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等药学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0-02
作者:朱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北京,102206/李百炼,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1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的制定紧密结合现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确应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本《纲要》,根据本《纲要》的精神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纲要》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学时不足
《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然而,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学校寥寥无几。据了解,大部分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教学时数在30~34学时之间,即四个学期共计120~136学时,更有甚者,有的院校体育课设置不超过60学时,体育课课时被以各种理由削减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究其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各院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侧重点仍有偏颇之处。许多院校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队的水平上面,从而忽略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因为运动员、运动队出成绩可以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正常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曾经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真正使体育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学时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二、“三自主”实施困难
《纲要》第九条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尽力实施“三自主”教学,达到《纲要》的要求,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但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系统、学生自身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协调等因素的制约,“三自主”的实际落实有很大困难。
在“三自主”方面,第一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最容易实现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个自主“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专项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50岁以上的教师中,让他们根据《纲要》的新要求实现转型,从教学大纲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而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是执行中最困难的。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因为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也是其他基础学科课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若想全面落实“三自主”原则,必然涉及各学校教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将学生四年的课程进行综合合理安排才有可能解决“三自主”原则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目前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安排的具体情况,如果将第二个自主和第三个自主调整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配为辅”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是一种空谈。要想实现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真正衔接,首先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其次,在解决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对文化课成绩好而体能弱的学生应不偏袒、不放纵,不要为了学校的高考及格率而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中学时代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打不好基础,养成不爱锻炼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实情况是:知识多、身体差,课业负担多、身体锻炼少。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米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米、男生完不成1000米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在体育课上发生大学生猝死事件。因此,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四、教师面临的挑战
《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确实,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要实现这八条规定还任重道远。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纲要》的要求。总之,在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成绩不显著,不能全面落实《纲要》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满足《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纲要》自颁布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了,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等等。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真正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才能使本《纲要》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2002
[2] 苏玲,张楠. 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23-0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大学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整个药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本科均开设此门课程。我校于2007年开始对药学和药剂专业本科生开展该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四年的课程建设和实践,“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双语教学”已被列为我校的精品课程。本文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双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及药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者密切相关,它们都是以多学科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其研究原理与方法在新药设计、新剂型开发、药物质量评价、提高医疗治疗水平和药品管理等方面应用广泛。所以,学好该课程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及药品的研发和应用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当今时代,国际化竞争激烈,国际学术交流日趋频繁,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双语教学正是一种顺应时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先进高等教育模式,它能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英文参考资料的兴趣与能力,更进一步养成学生在英文环境下进行科学思考的习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国家教育部2001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12项措施中,要求本科教育要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但由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为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具抽象性、专业性强的特点,目前国内很少有开展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双语教学的先例。因此开展《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双语教学,对我国药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双语课程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理论课和实验课双语教材,并紧跟国际药学发展趋势,寓科研于教学,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环节,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有益。同时,逐步扩大教师英语讲授的比例,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英语熟练应用的程度,从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和外语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二、经典英语版教材和国内药学专业统编教材相结合,互为补充
教材的选取很重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单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或者是采用专业统编教材,两者均有利弊。国外英文教材语言纯正,内容新颖,但直接用其作为指定教材,内容较深,语言难度也不能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苦恼,既没有学好专业课又加重了学业压力,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鉴于此,我们选择由McGraw-Hill公司出版的经典英文版教材“Applied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和我校梁文权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内药学专业统编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材选择难度适中,有代表性,例题典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章节内容难易程度,中英教材结合交替使用,互为补充,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从而达到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语言训练两不误的教学效果。
三、英语讲授与重点知识中文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面向我校本科四年级学生的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为逐步培养学生适应英语授课及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始终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开展专业英语学习相结合为主旨,根据几届教学的经验,我们采用交叉渗透型教学方法,主要以英文讲授为主,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利用中文讲解相结合,坚持使用英文版多媒体课件与中文注解相结合,两者互补,让学生在中文注解的帮助下理解英文意思,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专业词汇,更能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了学生在英文环境下进行科学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的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四、强调专业词汇的记忆和英文文献的正确翻译
在专业课和普通英语较好掌握的情况下,英语专业词汇就成了阅读的关键。《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所含专业词汇繁多,很多词汇涉及生物、医学和化学学科,名称难记。鉴于此,我们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先提出本堂课的目标和教学难点重点,然后整理出本章节的重点专业词汇,强调其英文的拼写与读音,构词方法和规律,加强专业词汇记忆;同时,将不定时地讲解一些代表性的英文文献,让学生掌握英文文献的正确翻译,这样可以在对基础知识认识掌握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外文文献阅读及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
五、组织形式多样的自学活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一新课程时,常感到十分的迷惑和枯燥,如何去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双语教学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课堂之外我们给学生安排了课外研讨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用英文进行交流,确定主题,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课堂讨论,整个过程讲究互动,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六、双语教学考试形式多样化
为了准确评价双语教学的学生学习情况,对以往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将把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下降至70-80%,推行考卷英文命题,要求英文作答的考题占到20-30%。同时总成绩的10-20%以自主选题阅读文献后撰写小论文为主要形式,并要求课外英文文献的阅读量,从而督促学生完成一定程度的专业英语练习。
本文就我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做一总结和分享。经过4年的实践,该课程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和学校的认可。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实施实验教学的双语化建设,希望将双语教学手段从课堂理论教学延续到实验教学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相信只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创新,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不断完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并为药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文权.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5-26.
[3]郭剑伟,王成军,鱼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6,5(6):81-83.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品技术评价文集(第三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70.
[5]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高[2001]4号.
[6]陈瑜.浅谈高校工科类专业课双语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整合应用[J].高教论坛,2010,(3):67-69.
[7]冯展昱,李桂山.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67-68.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一定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科研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等科研素质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前提。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决定我国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所以,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这与日本科技界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得日本科技领域有较高质量的后继者作为支撑。本文将浅谈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佳木斯大学自2005年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定位准确,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特色,遵循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认真实施 “教学质量年”、“课堂教学年”、“学科建设年”主题年活动,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狠抓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
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符合国家专业目录要求的基础上,应具有自己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基本业务规格要符合我省的经济情况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课程设置要与该专业的基本业务规格要求相一致。
我校十分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关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二是依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三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修订工作中坚持培养应用性本专科人才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推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学分制、职业资格证书制、专业+方向等培养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形成立足边疆办学,充分利用综合性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2.依据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设置突出融合与创新
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佳木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立足三江、服务龙江、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佳木斯市地处东部地区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机制造基地、煤炭生产基地、煤炭机械制造基地和北药开发基地。建设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也是四大经济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专业设置涵盖了十大学科门类,其中优势特色学科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专业可以为我省东部地区煤电化基地、大项目和高精尖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学校根据黑龙江省、和三江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更努力加强专业建设新和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了文管结合、医理渗透的专业格局。并根据定期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合理确定年度专业招生计划,确保所设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专业内涵改造。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邀请校内外教育专家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分期分批对已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科学设置课程,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强化技能训练,围绕应用能力和就业需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自主开发理论课和实践课教材。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重点课程,1个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示范试点专业,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专业设置上重点进行突出融合与创新,充分利用合校后各学科融合的有利条件,发挥优势,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更新专业内容,融入高新技术内容,调整专业方向,有些市场需求小的长线专业可隔年招生或调整专业方向。
积极探索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实行归类为人文、理、工、医、管理五大基础平台之前,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药学院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试行以学院为单位的基础教育平台,实施“平台+模块”教学模式。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药学院可适时试行以五大平台为基础的大类招生模式。前二学年(或一年半)不分专业,进入基础课平台学习,后二学年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社会导向选定专业,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模块,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3.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落实《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精神,发挥我校传统办学优势与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际间交流,采用“借读培养、联合培养”等模式,避免近亲繁殖,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大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力度。
②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实验中心”,为学生创新实验、创业发明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保障,鼓励支持自觉主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新发明。
③树立创新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参与竞争。
采用多种渠道和措施,本科生实行末位淘汰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完全盲评,让学生参与竞争、树立竞争与危机意识,支持学生做出创新成果。
④科学组织进行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的评选、推广工作,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每年评选出7-10门校级精品课程,遴选3-5门推荐参与省级精品课评选,组织评选优质教材,参与各级各类学术评奖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强化学生创新技能的研究与实践,建有5 个科技创新小组,2 个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基地2项,共获资助100万元;在校期间研究生四、六级外语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6.5%的较高水平。应届硕士生考取博士平均比例在35%左右,其中100余名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大多数毕业研究生现已担任科室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各级学会要职和单位的领导等职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近几届毕业学生随访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我校毕业硕士生素质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机制
一、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一)抄袭剽窃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爆出大量的抄袭剽窃的新闻,如2009年3月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不再续聘。2009年6月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何谓“理论”?》一文被爆涉嫌抄袭。随后辽宁大学校方表示,该论文第一署名人陆杰荣对此事并不知情,第二署名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2006级在读博士生杨伦承认是自己抄袭,然后才拿给之前的老师陆杰荣署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抄袭。其博士学位论文竟然在没有标明引用的情况下,将早一年毕业的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原文大段大段、甚至一连数页粘贴过来,直接把这些论述、分析和数据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雷同文字数高达40%以上。
(二)行政权力霸占学术资源
很多高校领导游走于行政与学术之间,随着职务的不断提升,日常的行政管理事物也越来越繁忙,带的课越来越少,做学术研究就更少了,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课题、专著等成果却越来越多,甚至大量出现在跨专业、跨行业的成果中。这种情况造成了各大高校中的“官本位”思想,普遍认为行政官位与学术成果成正比,极大地限制了高校中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教师的积极性。
(三)学术贿赂和学术买卖
由于当前高校教师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加之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种职称的评聘都需要大量的论文、 课题等成果作为支撑,这就为学术贿赂和学术买卖提供了土壤。现在大量的杂志编辑对外公开出售论文版权,甚至还有核心期刊,价格从几百至几万不等。在一些科研项目的评审中,部分教师和学校不是靠真才实学参与公平竞争,而是靠拉关系送红包等方式贿赂相关人员来换取自身的利益。
二、学术不端的重大危害
时下学术不端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不仅败坏了良好的学术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国家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一)严重败坏学术风气
高校的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学术秩序,把学术变成了纯粹满足私欲的工具,使高尚、严谨的学术界变得乌烟瘴气,颠覆了过去科研工作者在广大人民心中的正面形象,同时在社会上起到反面示范作用,进而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浪费资源,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
众所周知做科研需要相应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那些学术不端的项目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最后确只能产生价值很低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成果,反而使得那些正常合理的项目得不到相应的经费支持造成极大地浪费。学术不端制造出的学术垃圾,既浪费了学者的创造力,又浪费了国家社会投入的大量社会资源,严重影响了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力,妨碍了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步伐。
三、学术不端的产生原因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很多管理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许多高校也对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是收效甚微,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
(一)对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处罚力度不够
很少有教师因学术不端而受到严厉处罚,只有很少学术不端教师被降职、革职或主动辞职,一般在风平浪静后,当事人依然是教授或导师;缺乏学术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一些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等个人利益,置学术道德于不顾; 相关立法不足,虽然我国已经有《专利法》《商标法》和《着作权法》等法律,但这三大知识产权法很少涉及学术不端问题。除了《着作权法》对发表和署名等问题的规定,《专利法》对侵犯非职务专利申请权及其他权益的规定外,基本没有涉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二)部分高校科研量化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当前我国高校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等方面,构建和实施了量化的学术考核体系。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由其的数量和刊物的规格决定,而过分强调的数量,导致很多高校教师仅为了发表文章而进行学术研究。
(三)科研经费的给付和管理方式存在漏洞
现行很多高校的科研经费给付方式是根据项目拨钱,款项由课题组负责使用。这种方式表面上很严密,而实际上可操作性很大,水分较多。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容易导致学术上的“腐败”,给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创造了物质基础。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部分教师就把经费争取作为首要目标,而对学术研究却漠不关心,这样必然影响到科研水平的提高,导致学术上的不正之风。
(四)市场经济下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思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难免会有一些高校教师依靠各种学术上的头衔赚取物质利益。如部分教师把学术变成了可以转化为名利的产物,不择手段地用学术换取职称、住房、金钱等物质利益,抛弃了高校教师的崇高使命。
(五)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缺失
缺乏良好的学术道德教育也是造成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高校教师在本科时的课程,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很大。但现在,高校学生的论文写作极不规范。近年来,随着不断扩招,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问题逐渐凸显,许多高校的学生连基本的学术研究培养训练都没有接受过。 很多高校开设的学科研究方法等入门课程缺少学术道德教育基本内容的系统介绍,这就导致很多高校教师在接受大学教育期间,缺乏对学术行为的有关概念、抄袭和合理引用的界线以及违反学术道德的社会后果的认识。
四、学术不端的整治措施
弘扬优良学风,根治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关系到高校和整个学术界的社会声誉,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也关系到教育科研事业的兴衰存亡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严肃学术道德,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和惩处并重的惩防体系,才能根本扭转学术道德失范的局面。
(一)健全学术道德规章制度
依法治学,是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治本之策。一是国家应出台专门的《学术法》,使学术由道德调整上升为法律约束,构建一套专门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律体系,保证惩治学术违法行为有法可依。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 》等法律法规,加快制订有关学术职业道德规范条例,在法制保障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建设。三是各高校也应建立系统、 完善、操作性强的约束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明确和细化学术论文、 著作等方面的写作和评审规范,制定课题立项、 成果鉴定与评奖及其发表、 编辑、 出版的规范等。四是不断探索防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新思路与新举措,将学术道德作为教师年度考核、 职称晋升、 薪酬定级、 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学术道德教育力度,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
一是加强淡泊名利、 潜心学术的思想教育。学术研究是探索真理、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甘守寂寞、 真诚奉献的过程。从长远看,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是成为一代学术宗师、 师德楷模的重要前提。二是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和职业伦理教育,重点培养教师的诚信意识,明确学术诚信是其能走上大学讲台、 无愧于大学教师的“道德底线”。三是将学术道德知识考核成绩作为评定教师绩效的重要内容,促使教师认真学习,用科学精神熏陶和影响高校全体师生,使之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三)完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营造良好的、 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一是建立完善的专家考评制度。选择那些学术造诣深、 学术道德好的学者、 专家组成专家库,对学术成果、 科研立项、 职称评审以及评奖等学术活动,采用异地评审、 临时抽签的方式进行。二是健全学术成果的奖励制度。要加大对创新型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以体现鼓励踏踏实实从事学术研究的价值导向。三是克服过度强化科研成果对教师职称评定的作用,建立以岗位为核心的教师职称聘任制度,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教风的根本好转。
(四)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规范学术道德管理体制
让制度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加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力度。防止学术成果评价的“权力化”。二是建立评审过程公开制度,将专家对科研立项、 成果鉴定、 职称评定等评审对象的评审内容及初评结果进行公示,提高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三是建立学术评审责任制,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 记录追查制度和责任追究通报制度。四是对学术刊物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控体制,坚持出版发表三审制度,探索和推广专家盲评制度,建立学者、 专家和读者对学术刊物的考评制度。
(五)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
创新学术不端查处机制,及时防治学术失范行为。一是健全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监督体系,成立由监察部门参加的学术监察监督体系,建立全国联网的监督网络,适时监控和查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二是完善学术道德失范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国家对举报者的保护责任和奖励力度。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一经查实,在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同时,应给予严厉的惩处。四是建立舆论曝光和警示制度。结合知识分子比较注重自身形象、 面子的特点,在相关媒体上定期公布高校学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学术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学术成果出版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从根本上根除不道德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最终一定会形成。
参考文献:
[1]余 遥,马孝玲.学术腐败与科技评价机制[J].西昌学院学报,2007,1
[2]科哲.刘欣.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学习月刊,2008,3
[3]吴志慧.负学术道德的心理分析[J].编辑之友,2008,1
[4]张向东.学术腐败触目惊心弄虚作假别有洞天[N].中国新闻周刊,2007,1
1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FA)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斯克里文1967年论及课程改革时第一次提出的,他指出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活动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以提高活动质量的评价[1]。另一位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形成性练习方式进行,注重对研究过程的测试,以使学生在不断的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过程中趋于完善,属于“前瞻式”评价。它更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较总结性评价而言,其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合理、科学、全面[2]。近些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引入我国,有不少高等院校正逐步引入这种评价方式并付诸于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3]。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旨在为改进活动而了解活动的得失,而不是判断优劣、评定成绩。
2当前医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人们简单地认为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方法改进了,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了,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高了。但是却忽略了对评价人才质量高低的衡量标准的改革,依然采取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众所周知,终结性评价因其客观性较强,简单直接,易操作,在大型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中较为公平,一直倍受我国教育界的青睐。但是,现代医学教育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机制培养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依赖终结性评价的缺点日益凸显,已经不能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也开始倡导并着手实施形成性评价,力求解决以往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指标体系的不科学性、评价标准的机械性、评价目的的局限性等诸多问题,并在远程教学和函授教学中首先应用了形成性评价方法,应用中也多数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4]。在医学教育评价方面,以往主要着眼于终结性评价,仅以一次考试来评定学生,而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那么这些因素就会对其学习效果造成影响,所以终结性评价往往不能准确地评价学习结果[5],也没有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医学生未来职业中更应注重的是综合素质,而不是某一次考试的一个分数。当前不少学者已经在着手探索、研究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情况。王跃群[6]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考核的优良率明显提高;熊阳等[7]在药剂学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邓卫红等[8]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不仅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规范了实习教学管理,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带教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几年,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形成性评价在总体趋势上来说还没有深入研究,更没有广泛应用。
3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所面临的问题
3.1医学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知不足
纵观国内各医学院校的教师,基本毕业于医学类专业,而医学院校的教育只注重学生医学知识的掌握,缺乏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医学类教师上岗前除了短期岗前培训,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专业训练,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知识更是缺乏。对于很多医学院校的教师而言,他们还局限于终结性评价,直接将分数作为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标准,没有深入探讨这种评价方式的局限性。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众多医学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研究较少,认知不足。另外,医学院校教师把主要精力放于临床而非教学,这样又缺乏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研究的直接动力。
3.2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
在当前医学教学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下,不少高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但是这些评价体系改革更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付诸于实践。终结性评价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已久,而接受形成性评价并付诸于实施需要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很多高校中较为普遍。在当前的职称晋升制度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为了晋升职称,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和发表上,更愿意在理论上研究,而对形成性评价的实际实施重视不够[9]。
3.3受缚于教学管理模式
虽然各院校都在进行不同的教学改革,但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真正体现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是说,没有质量监控体系为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形成性评价相比于终结性评价的实施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当前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临床医学专科课程提倡医生教医生,而非教师教医生。这样医生要忙于临床医疗又要兼顾教学任务,同时医学授课班级多而且大,授课任务本身就比较重,对于真正实施形成性评价缺乏足够的精力和动力。此外,近几年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得同事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缺乏合作,不能资源共享,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使得前期研究的新的评价模式很难推广。
4解决方案
4.1深入研究、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
通过大量搜集、研读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理念、趋势与走向,比较各类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分析高职医学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等。通过相关文献分析,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反复探讨验证,将其作为构建本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课程和现代高职医学教育的特点,制订一套既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又能推进教学改革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建立“质”和“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将注重把量化的评价与质性的评价相结合起来,建立“多元性”的评价体系[10]。
4.2冲破束缚,使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同步
纵观既往教学改革历程,往往更多的是注重单向性的教学改革,而这种单向性改革模式束缚了评价改革的发展,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也限制了新的评价模式的有效实施。为此笔者认为评价改革要有突破,必须冲破既往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确保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同步进行。用形成性评价来指导教学改革,组织专家反复进行论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评价诊断—反馈信息—修正问题—提高质量”等阶段,逐步推进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4.3转变观念,因材施评
首先,形成性评价相对终结性评价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要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新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充分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弥补等。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选用教材不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侧重点也不同,我们在推进形成性评价的同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不能“一刀切”。再次,要顺利推进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能力、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认真学习教育学知识。
4.4信息化处理,科学化评价
形成性评价体系相对于终结性评价是复杂的,我们要不断收集反馈信息,进行论证分析再指导评价过程。在当前信息化社会,靠原始的信息处理方式很难顺利完成各个细节,所以信息的处理必须科学化、合理化,这样的结果才具有真实性、准确性。
5讨论
现在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了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阶段,临床医学课程多具有逻辑性强、知识抽象、涉及学科范围广的特点,如何合理评价现代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应当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1]。笔者认为,推进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在高职医学教育中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并逐渐论证实施、优化完善,改变传统的以一次终结性操作考试作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方式,强调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适应当前“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医学教育模式。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和考核方式,以培养出更能满足未来职业需求的医学人才,为推动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曲波,张阳,孙宝志.形成性评价在教师反思性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8-10.
[2]BlackP,HarrisonC,LeeC,etal.Assessmentforlearning:Puttingitintopractice[M].BerkshireEngland:Openunicersitypress,2003.
[3]杨治国.形成性评价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10-12.
[4]徐亚君.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几点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04(2):41-43.
[5]郭丽双,李凯军,王和仁,等.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能力培养的促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7):822-824.
[6]王跃群.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9(5):70-71.
[7]熊阳,来平凡.形成性评价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9,25(6):31-34.
[8]邓卫红,战海燕,刘斌娜,等.医学院校毕业实习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考核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8):51-53.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色就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成人教育理论为实践基础,强调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学习潜力的挖掘,鼓励学习者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充电来应对知识爆炸和知识更新速率加快的局面,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高素质要求。相比传统以理论授课为基础的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PBL因其侧重能力培养、契合现代医学教育的独特优势而广受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青睐。
PBL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特别在国外的医学院校此种教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医学院校开始引入PBL 教学模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PBL教学方法应用于妇产科课堂教学的案例还不多,尚处在探索和经验总结阶段 。
本研究将PBL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效率,寻求更适合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
研究选取2013.09~2015.07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妇产科方向班级的学生,每届30名,共60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名,相关课程成绩如下:外科学81.36±17.09分,内科学 78.57±15.68分,人体解剖学86.86±19.26分,诊断学87.85±15.47分、生理学83.06±19.58分;对照组30名,外科学79.28±18.33分,内科学 79.34±17.39分,人体解剖学84.14±17.89分,诊断学84.01±12.71分,生理学85.27±18.69分。对两组学生相关课程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教材选择
实验组和对照组选择第八版的《妇产科学》为教材。按照现行大纲要求,将学习内容分为妊娠特有疾病、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症等课程,分别以LBL和PBL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
实验组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病情较为复杂、涵盖知识面较广、实用性较强的教学病例。
(1)提出问题:将准备教授的妇产科相关病例资料提前一周给学生,并提示学生可供参考的论文及书籍。
(2)课前预习:鼓励学生用课余时间思考所给病例,查阅教材及有关文献资料,全面了解待讨论病例并制作PPT,组织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分配任务。
(3)上课时先由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其他学生自由发言。指导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引导讨论方向,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不打断讨论或给出结论。
(4)讨论结束时,指导教师对每名小组成员就资料准备、语言组织、临床思维、发言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概括本阶段学习要点,最后给出下次讨论的病例。
对照组选择与实验组相同的教材,采用传统的LBL 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
4.教学效果评价
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试,课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1)理论考核:课程结束后,随机抽取试题,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闭卷理论考试,理论考核内容包括概念性问题(50%)和病例分析题(50%)两部分,满分为100 分。
(2)实践能力:采集病史考核。
(3)问卷调查:课后对参加课程的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方式满意等6 项内容,并设置意见与建议模块;分别统计对每项问题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人数。
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二、 结果
1.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结果比较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各部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 0.05
2.教学效果评价
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不记名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包括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方式满意6 项内容,并设置意见与建议模块。此间共发放调查问卷等60 份,回收60 份,回收率100%。结果见表2。
采用PBL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满意度较高。在意见与建议模块,实验组有部分学生反映PBL 教学准备时间长,耗费时间和精力。
三、讨论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不同于临床专业课程,妇产科学是局限于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由于女性生理与病理的改变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年龄层次及生殖内分泌等密切相关,并且会随着妊娠等特殊情况而变化,因此,妇产科学需要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强调高度的逻辑性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这就使得妇产科学历来被认为是学科基础复杂,教学内容广泛,教和学都有一定难度的一门综合学科。
传统的妇产科课堂教学是LBL方式,注重教师的“教”,罗列知识点,这种“填鸭式”教学只是机械授课,参与式的临床案例分析较少,不能很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对新的教学模式及其适用性的探索是当前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国内外的妇产科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研究显示P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PBL 教学模式强调将学习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对比传统教学,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文献检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协作、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结合应用,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本研究发现PBL教学组的学生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中的成绩均优于LBL教学组。课后不记名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PBL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总体教学满意度较高。我们注重PBL教学的病例资料的选择,将临床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中,突出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将抽象的妇产科学理论具体化,这样比教材上枯燥的描述更加生动,更加贴近临床。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和分析,将所学知识与妇产科疾病联系起来,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病理、生理学等相关知识与临床知识重新进行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PBL 教学法在妇产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1)搭建系统的妇产科临床知识体系:PBL 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充分深入理解病例资料,能将妇产科解剖生理、妇产科学、儿科学、病理学、影像学、内外科等知识系统归纳总结,有利于架构临床知识体系;(2)提高临床思维能力:PBL 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讨论,针对某些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系统讨论、总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提高其学习兴趣:PBL 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动力;(4)提高创新能力:学生在针对病例资料互相探讨的过程中,不时闪现新的知识要点,局限的思维不断地被打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5)增强团队协作意识:PBL 教学要求学生分工协作,在完成个人负责的工作的同时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PBL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教师:PBL对于教师要求较高,除了要具有纯熟的教学技能、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接受过PBL专门培训。(2)教案:PBL 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案例内容,因为该方法模拟临床实际工作,要求学生遇到的都是“新鲜”案例。(3)学生:实验组有部分学生反映PBL 教学准备时间长,耗费时间和精力。这种现象可能与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对新的自学方式感到不适应和没有把握有关。以往的LBL教学方式只注重学生个体,而PBL更加强调团队协作,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Kuo-HungTseng,Feng Kuang chiang,Wen-Hua Hsu. Interactive processes and learning attitudes in a web-bas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platform[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ur,2008,24(3):940-955。
[2]李泽生,冼利青.麦克玛斯特大学 “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85.
[3]马洁,石蕾.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2):110.
[4]袁帅,甫尔海提・沙依提,陈鹏. PBL 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53-54.
[5]安松林,丁磊,高宏.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进展.2016,30(5):8-9.
[6]陈娟,崔世红,程国梅,等.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 (2):74-77.
[7]朱燕雪.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3):93-94.
[8]刘彩霞,周欣,乔宠,等.PBL模式在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
[9]李华,瞿秋红,韦立蓓,等.PBL教学法结合在线学习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数医药学杂志,2012,25(6):751-75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c)-134-02
Explor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ode in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s education
JIA Yi, LI Xiaohui*
College of Pharmacy,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Pharmaceutics as an applied technology disciplines with knowledge integrated and high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practice.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pharmaceutics students, experimental teaching activ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eaching pharmaceutic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brings into play dominant action of teachers and reflects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put PBL modern into the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pharmaceutics are reformed, we provide pharmaceu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in order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train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methods for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Key words] Pharmaceutics; Problem-based learning; Experiments
药剂学教学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学生在未来相关工作或深造中需要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故药剂学实验教学活动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地位尤其突出。合格的实验课教学应该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绝不是由教师在课前提供处方及操作步骤,实验前进行讲解,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整个过程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自主思考实验内容,教学效果仅仅能达到“知其然”,而离“知其所以然”的目标距离甚远,完全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符合药剂学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特色就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而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讲授,而是参与其中,把握教学过程的方向和进度,让学生自主地对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理论上、实践上进行探索,从而学习到相应的知识[1]。将PBL教学法引入药剂学实验教学活动后,由学生自行对相应的背景知识和实验方法进行探索和设计,其涉及包括药剂学等多学科知识,如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而实验技术上包括了动物操作、免疫组化、光镜观察、RT-PC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多种方法,从基础理论、处方前分析、处方分析到质量检查、效果评价,均由学生自行设计,小组讨论成型后进行实践检验,故基本可以达到药剂学实验教学的需求。本教研室参考其他学科经验[2-6],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PBL教学法应用在药剂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教学过程的设计
1.1 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次课,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次课上,由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固定下来。大家先通过自我介绍相互了解后,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为了方便用药,需要将呋塞米制成口服制剂,但不确定是片剂、胶囊剂还是其他口服剂型,请学生从工艺、成本、药效、患者依从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制备方案。本次课由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并初步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或途径。不需要确切的答案,由学生在阐述、讨论中列出需要解决的基础知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课后通过检索文献等方式解决,在第二次课中完善。
1.2 完善并确定实验方案
第二次课,完善并确定实验方案。通过第一次课后查阅、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由小组初步拟定一份技术路线图,并阐述本路线的优缺点,及有可能出现的技术瓶颈等难题,并由小组讨论加以完善,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设计,要求考虑到每个细节尤其是可行性,并在讨论中列出亟需解决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问题和需要的所有试剂。
1.3 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第三次课,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主要是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只在必要时予以协助。
1.4 分析实验数据
第四次课,分析实验数据。实验数据采集和原始记录按照一般科技论文的要求和格式书写,分析所得到的实验数据。由小组讨论得到本次实验的结论,并形成一份正式的实验报告。若实验有失败则讨论失败的原因,并讨论修改实验方案,再次提供实验的机会。
2 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通过本次尝试笔者意识到,PBL教学法与以往的实验讨论课显著不同的地方有很多,其中起决定因素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有了很大的不同。教师不再是指导者、评判者,而是引导者;错与对不再是教师需要表达的内容,而放开手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进行尝试,教师只是参与者,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者。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2.1 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讨论与实践中
PBL教师应营造出和谐的团队气氛,让小组自行建立基本的组内行为准则。同时防止过于自信的学生控制学习进程而让其他学生无法正常思考和讨论,不能让小组讨论成为某个学生的“一言堂”,而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另外还要通过提问等方式使沉默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过程中,教师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看成讨论的中心,必须利用各种策略进行避免,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地讨论。
2.2 引导学生积极开拓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教师在学生讨论中不能放过一个概念、术语等基础知识,力图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含义并避免混淆,并通过不断地刺激和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鼓励而不是蔑视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些知识的不确定性,并鼓励学生相互质疑,这样会让学生在讨论中更深、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2.3 控制和管理组内人际互动关系
教师必须敏感捕捉到组内的不和谐或低效率因素的存在,并使之消失在萌芽状态,否则对小组的学习效果会有极大的影响。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组内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等良好的行为方式,鼓励学生坦诚表达对他人的意见,并善于接受其他人的批评。
3 教学效果的评价
应用了PBL教学法的实验课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报告好坏和操作能力优劣进行评分,而是在每次课中贯穿了学生的自评与他评。本文采取的方式是学生自评占30%,他评占50%,教师评价占20%的综合评价体系,整合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基本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4 存在的问题
尽管PBL教学法有其显著的优势,但在药剂学实验课的应用中尚不多见,经过实践探索,发现主要有以下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4.1 耗时过长
一次典型的PBL教学法实验课需要16~20学时,我校每学期药剂学实验课课时数为60学时,仅供支持3~4次完整的PBL教学。这对教学选题的方向和内容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既要顾及基本操作方法,也要考虑到拓展的知识面和技能,故精选教学内容十分重要。
4.2 阴性结果的处理
由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大大提高,教师不再进行指导,实验有可能出现阴性结果。除了安排再次尝试和讨论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阴性结果和总结经验非常重要。
4.3 实验花费提高
由于存在摸索和尝试,本次教学活动的试剂等花费远远高于普通的重复性实验,大约增加了两倍的消耗。这就需要相应的教学经费进行支撑,否则无法真正进行实施。
5 小结
经过将PBL教学法应用到药剂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尝试,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求。经过教学,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随着对PBL教学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出现问题的进一步完善,相信能够为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汪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2] 刘莉,周玉娟,刘春颖,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112-114.
[3] 李虹伟,刘力戈,郑玉,等.PBL教学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196-197.
[4] 王炳强,李锦军,杨雍.PBL教学法在骨科见习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77.
[5] 杨峥.PBL教学模式在内科见习课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165-166.
一、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
自从计算机发明的第一天,人类就尝试着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的信息管理和临床诊疗过程当中。上世纪60年代,国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开始用于住院病人的管理。70年代,其应用范围扩展到病案、卫生统计、门诊、护理、药品等部门。80年代,医疗信息系统开始取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用以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医院的服务水平[1]。进入90年代,随着现代医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信息系统逐渐在中国各级医院普及,尤其是三甲医院,每天产生了大量的临床数据。而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医疗领域的知识和数据也呈爆炸式增长,数据的种类逐渐增多(图像、文本、波形、组学数据和电子病历中的结构化数据),系统的复杂度逐渐加大(系统标准繁多、接口类型不一致),无论是信息管理还是应用开发,难度都日渐加深。因此,医学信息领域的蓬勃发展对于医学信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定位及发展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教育部于2003年设立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以信息科学和医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基础理论、医药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当今医学信息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与传输等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有较强的医学应用软件使用、维护、设计、开发的能力,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医疗管理、医疗服务有机结合的高级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目前,据统计全国已有24所本科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中医药院校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0所)。但是不同高校对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覆盖的范围理解不同,学校间开设的课程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情况,有的院校开设电子信息技术等硬件类课程多一些,有些学校开设计算机技术等软件类课程多一些,有的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学等信息学类课程多一些,这就导致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结果的不一致。笔者调研了国内目前开设医学信息工程学校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设置,对目前国内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总结。
三、国内目前开设医学信息工程院校的专业设置
本文调研了国内目前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并分类加以讨论,以期望理清国内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
1.课程设置以硬件类课程为主。此类学校开设的硬件类课程较多,着重培养学生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接受电工、电子技术、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良好训练,具备医学信息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够完成医学仪器系统方面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人才。此类学校以四川大学为代表。作为我国第一个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2],四川大学的课程设置有标杆意义。目前该校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医学传感检测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电子学,现代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处理。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以电子类、仪器类课程为主。类似的大学还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等。除了上述课程外,部分学校还设了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医学影像仪器、医用测量与监护仪器等。当然,这类学校只是以硬件课程为主,并不是完全不设置软件类课程。
2.课程设置以软件类课程为主。此类学校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代表,主要培养的是进行医学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类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医学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微机原理等。此类学校以计算机和软件类课程为主,既有传统PC端的医疗信息系统等软件类课程开发课程,也有web系统与技术等网络类课程,部分学校甚至开设了物联网技术课程。而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部分院校还开设了基于安卓和IOS系统的开发课程,如河北北方学院的智能终端设计与开发。类似的大学还包括: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和遵义医学院等。同样,这类学校也只是以软件课程为主,并不是完全不设置硬件类课程。
3.课程设置兼顾软硬件类课程。国内这一类的大学也比较多,通过专业设置的课程来看,既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也同时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软硬件类的课程比接近1:1。这类学校有: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泰山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但这类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很容易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相类似。
4.课程设置兼顾医学信息类和软件类课程。在所有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中,中医药大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10所之多。这部分学校在主干课程中还会增设一些与医学信息学相关的医学类和医学信息类的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医学信息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统计学,病案管理与统计等。这类学校有:辽宁中医药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其目标是培养能够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分析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及医学信息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5.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设置。当前信息技术是工学领域发展较快的技术,信息技术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方法无时无刻不在向医疗领域渗透,使得医学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跟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越来越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用软件的开发技术,而且包括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利用技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