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1 17:17: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篇1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生物学、法律学、经济学、建筑学及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在探索人类幸福生活方法时,把关注点集中在环境问题及环境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行为最主要的是探求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知觉、认知及学习的因果关系。论文百事通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过程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过程,就人类发展来讲,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适应环境是其发展的前提。但是,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不是完全被动的适应,通过认识和实践去改造环境是人类适应环境最大的特点。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多种科学知识,反应出交叉学科的特点。与其它研究相比,环境心理学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是,关心自变量(环境)对因变量(人类心理)的长期效应。

二、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20世纪70年代,Daniel等人开始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景观评价的系列研究。即探求景观的物理特性(例如,地形、植物、水等)与心理反应(例如,选择的喜好、风景的感觉等)的相互关系研究。

景观评价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再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

(二)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

Daniel认为景观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注重人的景观经验多元分析。虽然在研究程序上景观评价的心理学方法与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但是在解释景观选择和喜好时,不是从物理特性上解释,而是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概念来解释。

1.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collativestimulusproperty)。Berlyne根据实验美学的研究结果,提出美的反应是人的视觉刺激所具有的复杂性(complexity)、新奇性(novelty)、不协调性(incongruity)及意外感(surprisingness)等相互对照特性与此类刺激诱发的探索行为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Berlyne认为通过不同的刺激类型的特性,可以促使不同唤醒的产生。这就是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

根据Berlyne的对照刺激特征概念,Wohlwill以人工景观、自然景观和二者混合景观等3类景观为评价对象,对人的景观喜好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显示:第一,3类景观中自然景观的喜欢程度最高,人工景观的喜好度最低;第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中等复杂程度的景观最受欢迎;第三,新奇性、不协调性及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直线关系。其中,新奇性和意外感与喜好程度成正比关系,不协调性与喜好程度成反比关系。

2.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Kaplan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着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将人的风景认知中质的信息归纳为,复杂性、神秘性、统合性和明?t性等4个方面。同时,他又指出人对风景质的要求是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理解性”(Making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探求性”(Involvement),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随之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风景信息是否马上使用(即时),还是作为线索使用(推测)两个侧面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三)自然环境的减压功效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Ulrich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投入到自然对人的心理及生理压力的缓解上。首先,他为了解释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情与美的反应,提出了心理进化模型。此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感情形成的基本过程,其别强调到了人接触新环境时的感情状态。其次,将人对环境的喜好作为重要的感情考虑,并将其视为压力调节中众多情感(如,恐惧、关心、愤怒及悲伤等)中的一份子。由此可见,心理进化论体系,不仅包括美的反应,也包括压力调节、自然的形状及内容等众多情感的反应与生理反应。

近年来,Ulrich等人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他的研究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的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

(四)原生态自然体验研究。

环境体验课程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新的正确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一批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所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而环境体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Talbot和Kaplan在其一项长达十年(1972-1981年)的纵向研究中,对参加野外环境体验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在这项研究的初期结果表明,所有参加者对原生态自然体验的价值都给与了极大的肯定。经过野外环境体验,与其他人相比,体验者不仅关心他人,同时在自我认知、自信心和日常生活的计划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

在此项研究的中期,通过问卷调查,对野外环境体验者在观察原生态自然反应变化过程中,面临知识、理解等困难时所产生的感情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者不仅在野外环境的体验过程中,有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而且不分男女老少都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斗志。此项研究的最后两年,研究者主要考察了体验者的支配环境情感。研究结果显示,体验者无论参加时间长短,也不分男女老幼,都表现出无意支配自然,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感觉。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直接接触自然的活动中,能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新晨

(五)自然环境自身的机能评估。

在物理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等有机体与土、水、大气等无机物在相互影响的同时,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目前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景观对于土地、空间的利用等自然环境的直接效果,还包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也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篇2

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的进步,人们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日益重视。很多原来制作铭牌的公司也都改头换面为标识设计公司,似乎导视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经导入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的去往一个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与目前城市导视设计行业繁荣发展不相称的是:导视系统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使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导视设计的人员也有很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当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逐渐分离,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环境趋向艺术化与人性化。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其视觉形象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导视系统含义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政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图,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图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的进步,人们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日益重视。很多原来制作铭牌的公司也都改头换面为标识设计公司,似乎导视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经导入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的去往一个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与目前城市导视设计行业繁荣发展不相称的是:导视系统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使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导视设计的人员也有很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当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逐渐分离,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环境趋向艺术化与人性化。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其视觉形象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导视系统含义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政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图,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图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篇5

摘要院基于环境心理学拥挤感基本理论和当代高校寝室拥挤现象的研究,分析了拥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探究,针对大学生的行为心理需求对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男女生寝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相应的改造设计。

关键词 院大学宿舍;环境心理学;拥挤感;家具改造

中图分类号院TU24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56-02

0 引言

高校宿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空间。宿舍空间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与完善,综合价值观念的取向和确定。我们在调研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的宿舍时,发现宿舍拥挤及室内空间环境较差,分区混淆,学生缺乏个人领域感和私密性。因此需要亟待解决寝室的拥挤问题,优化室内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1 宿舍拥挤的原因分析

造成寝室拥挤感的原因有多方面,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男生宿舍星天苑G 座与女生宿舍云天苑B 座的实地调研,对拥挤的原因进行概括:

1.1 寝室平面尺寸我们调研的两座公寓,都采用竖向分开式布局形式,即睡眠空间和活动空间上下分开,上层床铺,下层为书桌、衣柜等家具。寝室4 人间,室内空间分为四个领域,将床位两两分开,寝室中间为交通空间。寝室的开间为3.3m,除去家具所占的空间,中间留下的交通、交流空间只有800mm 左右,尚且能够满通需求,但调研时我们发现物品占用了走道空间,使原本不宽敞的走道显得拥堵,不利于相互的交流沟通。

1.2 阳台疏于整理、利用率低寝室阳台为开敞式,除晾晒衣物外,利用率低。尤其是冬天不利于在阳台的活动,阳台不能放置贵重物品,自然地成为了堆放杂物的场所,加之疏于整理,部分阳台的物品混乱拥挤。

1.3 家具设计不合理淤衣柜:宿舍衣柜是一个宽73cm,高133cm,深60cm 的立方体储藏空间。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男生的衣柜几乎又满又乱,相对于男生不善整理,女生的衣物则摆放整齐,对衣物较少的女生可基本满足需求,但还是普遍反映衣柜无法满足需求。部分男生表示,衣柜不能放下一个学生四季常穿的衣物、被褥。其次,行李箱放在衣柜外面会给原本就小的宿舍造成更大压力,放在里面会打乱衣柜原有的布置方案,很多女生还把一些衣物放在了行李箱里,取用十分不便。于脸盆与鞋架:衣柜下边的架子上可放鞋子、脸盆,但空间不足。在调查时发现,女生基本选择在衣柜下面放鞋子,但不够四季的储藏,需要鞋架。尤其在高年级女生宿舍中,放置鞋架很常见,使原本拥挤的宿舍空间就越发糟糕。盂书桌:在男生宿舍中,调查时发现一些男生配备了台式电脑。书桌被显示器,书本、零碎物件占用空间后所剩无几,学习空间太少。因此男生宿舍玩游戏的情况下就大大影响学习效率。在女生宿舍,这种现象相对缓解一些,女生大多使用笔记本电脑,使用时所占空间相对较少,可以满足学习需求。但所使用的书桌设置了放主机和键盘的地方,这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同学是不适用的。另外女生喜欢的各种装饰品和需要使用的日常卫生、护肤品占据了书架很大一部分空间。

2 不同的学生对宿舍使用的需求差异分析

寝室的拥挤现状,使同学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求也随着性别、专业、年龄的差异而有不同,了解这种差异,有利于我们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和家具,减少寝室拥挤。

2.1 对储物空间需求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与质量也有质的变化。了解大学生对储藏空间的需求,对我们研究大学宿舍的储藏空间,以及预测大学生宿舍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物品上,女生普遍要比男生多一倍的衣物,尤其是鞋子的储存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宿舍都有鞋架。另外还有各种饰物摆设,比如护肤品等瓶瓶罐罐,这些物品在视觉上容易造成拥挤感。因此女生宿舍需要更多的个人储藏空间。

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不同于十年前的现象。即使衣柜有足够放衣物的空间,仍然有不少衣物挂在宿舍里学生自行粘的挂钩和绳子上。这一现象在女生宿舍十分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女生更注重搭配,而不是由于气候变化或者衣物脏乱而更换。根据场合变化或温度变化换下的衣物不需要清洗,但又不能将其放置在衣柜中,所以,女生宿舍对衣柜之外的置物空间需求较大。

2.2 专业差异在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宿舍使用中需求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宿舍设计时进行区别化和特殊化。以建筑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对制图工作空间有特殊需求。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晚上在宿舍里,需要图版和纸张的徒手作业中,最大的问题是灯光太暗和桌面太小。晚上熄灯后用来照明的应急灯光照的范围和亮度都很欠缺。另外桌面除了图纸,还有工具,需要能适合制图工作的工作台。此外,熬夜期间对宿舍他人干扰也是问题。因此,对于设计类学生来说,置物空间的需求及个人空间的需求更强烈。

2.3 年龄阶段差异调查发现, 高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宿舍使用的需求存在差异。交往方式上,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倾向群聚,年级越高的学生越趋向个体。随着年级增高,这两种倾向在同一人身上出现不同的比重。一、二年级有密集课程与社团活动,群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宿舍的使用上体现为对小聚会空间的需求。到了高年级独立倾向逐渐增强。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明显的独立倾向。考研、写论文、求职等因素,使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宿舍使用上集体活动的需求减少,生活上独来独往的情况增多,并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

3 寝室改造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分析,从人体工学角度出发,以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宿舍为例,对家具设计中(床、书架、储物柜、衣柜、书桌等)存在的诸多不合理提出以下改造建议:

3.1 阳台的改进设计西安在气候分区中属于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利用率极低。因此改为封闭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在阳台活动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其储物能力。物品可以在阳台上进行分类储存,例如鞋柜、吊柜的设置能够大大减少室内物品的堆积,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室内的拥挤感。

3.2 床铺空间的改进设计针对学生常在床头看书和在床上放置书、小物件的习惯,可在两床头之间设置一斜靠靠背及简易壁橱,以便于学生依靠和放置物品,靠背设为活动式,睡觉或不用时可取下,以不影响睡觉时长度空间尺寸。当然,为了简便和节约成本,此靠背也可不设,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买靠垫倚靠。靠背高约0.35m,与床面大概成110-115毅。靠背弧形弯曲符合人体脊椎自然曲线,材料可使用简易的框架结构,既经济合理又渗透着时尚感。简易小壁橱可为与床体相连、由床部提供支撑的直立双层结构,可放置手机、眼镜等常用物品。壁橱高度设计可参考标准中的男性18-25 岁和女性18-25 岁第50 百分位坐姿肩高,设为60-75cm 可调;两层搁板之间的高度,可参考一般书本的高度20-26cm,设为28-30cm 可调;壁橱宽度参考一般书本宽度15-19cm,取20cm。

3.3 书桌及储物空间的改进设计目前的电脑桌即是书桌,桌上既放电脑又放书籍等物品,因此可采用“L”型设计,将电脑桌和书桌分隔开,较小的一边放置电脑,较长一侧用于学习,转角处设置成弧形。将L 型书桌的用于放置电脑的一侧设置为可活动性可以增强书桌的适应性。在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时,可将电脑桌部分收起来。反之,则可以将其展开。在储物空间方面,可以去除放置键盘的抽屉,在书架处增加部分隔断,在书桌下方增加两排鞋架。这样更有利于物品的分类收纳。(如图1、图2)

3.4 衣柜改进设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变化,大家喜欢频繁地更换外出着装,加之当下服饰材料的变化,大家对隔断的需求并不高。因此在衣柜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去除一部分隔断,加大晾挂衣服的空间。尤其是女生的衣柜,可以适当得增加井字形分割的抽屉来收纳小件衣物。(如图3、图4)

4 寝室改造设计后的效果

篇6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

 

篇7

一、课程的前沿阵地――心理辅导课

1.心理辅导课的内容

学校对所有预初新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保证心理健康知识100%的普及率,及时帮助新生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此课程的教材不是最到位,所以着手自编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心理校本教材。

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选取不同的内容,预初年级的主题为适应,包括环境适应、与新的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适应,学习上的适应,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初一年级的主题为交往,包括同性、异性、网络陌生人的交往等,使学生增强交往和合作能力。初二年级正是青春期变动最大的时期,往往情绪波动也剧烈,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会掌控情绪的一些技巧。初三年级的主题为迎接中考、职业选择与减压训练。

2.心理辅导课程的基本结构

心理辅导课程的基本结构划分为:热身游戏、学海畅游、探索训练、学以致用四个环节。以游戏、活动开始每一节课,用尽可能活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是游戏后的心理理论支持,即心海畅游,让学生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都是有理可据的,然后再是给与一定的心理训练,最后学以致用,将本节课所学到的应用于生活、学习实践。

二、课程的拓展创新――整合教育力量,整体推进心理健康课程的进程

1.发挥学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适时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导。我们提炼了两句话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理念对全体老师的要求:一句是“每位教师都是心理辅导员,每个教室都是心理咨询室”,第二句是“阳光,健康,从自己做起”。前一句话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倡导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靠一两位心理咨询师孤军奋战的心理教育是很难取得实效的;每门学科无不贯穿着心理素质教育的精髓,我们的教师都努力探究教材中有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后一句话要求教师自身做到调适心态,乐观向上,心理健康。为此,心理辅导室每年颁发一本心理书籍给全体老师自学,并为老师做心理方面讲座,组织老师放松身心的外出休假活动,只有阳光的老师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给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由此给学生的心理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初三的社会课上,老师利用诙谐的视频资料,有趣的吹气球游戏,加上她深情的自我袒露,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了解:有适当压力不可怕及如何解压的正确途径;体育课上倡导“顽强拼搏,战胜自我”的精神,所有的学生最后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顺利完成高难度技巧动作和枯燥艰苦的体能训练。老师们都在教后感中用心写下自己其中的心得与体会、乐趣与无奈。

2.发挥班主任主体作用,组织团体辅导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容易仿效的人,所以这支队伍也是心理辅导的主力军。我校历来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的培训也相当严格,教师自身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健康常识、师生沟通之道等内容是班主任培训中的重头戏。每批班主任由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和外面专家定期辅导。心理老师则需要定期与各班班主任联系,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每周设一节的主题班会课,学生人人参与,大家集体讨论,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外学生心理自助活动的指导与开展

(1)学校各种社团的成立。学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它不仅可以培养社团社员的创新能力、交往能力、竞争和协作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成功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的良好的课堂。对塑造健康的学生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我校的心理社团称为“心语社”,由心理漫画社、心理小报社和心理剧社组成。各组在老师的辅导下进一步学习心理知识,负责组织和开展各类大型活动,如全校性的演讲比赛,大型调研,板报评比等。校园内、楼道里宣传栏心理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除了心语社,学校的其他社团活动也十分活跃。我校大大小小的社团十几个,每天放学后,体育馆、活动室、操场边、体操房,到处都有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活动,新老团体的课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集体的力量以及集体荣誉感,也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团结协作的能力。

(2)每班设有心理联络员一名。心理联络员起到同伴心理援助和观察的作用。心理联络员都是精心挑选的学生,由专职心理老师指导,每两周活动一次,活动内容包括团体训练与交流、心理辅导技巧、个别心理问题处理、每月岗位任务的布置和评估等。我校心理辅导室接待的部分学生即由心理联络员建议而来。比如上学期初一位女生,家庭关系比较复杂,和同学因误会闹矛盾,情绪非常激动,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心理老师从这位女生所在班级心理联络员处得知此情况,及时进行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并得到心理联络员的大力配合,这位女生的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恢复到了健康适应的常态。

(3)心理自助还包括校园内各个渠道的心理知识宣传。学校的宣传橱窗《心灵之窗》,每月一期,是宣传心理的重要窗口;《心灵驿站》是校红领巾广播台每周一次的心理宣传阵地;校园网上也开辟了学生和家长喜闻乐见的心理专栏内容,特别是心理小剧深受欢迎,欲罢不能。心理辅导中心还要结合时事及时开展相关心理宣传,比如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可以出专刊宣传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征集心理小论文,观看心理电影,出心理健康黑板报等。

4.个案咨询的持续进行与团体专题辅导的开展

学校心理咨询室坚持每天开放,有专职老师接待,始终贯彻以真诚、理解、关怀、保密的原则对待每一位来访者,使我校部分心理异常或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得到了妥善处理,成功案例包括抑郁症、新生适应综合症、上网成瘾、厌学、情绪异常等各类心理问题。如7年级的周易同学班主任发现异常情况,老是莫名失声痛哭,经心理辅导老师诊断抑郁症建议转介专门心理门诊,诊断结果是中度抑郁,经心理辅导加上药物治疗现在重返校园融入集体,脸上又有了灿烂的笑容。学校还请校外有关专家进行团体专题辅导,比如邀请教师讲师团的老师针对校园特殊事件为女生作“挑战身心,健康成长”专场报告,请区心理专家为发生家庭凶杀案的班级作特殊心理辅导等。

5.家长参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辅导单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本身就来源于家庭。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的家庭,我们把它作为家长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让广大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指导他们如何在家庭中科学地教育子女,及时发现和处理孩子的心理问题。每学期,我们都举办家长学校学习日活动,精心安排活动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富于针对性,有家长进入课室随堂听课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收听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理论水平,有现场咨询专家与任课教师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还有亲子娱乐活动等等,增进了家长孩子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心灵的沟通,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开始关注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来校个别咨询的家长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咨询的内容从学习延伸到了性格、亲子沟通等。

6.结合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全方位渗透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比如在“六一”文艺汇演中,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中,让队员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找回自信与自尊,每班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小剧更是把学生之间的一些成长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释放了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也让队员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合作;新空间封闭式训练更是增长了学生自救意识和技能,锻炼了胆识,提高了耐挫能力。每年的新生军训喊响了“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7年级的学农周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了大自然,体验劳动者的辛苦与自豪;社区公益活动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参观禁毒馆和逃生演练使学生更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深层次体验生命的可贵与价值。参观博物馆、书画展、观看音乐会、戏剧、电影等提升了学生健康阳光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7.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篇8

我国旅游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旅游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在近30年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旅游专门人才。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为数量规模的扩张,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已明显滞后于国际旅游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别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借鉴其成功经验。本文试将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浅析我国存在的不足,以推进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

1 中国与日本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概述

1.1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分析

1.1.1中国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于1981年,受国家旅游局委托和资助创办旅游系,是国内最早开办旅游专业本科的高等院校之一。1991年,第一批获得了国内旅游经济专业(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南开大学旅游学系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主要旅游教育机构名录。据2006年5月《科学时报》公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排行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在本专业国内院校排名第7位,属于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一流院校。目前,旅游学系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已在国内多数旅游院校推广。

1.1.2日本立教大学

立教大学是东京6所著名的大学之一,也是日本旅游教育的先驱者。1967年,日本教育部批准立教大学在社会学部(院系)设立四年制的旅游学科(专业),它成为日本唯一的、作为独立学科的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机构。这是日本旅游教育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标志着日本旅游教育完成了从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教育向旅游基础理论教育的嬗变。1998年4月,立教大学以旅游学科为主体成立了日本第一所旅游学部和旅游大学院(研究生院)。日本立教大学旅游教育经过40年的发展,在日本旅游教育界有着中心的地位,培养了许多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其学科设置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旅游学科建设的方向。

1.2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是受到中日两国旅游学术界和旅游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的一流的旅游高等院校,可以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两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1.2.1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较全面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管理工作。

(2)课程设置的现状

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校公共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B类为院系(旅游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旅游学系)公共必修课,一般与A类课程同时开设在大一、大二学年;C类为专业必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学年,极个别的课程开设在学生的大四学年;D类为专业选修课,主要开设在学生的大三、大四学年,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课程的具体学年;除以上课程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修学校开设的各类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E类)以及学校内其他学院的选修课程(F类)。

主要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法原理、旅游人类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管理、饭店经营管理、度假村经营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评价以及旅游业公共关系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南开大学商学院取消按专业招生,实行“按大类招生、统分结合”的原则。学生在入学后的前3个学期按照类别(旅游管理属工商管理类)学习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开始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分不同的专业学习专业课程。可见,南开大学商学院是非常重视基础课程教育的。而专业课程基本上是按照旅游学科体系来设置的,理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

1.2.2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旅游学科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该专业为饭店业、旅行社业、航空业和城市产业等服务性行业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具体培养能够在经营、策划、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创新者,培养改革旅游事业和产业的创业者,培养振兴区域经济的领导者。

(2)课程设置的现状

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课程可以分成六类:A类为综合教育科目,是全校共通的课程,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三大科学领域;B类为专业相关基础科目,包括法学、商学、政治学、经济学、经营学、地理学等课程;C类为专业基础科目,是学习和研究旅游的基础学问,也是旅游学科的核心课程,其中,旅游概论、旅游企业论和旅游调查法是必修课,其余则为选修科目,必修科目在一年级时学完,其他科目在二年级时学完;D类和E类分别为专业基干科目和专业展开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专业基干科目,并在大三、大四年级学习专业展开科目,在专业基干科目与专业展开科目里又分为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同时为了达到毕业时所要修满的学分,学生还必须在专业选择科目(F类)中再选修一些科目,这就强化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主要课程有:旅游地理、日本区域地理、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旅游开发、旅游事业论、语言与文化(英语、法语、德语)、环境教育、外国区域地理、旅游调查法、环境心理学、接待消费论、国际旅游论、国际合作旅游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行为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观光地域社会论、接待产业会计学、旅游文化人类学、住宿产业经营论、旅行社经营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投资论、旅游交通及各种实习等。

(3)课程设置的特点

立教大学除了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外,还为他们安排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的阶段性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将来的就职方向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领 域。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注重多学科教育,丰富国际感觉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

2 中国与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差异比较分析

2.1主要差异的比较分析

2.1.1课程体系设计中心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是以旅游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知识系统、全面,逻辑严谨,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日本旅游学科则是根据学校已有教师的专长和学生将来的就职方向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关心程度而构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与实际可操作性强。可见,两者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心有着本质的差异。

2.1.2培养目标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日本旅游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则是为旅游业以及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培养具有高素质、国际意识丰富和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相比之下,中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些狭窄,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倾向。

2.1.3课程结构的差异

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共课100多门,专业课40多门。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都规定了必修课。开设的科目除基础外语、体育是两年科目,高等数学、数据库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军事理论与军训、英语听力与阅读是一年科目外,其余的都是半年科目。一年科目和两年科目的课程只能连续在两个或者4个学期内完成。在专业方向课里开设了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资源3个方向的课程,课程安排相对简单浅显,没有体现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立教大学旅游学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将近200门,专业教育科目70多门。除专业基础科目规定了4门必修课以外,其余科目均为任意选修课。开设的科目除讨论课(演习课)、毕业论文等少数是全年科目外,其他科目原则上都是半年科目,学生可以将一学年的课程分成上下两个学期灵活进行选修。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在专业基干科目和展开科目里都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学科,对3个学科近3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可以学到许多深层次的知识。学生可以集中选修一个学科的科目,也可以跨学科进行选修学习。当然,学生要先以自己所属学科的科目学习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学习。

2.1.4课程内容的差异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很多课程的内容不是多年沉淀下来的经典理论,就是其他学科的嫁接理论,课程内容不仅陈旧和不实用,而且变化较少,与市场需求和旅游业的最新发展脱离得比较远。南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只重点涉及了传统的三大块方面的内容,即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开发规划,而关于环境保护、居民参与、旅游行政论、旅游需求调查、旅游地研究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还相当薄弱,课程内容设置的国际化趋势也不明显。日本立教大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需要,尽量紧密地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旅游课程开设的领域非常的宽泛,课程内容除涉及了旅行社、饭店业,旅游开发计划等,还涉及了职业指导、社会教育、景观论、旅游文化、旅游交通、国际旅游、会议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多种语言的学习等方面,其在增进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旅游行政管理和旅游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转贴于

2.1.5课程实施与组织的差异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旅游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班形式的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往往是“言者有意,听者无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旅游专业的教师能在课堂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我国高校对幻灯片、视听、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立教大学旅游学部的讨论课属专业选择科目,从二年级开始在10至20名学生的规模内由学部制定“专业讨论课”的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在3个学年内,学生选取一个与专业讨论课有关的主题,从调查研究的方法到阅读专门文献以及进行野外调查,彻底地学习专业知识,通过3个学年在讨论课上的学习来完成毕业论文。在讨论课的基础上,一般科目也正在采纳共同研究和现场学习的形式,从理论与实践的两方面进行学习。在语言教学中以英语为主,包罗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从基础语言学习(全校共通)到专业语言学习,从初级到同声翻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小班形式教学。灵活利用计算机进行调查与分析,并灵活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种信息。为了应对大众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信息处理的教学也加大了力度。除此,立教大学旅游学部还制定了学术辅导员制度,由专任的辅导员就有关学习计划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详谈。

2.2差异形成的原因比较分析

2.2.1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早在古代社会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师道尊严”的社会价值观念,束缚了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儒家文化又讲中庸、重和谐,使人缺乏竞争意识。到了近现代,我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仿照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来建设的,而前苏联教育学家大多认同科学、学问以及知识对人的形成具有的重要意义。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历史不是那么悠久,所以它本身的文化积淀并不多。但日本特别重视对东西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既“崇尚”东方儒家传统道德又“嫁接”了西方文明成果,这使得日本教育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这种拿来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基于模仿背后的“日本本位”心理以及把外来的东西纳入本国文化体系的转化能力。可见,日本是非常注重本国教育的实用性和民族性的。

2.2.2教育体制因素

在中国,由于基础教育至今尚未摆脱以追求升学率为主的应试教育,再加之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环境,致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高考,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考试成绩进入大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这些学生在经过基础教育阶段以后,仍然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学习能力较强,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的发展。这些势必会造成毕业生在进入旅游行业之后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习惯于进行理论的学习,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差。日本在二战前采用的是德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专门教育,战后采用的是美国教育制度,实行的是教养教育。现在,日本大学强调教养教育,加大本科生基础教育的比重,将本科生的一部分专业教育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另外,日本还提倡“个性”教育,根据区域和学科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

2.2.3旅游行业因素

中国旅游发展走的是一种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 模式,表现为旅游发展在目的上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过程上以“先发展国际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为选择次序,在战略上采取“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这种模式所营造的氛围也笼罩着旅游教育领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的是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其结果只能是全国范围内高等旅游院校数量很多,但整体教育质量却很低。日本旅游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日趋强化的工业化和成熟的生活方式。从生活方式上讲,人们在消闲开支方面更加多样化,追求旅游、体育和文化的活动,扩大豪华消费品的开支。由于日本著名旅游景点少,以及消费水准偏高,严重影响了日本入境旅游的发展,但是,在强大经济实力的作用下,日元升值,促进了日本出境旅游的发展,使与之匹配的高等旅游教育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

2.2.4旅游教育发展程度不同

中国旅游专业教育起步于1978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的专业教育体系。但由于成立的时间晚,基础还比较薄弱,中国的旅游教育还处在一个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的阶段,还没有进入真正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这给旅游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日本旅游专业教育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后,从总体来看,日本的旅游专业教育正在进入真正以旅游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边缘性教育研究体制的完善阶段。除立教大学是以旅游学科为学部名称外,其余各大学均以国际、产业、贸易、经济等与旅游相结合的形式作为学科的名称,学科所属学部以商学部为最多,其次为社会学部、经济学部和国际学部等。就是说,作为旅游学的学科基础当首推商学和社会学,而旅游现象的产业和社会生活侧面应当成为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

2.3差异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

2.3.1教育的发展道路不同

我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后,先是入境旅游“一枝独秀”,接着是国内旅游“遍地开花”,出境旅游也“含苞待放”,旅游教育相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滞后性,因而选择外延式的规模扩张发展道路也是在中国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背景下的不得已之策。日本由于对旅游学科设置的审批比较严格,再加上相继出台的日本旅游法规作为支撑体系,使得它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循序渐进地有序扩展。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反映了由于日本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多年来基本是徘徊不前或微增,导致日本旅游教育的规模有限,比较容易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2.3.2行业进入性不同

目前,我国旅游高校的专业课设置更加偏重于理论化,而原本应该重点加强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课程被大大压缩,致使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不足以及实践技能不强,最终导致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差,进入行业后缺乏发展的后劲力。日本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注重多学科,强调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旅游人才。因此,学生的行业进入性强,进入企业后很快就会适应并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3.3学生的就业去向不同

在中国高校里,学生选课余地小,就业面窄,行业内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学生的就业去向基本停留在旅游业的各类旅游企业、事业以及机关单位等。这与我国旅游专业设置的过细和过窄有关,既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也不利于科研的发展。而日本旅游学科的设置相对科学合理,在课程安排上,时刻与学生的就业去向相结合,特别是专业科目的3个学科分类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学生选择余地大,就业去向多样化,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发挥才干的地方不只停留在旅游业,在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领域也有所作为,这些行业不仅有旅行社业、宾馆娱乐业、运输业,还有商业、服务业、通信业、制造业等。

2.3.4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不同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大多参照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很少考虑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视野相对狭窄,不能适应旅游国际化的需要。而日本旅游高校充分认识到了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国际形势,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紧紧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培养国内旅游人才,还要培养能够满足国际化需求、具有国际化特点的旅游人才。一些有特色的学科设置,如国际旅游开发合作论、比较文化论、外国史等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 日本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启示

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的差异。尽管双方可能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很明显,日本的旅游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是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的。我国应该在比较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3.1从培养人的角度来设置课程

从立教大学旅游学部所开设的专业基础教育科目和专业教育科目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下4点内容:关于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的形成;关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关于重视基础、基本的教育与推进个性教育;关于重视文化传统与推进国际理解。可见,每一门课程都是针对学生(人)的兴趣和将来的工作而设计的,而且每一方面都是有理论支撑的,从以上来看,我们是可以感悟到其课程的设置是从培养真正的人的角度来考虑的。

3.2强调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

日本旅游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合理,强调学科基础性、实用性与宽口径。立教大学旅游学部在专业基础教育科目中,开设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近200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科目中开设了16门课程,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在专业基干和展开科目中,开设了旅游文化、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3个模块课程,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地展开。通过4年的学习,旅游专业学生不仅具备从事旅游业务工作的能力,还具备能够适应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他们将来不但能在旅游业,而且能在与旅游业相关的更广泛的领域内施展才华。

3.3强化国内与国外课程的衔接

篇9

关键词 化学;未来;教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4-0069-03

未来教室现阶段还是一种理念,现实中部分学校正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它会随着教育理念和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业界关于未来教室的内涵定义主要有如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未来教室是集成了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增强型教室,师生可以无时无刻、无所不在、自由地从事教学活动。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新技术教学设备和数字媒体能够有效地整合,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未来教室,台湾的陈昱萃认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替代单向讲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可以自由地挑选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多元化、多管道地学习知识;当然各种先进的硬件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PAD等。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认为,人本主义是未来教室的首要要素,在人、技术、资源和环境等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同时辅以环境心理学、信息学、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支持,以互动为核心,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调动课堂教学主体的能动性,构建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同时,他也认为,未来的教室系统将是智能系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教学环境的智能化。

综上所述,未来教室应该是以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个性化的、积极互动的、数字化的、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新型教学环境。

研究案例

2013年,北京市教委针对未来教室的发展,实施了高中创新教育支撑条件建设工程,重点建设25个市级高中开放式重点实验室。计划在2~3年内建设一批融技术与教学为一体的虚拟、互动、智能的教室,更好地服务师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批学校为此做了种种有益探索,现以化学学科实验室的几个特点来说明。该案例引用了何文轶老师在化学创新实验室的相关材料,何老师的设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化学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

1. 数字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其赖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基础。化学数字化建设就是整合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建立智能分析平台,实现化学教学的多元化。通过展示先进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未来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究、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1)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可以构建新型的学习环境,运用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现有的封闭式教学推向开放性教学。对同一问题,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多视角地比较、分析和思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达到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的多元化目的。

(2)现代化学实验手段为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提供了物质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可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交互性、快速响应、转换存储等功能,将实验现象快速准确地以数字图形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微观显示、真实直观,这些为在学习活动中分析过程、揭示实质、理解原理、探究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数字化化学实验平台的建立,将化学实验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整合,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学习的开放环境,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深刻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

2. 情境化

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以“情境化学实验室”的形式再现,主要从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中的化学的情景,而不仅仅是为教学而教学。例如,讲授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之一时,可以模拟出城市道路汽车的发动机声,让学生似乎能闻到尾气的味道,从而激发学生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可以利用分光光度计,温度、PH等传感器,并结合常规仪器开展与生活中的化学相关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补铁剂中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水果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等。

3. 主题化

(1)由教师或学生自主确定恰当的、能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知识的实验探究主题,让学生通过主题实验探究加深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2)突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验证功能、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支持,让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开展自主实验课题探究活动。

4.信息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教学更有成效,需要借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使技术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切切实实成为学生学习思考和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辅助工具,从而在信息化基础上,实现虚拟教学环境,通过人机对话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发展趋势

未来教室不仅仅是硬件设备上的集成与管理,更需要借助软件来协调硬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化操作步骤,扩展其中的服务功能。对教师与学生而言,这一切意味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运用得好会使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纵观世界各国未来教室的发展,笔者初步归纳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学习方式的创新(五“无”)

1.“无本”

按照未来教室的设想,无课本课堂是未来教室对传统学校的一个重要突破。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接近21世纪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未来教室需要给每位学生配备电子书包,为教师教学配备集成计算机、投影系统、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教学环境。学习可以以教师为主导,也可以以学生个体为主导,教学资源对于所有人都是开放的,教学活动主要以各种主题资源为基础展开。在一些开放性的学习内容中,更是以整个互联网上的资源为对象。

当然,所谓“无本”是未来教室建设的一个目标,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们还不能完全抛弃印刷品教学材料。“无本”课堂的建设方向是逐渐减少纸质的印刷品而增加更多的数字媒体。为此,作为未来学校的一部分,图书馆不再是收藏书籍的地方,而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媒体平台,可以进行互动学习的地方。

2.“无界”

未来教室力图改变人们对教学、学习的传统理解。未来教室中的人不是学生,而是学习者,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他所有的学习过程都进行了云存储。虽然物理上处于不同的学习地点,但是可以保证每次面对的是同样的学习情境。

对于处在集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电子书包。他们可以在教室里学习,也可以在图书馆,甚至餐厅学习。只要一机在手,在校园外也一样可以学习,这完全打破了传统学习对地点的依赖,最终达到学习和生活的完美融合。

3.“无时”

未来教室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学习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在教师的工作时间内,每位学生个体的作息时间是不同的。学生进入教学环境后,分别选择自己的学习进程,教师和学生存在双向的时间选择。不再存在全班同时的固定课程表。

4.“无度”

未来教室系统是一个个性化的系统,每位学生在学习时有不同的进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不会让优等生觉得无聊,也不会让后进生赶不上进度。在学生的电子书包里有专门的学习进度评估软件,如果学生通过了评估,则可以继续学习,甚至学习超出大纲的内容,但如果学生屡次未通过评估,他可以及时地向教师求助,教师可以实时地针对该同学的问题进行辅导。学生们的作业也是由数字化的作业处理软件批改,教师通过软件给出的统计数据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教师也会定期地主动对学生进行评估干预,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在未来教室里,教师的工作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没有减弱。

5.“无纲”

与“无本”、“无界”、“无时”、“无度”相对应的是“无纲”。“无纲”即研究性学习,未来教室里的学习不再是单独的学科课程,常常是通过一个问题,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数门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是将学习与生活、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学生不再端坐于象牙塔内埋头苦读了。

(二)学习环境的创新

1. 完备的学习环境

未来教室不仅要对直接的教学环境进行建设,还要对间接教学环境有所考虑。与教学活动直接联系的硬件设备、网络、数字资源必须建设到位。而相关的建筑也必须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建设。教学楼的外墙需要覆盖太阳能电池板,为学校提供能源,门窗都需要密封保暖,屋顶要有雨水收集装置,各种教室应该尽量采用自然光,教室内的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处于实时监控下,分布于各处的传感器实现各种节能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绿色校园的友好生态环境的价值。这种科技与教育的集合体,直接学习与间接熏陶的相互融合就是未来教室所追求的目标。

2. 多维的学习环境

未来教室应该可以灵活地分割空间以适应各种教学活动的要求,并且兼顾了合作性和便捷性。以理科实验室功能为例,在其中学生会感受到科学的巨大力量,科学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自发地对科学产生敬仰。通过内部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觉得自己就是科研人员;设备、家具可以自由组合以适应多种教学活动。教室内部区域的划分也兼顾了适合集体活动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的区域和适合学生单独活动、进行深入思考的区域。

3. 经济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