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6: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幸福心理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幸福心理学论文

篇1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跟美国大学的创新也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大学在开创初期原本是承袭英国殖民地大学的传统,组织结构简单,规模不大。但是,在美国大学发展史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862年的《莫里尔赠地法案》,使得美国公立大学体系正式形成,并且极大地促进美国大学的发展,尤其在课程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获得大力发展。“这些赠地学院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高校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高校独特的风格,……康乃尔大学提出“适于所有目的”的课程思想,开出众多的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则建立了推广教学中心、实验室社会服务,成了“州的智囊”,大学成为政治、社会和工业立法以及科学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试验站”。

美国大学规模、学生人数、课程等不断增加,美国大学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也在不断增强。20世纪60年代美国“巨型大学”的产生,更加促使大学复杂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这种大学是通过联合、合并的形成产生的,规模非常巨大。这种巨型大学的产生使得美国大学的复杂性日益增强,甚至有些大学校长都明显感觉到管理的难度。1963年哈佛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就谈到了这一困境“大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巨型大学,校长的特性随之发生变化。……在任何巨型的大学中,创新和权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存在一种‘无法状态’,而且校长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无法状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外美国大学复杂性和创新性还体现在组织结构的创新方面,具体表现为在大学里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等,而且大学的类型也非常多,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还有远程教育、留学生教育等等。巨型大学的产生也使得大学的创新范畴和创新力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创新的组织,对这种组织的管理我们应该要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对大学的管理是过分保守的,过度行政化导致大学管理体制僵化,使得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大学管理创新

创新的概念是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指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实施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以及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后来,沿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逐渐形成了两大研究分支和研究取向,一种倾向于技术变革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一种倾向于制度形成和制度变革的制度创新研究,也有学者称之为管理创新研究。大学管理如何创新?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对策。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来看,创新一般发生在系统的混沌边缘,创新需要远离平衡条件,创新需要一个创新的奇异吸引子的激发等。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的思考,我们认为大学管理的创新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的混沌边缘

复杂系统理论认为创新常常发生在系统的混沌边缘,这种边缘往往具有非常大的创新可能性和创新能力,这种边缘状态容易产生创新的空间。那么,混沌边缘到底是怎样一个空间领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混沌边缘又如何形成?复杂性理论引入了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两个概念,认为在组织中影子系统就是受隐性符号系统驱动,这些隐性符号系统由组织中一些个体所拥有的模式获得,并不是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显性规则或者共享范式。隐性系统所表现的是潜在的行动,未外露的想法和创意等。而合法系统是组织中的一种很明显的控制系统,通常效率非常高,处理问题也比较有效,通常起到维持组织的秩序和平衡状态的作用,并消除组织的不稳定性和冲突机制。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常常发生互动作用,有些时候出现相互冲突,甚至起到破坏的作用。影子系统常常渴望创新,渴望表现出个性,而合法系统却用共同形成的外在规则进行压制。这种相互牵制往往就产生创造性空间,这种空间就是在混沌的边缘。

大学管理系统中同样存在着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合法系统就是大学明文规定的一些制度和规定,以及明文成立的机构等,这些制度和规定就是为了大学的稳定发展而制定的,维持稳定是它们的基本目的。而影子系统则是存在教师中间和学生中间充满个性的潜在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这些影子系统渴望突破体制但又受到阻碍。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来看,要促使大学管理的创新,我们不能过分打压影子系统,不要一发现与众不同的看法和建议,就强摁下去,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和建议。恰恰相反,这些影子系统是大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创造性的源泉。在影子系统与合法系统发生碰撞的时候,创新的空间才会慢慢显露出来。如果单纯的只有合法系统,整个大学管理系统将过分稳定,没有创新的空间,最后可能合法系统也难以继续存在下去。以课程管理创新为例,首先应该既要加强显性课程的建设,也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使大学里面这两种课程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其次就是要促使课程与学科的交叉性,使得他们在交叉处出现混沌的边缘,这种边缘就是充满创造性的领域。现代新兴的学科和新兴的创新发明就是多种学科交叉的融合,美国圣菲研究所所研究的复杂性问题,就是生命科学、计算机、数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最后,从课程制度层面来看,要保持宽容的心态,对于新兴的不太成熟的课程应采取鼓励和积极推动的态度。

(二)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的涨落

涨落是复杂性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复杂性理论看来,涨落是使系统远离平衡态,达到新的平衡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在这种有序与无序之间,就是创新的重要领域和空间。有序是倾向于维持稳定,稳定有它的价值,系统通常趋向于稳定,如果没有外在的干扰或内在的刺激,系统基本上是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的。但是,过分稳定却是创新的阻碍,因为过分稳定意味着保守,系统甚至会走向崩溃。无序虽然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要走向更高级别的有序,必须要经过无序的阶段。当然,无序也是有一个临界值的,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涨落小于临界值,系统将继续保持稳定性,如果超过临界值,系统可能整体就要取代原有状态,形成新的有序状态。所以我们说,远离平衡条件的建立是创新的前提。对于组织来说,要学会利用发展过程中的涨落信息,来促使组织系统的创新。

那么,怎么才能促使系统出现涨落情况?或者说如果我们想让组织通过涨落保持创造性,一般应经历怎样的路径?一般情况下,涨落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扰动,这些扰动使得组织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带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二是内部系统或者构成要素的随机运动,使得组织产生内部变革。如何能够保持环境对组织产生涨落的影响?首先要保持组织对环境的开放性,保持信息的交换;其次组织本身也应该有较强的敏锐性,保持对环境发生变化的识别能力。对于组织内部随机运动导致组织创新性的问题,关键是要有宽松的环境,自由的生存状态,组织内部的要素或者构成部分能够自主的活动,这些自主性活动是促使系统内在涨落的重要动力。从大学面临的环境和发展路径来看,大学管理和战略发展要保持创造性,大学必须要对社会保持开放性,不断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通过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来促使大学保持适当的涨落范围,通过涨落达到大学发展更高的有序状态。大学内部管理也是促使管理创新的重要来源,关键是要提倡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策略,通过各个院系等系统组成部分或者教师学生等的创造性来推动整个大学的创造性发展。

(三)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开放

复杂性理论认为,开放是系统演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一个系统过于封闭,不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那么这个封闭的系统就会自动走向熵增,最后可能就会趋于混乱甚至崩溃。一个系统只有保持开放的状态,并且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这个系统才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才可以不断地朝着更高级的有序层面发展。大学也是这样,大学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的是更大范围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大学的内部看上去和外部没有发生多少关系,实际上它也时时都在与社会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等保持开放的姿态。也只有这种开放,保持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畅通交换,大学才能保持活力。

大学是社会复杂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可以说,社会的变化对大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经济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现在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需要的规格和素质对大学培养目标产生重要的影响。还有科技发展对大学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不仅改变了大学教育手段和方式,而且根本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出现了现代网络教育等新型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更不要说政权的更替、社会变迁对大学的影响,那几乎是脱胎换骨的改变。大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当前,大学的地位日益凸显,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为什么大学能够走向社会的中心?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是现代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主要原因;二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相联系,是促使现代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因素;三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促使现代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的一个因素。高等教育地位的提升对社会发展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学为社会提供大量的高等人才,大学所创造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也为社会技术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大学组织文化也反作用于社会文化,高校不仅是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工具,也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

篇2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齐克森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原因: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学习《积极心理学》,它可以使我们有选择的放大我们心中的幸福快乐,在清楚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时,有选择的把它们缩小到最小。它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扩大注意范围,使人主动卷入环境,乐观而有效地探索环境中的任何事,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给他们巨大冲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包容并存。但他们处于思想容易裂变、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价值体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与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标准评价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求个体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压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据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自卑、惰性、厌学等等。[2]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故此,作者提出“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将旨在通过诗歌心理疗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生。

1 研究现状

目前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诗歌心理疗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点在于抑郁、焦虑、恐惧等人类缺陷,属于“消极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创立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心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促进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数,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系统[3]。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是让个体多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让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快乐的主观体验。积极的社会系统包括民主政治大环境和温馨团结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他俩在整合人类各种优点的基础上,把积极人格分为美德和积极品格两大类:第一,智慧和知识(能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第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意志的情绪品质)正直、勇敢、毅力、热情;第三,仁慈(有关“照料他人与他人成为朋友的人”的人际交往品质)善良、爱、社会智力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第四,正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公正、领导力、合作、原谅;第五,节制(谨慎处事的品质)谦逊、谨慎、自我调节;第六,卓越(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总结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情况。第一类的论文有:高强的《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与继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积极人性论思想,在研究对象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渊源。[4]吴晶的《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论证了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包容并蓄。[5]孟维杰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6]、张秋颖的《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7]陈虹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8]三篇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第二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这类论文有:王倩的《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9]施利承的《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10]刘孝群的《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11]刘桂芬的《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12]翟媛媛的《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双虎的《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等一系列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品格的培养。此类论文主要论证的是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作用,对应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则没有提及。

现代意义上的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是阅读疗法与写作疗法的一种,即在治疗师的选择下,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与歌(通俗歌曲),让个体或团体阅读、诵读,或直接让病人参与写诗,帮助治疗师发现问题。并通过宣泄、领悟、净化、升华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方法两方面:诗歌疗法的具体应用:段扬的《诗歌疗法》简介了西方诗歌疗法的应用。[15]陈敏的《诗歌疗法》介绍了古代中国应用诗歌疗法的情况。[16]王万昌的《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介绍诗歌疗法应用的案例。[17]但是这类论文数量少,并且显示我国对诗歌疗法应用还很少,研究不够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诗歌心理疗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本课题的诗歌疗法中的诗歌包括了诗与歌,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与个体、团体咨询中,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具有不同疗效的诗歌与歌曲,让学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内容做出反应。可以是对整首诗歌作出评价,也可以对其中一句话做出评价,咨询师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对于你有何意义?”、“是否哪句诗让你特别感动或唤起了自我的觉醒?”最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或歌。从这些诗与歌中,治疗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诗宣泄压抑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质量,建立积极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尽管人格是源自个体身上稳定的行为方式与内部过程。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对人的消极人格进行纠正,对积极人格进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卑、自控力差、厌学、惰性。所以他们需要建立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好学、勤奋、自控力强。

3 课题理论依据与内容

在本课题中的诗歌包括:诗与歌。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情绪具体化,是人类强烈情绪的投射,诗人则是人类情感的代言人,人们在诗歌作品里与诗人共鸣。歌,特别是优美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优美的诗。流传广,易于理解。而大学生处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属于“诗歌”的年纪。同时作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诗歌传播知识基础。所以利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是可行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利用诗歌疗法进行大学生个体、团体心理咨询、编写诗歌心理治疗手册。具体内容与方法是: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设立不同的积极品格主题,如自信、梦想、坚持等。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在进行心理课程讲授中插入老师推荐诗歌或学生收集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解读,找出自我心理问题,发现解决方法。同时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培养积极品格。第二,本课题将采用“诗歌个体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有特定治疗目标与要求的诗歌写作、解读的培训,让求助者通过诵读、写作诗歌,宣泄压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积极品格。

综合上述,中国目前对积极心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不够,应用诗歌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课题将结合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验、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观察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故此“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来,任春亮.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9,(3).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强.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

[5]吴晶.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6]孟维杰.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7]张秋颖.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陈虹.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0]施利承.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J].交通医学,2010,(6).

[11]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2]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13]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4]方双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15]段扬.诗歌疗法[J].心理世界,2002,(10).

篇5

基于对现代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性哲学的理解,本文拟用一种相互比较、互为发明的探讨方式,达成如下研究目标:  

首先,对于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与主要命题的探讨,目前普遍的研究范式还是纯理论、纯思辩式的。无疑,这种运思模式是探索人类精神深层的,尤其是那些形而上的、玄远幽深层面的必由之径。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以经验实证为基本认知手段的科学从来都是哲学的重要支柱。既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一直是中国心性哲学的基本内容,那么,现代心理学就不仅在研究视域上与其有很大程度的交融,而且其研究成果也为心性哲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本文中,对于中国哲学诸如“心”、“性”、“仁”、“义”、“礼”、“乐”等基本范畴的探讨,笔者一方面利用己有的哲学上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尝试引进积极心理学的实证内容与科学方法,以企尽可能去发掘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对人自身的肯定性内容及其积极的心理学意义redlw.com。  

其次,理论自身的价值,在于为现实的人生提供指导。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享受着空前的物质文明,但我们也经历着精神上的焦虑与迷茫。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如是描述现代人的心理世界:“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过去用以指引我们自身的古老神话及象征已经消失,而举世弥漫的焦虑感则日益加深”。 

正因如此,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学者试图将哲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把一直拘囿于书斋的人文学科带到临床领域,比如台湾辅仁大学致力于发展哲学咨商,日本大阪大学发展出了临床哲学,慈济大学设立人文临床疗瘴研究室,韩国国立江原大学提出人文治疗概念。无疑,人类痛苦的产生与消除,一方面关乎形而上的价值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牵扯形而下的具体实践的拣择。在前一个问题上,古老的心性哲学必然是未来新的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而在后一个问题上,积极心理学以其明确的可操作性而对消除现代人的负面体验起着实际的作用。如果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通与衔接,我们当会发展出一种不无中国色彩的“人文治疗”方法来,而这也正是本文探索的另一个目的。因而,在后面的研究中,笔者将不仅从理论的层面阐释人性固有的“正向”之维,亦从实践的层面探讨如何建构积极幸福的人生。这种探讨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心理,更将其扩充到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建构上。创新之处:1.国内外关于积极心理学和心性之学的研究如汗牛充栋,但对两者进行比较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运用比较哲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力图揭示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对人自身的肯定性内容及其积极的心理学意义,进而为中国高深玄远的心性之学提供了可以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2.通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引入,尝试探讨具有中国色彩的“人文治疗”方法,也即从实践的层面探讨如何建构积极幸福的人生,这种探讨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心理,更将其扩充到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建构上。(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redlw.com 咨询客服。)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7-01

幸福是人类从古至今从未停止探讨的话题之一,它也是

“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自己在充满变革的社会节奏里获得稳定的幸福就显得格外重要。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国内外从古至今对幸福的研究很多,它们各有侧重,为人们追求幸福贡献了不少力量,随着幸福热潮的到来,“幸福力”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 幸福在心理学中的界定

幸福在心理学家眼中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1]。研究者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讨论最多。不过心理学家们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的意见存在分歧。Neugarten和Cantril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而Bradburn和Watson等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负性情感、较多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综合来看,多数国外研究者则比较认同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2]

关于幸福的研究,不得不提到积极心理学这一分支,它打破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不针对“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去关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思考并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积极心理学领域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我们可以习得的能力。

2 能力在心理学中的界定

前苏联心理学者大多把能力定义为“作为顺利完成某一种或某几种活动条件的心理特征”。西方心理学界则提出能力的因素说、结构说、认知说等主张。其中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由很多独立的成分和因素组成,而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两大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能力和一般因素,它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潜能,主要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其二是特殊能力和特殊因素,来保证人完成某特定的作业及活动。加德纳则认为智力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3 幸福力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从而提出“幸福力”这一概念,它的提出始于对“幸福”研究传统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和质疑,目前已有的幸福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和结构分析两方面。积极心理学提出“幸福力”这一全新的心理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拥有一种看得见、用得着、学得会的幸福能力。幸福力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素养,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软实力[3]。具备幸福力的人,能获得长久而持续的幸福,而非短暂的情绪体验。王薇华教授认为,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没有发现幸福,而是缺少了学习幸福的能力。

3.1 幸福力的内涵

幸福力是一种获取幸福的能力。具体地说,它指个体在面对某一对象(人、事和物) 或者经历某情境时感知和体验到幸福的能力,及依据其内在的某标准表达或评价幸福的能力,也包括有意识地寻求策略来调控幸福的能力。它是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能力。苗力田先生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序言提出:“幸福不是僵死的、现成的,而是在实现活动中”。其次,它是一种后天能力,是人对幸福有了一定的觉解后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努力所取得的结果。最后,幸福力的发挥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

3.2 幸福力模型及测评体系

幸福力的结构由 “操作维度”和“内容维度”两个独立的维度组成,一共包括16种能力。目前,石雨等人研究后发现了青少年幸福力模型并编制出了青少年幸福力问卷,其模型包括情感力、意志力、德行力、抗挫力和认知力五个维度,其中,情感力指个体监控自我及他人的情绪情感信息,且能识别和运用这类信息指导思维及行为的能力[4],意志力则由个体自主地确定目的,并且根据这一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它主要由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这四种意志品质构成[5],德行力是指个体根据道德准则做决定和采取行动的能力,抗挫力即耐受能力,它表现为当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够承受压力和打击,并使自己尽快摆脱困境,从而来避免心理及行为失常的能力[6]。

4 未来展望

如今我们已经从幸福感的量化研究迈入到幸福力的提升及应用时代。如果把幸福感作为鉴定个体是否幸福的量化标准,那么幸福力就是获得幸福的实施方案。相信在未来的研究我们可以根据“幸福力”这一概念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致力于幸福力的实证研究,为拥有幸福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 Diener E.Subjeetive Well-being.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2):542―575.

[3] 王薇华.幸福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3:1-3.

篇7

一、研究目标

(一)认识性目标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实效性目标

1.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仁爱品质和能力。

2.有效构建了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

二、研究内容

(一)进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仁爱能力的研究。

(二)开展构建学生仁爱动力系统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随机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图表法、文献法。

四、研究措施和活动

我校把该课题工作列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大量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题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组建课题团队、制度建设。课题成功立项后,研究措施和活动按普及―实践―提炼的指导思路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即学习提升、实践提炼和总结梳理。具体介绍如下:

(一)课题主研团队建设。

(二)制度建设。

(三)学习提升。

近两年来,为了提升课题主研成员和参研人员的心理援助专业能力和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同时也为了提升大众对心理援助的常态接纳度。学校多次以“请进来,走出去”和购买专业书籍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

1.市教科所吕安所长、彭晓明主任莅临学校调研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2.聘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萍教授对全校师生、家长作关于学习效能和家长效能的心理讲座。

3.课题组购买书籍供全体老师传阅。

4.课题负责人、执笔主研、主研、班主任先后外出培训、考察,返回后在课题推进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实践提炼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仁爱动力系统,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丰富的以心理援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主要为同学、教职员工和家长。在本课题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也是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成员。学生接受仁爱,拥有仁爱能力后自然会传递仁爱,传递仁爱的积极体验形成积极情绪条件反射后,自然会回报仁爱。介于此,课题组全面推进了拟发的提升仁爱能力的措施:主题讲座、宣传栏宣传、 “心理暗示语”、“自制心灵鸡汤”、“心理游戏”等。

2.提炼后策略的试点推广。

课题拟发的措施经过实践检验,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为了扩大课题的辐射范围,更广泛地优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课题组试点推进了实践提炼后的课题策略:QQ群设“今日分享”栏目、举办以“普及、推广心理援助策略”为主题的讲座。

3.建立援助网络,提升仁爱的意识。

课题研发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让县域内的学生能更身心健康地成长,我县教学研究室于2016年3月设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岗位,于县域内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我县的心育网络诠释为心育互联网和心育师生网。

(五)总结梳理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是开放的。我们对部分拟发策略进行了必要的修正。课题组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后,形成了3本课题校刊,参加了十多次项目申报和成果展评活动。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操作性成果。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的仁爱能力和构建仁爱动力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自助和助人的仁爱实践活动,形成了具体的分项实施措施。

自助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未出现心理问题的正常学生;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经历了重大负性事件的心理问题易感型学生和已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学专业援助的学生群体;自助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所有的学生。课题研发的三类策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融合。自助产生的仁爱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助人,助人获得的仁爱幸福感让学生更好地自助,助人自助的条件性积极情绪反射让学生付出与获得的仁爱能量得到了守恒,让学生仁爱品质的动力系统得到了良性的循环。下面就本课题研发策略作具体阐述。

1.自助的策略。

此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既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又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间的互助意识。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农村初中生对支持系统中同W的依赖虽高,但却没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因此提升学生的自助意识和能力就尤为重要了。自助的策略实施以来,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自助,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仁爱能力得到提升。自助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仁爱能力。

①培养学生正面解读消极事件的能力和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把事情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权力和能力。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做情绪的主人,课题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文、工作坊等方式引导学生做正面解读。

②编辑课题组校刊《心灵港湾》、《主研文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③优化心灵谈话法。优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学生的精神庇佑所,在学生的精神庇佑所里,仁爱了会宽容,宽容了会感恩,感恩了会奋进,奋进了又会更好地仁爱……在仁爱的循环里,仁爱、宽容、感恩、奋进四种积极心理品质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2)潜能开发。

①举办心灵港湾工作坊。工作坊的理论建构是:阿德勒团辅;中科院刘善循教授的6S超级学习策略;社科院许金声教授的全人心理学理论;辽宁金洪源的元认识理论。三年多来,课题组在校内对学生提供的工作坊主题有“提升逆商AQ”、“元认知学习法”、“优化亲子关系”、“遇见未知的自己”、“发散思维训练”等。团辅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仁爱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构建心灵花园。此策略的主要研发理论:冥想放松、自我催眠、刘善循学习理论(高效学习状态:一份好心情;身心放松;头脑宁静而清醒)。研发此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身心疲倦时,有退避的心灵空间。

③积极心理暗示。我校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措施形式多样。学校的笑脸墙是图片暗示;班级文化栏“心灵港湾”中的心理暗示语是自我语言暗示;班级文化牌中的班级口号是集体语言暗示;班主任寄语是他人语言暗示。

2.助人的策略。

该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县城、乡镇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就是县级医院也很少有由专职医生坐诊的心理咨询科,农村初中生求助心理学专业帮助至少得到市里,路途远,诸有不便;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所收咨询费用高,一般农村家庭较难接受,导致陷入心理问题的学生讳疾忌医,不能及时得到心理学的专业帮助。在助人策略中,付出爱、接受爱、传递爱、回报爱的循环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仁爱能量。助人策略具体如下:

(1)关注心理问题易感群体,助其恢复身心状态。

①运用心理测评专业软件筛查、预防。定期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心理状态测评,可以及时准确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②房树人测试。房树人测试能透过被试的房树人作品投射出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测试学生心理状态的普查筛选工具。被试只需用铅笔在一张A4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就可以了。

③举办以调适考试状态、管理情绪等为主题的讲座。课题组常规提供的主题讲座有《中考,我来了》、《快乐地做情绪的主人》、《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实现心中的梦想》等。

④编导演心理剧。心理剧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2)专业心理学干预,助其体验被助的幸福。

①筛查报送。心理问题像身理疾病一样,发现得越早越容易高效干预,筛查报送主要是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完成的。

②预后支持。在学生接受心理干预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同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成长环境。

③心理咨询室提供个案咨询。三年多来,来访学生发给咨询室老师的感恩短信达几百条。

3.自助助人的策略。

此策略的存在价值。农村初中生中,绝大部分人没看过一本心理类书籍,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家里没有用利用网络查资料的条件,他们的上网率平均达不到1周1次。自助助人的策略实施以恚各类信息的相互分享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运用类心理学知识、心灵成长故事、成长中的心灵感悟、修心格言等精神食粮。精神食粮的补给使学生的仁爱品质和仁爱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自助助人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校园广播站设心灵成长故事栏目。该措施的研发理论为,宽容、仁爱、感恩、奋进是人类精神的庇佑所。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力量是爱!感受到爱的人会真正去爱,爱了会有宽容,爱了会有感恩,爱了会有奋进。爱会传递,恨会感染,充满爱的心灵,恨无处藏身;充满恨的心灵,爱无处藏身。

(2)学生自制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笔记本是学生用以记录能给自己心灵滋养的正能量信息的笔记本。

(3)心灵的港湾。设计该文化栏目的目的有:一是让同学们在暗示语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二是让同学们拥有美好的天使般的心灵,拥有发现真、善、美的天使般的眼睛。心灵的港湾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六、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得到很好的改善。

学校实施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策略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德育处违规违纪的学生人数逐年降低。

(二)各级各类奖项。

1. 2015年李琴老师独著论文《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获本课题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2. 李琴、黄光兵合著论文《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的策略》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3. 李琴老师获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和国家级总课题组颁发的“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4. 邱凯霞老师独著论文《农村中学师生仁爱关系与英语课堂教育效果》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5. 陈四新老师独著论文《德育工作中仁爱品质的培养》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6. 罗雪梅老师独著论文《让仁爱之光照耀语文课堂》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7. 黄辉老师独著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仁爱教育》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8. 2016年李琴、周玲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积极心理学引领 课题策略实施―优化学生心灵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在2016年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9. 2016年心育课题《对农村初中生实施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的课题阶段成果荣获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二等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弥补了省级课题研究中关于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薄弱环节)

(三)各级部门、单位肯定。

2015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承担仁爱类讲座:《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关注孩子,传递爱心》。

2015年我校心育课题组为公安局设计心理咨询室并在需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015年我县迎教育均衡发展的国检时,丹棱县教育局领导让本课题执笔主研参加座谈会并向教育部领导介绍我校的课题工作。

2015年丹棱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以《丹棱二中国家级子课题“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获奖》为颂夥⒉嘉倚?翁獾难芯啃Ч。

2016年课题组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材料《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学生精神核心素养》被选送参加眉山市教育局组织的素质教育座谈会。

2016年我校的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课题策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形成的论文《心系全体 关注个体》被县委宣传部作为德育典型案例报送至眉山市委组织部评奖。2016年县教研室设心理教研员岗位,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为我县兼职心理教研员。2016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撰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文章《实施心理指导策略 ,提升积极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介绍及总结。

2016年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被丹棱县妇联选派至眉山参加 “幸福使者,母亲课堂”骨干讲师培训班的培训。主办单位是市妇联和市教育体育局。

2016年县精神文明办、县教育体育局决定把全县唯一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建于我校。建成后的指导中心功能室完备,设备齐全,建设方案的资金预算为45万,全部由政府出资。

七、参考文献

《爱的五种语言》 (美)(Dr・Gary Chapman)盖瑞?查普曼著,王云良译;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0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文件印发单位 教育部;颁布时间 2012年。

《积极心理学》(爱尔兰)Alan Carr著,丁丹等译;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1】万.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4.

【2】张海燕,刘丽.学校欺侮行为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4】徐本华,李新旺.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篇8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因就业问题引起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常见,甚至发生自杀悲剧。2007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寻求职业发展,培养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寻找个体潜能。这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就业教育差别很大。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就业心理模块知识陈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背景、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就业所需表格填写训练等。各个高校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认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与学生专业课程衔接,难于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1]。较少高校有专业心理老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调适等。与心理有关的内容知识基本无更新。

(二)课程倾向于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等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多倾向于传授求职技巧,如介绍信、推荐信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而较少涉及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就业心理调适和积极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首先会在心理上有一些变化。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等影响,加上就业竞争激烈,多数个体易表现出焦虑、失落等心理表现。张弛等调查522名大学生,76%认为“最让自己感到紧张和忧虑的事情”是就业问题[2]。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情绪容易波动,耐挫力弱。在面对就业压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应对,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危机事件。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定位是一门指导性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实践和实际操作,且需要根据大学生每个阶段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较多学校就业指导课成为理论课的讲授,学生配合度不高,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一到大四所讲内容没有变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课的模式为主。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近年,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创伤、缺陷和疾病等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帮助人类去发掘潜能和力量,使人们更幸福、快乐,并得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韩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终成事业。其积极的思想都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和内化。

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宗旨主要是发掘学生潜能,增强积极的人格力量,显示了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赛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访和大笑练习为内容,发现这些练习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生活态度,甚至影响到人生态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抑郁症治疗、医学教育和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析

(一)嵌入积极的教育理念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素养。当前“就业难”问题除了就业人口基数大和专业限制外,与大学生自身依赖性强、逃避进入社会、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较大关系。英国哲学家拉金斯提到“年轻时代是培养、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需要从入学开始,贯彻整个大学生活。在教育过程中将责任意识和感恩结合起来,教会大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

(二)构建“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随着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严峻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承受不同的就业心理压力。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要考虑不同阶段特点和实践性的特点,每个学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任务。大一大二阶段应该以“择业指导”为主,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优势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大学新生处于适应期,心理波动比较明显,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解决现实困惑,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和应对,引导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掌握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挖掘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力。第二阶段应该以就业指导为主。学生掌握就业指导知识外,鼓励学生实践,通过调查走访、案例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就业的积极心理体验,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强化互动,学生参与教学,如运用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MBTI)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团体辅导实践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教育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体验和参与式学习是完成这一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群体参与的团体积极心理辅导新模式[3]。设计活动依据“幸福”三因素理论,包括积极的情感、积极的参与性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三部分。团体辅导的内容包括培养积极情绪、积极的应对和认知方式、积极的人格品质。按照这三个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动形式。如“寻找自身优势”、“三件好事”、“感恩探访”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尚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对于授课老师也需要扩宽思路,在现有体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服务到大学生群体。(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篇9

本次论坛特邀请多位专家作学术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顾海根教授作了《大学生自我同情及其与人格、应对方式和助人行为的关系研究》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副主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掌然教授作了《广义问题解决与广义问题管理――科学思维新视野》的报告。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什么――(2012)目标与任务解读》的报告。全国心理技术应用研究论坛理事,三生教育基金会会长张名源作了《三生家庭教育个性化支持方案(FEAP)在家校合作中的成功应用》专题报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华夏全人心理学研究院院长许金声作了《通心的理论、方法的广泛应用》专题报告。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理义教授作了《心理健康测评仪的研制与应用》专题报告。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崔景贵教授作了《社会转型・和谐幸福・心理管理》的主旨发言。《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常务副主编何妍在大会上作了《开来而继往 明道不计功》的专题介绍。盐城师范学院副校长戴斌荣教授、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王胜桥教授、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童辉杰教授分别主持学术论坛报告会。25场精彩纷呈的专家报告、专题报告和大会学术交流发言受到全体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论坛举办期间,部分与会者还参加了20日、21日晚上开展的两个专题心理工作坊活动。

篇10

二、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大量事实表明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方法。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教师关注度较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心理异常状态,他们就真的不需要老师的关注了吗?事实上是大量职业院校的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很少感到幸福。学生表现出来的状态是玩手机、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学习不积极,卫生习惯差,纪律涣散。心理方面表现出了不够自信、失落感强、偏执、叛逆心理严重等现象。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积极心理学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打开了新视角,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加入教学目标中,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把提高积极心理情绪的内容加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才。从价值取向上培养正能量并具有积极价值观的学生。形式上,职业院校不再充当“救火员”的角色,转而将重心放在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构建职业教育的积极模式,既要对异常状态的学生进行治疗,又要对正常状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二者平衡,双管齐下。在职业教育中引入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选择课程内容,提供积极的教学环境,注重让学生体会到幸福感,关注未来,养成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快乐。同时,还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和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态提高教育的效果,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开展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增加课外辅导活动。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

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运用到职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打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凸显出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通过七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例分析。第一课:心理学无处不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的第一次课,课程的目的是进行心理健康课程团队建设。教学是针对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开展的,他们刚刚跨入校门,来到全新的环境,对周围的同学和校园仍然感到陌生。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关系,引导班级同学相互认识,增加团体凝聚力,增强集体意识。课程的开展从学生的现状入手,让他们把对自己的了解写下来,主动和不认识的同学打招呼,并写下同学的名字,通过bingo、通关游戏让原本不熟悉的学生快速熟悉起来。课程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了基础。第二课: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一课,我们的学生也许从来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课程首先从书本的选择题开始,再转到生命中的选择题,激发学生的动机。接下来,在一段舒缓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进入回忆,从外在世界逐渐转向内在的体验。最后,让学生写下生命中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再逐次割舍,从内引发思考,思考自己内在真正的需要及其意义。课程促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重建,为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做好铺垫。第三课:我的目标我的梦想———目标是梦想的航向。课程的用意是教导学生要面向未来,让学生推动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过程。用“幸福”作为课程的引入,让学生期许“心想事成”带来的幸福感。通过一场虚拟的“价值拍卖会”和各式各样的拍卖品,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一场人生的拍卖会。拍卖结束时,有人心想事成,有人满是遗憾,就如同当生命结束时一样。课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把握机会过好自己的人生。第四课:我们的小家——寝室关系。职业院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的同伴关系,也就是寝室关系。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固的亲情和友情是人们战胜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法宝。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同伴之间的信任感与协作感。通过“盲人”游戏,让扮演盲人的学生明白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帮助的时候,让扮演哑者的学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在这个信任之旅的过程中体验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第五课:学会倾听———倾听的艺术。倾听是人际沟通中最有效的方式,如何有效地倾听,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通过“我说你听”的游戏,让学生明白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效地倾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倾听有五心,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和应心。第六课:时间管理———管理好时间就管理好了生命。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未将时间当回事,他们总是在游戏、电视剧、网络中荒废度日。课程将时间比喻为银行账户,突出时间无法积蓄也无法失而复得。将生命比喻为格子,过完一年就拿掉一个格子,突出时间的有限性、生命的短暂。教导学生使用时间管理优先矩阵,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时间管理。第七课:生涯规划———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认识你的生命的彩虹。课程通过霍兰德测试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到和自己兴趣、能力、素质更匹配的职业方向,从而更有效地学习。

四、心理健康教育展望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开拓了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野,让教育者可以站在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高度来开展心理教育。规避了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消极”情绪和心理异常的误区,在心理问题的治疗和预防上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章中的心理教育课程实例的开展,收到了良好的初期效果。再次印证了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中引入积极因素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氛围、创造积极的文化、关注学生的优势、发掘学生的潜能、和谐交流等积极管理模式的应用将会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杜小溪 单位: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与干预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7,1(15):99-101.

[2]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man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62-566.

[3]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12):11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