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6:1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材料科学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教材编写
2013年,南昌大学与其他兄弟院校编写出版了教材《土木工程材料》。新编教材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的不足,强化混凝土章节内容,增加了轻质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新型混凝土的相关知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弱化部分章节,将石材、木材、合成高分子材料等章节内容进行相应删减;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增加建筑节能材料章节;设置案例,在各章节中多设案例,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与实践相结合。
(二)授课内容编排
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突出重点内容,授课时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为主要重点,以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钢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材料为次要重点,同时兼顾建筑功能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砂浆、石材、木材等;体现专业特点,注意授课内容与不同专业方向的有机融合,土木工程工民建方向专业重点突出水泥与混凝土的内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则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则要求详细讲解大体积混凝土及其施工;紧跟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授课时将土木工程新材料(如新型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新技术(如隧道盾构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以及教师自身科研课题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工程应用,将国内外典型工程(如新型混凝土技术在三峡大坝、杭州湾跨海大桥应用)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课时分配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实验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时有限,在教学中合理分配课时是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南昌大学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共48学时,其中课堂授课32学时,实践2学时,实验14学时。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前,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一般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笔者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除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外,还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
(一)理论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生产、工艺、性能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此,有必要将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组为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生产与工艺、性能与应用三大块进行统一讲授。同时可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方法进行理论教学,以达到缩减课时、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实验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现有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因此在实验教学改革时,除了开展水泥实验、砂石实验、普通混凝土实验、沥青实验等验证性实验外,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在设定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坍落度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自选材料和自行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前先将学生分为3~4个组并确定实验题目,要求小组同学查阅资料、集中讨论后完成创新性实验,比如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实验、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实验、不同等级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实验等。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组织学生到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了解混凝土的生产运输过程,认知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见识混凝土的浇注养护,了解建筑钢材的性能和加工,实现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鉴于这一缺陷,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环节,提供了网络辅助教学,完善考核方法。
(一)视频播放与课堂讨论
为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笔者充分利用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优势,特别制作了一段50分钟左右关于材料在仿生、智能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提前自行观看,同时在课堂上也组织学生利用1个学时观看视频资料,之后用1个学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观后感想。
(二)网络辅助教学
网络辅助教学是高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辅助教学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教师可将很多相关的文档、幻灯片、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自行下载。学生也可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可定期查看和回答学生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网络辅助教学是对课堂授课方式的一种补充。
(三)考核方法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考核方法采用课堂考勤与课堂讨论、实验实践(报告)、期中考试(开卷)、期末考试(闭卷)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其中四种形式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15%、15%、20%和50%。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分阶段检验教学效果、改革考试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经过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授课内容
教师讲课内容有主次之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仅简单轻松,而且也更有针对性。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实践。
(2)上课形式
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并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积极发言,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实验实践环节
除了部分验证性实验项目之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见识到各种不同要求的混凝土,创新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4)考核方法
采用上述四种形式相结合的全程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学习效果。
一、前言
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和能源、信息并称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该领域也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随其蓬勃发展而日新月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专门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材料科学领域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基于人才质量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现代文明进步的考虑,对提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部在2007、2008两年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切实把教育、教学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中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文件要求高校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抓好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的综合改革,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研究、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最终全面增强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致力于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特别是依托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晶体学等特色学科而衍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位于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为主;以原创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为社会培养大量高层次拔尖的创新型人才。这势必要求学校、学院以及细化到专业的教学工作更多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意识的培养,实践教学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王充的“施用累能”,朱熹的“知行合一”和“践履”,都充分说明知识转化为能力离不开大量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与理论能够以实践的形式反映出来,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认识与兴趣,并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勇于探索自然的精神;此外,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在实践中质疑、探索、求新求变、追求创新,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适应性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构建思路与原则
专业培养目标是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依据,理工科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均以实践教学为主,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为:以培养既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又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扎实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面广,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构建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模式,使材料学院的实践教学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具体构建思路的指引下,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目标。以学生的具体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学生今后就业发展的需要,在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同时需本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基本思想,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诸方面因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教学评估制度、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规定,使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考虑到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教学内部各课程等教学环节之间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并相互衔接的产物,所以,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需实现优势互补,处理好世家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培养出“又红又专”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体现出育人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2.具体构建举例
(1)扩大校内外实习基地范围,提高认识、生产实习质量
认识实习作为从公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一门重要过渡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的交叉学科,因此,对于刚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学生,对本专业还不够了解,为此,认识实习过程对理工科学生认识本专业便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实习过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结束后,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又一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考验学生灵活应用所学解决实际实验生产问题能力的一个步骤。因而,实习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实习基地建设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以本专业、本学院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核心,扩大校外实习基地范围,校内外共建相结合的思路。此外,可以引进和聘请校外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指导部分实习教学环节,提高其影响力和加强学生认识印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合作的关系。
(2)加强课程训练和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课堂教学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作为实践性教学的第一场所,应积极鼓励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探索各种教与学方式的优势互补和应用,充分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作用,如开展实践导向、讨论式学习、探索研究式教学等来加强课程训练,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融会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的。需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不断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做到基础知识的不重不漏,相得益彰。另外,也需减少验证性实验、模仿性实验,结合教师的课题项目和实验室资源,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使得实验室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并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
(3)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管理
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检验高校教学水平,以及学生毕业与学位认证的重要依据。从狠抓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开始,由论文的选题、指导、答辩、评分全程监控,严格把好环节关,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探求真理、训练基本科研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进而加强和完善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蜕变。
四、结语
构建与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特别要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理顺教学观念,在摸清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做到从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安排、教学环节组织到实践经费的落实等各方面都要全面合理地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整个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逐步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的探究中走在了前列,学院毕业生以“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勇于创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严谨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干劲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施与运行是一项既重要复杂又艰巨的任务,为此需要长期探索,特别是寻求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内容的圆满完成并能够推进学院软、硬件条件的有机整合。另外,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如何完成其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匹配,共同推动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顺利实施,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
[2]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3]熊志卿.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5(1):52-55.
[4]周立新,龚建勤,陆新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4):102-105.
[5]杜承铭.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6,(32):20-22.
[6]薛景梅,葛永红.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J].人才培育,2008.61.
3、省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政治经济学、国际法学、文艺学、传播学、光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
4、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50] 、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理论经济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新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急需大批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即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而我院冶金与材料专业培养的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工程技术型人才[2]。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伴随着办学层次、形式、特色的多样化,但是新的教育模式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论证,具有其合理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强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同等重要性,不能顾此失彼。我院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教学大纲,合理设置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比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环环相扣,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我院一方面借鉴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两个学科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结合独立学院的生源情况与培养目标进行探索。在注重专业基础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建设一支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很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我院充分利用校本部的优秀教学资源,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前来授课,同时由年轻教师担任助教,推动我院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壮大。此外我院还从钢铁企业聘请了一批高级工程师担任特聘教授,定期展开讲座,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基地,强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将理论向生产力的转化,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建立完备的实验设施,使学生能够利用实验室资源,基本掌握材料组织分析及表征手段。并结合材料研究进展不断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一)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培养目标,参考校本部的专业设置,我院对自身的专业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如图1所示。
1.对教学实施及时进行评估、总结,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第五学期同时进行冶金与材料专业课的学习,其中包括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材料科学基础等方面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冶金、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并且后续设置了湿法冶金、材料成型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成型与制备工艺,将专业理论与生产工艺相结合,从而具备从事冶金行业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2.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院投入专项经费开展了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预期通过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善教学实践基础设施,构建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增进教师间交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材料科学基础》精品课程已连续两年以诺贝尔奖石墨烯、准晶材料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文献综述、交流,同学们能够很好地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来理解前沿的研究成果,又激发了自身的专业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视野、更多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国际前沿,特聘请客座教授授课,介绍冶金与材料行业的最新进展和科技动态。学生通过该课程对冶金行业的发展、前沿的科学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与信心。
4.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使用英语来表达信息、传播信息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我院设置了双语教学的《材料科学导论》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作为教材,使学生通过原汁原味的英语来学习专业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同时掌握扎实的专业外语,具备获取最新国际研究成果、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注重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与补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锻炼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我院为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其中包括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室、金相与热处理实验室、水力学模型试验室、清洁能源实验室。实验室除承担部分实践教学任务之外,也是本科毕业设计顺利完成的保证。
目前我院开设了《金属学与热处理实验》、《材料科学工程与基础实验》、《冶金工程实验技术》、《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四门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1.根据培养计划进行实验课的设置,按照重点授课内容进行最优的实验设计,使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探求规律,得到正确理论认识,进而结合专业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2.合理分配实验课学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课掌握分析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基本方法。
3.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试验。使部分学生参与到具体教学研究项目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结语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材料系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校本部优秀教育资源,但是由于独立学院自身设备、资金、经验不足等一些特点,探索、总结出适合于我院大材料专业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自建系以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完善整个教学环节,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4639
国内刊号:21-1287/TQ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72-02
随着新世纪材料及能源学科的大发展机遇,也应和石河子大学进入全国211大学工程计划的实力,作为新专业,2012年9月,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开始招收本科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为适应中外科技交流的需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作为第一界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在本科教学大纲中的第五学期开课。《专业英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专业英语教学作为专业课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目的为了强化专业基础英语的实践,掌握材料专业的国际科技动态,有能力读懂专业文献,学术交流及继续教育等多方面的能力[1-3]。既是基础英语知识的延续,又是基础英语的应用,培养英语及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重要途径[4]。在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国际化已经成为趋势,查阅国外专利及相关文献,以及和国际专家面对面交流已经常态化,在各大高校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都可以提高本科生的素质教育[5]。目前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学程短、覆盖面广、深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针对我院材料系本科生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3,6]。
一、把握科研动态,选取合适教材
材料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很多,如匡少平主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范积伟主编的《材料专业英语》,曹同玉主编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刘爱国主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赵安源主编的《材料专业英语》及刘琼琼主编的《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等教材。我们选取的是匡少平主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一本作为我院材料系的专业英语的教材,原因有以下几点[7]。
1.该教材分不同模块,如金属陶瓷单元,聚合物材料单元,复合物材料单元及纳米结构单元等。可以针对不同的单元模块,给予教学不同的课程设计,比如聚合物材料单元和复合材料单元可以放的比重多一些[8]。
2.该教材紧跟科研动态,在教授过程中,很容易插入现有的相关材料的新动态和新工艺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9]。
二、教学技巧的探索
针对我院第一届学生开设的这么专业选修课程,没有往届的经验可以参考,因此,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自身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可以改善的教学技巧。
1.我院开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英语课在大学的第五学期,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同期开设的。而学习专业英语最好有高分子化学的背景知识,因此,再次选定专业英语的讲课时间是,授课老师可以安排在高分子化学开课之后的两周后开始。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打断,随时提出他们感兴趣的专业知识疑问[10]。不要给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专业英语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先让学生慢慢养成专业英语的写作及表达的逻辑思维,了解语言上的规范,表达上的准确以及文章的流畅性及确切性。
2.本科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还不够,针对这点,我们可以将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提前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预习,一方面通过预习,对多学课文的专业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可以减少课上做笔记的时间,专心听讲[11]。在课程上,要切实分析特定语句,比如定语比较长的非限定定语从句,分析复杂长句的主语,谓语以及要传递的主要信息。在多次的分析句式过程中,让学生习惯科技论文的表达模式。
3.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为了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将现有的2个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进行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课上进行朗读和翻译工作,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突破哑巴式英语的学习模式。同时,也提高了本科生的专业英语的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12]。合作小组和任务驱动式教学也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英语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13]。
4.布置适当的作业,课后独立完成查阅英文文献,讲授文献的基本大意,为大四毕业设计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日后去外企工作的学生也做了相应的铺垫,和国际化公司员工的标准靠拢,增加就业竞争力[6,14]。
5.抓住大三已经准备考研的同学,他们最知道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整个课堂中,让他们成为学习专业英语知识的排头兵,起到带头作用,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老师辅助提问一些稍有主动障碍的学生,控制住上课开小差的同学,这样就可以活跃课程气氛的同时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中来[15]。如果能有本科生参与到相关专业老师的课题组进行实验环节的训练,如石河子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石河子大学“挑战杯”研究训练计划中,更能提高这些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学习热情,他们可以将所学的专业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验中[16]。
三、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水平
1.根据专业英语的特殊性,该课程由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常年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在看,写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17]。但是在听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以弥补教学授课所需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学,学院的协助与支持,比如定期选派专业英语教师到国外国内著名高校进行短期研修与培训,或者提供更多的与外籍教师交流的机会,增加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任课教师应该在专业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方面有长足的进步[18]。
2.教师也要不断的补充更新专业知识,把握科研动态。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穿插任课教师在国际国内会议上的专业学术报告,给学生更多的鲜活知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专业英语的真正目的和作用[19,20]。
综上所述,当前,学习好材料学科的专业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技巧的多样性,学生的重视程度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探索和改革实践,采取多样化教学,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石河子大学培养专业素质更强的本科生,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寿如.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89,(01).
[2]张冬梅.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03).
[3]熊晓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2).
[4]张吉强,蔡文琴,李泽桂.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志,1997,(01).
[5]栾国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教学探讨与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01).
[6]崔会芬.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信息,2010,(15).
[7]莫再树.关于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2).
[8]刘杰颖.专业英语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与教学[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9]张勇,袁廷新,杨帆.新课程化学实验功能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02).
[10]邓保庆.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探讨[J].求实,2010,(S1).
[11]李世云,邹俊,周海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2,(18).
[12]孙丽丽,毕凤琴,张旭昀.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认识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5).
[13]陆江银,王春晓.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14]董世艳.石油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长江大学,2013.
[15]马恒昌,李文锋,王锋,et al.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感悟及策略探索,Wuhan,HuBei,China,F,2013[C].
[16]鲁红典,邵国泉,谢劲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17]高云峰.专业英语师资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孙益民教授是恢复高考制度后首届大学生,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母校的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从事《物理化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第二年起担任了化学系的实验室主任一职。
孙益民教授兢兢业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两手抓,两方面都作出了突出成绩。由于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深厚的学术功底,1987年国家教委将他派往到四川外国语学院学习,随后前往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化学系学习,从事计算机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工程教学与研究应用的课题研究。在瑞典学习期间,进行了包括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质谱、核磁共振、X射线、化学分析电子能谱等多项内容在内的波谱学及波谱仪器的使用维修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回国之后的孙益民教授返回母校工作,担任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的讲师、副教授,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事务,同时还承担了学校的多个科研项目,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停下自己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求索进取的脚步。自1994年起他在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攻读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稀土金属卤化物相图计算与模式识别评估”,在此期间参与了两项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其中“冶金物理化学若干前沿问题探讨”为重大项目,同时还在“无铅焊料研究”课题项目中担任了神经网络计算焊料的表面张力研究工作。
1996年至1998年,孙益民再次出国深造,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主要攻读方向为材料热力学研究。1998年10月份返回北京科技大学,就读于冶金学院,1999年6月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之后回到安徽师范大学,历任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教授、博导等专业技术职务。
回首孙教授的求学历程,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为他今时今日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心培育人才
孙益民教授在国内外的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各类学术论文,在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稀有金属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研究、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系统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但是谈及自己,他对自己的身份定位始终有着“大学教授”这一项,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既是梦想,也是他从未曾偏离的坚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初期,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傲、社会各行业都紧缺的人才,孙教授就已经选择了留校任教,从事紧张繁重的科研实验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了化学系“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瑞典皇家工学院学成归国之后,回到安徽师范大学的孙益民作为科研中坚力量承担起多个纵向和横向研究项目,同时他依然没有放松教学工作,担任了“化工仪表自动化”、“分析仪器使用及维修”,用英文开设“物理化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虽然因为继续求学的原因,孙益民有五年时间分别在北京科技大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度过,取得博士学位回到安徽师范大学后的他研究工作更加繁忙、研究任务也更重,但是教学工作始终在他的工作当中占了相当的比重。他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培养青年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在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先后担任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已经为祖国培养出了多位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学有所长的青年人才。
研究硕果累累
孙益民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了材料热力学的优化与计算、天然产物提取的物理化学机制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计算的应用研究、多组分共存物系浓度同时测定计算应用研究、相图模式识别构筑、新型结构材料改性研究、微波法制备纳米材料、熔盐化学与技术、中药现代化研究、农作物脱农残研究、医用复合材料研究、生物质杀菌剂研究、超临界流体提取有效成分群工艺系统研究、活性炭绿色生产工艺、重金属同时检测及脱除、农药残留快速同时测定、大米脱农残研究等多个领域的项目,2010年提出室温(常温)沥青概念,为节能减排二氧化碳做出贡献。
研究项目当中,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少已经获得了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的医用复合材料已经开始了有规模的产业化生产。
累累的研究硕果为孙益民教授赢得了荣誉,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安徽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个科研和教学奖项。
工业技术优化
孙益民教授集三十年从事高等教育经验,二十多年的科研经历以及十多年的工业实践,在数据采掘、神经网络应用、非线性科学、材料计算设计等领域的探究,以及在化学化工领域、工业技术等方面积累的经验知识,在21世纪初自主研发了多因素多水平多目标可视化分析m³VA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实验科学和工业技术优化的“多因素多水平多目标问题(m³)”这一世界性难题。2005年起被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聘为谘商专家,谘商领域为材料科学、天然产物科学、物理化学、计算化学。
M3VA方法在多个工业技术领域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确实解决了很多困扰各类企业的技术难题。如常温沥青、沥青混料研究、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中医骨伤外固定材料、大米脱农残、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群系统研究、化工工艺优化、多元物质混合焓神经网络模型研究、重金属同时测定研究等多个工业领域中的问题。孙益民教授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2011年1月又随安徽省新能源团去德国进行技术学习交流。在国内,孙益民教授一直坚持免费为企业提供工艺优化设计。
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2014年涵盖五个大类。艺术与人文类(包括英语与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学科),工程与技术类(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与航空制造等学科),生命科学与医学类(包括农业与林业、生物科学、医学、药学、心理学等学科),自然科学类(包括地球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地理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等学科),社会科学与管理类(包括会计与金融、传媒、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政治与国际关系、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
2014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整体情况
纵观今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美国和英国的高校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而且30个专业学科的第一名均为美英两国著名学府。其中,哈佛大学共有12个学科占据榜首,麻省理工学院紧随其后,在9个学科领域中拔得头筹。
在2014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的高等学府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8所高校跻身26个学科的前50名。其中,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专业排名第10,为中国高校在今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中的最高排名。
北京大学共21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50,分别是:政治与国际关系(第21名)、哲学(第30名)、运筹学(第30名)、语言学(第22名)、药学(第38名)、心理学(第48名)、现代语言学(第22名)、社会学(第49名)、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第35名)、传播学(第45名)、物理学与天文学(第32名)、机械与航空制造(第40名)、化学(第15名)、生物科学(第37名)、会计与金融学(第30名)、数学(第30名)、历史学(第49名)、电气与电子工程(第36名)、材料科学(第28名)、环境科学(第34名)、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第33名)。
清华大学共1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50,分别是:政治与国际关系(第41名)、哲学(第36名)、运筹学(第35名)、语言学(第47名)、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第34名)、法律(第44名)、物理学与天文学(第48名)、机械与航空制造(第15名)、化学(第23名)、会计与金融学(第44名)、数学(第35名)、化学工程(第12名)、电气与电子工程(第12名)、材料科学(第10名)、土木工程(第20名)、环境科学(第11名)。
上海交通大学共3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50,分别是:材料科学(第31名)、机械与航空制造(第33名)、电气与电子工程(第34名)。
复旦大学共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50,分别是:哲学(第17名)、语言学(第46名)。
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第44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和森林(第43名)、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第43名)、浙江大学的材料科学(第50名)、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第21名)也都跻身学科排行榜的前50。此外还有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土木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与航空制造等表现出了不俗的成绩。
另外,还有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个别学科也显示出了较强的实力。
2014QS世界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排名情况
在此次排名中,QS组织对全世界高校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排出了该学科的世界200强高校名单。从榜单中可以看出,英美高校以绝对优势占据排行榜榜首,在前10强高校中,美国占到4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英国占到3所(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有2所(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瑞士有1所(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材料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材料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与新经济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在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在产业政策、科学研究、教育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了材料科学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政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迅速发展,几乎全国所有设有材料专业的院校均已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借鉴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体系,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同时,吸收欧美国家的“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课程内容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转
变[1]。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材料教育正在不断打破旧的专业范围的约束,向其它专业甚至其它一级学科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成为必然的选择。
一、国内材料与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调研对象为国内“985”高校的材料与化学学科研究生最新培养方案,学科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两个一级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五个二级学科[2]。调研结果分析表明,国内高校材料与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
(1)除了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必修课外,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修的学术活动、专业外语等)。
(2)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少,且必修,或者提供少量课程供选择;所设课程都为各方向的基础和共性的理论、测试方法、制备技术和实验技能等。
(3)专业选修课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提供很多课程供选择。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都在10门以上,如天津大学为材料学硕士生开设了24门专业选修课;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35门和14门专业选修课;上海交通大学为材料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应用化学博士生都开设了20门专业选修课;南京大学为应用化学硕士生开设了26门专业选修课。
(4)对学术活动(读书报告、参加学术会议、听学术讲座)、前沿进展或专题研讨、外语文献阅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
准[3]。几乎所有高校都将上述课程列为必修,并对其考核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规定研究生参加跨学科学术讲座5次,并在全系范围内做学术报告2次(其中至少1次使用外文),并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5)各高校均倾向于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3,4]。如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均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体系;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按化学一级学科设置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的硕士生课程体系。
(6)规定或鼓励跨学科修课,以提高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和优化知识结构。
二、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我校材料类人才培养源于1953年成立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金工金相”专业,至今已有55年的办学历史。随着“哈军工”主体南迁长沙,学校原专业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材料类与化学类合并组建材料工程与应用化学系,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军用材料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高级技术人才。
随着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材料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需要,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按二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不相适应。我校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设置培养方案,此外,还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3个化学类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6个二级学科,分布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中。而近年来,随着我校材料学科与化学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化学基本原理为学科基础,材料工程为专业方向的特色学科体系,涵盖结构材料(耐高温与轻质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光电功能材料)、材料化学(电池能源材料)、军事化学(含能推进材料)4个特色学科方向。上述6个二级学科交叉融合于这4个特色学科方向中,且各二级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如结构材料方向不仅具有“材料学”的学科属性,还具有“材料加工工程”与“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部分学科属性。因此,这种按二级学科设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再代表我校材料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发展。
(2)专业方向划分过细,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我校材料与化学类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的研究生培养专业方向达19个,而每年的招生规模小于40人(2008级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25),并且培养规模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这样每个专业方向年招生规模在2人左右。这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是要开设数量众多的专业课程(如每个专业方向开设1~2门专业课程,则专业课程的数量达38门之多),而听课的学员可能只有1~2人,这既加重了教员的负担,又浪费了日益紧缺的教学资源;二是过多的专业方向不利于教学条件的建设。
(3)课程体系不够优化,不能满足跨学科培养的需求。我校自2004年开始暂停“军用材料工程”专业的本科招生计划,而材料学科又是我校的优势学科,所以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绝大多数选择报考材料类研究生,呈现较普遍的跨学科培养现象。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由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必然会影响其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与后续的论文研究,而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将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反而是各类专业课程处于中心地位,这必然会制约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在课程设置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课程教学,不利于学员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
在全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材料类专业高级人才的需要,结合我校材料学科与化学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特点,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等内容。主要工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突破学科界限,按一级学科组织人才培养。顺应国内外材料科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流,突破材料与化学学科界限,按一级学科的模式组织人才培养,不再按二级学科进行区分,而是按“大材料”的思想,下设“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化学”、“军事化学”4个特色学科方向。在课程设置上,摒弃材料与化学相互独立的模式,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将材料与化学共性的基础理论作为基础课程的主体,突显材料与化学的交叉融合。具体课程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上述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材料与化学学科的内在关联性,将化学定位于材料的基础学科,而材料学科定位于化学学科的工程化方向之一。因此,材料与化学类研究生完全可以采取大学科群培养模式,跨材料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完全打通材料与化学课程,不再区分学科门类。这种培养模式虽然在国内同类高校中还不曾采用,是一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和国内众多重点高校鼓励研究生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的精神是相符的。因此,材料与化学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是一种有益学科融合,增强研究生学科基础知识的不错选择。
(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优化设计研究生课程,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力争做到体现学科内涵、学科基础和学科前沿。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大幅压缩专业课程数量,有针对性地开设高水平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JP2〗如表1所示,每个学科方向限设专业课程3~4门,且可以跨学科方向选修。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复杂电磁环境”等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重大需求,用科学技术进步、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如将《功能材料》课程改造成《信息功能材料学》,增设《伪装隐身技术》、《生物材料学》、《含能材料性能计算原理》等课程。〖JP〗
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注重研究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开设大量的课程实验外,还增加了《高等合成化学实验》和《材料制备实验》2门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紧密结合我校科研特色,如聚碳硅烷制备与有机硅树脂合成实验、C/SiC复合材料制备与聚合物复合材料构件制备实验、功能陶瓷材料制备与性能表征实验等。这不仅培养了研究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使研究生提前熟悉科研设备,对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3)强调自学和研讨,强化研究生学术活动。突出强调研究生的自学能力,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且明确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的等级和次数要求,如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不少于20次(硕士研究生为10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其中至少有4次为跨学科交流活动),本人至少主讲3次。至少应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并。并要在参加每次学术交流活动后,撰写不少于500字的总结报告。同时强化研究生文献查阅能力,明确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应至少全文阅读相关技术文献资料80篇(硕士研究生为50篇),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不少于阅读总量的1/2,达到熟练的文献检索和综述能力,能够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潜力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写出不少于7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四、结束语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通过本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基本理顺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达到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课程体系、改善创新环境与增强自主学习之目的。但人才培养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才能永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的演变规律[J].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6,(1).
[2] 李小年.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J].化工高等教育,2005,(2).
[3] 藏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校庆,即学校成立周年纪念,是一所学校在其发展史上的阶段性标志,伴随着各种纪念性、庆祝性、仪式性和教育性活动,洋溢出一所高校幽雅清新的大学文化气息,彰显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导向引领。
高校举办校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历史展现、物质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传播等活动,展示办学成果和综合实力,达到师生、校友主体的精神共享,社会各界与友人的文化共鸣,从而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广泛吸取各种社会资源,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的校庆活动便逐渐形成了校庆文化,成为一种校园师生和历届校友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和精神上具体化的活动形态与文化认同,并最终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组织机构中的重要组成单元——学院,因学科领域不同而教学科研组织行为有别,历史环境人文氛围有别,担当着高校校园文化建构的重任。如何在校庆文化建设中准确定位学院的参与形式,如何借校庆文化之力打造学院自身的特色人文并充分发挥其价值,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构与传承中思考的首要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华理60周年校庆之际,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发展特色,借助校庆平台,加大了学院的文化建设规模,丰富了学院的文化建设内涵,取得了阶段性实践成果。在华理60周年校庆后时代来临之时,回顾并梳理材料学院在校庆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实现方案与收获,以期为推动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持续繁荣提供一丝参考和启发。
一、追溯学院文化,营造学院人文氛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1952年国内第一批成立的“硅酸盐专业”与1957年成立的“塑料工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六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学院先后在李世瑨教授、应圣康教授、程继健教授、赵德仁教授等一批前辈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不懈努力,为我国非金属材料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顾真安院士、中国科学院颜德岳院士、南策文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建设人才。
在校庆筹备过程中,我院深入挖掘和提炼学院的历史与文化,结合学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以文化与精神传承为主题,精心建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http://)、打造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杰出校友、知名学者’光辉长廊”、“‘学院发展总体成就’宣传栏”、李世瑨先生雕塑、并设计制作了学院宣传册(纸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动态》半年刊(电子版),运用网络、立体及平面各类宣传媒介实时记载、宣传和弘扬材料学院六十年风雨历程中的开拓史、奋斗史与攀登史。一栋满载华理砥砺岁月的实验一楼,在材料人的悉心装扮下,俨然成为了一座鲜活记录了学院发展历史的博物馆,一个改版后焕然一新的学院网页,在全院教师的细心呵护与灌注下,欣然成长为一个活力四射、信息丰富的学院风采大观园;而流动在《学院宣传册》(纸质)和《动态》期刊(电子书)中的文字、图片,则在有形无形中实时记载了学院发展的脚印与前行的背影。这一切的努力,为学院师生营造了名师荟萃、才俊辉映的人文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了成为一名华理材料人的自豪感和向心力,更是用热情、开放、文理交融的态度与气度打开了学院对外交往与合作的窗口、平台,赢得了社会各界及新老校友的关注与认同。
二、挖掘学院特色,搭建学院对外开放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依靠自身力量建设了材料博物馆、材料研究测试平台和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等一系列服务于院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特色窗口。
2007年材料学院成功建设了材料博物馆,馆内分设概览、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七大展区,展示了当代材料的发展、分类、品种、运用和生产过程等。材料博物馆运行至今,已成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校专业基础课《材料概论》辅助教学基地,材院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基地,参与了2009~2010年“与世博同行”上海市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巡展,年接待市民参观人数2000余人次,成为了高校资源积极为社会服务的标杆性实战案例。
材料学院研究测试平台,拥有一批高水平、严要求的测试平台管理团队,购置了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光散射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等20余台大中型国际先进的材料学科测试仪器,为全校师生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独具工程特色的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包含所有高分子成型加工的主要工艺和进口仪器设备,为材料学学生进行专业实验和论文工作提供加工研究手段,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学科工程特色和综合教学科研实力。
在华理60周年校庆期间,材料学院定期开放材料博物馆、材料研究测试平台、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心,在学生会中选拔并培训学生讲解员,由学生讲解员全程引导来访嘉宾参观、认识学院的发展概貌及学科特色。2012年2月至10月,学院先后接待社会企事业单位及校友参观3500余人次,为大家提供了零距离了解材料科学、感受学院前进速度的机会。
三、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才俊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材料学院致力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良好竞争的工作环境,将“学术盛宴”作为材料学院为华理校庆六十周年献上的贺礼。九个多月来,材料学院邀请诸如美国工程院程正迪院士、法国科学院卢卡斯院士、中国科学院谢思深院士、颜德岳院士、南策文院士、魏炳波院士、中国工程院顾真安院士、张兴栋院士、法兰西大学研究院胡国华院士、中国硅酸盐协会理事长张人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赤池敏宏、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吴晓渔、以及来自意大利、罗马尼亚、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十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总裁来院讲学、报告、授课七十余场,使广大师生零距离倾听智者的声音,吸取睿智的营养,在思想与智慧的多元碰撞中,真正得益于校庆,感动于校庆。
四、迎八方校友,聚天涯之心
校友资源是一所大学在漫长办学历史沿革后留下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无形财富。校友对母校有着独到的切身感受,校园文化的交接与秉承,校园精神的薪火相传,高校社会价值的提升与延续,校友在其中担当着建设者和受益者的双重角色。因此,积极建立校友资源库、搭建校友与在校师生的联络沟通桥梁,想校友之所想,急校友之所急,热忱欢迎各届校友回家看看,是材料学院在校庆活动中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校庆期间,材料学院接待来自海内外各地的校友一千余位,有毕业50周年、45周年、40周年回母校团聚的白发老人,有毕业30年、20年意气风发的中年,也有毕业10年、5年心系华理的青年学子。他们或曾叱咤风云,或曾风雨兼程,或正行走于人生事业的爬坡、巅峰。材料学院为他们请来了当年的辅导员、授课老教师们,发动教工寻找当年的校友毕业照、班级合影或是老同学、老教师的照片,精心制作校友新老模样比比看幻灯片,学院发展介绍幻灯片,制作校友纪念光盘,号召在校学生带领校友们参观当年上课的教室、黑板、课桌、宿舍,品尝食堂里熟悉的菜肴味道,参观校园外环境的变化及新校区建设,等等,也正是这许许多多感动的瞬间使得材料学院回家的校友们真实而温暖的体验到学院、母校浓浓的家的味道,感动因您而起,感动也留存于永恒。
六十年的办学历史也许并不算很长,但借鉴历史经验,弘扬优良传统,明晰发展使命对华东理工大学的未来及每一位教师、学子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却弥足珍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学院特色与优势,科学规划、积极筹备,悉心组织,将校庆办成了一个让全院师生及校友共同体会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欢乐节日,使校园成为师生和校友的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而让校庆活动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价值得以真正实现,校园精神的秉持与传承得以发展和升华。六十周年校庆,是华东理工大学发展征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个新的航程起点。
参考文献:
[1]刘海,李晓明.高校校庆活动的文化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教育管理,2012,(2):42-45.
[2]翟继军.大学校庆功能浅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1-33.
[3]陈雅.论校园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与创新[J].高教探索,2007(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