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6: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地理环境保护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地理环境保护论文

篇1

2)井田土地类型及植被。根据中阳县国土资源局2011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井田内土地类型为:旱地、其他园地、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铁路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田坎、裸地、采矿用地、村庄。植被类型为:乔木以油松、侧柏、杨树、刺槐等为主,灌木以荆条、酸枣、胡枝子、蔷薇、刺梅等落叶阔叶灌木为主,草类以白羊草、黄背草、苜蓿等蒿类为主。阴坡植被覆盖率高于阳坡,自然植被覆盖率45%,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区域植被类型属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区,群落结构为:林地植被、草地植被、农田植被、路际植被四种类型。当地乡土树(草)种主要以油松和刺槐等人工林为主;适生草本植物:白羊草、沙打旺、羊胡子、荆条;适生灌木植物:柠条、胡枝子、连翘、紫穗槐等。

2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1)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及滑坡等,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地面塌陷并不明显,这与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低有关;荒坡上的地面蹋陷,因形成时间长、受雨水冲刷和自然风化、加之自然植被覆盖,也不易辨认。调查中发现4个较典型的滑坡,均为土质滑坡。随着矿山大面积的开采,区内会形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及滑坡,因此生产中应加强对地面塌陷及滑坡的监测和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该矿目前建设项目主要有: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行政办公建筑、生活福利建筑、排矸场地等。场地修建时分台阶整平,有较大量的挖填方工程,排矸场目前有少量煤矸石,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较重不良影。

3)土地资源的破坏。该矿目前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林地、草地、村庄、采矿用地等,土地面积共581.99hm2。该矿主副井工业场地占用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排矸场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对策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这是该矿主要的对策之一,规划应重视地面塌陷及滑坡等的恢复治理,要充填塌陷裂缝及治理已有滑坡,使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地质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淤地面塌陷治理工程:首先沿着地表塌陷裂缝剥离表土,剥离宽度为裂缝两侧各0.3耀0.5m,剥离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然后充填裂缝、平整土地,当充填高度距地表1m左右时,应开始用木杆做第一次捣实,然后每充填40cm左右捣实一次,直到略低于原地表,再将之前剥离的表土赋予其上。塌陷坑、裂缝较小时,就近取土填埋、整平,保证其自然排水通畅。于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方法主要是对滑坡体上部进行减荷卸载,在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并进行防渗处理。

2)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工程。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对排矸场内矸石进行清运,对风井工业场地进行拆除、并覆土恢复土地功能。据粗略估算,种植杨树按1500株/hm2,覆土约8000m3,补种杨树约2000株。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主要是对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为对地形地貌景观进行人工现场调查,现场测量监测;对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观测,采取布置地面沉降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04-02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主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备受关注。由于人类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过分索取,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大搞发展,不仅使局部区域环境遭到破坏,还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高中地理知识与环境相渗透的学习,让学生们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融入到身边的环境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现在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下面就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进行论述。

一、高中地理教学环境保护渗透的必要性

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前提,环境教育不是地理课本知识的外延,而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保障。加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对地理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做到对教材的深刻研究,要把教学内容吃透、把书本知识与自然环境融会贯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可持续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管理。

环境教育的核心是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对环境意识的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的方法去控制和处理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成为杰出的环境保护工程师。

二、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途经

1.培养科学环境观。从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问题是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中学的各门学科中,地理学科非常直接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因此,做好环境教育就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袤的空间和活动场所,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为此,必须向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作斗争。防范和制止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采富弃贫、滥采滥用,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且自觉主动地去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努力促成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以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制约的。让学生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做到有目的的学习,才能对地理知识有更好的把握和了解,才会使地理教学生动化和形象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带动课堂教学,用生活的环境再现地理。如用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为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们在讨论研究的同时联系实际环境。这样切入实际的案例是学生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能融入到真实环境中来。另外,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会让学生对其相关的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因而能更好的把握和学习。这样,可以使得环境引起学生学习地理,学生学习地理又能用于环境。经过学生的思考,还能对相关的环境问题提出一些有见解和可实行的解决措施。

3.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平时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请环保专家到学校作环境科学的专题讲座,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组织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和以环保内容为主的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寒暑假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同时组织学生写好环保小论文,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和处理现状调查”,通过这次活动深切地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本身。

三、结合环境变化,调整地理教学策略

1.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时期,环境所收到的破坏程度显得较小。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类贪婪地对自然环境索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使环境被污染,生态失衡。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温升高、海洋污染和土地沙化等现象产生。通过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对生活环境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疑问,进而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使其渴望能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使其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把书本的中固定知识深入到实际中去。让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进行学习,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把握和记忆。

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口资源矛盾的加剧,使人类活动面临着严重威胁。这就对高中学习地理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也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和领会,更重要的是要把所学的相关知识用在环境保护上。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渗透的教育方式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培养学生对环境改善的能力,使其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加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刻不容缓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篇3

我们国家对环境问题已经重视起来了,我们也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前,地理新课程在环保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初中地理新课程在实施环保教育内容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落实好初中地理新课程条件下的环保教育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

一、环保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环保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环保教育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环保教育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环保教育以基础地位。

2.环保教育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保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环境,环保产业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环保教育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性决定了环保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作用。

二、在地理新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综合分析

1.环保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科书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中学生正处于增长知识、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青少年时代接受过的环保教育和参加过的环保活动,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2.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环境教育过程中是必要的保障。根据我国目前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立足课堂,以现有的课本内容为基础,尽量挖掘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自觉地、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一个显著标志。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会出现不少新的问题,也会有新的成就和经验,应及时地有选择地补充到教学中,这就需要开放性教学。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发性教学材料,即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

3.精心备好地理课外兴趣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外兴趣活动安排得较为丰富,在备课中如何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环境教育内容,也是实现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方面。

(1)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观看录像。教师在初中地理新课程备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可安排课后环境知识讲座,观看环境问题治理的录像,由于一些专题报告、讲座及问答、讨论等是由学校或主管部门邀请环保机构、地方政府、环境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这些报告和讲座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分专题、有计划地进行,每次重点解决一个侧面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环境教育的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时间不足的缺憾,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2)对环境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初中地理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是多样的,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种方式应该予以提倡。教师在备课中,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对家乡附近环境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参观前精心备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让学生在参观中思考,在访问中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一些有创意的建议,这样,无形中学生受到的环境教育是巨大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

(3)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初中地理新课程中,还有许多要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的片段,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备好这部分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备课一定要细致,要让学生明确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什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调查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只有在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安排下,学生的调查才能够取得成功,才可能写出良好的调查报告,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的应用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创新兴趣,达到多重教学效果。

三、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实行环境保护

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强化预防监督,坚决遏制人为环境破坏。同时,通过法律执行,切实保障环境保护者的合法权益,把环境教育的宣传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步伐,加强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控制人为造成的新的环境破坏,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重治理、轻预防的工作思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养育了祖先,抚育着我们,也是子孙后代繁衍的根基。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的家园正经受着种种环境问题的困扰。环境问题正在危害着我们的家园,破坏生态平衡,威胁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过去一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造成公害横流的发展经济的道路,应当引以为戒。人类要过幸福生活,使经济持续发展,就要保护好环境。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人人参与。人们环保意识的优劣,对环境保护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总之,环保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走环保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够继续再造一山川秀美、物丰民富的地球。实践证明,在地理课堂内外的环境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意识,是学校实施环境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其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刑继德,林成果,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开朗出版社,2003:27,90-93.

篇4

一、挖掘教材内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我国现行的地理课本均以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主线,整个知识体系都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而自然地理方面则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 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为培养学生具有环境道德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文地理方面则着重论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关的几个主要问题,突出了工农业生产、城市乡村、 交通 运输、商业贸易、邮电通讯、观光 旅游 等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区域地理方面则阐述了某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地关系,蕴含着丰富的“因地制宜”的环境道德教育资源,最后又都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使得环境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素质。例如讲“逆温现象”时,可介绍世界公害事件之一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讲“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可利用课本与课外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的理解;讲“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时,可让学生明白这些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节制、适度利用,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气象灾害、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人文地理教学中,更要注意每一课都蕴含的人地关系思想,每节内容都要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例如讲“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可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充分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造成污染转嫁问题,深深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讲“逆城市化现象”时,可进一步讲述国外许多人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主动摒弃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恬静的田园生活而导致的逆城市化现象;讲“湿地、森林、草地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生态价值,而且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大得多”时,可以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算的两笔不同的账为例:其木材等经济价值最多值300多美元,其涵养水源、调节大气湿度、产生氧气、吸烟滞尘、降低噪音等生态价值却高达20万美元;讲“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时,可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动物保护法规定主人剖鱼宰牛等时,必须使动物无痛苦地死去,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让学生理解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还可以1993年菲律宾的45名儿童由他们监护人的代表为诉讼代表人,代表他们这一代及其下一代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菲律宾政府环境治理部门所签发的木材许可证合同超出了森林的采伐能力,要求政府停止大规模地出租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采伐权的活动的案例,让学生浅显地理解代际公平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寓环境道德素质 教育 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实践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认同感。一方面可开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气氛,体现着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获得群体肯定”。[1]如为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地方醒目地张贴一些温馨提示,如:“水是生命之源”。为唤起学生勿踩草坪,保护植被的意识,可在学校的草坪上竖起如“走路让让道,小草微微笑”的提示语。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拦、校报、广播站、校园网站等各种媒介,开辟环境专栏、环境专刊、环境30分、环境专题网站等;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 论文 、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结合教学内容请本市环保单位有关人员开展环境保护专题讲座,普及环保 科学 知识;每学期可组织学生适当观看有关宣传环保的经典电影,如《可可西里》、《后天》、《地球停转之日》等,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在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中一次次地受到洗礼。

另一方面,可组建地理课外兴趣小组或环保社团,利用节假日开展环境现状与保护调查、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如参观本市垃圾场、有代表性的工矿 企业 、气象站、水文站、自来水厂等,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或游览本地名山秀水,让学生亲近 自然 ,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在更现实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理解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这些知行统一的各种实践活动,能使课堂渗透的环境道德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把握时政热点,寓环境道德素质教育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

篇5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篇6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本土化要求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出发,教育内容上应体现出地方特色。作为地理教师,要利用本学科优势,针对本地区特点,从乡土实际出发,让学生联系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和农业、工业、交通、城市、人口、旅游等社会环境进行课题研究,还可以适当增加乡土教育内容和职业教育内容,重点探究当地文化、历史、地理、资源、经济特点以及与当地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比如,在某些地区可以探究资源开发、农业生产、山区交通状况、旅游等问题。通过观察、调查、研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大胆探索,充分自主、自由地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将来建设家乡的意识。

二、积极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在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时,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尽可能从实际出发找出一些源于自然环境、生产技术领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创设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1.结合实际,科学选题。

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教师提供参考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地理高考大纲中新增设的高中地理研究性课题可作为选题参考。教师可鼓励学生自选课题,但他们自选的课题必须经教师审批,以保证选题的学科特点。教师在审批学生的选题时必须结合实际,如学校软硬件条件、资料的来源、学生的素质、是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等。

学生的选题和课题报告、论文写作都需要教师的辅导。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上好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课。受认识规律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学生选题的一个通病就是选题过大,这使得接下来的研究难以具体操作,无法深入展开,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成果的价值。因此,选题要强调贴近当地实际生活,如:外出务工人员创收、农村能源改造、家乡河流的治理、超市经营探讨、城乡道路规划、煤矿资源开发现状、农村秸秆利用调查、城市交通拥挤现状等都是较好的选题。

2.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

以下是根据四川省米易县当地地理环境进行的课题研究案例。

(1)课题: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特色农业生产

第一,学生设计一张“气候与农作物类型调查表”,以小组形式通过查阅资料和到气象局进行气候调查,从气温、积温、降水量等方面了解米易不同地方(海拔差异)的气候特点。

第二,联系课本知识,根据积温不同、降水量的差异将米易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气候带。实际调查出来的内容反映的是三个不同地区的气候,根据海拔高低将其分为:安宁河谷及雅砻江河谷(海拔1400m以下,南亚热带半干旱河谷季风气候)、低山区(海拔1400m~2000m,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中山区(海拔2000m以上,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第三,学生通过获得的气候资料、海拔高度研究分析气候、地形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气候差异使三个地区农作物的类型不同,农作物的熟制不同,同一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同。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分析其气候成因及气候对农作物的限制因素。

第四,让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农业区位,结合本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市场等因素综合分析当地发展立体农业或特色农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结合乡土实际情况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

(2)课题:当地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第一,学生设计了“米易县旅游经济调查问卷表”,以小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从整体上了解米易县旅游资源种类及旅游业现状。

第二,选择具体的旅游景点――国家AA级风景区米易龙潭溶洞,从游客分布、游客量、宣传力度、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旅游价位、游客对米易龙潭溶洞旅游业前景的看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米易龙潭溶洞旅游景点经济效益并不乐观。

第三,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学过的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米易县旅游业现状及其优势与劣势。许多同学写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研究

第一,学生通过对米易县矿产及矿山、加工厂现状调查,初步了解到全县主要的矿产资源,利用已学知识简单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地质背景。

第二,通过实地调查,明确将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一认识,提出本地还可以开发利用哪些资源。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

第三,通过对矿山、加工厂现状实地调查,了解矿产资源的开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从环境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土壤环境、农业生产、植物生态的影响)方面来研究,提出保护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1.发现并提出问题。

最初可以由教师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从自己生活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设计方案。

问题提出后,要认真分析该问题产生的背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设计方案包括目的、内容、方法、日程、调查对象、成果要求等项目。

3.实施并调整方案,汇总成果。

要依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让学生收集有关文章、数据、图片等材料。材料来源有两种形式,一种可通过期刊、网络等途径收集第二手材料;另一种则需要通过实地调查、问卷采访等形式获得第一手材料。

4.成果交流。

篇7

新课标前沿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这对高中地理学科提出了总的要求。在课程性质当中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性质规定了地理学科中环境意识教育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则明确提出:“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在课程目标中进一步细化为“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地理课堂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环境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要改变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建设新型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大力建设和推行的今天,中学地理教材中对于环境问题的探讨变得更多了起来,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是承担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场所。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承担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的时候没有合理地处理和自然的关系,甚至无视自然的规律,最终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不得不承受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恶果。因此,人类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在地理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环保理念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这么说,地理教材是介绍、接触环境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作为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全人类角度去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在这样的理念的指引下把环保贯彻到行动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然诉求。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的可行路径

1.直观讲解法

教师要精心备课,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许多章节涉及到了环境问题,教材准备的资料非常详实,从不同的章节分为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呈现了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在讲授原理的同时把环境问题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到我国的水资源时,可以从短缺、污染等不同的角度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讨论可以采取的措施,从而让学生直观地面对我国的资源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2.图片引导法

在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典型图片展现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大气、水等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的浪费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当我们通过图片展现出非洲小朋友因为缺水而生活在困苦中时,比教师单纯教育学生保护水资源效果要好得多。

3.课外活动法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亲临其境。让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了解环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的途径,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领悟,在体验中成长。

(1)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的环境热点问题,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组织专题讲座。教师可以提前把讲座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通过主题讲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

篇8

一、城市绿地的概念和功效

1.城市绿地的概念。

绿地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我国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以绿化为主的各级公园、庭院、小游园、街头绿地、街道绿化、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2.城市绿地的功效。

在国务院公布的城市规模排名中,苏州被列入了准特大中心城市。苏州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的污染日益严重。此时,城市绿地在其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功效。

(1)改善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干岛效应。

在城市中,热岛和干岛效应一年四季都有,其强度为秋夏大于春,春大于冬。据测定,城市公园比城区温度低0.67℃左右,相对湿度高3%~5%;风景区比城区温度低1.2℃左右,相对湿度高7%左右。

(2)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绿地系统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O2含量,净化大气作用明显。植物既是天然O2“制造厂”,又是CO2的“广阔市场”,绿地每公顷每年吸收SO22400kg,烟尘30t,其他生态效应还包括吸收氮氧化物,CO2等。

(3)削减噪音、降低光辐射、涵养土壤水分、净化污水的防护作用。

植物是天然消音器,据测定:1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30%,可降低噪音8―10dB,2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40%,3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50%,4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声60%。树木还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伤害。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绿地的涵养水分的作用也很重要。现代城市水泥建筑物林立,柏油马路铺地,下雨天水都随下水道流走了。晴天又特别干燥,如果没有绿地,就如同沙漠一样。

(4)某些植物具有监测环境的功能。

唐菖蒲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当空气中氟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现象,向人们发出污染“报警”信号。雪松对SO2和HF这两种气体很敏感,当雪松针叶出现发黄、枯焦现象时,说明周围可能有SO2或HF污染。紫花苜蓿、胡萝卜、菠菜可以监测SO2污染;苹果、桃可以监测氯污染。利用植物警报简单方便,既美化环境,又能监视污染,一举两得。

(5)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这是一个最古老而又一直研究至今的有着丰富内涵的话题,中国古典园林的悠久历史,足以证明这一点。如今,城市绿地的均匀分布,就像镶嵌在城市中的绿宝石,装点了城市的街景。特别是一些古树名木,更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瑰宝。所以,城市的绿化水平,是其文明程度的象征。

二、高中地理课增加城市绿地教育的必要性

1.传授城市绿地知识,弥补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相关不足。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在城市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苏州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深入,城市绿地的功效日益的显现。然而,在现有的高中地理教材中,只是在必修二第36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中提出:“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在选修教材环境保护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中根本没有提及关于绿地保护这个内容。因此,在现有的高中地理教学时有必要在进行相关教学时补充城市绿地的内容,这些知识的传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

2.培养学生养成新的行为模式,热爱家园,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

苏州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苏州绿地覆盖率达42.7%,绿地绿化率达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其中在苏州古城区内存有古典园林、庭院73处(包括完整、较完整、半废和残存),其中园林53处,庭院20处。苏州市区古树名木数量998棵,新增84棵,其中一级古树名木为210棵,二级古树名木为788棵,再加上今年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各个大小城市开放公园、小游园等,可以说在我们的周边绿地无所不在。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这种个人主义不仅把自然作为人类的对立物,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强调人对自然环境的主宰,而且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独立于社会,把社会理解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自愿地结合到一起的独立的个人的聚合体,于是形成了一种为了自我实现而不择手段的生存和发展观。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这些城市绿地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攀折花枝,肆意践踏草坪,攀爬绿树乱刻乱画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绿地的养护,有损我们的城市形象。要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就必须从学校抓起,让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中学地理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做到爱我家园,从自身做起。

三、高中地理课增加城市绿地教育的主要措施

1.课内补充渗透。

课内渗透主要是指在传授知识中渗透环境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的教育。如在讲到城市化这节课时,可以结合苏州市的城市化过程,指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人口的增多,建筑物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想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消除有害物质,除在生产上采取一些措施外,还要积极地进行城市绿化。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出城市绿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城市绿地有何种功效。高中教材中提到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那么城市绿地从功效上可以比做地球的什么呢?进而得出城市的绿地像人的肝脏一样,具有解毒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城市绿地知识补充完整,进而可以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思想中。

2.走出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和适当的实践活动。

地理科学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在地理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改变课堂中总是“学生坐着听,教师站着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

(1)参观访问,深化相关知识。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了解苏州市世界遗产暨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区、城镇绿化保护和监管工作情况。参观苏州市园林植物医院,了解室外绿化养护的相关方法。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城市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今天,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形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都依据各自的地理环境特点规划设计了相应的绿地空间格局。苏州市是一座著名的园林城市,各个大小不一的古典园林和小游园穿插于城市中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调查研究相关情况,撰写相关小论文。

(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以每年的“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黑板报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参与保护宣传城市绿地的积极性,彻底和不文明的游园习惯说再见,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了61年一遇特大暴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7月22日,香港凤凰网刊出网文称,此次北京大水,有几个原因:一是城市对农地侵占过分,一些农田消失;二是汽车社会使停车位遍地,公路遍地,北京成为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客观而言,城市排水设施不是没有,但密不透风的混凝土世界实际上筑成不透气的墙,在特大暴雨作用下,排水疏水就成了问题。这时,城市绿地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正常情况下,雨水降落地面,土壤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剩余的则流入江河湖泊。这一过程被称为“海绵效应”。但土地“水泥化”之后,“海绵效应”不复存在,导致原先可以渗透进土壤的雨水无法排出。如果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就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同时,在城市绿化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韩国首尔的人行路多由小砖砌成,小草从中间长出来,下雨时,雨水很快渗下去。德国许多城市的道路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遇到暴雨,雨水很快就可以流进草丛、树林。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城市的绿化已经和生活息息相关。而在21世纪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城市绿化相关内容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山更美、水更绿、天更蓝。

参考文献:

[1]潘家莹.关于城市的绿地标准[J].中国园林,1994,10(1):33-362.

篇9

论文摘 要:对初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对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问题教学法、比较法、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众话题,环境保护日渐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中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还应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式进行了探索。

一、通过环境主题活动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这种环境主题活动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既可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实施,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形式灵活;它和课堂内容联系紧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所需的时间可长可短,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良好。当然,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选好主题,考虑活动的依托形式和部分组成,还要遵循环境教育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主题活动更有成效。

环境主题可以细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如认识环境、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环境主题活动在中小学环境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境意识。

二、通过问题教学法渗透环境教育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最好与当地环境有关,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收集资料,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争议问题不仅可以由教师提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独立从事他们自己选择的问题的调查。

问题教学法之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须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三、通过比较法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与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环境教育中用比较法较为适用。比较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一种,通过比较可以突出某一区域环境问题的本质特征,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在环境教育中,比较法又具体包括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

1.纵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某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状况。如讲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早可追溯到古时,那时,由于用火不慎,大片草地、森林发生火灾,生物资源遭到破坏,使它们不得不迁往他地以谋生存。早期的农业生产中,刀耕火种,砍伐森林,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横向比较法

可以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如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环境问题的差异。东部由于生产力水平高、人口稠密、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开发过度、水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垃圾严重等;而西部气候恶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主要问题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森林面积锐减、沙漠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这样既可说明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又可以明确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应同时考虑、统一规划。传统的以资源的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通过探究法渗透环境教育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危机”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探究讨论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就“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不力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进行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方式还有很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发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功效,收到好的环保教学效果。

篇10

1、农业源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缺少有效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建立市场化机制等问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农业源COD和总氮排放量分别为1324.09万吨和270.46万吨。根据笔者计算,若将总氮折算为氨氮,氨氮排放量约为91.81万吨,因此,农业源COD的氨氮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43.7%和53.1%。农业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源安全的首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养殖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排放;种植的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就近水体,引起水质污染。农业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瞬时性强、构成复杂等特点,其产排污量削减与控制技术成为目前环境领域的重大技术挑战,也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

2、“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1强化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应从源头着手,通过不断改良农业优良品种、优化种养方式、提高种养技术、强化管理、合理规划等措施从源头减少单位产量污染物的产生量,从源头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

2.2强化资源利用。现代农业污染的根本问题是种养业分化割裂,各自依赖化肥、饲料输入,造成全国性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理和利用,无组织排放严重。因此,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十二五”农业源减排的主要途径。农业废弃物要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畜禽粪便以肥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种植业废弃物以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业污水以能源化、无害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与治理,农业径流经农业生态系统原位处理生态回用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2.3强化末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坚持农牧结合、种养林平衡的原则,根据承纳污染物的土地数据合理规划确定养殖规模及污染治理水平。结合地区特点选择适合的污染治理技术,以工程手段为辅、生态治理为主的方式进行治理,开发低成本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水平,从而保证农业减排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蔓延的态势。

2.4坚持合理规划,实现种养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做到地区内种、养平衡,保证农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建设废弃物临时储存设施,解决循环利用中的时空不平衡问题。对于以农业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手段的养殖企业,配套建立粪便污水处理减量和贮存设施。例如,通过建设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减少农业废弃物体积和重量。

2.5探索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重点开发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资源化利用途径,以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为手段,以能源生产为目标,最终实现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适度推广沼气发电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积极推广以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玉米芯、棉籽壳、锯木屑、牛粪、鸡粪等)为原料进行食用菌人工栽培,实现有机物质循环反复利用。

2.6因地制宜建设污水治理与风险防范设施。选用农业废水处理工艺时,应根据农业生产的种类、规模、生产方式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低运行成本、运行稳定的生物处理工艺,保证全时段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1]李世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J],2005,16(1):44~45.

[2]张天法. 对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几点思考. 陕西环境[J],2005,9(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