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站设计制作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作室充分学习新加坡“教学工厂”的运营模式,建立“2+1+4+n”的工作室组织运行模式。即工作室由2名教师作为主要负责人,聘请1名高水平的企业专家顾问,选取4名左右素质高的学生作为核心群组成员,每个群组成员再带动n名学习同伴。
1.2组织管理机制
组织管理机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成员档案管理:更新成员基本情况、发展计划、发展情况等。活动管理档案:对工作室进行的每项活动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总结和材料归档。经费管理:对于院系给予工作室的经费支持及工作室项目收入,由工作室负责人负责记录、定期向系部领导汇报财务收支情况。
1.3活动规划及实施机制
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工作室的发展状况及业务教学需要,制订学习培训、内部交流、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活动规划,并且根据活动规划,切实执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活动规划及实施机制。
1.4政策激励机制
为了保证工作室负责人有足够的精力做好工作室的工作,可以相对减轻工作室负责人的教学工作量,系部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中适当倾斜。项目验收后,依据相关规章制度,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贡献大小分配收入。对于参加项目开发的学生除了发放津贴外,另外给予创新学分的奖励,学分的多少由考核小组根据其个人业绩核定。
1.5考核评价机制
由项目委托人、系部、教研室、外聘专家共同组成考核评估小组,制订考评标准,对工作室按学期进行考评指导,对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奖励表现优秀的人员、调整表现不好的成员。
2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中,结合承接项目的情况及专业发展需求,大概分为前台静态图片处理、DIV+CSS页面布局、FLASH动画制作及后台程序开发四个模块。以一个项目为例,说明工作室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
2.1项目立项
项目立项以甲乙双方签订项目开发合同为准。如果项目较小,内容较简单,简单的协议也可以替代合同。在此过程中,积极与企业专业顾问联系,确定项目开发所需技术要领及阶段性成果验收、付款方式等。
2.2成立项目小组
根据项目特点,成立项目小组,确定小组教师成员及学生成员。此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团队的选取方面,首先面向全系学生公示项目开发内容,接受学生申请,最后由班主任、任课教师、项目负责教师、辅导员组成选拔小组,择优选取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加入开发团队。同时,向系部申请使用网站设计工作室,履行相关手续。
2.3项目开发
由负责老师将任务具体细化,根据学生特点将任务进行分工,整理出相关联的技能需求。工作室团队中的学生如果有不会的内容,由负责老师进行辅导,师生合作完成项目的开发。在此过程中,项目开发团队向教学团队提供技能需求,教学团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将技能需求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然后确定相联系的课程,最后将知识点纳入到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去,将教学效果辐射到全体学生。
2.4项目收尾
项目开发完成后,向委托方申请验收,验收合格以后,项目团开发队完成工作室的交接手续。然后,考核小组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及收入,确定分配给项目开发团队的津贴。另外,教师和学生分别针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3网站设计工作室实践成果
经过两年的网站设计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3.1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以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由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评价,而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由于承接的都是实际的项目,项目能不能顺利开发完成对教师影响比较大,面对这种压力,迫使教师加强专业能力的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对领域内相关知识进行持续性学习。教师都反应切切实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及实践技能。在两年的时间内,项目团队依托工作室完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食品生产技术》和《食品生物化学》两门课程网站建设,完成了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海外合作与交流、网上校史馆宣传类网站制作,完成一些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师个人获批市级课题、完成横向课题开发、获得相关的软件著作权等等。
3.2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以前基于某门课程的教学,知识相对片面,学生其实学习的是一些零散的片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工作室教学模式打破了陈旧的教学体系,面对需要开发完成的完整项目,学生不再在课堂在等待教师的传授和辅导,面对项目开发时间的限制及项目开发完成的奖励措施,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除了请教教师外,学生更多地会主动上网或是到图书馆借阅图书进行针对性学习,并且这种主动学习在其他学生中间起到了辐射作用。
3.3基于项目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在基于工作室的实训教学模式中,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依托实际项目,普通采用的是小组讨论、阶段评审等新型教学模式。另外,采用真实项目教学,学生带着实际任务进入工作室,教师则转变成项目负责人。在这种接近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非常有帮助,学生经常接触到团队合作、分工、事务管理等内容,对于学生的就业及创业非常有帮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47-02
NewExplor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Xiang-jun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510507,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ought about practice and reform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emphasis includes: curriculum structur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struction,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ners.
Key words:Specialty construction; Multimedi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兴起。目前,多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涉及面较宽,除了计算机、网络、软件等相关技术之外,还涉及到诸如数字图形图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再加上设计所需的艺术知识、制作所需的编辑知识和应用所需的行业相关知识,往往使人们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存在较大认识上的差异。
要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首先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应用需求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人才规格要求与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其次,必须解决好学校教育的规模性批量培养人才与企业分散性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之间的矛盾。
由于多媒体行业本身技术更新快,更重要的是多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很先进的科技知识,又要精通艺术。加之我国尚处在多媒体产业的起步阶段,解决媒体技术制作的人才问题是多媒体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和特色化的专业建设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综合性强、跨学科的新型专业,打破IT学科和艺术学科之间传统的界线和隔阂,充分考虑IT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是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的原则,建立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1.1 专业培养目标
我院多媒体技术专业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进行专业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多媒体专业基础理论又精通艺术,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体的培养规格:
具有多媒体作品创作制作能力、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能力、平面设计制作能力;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装配、维护、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备较宽厚的文化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质,良好的艺术修养,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动向;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审美观所必备的美术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面向的是社会上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多个岗位,从而形成了一个岗位群。这些岗位的工作分别为:多媒体开发与创作、网页设计、平面动画制作、网站的开发和维护。
通过以上主要岗位就业率的分析,多媒体方向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能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课程体系建设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坚持技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学习以技术应用为主,艺术设计为辅。其课程设置总的原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这一主线,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注重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大学阶段的学习,全面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山)字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层次的课程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开设的基本课程,是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以保障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关系专业方向课是相对变化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本专业设置了媒体作品创作制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三组方向课,学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的就业情况选择其中一组专业方向课,以适应将来工作用人单位的需要,又能适应技术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步伐,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发展的要求,必要时学校还可适时调整或开设新的专业方向课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2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学、练、训、创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努力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公司、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
图1 山字型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内、校内和校外,对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要求。
课内:改革和加强了课内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都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内:每学期都举行各类专业技术比赛3次以上,如多媒体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设计大赛、网络方案设计大赛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多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都发有“校内学生实践手册”,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在校内实践时间不少于24学时。校内实践的主要内容为:校内各部门网页制作、精品课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支持,机房设备、网络设施、办公设备的管理维护,各项活动的音响、摄像的技术支持,参加校内各类专业技术比赛等等。
校外: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加各类专业技术比赛、寒暑假兼工等等。专业实践及实训工作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而不单是目标管理。如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有指导老师跟踪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校内实践就更是能全过程跟踪。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力的训练,训练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指导
为保障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要求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综合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材料:如调查报告、多媒体技术市场分析报告、多媒体广告设计方案、多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设计作品、动画设计作品、多媒体艺术网站、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参加实践锻炼和做毕业设计,所有毕业设计课题原则上要求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毕业设计必须符合用户需求,设计过程必须符合工程规范,设计文档(资料齐全,人人必须参与毕业答辩,参加优秀设计作品讲评活动。
3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办学特点,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普通高校不同,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在理论教育方面,以够用实用为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减少理论验证和公式推导内容,增加可操作性的内容;讲授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通,注重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导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我们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教研教改,结合课程特点灵活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1 积极探索“四结合”教学模式
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提出了“四结合”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实行:“应用案例”和“技能训练方法”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技能竞赛、作品展”相结合。
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对部分对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引进案例式教学方法。即针对某些专业课程的典型应用,结合实例举例分析,引出解决此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授之以渔。
在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断线,即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课,从课堂练习到课外实践、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从命题制作到综合竞赛设计、再到举办多媒体设计制作作品展等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四结合”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相关知识和方法,从职业制作程序入手训练操作技术和职业能力,从竞赛和实例设计着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专业网站与同行,专家和大师进行交流,使学生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得到升华。
3.2 采用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
借助教学资源平台,将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技术特点,注重研究探索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创造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的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并且由师生共同编写和创建本门课程的教材和资源库。
通过网络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很多课程涉及面广,操作性强,仅靠课内较难学好全部内容。我们通过任务驱动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将任务、资源、案例、课件、学生作品放在网上,学生在校园网内都能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还能进行网上教学答疑,师生互评等功能,有效延伸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必修课程100%开发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100%电子教案。
3.3 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
在考核模式方向,我们配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加强实践考核力度”为原则,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规的笔试外,对考核形式进行一些改革,积极探索新的考核形式,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考核形式:
课程设计+讲解答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Web技术与应用课程考试中,以课程设计为主,再辅以进行现场讲解设计思路。采用撰写技术方案的考核形式,如网站开发实训课程,不再考过多概念内容,给学生一份项目需求书,让他们完成网站开发的技术方案撰写,这样大大增加考试的实用性。在考核的标准上,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现场操作+问答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建设中,我们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课程创新为重点,强调三种能力训练,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面对末的更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振峰,向聂琳,刘彦姝,廖建民,章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
[2]代晓蓉. 多媒体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3]赵建保,高俊文, 李法春.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与改革探讨[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 2005,21(2).
一、“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改新课程中的构建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兼具设计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网络技术入门课程。在该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学团队通过调研后发现,在传统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组织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中单纯介绍各个知识点的操作,忽视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对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如何搭建整体网站”这一概念图式没有帮助。
(2)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介绍顺序与“业内行家”制作网页的实际操作顺序严重不一致,不符合认知规律。
如使用上述“软件功能介绍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完成后,面对一个实际的网页制作项目时将面临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困惑。因此,教学团队通过咨询网站设计从业人员及研究借鉴相关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学经验后,确立了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新课程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思路。
F.J.Philip认为“项目驱动教学法(Project-BasedLearning,PBL)旨在引导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项目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的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项目完成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活动进行的过程”。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单一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点间的有机联系及项目的整体解决方案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该如何去实际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因此,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一些实践性与应用性强的课程教学中能够发挥出色的效果,尤其适合计算机软件与程序类课程的教学。
2007年开始,教学团队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基础,并根据“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特点和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性,经过一线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试验、调整,构建了“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见下图)。
“双层”的含义是在课程教学中贯彻“课堂”与“实验”两条项目主线。“课堂项目主线”是指教师事先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范例网站,以介绍其开发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实验项目主线”是指学生需要自主完成一个网站开发项目,以其作为实验教学的主线。这两条主线保持进度一致,相辅相成,实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课堂项目主线
教师在教学前设计制作教学范例网站,将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使范例网站开发项目的分解子任务与大纲知识点一一对应。
在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以实例演示的方式从头至尾带领学生学习感受范例网站从无到有一步步搭建的全过程。教学顺序以“业内行家”从事网站设计开发的实际工作顺序来安排,力求符合学生在学习操作性知识时的认知习惯。同时知识点由实际的子任务表述。随着一个学期课堂教学的完成,范例网站也随着一个个子任务的完成而搭建起来。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将诸多知识点建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获得习得的成就感。
2 实验项目主线
课程开始时,教师布置给学生一个贯穿整个学期的项目任务:学生自选主题,设计开发一个网站作品。学生项目作品开发的过程与课堂教学时范例网站开发的过程保持同步。这样学生在课堂通过范例网站的实例学到的某一项知识技能,马上可以在上机实验时间内用于自己作品的制作,在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时也同时完成自己的网站作品项目。
同时,教师团队考虑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的独有特性(学时少、学生人数众多、难以实现一对一辅导),将学生组成3~5人的协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协作小组在小组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展开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
“使用和展示作品,对工作进行反思和评价”是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一至两次的“小组作品公开展示活动”,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的开发进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小组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以评促学”。
课程采用多元评量的评价方法作为学习评价的方式。教师在课程结束时组织“小组作品公开评议活动”,每个小组轮流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回答台下师生的疑问与提议,师生共同给予评价。为避免小组协同工作中时常出现的分工不平均情况,可利用“协作小组任务分配表”、“项目阶段进程计划表”和组内互评制度,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激励和监督作用,并提高多元评量的信度。
教学团队在华南师大2007~2009级20多个不同专业共5600余名全日制本科生中进行了教学模式试验,共计收到学生小组网站作品1100余份,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堂教学和实验任务的双层项目驱动使学生不仅能够迅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立即将知识技能灵活应用在实战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促进了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开展。对于这种针对课程特色、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多名团队教师在学校各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中均获得学生的好评,平均得分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教学团队撰写的相关论文获得2010年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一等奖,并多次受邀在省教指委组织的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中向全省同行介绍经验,受到广泛认可。目前该模式已被借鉴推广到“FLASH动漫设计制作”、“ACCESS数据库”等同类教改课程的教学中。
二、基于“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立体教材的设计开发
2009年,“广东省高校计算机教改教材资源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教学团队投入一年时间,采用全新的教材编写视角,将“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与课程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融入《网页设计与制作》立体教材的组织编排之中,以实现教改课程的实践经验在高校间的推广共享。
1 教学模式在教材中的体现方式
教学团队依照“双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路,以项目作品开发为主线,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层面设计教材的整体架构。
(1)课堂教学层面。课堂教学中,双层项目驱动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对项目的选择和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①项目自身的主题内容必须适合学生专业知识或常识水平,方便学生理解,兼备实用性与强化实践性;②将各知识点合理地融入项目开发的子项目或分解任务中;③项目开发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可将教学大纲要求全部覆盖。据此,教学团队在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新疆之旅”教学范例网站,将课程大纲中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视音频处理、网
页页面设计制作、站点维护等多方面的上百个知识点设计融入其中。教材中每个知识单元的“案例任务”模块内容与范例网站开发的分解子任务一一对应,而大部分章节的编排顺序则模拟真实网站开发项目的设计制作流程来安排,由此“点”、“线”结合,串起整体框架。同时,为了兼顾知识点表述的全面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每个知识单元除了包含范例网站的分解子任务讲解之外,还设计了“扩展知识”和“课后思考与练习”模块。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不仅围绕上述三个原则,而且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了旅游的相关知识和区域文化,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实验教学层面。教材在实验教学层面的“项目驱动”思路体现在:引导学生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在实验时间中自主完成“主题网站设计开发项目”,以“做中学”的方式加速知识内化。各章的“本章学习指引”模块及各知识单元的“课后思考与练习”模块在功能上实现相互配合,对照实验教学进度要求,为学生完成“主题网站项目”提供各个关键阶段的规划和指导。
2 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设计
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总体结构上遵循“文字教材+学习辅助光盘+网络学习平台+技能实训平台”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框架结构。为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灵活、开放的教学辅助资源和不拘一格的方法途径。
立体教材各个部分在教学中承担的职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1)文字教材以项目方式引出各章的知识点和技能。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系统地掌握课程的应用技能和相关知识。
(2)学习辅助光盘是文字教材的拓展。每一个知识单元都将本书的教学重点内容录入,并形成各知识点学习时间建议、知识点导读、知识单元课件、制作素材、重难点操作演示、扩展知识、课后练习思考等对应的链接,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清晰的指引。
(3)将教学内容中具有多样性、动态易变性、拓展性的部分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通过互动论坛,师生间和学生间能随时就本课程的学习问题进行相互讨论。
(4)技能实训平台构建了高度交互的真实环境。以练习为主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给出实时的评价与反馈以及动态多媒体教学链接,实现一对一的实训教学效果。
以上述方式构建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不仅仅是各种媒体素材的简单叠加,而是教学模式与各类资源有机、科学、合理的结合,形成了教与学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在其基础之上,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个性化的教案,学习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654-03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Department Reference-Rooms Website Construction
SHAO Yue-Yin1, LI Yi-mei2, PAN Xing-xian2
(1.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 China; 2.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actual state and the necessaries for website construction of reference-rooms in the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The discussions on how to tak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ns, to use the advanced techniques to do the website construction, design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reference-rooms characters to play their func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were made.
Key words: department reference-room; website construction; webpage design; individuation
高校院系资料室网站要设置成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系统联盟门户,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网络环境,凸现专业个性,成为专业师生教学、科研信息查询和检索的绿色通道。
1 高校院系资料室网站的现状与问题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业已普及,并进行参考咨询、信息推送服务等特色服务。校图书馆面向全校各个专业服务,信息资源大而全,专业信息资源的精深层度欠佳,很难满足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尤其是教师的重点学科、科研项目申报与完成中信息资源的需要。与图书馆相比较,院系资料室信息资源专业性强、与本院系所开专业课程密切相关,是本院系师生教学科研的重要依托,是教师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资料室利用现有信息手段和精深的专业性信息资源,建立院系资料室网络信息资源网站,为专业教师和学生开设个性化定题服务和专业学科知识导航等特色栏目,可以弥补校图书馆网站专业性之不足,是对学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弥补,其服务内涵比图书馆更具优势。资料室网站是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展示窗口,是院系资料室将自身的传统业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伸和拓展。
资料室网站建设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有一整套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资料室网站的建设才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院系资料室作为专业师生最直接的信息资料来源地,虽资源有限但专业强,需要与学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更需要利用学院网站空间资源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使之变成自己的资源,节省经费开支,最终实现“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夙愿。资料室网站建设很少,或参差不齐,出现的问题很多。如:领导缺少建设网站意识,网站定位不明确,馆员技术匮乏和信息素质水平有限等问题,使得院系资料室在网络参考咨询及面向本院系师生的信息推送服务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为此,首先,院系资料室必须得到院系领导及校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树立信息意识;其次,利用院系资料室的馆员优势的专业特性,在实践中注重结合网站技术和知识,使之形成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较高的骨干力量;第三,是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运用先进合理的技术,凸现高校院系资料室网站设计的专业个性。
2 高校院系资料室网站建设的个性设计
院系资料室网站的建设是按照一定的检索方式,实现将所需要的信息及获取信息时的有序下载。需要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总体规划,二是网页设计,三是站点,四是站点维护。
2.1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总体设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1.1 理念定位
院系资料室网站和校图书馆网站一样,既不同于娱乐性网站,也不同于新闻性网站,更不同于一般商业企业网站。但也不同于图书馆网站,应着重体现院系资料室专业性特色及直接面向专业师生特点,所包含的信息资源专业性强的突出的特色,不可面面俱到。资料室网站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面对院系师生的资料信息服务是其核心内容,信息资源和受众的需求是其主要业务,重点及特色栏目为专业学科导航及重点学科建设的信息定题跟踪,为师生提供学习及科研的及时信息推送服务。在结构上必须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特点突出、美观实用、简洁明了。 学科导航要清晰、细致、准确, 以适应院系教学科研的师生及其相关信息需求的专业人群。
2.1.2 栏目设置
明确了网站的定位和内容后,需要进行网页内容的设计时,应按照师生用户的访问习惯有序地展开,使师生用户很方便地定位网站的所有内容,力求突出院系自身专业性强的特色,做好教学与科研服务,使之成为资料室信息资源的大本营。在栏目设置中,专业学科导航、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推送、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及教师科研个性化服务是院系资料室网站的重点与特色栏目,其它栏目的可以参考图书馆的一般栏目设立。
1) 资料室介绍栏目。主要介绍资料室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历史沿革、室藏主要文献资源、特色文献资源、藏书量、室藏分布等,这是资料室网站的必备栏目。
2) 个性化服务栏目。随着Intemet 的发展,作为院系的主要群体――教学科研人员越来越不满足于图书馆咨询馆员仅告知所需信息的可能方向,而更需要针对查询问题给出确切的信息解答,或直接提供最切题的事实或数据型信息。这种对文献中所包含知识点的索取, 反映出用户正从文献需求转向知识需求;许多用户在求助于咨询馆员之前,已具有相当多信息量,他们需要咨询馆员帮助剔除重复和价值不大的多余信息,提供与自己的需要最相关的内容。栏目内容要极具针对性,以实用、适用为前提的个性化目标,紧紧围绕专业的特点、内容,根据用户个体需要的“量身订制”的信息。
3) 定题服务栏目。开展专题服务,并结合教学与科研,进行课题跟踪和定题服务工作,利用网络不断更新的信息管理,针对既定服务对象所研究的课题,检索相关的文献信息,并及时推送给用户。网络使传统的定题服务具有主动活跃的动态信息服务功能,院系资料室依靠其专业特色网站开展定题服务则更具优势,可以为重点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以及专家学者个人等开展专门的定题跟踪服务。
4) 专业学科导航栏目。院系教师在教学、科研及重点学科建设、课题申报与完成,所需的信息资源专业性较强,需要了解本学科最新动向和发展水平。栏目可以结合各院系的专业特点,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搜集,并对其资源信息进行评估论证,从中精选出符合要求的网址信息,按中、外文资源分类, 采用主题树与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并以动态链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可设置一些学术专业性较强的链接、重点和权威数据库链接,如Web of Science、Scifinder、Elsevier SDOL、John Wiley、Springer Link、EI Village等。
5) 资源检索栏目。包括光盘数据库、本地镜像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及自身数据库检索。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均有一些已经购买的数据库资源,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量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等以及适合本校专业特点的专题数据库,还有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自建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均通过资料室网站做出相应的链接提供给本院(系)师生使用。
6) 读者服务栏目。包括文献预约、文献续借、馆际互借、服务介绍、定题服务、书刊荐购、推荐图书、新书通报及导读、投稿指南、课题咨询、学科馆员等更多的服务内容。注意强调为科研和教学服务的栏目,为重点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科研管理等开展专门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定题跟踪服务,针对既定服务对象所研究的课题,检索相关的文献信息,并及时推送给用户。
7) 读者论坛栏目。包括用户满意度调查、联系我们、读者留言、互动园地、各种申请等。在网页上设置留言板和电子信箱, 以便与读者进行交流, 接受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此法可以帮助资料室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
8) 参考咨询服务栏目。包括常见问题( FAQ) 、《中国法》介绍、网上查询(电子邮件、实时在线咨询) 、核心期刊介绍、参考工具书、课题咨询、用户教育(新生教育、培训讲座、《文献检索》教学) 、科技查新、信息咨询的形式及内容等。利用电子邮箱或手机短信为用户提供教师科研不同专业方向的定题跟踪服务,信息推送服务,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和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9) 公共信息服务检索栏目。包括常用链接,如英汉辞典、天气预报、火车飞机班次查询,设置了这些常用链接可以提高回头客,提高点击率。
2.1.3 特色数据
院系资料室一般都收藏自己院系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将论文数据制作成反映自身馆藏特色和服务特色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方便用户在资料室的网站上, 浏览、检索、查看院系专业学位论文, 起到学位论文推荐利用与资源共享的作用。
2.2 网页设计
网页的实现,即网页设计,是对站点的整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调整。
2.2.1 软件选择
目前流行的网页设计制作软件很多,版本更新很快, Dreamwaver作为网页编辑工具,是一个 “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网站开发工具,带有站点管理功能,可方便地设计和管理多个站点,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支持最新的DHTML和CSS,Dreamweaver UltraDev更支持 Asp,Jsp。ASP(Active Server Pages ) 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Web服务器端开发技术,利用它可以产生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是新一代的动态网页开发方案。
图像编辑工具可选Fireworks软件或Photoshop软件,设计、制作、编辑网络图像,使图片起到美化的作用。
Flash软件是制作动画的软件,主要适用于网络传输的矢量动画,使网页更加活泼生动。
Dreamweaver 与 Flash 、Firework 并称为 Adobe Macromedia 的网页制作三剑客,用于资料室网页设计制作,会得心应手。
2.2.2 个性设计
网站的信息内容是靠网页来实现展示的,网页的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想设计出优秀的资料室网页,必然网页设计服务于资料室网站的信息服务的主题,使网页从形式上获得良好的诱导力, 鲜明地突出诉求主题, 具体可以通过对网页的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性的把握运用来达到。
资料室网站的内容栏目不是简单的堆砌,关键和特色内容摆在显著位置,还要采用动画闪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内容设计应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注重版面设计的简洁美观,尽可能展现自身的优势,以方便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为目标,体现资料室的工作流程和网络环境下新的服务模式。
资料室网站的导航与链接也是很重要的。读者除了浏览资料室网站首页内容,还将进一步了解深层次的内容,需要通过网页中的各个链接来访问站点中的深层次的网页。所以应该设计出站内的导航结构,确定好站点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读者进得去,出得来,有条不紊,轻松浏览。另外,学科导航等站外资源的链接也是很重要的,同样也要做到链接准确,不要有死链接,最好是在新窗口打开,这样不会覆盖本站点的页面,以方便回来。
2.3 站点
制作好的网站,需要,通过上传功能,将整个网站放入特定的网络服务器中,别人才能在网络上浏览到制作的网页内容,站点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虚拟主机方式、主机托管方式和专线方式,这三种方式花费大,需要比较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管理。基于院系网站数据信息量不是很大,可以直接挂靠存放在学校或学院网站的网络空间,这样既解决了经费困难,又便于管理,也很安全。
2.4 站点维护
资料室网站的宣传与维护是网站建设的后续保障工作,没有持之以恒地更新和维护, 网站很快就会失去品牌效应和存在的意义。网站建设不易,要想使其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就要用心管理和经营,不断地增添,更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因此,资料室必须非常重视本室网站的日常宣传和维护工作。
网站的更新维护包括技术和内容两个方面。技术维护主要解决网络不畅通、链接失败、病毒和黑客入侵等技术问题以保证网站正常运行,网站还要进行备份,以加强网站的安全性,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更新软件,开发使用新的技术,不断提高馆员的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技能;在内容方面,不断充实其丰富网站动态内容,不断地给浏览者最新、最即时的资料,随时向教学科研和广大读者传达网站的特点,数据库的特色,信息服务的范围等以吸引读者点击浏览,这样才能赋予资料室网站无穷的生命力;另外,加强宣传,多做友情链接,与学校图书馆合作、资源共享共建。更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扩大信息服务的范围,吸引读者点击浏览,提高网站的生命力。
3 结束语
高校院系资料室网站的建设, 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地推出更好更新的版本,才能保证资料室网站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将高度有序化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广大师生,才能为老师、研究生、本科生等用户提供高效、及时、准确、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使资料室的信息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鲁莉莉,张学君,王荣.对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7(12):75-78.
[2] 胡昌斗.高校图书馆的网页优化与网站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6,25(3):98-100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216-01
我们生活的21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不断发展发展。人机界面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成为国际上计算机设计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在网站策划、网站设计和网站运营的过程中,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是经常被谈及与运用的概念。一个网站布局得不合理,首先会表现在功能和页面设计的契合度上,具体表现就是用户在网站上找不到需要的信息,或者是我想完成一个操作找不到相应的按钮。这就是在设计网站时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所造成的。为了让学生运用网站配色与布局知识设计出人性化的网站,更好的与就业岗位对接,在本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将“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研究与实践”作为我研究的课题。学生在设计作品时能够运用人机学的知识,提高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一、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原理进行网页颜色的搭配并且能够运用布局技巧进行网页的布局设计。同时能从临摹网页到自主设计,让网页效果设计真正从想法逐渐变成现实。在综合项目实战中,贯穿网页配色与布局的知识,综合运用人机学的原理,达到对网页设计制作的整体把握。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网页制作的能力。
二、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研究目标
通过对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改进网页布局综合案例的教学策略,力求找到提高我校学生网页设计能力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的把课堂变为真正的工作室。在综合项目实训中设计出与就业岗位充分对接的网页作品,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3年7月~2013年8月)
专题研究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课题研究有关知识,确定专题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制定研究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6月)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明确专业核心能力,制定相应的计划,编写技能检测手册。
(3)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
对本课题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专题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个案汇编成集,撰写个人结题研究报告。
四、教学实践的成果和结论
在学校课题的研究分类中,我主要承担的是《网站配色与布局》这本教材中网页布局与人机学这部分的教学研究。在几年的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旨在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教学实践中有更为突出的成果,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网页设计师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7月在抚顺市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获得一等奖;2013年9月辽宁省“创新杯“信息技术说课大赛一等奖;2013年11月获得国家级”创新杯“信息技术说课大赛一等奖;2013年12月获得抚顺市级优秀课。2015年11月获得国家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1.网页布局与人机学的相关概念研究
通过对此概念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实例讲解的方式。从iPad看人机学。iPad是当今社会较为流行的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之为街机。同学们对我列举的实例会非常感兴趣,由此学生会非常渴望即将要讲解的知识。iPad是著名的苹果公司出的平板电脑。iPad在人机交互操作上做得非常细致。为什么iPad无论老人小孩都会用,其基本操作甚至很少需要别人的协助和说明书?究竟是孩子容易接受iPad?还是iPad容易让孩子接受?iPad的设计可谓“童叟无欺”,老人、孩子都可以流畅使用。人机学应该是“傻瓜式”的,去追求一种更“本能”的操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简单。通过以上实例的讲解,学生很快理解人机学的概念,并且知道在网站配色与布局这本书中为什么给我们介绍人机学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网页的易用性和美观性非常重要,这样同学们就能很认真的学习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在教学中有效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网页布局综合案例的设计风格研究
引入案例――网页布局的风格类型。本案例的主要目的是在不改变网页内容的前提下,改变网页的风格类型。这就需要用的布局的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各种网页布局的知识与技巧。不同的网页有不同布局。这样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的网页风格类型。那我们常见的网页风格类型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引入理论学习知识,教学过程很自然的过度。经过理论讲解后,进行实战案例――设计临摹典型商业型网站。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再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实战案例,使学生能够 “学以致用”,完成本课的技能目标。这样不仅增强了讲解的直观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电子商务网站个案研究
网页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了从用户调研到最终上线的全过程。我将以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为例,系统地讲解整个网页的设计过程。
在项目实战案例――新蛋购物网站主页制作讲解过程中。首先了解技术要点,包括(1)确定网站整体风格。(2)网页色彩搭配。(3)网页布局技巧。其次进行案例分析: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购已经火起来,给同学们阐述 “没有人上街不代表没有人逛街”的现象。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纷纷议论都在哪些网站上买过东西,喜欢浏览哪些网站,为什么喜欢去浏览那些网站,引出网页设计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网站作为网购的首要利器,是用户和商家的唯一互动平台。所以界面设计的好坏,对其销售额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授课过程中自然引入案例,要求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注意体会如何运用网页配色与布局的知识来设计出人性化的购物网站。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和自我评测。
通过对新蛋购物网站首页的制作,更加熟练的使用之前学过的技巧。深入了解页面的合理用色和颜色之间搭配使网页更有效果;图片在画面中的合理摆放;准确划分页面结构等。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设计网站的时候,要分析网站的主题内容,选择符合主题表现形式的布局,采用搭配合理的色彩表现主题的风格,加上细心的构思和新颖的创意,必然可以设计出优秀的网站。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学生到企业学习的机会太少,没有实际开发项目的经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指定的设计项目,这就要求都得是有经验的设计师。而我们的学恰恰就缺少这中间的锻炼过程,很少会给我们中职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这使我们中职学生不能够很好的与企业对接。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我们任课教师必须走入企业,先接触一些开发网站的公司,在企业参观学习。在网页制作的课堂上,拿一些企业的真正案例让学生实践,制作网页配色和布局的整个流程,这样同学们才能真正的得到锻炼。让学生深刻体会网页界面布局的人性化设计,真正的将课堂变为企业的创作工作室,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
【论文摘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商业、工业还是政府部门中都早已普及开来,如今就连教育事业也都承载着网络这四通八达的命脉迅速的发展起来。网站建设越来越接近于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网页界面艺术设计,日益被网站建设者所注重。结合自身的经验,阐述了如何制作一个完整的丰富多彩的页面,主要从色彩、框架,布局、优化这几个大方面对页面设计进行描述,对网页界面艺术设计的文字、图形、色彩、多媒体四个要素做了具有特色的分析和归纳,最后对其艺术设计风格进行了深入的分类和阐述,这一部分的重点是对网页界面艺术设计风格的研究。网页作为新兴媒体,有着比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更多的构成要素,如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和动画等。最后得出页面设计需要时间和耐心去钻研,才能做出好的网页界面艺术设计这一观点。
网页界面艺术设计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形成的艺术设计新课题,是网页设计者以所处时代所能获取的技术和艺术经验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必然要成为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表面上看,它表面上看,它不过是关于网页版式编排的技巧与方法,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网页设计包括风格定位、版面编排、色彩处理、浏览方式、链接功能等诸多方面,其中色彩处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既是网页作品的表述语言,又是视觉传达的手。所以首先要了解一个问题那就是:
1 制作网页包括具体都包括哪几部分呢?
1.1图形、图像处理制作网页界面艺术设计,提到界面还有艺术,那在网页上插入一些精美、适当的图片是必要的,否则,不会有人去浏览你的页面,因此,在设计网页之前,就应搜集或制作一些好看、适用的图片。提到图形、图像处理,大家都会想到的软件是Photoshop这个软件,对,这个软件是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软件,但是,它不是专门的处理网络图像的软件,Photoshop这个软件会用到去进行一些平面的图形图像,我们网络的图形、图像处理用的是Fireworks软件,它可以制作出传输较快的gif格式的图片,占的空间也比较小,一般大小也就是KB,而Photoshop制作出来的是jpg格式的位图,并且是有损压缩,象素大了图像就清晰,但这样的话上传到网上会影响浏览速度,象素小了就会出现模糊或者马赛克小方格,所以我们采用的是Fireworks软件进行处理图形、图像。
1.2动画制作网页界面艺术设计,肯定也少不了动画的加入,并且还要有艺术气息在里面,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者要有艺术修养和对颜色的综合把握了,在没有FLASH软件之前,用的是Go live这个软件,再后来就用传统的做法,在html中嵌入Java程序编写的动画,但这要求设计者要对Java语言熟悉。随着软件的发展,如今有了许多制作动画的软件,二维的、三维的等等,如现在我们用的FLASH软件,用它制作的动画,小巧迷人,只需作为一个.swf格式文件导出,再导入到网页编辑器里就可以了。
1.3文本的编写一般是采用在网页中用html语言中的标签编写,也可以用网页编辑工具的“所见即所得”功能直接写入文字,如:Dream weaver软件或者Front page软件等都可以进行文本的编写。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显示文本的时候,设计者的机器上装了很多漂亮的字体,设计的时候采用了,但是等上传到网上以后,别人在浏览的时候,如果别人机器上没有安装字体,那就显示不出来我们采用的漂亮样式字体,因此,在考虑网页界面艺术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是把文字提前在Photoshop或Fireworks可以将字体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然后转换栅格化图片再用切片切成小块,分别进行优化。输出的格式可以为gif或jpeg,再导入到Dream weaver进行具体编辑,做链接可以用图片特有的属性进行热区链接,这样就完成我们想要的字体样式效果了,就不会出现字体样式显示不出来的情况啦。
1.4框架的应用框架是网页的常用形式,它可以使网页更为清晰,可以把不同的页面超链接到同一框架中,使的页面更加紧凑。一般框架用在小说浏览页面,或者介绍图书章节的部分,或者教学网页用到的的框架比较多。
1.5表格的应用表格是网页中用处最广泛的,可以布局,定位等等,它是网页中最活跃的元素。它的应用可以使用网页更加灵活。表格(table)是页面中的重要元素,是页面排版的主要手段。我们可以设定表格的宽度、高度、边框、背景色、对齐方式等参数。很多时候,我们将表格的边框设为0,以此来定位页面中的元素,或者籍此确定页面中各元素的相对位置。我们知道:浏览器在读取网页html源代码时,是读完整个table才将它显示出来的。如果一个大表格中含有多个子表格,必须等大表格读完,才能将子表格一起显示出来。我们在访问一些站点时,等待多时无结果,按“停止”按钮却一下显示出页面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我们在设计页面表格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将所有元素嵌套在一个表格里,而且表格嵌套层次尽量要少。在使用Dream weaver制作网页时,会自动在每一个td内添加一个空字符。如果单元格内没有填充其它元素,这个空字符会保留,在指定td的宽度或高度后,可以在源代码内将其删去。
2 色彩的运用
网页界面艺术设计离不开色彩的应用,当打开一个网站的时候,给用户留下第一印象的既不是网站丰富的内容,也不是网站合理的布局,而是网站的色彩,尤其是在体现界面的时候,色彩对人的视觉效果非常明显,一个网站设计的成功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对网页界面设计颜色的运用和搭配。
网页界面设计是一种审美活动,成功的设计作品一般都很艺术化。但艺术只是设计的手段,而并非设计的任务。设计的任务是要实现设计者的意图,而并非创造美。网页界面页面设计的任务,是指设计者要表现的主题和要实现的功能。站点的性质不同,设计的任务也不同。从形式上,可以将站点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资讯类站点,像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这类站点将为访问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而且访问量较大。因此需注意网页界面设计页面的分割、结构的合理、页面的优化、界面的亲和等问题。第二类是资讯和形象相结合的网站,像一些较大的公司、国内的高校等。这类网站在设计上要求较高,既要保证资讯类网站的上述要求,同时又要突出企业、单位的形象。第三类则是形象类网站,比如一些中小型的公司或单位。这类网站一般较小,有的则有几页,需要实现的功能也较为简单,页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突出企业形象。这类网站对设计者的美工水平要求较高。
3 网页界面的优化
在页面设计中,网页界面的优化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成功与否会影响页面的浏览速度和页面的适应性,影响观者对网站的印象。
在资讯类网站中,文字是页面中最大的构成元素,因此字体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使用css样式表指定文字的样式是必要的,通常我们将字体指定为宋体,大小指定为12px,颜色要视背景色而定,原则上以能看清且与整个页面搭配和谐为准。在白色的背景上,我们一般使用黑色,这样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能保证浏览者较长时间地浏览网页。一般我们网页默认的字体是宋体。为了体现站点的“与众不同”和特有风格,我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特别字体。例如,为了体现专业可以使用粗仿宋体,体现设计精美可以用广告体,体现亲切随意可以用手写体等等。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看法,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贴切的字体。目前常见的中文字体有二三十种,常见的英文字体有近百种,网络上还有许多专用艺术字体下载,要寻找一款满意的字体并不算困难。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非默认字体只能用图片的形式,因为很可能浏览者的PC里没有安装你的特别字体,那么你的辛苦设计制作便将付之东流。
网页的适应性是很重要的,在不同的系统上,不同的分辨率下,不同的浏览器上,我们将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设计时要统筹考虑。一般我们在800×600下制作网页,最佳浏览效果也是在800×600分辨率下,在其它情况下只要保证基本一致,不出现较大问题即可。现在我们设计网页,一般要考虑800×600和1024×768两种分辨率,因此我们的表格一般为居中的770左右的表格,表格的宽度最宽不要超过778。事实上,"做网页"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制作网页",如果想让自己制作的网页美观大方,就必须要考虑"设计网页"的过程,一个好的作品,不通过仔细的"设计"就成形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国的网页界面页面设计水平总体上不及韩国,创新的页面极少,基本都是一种风格,这也是因以前我国的宽带水平跟不上有原因,一个漂亮的页面,必然体积会比较庞大,网络比较慢的话打开的速度也就可想而之,打开速度慢正是网页的一个最大杀手,所以我国以前的页面基本都是以框架式居多。随着我国宽带的普及,我们也迅速括起了一阵韩风,很多大胆创新的页面出现,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一味的模仿韩国也不行,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的拿来主义。
网页界面页面设计的一个基本特色便是吸引浏览者,一个美观漂亮的页面不管内容多么空洞,也会有人欣赏,反之一个内容充实但页面简陋却往往不会有人去浏览,从这便可看出网页界面艺术设计是多么的重要。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21-02
自教育部2010年在部分高校率先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以及卓越律师四大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以来,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已开始全面推广此项工作的进程。“卓越计划”的目的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促进高等院校培养出能较好适应国家、区域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随着教育技术学科在纵深方向的不断发展成熟,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已具备了更多走向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各种社会服务部门的技术与理论基础[1]。因为独特的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能与多学科综合交叉运用,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使其专业理论和技能广泛被运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从业领域可涉及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摄影摄像、广播电视等多个行业。但作为教育学下设的二级学科,国内一般在高师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主要以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教育技术学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一、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及人才发展现状
1.实践意识单薄,实践能力不足。随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基本都已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文凭,再者由于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主要遵循“专”而“精”的培养模式[2],导致他们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加之很多老专职教师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科班出身,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能力水平不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首先应成为一名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才有资格成为一位合格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只有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具备或有过相关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才能更有效地将教育技术理论、技术知识结合实际运用经验教授给学生,而不仅只是纸上谈兵。
2.考核制度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目前各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和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对于职称评定,多数高校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和数量、主持科研项目的级别等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衡量标准,即使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佳,也不直接影响其职称的评定和晋升,这不仅帮助教师为其专业实践能力的欠缺或不足找到了独具说服力的托词,而且还加深了教师对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技能技巧的忽视。其次,不少高校在教学业绩考核时,注重考查教师学年工作量完成情况、学生评教成绩是否在平均成绩以上等因素,而未将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纳入考核范畴,特别是对于新进教师,“传、帮、带”的工作形同虚设,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少,合作少,即使部分教师想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但由于考核重点不在实践,也不得不被迫将精力主要投入到理论教学、论文撰写的科研工作中。
3.实践机会受限。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也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社会大众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认知度不够,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专业,即使听说过,第一反应是“与教育有关的学科”,而一提到“教育”大家能想到的不是“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殊不知教育技术专业理论与技术除了可运用于教育教学外,还可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机构、广电部门等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提供实践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
也许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于师范院校的缘故,教育技术实践多围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发展。例如,在自2010年启动至今的每年一度的“国培计划――定岗置换研修”项目中,教育技术专业大三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践多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或其他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方面。
二、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1.政策制度,激励机制。教育是心灵碰撞心灵,智慧启迪智慧的事业[3]。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但现行的学校管理方式、教师职称评定和相关考核制度,让专业教师无法专注于教学和实践,只能做些流于文字、理论上的研究,从而出现重研究轻教学的状况。对于学科专业的发展,更关注专业基础与理论的发展创新,而很少将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如果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激励、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专业实践操作中,在相关企事业机构工作或学习,教师们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掌握最新、最实用的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并教授给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智慧对智慧的启迪才会发生。
2.通过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兴趣,鼓励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相应社会行业领域中,实践、锻炼、更新专业技能与知识,并尽可能为教师们提供并创造实践机会。例如在教授《教学系统设计》、《教育培训项目设计与开发》、《Photoshop平面设计》、《摄影、摄像基础》、《多媒体网站设计与制作》等理论实践和软件操作类课程时,如果教师具有在相关项目培训设计或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的经验,或会场、风景、人物等摄影、摄像经验或PS软件图像处理、海报设计制作、网站设计制作或等实际工作经验,就能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更多书本以外的实践经验和诀窍,甚至带着学生一同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工作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3.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根据专业特色及实际运用情况,教育技术学专业理论与技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设计与管理、摄影摄像、专题片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等领域。校企合作,不是工科专业的专利,为了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学校学院应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或相关部门、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教师搭建产学研一体的平台,鼓励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研究到相应的社会组织机构中去学习、实践,如电视台、网络公司、平面设计或广告公司、中小学校等,为教育技术专业,为教师提供多的教育技术专业实践的机会,让社会大众更多地认识、了解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届时,还能有机会邀请到来自各行业领域的技术骨干或卓越人才到学校做讲课或与教师、学生座谈,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并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发展情况,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教师专业技能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保障;教师的成长、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提高是学校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推广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应用领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
参考文献:
一、专业方向――“一个专业,两个方向有机的结合”
根据上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群细分调研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有两大方向。其一是计算机网络方面人才,其二是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有人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两不像”,计算机方面的工作能力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学生,商务方面工作能力又不如纯商务专业学生。而我们则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正是上述两种观点的结合,复合型的人才具有更加广泛的职业空间和长远的发展潜力,更符合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需要。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呈现出“1加1大于2”的功效。
二、课程体系结构――“一个体系、四个模块、两个调整”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养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能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深度要适当,必须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二是广度要足够,应覆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宽度。
根据以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原则,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可以考虑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教学模块。其一,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其二,计算机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及在网络中应用商务的支撑技术能力;其三,商务基本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一般的经济管理和商务贸易能力;其四,商务实践类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商务交流与沟通能力和商务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循序渐进,突出中、高职教学上的不同侧重点。首先,在中职的教学阶段中,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营销及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基本岗位上的职业技能。然后,在高职的教学阶段上除了深化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要为扩展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地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就是既要关心学生的长远发展,又要顾及他们的毕业就业。前者要求学生知识面广,而后者则要求精通在企业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在教学和实践的安排上就应体现兼顾的原则。所以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教学安排上是网页制作、财务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综合模拟、网站建设管理和数据库简单应用开发等,要使学生在进入相关工作岗位就业时,能得心应手。而另一方面,要补充其他辅助课程的教学,教学的知识面较宽、程度较浅,这样就能顾及到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学上,还要注意两个可调整性:
第一,教学培养的重点,导向市场化。例如在教学设计2007年或是2008年时,专业培养侧重点就应以市场需求以及学科发展动态进行调整,紧扣社会经济发展脉搏,按照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全程导入创新意识与策划思维,设计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第二,学生多功能培训个性化。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同时,还可以根据就业的方向和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及技能培训。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开设多种的技能培训考核课程(如:公共英语的等级考核、动漫就业培训等),供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技能型人才。
总之,在几年的综合性教学实践中,应体现“宽知识,突技能,强特色”的特点,以强化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培养出基础扎实、特长鲜明、个人核心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人才培养教学具体措施
一、调整理论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处于计算机类和商贸类之间的综合专业,我国通过几年的办学经验,结合本专业的目标和要求,正确处理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比例,改变传统的、过分强调体系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淘汰与专业关系不太紧密的少数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地整合了计算机和商贸类专业关系密切的课程。在知识的传授上,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如:《电子商务概论》中涵盖了《网络营销》的相关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合理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造成一成不变的重复讲授,教学效果并不好。经改革,我们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避免了知识重复讲授。另外,还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适时、及时地增加部分新知识、新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如我国早期的一些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在讲授PhotoShop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图像的艺术处理技巧,2006年又加入了图像的动漫元素,而网页就更采用最新的技术软件进行教学,这样使得我国的学生能紧跟科技发展的动态,就业方向更广。
在中职教学上,增强对职业岗位素养的培养,开设商务礼仪课。围绕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个职业岗位,开设数门主要专业课,并增加了相关的辅助课程;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实训课的内容及课程比例,增加了网页制作的课时。在数据库的教学上,因现时中职生源的基本知识层较低,故取消了难度较高的数据库编程教学课程,而改为重点加强Access的教学,使学生能透切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相关的知识,为后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高职教学上,针对就业的岗位特点,加强学生各知识层和多种技能的培训。将网络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的实践性环节加大,并要求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如网络营销课组织学生进行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市场调研课则从过去传统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引发理论,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各环节中去认证理论的概念”。另我们还加入了会计、高级网页设计、项目策划技巧等技术主导课程教学,在辅助课程上还有高级图像处理、消费心理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这样的专业课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教学的认证,教学效果获得良好的改变。
二、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合理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课,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增加高职学生的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商务类的教学有别于一般技术类的教学,更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商务运作管理的环境来认证理论,而平时的
教学都是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环境的不真实性,令学生不能很清晰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电子商务更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物流手段的一种商务营销方式,没有真实的实践,学生难以理解自己专业定位,出现学不好、就业难的现象。因而我国一些做得好的学校特别为高职的商务学生策划了一个商务课程实践项目的考核环节――校园商务促销及电子商务项目策划毕业设计环节。就是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商务环境及商务平台,让学生能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商务竞争环境中发挥自我和团队的智慧,使商务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升华,为自己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赢得优先的筹码!
(一)商务课程设计实训环节
1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商务中成本、组织、管理、促销策略等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2 商务课程实践项目:校园商务促销活动
把所有参与该项目的班级学生分成几个独立的小组,各自成立一个小型的店铺管理。分别有总经理、调查数据分析部、广告设计部、促销策划部、财务部、物流部等。组内每个成员有具体的分工,更有相互的结合。
3 课程实践的具体环节:
①资料收集和市场调研;②投资成本集资;②商铺投标;④宣传广告策划;⑤寻找货源及商品加工;⑥促销策划;①财务管理;⑧投资总结;⑨课程实践论文报告
4 课程实践情况的考核评分:
实践评分(占总成绩的60%):
课程论文评分(占总成绩的40%)
为了提高学生在整个课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各环节设立奖项。如:最优秀经理人、最佳销售员、最优秀财务员、最有创意LOGO设计、最佳海报设计、最佳店铺装饰、最佳调研组、最佳团队奖等。
(二)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把“电子商务毕业设计环节”作为重要的实训环节来完成,并计算学分。
1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本专业各个前期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2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并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选题难易适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完成。设计的项目既要有书面报告,更要有实际成果,避免书面空谈,杜绝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毕业设计的课题小组原则上不超过3个人,分工要具体明确。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按有关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表,并经过计算机系主任和指导教师共同验收审核、备案。
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考虑方向:
商务网站设计方向:校园网上书店设计、校园小盘栽网站、校园网上百货;数据技术的应用设计方向:图书馆管理系统、办公设备定购系统;商务设计方向:网络广告设计、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市场行业调研策划;个性化技术设计方向:个人博客设计、个人网上聊天室的设计等。
4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以学生完成工作的情况和答辩情况为依据,严格要求。成绩采用5级记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力推行适合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课堂讲述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立体化的新型教学系统模式。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能力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有效方法,使学生在符合认识规律(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学方法下,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电子商务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
1 加强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室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模拟实验室应引进一套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软件,组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引进一套物流模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在实训基地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开发网上课堂,引导学生自学,在授课中能够结合商务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讲授相关课程,使学生真正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技能。
2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可选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获得参与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强化“两双”建设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是全方位的。
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技能型人才培养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第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来校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第二,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丰富的工作经验。
2 学生的“双证制”培训。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采用“双证制”,即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考取多种相关学科的资格认证,使学生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2001年起,我国就把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体系中。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要求考取的职业资格证有: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中/高级证、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操作员、公共英语等级证、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114―03
一 引言
21世纪的今天,“以电子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等为核心的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彻底改变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类探索自然、组织生产、策划贸易和金融流通等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有专业知识,更有实践技能。作为未来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高职学生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能实现信息技术能力与专业知识能力的融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其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顺应技术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我们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版本的不断升级可以看出其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在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在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也需要变化,只有采用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提升学生信息技能,具备适应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存问题
作者认为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
1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不能所用
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材、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更新,但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从课堂和书本中获得的信息技术理论、操作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难以与自己的相关专业联系起来。例如我校经济管理系的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熟练掌握EXCEL报表软件的各种功能,但却不能运用EXCEL2007对当天股票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也不会灵活地使用各种图表分析说明问题。
2 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性意识
学生是学习主体,但学习主体的信息技术能力因环境、前置教育、兴趣爱好等不同有着很大的差异。传统的、单向的“讲授法”、“演示操练法”等教学方法以教师的主动地位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个体差异无法得到有效尊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 教学设计“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设计,学习活动缺少交互和协作”[2]
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既有办公软件使用,也有图像、图形处理,还包括网站的设计制作等。缺乏情景设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只能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停留于概念、规则和机械操作,不能实现知识的意义理解和建构,不能将知识和技能迁移到专业需求中。同时教学设计缺乏互动和合作,有违于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 评价方法与应试教育挂钩,偏离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
一些高职学校将通过“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唯一方法,学生只要达到优秀或合格就认为学好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导致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操作步骤,虽然能考个高分,但未必高能。学生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连续的波动性的过程,单一的考试评价体系不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学生信息技能,偏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
三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为主体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因此作为一门培养能力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同样要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作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作为核心目标,建立起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新探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在如下一些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1 教学方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力差异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理论够用、加强实践、培养能力,因此在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操练法外,应更多地采用重视实践和技能运用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探究学习法、案例学习法等。为此,授课教师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从教学活动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差异出发,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历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提高。以任务驱动法为例,教师通过任务设置如开发一个介绍本专业的网站或为网站的首页设计一个FLASH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再通过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景设置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学习隐含在任务中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协作学习组织发挥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最终实现每个学生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上任务完成和意义建构。
2 发挥信息技术工具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从技术的运用中提升能力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为了将计算机应用于工作和实践,作为传授计算机技术知识的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以自身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树立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工具提升工作和学习质量的榜样,并以此鼓励学生要将学得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现有的专业学习中并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通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促进高职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并通过技术的运用提升计算机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知识建构的教学情景和任务需求;利用数字化的网络资源制作和使用教师个人主页,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利用移动学习工具和技术提供对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支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化游戏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游戏,满足学生“玩中学”的本能需求。总之,信息技术工具的恰当使用可以有效地强化和促进教学和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的参与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更可以渗透到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强化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实用性和有效性的认同感。
3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
真实的学习情景和任务需求是和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专业背景相关,学生将通过解决一个个现实的具体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能、知识。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不但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情趣,更能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在进行“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模块教学时,尝试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如针对我校经管系证券投资专业学生提出的学习情景是每天我们都会关心股票的即时行情和收盘行情,如何利用EXCEL软件对某一天的收盘行情按股票大类进行分析和统计?如何制作股票的走势图?如何利用透视图分析几天内的行情变化?而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创设的任务情景是:我们经常关注省略网站查询计算机硬件的行情信息,如何利用EXCEL软件对某一天的硬件行情按主板、CPU、硬盘、内存等大类进行统计分析?如何制作一个月内内存价格的走势图?如何利用透视图分析不同品牌笔记本电脑的性价比?这些根据专业设置的学习情景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需求融合在一起,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不再是抽象的操作,而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际需要,激发学生了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关注和讨论。
4 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协作学习,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校园网、教师日志、教师主页等网络资源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平台,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传统方式。在协作学习环境下,学生和教师都平等地以小组成员的形式参与到共同的学习中,共享信息和资源。由于个人的学习成功和他人的学习成功密不可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融洽而平等的,每个学生的能力被得到重视。基于网络资源的协作学习对于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是相当有意的。如通过协作平台向学生布置一项适合于协作学习的教学任务:设计制作一个介绍世博会知识的网站或设计制作一个针对本专业的二级网站,按照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协作学习小组中并担任相应的角色,擅长多媒体技术的学生主动担任网站的页面设计,擅长数据库的学生担任网站的后台数据库设计,擅长编程的同学则担任网站的交互设计。在协作学习的平台上师生共享资源和信息,自由发表观点、意见,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最终出色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合作精神。
四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评价方式多元化,将质性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作者认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既包括评价方式多元化,也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
1评价方式多元化
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参加统一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评价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更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记录学生计算机能力提高的每一步。如采用“当堂达标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效果给出过程性的评价;采用上机考核的方法,在独立单元结束后通过完成综合性的操作任务考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作品创作评价方法,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并考察学生主观上体验水平、感悟水平和审美取向”[3];采用“学生信息档案袋,综合记录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活动”[4],包括参与的课件开发、网站设计、专业领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等。学生是信息档案袋的管理者和充实者,是计算机技术的实践者和技术实践的评价者。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帮助教师诊断、反馈、改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更在于激励、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强调学生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同样也是参与评价的主要对象。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组间互评、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能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立体化,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成为以多渠道的反馈方式促进被评价者发展的过程。多元化的评价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学习质量,多元化评价可以提升评价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评价标准多元化
我们在教学方法中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在评价手段、评价标准上同样要尊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固定的考试模块、一成不变的百分制标准难以反映个体差异,更不能尊重个体差异。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曾经对某学年的考试成绩按模块作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同样分值区间的学生在不同模块上的能力差异是相当大的(见图1和图2):有的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是强项,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而在程序设计这一模块上近乎空白;而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可以完成大部分的编程设计,但对图形、图像的感悟较弱。从评价的总体分数上也许可以得出两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相当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模糊而不精确的,是不能给予学生全面而有效的认可的。因此评价标准必须多元化,如根据不同教学模块制定评价标准;根据作品的技术含量、审美倾向、感悟能力制定评价标准;根据高职专业的发展需要制定评价标准。
五 总结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适应学生能力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要积极寻求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提高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术素养,为国家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汪华,张世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006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计算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由于难有大规模的计算机企业成批地提供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场所,学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际练习,对工作环境陌生,不熟悉工作的具体环节。因此,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要及时吸收和借鉴行业内各种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经验,接受先进的技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环境,必须针对计算机行业的特点、专业特点及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这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探讨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专业对口顶岗实训难由于计算机行业属高技术性行业,技术和硬件升级换代非常快,学校的教学、学生的能力等方面与企业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生很难融入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更不能独立承担企业工作,只能作为生产观摩人员或从事一些极为简单的辅工作。
学生集中实训难计算机企业规模一般不大,企业人力、物力资源有限,而且专业技术性较强,要企业成批提供工学结合岗位不太现实。因此,学生过于分散,既不利于实训教学,又会加大管理成本。
计算机系统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商业数据安全很重要,相关设计行业对此多严加防范。像财务数据、客户资料、图纸文件甚至生产加工任务单等,任何一份文件或单据流失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时只能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难以进入真实业务操作的平台,这就使得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职业院校自身的问题职业院校的科研优势和技术优势还不够强,一方面,学校没有形成技术和人才优势,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产品研发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弱,造成合作的不对等性,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兴趣。
适合计算机类专业的几种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笔者认为,根据计算机行业和专业的特点,适合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订单式”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体,突出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依托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经费、企业前沿信息等各方面资源,有效地打破传统实践教学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通过职业性与教学模块化的有机结合,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对岗位(群)知识结构的要求展开,实现职业院校技能教育、就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通过联合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学校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了解企业对学生技能及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将生产实践融入教学之中。但是,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某个企业需要大批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计算机类专业“订单式培养”的难度较大,学校可以结合某些大型的计算机培训集团和行业协会,进行“点对面”的“订单式”培养。
“校企实体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合作办学。企业和学校订立章程,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职业院校注入股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分享办学效益。如学校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成立“软件学院”、“网络学院”等,形成共同体。由于企业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参与,与简单的合同合作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为稳定,更为深入,合作形式、合作内容更加多样,更加全面。在解决贫困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问题上,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合作企业可以与院校协商,与贫困生签订劳动合同的预备合同,由企业代学生缴纳学费,待学生毕业后可用其工资偿还,而且还可以开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实现免费职业教育。但这种模式也存在问题,由于企业是市场主体,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宗旨与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之间必然产生矛盾。虽然有矛盾,但在某个项目上开展合作还是可能的。
“引企入校”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生产线或行业鉴定所等引入学校,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见习或顶岗实习。如引进企业笔记本电脑生产线,由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训项目都在生产线上完成,学生可获得实际职业环境的操作机会,同时公司还可按月给学生发放工资。再如,可将公司技术研发部门以经营独立运作、技术双方合作的形式引进院校实训中心楼,让教师和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及测试工作。又比如,可在校内引进信息技术工作室,将教室、实训室、工作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教学计划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教师、学生与入驻企业一起,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商业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工作,形成“实训即创业”的特有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