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6: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骨干教师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干预式动态评估模式”的设计和实验
1999年,Budoff等人提出了“前测———训练———后测”动态评估模式,该模式被称为学习潜能评估模式。该模式认为智力具有可塑性和可训练性的特征,主要应该于测量与评价被试者从训练中的获益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潜能。通过比较前测与后测的结果,该研究将取得不同获益分数的被试者分为高分者、获益者和无获益者三类。高分者指的是前测与后测成绩均佳者,获益者指的是后测成绩显著进步增加者,而无获益者指的是后测成绩无显著进步者。根据动态评估模式的特点,笔者对实验班开展的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是一个动态和互动的系统。也就是说,教师的授课计划、授课过程、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作业和答疑等教学活动都是以动态和互动为基础的。教师根据每次的作业、答疑和讨论的结果,适当调节之后的课堂教学内容。这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开放、生动和符合学生逐步发展的英语阅读水平和需要。根据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现状调查结果和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特点,笔者把“干预式动态评估模式”应用到了实验班阅读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为期近半年的研究。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前测。为了了解学生前测时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加客观和准确地掌握学生在训练前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以某套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的阅读部分为考试内容,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实验前的测试。第二步:干预和训练。根据前测时的考试成绩,教师有针对性地在阅读教学中引进了一些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和技巧,让受试者进行大量的、题材广泛的阅读理解训练及其他形式的教学干预和训练。同时,教师以教学介入为方法,着重引导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阅读中所遇问题的策略,给学生提供解决阅读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和通过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机会。第三步:后测。经过为期三个多月的教学干预和训练,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实验后的测试。为了是实验前测和后测的结果相对精确,笔者组织学生采用另一套难易度相似的大学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的阅读部分为考试内容。第四步:结果分析。(1)实验班前测和后测成绩分析:通过对前测与后测结果进行比较,把被试者分为高分者、获益者和无获益者三组,进一步量化“干预式动态评估模式”在阅读教学的应用效果:在被试者中,经过教学干预,高分者所占比例是20%;获益人数所占比例是68%;无获益者,所占比例是12%。(2)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分析:尽管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成绩中的差距不明显,但对照班的后测平均成绩提高额度明显低于实验班。这表明在实验班中,应用“干预式动态评估模式”提高教学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考核总体情况
从各地各学校考核的总体情况看,全市骨干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好、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在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考核中也发现,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考核工作存在着某些不足,少数骨干教师的材料也存在着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
1.材料提交马虎敷衍。少数骨干教师对业务考核重视不够,对考核细则的了解掌握不够,出现考核表项目填写不具体、自我评分不客观、佐证材料提供不完备等现象,有的骨干教师甚至将前两年的材料提交考核。
2.组织工作差异明显。各地各校骨干考核组织工作不均衡,宝应、江都、扬州中学做到了认真对待、打分严格、材料完备、操作规范,而部分地区和学校却存在着传达布置不到位、材料准备不充分、评分考核不客观、整理提交不规范等现象。
3.示范引领效果不佳。少数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少数骨干教师在示范辐射和教科研方面几乎无任何实绩材料,如个别市特级教师除指导两名青年教师外,无任何示范教学、课题研究、或获奖的材料,考核表内空白很多。部分县(市、区)未能为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的发挥提供足够的平台,县级以上示范教学、讲座等平台欠缺。
4.参差不齐。一是部分骨干教师论文偏少,甚至无任何论文;二是级别不够,有的仅是在报纸上发表;三是获奖论文层次不高,有的是杂志社获奖,省教研室级以上获奖不多;四是论文质量不高,部分骨干教师提交的只是高考(中考)习题解法或复习指导类文章;五是学科类论文数量不够,有的骨干教师只发表了管理类论文,无学科类论文。
5.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少数骨干教师没有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大多数老师阅读专著时没有写读书笔记,有的在网上下载文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连题目都没有改)。
三、考核结果和要求
本次参加考核的五类骨干教师共1431人,其中275人获优秀等次,予以通报表扬(名单见附件1);1145人获合格等次(名单见附件2),其中40人在一些考核项目上存在缺失现象,给予提醒,并将在下年度业务考核中予以跟踪关注;11人考核不合格。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新浪博客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本学期工作行事历: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参加对象预备预备周1温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教研员幼教学科中心组组长会议学科中心组组长课题组会议课题组成员22.25~3.2瑞安市学区幼教干部及幼儿园园长会议
园长、学区干部
33.3~3.9
幼教学科中心组活动
学科中心组成员43.10~3.16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调研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5课题组活动实验园
6
3.24~3.30
温州市“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骨干教师
73.31~4.6
温州市园本教研示范园的专题研讨、论坛活动
示范园教师
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
8
4.7~4.13
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
骨干教师
9温州市教学论文评比幼儿园教师
10
课题组活动
实验园
11
4.28~5.5
“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
12
5.6~5.11
学科中心组同课异构活动
中心组教师135.12~5.18温州市与台州、丽水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骨干教师14温州市实验基地、实验园成果展示活动骨干教师155.26~6.1温州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中小学幼教师论文(包括德育论文)评比幼儿园教师166.2~6.8
温州市与上海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
骨干教师
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靠教师队伍的努力工作来实现。校长工作的重心是组织好队伍建设工作。我校的队伍建设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抓: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教育理论知识更新;三是专业技能培训与提高。三个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校本培训活动来实现。
“互动式”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为提高广大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果而产生的培训模式。本文从“形成协作团队,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拓展协作领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寻求专业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个角度探讨“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两个中心”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提高育人质量为中心.
“三个结合”即校本培训与课程改革结合,校本培训与科研结合,校本培训与课堂教学结合。以科研为先导,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
“四个特色”一是迁移教研活动特色;二是教师发展共同体特色;三是参与式培训特色;四是教师梯队成长特色。为此,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构建迁移教研活动模式
逐步实现从家长制课堂向生态型课堂转变,从被动消极课堂向积极主动课堂转变,从批评式课
堂向鼓励性课堂转变,从狭隘课堂向广阔课堂转变,从“传道、授业”性课堂转变为师生生命成长课堂。
1.教研活动前全体教师参与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听评课,全体反思重建新的教学活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2.组织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每学年上期组织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开设示范课或研究课(通过录像资料以教研组为单位做好解剖分析)同时组织其他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下期组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大赛。
3.重视资料收集、整理、实现资源共享。每个教研组至少安排1名教师负责收集、整理教研课改信息。
4.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方针,加强对外交流。
二、以科研为先导,成立教师研究共同体促其快速发展
这三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市、区名师较少。为了促进拔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我校依托课题成立教师发展研究共同体。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自愿参加报名,由课题组长担当研究社团团长,定好计划,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引领和后勤保障支持。每年外派学习和培训,采用多种措施吸引教师参与活动中来,收到良好效果。
三、参与式校本培训,教师成为“舞台”主角
聘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交流经验。而后又延伸至间周一次的每个教研组活动内部,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又发挥其幅射带动作用。我们还组织教师收集整理教育教学资料,先后出版了多本校本培训教材。
四、实施“12345”工程,加快梯队教师培养
“开放”:即实行月末教师课堂开放周活动。
“带动”:为促进梯队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将从榜样示范,骨干示导两方面给予带动。
①学科权威带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在人格、师德、教学各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旗帜作用,带动教师发展。
②骨干教师带徒:实施层层“一帮一”互助结队拜师,手把手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鼓励”:即从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梯队教师尽早成名。
①鼓励教师勇挑重担,在岗位津贴、评职、晋级、评优、年级管理考核奖等方面均向挑重担的教师倾斜。
②鼓励成名成家:构建青年骨干教师后备人选制度,每年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表彰;每年对青年教师论文进行一次评比奖励;每年对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突出者予以奖励;每年评选一次学生、家长最满意的教师活动,并予以表彰。
③鼓励大胆创新:梯队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尝试,大胆试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搭台”为促进梯队教师成名,学校从以下四方面为教师成长搭台。
①搞好常规教研活动,上好各种示导课、研究课、汇报课。
②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评优大奖赛。
③推举优秀选手外出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④搞好读书交流,练就深厚理论基础。
“把关”:即从五个层面把好关口,尽可能形成对于梯队教师良好的评价机制。
①“教师入格关”;
②“拜师锤炼关”;
③“自修进进取关”;
④“考评出格观”;
胡老师,美术专业专科毕业后,1991年7月分配到S小学工作至今。他是建校第二年就来校任教的,所以,在现任教师中他是教龄较长的。初到学校,胡老师主要教授美术、自然、政治、书法、社会等课,学校委托他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任大队辅导员期间,他负责学校的第二课堂建设,“第二课堂”在当时还是创举,现在改名叫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他指导过的学生获过很多奖项,这是他非常得意的地方。
他来校工作的第四年,申请改教数学。
第五年,他任教务副主任。
第七年,他晋升小学高级教师。
第九年,他参加全国统一专升本自学考试。
第十年,他任教务主任至今。
第十五年,他取得本科学历。
他不善言谈,信奉着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除了讲课受到学生和教师们的肯定,他还成功地组织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多次年终考核优秀,荣获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地区级小学教师论文一等奖一次,市级教师论文一等奖两次,市级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次。
胡老师给笔者讲了这些年的经历,如,“开拓型校长的开拓故事”“混在老女人堆里的故事”“零的故事”和“逼出来的本事”,笔者从中发现,初任教师适应学校后,会首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教师在此阶段,通过苦练教学基本功,能够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随后,在学校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取得―定的科研成果,逐步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逐渐被同行和学校领导认可。
一、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基点之一――校长领导风格
许多调查研究已经证实,校长对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利思伍德(L.Ieithwood)和贾帝齐(D.Jantizi),对校长的领导风格划分出四种类型。
第一种风格,其特色是瞄准人际关系,即通过构建能够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实现真正合作的“风土”,来谋求改善学校工作效率的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校长认为,这种合作关系对于全校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且这也是学校完成更多工作的必要的基础。
第二种风格,把焦点置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其发展上。具有这种风格的校长,把学生的成就与发展本身作为领导行为的目标,为此采取多样的手段。
第三种风格,推崇以课程为焦点的行为模式。具有这种风格的校长,为了确保有效的课程教学,致力于开发和提高教职员的能力。
第四种风格,专注于学校日常的运作和基础管理行为。具有这种风格的校长,重视在经费预算、日常事务、人事管理、对外事务上发挥领导作用,而在教学法、课程决策之类的工作上不会太花费时间。[2]
对照领导风格分类,S小学第一任校长可以算是具有第二种风格的领导者,他有独特的办学思想、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管理风格。在他的领导下,学校拥有明确的设想与目标,他的价值观影响并促成学校建立了“课内、课外一起抓,建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将来的发展,让教师拥有一定的权利分享,这成为教师发展的主要支持源。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支持,相互之间更加依赖、欣赏、支持,这使校长本人已经不是个人的代表,而变成了学校文化的象征。
二、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基点之二――学校氛围
一个学校的学校氛围与学校的管理方式有关,Halpin, A.W.和Croft, D.B.将学校氛围分为四类:开放型、忙碌型、松散型、封闭型。[3]民主、自由、宽松、积极、上进的学校氛围能够使教师彼此更加亲密、相互更加尊重,交流更加频繁,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形成积极、开放、合作的学校文化。
S小学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学校氛围,学校领导支持和鼓励教师发展,尊重教师及其工作,关注教师对工作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学校民主管理所培育的学校氛围,成为教师发展的精神引导力量,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教师之间同伴互助,懂得互相支持,愿意彼此分享、鼓励,教师队伍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另外,学校注重学习风气的培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办学理念通过学风的塑造得到践行。这样,校长、教师、学生拥有共同的信念,这些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忙忙碌碌的工作氛围中,S小学教师之间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学校里“人气很旺”。“我觉得我们学校更像一个生产队,每个人都在挣工分,校长自己也在挣工分,他比我们多了个哨子,到时间就吹,”胡老师这样评价。
三、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基点之三――专业团队
当教师跨过适应期后,获得专业团队认可是教师发展的激励因素之一。这个团队可以是学校里的年级组、教研组,可以是教师之间非正式的合作团体,可以是学校里的决策机构(如校委会),还可以是校外的专业组织(如小学语文学会、小学数学学会)。这些组织给教师提供了许多机会,如出任领导,同行合作,提供服务和支持,给予认可、鼓励,等等。
任何组织给予教师的机会、奖励和支持,实质上是一种组织期待。教师喜欢在这些组织中开展活动和合作,这会激发教师间的良性互动和竞争。当年级组教师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教师们参加校际研修,互相听课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经验中获得新的认识,并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处在一个必要而难得的知识更新的过程之中。
S小学一直积极争取各种机会举办专业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观摩,要求教师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交流。对每一次专业比赛,学校都成立专门小组,帮助教师设计、演练,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学校对教师积极的价值观的引导,也使教师们乐于参加各种活动,逐渐形成一支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专业团队;而专业团队对教师的期待,又成为学校文化中激励教师发展的重要因素。胡老师切身的感受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来源于校内的信任和支持,又来源于校外的交流和合作。
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基点之四――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既可能激励一个教师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也可能削减一个教师的斗志,使其保守退缩。对关键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对自己专业结构合理性、适应性的评价及相关决策,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感悟。同时,关键事件也给教师创造了一些选择和改变的机会,它能够引发教师深刻的自我反思,使其反观自己的专业结构,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优化专业结构的策略,以求更快的优化专业发展。据胡老师说,对他的专业发展起到激励作用的关键因素和事件大致有四方面。
第一,发展时机。新建学校虽然条件艰苦,但也蕴涵着许多发展机会。他赢得了发展机会,搭建了自己专业发展的平台。如教学竞赛、外出观摩、学术交流等。
第二,文化身份。学校建设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学校的发展与他个人的发展没有冲突,胡老师是以一个文化创建者的身份,主动地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他坚持把自己的教育理想统一在学校办学理念之中。实际上,胡教师对学校的高度负责,也是对自己的高度负责,个人与学校是完全统一的。所以,他在精神上是非常幸福的。
第三,“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办。学校曾经把“第二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途径,当胡老师一边研究课堂教学,一边探索“第二课堂”时,“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就成为他充实专业知识、改造专业结构、提高业务素质与能力、提升专业理想、接受新教育思想的重要契机。
第四,学生成长。一个教师最大的关注是学生的发展。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回报,这让教师体验了“我有多大力量”,增强了专业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零的故事”让胡老师发现了专业发展的缺陷;学生的变化使胡老师体会到做教师的意义和快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给其专业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教师要从关键事件中得到发展,仅有关键事件本身还是不够的。关键事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具备潜在的意义,但教师自身还必须有一个深刻反思和调整,即对自己已有专业结构的反观、对未来专业结构的思考、在现有条件下调整或重建专业结构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学校文化的这些基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它们代表着学校文化的不同方面。校长的办学理念、领导风格是校长文化的主要标志;教师之间互相依赖与彼此欣赏、充分支持与互相合作,所形成的是教师文化;学生的学风、活动反映的是学生文化……学校文化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影响着教师对教育的内在信念、对学生的态度、对教学的价值取向。胡老师正是借助学校发展时机,搭建专业发展平台,不断地思考面临的问题,主动探求专业发展新的途径,成为学校“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研有成果”的骨干教师。当然,S小学对胡老师的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学校面临的很多发展危机,同样也是教师发展的障碍,需要教师在自身学校化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应对。
“教师的学校化”是教师对学校文化的适应过程,如果说初任教师的学校化是适应学校文化、并与之互动的初始阶段,即“被动学校化”,那么,骨干教师对学校文化的适应就多了选择性,多了主动性,甚至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和改造的主体,其学校化就是“主动学校化”,即教师与学校文化互动的深化阶段。
参考文献:
[1]蔡方,王丽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1-3.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学校高速有效运行的关键。为此,我提出了“团结协作,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实施“扁平式”管理,让每个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在区内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您认为如何践行“团结协作,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
践行“团结协作,科学民主”管理理念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集体。为此,我校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政治理论学习,实行民主集中制。在领导班子建设上,作为校长首先对自身的要求非常严格,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风民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事业心强,有改革创新精神。现在的第四十七中学领导班子空前的团结、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为了能让学校的管理实实在在地走上制度化轨道,我们首先将学校各种例会的召开制度化、常规化,包括校长办公会、行政会、教代会、年级班子例会等。校级领导班子例会制度,让班子成员能够畅所欲言,加强了工作的沟通、思想沟通,避免了工作上的扯皮、误解,也使各位副校长的分管工作之间相互配合更加默契;集体领导决策机制的实行,使每个校长都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交流不同的看法,集思广益、统一思想,最后达成共识。其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征求教师代表的意见,教代会通过后方可执行。这种集体领导、团队决策、教代会监督的做法更加民主、更加科学,减少了在重大决策上的失误。
您刚才提到“实施‘扁平式’管理,让每个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为什么提出“扁平式”管理?如何实现?
随着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年级组的规模也不断增大,过去管理方式存在的很多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年级组组长的负担过重;二是领导的工作重心太高,对年级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同时负责年级的领导干部的管理目标不明确,工作时常出现推诿现象,另外管理的中间环节太多,易产生误会,不利于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三是责、权、利不清,年级组组长对年级教师的约束力不够,不利于调动领导干部、年级组组长、年级教师的积极性。为了强化对年级的管理,2006年我们开始在年级大力推行“扁平式”管理,也就是分层管理的做法,基本做法就是分层聘任,校长聘年级负责人,年级负责人聘年级主任,由年级班子对年级各科教师进行聘任,赋予他们一定的职责和权力,并进行定期考核,这个管理模式的运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是学校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发展的关键。2007年学校又在几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一是强化了年级主管领导的责任。二是强化了年级班子的例会制度,要求年级班子一周有一次例会,研究年级的工作、沟通情况。三是强化年级班子对决策的“执行力”,要求年级班子对校行政的各项决策,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并在落实环节上狠下工夫。实现了三年一盘棋(高一是基础,要夯实基础,和谐发展;高二是关键,要凸显优势,自我发展;高三是决战,要超越目标,跨越发展)的新理念。目前三个年级纪律稳定,学习气氛浓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管理也各具特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出现了比学赶帮、相互促进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气象。
近年来,学校取得很多的成绩,这一方面离不开学校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请您谈一谈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名师团队方面的做法。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单纯靠培训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培训和行动相结合,为此,我们提出“行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战略。通过行动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个名师团队。
教师的专业品质高,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抓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师德建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师德教育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学校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广泛开展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各类捐资助学活动,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教活动,并把评教结果作为教师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同时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品质的提升。
在教科研方面,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制定了学校教育科研三年规划,提出对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并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课题论文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制定了《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案》。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9年下半年至今,有3篇教师论文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论文,33篇教师论文被评为市级优秀论文,7位教师的文章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在“十二五”课题申报中,我校申报的两个课题,一项被批准为国家级课题,一项被批准为市级立项课题。通过科研引领,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1)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比较重视英语教学工作,能按《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开设英语课,挤占英语课的现象有所改观。径河小学、荷包湖小学、走马岭小学、金口小学、三店学校、吴一小、吴二小、吴三小和吴四小等学校还设置了英语早自习,增加了学生在一周内接触英语的时间和机会。
(2)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整体上有所提高,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步喜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区、片教研活动中,老师们说课、作课、议课的水平有较大提高,参加市“三优”评比活动,我区教师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获小学英语教师论文、案例评比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
(3)片英语教研活动初显成效。论文百事通特别是金银湖、吴慈、荷辛和径河等片英语教研活动开展扎实、内容丰富,基本解决了英语教师常规教研活动无法保证的问题。
2、主要问题与不足
(1)大部分学校未设置了英语早自习,课时之间间隔过长,违背了记忆规律,影响了教学效果。
(2)英语教师教学负担仍然过重,极大地影响了全区教学质量。除吴家山地区外,其他学校老师一般每人担任四、五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有的学校全校四个年级的英语课由一个教师担任。繁重的工作负担使得这些英语老师疲于应付,无暇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抽不出时间参加市、区组织的培训和教研活动。
(3)英语教师之间教学能力、知识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部分教师专业底子太薄,不能胜任英语教学,导致全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极不平衡。
二、本学年工作目标
教学常规落实到位;片、校教研活动有序有效;骨干引领作用明显;教师素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切实加强片、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从组织形式上给教研工作的开展以保证。有两位英语教师的小学应单独成立英语教研(备课)组,只有一位英语教师的学校教师除了参加片教研活动外还可参加帮扶联系校的集体备课活动。一、二、三、四小英语教研组开学初应将集体备课的安排通知相关学校。
2、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人员、活动目标。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周教学内容(或周主要教学内容)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方式采取“预测性研讨和反思性研讨”的滚动推进。
(2)各片、校英语教研组要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根据片、本校实际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参,提高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案的能力。继续开展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的教学研究,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研究如何落实“常规课”的每个教学环节,怎样培优补差、防止分化等问题。
3、加大教学质量过程管理的力度,规范阶段目标检测、关注阶段质量的形成,认真做好阶段测试和质量分析工作。此项工作虽强调多次,但大部分学校仍不重视。本学年再次强调教研室的要求:(1)检测按时,信度高;(2)数据比较分析、归因分析及时,相关资料保存好。请各校教研组长务必担起此责,及时把质量分析上传给教研室。超级秘书网
4、切实抓好教师岗位自培工作,真正落实教师的专业知识学习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各学校英语教师制定出本年度的专业知识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并做好学习笔记。每月下旬教研组长检查教师读书笔记,对没有按计划学习的人要提出批评。
(2)教研室拟定以下三项为我区小学英语教师常规学习的内容:
1)听教材录音,看录像,跟读、模仿。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2)《初中英语语法大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东西湖教科研网小学英语板块《英语学习》栏中的内容。
5、抓好毕业班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六年级的英语任课教师要制定好毕业班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应尽早考虑复习备考工作。深入研究阶段目标检测题、期末调考题和毕业会考题,把考试的标高、题型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切实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每节课给学生布置一道综合题(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尊敬的林中教职员工:
值此林头中学市“示范完中”揭牌仪式之际,我谨代表含山县县委县政府,对林头中学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市教育局多年来对林头中学的关心支持衷心的感谢!对省市各示范中学多年来对林头中学的无私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对社会各界多年来对林头中学广泛关注表示由衷的敬意!
林头中学在以韦斌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近几年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由原来不足千人的普通乡村中学发展成为今天占地4.9万平方米,拥有45个教学班级,3000多名在校生的远近闻名的完中。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馆和理化生实验室。学校布局合理、环境幽雅、管理规范、学风浓厚、教风纯正、高中考成绩骄人,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着实来之不易。
林头中学教研气氛浓厚。教师论文已有近百篇发表在《语文月刊》等国家或省级杂志上,有数百篇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级各类奖励,一个市级课题,三个县级课题已经立项。在含山县的优质课评比及教学大奖赛中,林中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学科多人次获得一等奖。
林中创办几十年来,培养了近万名莘莘学子,从各级领导到科技英才,从人民公务员到普通劳动者,他们成为建设含山、建设巢湖、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才!对林头中学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同志们、朋友们:
艰辛创业三十载,而今迈步从头越。林头中学如今已站在“示范完中”这一新的高度。但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他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应该向省市各示范中学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吸取有益的管理经验。在此,我提出一些个人希望:
1、继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崇高的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教师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使林中成为风气正、形象好、文明程度高的示范学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2、大力提高教师素质。林头中学应着眼于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抓好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要加大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力度,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研层次和水平。
3、进一步凸现特色教学。作为农村完中,确定面向全体学生,“四轮驱动”的办学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学校要进一步强化措施,确定目标,使办学特色更加明显,成效更加显著。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假设性、近似性和完整性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研究离不开教学进程结构。教学进程结构是指教学活动进程的一定结构方式,它是由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排列规律组合形成的,能反映一定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下面我就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阐述如下:
一、建立统一的电子备课模板,实现教师备课网络化
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制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备课模板并共享,形成二十八中统一的备课平台,规范教师电脑备课。现在我校文化课教师全部采用电脑备课,而且并入校园网和互联网,实现了网络备课。为了进一步推动电脑网上备课,学校每年组织电脑备课评比、优秀课件评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学电脑和用电脑备课的热情,提高了电脑网络备课的技能。2006年在全市优质课比赛中我校荣获了3个学科一等奖。
二、建立完备的校园网络资源库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我们把多媒体教参、课件、录像带、VCD等资料转到服务器中,建立课件库、素材库、题库等,为老师调用。同时,利用课件、教案上传功能,让教师上传自己的优秀课件、教案,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形成良性发展。此外,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优秀课件,丰富教学资源。校园资源库的建设,为实现网络教学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丰实的信息资源。[1]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追求课堂教学信息化
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点,因此我校老师无论是平日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讲授公开课、比赛课,大都自觉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校还通过举行“每人一堂达标课”、多媒体教学优质课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电脑网络的作用,探索构建信息化课堂,加大了课堂密度和信息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近几年,我校连续参加了中职院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比赛,我校教师展示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公开课,受到与会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四、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
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保障。我校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采取先易后难,先个别后全体,先教师后学生的办法,层层推进,梯级培训。两年来,学校结合教师校本培训,对教师开展多媒体技术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边使用边学习,我们组织举办了全体教师参加的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培训、个人网页制作培训、flas培训等。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第三阶段校本培训,让教师学习制作较为复杂的课件和利用网络教学,使老师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以提高。在2007年河北省中小学多媒体、网络课件评选活动,10位老师的作品制作精美实用,被推荐报省参评。三年来,先后有20多名教师论文在市、省、国家级论文评比中获奖。[3]
五、强化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
为了强化多媒体教育资源的使用,制定学校现代化教育资源管理制度,建好并发挥学校网站和资源库的作用;做好学科教案、课件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共享工作,真正实现网上资源共享;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教育宽带网等网络资源,把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先进经验、优秀课例通过网上互相交流,并与有关学校联网互动,做到资源共享;加强图书室和阅览室管理,上好阅读课,探索网上阅读和借阅的新方法;加强学校网页建设,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充实完善学校网站,加强信息交流,拓展教育时空;每学期各教研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好一节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课,总结他们的教科研经验;每学年举办一次优秀课件制作及论文评选活动,组织多种类型的教学比赛,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教师的自觉。[4]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大大提高了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闰志明,王世纯,孔祥伟.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扩散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