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5: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神经解剖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神经解剖学论文

篇1

2结果

2.1两组腕管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桡尺关节平面分别为(0.10±0.02)、(0.06±0.01)cm2,豌豆骨平面分别为(0.15±0.03)、(0.08±0.02)cm2,钩骨钩平面分别为(0.12±0.02)、(0.06±0.02)cm2,两组比较,P均<0.01。

2.2不同病情程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腕横韧带厚度、正中神经扁平率比较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分别为(0.40±0.02)、(0.43±0.03)、(0.46±0.03)cm,正中神经扁平率分别为3.32%±0.43%、3.47%±0.23%、3.69%±0.12%,轻、中、重度间比较,P均<0.05;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分别为(0.30±0.02)、(0.36±0.06)、(0.40±0.03)cm,正中神经扁平率分别为2.87%±0.34%、3.12%±0.43%、3.33%±0.11%,轻、中、重度间比较,P均<0.05。

3讨论

腕管是一个狭窄坚韧的骨纤维性隧道,位于腕部腹侧腕横韧带与背侧腕骨间的一个解剖间隙,缺乏伸展性和对压力的缓冲作用。正中神经在管道位置表浅,故腕管容积的减少或内容物体积的增大均可致正中神经卡压,造成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外周神经病变之一,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3]。传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通过电生理检查患者肢感觉、运动功能等,但电生理检查的局限性是只能评价正中神经功能状况,不能反映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且电生理检查存在有创性、无法提示神经卡压的原因等缺点[4]。因此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病情加重;另外,由于在进行电生理检查时实际操作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解剖变异及患者自身生理学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诊断结果与临床检查不一致。临床要求采用更精确、更方便、更无创性的技术来确诊腕管综合征[5],且临床医生希望在术前能了解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超声诊断仪的发展及使用,为腕管综合征诊断提供了直观的声像图,有利于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6]。

目前,有关超声定量分析腕管综合征患者腕横韧带改变的报道很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主要测量参数有正中神经在腕管入口和出口平面横截面积、膨胀率和屈肌支持带厚度等[7]。本研究通过对比腕管综合征患者与健康者在超声诊断中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变化,发现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在桡尺关节、豌豆骨、钩骨钩平面的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大,说明正中神经肿胀增粗。已有研究[8]证实,腕管综合征高频超声最特异的声像图改变是正中神经在腕部呈弥漫或局限性肿胀、回声减低,在腕屈肌支持带的近端明显增宽。研究[9]认为,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肿胀在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神经厚度增加,面积增大,定量评价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神经干的粗细变化,横截面积更加可靠。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篇2

老年人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科199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分析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60~81岁,平均68.1岁。病程1~7d,平均3.5d。有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史7例,脑卒中史6例,冠心病史3例。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均表现为一侧肢体快速、不规则、大幅度、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面部挤眉弄眼,舌不自主伸缩。精神紧张时加重,安静时减轻,睡眠中消失。右上下肢8例,左上下肢4例,伴有一侧面部或舌者6例。受累侧肢体肌张力减低10例,正常者2例。受累侧肢体肌力Ⅲ级5例、Ⅳ级7例。受累侧感觉障碍5例。病理征阳性者6例。伴头痛者5例,其中4例为脑出血病人。1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改变,全部病人均无发热,无痴呆表现。

1.3 辅助检查:所有病人血常规正常。7例查抗“O”正常,血糖增高5例,血脂增高6例,5例脑电图检查中轻度异常3例,正常2例。12例心电图检查中异常9例(左室肥大劳损6例,慢性心肌缺血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

1.4 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人入院均做头部CT检查,异常8例,正常4例者3d后复查均有异常改变。MRI检查4例异常。表现为左侧尾状核出血2例,丘脑出血2例(左右各1例),出血量3~5ml。右侧尾状核腔隙性梗死2例,壳核腔隙性梗死4例(左侧3例,右侧1例),左侧内囊前肢腔隙性梗死2例。大脑萎缩8例。与本病无关陈旧性梗死未统计在内。

1.5 治疗与预后:本组3例给予利血平,9例给予奋乃静控制舞蹈症状。脑梗死者同时应用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剂,脑细胞活化剂。脑出血者应用脱水剂治疗。1~2d舞蹈症状开始减轻,3~20d舞蹈症状完全消失,患肢功能恢复正常。

2 讨论

半侧舞蹈症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或面部不自主舞蹈样运动,它可以是风湿性舞蹈病,慢性舞蹈病的一个部分,亦可以是基底节发生血管损害的结果,多见于中年或老年病例,突然起病的偏瘫或不完全性偏瘫及偏瘫肢体的舞蹈样动作[1]。本组病例全部为老年人,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舞蹈病遗传史,其中脑梗死者8例,脑出血者4例,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半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锥体外系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丘脑底核、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和前庭核等,纹状体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它们构成功能不同的环路对运动起着调节作用,维持肌张力和运动协调,参与半随意、不随意运动和习惯动作。当纹状体损害时,解除了对苍白球的抑制,致使苍白球对脊髓前角的抑制机能增加,大脑皮质发动的运动无法中断与停止,而产生肌张力过低和运动过多症候群[2,3]。此外,丘脑底核内的谷氨酰胺神经元对基底节神经核的传出部分苍白球内侧段和黑质网状部起兴奋作用,它们二者又对丘脑和脑干的去抑制,导致运动过多[4]。本组中有2例内囊前支腔隙性梗死表现为半侧舞蹈症,与国内文献报导的血管病变部位不同[5]。推测可能的机制是: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被内囊前支隔开,但有由神经元胞体构成的灰质桥梁将尾状核与豆状核的壳相连接[6]。因此当内囊前支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舞蹈样运动,由于例数较少,有待于今后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观察。治疗:本病除了针对原发病治疗外,可选用利血平、奋乃静控制舞蹈症状,亦有人应用氟哌啶醇控制舞蹈症状[6]。全部病人出院时舞蹈症状完全消失,即使有轻偏瘫的病人肌力也恢复正常,说明本病的预后是较好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利血平、奋乃静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如鼻塞、嗜睡、直立性低血压等。

参考文献

[1] 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96

[2] 朱长庚主编.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

[3] 中国医科大学主编.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27-529

篇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1633

国内刊号:31-1285/R

邮发代号:4-38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4

and Hormones

Neuroendocrine and Genetic Mechanisms

2008,570pp.

Paperback

ISBN: 9781573316927

Blackwell

Richard Kvetnansky 等编

本论文集主题是压力、神经递质和激素,其内容体现了东西方学者关于压力的生物基础的最前沿的探索。以往有关压力的书往往在个体或者群体的水平上,使用定性的方法,根据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来推断压力的来源,阐述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对压力的缓解提出建议并给出可操作性方法。而本论文集则是在分子水平上,使用实验室精确定量研究的方法,从多个角度探讨压力的生物基础以及在分子水平上压力对个体的影响。对一些前沿课题,比如包括压力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抑郁症的病因的分子基础、因压力导致的神经元的活动等等都给出了试探性的答案。

该论文集分成九个专题。第一个专题介绍了压力反应的功能神经解剖学,探讨了因压力而导致的腹内侧弓状核内神经元的激活、急性和慢性压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边缘系统调节,及压力导致的大鼠酪氨酸羟化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等方面。第二专题涉及压力状态下的脑单胺和神经肽,介绍了急慢性压力源的效应和大小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抑郁水平测试、与焦虑和紧张行为相关的中枢神经肽Y、α 2肾上腺素受体刺激条件下BB鼠视上核中催产素神经元的活性等。第三个专题是压力状态下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和适应,内容涵盖慢性压力和个体的易感性、个体的防御性策略行为、社会心理压力与一些腺体分泌的关系等。第四个专题是对交感神经元认识。这个部分收录两篇论文,一个关于压力的计算机模型的研究;另一个是关于慢性压力如何与高脂肪或高糖食品共同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来影响神经肽Y并导致肥胖症和代谢综合症的研究。第五个专题是压力状态下神经递质酶的分子遗传学。读者可以了解肾上腺激素对于压力的反应、压力状态下一些基因表达的调节等。研究对象包括人和动物。第六个专题涉及压力状态下心脏功能的转录调节。在第七个专题中收录了10篇文章,主要研究压力激素受体。第八专题是关于压力及其发展。探讨了孕晚期HPA轴压力反应水平降低的机制、与性别有关的HPA轴调整,以及出生后早期的BB鼠内肾上腺髓质系统对于压力的反应。第九专题收录了17篇文章,主要围绕压力导致的神经递质和激素系统的临床研究。

该论文集适合研究定向的读者群,包括从事心理健康的生物基础的科研人员和相关的医务人员,以及探讨神经递质和激素如何与压力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研究人员。

王葵,博士生

篇5

一个多世纪以来,神经科学家们早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1900年代早期完成的二维的大脑解剖图来进行研究工作。本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的神经解剖学家卡特伦·阿穆兹说,虽然原来的一些数字化的三维模型可以派点用场,但是如果要在神经水平上显示脑组织,它们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美国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的神经影像学专家约瑟·马斯德乌则认为,在以前的图书馆几乎没有可用的器官图集,因为他在寻找有关资料的时候,常常得到这样的回答:“你需要的书是不存在的。”

解剖大脑,然后用数字化重新构建人类大脑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神经系统科学家的兴趣已经从经典解剖转移到生理学的研究上来了。阿穆兹说,只有少数实验室有专业技术和工具,可以用扫描和数字化的方法制作细如发丝的、在细胞水平上显示细部的大脑切片组织。粗糙的厚片意味着相对于真实的组织来说,缺少细节并存在更多的空白。

因此,早在2003年,阿穆兹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了人体大脑器官三维图集的准备工作。研究人员选择了一位65岁女性捐赠者的大脑作为器官图集的基础,因为这位女性没有任何明显的退行性疾病或其他损害。研究人员把大脑置放在福尔马林——一种化学防腐剂里保存起来,再把它用蜡封起来几个月。然后,研究人员开始用一种叫做“超薄切片机”的刀片来切割脑组织,就好像用熟食切片机切火胸一样。他们必须非常小心,在整个过程中大脑薄片不能从传输带上掉落。

接下来,研究人员把每个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再把细胞染色,使它们的神经元细胞清晰可见,然后进行扫描。总的来说,这项工作花了近1000小时的连续劳动,用于准备和扫描每个脑切片。研究人员总共获得超过7400片脑切片。在科学节目里,他们在线发表这些成果,甚至午休时间都不中断。

在处理脆弱的薄片时,研究人员表现了最大限度的耐心,避免使其发生扭曲,特别是当大脑组织切片在保存和切割的时候,要避免发生撕裂。尽管如此小心,该论文作者、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影像学专家艾伦·埃文斯说,仍有部分薄片产生了扭曲。他还说,自己的工作就是把大脑重新构建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他认为要改变错位的扫描,使它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应该使用纠正软件,而不是用手工操作。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分布在加拿大的高性能计算网格。

高出50倍的分辨率

人体大脑三维图集以比原先的方法高出50倍的空间分辨率,显示单个神经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且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显示了一个完整的大脑模型。“BigBrain所起的作用,是让我们知道了分布在某个空间里的几乎所有的神经元。” 马斯德乌说,这可以看作欧洲的人类大脑计划的一项重要成果。欧洲的人类大脑计划计划拟耗资10亿欧元,要在下一个十年内完成人类大脑功能的计算机模型。这个项目完成后,用户可以免费通过称为CBRAIN的web门户进入。研究人员只要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便可以获取鲜活的大脑综合数据,例如大脑活动扫描,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的精细的解剖信息。

当然,人体大脑三维图集的方法并不是完美的,除了切片过程会导入错误,它不能显示出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学家约翰·马兹奥塔指出,有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把人体大脑三维图集与来源于大量的分辨率较低的脑部扫描显示的数据结合起来,以显示不同的大脑结构在哪里存在差异。

有一个使脑组织透明的新方法叫做“CLARITY”,是将来脑成像研究的突破口。采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就无须切割大脑组织了。不过马兹奥塔说,目前这种方法仅能应用于体积较小的生体组织,如小鼠的大脑。

篇6

学习人体解剖学离不开尸体,然而,由于扩招,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数大增,尸体、标本严重不足,很多医学院校的同仁们积极地进行了不同方式方法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校现有10多个专业,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开设了局部解剖学(局解)或系统解剖学(系解)等课程。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全力以赴收集尸体标本,扩大标本的来源,另一方面,在局解教学中,就节约和充分利用尸体资源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拓宽集体备课内容

局解集体备课除了备教材的内容、重点、难点及授课技巧外,加强了备尸体和实验操作。课前由主备课老师向相关授课教师介绍本学期局解使用尸体情况,并到实验室察看尸体质量,对不同质量、性别的尸体制定出拟作他用的目标,在确保完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局解学习任务和质量的基础上,为系解及其他专业解剖学教学的再利用提出要求。选用的教材是彭裕文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和卫生部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根据我校教学时数实际情况,集体备课中强调主要的操作步骤、关键点及注意事项,如股前内侧区的操作,强调与切口有关的骼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胫骨粗隆3个重要骨性标志的摸认;强调自骼前上棘至耻骨结节的切口及平胫骨粗隆的横切口,一定要掌握好深度,切口过深会切断一些浅静脉和皮神经;在修洁肌周围的深筋膜和结缔组织时,强调要尽量与肌纤维的方向一致,以保证肌的完美;在解剖股三角时,强调约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寻找到股动脉,再寻找其内、外侧的股静脉和股神经;深部结构的解剖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进行钝性分离的操作尽量少用刀和剪刀,以减少损伤的可能性。根据局解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了《局解教学指导》,本指导除了对理论部分提出要求外,强调了实践的具体要求,如对股前内侧区要求解剖出股前内侧区的皮神经、大隐静脉及5条属支、股三角及收肌管的主要结构;观察股鞘、股管和股环;点认出股直肌、缝匠肌、股薄肌、长收肌、大收肌、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深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及穿动脉等。通过拓宽集体备课内容,目标更加明确,措施进一步到位。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确实体会到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第一步。

2尊重尸体,对尸体进行保护性操作

在局解教学中的做法是:①授课老师在课前要向学生简短介绍尸体紧缺是近期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尸体是自愿为医学教育作贡献捐献的遗体。教师和学生有尊重人体尸体的义务,尊重人体尸体是人体解剖教学的基本伦理原则,在解剖操作中,不得嬉笑,不许随意切割;②要求担任主刀的学生在操作前上讲台脱稿陈述操作步骤和要领,促使主刀的学生课前必须充分预习相关内容,有利于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和提高学生临场不乱的演讲能力;③强调局解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如同样一项手术,有的医生手术过程出血多,有的出血少,有的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快而好,有的恢复得慢而差,这些与医生对手术区域血管、神经的分布和走行的了解、掌握有关,现在解剖的每一刀、每一剪都是为将来解除患者的痛苦打下的基本功;④告诉学生们,他们在大学一年级学习系解时所用的标本,有的是利用以往局解之后的尸体材料制作而成,并向学生展示1一2件上一届局解课中学生制作的标本,希望同学们在学好局解的基础上,尽量为下届同学的学习多保留一些可用的材料和标本,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精神;⑤操作中及时提醒学生们注意保护好相关结构(如在修洁大隐静脉时,注意保护好伴行的隐神经,在暴露甲状腺上动脉时,不要伤及与其伴行的喉上神经外支、在切断臀大肌的时候,注意观察与臀中肌的分界,不要将其一同切断等);⑥根据不同区域解剖操作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时间比例,有些部位按理论实验1:3比例(如胸部、臀区等)进行教学,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区域(如颈部)则按1:4比例进行教学,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时间,改变了以往由于某些区域解剖操作的时间紧,“大刀阔斧”、“草草收兵”的操作现象。通过提高认识和加强操作管理,保证了教学预期目标的完成。

3加大教师对局解操作的巡查力度

要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实践中去,巡查老师除了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和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操作,还要监督和阻止学生的一些不必要的破坏性操作(如解剖暴露内动、静脉和神经通过坐骨小孔时,不要切断骸结节韧带;解剖腹腔干时,没有必要将肝切除一块等)。这样,一些重要的结构既被清晰地观察到,又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巡查老师对各组操作的主刀、助手的认真程度、操作技能、效果及同组其他同学是否认真观察、积极提示等进行评分,并对表现不够满意的同学进行随时提问,要求其点认出某些结构,作为评定实验成绩的一部分,有效避免了以前主刀和助手操作,其他人可看可不看,甚至聊天及到其他实验室乱串等现象。操作结束时,各组主刀者带领本组同学将局解教学指导中要求点认的结构全部点认出来,如果没有暴露出所要显示的结构,或者损坏了重要结构,则按事先确定的扣分标准扣分。作为奖励,对解剖制作完好的结构,老师予以拍照,制作成课件在本届教学或以后的局解教学中使用,或将标本保存在陈列室(注明年级、班级及制作者的姓名),从而提高了同学的自豪感、荣誉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加强巡查力度,使学生的操作更加规范,能更好地完成局解操作的预期目标,提高了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人体标本陈列馆,服务于局解教学

本校的人体标本陈列馆里有800余件制作精细、质量较好的标本,既往主要供系解教学使用,很少向上局解课学生开放,这些直观性最强的实物标本对局解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现在,在学生动手解剖操作之前,先到陈列馆观看相关的陈列标本,做到对本次实验内容的结构层次及毗邻心中有数,再去操作,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随时进人陈列馆再观察,特别是一些断层标本,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因为断层解剖对器官结构的位置、毗邻、层次的显示更具直观性和立体感,能加速学生对局解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更加深刻。有时也将陈列馆的部分陈列标本(如腋区、颈前外侧区)搬到实验室的操作现场,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操作,解剖操作的速度加快了,被破坏的结构少了,能更清楚地暴露和观察到相关的解剖结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篇7

1、引言

1.1神经投射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近年来对昆虫神经系统的研究发展较快,国内外学者应用许多染色方法对昆虫进行形态组织学的观察。一般应用的材料有2种――荧光着色剂、金属盐和酶。我国常用的染色方法为Nissl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前者是用碱性染料对神经组织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神经元胞浆含有核糖核酸,并以Nissl小体形式存在;细胞核则不同,其中染色质较少,故染色浅。本研究继续研究尾须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腹末神经节的投射并可以清晰的观察出其轴突走向。

2、材料和方法

尾须神经节投射的组织学研究应用氯化镍逆行染色和银增感染色法。

(1)氯化镍逆行染色

为了研究双斑蟋尾须脑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对其腹末神经节进行氯化镍逆行染色。具体方法如下:解剖双斑蟋,将蟋蟀肢翅剪断,用剪刀将背部剪开,露出腹末神经后,将要染色的神经束剪断。神经束的切断,使用特别的小剪刀,小心剪断。要使被染色的神经数减少,在神经束的基部用玻璃微电极的尖端多次刺入,使通过神经束的部分神经轴突切断。把细塑料小管尖端熔化弄弯并用刀片削成斜坡状,保证小管中空,用1 mL注射器将管内注满氯化镍染色液。使装满氯化镍的塑料小管尖端与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将一端剥离的神经索末梢用玻璃钩搭在塑料小管的尖端有染液的部分,用锡纸包裹剩余神经索及脑神经节,以便减少神经节水分的蒸发和防止染液污染神经节表面,影响对神经元的观察;塑料管的另一端用橡皮泥固定于蜡盘的边缘,使其固定不动。为了防止神经节干燥,将制作完的标本放在大塑料盒内,在塑料盒内装少量水,并用大烧杯罩住以便减少蒸发。在室温下将上述实验完后的解剖皿放入底部放生湿纸的大盘上,再盖上盖,放入冰箱中(4℃),放置一个晚上后,或在室温约15℃条件下放置3-8小时后将标本取出,需要进行染色、固定、脱水、透明取出离子液管,将断端附近用昆虫生理盐水冲洗。

管中的液体用口吹气使之排出,残余液体用水洗净,待下次使用。将多余的神经束切掉,将神经节分离取出,移到放有昆虫生理盐水的瓶内。实体显微镜下,滴入数滴氯化钴溶液。边晃动液体边在显微镜下观察。直到发色适合为止,大约10-15分钟。随后用系列酒精(70%,80%,90%,100%)脱水分别10分钟。然后放入水杨酸甲酯中透明,透明后将标本放置于显微镜下,对其神经节内部神经的分布及走行情况进行观察及绘图。

2.1课题探究的意义

篇8

[中图分类号] R722.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012-03

随着我国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日益发展,臂丛神经损伤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中上干撕脱的比率最高。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是已被公认并卓有成效的神经移位术[1-2]。对于臂丛神经功能重建,应尽可能利用可用的神经并对受伤肢体的重建顺序进行排序,最优先重建的为肘关节屈曲功能。常用副神经、肋间神经、膈神经、尺神经束支等供支转位于肌皮神经重建肘关节功能。但不同神经移位术后,康复情况怎么样,能否恢复自主运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后的肘关节功能重建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2~53岁,平均35岁;交通伤7例,机器伤5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8例,入院时患肢肩外展、上举和曲肘障碍,无肩肘关节损伤,被动活动幅度正常;全臂丛损伤4例,患侧整个上肢运动障碍。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完成相关各项检查、并发伤的处理和会诊,有手术禁忌证者除外。术前常规备血。

1.2.1 麻醉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外展位。

1.2.2 臂丛探查

取臂丛神经锁骨上常规探查切口,在锁骨上一横指平行于锁骨做1个横切口,长约8 cm。分离并切断颈阔肌后向两端充分游离,显露、切断并结扎肩胛舌骨肌、颈横动静脉。于前斜角肌外缘和深面显露臂丛神经上中下干及颈5至胸1神经根。术中发现局部形成瘢痕,8例上臂丛、4例全臂丛椎间孔空虚,无神经组织,而远端抽出端不规则,回缩较远,只能选择行神经移位术。

1.2.3 术中处理方法

1.2.3.1 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 3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及1例全臂丛损伤患者的一期手术将膈神经转位于肌皮神经,副神经转位于肩胛上神经,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全臂丛损伤患者二期行肋间神经3、4转位腋神经,肋间神经5、6转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重建伸肘及加强肩外展上举功能。

1.2.3.2 健侧C7间接移位肌皮神经 2例全臂丛损伤患者术中经电刺激仪刺激显示患侧膈神经及副神经损伤无传导功能,决定一期用健侧C7转位于患侧上干,重建屈肘功能;二期行肋间神经3、4转位腋神经,肋间神经5、6转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重建相应功能。

1.2.3.3 尺神经(部分束)移位肌皮神经 3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将尺神经(部分束)转位于肌皮神经,副神经转位于肩胛上神经,重建屈肘及肩外展功能。

1.2.3.4 肋间神经移位肌皮神经 1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将肋间神经5~7转位肌皮神经,肋间神经3、4转位腋神经,副神经转位肩胛上神经;1例全臂丛损伤将肋间神经3、4转位肌皮神经,肋间神经5、6转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副神经转位肩胛上神经,颈丛运动支转位上干后股。

1.2.3.5 正中神经(内侧半)移位肌皮神经 1例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将正中神经(内侧半)移位肌皮神经,膈神经转位于肩胛上神经,重建屈肘及肩外展功能。

1.2.4 术后处理

术后预防性静脉使用抗生素48 h,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0.5 mg,3次/d,维生素B1、B6及地巴唑10 mg,3次/d,口服3个月,术后7~9 d伤口拆线。患肢呈肩内收、屈肘90°位,上肢悬吊带同定,制动3~4周。拆除固定后,根据伤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1.3 随访

术后进行32~78个月的中期随访,平均55个月。本研究组重点随访不同神经移位肌皮神经对重建患侧肘关节屈曲功能的疗效评价,随访指标参照根据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试用评定标准[3]。

2 结果

术后12例患者均平稳,无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32~78个月,平均55个月。12例患者上肢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1),功能状态评价的优良率均为75%。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4岁,2006年7月21日,因“左上臂机器卷伤肿痛、流血、畸形、活动障碍1 h”入院。X线提示左肱骨干骨折。诊断“左肱骨干开放性骨折、左臂丛神经损伤”。急诊行肱骨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术后查左肩、肘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左前臂感觉明显下降。肌电图提示左臂丛上干损伤伴肩胛上神经部分受累,膈神经、副神经功能可。全胸片示未见膈肌抬高。作充分术前准备,于2006年8月1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臂丛神经探查修复。术中作锁骨上探查切口,见前中斜角肌明显瘢痕纤维化,C5、C6椎间孔空虚,无神经组织,远端抽出端不规则,呈抽丝样改变,回缩较远,C7未见抽出、C8T1神经根外观正常,质软,电刺激有相应肌肉收缩反应,术中肌电图示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测不出潜伏期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证实为臂丛神经上干根性撕脱伤。术中刺激膈神经,膈肌收缩良好,决定以该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恢复曲肘功能。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肋间神经移位于腋神经。神经移位完成后,彻底止血,神经表面喷洒确炎舒松。术毕头臂支架外固定6周,长期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拆支架后行理疗、体疗等康复治疗。定期行临床功能随访及肌电图检查。术后2周观察到肱二头肌肌动,4周后见肘关节主动屈曲。出院后随访65个月结果:肱二头肌肌力4级,肘关节屈曲90°,肌电图检查示肱二头肌放松时呈静电息,重收缩呈混合相,振幅1.5 mV,潜伏为7.3 ms。

4 讨论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中上干撕脱的比率最高。无论是臂丛上干还是全臂丛根性损伤后,患肢肘关节的控制应放在修复的首位[4]。常用副神经、肋间神经、膈神经、尺神经束支等供支转位于肌皮神经重建肘关节功能[5]。本研究随访不同神经移位于肌皮神经对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的肘关节功能重建的疗效,结果发现膈神经转位后效果最佳。

膈神经已被公认为治疗臂丛撕脱伤的主要动力神经之一[6-7]。它是颈丛神经中最粗大的运动支,由颈2、3、4神经根组成,颈5根常有神经纤维加入[8-9]。相较其他移位神经,膈神经有其解剖学优势。人类膈神经含运动纤维2685根,副膈神经634根,共计3319根,有髓纤维截面积103.8 μm2,而副神经为2142根,颈丛运动支914根,肋间神经577根,表明膈神经的运动纤维数量和截面积优于其他移位神经[10-11]。动物实验设计膈神经移位术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肌肉功能检测。结果提示神经传导潜伏期、最大诱发电位、肌重、肌纤维截面积、远端有髓纤维通过率、有髓纤维截面积、肌肉最大强直收缩张力及强直收缩持续时间的恢复均优于其他移位神经。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膈神经转位于肌皮神经,术后1~4周出现肱二头肌肌力恢复,平均2.5周,术后2~9周出现肘关节主动屈曲,明显早于其他神经移植结果。这可能与膈神经是呼吸运动神经有关,在呼吸中枢控制下发放节律性神经冲动,膈神经呈现高幅密集放电,这种特性的自发性电活动有利于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神经再生加快,可能是膈神经再生优良的原因之一[12-13]。用膈神经做移位神经的患者,最终屈肘功能4级以上的完整恢复为100%,功能状态优良率为75%,也优于其他移位神经。1例非优良患者术前病程多大于3个月,不能使肱二头肌及时得到轴浆流神经营养,从而不能有效阻止运动终板的退变及骨骼肌的严重变性。为减低病程对疗效的影响,笔者建议在适应证选择时应尽量将术前病程限制在3个月内。本研究病例样本较少,年龄因素影响较大,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偏倚性。

综上所述,膈神经移位后较其他移位神经后的功能恢复更为满意,但术后一侧膈肌瘫痪,肺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功能有所改善,但对于幼儿患者因呼吸道发育尚不成熟,易并发肺炎,臂丛根性撕脱伤伴有完全膈神经损伤患者以及高原缺氧地区患者不宜采用,可考虑移位其他神经[14-15]。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研究方向[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8,24(2):129.

[2] 顾玉东.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术式与原则[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4, 20(2),65-67.

[3] 潘达德,顾玉东,待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2):130-135.

[4] 张豫庆.成人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47-48.

[5] 丁小珩,潘达德,张宏勋,等.多组神经转位修复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A].上海: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252-256.

[6] Gu YD,Ma Mk.Use of the phrenic nerve for brachial plexus reconstruction[J].Clin Orthop,1996,32(3):119-121.

[7] 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的分型与手术方案[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1, 27(3):131-133.

[8] 朱长庚.神经解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6-258.

[9] 吴聪,薛黔,杨方玖.人膈肌内神经分支分布[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4):378-380.

[10] 王策,袁文,周许辉,等.副神经移位膈神经的人体解剖学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6):1252-1255.

[11] 马建军,顾玉东.膈神经移位直接缝接与神经种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实验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10(1):12-15.

[12] 马建军,张高孟.治疗臂丛损伤移位神经的组织化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7,13(4):235-237.

[13] 杨剑云,王涛,顾玉东.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2,23(1):52-53.

篇9

 

脑心综合征又称脑源性心脏损害,指并发于各种脑部病变(卒中、癫癎、外伤头部手术等)的心脏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电图(ECG)复极改变,心律失常,血浆心肌酶活性升高以及心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心脏损害,脑卒中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来自于心脏事件,包括心律失常或心室复极改变,使易损期增加,而在易损期出现的早搏更可能导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或室颤,这可能是卒中患者发病后最初1个月内易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心律失常常影响心脏功能,降低脑灌注,减少脑血流,进而加重脑原发病变,影响患者预后。因此,研究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临床特征

1.1 心电图复极改变 心电图复极改变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脏异常。最近,Khechinashvile等(1)对来自29个研究包括1844例心电图改变研究作一系统回顾,结果发现76%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出现ECG 异常,与既往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无关,提示其ECG改变由SAH直接导致。在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中出现的 ECG 异常可能不是特异性的,而很可能与患者卒中发病以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包括无症状性)有关。鉴别卒中后的心电图异常是由卒中直接产生还是因为同时伴随有心脏疾病非常重要医学论文,若误认由心肌缺血所致的ECG异常为由脑病变产生,可能导致不必的甚至有危险的干预,如甘露醇脱水治疗加重心脏负担,而由脑部病变所致的ECG 缺血样改变被误认为心肌缺血所致,则可能影响对卒中的治疗,包括运动和康复的延迟及SAH的手术治疗。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2 心脏损害的生化指标变化 反映卒中相关心脏损害的生化指标包括CK、CK-MB、LDH及cTnI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正常情况下,CK、LDH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卒中后由于神经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增高,另一方面,发生卒中时导致支配心脏的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在心脏内积累,使心肌受损,也可造成心肌酶增高。研究发现岛叶梗死组较非岛叶组更易出现心肌酶的增高,而cTnI明显增高,而Mb却未增高。提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对心肌酶影响较大。岛叶梗死使位于岛叶的控制心脏活动的中枢及与岛叶皮层存在自主神经联系的神经结构都发生损害,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明显的增高。Barber等研究证实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肌蛋白1的增高与肾上腺激素的增高有密切关系。

2 超声心动图改变特点 超声心动图提示急性期脑梗死更易发生左房内径增大,但由于梗死患者均在发病一周内检查超声心动图,而患者的左房内径增大不可能于一周内发生,因而我们认为左房内径增大可能在脑梗死发生之前就存在。

3 病理学表现 Greenhoot及 Manning对死于SAH的患者进行尸检,没有发现任何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血栓的证据,但发现“肌细胞溶解”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心肌灶性溶解、肌原纤维变性、散在的出血点,伴有单核细胞浸润及脂色素沉积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增加交感神经的活动或注入过量儿茶酚胺可出现极其相似的心肌病理改变,而β阻滞药或其他交感神经阻滞药可阻止这种变化。有趣的是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心内神经末梢而非血管分布,离心内神经末梢越远病变越轻,而在离这些神经末梢2~4mm处通常完全正常,提示卒中后的心脏改变为神经源性核心期刊目录。

4 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卒中后心脏损害的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一些证据支持在大脑中动脉支配区域内存在“心脏的皮质节律控制位点”的假说,此区域若发生血管性损害,将失去抑制性调节而导致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神经解剖学和电生理学显示,岛叶是心血管和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的高级中枢,岛叶刺激可引起心率、血压、心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事实上,岛叶对心脏的自主调节存在偏侧性,交感活动主要由右侧岛叶调节,而副交感活动主要由左侧岛叶调节,一些研究已证实累及岛叶的卒中较其他部位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此外,岛叶和边缘系统、下丘脑、杏仁核及其他涉及自主神经控制的区域有着广泛的直接或交叉的联系。目前推测,介导卒中后心脏损害效应的部位可能即起源于或路径以上区域。

脑源性心脏损害的周围机制也证实了卒中患者交感和副交感活性的不平衡,包括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加医学论文,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和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等。最近的证据表明,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也存在不对称分布,交感神经的分布主要影响室性心肌的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分布突出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右侧迷走神经主要影响窦房结,左侧迷走神经主要影响房室结。此外,左侧颈胸神经节或左侧交感活动较右侧有较强的促进心脏心律失常的潜力。

Samuels(1987)提出了卒中后脑源性心脏损害由“交感超载”导致的假说。认为脑卒中等中枢神经损伤后,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大量释放,通过激活Ca2+使心脏肌纤维异常收缩,导致心电图改变。若儿茶酚胺释放过多及/或心肌持续缺血(心肌长时间收缩所致)后又发生再灌注,则自由基释放,心肌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5诊断 卒中并发心电图复极改变常见于前外侧壁和下侧壁导联,可通过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则可通过新持续监护或Holter心电图检查发现。需要强调的是应进行多次或连续的心电图检查,可提高发现心电图异常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可能发现既往合并和未合并有心脏疾病的卒中患者之间的ECG之间的区别,提高预测危险性的准确性。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心肌损害的严重性。此外,可通过HRV分析来评价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及时识别发生猝死的危险性。

6展望 由于脑心综合征是卒中后猝死的重要原因,其危险性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今后应进步研究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预测脑心综合征严重程度和特异性指标,对FNS改善HRV的防治作用值得在高危人群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参考文献

篇10

龙城常州,市二院阳湖院区内,有一座约400平方米与国际接轨的神经疾病研究室,里面有各式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在这里,周先举正率领着他的团队努力地工作着。能建立一个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教学与临床应用的开放式平台,为本院、本地区培养与国内外接轨的医学人才,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周先举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给了他这样一个宽广的舞台,让他的梦想落了地。

“梦想一直支撑我走到现在”

周先举从年少时就是一个拥有人文情怀的人。正是由于当年村子里生病的人很多,让他产生了要学医治病救人的想法。1989年顺利地考取了苏州医学院,使他悬壶济世的理想起航。五年的大学生涯,周先举除了深入钻研专业书之外,还广泛阅读了很多心理学以及哲学方面的书籍。那时医学院开设“神经生物学”的课程,促使他对探索人的大脑奥秘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有科学家论证: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事物的原动力,它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像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无比坚韧。只有浓厚的兴趣才是人们不惧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最终会走向成功。周先举正是如此。大学毕业后毅然留校做了七年的老师,在这期间,他探索人脑奥秘的欲求越来越强烈,广泛涉猎了神经科学相关的领域,尤其是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化学,打下了坚实的神经科学理论基础。为了更高的追求,他坚定报考了有着“中国神经科学一面旗帜”美称的中国神经科学研究所,在那里接受国际一流的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训练。据周先举回忆,那段学习生涯对他的科研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从眼界的开阔上,都算得上他人生中一个里程碑。

后来周先举又先后到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深造,并且最后两年还担任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又是一个七年!这七年的美国生涯可以算是周先举科研人生上的一个加油站,让他在独立思想的建立以及科学见识的拓展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个阶段,他敢于向学术权威理论挑战。

带着在美国对大脑可塑性和神经疾病的研究所得,周先举选择了回到祖国,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内心只是想能以务实的精神,能将一身所学为更多的国人服务,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就够了。在周先举看来,科学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最终是为人的幸福服务的。医学更是如此,目的就是通过促进人们的健康,从而追求幸福的生活。

拥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多年的丰富教学经历、迅速积累的临床医学经验以及对国际行业前沿的敏锐感知,如何将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能够把临床、科研、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找到一个切入点,不仅能够造福更多病人,而且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崭新道路。这是周先举回国之后一直执着探索和追求的。

无创性脑刺激:让更多脑病患者找到福音

作为一个医学方面的专家,周先举回到国内之后发现,国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准都有了日新月异的飞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身体素质让人堪忧,尤其是神经疾病进入到了一个高发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显著上升趋势。统计局最新公布资料显示,2014年常州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52.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1%,比2013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是,脑血管病、帕金森症、老年性痴呆、脑损伤、慢性疼痛等神经疾病发病率的大幅增加。由于大脑负责思维、记忆、意志及行为,神经疾病往往造成病人心智功能下降,最终影响到日常的生活,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据预测,未来30年我国将是世界上患有神经精神疾病人数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每4个神经精神患者之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严峻的形势更凸显出脑功能的后期康复的重要性。

为此,周先举决定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和切入点,广泛地与国内外先进机构建立合作和培训关系,建立经颅磁刺激技术恢复神经功能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推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一种大脑皮质的无创性磁场刺激技术,是近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无痛、无创伤、安全、有效且操作方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等常见神经疾病,因而将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其无痛、非创伤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现阶段,rTMS的基础研究明显滞后于临床治疗,因此它的机制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周先举借助于美国的大脑可塑性和神经疾病的研究背景,利用自己科研优势积极寻找基础应用和临床应用的切入点,大力推动这门技术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周先举希望,通过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可以给长期被脑梗塞后遗症、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偏头痛、癫痫以及脑脊髓损伤等常见神经疾病困扰的病人带来福音。

周先举曾经见过一位脑中风后的患者,完全忽视自己身体左侧的情况,连穿衣都成问题。经检查,患者视力完全正常,只是中风损伤的右侧顶叶相关的大脑神经元,对左侧的感觉信息加工出现障碍,从而造成了“偏身忽视”。周先举解释说,传统上功能恢复包括理疗、药物、功能锻炼等治疗方式,而重复经颅磁刺激,则直接刺激大脑神经元,改变神经网络的可塑性,最终促使大脑功能恢复,因而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有较好的效果。

每个神经科医生都应该是半个“哲学家”

初到常州二院的时候,周先举还是一个“光杆司令”。他明白现在的社会必须以团队生存,这是大势所趋,所以建立团队和培养人才成为摆在他面前的当务之急。

两年多即将过去了,从当初的单枪匹马到如今一个朝气蓬勃和奋发向上的十多人。周先举带领着这个快速成长的团队,朝着梦想迈进。对待团队成员,周先举展现的是他特有的亲和力和向心力。他明白作为一个团队的核心,想要获取凝聚力,不仅在于自身的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在品格上让人信服。在大学当老师期间,周先举就表现出这两方面的魅力。他不仅善于教授医学课程,还深受学生的爱戴。如今,周先举对于团队成员给予绝对地信任,一方面给予他们科研方向、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的悉心指导;另一方面总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思维、相互学习和共同提升。或许受到多年的美国文化的熏陶,周先举的团队管理模式很开放式的,尽力创造一种自由的氛围和空间。他在科研上严谨细致,在生活中充满人文关怀,尽量少批评,更多正能量的鼓励,使大家在一种快乐温馨的团队气氛中能充分发掘出每一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更大的创造力。

每周五,研究室的会议室里都会挤满了团队的成员,甚至还有来自其他科室的医生、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们。这是周先举团队的一个“例行节目”,他们围桌而坐,或是听周先举讲解科研论文的英文写作,培养科研逻辑思维,或是探讨实际科研中的思路和问题,或是批判式和务虚式地探讨国际著名杂志上已经发表的研究工作。一时间,这小小的会议室就化为任由思维徜徉的海洋。“做科研,缺不了人气,因此我致力于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医学人才梯队队伍”周先举如是说。回国两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亲自撰写10篇SCI论文,同时辅助其它科室发表数以10篇SCI论文,涉及到医学各个领域,充分展示他深厚的医学科研基础和写作功底以及广博的医学知识。相信因此他日后会做出更大的成绩。

周先举所讲的内容往往会让在场的听众彻底颠覆传统观念。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觉得医学和科学关系紧密,而似乎并不相关于哲学。但从青年时间就饱读哲学书籍的周先举并不这么认为。他首先从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医学这些最基础的概念引出话题,阐述了医学是以人为目的,并且最终以幸福为最终目标。紧接着在阐述医学和科学的关系时,周博士继续向大家介绍科学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巨大力量,医学在日益寻求科学依据的过程中形成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等。但是仅仅依靠科学是不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的,所以必须强调哲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周先举的观点主张医学哲学,共同产生和来源于生命。因此,未来医学的发展模式理应是全面和综合性的,既要有有形的生理、病理治疗手段,又要有无形的心理、精神治疗方法,从而把医学置于社会、文化、心理、生理和病理的全面来考虑。

周先举甚至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神经科医生到了一定程度,应该是半个“哲学家”。他的这一番“医学中的科学和哲学”的论题,其实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从事医务工作,不仅仅要具有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的职业操守。周先举实际上是回国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取得职业医生执照的。由于坚实的医学基础和科研能力、浓厚的人文关怀、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他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得心应手。他致力于临床、科研和教学的真正结合,是一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此时他正实现好科学家、好医生和好老师于一身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