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5: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国大学生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无数中华儿女,更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竭的重要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对祖国充满热爱、忠诚的感情及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情感。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团结青年一代,更会成为鼓励当代大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等历代爱国英雄身上体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一代的青年中许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起来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动不动便对社会不满,怨老天不公,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启迪人们将为国为民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不但要有强烈的爱国义情感,更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二)意志品质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前许多大学生没有道德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屡屡做出违背道德标准,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文化素质低下,道德水平不够。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的宽容品质,“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谨慎的思想,“容止所思言词安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彬彬有礼”的礼仪风范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大力提升的优秀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上述思想的阐述和理解精辟而独到,是大学生们值得关注的内容。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缺少吃苦耐劳的毅力,独立自主性差,甚至出现了家长跟到学校照顾起居的可笑场面,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立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律精神;“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恰恰是中国大学生身上缺少的品质。
(三)职业素质的重要影响
1.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许多大学生好高鹜远,不肯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跳槽现象频现,失信于企业的现象严重。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专注统一、感恩思想,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
2.团结协作意识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协作意识差,人际关系淡漠,而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是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统一”,这正好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不强。而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讲求付出,歌颂奉献,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培养全局意识,淡化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让其思想更加成熟。
4.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精神
时代需要文明,时代呼唤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分不开,万里长城、都江堰、圆明园、四大发明等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当代大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文明和精神继承,那么在世界未来的发展必将是不可阻挡的。
二、封建腐朽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作用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几千年腐朽的封建文化的左右,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利于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批判继承。
(1)中国传统文化重德轻法,过于宣传“德治”,缺少民主法制思想,专制思想浓厚,不利于大学生们法制意识的培养;(2)过于严格的等级观念,强调天生的地位差别,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过于迷恋“官本位”,权力欲明显,认为当官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在目前高烧不退的公务员考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3)过于强化从众心理,个体永远淹没于群体,让部分人正常的自我意识受到压制,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4)过于强化“无为”思想,如“君子无所争”、“木芳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思想,让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受到压制,也为一批大学生颓废生活、无所事事提供了借口,而健康的竞争恰恰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种“无为”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在竞争中创新和发展。(5)过于强调“关系和人情”,亲情和友情是一个人丰富情感的表现,但是过于强调各种关系和情谊,往往会造成对事实和公平的歪曲和损害,现实生活中,任人惟亲、家族腐败的现象其实是一种“重情重义”情感的畸形表达。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关系”,却对自己个人能力不作高要求,歪曲了社会的公正性,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积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在高校营造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文化的气息中,成长在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邀请国学名家到校园内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鼓励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型社团,进行自主研究,并通过文艺表演、电影节、知识竞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研讨会、读书节等各种活动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目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信息社会,网络教育不可忽略,如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个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正受到网络的深刻影响。我们要及时转变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提高教育的效果。目前全国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渠道,通过博客空间、QQ群、MSN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但是网络宣传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太多的负面思想也在同时传播,这就要求我们要谨经营这块阵地,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遇,达到正面教育效果。
还有就是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积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每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要注重个人言行举止,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一支文化底蕴丰富、礼仪修养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必然会对整个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高校都重视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将精力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就业率的提高上,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应付态度对待。除了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应付了事,而更少有学校专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年,随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热传,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注意到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但是我认为,要想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大课程载人力度,开设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扩大化,同时丰富校内的图书资源,大量引进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为学生进一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2-0068-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13
一、引言
读者参与手段(Reader Engagement Markers)作为元话语(Metadiscourse)标记语的一种,在语篇中起着重要的人际互动作用。海兰将这些手段视为一种外显的修辞手段,作者通过它们来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引起共鸣,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其观点,进而增强语篇的说服力。海兰提出了目前被同类研究广为引用的“态度与参与”(Stance and Engagement)模型。该模型将读者参与手段分为五个子类,即读者指代(ReaderPronouns)、指令(Directives)、提问(Questions)、共有知识诉求(Appeals to Shared Knowledge)和个人旁白(Personal Asides)。本研究将利用这一分类框架,借助语料库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读者参与手段在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之间以及中美大学生之间的使用情况。
二、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相关的对比研究,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学科、不同体裁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研究上。
Swale等对十个学科的学术论文中祈使句的使用研究表明,尽管祈使句本身可能有“威胁读者的面子”这一特征,但作者还是会在很多学科的学术论文中使用它们,以让读者参与到语篇中,或借此表现作者本人的写作风格。Kuo对理科学术论文中人称代词的研究发现,第一人称复数形式的使用超过其他人称形式的使用,而且第一人称复数在学术论文中的所指与功能也是多样化的,如作者既可以用排他性的“we(我们)”来指作者本身,也可以根据交际需要来使用“we(我们)”来指作者和读者所共属的学术圈。而其他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同样具有作者希望将读者引入语篇、接受或支持作者的观点或立场之功能。Hyland在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是最深入和最全面的,他分别对各学科的学术论文中的人称代词等各种读者参与手段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术语篇的互动模型,即上文所提到的“态度与参与”模型。
Webber通过对医学英语期刊中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提问的手段在这些期刊文章中使用很频繁,尤其是在评论和通信类文章中使用最多。Hyland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读者与作者在语篇中的关系会受到文章体裁的影响。他对比香港本科毕业学生的项目报告和专业人员撰写的研究论文语料库发现,大学生在报告中所使用的读者参与手段很有限。王文婧对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的读者参与手段的调查情况表明,读者指代词在议论文中使用最多,其次是指令、提问和共有知识诉求。朱玉山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作文文本分析发现,读者参与手段在说明文中使用的最多,其次是议论文,最少的是记叙文,而且各体裁之间的使用数量差异显著。
Hinkel是最早对读者参与手段在文本中的使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学者。她从68个语言和修辞项目入手,对1457名分别以汉语、越南语、朝鲜语等六种语言为母语的大学生的英语限时作文作了对比。她发现,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写作者相比,外语大学生在写作中更多的使用提问和共有知识诉求这两种读者参与手段。战海清对中美英文报纸专栏语篇中读者身份的对比研究发现,美国专栏文章中更多地使用第二人称“you(你/你们)”。Ansarin通过分析本族语分别为波斯语和英语的语言学家所写的波斯语和英语应用语言学论文发现,英语为本族语的作者所使用的读者参与手段是波斯语作者的两倍,他认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研究者们虽然对读者参与手段分别从跨学科、跨体裁和跨文化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但对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在议论文中如何使用读者参与手段,以及他们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作者相比是否有差异等问题,还没有进行很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大问题:
(1)在议论文中的读者参与手段使用总量上,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他们与美国大学生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2)在各子类读者参与手段的使用上,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显差异?他们与美国大学生之间是否有显著的差异?
2.研究步骤
本研究的第一步是建立符合研究目的的子语料库。我们从英美本族语大学生作文语料库(LOCNESS)和《中国大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SWECCL)中分别选取部分笔语语料,建立了四个子语料库(见表1):即一年级库(L1)、二年级库(L2)、高年级库(L3,包括三、四年级)和美国大学生(US)库。为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各子库的作文语料选取采取统一标准,即17~22岁的大学生在非限时条件下所写的有关社会问题的议论文。
其次是确定本研究需要调查的读者参与手段索引条目。为此,我们首先使用语料库检索与分析软件AntConc对以往相关研究中所有提到过的五个子类读者参与手段进行一一验证和筛选,然后再对各子库中的文章进行复查,找出个别以往研究中没提到过的读者参与手段,并将它们列入我们的检索条目,最终确定了72项读者参与手段作为本次研究的检索统计对象(部分示例见表2)。
第三步是将72项读者参与手段进行检索、归类统计和分析。首先是将所有包含检索项的句子进行归类整理,再根据上下文来辨别哪些检索项是读者参与手段,哪些不是,最终确定并统计各子语料库中读者参与手段的总量和各子类手段的总量。在判定某一检索项是否属于读者参与手段时,我们主要依据Hyland提出的两条原则,即这些手段必须表达读者与作者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关系主要是指语篇内部的关系。对于任何模棱两可的条目,我们都会根据上下文和海兰的两原则,经过充分讨论后再决定该项目是否属于读者参与手段。
最后一步是对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由于4个子语料库大小不同,无法按照读者参与手段的实际统计频数进行对比。因此,我们将实际频数按每万字的频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应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以验证各组数据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读者参与手段总体使用情况对比
从表3可以看出,总体而言,中国大学生使用读者参与手段的频数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减。各级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使用读者参与手段的总频数都高于美国大学生:平均来看,中国大学生使用读者参与手段的平均总频数也高于美国大学生;卡方检验结果(表3)还表明,上述所有差异都是显著的。
2.各子类读者参与手段的使用情况对比
从5个子类读者参与手段的使用频数上观察(表4),读者指代在各子库中的使用频数都占绝对多数,其次是指令、提问、共有知识诉求和个人旁白。
从各子类手段所占的比例来看,读者指代在各子库的读者参与手段中所占的比例也都最大,在一年级大学生子库中比例最高(76.48%),在美国大学生子库中最低(62.50%)。但是美国大学生使用指令、提问和个人旁白等手段的比例都高于中国大学生。鉴于个人旁白的使用非常少,而且在三个中国大学生子库中的使用频率都为零,本研究将其忽略不计,着重分析其他四个子类手段的使用情况。
表5表明中美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读者参与手段都是读者指代,但其使用频数随着作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美国大学牛的使用频数最低,而且卡方检验的结果(表6)还表明,他们之间的这些差异都是显著的。从表7可以看出,对于中美学生而言,最常用的读者指代词条都是“包括读者在内的we/our(我们/我们的)”和“you(你/你们)”,但是中国大学生使用we/our的频数要大大高于you:而美国学生使用we/our和you的频数差异并不大。这一发现与战海清的研究有一致之处。战海清认为,中美作者使用不同的策略来与作者互动:在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作者倾向强调“我们”身份和集体利益的重要,他们使用“包括读者在内的we/our(我们/我们的)”以假想与读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经历或者想法;而美国作者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下,更多地注重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将其清晰地传达给读者。
(2)指令
表5和表6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各级水平(L1、L2和L3)的中国大学生在使用指令的频数上都显著地高于美国大学生,但是低年级(L1和L2)的大学生之间在使用指令的频数上差异并不显著。
表8表明,表示义务的情态动词是所有学生最常使用的指令类子手段,使用频数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减,美国大学生使用的最少,略高于一年级中国学生使用频数的一半。
从表9中可以看出,表达中度命令语气的“should”在中美大学生的议论文中都最为常用,其使用频数远远高于表达非常强的义务感的“must”或“have to”。该结果和刘华的研究结论一致,即不管是本族语者还是中国大学生,在表达义务和责任时,都会更多地选择should而不是must。这些研究结果也说明,中美大学生在写作中都已经注意到在表达义务时如何通过“温和”的语气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愿意接受作者的观点。本研究还发现,祈使语气和判断性形容词的使用频率在四组学生中非常相近,其中高年级的学生和美国大学生使用判断性形容词的频数比使用祈使句的频数高,而低年级学生则相反。我们认为,低年级水平的学生更多使用祈使句可能与祈使句句式比判断性形容词所在句式(如It is necessary…)结构简单有关。
(3)提问
在写作中,提问通常被作者用来引发读者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思考,或者用来引出一个话题,进而展开讨论;有时作者还可使用问题来自问自答,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美国大学生使用提问的频数最高,其次是二年级中国大学生,最低的是高年级中国大学生。低年级(L1和L2)的大学生在使用提问的频数上略低于美国大学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平均而言,中国大学生使用提问的频数与美国大学生差别不显著,但是不同水平的大学生之间在使用提问手段时,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差异性。首先是低年级(L1和L2)水平的大学生使用提问的频数显著地高于高年级(L3)大学生;其次是高年级(L3)学生使用提问的频数也显著地低于美国大学生(US)。
(4)诉诸共有知识
表5的数据显示,在使用诉诸共有知识手段上,二年级(L2)中国大学生的使用频数最高,其次是一年级(L1)的中国大学生,最低的是美国大学生(US)。表5和表6也表明,在使用频数上,低年级两个年级的大学生之间、高年级(L3)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之间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中国大学生低年级两个组(L1和L2)的使用频数都显著地高于高年级(L3)组和美国大学生组。
研究中还发现,低年级组(LI和L2)的中国大学生更多地使用“as we know”、“we all know”这样的表达,其使用频数远远高于高年级组(L3)的学生,但这样的表达在美国大学生子库(US)中极少出现。高年级组(L3)的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使用评注性副词的比例则更高,而且频数比较接近。这种情况可能与低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有关。由于汉语中有类似于“我们都知道”、“正如我们所知”这样的表达,低年级学生在写作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英语中的类似表达,即“as we know”、“we all know”等,但评注性副词的使用相比而言更复杂,所以才会出现只有高年级(L3)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使用评注性副词的频数接近的情况。
一、引言
关于英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作出了研究。文秋芳对英语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前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强,英语学习富有计划性和主动性;后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英语学习处于盲目、被动的状态。由此可见,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在我国,学生的英语学部分只是盲从于教师,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学业之后仍不知去如何学习,也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策略。
20世纪70年代中期Flavell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并强调它作为管理职能角色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调控作用,而且,作为元认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者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知知识,是用来控制管理认知过程的知识。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所进行的自我评估,元认知策略是高一级的管理技巧,是成功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O’Malley and Chamot)。同时,二人认为元认知与认知、社交策略组成了学习策略。O’Malley和Chamot进一步将元认知策略划分为计划、选择注意、监控和评价四类并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元认知策略教学现状与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研究者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展开了广泛研究。他们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近几年来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还是偏重理论研究,具体应用研究还很薄弱;在教学环节上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而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策略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至今没有广泛开展起来。各类英语教材中几乎没有任何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学生缺乏学习策略使用意识,运用水平也不高,据笔者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发现有些学生甚至很少运用学习策略中的具体方法;学生认识不到元认知策略作为管理职能角色对认知过程的监控、调控作用,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英语学习可以用元认知策略来监控,以便达到最佳语言学习效果。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帮助他们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思想,学会使用元认知策略进行自主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元认知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解决方法
针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无计划性和无明确目标方面,可以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计划性,如首先制订短期计划;其次帮助他们制订长期训练计划和具体任务计划训练。我们可以利用学习者合约来帮助学生制订计划。“签署学习者合约”被证明是教学实战中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Dickinson提出的。这种合约要求学生不仅决定做什么,而且决定参加什么样的活动、使用什么样的材料、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等,合约的内容越细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按时完成,然后,决定签署合约。
通过学习档案培养学生使用评价性策略,在学习档案中以书面形式记录学生的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某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是对照某一阶段学习目标,反省自己,对该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目的是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在这里,笔者还要特别强调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形成性评价策略。形成性评价是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建立自我和相互评价表等方法,尤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SA)。自我评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在评估方式,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学生采用这一方法对自己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作出记录和反思;对他们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改进作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教师提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的依据。
四、结论
教会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来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会使学生受益匪浅,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应该首先接受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培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传授相关知识并为学生提供语境化的策略练习,使学生能更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此外,教材编写者应把元认知策略写到教材中,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在学习时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1).
一、绪论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职业选择自由使绝大部分毕业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却让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容乐观的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就业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全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造成的,另一方面则与当今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不足有着相当的关系。因此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1.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指的是从兴趣、特长、性格、价值观、品德,能力等方面深人认识自我。具体包括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人的特长、优缺点、学历和能力、实践的经验,还有智商、情商、性格、生理情况等方面。
1.1兴趣
调查表明,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能够将工作做得更完美,更充分地展现个人才华。因此兴趣特别是职业兴趣也就成为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认识自我这一环节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毕业生们,常常碰到难以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的困扰。
l.2价值观
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工作稳定性和忠诚感的来源。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如只从个人功利主义、实惠性主义出发的思想,以及典型的眼高手低的作风。因此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并将其融人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
1.3个人能力、技能
关于个人能力、技能方面。个人职业能力即自己能做什么是个人职业成就感的来源。目前在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有如下现象:一种是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却眼高手低;另一种却是自信心不强,低估了自己的水平;第三种情况是高估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忽视了职业对专业素养的要求。以上所举的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能力认识不到位造成的。
要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特长、优缺点、技能外,必要的实践的经验还是必不可少,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成功就业作好准备工作。
2.了解社会
了解社会是指通过与亲友、老师、同学的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期望,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大学生认识社会环境对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外围宏观环境—家庭的期望、社会的需求、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兴衰、政策法律的影响;微观环境—企业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企业的文化、工作岗位的要求等。
2.l对于就业政策和社会环境的认识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引人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机制,大学生可以在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目标和理想选择职业。因此,大学生应该全面认识和了解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分析自身条件,把握就业形势,进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
2.2关于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
在就业初期,经常出现大学生不适应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或者工作作风,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要么稚气未脱、动手能力差,要么试用下来并不是企业所需的人才。对此,一方面大学生在选择岗位时要充分了解应聘单位的用人要求、工作风格是否与自己所拥有的或所期待的一致;另一方面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以缩短适应期,在社会的大坐标中找好自己的定位,毕竟对应聘者某些品质和能力上的要求是大多数企业都共通的。
3.确定职业目标
确定职业目标是指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及实现目标所拥有优势和可能面临的困难。
主要涉及下几个方面:设定该目标的原因;达到目标的途径;达到目标所需的能力、训练及教育;达到目标可能得到的助力;达到目标可能遇到的阻力。
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两种情况,即目标过分高于自身能力和目标过分低于自身能力。在此只把目前就业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高期望值”的现象及原因作一分析。造成近几年来就业压力较大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相对过剩。如在就业地区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希望能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工作;在单位类型方面,毕业生们仍然期望进人大企业工作;而在工资待遇方面,仅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可以接受2000元以下的底薪。
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心理怪圈,放不下思想包袱;二是对目前形势的错误估计,高学历和高人才并不能划等号,取得学历只是取得了某种就业的资格,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如何,要视宏观环境、个人的才能等方面而定。
4.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制定实现目标计划是引导大学生在先前已设定的职业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大学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步骤、措施,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长远职业目标与大学学习有机衔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落实目标措施方面:教育、训练的安排;获得发展的安排;排除各种阻力的计划与措施;争取各种助力的计划与措施。
因此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正确考察要达到目标所需的要素特征及自身优势,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的,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计划。
5.采取行动
采取行动是指在确定职业目标并对完成对实现职业目标的措施设计后,落实所决定的或写简历找工作,或考研,或出国深造,或进行职业培训等一些活动。
6,生涯评估
生涯评估是指引导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父母、同学、朋友,教师的评价(反馈)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评估,修正。
职业决策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循环,可能每次的循环所达到的结果不尽相同,可能是进步,可能是倒退。因此在生涯评估的过程中心态要平稳,明确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沉迷于一次循环的悲与喜、失与得之间。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日常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拒绝言语行为是人们日常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拒绝言语行为是最能威胁人的面子的言语行为,因此掌握礼貌拒绝策略有利于促进人们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下表达拒绝。本文通过DTC补全对话的方式,依据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保全理论,按照Leech的礼貌原则理论,通过调查问卷,分别对来自中国的30名大学生和来自美国的30名大学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
一、理论依据
1.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一种对别人的邀约、请求等表现出的不合作的状态,包括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拒绝言语行为实质上就是威胁听话人面子的一种行为。Brown和Levinson把拒绝言语行为划分为明显的面子威胁行为的种类。
2.面子理论
Brown和Levinson认为“面子”即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在Goffman的研究基础上,Brown&Levinson提出面子保全理论,并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面子都会受到侵袭。因此,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FTA)。
3.礼貌原则理论
基于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提出了6项礼貌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1]。
二、研究方法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参考扬州大学邵群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对比研究的问卷调查问题[3],将问卷调查表通过直接传递或e-mail的方式发给受试者,所有被调查者全部用母语完成问卷其设定引发拒绝言语行为的场景。语料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社会地位对拒绝言语行为的影响。参考Beebe(1990)[4],笔者将收回的60份拒绝言语行为的问卷调查分为直接拒绝和间接拒绝,而其中间接拒绝又分为12种。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既存在着共性又存在着差异。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影响着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策略的使用。中国人比较注重公众形象,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形象。
本文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发现两组受试者呈现了各自的差异,具有显著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特性可能使中国大学生谈话时造成失误。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时应注意学习其语用规则,保证沟通交流的顺畅,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Leech,G(1983)Principles ofPragmatics.New York:Longma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27-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延续,个人陈述作为留学申请材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重要意义愈发明显。然而根据我们的前期观察,中国学生写的个人陈述常常不被外国读者接受,直接导致了申请的失败。除了英语水平低影响了文字表达之外,我们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在写作时习以为常的运用中国式思维进行写作。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到底在哪些方面与那些以英语为母语者写的个人陈述有所区别?这种中国式写法是不是会引起西方读者的反感?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运用这样的写法呢?基于上述观察和思考,本文先将个人陈述定义为议论文的一类,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通过探究中国大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在对个人陈述的组织结构编排及写作策略方面的不同之处,重在对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的议论文写作方式进行中国社会交际心理的层面上的解释。
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中国社会交际心理作为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我们依照Bond(1991)提出的“高语境”交际原则,Hofstede(1980)提出的“尊卑分明”交际原则及Hall(1976)对“情感交际”做出的解释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语篇的写作特点进行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解释。我们将采用体裁分析的方法,运用Bhatia(1993)和Swales(1990)提出的图式结构(schematic structure)模型,对收集到的个人陈述语篇进行分析。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素材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收集到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写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C#1至C#9),西方个人陈述写作工具书中选取的个人陈述9篇(编号为W#1至W#9);第二部分素材为通过小组讨论、采访等方式收集的15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辅导员老师、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和博士生对该写作方式发表的理解和意见。本文将首先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收集到的个人陈述的图式结构,找出两组数据在行文结构和写作策略上的不同之处。接下来,通过整理、归类第二部分素材,我们将总结出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对中国大学生写作中运用中国特色式写法的解释。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大体分为三个语步。具体来说,在第一语步中,有8篇文章营造叙事场景,5篇以时间顺序对申请人学业进行描述,6篇则提及对自己未来的选择,用来赢取读者的同情或好感。第二语步中,有3篇写到选择该国家地区的理由,5篇为选择该大学或公司的理由,7篇为个人能力的展示,用以进一步加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在第三语步中,7篇是直接表述申请目的,3篇为间接表述。再来看看西方国家典型的个人陈述行文结构。这部分文章行文大体也分成3个语步。在第一语步中7篇文章声明自己未来职业目标,3篇声明个人能力及符合条件;第二语步中7篇文章总结个人学业成绩,7篇回顾了工作经历,3篇强调了自己的个人品质;有四篇文章在第三语步中重申了自己对未来的决心。通过分析上述数据在行文编排和写作策略上存在的不同,我们发现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运用了推理顺序,这与西方典型使用的演绎顺序相反;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采用的“以情感人”的写作手法与西方典型的“以理服人”的方法相对应。以下我们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的个人写作中存在的写作特点。
1.层层剥笋。作者把一系列具体的事件描述作为笋页,把最后出现的文章大意或重点作为笋心,像剥笋一样,从叙述中引导读者推理出结论,此为推理顺序。在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的叙述通常与申请主题无关,在第二个语步中,作者叙述自己提出该申请的原因,叙述明确为主题服务。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直接或间接陈述主题,至此,文章终于直述申请这一主题,表明之前陈述说明都是为最后总结做铺垫。
2.以情感人。中国式个人陈述中感彩十分浓厚。从第一语步的建立同情或好感到第二语步的深化感情,直到最后明示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与读者感情的交流。我们以第一语步中营造场景为例。在采用营造场景为开头方式的8篇文章中,运用的最多的场景就是童年时期,然后记叙对自己人生目标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另外,我们发现在第二语步中中国大学生趋向于使用如“excellent”“superb”“wonderful”“top”等形容词来奉承读者。通过这种裸的称赞,作者预期目的是打动读者,继而接受自己的申请要求。
五、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上的讨论
由上文得出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陈述写作的两个写作特点,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频繁使用这样的写作策略呢?实际上,在对比修辞学领域,前人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中国人习惯运用绕弯子的写法陈述自己的写作目的。但是在这个领域里的对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研究局限在对文本本身的解释,因此大部分研究把此特色归结为受八股文的影响,在文化层面的解释较少。因此本文从中国社会交际心理层面对具有该特色的写作方法进行解释。通过采访及小组讨论得到的对运用中国特色写作方法的社会心理原因,我们首先归纳出中国人习惯让读者揣测文章的写作意图这一心理。Bond(1991)认为,汉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更多的依赖语境,而不是明示。所以我们认为在写作方式上,中国人也习惯性的运用大量铺垫,间接指明意图,让读者去推测其中的含义。其次,很多被访者提到中国人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中都会“绕弯子”。在这种交际心理的影响下,写作手段也趋向于含蓄,写作意图也是在做了大量铺垫之后,被放在文章结尾。再次,被访人还提到中国人在交际中重情感交流,期待对方的情感反馈。在中国,成功的交际都是基于双方情感交流同步,关系融洽的基础上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解释了中国学生大量运用个人故事和场景回顾作为例证的写作方法。只有通过这种叙述方式,才能让读者最大程度上得到有关作者成长的信息,并赋予足够的感情去体会、欣赏作者所获的成绩。
该研究证实了对比修辞研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写作方式的论断,并从个人陈述,这个前人尚未涉及的体裁入手,分析了具有中国和西方特色的个人陈述的行文结构。通过探讨社会心理对二语写作学习的影响,该研究对更清楚了解并解释二语写作中出现的文化问题或体现的文化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2]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New York:Longman,1993.
[3]Bond,M.H.Chinese values and health:a cultural-level examination[J].Psychology and Health,1991,(5):137-52.
[4]Gao,G.,S.Ting-Toomey,&W.B.Gudykunst.Chinese communication process[A].In M.H.Bond(ed.),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C].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Hall,E.T.Beyond Culture[M].New York:Doubleday,1976.
在“深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周国文(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回顾性地评述了我国的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尤其是生态哲学研究最近几年来的学术进展,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系统评估生态哲学与伦理研究和绿色经济社会变革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间关系的重要性。姚晓娜(华东师范大学)以深生态学的生态美德思想为例,阐述了个体价值观念变革与人类文明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关联及其影响路径。程相占(山东大学)在具体辨析“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概念内涵差异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阐发了作为生态审美的生态美学所具有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变革的重大潜能。郇庆治(北京大学)则专题评述了“生态地方自治主义”(“生态区域主义”或“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文明理论”这两个理论流派的研究进展与开展进一步系统探讨的必要性,他认为前者主要是一种基于地方民主自治理念的“深绿色”生态政治理论,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推进与深入的总体背景下似乎更具有远不止“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尤其是方法论价值,后者是党的“十”之后在国内迅速升温的一个研究领域,但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涉的许多基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还依然缺乏真正学理性的研究。
在“红绿”生态文化理论的议题领域下,刘仁胜(中央编译局)系统阐述了一个生态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绿色经济观、绿色科技观对于绿色变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的唯物史观在科学认识科技、经济和社会政治变革在绿色转型中的作用。郭志俊(山东财经大学)集中评述了“绿色工联主义”理论与实践最近几年来的进展,尤其是加拿大学者比如杰夫・沙茨的相关研究,认为劳工运动与绿色运动的政治联合对于绿色变革依然有着不容置疑的理论相关性。张淑兰(山东大学)以印度学派(尤其是范达娜・席娃和碧娜・阿噶瓦尔)的“生态女性主义”为例,阐述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并在承认(印度)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局限性的同时,强调了它们所提出的对妇女与民主、环境和发展关系思考的全球普适性。李亮(南京林业大学)全面评述了默里・布克金的“社会生态学”的阶段性演进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学界对其著述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并阐发了社会生态学对于社会与文化等级化结构如何影响着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自由与和谐的观点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变革意蕴。刘颖(山东师范大学)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料,对(环境)“新社会运动理论”的最新进展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其新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了概括,强调当前的欧美(环境)新社会运动正呈现出一种“后―反全球化运动”的新特征(比如发生在英国、北欧等地的青年骚乱),而如何将这些理论框架应用于阐释我国最近发生的大众性环境公众事件也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浅绿”生态文化理论议题领域下,李昕蕾(柏林自由大学)系统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自1992年以来的理论演进和实践成效,着重阐述了这一“浅绿”环境政治社会理论的绿色变革意蕴和潜能及其内在缺憾。李慧明(济南大学)在评述“生态现代化理论”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此开展更为深入研究的具体设想,比如生态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工业生态化、社会变革和欧盟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修正。孙凯(中国海洋大学)结合澳大利亚学者罗宾・艾克斯利的《绿色国家:重思与民主》一书,阐述了“绿色国家理论”的国内和国际向度,认为当代国家无论在国内政治绿化还是环境国际合作与管治方面都理应发挥一种更积极的角色,问题在于如何使国家成为一种推进绿色经济变革和生态民主的正向力量。郇庆治(北京大学)通过安德鲁・多布森不久前发表的一个研究报告,评述了“环境公民(权)”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认为对于环境公民职责(资格)的重视与主动培育,无论基于世界主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理由,都对于现实中个体行为的绿色变革至关重要。郦莉(外交学院)系统评述了“环境公共管治理论”尤其是在国际和全球层面上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认为基于碳交易和清洁生产机制等实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环境国际合作迄今为止取得的进展,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的环境公共(全球)管治有一个合理而正确的预期。
分类号G449
1问题提出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机能正常基础上的良好状态”,从而为心理健康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即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综合状态,而且是一种良好状态(well-being)[1]。这个定义同时也隐含这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不仅与个体的心理行为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会明显地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并且与生理反应也有间接的联系。因此,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界定,还是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探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对人格的研究的探讨。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人格维度的探索及人格量表的编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首先,作为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反应倾向,人格的差异不能解释为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但却可以为科学认识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一种动态的机制。具备不同人格特点是个体无所谓好坏,但在某些情境下具备某种人格特点的人更容易适应,而在另外的情境下则是具备另外人格特点的人更容易适应[2]。这就把个体自身的特点(人格特点)与个体所处情境特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进了心理健康评估和教育的范畴,因此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人格因素与其它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对生活事件的知觉[3]、应付策略的选择[4]、社会支持的多寡[5]、以及追求目标的类型和强度、内心情感的表露等等,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量表的建构问题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特别是中国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的人格结构模型以及相应的人格测量工具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人,这个问题知道最近才被明确提出,但在心理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无论是因素的数量还是因素的内涵都与西方的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在用于测量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时,既存在“包含过多”的问题(即把不属于同一人格维度的内容强行组合在一起),有存在“强加于人”的问题(把中国人根本不存在的人格维度仍纳入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即把中国人重要的人格维度漏掉)[6~10]。因此,建立中国大学生人格结构模型和人格量表势在必行。
2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过程
2.1中国大学生人格结构的探索及量表项目的编制
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成年人是一致的,只是大学生群体年龄、经历相似,因此在具体人格特点上可能会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在广泛被试中建立的中国人人格7因素模型[6~10],量表的项目也以中国人人格量表[9]为基础。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定采用的是词汇学途径,即把来自字典、小说、报刊杂志、中小学语文课本及大学生描述自己熟悉的目标人物时使用的形容词汇总,并进行分类整理[11],从中抽取“无偏样本”进行评定,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确定的[12,13]。而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则是以进入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形容词为基础,编写反映某一人格特质形容词所描述的特点的项目。每一个特点至少写出3个项目,分别反映(1)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外显行为特点;(2)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活动特点;(3)具备该特点的个体的动机特点。将所有这些项目进行汇总后,经过被试评定和统计检验,选定构成人格量表的项目。最终通过施测和信度效度检验,建立了测量中国人综合人格特点的量表(QZPS)[9,10]。
QZPS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它的理论基础是真正本土的人格结构,因此构想效度完整;第二,量表的项目也是完全本土的,而且项目的编写和筛选贯彻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QZPS目前有3个版本,最初的225个项目的版本[9]和最新的180个项目的版本[10]。这两个版本的因素结构完全相同,只是项目数量有差别。第三个版本是有82个项目组成的[14],它只能对人格的7个大因素进行评定,无法评定大因素下的二级因素。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ersonality Scale,CCSPS)以QZPS中项目最多(225)的版本[9]为基础,通过被试评定,建立(检验)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并形成大学生人格量表。
2.2施测及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确定
2.2.1被试与评定量表
共1952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CCSPS。其中男女分别为1002和808人,142人未注明性别;一、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分别为416人、383人、381人、382人和215人,175人未注明年级;理工类学生714人,文史类学生689人,文体艺术类学生324人,125人未注明专业;生源地是大、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人数分别为347人、486人、354人和621人,144人未注明生源地。所有被试完成了QZPS的初版,由215个项目组成。被试对每一个项目能够描述自己的程度做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的5点评定。
2.2.2量表结构的确定
根据1952名被试的评定,对QZPS的215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因素的碎石图和解释方差的百分比,取7个因素比较合适,可以解释总方差的31.21%。经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逐步删除载荷量和共通性低的项目。这一过程共删除147个项目,余68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在一个因素上的载荷量大于0.40,共通性大于0.30。七个因素解释方差的百分比(所包含的项目数)分别为9.25%(14)、8.50%(9)、7.01%(11)、5.92%(11)、5.21%(8)、4.48%(7)和4.23%(8),7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的44.61%。68个项目因素分析的碎石图见图1。根据27%的高分组和27%的低分组被试在每个因素上的得分计算项目的鉴别度指数,见表1。
2.2.3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维度
根据每个人格因素所包含的项目内容,将大学生人格的7个维度分别命名为:
因素一,活跃。由14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合群和活跃的倾向。高分表明擅长与人相处,积极主动,温和自然;低分表明与人交往中紧张、拘束,不擅言辞,甚至被动退缩。
因素二,爽直。由9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人际交往中言辞直率、不擅控制自己情绪的倾向。高分表明心直口快,直截了当;低分表明含蓄委婉、平和稳重。
因素三,坚韧。由11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坚定执着、努力进取的倾向。高分表明目标明确,坚定执着,踏实努力;低分表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和容易放弃。
因素四,严谨。由11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认真仔细、严谨自制的倾向。高分表明做事认真,遵守规矩和自我克制;低分表明放纵随意,别出心裁。
因素五,利他。由8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关注个人利益、势力自私的倾向。高分表明势力浮夸,自私虚假和不择手段;低分表明诚信,随和友好和谦逊豁达。
因素六,重情。由7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为人处事注重感情或利益的倾向。高分表明注重情感联系,敏感投入;低分表明坚持原则,注重理智。
因素七,随和。由8个项目构成,主要反映个体机智敏捷、温和柔顺的倾向。高分表明机智灵活,诙谐乐观;低分愚钝拖沓,刻板敏感。
2.2.4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7个因素之间的相关
CCSPS 7个因素分数之间的相关见表2。除个别因素间相关较高以外,绝大部分相关都比较低。相关系数低于0.15的16个(占76%)。说明7个因素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
3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3.1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内容效度
表3列出了CCSPS的7个维度与QZPS的7个维度分数的相关。从表3可以看出,“活跃”主要反映中国人人格的外向性维度(包括活跃、合群和乐观3个二级因素)的内容,“爽直”主要反映情绪性维度(耐性、爽直)的内容,“坚韧”主要反映处世态度维度(自信、淡泊)及才干维度(决断、坚韧、机敏)的内容,“严谨”主要反映行事风格维度(严谨、自制、沉稳)的内容,“利他”和“重情”主要反映善良维度(利他、诚信、重感情)的内容,而“随和”则主要反映人际关系维度(宽和、热情)的内容。即CCSPS的7个维度可以很好地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内容。
3.2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效标效度
3.2.1被试与评定量表
721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与SCL-90,男女分别为388和308人,25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8~29岁,平均年龄22.58岁,标准差2.34岁。991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15],男女分别为531和404人,56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6~28岁,平均年龄23.04岁,标准差2.86岁。680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CCSPS和行为抑制量表(BIS)[16],男女分别为348和268人,64人未注明性别。年龄分布为17~26岁,平均年龄23.12岁,标准差2.10岁。
3.2.2CCSPS与SCL-90、SCCS、BIS的相关
CCSPS七个维度与SCL-90的相关见表4,表5列出了CCSPS与SCCS分数的相关,表6列出了CCSPS与BIS分数的相关。
3.3CCSPS的信度
表1列出了CCSPS各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各个因素α系数均在0.80以上。169名大学生被试间隔5周的重测信度,因素一至因素七分别为0.95、0.79、0.96、0.73、0.84、0.73和0.75。
综合上述分析,CCSPS有着明确的因素结构,与中国人人格结构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信度和效度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4CCSPS常模的制定
按教育部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数目,以及各专业类型、各年级学生人数,采用分层取样方式,从182所高校中抽取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被试。共计55098名被试填答了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其中男女分别为27310和27071人,717人未注明性别;大专生602人,本科生45768人,研究生8158人,570人未注明类型;理工类学生25903人,文史类学生23323人,文体艺术类学生5274人,598人未注明专业;生源地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人数分别为9954人、14367人、10373人和20003人,401人未注明生源地。被试平均年龄21.98岁,标准差为8.82岁。
5讨论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依据的是对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系统研究的结果[8],并在成熟的人格量表[13]的基础上经过统计检验建立起来的。CCSPS的各个维度与QZPS的相关表明,CCSPS与中国人总体的人格结构是一致的,证实了其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而CCSPS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也支持了CCSPS的效标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与重测相关则支持了CCSPS的信度。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大学生人格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是稳定、可靠的,可以广泛用于对大学生群体人格特点的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中所提供的有关大学生群体人格特点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也为CCSPS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本研究第一次建立了完全中国化的大学生人格量表。无论是量表的结构确定还是具体的项目都完全来自对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没有借用任何西方的概念、构想和项目。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已经探明的人格结构的差异,采用修订后的西方人格量表仍难以准确测量中国人的人格[6,7,17,18]。因此,本研究建立的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包括客观的认识并愉快地接受自我;对社会问题有独立的分析能力,不偏激,不盲从;与周围环境保持密切的接触。(2)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包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处理好与学习有关的各种事情;处理好与人际交往和感情有关的事情;学会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冲突和压力。(3)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包括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对自身状况和问题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自助;能够及时发现自己以及他人早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求助和端正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态度。(4)做好走向社会之前的心理准备。包括建立明确的职业理念;明确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和要求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和寻找职业的基本策略。针对大学生人格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例如,容易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的人格特点,表现为既有较高的目标追求,但多愁善感、直率,同时又不够严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实现在个人理想、实际能力及现实表现之间的协调发展。在这一点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结论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可靠的人格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崔红主编. 心理卫生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McCrae R R, Costa P T. Personality,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ansam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6, 54(2): 385~405
3 李皓, 陈龙, 裴华等. 人格特征与职工应激评价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4): 270~272
4 王学臣, 李义安. 大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2): 105~106
5 宫宇轩. 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 心理学动态, 1994, 2(2): 34~39
6 Wang D, Cui H, Zhou F. Measuring the personality of Chinese: QZPS versus NEO PI-R.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1): 97~122
7 王登峰, 崔红.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与实证比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40(5): 109~120
8 崔红, 王登峰. 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适用性分析. 心理科学, 2004, 27(3): 545~548
9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心理学报, 2003, 35(1): 127~136
10 王登峰, 崔红. 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学报, 2004, 36(3): 347~358
11 王登峰, 方林, 左衍涛等. 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 心理学报, 1995, 27(4): 420~427
12 崔红, 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 89~95
13 杨国枢, 王登峰. 中国人的人格七因素分析. 第三届华人心理学家大会交流论文. 1999年10月, 北京
14 崔红, 王登峰. 中国人人格七因素量表(QZPS-SF)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科学, 2005, 待印
15 王登峰, 自我合谐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1): 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