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问题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7: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素质教育问题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

篇1

素质教育开展的前提是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第一,教师要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并明确其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精神,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针对性锻炼,不断加强身体素质,在锻炼中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意志。第三,教师在教会学生运动技巧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彼此团结协作、沟通相处的技巧[3],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竞争环境,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2将兴趣教学与情景教学相结合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将枯燥无味且大量的体育锻炼变得为生动有趣,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锻炼。同时,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也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喜好,让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在此基础上,教学时设置一定的情景,加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其能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教学内容,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变为积极主动[4]。例如,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体育竞赛的小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3在减轻体育教学负荷的同时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不单单局限于上课时间内的教学,也应包括课下学生进行的课外活动。而传统的教学常常将教学任务布置的较为繁重,导致课程安排紧凑,使得学生课下的活动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这与素质教学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改变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传统知识与技术的讲授转变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各个项目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成立兴趣社团,这些社团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比赛等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技巧,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组织能力。

4将美学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美学教育是指将美学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体验与感受美的能力与素养,并以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性格、品质、意志等,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美学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体育审美的教育,为其树立美的标准,例如如何评价体型美、动作美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有助于其在运动中更加追求美感,自觉维持良好的身材,保持良好的形象。

5小结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融入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对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意义,也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综合性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要以体现学生自身精神为目的,并非按照一定的框架和形式,只要是能够刺激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自觉地学习各种技能,均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均可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崔和峰 单位:任丘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姜标.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16(16):101.

篇2

例1:熊倩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耐心的指导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体育意识,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篇3

2.研究方法

2.1文献法

通过阅读文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问题,获得了如下的观点: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⑵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对于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十分重要;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应把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⑷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是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是终生体育的基础;⑸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入手;

2.2实验法

以体育课为重点,从教材、组织教法、学习目标、课堂氛围等方面入手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每课时时间均为45分钟)

2.2.1同一教材,不同钻研深度的实验;(教师不同,时间相同:上午第三节课)

实验教材:急行跳远,5课时教学(每课时教学一个动作环节,第五课时复习四个动作环节;);

实验对象:初二两个班男生共4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次课都按第一次课的分组进行教学);

实验组:教学中,教师以远度点评技术,逐步完成四个基本动作环节的教学;复习课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点评最差的动作环节让学生提高;

对照组:按照正常的教学顺序(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进行教学;

2.2.2同一教材不同组织教法的实验(教师相同,时间不同:同一日期的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

实验教材:耐久跑练习(1课时);

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女生共40名,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对20名学生进行随机排序,在跑进过程中跑成一路,在800米跑进过程中进行轮流排头跑。方法:开始后,最后一名学生加速跑到排头,此时的最后一名学生开始加速到排头,如此轮流进行排头跑;(时间:下午第一节)

对照组:20名学生弧线站立起跑,自然跑完800米;(时间:下午第二节)

2.2.3多层次学习目标与单一学习目标的实验(教师相同,时间不同:同一日期的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

实验教材:跨越式跳高练习,3课时(均为复习课);

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男生共4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次课都按第一次课的分组进行教学);

实验组:对20名学生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按能力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采用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练习;(时间:下午第一节)

对照组:对20名学生采用单一的学习目标进行练习;(时间:下午第二节)

2.2.4不同课堂氛围的实验(教师相同,时间不同:同一日期的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

实验教材:自由选择项目练习,1课时;

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学生共80名,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自由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一个练习项目,与学生共同练习;

对照组:教师不参与任何活动;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讨论与分析: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它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养成行为习惯。兴趣离不开具体的对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对于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就显得十分重要。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对此项目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在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教学还应同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在严格执行新的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按照课程标准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这一系列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体育课。因此我们必须从体育课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体育课是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为上课标准,体育教师要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深入研究课的类型、特点、任务、要求,改进组织教法,并采用同课外体育相配合的手段备好课、上好课,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并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3.2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与分析仅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进行)

3.2.1同一教材,不同钻研深度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1实验结果:实验组练习积极,练习次数可达5~6次/课,平均成绩达到3.73米;对照组的练习比较平淡,练习次数可达3~4次/课,平均成绩达到3.46米,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每次课上练习的兴奋性较高,而且每次课都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兴趣,对动作的掌握较快,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0.27米。

3.2.1.2结果分析:以远度点评技术的急行跳远教学是教师深钻教材的结果。教师通过钻研,抓住了教材的娱乐性所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进行练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3.2.2同一教材不同组织教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2.1实验结果:实验组练习兴奋性较高,能积极参加并坚持到练习结束,练习后恢复较快,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8~20秒;对照组兴奋性不高,思想上有畏惧情绪,有中退者,练习成绩一般;

3.2.2.2结果分析:实验组根据练习项目枯燥的特点和学生不愿练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组织教法上大做文章,给练习赋予了一定的情节或象征意义,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此项目的爱好,因此在取得较好练习效果的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目的。

3.2.3多层次学习目标与单一学习目标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3.1实验结果:实验组学生练习动机水平较高,积极,有一定的兴趣,练习次数比预计的要多1~2次,成绩比对照组同等素质的学生高6~9厘米;对照组练习积极性不高,只能完成教师固定的练习次数,练习效果不明显;

3.2.3.2结果分析:实验组采用多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充分发挥了目标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满怀信心地去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单一的学习目标教学,对较好的学生要求太低,难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对较差的学生又太高,容易使他们丧失练习的信心,从而失去对此项目的爱好,它只适于中等学生。

3.2.4不同课堂氛围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4.1实验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自由选择项目的活动中,凡教师参与练习的项目,学生练习积极性较高,选择此项目的学生也多,坚持练习时间较长;对照组的学生开始练习时,对自己选择的项目有点积极性,但练习几次后,大部分学生都退出了此项目的练习,开始选择别的项目。

3.2.4.2结果分析:实验组的学生练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是因为在教师的参与下提高了此项目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此项目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其次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4.2建议

4.2.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娱乐性,抓住魅力做文章,用其来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练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4.2.2教师要研究组织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生才爱学、乐学。

篇4

体育舞蹈也被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其种类和内容都很多,需要男生和女生的共同配合,它是目前各个高校逐渐普及的一项重要体育运动,并已经开始出现在国际各项比赛中。体育舞蹈大致包括了10个舞种,2个项群,即拉丁舞项群和摩登舞项群,其中,拉丁舞项群包括桑巴、恰恰以及斗牛舞等,摩登舞项群包含探戈、狐步、快步舞等。体育舞蹈的特点,一是具有很强的国际色彩,舞蹈本身蕴含了不同民族的特色,也正因如此使其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与欢迎;在艺术上,体育舞蹈将每个民族的特色用肢体动作进行传达,也使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具有较高的国际地位;二是体育舞蹈具有锻炼性,它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跳舞者的身体;三是体育舞蹈具有竞技性,并受到相应规范的约束,国际上的体育舞蹈比赛在逐渐增加,相应的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四是体育舞蹈具有普适性,由于它难度水平较低,所以很多群众都能较快的学会该舞蹈的步伐与技巧,加之于它对周边的环境、硬件设施的不约束性,使其在群众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因此,体育舞蹈还具有普适性。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要求,它要求教育能够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相一致,并能够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条件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是目前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本文在研究中,结合体育舞蹈,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以周边的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根本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1、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体魄的增强

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在将体育舞蹈和其它的运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运动条件下,学生体能消耗和心率变化的测量发现,体育舞蹈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长时间都处于坐着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上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最终使其很易出现疲惫感,而学生如果能够经常参加一些体育舞蹈活动,他们的肌肉可就能够慢慢放松,逐渐改善他们的血液循环与呼吸循环,使学生大脑的灵敏度及平衡性得到有效改善,以此来使学生们的体质得到增强,以此抵抗病毒的侵袭,保持更加长久的身体健康状态。此外,经常参加体育舞蹈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形体,纠正因为错误的学习姿势而造成的形体扭曲,使得学生们的形态更加匀称与饱满。综上,体育舞蹈可以帮助学生们强生健体,以及保持一个良好的体态。

2、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心理调节

经调查发现,不少学生都会在自身学习压力的影响下而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很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现象。但是,如果学生都能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偏偏起舞,通过舞蹈来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就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够帮助他们忘却平时学习的疲劳,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当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因此,体育舞蹈可以缓解因为学习压力而造成的精神极度紧张的状况,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疲劳,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情绪。

3、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

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但是由于其与学生专业脱节,致使学生缺课现象十分严重。而体育舞蹈这种通过跳舞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道德教育更能够让学生去接受。首先,学生在参加体育舞蹈这项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陶冶学生们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能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始追求美;其次,体育舞蹈需要男女同学相互配合,这对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再次,体育舞蹈作为一种竞技体育,可以在逐步的练习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其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品质;最后,由于体育舞蹈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体育舞蹈可以培养学生最受纪律、服从管理的思想。

4、体育舞蹈有利于素质教育下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渴望交际,渴望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因为体育舞蹈就可以使不同班级、不同思想的同学聚集到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小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大家的兴趣爱好不同,交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体育舞蹈实现了个性的基础上交往。在进行体育舞蹈这项运动时,每位学生都需要按照舞蹈的节拍来跳,并充分展现自己的舞技,力争实现自我价值,而不关乎你的性格开朗还是内向,也不关乎你成绩的好坏;其次,体育舞蹈鼓励新时期的学生能够摆脱“男女授受不亲”传统观念,要求男女同学一起完成同一个舞蹈动作,双方可以通过舞蹈互相了解对方,增进友谊。最后,体育舞蹈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为能够选择合适的舞伴,男生和女生都会十分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及言行举止,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也奠定了重要的形象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体育舞蹈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的发展。

三、体育舞蹈运用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综合上述体育舞蹈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的研究,我们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体现总结为如下几点:一是体育运动学价值,体育舞蹈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它符合人体运动一般规律,并能够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人们健身的首选,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二是美学价值,通过参加体育舞蹈中的形体训练,可以改善体形体态,体育舞蹈教育为审美教育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审美的追求愈加强烈,体育舞蹈更是受到了很多审美追求较高人士的青睐,舞蹈可以通过其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美化自身,升华人格,不仅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自身涵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三是德育教育价值,体育舞蹈中蕴含的除舞蹈本身的美,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厚重文化,一种人们生活实践过程中长期的积淀的人文伦理道德观念。体育舞蹈对人格及文化素质品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舞蹈可以展现出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不美好的,那么他是不可能跳不出优美的舞蹈来的,所以,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5

1.2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因素,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迅速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一些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例如:第一,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比较低;第二,一些教师遵循仍旧沿用素质教育之前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将一些理论知识,带着学生做完热身活动,就让学生自由活动;第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课堂互动效果较差,教师和学生被割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1.3缺乏适当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目前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还缺乏这样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部分中学的培养计划中,体育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不愿意投资建立评价体系;第二,由于中学的教学中,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不计入总成绩,导致学生也不关心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学到的东西。

1.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体育教师是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积极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然而,目前为止,中学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院校培训,不具有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无法胜任中学体育教师这一角色;第二,很多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没有看过课程大纲和课程要求,更不会准备上课笔记,上课过程任意发挥,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1.5场地和器材缺乏。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场地和器材的配合,但是,许多中学还缺乏场地和体育器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体育课程仍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没有安排相应的场地和购买相应的器材;第二,学校的财政支出中,对于体育器材的支出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导致了一些体育器材的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2、解决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

中学时期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的锻炼,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能够从容应对学业上的压力。通过以上的调查和论述可知,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普及。所以,教师、学生和学校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尽快解决,保证中学体育课程的有序进行,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

篇6

1.2教材和教学方法落后,“大学语文”很可能是教成“高四语文”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本和教科书有相当程度的重复,被讥笑为“高四语文”。个别院校没有专门的教研室,而是依托中文系各个学科的老师轮流讲授。这样,授课效果和水平可能会好一些,但老师各讲各的,课程没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人文教育的实施认识不足人文教育体育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很多人对体育的发展,经常进行体育教育的发展,教育和文化,如缺乏教育和社会意识和参与感之间的关系,往往照搬别人的经验,或任务似的做一些表面文章,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难以深入。

2.2办学条件局限性,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体育院系以“体”为主,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图书信息、师资、专项资金等难以令人满意。人们普遍认为,体育院系就应突出“体”的突出特点,专业课的重视,在资金师资方面备受关注。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不受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资金,师资队伍考虑甚少,教育效果不佳。

2.3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师生积极性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体育院系大学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对待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态度显得尤为突出。对于技术科目和课程更注重基础理论,而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课程的实践部分,知识为混及格或凑学分。再加上广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落后,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因此,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部分,越来越多地被冷落。

3.大学语文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等教育课程中,大学语文课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太乐观的,在大学语文课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层次是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因此,他们判断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强调人整体素质的现代社会,他们是更重要的。尤其是对培综合性体育指导人才来说,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校被忽视,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大学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体育指导人员来说,大学在上语文课的学习能力,完善人格的巨大作用,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等方面的品质是任何一门课程无法替代的。总的来说,大学语文课在学生求知、做人和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3.1培养体育指导者终身学习能力现代知识信息发展迅速,新型知识理念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代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即使是最好的大学也不会教授一辈子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快,新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来说格外重要。综合体育指导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运动训练和理论基础,符合现代体育发展培养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培养指导他人正确运动健身的教练员。

3.2丰富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开阔眼界,增长智慧人文素养对体育指导者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院系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教师,其人文素质低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水平,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教学对象——学生。目前目前各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存在体育人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现象。

篇7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加强学生的德育。

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

在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各种体育竞赛中,学生都将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鲜明、强列、丰富、多样、易变等特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相互观察、相互保护、相互帮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教法指导下,在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

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由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成效都是人们在长期磨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难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难中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长期、系统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项目,在集体注视下完成个人练习、整体练习;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或技评等,都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作为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所谓求胜心切。为此,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技术与方式。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因此,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篇8

体育课是我国教学计划连续上课时间最长的课程,从小学算起到大学二年级,一般一个大学生最少要上14年的体育课,按理说大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完全能够解决自己的健身问题,但是,实践中大多数大学生“到大学毕业时,无论是体育观念,还是体育意识;无论是体育知识,还是体育能力;无论是对体育的兴趣,还是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等方面来评估,多数学生只达到令人遗憾的低水平。体质欠佳,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视眼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1]。杨俊林等对研究生体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也表明:“目前研究生的体育意识淡薄、体育基础与健康素质偏差”[2]。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没有从本质上实施素质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体育虽然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践中体育教学本身仍然存在许多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要求的做法,如不重视主体性教育,不以人为本,不重视体育方法学习和创造性培养,仅把学生当作培养的客体和运动的工具,强迫学生锻炼或训练,其结果造成学生厌倦体育课程。因此,必须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引进主体性体育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1 主体性体育

主体性体育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核心,它以每一个学生的身心结构为实践对象,通过建构学生的体育主体性,教育学生成为体育主体的一种新体育。主体性体育把教师和学生都当成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以激发学生的现有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内化体育文化知识技能,建构新的体育主体性。学生体育主体性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成为体育的主人,能够自己当自己的体育老师,自己指导自己的健身锻炼。只有让他们成为体育的主人,才能使他们在离开学校时不再“与体育再见”[3]。 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时的本质特性,即有成为主体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主体意识包括内化的文化知识观念、价值观念和实践观念。文化知识观念使主体认识世界上的事物“是什么”;价值观念是主体“要些什么、追求些什么”;实践观念是主体计划“做些什么、怎么做”的具体方案,是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有机结合。主体的意识指导主体的实践,在实践中通过运用意识的智能提高实践能力,使主体具有了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主体性不是生物进化的直接产物,“因为人的主体性总的来看不是遗传物质造成的,……人之为主体主要在于人类文化方面”[4]。如果婴儿在其成长过程中离开人类的文化环境,就不能发展成为具有主体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世界各地发现的“狼孩”、“熊孩”等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为人开始逐步成为主体的,从成为人开始,人类一方面创造着文化,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机制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内化为人的新的主体力量,人类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得以发展的,人的主体性也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提高的。现代人与原始人相比其本质差别就是主体性的提高,从体质方面看,现代人与原始人没有本质区别,其“形态结构已经基本上定型,变化是很微小的了”[5]。体育主体性是指人在体育方面的主体性,它包括体育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等,体育意识由体育知识观念、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实践观念组成;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意识的外化,是体育意识和肢体动作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实际操作能力。体育教学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主体性,把人类创造的体育文化知识技能,按照主体性要求和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素质,才能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实现体育的目的。

2 主体性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区别

主体性体育教学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传统体育教学是工具性体育。主体性体育教学以人为本,把提高人的身心健康的体育本体价值放在首位,而传统体育教学是把人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工具,把体育的工具价值放在第一位。主体性体育教学真诚面向全体学生,它教育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保证每个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传统体育教学只重视少数有运动天才、运动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大多数不擅长竞技运动项目或运动成绩低者,不是受到歧视就是应付了事。主体性体育在教学方法论上,强调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体育主体意识,加强体育理论和方法学习,提高体育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然后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自主锻炼、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身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的主人。而传统体育往往把学生当作培养的客体,使其成为运动的工具,教师总爱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和社会体育文化知识结构强加给学生,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往往采取“训兽式”的方法,强迫学生锻炼或训练。因此造成“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10几年的体育教育之后,当他们走出校门奔向社会时,却与体育再见了[6]。主体性体育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目的性、理论性和文化性的全面整体统一。在教学内容的甄别、归类、优化中,以健身为中心,从文化角度全面理解体育教学内容,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并使之结构化。以健身为中心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7],理论知识是从体育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性上认识体育的,因此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的反映体育的本质,提高了运用体育的普遍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从基本结构上掌握体育文化知识技能,才能顺利实现迁移和解决在课堂以外遇到的体育问题。

3 结 论

篇9

2011年1月11日晚,遂宁市邮政局隆重举行“家和万事兴”全市邮政职工文艺汇演。全市近200余名邮政员工和家属积极参与,座无虚席的明星康年大酒店明星殿激情涌动,台上台下共唱团结奋进之歌。汇演迭起,节目异彩纷呈,经评委认真评选,此次汇演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2、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联欢会

2011年3月3日下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遂宁市邮政局机关和市局营业局的女职工在四楼会议室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101周年华诞。市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市局各职能部门、专业局的负责人亲临会场,与女职工共度佳节。联欢会上,女职工还与部分男职工自编自演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群口快板《遂宁邮政奏凯歌》、诗朗诵《献给母亲》、舞蹈《快乐地跳吧》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把联欢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大家在欢歌笑语中、在春天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3、“庆五一、迎五四、我运动、我健康”登山比赛

为活跃广大干部员工的文化生活,展现遂宁邮政人的精神风貌,2011年4月29日,遂宁市邮政局组织开展以“庆五一、迎五四、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登山比赛活动。市局部门工会和船山区局分工会6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比赛。比赛全程约4公里,以卧龙山风景区大门为起点,山顶的万福楼为终点。这充分体现了邮政职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展示了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团队精神。

(二)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1、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发挥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企业各项工作,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3、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有利于实现员工之间的相互认同、理解,实现心灵的默契,群体之间的和谐友善。

(三)通过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意义

开展文体活动,可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加强职工团队意识的凝聚力,有效地促进邮政行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文体活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意义主要有:

1、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形式。

文体活动有利于邮政行业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邮政行业职工的凝聚力。文体活动倡导的是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和塑造的是行业内部巨大的凝聚力。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由竞争进而迸发出职工工作中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职工的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赛场上的精诚团结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增强了邮政行业职工的凝聚力及完成邮政任务的战斗力。

2、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是展现邮政行业风貌、增强员工体质、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员工挑战性、提升邮政行业凝聚力、增进邮政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已成为工会参与邮政行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

大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邮政行业知名度和职工的自豪感,从而提高邮政行业的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邮政行业形象。

4、文体活动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必要手段。

职工文体活动是邮政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广告”。邮政行业的运动队是邮政行业的形象代表之一,从体育竞赛的角度,反映了邮政行业的实力,展现了邮政行业的文化实力,展现了邮政行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同时也密切了地方与邮政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真正彰显出了邮政行业职工素质、邮政行业的形象,提高了邮政行业的知名度,从而提高了邮政行业内部职工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文体活动对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一)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形成特色企业文化。

遂宁市邮政局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提高了职工的自信心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的能力,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公楼设立了企业文化展板,宣传展示企业文化理念,开辟了“学习园地”、“局务公开栏”等形成了展板文化。将全市各邮政企业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理念、学习体会或工作动态在内部的遂宁邮政信息上展示,形成具有遂宁邮政特色的期刊文化;文化建设与企业各项工作的高度融合,既丰富了邮政文化建设的意义,也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把提高员工素质融入到工作、学习、娱乐中,寓教于乐,效果是事半功倍。

例如遂宁市邮政局在排练节目时,年轻人不知道什么叫“华尔兹”,不知道服装搭配时深色裤子、深色鞋子是要搭配深色袜子的。如果给员工上一堂礼仪课,他们能记住的非常有限,能做到的,更有限。但在节目排练过程中,正确的站姿、如何邀请女士、手应该怎么放、“女士优先”、“绅士风度”等等礼仪细节,会在每天的训练中慢慢渗入他的思维、行为,进而改变他。例如在演讲比赛现场,有的年轻人穿衬衣打领带下面却穿条牛仔裤,女孩子穿着超短裙上台演讲,有的年轻人在演讲台上站着时还不停的抖动脚,他们认为这样很舒服、很时尚。当点评的评委当众指出他们的种种细节错误时,相信他们下一次再出席这样正式的场合或比赛时,这些年轻人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演讲比赛考验了参赛的每个人的写作能力、演讲技巧,他们同时也见识了其他同志的风采,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有了前进的动力。部门负责人鼓励员工多参加活动,得不得奖是小事,重要的是锻炼、提升了员工的素质、胆略,使他们更加自信、从容,在业务发展中,他们会更有想法,并敢于实践;在面对客户时,他们会展示出很有礼貌、有教养的状态,让客户更容易产生信任感,进而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紧贴“创争”活动,“职工书屋”建设提高职工学习力。

遂宁市邮政工会以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为重点,以适应现代邮政对职工素质的新要求,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搭建职工学习平台,“职工书屋”建设活动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在开展读书活动比赛中,指定一本好书,让员工读,让员工写出、说出自己的感想和理解,就是让员工养成学习、看书的好习惯。

(四)给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让员工有成就感。

有员工说“以前只知道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现在才发现生活原来如此多彩,排练节目中的趣事是如此令人开怀,同事们在一起原来这么愉快”,有员工刚进企业就被邀请加入活动中,他认为企业很关心他,不排外,施展才华又令他很有成就感,对企业的认同度也大幅提高。人才是靠发现和培养的,企业应该给每个员工展示自己长处的平台。哈佛、耶努大学为什么卓越,世界上很多精英都是从这些大学里走出来的,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挖掘、培养人才,并将其优点发挥到极致。当员工们曾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斗过,他们之间会结下“一起同过窗、一扛过枪”一般的同学、战友般的情意,对促进企业和谐,增进员工、部门间的合作、协调。当企业的员工在各种文体活动中能勇敢的秀出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员工能不能得奖是不重要,员工挑战了自己、锻炼了自己,积累了经验,他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这就是员工的收获。综合上述文体活动所体现的作用,本文认为,通过文体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职工正确的政治观、大局观,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发展稳定大局,实现了企业与职工和谐共享双赢的目标。鼓励员工发挥出自己的长处,衷心的为员工感到骄傲,用他们的优秀、用他们的热情,为企业增光添彩,让邮政的天空更加美丽。

三、职工在参加文体活动时认识上存在的不足

目前,企业在组织一系列职工文体活动时,一些职工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忽视文体活动。这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等存在弊端,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会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中,有些职工可能就不会那么自觉,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一些单位以组织文体活动费工不讨好为由,要么不再组织,要么为应付检查等勉强组织简易文体活动。单位应采取具体的有力的措施,从点滴养成入手,培养职工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职工不能视到企业工作上班是正常的,而参加文体活动就可以随意性,想参加就参加,想几点钟来就几点钟来。把组织一次文体活动当成一次大的集体活动,是一次培养职工严格组织纪律观念的机会,强调人人参与,善始善终,不能有一种随意型,放之任之,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有意识地增强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工会本身也不能把文体活动当作一种可有可无、无关大局的活动。

四、企业组织文体活动的原则及建议

(一)企业组织文体活动的原则

1、突出普遍性。

文体活动要体现出普遍性的原则,不能专为某些职工或者某个技能设置个人演出,它容易造成职工离心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观念等。遂宁市邮政局工会应不定期地组织职工开展健身、娱乐、读书学习等活动,提高职工健康指数。上述文体活动,就体现了很好的普遍性原则。

2、突出多元性。

近年来,市邮政工会除利用“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举办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外,其下属的各邮政分工会也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徒步远足、长跑、爬山、夏游、职工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分满足了职工的文化需求,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3、突出趣味性。

市邮政工会通过组织开展职工广泛参与的集体性、协作性强的趣味活动,增强了文体活动的辐射面。比如,遂宁市邮政局组织开展的中国象棋、乒乓球、斗地主、拔河、迎新春游园活动等,激发了职工的潜能和自我超越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4、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篇10

在我国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高校体育也开始飞速的发展。可发展的过程中却也有很多问题凸显了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传统教学理念所带来的轻文化重技术现象。对于此类问题的思考,文章就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以及未来高校体育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该如何实施加以深入分析,目的就是希望今后高校体育能够更加顺利健康的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来说,其核心就是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培养与提高。在我国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领域也逐渐发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却很复杂,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有学者对其内涵和延伸进行了众说纷纭的解释。而随着教育界对人文思想的发展和应用,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也开始变的清晰。“利用环境的熏陶、知识的传授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展现出来,融入到人们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中,变成人的内在品质”,这就被称之为人文素质教育[1]。所以,现代教育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观念、个性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体育课程,就长期被认为是“简单粗暴”的社会活动。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这种缺失们就会导致对学生培养的不够全面。

(一)体育思想中的“重武轻文”造成文化道德流失。俗话说,思想决定意识。在我国教育的发展中,一直将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育的中心思想。所以才会造成体育教育发展的停滞不前,单一的体能锻炼致使体育教育无法跟上主流人文思想的社会发展。在我国专业运动员中,也时常会出现打架斗殴、服用兴奋剂等违背道德的事件,这就足以说明在我国的体育教育上存在文化素养的缺失。

(二)体育思想中的“重文轻体[2]”造知识素养相对较差。“重文轻体”是指学生在高校受教育过程中,学校只是一味的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体育的教学,甚至有一些高校都没有相应的体育教材。如果体育课程的教学走不出以体质论为主导的怪圈,教学中就会一直存在问题。体育课的职能如果只是训练体能技能和无所事事的解散打闹,那根本就无法形成体育技能和人文知识的相结合。这种传统式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学生们健全人格和全面的发展。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因为专业课程的繁重而将体育课程取缔。这些都是不利于体育教育的文化素质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策略

(一)加深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化[3]具有两个层面:精神和物质。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它是一把双刃剑。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的好坏就要看人文素质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必须要积极地开展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学习。第一,体育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健身、育人以及娱乐,可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体育课程只完成了健身这一项功能,其他两项根本没有得到重视。所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可以将大学体育课程中人文化的方面体现出来,比如:(1)为学生塑造更加健全和谐的人格。(2)对学生的情操进行培养,将学生的情感表达力提升上来。(3)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化品格素养,把整体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形象逐步提高。在体育课程不断创新和不断拓展中,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人文素质的意义。第二,受教育者也可以在人文素质的教育中得到积极的影响。传统只注重体能的体育课程已经不再被适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和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比起来,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课程教学则是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全方位的健康发展。第三,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学,也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而人文素质教育就会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也为教学改革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融入了人文素质教育,还在此基础上加强了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比如:远程教育、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高科技科学。三为一体,改变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的英文缩写是“STS”。而STS教育[4]就是一种学科、社会以及生活的一种结合。在此种教育方式下,不仅能提高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的学习与掌握,更能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力。这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是会带来深远影响的。

(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必须要通过课程的本身来实现。而在高校体育中对人文教育的应用就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让大学生能在体育人文的精神感染下,培养健全的人文素质和体育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就可以了解,想要将人文素质教育合理的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中去,就无法离开人的发展和传承,也不能离开人文思想对体育课程的交流和融合,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实施中,包含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思维意识加以增强。现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设置有两个部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要将二者相结合,进行人文知识的培养。在进行理论课程时,对人文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灌输与宣导,将学生的文化认知力逐渐提高。而实践课中也要融入一些文化课方面的知识,体育教师要将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对文化知识在体育方面的价值加以深刻的说明,并分析其原因,其目的是将学生们的审美乐趣不断提高,进而强化学生们的思维意识和知识感知力。第二,建立相应的人文知识教学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要从课程的设置开始,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课程的规划与教学的环境。而人文课程在高校中的开设也并不多见,这就会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人文知识。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学生素质偏低,社会评价不高等问题的出现。所以,对人文基础知识相应课程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提高大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一种方式。第三,高校相关体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人文知识的学习。作为人文知识的传播者,体育教师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只有对人文素质教育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教导学生们。这就需要教师多多的读书,将自身的文化修养逐渐提高,记住,学生是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获得知识的;另外,精神文化素养也要加强,文化生活一旦被丰富起来,教学气氛也会随之变好;也不能忘记科研能力的提高,在课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进行分析和了解,才能帮助学生在日后更好的学习,不仅如此,教师自身的也会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因为此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加强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对学生们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毕竟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就需要相关教育人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人才而一直不懈努力。

作者:周余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明.体育文学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鄂州大学学报,2015(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