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消费观差异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4:2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西消费观差异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西消费观差异论文

篇1

⒈网购背景

网购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国内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3月18日,世纪互联和中国银行在京正式宣布了这条消息。事隔不久,满载价值166万元的COMPAQ电脑的货柜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抵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是在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网络上生成的中国第一份电子商务合同。由此开始,因特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从概念走入应用。

1999年底,正是互联网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2000年,这些网络公司增加到了700家。但随着纳指的下挫,到2001年人们还有印象的只剩下三四家。随后网络购物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寒冬时期”。SARS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

20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了前几年当当、卓越、淘宝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民数量比20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颈也正被逐步打破。

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C2C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都分别实现了125.2%和92.3%快速增长。

网络购物年均增长50%,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在2009年实际接近1000亿。考虑影响未来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因素,总体而言利好因素更多,影响也更大,因此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

⒉网购趋势

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趋势

中国地域广阔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是被一家垄断,都会有几家进行竞争,通过市场细分和良性竞争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购物的不断成熟时,网络购物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走低价格路线,像超市一样,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种是销售高档消费商品。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生活必需品消费价格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而网络购物也会为这部分需求提供服务。因此,网络购物将会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拥有各自的客户群体,并且都可能会做得很好。论文参考,网购动因。论文参考,网购动因。

虽然目前已经有网络商家开始盈利,但是真正达到规模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经营模式上来说,网络购物会出现两种形式:一种是从传统经营模式加入到网络经营模式中来,通过网络的力量不断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给更多的人提品信息服务并销售产品,获取利润。另一种则是网络商家通过网络商店做出自己的品牌后,通过一些传统方式进行网下交易,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网民有限,顾客群体相对较小的缺陷。论文参考,网购动因。无论哪种形式,中国的网络购物都会发展成为从传统到网络,或是从网络到传统,最终统一于网络与传统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发展到最后,网络购物将不会是在商品品种和价格上的竞争,而应该是在服务上。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将是网络购物商家取胜的法宝。

⒊网购动因

网购在中国的普及率为26.2%,而在美国高达67.8%,在韩国为57.3%,网购规模的成倍增长(2008 年比2007 年增长128.5%,2009 年上半年同比2008 上半年增长94.8%)。

3.1 思维方式

人同源,却有不同的表现,人和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形成了文化文明的差异, 由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物化后形成的一系列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反映到网购上则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例如西方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觉得这东西比较实用时,就会毫不犹豫的拍下。而中国人则会左挑右选,最后也不一定买,我们注重的是挂眼科和精神上的享受。

3.2 信用观念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缺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没有形成透明度高、信息传递畅通的信息环境。二是成本收益失衡,缺乏有效的信用激励约束,守信者得不到应有鼓励,失信者得不到必要惩罚,在客观上形成对失信的纵容。

经过近150年的发展,欧美等西方“征信国家”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信用管理法律框架体系。这些法律,支撑和保障着信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我国作为信用建设的后发国家,理应学习借鉴欧美等西方“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信用立法,完善信用执法,努力实现信用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在西方“征信国家”,信用交易十分普遍,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的消费者,都有很强的信用意识。这些国家信用意识的普遍确立,一方面得益于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则与这些国家行之有效的大众化的信用教育息息相关。论文参考,网购动因。彻底解决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必须借鉴“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信用观念的普及化。如大学教育应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或课程,信用管理协会或信用管理公司应积极开展在职人员的信用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广大劳动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信用观念。

在西方国家,信用管理模式各具特色,但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民间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民间机构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却是所有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论文参考,网购动因。鉴此,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也应坚持正确的取向。欧美等国的先进经验表明,实施信用管理社会化,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有利于防止产生政府信用对个人、企业信用的挤出效应。

不良信用行为无记录,商业信誉不能通过显示系统及时地显示和表达出来,这是导致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的重要根源之一。培育社会信用,应当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商业信誉的显示表达系统,形成真正能够奖优罚劣的社会机制。因此,我国也应借鉴欧美等国有关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的做法,在先行立法的基础上,为每个自然人和每户企业配置一个根本无法伪造的社会安全号码和商业代码,确保政府部门、银行与企业客户都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个号码在网络上查询公民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当一个自然人或企业的信用不良时,其记录上会有所显示,并依规定对失信的自然人或企业实行信用制裁。这种信用记录的公开化操作,使得公民和企业的资信状况总是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查询。很显然,这对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交易效率,有效防范不良信用行为的发生是极其有益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主体对信用交易和信息查询提出了快捷便利的更高要求。采用电子化手段管理社会信用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高速便利的信用信息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征信国家”的通常做法。从欧美国家信用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始向用户提供在线服务,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已经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无疑也应积极采用电子化手段,并实行最大限度的联网。

3.3消费观

我们说消费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受到现实社会中实体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实体的支撑,这种消费观念的不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那么它终将不能存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比较是说: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刚结婚就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买车,过着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等到她七老八十了,钱也还清了。而中国老太太不同,她拼命的赚钱、攒钱,等到有能力买房买车的时候,她的生命也走到尽头了。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则故事可能是商家为了鼓励人们消费而特意做的比较,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看似一则单一的消费观念的比较,其实在很多方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美老太太之所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是因为她们受到各自所存身的社会的影响,是因为她们受到各自文化的熏陶,我们先说美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这种消费观念要想存在,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得到社会的支持:

① 完善的信贷制度的存在

而信贷机构的存在来自于频繁的商业贸易的刺激。西方人是典型的海洋型性格,具有开拓性和冒险精神。为了方便频繁的商业贸易,信贷机构应运而生,而信贷机构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② 信仰的个人化

信贷机构能够运行,最根本的保障就是放出去的贷款能够顺利地收回,除了用法律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外,就是用个人的诚信做保障,而值得庆幸的是:宗教改革后,西方在全社会范围了完成了信仰的个人化,在整个基督教世界里建立起诚信。

③ 国民对政府的定位

西方人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公意的基础上,按照契约建立起来的,人们把公共权力暂时给与政府,政府要对国民负责。所以政府有责任使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要想方设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政府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对国民的人生从摇篮到坟墓进行了全程的福利支持。所以西方人不用担心防老,不用担心老了没人养,老了生活没着落,他们不用攒钱,有钱就消费,这样促进了货币的有效流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良好的经济又促进社会福利预算的提高,进一步增加国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而中国不同,中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消费观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中国人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型人格,有这种性格的人主静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钱庄,但那大多是富人的专场,没有在社会普及,所以你会发现中国人很少有借钱消费的习惯。另外,中国人讲究“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强调完全通过个人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理想,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认为通过别人帮助实现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

② 传统的伦理道德缺乏有力的约束

儒家文化是个典型的伦理性文化,在历史上,儒家为了约束人民,它对个人制定了广泛而又细致的约束。但它始终未能实现信仰的个人化,伦理道德对个人的约束的一个特点是:它注重宏大的、集体的约束,它强调个人的责任,忽略个人的价值,为了对个人进行有效的限制,它往往把个人和家庭联系起来,使个人经常背负对家人负责,对别人负责的包袱。对人为什么要诚信这样的问题,儒家可能会说:诚信会给你带来个人荣誉,但个人的荣誉对个人的约束是很无力的,它的实现需要个人有很高的自省性和自觉性,它把对个人诚信的约束没有交给上帝,而是交给了人本身。我们说人的修养有高有低,当一些缺乏自觉性的人通过不讲诚信而获得现实的利益时,对那些讲诚信而得不到好处的人就会具有鼓励性,鼓励人们不去讲诚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诚信缺失问题更为严重,信贷机构不会把钱借给那些没有背景的人,这也就出现了借钱难的问题。

③ 中国是一个血缘、宗法观念很重的社会

他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活得潇洒,他强调自己对这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责任,他时刻为家庭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他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他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子孙的生活作打算。所以,他们不只为自己而活着,更要为儿女而活着,他们怕自己百年之后,儿女会为生活受苦,所以他们在世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儿女赚够资本。同时,这种观念也受到他们对国家的认识。论文参考,网购动因。在传统观念中,国家是个人的,国家对个人有无限的支配权利,只强调个人对国家负责,而没有从国家那里得到好处的想法,所以他们要养儿防老,为了防止不肖子孙的出现,他们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赚足钱,他们拼命攒钱,就只老年的安定生活。

当然,每一个集体习俗或观念的形成,都是在社会文化长期的影响下而沉淀下来的,每一种稳定行为的背后都可以看出文化的背影。东西方人民受到不同文化场的磁化,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消费习惯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cnnic.net.cn/.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7).

[2]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8).

篇2

1.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往来更加频繁。商品品牌的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不仅涉及到语言、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价值,而且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实践证明,成功的品牌翻译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成功的翻译,不仅会给公司商品或国家声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坏公司或国家的形象。正如美国学者艾.里斯指出:“一个译名的好坏,在销售成绩上能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

商品品牌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因此,品牌的翻译不仅是一项两种不同语言的转化,而且应该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尊重商品所销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风俗,把商品的特性和文化内涵准确地表现在另一种语言中,并被其中的社会成员所接受。

2.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

以研究西方文化较长的钱穆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和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推导出中西文化之分主要是大陆农耕文化和城市商业文化。

2.1中国文化。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包括广袤多态的地况、适宜农业的气候、土壤和半封闭的大陆等,这些地理特点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为中华文化的延续奠定了持续发展的稳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向外发展的动力。根据中国著名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的主要内涵有四个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3]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2西方文化。从地理的角度看,西方是指在中国西边的地方;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是指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泛指日本、美国及欧洲其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文化的角度看,西方是指与东方相对应的文化体系。西方文化崇尚竞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征服自然”,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是“征服世界”。

如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长城”(Great Wall ),西方文化解读“墙”意味着“封闭、隔绝和以自我为中心(self-centered)”。中国文化喜欢“墙”,是因为它能防御外来侵略、保护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还以“伟大的墙”(Great Wall )为骄傲。特别是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化时代,有人以“病毒”为武器大打网络战,为反病毒入侵造成网络瘫痪而筑成的“防火墙”,这些都说明中国文化较为重要的一点是不愿侵略、探索和交流;而西方文化符号中喜欢包括“探险、发现、联系和侵略”等元素,如“桥”(bridge)的广泛使用。

3.商品品牌翻译的误区

3.1忽视中西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在其、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存在不同差异,一民族的吉祥语在另一民族中可能就是禁忌。如上海一家工厂生产的男士衬衫“紫罗兰”,其品牌被译为“Pansy”。在汉语里紫罗兰神秘而优雅,花名“紫罗兰”语意是在“美梦里爱上你”,是浪漫爱情的象征。但与其对应的英文名称“pansy ”意思却是“无丈夫气的男子或者同性恋者”,这种品牌译名当然不会引起好的效果。再如武夷岩茶中的名品――“大红袍”被错误译为“Red Robe”。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是吉祥、喜庆的象征,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贬义词,它象征着残暴、危险、流血。译为“Dahongpao Tea”是比较准确的。

3.2源语含义的缺失甚至背离。由于不了解语言的引申义和文化内涵,造成原语词含义的缺失与背离。引申义是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在翻译品牌这一特殊语言文字时,需要充分了解语言的引申义和文化内涵,才能让译文反映原语的精髓,否则有可能造成原语含义的缺失甚至背离。如土特产金丝小枣,被译为“Gold Silk Small Dates”,让国外消费者产生联想,误以为这种枣“长着蚕丝,形体小”,从而忽视产品香甜可口的特质。再如“鸳鸯”牌枕头,在中国,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寓意。但是这个英译名“Man--darin Ducks pillow”,在国外只是这种鸟的名称,它并不含有“相知相爱的恋人”的这一比喻意义。把其该译为“love birds”,就可以传递其中的美好喻意了。

4.品牌翻译的原则

商品的品牌如同人的名字,代表商品的形象,象征商品的质量。商品要打入国际市场,不仅在质量、价格和包装上能取胜,还应有一个个性鲜明、响亮优美、富于联想和强有力的激发顾客购买欲望的品牌译名。翻译实践证明要把品牌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能保存其原有的风格、韵味及内涵,绝非易事。不同语言存在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国家、民族同样也存在有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因此商标的翻译不能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必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4.1尊重民族心理,准确把握联想意义

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因此,在品牌翻译时,必须要对目标国进行一个深入细致的文化了解,才能更好地让自己的产品进入他国市场。

如“大鹏”牌卷笔刀被英译为“CHI”,这恰恰与新闻词语“中华民国”的英文缩写是一样的,既不利于创立出口产品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维护国家的尊严。日本著名的油漆品牌Nippon,其原意为日本或大日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东亚国家对日本有着相当的戒备和仇恨心理,在中国尤其如此。因此在汉译时,没有选择Nippon的对等词“日本”,而译为“立邦”,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日本知名品牌爱华(Aiwa),在日语中,是“爱和”的意思,即热爱大和民族之意,在这里译成“爱华”,即兼顾了发音,又回避了历史问题,可谓匠心独具。

4.2 注意政治内涵,展示民族文化

当前,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国内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普遍而深刻的变化。已经开始从物品消费发展到欲望消费、符号消费、品牌消费和偶像消费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消费,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地位符号”。在西方世界,尤其在美国,消费文化热正在兴起,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转变,变得注重欲望、张扬和享乐,消费的目的不仅仅是(有的时候甚至根本不是)为生存而进行的物品消费。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从物品消费发展到符号消费,即文化消费,以物品消费为载体的心理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译名应该回避或消除原品牌名称的历史或文化禁忌。

4.3符合市场定位,迎合消费心理

品牌翻译最重要的因素是目标市场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满意度。要很好解读目标市场国语言消费群体文化认知心理和情感需求,顺应其消费者群体语言习惯。如目前在国内市场另一款非常畅销的饮料“雪碧”可谓是家喻户晓,英文名为“Sprite”,意为“鬼怪、小妖精、调皮鬼”,如果用此英文单词原意作为品牌推广,就会有违厂家消费的初衷,无异于自毁声誉。于是“可口可乐公司”把Sprite这个醒目的名字挪用到新推出的柠檬味型饮料。尽量使其名实相符,从而减少其负面影响。作为一种饮料,厂家将“Sprite”译为“雪碧”可谓煞费苦心,译者进行了传神处理:雪:寒意、冰冷;碧:清澈碧蓝、玲珑剔透,两者合起来会立刻让人有“晶晶亮,透心凉”的感觉。尤其是在大夏天,这样的饮料名会让人眼睛一亮,从内心透出一股清凉,听着就想喝。在这里,由于译者对信息与语境进行了再创造,用一种新颖别致的形式把信息与语境作了最佳关联,将语境翻译的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4.4 语言朴实、文字简洁、便于记忆

“易记”是品牌翻译最重要的语言特征。让消费者过目不忘,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品牌翻译的最佳境界,如“矫健牌”运动装,简练地译为“Vigor”,既意味着精力充沛,又简洁明了,易读易记。

品牌译名一定要形象鲜明,使人一见就喜爱它,产生“一见钟情”的效果,如“劳力士手表”、“飘柔”洗发水等,同时还要避免冗长。简短的译名更便于消费者记忆,最好采用两字和三字的形式,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起名的这种特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丰田”、“索尼”、“日立”、“福特”等产品。

5.商品品牌翻译的方法

5.1音译法。音译法是根据品牌原文的发音特点,直接选用译文语词中发音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将其描述出来。这种译名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比如说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Wahaha娃哈哈”、“Mengniu蒙牛”、“Yili伊利” 、“Lulu露露”、 “Wuliangye五粮液”、 “Haler海尔”和进口品牌Philips(飞利浦)、SIMENS(西门子)、Ford(福特)、Bens(奔驰)、高露洁(Colgate)、米其林轮胎(Michelin)、李维斯(Levi’s )等等。Nike作为品牌能使英语国家的人联想到胜利、吉祥,因为这个词在希腊神话里是胜利女神。作为体育用品品牌,我们把他音译为“耐克”,暗示着经久、耐用。音译法主要适用于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命名的品牌名称,因为音译法简单易行,即可保留原文的音韵之美,又可表明商品的异国情调,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作用。在我国出口的品牌中很多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但这种译法也存在不足,就是虽然中国人能很好地去理解其品牌译法的来源,但是对于国外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译名却不具实意。

5.2意译法。意译法指的是将原文字面意思译出,其优点在于保留了原品牌的特点,直接表达了原品牌的主要信息和情感,词对词直译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直取其意的译法,比如说“长城”(电器)译名为“The Great Wall”,既能说明此产品是产自中国,又能代表其独一无二的含义。这种译法成功的例子有很多,英雄(钢笔)---HERO、王朝葡萄酒----Dynasty 、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 、白天鹅(宾馆)-----White Swan、永久牌自行车----Forever和七匹狼(服装)------Septwolves等等。用做轿车商标的“blue bird”直译为“蓝鸟”,典故出自比利时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19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剧中“blue bird”象征未来幸福,用做轿车的商标,转义为“幸福之源”。蓝鸟二字不仅读来朗朗上口,文化内涵也很相似。

5.3音意合译法。近年来,我国有些大型企业能够按照英文品牌命名的规律来重新设计其产品的品牌名。比如:“海信”集团为了体现其国际化策略,将其品牌名译为“Hisense”,“Hi-”是英文中的前缀,表示“高的,高度的”,“sense”的意思是“感觉”,“Hisense”的合成意思指“高灵敏度”。该英文译名既与“海信”发音相似,又符合产品特点,还可以引申为“卓越远见”,体现企业的抱负,实为佳译。

其他成功的商标合译有河南的新飞冰箱FRESTECH,源于fresh+technology,意喻“新科技”之合成,该产品成本增加了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名。

5.4典故翻译法。典故翻译法是指在翻译进口商品品名时,充分利用译入语文化典故来进行翻译。文学的力量往往会超出本身而辐射四周,在商业领域文学的力量也是不可轻视的。在翻译国际品牌时,若能借用我国的文学典故,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进行宣传,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日本丰田公司的LEXUS汽车,其译名“凌志”就是来自的“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诗句,赋予品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树立凌云壮志的广大情怀。利用典故翻译法,能在品牌翻译时引经据典,不仅充满了汉文化色彩,而且让人浮想联翩。

6.结束语

在越来越国际化的市场上,商标作为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文化桥梁,成功的翻译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目标市场国居民消费需求做充分的调研准备,充分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紧紧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呈现给大众一个印象深刻的商标翻译。

参考文献:

[1]美国艾?里斯和杰?特劳特合著,刘志译《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12;

篇3

一、引言

自从1999年重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毋庸置疑,英语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大纲》,深刻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交际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给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在今后对外交往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多年来,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和研究人员不断探讨和借鉴国内外诸多教学理论,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既是英语作为语言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四级证书作为一个硬指标来要求学生,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取消了及格线和证书,此举在减轻学生考试压力的同时也在引导大学英语教学回到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方式交际的能力上。

二、文化意识及其培养

所谓“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是人们对于文化的自觉能动的认识活动。具体地说,就是要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什么方式、说什么、对谁说”等等。同时,说的时候还要注意手势、表情、距离等非语言细节问题。

文化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必然造成词义、句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存在偶合现象,但由于中国人和英语使用国家的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读相同的词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 Four dragons of Asia"。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又如,在英语国家,年龄是个敏感的问题,因而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为"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people",而不用“old people"。尽管三者都表示老年人,但“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people”在英语中表示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含有尊敬的含义。沃尔夫森(N. Wolfson, 1989)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往往出现歧异、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美国语言教育家W. Rivers (1964)指出:“操母语者所写的话语的意义绝不可能孤立地领会和掌握,只有在语言和文化的情景中才能学会,所以,教一种语言意味着教说这种语言的人民的文化。”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涉及文化教学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只是对英语文化进行零散的、肤浅的介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进行相应的文化导人。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导人文化的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许多学者曾做过阐述和探讨。陈光磊先生(1997)认为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分为三类: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其中语构文化指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语义文化指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语用文化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具体内容包括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谦辞及告别语等。张占一(1990)则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魏春木、卞觉非(1992)将基础外语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划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

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交际语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

2.非语言的交际形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四、文化导入的重要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内容的导人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一方面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2.选择性原则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它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物质的总和。”(吴克礼,2002)文化包罗万象,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念、信仰、规约、思维方式等方面既有其共性又有其差异性,人的一切行动均受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和支配,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规约进行有选择的导人,使学生从总体上熟悉和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核和文化精华。例如:英语字母“I”在句中永远是以大写形式出现,这就是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个体本位”的充分体现。教师要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认识西方价值观,只有充分认识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才能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

3.适度性原则

外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并不是只重视文化而不重视语言,更不是以文化为中心,它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过多的文化导人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语言教学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因此,文化导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可喧宾夺主,为文化而教文化,而应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标出发,根据英语教学需要,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如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应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同时还应该正确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人一些历时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

4.动态性原则

了解和研究文化,要与民族历史、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语言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例如美国文化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以农场为主和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其价值观是一种新教伦理领域的清教主义,清教主义的主要道德规范是强调辛勤劳作,永不停辍,反对过度享乐和铺张浪费,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完成,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遭到猛烈抨击,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开始,一种强调高消费、主张享乐主义的消费道德观逐步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因而,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输人的动态性原则,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的发展。

五、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1.直接导人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有时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与我们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则须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可以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2、文化比较

王力先生曾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比较法是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结构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体态语言的差别、对比动物寓意的差异和送礼、宴请方式的差别,让学生既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本民族的习俗,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3、组织讨论

该方法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两种文化的特征,以分析他们对英语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感受,通过全面地、综合性的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文化。例如,可以采用一分钟文化演讲(Just a cultural minute)和访谈(Real in-terview)等形式。讨论的话题可以是“Examining stereotype" ,"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shock”,“Proverbial valu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等。组织讨论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4.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接触外国文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浸人所学语种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但是并非每个中国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英美人士,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各种条件,如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等练习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电影、举办专题讲座、图片展、“英语角”等活动介绍英语文化知识,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使用国家的物品和图片,如:地图、邮票、广告、钱币等,通过这些实物学生可以增长一些文化知识,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篇4

1沙坡头景观特点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是宁夏乃至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1956年,中国建设第一条穿越大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采用了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麦草方格固沙法,有效地制服了沙害,保障了铁路运行的畅通无阻,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旅游区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被黄河阻断,不仅在景观上形成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特景观,而且沙坡陡峻,其高差100多m,东西长延伸1km,“沙坡鸣钟”为我国四大响沙之一。

在沙坡头很小的空间内,形成了大漠、黄河、长城和古丝绸之路等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其他任何一个沙漠旅游地、黄河旅游地或长城旅游地所不能比拟的。1984年,沙坡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列为全区首批开发的旅游区之一;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内首家国家级沙漠自然生态保护区,同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环保500佳单位”;1998年,中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00家生态示范县之一;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但是,多年来沙坡头的游客数量一直徘徊在20万~30万人次,与其作为西北地区垄断性旅游产品的地位不相称。游客规模偏小,客源市场过于依赖宁夏(约占40%),长线游客份额小,游客消费水平低,导致旅游经济效益低。因此,扩大游客规模和改善客源结构是中卫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

2游客抽样调查及结果分析2001年,笔者对沙坡头、寺口子进行了游客抽样调查,对游客的来源、年龄、职业、性别比例、收入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

从目前客源地区来看,宁夏、甘肃、北京位居前三名,宁夏游客占4012%、甘肃占1419%、北京占713%、陕西占618%,而其他地区的游客共占3018%。从表1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在远地市场,与客源地景观差异和交通的通达性是决定性因素。远地游客集中在与该地区景观有较大差异的北京、广东、上海、四川等地区。从单项调查指标可以看出,以上地区游客对中卫印象“比想像的好”,认为物有所值的高达98%,而来自本地或周边地区的游客对中卫的印象“与想像的一样”占50%,充分证明了这种“差异”的吸引力。该市场虽然距中卫空间距离普遍较远,但经济发达,只要时间允许,又有方便的交通,游客的旅游行为便成为现实。

(2)由景观差异形成的远地游客是中卫旅游发展的核心,这个增长点具有巨大潜力。在调查中发现,80%的长线游客最感兴趣的是沙坡头和大漠景区;70%的本地及周边游客最感兴趣的是新开发景区寺口子。这一方面反映了大、中、小尺度游客的旅游行为规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本地及周边游客偏向于寻求新的目的地,对旅游区的等级不太注意。面对周边地区激烈竞争,寺口子等产品在宁夏并不具备垄断性。游客对中卫了解太少,表明该市场通过促销,还有迅速发展的潜力。

(3)中卫旅游市场面向全国,辐射范围较广,但其客源主要分布于区内及周边省市,我国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的客源占一定份额。(4)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周边省(区)的客源中,距中卫市1000km半径的区域内,游客占70%以上,这说明客源集中于中、近距离地区,表现出较强的出游距离衰减规律,并且衰减速度较快。在非铁路、公路干线通过的地区,衰减速度更快,且在各个方向上的衰减速度不一致。

3市场定位与营销

3.1市场定位———反差市场根据调查可以确定,最具潜力的客源市场是在地理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该地区有较大差异的华北(含北京、天津)、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即“反差市场”。这些地区以亚热带湿润、暖温带湿润气候为主,以海洋、平原、水乡、湖泊景观为特点,与该旅游区的大漠、黄河等自然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该旅游区特有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长城烽火、丝路古道”的苍茫雄浑景色,与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意境完全不同,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都市文化,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氛围也截然不同。加之在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使外地游客到此有异域感受和全新的经历。这种差异吸引上述地区游客到中卫旅游。这些长线路市场正是中卫客源市场的增长点。根据通达性,可分为4个目标区域。

3.1.1京津地区是国内旅游三大客源地之一,北京人的旅游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更接近国际潮流。北京集中了最多数量的外企员工、白领阶层、IT从业人员、文化艺术界人士、富有的商界人士以及外国驻华使节、跨国公司驻华人员,他们是旅游市场上的高消费群体,也是高价值群体。中卫有京包铁路、包兰铁路与北京相连接,同时北京至银川有直达列车和直通航班,交通较为方便。但目前北京游客仅占中卫游客的7%~8%,开发潜力较大。

3.1.2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浙江省、江苏省的14个城市,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上海有经宝中线途经中卫直达银川和乌鲁木齐的列车及直通银川的航班,但车(班)次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今后应在加强促销的基础上,开设旅游专列和旅游包机。

3.1.3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佛山、肇庆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广东是客源大省,只要目的地的产品有吸引力,可以成为一个相对重要的市场。珠三角至中卫距离远,目前没有直达银川列车,但广州到西安、兰州都有直达列车和航班,因此该区应与西安、敦煌等景点联合促销,机会成熟后还可加开旅游包机或旅游专列。对珠江三角洲市场的开拓,可先从广东做起,再延伸到香港、澳门。

3.1.4西南地区主要指四川和重庆等省市。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受地形影响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偏高,冬暖春早,夏热秋雨,秋季多雾,植被条件好,山青水绿,与干旱少雨、沙漠和荒漠化的西北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游客调查显示,来自该地区的所有游客对沙坡头的印象“比想像的好”,说明这种差异的震撼力,同时也表明中卫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产品信息还不平衡。另一方面,该地区人口密集,是距离中卫最近的反差市场,通过宝中铁路、宝成铁路相连接,交通较为方便。如能加大促销,解决交通问题(如开通旅游专列或包机),估计市场份额会大幅度攀升。

3.2营销措施

3.2.1塑造差异性旅游形象旅游产品不仅要有特色,还要有能体现该特色的旅游形象,用富有魅力的语言把产品最具吸引力的亮点、最突出的特色表现出来。针对旅游区反差市场和大尺度空间旅游行为规律的特点,在营销的每个方面应当突出地区特点,在客源地确立能代表景观差异和客源地反差的促销口号,确立有针对性的营销口号,强化大漠景观、大漠与黄河零距离组合的特殊景观,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望长城烽火,走丝绸之路,观长河落日,看大漠孤烟;沙坡头———中国沙漠旅游基地;沙坡头———国际滑沙旅游中心等,以提升潜在游客的旅游动机。

3.2.2细分市场和媒体选定反差市场后,加强对每个市场结构的研究,确定最可能到中卫观光和度假的消费者群体,作为促销的目标。如广州市的潜在游客可划分为市民阶层、外企白领、外商、大中专学生等,集中促销,力求实效;根据目标群体的生活习惯,选择目标群体主要或经常接触的媒体和其他信息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促销。如北京有面向青年人的《北京青年报》,面向普通市民的《北京晚报》,面向自驾车者的交通音乐台或文艺台等,即细分目标群体对报刊、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偏好,进行促销。同时,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线路。

3.2.3叠加促销,滚动发展针对客源市场区域空间大、人口密集的特点,运用传统商业促销AIDA的效应过程,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购买欲望(Desire)、购买行动(Action),制定旅游促销计划,能取得较好效果。消费者每日接触大量广告,真正能够进入脑海的是那些反复多次并能吸引其注意的信息。根据中卫的反差市场空间———目标区域以及目标群体,制定年度促销计划(表2)。首先对某一空间区域具有带动性的城市或游客群体进行促销,如华北地区的北京市、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珠江三角洲的广东、西南地区的四川等;每启动一个市场,连续促销三年,形成叠加促销之势。如此滚动若干年,可望形成广泛的市场覆盖面。超级秘书网

4结语

(1)差异性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是自然条件或资源的不同,也可能是文化上的巨大反差,或兼而有之,正是这种差异性形成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然而特色是相对的,某旅游区的特色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独有的,而在另外一个空间内却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寻找与旅游产品“特色”相对应的市场空间区域,即在“市场定位”中,不单纯按距离,还要根据产品特色或差异性进行市场空间划分。

(3)在一个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应首先通过系统分析、游客抽样调查等方法确定在某一市场空间内的垄断特色,即旅游区的供给条件。在强调产品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明确与地区特色相对应的细分市场。加强对目标市场的规模、特点和结构的认真分析,发现客源市场的规律,然后打造反差效果强的旅游形象,采取有针对性的促销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必虎,李坚诚.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几个问题[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篇5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应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另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年)规定:“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成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懂得语音、语法、词汇,还应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社会文化规则并能够实际运用它们.使学生具备社会文化能力。近年出版的英语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文化知识的介绍.各高等学校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少学校和教师更多地注重词、句和篇章的讲解.对文化内涵的重视和文化意识培养还远远不够。从当前大学英语敦学的实际情况看,语言的文化内涵应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刻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交际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给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培养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一、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文化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定义迄今为止.不同领域的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目的、角度和测重点的不同给文化下的定义不少于250种。“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对于德语kuhur.原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胡文仲,1997)。泰勒之后,人类学家们又给文化下过很多种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的大部分仍以泰勒的定义为基础。分析各家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化:一是正式文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即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哲学、文学、经济、教育、科技等;二是小写字母“c”文化.即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对其理解主要着眼于精神方面,即隐藏在其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林娟娟,2006)。目前,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还比较落后,这是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培养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然而,巾国的英语教育却明显滞后。应试教育和传统的外语教育观紧紧地束缚着中国教师的手脚,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中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有的还进入硕士,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问和精力都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尽管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效果却事半功倍。因此.当前巾国大学英语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国家文化意识。因为学习语言和培养文化意识相互依存。

3.学习语言和培养文化意识相互依存

解决这个问题的荚键在于语言学习之巾必须渗透文化意识。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可见,语言与文化的关密不可分.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它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文化的载体:既表现与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限制.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各民族语言在相当程度上了反映了民族特征: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生命哲学等。显然,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不同语言习惯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语言差异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出现困难。然而,在交流巾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语言.对对方的语言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发生冲突和理解障碍。这些障碍大多是存人们在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语音、语法等之后出现的。交际的困难多半不是由于对外来语的词汇意义不理解,而是由于不理解这些词汇背后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涵;交际中最严重的错误往往出自错误的文化假想。例如。“龙”在中文里是神圣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足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将“亚洲四小龙”翻泽为“hurtigersofAsia”而不是“FourdragonsofAsia”。可见,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文化的特殊性,就要了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进而逾越这种文化差异。因此,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存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进行相应的文化导入。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导入文化的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许多学者曾做过阐述和探讨。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交际语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

2.非语言的交际形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问和空问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夫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

三、文化导入的几个重要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对文化内容的导入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文化的内容丰富而又复杂.因此在导入过程巾应选取对跨文化交际使用价值大的文化差异。对日常生活交际密切相火的文化差异及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应精讲精练。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今后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一方面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2.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就是要求文化内容的导人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具体地说,初、中级阶段应着重交际文化的导入,因为它直接影响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属于表层文化:高级阶段则应重点导入知识文化,虽然知识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不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但它属于深层文化,是交际文化的“根”,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交际文化的钥匙。在实施阶段性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零碎。

3.适合性原则

所谓适合,指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除了以上提到的实用和阶段两个原则外.还直该考虑到该文化项目的代表性问题。外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并不是只重视文化而不重视语言,更不是以文化为中心,它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过多的文化导人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语言教学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因此,文化导入一定要谨慎从事,不可喧宾夺主,为文化而教文化.而应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标出发.根据英语教学需要,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

4.动态性原则

了解和研究文化,要与民族历史、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语言文化足历史的沉淀,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例如美国文化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以农场为主和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其价值观是一种新教伦理领域的清教主义,清教主义的主要道德规范是强涮辛勤劳作,永不停辍,反对过度享乐和铺张浪费,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完成.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遭到猛烈抨击.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开始.一种强调高消费、主张享乐主义的消费道德观逐步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因而,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输入的动态性原则,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的发展。

四、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文化导人。

1.结合教材导八文化背景知识

首先.教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存课堂上,平时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有时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与我们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教师须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如在教授新视野大学英语凑写教程第三册的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美国人的时间观和价值观.从而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跟美国人约会.哪怕只是串个门或者吃顿饭,都要提早预约,不然是很不礼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就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谚语、成语等进行解说和介绍,比如颜色词汇vellow.red和有天dog的习语,有关英荚历史的文学作品简介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文章主题,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课堂教学展开的文化教育.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而且还使他们由文化表层深入了解深层结构.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林娟娟,2006)。

2.设立专题进行讨论

在教学中,就某一语言现象设立专题文化研究,把语言现象和文化解析有机结合。使学习者通过习得语言来习得文化,是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之一。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一分钟文化演讲(Justaculturalminute),访谈(Realinterview),角色表演(Roleplay)和情景对话(situationalconversation)等形式。组织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教学中出现了“Count~music”。讲到了歌星时。由于学生各自有自己的明星偶像.就可以组织一节课专门讨论有关明星的问题.主要围绕“Which stardo you like best?W hy do you like them?W hatdo youlearnfrom them?…”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只能在13常生活中逐步培养,而听、说、读、写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课前有准备,上课发言也会注意听,类似这样较为简单的英语自传,同学们会因为是关于自己的偶像而尽力去理解,尽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力提高了,词汇也就扩大了。

3.对比中西文化

比较法是跨文化教学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与目标语语言文化结构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是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极其重要的手段。通过将母语和目标语文化进行对比,学习者不仅可以发现两种语言在结构和文化信息上的不同,而且还可以深刻地认识本民族文化和所学目标文化的本质区别.避免可能产生的语用失误。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例如:the Widow(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一课描述的是一个寡居的老太太对于自己的婚礼和婚后生活的回忆.同时,文章通过一个陌生老人,向读者暗示了幸福婚姻的真谛。在讲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相应的对英美婚礼习俗和中国传统婚俗作以对比.比如:婚礼的地点,方式,讲究,传统风俗,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对于英美和中国社会文化习俗的异同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文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文化比我们的优越,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文化。利用学生对文化差异点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对比与归纳,通过教师的补充、引导。达到既学了英语又培养了自学、思维、总结等各种能力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辅助跨文化交际教学

接触外国文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浸入所学语种的民族文化氛嗣之中,但是并非每个中国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英美人士。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各种条件,如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等练习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电影、举办专题讲座、图片展、“英语角”等活动介绍英语文化知识,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使用国家的物品和图片。比如说,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方的宗教和婚礼习俗。教师可以选择给学生播放一段家庭婚庆录像,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西方国家的新人们是如何准备和庆祝自己的婚礼的。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电脑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真实的视听教学资源。这种现代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图文并茂声景兼备,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和优点。音像材料不仅使学生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言语交际.而且还能看到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非语言交际,如:手势、表情、姿势以及各种不同的交际场景。因此视听教学所展示的目标语及其包涵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加具体。全面而真实.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丽中学到一些文化知识。

5.指导课外阅读

篇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陕西省10个城市的30个社区16岁以上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社区居民。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10年来陕西省社区经济、人口、文化、体育消费方面的统计资料30余册,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0余篇。

(2)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10个城市的 30个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前问卷请有关专家作了效度检验,结果符合研究要求,问卷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进行,相关系数为Rxy=0.93,P<0.01,呈高度相关水平。

(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二、结果与分析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基本情况调查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人口情况调查分析(见表1)。

表1显示:2006年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中有49.55%的居民有过体育消费,其中西安、宝鸡两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比例较高,铜川市较低。总体来看,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对陕西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人口按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调查分析(见表2)。

表2显示:按不同性别分析,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男性的体育消费人口为64.32%,超过女性25.62%;按不同年龄分析,体育人口最高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次是青少年。体育人口较少的是中青年和壮年两个年龄段,特别是壮年阶段。

(3)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按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调查分析(见表3)。

表3显示:体育消费水平既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受社会文化背景、传统消费习惯、消费意识及体育价值观的影响。陕西省属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薄弱,人均体育消费只有168元(2003年资料),在全国排在倒数第6,这种情况造成了陕西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人口比例虽然较高,但消费金额绝对值和发达省份相比较小。

表2和表3显示:在体育人口中男性占64.32%,女性占38.70%的情况下,体育消费水平却是男性占消费金额的47.13%,女性占52.93%。按年龄情况分析,体育消费人口16岁~29岁的青少年占30.50%,30岁~45岁的中青年占19.46%,46岁~59岁的壮年占17.47%,60岁以上的老年占32.58%,总体趋势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其中16岁~29岁青少年占体育消费金额的45.74%,30岁~45岁的中青年占25.79%,46岁~59岁的壮年占18.85%,60岁以上的老年占9.56%,总体情况是年龄越小,体育消费水平越高。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把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划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户外体育活动消费、体育劳务消费和体育收藏消费5大类,其中体育实物消费包括:各类运动器材、运动服装、鞋帽、运动食品、饮料;户外体育活动消费包括旅游、垂钓、市内公园门票、郊外森林公园门票、各种体育夏令营、攀岩、漂流活动费用等;体育信息消费包括观看体育比赛门票,订购报刊杂志,购买体育书籍音像制品等;体育劳务消费包括俱乐部会费、各种培训班活动费,体育康复消费等;体育收藏消费包括体育纪念章。纪念币、邮票、有历史收藏价值的体育物品等。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按性别情况调查分析(见表4)。

表4显示:男、女性别的居民在体育实物性消费上所占的比例都在明显下降,户外体育活动消费却在增长。在体育信息消费方面,男性居民要明显高于女性,而体育劳务消费女性高于男性,访谈中了解到男性居民对看球赛比较感兴趣,而女性居民对健美减肥比较热衷。体育收藏性消费男、女性别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较小,访谈中居民都认为收藏品种较少,主要是邮票、体育纪念章,必须对体育收藏品加以大力开发。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年龄差异分析(见表5)。

表5显示:体育实物类消费16岁~29岁的青少年最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次之,30岁~45岁的中青年和46岁~59岁的壮年所占比例较小。户外体育活动消费也是16岁~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所占比例最高。从体育信息消费来看,30岁~45岁的中青年、46岁~59岁的壮年较高,其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青少年最低。原因是中青年和壮年两个年龄段空余时间较少,生活压力大,同时对国家和体育的形势又比较关注,所以他们订报买书的人较多。体育劳务消费最高的也是中青年和壮年,这一年龄段的居民参加体育俱乐部、协会的人较多,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参加健美班、减肥训练班的人数较多。体育劳务消费最低的是老年人,他们很少到体育收费的俱乐部或协会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收藏消费最高的是老年人,他们除了爱好和娱乐外,还准备把收藏品留给下一代。

(3)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的职业情况分析(见表6).

表6显示:体育实物消费最高的是企业职工,依次排序是自谋职业者、知识分子和公务员,户外体育活动消费最高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企业职工,排在最后的是自谋职业者。体育信息类消费知识分子最高,企业职工较低,表明在信息的了解和接收上知识分子是比较注重的。体育劳务消费自谋职业者明显高于其它三类群体。体育收藏类消费知识分子和自谋职业者较高,进一步调查访问了解到知识分子的收藏主要是爱好娱乐,而自谋职业者的收藏除爱好外,就是使收藏品增值。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较高,但人均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的体育消费人数比例也较高,相对封闭的城市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较低,绝对值相差16%。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有较大增长,消费类别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体育实物性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户外体育活动消费近年来有较大幅度上升。

(3)在社区居民体育消费人口中男性较多;消费水平女性较高,参加消费的人口中;年龄分布状况是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职业分布状况是企业职工,自谋职业者较高,公务员、知识分子相对较低;消费水平上按年龄分,年龄越小,消费水平越高,按职业分,依次是公务员、自谋职业者、知识分子、企业职工,与工作性质和经济收人水平有关。

(4)在体育消费结构中,男性体育信息类消费较高,女性体育实物类消费较高,其它类消费基本持平,按年龄分,青少年和老年户外体育活动类消费较高,老年人的体育收藏类消费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体育信息消费中青年和老年人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体育实物类消费青少年略高,其它年龄段区别不大。按职业来分,体育实物类消费企业职工比例最高,其次是自谋职业者、公务员最低,户外体育活动消费公务员最高,依次是企业职工、知识分子,最低的是自谋职业者,体育信息类消费最高的是知识分子,依次是公务员、企业职工和自谋职业者,体育劳务消费最高的是自谋职业者,接下来是公务员、企业职工和知识分子,体育收藏类消费的排序是,知识分子、自谋职业者、公务员和企业职工。

2.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城市居民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积极引导居民进行适度,健康,有益于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消费;

(2)深入研究体育消费市场,扩大需求,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3)培养体育消费市场应面向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多开发一些价格低,质量有保证的体育消费品或服务项目;

(4)细分体育消费市场和定位,确定适于体育消费品经销的顾客群,可根据居民的收入、爱好、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体育消费品价格的合理定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2]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4)

[3]于振峰王庆伟: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1(1):9~11

[4]常乃军:西部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1(4):l~4

篇7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3008208

一、引 言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产能过剩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潜在阶段性过剩转变为实际和长期性过剩,从低端局部性过剩转变为高端全局性过剩,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1]。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通过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建立问责制等方式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通过审批、环保、信贷等环节的调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权制度,并制定严格的监督机制[2],防止产能进一步扩张;通过兼并重组和名单制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和提高城镇化率消耗过剩产能;通过激励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在境外设厂,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转移产能;等。但直至2013年上半年,我国产能过剩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有些行业出现行业性亏损),盈利能力下降,投资收益率甚至低于银行贷款利率;中央财政收入由曾经20%多的增长率下降到目前的个位数,甚至出现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也出现大幅回落;银行不良贷款率不断攀升,金融风险正在由隐性变为显性;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仍然严峻。

产能过剩问题是由供需失衡所致,解决的路径是:在有效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产能;在产能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有效需求;减少产能扩张,同时增加有效需求。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从供给层面治理产能过剩,但从长期看,过度抑制或减少供给量,经济会出现大幅下滑,对充分就业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增加有效需求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大计。有效需求主要包括净出口、投资与消费三个层面。近年来,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裹足不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一般贸易为辅,产品以低成本为主要优势,差异化程度低、可替代性强,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依赖出口增加有效需求的动力明显不足;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我国主要采取大规模的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增加有效需求量,但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中间需求,过度的投资形成的产能,如果不能进入消费形成最终需求,只会加剧产能过剩矛盾。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进而增加有效需求的空间已越来越小,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长速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考虑到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消费推动型经济,通过扩大最终消费增加有效需求,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明智选择。提振居民消费一方面可以发挥消费对出口减少的抵补作用,降低外需萎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消费将投资形成的中间需求转化为最终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促进作用,可以重塑我国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之间的均衡格局。因此,提振居民消费对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均衡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后期,消费不足理论在西方盛行。经济学家,如梅特兰、马尔萨斯、西斯蒙第、霍布森、福斯特、卡钦斯以及莱德勒等,均是消费不足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消费品需求不足是引起产能过剩进而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通过经济手段增加消费需求。其中,梅特兰在《公共财富的性质和起源的研究》中提出储蓄是生产和消费流通过程中的流出量,由于消费决定生产,因此储蓄不仅意味着消费的减少,也意味着生产和未来收入的减少,如消费减少的同时生产增加,则会造成产能过剩危机。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强调,自由竞争与技术进步使生产的无限扩张成为可能,但同时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导致财产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收入则相对不足,从而使消费市场逐渐低迷,最终破坏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导致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尔萨斯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强调,如若供给量增加而需求量未得到相应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就会存在可持续性问题,最终造成产品过剩。霍布森、福斯特和卡钦斯等都认为,过多将现时收入用于储蓄,使得消费的比重过低,导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被打乱,最终导致产能过剩而引发经济危机。 其中,霍布森进一步分析了过度储蓄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莱德勒认为,提高工资同时保证储蓄的降低,则可以使得消费增加,消耗过剩产能进而带动新的消费品与资本品生产,促进繁荣的延续。此外,阿夫坦利翁、凯恩斯虽然不是消费不足理论的倡导者,但两者的学术观点与消费不足理论不谋而合。其中,阿夫坦利翁在《产能过剩引起的周期危机》中提出了“加速原理”,认为消费品的缺乏是促进资本品生产的重要原因,由于资本品的生产需要经历较长时期,因此消费品产量获得增长之前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最终使得资本品的生产受到过度的刺激,导致产能过剩。而凯恩斯在《通论》中使用“消费倾向”创造了经济分析工具,也与消费不足理论具有很高契合度。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依旧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不过其产能过剩问题基本是经济周期的结果,并不严重,加之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市场机制较为完善,近年来研究成果多倾向于建议在企业微观层面通过科学管理化解产能过剩。同时,由于西方国家信贷消费发达,居民消费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通过进一步提振消费来化解产能过剩的建议则越来越少。

1997年,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在我国显现。近年来,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加重,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也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建议通过改革财税体制、产权制度,完善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调整产品及产业结构等途径化解产能过剩。关于消费是否可以化解产能过剩这一问题,还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但林毅夫等[3]、周劲和付保宗[4]、周业和盛文军[5]、周学仁和李东阳[6]以及曹海霞[7]等在相关研究中有所涉及,均认为增加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其中,林毅夫等 [3]提出增加消费和国内就业等政策,只有有力执行,才可以起到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周学仁和李东阳 [6]认为,我国风电设备、光伏生产等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着力扶持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以增加国内对风电设备、光伏产品的需求,是我国治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最优选择。林美芬 [8]认为,改变政府主导投资的局面,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同时提振居民消费,是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手段。陈乐天 [9]认为,我国2008年以来的产能过剩是因为消费升级导致的长期性产能过剩,应该着重挖掘消费滞后的农村消费需求,从需求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此外,陈娟等 [10]、马晓河和胡拥军 [11]、许善达 [12]、滕泰和冯磊 [13]等认为消费总量偏低、消费结构升级是造成我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间接证明了提振消费可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三、研究机理

经济循环(如图1所示),简而言之,就是“资本―产能―产品―资本”的循环:资本通过投资形成产能,企业利用生产经营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产品通过消费、出口形成新的资本,资本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循环中创造更多经济利润。分析经济循环机理,不难得出结论:只有保证投资的充足性与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确保消费市场与出口市场中有效需求的活跃,才能使经济循环体系高速、高效运行,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 经济循环机理图(简图)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我国投资主要为政府主导型外生性投资,投资总量偏大同时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较低。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往往通过政策调整对一些行业进行大力度地支持或限制,因此,在政策导向下,投资容易集中流向某一行业[14];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与消费升级加快现象同时存在。由于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素,致使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的同时消费预期上升,因此居民当期消费意愿持续降低,消费支出不断减少,导致消费不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尤其是高收入群体,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消费升级不断加快导致一些产品失去市场,迅速被淘汰,造成产品积压等问题。此外,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近年来贸易摩擦的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出口优势逐步丧失,出口量不断降低。投资、消费、出口发展不均衡,导致经济发展不均衡,其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之一便是产能过剩。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形成机制可描述为:在“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方式下,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断增加,因此投资成本持续降低,在逐利动机作用下,企业投资冲动大幅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加之消费市场低迷,消费引导投资走向的作用逐渐失效,造成投资决策信息缺失。在投资冲动增加与投资决策信息缺失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投资结构失衡与投资效率降低的问题日益突出。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投资增加,必然意味着产能的过度增长,即供给的过度增长;而由于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劳动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我国出口量急剧降低,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总量偏低,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供给的持续增加与有效需求的长期不足,导致产品积压和生产线闲置,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造成产能过剩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来自于供给层面的投资过多和投资结构失衡[15];二是来自需求层面的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同时消费不足、出口减少。产能过剩的结果则主要表现在生产线闲置和产品积压两个方面。由于投资过多和投资结构失衡,导致一些行业产能扩张过快,产能供给大于市场需求,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这些行业可通过并购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方法化解产能过剩,但对由于居民消费升级加快或消费不足、出口减少而导致的产能过剩,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大、可控性小而复苏较慢的条件下,则应主要通过提振居民消费,在需求层面化解矛盾。

消费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我国产能过剩并防止其进一步加剧,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居民消费增加,尤其是相对滞后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可以消耗掉由于产能过剩而形成的大量产品积压,进而降低当前产能过剩的严峻性。一方面,可以向市场传递信号,避免资金流向市场已经饱和的行业,改变我国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偏低的现状,进而防止产能过剩在未来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消费通过加快投资到资本的转化促进经济循环,通过抵补出口的减少和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进而拉动经济增长。投资具有供给与需求双重属性,在基本建设阶段投资主要体现需求属性,通过对设备、材料的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过剩产能矛盾,而在项目建设完成则主要体现供给属性,形成产能供给,加剧产能过剩,因此投资在短期内同时具有加剧与化解产能过剩的双重效果。但由于投资没有自循环功能,不具有将产能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不能带动经济循环,因此,从长期看,投资增加最终造成产能扩张,只能加剧而无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只有消费与投资相匹配,通过消费将投资形成的中间需求转化为最终需求,使得经济循环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产品到资本的转换速度加快,提高资金利用率,带动经济体系高速运行。同时,居民的消费偏好通过传导机制影响企业投资方向,在避免资金向产能过剩行业流动的同时也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尚有市场空白、更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间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改造与升级。

四、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1.变量选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消费理论作为我国消费理论的基础。但无论是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还是预防性储蓄假说、相对收入消费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消费不足的成因。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于1949 年提出的,包括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其中,示范效应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受到现期收入、过去消费以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同时,周围人的消费行为也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棘轮效应是指短期消费函数曲线就像棘轮一样,对消费的下降起着阻滞作用,当收入增长偏离长期的趋势时,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收人增加则消费会随之迅速增加,而当收入减少时,在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共同作用下,消费减少则相对较小。因此,收入增加对消费增加作用较大,提高收入是稳定提高消费的根本。

预防性储蓄假说最早可追溯到费雪和弗里德曼的研究,这一理论在吸收了理性预期思想的基础上,将不确定性引入分析框架,从而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考察了消费者的跨时优化选择行为。该理论认为,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之间具有相关性: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而进行储蓄(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收入的波动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等因素造成的),储蓄不仅仅是为了在生命周期内配置资源,还是为了对不确定性加以保险。所以,收入波动愈大、社会保障体系愈不完善,则不确定性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额越多,过度敏感性也表现得更加突出,进而导致消费支出额大幅下降。

此外,根据习惯形成理论,消费者过往的行为和经历通过反复刺激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定的习惯,进而影响消费者对于外部刺激强度的反馈。不同于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作为一种纯粹的个体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消费者决策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制约与影响,在较为特殊的情况下,这种内在因素的作用甚至会超过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因此,作为反应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方面,消费习惯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计量研究始于经济学中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预防性储蓄假说以及习惯形成理论,本文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及居民前期消费等三个因素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2.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因数据指标起始年份均为1980年而只有部分数据终止年份为2012年,考虑到数据分析的一致性,本文全部数据样本区间为1980―2011年,样本容量为32。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为保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对部分数据进行处理:(1)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处理,分别乘以相应的城镇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总数后求和并换算为以亿元为单位的数据。(2)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消费支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等基础数据进行了处理,用相应数值除以消费者价格指数,得到具有可比性的数据。(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1980―2006年的数据为社会保障支出,2007―2011年的数据为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的总和,因就业支出在社会保障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小,此部分未作相应处理,由此可能造成实证结果存在少许误差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3.实证检验

(1)探索性分析

图2 变量趋势图

对居民消费支出(C_expenditure)、居民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_income)、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S_expenditure)这三个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做趋势图(如图2所示),其中左侧坐标轴代表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右侧坐标轴代表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图2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三者之间具有一致的趋势,可能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适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滞后阶数选择

利用Eviews软件确定模型适合的滞后阶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一阶滞后较为合理,如表1所示:

表1模型阶数选择标准(1980―2011年)

4.经验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以及居民消费习惯的影响很大。其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习惯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而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负相关。本文认为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三点:

(1)可支配收入偏低且差距过大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则居民消费支出随之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则居民消费支出随之减少。居民消费支出变动幅度受到居民储蓄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居民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同向变动。

较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收入的绝对水平明显提升,而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则仍然偏低。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约为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10%,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恩格尔系数就已达到16%,同期,欧洲、日本、加拿大的恩格尔系数处于20%―30%。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说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进入20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分配率

分配率:在经济学中指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一般介于54%―65%之间,如日本1999年分配率为54.18%,美、德、英三国2000年分配率分别为58.31%、53.84%和55.27%, 日、美、德、英等国分配率数据来自新浪网:http://.cn。而我国分配率一直偏低,平均水平在10%―17%之间。我国分配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此外,按照国际经验, 在北欧,很多国家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0.30,已经表明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达到0.40表示收入差距较大。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在0.24―0.36之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高出0.40这一警戒线(如表3所示)。一些经济研究机构的基尼系数甚至远高于统计局数据: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基尼系数已由0.48上升到0.52―0.53;西南财经大学的调查数据则显示,我国家庭2010年的基尼系数为0.61。虽然上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但均表明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于高出警戒线的偏高水平,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表3说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且差距过大。可支配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居民消费能力的高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必然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此外,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可知,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群体(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高收入家庭的边际储蓄倾向高达46.90%,边际消费倾向只有53.10%,而城镇低收入家庭边际消费倾向高达90.30%,边际储蓄倾向只有9.70%[16]。)。我国低收入群体占居民的大多数,他们虽然具有消费意愿但是消费能力偏低,可见,收入差距较大也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整体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

综合上述分析内容,同白重恩[17]、方福前[18]、付文林[19]、娄峰和李雪松[20]等学者研究成果相近,本文认为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且差距过大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社会保障整体水平低且均衡度差

实证结果同时表明,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负相关。即,随着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的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反而降低,这一结果与本文预期和多数已有文献的实证结论不同。但本文结论也被部分研究成果所证明,如纪江明 [21]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地区差异,使得本应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变成了导致社会不平等的来源,最终导致中西部地区居民、农村地区居民以及社会弱势群体消费支出的下降。白重恩等 [22]的研究表明,在给定缴费前的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状态时,提高养老金缴费率会显著抑制缴费家庭的消费,另外,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对总消费的影响主要也是负面的。上述研究成果或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可能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居民教育、医疗和养老等保障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依据国家统计局2007―2011年数据计算,5年间,地方政府财政决算收入中约80.36%来自税收收入,19.64%来自非税收收入,同样在2007―2011年5年间,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地方政府决算支出的比重仅为12.50%。在福利较好的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支出要占到财政支出的50%左右,即使在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个比例也达到了30%以上,而我国12.50%这一比例明显偏低。由于我国财政收入主要通过税收方式实现,税收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挤占了居民当期消费;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投入水平却没有显著提高,致使居民不得不提高适意储蓄

适意储蓄:家庭基于对未来不确定预期而进行的最低储蓄。水平进行风险防范,进一步降低了居民消费水平。因此,在我国现行体制下,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

另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相关数据计算,2011年我国东部地区(9个省,3个直辖市)政府的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均值为930.25元/人年。其中,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水平最高的上海市为1 778.87元/人年,最低的地区福建省为497.10元/人年。同属京津冀经济圈的北京市和天津市也具有较大差距,分别为1 757.70元/人年和1 242.36元/人年,而作为东部地区人口大省的河北省和辽宁省则分别为533.68元/人年和1 499.79元/人年,二者相差约60.75%。我国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地区投入不均等现象十分严重,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的社会保障投入难以实现对居民未来风险的防范,居民不得不自己承担相应责任,进行预防性储蓄,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居民消费,最终使得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挤出效应。

(3)居民保守型消费观与消费环境恶化

居民消费习惯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这一结论表明居民前期消费行为对未来消费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使得居民在过去和未来的消费选择行为中呈现趋同趋势。在消费者收入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如果消费者过去表现为保守型消费,则在未来可能同样趋向于进行保守、谨慎性消费;如果消费者过去表现为冒险性消费,如进行借贷、信用卡消费,则在未来很可能同样会进行冒险性消费。

我国家庭资产匮乏且商品市场不发达,使得家庭对资产积累的偏好增加[23],同时,由于长期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节俭、保守的消费观在我国普遍存在。我国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将收入进行预防性储蓄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而非改善当期生活水平。进行预防性储蓄是对未来风险的有效规避,但是以降低当期生活水平为代价而进行过度储蓄,则会降低应有的生活品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接近4万亿美元,储蓄率高达51.04%。比我国富裕得多的欧美地区国家的同期储蓄率普遍在20%左右并长期维持稳定水平,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的储蓄率为32.42%,而我国香港的储蓄率也只有27%,远低于51.04%。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其中一个原因,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过于保守、谨慎的消费观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此外,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频出,产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及景点宰客等现象严重,国内消费市场秩序混乱,使得居民对国内产品与服务的信心大幅下降。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层级不断提升,但国内产品依旧实施以量取胜、以低价取胜战略,研发、创新投入不足,产品不能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创新性需求以及个性化需求。居民对国内消费环境不满意,对国内产品认可度不断降低,这种消极态度不断被强化,使得居民形成延期消费或者到国外消费的习惯,最终造成国内消费市场低迷。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提振居民消费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上述模型为提振居民消费提供了思路:首先,可以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其次,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最后,可以通过提倡理性消费观并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上述举措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进而实现消费对产能过剩的化解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1.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高收入群体的边际储蓄倾向高而边际消费倾向低,因此从提振居民消费角度来说,提高可支配收入应主要关注城镇居民中的工薪阶层、广大农村居民以及农民工三个群体。首先,应以劳动资本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完善工薪阶层的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保证工薪阶层的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同步。其次,通过完善现有良种补贴、农机设备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并通过落实土地财产权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最后,应通过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的补贴力度等方式提高农民工可支配收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稳定居民支出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进而提振居民消费。本文认为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且不同区域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度不同,造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因此从提振居民消费角度看,政府应出台政策措施逐步消除不同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尤其应加大农村地区在教育、养老及医疗三方面的社会保障投入力度。首先,在教育方面应该保障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免费政策,并加大本科、职业学校等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力度。其次,通过增加养老保障基金的社会筹集渠道并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和监管制度,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后,增加合作医疗筹资渠道,改进农村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并稳步推进新农合由大型医院到正规门诊的全面统筹。

3.提倡理性消费观并改善消费环境,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增强居民消费意愿以提高居民消费总量,应从内部消费观引导与外部消费环境改善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内部着手提倡理性消费观。应加强对居民消费观形成的引导、教育工作,宣传适度储蓄、理性消费的正确观念,既不提倡过度储蓄,也坚决反对盲目消费外国奢侈品。二是从外部着手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政府一方面应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并加大对于食品、药品犯罪以及参与假冒伪劣商品生产、销售人员的惩处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大力开发、培育旅游消费、文化消费和节能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通过上述手段改善国内消费环境并提升国产品牌形象,增加居民对国内产品和服务的信赖感与认可度,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提高我国居民在国内的消费总量,提振国内消费进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后危机时代我国产能过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6):3-11.

[2] 王晓姝,李锂.产能过剩的诱因与规制――基于政府视角的模型化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9):41-47.

[3]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4] 周劲,付保宗.工业领域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及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10):33-35.

[5] 周业,盛文军.转轨时期我国产能过剩的成因解析及政策选择[J].金融研究,2007,(2):183-190.

[6] 周学仁,李东阳.国际债务危机背景下我国外需型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1,(9):68-73.

[7] 曹海霞.略论中国产能过剩的应对机制与政策选择[J].经济问题,2008,(6):23-25.

[8] 林美芬.抑扩张促消费 化解产能过剩[N].北京观察,2012-09-07.

[9] 陈乐天.破解产能过剩[N].证券市场周刊,2013-05-27.

[10] 陈娟,林龙,叶阿忠.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居民消费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16-27.

[11]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J].改革,2010,(10):30-45.

[12] 许善达.增加居民消费是转变发展方式核心要素[N].经济参考报,2011-07-18.

[13] 滕泰,冯磊.从供给着手重启经济改革[N].经济观察报,2013-05-27.

[14]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1.

[15] 王立国.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10,(6):5-9.

[16] 马晓河.近中期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难替投资[J].中国投资,2013,(5):26-29.

[17] 白重恩.提高居民收入占比 保证可持续增长[N].经济参考报,2013-05-27.

[18] 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68-82.

[19] 付文林.住房消费、收入分配与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J].经济学家,2010,(2):55-60.

[20] 娄峰,李雪松.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3):109-115.

[21] 纪江明.转型期我国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2] 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8):48-71.

[23] 邰秀军,李树茁,李聪,黎洁.中国农户谨慎性消费策略的形成机制[J].管理世界,2009,(7):85-92.

A Research on the Path to IncreaseChinas Consumption

篇8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使得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世界环境危机的愈演愈烈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也是全球生态危机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因。从表面上来看环境危机是经济社会膨胀、人类无休止使用科学技术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是人类环境价值和伦理观念危机的表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学者开始从生态学、伦理学的角度试图建立人与自然新的伦理道德观念,环境伦理学在这样背景下应用而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物质生产组织、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和变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等领域内部的组织性和复杂性也纷纷发生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推动了现代系统哲学的发展,现代系统哲学用整体性的观点看待世界,将社会系统当作有机整体,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社会系统各子系统,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域。

环境伦理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伦理问题,如生态整体主义从整体思维出发,将自然以及自然存在物纳入道德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整体性也是系统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环境伦理的研究方法同系统哲学的研究方法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本身又具有整体性,而当今环境问题本质上己经是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系统问题,因此环境伦理研究应该借鉴现代系统哲学的思维,运用系统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选题意义   

系统哲学视域下的环境伦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量事实证明,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阻碍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地球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现代系统哲学用系统的观点看世界,根据系统的特征、性质和规律,运用整体优化、协同进化、差异和谐等原理探究世界发展的新变化。以系统哲学为指导,从系统哲学视域思考环境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它有助于人们更为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形成新的消费观。同时以系统哲学为指导,运用系统哲学思维指导实践,有助于当今生态社会的建设,以我国为例,运用系统哲学思维有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而实现社会的转型。

(二)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对环境伦理与系统哲学的研究己经形成体系,但将二者相结合,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探究环境伦理的专门性研究很少。大多数学者围绕生态文明系统、生态环境进行研究,环境伦理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系统哲学思维的研究可以指导环境伦理理论构建。

第一,对环境伦理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评价和研究国外环境伦理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环境伦理学科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如余谋昌的《生态哲学》、叶平的《生态伦理学》、刘大椿《环境思想研究》、叶平的《环境的哲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系列性的著作如吴国盛主编《绿色经典文库》、诸大建主编《绿色前沿译丛》、张岂之主编《环境哲学译从》、杨通进主编《走向生态文明丛书》、刘湘溶主编《环境伦理学研究丛一书》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译丛》等。这一系列著作囊括了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发展、变化,着眼于新时期的环境现实,将生态学、系统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向着多领域、多方向、深层次发展,并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如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并目_他们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伦理学。

第二,对系统哲学以及系统思维的研究。国内对系统哲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西方系统思想。黎德扬《系统哲学一综合时代的综合哲学》,在该书中作者科学地研究和评述了现代西方系统哲学的一般观念,为中国现代系统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魏宏森在《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一书中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演进的时间顺序探索了系统科学的来源,考察了从宇宙、生命、精神、生态到社会的五大系统的基本特征,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论理论体系。(3)研究系统思维方法。孙凯飞《系统方法是我们时代的思维方法》,书中要求人们用系统眼光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重新审视多样化的世界,把被形而上地分割了的现象世界重新整合,将单个现象放到系统中综合研究,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4)建立系统哲学为基础的学科体系。乌杰教授认为系统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华,系统哲学是以客观系统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哲学的科学,他创作了《系统哲学》、《系统哲学基本原理》,使系统哲学成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第三,对系统哲学视域下的环境伦理研究。国内没有从系统哲学视域下研究环境伦理的专著,但在环境伦理著作相关的章节中有所讨论。余谋昌在《环境伦理学》第六章中着重探究协同进化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协同进化是一般生态规律,既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规律,又与系统科学中“协同学”的原理相适应;国内其他学者也运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方法研究生态文明和生态伦理,如秦书生用整体性的视野研究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周鑫在《系统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兼论马克思系统分析方法的指导意义》一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典型的系统论特征,应该用系统的分析方法从整体结构上加以研究。这些思想都认为系统哲学可以为生态文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当然也可以为环境伦理理论构建提供思想指导。

2.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对环境伦理的研究。史怀泽在《文化和伦理》中阐述了“敬畏生命”伦理观,他主张扩大伦理关怀的范围,要求人敬畏生命,承担道德责任是合理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利奥波德创立了“大地伦理”,在《沙乡年鉴》一书中,利奥波德认为以往的各种伦理都着重于协调个体和其所处的共同体的关系,土地伦理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概念,它不只是包括人类而且也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是整个“土地”的生态系统。利奥波德运用了系统的思想诊释伦理观念,土地伦理就是一种处理人与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各种动植物之间的伦理观。同时也是人对土地的态度,人自身的道德品质热爱、尊重和赞美的表现。

第二,对系统哲学及系统思维的研究。恩格斯曾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住在这里恩格斯所说的集合体可以理解为系统。贝塔朗菲总结出了一般系统论,他认为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的复合体。维纳的控制论强调系统应该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普里高津研究了系统的开放系特征,总结了系统发展过程由无序到有序的内部规律。哈肯通过对激光的研究,结合了耗散理论和突变理论,提出了协同学说。拉兹洛提出了系统哲学的四大原理。从1945年一般系统论开始,系统理论逐渐走向成熟,为其它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第三,对系统哲学视域下环境伦理的研究。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系统哲学的特征。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伍洛克在《盖亚:一种对地球上的生命的新思考》这本书中,通过对地球大气圈与火星和金星大气圈的成分结构的对比研究,提出应该着重考虑地球上生物系统特别是人类的作用。在整个地球的生存系统中,人类只是复杂的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其中没有任何优越的权利。英国科学家彼得·拉塞尔认为只有将人当作自然整体的一部分,形成一利,整体性、全局性的世界观才能解决当今世界的社会危机。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共同诊收,即基于系统哲学视域下整体思维的环境伦理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伦理问题,关注环境保护。

国外学者在理论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伦理体系,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实践,行动先行,他们将系统思想与环境伦理相结合,认为人的伦理观念,系统的整体性观念在生态运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于是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绿党,如德国绿党、芬兰绿党等;还出现了许多环保组织,这些绿党和环保组织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他们运用现代系统思维,通过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环境伦理观。

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的研究中,己经开始运用整体性思维,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系统思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这与当今世界全球化、大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但是国内外学者或许受到“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或许受到传统环境面的、孤立的观念的影响,在研究环境伦理问题时没有从现代系统思维角度出发,或者是片面运用系统思维的某一方面去研究环境问题,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本文运用现代系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生态环境系统,进而总结出环境伦理的系统性,用系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的新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l)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本文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逻辑推理方法,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从系统哲学与环境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时间脉络出发,遵循演绎和归纳、分析和综合的逻辑思维。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哲学理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实践,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理论体系。

 (3)比较研究的方法。本文比较研究了中西不同的环境伦理思想,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系统哲学思维,进一步探究系统哲学视域下环境伦理。

2.研究创新点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通过资料的收集,发现用系统哲学的方法研究生态系统大多数都是集中在对生态系统整体的把握,而环境伦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系统哲学的眼光研究环境伦理的学术成果很少,本文想从整体上把握环境伦理的系统哲学脉络,具有一定的新意。第二,对系统哲学与环境伦理这两门宏大的学科,本文试图从二者理论的交叉点,如对生态系统、生态文明研究中的整体性、协同进化原理等进行分析。第三,从系统哲学角度探讨环境伦理,揭示环境伦理研究中的系统特征和系统规律,提出了以系统哲学为指导构建现代环境伦理理论体系。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旅游呈迅猛增长的态势。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2亿人次,较2004年同比增长10%;中国出境总人数达到3103万人次,较2004年同比增长7.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客源输出国。但是,我国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受到了包括国际社会公众舆论的批评,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对此,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其目的是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引导我国公民全面提升自身的旅游文明素质。

然而,使社会旅游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只将眼光放在游客身上是片面的。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修养、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管理不到位、我国旅游市场尚不成熟等原因。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有赖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将科学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本文认为对我国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除进行教育、宣传和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研究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游客管理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广泛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西方国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游客管理理论:游憩承载力(rcc)、游憩机会序列(ros)、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游客风险管理(vrm)等。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游客管理方法和模型,如游客影响管理(vim)、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amp)、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tomn)等至今仍指导着世界上众多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它们都建立了反应游客体验质量和资源条件的指标体系,并且确立了最低可以接受的标准,以及为保证相应区域的状态满足上述标准而应当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监测技术。

在我国,游客管理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无论是对实践的总结还是对理论的探讨都明显不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游客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散见在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或论文中,专门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部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何方永(2005)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三种理解: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行为管理,即游客责任管理,目的是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游客管理是协调环境保护与游客需求关系的一种工具。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张建萍(2003)指出旅游者管理的目标是要塑造“有责任的旅游者”。袁南果、杨锐(2005)认为游客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环境不受到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从而制定管理措施来引导限制游客活动,将破坏降到最低点。

刘亚峰、焦黎(2006)认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方面的常规行为管理,破坏性行为管理和安全行为管理三个方面。他们指出,不同的旅游景区对游客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生态旅游区,对游客的活动范围、装备乃至所穿的鞋子往往都有要求;在文物古迹景区,一般重点是监管触摸、涂刻及拍照等行为。除配备足够的人员的监管外,导游的配合是有效的补充,为此必须注意对导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提醒、宣传教育,但强制性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李萌等(2002)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景区管理的一个部分,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游客进行引导和管理:景区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应建立方便反映问题的渠道,便于游客反映问题和意见,及时消除不满情绪,预防破坏行为的发生;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故意破坏行为加大制约力度;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

马勇、李玺(2006)将游客管理的方法分为激发型管理和约束型管理:激发型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主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旅游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包括教育、示范和引导;约束型的管理也称强制性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并借助强制力保障该规则得到遵守。吴必虎(2001)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技术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游客管理可分为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是指直接改变旅游者的意志和行为,如限制利用量、限制某些类型的活动等。间接管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影响游客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游客的行为本身,如对设施作物理变更,加强对游客的宣传等。张建萍(2003)认为应该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李毅(2002)则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具体措施,即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有效控制游客活动,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导游管理和培训。

游客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西班牙管理经验

2005年,西班牙入境游客达5560万人次,大大超过本国人口(4200万人),创汇378亿欧元,外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有着文明的旅游氛围和管理井然的旅游景点。

西班牙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不准开饭馆和咖啡馆,也不准零售任何食品、水和纪念品,更不准乱停车。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在景点是绝对禁止的,违者严惩不贷。西班牙旅游景点内不准吃东西,游客吃饭、喝水必须到城里的饭馆、咖啡馆,买纪念品必须到附近出售纪念品的商店。旅游景点里厕所全部免费,厕所布点合理,而且非常干净,洗手池,洗手液、手纸和烘干机等一应俱全,因此不可能发生随地大小便之类的不文明行为。

坐落在首都市中心的马德里王宫和布拉沃古典绘画博物馆,大门口没有任何人维持秩序,但是有两排弯曲的白色栏杆引导人们前进,游客有秩序地鱼贯而入。在这样的文明环境里,人们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不文明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件十分丢人、极其难堪的事情。马德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在路边看到体积不大的圆形垃圾箱,相隔20到30米就有一个,方便行人将垃圾扔进垃圾筒。西班牙有关部门对个别不文明行为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不严重的事件用文明的劝说方式加以制止;另一种是对于个别严重的不文明事件予以报警,由警方出面处理。

(二)意大利威尼斯管理经验

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一座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的小城,城市中居住着不足8万居民,而每年平均接待1200万游客。巨大的客流量严重威胁着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保持威尼斯的吸引力、减少旅游业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游客行为管理政策。

为了有效维护当地的文明旅游氛围,威尼斯政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具体表现为:

首先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当地旅游政府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共同倡导旅游可持续消费理念,即倡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人们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加强旅游者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资源环境。威尼斯的旅游环保法规比较健全,除了严格执行欧盟、意大利的各种环保法规以外,威尼斯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旅游法规,例如威尼斯市政府为规范旅游者行为而专门出台了名为“您不能”的行为规范手册,其内容包括游客不能在街头吃午餐、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河道里游泳、不能在城内骑车或是驾驶其他任何车辆、不能在公共场合脱衣服、不能身着泳装行走街头等等。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执法官员会不留情面的给予高额罚款,如对在圣马可广场上野餐的游客的处罚高达250欧元。

我国游客管理制度的缺陷

随着国外游客管理理论的引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游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的游客管理研究领域狭窄,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低。在实践领域,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都只是权宜之计, 缺乏包括游客管理程序、方法、效果评估与监控等内容的系统的游客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游客管理无效或低效,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归纳起来,我国游客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游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还在如何吸引大批的游客,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对大批量游客进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一些旅游地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急于产生规模效益;一些旅游地的管理者尽管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上,尤其是游客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

(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要求,使得他们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媒体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在国内的许多景区,游客随意在文物古迹上拍照、嬉戏,或者在景区乱扔垃圾,景区工作人员却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很少上前劝导制止。旅行社对组织的出境旅游团很少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差异和得体行为举止的宣传和提示,而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担当起提醒和监督的职责。一些导游在讲解时,甚至宣扬迷信,误导游客去触摸文物,以求带来好运。

(三)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及旅游活动。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停车场的位置,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牌示系统的引导都与游客的拥挤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或不合理的功能分区会提高游客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垃圾桶的数量、位置、分布、开口不合理,卫生间数量不足,缺少让游人休息的设施等等。这些客观原因都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增加。

(四)景区管理混乱,相关服务系统缺乏

在我国许多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对食品饮料的食用没有要求,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许多游客便自带食品饮料,随处休息食用;商贩围追游客出售商品,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游客“挨宰”的情况经常发生;景区收费不合理,重复收费情况严重;清扫人员不到位,垃圾满溢,不及时清运。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很多景点都是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相关服务跟不上,缺乏必要的疏导与调控,导致游客的种种不便,导致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景区本身的管理已经非常混乱,更无法对游客进行管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控。

加强游客管理和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议

我国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企业要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游客管理体系,采用管理技术防止或消除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旅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例如英国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使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

景区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例如:在进入生态旅游地或遗产地之前,先让游客观看通过生动形象手段布置的展览或现代化技术摄制的短片,使游客增长知识,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自觉进行文明旅游;在景区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旅游指南,提前向游客告知一些禁止的行为,使游客在入园前就了解有关规定,在游玩过程中自觉遵守;在景区醒目的地方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游览须知及文明宣传短片,在显要位置悬挂文明标语,设置文明提示牌等等。对目前的出境旅游团至少要进行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基本的文明行为教育,不做损害他人、妨碍他人的事,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国际礼仪教育,如仪表仪容,着装礼仪,会面的礼仪,餐饮礼仪等等;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了解与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民交往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他们发挥对游客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无论是高层管理者、导游员还是保洁工人都必须是文明行为的典范,要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管,要能够做到随时捡起乱丢的垃圾,以实际行动引导游客。

旅行社需要加强对导游和领队的素质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在旅游途中尽到引导、提示、监督的责任。另外,旅行社需要对导游词严格把关,严禁无中生有的编造,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

(三)采用“激发型”和“约束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行为

目前,在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不高、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用教育、宣传、引导、鼓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旅游文明行为,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游客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旅行社向出境旅游团发放文明旅游行为倡议书、出境旅游须知等宣传资料;请游客参与管理,旅游途中或在景区里,请游客担任诸如“文明礼仪监督员”的角色,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在旅游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增加增长科学知识、爱护环境、遵守文明规范等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以罚治脏,以罚治不文明,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四)完善配套设施与管理,采用人性化的游客管理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会产生与环境相应的行为与心情。一个场所越是脏乱差,游客对自身不文明行为的控制能力就越低;相反,如果游客置身于优雅、整洁的环境中,他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会得到激发。因此,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旅游环境,是景区消除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措施。

各种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卫生间、游人休息处的设置、数量、分布一定要充足合理;对景区内的车辆、滑竿、商铺等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遏制尾随兜售、强买强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在景区内设置“最佳摄影点”,提醒游客在正确的位置拍照,减少游客乱爬乱拍情况的发生;景区要设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地图、手册等资料;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包括导游讲解、咨询服务、影音材料、标志、牌示、地图、手册等),这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信息,还能达到对游客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景区内的牌示、标志等的位置要得当,信息要醒目、简洁、准确;景区内的游道、游览线路的设计要合理,使游客不走回头路,达到分流游客的目的等等。

除此之外,游客管理技巧的人性化更能赢得游客的配合,比如,制作诸如“小花多可爱,请您别伤害”之类的人性化的标示牌、温馨提示和公益广告;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游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和枯燥感,采用提供排队的详细资料、超额估算剩余时间、使人们排队时有事可做、提供幽默滑稽互动表演、利用计算机预订系统引入绩效排队体系等等。总之,景区要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游客的文明游览提供便利。

结论

游客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游客管理不仅可以维持旅游资源质量、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舒畅,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带动游客旅游文明素质的提高。针对我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应该在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努力降低游客不文明行为给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景区和游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曹霞,吴承照.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袁南果,杨锐.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5(7)

5.刘亚峰,焦黎.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6.李萌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篇10

(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手机、电脑逐渐走入千家万户,受到深刻影响的不仅是职业群体,“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群体也大大颠覆传统生活方式。他们作业中的疑问可以在百度上搜一搜,同学们之间用QQ、飞信彼此联络,开通微博、日志记录心情也成了家常便饭。看日本动漫、韩剧、美剧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至于在网络上聊天、打游戏则更是与吃饭、睡觉一样变得一个也不能少。先进的技术无疑能给学生时代增添不少亮丽的色彩,但国人有目共睹的是,孩子们越来越变得不喜欢户外运动了,与家长、朋友面对面的沟通也少了,近视率在成倍翻番,不少学生因为上网成瘾,不得不中止学业,接受治疗;在大学课堂,45分钟一直低着头全神贯注玩手机的学生比比皆是。看来,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锦上添花,运用得不好,则会变成绊脚石,阻止青少年前进的步伐。作为学生成长历程中重要的引路人,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通过课堂,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形式,教会学生如何科学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它们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被它们左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二)中西方文化价值碰撞,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受到挑战

毋庸置疑,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引发的是全球文化的大荟萃、大碰撞。只要一打开电视、手机、电脑,各种带有异国风情及资本主义国家独特印记的消费观、生活观、择偶观蜂拥而入,这一切,让懵懂的青少年无所适从,他们开始染黄头发、热衷西方节日,酷爱洋快餐,喜欢模仿影视剧中的英文对白。他们甚至认为绵延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实在是一无是处,更有无数人压根儿就不想去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毛笔书法、古琴、京剧、国画、四书五经,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相反,学钢琴、英语、拉丁舞、出国留学、然后终身定居国外,反倒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的理想选择。长此以往,璀璨悠久的中国文化如何得以传承发扬,实在是令人堪忧。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讲解演示过程中,无论是运用哪种多媒体技术,展示任何一个艺术或技术片段,切不可一味崇洋,而应该辩证分析文化差异,找出国民差距,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

(三)多媒体技术迅速普及,课堂教学及考评模式面临改革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方式正在悄悄发生变革。从小学到大学,PPT投影、多媒体计算机、CAI网络教室、在线讨论等方式已司空见惯。那些丰富多彩的视频、美妙动听的声音、鲜活的国内外快讯、方便快捷的远程交流使得原本严肃的课堂多了几分活泼,少了几分枯燥,也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了解、接受课堂内容。然而,不尽如人意的是,有些学校,尽管也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但由于部分教师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尝试新型的教学手段,依然我行我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字一句的照本宣科,全然不顾学生们哈欠连天、睡眼朦胧,提不起一丝兴致。另外,也有些学校,教师上课时要求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可是考评模式依然是传统的书面闭卷考试,内容也是以记忆书本知识为主,这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不相适应,考评效果难以达到最佳。以思想品德课来说,与其让学生背诵默写相关概念或者撰写空洞的论文,不如让他们走出教室,选取拍摄一段视频,自己进行编辑制作,自己点评,这样的考试一定会效果更佳。

二、“以人为本”,构建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的现实性

“以人为本”,构建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音像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以其方便、快捷、声像并茂的特有魅力,在学校课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一堂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除了必须配备相关的多媒体设备,还需要从教者运用智慧,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一)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热情

从古到今,传统的课堂模式一直被描述为:老师讲,学生听,要发言,请举手。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只能是一个配角、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听众。而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负责启发、引导的领路人,他的服务对象始终是学生,如果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以发挥,使用再高端的科技手段也是枉然。所以,在当今多媒体技术普及的现代教育课堂,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提前布置讲授主题,让学生自己制作PPT、视频、主持在线讨论、调查,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东风,让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其收获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变枯燥为活泼,调动学生兴趣

与传统的课堂比,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最大益处是,学生不用在飞扬的粉笔灰中聆听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我们完全可以把那些深奥的书面理论、概念、原理用色彩鲜艳的画面、通俗易懂的图片、旋律优美的声音展示出来,让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古诗词、中外美景均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使之精彩呈现;理工科中的一些技术原理、操作要领也可以通过动画或现场视频进行课堂展示。这样的45分钟一定是扣人心弦、稍纵即逝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大大激发,效率自然会高出很多。要注意的是,使用多媒体设备,尤其不能喧宾夺主,如果纯粹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毫无目的的播放音频、视频、进行网上冲浪,反而让学生不明要领,一头雾水。所以,要想收效最佳,讲授者必须在课前精心准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认真构思,选取素材时要删繁就简,抓住要点,按照逻辑顺序逐一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