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4:0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重点工程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1电力工程技术在电源领域的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为电网建设中的各种相关设备提供电源,具体包括恒频、变频的交流电、直流电。在实践中,变电所既可以使用直流电源,也可以使用变流电源;一般采用直流电源给蓄电池充电;小型或者大型计算机采用高频的开关电源。
1.1.2电力工程技术在数电中的应用电网对于电能的稳定性以及电网稳定的工作状态要求比较高,要达到这种目的,需要电力工程技术中的无功补偿技术以及谐波抑制技术来配合和支持。为了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电力工程中也要不断研发出新的装置,例如,薄型交流变化器以及超导无功补偿装置等。
1.1.3电力工程技术在发电中的应用电力工程技术通过电力以及电子设备来实现电能的转化和控制,既降低了能源消耗,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适应当代的新技术。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半导体的功率原件提高了容量,并且向着耐高压以及特高压的方向发展。
1.2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1.2.1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在电网中应用该优化技术需要建立的基础是电能的质量等级划分以及评估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供用电的经济性能,建立用户经济型评估体系以及技术等级评估体系,促进电网建设向着既优质又经济的方向发展。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电力工程技术,即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以及连续调谐过滤器关键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能的质量,降低了电能的使用成本。
1.2.2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系统在输电过程中采用直流电,但是在很多其他环节上都采用交流电。采用该项电力工程技术通过利用控制器来实现逆变的工作状态或者整流的工作状态。换流器在质量比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中通常是由若干可以关断的元件构成,该换流器具有较高的电能使用经济效能,并且有利于提高电能输送的稳定性。该换流器的应用比较广泛,既可以在远距离的直流输电工程中应用,也可以在近距离直流输电工程中应用,还可以为孤立的地域供电。目前为止,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远距离输电中,并且正在向着更大容量与更远距离的工程发展。
1.2.3能源转换技术节能减排是当前能源使用的主流指导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电能能量的转化是电能方面的低碳经济能源的核心所在。当今社会,风能以及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已经广泛成为能量转换的新能源,并且正在探索其他新能源。
1.2.4柔流输电技术低压和高压输变电是我国的电网建设的主要基础,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输进新的清洁能源,并且要实现能源的隔离,柔流输电可以实现上述要求。柔流输电是将先进的控制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来实现控制和调整电网中的各种参数,达到促进电网稳定运行的目的。在电网的建设中,柔流输电技术的使用不仅降低了输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同时也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输送电力的能力。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当中的具体的应用
第一,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中,从电能的角度来看,对其进行质量的优化是比较重要的。通过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对电能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并通过一定的评估和判定方法,从而可有效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将对用电的经济性的原则纳入到质量优化的范围之内,从而对供电的接口方式进行合理确定。由此,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在电能的使用过程中构建合理的电能质量评估体系和客户评估体系。同时,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的法律、法规,促使智能电网建设经济化、智能化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柔流输电技术。电力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微处理作为基础的基础,同时结合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从而成功实现柔流输电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其中的交流输电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在电压过程中采用电子技术,着需要引入大量的清洁能源,并对其进行隔离。因此,通过将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融合的方式,可有效的提高对电网中各种参数的调节,并增强整个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还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降低整体的电力消耗,提高输电网络输电的能力。
第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直流输电系统当中,交流电则被应用在各个不同的环节。但是在对用户进行供配电的过程中,则需要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的方式。因此,为实现将逆变或换流工序,则需要充分的发挥换流器在转换当中的作用,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所谓的换流器则是通过采用一些具备管段功能的原件,通过该设备实现对电能输送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实践中通常也将该技术应用在长距离的输电线路中,从而将电力输送到比较偏远的山区。而此技术也被更多大容量和更远距离的输电工程所应用。第四,能源转换中的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其最为根本的目的则是降低当前的碳排放量,最大程度的提高电力公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当中泽水通过降低整体的损耗和污染。同时在对电能的转换过程中,通过运用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电力工程当中的技术实现更新,更好的实现对新能源的利用。如当前内蒙古、新疆等通过风能的应用,实现将风能发电与全国电力输送并网,其中电力工程被大量的应用在其中。
3重要电力技术的应用
3.1常规电力技术的应用
当前在企业的电力供应当中,因为电力负载对电压的变化和电源突然中断非常敏感,而如果供电系统当中的电源在不稳定或者是出现断电的情况,则很可能给公司带来电力的负载带来很大的知名危害。因此,针对这类问题,通常制定不同的常规供电的方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3.2并联补偿的应用
当前智能电网中,无功补偿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尤其对电力工程技术当中。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的解决在电力设备当中出现的脉动负载而导致的各类问题。因此,先进电力设备的应用,可以保证电力工程运营的稳定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当项目完成可研阶段后,就进入了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设计能力直接决定了设计的质量。目前的变电站设计都采用智能变电站设计理念,更趋向于自动化技术,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长远效益。建设单位应积极参与设计的全过程,抓住控制与管理的重点。严格审核设计质量,明确设计功能,不仅能合理控制投资,还会提高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功效。
2.1抓住源头,优化设计方案变电站工程设计始终贯彻“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这一主线,大力推广“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和标准化工艺),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特别要对总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地基处理等方面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通过方案优化,节约大量资金。例如某110千伏变电站工程设计采用通用紧凑型智能变电站。普通110千伏变电站需要占地15亩左右,而目前的紧凑变电站占地只需要9亩。不仅如此,智能紧凑变电站目前大都采用GIS组合电气设备,户外一次电气设备只有变压器、GIS组合电气、电容器等主设备,不但节省了占地,而且简化了施工工艺,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大量投资。
2.2实行限额设计,严把审核关限额设计是是造价控制的有效手段。设计阶段应按照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技术原则、工程量和设备材质标准为依据进行限额设计,对一个110千伏变电站来说,分解到土建工程、电气工程、调试工程等,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可实现对设计深度和技经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不易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可参照设计规范和通用设计或类似已建工程的实物工程量确定。对于一个110千伏变电站来说,投资在3000万左右,很难不发生设计变更,特别是土建施工,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设计审批流程,严把校核关,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实现变电站造价的有效预控。
2.3树立考核激励机制,引导设计增强投资节约意识树立考核激励机制是管控设计的重要手段,从前期签订的设计合同中予以明确考核激励的条款,在结算中再根据激励考核的条款进行结算,保证了对设计全过程的管控。建设单位要引导设计增强造价控制的意识,把投资效益作为激励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设计单位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而节省了投资,可约定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如因设计原因引起投资控制不力,在扣减设计费的基础上,还应给予经济惩罚。
3项目招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是在选择技术竞争为前提的情况下,以合理的造价来择优选择施工企业的一种机制,是降低变电站建设造价的有效途径,为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提供了依据。
3.1固化清单标准格式,坚持工程量清单招标目前,电力系统内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模式进行招标,有助于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设计单位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行“量”和“价”分离,综合单价不能调整,工程量可根据实际变更,淡化了标底的作用,从根本上杜绝了过去招标价以批准概算或预算下浮的模式,使得招标的结果更趋向于合理、公正。施工招标中应尽可能采用施工图招标,更接近实际,使中标价更接近实际造价,减少因招标文件原因而导致的施工方费用变化较大。
2010~2012年三年项目共完成更新改造泵站60座、装机3178kW、机井111眼、防渗渠道90.86km、渠系配套建筑物5641座、疏浚沟渠土方161.35万m3、高效节水灌溉100hm2,共计完成投资9600万元。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中沟及中沟以上建筑物配套率和完好率达100%,田间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90%,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粮食产量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1.2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为产业配套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助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土地产出能力,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从4.68万hm2提高到5.55万hm2,占耕地面积比重提高18.54%,达到70.79%;节水灌溉面积由2.57万hm2提高到2.83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51%;粮食总产量由59.93万t提高到66.14万t,粮食亩产由509.39kg提高到565.41kg,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1%,农民人均增收178元。
1.3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项目实施后,水利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灌溉水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缓解了水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增加了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随着地面拦蓄工程的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减少了坡地冲刷及水土流失,使田间土壤能够保持一种适宜的环境,对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4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项目区的综合潜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项目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改变乡村面貌。项目的实施不断扩大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农民获得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带来的效益,并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促进了农业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扩大内需等政策的指导下,有助于引导和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推进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促进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主要做法
为真正把重点县建设这件强基础、惠民生、管长远的好事办好,确保农民长期受益,新沂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学设计规划、积极筹措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落实管护责任,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作为农村水利的核心工作来抓,作为民生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来落实。
2.1领导机构完善
责任机制有效落实新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并将重点县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一是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财政、水利、审计、农业、农开、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关系的协调、资金的调度和筹措等工作;二是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出台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细化建设任务和目标,制定工作措施;三是各项目镇(街道办)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主抓,主要解决工程实施前的清障问题、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四是成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处,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等工作。这些机构的成立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扎实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2.2规划设计科学
项目建设重点突出以《新沂市农田水利规划》、《江苏省新沂市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为依据,建设处人员全面深入到镇村,广泛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精心调研规划,结合当地水资源现状和产业结构需要,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建设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质量第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充分满足农民的需求,重点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建设制度健全
工程建设质量优良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及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和建设管理细则等文件要求,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竣工验收制、农民义务监督制。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施工,严格履行建设程序,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以及工程竣工验收关四个关口,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审计单位控制、政府部门及受益群众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2.4资金管理规范
财政配套足额到位在竞争立项之初,新沂市财政就明确承诺,地方配套资金全部由市财政解决,市财政每年配套1000万元,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不让老百姓出一分钱,不增加农民负担。一是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江苏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补充规定要求执行,设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资金专款专户,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二是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按工程进度分期分批提报,按合同约定,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监理工程师计量审核,建设处同意后,由国库集中支付。严格按合同规定和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并将支付资金的10%作为保留金,待工程运行一年复验合格后拨付,以保证工程质量。三是加大工程资金使用的公开力度,及时将工程建设及资金使用情况向受益群众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让项目资金运作公开透明,以保证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2.5宣传工作扎实
干群参与积极性高一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水利建设的惠农政策,重点县建设的先进事迹和带来的好处,激发大家参与重点县建设的积极性,确保项目的实施受到拥护;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区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提高项目区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意义的认识;三是积极推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聘请党员、群众代表作为农民义务监督员,为工程质量把关,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自觉性。
2.6建后管护到位
工程效益发挥长久项目建成后,及时移交当地人民政府,由当地人民政府委托村级管理,成立以村主要负责人、用水户群众代表和工程承包经营户参加的用水者协会,支持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灌溉管理。一是建立管护体制,落实管护责任。随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的实施推进,市政府办公室及时出台《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文件,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确定管护范围,规范管护标准。二是落实管护资金,保障管护到位。《办法》明确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的来源,即:管理养护经费中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由市财政、镇(街道)财政、行政村按照各三分之一的比例承担。市级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根据市水利局每年对各镇的考核结果拨付。镇(街道)级资金用于镇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村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奖补,村级资金由各行政村自筹或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各镇(街道)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资金专户,严格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保障小型农田水利管护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强化管护考核,严格考核奖惩。为加强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市政府办公室制定《新沂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对象为各镇(街道)人民政府,考核工作由市水利局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考核成绩作为考核各镇(街道)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市级补助管护经费挂钩,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工作常抓不懈。四是完善基层建设,加强行业管理。早在2005年底,体与空气充分参混,提高水体含氧量,有利于水生物生长,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建筑形象景观化
渠南灌区建设彻底摒弃过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视工程质量和功能、忽视景观形象的作法,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更注重工程形象。灌区项目建设结合生态示范镇村建设,与时俱进,在建筑物外观结构设计上,拓展思路,突破常规,聘请城市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协助水利设计单位,优化地上建筑物结构外观形象设计,注重水利工程建筑物结构形象与周边农村环境相协调,创建农村田头景观化建筑,如:渠首启闭机房仿古亭化、泵站管理房仿徽式建筑风格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按城市公园景观建筑物建设标准要求施工,打造一处工程一处景。
4灌溉用水科学化
渠南灌区不仅重视通过工程措施提高灌区节水能力,更注重通过管理措施实现节水目标。通过优化管理方式方法,科学调控水源,落实轮灌制度,不仅保证了水位流量,降低了灌溉能耗,而且提高了灌水效率。此外,在20世纪90年代末,渠南灌区成立节水灌溉技术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索水稻生长时期不同水分需求不同的规律,总结出适用于渠南灌区的水稻浅湿调控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探索和推广科学化的水稻灌溉节水技术,不仅实现了节水目标,提高了水分生产率,而且提高了水稻产量。
5管理队伍组织化
渠南灌区实行灌区管理所和用水者管理协会分级管理体制。渠南水利管理所为淮安区水利局直属准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渠南片乡镇工农业用水服务、防汛防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作任务,负责水资源调度、规费收缴、水政监察等工作。核定渠南水利管理所编制68人,实际在编60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工勤人员21人。渠南灌区用水者管理协会主要负责骨干灌排渠系和建筑物的管理,为镇村级管理协会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协助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组织管理,提高基层用水者协会管理水平。镇村级用水者管理协会负责斗渠及以下级小型配套建筑物管理,实现工程受益对象自主管理。
6工程管理信息化
渠南灌区在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尝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在2001、2002、2003年连续三年的灌区改造项目中,逐步建立了渠南灌区自动化控制应用平台,安装了头闸渠首、大兴洞、岔溪洞、平桥闸、平桥洞、涧河洞、市河洞、新市河洞、渔市洞、复兴洞等10座渠首的远程无线闸门启闭控制设备,初步形成灌区通信调度用“有线+无线”的通讯方式,实现了水情统一调度、统一管理。2014年初,淮安区水利局在河海大学技术指导下,在渠南灌区东北片的复兴镇建立视频监控信息中心站,在复兴洞、复兴东干渠渠首、东干渠一支渠首、东干渠二支渠首安装了闸门启闭远程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并铺设专用光缆进行数据传输。目前,渠南灌区规划按照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标准对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逐步建立和完善通信网络,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干渠渠首和干渠沿线支渠首及骨干建筑物管理信息化、对其他主要建筑物远程视频监控;实现灌区办公信息化、升级完善管理中心及数据库的建设、完善灌区灌溉优化调度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及管理人员专业培训等,以提高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实现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目的。渠南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业务管理能力、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减少水事纠纷、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效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水电站的建设方面也逐渐的朝着多元化和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这对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对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通过引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对机电设备的安装流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水电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1水利机电安装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存在问题
1.1预留孔洞的问题
预留孔洞出现问题一般主要是关于孔洞大小、位置尺寸的偏差以及同心度。尺寸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支撑模版的质量问题,因为在水利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用量比较大,支撑模版受到的挤压力比较大,超出了实际的承受范围,引发预留孔洞尺寸的偏差;位置尺寸的偏差一般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放样人员的操作不稳,导致对孔洞的定位和同心度等出现很大的偏差,在设备安装时很难精确的对准。
1.2电缆孔洞预留的不合理
因为水利工程的结构比较复杂多余,导致在水利工程中电缆数量非常多,少留或者多留电缆孔洞在工程的结构施工中经常发生,在遇到转弯角度比较大的地方,还需要对电缆的实际直径和尺寸进行核算,这对孔洞的布局和安排有很高的要求,而现实状况则是,电缆预留孔洞的不合理造成了电缆通过的困难。
1.3安装设备基本尺寸的偏差
设备的基本尺寸一般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度、位置、标高等。在水利工程中,方案图纸上的尺寸与现实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偏差,而设备的这些基础尺寸是最为基础性的,偏差较大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安装质量,从而使水利机电设备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1.4闸门异常问题
闸门异常是机电设备异常的主要表现。例如闸门操作方式采取液压启闭机的水利工程中,闸门的排漂门左右油缸大小差距大时,会使闸门操作卡壳,影响了机械的运行。在生产时,闸孔两侧的操作杆里液压分配不平衡,会引起电气开度仪器发生故障,多次故障后导致闸门出现异常,引起操作发卡的结果。
1.5水轮发电机组异常问题
如组合轴承在运行中漏油、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定子温升过高、大轴位移过大、机组冷却效果差、转轮接力器出现拉缸事故等。组合轴承漏油问题,可能是组合不当而产生的不良结果。因为密封不当而导致轴承端盖渗油,油顺螺纹渗出。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这种现象大多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2机电安装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规范安装工作,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
在水利工程机电安装工作中,机电安装人员要佩戴安全帽,保证人身安全。对于各种设备要按照顺序来进行安装,规范化施工,减少偏差现象,对于工程项目的供电设备开关以及控制盘要做好前期检修工作,对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进行细致排查。
2.2引进现代化施工设备
科技发展带动了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新的机电安装模式就是通过新的方式和手段,把工程安装效率作为目的的一种新途径。要加大对于新型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力度,减少不必要的偏差,确保吊装环的良好。
2.3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
机电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具体的施工情况来看,机电设备的安装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以确保调试的精确性,而土建施工则比较嘈杂,这就需要双方在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协调配合。施工人员在室内进行装修时,要给后续设备的安装提高预留孔洞的数据信息,因此,机电设备安装人员与土建施工人员两者要在施工工程的要求下协调配合,达成一致,然后制作出各自的施工方案。两者的良好配合可以大大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2.4交叉施工的协调配合
因为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大多都是在年前汛期结束后或者是汛期来临前开始施工的,这就对各个参建单位之间的配合有了更高的要求,各个参建单位在不同的工作程序中难免会出现交叉作业的现象。在实际的机电安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调整。要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案设计进行施工。要确保机电设备安装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就要按照方案设计的标准来标准化施工,严格按照安装的顺序,以及方案设计技术,最大化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②常规化安装。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时,要按照常规方式,以一定的顺序进行,根据每一种设备的具体要求采取合适的作业,在遵循正常顺序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每一工序实施的准确性和良好性。
2.5其他处理措施
组合轴承漏油可通过更换轴承盖密封圈,在大轴法兰与镜板的连接螺栓部位加一个铜垫,从而达到止漏的目的。就定子引出线电缆外表皮破裂问题来看,可将其临时包扎起来,并在电缆支架垫上橡皮,但是应急之后必须进行更换。定子温升过高时,必须观察到是哪一个发电机定子线圈温度过高,可通过拆除导风板等方法把风机马达容量加大,定子温度便会有明显的改善,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如果出现大轴位移过大,可在安装过程中大轴盘车,达到规范或厂家规定的要求,使径向位移减小到安全范围。然而机组冷却效果差却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目前尚未确定改造方案,目前只有暂时采取限负荷运行的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是一项综合复杂的项目活动。机电设备安装当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改正措施。水利工程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质量及安装质量,避免缺陷问题的出现,保证机电设备的健康运行,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齐奔,吕淑峰.水利机电设备安装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182.
[2]张寓朝.浅析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问题及维护检修[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4):72-73.
(1)电子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软件的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项目管理软件P3等软件被应用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其运用主要包括了施工管理中的投标、施工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从建筑工程投标书到项目图纸,从项目开展及项目进度到施工结束中关于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这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电子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应用。(2)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施工人员考核考勤管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使得企业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加快了施工进行的速度,而且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财务监控人员可以知道经费的使用情况做出调整以控制超额支出,这样可以保证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从而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1)明确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目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工程管理系统在建筑企业中逐渐为信息技术所建立的管理系统所取代。我国加强了关于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加速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初步实现了工程作图无纸化。在建设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图纸设计、工程实施以及期间关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方面都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让建设工程的进程变的更加的顺利,这也让众多企业明确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目标。(2)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电子信息系统才可以便于更好的对建筑工程中的工程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分析。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必须要遵循将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内容与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原理来进行,以此实现对于各项业务模块之间的联合监控,调节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从而形成工作与信息技术一体化的工作环境。
(三)电子信息技术于现实的应用。
随着建筑工程在现实生活的高速发展,建立依托于网络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和办公软件的种类变的越来越丰富,出现了许多大型建设项目,并且这些大型建设项目往往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包含的内容也极其复杂,涉及到国内外设备的使用,这些往往充满了巨大的电子信息量,而且它牵涉的范围也是非常广的。这样就造成纸质文件的传输对给建筑工程的管理增加了许多繁杂的步奏,很容易导致信息出现错误或者遗失,而且其低效率、高成本的运营方式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纸质文件传输的方法就渐渐变的不为大家所采用。所以我们就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构建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方面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及网络办公系统,这样可以高效快捷的完成项目工作。此外我们可以扩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电子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应用职能,利用网络办公系统完成网络招标、网上采购、网络会议及网上资料查询等工作。
二、提高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措施
(一)寻求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支持。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们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来提供资金、技术方面的援助。通过在资金方面的补贴,以及政策上相应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可以缓解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解决因为资金到位缓慢而导致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投入减少的问题。而且在相关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产权,政府应该做出相关的保护措施,以此来维护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只有全面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才可以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管理的发展。在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中,通常要考虑到工程成本、工程进度、安全施工、等问题,并且在每个方面都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来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首先就要让传统的产业模式向着新兴集群产业模式进行转变,进而向信息化产业模式不断发展;其次要将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让其符合我国的国情,加速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
网络技术在当今时代是日新月异的,它的发展与更新的速度极快,所以在建设工程方面的电子信息化技术也因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进行更新以保证和时代接轨。而且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数据量的不断扩展,单一的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无法良好的处理建设工程管理所产生的巨大的信息数据,因此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就势在必行了。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中包括了建筑材料的信息、参与人员的信息,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等,通过将所有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机结合、整理分析,研究讨论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信息系统,以更好的为建设工程管理服务。
(四)提高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来进行,要加深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程度就离不开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用计算机来辅助项目工程的进行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并且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也会减少出现错误的几率,这对于调高施工效率,增加企业的效益也是极为有帮助的。
(五)加快全能型人才培养。
在当今社会人才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是必不可缺的。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他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全能型的人才。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学历证书方面,还体现在其掌握的各项技术的熟练程度与现实应用上面,需要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完成多种任务的人才。但是我国对于这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却不是很多,所以全能型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影响着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可忽视的要素。
四十多年中,主持了二个国家重点工程,四个省级重点工程和二十多个一般工程的土建结构设计,参加和审核了一百七十多项工程,五百多个子项工程的土建设计,绝大部分已建成。曾在总投资十亿多元的中外合资工程中,任中外合作设计项目的土建设计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与丹麦、德国、美国、日本的合作设计和对伊朗的设计技术服务工作。
一九八二年后,在《建筑技术》、《特种结构》、《水泥-石灰》等杂志及《地基处理与桩基础》国际学术会议均有专业,其中:《砌块式筒仓结构》、《空间框架的受扭计算》等内容均为国内首创,已在工程中推广使用;有的论文收入《中国建设科技文库》。2007年主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础教程》一书。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不仅能够起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职务犯罪。交通工程因工期长、工程量大,面临诸多预防难点,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交通系统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增强预防职务犯罪的针对性、有效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领域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应着力构建重大工程“嵌入式”专项预防制度,有效解决交通工程专业性强、施工期长、风险环节多等预防难点,推动重大工程廉洁运转。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展开预防:
一、运用科技手段实施监管
一是集聚监管资源。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实施勤政廉政约谈制度,参建单位承诺项目农民工工资、质量与安全及廉政保证制度。对于项目建设规模大、标段多的工程,明确项目举报途径,规定每月固定日期,项目施工单位对监理组、指挥部进行书面评价,避免其他网络反映。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管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在引进中介检测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率先取消业主代表、采取远程评标、推行廉政约谈的基础上,突出构建“制度+科技”的质量监管体系。二是突出现场监管。全面落实工程标后监管,加强合同管理,严格履约考核;同时,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建设工程管理平台,助力项目信息交流,安装现场可视系统。统一安装脸谱识别系统,确保现场施工、监理单位管理和技术力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强化一线排查。严格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充分利用第三方检测技术力量,加强现场施工检查力度,各单位工程到位检查率、功能性试验到位检查率达100%,强化工程质量要素管理,加强对人员配备、机械到位和物资材料供应的管理监督。四是构建包保体系。强化从业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质量责任追究落实,及时查处资质挂靠、弄虚作假、违法分包等严重不良行为。严厉查处现场履约能力差、质量控制不力的单位,构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包保体系,打造高效精品工程。全面实施交通工程交竣工廉洁性评估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延伸和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零容忍”实现“零风险”。
二、紧扣重点环节进行监督
原有的预防机制和预防方式,重在现场检查和宣讲教育,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深层次存在的问题,预防效果不太理想。“嵌入式”监督机制重在对易发职务犯罪突出节点的监督,通过把握突出节点,完善事前监督体系,让重要管理岗位的干部干成事,不出事。一是专家嵌入施工现场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从审计、工程质量监督、住建等行业选调16名专业人员,组建“廉政之路”预防监督员队伍,不定期随机抽取预防监督员实地查看施工现场,抽查工程项目资料,从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等角度提出意见,并就“质量、工期、安全”等问题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提问,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解答。注重抓早抓小,对于发生的细微问题及时处理,将可能发生的渎职、失职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以“零容忍”的态度实现“零查处”的目标。共开展活动11次,提出意见35条,促进监督单位及时反馈并整改。二是预防人员嵌入关键结点进行信息掌控。检察院预防干警及时收集工程建设单位曾建工程、资金支付、押金管理、项目经理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发放反馈问答卷、工地随机调查、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工程情况进行监督,了解预防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工地设立廉政举报箱,对重点人员进行风险谈话,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共收集基本信息10条,发放问答卷600余份,开展调查4次。三是检察长挂钩重点工程进行定项预防。将院领导定向联系重大工程项目专项预防和重大工程“嵌入式”监督机制有机结合,通过检察机关院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嵌入式”监督机制工作的开展。8名院领导全部挂钩重大工程,及时了解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运转情况,查找工程建设管理中制度上的漏洞,梳理其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风险源点。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预防对策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职务犯罪风险防控。
三、围绕工程质量开展预防
通过逐步推进“嵌入式”监督机制,加强各重要环节的监控,实现减少、避免工程质量事故,形成重大工程管理人员不想贪、不能贪的良好环境,推进全市工程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格规范流程,强化信息备案。工程项目启动后,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流程的要求,在各个关键接点时期内将信息报送预防部门备案,并对信息真实性负责。预防部门共接收廉政合同备案42份,收集工程变更性信息3条,排查风险源点5个,预防部门根据工程建设情况,明确预防工作重点,制定一定时期内的预防工作计划,建立台账资料,并根据备案的信息部署下一步专项预防工作。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作配合。重点工程专项预防涉及部门和行业众多,必须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才能形成预防合力。通过联防联控座谈会和联席会议的形式,在工程建设初期,明确各方预防责任,签订《廉洁工作责任书》,施工方保证工程质量,承诺不向相关人员行贿,建设方和监理方保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并预缴廉政保证金,各方保证配合支持开展预防工作。三是抓住关键环节,强化预防成效。紧紧抓住重大工程建设中易发腐败的关键接点,集中预防力量,深入分析研究职务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对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及时启动预防调查机制,运用预防建议的方式,帮助建设单位堵漏建制,防范职务犯罪发生。去年以来,共开展预防调查8次,通过务实深入的预防工作,使重点工程建设的各方切实感受到预防工作的成效。
梦想。
独山子石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股份公司总部“建设国际综合性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型建设工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建设工程是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及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
炼油部分:建设1000万吨常减压、120万吨延迟焦化、200万吨蜡油加氢裂化、300万吨直馏柴油加氢精制、80万吨催焦化柴油加氢等10套装置。
化工部分:建设100万吨乙烯、60万吨全密度聚乙烯、3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55万吨聚丙烯、60万吨芳烃、32万吨苯乙烯、13万吨聚苯乙烯、13万吨丁二烯、12万吨MTBE/丁烯-1、10万吨丁苯橡胶、8万吨SBS、2万吨己烯-1等12套装置。
公用工程部分:主要建设3台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5台410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动力站,以及系统配套项目。
该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中国石油“十一五”重点工程。工程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繁荣西部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2.5%,税后投资回收期8.77年。于2005年8月22日破土动工。
独山子石化公司在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的项目管理经验,建立了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同时也有一定的执行过程的问题。因此,根据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的利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完善过程管理的思路和做法,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2、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
现代项目管理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并且将各项目阶段的计划、实施、控制等具体管理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现代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管理中,要根据具体项目所属专业领域的特性和实现过程的特定情况,及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限制条件,将一个项目划分成各个便于管理的项目阶段,并将这些不同项目阶段的管理活动进一步划分成一系列的具体管理过程,分阶段、按过程做好一个项目的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的目标,是要在生成项目产出物(成果)的实现过程中,通过项目的管理过程去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全面总结巧年来建筑业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方法,推行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进一步规范全国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作法,促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拉,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7]。经国家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并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但系统的引进项目管理的知识还是近几年的事。
1999年11月,我国与PMI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将PMP认证引入中国时,国内知道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PMP的人很少。2000年6月中国首次PMP考试也仅有60多人参加。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大量的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等,需要大量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从各种渠道越来越多的接触到项目管理的知识,并逐渐认识到项目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的热潮。项目管理在TI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正方兴未艾,己呈星火燎原之势。因为TI行业强烈的示范作用而成为项目管理知识推广的强力推进器。如今,PMP认证与MBA,MPA文凭一样成为中高级管理人员热捧的对象。这一轮热潮的兴起大大加快了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与国际接轨的速度。
上个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论文很少。到了70年代,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趋势:有些研究成果已涉及到了图形评审技术(PERT)的应用。这个时段的研究焦点是:成本与进度控制,绩效考评,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的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本阶段的学术研究大多由政府部门主持与发起,由商业与教育机构发起的研究已有所增加。70年代末期,成本设计(design-to-cost),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己在学术论文中出现,并在80年展为一个通用的概念,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与防卫部门中。
80年代,关于项目管理的学术论文显著增长。研究专注于成本设计和生命周期成本。关于项目风险管理,成本/进度控制指标体系和挣值(EarnedValue)的概念已出现。其它涉及较多的研究范围还包括:团队建设,质量管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
到了90年代,大量的研究集中于人力资源方面,包括: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开发和激励:并有大量的文章集中于风险管理,质量管理和沟通管理。
项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有:
a.标准化的过程和工具,以及标准化的术语,有助于项目成功;
b.Web技术将在帮助项目沟通与协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c.使用被普遍接受的项目管理实践与观念将会在承包合同的要求中写明;
d.项目管理的外购服务将会被绝大多数公司所采用。
3、研究内容与方法
将按照《工程项目管理学》理论,分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目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工程管理的改进建议。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设计如下。
1前言
2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综述
2.1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综述
2.2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特点
2.3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石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及项目管理体系
3.1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概况
3.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
4独山子石化炼油乙烯工项目管理实践的分析
4.1项目管理体系结构分析
4.2HSE管理分析
4.3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4.4招投标管理分析
4.5物资采购管理分析
4.6工程进度管理分析
5总结与建议
在研究方法与思路方面,广泛收集有关工程建设有关资料,分析现有工程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以及完善工程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着眼于工程建设主要环节,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构建工程建设管理整体框架,提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对策。目的在于建立符合独山子石化公司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体系,总结出加强和完善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4、开题条件
本人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按照工商管理学院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已修业完成了相关课程和必修环节,学分达到了规定的要求,经学院考核合格,导师同意进入论文阶段。
5、时间安排
2009.02—2009.05选题、文献查阅,完成文献综述
2009.06—2009.10完成开题报告
2009.10开题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