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5: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学本科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随着本科教育的规范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是本科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想把从事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提供给大家,抛砖引玉,还望方家多加指教。
1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 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2 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 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 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 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 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一、民俗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选题依据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
渝西地区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而又稳定的民族文化体系,造就了各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即文化的民族性。民俗体育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鲜明的民族发展特点。由于各民族生活方式、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构成了民俗体育具有竞技性、多样性、民族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征。
二、名词界定
渝西农村中学:主要针对的是重庆西部地区(原江八县)以及由于打工以及三峡移民到该地区所建立学校以及学生。
民俗体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如舞龙、舞狮、跳绳、踢毽子、跳竹竿、扇子舞、荡秋千、秧歌、踏青、荡秋千、登高、抖空竹、放风筝等都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
三、渝西地区农村中学引进民俗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由于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目标,造成体育目标狭窄,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脱节,缺乏延续性。因此,从终身体育看学校体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而且要解决将来的发展和延续问题。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习惯,在体育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民俗体育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体行为,而非个人的,这就注定了民俗体育往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规则简单通俗易懂,是青少年儿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即便在街头巷尾也能开展,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喜爱和重视。
2、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只有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才有必要积极引进到体育与健康课中来。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灵活,各类型的民俗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娱乐与健身价值,不仅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健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民俗体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民俗体育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审美性主要体现在内容美、形式美、氛围美、和谐美等方面。人们在参加或观赏民俗体育活动时,民俗体育的内涵中体验了美的情绪,人们通过感官把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声、色、形、象诸要素结合而构成了形式优美的审美价值,给运动者和观赏者以愉悦身心、沟通情感、撷取运动感的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3、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有利于民俗体育的传承和保护
学校体育对于民俗体育的挖掘和保护有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种途径传授给学生,从而推动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全面开展。民俗体育项目扎根于特殊的民俗土壤中,依附于各民族的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活动中。民俗体育与农村学校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每种民俗体育项目对于条件较差的农村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缺少器材设施资源的现实下,民俗体育项目是他们健身的首选。通过在学校的开展把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对于弘扬民俗文化、让青年一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特殊的意义。
四、渝西地区农村中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对策
1、多途径开发和制作民俗体育器材
学校体育经费的缺乏,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普及与提高。在目前看来,让比较贫困的农村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购买民俗体育器材不太实际。而器材的短缺是影响民俗体育在学校中开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时期根据实际情况多途径多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器材来缓解器材的严重缺乏,积极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开发、制作简易器材。
2、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农学;毕业实习;问题;对策
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是建立在农学理论基础上,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高等学校扩招导致的人均占用教育资源减少,“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在农业类本科院校,毕业实习环节存在如下问题:(1)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实习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自己帮助最大。然而在校生对待实习主动意识淡薄,对导师依赖心理太重,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方面,导致从思想上不重视毕业实习。(2)生产实习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导致有些同学在此环节有应付现象。其中,考研学生和工作的学生目标不同,对实习方向的需求也不同,如果统一安排收效较差。(3)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试验做的还不错,但是论文写作水平较差,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难以应付论文设计及撰写等综合性的工作。这导致学生很难在毕业论文中写出新意和深度的。(4)我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师生比例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过多、毕业实习上经费较少、研究命题缺乏创新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了提升农学类本科毕业实习质量,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
1建立科学的选题机制,提高论文质量
科学的论文选题机制是形成高质量论文的基础。农学类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应在学生选题前公布,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题。比如考研学生采取偏向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实习,就业学生应偏向于应用实践方面的实习,这类岗位就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但无论选什么题,都应重视其在技术方法和农业应用方面的开拓和创新,杜绝照搬前人研究成果,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另外,论文选题难易程度要适中,选题时间考虑到小麦、棉花、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
2扩充条件保障措施,增强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
多方位吸纳实习资金来源,为学生优质毕业设计提供保障。一是,借助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借助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平台,支持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去完成毕业实习,实行联合培养制度。从而增加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学习当季农作物整个生育期各方面的农业知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发生发展规律、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的情况,促进生产、科研与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融汇贯通,有助于其更好的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也让学生获得了一定基层实践经验,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
3加强科技写作训练,提高科技写作水平
在实习开始前,增加农学类专业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培养学生科技论文检索、阅读、写作的能力,让其结合自己课题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提高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另外,鼓励本科毕业生发表科技论文,并奖励一定的稿费,激励学生写科技论文的积极性。
4加强院系的宏观调控,合理安排毕业实习
院系应加强毕业实习工作的宏观调控。负责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密切配合,经常举办特定专题的学习交流报告会。同时,农学类本科生增加《农学类专业导论》,主要由系主任及相关领域的教授讲课,邀请农业领域的杰出校友来做专题报告,提高学生投身农业科研的兴趣。在生产实习环节采用不同阶段抽查的方式与实习单位联系,关注整个实习动态。在毕业实习阶段,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同时,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根据导师的经费数额、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选报名额,达到最优的培养质量。为解决农学类毕业生试验的季节性问题,采取毕业实习提前开始的办法,从大三下学期开始让学生提前选导师,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如棉花类、水稻类以及相应栽培实验可以在第六学期计划安排;小麦类宜在第七学期安排。这样灵活安排可以使学生熟悉作物的一生,充分了解大田实际情况,为论文数据分析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5探索学生参与评价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现在各个院校基本上都有毕业论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但这些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毕业论文格式、各种材料是否齐全等形式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目前,需要探索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体系,通过学生对整个实习过程的效果、毕业论文的发表情况与应用情况、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突出实习内容的应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对持续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起到好的效果。总之,目前我国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能使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中本科毕业论文这一重要环节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魏俊岭,郜红建,张自立.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70-473.
[2]禤维言.新形势下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7-178.
[3]徐晓峰.浅议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5):172-172.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二、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2.本科论文写作过程细化性分析
3.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
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探索
5.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从高校本科论文环节浅谈本科评估与教学管理
7.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8.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以历史学为例
9.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创新性研究
10.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11.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
12.本科论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对艺术类本科论文的几点思考
15.自学考试本科论文预申请管理系统设计
16.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
17.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
18.基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探索
19.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动因、困难及出路
20.跨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初探
2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平议
22.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23.金融学应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以某地方财经高校为例
24.“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法学专业为例
2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论文选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为例
26.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因素探讨
27.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
28.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本科论文质量
2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
30.关于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
31.二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外审制度利弊及对策浅析——以陕西榆林学院为例
32.中日化工类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育方式比较
33.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34.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5.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6.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37.略论大数据时代下本科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网络交互平台的工作机制
38.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相关态度和行为调查
39.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0.体育专业本科论文写作不应取消而应加强
41.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
42.以案例分析为创新路径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43.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
44.强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应用
45.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46.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
47.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037-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人才市场对农学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多元化,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要求毕业生从知识型人才向“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能创业”的综合性人才发展。在新形式下,我国高校农学类本科教育,特别是地方性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针对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必要性及对策作一探讨。
1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必要性
1.1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协调
专业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学科建设应以带动专业建设为首要目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目前,高校学科建设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成果不能较好地运用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资源利用上也存在矛盾,如学科建设中购置的仪器设备不考虑专业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也缺乏对学科建设的支持,造成重复建设,出现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等。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重点农业大学在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这类院校由于学科基础好,国家投入大,研究型人才培养占很大比重,上述矛盾不是十分突出[1],而一些地方院校被某些学科排名指标牵引,忽视现实条件和应用研究,过分看重基础理论研究,盲目追求高层次论文的发表数量,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用于专业建设,同时挤占有限的教学资源,影响教学质量[2]。因此,地方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时不能照搬重点大学的做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将好的研究成果转化到专业建设上来。
1.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教育规模庞大,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行政及事业单位吸收人才的数量有限,企业已成为学生就业主渠道,企业的需求变化是人才市场的风向标。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某些方面存在脱节现象:一是有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二是即便进入企业后也存在实际需要与所学专业存在较大的差距,短时间内无法进入角色,因此企业往往更青睐有工作经历的人才,如果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提前对接,学校如能够及时把握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学生实行定向培养,或以“直通车”的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无疑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1.3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
高校具有3大职能,其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本身同样具有育人功能。目前在本科教育中,存在着忽视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育人功能的现象,有人认为科研和社会服务是教师的事情,对教学工作起到的只是间接促进作用,本科生学生知识水平不够,没有能力和没有时间承担任务;一些学生怕吃苦,有轻农厌农思想,不愿参与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些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被排除在科研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之外。其实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本身也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课程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形式的重要补充。学校应从管理角度创造条件,教师应以培养人才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科研成果的研发推广以及社会服务活动中去。
2高等学校农学类本科专业构建新型实践教学载体的对策
基于以上原因,建立一种实践教学载体,贯通学科、专业、公司、农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生培养从“核心成果―推广示范―合作经营―服务农户”的全程参与,对于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实习就业一体化,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途径。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载体[3]。构建这种实践教学载体基本思路是:以成果转让、技术研发或人才定向培养为纽带,与企业合作共建多功能一体的实习基地,建立健全基地运行机制,实现学生全程参与。在这个教学载体中,学科保证成果、专业制定计划、基地提供场所、企业提供市场、农户作为服务对象;实现学科特色定技能、专业教育学技能、基地实训练技能、公司锻炼增技能、农户实习用技能。
2.1合理统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2.1.1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努力做到学科研究方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协调统一[4]。河南科技学院农科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以该院农学专业为例,在学科建设上,坚持应用型成果和技术的研究,注重作物新品种选育、新型栽培技术及良种繁育技术的开发,与之相适应,专业建设坚持以农业社会生产需求为导向,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农科应用型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该专业教师作为主持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级鉴定成果10余项。培育并审定小麦、棉花、玉米、甘薯等作物新品种9个,其中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目前是黄淮流域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积极将学科科研优势注入专业特色建设上,农学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1.2充分发挥校内实习基地科研和教学2个功能。在基地的基础建设投入上,教学经费、学科建设经费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各出一部分,学科研究团队负责基地日常管理,明确了各研究团队需承担的教学任务。各团队将学科建设中的科研课题转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和实验项目。以百泉校区的农艺实习基地为例,该基地既是教学实习基地,也是作物新品种选育基地,曾选育出了著名的百农3217、百农矮抗58等小麦品种,百棉1号、百棉2号等棉花品种以及百玉一号、百玉二号等玉米品种,每年接纳农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实习达1 000余人次,毕业专业实习人数常年稳定在50人以上。
2.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确立长期合作伙伴
建立了该专业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5]。2007年河南科技学院与来自河南天方药业、安阳九州药业等12家企业(理事单位)联合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校企联合办学理事会,2008年农学专业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地市种子管理站的专家和12家种子企业的管理者为委员会成员。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四届年会,定期联系理事会和委员会成员,广泛听取委员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准确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培养社会亟需的专业人才提供依据,建立了学校与企业长期合作的机制。在众多的相关企业建立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与学校专业是否对口、有无合作基础、是否方便学生实习等因素,进一步确立了一批长期的、较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如河南省联丰种业、河南省滑丰种业、焦作怀川种业公司、百农种业等一些企业。
2.3以成果转化或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为纽带,共建多位一体实习基地
科技开发合作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如果学校能为企业提供待转化的科技成果或技术服务,企业必然愿意为学校提供相应的硬件与软件的条件,由此加强学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2年来,学院与鹤壁市牟鑫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食用菌合作开发协议,与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小麦育种合作协议,该公司向全校提供订单品种科研费500万元;2009年10月,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长期合作的河南联丰种业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30万元,专门用于农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院在巩固原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又于滑县万亩示范园、焦作怀川种业等5处建设了“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基地[6],这些基地同时具有教学、研发、推广示范多种功能,既是成果研发基地,也是学生实践基地,同时也是推广示范基地,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学生全面参与。同时,学院注重做好校内外基地的整合与链接。学生在没有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基础上,直接到校外实习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学院采取措施让学生尽早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在进入校外实习基地时,往往对校企合作的内容已有了解,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基础,有的甚至已经基本完成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可把实习重点放在参与品种、技术推广、市场调研及产品营销以及服务农户方面。
2.4健全机制,保证学生全程参与
2.4.1修订学生培养方案。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从18周延长为24周,在此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提前让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课题工作,四年制学生的第2学年末开始选报实习指导导师,实际上学生进入各个研究课题组的时间可达2年。2年中,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以外,还有大量时间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中。
2.4.2设立院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该院设立了院系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资助项目主要为全院农学相关专业大学生,2年来共立项40多项,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
2.4.3完善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校方及企业的培养责任,防止企业只把学生当劳动力使唤,而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技能训练。制定了学生实习考核内容及标准,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学生校内实习导师为毕业实习指导教师,进入基地后,企业要根据实习内容指定1名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实习科目。
3取得的初步成效
探索构建“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实践教学载体的时间还不长,但已初步显示了成效,这种方法弥补了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对解决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的问题起到良好作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率。
2010年9月,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主持人2007级学生程婷婷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2篇学术论文分别在“第二十届国际小麦族作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小麦基因组大会”和“第三届植物分子育种国际会议”大会收录。全院农学实习基地一粒金种业公司是位于学校附近的一家中型种子公司,是国家矮败小麦育种中心重要依托单位,3年来,该院燕、崔永铭等8名毕业生在此就业,已成为公司技术骨干;农学专业毕业生郝晓亮曾于焦作怀川种业公司共建基地实习,毕业后于该公司就业,现已担任公司重要管理职务。农学专业毕业生朱高岭,在校期间参与了棉花(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8页)
育种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随后进入百农种业公司实习,由于该同学熟悉棉花示范品种特性,2008年作为公司技术代表赴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参加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工作,表现突出,毕业后于该公司就业,并担任重要职务。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充分体现了一体化实践教学载体建设的良好效果。
近年,农学专业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很多学生在实习阶段已经被企业预订,在2011年的河南科技学院毕业生就业双向洽谈会上,农学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不少单位已经将目标锁定下届毕业生。中国农业新闻网以“农学专业毕业生最抢手”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
4参考文献
[1] 刘明久,李友勇,常景玲,等.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12-14.
[2] 李友勇,刘明久,赵新亮.职技高师农科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4):107-109.
[3] 陈兰,盛志亮.对“基地+项目”―― 一种适合农科专业的特色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44-9046.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3791(2015)08(c)-0205-03
要提升地方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首先要明确毕业论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迄今为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仅停留在静态质量方面,对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鲜有研究。为明确各因素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针对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3份),对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从而为综合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抽取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33份,论文成绩为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分别选取影响静态质量的7个因素: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以及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答辩陈述、答辩过程、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细节、学生撰写态度、学生撰写效率。
1.2 方法
采用分别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到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
1.3 数据处理
数据运用Excel 2010、SPSS 22和matlab2013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2]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其作用的主次和依存关系,旨在从量的角度揭示各因素对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中,各因素的影响以论文选题、学生撰写效率、答辩过程为最大,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选题的敏锐、撰写的高效和论文的透彻以及答辩的机智;其次为论文结论、研究方法、答辩陈述、论文字数、学生撰写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细节,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次要因素在于学生的具体撰写内容以及指导教师是否负责;最后是错别字、参考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基本要素在于学生是否按照规范撰写论文。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着重提高论文选题的质量,培养学生高效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对论文的透彻、深入理解,同时对于指导教师的严格把关给予奖励。
2.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3,4]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与论文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相关但显著性比前面因素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不一致,可能与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相关有关。
相关分析说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从各影响因素与论文成绩的相关性来看,应该更注重论文本身静态的效应,即研究方法、论文选题和论文结论。从相关系数上看,研究方法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r=0.957),其次依次为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等。论文成绩与教师指导细节相关性没有别的影响因素大,说明学生论文成绩主要是由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这些主要的静态质量指标决定,即论文成绩显在的表现形式,而与教师指导细节等隐含的动态质量指标关系不是很显著。各影响因素之间除个别之外,几乎均相互相关,故既应高度重视论文本身的静态质量,还要结合动态的过程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
2.3 通径分析[5,6]
由表1可看出论文成绩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排列,即各影响因素对论文成绩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研究方法(0.184) > 论文选题(0.177) > 论文结论(0.170) > 答辩陈述(0.094) > 学生撰写态度(0.089) > 学生撰写效率(0.086) > 教师指导效率(0.080) > 参考文献篇数(0.076)=答辩过程(0.076) > 参考文献格式(0.071) > 论文字数(0.069) > 错别字(0.057) > 教师指导态度(0.056) > 教师指导细节(0.033)。
3 结语
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成绩和1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常规论文质量评价的三要素: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除均直接影响论文成绩外,三者之间相互间接影响效应也较大。论文格式方面的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和错别字,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大,但主要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
影响论文动态质量的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和教师指导效率均主要通过自身直接,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不大,与学生撰写态度容易产生对立,故在论文质量评价过程中,不考虑其影响。
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加强对学生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的指导,并注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彭再德,杨凯,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高教探索,1996,16(1):6-10.
[2] 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
[3] 邱莉萍,刘军,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作物研究法》是农学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涉及内容较为广泛,需要具备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农化、生物统计等专业基础课和有关多方面的知识。它既是一门具有一定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学生一方面要接受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掌握课程的实践应用技能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目前学校实行教学改革后,专业基础课学时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学时范围内,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摆在每个高校教师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与使命。
一、《作物研究法》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学本科专业教育中,《作物研究法》课程一般在大四第二学期开设。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多数毕业班的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喜欢学习一些实用、社会上流行的知识,比如计算机应用技术、公务员培训教材、市场营销学等。对《作物研究法》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数学生一方面学习兴趣不浓,认为这门课理论程度深,不易懂;另一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学这门课究竟有什么用,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获取学分而学习。此外,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没有注重过程。《作物研究法》考试大纲中规定,课程结业方式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然而学业成绩作为学习效果的凭证,不注重中间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氛围不浓,平时迟到、早退、旷到现象频繁发生,学生仅在考试前临时突击,蒙混过关;同时在上实验课时,由于实验仪器和实验室空间有限,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浑水摸鱼现象,经常仅有几名学生认真做实验,而上交的实验报告相互抄袭现象尤为严重,往往是由一两个“版本”抄写而来。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经常出现,课堂显得沉闷死板。
二、提高《作物研究法》教学质量的措施
1.精简和优化教学、实验内容,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理论课时,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删繁就简,浓缩基础内容,突出主线。一方面,将部分理论内容放在实验课上、结合实验内容进行讲授,实现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考虑部分学生已考取专业研究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尽量把当今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问题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上实验课时,将学生按一定人数分为多个小组,一个小组任命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实验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实验结束后每小组只交一份实验报告,并在报告中详细标注组内人员分工情况。实现了以学生管学生的方式来组织实验教学活动,充分了调动每个同学做实验的积极性,并强化了学生们的团结协作能力。通过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的优化组合,突出“强调动手、加强实践、培养兴趣、积极创新”的理念,实施循序渐进,打破以往只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模式,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革和丰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学校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实践训练课时的比重,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科学处理讲、练关系。《作物研究法》课程按三个“三分之一”的比例设计并组织教学,其中三分之一的内容采取讲授方式组织教学,三分之一以边讲边练――课堂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三分之一以实验方式组织教学。我校农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安排是从大二开始的,从论文题目的选定、指导老师确定到相关的科研活动实践和完成论文设计内容需要参与一系列科学试验过程,大四时开始整理试验数据并撰写毕业论文,最后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因此,学生们在上《作物研究法》课程时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理论与实验实践的融合,我们重点增加了“边讲边练”的比例。在上第一堂课时,阐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学生们尽快整理毕业论文、并制作成幻灯片,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生在课堂上着重介绍其本科论文所用的试验方法及取得的主要结论。经过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调整学业成绩构成,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
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往主要由理论教学笔试成绩和实验成绩构成,其中理论教学笔试成绩占总成绩50%,实验成绩50%。为了强化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我们对课程学业成绩的构成进行了调整,压缩了理论笔试和实验成绩的比例,增加了平时出勤率和课堂讨论成绩的比例,具体表现为:学业成绩=平时出勤成绩20%+课堂讨论成绩20%+实验成绩30%+试卷成绩30%。经过实践,学生们迟到、早退和旷到现象大幅减少,并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动手做实验的主观能动性。
三、小结
针对《作物研究法》课程的特点,我们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们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备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对于农学专业课程教学也不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手段上需要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加大信息量,适应学时少、内容多的形势;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来改革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农业快速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对农业提出了多元化的服务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以城市为依托,形成服务于城市的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体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着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比例将控制在1∶1。招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有着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进度。我国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高校分为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中央部属院校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尤其是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享受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在硕士招生中拥有充足的生源,具有自划线的权限,有较多自。地方院校在硕士招生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进行复试录取,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劣势。因此,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要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从而在高校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关乎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于2008年4月获得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权,虽然专业学位工作在学校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经过努力和建设,已成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再加上北京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如何立足都市型农业特点,办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北京农学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生源,招生就在于吸引和挑选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地方院校,在名气上和综合实力上较中央部属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如何争取优质生源成为招生工作的工作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机制,通过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较好地把握招生工作的主动权。
1.以学科特色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学校承担了“973”、“863”、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三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优秀生源。
2.以名师魅力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现有教授90人,副教授202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通过名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优秀考生报考。
3.以改革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生源。为吸引优秀生源,同时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大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增加校外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同时保证研究生在学期间基本学习、科研和生活的需要,我校不断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2012年9月起将在学待遇发放标准提高到900元/月/生,我校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一直列于全国院校前列。
4.以规范管理制度吸引优秀生源。①拓宽宣传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和数量,作为地方院校,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主动进行多形式立体式地宣传,吸引优秀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对专业学位性质认识的转变是招生前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由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存在“比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低一等”的偏见认识,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偏低。例如,北京农学院第一届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不足10%。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应届本科毕业生明确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本质的区别,均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区别仅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即专业学位教育突出与职业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北京农学院还加大了就读专业学位的优势: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为2年,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节省1年;由于培养更注重应用,因而就业更有针对性,成功率更高;在培养过程中,个别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对学术更感兴趣,想继续深造,也可直接考博士,同样可以节省1年。通过宣传,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由过去不足10%到目前已超过200%。学校组织各学院积极动员本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召开专场动员大会,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在校本科生;充分利用教师本身资源优势,发挥推广教授下乡服务的优势,将招生信息传递给个郊区县的人员;同时开拓京外渠道,每年组织多支小分队到京外高校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②充分利用网络,畅通沟通途径,提高招生工作效率,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以时间紧任务重而著称,作为地方院校,除了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外,关键是出色地完成调剂任务,调剂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增加了工作的艰难性,因此,北京农学院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展示自身,并通过高效工作来吸引考生。通过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向广大考生公布招生进程、招生规章制度、招生复试工作规定等,实现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初试成绩、复试结果、录取情况、档案到达情况等考生密切关注信息的网上查询,得到考生的好评。③遵循“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招生程序,我校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详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成立校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再由各学科制定复试工作细则,成立学科复试工作小组,各复试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参与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复试成绩,复试过程全程录音,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加权折算成综评成绩,根据考生综评成绩在本学科中的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最后在拟录取考生中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另外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要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示,纪委全程监督。④人性化管理,提高招生服务质量,我校招生工作一方面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另一方面尽量人性化和细致化,对考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从而吸引优秀的考生。复试时间尽早安排,努力争取一部分尚处犹豫状态的优秀考生;设置专人接听电话,耐心细致地回答考生的问题;复试报到流程明晰流畅;复试录取工作时间紧凑有序,复试结束后三天内公示录取结果,保障未录取考生能尽早再次调剂。
5.以建设强大的都市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吸引优秀生源。由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都市型人才培养“用武之地”实践平台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北京农学院针对这一新的农业需求现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办学优势,率先开展一系列适应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硬件上,学校有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在软件上,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创建实施“政产学研推”教育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17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硕士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校校联合、教科联合和校企联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先后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职院签署“三院联动”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有效的联动与合作机制;学校与首农农业集团、北京雷利集团、北京金六环农业园、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都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的涉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了校企联合的研发体系。
二、北京农学院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成效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自2004年以来,学校从无到有,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从2009年的30人,到2012年的11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质量不断提高。2009―2012四年录取初试成绩高出国家分数线50分以上(含)的研究生平均占15%,高于国家分数线30~4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30%,高于国家分数线10~2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62%。同时我校录取的考生中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3.提高招生效率和师生满意度。通过招生网站,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与考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复试选拔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导师组和导师在复试当中尤其是业务考核等方面的意见。坚持第一志愿优先,并兼顾选拔优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1.建议改变国家硕士招生政策文件下达方式。目前国家教育部硕士招生文件实行一年一发,常常又滞后于招生进程,不利于安排招生工作。因此建议硕士招生政策文件更宏观和更稳定,避免地方院校一直处于被动期望中,不利于招生效率的提高。
2.建议硕士招生计划下达时间提前。建议招生计划应在国家分数线下达前,最好能在考生报考前,对考生更具参考性。
3.切实加强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高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最终都是各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实力上地方院校无法与综合性部属
院校比拟,因此地方院校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不断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以特色立身,在高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4.加强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更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刘爱荣等认为专业学位硕
士论文应具有实、新、高的特点:“实”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生产、科研实际,论文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生产;“新”是指论文选题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都市型农业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是指硕士论文的科学水平、创新水平都要达到较高的水平,科研成果能取得较高的实际价值。
专业学位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构成的关系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是受这个关系链上其他环节状况牵动。北京农学院利用其办学优势和地理优势,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看作是一次发展机遇,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仅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而且了促进本科生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