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设计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问题的提出
毕业设计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最后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是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工作。虽然毕业设计在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最近几年中,在高职类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产生了诸多问题。
1.1学生毕业设计意识淡薄
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一些学生在毕业设计时敷衍了事,投入时间远不够,设计成果利用网络下载拼凑而成。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课程不再有新颖的知识可学,不如到校外的建筑设计院去学的想法,等到相关建筑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他们对毕业设计又缺乏进一步思考、探索,对自身缺乏更高的追求,于是整个毕业教学就趋于一种表面形式,管理混乱、松散。所有的这些反映在设计成果上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毕业生专业培养目标大大打了折扣。
1.2教材滞后
我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建筑设计自编教材,已经启用了十多年,一直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近几年,很多建筑设计规范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调整,这就使得知识跟不上行业发展;另外,教材对有关建筑法律、建筑规范教学内容的明显缺陷。
1.3毕业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脱节
在毕业设计选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题与建筑实践脱节,简单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个题目作几届,多年一贯制,未重视因材施教,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放飞学生的思路,不能很好地和学生的就业方向相结合,这样做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约束了学生创作激情,促使学生消极应对毕业设计。
1.4指导形式单一、教师力量薄弱
指导形式单一,都是校内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在高等职业院校难觅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高学历的设计人才,难以形成有效的毕业设计指导梯队。
1.5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体系不清晰
在毕业设计最后考核既没有相应标准,成绩评定又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客观、合理、科学。对未能达到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学生降低要求,都给予“放水”,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持宽容的态度,从而使毕业设计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1.6毕业答辩缺导向性
答辩时应对学生没有向导性,学生不能很清楚、准确、有效、富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对自己毕业设计过程的设计思路未能进行卓有成效地梳理,答辩时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机械、被动地一问一答的尴尬模式。这样的教学成果仅是让学生简单、初步地了解了整个建筑设计阶段的过程,却与建筑设计院实际工程的建筑设计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致使一些学生临毕业时对建筑施工图尤其是其它专业的图纸识读能力很差,距离高职教育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2解决问题———教学改革
在毕业设计中涌现的问题,迫使对毕业设计的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提出“产学”一体化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将毕业设计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加强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打破传统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转换为与业主、合作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等多方共同参与设计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夯实进入建筑师岗位基础。
2.1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市场化
毕业设计教学内容顺应市场要求,符合建筑发展趋势,将最新、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建筑规范、法规引入课堂,反映前沿动态,跟上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使毕业生一毕业进入市场就能无缝对接建筑设计岗位,较快进入建筑岗位角色。
2.2毕业设计选题真实化、工程化
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改革,打破学生按假定任务书设计的相对静态的传统教学模式。毕业设计选题采用真实、具体工程项目,即“真题真做”方式,与建筑设计院联合,丰富毕业设计选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崇学生建筑梦想憧憬,为学生留有足够的设计发挥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培养首创精神、提高创新意识,体验真实工程的工作步骤,积聚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经验,达到毕业设计教学目标。
2.3“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合作化
毕业设计中积极实施“双师制”和“邀约制”教学模式。,聘请校外建筑设计院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与我校校内教师一同参与毕业设计教学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实际工程经验的优势,提高毕业生实践运用能力,此外,邀请业主(建设单位)共同参与设计,使毕业设计过程教学中业主(建设单位)、建筑院建筑师、校内教师、其它相关专业等多方参与,在“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中,使学生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完成岗前的职业培训,实现从学生到建筑院设计人员的实践能力转换,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
2.4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标准化
为激活毕业生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充实学生专业知识、完善专业技能,营造科研生产实践的良性发展,配合“产学”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程,对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评价体系,对毕业设计成果采用定性描述、定阶段与定量测评相结合,使评价具有可比性及可操作性;将校外专家、用人单位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使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与多元性。
2.5毕业设计答辩规范化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答辩在毕业设计中扮演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实际工程中的建筑评审会模式,学生自己制作毕业设计PPT演示文件向评审专家答辩组汇报(由专业教师、专业负责人和建筑设计院专家组成),以促使学生能更加敏捷、综合、系统地处理问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加快学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答辩可以了解学生驾驭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在考核学生毕业设计成果时,坚持标准,以设计图为依据,尽量体现学生真实的设计水平。对于部分学生未完成毕业设计,或有原则性错误,或毕业设计成果不完整,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者,学校都要严格执行成绩评定标准。
3结语
“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当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开拓学校与企业间联合办学的新思路。与以往内容单一的毕业设计教学相比较,“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我院建筑系是一次大胆且创新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改革成果初见成效,对未来毕业设计新模式的开拓创新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作者:万莉 彭敏 单位: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Abstract: the electrical building professional fire design should be in the fire and power distribution, fire emergency lighting, automatic fire alarm etc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 to ensure that state fire under the operation reliability of fire control faciliti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electric professional fire the common problems are analyzed.
Key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Fire fight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包含几个方面:消防电源及其配电、消防应急照明和火灾自动报警等方面。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是一项与现行消防法规联系紧密、政策性很强、技术性复杂的电气设计工作。本文对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1 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规范
目前,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规范主要有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简称《建规》)、GB 50045--19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简称《高规》)、GB50067--19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19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行业规范JGJ/T 16―1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简称《民规》);专业规范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简称《报警规范》)等。以上几部规范仅《民规》是国家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其余为国家标准(其中《住宅建筑规范》全部为强制性条文)。几部规范由于主编单位不同、时间不同,对相同内容要求也不一致。对设计者来说,强制性规范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后规范应服从新规范。
2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问题
(1)消防用电设备负荷级别应为建筑物最高级别。任一层建筑面积>3000m2的多层建筑,其消防设备负荷级别为二级(《建规》第11.1.1条),而其门厅、营业厅照明负荷级别却为一级(《民规》第3.1.2条)。消防负荷级别低于一般负荷级别,这有悖常理。
(2)当一类高层建筑两个电源引自室外变电所两段低压母线,应明确该变电所上一级两路电源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或来自两个区域变电站。
(3)消防用电设备(以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较为常见)负荷级别应根据此设备保护建筑物最高级别确定。例如,有一消防泵房设在三层会所的地下层,但该消防泵房负责小区8幢一类高层及9幢二类高层的消防给水。该消防泵房内消防设备负荷级别应为一级,而不应根据其所在建筑级别确定。
(4)地下I类汽车库连通几幢二类高层时,其消防设备负荷级别应为一级。《高规》第9.1.1条规定,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9.0.1条规定,I类汽车库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由于这种建筑各部分之间互相连通,火灾危险性大,灭火难度高,因此消防应按整体设计,不应各部分独立考虑,并应按建筑最高消防负荷级别为一级设计。
(5)对于屋顶层集中多台小容量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有些设计者采用图1所示配电系统。虽然第一级配电装置、中间级配电装置中用电负荷全部为消防设备,该配电系统满足“独立形成防灾供电体系”和“消防用电设备专用供电回路”要求。但设计者未能深入理解GB 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第2.0.2条规定“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由于存在多台用电设备,彼此间相互影响,增加一级配电就增加更多故障机率,消防用电设备供电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图1配电系统图
3 消防应急照明问题
3.1 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
关于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高规》和《建规》中规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 min,高度超过100 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 min。《民规》附录C.3.12条规定,疏散指示标志灯的持续工作时间:高层建筑>30 min,超高层建筑≥60 min,备用照明的持续工作时间>120 min。GB 17945--2000《消防应急灯具》第5.1.2条规定:消防应急灯具的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T--90 min,且不小于灯具本身标称的工作时间。可见,4个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持续供电时间有3种不同的说法,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中应按照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90 min (即《消防应急灯具》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安装和使用。
3.2消防应急灯具的控制
3.2.1 应急灯具控制相关规定
做好消防应急灯具的控制,应熟悉以下相关规范内容。
(1)火灾应急照明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每个防火分区应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
(2)采用分散供电时,在各层(或最多不超过3―4层)应设置专用火灾应急照明配电箱或专用消防配电箱,并应在配电箱处实现2个独立电源(或双回线路)的自动切换。
(3)疏散照明采用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时,正常供电电源可接自本层(或本区)的分配电箱的专用回路,或接自本层(或本区)的专用消防配电箱。
(4)火灾应急照明应能在火灾确认、且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的同时自动投入。根据工程不同要求,可采用消防值班室控制的应急照明模式,也可采用分散就地控制的模式。
(5)平时不使用的疏散照明应在消防值班室或配电室集中控制。
(6)备用照明为正常电源的一部分,同时使用时应分别设置配电线路和控制开关;备用照明仅在事故状态时使用,在正常电源故障时应自动投入工作。
(7)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回路宜分开。
3.2.2应急灯具的控制
设计人员应深入理解应急照明种类:疏散照明(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建筑面积>400 m2的展览厅、营业厅、多功能厅、餐厅,建筑面积>200 m2的演播室及建筑面积>300 m2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应设置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这些场所包含两种应急照明,应急照明控制时应特别注意。应急照明控制分为设有消防控制室、无消防控制室两种情况。
(1)对于没有消防控制室的工程,消防应急照明控制如图2所示。在配电箱集中操作方案一般适合于日常有人管理而且管理比较到位的公共建筑,而对于一般的无专人管理的场所,如出租的办公楼、店面、住宅等,也可考虑设就地开关,此时配电系统可采用二线一开关的接线,但电源开关必须常闭(设计应注明)且回路中的自带蓄电池灯具的充电线应引自就地开关前,防止充电线被就地开关关断,但不能将集中控制的灯具纳入该回路。为了让火灾中逃生的人员或消防人员在火场中能迅速识别、方便操作开关面板,应急照明的就地开关应选择带电源指示灯型号。此开关是消防设备,应有明显标志。图2(a)适合正常电源下不亮,断电后自动应急方式;图2(b)适合正常电源下常亮,断电后自动应急方式;图2(c)适合正常电源下由K(配电箱内断路器)集中控制亮灭,但不影响应急灯充电控制,断电后,无论K处于何位,均不影响应急正常启动或工作;图2(d)适合正常电源下由QK(墙壁开关)分散控制亮灭,但不影响应急灯充电控制,断电后,无论QK处于何位,均不影响应急正常起动或工作。
图2无消防控制的消防应急照明控制
(2)对于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工程,消防应急照明控制如图3所示。强制接通应急照明是火灾自动报警的一项功能,应急照明箱配电系统及其灯具接线方案应与其相配合。基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配电箱与消控中心两地集中控制,另一种是由就地面板开关与消防中心强制接通。两种不同控制方式的灯具不应混接在同一回路。平时必须常暗,只有火灾时才接通的灯具不应与平时常亮的共回路,一般应各自独立回路。图3在消防一般状态时(非直接燃烧及邻近区域),使接触器J吸合,应急灯自动点亮,不再受QK、K控制;火灾进入危险期时,直接关断正常照明相线,使应急灯投入应急状态。
图3有消防控制室的消防应急照明控制
4 智能建筑中合用消防控制室时应注意的问题
火灾监控系统与智能建筑中其它系统的关系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后便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2000年,国家了推荐性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智能化是在建筑这个平台上,由三大系统组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网络系统(CAS)。而 BAS包含了三个子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监控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即通常所说的 BA、FA、SA。火灾监控系统在建筑物中可以独立运行,除了完成火灾信息的采集、处理、判断并实施联动控制外,还应该具有与其他系统进行通讯的接口或进行远程信息传输。火灾监控系统可充分利用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硬件和软件资源实现联网通讯,为城市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城市综合管理网络提供并与城市其他管理中心共享消防系统的信息。
结束语:
本文经建筑电气专业消防设计中关于消防电源及配电设计消防应急照明设计、火灾自动报警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规范中与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应采取怎样的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2.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在评判上还欠缺公平、客观。现在的技能比赛基本是请行业的专家和高校的教授来对项目进行设置,并作为技能竞赛的裁判参与技能比赛活动,所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就直接影响了项目设置的质量和评审的公平性。学校为了体现教学水平、求得社会地位、赢得生存机会,常常会动用身边一切人力物力进行“公关”,以获取较好成绩。技能竞赛项目在评判上不公开评分标准和评分结果以及参赛选手的扣分情况和原因,从而导致参赛选手在今后的比赛中会犯同样的错误,不利于参赛者在赛后对自己本次比赛作一个总结和反思。
二、建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中产生问题的相应对策
1.从单一技能向复合技能转变,科学合理安排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构建职业建筑类技能竞赛体系。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比赛均应根据比赛的内容或核心技术技能确定赛项名称,不以工种名称直接命名赛项;以岗位或目标任务要求的技术技能综合(组合)运用水平、比赛任务完成质量以及选手素质水平为评判依据,设计比赛的形式、内容和设置奖项;团体赛须包含对团队合作水平的考查内容;逐步杜绝以单一技能作为比赛内容的奖项设置和赛项设置,减少团体赛和个人赛混合设奖。
2.从个人向团体大赛转变,建立教赛常态管理,形成“教赛一体化”让竞赛覆盖面更广。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是面向所有的中职生和专业教师,举行技能比赛的目的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仅仅针对几个选手,而是要对全体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所提高。我们可以搭建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把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教学计划相结合,让技能竞赛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学生,技能竞赛要覆盖到每门课程,把技能比赛与教学考试、实训考核及学生岗位证书等工作结合起来。普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水平,可以任意抽选每个学校的学生来参加比赛,这样能体现一个学校普及技能教育的力度。
3.从基于培训体系办赛向基于实际工作办赛转变,结合就业岗位需求特点,让技能项目的设置更能贴近完整的工作岗位。中职学校不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训内容上都应按照实际就业岗位的工种要求,技能竞赛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契合就业岗位需求,促进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向实际工作办赛,比如工程算量比的是清单算量,这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部分,更具有综合性。所以,如果在项目的设置上能结合工作实际把计价综合进去,可以使内容更完整、更能胜任以后的工作。技能竞赛项目设置技能所用的硬件和软件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47-02
梁启超曾告诫留学美国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某些部分。”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政治家,梁启超要求孩子们做学问不仅要专精,还要广博,这对今天的高职教育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终身教育的理念看,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当下的就业,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纠正工科专业所偏重的逻辑思维和实验理性思维带来的负作用。相关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个体完善知识结构,对于将来从事技术开发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以专业为依托,探索并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构建人文课程体系的意义和价值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专才教育的缺陷,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人文教育的复归,我国也借鉴国外的经验增加人文教育,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倡高等教育促进文理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则明确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发展人文教育,促进文理交融,已成为国家高校素质教育的长期方针。但从高职院校总体课程体系布局看,专业技能教育体系比较完善,而作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却相对单一、陈旧,未成体系。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高职院校在注重实用性、技术性为代表的专业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参考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提出的课程设置方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文类课程体系,促进专业建设。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科学与人文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归宿,两者共同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高职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融合的可能性。
第二,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历史、价值、规范和社会现象,在高职院校特定专业领域,如建筑设计类专业中,跨学科合作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科技以人为本”,须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广,有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和大局、从“人本”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有助于教师跨学科合作,提高自身素养。
第五,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拓展专业知识面。
第六,在构建人文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群体优势,提高研究工作的组织程度与集成度。
二、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实地调查,与多个省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交流的基础上,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上海与江苏两地、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特定专业探索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发挥集群优势,进行跨学科、跨系科、跨地区间的合作,对课程涉及面进行人文教学资源的整合及开发。
构建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文课程体系,综合采用以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资料加以分析,针对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带有普适性的教育原理,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从政治理论、语言文字、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挖掘学科的人文内涵,从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及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围绕核心课程,建立与之关联的课程群。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完整规划,形成多样性教育情境,在实践中探索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多个省份相关专业人文类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主要以上海思博美术设计学院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为研究对象,分析论证区域间、公办及民办高职院间人文类课程的开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结合专业构建人文课程体系进行准确定位,从理论层面探讨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处理好人文课程体系与专业课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辅与主、点与面、质与量、教与学等方面的辩证关系。(1)课程建设。包括在专业技术基础课模块如《素描》、《色彩》、《建筑初步》,技术应用课模块如《建筑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结合专业特点的人文类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公共英语》、《应用写作》等课程的优化;针对专业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如《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学》、《儒道互补(职场修身法则)》、《职场心理》等系列课程的开发;以及有人文针对性的系列讲座、学生社团、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合作等涉及面都是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类专业构建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2)教学队伍建设。跨系科合作,通过人文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3)课程资源建设。以构建人文课程体系为依托,重视教材建设,建设系列化、一体化、多种媒体有机结合,具有校本特点的立体化教材;积极开发网络教学与管理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效率。(4)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人文类课程的评价体系,如针对人文课程体系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的建立及方法的推广,促使人文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第三,结合专业对高职院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实践论证。课题实践具有以下特色:(1)上海、江苏地域差异及公办、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不同,使人文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具有更多可参照性。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更多兼顾到市场价值理念,可提升研发成果的内涵与质量。(2)课题组成员自身的专业及教科研特长有助于对课题实践细节的具体把握。比如徐增英先生为中国美协、上海美协及中国版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艺术顾问,有丰富的国内外个展联展交流经验,作品被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收藏,多年来在一线系统讲授《设计学》。其加盟课题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所发挥的借鉴及指导作用。(3)课题研究组跨学科、跨系科、跨学校、跨地区间的合作,有助于发挥集群优势,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4)学生自课题实践过程中,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思想及人文方法习得的隐性价值。
正如《纲要》所提出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实现人的尊严、择业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变通借鉴,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以专业为依托,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及专业特色的自己的人文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叶立群.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学的重要性愈来愈得到人们的认可,而数学建模作为广泛数学知识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工程建筑课程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去启发学生设计厂房、民用住宅、体育馆等其他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设计作品的空洞、华而不实、不具有实用性等不良状况.在对建筑物的停车场的设计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数学建模的知识对停车场中的停车位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丰富建筑设计的内涵.下面我们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探讨停车场中的停车位的优化设计.
在保证车辆能自由进出的前提下,本着要求通道宽度尽量小的原则,我们来看一下一排车位之间的各个数据,每辆车均以角度θ停放,用W表示小轿车停车位宽度,L表示小轿车停车位长度,L■表示在建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停车场的实际大小,结合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及美观性,调整这个模型,从而得到外观美、空间布局合理、使用价值高的设计作品.当然还可以考虑建设地下或者多层结构等方面,推广这个模型.建筑设计的本质在于为人的活动创造空间、改造环境,所以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以社会性、实用性为出发点,多方面地把高等数学,特别是数学建模的思想及方法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使设计作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导师宽厚的教学作风,朴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富有创造力的学术见解以及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些优良品质都将使我终身受用。导师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在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上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也更加明白做人的道理。
关键字:三本院校、设计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对于建筑学专业来说建筑设计课是学习的核心之所在,也是五年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由此可见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建筑学的教师来说这门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通过五年的学习让学生能具有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和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建筑师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对现代建筑师的要求,目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专业教学的改革,很多学校已经初见规模和成效。本论文旨在针对三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研究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2.三本院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现状
首先,三本院校的学生是高考第三批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重点院校的学生相差较大,但是这并不是说学生们的智力水平不如重点院校的学生,只是学习自律性较差,缺乏主动性、遇到困难容易放弃、自觉性差。其次,三本院校每一届会有几个分数较高的生源,有一些平常成绩较好,但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有一定的自制能力,这样就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再次,三本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环境好,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对他们的就业会有帮助,这些有利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他们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2.2师资队伍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市场繁荣,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于较高的排名,建筑行业的收入也相对较高。一般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都会选择进入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或进入房地产公司成为甲方。这种情况之下,三本院校师资的引进就比较困难,老八校的毕业生很难引进,硕士学历以上的更是困难,这样就导致了三本院校的师资人才梯队和储备不合理,不能形成高层次的师资力量。
2.3教学条件
建筑学专业具有它的特殊性,和其他的工科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很强的实践性以及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设施上有较多的配备,比如:专业教室、模型制作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等。现在很多三本院校是因为看到近些年建筑学专业一直有很高的就业率所以开设了建筑学院,可是校领导包括有些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这些实践教学在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性。没有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来建设专业教室,和其它的工科教室没有什么区别,有的没有建设这些实验室,有的建成了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缺乏认真的管理, 这样就丧失了它的意义,也就对建筑学的教学和专业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2.4学术氛围
一个好的学术氛围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学术氛围会影响到整个学院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好的学术氛围会带动整个建筑学院的活力,从而引起学校领导对建筑学科的关注度,形成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力。但是现在三本的建筑院校普遍缺少这样的学术氛围,不过良好的学术氛围也是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以及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的。
2.5教育现状
现在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师的培养,职业技能窄,缺乏综合能力,这样就业的渠道就难免单一,这就需要对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的配合补充。现在的社会现状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学专业毕业生都能从事建筑设计这一职业,一个完整的建筑项目,既需要前期的建筑师的方案设计,也需要施工图人员的深入配合,还要有后期的施工,以及甲方的开发人员。现在社会需要的是能够掌握建筑运作过程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高校建筑学教育距离社会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3.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教学体系
目前不论是重点还是非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把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职业建筑师作为主要的目的。但是三本院校和重点院校的差距决定了办学质量的优劣,所以三本院校应该明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明确的职业化培养模式。应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同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设计师,应该面向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应该包括其他领域,比如:施工图人员、建筑经济与管理、房产策划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等方面。应该根据建筑市场和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调整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培养计划。
有时候教学改革单靠学校内部的力量是不够,还需要多听取设计院以及相关企业对学校培养计划的意见,做到教学计划和市场需求的统一。还可以请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院工作人员以校外专家的名义参与一定的教学,也可以是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对设计院的工作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了解。
3.2根据专业特性形成合理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
在专业教学体系方面,应该突出建筑设计课的主导地位,由深入浅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技能,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探索最优的设计方法;设置丰富的专业选课办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经常举办专业相关的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各个层面,还可以通过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的影响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浏览设计方面的网站,建筑是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但是建筑还具有功能性、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就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保持思维的创新性。
3.3根据自身情况形成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本院校的建筑学专业通常起步晚办学时间短,教师大都比较年轻,实际的设计经验较少,所以在上课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学校要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学生方面要加强学生自律性的培养。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教师自身应熟悉所要讲解的教材,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上课相关的最新资讯和前沿动态有所掌握,及时的传授给学生。第三,分科目形成教研小组,集体备课,共同完成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大纲以及教案。第四,认真辅导和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和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引导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工作,师资力量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学术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部分三本院校在招聘建筑学专业教师的时候首先是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目前的社会现状很难引进学历水平和实践水平兼备的设计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以目前的现状来说难度较大,比较可行的是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将已引进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给他们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样比直接引进的可能性更大,效果会更好,也会降低成本。
对于学生方面,应该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自学能力、业务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培养,让学生形成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整体的建筑观,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建筑市场。
3.4借助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筑学专业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建筑学的学生来说在实习单位的实践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工作能力,了解实际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让学生对自身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做出调整,也能让学生及时的形成正确的职业规划。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软实力邀请省内知名的设计师或负责人,来学校给学生讲解他们所做的实际建筑项目,以及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让学生对建筑设计的运作有个大致的了解,也让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个心理上的准备,让学生对于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和发展前景有个正确的认识。
4.结论
对于三本院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还处于初步阶段,教学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探讨和验证。教学体系改革需要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还要根据每个院校和学生的各自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能一味地借鉴和照搬别的院校的模式。这就需要每个建筑学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形成一个完备的适合于三本院校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BIM英文全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指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所有真实信息进行仿真模拟。而Revit三维软件是BIM平台下的最具代表性的设计软件之一,参数化设计、构件关联性设计、参数驱动形体设计和协作设计是该软件的主要特征。Revit三维软件的诞生及应用实现了一个简单快捷的建筑设计过程,它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不能不说我们的建筑设计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新技术的革命,而我们的教育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应用新技术实现建筑设计教学的新变革。
一、BIM技术应用现状
如果说用一个字来形容BIM在建筑业的现状,那就是“火”,这个“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政策层面开始重视BIM,从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BIM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到2015年3月31日《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的编制组成立暨项目启动会在标准院召开,都说明BIM是未来的趋势。
第二是业主开始关注BIM,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认识到国家对BIM技术应用的支持,开始认识到BIM给项目带来的价值,开始要求设计院或建造方应用BIM相关技术,并愿意为BIM带来的附加值付出更高的经济投入。
第三是设计院、企业开始应用Revit,部分走在前列的设计院、企业或机构开始创建自己的BIM部门、培养人才、以小项目练习、应用,开始从设计方着手,应用Revit给设计带来的变化及价值。
第四是建造、施工企业开始应用Revit,部分走在前列的承包商、施工方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BIM技术人才,尝试应用Revit建模给项目施工带来的帮助及参考价值。
二、将Revit三维软件引入建筑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导致了整个建筑设计行业的低糜,对于我们建筑类高职院校而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毕业生被迫转业,或者从事着建筑相关的其他工作如装饰行业等。在我们的企业调研中,很多建筑设计院、设计机构都在积极地想办法求生存,而很多设计师都面临着失业的处境。在这场建筑设计行业的优胜劣汰中,只有更专业的企业和高技术的人员才能被留下来。高技术和信息化的建设成为企业变革的方向,也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BIM作为建筑界公认的革命性技术,大大提高了建筑信息化和建筑工程集成化的程度,引领着建筑数字技术走向更高的层次,将为建筑业界的科技进步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BIM的火热带动了一些热门的“职位”,比如现在很多设计院和建筑施工企业、物业管理企业都在组建自己的BIM项目组,他们在招收大量的Revit工程师,熟练、成熟的Revit应用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获得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工具。同时由于Revit的可操作性和软件本身包含信息的专业性,可以使一些非建筑设计专业的人员也能在一定时间的学习后能从事Revit工程师的职位。因此不仅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要引入这一软件的教学,这个软件应该成为每个建筑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术,它的普及程度应该跟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AUTOCAD一样。
三、将Revit三维软件引入建筑设计教学的预期成效
1.利用Revit软件,将会提高学生建筑方案设计的效率,Revit软件对于不规则形体的建模有其特有的优势。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我们会依赖sketchup、3Dmax或者犀牛等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体块的推敲,这些三维设计软件只能够构件出模型的体量和表皮,大多都是由单纯的面片构件而成,而Revit的概念设计功能强大,能在建出复杂模型体块之后,将其转化为带建筑信息的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方案设计的效率和准确率。
2.利用Revit软件,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建筑的构件及构件间的相互联系。在Revit中,墙、门、窗、柱子、楼梯这些构件被定义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图元,这些图元包含了构件本身的构造信息,如墙体、楼板这些图元,你可以方便地指定它的保温层、面层、结构层、防水层等构造的信息,使我们非常直观地了解这些构件的结构组成。
3.利用Revit软件,可以让学生了解建筑模型各构件的材料组成,同时也可以查询到材料性质、厂家、价位等详细信息。
4.利用Revit软件,可以进行日照分析。它可以获取项目建筑物所在位置的经纬度,设定相关的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之后就可以模拟现实的日照效果,并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5.轻松得到建筑施工图纸,并通过协同设计,使各专业的设计师在同一平台上完成同一个项目。
6.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建BIM团队,参与实际项目或项目研发,提高实战经验为学校带来声誉和利益。
四、困难分析
其实BIM的概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是在很多设计院的推行过程中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阻碍,主要就是参与BIM项目的机会不多,没有团队,各专业间的配合问题,实战经验少等,而随着BIM的普及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被解决。但是,在高校,这种问题似乎更加严重,教师必须在项目的配合下讲解理论,理论知识会在项目实践中直接被印证,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很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现有的《园林建筑设计》教材中,存在着理论过于陈旧,案例过少,过旧且新颖度不够,缺少必要的设计图纸分析与理论介绍,尤其是没有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材,理论过于倾向研究型,缺少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项目案例介绍。学生渴望学习到的新兴的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就更少了。
1.2传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园林建筑设计》教学中,教师都是占据主导,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中基本都是首先教师理论讲解,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设计作业,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最后是作业反馈。学生进行设计,凭空想象,理解力有了,但空间想象力没有,接触的设计案例很少,由于缺少教师理论结合案例的讲解分析,学生往往面对着教师的作业愁眉不展,无从下手,即使心里有设计思路,由于积累不够,实践少,还是无法转换成设计图纸,完成作业。
1.3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互动性不强
由于教学主导是老师,学生很少参与教学,往往是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使得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不浓,作业往往是潦草应付。
2教学改革措施
2.1改革理论教学内容,增强内容的新颖性,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书籍和论文,汲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先进性。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思维方式和科研成果。那么学生就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从而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2.2教学内容上去粗取精,突出设计重点和主题
2.2.1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以便更好地与后续课程接轨
园林建筑设计是园林专业第一个设计课,不应将课程内容局限在建筑设计,而应推演到景观设计。从而为园林规划设计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基于风景园林学科教学的建筑设计,更为强调外部因素对建筑本体的影响,建筑是因环境因素生成的,它与场地、交通、绿化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即设计结合自然。正因如此,园林建筑设计特别强调对环境设计的考虑,要求学生一方面运用景墙、花架、廊柱、花坛等设计外环境,补充建筑外形的不足,增加立面上的高低错落和虚实掩映的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运用庭院设计将建筑化整为零,以便更好地突显外部环境设计。
2.2.2注重宏扬传统,体现地方文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研究与设计一直是园林专业的特色,又是传统园林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因为其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而历久弥新,依然焕发着古老的魅力和活力。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需要继承并发扬的。通过分析背后硬传统(建构、材料)与软传统(文化、历史),使学生理解传统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审美取向,一方面提升专业修养和素质;另一方面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能力。学生能够从中国传统建筑中汲取营养,再现传统,更富有创新力。从而使得设计作品更有内涵更有深度。
2.3教学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方式,采用课堂理论讲述、优秀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介绍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学生对园林建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精选设计案例介绍大师建筑设计作品,如贝聿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等,进行案例分析示范,从而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实践教学包括外出实习、实习现场拍照分析、实地测绘、制作模型,课堂评图、改图等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的能力。此外,通过应用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搜集资料,学习经典建筑案例,分析建筑设计平、立、剖面,提高学生园林建筑作品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建筑设计能力、模型制作能力。采取案例分析(进行优秀案例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进行方案汇报)、反馈法,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结合设计作业开展模型制作竞赛,并在校内展览。通过作品展览,为学生构建展示自身设计实力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勉励学生发展,以此丰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2.4建立网络课程,实现资源上网,供学生参考学习
实现了资源上网,包括教学课件,教师的案例分析,教案大纲等。并提供了教学辅导,包括考核试卷,设计论文、设计文本、专业书的参考,尤其是学生的优秀作业,模型制作照片等都可供同学下载,并参考学习。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便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当然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更新。
3效果评价
3.1学生表现出极强的设计欲,促进了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案例分析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设计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亲自制作建筑模型,对比方案设计图,可以很好地调整构思,弥补不足,并完善设计内容,通过模型制作将设计内容真实的表达出来,学生表现出浓郁的兴趣,积极探索,最终使得设计作品臻于完善。通过制作模型展览,同学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展览的效果很好,获得广大师生和领导的好评。
3.2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的主题
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绘制图纸构思设计,制作模型并展示作品,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出来。设计作品风格多样,充分体现了教学重点。设计作品注重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设计。部分同学尝试再现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元素表现建筑设计;部分同学采用现代的集中式的建筑布局,或有小庭院,但立面上注重虚实掩映,高低错落。建筑设计外形丰富,尤其是屋顶设计,表现出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1概述
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丰富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
2必要性
首先,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2012年,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2015年12月,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会议报告中还提出,要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目前,我国共有39种硕士专业学位,其中包括建筑学硕士(1993年设置)、风景园林硕士(2008年设置)、城市规划硕士(2010年设置)3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的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下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二级方向。这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求。其次,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有助于大力培养具有城市设计意识和水平的专业人才。今天,中国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样的专业学位设置方式也与世界上大部分建筑院校建筑系中设置的、作为非评估类第二硕士学位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接轨。目前,在职职业建筑师获得硕士学位大多以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为途径。这样的方式部分满足了行业需求。但是,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设置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通过授予非全日制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方式,大幅度提升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在职建筑师的学位层次,在较短时间内输送国家建设所急需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而针对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也可以将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作为其第二专业硕士学位。事实上,不少已获得国内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选择了去国外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针对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通过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系统地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职业建筑师中的城市设计专业人才。最后,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彻底解决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的问题。我国在学士层次上设置的专业学位仅有一个,即建筑学学士。大部分立志成为职业建筑师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如果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只能选择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获得了建筑学本科和建筑学硕士的专业学位授予资格。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同时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这部分毕业生既包括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的学生,也包括在本科毕业一段时间后再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这是学位资源浪费的一种表现。近年来,部分建筑院校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的名额增加,使得毕业生在同一所建筑院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造成学位资源浪费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丰富硕士学位类型设置,彻底解决建筑学专业学位重复颁发问题。
3可行性
首先,我国建筑院校已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可以开展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我国建筑院校从事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他们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指导建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的丰富经验。在通过建筑学硕士专业教育评估的38所建筑院校中,特别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领域属于城市设计范畴或与城市设计相关联。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其次,我国建筑院校已开设大量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今天,我国大部分建筑院校特别是通过评估的建筑院校已将城市设计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城市设计引论、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成为建筑学硕士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必修环节。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在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课程中,城市设计课程更是其中的必要环节。可以认为,已开设的大量城市设计专业课程,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奠定了基础。最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已拥有成熟的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习培养环节。我国的专业学位设置对实践基地有着明确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领域的设计院、境内外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将学生的设计实践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又掌握教学规律的高水平建筑师。特别是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行以来,体制化的设计实践基地快速成长。这为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搭建了实践平台。在新时期,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亟须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精神的直接体现,又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通过这一专业学位的设立,建筑院校可以和行业共同协作,大力培养城市设计专业人才,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专业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4附录
4.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草案)
(1)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类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针对已经获得建筑学学士或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建筑从业人员,设置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UrbanDesigninArchitecture,简称MUDA。(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相关行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者,或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5)城市设计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的要求,注重以城市设计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应以设计课程为重点,贯穿整个培养过程。(6)城市设计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研究生进行城市设计实习的时间不少于半年。(7)城市设计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多样化的师资结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宜由建筑院校教师和设计机构实践基地的建筑师担任。(8)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应与城市设计实践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应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10)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城市设计实习并通过论文(设计)答辩者,由国家批准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11)根据2015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4.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简介(草案)
(1)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国家建设对于城市设计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适应城市设计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工学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在于突出城市设计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充分反映城市设计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实用性和一定的前瞻性。(2)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城市设计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设计工作和城市设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设计专门人才。(3)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学制一般为2年;采用课程学习、设计实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并重的培养方式。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学校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双导师”培养,或学校导师负责的指导方式。“双导师”培养模式中,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由本单位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并聘请设计机构实践基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联合导师。(4)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城市设计领域中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在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设计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设计实践课程;教学过程重视运用设计专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5)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学位培养计划包括3个主要环节:第一,专业课程学习1年,以城市设计专题为主干课程;各专业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市设计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城市设计管理能力。第二,专业实习0.5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城市设计机构进行至少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并由相关单位出具专业实习证明。第三,学位论文(设计)工作0.5年,学位论文(设计)应当针对城市设计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和设计问题开展研究,或与较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相结合。学位论文(设计)应有一定前瞻性、难度及必要的工作量,其形式可以为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或城市设计专题。学位论文(设计)由两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学位论文的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包含一位来自校外的设计机构或管理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6)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招生对象主要为获得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参加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全国统考。英语一,全国统考。城市设计基础,由招生院校组织命题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理论、建筑学基础知识、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规划史等。以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要题型,考卷满分为150分。城市设计考试内容:以快题设计形式完成2~5公顷范围地段的城市设计。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卷满分为150分。(7)城市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就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设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的主要用人单位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管理部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的重点已经由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变为品质和质量的提升。城市设计关注空间的形式与风格,其目标在于创造美好的城市风貌。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的境外建筑事务所,包括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都把城市设计作为其主要的设计领域。也就是说,建筑师是建筑行业中城市设计领域的主力军。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研究院设立了城市设计所、城市设计中心等专业部门,在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方面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不少建筑院校已经设置了城市设计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在本地区和本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城市设计人才。同时,很多高校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乡建设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