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7: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园设计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没错的,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首先就是从感知觉开始的。通过对缤纷的客观世界有了一个认识,即知识的获取跟积累,为以后进行更高级的心理以及思考活动打下基础。(例子)在所有的感知觉活动中,视觉的作用远超其他感知觉活动,而色彩作为视觉最重要的一个因要素,对幼儿的教育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慕尼黑一心理学家花费了3年时间研究环境颜色对儿童学习、智力的影响。他挑选了一些天花板较低的房间,把共墙壁分别漆成不同的颜色,然后让孩子们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玩耍、游戏和学习。结果发现,在那些所谓颜色“好看”的房间里(如淡蓝色、黄色、黄绿色和橙色),孩子们的智商比平时高出12点之多;而在所谓“难看”的房间里(如白色、黑色、褐色的房间),孩子们智商比平时低。研究者们还发现在那些颜色“好看”的房间里,孩子们玩耍、做游戏时,会变得机敏和富有创造性;而在那些颜色“难看”的房间里,则变得迟钝。研究表明,那些“好看”的颜色会使人的身体感到舒适,使人的的情绪均衡,行动变得灵活的协调。上述的的心理学理论证明,色彩环境对孩子的情绪、智力、情商都有着重要影响。影响主要分成两类:首先是促使兴奋、活跃的暖色调,如橘色能产生活力,诱发食欲;红色具有较大刺激性,它给人以灼烧感和奔放感。另一类则是冷色调,比如蓝色是一种很平稳、冷静的颜色。根据研究表明,3到4岁的儿童已经可以识别色彩的明度和色相了,5岁以后就可以识别全部色相和绝大部分色彩明度。所以,能否给儿童提供一个科学的幼儿色彩环境,将影响着儿童未来的发展状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下一代国民综合素质的基本水平。
3色彩设计理论概述
幼儿建筑环境的色彩设计涉及到诸多理论,如心理学、教育学、建筑物理学、生态学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幼儿颜色心理特点,从幼儿园室内环境对幼儿的感知觉、情绪情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意志等方面影响,探讨幼儿能力、兴趣、性格、需求等方面的发展。此外,幼儿园的色彩设计对幼儿的心理、生理、生活秩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里,要通过色彩风格的协调,哭显出色彩明快清新、活泼多样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培养幼儿感知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等生物性能力。通过对幼儿园色彩设计理论概述可知,在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中,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要体现出尊重幼儿的自然天赋、引导幼儿的本性释放、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等设计理念,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环境,给幼儿创造出活泼积极的世界、无拘无束的生活、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幼儿园。
4幼儿建筑色彩设计原则
4.1健康性原则
经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儿童相对较易被丰富的色彩吸引,所以,大部分幼儿园建筑都采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搭配。众所周知,色彩的影响并不完全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色彩感知的敏感性与多变性,若处理不当会引起诸多负面作用。所以,在作业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创设中,坚决反对单方面强调色彩的多样性,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及其长远发展。
4.1.1合理使用纯色
经过调研,在国内有一部分幼儿园建筑设计片面追求高纯度色、高明度色彩对学龄前儿童的刺激作用,在环境创设中往往采用简单地大面积高明度,高纯度色彩的环境设计方式,而这种方式不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说到如何科学而又合理使用纯色,就不得不提到色彩的纯度。纯度指色彩的鲜、浊程度。纯度用来表现色彩的鲜艳和深浅。因色彩纯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称纯度对比。根据不同纯度关系的色彩对比效果,可以将纯度对比划分为强、中、弱三种纯度阶段,定为十二个级别标准。纯度弱对比在三级以内,纯度的差别小,视觉效果和形象的清晰度也弱,统一计划中对比,是五级以内的色彩对比。纯度中对比具有统一而又有变化的特点。纯度强对比是十级左右的对比,对比效果十分强烈,色彩能显示也饱和、鲜明、生动的色彩特征。所以,合理的使用纯色是幼儿环境色彩设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元素。
4.1.2分功能区使用色彩
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的幼儿建筑色彩设计为了单方面追求色彩的变化而采用杂乱无章的色彩体系,造成诸如“色彩污染”此类严重的问题,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说到根据功能分区合理使用色彩,首先要提的就是纯度的三个基调。即以高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高纯度基调——鲜调;以中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中纯度基调——中调;以低纯度色彩在画面面积占70%左右时,构成低纯度基调,即灰调。高纯度基调给人的感觉积极、强烈而冲动,有膨胀,外向,快乐,热闹、生气、聪明、活泼的感觉,如运用不当也会产生残暴、恐怖、低俗、刺激等效果,一般运用于儿童活动室,幼儿锻炼场所以及户外活动场所。中纯度基调给人的感觉是中庸、文雅、可靠,如在画面中加入5%左右面积的点缀色就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一般运用于儿童教室,公共空间等场所。低纯度基调给人感觉为平淡、消极、无力、陈旧、但也有自然、简朴、耐用、超俗、安静、无争、随和的感觉。如应用不当时会引起脏、土气、悲观、伤神等感觉。如加入适当的点缀色,可使画面产生理想的效果,一般运用于休息室,过渡空间等。纯度对比越强,鲜色一方的色相感越鲜明,因而增强了配色的艳丽、生动、活泼及注目。纯度对比不足时,如鲜弱对比,中弱对比,灰弱对比,由于因纯度过于接近,而易使画面产生含混不清的毛病。所以,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来选择与之对应的幼儿环境色彩体系。正确选择对应的色彩体系,不仅可是使原功能区域的效果得到延伸,而且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有益的效果。
4.2特殊性原则
4.2.1受众群体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国内有一部分幼儿建筑并不能真正的称之为幼儿建筑,我觉得它们被称之为“幼儿教室集成体”更为合适。记得听过一个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其中一方特别喜欢吃苹果,我们把他称之为甲;另一方特别喜欢吃橙子,我们把她称只为乙。甲每天从家里能得到一个苹果,他自己没吃,而把它送给了乙;而乙虽然不是那么喜欢吃,但是不好意思拒绝,就收下了。日复一日,终于在有一天,乙方不在接受甲方送的苹果了,她告诉甲方苹果并不是她喜欢的吃的。而目前幼儿建筑所处的境地正是与小故事不谋而合。一部分设计师只是单纯按照某一时段的市场需求或者自身偏好来设计幼儿建筑色彩,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幼儿的真正的需要,并没有站在幼儿的视角来做设计。儿童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色彩设计上,既要保证色彩心理学的普遍法则,又要保证儿童的特殊心理。除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基本的色彩搭配规律以外,更要符合儿童心理,在满足幼儿思维活跃、富于想象的要求的同时,注意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避免出现过度刺激。通过色彩运用传达关的享受,充分发挥色彩在儿童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4.2.2建筑功能的特殊性
我们少年时代大都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环境不仅仅为少年提供了认识世界、学习教育、互相交往的物质环境,还偷偷地行使着“隐性教育”的功能,即以教化为目的的精神与文化职能。在幼儿建筑色彩体系设计中,要注重幼儿园本身的教育功能的设计,正如美国教育社会学家Philip.W.Jackson于1968年在其著作中所说的,让幼儿在学校环境中可以无意识地接受某种教育。
4.3趣味性原则
儿童的注意力相对成人容易涣散,同时又易被丰富的色彩变化吸引,因此,通过合理而富裕寓趣味的建筑色彩设计,避免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变性和幼儿园单调色彩搭配的矛盾,有利于保持儿童对园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借鉴当代艺术的设计理念和抽象艺术的表现方法,充分利用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与情感,通过色彩的纯度、色相、明度等变化构造有趣味的空间。作为一种价值教育的道德教育既需要直接的显性课程,同时更需要校园建筑等隐性课程的辅佐。因为道德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它要求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系统,并依靠这种环境的暗示性、熏陶感染力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综合影响。因此,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载体的校园建筑的陶冶。
二、营造班级积极互动的温馨氛围
每天我们都进行个别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表演,做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进行古诗、儿歌的背诵,带领大家一起玩好玩的手指游戏。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下,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善于表现自己,人人都有种归属感,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新《纲要》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我们提倡教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关注幼儿活动的每一过程,及时鼓励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以孩子的观点去看待孩子,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以互动的平等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活动,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二)明确创设者的角色
1.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体主题教育环境的创设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合理规划环境布局,培养幼儿建构空间思维;让幼儿利用色彩装饰环境,培养欣赏美、运用美的能力;让幼儿整理各种各样的素材,学习分类与整理;让幼儿自主剪贴照片、作品等素材,锻炼手工基本能力;等等。可以说,在主题教育环境创设中,生活物品是幼儿收集的,美术作品是幼儿创作的,活动照片是体现幼儿学习过程的,环境创设是幼儿亲手完成的。如此的主题教育环境无处不看到幼儿的影子,幼儿由此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由于幼儿的发展能力不同,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创设班级主题教育环境时的参与程度也有所不同。如创设“我的家”主题环境,在小班活动室里,由于幼儿的动作技能和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可以让幼儿带来自家的全家福以及家居等照片,或者带幼儿自己在家喜欢玩的玩具和生活用具,与幼儿共同在班级创设温馨的“家”的氛围。在中班里,幼儿的动作技能有所提高,表现能力也初步形成。在创设“家”的氛围时,幼儿通过讨论、协商,利用自己和同伴从家里带回来的物品,与教师一起布置自己喜欢的“家”。在大班里,幼儿的动作技能和思维能力都已发展到一定程度,教师可以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让幼儿自己设计、操作、商讨、管理环境,把自己想象中的“家”通过绘画、建构、手工等形式展示出来,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实现心中梦想的“家”。2.教师是环境创设的主导在班级主题教育环境创设中,教师的主导角色主要体现在对活动的调控,做到适时介入、适度干预、适当支持,引导幼儿自主创设环境。在介入时机上,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活动,观察幼儿在创设环境时的表现,尤其当幼儿遇到困难而出现停顿时,要能及时判断此困难幼儿能否自行思考或在同伴的启发帮忙下能否自行解决。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主导环境创设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对环境创设的干预程度将随之减弱。
(三)展示多元内容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是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实施路径和探索过程。因此,主题教育环境是变化的,遵循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路径和探索过程,展示着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与成果,多元呈现着幼儿的学习过程。1.环境要呈现出主题活动的实施路径教师按照主题网络图的实施顺序把最能代表幼儿探索兴趣的探究过程和成果清晰展示出来,既方便幼儿在活动后进行回顾和反思,又能让家长完整地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如夏天里“玩水”的主题活动,教师提前让幼儿从家里带来泳衣、泳帽、泳镜以及游泳圈等游泳装备,共同创设“游泳装备展示区”,让幼儿直观认识各种各样的游泳装备;组织趣味水上游戏,教师用照相机拍下游戏的全过程后,让幼儿自己先把活动的照片分类展示在墙面,再帮助幼儿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结合水上游戏,教师引导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游戏的欢乐情景,并用绘画作品创设环境;教师还提出假期安全游泳的亲子活动任务,并把亲子活动成果展示在环境中便于大家分享并凸显安全游泳的经验做法;等等。2.环境要体现出幼儿对问题的探索过程主题教育活动不仅仅是若干个与主题有关的活动个体的简单拼凑。教师应引导幼儿对主题进行纵向深层次的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是主题教育活动中最核心的活动形式,是幼儿“产生问题提出假设动手探索验证记录分析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因此,主题教育环境应把对主题的探索路径完半月整地展示出来,赋予教育环境更深层次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92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Design Review over the Past Decade
WU Zhiqi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99)
Abstract Ou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oughts on outdoor activities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design itself; the second is 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hievements in this regard; the third i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real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outdoor environment; design; review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了园林和建筑设计、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的研究兴趣,大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催生了不少研究结果。本文对有关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本身的思考
1.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大家的观点较为一致。师卫华认为室外游戏场地、室外小品、铺装、植物绿化等是幼儿园的室外环境主要成分。①陈捷频认为室外环境设计的要素要从造型、色彩、安全、材质、尺度和行为心理等方面来探讨。②
汪颖赫认为,就空间分布来说,幼儿园户外环境指在幼儿园内,与构筑物里面空间相对应的空间形态,在幼儿园构筑物以外,它是由构筑物及建筑围合而成的,有可能还包括构筑物或建筑物;就景观分布来说,是指在幼儿园中,对行走、穿越、游戏和休息、交往等具有服务功能的包含游戏场所、沙水地、通道、植被等各种硬质、软质景观设施场地。③
孙娜分析了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类型及特征,将幼儿园户外环境功能分区为集散区、体育运动区、游戏活动区、绿化观赏区和劳作体验区。④武艳艳提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基本板块包涵功能性空间、场所性空间和领域性空间。⑤
1.2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点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原则。汤志民提出幼儿园游戏场设计原则有统整性、发展性、多样性、挑战性、创造性、近便性及安全性。⑥
师卫华提出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五项原则是安全性、开放性、主体性、游戏性、教育性。范磊提出了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化、现代化、人本化、开放化、游戏化、趣味化、幼儿化等。⑦
可见,以上设计原则大都体现了关注幼儿与环境的关系,突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关于国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成果的介绍
师卫华在其博士论文中介绍了以下四位学者的研究专著:一是美国的Linda Cain Ruth (琳达・凯恩・鲁思)的著作《简捷图示儿童绪论建筑环境设计手册》(2003年出版),为之后的设计者提供了与儿童有关尺度的参照标准。二是美国的AnitaRulOldS(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创作的《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2008年出版),本书从多角度非常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儿童保育的中心设计相关方面的内容。三是德国的Mark Dudek马克・杜德克的著作《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2008年出版),书中论述的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设计是有关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四是西班牙建筑师帕科・阿森西奥的著作《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2003年出版),本书收集了22所幼儿设计案例,都是来自全世界的设计作品。⑧
张莅颖介绍了英国在进行学前教育户外游戏环境设计时考虑以下方面:室内教育环境和户外游戏环境的衔接、游戏场地的面积、游戏场地的布局、固定设备设施、当地的气候条件、地面状况、座位安排、环境的外观和物品储藏地的安排等。⑨
德国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崇尚自然,园内有大片活动场地,草地沙地、水沟以及花草树木,活动场上放置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材料,孩子们可自由搬动它们,此类做法使孩子们与自然的亲近得到促进。日本幼儿园的自然环境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探索需要,而不是用来欣赏。幼儿园室外地面绝大部分是沙土地,供幼儿嬉戏和探索。⑩
朱海婧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了美国幼儿园实施中的一系列过程环节,和我国进行比较,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议。
3 关于我国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实践成果
3.1 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相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方面:(1)幼儿园选址的客观问题、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整体性把握不足;(2)细部处理不适宜、个性空间及趣味性设计不足、绿色空间及可持续性设计不足、器材器械单一、缺少大量的自然元素;(3)资金缺乏导致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体育知识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3.2 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建设性意见
(1)针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这类研究注重不同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地设计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蔡琦分析了寒地住区幼儿园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寒地住区儿童活动环境设计原则、具体建议,突出气侯和地域文化性的特点。 董筱娓认为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童真童趣,注重安全性;整体突出,兼顾层次性;动态环境,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冷晓阳对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进行地域性分析,提出了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实际应用。
(2)从室外环境的整体设计着手的研究。建筑设计师黎志涛于2006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付瑶于2007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这两本书整合了学前教育学、环境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领域的知识,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理论,过程与方法及设计规范等。
武艳艳提出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设计策略是在空间格局上追求开放与整体、在空间设施上追求个性与趣味、在环境设计上追求绿色可持续、在材料投放上追求丰富与多变。 孟成伟提出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实现户外环境功能与景观的和谐与融合,要力求为幼儿设计自然化的幼儿园环境,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游戏器械相结合,应排除公园化和乐园化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建设这二种趋向等观点。
师卫华、汪颖赫等人系统研究了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户外环境设计,这其中的设计内容有幼儿园建筑布局、户外游戏场地、通道、绿化、水体、铺张和小品。
研究者注重从户外环境的整体来设计,但研究中对户外活动区域的细节及区域间的联系性和层次性方面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4 展望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观点,但也存在很多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不高,思维扩展性不够,且部分文章只是感性认识,未做深度和系统分析。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为使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更趋人性化,研究者需对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科学、细致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幼儿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并关注户外活动区域设计的细节,以及活动区域间的层次和联系。(2)多学科领域人员参与研究是有必要的,今后相关研究可将园长和教师吸收进来,并做到以下三结合:一是将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二是将室内外环境设计和室内外活动衔接起来;三是将户外环境创设与户外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来研究,最终做到户外环境创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编号14ZC252)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4C 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⑦⑧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9.
③ 汪颖赫.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④ 孙娜.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⑤ 武艳艳.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⑥ 汤志民.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与实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⑨ 张莅颖、张世锋.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理论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⑩ 王欣.日本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创设和利用[J].早期教育,2003.9.
朱海婧.美国幼儿园环境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蔡琦.寒地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环境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经济的发展让任何领域都有了不少进步与改善,其中也包括学前教育领域。十几年前的学前教育并不受重视,教育机构也较涣散,私立幼儿园占学前教育大半壁江山,然而当时的私立幼儿园多以盈利为目的,只管小孩吃喝拉撒睡,不受伤可以让父母放心即可。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被重视。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教育管理论文,近年来在许多刊物上都看到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文章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多数文章都是致力于如何改善农村幼教资源不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方面,城市与农村相比较,城市的幼教资源相对丰富,但总体利用率却较低,如何将这些优势资源加以更合理利用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城市,不管是在幼儿师资的软实力还是游戏材料等硬实力总体都优于农村。但是由于工资待遇、福利条件、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城市的幼教师资分布极不均衡,多数优秀的幼儿教师都集中在少量的公办园,而私立幼儿园的整体师资水平较低。
在不同幼教机构间由于竞争也导致园与园之间的闭锁,在同园内也存在师资的不合理利用和不均衡。有较长教学经验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保育和幼儿园行政教育方面,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没有很好的帮助新的幼儿教师的成长。这样既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保育与教育的完美结合。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员已从事幼教事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论经验还是资历都远远优于新教师,因此形成了倚老卖老的心态,保育员没有及时将该班幼儿实际情况告诉新教师教育管理论文,导致新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太会“对症下药”。
在幼儿园中放眼望去,你不可否认的是,几乎都是女教师没有男老师。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幼儿园体育活动缺乏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虽然女老师比男老师更细心,更耐心,但在城市里的孩子本身运动场地缺乏,社区运动资源不全,加之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们当做宝贝,放在嘴里怕融了,捧在手心怕化了,舍不得让他们做任何的锻炼如:爬山,游泳等,幼儿正规体育锻炼就更少了教育管理论文,幼儿园中男孩也更加缺乏阳刚之气。这样我们就更需要幼儿园男老师这支队伍,现在当务之急的是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正确的观念,让有意从事幼教事业的男老师大胆光彩的走进来,齐心为幼教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幼儿教育中,不仅教师资源分布不均,游戏材料也存在分布不均的现状。
由于幼儿园的经济实力不同,各园的硬件教学材料与游戏材料也存在差异。有些园所有大型玩具和共享材料区,宽广的游戏场地,但有些园所却由于地价等限制,无法扩大规模让幼儿有更大的游戏场地。有的幼儿园有很久没有用的或者旧的游戏材料。如在xx市机关幼儿园中,不仅有属于公有的活动玩具,也有属于各班的玩具,在班级间有些材料却没有合理利用。
既然城市幼教界存在着这么多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进教育管理论文,如何去合理利用?
针对城市幼教师资力量丰富雄厚,各园有各园的特色,怎样才能将这些资源更合理的利用,以促进该地区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呢?方法一,可以先由各园推选本园中优秀教师一名,将各园推选的优秀教师集中成三人一组,三名教师共同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活动,到其他的幼儿园公开讲学,将各讲学实例实况录播,做成碟子,每个幼儿园一张碟子,甚至可以放到网上供大家学习,每年年末投票选出最优秀教案和教师。方法二,各园推荐一个优秀教案实况录播教育管理论文,在各碟中评选优秀教案公开讲学,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师与教师竞争,也有利于幼儿得到更公平和更优秀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总得来说就是采取优胜劣汰的方法,将最好的方法和经验公开给各地区借鉴。
在各园材料或教具的合理利用上,由教育部门用一辆车,在各园公讲时,发动该园小朋友将自己不爱的或者不常玩的玩具收集,拿到其他幼儿园让小朋友们自由挑选,让幼儿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得到意外的欣喜,他们会乐于参与,年末再发动各园捐赠一些幼儿自己的玩具,与之前活动剩下的玩具一起捐赠给其他贫困农村教育管理论文,这样也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指导教师:王春平
论文题目:幼儿园网站设计
学生姓名:王凌宇 专 业:计算机 20xx年11月4日
幼儿园主题网站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可以说,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一直在以理想的方向而塑造着他们。然而,这样单纯的教育模式是否就是完美的呢?我们究竟应该为幼儿建立一个怎样的教育体系,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的发展机会?
一个由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才会为培养和谐发展的未来人才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教育是国家富裕强盛的根本,幼儿教育更是不能忽视,如今已是信息化普及,网络也遍及到每家每户。因此,我选择了幼儿园主题网站设计来做我的毕业设计。这样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以及品牌推广,以便打造一个三方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平台:为幼儿园和家长沟通建立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最低廉最有效的宣传平台;树立幼儿园品牌,展示幼儿园风采。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其网站制作首要内容是对制作网站所要用到的技术的掌握。本网站要掌握的技术有dreamware+access2019平台开发,ASP技术等
在服务器端运行ASP脚本语言,并连接到后台数据库,把动态查询生成的网页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ASP中通用设置变量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检索和操作。通过调用函数、定义过程执行特定的任务。Dreamware是一款高效率具有 网站管理功能和超强的管理功能是一个开发平台,用起来更简单方便!其内容有以下几点:
(1)在功能上,网站要实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家庭教育、增进家园互动等功能。充分发挥这些功能,会使网站具有鲜明的服务特色,也会增强网站的专业性。
(2)在栏目设置上,网站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和家长的需要,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和针对性强的栏目,如教育活动展示、幼儿个案研究、幼儿成长记录、家庭教育论坛、家园直通车等。这些栏目简单明了,针对性强,能吸引教师和家长的注意,激发他们访问网站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网站的教育作用。
(3)在信息提供上,网站应多提供访问者需要和感兴趣的教育信息,如优秀的教育活动案例和评析,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教师撰写的优秀论文,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文献音像资料等。
3.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
重点在掌握运用dreamware+access2019平台开发,ASP技术并设计构思网站的主体,难点在于综合运用ASP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知识开发一个实用的网络应用程序,并在网上运行。
4.本课题的进展计划
1、第一阶段:11月3日—11月8 阅读参考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11月8日—12月5日 完成作品的设计开发。
3、第三阶段:12月5—12月22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对设计作品进行完善修改。 4、第四阶段:12月22日 准备毕业答辩。
参考文献
[1] 何海霞,Dreamweaver8 完美网页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 罗国庆 陈两萍,网站建设案例精粹[J],重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3] 龙马工作室编著,Dreamweaver MX 2019 完全自学手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4] 唐伟等编著,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5] 王璞编著,网页制作三剑客(MX 2019版)入门与提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6] 林小芳,吴怡. ASP动态网页设计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7]金旭亮,吴彬.网站建设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8]许卫林.VBScript+ASP动态网页制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9]陈建伟,李美军,施建强. ASP动态网站开发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第二篇: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科学教育 开题报告 400字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 幼儿园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现状研究
专 业: 学 前 教 育
学 生 姓 名: 顾 倩 雯
学 号: 08040102028
指 导 教 师:
开题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制
填表说明和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同意后生效。
2.学生阅读论文、资料的篇数一般不少于10篇,开题报告中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依据、可行性分析及预期成果。字数不少于2000字。
每一种哲学观针对世界、人生、知识和价值等都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会直接或间接制约课程理论,影响课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笛卡尔到黑格尔,近代哲学呈现的是一种科学世界观,认为世界是某种外在于人的、与人无关的、可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罗蒂把这种非人的哲学称为“镜喻哲学”,即人心只是一面镜子,人心应当是一面镜子,镜子是人心的理想状态,它的任务是纯客观地、不变形地映照出客体的模样。科学世界观的实质是信奉实体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造成对人的现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人的遗忘、忽视和漠不关心,以及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抽象化和简约化,同时割裂人的现实生活的完整性,使人的认识成为对客观世界的被动机械反映,否定人的主体性地位。①现代教育之趋势是主体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由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
现代哲学家们都在以不同方式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正是在生活中,个体不断获得成长与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必须直面儿童的生活,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该依据儿童生活的本质特征。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要实施自由的全人教育,教育者尤其要懂得儿童的生活是什么,要懂得儿童的本性。”②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确立使幼儿教育更重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儿童。毕竟,生活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离开生活世界就失去存在的条件,人也就不复存在。幼儿园课程设计应该实现从近代科学世界观到现代生活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之转换。生活教育哲学③应成为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
一、生活教育哲学概述
(一)生活教育哲学的内核
探究生活教育哲学内容的关键是理清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将导致教育的种种弊病,因此,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使教育达到本真的境地。历史的洞察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经历了“融合―分离―回归”三个阶段。从理论上来说,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命题本来就是一个教育哲学的命题,也就是教育重新回到其栖居地,向原来的家园“寻根”的过程。④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历经融合、分离之后,这次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扬弃。不是复古到日用教育阶段,而是一种批判性的、超越性的回归,是通过一种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反思,正确地回归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追求教育的真义。此外,现实生活世界始终是一个对人来说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就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回归。⑤可见,生活教育哲学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其内核就是关切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
(二)生活教育哲学的特点
整体性。哲学家斯马茨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整体性意味着对任何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都不能孤立地进行,不能机械地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作简单的分解和还原,因为分解与还原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对整体性的一种抽象和切割,均丧失了原有的部分关系和属性。生活是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生活的整体。⑥况且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真的教育就是使人发展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生活教育哲学崇尚教育的整体价值,反对片面的、机械的、畸形的教育。
体验性。生活教育哲学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然而生活是繁复的,各种因素纵横交织,这就需要人们自己去体验。那么,何谓体验?“体验是在一定的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它是包含认知与非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知、情、意的全面投入,是心灵的感悟、经验的升华、生命力量的体现”⑦。可见,体验强调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重视个体直接经验的获得。生活教育哲学推崇教育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过程。
民主性。生活教育哲学主张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以使教育达到本真的境地。什么是教育的本真状态?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天性。”⑧本真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参与交流的双方地位理应平等,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存在孰高孰低之分。
开放性。“教育一直是一个过程,它既不受时间限制,又不受空间限制,无论在何处,教育总是贯穿于全部生活之中”⑨。这正是生活教育哲学的特征之一,要求教育在宇宙上无限开放,要求处处是教育之所,时时是教育之机,人人是学习之人。
生活教育哲学为幼儿园课程走向现实世界,走向幼儿的生活世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由近代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生活世界观,是现代社会与人类理性的一个发展趋向。在生活教育哲学视野下,如何看待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改革,这涉及认识论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课程领域的理论基础,课程认识论是课程设计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从近代科学世界观走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幼儿园课程论从传统的科学认识论走向生活认识论,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全域”。幼儿园课程的视界应关注幼儿生活和生命全域,并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课程价值和生活意义。
二、我国现行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生活的背离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存在把整个课程按学科分科进行教育的现象,即各科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从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选择,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进行教育。这种幼儿园课程设计带有浓厚的唯智主义色彩,着重关心教师教什么,却漠视幼儿愿意学什么、能够学什么,势必严重背离幼儿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背离幼儿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至今仍然盛行于广大幼儿园中,尤其广泛地存在于未开展主题活动的幼儿园中。其实,即便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幼儿园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到了大班、学前班也会开设分科课程。为什么幼儿园课程背离了幼儿生活?表面上看,原因有二:一是受师幼比例、材料设备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二是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教师都希望儿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究其深层原因,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科学世界观在作怪。
科学世界观的主要特征就是实体主义的世界观、认知上的理性主义路线、思维方式上的本质主义、知识标注上的客观主义,这些特征从逻辑意义上说,是近代科学的产物。⑩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必然导致我国幼儿园课程对幼儿生活的背离。这集中体现在:
第一,课程目标远离幼儿生活。科学世界观认为,知识具有客观性,它来源于客观世界,主体应注重认识客体的固有属性与本质规律。在这种被动、单向的认识论指导下,幼儿园课程目标过多地注重让幼儿占有知识,而与幼儿生活毫不相干。2009年5月19日笔者在浙江金华一所私立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看到,教师要求幼儿反复跟着录音背诵加法口诀,幼儿直接与“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也许凭借幼儿的好记性,他们能够知道数字相加后的得数,可这样做又能给予幼儿多少有益的经验?无非是记忆力的操练罢了。第二,课程内容疏离幼儿生活。客观知识本身成了目的,课程内容成了知识与文化的载体,如此一来,自然与幼儿的生活世界相去甚远。在幼儿的心里,“2+2=4”成了真理,不可亵渎,却忽视了其实数学就在身边,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第三,课程实施中异化幼儿重要生活方式――游戏。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方式,其本体价值是让幼儿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而在现实的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游戏成了教学手段,最终目的是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更多地掌握知识。游戏失去了本质属性,被异化为教学手段。笔者2007年11月在一次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中,曾经听到幼儿发出这样的声音:“等老师的游戏玩完了,我们去玩自己的游戏!”幼儿区分出了“老师的游戏”和“自己的游戏”,并表现出了对“老师的游戏”的应付、无奈。这种游戏显然失去了游戏的本质属性,严格说来,已经算不得游戏。第四,课程评价中鲜见对幼儿生活的参照。课程评价过多关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而不问课程能否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否提升幼儿的生活乐趣。观念决定行为,观念改变行为。生活教育哲学认为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关注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这对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生活教育哲学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幼儿园课程应立足幼儿的生活世界
杜威认为,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不同的,虽然他们都在生长,但他们的区别不是生长和不生长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儿童生活世界将来是要向成人生活世界发展的,但在他们没有成人之前,学校教育就应该保持这种相对的儿童生活世界的独立性。因此,幼儿的世界首先是生命的世界、生活的世界。幼儿生活应该是愉悦的、有着童真童趣的、自由的、令人满足的生活,是幼儿体验生命的历程,这是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的目的。幼儿作为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生命、有体验,而这些不能因为知识的重要而被轻视或者忽视。因此,幼儿园课程应立足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的设计目的应当是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丰盈与美好。
(二)幼儿园课程应适应幼儿生活
在生活世界中,人既是现实性的存在,又是可能性的存在。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首先认识到教育对象是现实性的存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同时,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是可能性存在,积极建构他们完满的可能生活。正如克伯屈所主张的,要关心每个人都具有的“最完满和最佳生活的可能性”。已经获得了什么和将来获得什么成就的可能性总是不确定的,因此,要不断取得进步就需要理智上的努力。教育就是教导儿童怎样生活。{11}显然,教导幼儿怎样生活只能基于对其生活的充分体察,既要知晓幼儿的可能生活,又要充分了解幼儿过着怎样的现实生活,以便弥合可能生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幼儿的生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他们通过接触自然、社会,学会交往,并认识自我。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生活世界为幼儿成长提供了全部共同的、基本的要素。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适应幼儿的生活,并逐步指导、引领幼儿从现实生活迈向可能生活。
(三)幼儿园课程应注重体现幼儿完整生活的意蕴
幼儿生活是整个的、完整的,不仅包括园内生活,还包括园外广阔天地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教育不是禁锢,幼儿园课程应完全走出幼儿园,在宽松与平等的环境中,在参与广大范围的社区、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使幼儿沐浴生活的阳光,能够享受生活的快乐。这正好符合生活教育哲学的两个特征,即民主性和开放性。幼儿园课程应是连接幼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是幼儿个人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契合点。杜威相信个体应该被当做社会人来教育,因为社会人有能力参与并主导自己的社会事务。这意味着社会群体之间更为自由的相互影响,也意味着关注个体进一步成长所需要的全部潜能的发展。{12}这样看来,注重幼儿社会生活其实是解放个体的一种途径。所以,幼儿园课程既要合乎幼儿的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两种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这两种需要结合起来,就不仅是回归生活、面向生活,而是要超越生活。回归生活、面向生活,是希望幼儿能学得自在、学得自由、学得幸福,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超越生活,是期望幼儿获得更广阔的成长天地,充分开发其潜能。
注释:
①⑤⑩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9-32,71.
②小原国芳.小原国芳论著选(上卷).刘剑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51-352.
③“生活教育哲学”的运用,其观点主要受到张建平的硕士论文《“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的启发。
④⑥张建平.“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7.
⑦郭娅玲等.体验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中的体现[J].基础教育研究,2004(3):35-36.
⑧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3.
⑨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王静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22.
{11}{12}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41,142-143.
参考文献:
[1]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2008年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张建平.“遮蔽”与“澄明”――教育生活意义的失落与回归[D].2007年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计划安排是根据幼儿园地教学计划以及对幼儿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我国幼儿园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来计划并实施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按照空间角度来分,可分为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户外学习、户外休闲运动等。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发展幼儿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在开阔、自然的户外环境中,使得幼儿能够真正自由地开放地活动。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能充分地接触日光、新鲜空气、水、土、风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跑、跳、蹲等的练习,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户外活动还能让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移情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外学前教育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格外的重视。欧洲国家中,北欧的挪威、瑞典等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开展学前教育课程中充分重视户外活动.英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较室内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中注意兼顾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常见的活动活动区包括玩水区、玩沙区、体育区等。美国保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如玩大积木、大型玩具,爬迷津梯,去动物园等)。日本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强调要在大自然和户外开展幼儿健康活动.日本幼儿园户外活动重视的是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是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我国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体育活动、户外游戏、户外活动场地环境等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田丽莉,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然也有对户外活动的研究,如朱家雄对国内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及设备进行过调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提出有关户外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本园的教学特点来开展户外活动。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零散,主要是在晨间户外活动、教学活动之后、午睡之后,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户外游戏为主,玩大型玩具、荡秋千、攀岩、玩沙包、毽子等;幼儿园每个年级段户外活动会受本班所在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之类的问题。
由于当前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调查,了解户外活动开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户外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及开展频率、户外活动的场地及设备、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中遇到的疑难等,并对户外活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今后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些许帮助。
第二部分 有关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的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1].它一般包括户外学习、户外运动以及户外休闲活动(如春游,亲子户外活动)[2].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建筑物以外的露天场所,由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进行的活动。本研究从户外活动的场地、设备,户外活动开展时间与频率,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二、相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实地观察法、测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了国内目前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研究结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有关户外活动场地研究
冷小刚在1994年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他的调查可以看出:
1.上海市区幼儿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从1988年的平均1.05㎡升至1994年的平均2.06㎡[3],已经慢慢接近《规程》规定的人均2.4㎡,但是数据显示只有15%的幼儿在平均2.5㎡[4]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
2.上海市区幼儿园中水泥地的面积远远大于草地、山坡面积,这样的场地现状是不适合幼儿的发展。在1999年,冷小刚又对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个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再次调查,发现:1.平均每个幼儿实际活动场地面积为6.3㎡[5],已大大超出了《规程》中的幼儿人均面积要求。2.幼儿园中水泥地的比例很大,为45%,相当于草地、泥地、塑胶地和玩水池的面积和(46%)[6].这种场地类型是不适合3-6岁幼儿的身体发展。
2007年大连市幼儿园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为3~4㎡[7],与《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的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有些出入,难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此外,每个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也不一,有的以草坪为主水泥地为辅,而有的多为水泥地草地很少。在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户外游戏场地最常见的区域是集体运动场和大型组合运动器械区[8].所有的样本园多具有这些设备。另外83.3%的样本园设置自然区,55.6%拥有沙水区[9].然而自然区和沙水区在实际户外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很少,有的沙水区无水,有的仅有沙池而无水池,有的养殖区荒废。
2011年浙江大学硕士生孟成伟对丽水某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调查,从他的调查中发现:户外集体游戏场地有2个,包括大班游戏活动场地(30米地跑道)和小班游戏活动场地[10].其户外固定器械活动场地--组合式大型游戏器械有2个,一个分布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通道东侧,铺有草坪;另一个在走廊的西侧铺有软质塑胶。另外沙池是孤立在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1],不利于幼儿的户外活动发展。而2011年田丽莉关于长沙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表明整体偏少,以不带塑胶跑道场和泥地为主,这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空间。
(二)有关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
相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就比较少。
2010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玩具的配置情况如下:88.9%[12]的样本园拥有滑梯,83.3%[13]样本园配有大型多功能组合式玩具,55.6%[14]的样本园有秋千、荡船类玩具,有攀登架(网)的样本园占61.1%[15],而跷跷板、木马、平衡桩等的拥有率相对较低。然而2.4%的幼儿教师表示,近三年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玩具设施几乎没变[16].2007年大连市幼儿园体育设备比较齐全,但是普遍存在过时落后的现象。[17]
1994年冷小刚的调查中显示出,上海市区幼儿园幼儿占有小型器械的比例为1∶1[18],大型与中型器械与幼儿的比例为50∶1、10∶1[19],由此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参与体育活动,等待时间较少。1999年,冷小刚的调查显示:幼儿占有小型器械比例为1∶3.5[20],幼儿与固定器械比例为20∶1[21].而中大型和小型的运动器械种类平均每所幼儿园有9.3和18种[22].这数据说明近年来幼儿园重视运动器械的投入。
(三)有关户外活动开展频率及持续时间的研究
从2010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来看,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天开展1~2次的户外游戏[23],但仍有30.9%的教师每周才开展3~4次户外游戏,甚至7.4%的教师每周开展1~2次地户外游戏[24].而户外游戏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有80.9%,另外19.1%的教师会让户外游戏持续半小时到1个小时[25].
2011年田丽莉发现,长沙市89%[26]的幼儿园能将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2个小时及以上,而11%的幼儿园没有达到《规程》的标准[27].
(四)有关户外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
在冷小刚1994年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所有幼儿园都将《规程》中提出的每天必须安排1个小时户外体育活动落实在一日安排中,只是在时间的具体安排上种类繁多[28].1999年,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地所被调查的幼儿园中54%的幼儿园达到了2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29],并以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30]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2007年,宁姝对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展开现状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安排的内容单一[31]. 然而在田丽莉于2011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可以了解到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户外体育活动、早操活动、远足和短途游览、幼儿运动会和体育教学活动[32].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形式呈现出较丰富的趋势。
这些研究中,都涉及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无论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布置,还是户外游戏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能了解到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保育员: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52-53.
[2]王春燕。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8-335.
[3][4][18][19][28]冷小刚。1994年上海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6,(01):47-48,44.
[5][6][20][21][22][29][30]冷小刚执笔。1999年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0,(06):20-21.
[7][17][31]宁姝。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1):15-17.
[8][9][12][13][14][15][16][23][24][25]郑晶。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10][11]孟成伟。幼儿园户外环境营造研究--以丽水市机关幼儿园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6][27][32]田丽莉。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第三部分 研究框架
(一)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了解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国内外现状及理论,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在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效度、信度高的问卷,制作本课题研究需要的问卷样本。通过对丽水市区部分幼儿园的问卷调查,采集在丽水市区幼儿园户外活动情况的数据
(三)通过数据和理论知识,对丽水市区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进行阐述。
1.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基本现状
2.户外活动的器械配置
3.户外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4.户外活动中的幼儿教师
(四)分析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
第四部分 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思路)
一、研究的步骤
1.2012年5月1日--5月31日,确定论文研究方向,选择指导教师;
2. 2012年6月1日-7月4日,搜集资料,确定论文选题并开题;
3. 2012年7月5日-2012年10月15日,搜集资料撰写论文,完成初稿,接受中期检查;
4. 2012年10月16日-2012年12月5日,修改论文、定稿上交;
5. 2012年12月12日-12月31日,论文答辩;
6. 2013年1月1日-1月10日,依据答辩意见进一步修稿,按规范装订成册上交。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浙江高校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户外活动的专着期刊会议报告硕博士论文等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读、整理、归纳、概括,找出对本课题有用的信息,为本课题的开展奠定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本课题使用的问卷是在参考几篇硕士论文中的问卷样本信息,以及在查阅大量幼儿户外活动和幼儿教育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适当地筛选、调整,制定出信度相对较高的问卷。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该问卷是集中在一个时间段,由笔者本人去幼儿园向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并对教师做相关说明。
3.实地观察法
三、研究对象
丽水市区部分幼儿园,包括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总共10所。其中的7所幼儿园参与问卷测试。
第五部分 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一、问题提出及相关研究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概念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二)研究对象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基本现状
1. 户外活动中常见的活动区域
2. 每个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的设置数目
3. 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时选择的户外活动区域
4. 户外活动区域的使用情况
(二)户外活动的器械配置
1.户外中大型玩具的配置
2.移动的和自制的户外活动玩具
3.户外活动玩具设施的变化更新情况
(三)户外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1.户外活动开展的频率
2.户外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
3.户外活动开展的活动内容
4.户外活动开展的形式
(四)户外活动中的幼儿教师
1.幼儿教师对户外活动的态度
2.教师在户外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3.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所遇到的困难和考虑的因素
4.户外活动冲突时教师进行的调整
5.教师对现在的户外活动提出的建议
五、总结与建议
(一)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差异大
(二)户外活动场地种类多样化,但是利用率不高
(三)户外活动中的中大型玩具设备利用率高
(四)移动玩具种类多、数量较少,自制玩具种类较少
(五)户外活动组织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
接着,本书对幼儿园课题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几种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的特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几种常见的课题研究类型: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学研究类的课题、学会课题和微型课题,分别从类型属性、申报程序、管理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评点与说明,让读者对这些课题研究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为了更好地通过教育科研促进幼儿教师的成长。本书特别关注了微型课题研究。对于“什么是微型课题”“为什么要做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的研究与其他课题的关系”以及“微型课题研究的设计”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例如,在回答“为什么要做微型课题研究”这一问题时,书中写道:“要以实践为中心,解决教师和园长的临场问题:要以自主为导向,引领教师和园长进人自我成长的研究状态:要以反思为核心,成就教师和园长专业发展的新范式。”
一、幼儿园男教师的典范
在学前教育的历史中,可以找到很多终身致力于儿童教育和发展的男性,比如: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英国空想主义者欧文,要求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倡导“儿童中心论”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杜威,以及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瑞士人皮亚杰,等等。当然,上述所提到的并不是专门从事学前教育的专家,但他们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今在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仍被津津乐道。真正堪称为幼儿园男教师典范的有以下几位:从国外来看,有德国的福禄贝尔,他于1837年创办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来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设计玩具“恩物”进行游戏和教学,被称为“幼儿园之父”;从国内来看,主要有四位重要的男性,分别是陈鹤琴、张宗麟、陶行知、张雪门,他们主张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主张学以致用,崇尚亲身感知、亲自实践,为中国化、科学化的中国学前教育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时至今日,在以女性教师为主的幼儿园,仍然涌现出很多可以作为男性幼儿园教师典范的优秀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如朱家雄、王志明、潘浩瀚、韦文勇、徐帮强……
二、幼儿园是否需要男教师
(一)不同的观点。
从理论争鸣入手,对于幼儿园男教师的问题,不少论文的研究都基于“幼儿园是否需要男教师”或者“男教师适不适合幼教工作”类似问题提出,根据分析主要有三种观点。
1.支持鼓励。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单一的高水平的性别类型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最佳的,因此,幼儿园引进男教师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平等的两性角色意识,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并且认为男教师对于男孩的成长非常重要,可以树立男孩的阳刚之气,避免男孩表现出女性化的倾向。同时认为男幼教有利于幼教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赞同这个观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2.中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幼儿园引进男教师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男性的开朗、自信、勇敢、豁达等特点,可为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女性教育的不足,但他们同时认为,幼儿教育中教师的性别无关紧要,重在教育品质。只要提高女教师的男性度,就可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指出不能忽略家庭中父亲幼儿的影响作用。叶志春、刘智成、梁艳等人还指出目前要改善男教师数量缺乏这个事实是不容易的,一味强调引进男教师也是不现实的,应该从幼儿园现有的资源中不断想方设法弥补这一遗憾。
3.否定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首先,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男性性格粗犷,而幼儿园的事物大多琐碎,不适合男教师,男性的粗心、随意也会给幼儿带来不安全因素。其次,认为幼教对于男性的经济及自我实现低,流动性太大,并且担心由于在园男教师比例太小,容易被女性化。李小燕、杨宁在通过采取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和实物研究法得出的结论认为,男教师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甚至在很多方面不如女教师做得好;幼儿园里的男、女教师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提出:“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而不是单纯强调男女教师的区别。”并认为:“根据社会现实改变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男女教师性别不平衡的现状其实很难。”
(二)我国幼儿园男教师存在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幼儿园男教师的数量都占一定的比例。在我国,目前虽然幼儿园对男教师需求的呼声很高,但却表现出男教师普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一方面,我国正规学校培养的男性幼儿教师很有限,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为1/30―1/40,换句话说,一个班级中往往只有一两位男性学生。另一方面,愿意从事幼教工作的男教师比例很小。据统计,在全国近90万名幼儿教师队伍中,稳定的带班男幼儿教师大概只有3000人,并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有着近1亿人口的河南省,全省稳定的男幼儿教师不到100人。
三、对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原因分析
阅读文献中发现,有很多学者的研究中都涉及了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稀缺和流失严重的原因,如:姚雅琨采用网络访谈法,对9位男性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经济待遇低,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自我实现的机会和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不得已才选择的是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经过整理,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社会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
郝萍瑞、岳瑞芝等人从社会文化角度进行探析得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人们普遍认为女人感情细腻、温柔细心,会关心人,因此把幼儿教师定位在女性上,黄倩媛也认为家长们只能接受男教师给孩子们带来阳刚之气,却坚持认为男教师照顾孩子不可能像女教师那样细致、周到。
(二)来自经济方面的原因。
我国一直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一个男人的社会地位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和成功的标志,而幼儿园教师待遇低,在这种传统思想下,不能养家糊口是男性不能接受的。
(三)来自教育生源方面的原因。
如前面国内现状中所提到的,男教师的稀缺从师范生生源开始男女比例就已经失调了。仅有的男性学生普遍感觉自己有压力,而且在选择专业方面均表示:“我是被选择的,不是选择的。”
(四)来自男教师自身的原因。
一项调查表明:虽然71.4%的男生认为男性适合从事幼教工作,65.5%的男生说他们喜欢幼儿并愿意和幼儿玩,但若让其重新选择专业,却只有35.3%的人愿意选择幼教,这表明在看待幼教工作的态度上,很多男性还是心存偏见的。
四、改善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对策
(一)提高经济待遇,并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
姚雅琨:“要发挥男教师的男性特点,取长补短,要使他们觉得自己在幼儿园中有存在的价值,多给予业务指导,生活上多关心。”张艳婷:“女教师要理解、体谅、支持男教师的工作。”李巧萍:“要尊重和信任他们,要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郝萍瑞、岳瑞芝:“对男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和各项奖励机制,要男女有别,创设机会让男教师体会到成就感,逐步淡化职业性别色彩。”
(二)做好宣传,加大社会认同度。
要摒除传统观念中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理解,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化师资队伍,为男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尊重他们的职业选择,承认他们的工作业绩,特别是家人要多理解、肯定和支持他们的工作。
(三)热爱幼教事业,获得职业幸福感。
要多提供男教师自我实现的机会,不断地完善男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引导男教师找准职业价值的基点,端正从业态度。
(四)从学前教育的招生上入手,为男生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如此能够招收到一定比例的乐于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男生。
(五)发挥家庭、社区中男性的作用,树立榜样。
五、关于对幼儿园男教师研究使用的方法
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学者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这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寻找研究更适合的方法。对幼儿园男教师研究的方法主要运用方法一是文献法,几乎所有参阅文献都涉及使用该方法;二是访谈或是问卷调查法主要运用于寻找男教师队伍存在的困惑,如《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的访谈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性别压力探索》;三是个案法主要运用于对典范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师的研究,如《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的叙事研究》、《幼儿园里的男“阿姨”――记平乐县师范幼儿园教师韦文勇》、《徐帮强: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男教师的阳刚之气》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历史发展中由来已久,老一辈幼教专家张宗麟先生曾指出,幼教队伍中只有男女教师性别比例合理调配,才能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在幼儿园增加男教师的呼吁越来越多,成为社会、家长和幼儿园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