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专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2 17:47: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环境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建筑环境专业论文

篇1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产生、定义与分歧

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①,在美国政党报刊瓦解后,报业媒体越来越关注经济利益,以普利策与赫斯特之间的黄色新闻大战为代表,报刊越来越低俗化、商业化。与此同时,要求新闻公平客观独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新闻专业主义作为煽情主义与商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博弈中逐步确立。慢慢的,客观报道的技巧变成了一种信念、标准、一种价值观,也成为一种程式②。上世纪90年代后,新闻专业主义已成为西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理念,是新闻从业者在采写新闻报道、传播新闻信息过程中向受众呈现出最贴近新闻事实的职业要求。该理念涉及到媒体社会角色,新闻工作的基本性质,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身份认同,新闻实践的行业规范和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理念。③在坚持媒体及从业者独立自由的前提下要求其对新闻事件做客观公正的报道,服务公众利益,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阿特休尔在《权利的媒介》中说:“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指,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应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④

在新闻实践操作层面上,新闻专业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理念与实践的分裂这一深层矛盾。新闻专业主义自身具有难以摆脱的理论困境:新闻专业主义赋予新闻自由过于宽泛的界定,尤其是对其绝对性和相对性、合理空间和必要界限、主体道德自律和外界必要制约等几组对立的命题都尚未有完善的理论加以科学界定。⑤因为新闻专业主义强调绝对的客观、中立报道,而现实操作层面只能实现相对的客观,新闻从业者在力求客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甚至是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形成的固有的框架设置等都是影响客观报道的因素。无论是在政党控制下的报业还是适应商品社会产生的报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限制,新闻媒体不可能实现绝对意义上的自由独立。

二、新媒介环境下媒体传播特征及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互联网、电视、手机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媒体、互动性传播对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极大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在新的媒介环境变迁下,媒体的信息传播表现出新的特征。

在当今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媒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单对多传播模式,形成了多对多,单对单的传播模式;由原来的点到面的传播发展为点对点、面对面的传播,在丰富了传播内容的同时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在全国两会报道中,受众见证了微博的力量,它以短小、迅速、及时、广泛、互动传播优势将受众、媒体、两会代表紧密联系起来。这种社会媒体(social media)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更多的新闻线索,利于进行深度报道;新闻当事人、评论家等的观点评论也为传统媒体广泛引用,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但也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传播渠道及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样化使受众接触海量化的信息,海量信息的存在增加了信息真实性判断的不确定性,对媒体及从业者坚持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海量的网络信息加剧了新闻真实性甄别的难度,这是对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考验。在海量的信息中,有价值的信息极易被“埋没”,而虚假信息也极易盛行,对信息真假的甄别加大了对新闻记者专业技能的要求。

三、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现实困境及思考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要求媒介及从业者对公众服务并负责,坚持自律与他律,但新闻领域的自律与他律和独立自由本身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客观性是指依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客观化是依据人为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现实进行虚构。⑥因此,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客观报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报道并非片面地强调绝对的客观,因为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一种反应事实的状态,而是反映现实的一个过程,我们能追求的只能是相对的客观。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者的实践困境,其标准不是绝对化的要求,而是从事实践的过程中力求达到的相对的标准。

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中我们了解到,整个大的社会结构是由相对独立自主的小社会构成的,每个小的社会都有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但又受其大的社会结构的制约。“新闻界是一个小的独立的小世界,有着自身的法则,但同时又为它在整个世界所处的位置所限定,受到其他小世界的牵制与推动。说新闻界是独立的,具有自身的法则,那是指人们不可能直接从外部因素去了解新闻界内部发生的一切。”⑦新闻界受到了来自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受众方面、以及来自新闻界内部的制约,这些因素相互抗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新闻人所需面对的复杂的媒介环境。来自政治的压力,对经济的过度依赖,受众的期待,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专业主义成为了一种理想,现实的困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该理念产生质疑。

政治领域对新闻界的控制体现在多方面,即便是在提倡独立自由媒介环境的西方国家,官方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控制影响媒体。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发言人制度、新闻检查制度等控制消息来源或者控制舆论引导。我国的新闻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该体制是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事业单位的性质使得政府可以统一媒体舆论导向,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是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它折射出了政治及资本对媒体的控制。

资本对媒体的控制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以媒体是社会第四权力自居的西方社会,近几十年来,市场导向新闻学(market-driven journalism)正在盛行。市场导向新闻学是指新闻机构的市场取向,建基于找出或者制造出一种消费者的渴求,而新闻传媒的任务是独一无二地满足传媒消费者的需要,新闻最终成为彻头彻尾的商品。⑧在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各大媒体为占领市场份额,迎合受众的需求,新闻越来越低俗化、娱乐化、庸俗化。策划新闻事件大行其道,越来越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宗旨。资本的渗入还体现在广告的介入,广告是媒体尤其是报刊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无形中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越来越多的软广告见诸于媒体,足见资本对新闻界的控制。

在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媒体组织内部严格的操作流程及受众的阅读期待构成了影响新闻采写客观中立的隐形因素。新闻产品的正常生产得益于媒介组织内部严密的采写、编辑、发行流程,媒体机构内部的等级体系划分使得新闻记者各司其职。记者不可能采写不在视线范围以内的事件,也不会采写超越自己领域的事件,这是媒体组织内部对新闻从业者的束缚。另外,在争夺眼球效益的竞争中,为应对同类媒体的竞争,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已发生改变,最大限度的迎合受众使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化、低俗化、虚假化,这与新闻从业者应坚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背道而驰,从业者在面对大的社会环境时,也只能适应性地妥协,这便是新闻专业主义很难走出的困境。

对于新闻人应坚持的专业主义的困惑与探讨伴随着它的产生而存在,它有其产生的社会地域文化背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与实践需结合我国不同的环境背景而加以本土化。需在考虑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前提下考虑不同媒体的定位、不同受众的需求,而非绝对的新闻专业主义教条化。新闻专业主义追求的客观中立并非绝对的客观中立,绝对的客观是做不到的,新闻人应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尽最大努力还原客观事实,做到相对的客观,这是秉持专业主义的新闻人应具备的品质。■

参考文献

①塔奇曼 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M].华夏出版社,P7

②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93

③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71)

④⑥J・赫伯特・阿特休尔 著,黄煜、裘志康 译:《权利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P282、148

⑤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98

⑦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许钧 译:《关于电视》[M].辽宁教育出版社,P44

篇2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1998年专业调整后新增设的课程,集中体现了该专业的核心与本质。其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共同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基础平台。由于建筑环境学包含了国内外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针对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努力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愿意学并且学好该门课程,为紧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要注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努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筑环境学要在32个课时内完成7个单元的教学,其课程内容量大,内容琐碎,课程任务重。且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了地理学、城市气象学、劳动卫生学、建筑学、物理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内容丰富,而各个章节又自成体系,这将造成初学者难以入门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主要从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体系。

1. “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思路

“一体”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三结合”指的是教学讲解与习题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习相结合,理论认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根据该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法”进行教学,其内涵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重点是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同时采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实践研究法。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1理论教学

由于建筑环境学的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建筑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建筑环境的综合评价等[1],翻阅教材后学生反映该门课如同一门科普课[2-3],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教学中通过把握课程主线和章节主线使课程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该课程的学科基础地位。

2.1.1课程主线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一条主线,围绕一个主题,即“人-建筑-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绪论课的讲解中,首先要通过主线串联将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建筑环境研究的是围绕建筑物的空间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内环境又包括建筑物的空气质量环境、热湿环境、声环境和光环境,其中热湿环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2.1.2章节主线

在把握课程主线的前提下,在每个单元的讲解中,安排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本章的知识框架图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认识本章的整体内容。例如,在讲第三章,建筑环境的空气环境这一章时,首先,让学生看如下的知识框架图。

然后是核心部分的讲授训练,最后通过单元小结,要求学生能够使所学内容在该知识框架图中对号入座,从而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框架体系。

2.2实践教学

建筑环境学的教学内容特点为:前沿性、广泛性、实际性。该课程内容琐碎,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和生动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验进行。

2.2.1课题研究

借鉴清华大学的教学经验,布置文献综述的小论文题目,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动手进行试验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论述。首先向学生介绍小论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课下自学的时间参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撰写。小论文的题目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建筑环境的话题,学生可自拟题目,为扩大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题目供学生参考,例如:挂窗帘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和辐射在建筑热环境中的作用;不同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效果;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差别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其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结果将以小论文的形式展示,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作口头汇报,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并将撰写优秀的至相关期刊,作为学生的研究成果。

2.2.2开设实验

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感性认识,并能激发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建筑环境学缺乏相应的实验教材,大多数高校未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目前只有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少数几个学校增加了实验教学环节[4]。清华大学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项目研究中;上海理工大学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是测试实验室内各个环境参数;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验教学较为全面,涵盖了建筑环境学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内容。根据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并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实验将采用分组的形式,主要内容为室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CO2、甲醛、噪声等相关室内环境参数的测试,最后结合主客观情况,对室内环境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教学的环节,将达到如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其对建筑环境学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空调工程、通风工程、供热工程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验,学生要对室内环境作出综合评价,需查询最新的室内环境标准、测试室内的各环境参数、掌握室内的环境评价方法等,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并能够对整个课程乃至整个专业有系统的把握。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将采取期末一张卷加课题研究及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加出勤考核加课堂参与度考核四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能综合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

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建筑环境学的构成要素有基本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最终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晨.建筑环境学(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47-02

一、建筑环境学的作用及地位

1998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调整以后新设置了建筑环境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心理学,城市气象学,建筑物理等多学科知识,是本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1]。随着社会发展,节能减排需求逐日提升,建筑环境设计目标从最初原始社会躲避自然环境的伤害满足安全需求,过渡到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进行人工控制室内温湿度,再到如今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满足室内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有效利用资源合理的排放废弃物。

笔者认为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建筑环境学内容具有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广泛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需要从该课程涉及到的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设计的观念,并建立/室内环境品质的概念,宏观了解与认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目的和任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该专业。由此充分体现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所在,建筑环境学的理论知识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和平台[2]。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环境学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含的技术知识和概念较多。根据新疆大学学生的特点和全校性基础课的安排情况,本课程的开课安排为本科生三年级的第一学期,即第五学期。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教学,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对于学生而言,刚接触该门课程会感觉内容分散,有许多内容和大学二年级所学的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以及传热学相关联,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些基础课程的时候仍然采用高中时的应试学习法,许多重点内容没有掌握扎实,因此在学习建筑环境学时难于把握核心。

此外,建筑环境学包含了建环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信息量庞大,基本每一章节都会遇到新的相关专业术语和理论公式。要使学生掌握构建舒适的建筑环境,对建筑环境进行分析评价以及设计能力,单纯的靠老师课堂讲解是不够的。因为理论化的内容都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兴趣不大,若仅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机械的不加思考记忆背诵都无法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从2008年起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形和一些工程设计实例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基本概念表达出来,避免学生在理解复杂的公式时感到厌烦。但近两年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多媒体课件有直观形象讲解说明的优点,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教授时间看似学生理解了复杂的公式,掌握了概念,但一旦期末考试时换个角度出题,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建筑环境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环境学的知识,从2010年开始课程学习增加了期末大作业环节,布置一些与课程各章节相关的调研题目,旨在让学生通过完成调研题目,设计并组织撰写研究论文对所学内容又更深的认识,但由于大作业论文指导工作量较大,单由授课教师完成指导工作并不能保证大作业论文的质量。

三、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根据前述内容可以看到建筑环境学在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同时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建筑环境学专业核心课程的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结合最新技术发展补充教材内容,丰富课堂讲授的内容。特别是在绪论部分,通过该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对建筑环境学有总体认识,了解该课程的核心作用。如果仅通过课本上区区几幅图片和条条框框的文字说明,无法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这时就需要结合实践和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搜索大量不同类型建筑的图片,使得课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举例说明,当前国家绿色建筑进入到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中的相关指标与建筑环境学的内容结合。特别是最新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这些部分内容都和本课程所学知识紧密相扣。充分将实际与课程知识结合在一起就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二是在课程教学环节提高多媒体课件使用质量,避免出现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现象。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图形视频与文本结合起来,学生能较为直观的接收,但学生略微走神就错过很多内容。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增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对于重点难点除了用板书单独讲述之外,还要变换角度提问,尽量把学生的生活常识与学术问题相联系,用最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体验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还可提前将多媒体课件分享给学生以便预习,让学生透彻掌握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是需要改进最终考核模式,不能完全以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内容。本课程从开设一来一直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给出最终成绩,直到2010年开始才增设了期末大作业环节。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题型相对单一,而建筑环境学内容量大,仅从卷面考试并不能完全反应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让许多学生从开始学习时就有了应付考试的想法,不利于课程的教授。但从增设大作业环节以来,由于大作业成绩占比重较小,且大作业通常为结合实际的调研测试总结题目(例如之前布置过的教室二氧化碳浓度随人员变化测试与分析),费时较多,因此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为了改变此现状,建议日后的课程设置应增加大作业比重,迫使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能够利用已经有的知识做一些实际的研究。大作业的指导工作还需要增加从事不同专业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可以丰富大作业的题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增设实践环节。为了让学生对实际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应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譬如可以让学生动手测量某一特定环境的温度场,风速场,室内空气品质以及室内噪声强度等,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对建筑环境的感性认识,并且大学二年级所学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对实践环节有较好的补充作用。

四、结语

通过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从不同使用者和不同使用功能出发,研究适用于不同地域气候特点的舒适的建筑环境,为营造所需的环境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文章提出的课程教学中现有的问题,不断改进并完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发挥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后续专业学习中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更好的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人是从事科学技术的主体,因此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大学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在上世纪末对大学很多专业都进行了调整,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1]。该专业以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公共设施、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这次调整,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产生了一个面向21世纪新的专业学科。近年来,该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91所各类众多高校中涌现出来,问题也随之凸现。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

一、主要凸现的问题

(一)办学思路不清晰

虽然很多学校秉承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建筑环境、建筑热能供应以及建筑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把建筑环境学列为了专业的平台,搭建了新的本科专业的框架体系。但是“厚而宽”不是“大而全”。知识口径的拓宽不是各种知识的堆积和罗列。专业的办学首先要服从于所在大学的办学思路,即学校的定位。一般院校和重点院校不同,创新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也不同。如果全国九十一所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体系都参照某一两个名牌大学的教学体系,那么这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专业建设没有或者散失了原有专业的特色;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没有特色。

(二)教材建设的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围绕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教学体系中的教材应该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各个知识块之间简单的粘贴或移动的关系。以《暖通空调》为例,集结了原来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空气调节》、《工业通风》以及《供热工程》的主要内容。剔出了三门课管网输配的交叉部分,而另设了一门课:《流体输配管网》。但就这两门课程的教材来看,共同的缺点是把原来空调、通风和供热三门课的三个系统简单地归类总结,系统总结有余,阐述不足。使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老师觉得不好讲,学生不易接受的情况。

(三)配套的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由于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由原来的暖通空调专业或燃气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师资基本上是暖通空调或燃气专业的。但是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充到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设备、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等方面。专业的内涵已经由原来的设备或系统扩充到既包括设备、系统,也包括智能建筑。其中的弱势部分是智能建筑。因为智能建筑技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大部分搞自动控制的人才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对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供热空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搞设备的人才又缺少对建筑自动化、BAS功能科学要求的理解,缺少有效的上层控制管理逻辑与算法。两方面人才又缺少“接口”,从而制约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2]。因此合理搭配师资,在教学安排方面与其它专业知识交叉融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复合型人才。

二、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办学思路,办出专业特色[3]

明确办学思路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以科研人才为主,还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不仅与专业本身的内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专业所在大学的性质有关。这样才能形成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良性竞争。办学思路还与专业特色有着密切联系。专业特色与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教学和科研历史有关,如有的学校在暖通空调的系统工程方面是强项,而有的学校在制冷空调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是强项。那么在培养人才方面,这些特色就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挥,在课程设置和训练中要体现出来。

(二)稳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科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应包括数理方面、工程热物理方面、流体机械方面、建筑热物理方面和自动化控制的知识。只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专业课程,拓宽本专业的服务领域。当然,正如前面强调的,专业办学的前提是要继承和发扬本专业的特色。这些基础知识本身就是属于很多领域,要与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特色结合起来,构造和稳固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的拓宽,是构架新时代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专业教学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暖通空调,或是供热供燃气,或是把这两方面的课程全部笼统地包括进去,或是把建筑环境、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硬塞进去。在专业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会造成各种知识的七拼八凑。因此,要有侧重点地把某些方面作为原本专业特色的延伸和发展,切忌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思想,盲目地贪大。

(三)编制优秀的教材,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原有专业教学体系架构的割断和组合,使得最近几年采用的教材在编制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还必需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选用合适的优秀教材的基础正是现在的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需从根本上理解和制定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和知识模块。

师资的知识结构要分布合理,除了保留原来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以外,还要补充新的知识,如智能建筑和建筑环境方面的知识结构。师资的梯队建设也很重要。教学梯队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的传承和不断更新。每个专业知识模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群下面,形成以教授为龙头,教授副教授主讲,青年教师为重要组成的教学梯队。

三、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路

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源于长沙铁道学院的制冷空调学科。长沙铁道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制冷空调及冷藏运输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5年在机车车辆系成立制冷空调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制冷空调专业专科学生; 1989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本科学生; 1998年根据教育部文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因此,在二十多年的建设中,形成了制冷与暖调、系统与设备并重的特色。我专业在调整后修订了教学计划,增加了供燃气、建筑环境和建筑自动化方面的知识模块,保留了原来的制冷方面的知识模块,包括有制冷原理、制冷压缩机和铁路车辆制冷、制冷装置自动化等课程。 转贴于

目前已拟定完2008级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主要的思路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办学思路,与学校的定位一致。

我专业隶属于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中南大学,学校的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4]。因此,我专业的办学思路是以创新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继承和发扬专业特色,整合知识架构。

充分利用能源知识的平台。从2008年开始本专业与同属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热能专业进行能源与动力大类招生,使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的基础知识面广,起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作用。

继续保留专业的特色之一:制冷模块。从毕业生就业的反馈来看,用人单位对既懂制冷,又懂暖通,既了解系统,又了解设备的人才非常欢迎。

加强暖通和建筑环境的优势。把空调、供热、通风和建筑环境的节能、环保、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结合起来,也是当前时展的需求。

减弱供燃气和燃烧模块。从本系教师多年从事的科研工作来看,燃气和燃烧模块并没有形成特色,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其份额,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加强智能建筑模块。智能建筑是楼宇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系在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实 践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人才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既保证实践环节的“量”,又要保证实践环节的“质”。即:实践环节的课时量必需严格保证,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动手、动脑,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抓起,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严格把握好实践环节的考核。本系在近两年所有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中都涵盖有答辩部分的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自信和表达能力,又能很客观地反映实际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肖勇全,李岱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J].高等建筑教育,2002, (2).

篇5

关键词: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第三学期;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TV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3605

1998年教育部将原土建类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和城市燃气工程专业合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2年教育部又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下简称建环专业)。建环专业两次合并更名过程中,国内各相关高校对其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张昌等[1]全面研究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 系统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经验。杨吉民等[2]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王晏平等[3]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原则及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阐述了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李锐等[4]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符永正等[5]对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最新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定位、课程名称等提出一些建议。张腾飞等[6]将国内该专业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与发达国家与地区高校相应专业进行了比较,发现国内的建环专业尚需增加涉及建筑学、结构、给排水等方面的专业平台课,以打通目前存在的专业壁垒。李志生等[7]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最新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高校进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时所应采取的对策。张国强等[8]研究并学习发达国家的思维方法,对建环专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倪龙等[9]认为建环专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徐荣进等[10-11]提出了学校、教师、企业和学生等各群体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李永存等[12]认为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新增能源供给系统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也促进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金光[13]针对新更名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必修环节适当增加建筑节能技术与管理课程模块。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根据学校本科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的新变化,制定了2016版大土木类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南昌大学制定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的背景

南昌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前身是2010年申蟮慕ㄖ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当时是应教育部关于

高等学校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要求而申报的,于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学校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建筑工程学院。学院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水利工程系及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拥有8个建筑、土木及力学类专业。学校第一版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传统建环专业培养课程为主,兼具部分建筑土木和节能课程。

为将南昌大学建设成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全面提高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引领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在总结学校2012年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南昌大学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此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通专融合为途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驱动力,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抓手,以大类培养、学分选课制、三学期制、学业评价等改革为手段,着力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更加科学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及学校具体情况,修定后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土木建筑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在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制造企业、运营公司、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等单位和机构,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节能改造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

三、 建环专业大土木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南昌大学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构成。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约占30%,学科基础课程约占30%,专业课程约占36%,创新创业类课程约占4%。通识教育课程分为Ⅰ类公共必修课程和Ⅱ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Ⅰ类公共必修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类课程等组成。Ⅱ类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批判能力、国际视野,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由

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主干课程(16门左右)组成。专业课程则根据学生就业、考研、出国或者联合培养等要求灵活设置课程模块,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在学院教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专业或者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基于学校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学分比例见表1。

(一) 构建土木类专业课程平台

南昌大学自2016年开始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同一大类的学生修读共同学科平台课程,三、四年级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分流,分类培养。共同修读两个学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6门,共同修读一年半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12门,共同修读一年的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应不低于8门。学生专业分流时间原则上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4个本科专业,专业种类繁杂,因此,选择共同修读一年8门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具体课程见表2)。表2中工程制图类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土木CAD及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课程,还安排了BIM相关课程设计。工程测量系列课程是此次培养方案新增的课程,一是学院具有完备的工程测量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条件;二是有很多毕业生从事工程施工工作,需要学习该课程知识。工程经济学及管理基础课程由工程管理教研室承担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及工程造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二) 第三学期实践课程设计

南昌大学现在实行的是传统两学期制教学模式,即秋季学期(约20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约20周)+暑假(约7周)。改革后,根据《南昌大学“三学期制”实施方案》,

实行“三学期制”,以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秋季学期(18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4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为40周,寒暑假的放假时间基本不变。实施“三学期制”后,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主要安排理论教学,夏季学期主要安排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综合试验等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校要求,此次建环专业新版培养方案中,将原先在春秋学期进行的课程设计、实验、认识实习安排在夏季学期即第三学期(见表3)。

根据学校学制学分规定,学分计算最小单位为0.5学分,理论学时须为8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须为16学时的整数倍,实验学时超过32学时的实验课,可以单独设为一门课程,不到32学时的实验课,应在同一课程群内整合成实验课;鼓励多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因此,将原本分散在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课程中的验证性试验合并为热工及流体实验,并在三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工程热力学理论课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传热学课程和流体力学课程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另外,将供热工程、空气调节、空调用制冷技术三门课程的实验合并成暖通空调综合实验,在四年级夏季学期开设,之前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供热工程课程和空气调节课程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

将课程设计和实验安排在夏季学期,这样不会影响学生春秋学期期末备考理论课,同时又能使学生专心完成实践任务,也便于教师集中指导。

(三)特色课程设计

1.土木特色课程

由于学院特色课程主要是传统土木和建筑类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建环专业侧重土建类理论知识体系,这不同于偏重机械类课程体系的传统建环专业。除了上文介绍的土木类平台课程外,建环专业培养方案还设置有房屋建筑学(含课程设计)、绿色建筑材料(含实验)课程,分别在二年级的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土木类特色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具有一定建筑识图能力,同时对保温节能建筑材料的结构原理、力学及热工性能也有了解。

2.建筑节能类特色课程

由于建环专业的前身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因此修订培养方案时保留了第一版培养方案中有关建筑节能类课程,包括建筑节能原理及技术、建筑能效评估(含课程设计)、建筑能效管理与节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含课程设计)等课程。与第一版培养方案的区别在于,这次修订将这些课程分别设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上学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在能源管理公司、绿建咨询公司,从事建筑节能改造及项目咨询工作,扩大学生的专业适应范围。

3.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

按学校要求,“学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开放研究生课程共享,鼓励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同学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如果进入我校学习,其在本科期间修读的研究生课程将给予认定并免修。”此次培养方案中设有数值传热学、能量系统火用分析等研究生选修课,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学校要求,另一方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语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经过两次专业名称的变更,使其专业应用范围得到扩大和调整,极具时代特色。根据南昌大学2016年起不分专业,按院系大类招生,一、二年级按大类进行培养教学的要求,土木工程系建环专业进行了大土木类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主要举措有开设8门大土木类专业平台课程、构建第三学期实践课程及开设特色课程(土木类特色课程、节能类特色课程和

研究生共享课程)等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参考文献:

[1]张昌, 郑万兵, 汤文华, 汪秀清.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 2008,17(3):35-40.

[2]杨吉民, 李清清, 张照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高等教育, 2009,18(6):18-21.

[3]王晏平, 黄镭, 王造奇, 宣玲娟.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新体系框架探讨[J]. 高等教育, 2005,14(3):45-48.

[4]李锐, 郝学军, 詹淑慧, 邵宗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研究与建设[J]. 高等教育, 2011, 20(6):35-39.

[5]符永正, 刘冬华, 焦良珍. 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4):40-42.

[6]张腾飞, 耿阳, 王树刚, 端木琳.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宽口径大类培养探索――中外大学培养模式对比分析[J]. 高等教育, 2011,20(1):22-26.

[7]李志生, 张国强, 李念平, 陈友明, 欧阳浪琴.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 2008,17(1):1-5.

[8] 张国强, 李志生, 陈友明, 李念平, 欧阳浪琴. 基于教育国H化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定位探讨[J]. 高等教育, 2006,15(3):4-9.

[9]倪龙,姚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探讨[J]. 高等教育, 2010,19(4):46-50.

[10]徐荣进, 王贞涛, 宋新南, 徐惠斌.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5):188-190.

[11]徐荣进,宋新南,王贞涛,王颖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107-108.

[12]李永存, 王海桥, 邹声华, 李轶群.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探索[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10):28-29.

[13]金光. 新形势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教与学”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6):110-111.

篇6

论文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1998年将原有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简称暖通空调专业)与燃气工程专业合并后重新组建的一个新兴专业,其中还涵盖了给排水工程专业中的建筑给排水的部分内容。作为一个重组后的专业,其所涵盖的内容并不是原有专业内容的简单合并,而是从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角度对现有内容进行融合。从教育部公布的调整后的本科专业目录可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土建类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但由于其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多数是隶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为此当前开设该专业的大专院校均是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对其专业的从属进行归类。我校于1999年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始着手组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并于2001年开始招收建环专业的本科生。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办学经验与老牌暖通类院校相比略显不足,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均存在某些不足。但是经过系室老师们不断的探索、改革,经过长期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本文以供热、通风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对建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及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回顾和探讨。

一、原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办学之初,本专业以主要培养具有室内环境系统与设备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建筑环境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建筑环境与设备的设计研究、制造安装、物业管理等部门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提出以工程热应力、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作为专业基础课,以建筑环境学、供热、通风、空气调节、燃气工程作为专业必修课,以建筑冷、热源,制冷等作为专业选修课并结合工程力学、机械、电子类课程以及相关的课程设计为整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原有课程设计体系存在如下的问题。

1.专业课程总学时过长,教学计划分布不均

相对于其他专业,由于建环专业是将原有的暖通专业与燃气工程专业进行了合并,其涵盖的内容有所增加。同时,由于专业课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大三的下半学期以及大四的上半学期,而这一阶段正是学生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的黄金时期,在考研和找工作的双重干扰下,学生不能集中精力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听课不认真的现象时有发生。

2.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脱节,课程设计时间不充裕

对于建环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设计是检验其是否真正掌握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在课时安排上,为了避免与主干课程冲突,课程设计往往安排在学期之末,即在专业课程完全讲授完以后开始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就会造成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学生无法掌握这些理论知识所具有的实践价值,而到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已经比较陌生,不知道如何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同时,由于需要安排课程设计的专业课程较多,往往出现一个学期末要同时完成几门课程设计,时间比较紧张,此时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考研以及找工作等事情,无法抽出足够的精力来投入到课程设计中去,这就造成了课程设计的整体质量不高,并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

3.实验课程涵盖内容不够全面,学生动手能力锻炼不足

在课程体系制定之初,相关实验环节部分也进行了考虑,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将实验环节单独作为一个整体,而是将其融入到理论教学内,将实验环节所需的课时数纳入到理论教学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实验任课教师,具体的教学安排则取决于专业任课老师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就导致实验课程不能充分受到重视,学生实验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着手修订新的培养方案的同时,根据“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原则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整。

1.强调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

建环专业的突出特色是人工热湿环境。随着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有更宽厚的学科基础。因此,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六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 转贴于

2.减少专业重复内容,优化教学质量

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三门主干课程是将原有专业课程中的共性部分经提炼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理论课。为了避免与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相关内容重复,就必须对原有专业必修课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组。以建筑环境学为例,该课程主要由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以及人对热湿环境的反应等知识模块组成。其中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知识模块主要涉及的是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机理、冷负荷与得热量的关系、典型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的原理、通风稀释方程、新风量的确定、自然通风与局部通风等知识点,而这些内容又分别涵盖在工业通风、供热工程以及空气调节等专业课程中,为了避免重复教学,就需对这些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合并,在不打乱教学系统性的同时减少教学的课时数。

3.注重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原有课程体系调整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解决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存在的严重脱节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引入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同步的教学思想,即将课程设计穿插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始着手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就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应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验课程以及生产实习课程所占的比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三、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的教学构想与实施

通过对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改革,已经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从具体的实施过程来看,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导致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出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不能很好地融合。为此,笔者总结最近几年在供热、通风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结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出了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的教学构想。其具体的思路如下。

1.深入分析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内在联系,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以工业通风和供热工程课程为例,两者的研究重点在通风管路以及室内供暖管路和供热管路的设计与运行的相关知识上,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一般民用建筑以及工业产房通风系统和供暖以及供热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此,在进行理论教学之前,可以先展开生产认知实习,即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接触一些已投入运行的系统设备,并结合其具体的运行过程简要地阐述这些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在认知实习结束后开始理论教学,同时将课程设计融入到其中,即理论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明确设计内容,并结合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设计进度。当教学环节结束后,课程设计基本完成,此时再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对课程设计进行自我总结,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现场给学生进行指导。这样一来,一方面加深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深入研究专业理论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后面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因地制宜,平衡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各环节的主次关系

篇7

主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8501

国内刊号:11-2832/TU

邮发代号:2-75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暖通空调》(月刊)创刊于1971年,由建设部主管, 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联合主办。 本刊以实用技术为主,兼具学术性和信息性,在行业中最具影响力,被誉为权威刊物,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发行量在国内同行业刊物中遥遥领先。

篇8

1 引言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高等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机遇。《传热学》课程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相对成熟和固定,即使如此,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得它成为教学手段先进、充满吸引力的优秀课程。近年来,我们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传热学》课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功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大量的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现,为适应这种情况,新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热学》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必须将传统的教育思想转变为现代教育思想。免费论文参考网。为了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由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个体实践、信息交流为中心,要实现这一巨大转变是靠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完成,只有采用基于多媒体先进技术的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免费论文参考网。

2.1 加大教学信息量,突破教学难点

《传热学》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和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导热、对流和辐射三大模块,各部分相对独立,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核心内容,理论概念较多,计算公式推导复杂、公式数量庞大,这使得教师的讲课时间紧张,形成了授课进度快、略去内容多时易造成学生跟不上教师思路,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未很好理解其实质内容,而讲课进度慢时又不能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矛盾。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屏幕投影显示清晰、图文并茂、表达方便快捷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例如对于非稳态导热中无限大平壁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导热问题,过去一直是传热课程重点和难点之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时,讲授过程中我们将分离变量法的具体求解方法、温度通解中每一积分常数的具体求解过程都讲得很全面清楚,教师从写黑板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着重在于讲清思路,讲清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用两小时轻松地完成了过去传统粉笔加黑板教学时三个小时都难以完成的教学任务。近两年来,在学校课堂教学时数总体精简的大背景下,我们用60学时仍然完成了教学大纲上规定的68学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传热学》课程中例题、习题的讲解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多个高难度、高综合性的习题的讲解工作,整个课程中课堂习题讲解数量有较大提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也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对于二维、三维非稳态导热过程,如何表达物体内的温度场让学生建立起温度分布空间的概念一直使师生感到棘手,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表达形象具体、切换快捷的特点,用多幅类似于图1的立体图形来反复说明这个

篇9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建筑坏境设备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化发展并且越来越科技化,对于建筑坏境的题案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关注建筑坏境设备问题的同时,有关专家也提出,是否可以将景观艺术介入到建筑坏境设备的研究之中,将建筑坏境的实用性和可观赏性、美观性进行有效的结合,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建筑学术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建筑环境设备与建筑装饰装修的关系

在进行“建筑环境设备”和“建筑装饰”之间的关系描述进而讲解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从二者各自的定义出发,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现代建筑是个多学科的综合体,在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为了提高建筑的整体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必须对其建筑设备予以高度重视,要综合考虑、协调处理建筑设备与建筑布置、建筑装饰、建筑结构诸系统之间的关系。”[1]作为优秀的建筑环境设备来说,首先,他必须是将建筑环境设备和装饰艺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建筑环境设备而言,必须从基础建筑的功用角度进行入手,必须满足建筑设备的实用性和基础功用性,而从建筑装饰角度而言,又必须具有美学的观赏价值和意义,如此一来,如何平衡建筑环境设备和建筑装饰设计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极为重要了,建立的前提便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建筑环境设备的基础设施之间的建构,规模,形式,针对于建筑环境设备的不同规模,设置不同的装饰模式和装饰理念,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美的直观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既可以考虑到家住环境设备,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甚至增加了建筑环境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空间,但是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许许多多的建筑环境设备存在这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在充分考虑了建筑环境设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基本的审美需要,导致建筑环境设备的受众群体降低,当然也影响了建筑内部的商业化运作和建筑环境设备的宣传与推广;而在考虑了建筑装饰之后,又不能很好地发挥建筑环境设备的基础公用,导致耗时、耗力、耗材等等。比如说建筑的防火门设计,如果单从功用角度而言,是为了为建筑发生火灾时排除隐患,但是如果从建筑设计的总体角度而言,单一化的防火门往往容易影响总体的美感,因此将单一化的防火们进行有效的建筑装饰便变的极为重要了。[2]

(一)室内外管线的敷设

在进行室内管道的压线和敷设时,应当尽可能的不留痕迹,尽可能地降低压线的长度,一方面方便进行日常的基础修补与保养,另一方面也不影响室内其他基础设施的美观,最后,必须值得一提的便是对于暖气基础压线的是是必须符合建筑行业暖道施工的基础规范和设计要求,就目前的安装现状来说主要分为明装和暗装两个方面,明装指的是基本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之下是暴露在外的,比如我们现在的许多居住区以及普通的公共设施办公区的建设也是走得明装的路线,而暗装则不同了,暗装则是最大化地考虑到环境设备与建筑物本身美感的一种契合性,比如相对来说较为高档一点的建筑物群体,如大剧院、高档会所、高档大酒店和高档商场、展览厅和博物馆等等,“热力管线敷设型式有两类:地上(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3]首先我们来分析地上敷设,相对于地下敷设的财力耗损和复杂程度而言,“地上敷设”更加便于操作,而且对于资金的需要也不是太耗损;而“地下敷设”则不同,由于进行地下作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将建筑环境设备与建筑装饰进行有效的结合便变的极为重要,我们完全可以将“地上装置”与建筑装饰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艺术性的美感,来不就“地上敷设”的缺憾。

(二)设备与室内景观设计的融合

如果综合分析较为大型的建筑物内部结构的话,我们会发现,顶棚的结构与设计变得非常重要,“对顶棚的装修装饰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室内上部顶面不做任何附加结构的直接装修装饰,常用于较小空间;第二类是由室内顶面基层往下悬挂的顶棚成为吊顶‘大型公共建筑主要采用对悬吊式顶棚’吊顶的形式较多。”[4]“顶棚的设计与施工是与暖通、照明、监控等诸多专业碰撞较多的方面,大型公共建筑的技术设备系统,几乎都安装、隐藏于吊顶的内部,”[5]因为几乎所有的装置和排线均在顶棚进行,因此处理好顶棚的环境设备美观也变的极为重要。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顶棚装置中的所有设施和装备,比如照明、各种压线、以及通风口和监控设备的安装等等,那么如何将我们所说的这些装置毫无痕迹地隐藏在顶棚当中便变的极为重要,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而且根据建筑环境和基础公用的不同,顶棚的设计装饰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形式和样式,根据室内的环境无论是从适宜居住的角度还是办公亦或是高档大型剧院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变,可以将弧线、材质、灯光、建筑素材等形式应运其中,产生出不同的风格和变化模式。而综合分析顶棚的吊板和材质,目前最为通用的便是金属板吊板,品种繁多,而且具有样式丰富,质量较好等等的优点。我们以“大观园”酒店进行分析说明,从建筑基础功用上来说,“大观园”实质上就是一个高档酒店,但是建筑设计师充分结合了地域以及文学因素,从《红楼梦》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设计,融合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古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即雍容华贵又散发着古典艺术的气息和魅力,它所体现的主旨为:“大堂中央见图上空n米高的升天式弯顶,弯顶端部是成45度错位的一系列红色藻井,下为一组隐喻为‘十二金钗’,高低错落的12个‘绣球灯’成为顶棚整体的中心。”[6]设计者巧妙地将《红楼梦》进行融合,又进行了丰富的建筑环境设备的设置和安装,设计者将照明、通风、中央空调等等设备包括压线的隐藏问题在别有韵味的建筑装饰中隐藏的极为自然,而且美观大方。[7]

三、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着,通过对于外国建筑艺术和我国古段建筑艺术完美结合,[8]“建筑环境设备”和“建筑装饰”之间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并且是具有确定性的融合,相信随着建筑装饰艺术的发展,二者会呈现出更多的艺术价值性和建筑实用性。

【参考文献】:

[1][3][4][5][6]刘靖.建筑环境设备与景观艺术的融合性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篇10

0引言

建筑设计是目前我国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与建筑院校所不同的是,艺术院校中的学生感性意识强、动手能力强而理性思维相对欠缺。针对这一特性,艺术院校的建筑设计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有关建筑的基本概念,逐步建立对建筑空间与建筑构造的理性认识,系统缜密的思维方式、扎实的空间设计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设计水平。

1课程设置的原因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设计课程应当说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对其他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筑设计课程开设的成功与否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室外景观设计等其他课程都具有重要影响。

建筑设计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建筑空间除满足正常的功能需求外,还应当追求科学和理性的建筑结构,节能环保和物美价廉的建筑材料,此外,建筑设计还应当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特征与地域风格;体现建筑本身室内室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建筑设计课程是将各门相关联课程进行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全局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建筑设计课程,首先应当是围绕对建筑设计的理性分析和解读,摒弃传统艺术院校中感性过多,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的教学特点,必须将建筑设计的严谨和细致特点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首先,强化对建筑基础知识的解读,每一项与建筑及其相关常用元素尺寸都应反复解读、熟记于心,对近代经典建筑案例要反复解读、熟记于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的通过课堂讲解及课题练习,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中应当从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知识学起,从研究建筑的选址到建筑设计本身,从建筑造型到建筑材料、从室内到室外等必须严格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在对建筑形态的讲解中应当从研究平面形的组合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空间形的研究。由浅入深,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体会空间组织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此外,艺术院校的建筑设计课程更应当发挥学生的特长,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手头功夫的培养,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塑造空间形体的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建筑制图手段将构思准确反映到图纸上。手头功夫的训练和培养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强项,必须借助建筑设计课程强化学生的手头变现能力。

2课程设计的阶段解读

根据艺术院校的学生特点和普通建筑院校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特征,在艺术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当中,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和设计实践两大块。综合普通建筑院校中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艺术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主要应当分为对建筑图纸的精读、对建筑模型的构建、对建筑周边环境的统筹协调以及通过对居住类建筑空间设计等实际设计项目和案例的实际训练来达到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并且严格的、系统性强的手头功夫的培养和训练体系要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

2.1 精读图纸,强化基础训练水平。这一阶段课程训练的主要目的和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图纸的读图能力。作为一名设计师,无论是从事建筑设计还是室内设计或是景观设计,对建筑图纸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是设计的基本功,只有对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有较强的识别能力才能认识建筑、感受建筑空间。对建筑造型的把握、对建筑各构成要素如形体、线条、质感等形式要素的观察和理解,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对各种设计图纸的观察和识别。

教师以建筑制图的手法讲授建筑图纸,从对平、立、剖等图纸的精读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建筑。对平、立、剖等图纸的观察、理解,对各种透视手段的讲解和比较等是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的基础性内容。精读过后的大量练习才是真正掌握建筑制图的关键。通过练习使得学生将平、立、剖等建筑图和基本透视手法的表现手段等内容完整的体现出来,在师生交流和互动中使得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绘制的基本形式规律和一般性方法。如我院环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对世界经典建筑图纸的解读,如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师赖特的“流水别墅”,教师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对原版英文图纸进行一一讲解,包括流水别墅周边景观环境在内的平面分析图等内容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练习了专业外语,又熟悉了建筑周边环境并且对建筑构造、室内设计、建筑用材等内容都有了系统性的学习,一举多得。

2.2 制作模型,提升空间理解水平。建筑设计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对建筑的“实体”和“虚体”能够融会贯通,对建筑空间的形式和功能划分能够熟练掌握。而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初对建筑图纸的精读之外,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建筑模型。

从最基本的空间几何形体的拼接到经典建筑模型的制作。通过对建筑空间围合与开启的解读使学生对空间的限定方式有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在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体会开启与围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形成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开放或封闭的建筑空间。而建筑设计形式的复杂和多样,就是通过各种建筑构件利用其围合和开启手段所表现出来的。

在建筑模型的制作过程当中,发挥艺术院校学生的手头功夫较强的特性,前期大量设计草图的临摹与绘制,方案的不断完善与修订,师生之间不断的互动和交流,制作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也使得建筑设计课程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受益匪浅。

我院在这一环节更加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这一阶段仍然选择的是对世界经典建筑的分析与解读,选取的是法国著名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的模型制作及其内部空间分析,通过对图纸的解读到设计图的绘制以及建筑模型材料的购置等各个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全程参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有问题随时与老师沟通,这一环节的训练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的帮助是最大和最直接的,学生普遍反映对建筑空间概念的把握更加直观和清晰,对空间与围合的关系把握更加深刻,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设计环境,凸显环艺专业特点。作为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专业特点更加强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一,更加强调对建筑实体空间室内环境及其外部景观的设计与完善。因此,形式服务于功能,一切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人的活动规律出发,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里学的专业知识和材料搭配、色彩搭配、植物及绿化配比、室内外家具的风格与配置等设计原则体现在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

通过对建筑的室内及室外环境的设计,将内外部环境与建筑本身能够和谐统一,空间的划分、人流的组织、风格的定位、细节处理的方法、新材料的应用、虚实空间的布置与分隔等建筑设计的基础性知识和设计常识等内容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的体现。此外,通过教学实践还能够扩大学生对于空间设计思考的范围,使学生能真正抓住空间设计这条主线,培养其更有效率的空间塑造和功能定位与布置的能力。

这一环节我们普遍采用真题真做的形式,让学生直接到现场进行调研,将现状图纸和场区环境等现状资料交给学生,将设计要求布置完后,学生实地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我们以南京某市民广场的改造作为课题,学生再也不是纸上谈兵式的去做设计了,他们在进行广场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反复调研,对周边的居民进行访谈甚至要进行问卷调查,这样才能掌握和了解使用者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清楚诸如广场正常的客流情况、广场使用群体的年龄构成、休息座的设置情况、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设置情况等直接影响到设计平面布局的信息,对过这种训练,学生从头至尾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设计,设计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在后期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一一点评,学生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转贴于  2.4 居住空间,掌握住宅设计要领。通过对具体的居住空间案例的设计,使学生在设计过程当中更深刻的体会形式美感的基本要素,即点、线、面、体的组合与搭配,从完善功能、满足实际需求的角度在更加理性的层面上激发出学生更多创新灵感,从而能够更好的加深对基本空间设计要素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以及居住空间室内的设计内容、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室内设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并通过设计课题掌握室内设计工作方法;理解居住空间与建筑、室内家具、户外庭院的基本构成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关系。

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外部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居住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平面布局与功能组织;居住空间与文化、艺术、经济等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等。

从历史发展、设计概况和优秀设计作品分析等方面入手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功能分区、室内空间特征与结构、空间类型设计要点、构成原则、空间性格等方面入手熟悉和掌握居住空间的设计原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掌握居住空间与建筑、室内家具、户外庭院的基本构成关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等知识。通过指导学生的课题作业,使其掌握从创作构思到最终方案表达的工作方法和设计程序。

与室内设计公司进行联合设计培训来培养学生,一直以来是我校环艺专业在这一教学阶段的教学特点,我们与南京市的知名设计企业合作,将学生分组直接参与到公司的室内设计业务中去,学生从跟甲方第一次见面谈判开始就进入到一线状态,由师傅带徒弟性质的在现场手把手的去教学生,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住宅设计的要领、住宅施工的程序流程以及工程造价预决算等内容,通过公司化运作的培训方式,学生真正的了解了社会的需求和当今的设计风格,一个学期的训练使他们普遍觉得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3课程设计的特点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比较杂的专业,专业课程面广量大,而作为其基础性课程,建筑设计课程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其他课程相比,它更加看出对建筑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在设计过程中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与普通建筑院校的建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3.1 更加注重对建筑环境空间形态的观察及理解能力的培养。环境艺术的建筑设计课程中所研究的是建筑环境的空间物象,而建筑环境空间形体是处于大尺度的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认识是很难的。对于建筑环境空间形态的必须进行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解读与分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性观察、分析、判断建筑环境空间形态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无论是对建筑图纸的解读、对建筑模型的制作还是对实际经典建筑案例的观察与分析都能够较明显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及理解能力。

3.2 更加注重对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整体空间形态能力的提升。艺术院校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艺术素养较高、造型及形体把握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课程当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空间形态能力的培养;又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所研究的是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因此,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更强调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空间整体能力的把握与提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解构、重构、变形、夸张等造型技法,创造空间形体。利用诸如空间形态、体量、明暗等因素表现不同性质与类别的空间。提升对于建筑中的材质、肌理、色彩等构成要素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3 更加注重对建筑环境空间形式与风格的设计能力的把握。环艺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设计能力、造型把握能力、形式与风格的变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形式与风格的建筑环境空间的理解与把握,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对于不同类型和风格空间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及设计原则。使学生逐步强化对不同建筑环境设计空间形态形式与风格的感性性思考;从而增强其对不同建筑环境空间形体的风格的视觉感受与理性认识。在处理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得心应手。

3.4 更加注重对建筑环境空间的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感性思维强、缺乏系统性和理性把握及理解空间的能力和水平,设计往往流于形式而忽视最基本的功能,针对这一特点,在建筑设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对其理性思维与创新型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我们所设计的环境,以功能的实用性为基本宗旨,以满足人的实际需求为基本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端正学生严谨和规范的设计态度,在理性和规范的基础上,拓宽其空间造型的设计能力,逐步提高其理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4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的开设,应更加注重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的应用。把握国际最新建筑设计动态,以创造和谐生活及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未来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应置于创造多样性、综合性、环境价值相互和谐的人类生活体系,为人类创造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把艺术设计教育方向转变为以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教学研究、市场开发为中心,促进设计教育的实际可操作性。这样才能真正找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游佳丹.设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钟启泉.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周拥军.关于建筑设计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15):227-228.

[4]景桂兰.俄罗斯环境艺术[J].装饰.2003(5).

[5]朱华.论师范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