罚机制上,不能全面深入的对违法行为实施及时有效的惩罚和规制。

(2)市场监管的技术标准缺陷问题。农业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平均2~5年修订一次,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资品种不足40%。以蔬菜农残标准为例。规定我国蔬菜最大农药残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冲突。如表1所示,GB2763—2005对常用农药六六六(HCH)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GB184061—2001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2mg/kg。这就可能在日常的检测中出现符合GB184061—2001要求,却又违反GB2763—2005要求的情况。

(3)市场监管机构的松散问题。表面上看蔬菜监管由卫生、工商、质检、农业、环保等部门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实则由于存在多头管理,以及部门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在具体的监管中各部门行动难以协调,最终形成“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监管机构众多,协调成本高,造成联合监管成本巨大,并且在国家层面上缺乏总体协调,效率低下。我国的蔬菜检测检验机构体系也无法为执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现有的部级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有的科研单位基础上筹建起来的,大多数实验室是由办公室改建而成,许多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标准规定要求,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重现性。

3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在蔬菜销售市场,包括交易主体——消费者和蔬菜零售商,监督主体——政府和媒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不会故意购买低质量蔬菜。因此唯一能够影响蔬菜安全属性变化的是零售商。根据产权的最优配置原则当多人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时,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将蔬菜安全属性界定给销售商,才能实现蔬菜安全属性产权的最优配置。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这种产权安排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监督。与此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销售商的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蔬菜市场的监管,“政府+市场化认证”的双重治理机制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如图4所示,在该机制中,市场化的认证机构对零售商进行认证,并对认证结果承担责任。政府通过对蔬菜市场的蔬菜进行检测、奖惩监督认证企业,自由媒体可以对政府、认证企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宣传曝光,以起到监督警示作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过程中,蔬菜安全属性的信用品质转变成了搜寻品质,只需要了解那种认证值得信赖即可。其中,认证市场的开放,自由媒体是建立有效的蔬菜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石。

图4 “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32 构建实施配套的市场监管制度和标准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蔬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应尽快有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产地环境监管、生产与加工过程监管等的规定,实现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法律来规范。

(2)建立农产品监管综合协调部门。我国的农产品监管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各个部门,在分散的管理体制下,因为分工不明确容易产生监管上的空白。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应该整合现有监管机构,将食品安全协调和监督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综合协调部门,建立高效运转、反应迅速的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与监管配套的蔬菜检测体系、整合资源、提升检测水准应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3)构建蔬菜可追溯体系。我国现在的蔬菜供应链中,蔬菜生产阶段大部分仍然是由分散的农户完成,即使在供应链末端发现质量问题,一是难以查找责任人,二是追溯成本巨大。为此,加快推进农业合作组织(如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功能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和生产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从而降低供货商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成本和提高其追溯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蔬菜产业市场中市场主体创新,培养运销联合体,开展和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准入制度。

33 整合升级现有蔬菜产业供应链

蔬菜供应链中的市场主体众多,从上文论述可知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实力最强的主体,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也较高。从整个链条的方便性上看,农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业务交叉也更多,农业企业应该视作整合蔬菜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为了实现蔬菜供应链中各方的共同利益,必须形成一种长期的博弈机制来加强蔬菜供应链中市场主体间的合作,使得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传统的随机型供应链中“分散农户+经销商”的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习惯于分散经营,也一直没有利益激励进行合作组织的创设。农业企业的出现,有利于刺激农户进行联合统一生产。农业企业通过例如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对园区统一设计,农业投入品的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农户通过联合成立合作组织成为具体的生产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放弃不符合长期要求的短期利益。建立农业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机制,以合同契约的形式将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减少企业分散导致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是蔬菜供应链未来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

[1]戴维·G布隆伯格,斯蒂芬·勒梅,乔·B汉纳综合物流管理入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安德鲁·伯杰,约翰·加托纳网络时代的供应链管理[M].马士华,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汝宜红物流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杨顺江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7]胡莲基于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平台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8]王艳林食品安全法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9]钱永忠,王芳,王可山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张晓涛,王扬大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政策演变与食品安全监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2]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篇3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概述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迅猛增长。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相对应,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发展过程依赖于自身所处环境的资源供应,日常生产经营过程都离不开企业外部资源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承担着资源转换的功能,即输入资源并输出相应的产品或者服务,对于企业来讲其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输入的资源的质量优劣,正是基于此有必要对企业自身所不能够控制的外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不少企业管理者都认为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所有方面都管理到位,只需要将关键环节――价值增值核心部分管理到位即可,只要在关键的价值增值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这些观念也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应用背景。尽管供应链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但是就我国企业来讲实践过程相对滞后,其对于科学化管理的提升作用仍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电子商务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子商务的应用进一步扩大了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外延,扩展了管理范围和管理内容,同时也对供应链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电子商务信息的整合运用,提升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成为研究的新课题。在电子商务以及信息化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成员应当密切协作,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提升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益。通过合作管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同步化,促进企业供应资金及物流的合理高效流动。与此同时,网上零售渠道的扩展等相关发展问题也对新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需求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供应链管理涉及了供应链的四个环节,即计划、采购、生产以及产品配送等,包含了供应商、客户等一系列主体,也包含了产品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供应、产品配送等环节。这些既表明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同时也表明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行中涉及了多个企业、跨多个部门环节的综合管理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在电子商务、信息化背景下,有效集成、整合整个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企业服务和产品质量,跨部门、跨企业的整体优化管理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采购活动、生产活动以及销售活动等都不再是相互孤立的环节,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管理者也应当突破相关的界限束缚,有效地将企业的生产、销售、供应等相关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关联,并将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视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通过协调、整合各个主体之间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等,将各个组织有效整合、集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企业以及组织就能够结合成为供应链的有机整体,实现良好衔接、渗透、依存以及互动,形成供应链网络,整个网络中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实现共赢。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合作共赢,这一双赢的关系是建立在供应链网络中各个成员相互信任、相互发展的基础上的,能够将消费者的需求最终转化为整个链条群体的整体活动。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和丰富,正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而且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供应链管理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在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供应链概念,这其中就包含了企业资源的内部集成与企业资源的外部集成思想,并且在企业中初步实践,这都说明在初级阶段供应链管理模式基本成型。

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供应链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和提高,在这一阶段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供应链组织中的各个成员尽管跨域部门,但是相互协调已经成为共识。不过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常常出现信息传递不顺畅、信息失真或者是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利用供应链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效率。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新世纪初至今,在这一阶段供应链管理处于全面发展和成熟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新的供应链管理技术不断出现,同时伴随着电子商务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原来的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流动方式和流动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都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例如协同预测补给策略、供应商库存管理、协同计划预测补给等相关技术。上述创新管理技术能够起到促进供应链组织中的各个企业相互衔接、有效配合,积极适应市场变动,提升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联合管理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作为商业贸易领域的新兴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对贸易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一种动态的商务模式,它将传统的经营理念以及新兴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将市场的时间形态、空间形态以及虚拟形态等有效整合、能够把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汇集在一起,将市场作为连接纽带,以期发挥最佳效用、收获最大效益。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这都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因此企业应当将优化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合理流动,促进供应链管理的同步性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有效结合电子商务的营销方式,研究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链的需求预测。明确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预测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持续有效运转提供支持。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供应商选择与原材料采购、信息共享、分销管理、生产定制以及决策技术的开发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供应商的选择以及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等相关问题是由电子商务拍卖市场所引发的研究课题。其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条件下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在这一环境下,供应商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形成供应商联盟,这能够有效降低供应企业之间的交流成本,继而强化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信息共享则是供应链环节中各个企业有效沟通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各个合作伙伴之间如果缺乏信息沟通或者信息沟通不真实都有可能导致企业之间发生目标冲突。如果是处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组织属于同一家企业,则会导致企业生产部门以及销售部门在未来的需求预测上发生信息冲突,难以做到有效衔接,加大了生产管理成本。

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模式如表1所示。

电子商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网上交易,电子商务活动包含了消费者行为、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三部分内容,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并把自身的特定需求和个性化要求及时发送给供应商,同时各个供应商之间也可以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资源共享和互换,实现协作共赢。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能够获得更多、更具有个性户的消费需求,但是也不能够摆脱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依旧需要缓冲库存来降低自身风险水平。另外,在供应链管理中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就要积极引进电子商务平台,强化自身行业地位。

本文总结供应链不同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如表2所示,以期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平台,可以有效降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成本,不仅能够有效强化企业信息搜集和决策能力,同时也会使得企业决策更加可靠。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效益及运营效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方式就是实现了网上销售,可以采取网上零售及网上直销方式,扩展传统的供应渠道,实现网络营销商品价格的最优定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营销渠道的运营成本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企业在获取精准市场消息时成本更低,这提供了决策技术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决策技术的实用性。决策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供应链管理者及时发现需求及供应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总的来讲,生产定制、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手段的使用都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能够有效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及研究,促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演臣.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孙德建.HT公司基于ERP的电子商务整合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6

3.王庆礼.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4.娄葱飞.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物流采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

篇4

一、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相关论述

国外文献研究中关于农业供应链的观点有:米勒等人重点研究了价值链的发展给农业和农业综合企业带来的潜在利益及引发的新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克里斯丁等人提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可以参与现代供应链,并表明现有的研究集中在农场发展现代供应链。

国内文献研究中关于农业供应链管理观点有:张晟义等人在《供应链管理:21世纪的农业产业化竞争利器》(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4)一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机制,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将供应链管理导入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绩效,供应链管理导入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

国内文献研究中关于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观点有:贾彦乐在《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现代金融.2008,4)一文中将供应链金融理念引入服务“三农”中,从更宽泛的角度,阐释了服务“三农”的内涵。王影等人在《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应用研究》(特区经济.2010,4)一文中对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困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村金融机构利用供应链金融开展微型金融服务的观点,加强供应链建设和管理是基础,控制供应链风险是关键,改善信用环境是保障的解决措施。贾俊萍等人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供应链管理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1,7)一文提出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应以客户供应链及资金流、信息流为核心,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强化资金管理的效率,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开展节点企业的融资服务,提升供应链整体流动性,逐步建立核心企业、银行、上下游客户之间的战略合作,实现渠道融资一体化。马九杰等人在《土地流转、财产权信托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龙江银行“五里明模式”剖析》(银行家.2011,11)一文中从应用角度探索了龙江银行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典型模式,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探索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樊雪志在《如何有效规避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人民论坛.2011,27)一文中提出: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由核心企业道德风险、中小企业物权担保风险、农户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等四个方面构成。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调研概况

(一)调研背景

在农业生产格局由零星分布、单户生产,向区域化分布、规模化种植(养)、订单化转变的形势下,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为发展供应链金融贷款模式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链种类繁多,每种产品都拥有各具特点的产业链。农业产业链链条越长,其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就越高,价值活动就越多,融资需求就越大。为农业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融资服务意味着可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进而提高各个农村产业活动参与者的收入。结合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趋势,依托新型农业供应链,有针对性的分析不同供应链的内在结构特点和融资需求,向资金需求者提供灵活的融资产品和服务,使部分农村融资企业和农户获得信贷支持,这种创新的融资模式有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三农”健康良性发展,分析与控制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采用实地走访的方法,进行市场调查。课题调研小组到台州市玉环县九山联合社及其旗下合作社进行调研,参观学习了九山联合社旗下的优+农产品超市,实地考察了玉环县山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樟农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过与工作人员接触,我们实地了解了九山联合社及旗下合作社的现状、结构和运转模式等相关情况,重点了解九山联合社及旗下合作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调研过程中,我们将设计好的调研问卷发放给联合社及旗下合作社的相关人员,指相关人员填写。我们共发出并回收问卷100份,问卷涉及的内容及回收信息作为本文重要的分析资料。

三、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调研分析

根据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对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提取了一些主要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户在生产生活出现融资难问题

问题1:在生产生活中是否曾经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其中出现过融资难问题的占70%。

问题2:出现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认为是资金成本高的占20%,认为手续繁琐的占33%,剩下47%的人则认为是授信审批速度慢,取得资金时间过长。

由此可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农户在现实生活中融资实属不易。

(二)农户当前选择的主要理财方式及存款机构

问题1:您当前选择的主要理财方式?其中选择存款的占57%,民间放贷的占15%,购买债券、基金的占15%,购买股票的占7%,购买理财产品的占6%。

问题2:当前您的存款机构是什么?其中选择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款的占66%,剩余34%则选择在商业银行存款。

可见农户的理财意识薄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较强,当然这也反映了大部分农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性格特点,但也不乏一些敢于创新的人。

(三)农户对当前农村金融的认知分析

通过调查,47%的受访者表示农村金融的总体风险略高,但只有25%的受访者对其有所重视,且有48%的受访者认为农村金融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由此可见,农村金融还有很多的欠缺与不足。

(四)农户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认知分析

关于农业供应链金融,根据数据统计,当问及当前农业供应链的实施情况如何时,有45%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很好,可尽管如此却有63%的受访者对“互联网金融+三农”的前景持肯定态度,有40%的受访者认为实体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对于解决三农资金需求的作用很大。下图为发放调查问卷后得到的相关数据统计。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调研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个别农企竞争模式逐渐弱化,新的模式将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抛弃了传统的个体授信模式,它将视角放在整个农业供应链的层面上,发挥链条内的结构及贸易优势,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具体贸易资金的自偿性和货物的流通价值做担保,向整个农业供应链中的融资企业和农户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仅有效的调节了贸易及资金的不平衡,缓解了农村融资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供应链中信贷产品的使用效率。整个产业链凭借核心企业的主导,配合其他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形成了高效的、持续运转的有机生产组织结构,使得原来许多不符合银行信贷标准的企业和农户也能够获得信贷资金。推广农业供应链金融,为三农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晟义,张卫东.供应链管理:21世纪的农业产业化竞争利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

[2]贾彦乐.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应用[J].现代金融.2008,4.

[3]王影,杨明娜,朱盈盈.供应链金融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应用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4]贾俊萍,谢生业,李柏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供应链管理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1,7.

[5]樊雪志.如何有效规避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J].人民论坛.2011,27.

篇5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74-02

一、湖南省内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一)湖南省地区农业发展近况

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快农村产业的建设,湖南省畜牧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最佳时机。2007年,湖南省猪、牛等禽畜类总出栏(笼)量跃入全国十强,全省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仅生猪产业产值就超过600亿元,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41.8%。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仍在持续。据养殖业报告显示,截止至2009年1月至6月,全省出栏生猪3626万头、牛134万头、羊495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5%、9%、9.7%;出笼禽类2.78亿,比2008年同期增长一成。

湖南省养殖业产值逐年递增的,且发展速度几年来一直比较稳定。如何加快农产品流通是实现湖南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二)湖南省农产品物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多,农产品产业链短,专业化组织竞争力弱。(1)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多级的经销商和多次运输,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很大,且销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2)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低;(3)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经营主体间存在明显断层。

2.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农村经济信息体系急待进一步完善。(1)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质量低;(2)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农产品流通信息不集中;(3)网络信息系统利用率低;

3.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难以承担起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1)运输设施落后:农村公路是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总交通运力不足。(2)农产品加工处理水平低、储存条件不足、物流技术落后。

二、湖南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一)构建湖南省各地区现代农产品物流经营实施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完善当地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下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1)政府统筹规划,逐步构建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2)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主体齐参与,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地区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3)合理选择适合的农产品物流交易模式;(4)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建设;(5)完善批发市场制度,为龙头企业的“销售关”铺平道路;(6)培养销售主体,大力发展以商贸企业连锁为主体的销售形式;(7)逐步完善配送体系,大力推行共同配送制度。

(二)选择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

依据现代农产品物流经营实施方案基本思路,选择“农产品生者――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专卖店、消费者)”销售模式比较适合。这种销售模式的主导者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初步构想是依靠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物流信息平台,选择当地规模较大、商业信誉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将农业物流供应链中上游(农业产资料供应商)、中游(农产品生产者)、下游(农产品销售商)有机联结起来,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营管理。这种销售模式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从微观上说,它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相应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能对初级农产品得以进行加工、保鲜、包装,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宏观上说,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大,能获得更充分的市场信息和更多的技术信息,可以对农户的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农业生产者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大有帮助。

(三)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如图1所示: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各类物流信息支撑)

如图1可知,农产品流通模式运作流程如下:(1)企业依靠企业信息网络获取市场销售信息;(2)根据互联网获得的信息(需求量、质量要求、期限要求等),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3)按照生产计划组织基地生产;(4)企业从生产物资的采购到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均按标准适时跟踪监控生产;(5)企业依据农产品品牌标准,在收购季节对农产品进行相关检验;(6)龙头企业依据客户订单的要求,由专业人员到田间收集农产品,选择性提供预冷、分类、分级、分拣、包装、冷藏、冷冻处理。随后根据产品需要提供一般运输或特殊运输服务。

三、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具体运作

在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物流运作模式中,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作为一体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营运中心,具有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全程服务的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和带动者。在一般情况下,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运作由图2所示:

如图2可知,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为了推动供应链有效运作,其具体运作如下: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形式的选择

1.选择适当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农业生产资料的配备,因此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与之结合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完善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有利。

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主要考查供应商的五个基本条件,即技术、质量、价格、交货及供应商的系统。具体做法:首先,粗略地对现有的供应商和准备发展的供应商进行大致的选择,把显然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排除在外;其次,考察供应商本身体系运行的情况、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供应商财务管理能力;最后依据绩效评估、潜力评估,选择最佳的供应商。

2.物流服务采用外包形式。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活动可采用共同配送形式完成,可选择一个专门的农产品配送中心为其完成所有物流服务,双方以利益为中心形成物流联盟,结为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农业生产的运作

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农业生产,即采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农户”模式,具体的做法是:(1)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地方政府向农民有偿租赁土地建设农业基地;(2)通过合同的形式雇用农民为基地进行农业生产。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作为农业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农业生产基地联结着农业生产者,农民在基地的技术指导下负责农产品生产,获得劳动报酬,而农产品生产物资的供给和农产品的销售全交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结构调整中缺少资金、技术、信息的困难,避免了分散的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风险、生产上的技术风险和利益机制不协调的问题。

(三)龙头企业的“销售关”的解决方法

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已由市场调控,“龙头企业”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主导地位,如何将“生产”与“销售”有效衔接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图1所示,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销售关”不外乎三条途径:产地批发市场;自建农产品零售商;连锁超市。

参考文献

[1]赵勤.中国现代农业物流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篇6

中图分类号:F3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77-03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提高自身技术求得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小,而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却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之间逐渐相互联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由于相互联合的企业间存在供需关系,所以当把所有企业连接起来,便呈现出链式结构,及所谓的供应链。20世纪90年代初,涉农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使得农产品的供应链研究呈现出新的局面。农产品的生产者意识到在将农产品由生产推向市场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供应链是获得利润的一条有效路径。世界各地的农业产业企业和龙头农业公司纷纷开展供应链实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就其宗旨而言,具有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双重属性,其经济效率的实现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其发展也伴随着诸多问题,直至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其发展才走上了正规的路径。伴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其内部治理问题,生产标准化问题,产品的市场销路问题等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促进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研究的目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实现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将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那么,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品供应链的存在是否具有可行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供应链中的运作流程怎样,农产品供应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会产生何种影响,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1.供应链。对于供应链,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者以及相关单位基于供应链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其进行界定。就国外而言,史蒂文森(1989)认为供应链包含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它是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从供应的源点开始到消费的终点结束。

哈瑞森则认为供应链是一种功能网链,它执行原材料的采购,并且将它们转变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再成品销售给用户。马丁·克里斯托弗(2001)将供应链定义为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美国供应链协会认为其是涉及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努力。供应链管理包括贯穿于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

在我国,马士华(2000)指出,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它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其节点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我国2001年实施的《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本文认为马士华对供应链的定义更为具体,所以本文采用其对供应链的定义。

2.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以前,我国许多学者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定义,如池泽新(2005)、狄金华和钟涨宝(2006)等,2007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为一种互的经济组织,其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它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由于此定义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中也将采用此定义。

三、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可行性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这就要求提高合作社的盈利能力。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很少有能力开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因此其获利空间小,社员得益少,而且在初级产品的销售上,合作社与营销大户相比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供应链得以建立,相应的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的水平就可以得到提高,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吸引更多农民入社,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2.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据核心优势。首先,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相应的优势,使得其他连接处的组织不能替代。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在自愿民主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经济组织,农户(社员)就是农产品的提供者,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完全掌握初级产品的来源。与此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依据市场需求信息,有目的性的组织社员生产特种农产品,这同样是其他经济组织很难做到的。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介机构,能够通过多样的渠道、各种各样组织获取市场供求信息,从而居于供应链上的信息中心。再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仅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更规定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政策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种种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并且支持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各地政府制定并落实税收优惠、保护性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信贷支持、人员培训等多种政策与措施,以引导、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流程

建立并保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供应链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具备严格的供应链的运作流程,即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制定农产品各环节计划、进行农产品的采购、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行农产品物流配送、实现农产品的退货。

1.制定农产品各环节计划。农产品的各环节计划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首要部分,在供应链的所有流程中居于首要的地位,甚至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都由它决定。农产品的各环节计划主要包括前期采购决策的制定,精深加工方案的确定,产品的分级、筛选、清洗、包装方案的制定以及配送、退货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农产品各环节计划为农产品从种养殖农户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标准和规则,从而为确保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益和效率打下基础,是进行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的依据。

2.进行农产品的采购。因为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具有特定的周期,为了采购到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从农作物的播种开始,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应该与农户订立合同,使农户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求进行特定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在产前生产资料的采购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采取统一采购的方式或者监督农民根据合同的要求选取作物品种以及相应的化肥、农药等。同样,农产品的产中服务也应由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特别是产中的技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符合一定的标准,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经过农民的标准化种植(养殖)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收购农户的农产品。

3.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对于具有资金优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建立自有的农产品冷库和精深加工工厂。加工工厂所处地理位置应当交通便利,环境良好,以方便初级农产品的运入和成品的运出。对于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科学合理的加工流程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应当建立起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系统,对于进出厂的农产品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检疫,检验达标才能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对于资金欠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通过与冷库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合同关系,以进行农产品的储藏和精深加工。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农产品的质量层级以及进入市场后的价格。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环节,应当完成农产品的筛选、分级、清洗、包装、检验检疫等任务,确保产品质量。

4.进行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配送主要包含两个环节:一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分销商或零售商;二是从零售商或分销商到消费者。对于特定的农产品,其对物流运输的要求较高,比如生鲜农产品,由于其易腐烂,所以最佳的选择是实行全程冷链运输,以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变质腐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配送中居于主体地位,由其统一进行需求信息的管理,统一对农产品进行调配,同时,应适当简化供应和配送体系,有效利用运输车辆,提高运送效率。

农产品的配送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物流车辆和设施要求相对严格,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较大,许多合作社因为资金实力而无法建立自身的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寻求与物流公司的合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优势。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有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可以缩短物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相对而言,第三方物流公司专业化程度较高,冷链物流比较容易实现。

5.实现农产品退货。农产品是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具有购买次数多,购买总量大的特点,与大型工业产品相比,退货流程也相对简单。农产品的退货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消费者退回农产品。实现产品的退回是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主要包括退回过期和质量安全不达标的农产品。二是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就农产品而言主要是实现农产品包装的回收。回收后进行材料的重复利用。农产品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对社会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在农产品的退换过程中,也形成了供应链中逆向的信息流和物流。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供应链对绩效的影响

在对组织绩效的管理中,其重要目标之一在于降低成本,实现信息快速流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将会在以上几个方面产生作用,从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从而用较低的成本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确保能收回所付出成本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获得利润。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借助其组织优势向上游延伸,将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有效衔接,缩短上游流通环节,并且向下游延伸,使农产品直接进入零售市场,减少了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损耗。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时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加工、包装,这样就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物流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

2.有利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农产品大多是小规模生产,产品生产经营产业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竞争能力低。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农户个体实行分散生产经营,流通渠道的复杂多样、不规范的农产品生产以及缺少必要的检验检疫措施等都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而就市场需求而言,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能为农产品实现生产经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品供应链的确立,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也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信息流的共享与快速流通。高效的供应链可以保证信息流的畅通。目前,有多种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可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平台,为经营农产品实现信息快速获取、交流提供了信息支撑。例如在供应链的下游,超市通过其内部网络将其内部营销、库存等情况全部由计算机管理,同时通过外部网络,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供应链节点组织之间的快速沟通以及现代化的电子方式的财务结算。供应链的建立可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组织之间信息分享与流转,缩短信息流通时间,从而更加迅速的履行客户的订单,削减多余的库存,提高顾客满意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提高提供保障。

六、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的发展及应用,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供应链结合起来,提出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供应链,并且通过分析,认为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产品供应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立产品供应链过程中具有核心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品供应链中须执行以下运作流程,即制定农产品计划、进行农产品的采购、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进行农产品配送、实现农产品退货。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品供应链通过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信息快速流通与分享,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合作社绩效的提高。

(基金资助:基于供应链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研究,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09年度科研课题立项,项目编号KT0943)

参考文献:

1.Stevens,G.C.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1989(8)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5

3.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4.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陈冬冬.农业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李慧娟,赵婷婷,张茂.基于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

篇7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已步入了以供应链管理为主要运作模式的时期,然而在新时期里,供应链管理效率较低成为制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一个瓶颈,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总体发展。解决供应链管理效率较低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高。

确定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各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评价来确定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而为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强有力的主导者即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核心企业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水平代表着整个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水平。

一、供应链管理效率层次分析

(一)供应链管理效率的评价因素选取。供应链管理效率主要包括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组织效率,组织效率主要是衡量供应链成员之间合作的能力,而运作效率则是指供应链管理中减少成本的能力。首先选取评价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指标,它们分别是信息化水平、物流运作水平、计划能力、质量管理。这几个指标主要衡量主导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减少成本的能力。各种指标分别代表着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一些具体情况,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表1)

另外,组织化水平、合作类型与合作密切程度等三个指标是评价供应链组织效率方面的,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主导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合作的能力,各种指标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表2)

评价目前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组织效率的指标已经选取。接下来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组织效率与运作效率指标制定各自的权重,并确定一个评价标准,从而为找出影响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提供依据。

(二)层次分析法

1、评分制度。为具体量化评价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组织效率的各个指标,我们运用德尔菲打分法,请相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根据表3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但并不是每个调查对象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具体指标的评分标准分值由各位专家评定后综合平均得出。(表3)

2、制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的准确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指标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本文结合德尔菲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采用Delphi法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并打分。请每位专家对每个问题进行两两重要性打分,打分标准如表3所示,具体打分结果略。

其次,收集专家咨询结果统计。专家咨询结果统计得到平均分值。

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3、指标权重的求解方法

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建立目标树结构以后,上下层次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确定目标B的下层元素为C1,C2,…,Cn,现在比较C1,C2,…,Cn对上层元素B的影响大小之比,全部比较结果构成判断矩阵A。其中aij满足aij>0,即全部元素为正;aij=1,即矩阵主对角线上元素为1;aij=1/aij,即矩阵左下角元素与右上角元素呈倒数关系。

A=aa…aaa…a…………aa…a

其次,用特征向量法求权重向量。n个元素对于上层目标的重要性排序,可用权重向量表示。权重向量是由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经标准化后得到的。

最后,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在构造判断矩阵时每次比较判断的思维标准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需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步骤如下:

计算一致性指数CI:设λmax是n个元素两两比较后所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则有CI=λmax-n/n-1;然后计算一致性比率CR:其中RI的数值可通过表4查到。(表4)则CR=CI/RI。

当CR

(三)求解各指标权重。对于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两个指标运作效率和组织效率,专家普遍认为这两个指标重要性对等,对各指标最终排序没有影响,所以在这里略去该判断矩阵的构造。

1、求运作效率的四个指标权重

第一,构造判断矩阵。请每位专家根据表3对运作效率的四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并根据打分平均值的结果构造判断矩阵1。(表5)

第二,计算权重。其中:

=,,,

=(i=1,2,3,4)

求得运作效率指标的权重为:

=(0.288,0.256,0.235,0.221)

第三,计算最大特征值

λmax==4.002

第四,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求一致性指标CI,CI==0.0007,然后依据表4,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指标RI。

第五,计算一致性比例CR。CR=CI/RI=0.008,当CR

2、求组织效率的三个指标权重。首先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专家对组织效率的三个指标两两比较打分,得出判断矩阵2。(表6)同理,求得组织效率的三个指标权重为:=(0.376,0.292,0.332)。最大特征值λmax=3.010,进行一致性检验,求得CR=0.009

以上分析可知,信息化水平、物流运作水平、计划能力和质量管理四个因素对供应链运作效率影响大致相同,所以在设计农产品供应链时,以上几个因素都要有所考虑,没有主次之分;而组织化水平对供应链组织效率的影响程度是三个因素中最大的,因此要重点考虑主导企业与客户及供应商的联系紧密度。

篇8

0 前言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农超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接过程还不够顺畅、有效。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超对接的农业生产仅占生产总量的15%左右,农超对接还存在一些瓶颈因素,其中信任缺失是一个突出瓶颈,对其危害及潜在风险要有正确的认识。

1 农超对接信任缺失导致的危害和潜在风险

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的实质是农超双方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分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而协议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实现农超有效对接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建立信任关系。从目前农超对接的实践来看,信任缺失是制约农超有效对接的一个突出瓶颈,并带来了某些危害和潜在风险。

(1)信任缺失增加了农超双方的成本,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如对交易成本本身的增加;对惩罚、监督成本的增加;对控制成本的增加。信任缺失还导致双方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无法取得普遍的规模经济效益。

(2)信任缺失极大地削弱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一方面,信任缺失使得农户不按时交货、难以保持一贯的高质量等,而超市则不按时付款、故意抬高门槛等,双方不能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增加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增加了不必要的谈判和协商,并进而引起不必要的时间耗费。另一方面,信任缺失还使得双方的合作缺乏柔性,当出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往往相互推诿,随之增加了处理此类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最后,信任缺失还使得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信息沟通效率大大降低,不仅削弱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由于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和反馈,难以准确地获取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导致合作质量和效益下降,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3)信任缺失往往容易导致短期博弈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使得农超双方难以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常情况下,信任缺失意味着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合同风险和行为风险。相反,如果合作双方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频繁、持久的沟通与合作,双方对彼此都比较了解,也能预见对方在未来事件中的行为方式,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 信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主要表现为:一是信任程度不对称,二是信任程度不够高。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农超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极不平衡,存在价格、成本和风险挤压现象。农产品的下游超市已经是现代化产业,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实力较为雄厚,影响力大,比较有竞争优势,经常利用优势地位在谈判中要挟、损害农户利益;同时保留几个相同产品的供应商,迫使他们相互竞争,以此获利;不按时付款,或以货物充抵货款等;而上游的农户或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多数农户以自然人身份单独进入市场,缺乏市场谈判力量,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也存在规模偏小、分布不均、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没有谈判的话语权。农超双方在实力、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程度等方面相差悬殊是导致信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超双方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不对称。超市处于零售终端,能及时、准确、充分地获取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而农户或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处于市场的最底端,对市场信息的获取较为缓慢,且信息失真严重。双方在谈判及签订协议时,由于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必要的诚实和开放度,存在隐瞒信息及商业欺诈行为,必然增加合作的潜在风险和矛盾纠纷。同时,由于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沟通效率低,容易产生误解,合作关系难以实现持久和稳定。

(3)农超双方还没有形成“双赢”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容易出现短期博弈的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任意损害对方利益。

(4)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造成违约成本低,任意违约行为严重,必然降低彼此间的信任感。

由于农超双方实力对比失衡、信息获取不对称,还没有形成“双赢”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社会信用和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等,农超对接面临着信任缺失的困境,迫切需要对信任机制的构建路径进行探讨,使其进入良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3 基于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下信任机制的构建路径

(1)积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农超对接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抛弃短期博弈心理和行为,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超市角度而言,农民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供货数量保证和质量提高,需要同农民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耐心培育,舍得投入;从农民角度来看,农产品进超市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型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个广阔且相对稳定的市场,长期合作对农户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 转贴于

(2)坚持“双赢”原则,设计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其一,要重新设计有效的合作激励机制,如:价格激励、订单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商誉激励等。其二,要探索并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如,可尝试相互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实现双方利益联结和捆绑,结成利益共同体;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损失及费用也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其三,鼓励超市投资自建农产品基地或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探索超市自营式对接,即超市跟农户签订种、养殖基地合同,按订单农业模式进行对接,深化合作关系。其四,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保障机制,比如严格的奖惩、制裁淘汰制度等。

(3)建立广泛、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机制,积极采用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如Internet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实现双方信息及时、准确、充分、有效的传输和共享,消除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解和矛盾,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

(4)政府要进一步发挥农超对接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重点是提供资金扶持、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鉴于目前农超对接实践中较多采用“超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政府应鼓励加快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给予政策优惠或配套的启动资金,帮助农户成立组织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能够储存和调运农产品的标准化大型配送中心或大型的合作社来承担对接工作,增强其定价权和议价权,实现农超双方平等对话。

(5)相关的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并加强企业合作机制和委托实现机制的研究,引入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农超对接行为。超市可以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中介组织与农户对接,以签约形式订购指定品种、数量的农产品,农民按照超市方面的要求种植,要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供应,要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柔性,以及在不可预测的事件、自然灾害或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在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下,加强信任协同,谋求维护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利益。

(6)加强农超对接供应链业务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诚信和道德水平。如,通过社会和高校力量开设农超对接培训班,为超市和合作社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一方面,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专业化培训,使他们具备现代农民的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民大学生,让更多的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

(7)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等级评审机制,进行竞争和优胜劣汰。信用等级评审机制是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缔结合作协议以及在以后的运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合作伙伴的行为机制、风险偏好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一套经常性的、持续性的、动态性的内部评估、审核、分析机制。通过这套机制的运行,可得到合作伙伴的合作能力、合作相容性和可靠性的综合度量指标,然后根据信用评审的结果来确定考察对象的信任类型,如高度信任、中度信任或低度信任,一旦低于考核标准,便应进行淘汰,寻找其他可信任、可依赖的合作伙伴。农超对接的初期阶段,就应充分考虑信用这一因素,对合作伙伴进行信用评审,只有这样,才能让合作伙伴保持信任度,并保证对预期回报的信心。

篇9

0 前言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农超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接过程还不够顺畅、有效。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超对接的农业生产仅占生产总量的15%左右,农超对接还存在一些瓶颈因素,其中信任缺失是一个突出瓶颈,对其危害及潜在风险要有正确的认识。 

1 农超对接信任缺失导致的危害和潜在风险 

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的实质是农超双方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分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而协议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实现农超有效对接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建立信任关系。从目前农超对接的实践来看,信任缺失是制约农超有效对接的一个突出瓶颈,并带来了某些危害和潜在风险。 

(1)信任缺失增加了农超双方的成本,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如对交易成本本身的增加;对惩罚、监督成本的增加;对控制成本的增加。信任缺失还导致双方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无法取得普遍的规模经济效益。 

(2)信任缺失极大地削弱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一方面,信任缺失使得农户不按时交货、难以保持一贯的高质量等,而超市则不按时付款、故意抬高门槛等,双方不能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增加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增加了不必要的谈判和协商,并进而引起不必要的时间耗费。另一方面,信任缺失还使得双方的合作缺乏柔性,当出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往往相互推诿,随之增加了处理此类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最后,信任缺失还使得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信息沟通效率大大降低,不仅削弱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由于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和反馈,难以准确地获取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导致合作质量和效益下降,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3)信任缺失往往容易导致短期博弈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使得农超双方难以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常情况下,信任缺失意味着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合同风险和行为风险。相反,如果合作双方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频繁、持久的沟通与合作,双方对彼此都比较了解,也能预见对方在未来事件中的行为方式,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 信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主要表现为:一是信任程度不对称,二是信任程度不够高。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农超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极不平衡,存在价格、成本和风险挤压现象。农产品的下游超市已经是现代化产业,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实力较为雄厚,影响力大,比较有竞争优势,经常利用优势地位在谈判中要挟、损害农户利益;同时保留几个相同产品的供应商,迫使他们相互竞争,以此获利;不按时付款,或以货物充抵货款等;而上游的农户或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多数农户以自然人身份单独进入市场,缺乏市场谈判力量,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也存在规模偏小、分布不均、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没有谈判的话语权。农超双方在实力、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程度等方面相差悬殊是导致信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超双方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不对称。超市处于零售终端,能及时、准确、充分地获取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而农户或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处于市场的最底端,对市场信息的获取较为缓慢,且信息失真严重。双方在谈判及签订协议时,由于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必要的诚实和开放度,存在隐瞒信息及商业欺诈行为,必然增加合作的潜在风险和矛盾纠纷。同时,由于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沟通效率低,容易产生误解,合作关系难以实现持久和稳定。 

(3)农超双方还没有形成“双赢”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容易出现短期博弈的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任意损害对方利益。 

(4)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造成违约成本低,任意违约行为严重,必然降低彼此间的信任感。 

由于农超双方实力对比失衡、信息获取不对称,还没有形成“双赢”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社会信用和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等,农超对接面临着信任缺失的困境,迫切需要对信任机制的构建路径进行探讨,使其进入良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3 基于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下信任机制的构建路径 

(1)积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农超对接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抛弃短期博弈心理和行为,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超市角度而言,农民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供货数量保证和质量提高,需要同农民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耐心培育,舍得投入;从农民角度来看,农产品进超市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型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个广阔且相对稳定的市场,长期合作对农户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 

(2)坚持“双赢”原则,设计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其一,要重新设计有效的合作激励机制,如:价格激励、订单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商誉激励等。其二,要探索并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如,可尝试相互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实现双方利益联结和捆绑,结成利益共同体;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损失及费用也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其三,鼓励超市投资自建农产品基地或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探索超市自营式对接,即超市跟农户签订种、养殖基地合同,按订单农业模式进行对接,深化合作关系。其四,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保障机制,比如严格的奖惩、制裁淘汰制度等。 

(3)建立广泛、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机制,积极采用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如internet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实现双方信息及时、准确、充分、有效的传输和共享,消除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解和矛盾,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 

(4)政府要进一步发挥农超对接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重点是提供资金扶持、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鉴于目前农超对接实践中较多采用“超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政府应鼓励加快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给予政策优惠或配套的启动资金,帮助农户成立组织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能够储存和调运农产品的标准化大型配送中心或大型的合作社来承担对接工作,增强其定价权和议价权,实现农超双方平等对话。 

(5)相关的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并加强企业合作机制和委托实现机制的研究,引入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农超对接行为。超市可以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中介组织与农户对接,以签约形式订购指定品种、数量的农产品,农民按照超市方面的要求种植,要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供应,要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柔性,以及在不可预测的事件、自然灾害或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在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下,加强信任协同,谋求维护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利益。 

(6)加强农超对接供应链业务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诚信和道德水平。如,通过社会和高校力量开设农超对接培训班,为超市和合作社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一方面,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专业化培训,使他们具备现代农民的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民大学生,让更多的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 

(7)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等级评审机制,进行竞争和优胜劣汰。信用等级评审机制是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缔结合作协议以及在以后的运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合作伙伴的行为机制、风险偏好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一套经常性的、持续性的、动态性的内部评估、审核、分析机制。通过这套机制的运行,可得到合作伙伴的合作能力、合作相容性和可靠性的综合度量指标,然后根据信用评审的结果来确定考察对象的信任类型,如高度信任、中度信任或低度信任,一旦低于考核标准,便应进行淘汰,寻找其他可信任、可依赖的合作伙伴。农超对接的初期阶段,就应充分考虑信用这一因素,对合作伙伴进行信用评审,只有这样,才能让合作伙伴保持信任度,并保证对预期回报的信心。 

篇10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同时能辐射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如物流企业管理、配送中心设计与经营等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本门课程考试方法仍然沿袭传统的方式:以期末考试一张考卷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不但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课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高校教师有必要对供应链管理课程考试方法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考试方法改革的意义

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懂理论又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考试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 突出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积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考试方法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3. 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考试方法改革遵循高职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的实际,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教学条件采取合适的考试方法,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由于考试方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促进高技能型实用人才知识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发展和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考核纲要”的教学目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为了实现技能和能力培养目标,必然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促进考试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的转变。

二、供应链管理考试方法改革的模式

考试不是目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考试的作用一是全面、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二是发挥考试的督导功能和教育教学等功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性质和高职教学的实际,课程考试方法可采用如下几个模式。

1. 改理论考试为操作考试方式

过去供应链管理课程一般采用笔试,现针对具体的学习模块改为操作考试,学生团队通过合作完成计划,最后进行答辩考核。如在讲授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一部分时,可将企业的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三个层次分配给三个学习小组进行实地操作,让他们制定简易企业计划,并进行交叉测评,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过程及结果评分,这种考试方式不但考察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所授内容的理解。

2. 模拟情景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

改变只采用平时到课和期末考试进行成绩的评定的一贯做法,在此基础上增加情景模拟考核模块。具体可依据教学环节由教师设置模拟情景,情景模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如在供应链库存管理部分介绍完毕后,教师可以制订情景模拟的题目有学生分组完成,考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教师将授课班级分成A、B两组,并相对而坐,围成圆圈,教师再每10分钟发放一个题目(也可以抽签),第一节由A组制定库存方案,B组分析评价方案;第二节两组轮换角色。转贴于 教师公布题目后,负责制定库存方案的一组用抢答的方式确定制定方案者,经过5—10分钟准备后提出一个简要的库存方案。库存方案提出后,另一组成员对该库存方案进行评论,指出其合理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一方本组人员可对库存方案做进一步补充和解释说明。每一个库存方案的题目大约进行10分钟,总共利用大约两节课时间。

3. 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方式

针对供应连管理课程的特点,试卷内容可设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平时到课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法无法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采用口试考查法,就可以很直观的考查到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口试时,让学生现场抽题,教师从表达、内容、时间掌握等方面评分。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方法改革联系非常紧密,有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5. 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这种方式考查了学生利用Internet网、光盘检索、处理资料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调查、分析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非常适宜阶段性学习或整个课程学习结束后对于学生的考核。供应链管理课程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不但锻炼学生能力,又会养成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上述考试方法与内容的改革实践,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的考核,推动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广大学生受益,赢得了广泛好评,特别是针对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考试方法的改革和实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