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4: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营销专业职称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猛,据2002年的统计,高职学生已占高等教育人数的一半,学校总数占到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70%。从最初的中专类或大专类院校的转型,及新建院校到近几年的重整,到100所国家示范院校的确立,高职院校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而且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改革也是搞得轰轰烈烈,以适应高职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持续不断,如任务型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来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等。但其中英语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模式大多数仍然是沿袭了学科体系的旧模式,以知识传授、人文素养提升为重点,虽然近几年的教材改革已经一改以往的文学味重的倾向,增加了一些实用文的写作,但仍然与学生的专业、职业没有什么紧密联系,与高职高专教育实用性极强的职业教育相去甚远。
2.当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现状
2.1、课程设置滞后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现存教学体系尤其是课程设置已不适合发展的需要,现有的英语教学课程基本上是围绕培养学生英语基本功(听说读写译)来设置的,严重忽视社会需求的变化,缺乏就业方向的指导;(郭强,2008)无法满足学生对提高自身英语素质和应用能力,以及社会(行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更高要求。因此,改革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外环境,是高职院校英语改革首当其冲的问题。(王伟,2006)
2.2、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单一,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设置成英语一门课程,包含精读部分、泛读部分和听力或视听说部分的这种模式。学生学习的重点,集中在英语知识方面,学生所上的英语课大部分都侧重于阅读,而听说技能在英语课程中所占比重不高,有些甚至是难以体现。教学内容由各个领域汇聚起来的听说读写译等语料组成,以阅读文章为主。教学内容体系不能按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置教学项目和组织教学。(王伟,2006)
2.3、教学模式,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明确与职业需求挂钩,高职高专大多数院校还是沿用学科体系加实践环节的组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小论文,以理论讲授为重点,(王伟,2006)忽视学生的社会方面的这块需求,忽视学生毕业后在岗所需的英语方面的语言机能的培养,尤其是职业相关的一些语言知识和交流技能,或者今后职业发展可能所具备的英语相关基础的培养。(郭强,2008)
2.4、课程考核方式不全面,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考核仍是以期末或结合期中考试为主,再参考作业,出勤和纪律等平时分来对学生做出评价,没有对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考核,学生往往出现只注意针对考试的复习,而忽略学习过程,而我们知道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是要日积月累的,旧的考核方式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本校英语课程改革实践
《基本要求》要求英语以应用为目的,高职的英语教育应是为学生今后的岗位工作服务的,以提升学生在行业中应用英语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因此,我们遵循学以致用这一理念,在2009年开始尝试高职英语课程开发,实施个性教学,打破各个专业同一的状态,结合不同专业就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地调整, 开发有特色的公共英语课,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在大量的学习与讨论后,我们充分理解“工学结合,深度融合”的教育思想,制定出“以典型涉外工作任务(或情境)为导向”的这个原则,来进行课程实践改革。
首先,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开发。相应设立《机电职场英语》、《物流职场英语》、《生化职场英语》、《旅游职场英语》和《文秘职场英语》五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课程组负责,相应进行开发。
第一步进行企业调研,调查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课程组相继与专业所在系老师、学生,及进入企业与企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和历届毕业生进行访谈、调研,来确定与行业相关的应用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从调研中我们得出企业希望英语能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在学生上岗后能直接上手,也就是能熟悉一些基础行业相关的词汇等英语相关的表达。而且由于学生相关行业及毕业后的从事的岗位特征,工种的不同,所学内容中各种技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不同系的改革方向也就不同。
第二步:培养目标的制定。根据前期的调研,我们制定了新的课程培养目标,除了基础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外,我们强调了学生在毕业后,处于专业岗位上或行业中应用英语的能力的培养,会使用(包括听、读、说、写、译各种技能)相关行业相关岗位上的常用职业英语用语,具备常规的基础工作交流能力。
第三步:教学摘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接着各个课程组教师在行业专家和英语专家共同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语言知识能力的语料,尽量以简单的语料为主,避免过于专业化的英语语料的选用,(但专业词汇不可替换。
第四步:实践尝试。在教学内容开发完成后,我们在3个相关专业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模拟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来完成。为主。实践教学完成后,我们进行调研,反馈表明,学生对于这类的课程内容并不排斥,相反认为这会有助于毕业后的工作适应,对专业相关知识与英语语言的结合感到很好奇,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大部分同学持满意的态度。但在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管理与考核评分机制还有待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参与度不均现象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4.关于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的思考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对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解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总体上将呈多元化的趋势。
4.1、课程设置定位要准确
刘黛琳教授指出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我们应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在设立教学目标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主,尤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在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因 此,我们应突出英语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抓英语基本功的训练,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把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加强英语教学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吻合度,提高教学质量,让英语教学取得实际成效,在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注意加大对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与毕业后可能从事的专业相结合,因需设计教学内容;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导向的教育观。(郭强,2008)
4.2、融合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
杨黎明教授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同时承担着双重功能,一方面它要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它又要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提供支持。”因此,高职公共英语课可以原先的语言学习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再加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小论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融合,也就是将基础部分与职业相关应用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为以后职业中英语应用做准备。
当然,在强调行业职业能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英语语言习得的规律和对学生人文职业素养的提升。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因此,基础英语知识的习得还是必须的,基础英语课程是职业英语的前提,行业英语是职业英语的延伸。我们要保留原有的英语课程,但要加强综合语言技能训练,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的掌握,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后,再进行职业英语的学习,强化学生在行业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但需注意两部分教学内容的自然衔接。
4.3、创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除去上文提到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英语课程设置中,在必修课之外,还可设立各种选修课,这样不仅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彰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加强学生的实用性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甚至还可以根据市场就业形势的新需求,增加实践类新课型。
4.4、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教学要求方面《基本要求》规定:“本课程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往的考核虽然在形式上做了些变革,但还是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全面考核,同时,对不同学生也难以做到细化的分层分类考核。高职公共课应尝试多样化的动态性的课程考核方式,做到过程考核和终极考试(或考查)相结合,对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践创新精神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组织活动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评,同时又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知识质量观。(卢文丰,2010)
5、结语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以高等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以适应外向型经济的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适应这一趋势,“改革公共英语教学理念,建立与行业、企业联系更紧密的高职英语体系”。(刘黛琳,2008:264)因此,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建设应体现《基本要求》提出的:“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目标,围绕如何使学生获得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英语技能而展开。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杨黎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待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J]. 高等职业教育,2008,(1):4-7.
[3]卢文丰.对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建设的思考[J]. 北京:教育与职业,2010-4中(11).
[4]王伟.浅析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 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郭强.从学生就业竞争力看英语教育改革[N]. 《光明日报》2008-2-20(10).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2-0013-05
服务区域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职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是高等职业院校发挥服务区域经济职能的重要前提。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苏城院)成立于2006年,8年来学校从江苏区域经济特点出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目前基本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要求且相对稳定的专业结构。
一、苏城院专业设置状况分析
(一)专业设置及变动
苏城院2011和2012年招生19个专业(其中,有一个专业分两个方向),2013年招生23个专业(其中,有一个专业分两个方向),增加了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物联网应用技术5个专业,停招了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从专业分布来看,苏城院的23个专业中,没有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7个(其中,建筑业4个,制造业3个),占比30.43%;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14个,占比60.87%;其他专业2个,占比8.70%。
(二)专业招生状况
2013年苏城院23个专业共招生1964人,比2012年增加了291人,增长率为17.39%,在生源趋紧的条件下,招生人数的增加显示苏城院获得了考生与家长的认可,办学声誉进一步提高。
在2013年招收的1964人中,从专业指向来看,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800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40.73%;明确指向建筑业的招生人数为697人,占比35.49%;其余为指向制造业,占比5.24%。而2012年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587人,占比为35.09%;明确指向建筑业的招生人数为440人,占比26.30%;其余为指向制造业,占比8.79%[1]。苏城院招生专业及人数在第二产业内的分布情况见表1。
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国家统计部门将第三产业划分为14个产业开展统计。苏城院的招生有14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共招生838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42.67%,苏城院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共涉及8个行业,具体行业分布见表2。
通过表1和表2可知,2013年苏城院的业设置中有60.87%的专业指向第三产业,但这些专业的招生数只占该年度苏城院招生数的42.67%;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虽然只有7个,占比30.43%,招生数却达到40.73%,并没有明显的向第三产业倾斜。
二、区域内专业设置状况比较分析
(一)总体分析
至2013年江苏省共设立高职高专院校82所,基于2012年的招生数据分析苏城院专业设置与招生数分布的合理性。
由于全省招生数据过于庞大,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单用2012年在宁高职高专招生院校的招生数据与苏城院2012年的招生数据进行对比,具体数据对比见表3。为了更好地看清苏城院分行业招生占比与在宁高职招生单位分行业招生占比的差别,制作图1。
由表3和图1可知,苏城院与在宁高职招生院校分行业招生比例分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部分行业存在放大和收缩,体现出苏城院的专业设置与招生相对集中,利于做大做强相关专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明确指向建筑业专业招生数占比远远高于建筑业产值占比,这和2000年以来持续十几年的房地产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结合表3发现,在宁25所高职院校面向建筑业的招生总体趋热,招生占比为11.59%,远高于建筑业6%的产值占比,而苏城院面向该行业招生占比又远高于在宁25所高职院校面向建筑业的招生占比水平。结合表1发现,这一趋势在2013年进一步加强,招生占比高达35.49%,蕴含较高风险,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降温,建筑业将会受到冲击,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二)分专业招生数分析
苏城院2012年招生的19个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见表4。其中,建筑工程技术、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会计专业是在宁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最多的前5个专业。
分析表明,苏城院的专业设置与专业招生数分布与在宁高职院校总体招生数分布有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的个性一面,反映出苏城院已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对表4的数据分析发现,2012年苏城院明确指向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招生占比明显低于对应产业的产值占比,体现出对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的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结合表3发现,整个在宁高职院校对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人才培养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对比表2,2013年苏城院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弱化,批发零售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有所加强。
(三)新增专业分析
2013年,苏城院新增了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环境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从区域内来看,新增的环境工程技术在南京高职院校中属首次开设,其余4个专业其他高职院校均有开设,不属首设。同时,新增的5各专业招生状况并不理想,具体招生情况,见表5。
在宁高职院校2011-2012的招生数据表明,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招生数持续增长外,其余3个专业招生数都在减少,考虑到2012年与2011年相比,招生总人数有所下降,可以认定除电子商务外的2个专业的招生情况基本稳定,苏城院新增专业区域内招生情况见表6。
对比表明,苏城院新增的5个专业在区域内招生状况基本稳定,专业本身社会认可度没有问题。
三、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分析
(一)总体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能否较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是检验高职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苏城院的专业设置结构与江苏区域经济结构对比,见表7[2]。
为了更清晰地把握苏城院专业设置与江苏省区域 经济的吻合度,制作图2。图2显示苏城院招生分行业占比与江苏省区域内分行业占比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苏城院的招生分行业占比与区域经济结构基本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苏城院作为一个招生个体的理性选择,毕竟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可能涵盖区域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
(二)新增专业与区域经济新增长点的吻合度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6个产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具体增速见表8[3]。
2012年,面向第三产业的投资获得大幅度增长,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1.4%,在15个服务业行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有14个,其中,金融业增长7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50.3%。
苏城院2013年新增的5个专业,环境工程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等2个专业的新设,是苏城院从自身办学条件出发,对区域内制造业增长而产生人才需求的应对;软件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增设体现了对第三产业增长的关注。
四、结论与建议
分析表明,苏城院在近8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结构,一些专业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重视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建立比较有效的专业增减机制,新增专业契合经济的未来发展;重视考生与家长的专业需求,能够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办学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重视与其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差别化。但也存在对制造业专业与人才培养重视不足,面向第三产业专业实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新设专业创新性不足等问题。
(一)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重点专业群,提升专业竞争力
苏城院的专业设置已经面向第二、第三产业18个行业中的10个行业,专业门类比较广泛,存在的问题是专业竞争力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专业招生人数的分布不均。
1.发展制造业类专业群,提高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应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江苏区域经济特点,构建重点专业群,提升专业竞争力。如,可以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上构建自动化生产专业群;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基础上构建化学与化工类专业群,进一步可发展生物制药类专业群,提高学校对江苏区域内产值占比高达41.40%的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
2.跨系部整合,发展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群
苏城院目前设有传媒艺术系、城市科学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系、外语系、公共管理系等7个系及公共课管理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师资资源丰富,专业背景多样。学校应该打破系部之间藩篱,构建面向第三产业的跨界型专业群。如,构建有财经系主导,跨越多系部的市场营销专业群,与建筑工程系共建房地产营销专业,与城市科学系共建化妆品营销专业,财经系可自主开发金融与理财产品营销专业等。构建以传媒艺术系主导的艺术设计专业群,包括艺术设计(装潢设计、园林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专业。
(二)扩大招生规模,构建合理专业招生结构
苏城院目前有两个规模较大的专业群:一是建筑类专业群,2013年招生697人;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群,2013年招生615人。两个专业群的招生总人数占学校招生总人数的66.80%。这样的招生结构压缩了其他专业的生存空间,其他14个专业的招生总人数为652人,只占学校招生总人数的33.20%,平均每个专业招生46.57人。
苏城院受办学条件限制,招生规模一直不大,使得专业招生结构调整空间不大,存在做大做强专业及专业群与风险过于集中的矛盾。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可以扩大专业招生结构的空间,培养出若干实力强大的专业群,专业招生结构也将会趋于合理。
(三)加强招生宣传,提高学校及专业的知名度
2013年,苏城院虽然完成了招生总计划,但有多个专业没能完成计划招生数。这些专业近几年在专业、师资等方面建设成果丰硕,而2013年的招生却意外滑坡,主要原因在于招生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苏城院参加教育厅组织的在各市开展的现场招生宣传,并建有招生网站。但是,这两种传统的宣传手段显然不能满足考生与家长对学校专业的认知需求。在招生过程中,要利用一切可用的网络推广工具,宣传学校及专业;同时,也要广泛关注网络中关于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及反馈,在网络中树立学校及专业的良好形象。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课题《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研究》,编号:12SEW-Y-023,主持人:徐永兵)
T2O模式,即TV to ONLINE,也就是电视节目电商化。通俗来讲就是电视媒体和电商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电视节目对电子商务企业及商品进行宣传。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商业模式,而是由B2C以及O2O模式引发的新型营销方式。在我国,对于这种模式较早期的探索有2006年东方风行集团开创的时尚节目《美丽俏佳人》以及官方网站乐蜂网,湖南快乐淘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旗下的嗨淘网、电视节目《越淘越开心》等。近期引发社会业界普遍关注的则是《女神的新衣》。《女神的新衣》由东方卫视与广东百合蓝色火焰共同打造,共十期。每一期拟定一个主题,邀请六位女星以及他们的设计师,在24小时内按照主题完成服装设计制作和T台秀,以吸引四位买家出价竞买。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成绩测定,两场后累计分数最低的将会离场。由于在录制和播出之间有时间差,可以让获得衣服版权的商家大规模制造衣服,所以在播出时观众可以边看节目边上天猫购买,即开启了“即看即买”模式。
之所以选取《女神的新衣》为案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较高的收视率。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就一直居高不下,相比《越淘越开心》等T2O模式的其他综艺节目受到的关注更多。二是因为它的模式更加完善,电视台和电商合作更加深入,将娱乐时尚以及商业融合在一起。与之前电商普遍关注的傍焦营销模式的同款经济相比,T2O模式转向了粉丝经济,无论在内容制作还是合作模式上都更胜一筹。在内容上,它改变了《越淘越开心》等节目电视购物广告模式设计,将服装时尚同明星结合在一起,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节目当中,为节目增添了紧张刺激感,巩固了受众群。在制作上节目方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邀请了顶级舞美、灯光制作班底,根据不同的服装风格为走秀设计不同的舞台效果,并且首次在电视荧屏上呈现裸眼3D和全息投影技术。这种堪比时装周上的视觉享受也吸引了不少受众的注意力。
二、T2O模式中的社会临场感
社会临场感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将心理学和媒介联系起来。这个理论主要强调媒介能够使用户体验到他人存在的程度,而用户在体验之后会因此相应地产生社会临场知觉。①Durlak给出了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解释,他认为社会临场感是指参与沟通的个人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感觉其他伙伴真正出现在现场的感觉。②新媒介的产生促使这一概念运用到新传播媒介的效果研究中。不同于人际传播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通过语言肢体手势甚至眼神等明显的感觉到他人的临场。新媒介强调的是一种心理感官,即超越媒介在心理上感受是否有其他人存在。
蔡佩提出了社会临场感的六个维度即互动性、面对面程度、非语言信息、达意程度、亲切感和真实感。本文采用蔡佩的观点,以《女神的新衣》为例,分析T2O模式综艺节目中的社会临场感。T2O模式电视节目方获得的是收视率,而加盟的广告商则要求获得的是流量以及商品销量的增长。所以一档成功的T2O模式节目不仅要有较高的收视率,而且还必须能提高电商商品的销售量或者品牌知名度。
互动性和面对面的程度,主要是指观众在观看节目时或在由此引发的的购买意向和行为时,电视节目所起到的对观众的引导交流作用。《女神的新衣》中,现场观众在观看服装秀时就会开启投票通道,观众可以支持自己喜爱的服装设计。除此在节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互动是明星、设计师和卖家、嘉宾的互动。卖家提出自己对服装布料、版型等的疑问,设计师回应质疑讲解服装设计理念和优点。这些互动实质上都是和受众进行互动,解答受众心中疑惑,而且这种模仿现场消费场景对受众来说更具有说服力,更能刺激受众的购买意向和行为。在传统的网购中,购买者只有通过网站的文本、卖家网上交流以及查看买家评论等方式感到他人的社会临场。尽管商家想尽办法来增强网站的社会临场感,但这些毕竟是一些静态和平面的,受众不能强烈的感受到他人的临场。
非语言信息和达意程度。这两方面主要是指涉节目中隐含的因素。非语言信息指节目中运用的非语言符号如手势、色彩场景的运用,它是电视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对于T2O模式节目来说,非语言信息的运用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向观众生动的传达商品的理念,增强说服效果。《女神的新衣》中进行说服时主要是通过模特T台展示,专业的模特在裸眼3D和全息投影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设置出来的炫酷的场景中,将服装的特点和优势全面展现给观众。这种直观的视觉刺激比语言形容更加具有说服力。达意程度是指正确传达的能力。③节目在语言画面情节的运用上能够准确的传达节目的价值观,有力的说服观众。《女神的新衣》不仅仅是一档时尚综艺节目,它所标榜的是宣扬中国原创服装。在节目中借用四位买家、嘉宾和设计师的互动来向观众强烈表达了一个观点:中国原创服装品牌正在崛起。
亲切感和真实感。这主要是指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让观众与自身联系起来,觉得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或者使用到。这点对于T2O模式节目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它不局限于特定的人群,每个人都会有服装、化妆品等生活用品的需求。《女神的新衣》将目标人群锁定为较年轻的女性,她们酷爱娱乐追求时尚。四位买家的品牌都是天猫上比较知名的品牌,平常她们也会经常光顾的。每件衣服的价格又在她们的消费能力之内,这样不会让她们产生距离感。
三、社会临场感视角下T2O模式节目发展策略
我国T2O模式节目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怎样将电视和电商更好的结合起来,既能够使得电视这个相对来说较为传统的媒介开创新的发展空间,又能够使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 产业为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成为了媒介人和电商人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1、角色转换,用户至上
T2O模式节目的用户有两个,一个是受众,一个是电商客户。不同于以往的电视媒体拥有绝对的主导性,现在电视节目只是构成要素中的一个。节目设计以及播出过程中,要注意转换身份思维。电视、观众、电商客户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同时电视要为其他两个要素服务。因此电视节目方要注意两点:一是从观众的视角出发考虑问题,设计节目流程环节。在现实购买行为中,人们期望他人能给自己建议,这也就要求电视节目中要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尽可能的去除受众心里的疑惑以增强购买欲望。同样,人们都有一个“眼见为实”的心理,因此节目应多维的展示商品,让观众产生置身于现场的感觉。二是除了注重商品的即时销量,还需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在这一过程中节目主持人要把握好一个度,既传达出品牌的理念又不至于让观众反感认为节目是为企业打广告。
2、内容为王,制作并重
对于任何节目来说,内容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创意。《越淘越开心》、《鲁豫的礼物》本质还是一种电视广告,只不过加上了娱乐的元素。这种模式缺乏创意,久而久之观众也会出现反感心理。要想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必须在节目内容上有所创新。《女神的新衣》利用时尚、明星、潮流将受众的眼光吸引过来。为了抓住观众的持续注意力,还要增加一些如比赛、互动的环节。除此之外,节目制作还必需精良,华丽,以契合节目整体的设计概念。节目中非语言信息的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有力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能够增强节目的说服效果。但在这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到节目的诉求传达问题。也就是说T2O模式节目要尽可能的达到电视媒介编码和观众解码的统一。
3、准确定位,专业服务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准确的定位自己的受众,不仅要了解这一群体的客观属性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要明确节目是为哪一类人群所设计的,在节目策划初期将他们的年龄、收入、职业、兴趣爱好等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充分的考虑进去。这样才能让受众感受到真实与亲切,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受众,还能增加商品销售量。如果节目内容同受众定位出现偏离,节目中的商品是奢侈品而受众只是一般的白领阶层,那么可能出现节目收视率和商品的销售量以及企业美誉度的受损。
参考文献
①于婷婷、窦光华,《社会临场感在网络购买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新闻界》,2014(5)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形式,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和地域性三大特征。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属性之一,区域性是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反映其重要的价值取向。[1]因此,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高职院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重要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不仅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更是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标志。
(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专业设置提出新要求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竞争在表面上是现代科技、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本质上则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特别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及与其对应的教育的竞争。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的技术升级不断加速,许多新的工作岗位和其工作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和市场驱动下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不断分化,使岗位技术层次高移,这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造成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2]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才专业结构及其培养质量能否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和市场驱动的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对当前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而又充满竞争的时期。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选择。而立足地方、对接产业、服务区域发展,则是赢得竞争的基本途径。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纽带,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专业设置布局和调整优化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顶层设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点,只有紧密对接和适应区域产业特点并适应其发展需求,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力求实现人才培养与现实生产的无缝对接,才能彰显出高职院校专业的生命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专业价值。
二、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特征及调整优化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其主要目标就是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其专业结构具有“高技术性、职业性、区域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本特征。[3]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应该遵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主要原则。
一是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及调整优化应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按照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进行,同时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结构主体框架的依据。
二是统筹规划,科学系统设置。其根本内涵就是要求专业设置科学规范化,在量力而行基础上的适当超前原则。[3]专业划分既要符合教育部专业分类的有关标准,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外延要科学清晰,课程结构组合要合理,在实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经济是否合理,效益是否最佳。在专业设置之前,应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认证,分析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充分考虑设置专业能否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强化实践环节,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4]依据学校和行业、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原则,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应有效地参与学校专业规划和结构调整优化,这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满足行业企业当前的需要,更要满足行业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四是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科技驱动产业发展的今天,职业岗位系统正在演变为一个动态系统,要培养出“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高素质技能复合人才,高职专业教育必须强化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顶 岗实习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
三、常州市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专业设置现状分析
(一)常州市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现状
近年来,常州经济稳定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6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8.1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50.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72.0亿元。全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调整为3.2:51.6:45.2。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第二、第三产业作为主要支撑,并逐渐由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过渡的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达9299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达15016美元。[5]
但是,常州市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各种要素成本加速上升,工业经济效益形势严峻;外需市场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企业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压力较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增强。为此,为了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常州分别出台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和创新型企业“十百千“计划等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文件,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后一段时期,常州产业发展的工作、政策和各类要素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另外,服务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常州将按照“突破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培育发展民生业”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牌提升。[6]
(二)常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常州高职教育形成了以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常州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常州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常州市产业布局特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提升改造专业建设的同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和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常州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设置方面问题依然突出。本文通过对目前常州主要6所高职院校2014年的招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各学校专业布局分散,数量偏多而规模相对偏小,专业特色不够鲜明。根据2014年各校招生计划,6所高职院校招生专业数目均在40个以上,最多的院校招生数目达到47个,专业间冷热不均,最多的专业招生人数达335人,而最少的专业只招20人左右。
二是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设置重复率高,高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加剧。根据表1各校2014年的招生计划,计算机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专业占据各校的主要招收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招生数量在各校均比较靠前。
三是部分专业设置不够规范严谨,专业间界限和培养规格、目标不够清晰。比如某高职院校,在同一学校中经济贸易系设置了市场营销、医药营销专业,计算机系设置了网络营销专业。再比如某高职院校分别设置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与设计制作专业,这些专业之间界定不明,无论是考生、家长还是用人单位都不知道这些专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根本区别。
四是专业设置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地方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与院校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逐级放大。[7]一方面,专业设置前瞻性弱,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设置明显滞后。随着常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物联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地高职院校根本无法满足供给。另一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由于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彰显专业特色,毕业生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四、转型升级背景下常州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对策及建议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业主动动态调整更新机制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8]特别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逐步摆脱对能源资源的严重依赖,产业由投资驱动型逐渐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制造业将逐步摆脱对劳动密集型的依赖,不断增强实体经济抗御风险能力成为地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出路。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机制。通过经常进行市场调研,围绕常州主导产业及产业链发展,瞄准产业技术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实施专业动态更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时关注与专业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特别是常州市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节能和生物技术及制药等常州市重点发展的专业;实时跟踪最前沿、最先进、最关键的技术,优化配置专业课程,调整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凝练特色专业和打造品牌专业,真正做到“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在增强自身服 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设置和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二)搭建平台,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由于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新机制。从政府宏观层构建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双向对接”的协调机制,从学校、企业微观层构建校企“互动对接”的激励机制能促进“高职教育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岗位群”的对接,突破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9]政府对本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和优化进行宏观指导,搭建政府、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信息平台,促进院校专业信息、市场用人需求和行业发展信息的交流互动。
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主领、校企主体、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立足区域经济,推动校企合作,逐步形成“政行校企”四方共赢的生态。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改革应当积极探索“引企入校、进企办学、校企共建、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四对接”,即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需要、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实际、教学科研对接企业产品开发与工艺转型升级,引导和发挥市场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推动校企之间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调整优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关键。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通过指派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进修等形式开展合作与交流,及时了解和熟悉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了解岗位人才需求标准和特殊要求,实现专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到行业企业引进来自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充实到学校专业建设队伍中,组建一支动态性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积极鼓励企业行业深度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展技能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开发、标准制定、教学实施等,将企业的环境、项目、资源引进到学校来,为教师、学生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通道畅通。
良好的实训条件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大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高职院校之间在教学上的差异,一般以实践性教学的差异最为显著。高职院校可与合作企业成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政府应积极探索通过补贴、购买服务成果等方式,支持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建立生产实训基地。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校企共办的非营利性教学实训场所用地可列入教育用地范围,应当减免企业相关税费,同时按照土地使用标准实施规划、设计和建设,除土地取得成本费用外,可减免实训基地建设各项规费。[10]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转型升级要求,应当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合理设计教学项目,并制定了课程标准。通过这些项目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让学生练就职业技能、掌握职业规范、强化职业情感的目标。在常州科教城高职园区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可利用的资源优势,通过不同院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进而使各校的专业建设既能体现各自办学特色,同时又能实现院校间的互补。
(四)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行业优势及院校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增加吸引力的名片。[11]对高职院校来说,选择特色专业既要考虑院校自身的传统和基础,又要考虑常州产业发展趋势。特色专业建设在紧紧围绕市场发展导向的基础上,必须与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联系,遵循专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创新中保持优势。高职院校在建设特色专业的发展战略中,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龙头作用,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
五、结束语
当前,常州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作为常州一张靓丽名片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的同时,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点,建立起主动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更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改革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定位,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杜祥培.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7):22-24.
[2] 张有根.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困境与突围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0(11):39-42.
[3] 占德胜.系统论视野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8-70.
[4] 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29.
[5] 常州市统计局.2013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http://cztjj.gov.cn
[6]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要点[EB / OL].http://jiangsu.gov.cn /
[7] 郝福锦,蔡瑞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吻合度实证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10.
[8] 乐军波,朱晓卓,祁义霞.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社会需求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64-66. [本 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0.前言
随着目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过去供电公司的集政企于一身的垂直一体化的垄断经营模式正在被打破。发电企业从供电企业的分离和以后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使得供电企业越来越感到竞争的压力。供电企业已开始认识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开展服务营销,不仅能改善公司形象,而且还能更好地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达到开拓电力市场,促进电力销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但是,供电企业在开展服务营销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时,却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那么,这些失误为什么不可避免呢?面对这样的服务失误,供电企业又该如何处理呢?
1.电力营销的“服务”特征
1.1不可感知性
这是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即服务的很多元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然,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也不是绝对的。相反,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大多数服务都具有某种有形的特点。例如,在餐饮业的服务中,不仅有厨师的烹饪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消费品和工业品是与附加的顾客服务一块出售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些有形商品如汽车录音磁带、录像带等,只不过因为它们是一些有效载体。对顾客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些载体所承载的服务或效用。
1.2不可分离性
有形的工业品或消费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则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的特点,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服务的这一特性表明,顾客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
1.3不可贮存性
服务与有形产品间的第三个重要区别是贮存能力。产品是有形的,因而可以贮存,而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服务则无法贮存。
2.服务补救理论及其意义
2.1服务补救的定义
因为电力作为一种“服务”商品,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和易逝性等特征,另外,更重要的是服务质量评价的主观性特点,这些都注定了服务失误不可完全避免,且大量存在。服务补救是服务企业在发生服务失误后所做出的一种即时和主动性反应。服务补救与顾客抱怨管理是极其不同的。
2.2服务补救与顾客抱怨管理的区别
2.2.1服务补救具有实时性特点
这是服务补救与顾客抱怨管理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顾客抱怨管理一般必须要等到一个服务过程结束之后,而服务补救则必须是在服务失误出现的现场。如果等到一个服务过程结束,那么,服务补救的成本会急剧地上升,补救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调查显示,如果服务失误能够得到实时处理,企业可以留住95%的不满顾客,相反,如果企业拖拖拉拉,虽然问题最终解决,但只能留住64%的不满顾客。
2.2.2服务补救具有主动性特点
顾客抱怨管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只有当顾客进行抱怨时,企业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抚顾客,使顾客满意地离去。美国消费者办公室(TARP)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问题的顾客中,只有4%向公司有关部门进行抱怨或投诉,而另外96%的顾客不会抱怨,但他们会向9~10人来倾诉自己的不满(坏口碑)。顾客抱怨管理“不抱怨不处理”的原则,将严重影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从而影响顾客忠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但服务补救则不同,它要求服务提供者主动地去发现服务失误并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失误,这种前瞻性的管理模式,无疑更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水平。
2.2.3服务补救是一项全过程的、全员性质的管理工作
而顾客抱怨管理则是由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的、阶段性的管理工作。一般来说,服务补救具有鲜明的现场性,服务企业授权一线员工在服务失误发生的现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不是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顾客的抱怨。
2.3服务补救悖论
有效的服务补救不仅能够消除顾客不满,而且可以产生更高的顾客满意,从而将原本不满意的顾客转化成忠诚的顾客,这种现象被称为“补救悖论”。同时,从服务补救中获得“二次满意”的顾客通过传播积极的口碑为企业发展新顾客创造了良好的广告效应,因为他们通常将自己的愉快经历告诉4至5个人。分析表明,服务补救必要性的内在逻辑是:
(1)服务的特点决定了服务失误在所难免。
(2)服务失误导致现有顾客的流失与新顾客的发展。
(3)服务补救通过创造顾客“二次满意”可以培养顾客忠诚,同时又有利于发展新顾客。
因此,从根本上说,在有效服务补救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可产生更高的顾客满意度,进而产生更高的顾客忠诚,最终带来更高的收益增长和利润率,因而是服务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电力营销服务补救有效措施
3.1争取第一次就提供完善的服务
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作保证。为此,企业可以从收入分配体系入手,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上引入“按劳分配、按优分配”的激励措施,将服务人员的业务量、服务水平、客户满意程度等综合评分与奖金直接挂钩。另外,细化和规范服务监督体系,提高客户的监督性和参与性。
3.2建立顾客反馈的专门系统
为顾客投诉提供便利手段服务补救始于服务失误的识别,只有清楚地了解服务失误之所在才能实施针对性的补救。识别服务失误的常规方法是收集顾客投诉,然而,并非所有不满意的顾客都进行投诉。投诉者是例外,大多数不满意的顾客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因此,电力企业不应仅仅停留于针对公开的投诉进行补救,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发掘那些“沉默的大多数”,设法鼓励他们把不满意的问题说出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反馈的渠道和方式逐渐增多。现代企业大都改被动地听取顾客的反馈为主动回收顾客的反馈,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专业电话(如开通95598热线)或提供固定网址,这样以便及时倾听顾客的意见。
3.3授权一线员工可有弹性地自主执行补救作业
首先,在一线关心问题,正如企业的首问责任制,无论抱怨来自何种渠道,听到顾客抱怨的第一个人有责任确信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公司要做的是给员工适当授权,以使问题在发生时就得到解决。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很快升级。
3.4抚慰顾客并给予适度补偿
当顾客对服务产生不满时,要首先承认问题的存在,主动承担责任,真诚地向顾客道歉,设身处地地帮助顾客解决问题,使顾客对补救的交互公平性形成积极的评价。在确定补救水平时,企业只需选择达到顾客预期的水平,没有必要使补救水平高于顾客预期,因为高于顾客预期的补救不但不能实现更高的顾客满意,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3.5从补救中学习,完善电力服务措施
培训在我国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研究该市场的特点,并探讨其中的营销规律,对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培训服务市场的机会与问题
(一)培训市场的发展机会
1.就业压力无论是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位,还是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都希望通过社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十分巨大。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3年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仅有70%,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2.传统学历教育体系的不足传统学历教育一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教材老化、知识滞后等弊端使毕业生无法马上上岗。同时,企业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为新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专业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在这两个方面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在教学方面,传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培训。在实践方面,培训机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制订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员掌握更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3.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1994年3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两种教育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职业资格制度引导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劳动者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4.办学政策逐步放宽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和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实际上拥有一种受管制的剩余索取权。
5.市场规模大培训市场规模巨大。IT、考研和英语培训市场的数字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IT培训市场受SARS影响,整个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总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据粗略统计,全国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市场总的市场容量每年超过十亿元;仅上海一地的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企业管理培训、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等,潜力更为可观。
(二)培训市场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的进入者,使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生源,一些没有办学条件的培训班使出种种招数,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国外培训机构抢占中国市场,使本土培训组织面临更大的威胁。
2.缺乏合格的培训人才随着中国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合格的培训教师十分缺乏。就拿企业培训来说,目前中国极其缺乏本土的优秀企业培训,因此许多从事企业培训的机构不得不从境外聘请专职培训教师。但是,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企业培训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资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
3.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从目前培训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大街小巷的宣传招贴、电线杆上的广告、闹市街头分发的培训简章、马路边拉起的招生横幅等等,给人们留下一种杂乱无章之感。在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行业缺少品牌企业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培训层次低、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等问题。
4.缺乏营销理念培训市场虽然红火,但培训组织普遍缺乏营销理念的指导。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二、培训市场的特征培训是由培训组织(如学校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向另一方提供基本上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培训过程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培训是一种服务,具有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无形性作为服务产品,培训是无形的。首先,培训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其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在接受培训之前,几乎无法感知。其次,在享受培训之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购买者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会努力寻求培训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会根据看到的地点、人员、设备、宣传材料、象征和价格,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培训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培训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消费者(学员)和生产者(老师)必须直接发生联系,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员都将对培训的质量产生影响。顾客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对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迫使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既要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演他们的角色,确保服务过程的和谐进行,又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顾客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老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也是个大问题;学员与教职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组织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所以,培训服务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三)可变性培训产品具有极大的可变性。由于培训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什么地方提供,培训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差异,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知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四)易消失性基于培训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培训产品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虽然,录音(像)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培训服务记录储存下来,但此产品已非彼产品,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顾客因个人原因中间缺课,这种损失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培训组织也不应该退还培训费。由于培训产品的不能贮存,容易造成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从而可能使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培训组织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广义产品概念来看,培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传统的营销战略和4p营销组合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但是,服务产品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布恩斯和比特纳建议对其还要加上三个“P”:人(people)、实体证明(physical)和过程(process)。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为了抓住机会,在无序但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取得成功,培训组织首先应在调研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如职业、学习动机、科目等)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核心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Target)(如新东方选择想出国人员);最后,给自己的培训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Positioning)(高端或者低端,综合还是单项等等)。
(二)4p组合的利用就产品(product)策略来说,要求要保证服务质量、合理组织培训项目、塑造培训品牌、准确预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产品。从价格(price)策略上,可以运用价格差别策略平衡供求时间矛盾,解决培训服务易消失缺陷。另外,可以根据培训档次合理运用声望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在渠道(place)上,根据组织资源和市场特点,合理选择面授、函授或者网上培训等方式。促销(promotion)在培训市场的运用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散发小广告一直是促销主流。其实,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可能可信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且成本低。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三)人员(people)人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同一个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表现不同,或者个人情绪等原因,效果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一个培训组织选择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格兰鲁斯曾主张服务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4p外部营销,还需要加上两个营销要素,即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就培训而言,内部营销指培训组织必须对直接面对学员的教师及辅助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没有满意的员工,不会有满意的顾客;交互作用的营销是员工与学员打交道的技能,尤其是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沟通直接关系培训质量。
(四)有形展示(physical)培训服务的无形性要求培训组织要“管理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例如组织可以展示自己的办公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用图片介绍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资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社会评价。目前流行的免费课程试听是展示自我、吸引学员的很好方式。著名民办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了这种方式来展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理实一体 教学设计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侧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随着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行集约化经营,劳动分工从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就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要解决专业的定向性与未来职业(岗位)的不确定性的矛盾,学生必须拓宽知识基础,掌握多项技能,增强就业适应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或者纯理论。理论与实践不能同步,甚至跨学期,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融于一体,并进行了有机结合,同步完成。降低了学生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的误差,优化了教学过程。通过设计贴近课堂的实训情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设计情境来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感悟其中的道理,掌握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知识传授与实习实训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边讲授边操作,按照实际岗位操作设置实训室(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的配置),在实训室中可以使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共同完成,优化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高。它适合于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与现代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尝试采取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把握好具体的教学环节,只做口头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要做好理实一体化,首先需要明确建构什么样的课程内容,目标如何定位,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次,要明确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和平台,设计什么样的学法,学生才能“我要做”。即让学生有做的机会,利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做,通过讲解能做、会做,学生才能“我要做”。因此理实一体应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1.教给谁?即分析学习者
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包括一般特征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分析以及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等等。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大的困扰是:学生已知的内容,需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平等地沟通,以确定学生的已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未知(达到目的过程中还不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知(能达到什么程度和目标)、想知(预计学生能达到什么程度)和怎么知(用什么方法获取知识)。
以农产品促销教学设计为例:学情分析:多数学生为村干部,年龄在18~35岁之间,初中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和阅历,有些同学还有自己的公司,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将自己已有实践经验同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必须让他们充分参与课堂,在讨论、争辩、模拟、思考中自己感悟、内化知识,而不能照本宣科硬性灌输。
2.教什么?即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目标
任何一节课,教学开始阶段都存在着知识的衔接和学生情感投入的问题,尤其在学生最初集中注意力时间,中职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在课堂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通过设疑,促进学生思考;利用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借助观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农产品促销教学设计为例。
认知目标是了解促销的策略及方法;
能力目标是能够结合当地农产品制定具体的促销策略;
情感目标是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合作、互助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激发学生对营销的兴趣和增强将来从事营销工作的信心。
3.怎么教?即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课程导入——凤头:引入清晰,目的明确,快速有效、吸引注意;过程——猪肚:解决几个问题:是否能人人兼顾?是否考虑差异性?是否能解决重点?是否能突破难点?是否有学法指导?课尾——豹尾:依托重点提炼升华,运用情感启迪深化,拓展链接课后迁移,巧妙答疑首尾呼应,树立榜样画龙点睛。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任务法”和“分组法”设计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务法驱动”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明确任务以后,通过分组,在学生自己围绕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可给予指导,增强了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农产品促销教学设计为例:
经事先调查把学生按照生源地分为四个团队,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组建模拟团队。每个团队指定一名队长,由队长迅速组织本团队成员坐在一起,领取一张4开的白纸和一盒彩笔,结合各地的农产品,根据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拿出促销的方案,写在白纸上。完成后粘贴到黑板上,各团队推选一名代表讲解,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最后根据各团队的促销方案,由师生共同点评各团队的优缺点,并共同归纳出产品促销的概念以及促销的常用策略和方法。
仍然以团队为单位以情景模拟、实战演练的方式展示不同的推销技巧。
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场景:
A:柜台推销笨鸡蛋 9元/斤
B:展销会推销苹果5元/斤
C:到超市推销新鲜的菜花2元/斤
D:上门推销大枣25元/斤
做成题签,由各队队长来抽签,然后每组选2名同学交叉扮演推销人员和顾客(客户)。以现场演练的方式,比一比哪个团队的推销方式更为消费者喜欢,更具有技巧性。由其他三个团队点评,教师点评打分的方式分出胜负。
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所在地特色农产品通过模拟团队促销演练,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互动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现眼、脑、手、口并用,并能在模拟过程中有所感悟。
4.怎样教?设计学习环境和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环境设计即课前准备营造气氛,贴近企业情景导入,手脑联动做学合一,评价反馈收获感悟。
学习评价设计:评价什么,才能改进,评价只停留在教学的某个环节,还是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很显然答案是后者。四种评价的方式:项目评价法、量归评价法、学习过程评价以及学习成果评价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可见,学生的成绩由技能训练的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根据课程目标设置评定标准,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依据考核方案在学习训练过程中评定成绩,使理论、实训、考核三者同步进行。
教学设计是一项发挥教师才智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造性工作,教师要能够针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探索“理实一体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运用到课堂中,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它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弘.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教案设计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5).
[3]周宁.理实一体化教学在电力拖动中的应用浅谈[C].职称论文,2012.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一般分析
农产品流通规模分析。农产品商品流通中,农产品物流占有重要位置。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这些农产品的70%-90%均要通过流通渠道进入全国消费市场,需要强大的流通渠道和完善的流通网络来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所谓农产品商品率即农产品总量中进入流通与交换的比例,商品化率的高低一方面决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规模和效率,另一方面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又影响其商品化率的水平和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不断提高,截止2009年底,东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率平均水平达到了90%(顾二雄,2007),西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率平均水平仅仅60%。
二、农产品商品化率与流通渠道效率的互动分析
农产品流通包括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和销售五大环节,流通渠道成员均为流通主体,流通产品的规模、质量和品种等是流通渠道的客体,各个环节的运行都将影响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农产品市场客体的发育成熟度实质上是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随着农村剩余产品的增多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不断提高。同时,不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顺序,基本上遵循需求弹性和渠道导向的原则。需求弹性大的产品先行商品化;需求弹性较小的农产品后行商品化。农产品商品化后要实现其价值必须有合适的流通渠道将其输向市场,不同品种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还取决于该农产品后向关联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棉花、蚕茧的商品化率仅仅50%多,而粮油为80%,仅仅从需求弹性性质上难以解释,其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加工工业和流通渠道建设的差别上。渠道导向型的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高达90%,而农户自身消费比例高的非渠道导向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仅仅30%(王合庆、严建科,2005)。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问题的实证分析
流通渠道主体规模问题。作为流通主体进入市场、开拓市场、沟通供求关系,需要规模、质量、品牌以及各种营销手段,需要能够把握农产品的市场状况,显然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农户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条件。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进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的个体户,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企业依然较少。我国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单位进行,经营规模小,户均经营耕地面积为7.94亩,户均销售粮食为1047.34公斤、猪肉97.62公斤、禽蛋55.48公斤,是世界上最小的农户(艾云航,2004)。这种规模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还是流通均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流通渠道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的组织化程度又可以理解为渠道系统化,任何一条流通渠道,都包括若干的渠道成员,这些成员合作完成商品的传递过程,而这些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就表现为流通渠道的组织化。因此,流通渠道基本要素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构成了渠道的组织形态,决定了其组织化程度。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成员数量众多,规模层次不齐,以小规模为主,且各自孤立,呈现低组织化程度,承担主要责任的农村经纪人组织规模较小。
流通渠道效率低。渠道效率是指一定量的渠道投资所带来的销售额和利润额。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研究,从时间继起的角度看流通效率用流通时间的长短来测算,从空间并存的角度看流通效率可以用流通的资源配置情况,即流通的半径和流通的费用来测算。首先,农村流通时间总体偏高。从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流通时间比较来看,农产品的流通时间呈下降趋势,但是从绝对值上仍然处于高位,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的中介成员过多,产销流通链条过长,且流通渠道各成员之间的配合不力引起的,每个流通环节都要耗费交易时间,所以流通时间长。其次,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小。农产品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和分散性等特点,而消费者对农产品具有全面普遍性、多样性、变化性的需求,因此各种农产品需要经常在不同区域进行运输流通以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这些特点限制了流通半径,造成农产品在产地市场供过于求,而在销地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的市场分割局面经常出现。
流通费用高与费用结构不合理并存。如图1、图2所示,农产品流通费用总量可以通过与其它非农产品流通费用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流通费用的结构状况从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个主要方面占比情况测算。总量来看,农产品流通费用增长率较快,与其绝对额发生增长矛盾,属于偏快性低效率增长。如我国粮食产品的生产价格跟国际市场比较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但是他们在流通、外贸领域中至少增加了30%的成本;而对于非粮食类的生鲜农产品,中间渠道费用远远大于生产成本。结构对比可以说明,农产品流通费用中的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偏高,说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的管理存在问题。
农产品流通渠道所依赖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道路建设滞后。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道路的70%以上属于路面宽7米以下、没有任何交通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或坑洼不平等各种隐患的乡村道路,在西部一些偏远的农村甚至没有公路建设。总体来讲,农村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二是农产品运力不足。首先是农村总运力不足,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占总运输量的20%;其次缺乏农业运输专用技术设备、技术装备落后。专用运输工具极为缺乏,致使一部分易腐产品积压在产地,造成20%的货物交付前腐烂变质。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较好的运输方式,适宜于农产品运输,但我国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无法大规模运用。三是储存条件不足。有些农产品从生产、采购到终端消费需要多次储存,以调节产需和供求平衡。目前,我国农业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合理、不科学、规模小,且仓型与机械设备水平低,储存方式与运输方式不适应,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四是流通加工水平低、设施落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大多数产品需要进行整理、分级、分类、烘干、散热、消毒、防腐包装等处理,而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在这些方面的作业能力不足。以烘干为例,国家每年收购的高水分原粮,利用干燥设备仅仅能够处理四分之一,大部分原粮依靠人工晾晒,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效率低下。
四、基于重庆市研究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大中型连锁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加盟,使农产品流通正逐渐培育起现代化方式,但是重庆市农村各个流通环节的主体组织化程度偏低、批发市场发育水平低的局面,抑制了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步伐。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虽然已经实现了比较细致的分工,但是流通环节过多、规模偏小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不相称。因此,构建并完善农产品流通模式至关重要,对此重庆市进行了具体探索。
模式一:启动了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渠道模式。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新模式主要是采用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超对接方式,大中型流通参与农产品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基地并贴牌,同时通过消费需求信息指导农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模式。2008年全市万村千乡承办龙头企业通过基地直采、直建基地、贴牌销售、引导农民以物易物等方式,共收购价值500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从2008年开始,组织开展各类农商对接推介洽谈会、网上农产品购销对接会,通过产销直接见面,达成各类意向成交金额11.6亿元,实际成交3.8亿元,深受农产品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欢迎。
由于受到传统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我国商品流通渠道、方式、体系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的局面,农产品商品流通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在流通渠道方面,农产品流通渠道中渠道成员之间的资源占有不平衡,导致渠道间成员的依赖关系呈现出多种形态,从而影响流通渠道的效率,致使农产品流通的低效率、高成本;农产品流通渠道受农村基础设施的影响,如交通、通信、技术等落后,物流供应链建设和市场信息难以准确对接;农村流通渠道中介主体过多与发育滞后,产销流通链过长,每个流通环节的交易费用和交易时间严重超长,导致农产品流通的牛鞭效应,影响农产品的流通效能。同时,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和分散性等特点,而消费者对农产品具有全年普通性、多样性、变化性,因此各种农产品需要经常在不同区域进行运输以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要。农产品流通渠道组织化程度低,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提高了流通费用,造成农产品在产地市场供过于求、贱价销售,而在销地市场却供不应求。在新农村建设形式下,研究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创新问题,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使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同时可以提升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有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一般分析
农产品流通规模分析。农产品商品流通中,农产品物流占有重要位置。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这些农产品的70%-90%均要通过流通渠道进入全国消费市场,需要强大的流通渠道和完善的流通网络来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所谓农产品商品率即农产品总量中进入流通与交换的比例,商品化率的高低一方面决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规模和效率,另一方面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又影响其商品化率的水平和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不断提高,截止2009年底,东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率平均水平达到了90%(顾二雄,2007),西部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率平均水平仅仅60%。
农产品商品化率与流通渠道效率的互动分析
农产品流通包括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加工和销售五大环节,流通渠道成员均为流通主体,流通产品的规模、质量和品种等是流通渠道的客体,各个环节的运行都将影响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农产品市场客体的发育成熟度实质上是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随着农村剩余产品的增多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着农产品商品化率不断提高。同时,不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顺序,基本上遵循需求弹性和渠道导向的原则。需求弹性大的产品先行商品化;需求弹性较小的农产品后行商品化。农产品商品化后要实现其价值必须有合适的流通渠道将其输向市场,不同品种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还取决于该农产品后向关联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棉花、蚕茧的商品化率仅仅50%多,而粮油为80%,仅仅从需求弹性性质上难以解释,其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的加工工业和流通渠道建设的差别上。渠道导向型的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高达90%,而农户自身消费比例高的非渠道导向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仅仅30%(王合庆、严建科,2005)。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问题的实证分析
流通渠道主体规模问题。作为流通主体进入市场、开拓市场、沟通供求关系,需要规模、质量、品牌以及各种营销手段,需要能够把握农产品的市场状况,显然分散、小规模、兼业化的农户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和条件。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主体主要是农户和进行农产品批发与零售的个体户,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企业依然较少。我国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单位进行,经营规模小,户均经营耕地面积为7.94亩,户均销售粮食为1047.34公斤、猪肉97.62公斤、禽蛋55.48公斤,是世界上最小的农户(艾云航,2004)。这种规模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还是流通均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流通渠道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渠道的组织化程度又可以理解为渠道系统化,任何一条流通渠道,都包括若干的渠道成员,这些成员合作完成商品的传递过程,而这些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就表现为流通渠道的组织化。因此,流通渠道基本要素渠道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构成了渠道的组织形态,决定了其组织化程度。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成员数量众多,规模层次不齐,以小规模为主,且各自孤立,呈现低组织化程度,承担主要责任的农村经纪人组织规模较小。
流通渠道效率低。渠道效率是指一定量的渠道投资所带来的销售额和利润额。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研究,从时间继起的角度看流通效率用流通时间的长短来测算,从空间并存的角度看流通效率可以用流通的资源配置情况,即流通的半径和流通的费用来测算。首先,农村流通时间总体偏高。从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流通时间比较来看,农产品的流通时间呈下降趋势,但是从绝对值上仍然处于高位,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的中介成员过多,产销流通链条过长,且流通渠道各成员之间的配合不力引起的,每个流通环节都要耗费交易时间,所以流通时间长。其次,农产品的流通半径小。农产品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和分散性等特点,而消费者对农产品具有全面普遍性、多样性、变化性的需求,因此各种农产品需要经常在不同区域进行运输流通以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这些特点限制了流通半径,造成农产品在产地市场供过于求,而在销地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的市场分割局面经常出现。
流通费用高与费用结构不合理并存。如图1、图2所示,农产品流通费用总量可以通过与其它非农产品流通费用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流通费用的结构状况从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个主要方面占比情况测算。总量来看,农产品流通费用增长率较快,与其绝对额发生增长矛盾,属于偏快性低效率增长。如我国粮食产品的生产价格跟国际市场比较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但是他们在流通、外贸领域中至少增加了30%的成本;而对于非粮食类的生鲜农产品,中间渠道费用远远大于生产成本。结构对比可以说明,农产品流通费用中的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偏高,说明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的管理存在问题。
农产品流通渠道所依赖的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道路建设滞后。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村道路的70%以上属于路面宽7米以下、没有任何交通警示标志等安全设施、或坑洼不平等各种隐患的乡村道路,在西部一些偏远的农村甚至没有公路建设。总体来讲,农村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二是农产品运力不足。首先是农村总运力不足,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占总运输量的20%;其次缺乏农业运输专用技术设备、技术装备落后。专用运输工具极为缺乏,致使一部分易腐产品积压在产地,造成20%的货物交付前腐烂变质。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较好的运输方式,适宜于农产品运输,但我国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无法大规模运用。三是储存条件不足。有些农产品从生产、采购到终端消费需要多次储存,以调节产需和供求平衡。目前,我国农业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合理、不科学、规模小,且仓型与机械设备水平低,储存方式与运输方式不适应,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四是流通加工水平低、设施落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大多数产品需要进行整理、分级、分类、烘干、散热、消毒、防腐包装等处理,而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在这些方面的作业能力不足。以烘干为例,国家每年收购的高水分原粮,利用干燥设备仅仅能够处理四分之一,大部分原粮依靠人工晾晒,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受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效率低下。
基于重庆市研究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城市大中型连锁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的加盟,使农产品流通正逐渐培育起现代化方式,但是重庆市农村各个流通环节的主体组织化程度偏低、批发市场发育水平低的局面,抑制了农产品现代化流通的步伐。传统的农产品流通虽然已经实现了比较细致的分工,但是流通环节过多、规模偏小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不相称。因此,构建并完善农产品流通模式至关重要,对此重庆市进行了具体探索。
模式一:启动了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渠道模式。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新模式主要是采用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超对接方式,大中型流通参与农产品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基地并贴牌,同时通过消费需求信息指导农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模式。2008年全市万村千乡承办龙头企业通过基地直采、直建基地、贴牌销售、引导农民以物易物等方式,共收购价值5000多万元的农副产品;从2008年开始,组织开展各类农商对接推介洽谈会、网上农产品购销对接会,通过产销直接见面,达成各类意向成交金额11.6亿元,实际成交3.8亿元,深受农产品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欢迎。
模式二: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流通方式包括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是否完善。重庆市正在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立了农产品各种检测和信息制度,如农产品价格交易库存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为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化等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保障;物流配送以及冷链中心的逐步完善,使得农产品的鲜活程度逐步提高,并与周边省市进行交通方面的接轨,如相互减免相关产品运输的路桥费等。
模式三:加强流通主体培育,促进了农村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多样化。农产品可以通过批发交易市场、农村经纪人和贩运大户等进行销售和流通,重庆市农产品流通中着重于各类方式和各种主体的培养,使农产品流通多样化,这样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重庆市各类批发市场48家,交易额340亿元,较上年增长24.8%。全市各类农贸市场达到1500个左右,城市鲜活农产品消费的主渠道依然是农贸市场。同时,农村经纪人对重庆市农产品流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些经纪人主要来源于农村居民,专门从事农产品收购和长途贩运,全市各种农产品经纪人和贩运大户共达到31698户,某些地区的某些农产品销售中经纪人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R].中国合作经济,2004.8
2.万典武.对发展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五点看法[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12
3.程国强.中国农产品贸易[J].管理世界,2005.10
4.丁声俊.以民为本统筹发展农村商品流通[J].中国供销合作社,2004.11
5.黎元生.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一、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及运行特征职称论文
当今,开发性金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因其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即新古典经的特性,导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即亦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对于金融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就需要开发性金融机构来校正,以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的有机统一。于是,开发性金融应运而生。
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坚持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自身的融资优势相结合,通过融资推进社会各方共同进行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以建设市场的方式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开发性金融通过建设市场,把资金以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推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融资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健康运行体制和协调合作体制,从而把经济效率和增长大幅放大,在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稳定中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按照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要求,积极开展开发性金融实践的探索,明确了把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与开发银行融资优势相结合建设市场的方向和路径,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在实践中,大力推动银政合作,共同构造市场化融资平台,实现了项目“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全过程,形成了金融财政良性互动、共同拉动地方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1]。
一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由政府拥有赋权经营,体现的是政府意志,作用于市场机制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贷款投向始终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二是优惠性。开发性金融的政策性决定了其融资领域是不易或不能获得金融支持的领域,贷款期限长,贷款额度大,而且提供的贷款条件比商业性金融更优惠。三是引导性。由于开发性金融主要是贯彻国家的政策意图和战略目标,一般有政府方针政策支持,对商业性金融具有引导作用。当开发性金融投贷某领域后,商业性金融机构就会降低对该领域项目的审核门槛,加大对此领域信贷的投放,从而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目标的重点产业的放贷。
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开发银行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引导社会资金用于重点建设,促进融资体制建设和信用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投向电力、铁路、石油石化、公路、通信、高新技术等产业,并支持了包括三峡、京九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走出去战略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发性金融通过巨额的、持续的直接信贷扶植,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通过贯彻国家宏观政策,克服市场失灵,主动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弥补市场机制配置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将金融资源投放于商业性金融不予投入或无力选择的领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及金融需求分析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战略定位海南省要建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
但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海南岛旅游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如海南省旅游产业总量较小,发展速度较慢,效益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底子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人文社会环境尚待改善等问题,还在阻碍着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解决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资金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和地方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介入,特别是需要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培育市场化的解决机制引导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信用的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将市场融资推动和政府组织增信相结合,不断运用和放大国家信用在物质生产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将成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金融支持[3]。
三、开发性金融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路径有模式
(一)规划先行,支持国际旅游岛科学发展
规划先行是开发性金融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发性金融的践行者的国家开发银行,倡导“规划先行,融资推动”,将规划列于融资之前,规划是开发性金融业务发展的基本模式。规划先行是由开发性金融的开发性特点决定的。
开发性金融通过规划先行,整合各方资源,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提升区域发展度、产业发展度、社会发展度、市场发展度,通过规划,突破当地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技术及制度约束,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与政府及客户合作编制规划,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设计信用结构及平台,成批量、成系统地构造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就必须合理规划,解决有限的资源供给约束的矛盾,实现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一是旅游岛建设要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卫生、医疗、供水、垃圾处理、轨道交通、机场等,是旅游业发展和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社会性、公益性的特点,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必须超前规划。景区度假区的合理布局、各市县旅游服务定位、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度假区配套等等都要强调规划的引领作用。强调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投资,立足国情、国际视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统筹。
开发性金融的规划先行优势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得以体现,把金融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体现到旅游基础设施融资上。通过技术援助贷款、规划贷款、规划费用等形式支持海南省做好各层次规划,通过资金支持解决国家旅游岛建设中的规划资金约束问题,支持《三亚海棠湾规划》、《南山产业园规划》、《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纲要》、《海南城乡一体化规划》、《海南省中西部地区城乡规划和旅游区建设规划》等,并配合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十二五”规划编制重大项目的系统性融资规划,国家开发银行在多年的规划实践中建立了系统的规划组织推动体系,包括总行规划局、分行规划发展处、总行规划院和分行规划院等。拥有丰富权威的专家资源,并与国内多家顶级研究机构建立了规划合作平台,并深度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重点规划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开发性金融通过系统性融资规划支持国家旅游岛建设,打通规划项目与项目开发的之间的隔阂,前期介入项目,保障规划项目的资金落实,从而保障整个规划的实施。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
据有关研究,我国基础设施对GDP的贡献率至少为0.5个百分点,而社会效益是其他投资的3~4倍,远高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因此,基础设施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先行资本,必须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对于创造优良旅游发展环境,建设国际旅游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夯实海南省发展基础,海南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组织推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自2000年开始,国家开发银行与海南省政府先后签订了7次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通过共搭平台、共建制度、共筑诚信、共享发展,推动海南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开发性金融积极参与并支持这些重大项目融资,按照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和模式,把地方政府的组织增信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融资融智优势相结合,搭建地方投融资平台。海南省政府成立了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在全省已建立两级政府融资平台29家,先后为东环铁路、西环铁路、海口绕城高速、三亚绕城高速、农村公路、城乡电网改造、全省垃圾污水处理设施、160万吨造纸等一批支撑海南省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海南省基础设施的改善、重大项目的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发展。
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至2012年共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国际旅游岛建设初建成效,启动并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并开工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基本完成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国家开发银行是中长期信用银行,具有长期、集中、大额的融资优势,具有基础设施领域融资支持的经验和团队,能够为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开发银行具有“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的组织架构,拥有投、贷、债、租等综合金融功能,能够为国际旅游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三)发挥资金虹吸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
近年来,海南省金融呈现复苏,但海南省金融业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的问题,地方金融抑制问题更为严重。从2000年至2008年,海南省存款占GDP比值逐步加大而贷款占GDP比值在下降。这说明海南省地方汲取金融能力在逐步增强,而本地实际掌控金融资源的能力在下降。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就是本地银行大量汲取本地资金,通过拆借给总行,令资金流向富裕地区。本地资金沉淀不足,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本地资金投入少。而开发性金融不同于一般商业金融,能将从省外汲取的发债资金用于省内建设,同时发挥独特的资金虹吸作用,放大资金效应,引导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在改善地方性金融抑制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平台建设和市场建设,为吸引其他资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打通了社会发展瓶颈领域的融资渠道。比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国家开发银行的大力支持,开发性金融发挥了资金的导向作用,境内外的机构投资者、民营资本已开始在开发银行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国家开发银行还通过组织银团贷款、管理资产等多种方式,吸引其他商业银行参与煤电油运等瓶颈领域的融资,国家开发银行有效地发挥了资金导向作用,实现了融资结构的调整。
开发性金融通过开展组合融资,拿出部分电力、公路、城市基础设施等优质项目,让商业银行资金介入,共享开发性金融成果,吸引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引导它们的资金也能流向重点行业、瓶颈领域、重点地区的建设,保证了这些行业、地区的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目标。
国家开发银行目前已经投资中非发展基金等11支基金和5家基金管理公司,基于这一优势,可以考虑建立“海南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参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基金的基金”(或叫母基金)的方式,通过政府的有限资金吸引其他非政府资金,共同组建专业投资机构,选择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投资运作,重点投向重大旅游基础设施、景点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政府资金在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示范和放大效应,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资本多元化模式。
(四)信用制度建设,改善海南省信用环境
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就是不断解决资源稀缺性的过程,而信用则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跨期配置的关键因素。在海南省发展中,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制度缺损和市场失灵比较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使海南省信用受损,使金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曾一度成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重灾区。近年来,海南省金融业整体风险趋小,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但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金融基础来讲,海南省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健全,资金的稀缺依然是制约海南经济发展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瓶颈,因此要加强信用建设和市场建设。政府作为主导者可以在构建社会信用管理体制中起到主导地位作用,但政府主导的市场信用体制与依据市场发展内在规律建立起来的市场信用体制会有差异,容易潜伏和累积全局性风险。这主要因为全局性风险通常与政府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政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政府不宜过多的直接参与和干预,开发性金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坚持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和自身的融资优势相结合,通过融资推进社会各方共同进行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融资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健康运行体制和协调合作体制,从而把经济效率和增长大幅放大,以建设市场的方式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4]。
开发性金融正是在融资推动市场信用体制方面形成了成功范例。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在开发性金融实践中较早提出和应用“信用发展程度”(简称信用度)这个概念,并且形成一套市场信用发展度评价的方法和指标。[5]所谓信用度就是一个地区的市场信用发展程度。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客户的信用观念及法律意识、法人治理结构、信用结构质量、信用发展前景和融资多元化等五方面的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发展状况,确定信用发展度等级。在实践中,信用发展程度可以分为很多信用等级,且每个等级和资本投资使用效率都有线性函数关系。根据市场信用发展的状况,将信用发展度级别设置为启蒙、起步、构建、成型、成熟五类,并细分为十二级,即启蒙为C、BB级,起步为BBB-、BBB、BBB+级,构建为A-、A、A+级,成型为AA-、AA、AA+级,成熟为AAA级,评价指标重在对客户信用发展程度升级进行预测、建立升级的标识及完成时间表,促进市场信用体制建设。
开发性金融利用政府信用的高能量培育微观和基础制度建设,培育信用体系,以此作为支持信贷融资的信用平台。开发性金融在微观制度建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推进信用建设[6]。微观制度方面,开发性金融通过融资推进项目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和财会管理制度的建设,弥补制度缺损,使得微观主体能够更好地参与经济的运行,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其包括综合的法律体系、交易规则和技术、支付和清偿系统、规制与监管制度、透明度原则与会计准则、破产法规与合同强制履行机制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等,其核心是金融交易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和信用环境。开发性金融把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有效地支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元.做好科学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光明日报,2009-06-26.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R].国务院,2010-01-04.
[3]王年生.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N].海南日报,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