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学德育原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历史背景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大多数篇目都涉及所谓“历史背景”。而以“历史背景”之昏昏,就无法达于课文内容之昭昭。就拿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大都反映难懂。鲁迅先生的文章多为时而作,有感而发,内中蕴涵着他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鲁迅当时处在下,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不能够直接表达。加上学生的年龄、经历、思想水平、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有关史实不甚了了,加大了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史实,弄清楚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写作意图。
二、课文当中涉及成语、典故、历史人物
中学课文里,有许多涉及历史典故。教学中,要言不烦地讲讲这些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风趣开心,让学生在风趣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积累写作素材。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仅一百多字的词就用了五个典故。五个典故五个历史人物五个历史事件,每个典故的运用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是词人的托古喻今,抒情言志,都写得凝练形象,情酣意深,能发人深省。岳珂在《程史:稼轩词》中说此词“微觉用事多”,整首词由五个典故构成似乎是太多了,但词人要反映复杂的事和思想感情,而且是带有启发性、警告性的,又不能讲得太肯定,只有用典是最好的方法。假如不向学生介绍辛弃疾当时的处境,北宋的形势,不解释典故的由来,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文言部分
有一些课文的出处本身就属于《史》部,有许多课文,其出处就在于古文献中的《史》部,《史》部皆史。《左传》《国语》《战国策》既是历史著述,又是古代文学作品,人称“历史散文”。《史记》熔史、文于一炉,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如有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选自《后汉书》的《强项令》,选自《史记》的《细柳营》选自《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讲授文言文,重点在字、词、句与文言文的语法。但,如果教学仅限于此,不结合字、词、句、篇适当讲解有关史实典章,学生就无法真正弄懂课文,仅只能就字论字,达不到“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教学目的”。
四、文言文中一些字、词的古今义的差别,就是语言、文字自身演变的历史
中学教材中所说的古诗文,起自春秋,终至近代,前两千八百年,时代可谓久远了。选入教材的诗文近百篇,材料也比较丰富。如果从古代语文自身发展的角度,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语言现象,探索发展规律,对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语言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否则就会古今不分,望文生义。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五、同一体裁的古文篇目都是按古及今的历史脉络编排语文课本中的古文部分,除诗歌外,都是按古及今的脉络编排,先秦两汉,再到魏晋南北朝,依次以降,一直到晚清。
另外,即使在同一朝代,结合作品比较而作串联性介绍,也可看出文学体裁的发展概况。
课文中的历史因素很多,但由于学生识记历史的程度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这许多历史因素熟视无睹,避而不谈,不仅造成了学生因缺乏起码历史知识而导致知识结构畸形症,也由于摒弃历史因素于语文知识外,致使学生无法更深入更完整地掌握有关课文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当务之急,是必须重视历史因素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历史因素的教学?
首先,学校、学生应正确对待历史教学,这两年历史与政治科合为综合科,成为中考科目,但仍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农村中学,没有专业的历史教师,常常是语文教师代替,而且开不够《大纲》规定的课时,不少教师认为九年级再背历史还来得及,历史课的教学也就随随便便。解决的办法是平等对待各个科目,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配备合格的历史教师,向学生宣传历史的重要性。“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历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与语文教师默契配合。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迁。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把古典诗歌引入中学历史教学。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其次,根据课文里的历史因素,让学生在授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或教师补充历史史料,帮助学生预习。语文课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就经常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但知识讲得太多,训练太少,长此以往,又会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忽略了这些知识性问题,学生理解课文就会遇到障碍。如何妥善处理讲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读写训练这二者的关系,就成为语文课上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预习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材料,可让学生上网查阅,也可根据需要,印发给学生或通过课件展示。
第三,教师应广泛利用存在于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因素,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授,教科书中的历史因素是不与历史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师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条件具备后,学生通过正常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的途径而使历史知识得以充实完善,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讲解,但也要有所侧重,不能因重视历史因素的介绍,而忽略课文的重点。第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听、说、读、写中增进知识。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是用来认识世界感受万物的,单凭课堂教学,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就会有失偏颇,认识的不足也会造成课文理解的失误。这就得从课外摄取知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他们观察事物、评价事物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56-02
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相融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努力培养出身心素质健全和拥有创造性才能的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特殊的年龄发展阶段所独具的身心发展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重视学生先天性的个体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一 素质教育观下语文教学期待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每个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并非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同的智能、相同的兴趣。语文教师要正确、科学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在组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不必采用相同的方式。如果语文教师能够采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与互动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加德纳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卓越能力,语言是使别人信服其行动过程的一种能力。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这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的能力。学生生活在优越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说话训练,无形中提高说话的逻辑性,提高其辩论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与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智能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必要保证。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语言智能对学生的重要性,在以听讲为主的课堂上,不仅忽视了让学生“说话”这种必备的技能,而且没有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听讲的技巧,使学生不愿意参与学习,进而造成了教学的失败。
二 如何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
1.创设一个语文的学习环境
语文教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地参观与饱含激情的朗读等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教师通过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可以为学生树立有效倾听的榜样,起到鼓励学生倾听的作用。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应该掌握的最为重要的四个基础技能。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倾听习惯。倾听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教师教授的重点知识,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添学生的活力,使其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能够保持心情的愉悦,享受学习,并能够主动快乐地学习。通过了解伟人的生平,学生可以反观自己,寻找自己与伟人相似的品质,弥补自己的不足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另外,语文教师在每次讲完课后,可以采用提问或者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为每个同学提供发言、辩论、阅读与写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在课下通过阅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来提高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其语言智能。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应该打破以往固定的班级教学模式,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来接触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开展班级讨论、角色扮演和访谈等形式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使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与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在课堂讨论当中,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把握讨论的大方向,重视学生讨论的自发性与灵活性,确保学生之间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教师应该在课堂讨论之初明确讨论目的,提出学生参与讨论的要求与标准。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并控制学生发言的时间,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积极参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整个讨论中,确保讨论围绕着一个主题,指出学生离题的言论并指导其发言要回归主题。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与评价。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为了演好角色,就需要对课文进行精细阅读与记忆。只有在真正了解了课文主旨与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将人物演得逼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中,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更能使学生的多种智能得到开发,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 结束语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健康发展,使广大受教育者在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收获自信。
[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104-06
一般意义上的生命伦理学或者说通常人们所理解的生命伦理学,是与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相关联的“应用伦理学”。然而,如果着眼于生命伦理学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展现的伦理世界观的重大变革来看,生命伦理学无疑代表了对一种新型伦理形态进行理论反思或问题诊治的伦理学理论形态或道德哲学形态——究其根本,则涉及一个内涵生命科学、医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之生态文化系统,且作为这样一种生态文化系统而担负着重整人类伦理生活形态的医疗实践运动之重任。因此,以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理念回应现代医疗技术在医疗实践中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并从原则-理论、问题-难题、政策-实践三大向度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和解释框架,无疑是中国语境的生命伦理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无疑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学术谋划。于此,一种先行的“问题域”还原乃成为某种不可或缺的预备性探索方案。
一、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文化、原则与难题治理
生命伦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即打上了深刻的西方中心论印记。因此,有必要从“问题域”的界划及其还原人手,切近生命伦理学的中国语境。
这里所说的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就是对问题所由以产生的“条件”或“境域”的判析,它们为设计具体问题及其解题路径(包括价值评判)提供背景支援、问题方式、思维取向和价值标准。中国生命伦理学在“问题域”之基本架构或问题取向上呈现出日益清晰的三大层次分别。
第一,“以文化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它界定生的问题、死的问题、生命质量问题以及个体生命强化或大众生命健康的基本方式,是由作为“文化”的医学现象出发,界划出其特殊统一性和特殊差异性之分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在一种历史的甚至本土知识学的文化境遇中,产生生命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说,人们必然注意到基督教生命伦理学与儒家生命伦理学在文化根源上的“差异”及其“融合”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看,生命伦理学一词尽管“晚出”,但作为广义的生命伦理现象实际上早已根植于人类文化中最为古老的生命经验与医学道德传统之中。以文化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旨在打通人文价值世界与医疗科技世界。其在中国语境中的构型或展现亟待从一种文化的和语境的视阈进行“问题域”的历史还原,以反思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历史文化乡土”或“生活意义根基”。
第二,“以原则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作为针对融合人类价值体系与现代生命科学和技术(包括日新月异的现代医疗技术)之变革的新的交叉领域,必须在面对现代医生一医院体系的专业化发展和现代技术对医疗系统的座架化统治中寻求一种可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以规范、指导、约束或诠释人们在生物医学研究(包括人体试验)、医疗技术运用和医疗卫生实践活动中的正当行为并为其提供伦理理据。毫无疑问,建构一种以普遍共识为基础的生命伦理学的“原则系统”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在此原则进路中,生命伦理学经历了从致力于某种稳定而统一的道德权威的原则进路(例如生命伦理学的“四原则”)到某种宽容而自由的道德程序的原则进路(如允许原则的提出)的发展演变。以原则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往往搁置具体内容上的道德争议,重点聚焦于一种程序合理性的价值共识。其在中国价值理念上的挑战乃是从一种形式的和程序的视阈进行问题域的逻辑还原,以思考中国生命伦理学如何应对(或提供)生命伦理的“普遍原则(甚至是国际伦理形式)”或“抽象立法”。
第三,“以难题治理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作为一门始终保持对“生命伦理事件”有着高度敏感性的学科领域,其问题域的直接发源是由高新生命技术的进步(包括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伦理难题和法律难题。以“现代医疗技术”为例,它作为人的“医疗技术行为”,在生殖干预、生命维持、人体强化等医疗技术进步中,将医疗技术变革与生命伦理突破以一种亘古未见的方式相互紧密关联起来了,凸显了技术干预所进入的“从生到死”的生命之过程以及“从身体到心灵”的生命之体系。从而在实践上给医疗抉择带来了各种各样棘手的伦理难题和法律难题。在此难题治理的进路中,生命伦理学强调在“文化历史语境”与“普遍伦理原则”之间进行裁量,从一种实践智慧和道德决疑的视阈进行“问题域”的实践还原,来探索治理各种生命伦理学难题的“途中道德”和“实践伦理”。从这一意义上看,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取向,尤其是生命伦理学的中国难题及其治理的实践论域,亟须从实践还原的意义上获得问题域的清晰界划。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的基本层次。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这三个层面对西方生命伦理学同样适用,但是我们这里并不打算展开针对“西方生命伦理学”(或者“国际”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毫无疑问,以“问题域”还原作为方法论契机,对国际生命伦理学(特别是其中的“西方经验”)进行删繁就简之梳理,将会使我们简捷明了地看到西方生命伦理学在其文化路向、原则进路和问题取向上的话语布展与价值诉求。比如在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上,人们至少勘测到西方基督教传统的生命伦理学与启蒙现代性的俗世人道主义生命伦理学两大问题论域的交汇重叠与内在紧张;同样,人们也注意到西方生命伦理学在不同“问题域”取向上的多样性或异质性。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仅限于指证由“西方话语”主导的国际生命伦理学在文化路向、原则进路和问题取向上的显著特征,必然投射并实际影响到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话语谋划。
因此,“问题域还原”对我们而言具有了双重意义。其一,它凸显了生命伦理学的中国语境问题。如果中国生命伦理学尚不能自觉地以一种“问题域还原”的视野从西方话语之“影响的焦虑”中摆脱出来,它就不可能真实地回归并面向生命伦理的中国语境和中国问题。其二,它展开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谋划。虽然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语境谋划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话语的深度影响,但它在“问题域”上呈现出来的某种日益显明的还原趋势则不可不察,如若简要概括之,便是:(1)由“历史还原”展现其文化路向;(2)由“逻辑还原”凸显其原则进路;(3)由“实践还原”揭示其难题取向。
二、问题域的非连续性: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
如果从“问题域还原”的视角审查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范式,我们就会看到:由于以不同的还原策略面向生命伦理问题,人们不可避免地遭遇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
一般说来,生命伦理学的不同形式都有自己的传统和思想流派渊源,即使是在同一种类型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亦有明显的传统和流派上的分殊。比如,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存在儒家、道家、佛家之间的差异。不可否认,推动生命伦理学认知的一个关键动力是这些传统和流派的互竞互争。当人们考察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话语陈述是否推进认知发展时,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参照系乃是:在将一种生命伦理学的论述与其竞争的传统和自身的传统进行比较时,勘定该生命伦理学论述的解释力和理论成就。这里所说的“一般性话语”通常由“历史还原”展现的文化路向和“逻辑还原”凸显的原则进路构成,这两者之间构成了两种断裂的理论抽象:前者着眼于一种地方性文化知识;后者着眼于一种普世性原则诉求。而“具体项目”通常由“实践还原”揭示的“难题治理”之课题构成。尽管一般性话语通常诉诸公共论辩,且可能有益于具体项目的难题治理,但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并非某种直接的线性连接,其非连续性使得“问题域还原”产生了某种界划“理论分析”与“难题治理”的异质性分域之功能。从这一意义上看,“问题域”的非连续性表明:“一般性话语”的理论诠释与“具体项目”的难题治理并非某种漂浮在“云端中”的概念工具,它们只有在回归中国医疗实践和医疗生活之现实的意义上才构成中国生命伦理学在文化路向、原则进路和难题治理诸方面的“问题域还原”。因此,由“一般性话语”与“具体项目”之两翼出发,我们指证中国生命伦理学亟须进行“问题域还原”的三种认知旨趣。
(一)“一般性话语”分析旨在辨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
中国内地生命伦理学自1979年以来,“一般性话语”的陈述和分布基本上是以“原则进路”为主、借鉴西方生命伦理学的认知范式,存在着以“原则进路”遮蔽“文化路向”的片面倾向。例如,学者们注意到,从1997年至今,大陆生命伦理学进入了“体制化”和“法规化”阶段,更多的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或医学伦理委员会建立了起来,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制订符合生命伦理的政策和法规上。因而存在着以“原则进路”化约或者混同“文化路向”的倾向。这一片面激起了另一反向运动。近几年港台和海外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注意到从“文化路向”寻找生命伦理学中国化的启示,有所谓“儒家生命伦理学”、“道家生命伦理学”、“基督教生命伦理学”等学术探索和有益尝试。然而,其中隐含着的以“文化路向”庖代“原则进路”的片面性亦不可不察。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性话语”分析只有从“问题域还原”的层面上,才能辨识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的各自问题范围及其功能边界。从问题域还原的视野看,“一般性话语”的核心是观点、理论、思想传统及其流派的多维性和相互竞争性。因此,有必要审查、检验和分析从文化历史语境而来的各种理论预设、意识形态前提、文化信念和价值观内容,并将之与全球化、高技术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普遍立法原则进行比较,以匡清不同理论范式的生命伦理学认知的相对独立性。因此,从宏观视野上基于对伦理文化传统和现代性规范体系的领域界划,分析现代性医疗一技术现象和医疗生命现象在医疗实践中带来的伦理歧见和道德论辩,就必须注意到“以文化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与“以原则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在“一般性话语”之类型学上的层次区分。如果不避简化之嫌,该层次区分可以描述为:前者诉诸文化的认同原理,其话语核心落实到“伦理普遍性”;后者诉诸立法原则,其话语核心落实到“法律规范性”。
一般说来,“伦理普遍性”与“法律规范性”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伦理是在“文化认同原理”和“价值普遍性承诺”的论辩、反思和批判的意义上为规范体系的应用(特别是立法实践)提供应然性之评判、正当性之理据和善的目标参照,它在“活得好”与“做得好”两个方面关涉权利、义务和责任问题,并将之融合到道德论辩和法理依据的分析之中,为规范诉求的解决,特别是立法实践提供原理支持、原则辩护和价值引导;法律则是通过强制性的规范体系——包括立法、判例和针对案例的司法解释,体现伦理的价值、原理、原则和规范,它在强制性规范或判例的“适用”层面以不容争辩的形式关涉权利、义务和责任。
如果说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性话语”在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两方面关涉“伦理”与“法律”,那么避免二者之间的“层次混淆”和“层次化约”便成为中国生命伦理学语境重构的必然抉择。此乃我们所主张的“一般性话语”分析的认知旨趣之所在。
(二)“具体项目”治理旨在诉诸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实践智慧
“问题域还原”假设了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是一个两级互动的过程,即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语境梳理不仅要考察其中的各种一般性话语及其前提预设,还要考察随着具体的医疗技术实践或医疗卫生行为而展开的伦理难题和法律难题。这是“以难题治理”为问题取向的生命伦理学面向“具体项目”之治理,以寻求实践智慧的解决之道的一种认知旨趣。
我们注意到,对生命伦理学的“具体项目”的关注正在日益成为中国内地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焦点或热点,特别是生物伦理领域的公共道德论辩亟须在医疗政策和医疗法律层面寻求解决之道的情况,使得“具体项目”治理成为嵌入中国生命伦理学之“问题域”且对之进行实践还原的重要契机。然而,“具体项目治理”作为“以难题治理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旨趣,虽然与“一般性话语”分析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处于非连续性断裂的认知关联中,但如若没有卓有成效的“一般性话语”分析的支援,“具体项目”治理便不可能获得一种与“中国生命伦理学”之理念相匹配的“实践智慧”。
从21世纪现代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领域的最新进展所激起的“具体项目”作为难题治理所牵涉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看,人们确乎捕捉到了一种“伦理之复兴”的世纪征候。“具体项目”针对两大类难题亦愈来愈引人注目,此即伦理难题与法律难题:所谓伦理难题,是指同一种行为的价值选择无法满足两种或多种互相冲突之伦理价值评价的二难处境,在这种处境中,无论行为人选择何种价值都会受到其他价值持有者的指责;所谓法律难题,是指人们在寻求一种“伦理中立”的法律解释和立法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支持与反对都有法律依据的情况②。尽管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为生命伦理学的难题治理找到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但以“具体项目”为重点对经验性难题进行抽象描述则有助于管窥中国生命伦理学在一种“问题域”的实践还原中所指引的“实践智慧”诉求。以现代医疗技术面临的生命伦理学难题为例,我们指证如下四类“具体项目”难题。
(1)伦理与伦理之间的冲突,即在一种伦理体系中得到允许的行为,在另一种伦理体系中可能是被禁止的。比如,基因治疗技术在世俗人道主义伦理中得到允许,但在基督教伦理中是被禁止的。此类难题治理的重点是探寻一种符合实践智慧的价值选择机制,以便“”。
(2)道德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即同一种医疗行为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道德辩护理由。比如,在知情同意问题上,有时存在相互冲突的道德理由都有理的情况。这类难题治理的重点是诉诸体现实践智慧的道德选择的价值程序,即在一种价值选择程序中化解道德问的冲突。
(3)伦理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这主要表现为单位人的组织伦理与个人道德良知之间的冲突。比如,医院为了非治疗目的要求医生使用现代技术,而医生认为这会导致技术滥用或过度医疗。解决此类难题的实践智慧是通过区分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的界限来寻找合适的伦理调节机制。
(4)伦理与法律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现有伦理上的析理无法为法律上的适用提供依据,而现有法律规范或解释又无法体现伦理的价值、原则和道德理由,于是出现了伦理失灵和法律失灵的情况;又或者,伦理上的支持和反对都符合法律解释原则,而法律上的支持和反对都有强有力的伦理上的支持。比较典型的伦理一法律难题有:现代医疗技术的市场准入问题,如伦理与法律在医疗技术的市场准入问题上不能形成相互支持而是彼此扦格的情况;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的人权保护问题,比如针对人体试验、安乐死、器官移植等问题出现的人权伦理难题;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的平等健康权问题,即在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医疗资源有限性与人的生命健康权的权利平等性之间产生了如何分配稀缺医疗资源的伦理一法律难题;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的医患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生命伦理语境下,由于现代医疗技术所具有的高科技性、高风险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运用结果的难预见性,医患伦理~法律纠纷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现代精神疾病诊疗的伦理一法律问题,例如,精神病学的特殊角色冲突及可能发生诊治权的滥用和异化,精神病人强制住院、强制治疗等问题上的伦理一法律干预路径和制度建设等。解决此类伦理一法律扦格的生命伦理难题的实践智慧,是通过两种规范体系(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对勘与互释,以一种体现“途中道德”的临时法典,通向伦理一法律彼此贯通之“中道”。
(三)“具体项目”与“一般性话语”之关联旨在展现生命伦理学的双层伦理路线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进展中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以难题治理为取向的具体生命伦理学项目与以一般性话语为取向的生命伦理学论述之间存在着难于沟通的扦格。以至于人们很易于发现,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面临两大挑战:其一,原则进路或者文化路向的生命伦理学在一般性话语讨论中,如何才能真实地面向或者进入现实的生命伦理学难题之解决;其二,生命伦理学的具体项目治理,如何才能认真地看待、评估和体现“一般性话语”的重要意义。这两大挑战的矛头直接指向在“微观一宏观”之沟通的问题域中处于生命伦理学实践层次上的策略性筹划与处于历史或逻辑层次上的解释性架构之间的非连续性关联。从“具体”到“一般”的沟通路径看,存在两种类型的关联路线:其一,具体难题治理,在一般性话语的解释性框架上引发了针对“原则”的质疑,但尚未触及其中的“文化信念”;其二,具体难题治理,在一般性话语的解释性框架上不仅引发了针对“原则”的质疑,而且还有可能动摇其中的“文化信念”。
这两种路线的区分,其基本认知旨趣是依据“具体项目”在治理生命伦理学难题时所涉及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所涉及一般性话语的“深浅”程度,进行问题域的勘定。它展现了生命伦理学的伦理分层的“断裂带”,即第一层次伦理与第二层次伦理的分层。所谓第一层次伦理,是居于核心层的实质伦理,又可称之为“一线伦理”。由棘手的具体项目难题所引发的生命伦理学文化取向上的变革和原则进路上的重构往往会导致更为深层的第一层次的伦理问题。所谓第二层次伦理,是指居于非核心层的程序伦理,又可称之为“二线伦理”。在人们不动摇“文化信念”的前提下,由具体项目难题所引发的对生命伦理学原则进路的反复裁量会导致第二层次的伦理问题。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52―01
一、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1.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会听,就是在听的过程中,要学会抓主要信息,尽量做到少动笔,听后能对重点进行概括。如果有的学生在这方面属于弱势智力领域,那么,除了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外,多元智能理论更主张从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入手,引导学生迁移到自己的弱势智力领域中。
如一些古代优秀诗词,被作曲家谱成曲子,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改编自诗经名篇《蒹葭》的《在水一方》等,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不知不觉已经记住了歌词。没有谱曲的,干脆就让学生以熟悉的曲调或现编曲调唱出来。这样一来,听歌唱歌兴趣盎然、背诵诗词当然水到渠成了。再如,古代几个别名居士的文人,也可以编成顺口溜帮助记忆:“李白爱青莲,清照号易安,苏轼住东坡,居易居香山,松龄号柳泉,欧阳六一欢。”
2. 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新课标的一条具体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写起来头头是道,说起来张口结舌的学生。那么,我们应尝试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进行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境,多方面锻炼学生的会话能力。如打电话、采访、当导游等多种活动和批评、祝贺、借物等各种情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提高。
3. 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现代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提炼文章的中心,领会作者的思想,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在寓意,根据字面的意思猜测文章的情节发展等等。这些能力,就需要用到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逻辑智能。
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逻辑智能,老师就需要设计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问题,步步引导,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帮助学生寻找文章的内在逻辑。
例如,《背影》一文,学生初读并不能理解作者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或许还觉得父亲的确有点“迂”,我就抓住父亲短短的四句话(“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逐句分析了父亲话语背后的心理活动,并以“我”的几次流泪做关照。一节课中,学生从当初的嘻哈嘲笑到后来的眼含热泪,思想上受到了一次父爱的洗礼。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牵涉到各种多元智能。例如,让学生写关于建筑物的说明文就需要用到视觉――空间智能,写朗朗上口的韵文诗歌,就需要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写思维缜密的议论文,既要用到逻辑智能,还需自知――自省智能的参与。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优势智能,让他们各尽其能,必然能促使其优势智能向弱势智能的迁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了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录或简单复制,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发展,是对现有知识的再理解和再创造,是一个同化或者顺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在个人建构过程当中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对客观现象的表述,而是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或假设。不同的学习者在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所以也就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或唯一的标准。而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二、远程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成人作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由于成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同的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尤为明显,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其次,成人学生通常都有工作,安排统一时间进行面授有一定的难度,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媒介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面授教学不同,远程教育广泛采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通讯手段组织教学,特别是网络这种新生媒介的出现,既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各自的特点自主安排学习,同时也使得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互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但远程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动机不强烈或者习惯传统面授的学生在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时,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英语远程教育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认知论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一记录这些知识。传统教学强调一般原理和抽象规则的传授,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则是着重语法的解释和背诵,这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容易使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而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内容要与实际问题类似注意知识表征的多样化。电大英语远程教育摆脱了传统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上传大多媒体资源,力求实现声音,图像,文字全方位的整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锻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境化的网络资源和小组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协作与会话一一意义的双向建构
协作与会话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客观世界的一个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既可以是知识的学习者,也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老师既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环境的创造者,也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的参与者。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协作,资源共享,可以更全面地建构对新信息的理解。而且这样一种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电大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网络上提供BBS留言板,E一mail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英语角,旅游英语实践,商务英语实践等,此外,还展开多次小组讨论。学生针对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进行资料搜索,自主学习,协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满足了学习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三)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其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并将其与自身己经掌握的经验建立某种联系,旧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起新信息的意义。学生不是机械的记录和背诵笔记,而是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建构学习论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构成的,所谓结构良好领域主要指的是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构不良领域是指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经验与知识。建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以理论来进行,而是用自身丰富的经验进行分析。应用到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淡化了知识点讲解,而是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意义建构。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结构不良领域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四)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总结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089-02
1 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语文情景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目前,伴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课程也随之不断深入,“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人们所重视的,并且新课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语文教师大多都已经接受。但自上世纪90年代情景教学诞生后,在语文课堂上情景教学的优势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怎样才能更好地应用情景教学也收到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都愿意使用情景教学法,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虽然如此,但是情景教学法还没有产生一个完善的系统,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这时候,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下面,就是笔者总结情景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结合的几点必要性:
1.1难点问题或重点问题才适合使用情景教学
开展情景教学具有随意性,因此有时难以紧扣教学的重点。曾经有学者如此说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凡是遇到的问题,教师都开展情景教学,那么这节课无疑是失败的,因此,难点问题或重点问题才适合使用情景教学,正所谓刀刃上要使用好钢,这样最主要是为了师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课堂的重难点。”换而言之,若情景教学应用的时候脱离了文本,那么对于学生理解文本而言是不存在帮助。
1.2现代教育所应用的技术手段科学性还有待提高
给人一种“穿新鞋走旧路”的感觉。目前,开展情景教学的主要载体就是多媒体技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信息知识,能够直接地将形象表现在学生面前,并且使用简便,较好地辅助语文教学课堂。不过仍然有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掌握多媒体技术,没有充分发挥现代的教育技术所起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如果仅仅将教师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那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短期内是不会有任何改变,所改变的只不过是将黑板搬到计算机上,仅此而已。”如此使用多媒体只能说流于形式,试问课堂怎么会去到效果。
1.3在情景教学应用的时候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有部分教师在开展情景教学之后,没有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对于文本的理解,忽视了学生自身独特的见解。那么虽然说是使用了情景教学,但是并没有顾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对情景进行独自的理解,很难促使学生独立主动思考,不便于师生间的互动,而且在开展情境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没有形成对知识的架构。
综合以上所述,情景教学虽然适合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但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效果,可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某些具有参考性的理论,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智能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在初中语文情景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观照的方式
多元智能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在充分开发学生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智能特征,从而设计出相关的情景教学。一般而言,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智能类型,但在智能结构中一定会有着较为优越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观照”就是让学生能够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方式与智能结构,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情景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智能,这样才能重塑其学生们的自信心,语文情景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其挖掘潜力、拓展思维、开发智力的地方。
2.1由语言智能的特点,在开展语文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充分在口头表达与写作上使用文字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言语智能。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情景教学当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显露出自己所长,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不能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单纯设计问题,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而是应该安排学生依据“变化”熟读文章,并思考讨论,这两个地方究竟隐含了做着怎样的感情?这些描写能够渲染出怎样的效果?如此一来,每位同学都各抒己见,这样就能使得学生更加具有积极性,并由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发言小组讨论后整理综合讨论结果。使用讨论法,不仅为语言智能较好的同学提供展示的平台,还能给这方面较差的同学一次锻炼、学习、参与的机会。这样的互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的课堂上每一位都是参与者,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2由空间智能的特点,在语文情景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观察力
确切地感受视觉、空间并能够完成知觉更改的能力就是空间智能。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得学生要仔细地观察,而且由自己所观察的重新描绘事物的特点、形态等等。比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对于大自然的形态,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沟通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每位学生画出自己所观察到的昆虫等之间的沟通方式,并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种方法,每位同学都可以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科教短片,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2.3由肢体语言等动觉智能特点,在语文情景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
擅长于使用肢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的技巧以及使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与制作能力就是本文所说的动觉智能。动觉智能可以为好动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采取舞台剧的形式。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按照对于文章的理解,将其改成剧本,然后根据剧本分配角色。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还能使得学生更加认真地挖掘课文的深层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真正正走进作者的创作世界,感悟作者创作时的真情实感,除此之外,还能充分挖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如此一来,语文课堂一改过去读文、问题、回答沉闷的模式,变成了一个集文、图、演、形、声于一体的艺术圣殿。
2.4由自然观察者的智能特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接近大自然
擅长于认识或划分自然环境中如动植物等大量物种的能力就是自然观察者智能。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文本并不敏感,简单的方块文字并不能勾起学生的联想,仅使得学生能够亲身体现,才会有更深的感悟。例如:讲授《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郊外,感受一下郊外植物那种勃勃生机,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参观、细致观察,不仅可以领略到家乡风景的独特,还能将此景象更加深刻地浮现在脑海之中,学生对于“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不再是抽象的理解,而是一种更加形象具体的体会;学生对于“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同时也加深了对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解。这样的语文情景教学就不仅读、看、析、解文等沉闷的步骤,而是对自然的敬畏,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2.5有内省智能特点,在情景教学当时适当给学生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加深其对于所学内容的认识
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使用相关的行为这就是内省智能。某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停留在肤浅的理解上,其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但一般都是趋简怕难。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大致了解为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但对于文章当中句子的详细描写还是掌握不到。这样,学生就要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将文章中的重要段落仔细研读一遍,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反复琢磨段落中的某些词语,学生再内省体会个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体现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作者的灵魂。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对于文章的主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还能拓展学生的思考思路,从而培育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渲染了积极主动的语文情景教学氛围。
2.6有效利用智能的组合,重视培养学生智能的全方位发展
根据开发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课程的模式基本上能够简单概括成借多元智能理论来教学与为多元智能来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前者可看成在教育的方式或模式上的新探索、新追求;后者就可成成是对教育的最终目的的新研究。两者对于传统的课程而言,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处于初中的学生是发育阶段,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处于构建的初级阶段,因此为了学生的智能长远发展而言,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借助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还要时刻重视学生的多元智能是否培养起来,换而言之,即“为了多元智能而教学”。同时也代表着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是否是多元智能,不过,也并非将培养学生智能发展的重担完全由语文教学所承担,这样做也违反了多元智能理论科学性的初衷。在确保能够推动学生在初中语文情景教学能够发展多元化智能,教师还要科学地设计情景教学,这样智能与学习才能构建成良性的循环,学生才会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的情景教学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目的地构筑有利于学生发展智能的情景教学,还要科学地策划不同智能情景,这样就可以使得不同优势智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
3 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从产生至今20年以来,始终维持着其独特的魅力,这表明了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合在情境教育中使用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上的贡献出了重新阐释智能的意义之外,还将传统的教育理念重新塑造,不仅让教师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还倡导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向多样化的方面发展。尽管多元智能理论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不过其深深影响着教育的知道,在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之后,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更拥有科学性的理论,系统系的操作,其作用就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仅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初中语文情景教学也会因此而迈上一个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温德峰.建构生态的语文课堂――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验和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6).
[2]李雪雯.挖掘、协作、评价――应用多元智能教学手段培养独特的学生[J].中学教学参考,2011(07).
[3]徐振华.多元智能理论:地理教学改革的新支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03).
[4]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1).
[5]郭琴琴.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
[6]龚宝成,胡志琦.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渗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7]刘代群.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
[8]康彦姝.多元智力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7).
[9]曹如亮,乔志强,王艳.多元智能让我们的课改有了支点――来自呼和浩特市新城实验区的研究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09(09).
[10]赵兵.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基于“因材施教”的一些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激活各种智能,整体感知课文以及认识周围世界事物的多种特征;通过特定情景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情感,调节并强化认识活动,以达到智能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学习方法和策略,把智能开发与教学重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能特长,发展潜能;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估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智能,使每个学生发挥不同学习特长,充满自信地学习。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1.点亮
“读写听说四盏灯”,发展语言智能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评价、鉴赏、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语言智能的发展对学生学习其他任何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显著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听、说四盏灯”(洪宗礼语)缺一不可,只有点亮这四盏灯,语文课堂才会生动起来,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2.加强阅读理解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语文虽属文科,但与数学逻辑智能关系密切,如阅读一本书,产生一些感想,发展一个假设,需要运用数学逻辑智能;检查一个调查统计表,写下一则工作报告,需要运用数学逻辑智能;归纳某个杰出人物的贡献,分析某个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未来进行预测,均离不开数学逻辑智能。
二、为教学带来启发
1.个体差异
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在情感和兴趣方面都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个体化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让学生身上的每一个特点进行了不同组合,都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以此作为全面发展的优势。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多样化发展,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内容促进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帮助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进而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教师还可以进行小组学习的方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机会。
2.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中对于如何培养教学目标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积累,作为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掌握语文的应用方法,培养其阅读、写作、交际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多元智能理论的应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相互结合,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相互结合,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认清楚学生的发挥不是单一的,他们也具有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将着重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掘和开发,促进智能的发展,做到日益提升的效果。
3.教学策略的目的性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学生智能的平衡发展,根据个人的具体差异性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得到智能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应该作为教学策略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制定符合初中生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对课堂产生兴趣,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设计教学方面,教师要选用能针对学生的差异化的习惯和要求,制定出相对应的策略和方针,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结构,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合作、参与等形式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内容上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具有导向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是通过考试和课后作业进行的,该类评价只能看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并不能彻底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就要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智能素质。初中语文教学就应该注重到这一点,传统的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教学上,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语言智能的测评,更不能简单的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测评,还是要考虑到学生智能的差异性,因此可以说明学生的智能是多方面的一种智能组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仅仅的限制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
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必然性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必然要求了学习的多元化发展,以探究、合作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学习,强调了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多元智能的多元化代替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性,要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也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根据学生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要根据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能力与价值观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制定的方针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来反应出多元智能化的优势。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找到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把相对较弱的部分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
五、结语
“多元智能化”代替了“一元智能化”实现了学生的综合性能的发展。初中语文课堂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四个部分,强调语文在生活运用中的重要性,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各不相同也就形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这一难点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挑战,所以教师要在具备完善的教育技能之上,还要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在教中学,吸取新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意识,开发出更多的新型教育资源,在语文课堂上优化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于提升弱势智能、强化优势智能、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的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为探索出更广阔的语文发展空间做出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儿童时期是发掘大脑中各种潜能的黄金时期,培养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从小开始,因此,小学阶段是开发这八种智能最有效的时期,在实践中,我研究并探索出以下几种可行性措施: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爱和欣赏使学生自信地面对学习
我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好其中一些辩证关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实践”的思想,注重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因此,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微笑、鼓励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信任中主动吸取知识的营养,把多元智能理论成功引入课堂,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教学“面向全体”。
我们知道,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衡发展。那样的话,就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这是不符合学生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比如,我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语文的学习充满信心。我让学生想说的说、想表演的表演、想读的读、想画的画、想创编课文的编课文、想做卡片的做卡片。
第二,帮助和期待后进生的进步,如何帮助后进生充满自信地面对学习?我想,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就是可以燎原的那点“星星之火”。使后进生重新树立信心,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点滴进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我正是找到学生的一两点优势智能,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其更多的潜能,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帮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最终达到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的目标。比如在课前的三分钟训练中,我尽量多一些耐心给学生,让他们摆脱畏难情绪。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的转变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的。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轻松自如地面对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同时八项智能在学生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课堂成了鲜活的学习乐园。因此从课堂环境来讲,应该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1.配乐朗读课文,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2.通过画画儿展现眼中的课文,发展绘画智能和空间想象智能。3.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学生能模仿生活场景演一演,在对话的过程中发展了人际关系智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如《运南瓜》、《我该怎么办》口语交际训练。4.在日记的写作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展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如《春天来了》、《植物的生长》、《下雪》等日记。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会学习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们呈现在语文课堂上的是明显的语言智能的差异,这便成了学生认定自我的唯一标准。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好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出现了语文学习的两极分化。事实并非如此,我的实践使我感到另一部分学生也可以树立起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只要让其感到“快乐”便会扬起自信的风帆,在语文学习中风雨无阻、远航。
2.由一方面智能的成功树立学习的自信,最终达到开发多方面智能的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管理工作是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其工作质量高低往往决定了职业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加关系到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探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以此为契机,找到对应解决对策,成为很多职业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对象是比较特殊的,这就注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独具特色:
(1)在扩招背景下生源质量展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源录取的分数越来越低,很多学习素质不高,思想品德不理想的学生进入到职业技术学院中去,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得以提升;
(2)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其备受父母的呵护,缺乏合作意识,抗挫折能力比较差,并且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些负面的性格特点都可能给予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3)社会不良因素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现代社会文明在不断渗透的同时,学校也开始出现了很多不良社会现象,尤其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复杂;
(4)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欠佳,心理抗挫折能力处于较弱的状态,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展现出非主流的特点,思想教育难度比较大,甚至因此存在与教师为敌的情况。如此特殊的学生群体,注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2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堪忧,无论是从学生管理工作绩效来看,还是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有效性来看,其都展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详细来讲,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规范意识淡薄
理论上来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应该由专门的学生管理部门,依照特定的管理规章制度来执行和完成的,起码这是我国很多高等院校普遍采取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当前部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展现出规范性的特点来:
(1)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多数都是以任课教师来兼任,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复杂的学生管理工作之间做好权衡,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的;
(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存在很多形式化的规章,往往不能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起到约束作用,学生管理行为也处于自由化的状态;
(3)忽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性,片面的照搬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的模式来进行各项工作,由此出现实际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与学生管理工作实情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此时也难以发挥对应规章制度的效能。
2.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方式太单一化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管理方式单一,这也是当前很多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情况下,学生管理工作都是以辅导员为主导开展下去的,学生管理方式也一味的强调规章制度的束缚效益,并没有看到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多样性,也不知道在管理方式方面去进行创新和探索。比如并没有将学生自我管理纳入到学生管理体系中去,也没有发挥优秀班干部团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效能,更不知道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去实现健全学生信息反馈体系的构建,由此使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现道路越走越窄。
2.3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团队素质较差
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团队素质较差,这与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价值观有关,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人力资源有限有关。要想做好兼备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学生管理工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健全的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学生沟通交往技巧,良好的亲和力,热心的服务精神等,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极度缺乏。尤其在职业技术学院不重视学生管理师资引进,不给予对应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的背景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团队素质低,也是必然会出现的事情。
3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为引导,在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得到剖析之后,要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由此可以保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迎来全新的格局。笔者结合自身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提出做好以下工作:
3.1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体制化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源于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价值的认识不清。由此在树立正确学生管理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上,需要走上体制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
(1)实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特点的分析,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来探究,保证在深刻了解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特点,学生管理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实现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对比,找到不同点,以此为契机,实现符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2)形成健全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学生管理部门,其作为全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应该在自身权责范围内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导师,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学生团体也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重要行为主体,由此构建起来完善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管理组织体系;
(3)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绩效与薪酬管理,职称考核的相互融合,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学生管理工作定期汇报机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案,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展现出规范性和标准性的特点来;
(4)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定期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各部门责任的基础上,敦促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善,由此保证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都能够有效的发挥效能。
3.2实现学生管理方式的多样化
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方式的单一化问题,也是我们需要不断去改变和调整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学生管理行为主体要不断去了解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找到先进的管理理论根据,尝试性的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学生管理实践工作中去,久而久之形成多样化的学生管理方法论体系。对此,可以尝试运用以下的管理手段,使得管理方式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来:
(1)自我管理法,就是注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学生团体效能的发挥,使得其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学生管理工作部门的引导下,实现学生会和学生团体的不断优化调整,建立完善的自我管理规章制度,使得其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参与者,由此降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柔性管理法,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改变以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管理格局,学会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其心理动态,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提意见,实现管理模式的平等化发展;
(3)信息化管理法,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管理工作者建立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异常情况,此时可以有预见性的有针对性的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得实际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4)思政教育法,就是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融合,在与学生探讨各种案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规意识,进而去理解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目的,由此改变学生对于规章制度的排斥心理。
3.3实现学生管理团队的专业化
针对于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成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笔者认为同样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和调整。详细来讲,可以从如下几个维度入手:
(1)注重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团队,招聘更多具备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到学生管理工作组织体系,由此发挥起在引导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积极组织学生管理团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方面可以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学生心理健康,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和技巧等内容,由此使得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3)给予学生管理人员提供健全的自我学习机会,鼓励其以深造的方式,不断学习,鼓励其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尝试使用全新的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打造更加理想的学生管理工作格局;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由此激发其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做好后期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如果长期置若罔闻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规避这样问题的出现,职业技术学院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管理价值观,在对于当前自身学生管理工作缺陷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找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由此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培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3(06):215-216.
[2] 郭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河南科技,2013(11):250.
[3] 李锐,武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博弈分析[J].经济师,2011(06):147-14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物,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促使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完善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有一些教师尝试进行新型的作业设计,但只拘泥于零散、局部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改进语文作业在设计上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将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引入到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理念中去,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座桥梁,是值得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一、多元智能的含义
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所选用的智力方式都不尽相同,因而学生的知识表现特征也就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形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个体的差异,公平地看待全体学生,并尊重每一位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语文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注重差异性,树立相信学生的作业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七种或七种智能以上的潜能,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而已,如果有适当的客观条件刺激再加上个体的主观努力,每位学生都能成才。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作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多样性,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业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个体向着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的方向努力。因此,教师应当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个体智能的不同特征和可能存在的潜质,根据学生个体特点设计作业,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和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的作业。
(三)注重开放性,树立个性化、重过程的作业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有“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差异。因此,作为教师要讲究作业的个性化设计,提倡区别对待,设计“分层作业”。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片面地关注结果,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一)多样化作业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智力的多元化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1.作业内容的多样化。
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注重联系生活,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其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可以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设计:端午节到了,让学生思考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并以各种方式书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如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找找广告牌、电视剧等出现的错别字等等。
2.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作业形式是开放的、丰富的,学生应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除了常见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等形式外,还可以引入几种新的作业形式:分层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践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探究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例如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之后,可以进行这样的作业设计: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眼中的雪或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出发,写写生活中的景物。
3.作业评价的多样化。
作业评价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种评价体系。首先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其次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改变传统的对或错,分数高低的评价方式,以独特有实效的评语来代替也是不错的方式;最后评价主体要多样化,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总评等多元评价。
(二)情境化作业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在智能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智力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提醒中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比如在教学完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总结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是什么样的?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春天是什么样的”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但“饱含什么感情”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学生并不容易把握。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作业情境。一方面,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并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春天的诗句,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专题作业设计
专题作业是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来的,是基于主体性教学活动而言的。专题活动常常是跨学科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既要动口、动眼, 又要动手、动脑, 既要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又要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因此,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如学完《中国石拱桥》《桥之美》,可组织学生探究“家乡有多少桥”,并了解这些桥的历史渊源、桥的结构;学完《大自然的语言》,可要求学生课外进行一次物候观测,做好记录,再写出相关文章等。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