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会计学结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X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X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X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XX学院的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给我提供参考文献的学者们,谢谢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使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有了参考的依据。
教学环节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师资方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呢?
一、当前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另外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也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上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和教材,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再加上会计知识的原则性和规定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记笔记,下课学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做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显得不足。另外,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主要的教学仍是依靠“黑板+粉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不能将原理与实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与分析加以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各种层次的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
(四)成绩考评单调,实践能力测试不足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成绩考评体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五)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职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识。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的高职会计教学方式,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高职会计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解决措施
(一)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认清高职教育目标。树立“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以及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应用。
(二)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材结构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是对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制度、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如对《财务会计》内容及时补充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对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则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进行协调。
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尤其是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会计理念、新颖的会计制度等,更深入地进行会计领域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等。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会计教学不仅要妥善运用咨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畅导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案例教学法、课堂演示性、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要大力提倡,此外应鼓励学生通过相关的参考书、全国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中有关会计实务的内容、网络信息等进行多渠道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的“会计从业资格”与全国“注册会计师”等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鼓励会计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这样既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进行恰当的融合,又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以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并任职,承担财政、税务、银行及企业组织的财税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三是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会计学院各系、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2012届本科毕业生:
根据我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安排,我院毕业论文工作严格按照教师指导选题、教师下达任务、学生开题、学生做毕业论文、结题、评阅、组织答辩、综合评分和总结的程序和步骤进行。鉴于目前我院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现将我院2012届毕业论文指导有关事宜再次通知如下:
一、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1年11月7日至2011年12月4日。
2.对学生的要求:接受指导教师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对完成选题的同学下达任务时,要求内容具体,工作量饱满。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向学生下达论文任务。另外,要有学生签字确认的指导记录。
4.对系主任的要求:监督本系的教师对学生下达任务书。
二、学生开题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1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21日。
2.对学生的要求: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毕业论文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的写作;在得到指导老师同意开题的前提下,提交开题报告。
3.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调研、资料收集;检查学生外文资料及译文,审阅学生撰写的文献综述并签上指导教师姓名及检查日期。在符合开题要求的前提下,准予学生开题,并审阅开题报告,签署审阅意见。另外,要有学生签字确认的指导记录。
4.对系主任的要求:根据“毕业论文的工作条例”中对开题的要求,监督本系的教师指导学生开题。
三、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1年12月22日至2012年3月21日。
2.对学生的要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论文要求,积极认真的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本阶段,学生必须找指导教师指导4次及以上,并对每一次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写出50字以上的记录(包括指导老师对论文评语),交指导教师签字。另外,每位学生还要填写“毕业论文(设计)承诺书”(从教务处网页下载),由指导教师签名后,装入学生的毕业论文资料袋中。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认真的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在本阶段,教师至少要对学生进行4次及以上的指导,并在学生填写的指导记录表上签字。
4.对系主任的要求:做好本系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检查和报告工作。
四、毕业论文结题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29日。
2.对学生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结题工作,并按“毕业论文规范化要求”打印、装订,然后向指导教师提交所有毕业论文材料,准备答辩。学生应提交的资料有:(1)毕业论文任务书;(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针对毕业论文课题任务的调查记录或报告;(4)外文资料的译文及原文(须有指导教师检查签字);(5)文献综述(须有指导教师检查签字);(6)毕业论文正本(含磁盘);(7)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8)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从教务处网页下载)。毕业论文材料用学校下发的论文档案袋装好,对于所提交资料在档案袋封面目录中没有的项目,请自行填写在封面上。材料不全或未
按时提交者将不予安排答辩,由此造成不能按时毕业的,后果自负。4月29日未能定稿的同学,不能参加集中答辩。
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学生结题,检查学生提交的论文资料袋中上述项目是否齐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下评语,并打出指导成绩。另外,要有学生签字确认的指导记录。
4.对系主任的要求:检查本系毕业论文指导结题工作进行情况。
五、毕业论文评阅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3月30日至2012年4月26日。
2.对学生的要求: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3.对评阅教师的要求:根据本系负责人的安排,交换毕业论文。根据论文评阅要求(“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在2012年4月26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评阅。
4.对系主任的要求:做好本系毕业论文交换评阅安排工作,并指导和督促教师按时评阅,检查毕业论文资料是否齐全。
六、毕业论文交换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4月27日至2011年5月4日。
2.对学生的要求:所有学生需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3.对评阅教师的要求:根据本系负责人的安排,在2012年5月4日前完成毕业论文的交换工作。
4.对系主任的要求:提出公开答辩教师名单,做好公开答辩工作和本系毕业论文交换答辩安排工作,并检查教师评阅情况,核查毕业论文资料是否齐全。
七、毕业论文集中答辩和综合评分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5月5日至2012年5月12日(其中:2012年5月5日和6日为集中答辩时间)。
2.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划分的小组,准时参加小组答辩。严格考勤,不得缺席;等候成绩通知。
3. 对答辩教师的要求:根据学院及系的统一要求,检查毕业论文资料,认真地完成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4.对答辩小组的要求:按照成绩评定标准对学生的答辩成绩进行评定,并计算出毕业论文的总评成绩(评定等级和分数),完成毕业论文成绩的登记工作。然后交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处,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
七、毕业论文资料整理归档和总结阶段
1.完成该阶段的时间:2012年5月13日至2012年5月23日
2.对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要求:整理毕业论文资料,做好毕业论文资料的归档保管,进行毕业论文相关资料的上报和总结工作。
在整个论文期间,各指导教师应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阶段应本着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评阅、答辩和评分;学生应有专门的毕业论文工作记录本,并做好论文写作工作的各项记录工作;应该由指导教师确认证明的记录必须要有指导教师签名和日期;学生提交的论文资料由指导教师清点,在论文评阅交换前如有遗漏由指导教师负责。
以上要求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由我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另作要求。
管理会计作为为现代企业内部决策者提供信息的系统,是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引入战略思想、流程理念以及行为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之后,管理会计,尤其是成本管理,越来越在企业发展中凸显出其重要作用。于增彪教授始终积极呼吁学术界开展成本研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于增彪教授认为实体经济应把成本管控放在首位,亟需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成本管理系统。于增彪教授提出,必须转变理念,树立用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强化成本管理的理念,摒弃将成本管理等同于降低成本、将降低成本等同于减员增效、将减员增效等同于减少生产工人或降低生产工人工资的偏狭;在降低成本方面,要降低原材料成本,但不限于生产耗费阶段,而是要沿着供应链条拓展到企业外部,要引进目标成本法,将新技术的采用系统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结合,要引进作业成本法,降低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在成本增值方面,应建立系统、有效的资本预算评价与跟踪制度,保证资本支出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些成本管理对策对指导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具有指导意义。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 认真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立足国际前沿, 创新培养机制, 严格科学管理,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人才, 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和会计事业国际发展战略要求的领军人才队伍, 促进我国会计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推动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培养目标及任务
( 一) 总体目标
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在合理预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 以及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战略、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占领国际会计理论前沿阵地等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 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开展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能力的基础上, 按照会计领军人才的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 开展全国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 有计划地分别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4 类, 争取用10 年左右的时间, 培养1000 名左右会计领军人才, 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
会计领军人才应当具有恪守诚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道德品质; 形成科学系统、结构合理、学养深厚的知识体系; 具备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 作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壮大行业的社会贡献; 享有社会认同、行业肯定、备受推崇的良好声誉;实现由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这些人才应当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组织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创新、塑造会计行业民族品牌、推进会计事业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进而形成高端会计人才团队, 推动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 二) 具体任务
根据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目标, 结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 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任务为:
1.适应大中型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对高层次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 带动全国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着力培养450 名左右在大型企业或重要经济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障企业做强做大, 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 带动和引导各级重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 着力培养100 名左右在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重要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财政、财务管理, 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促进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 着力培养350 名左右具备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专业资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规范会计服务市场, 增强行业竞争力, 促进行业全面发展, 打造行业民族品牌, 推动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适应建立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 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支持作用, 着力培养100 名左右在会计学科担任学术带头人的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培养优秀会计人才,打造学术研究团队, 占据国际学术前沿, 提升会计学科地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组织分工
( 一) 成立全国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设主任1 名, 由分管会计工作的部领导担任; 副主任若干名, 由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以及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负责人担任; 人才使用单位代表若干名, 由大型企业总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会计理论资深专家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全国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负责指导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网络建设, 构建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建立各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沟通机制, 协调各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作, 加强对外宣传, 督促、指导各单位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议。
( 二) 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采取“分类培养, 联合打造”的模式。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分别是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的管理部门, 依托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具体实施培训。
1.财政部会计司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企业类、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 研究制定企业类、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 组织设计培训方式, 协调开发培训教材, 建立企业类、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信息库, 对企业类、行政事业类学员实行跟踪管理, 指导国家会计学院开展企业类、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工作。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 研究制定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组织设计培训方式, 协调开发培训教材, 建立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信息库, 对注册会计师类学员实施跟踪管理, 指导国家会计学院开展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工作。
3.中国会计学会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 研究制定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 组织设计培训方式、协调开发培训教材, 建立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信息库, 对学术类学员实行跟踪管理, 指导国家会计学院开展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工作。
4.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协助培训管理部门做好学员选拔、能力框架建设等工作, 负责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的实施。具体负责协助培训管理部门组织学员选拔、参与研究制定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开发培训课程、结业考核、学员档案库建设等教务管理工作。
四、学员选拔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 分别4 类人才, 确定报名条件,严格选拔程序, 认真组织选拔工作。
( 一) 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分别组织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选拔工
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 从全国在职的高层次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理论工作者中, 挑选诚实守信、年富力强、潜力较大的人员进行培养, 一般每1- 2 年选拔一次。加强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 广泛听取学术名家、用人单位的意见, 重点吸收影响较大、贡献突出的青年会计才俊和各单位、各行业财会后备人才。
( 二) 学员选拔应当经过申报、笔试、面试等程序, 重点考察申请人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外语水平、分析创新能力、政策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笔试环节采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闭卷作答、统一评阅”的方式; 面试环节采取结构化面试等方式。
( 三) 培训管理部门根据考生选拔成绩, 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 择优录取培训班学员。
五、培训组织
( 一) 培训周期每届培训班的培训周期为6 年, 分为3 个考核周期。第一个考核周期为培训的第1- 3 年, 第二个考核周期为培训的第4- 5 年, 第三个考核周期为培训的第6 年。
1.第一个考核周期为知识拓展阶段。该周期以组织教学、跟踪管理为主,着重培养学员的专业素养, 努力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管理意识以及分析判断、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方面素质, 提升学员的道德修养、职业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 为学员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夯实基础。该周期的主要任务是:
( 1) 拓展知识结构。根据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 主要围绕提高学员理论水平、管理意识以及分析判断、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科学设计培训课程, 聘请国内外一流师资, 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形式, 讲授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 2) 锻炼研究能力。通过多种渠道为学员提供参与财会法规、准则制度的研究和咨询的机会, 提升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员在公开刊物和出版专著, 扩大学员及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项目的社会影响。
( 3) 培养自学能力。根据会计领军人才能力框架要求, 安排自学任务, 促进学员边干边学, 边学边干, 学以致用, 学用相长。
( 4) 突出碰撞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活动, 利用现代化技术, 构建学员交流碰撞、信息沟通的远程网络平台, 增强学员的凝聚力;利用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咨询策划、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 5) 加强跟踪管理。建立跟踪管理机制, 及时了解学员动态, 督促学员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 6) 实施考核淘汰。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依据学员参与培训情况、提交培训成果质量、理论修养、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业绩、岗位胜任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方面以及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客观评价学员的发展潜力, 形成量化考核结果, 实施考核淘汰。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继续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 终止培训。本周期期末择优产生优秀学员进入下一周期。
2.第二个考核周期为能力提升阶段。该周期以高层次论坛、大跨度交流为主, 着重培训学员的综合素质, 努力提高学员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 扩展学员的视野, 为学员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转变集聚能量。该周期的主要任务是:
( 1) 完善知识网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国际会计行业发展新趋势, 会计理论及组织管理理论的新成果、新动态, 结合高端会计人才能力素质要求, 围绕提高学员的文化底蕴、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不定期发放自学教材、安排案例研究任务等, 激发学员在成才过程中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潜能, 逐步熟悉哲学、文化、历史等知识和宏观政策, 掌握沟通与协调技巧、决策技巧、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 提升学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
( 2) 开阔学员视野。邀请国际顶尖专家学者和跨国公司、国际性组织高级官员等, 不定期举办高层次专题讲座和高层次论坛等, 提高学员的战略意识、全局观念, 进一步开阔学员的视野。
( 3) 开展境外培训。组织学员到境外知名院校、国际性组织、跨国企业实地考察、学习, 通过与外国同行的交流, 了解境外会计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学术动态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提高学员的涉外沟通能力, 建立学员与境外同行的沟通联系渠道。同时, 创造条件促成学员利用国家留学基金以及单位基金等到国外访问、学习。
( 4) 深化沟通交流。积极拓展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的沟通交流渠道, 形成会计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的互动机制。积极开展学员与国有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国际性组织或研究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国家人才管理部门领导之间的交流。
( 5) 加强理论研究。激发学员主动思考和理论创新的热情, 提升学员洞察问题的能力, 开展重点案例研究, 通过案例竞赛、成果交流等形式, 引导学员掌握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 提高研究质量, 边工作、边研究、边提高, 邀请学员参与财会法规、准则制度的研究、制订, 使更多的学员在学术造诣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 6) 实施考核淘汰。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依据学员参加论坛和专题讲座情况、科研成果质量及发表情况、自学课程完成情况、境外培训情况、理论修养、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业绩、岗位胜任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方面以及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客观评价学员的发展潜力, 形成量化考核结果, 实施考核淘汰。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继续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 终止培训。本周期期末择优产生优秀学员进入下一周期。
3.第三个考核周期为使用提高阶段。该周期以工作实践、推荐使用为主, 着重加强对学员的使用, 在持续打造学员各项能力的同时, 强调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 强化对学员的使用, 发挥优秀学员的带动作用, 提升学员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重点培养、精品打造, 帮助学员实现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转变。该周期的主要任务是:
( 1) 组织实地考察。组织专家赴学员所在单位, 考察学员在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 详细了解学员在规范内部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提高工作质量、参与战略决策、实现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听取单位领导对学员的评价, 督促学员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
( 2) 安排返校授课。根据学员提交的课题研究成果, 安排学员参与国家会计学院日常培训教学和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授课任务。聘请学员担任后期培训学员的课题辅导专家, 进行课外跟踪辅导。
( 3) 参与专业研究。聘任学员成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各专业或专门委员会等机构的成员, 主持承担相关专业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参与准则、制度、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不断提升理论研究能力和
创新能力。
( 4) 建立推举机制。加强与中介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国家有关人才使用、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努力向国家人才( 专家) 库推荐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鼓励并支持学员参加国家级人才选拔, 促使学员成为国有大型企事业和行政单位总会计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 进入国家级人才库。
( 5) 出版研究成果。整理出版学员课题研究成果, 形成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系列成果, 扩大培训影响, 提升学员的社会知名度。
( 6) 实施考核淘汰。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依据学员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及认可程度、参与制度准则制定情况、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情况、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业绩、职务晋升情况、获奖情况、参加国家人才选拔情况、单位满意度等, 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客观评价学员的发展潜力, 形成量化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 本周期期末择优产生优秀学员, 进入人才库, 并发相关证书。
( 二) 培训方式培训期间实行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通过建立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平台, 系统学习知识, 强化能力建设, 不断完善学员知识结构, 全面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培训由集中培训和跟踪管理两部分组成。集中培训的地点为北京、上海、厦门三家国家会计学院。结合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工作实际, 集中培训采取短期、多次集中的培训方式, 每年举办若干次短期集中培训。每个培训周期的首次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为1 个月左右, 以后各次集中时间为15 天以内。集中培训结束即进入跟踪管理阶段。
1.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为主, 通过在国家会计学院的学习和交流, 夯实基础理论、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研究方法、更新经营理念、拓展管理视野。通过培训和综合考察, 确定学员在职学习的方向和参与科研、实践的具体任务。
( 1) 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以会计领军人才能力要求为指引, 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以案例教学为主要培训方式, 积极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国家政策制定机构领导担任培训授课教师, 重点讲授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 逐步建立以会计理论知识为核心, 覆盖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及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网络体系, 积极打造精品课程。
( 2) 课堂互动与专题研讨。建立课堂互动、课后讨论的培训模式,加强师生间、学员间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消化培训内容, 让学员在碰撞中吸收知识, 拓展视野, 不断提升。
( 3) 实地参观考察。有计划地安排学员到大型企事业单位、国际性组织、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参观、考察, 邀请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介绍管理经验, 引导学员从实践中学习。
( 4) 网络信息交流。构建网络交流平台, 以网络为载体, 拓宽教学手段和方式, 增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 5) 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利用拓展训练、野餐会、班会、体育比赛、模拟教学等多种手段, 构建学员的团队意识。
2.跟踪管理
跟踪管理以学员在职自学为主。通过建立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平台, 引导学员在集中培训结束后, 持续进行在职学习, 完成培训管理部门规定的自学任务, 定期参与专属网络论坛的讨论, 按时参加培训管理部门要求的各项活动, 定期向培训管理部门报送学习心得体会、业绩报告、专业论文、案例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考察报告等, 边工作, 边学习, 进一步提升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 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信息库和培训学员档案, 详细记录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各项表现。加强与学员的联系, 随时掌握学员动态, 在培训周期内, 培训管理部门或国家会计学院每年与学员联系1- 2 次, 跟踪了解学员学习、工作、科研等情况, 定期编辑出版学员动态。
( 2) 敦促学员完成自学任务。结合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能力要求, 安排一定的自学任务, 要求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完成学习指定阅读书目、承担部级或行业研究课题、取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专业资格等自学任务, 通过不断学习, 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科学方法, 增强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 3) 安排学员参与制度建设和行业建设工作。组织优秀学员参加财政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国家会计学院等组织机构的课题项目、准则制度征求意见、学术会议等活动, 给学员提供进一步施展才能的平台。
( 4) 安排课外跟踪辅导。建立跟踪辅导交流平台和联系机制, 增强学员与教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联系。培训管理部门会同国家会计学院根据学员的研究方向, 安排导师或前期学员对后期学员进行跟踪课外辅导, 帮助学员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 5) 鼓励优秀学员返校讲课。国家会计学院根据学员的研究方向及提交论文的学术质量, 定期择优选拔学员参与国家会计学院日常培训以及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的授课任务, 反哺国家会计学院和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项目。
( 6) 开展案例研讨。结合重点案例, 组织学员开展研究, 引导学员到实践中去总结学习, 并就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开展案例研究竞赛, 深化案例研究工作, 提高案例研究质量, 形成一批精品研究报告。
( 7) 开设网络课堂。国家会计学院将利用培训专属网站, 开辟网络课堂, 定期将优秀课程制成课件上网, 供学员学习。同时, 利用网络搭建学员沟通平台, 实现培训结束后继续交流碰撞。
( 8) 举办高层次论坛。培训管理部门及国家会计学院定期举办高层次论坛, 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专题演讲, 组织学员研讨交流。每位学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参加, 但每年参加的论坛数量不得少于1 次。
( 9) 建立后续跟踪评价体系。定期了解学员完成培训后的岗位职业变化, 听取学员对学习课程的建议, 为测评培训实施效果提供基础数据。
3.联合培养
搭建4 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沟通桥梁, 通过开展联合集中培训、举办合作论坛、学术交流、网络互动等方式, 加强4 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间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4 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间的学习合作、业务合作、知识整合, 打造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联合团队。
( 1) 建立联合培训沟通机制。各培训管理部门定期沟通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情况, 交流培训经验, 共同研究改进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办法。
( 2) 举办联合集中培训。每年举办一次联合集中培训, 时间为3- 5天, 采取“授课与交流相结合, 以交流讨论为主”的培训模式。开设专
题讲座, 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授课; 打通学员类别, 开展交流讨论。通过联合集中培训, 增强各类人才之间的横向联系, 丰富各类人才的知识网络, 开阔学员视野。
( 3) 举办合作论坛。以国家会计学院为依托, 不定期举办合作论坛, 就学员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 实现信息共享, 交流碰撞提升。论坛按地区、行业、专业等类别组织, 学员根据需要自愿参加, 并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大型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国家政策制定机构高层领导参加。
( 4) 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在各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分别自办专属网络沟通平台的基础上, 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牵头建设4 类学员公共网络沟通平台, 实现4 类学员的远程互动, 加强各类学员、教师之间的联系。
( 5) 引导、鼓励学员成立跨类别学习组织。积极发挥学员在学习合作、工作合作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学员自发成立各种跨类别的学习、交流、互助型学习组织, 构建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学习团队。
( 三) 培训管理
实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培训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办法,引导学员按照培训方案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考核周期, 对学员参加集中培训情况、完成指定自学任务情况、返校讲课情况、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参加论坛情况、参加网络交流情况、工作业绩、职务晋升情况、获奖情况、单位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 结合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按照考核淘汰机制, 选拔产生优秀人才。
( 四) 培训经费
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分别承担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训选拔阶段的全部费用以及跟踪培训期间需发生的相关费用; 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承担集中培训期间的全部教学、管理费用以及跟踪培训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 其他培训所需费用由学员所在单位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承担。
六、学员使用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建立与国家有关人才使用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 加强与人才所在单位的沟通, 积极向国有大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国际性组织、国家人才库推荐优秀学员。吸纳优秀学员成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等专业机构的成员。
七、加强国际合作
牢固树立为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战略服务、占领国际会计理论前沿阵地的战略意识,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 加强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间经验、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推荐优秀学员赴境外考察、实习、研修。鼓励学员到世界知名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组织进行访问交流。创造条件促进学员取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专业资格, 不断提高行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解决国内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与国际专业资格的互认问题, 为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审视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二十年来的进展,不难发现,其应用效果远远落后于其理论预期。的症结在哪里?这种现象已引起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极大困惑。究竟是理论上的扭曲?抑或是实践上的失灵?还是认识上的模糊?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对管理会计现状的考察基础上,着重阐述以下两个评价:(1)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用非所书”(“书”指现有教科书构成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用局限于个别行业和,缺少拓展空间;(2)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上“书非所用”,热衷于纸上谈兵,缺少实用价值,难以创新。
一、 对管理会计在实践运用的基本评价
1. 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运用状况
单就管理会计所囊括的各种看,其中一些方法可追溯至“泰勒”式管理。如果从我国算起来,也可追溯至五十年代初“鞍钢初轧厂的班组核算之前。”(杨继良语)。可以认为我们今天讲的管理会计,就是过去“生产+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与“成本管理”有着基本一致的含义,如果仅就这个层面上说,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实践上不仅有悠久的,也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但它与我们今天所指的管理会计所言及的盈亏平衡点、订货批量、回归预测法、贡献毛益法等等方法已经大相径庭了,而这些新方法在实践中究竟有多大用处呢?杨继良同志曾就“经济订货批量方法不能确定每增加一个定单金额增加多少成本”和“回归方法在实务上不能用于成本分离”这样两个问题询向美国三位会计教授,他们“其中一位教授在办公室里坦承上述两个方法,实际上几乎无法应用,只是让学生有一个理论概念。其它两位教授,则‘王顾左右’了”。①这的确是对管理会计的一种嘲弄。笔者多年来指导自学本科毕业论文,曾向来自实践第一线而又有理论基础,勤奋好学而又善于思考的考生作过调查,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认为管理会计派不上“大用场”,笔者也曾向多位企业家作过调查,他们一致认为“成本管理”很重要,只是苦于方法难寻,这说明管理会计的方法实际“很不上路”。杨雄胜同志一针见血指出,“正视我国管理会计现实,人们要么探讨一些所谓的基本理论,给人们隔靴抓痒的感觉;要么介绍一些所谓前沿,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及’;要么罗列一些具体问题,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改进建议,只能供人‘一次性’消费;要么沉溺于数量技术,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定下,构造几个‘貌似天仙’,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①现状就是如此。我们承认在我们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确有能创造出富有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在冶金行业中,已形成群众路线为特色的企业管理和成本管理方法。诸如五十年代鞍钢“班组核算制度”,六七十年代冶钢的“五好小指标竞赛”,同期鞍钢、本钢、马钢推行的“内部利润制度”,八十年代首钢“包、保、核”为基础的层层承包做法,九十年代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上述各种卓有成效的方法如果勉强纳入管理会计方法(“群众路线”方法就难能说是管理会计方法),那么这些方法也只限于冶金行业,而其他制造业和化,还鲜有类似的系列方法。同时我们还看到即使在冶金行业,各个企业在加强“成本管理”中也有自己的成本管理特色,邯钢就提出“炼铁学马钢,炼钢学鞍钢,中板学济钢,轧钢学唐钢;主要指标学安钢,利用系数学济钢,矩形坯学首钢,炉龄学莱钢”,这就表明成本管理不能形成模式。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冶金行业的企业能够推行丰富多样且具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也有其产品的特殊性,因其产品功能、规格、样式比较一致,产成品便于比较,成本也便于比较。而在制造业,特别是产品功能差异大,质量规格多样性情况下,就难以有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家电业和生化业等含量高的行业以及行业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就更是寥若晨星了。可见管理会计在二十年来,虽有管理层大力的鼓与呼,理论界的捧与吹,但在实务界鲜有进展,是因为管理会计的方法论只能区限于个别行业和个别企业。象邯钢的“市场模拟,成本否决”之类生产管理方法能否牵强附会到管理会计方法范围去,是很值得商权的。我们不能把成功的管理方法都纳入到管理会计的范围内来,把明显失败的方法都推到非管理会计的区域去,这样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2. 管理在实践中失灵的成因
管理会计在实践中难以得到广泛,既使有所运用,其效果也不是非常明显,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会计组织机构设置中,由于管理会计的职能部门和专职人员缺位难以组织运作,同时它自身既定的作用,形成有它无它无所谓这样恶性循环;二是在管理会计提供的中,其抽象的数量模型反映不了客观实际的需要,方法抽象,基本资料难以筹集,这是由于其体系不完善而造成的。
首先从第一个原因看,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统计工作一样,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专门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承担,才能卓有成效的开展业务活动,财务会计工作就是如此。在中,财会、统计、审计都有实实在在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但是纵观管理会计的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情况,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全国几乎还没有一家企业能这样做。在全国500家大企业里,也没有把管理会计工作看得很重要,这表明我国对管理会计业务活动的开展在企业中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即使在个别企业对管理会计进行一次性运用,也是把各项任务分解到有关职能部门去承担,把预测职能分配给统计部门,把计划职能分配结业务部门,把预算职能分配给财务部门,把决策职能分配给决策当局,把控制职能分配给生产或施工部门,这就把原本连续系统完整的一项活动割裂得七零八碎,降低了各项职能应有的效果。各部门把承担管理会计所分配的相应任务,也看作“苛捐杂税”和额外负担,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很容易想象其最终的效果。
其次,管理会计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发挥,不被人们所重视,还由于其抽象数量模型方法所造成的。抽象数量模型方法适于做一般性的,提供解决的思路,而不是具体的运用,特别是解决活动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单纯用数量模型的方法去解决是注定要失败的,需要结合经验方法,更需要善于观察思考的方法,但是现实中的人们经常采取“机械主义”和“拿来思想”,照套公式,照填数据,歪曲了数量经济模型的本来用意。之所以在管理会计肯定抽象的数量模型,是提倡由数量模型所倡导的理论和思路,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外要否定的是不少数量模型往往把事物本质属性扭曲了,为模型而模型,而不是为解决问题而模型。举一简单事例,管理会计介绍一种直线回归预测方法,它需要大量的数据,通过复杂的才能求出未知参数b。而b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其一阶导数等于零时有极小值,并建立标准方程,这需要高等数学知识,经过如此两弯三绕最终人们就不知道b的基本内涵了。实际上它的本来意义就是一个平均增加量,如果用小学三年级的平均数方法求解b,含义既明确,计算也简单,运用意义也直观,而两者计算结果可以说相差无几,而管理会计取难而弃易来建立数学模型值得吗?所以说象回归方法这些“貌若天仙”而不食“人间烟火”的模型充斥在管理会计中真是有害无益。可以认为,数量模型,它对纯经济学这样抽象的理论学科来说,使抽象的直观了,确实是一种进步;而对管理会计这样具体的应用学科来说,使明确的事物变抽象了,确实是一种退步。可以设想,我们能用几个模型去解决财务会计的核算吗?它只会造成会计工作的混乱。
二、 对管理会计理论价值的基本评价
1. 管理会计从其会计学科地位上看,它是不能与财务会计相提并论,而去占有会计两大领域其中之一的。从某些层面看,管理会计的失败,其中一点就是过度拔高了其学科地位,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而导致运用的失败。无论从管理会计的形成的渊源和现存的内容构成来看,它就是成本的制订和成本控制,也即成本的管理。而成本的管理,自新建立以来,一直做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的,其理论研究也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成本管理工作既有着深厚的传统,也有着广泛的基础。但是由于后来“食洋不化”,在没有弄清“管理会计”的“根”和“本”是什么的情况下,一举将其提高到与其不相称地位,从而使“管理会计”的边界越拓越宽,最后使理论工作者和实务操作人员对它感到莫衷一是,搞不清它“是什么”,也搞不清它如何成为“两大领域之一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它“迄今使人感到内容上变幻莫测,方法上复杂多变,应用上曲折艰难,均盖源于其理论体系上的匮乏”①和混乱。说得严重一点,正是管理会计的引进,削弱了人们对成本管理研究的重视和注意力集中,使得成本管理研究停滞不前。《会计研究》杂志于1995年组织的珠海“远方杯”和1999年组织的“金蝶杯”管理会计有奖征文,从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中看,单纯讨论成本管理题目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说明了人们对管理会计已有了理性回归,集中讨论其“成本”这一根本问题,这肯定会产生积极。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管理会计专题的征文中,还有不少涉及财务管理(如1999年第9期《成熟期企业并购战略》),生产管理等习作,这也说明人们对管理会计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混乱,同时也分散了对“成本”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入讨论。至今为止,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还说不清楚,造成了思想、认识、学术上的混乱,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例如人们津津乐道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十大不同点,它既不能反映会计研究问题的主流,也不是会计理论所阐述的基本问题,匆忙就得出两者并列为会计二大领域的结论,事实是至今人们也没有看到它怎样与财务会计并列的。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运作没有也不应该占有现代会计两大领域之一的地位。
2. 管理从其体系上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成本”这一主导线,从而使其内容体系显得很不系统。如上所述,管理会计的根是“成本”,几乎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雏形”。(朱海芳《管理会计学》),无非管理会计侧重成本管理,包括成本、成本计划(预测)、成本决策(制订)、成本控制,而成本会计侧重成本事后核算,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如果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沿着“成本”这一主导线沿伸下来,无论在系统性,还是在逻辑性,以及深入性方面都会有更合理的安排。但是在大家认可的体系中,硬要把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投资决策,全面预算等内容穿插于进去,从而在内容体系上显得很杂乱,并且模糊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造成了思想上一定程度的混乱。
3. 管理会计从其论体系上看,它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在方法论体系中基本按照预测、决策、控制三大板块安排的,实际上这些方法论是管的主体内容,另外管理会计还吸纳了统计学方法、学方法(杠杆即弹性系数)、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方法,但它没有像统计学那样由统计调查、整理、分析组成系统方法论体系,也没有象管理学那样对预测、计划、控制等方法论做出解释,更没有像会计学所形成的划分科目、填制凭证、登记入帐、试算平衡、编制报表这样严密紧凑的方法体系,更不用说会计学独特的复式记帐(特别是“借贷”)方法所组成的平衡关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管理会计的方法论体系不能纳入“会计”体系,它与“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是格格不入的。撇开会计不谈,人们对“会计”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凡是学科的“会计”,包括会计、银行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都必须含有复式记帐方法,如果缺少复式记帐方法,一律不宜称为会计。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虽有五大帐户,虽有资产负债表,虽有现金流量表,但由于其数据不是从借贷帐户中取得的,只能把它划入“统计”范畴。管理会计中由于没有“会计”特有的方法,而在已有的方法中又显得杂乱无章(特别是短期经营决策一章),没有普遍推广的价值,所以说它在方法论上也是不成功的。
4. 管理会计理论也处于几度“夕阳”状态。目前对管理会计有所研究的人员主要是来自高校教师(个别来自企事业单位),而这一部分教师也大多数不愿从事专职的管理会计讲授,他们仅把管理会计的研究也作为一种业余爱好,难得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过去八年间,每年约有25名经国家统考入学会计专业研究生毕业,而以管理会计领域作为毕业选题的每年只有1到2名,并且有几年甚至无一人以管理会计为题做为毕业论文”①,这一数据基本体现我国各高校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总体情况,也比较集中体现在较高层次上目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状况,即使我国管理会计最初热心介绍和引进的学者,也开始转移自己的研究方向,这都说明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由热转冷趋向。现状如此,其理论研究出路,也是值得深思的。
三、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
管理会计的现状已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忧虑,它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基于以上两个评价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以下两个方面,探索比较可行的出路。
1. 清理思想,强化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淡化管理会计的“会计”地位。本文从来不想否认在中,加强企业的内部核算和成本控制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制造业和重工业加工业中,非常需要强化“成本管理”这一环节。实践也证明,凡是坚持强化“管理”理念的企业,凡是把“管理”提高到非常重要地位的企业,无论市场有多少困难,也无论企业面临多糟糕的环境,企业都能保持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和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强化“管理”这一理念。“在我国解决管理会计应用的问题,既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研究上,也不能满足于成功案例的推广上,更不是通过知识普及就能奏效的,而应从基本理念上提高管理会计应用实效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②在这里杨雄胜也特别强调“基本理念”,实际上也就是强调“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就是强调要加强“成本管理”,例如像邯钢所推出的“市场模拟,成本否决”所贯穿的基本理念就是强化成本的全员“管理”和全面“管理”,可见“管理”二字非常重要。
结合我国冶金行业成本管理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出,在成本管理的各种中,内核就是“计划”方法。包括标准(目标)成本的预测、制订以及控制,实际就是对成本计划的安排、执行和监督。像邯钢的成本管理方法就是把成本用计划指标方式分解到每个责任人头上。所以说在成本管理理念下,就是要用计划的方法组织活动,包括成本制订计划和执行计划。改革以来,人们对计划体制的种种弊端予以深恶痛绝,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决不能否定“计划”这种管理方法。计划经济属于经济体制范畴,计划方法属于管理科学范畴,但是在市场经济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计划”两字讳莫如深。王斌同志最近在《企业预算管理及其模式》(1999年第11期)一文重提计划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无疑是正确的。所以在企业中要强化“管理”理念,也要重视“计划”方法,这样做肯定是一种正确抉择,肯定要比空谈“管理会计”是两大会计领域之一要有效果的多,肯定要比空谈提高管理会计的地位口号而缺少落实措施要有明显的效果。这也就是说要淡化管理会计的“会计”地位。
2. 端正名分,管理会计就是成本管理。
现有的管理会计只所以给人们莫衷一是的感觉,主要在于它的名不正,言不顺,理不足。因此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对其体系彻底改造,使它回归到成本管理这个范畴内。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把其有关职能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去执行,从而解决管理会计在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分解的结果是让管理会计“名亡实存”,在学科上使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解决管理会计有职能无机构、有任务无人员的虚置状态。
因此让成本会计去汲收成本管理相关内容,定名为“成本管理会计”或“成本会计与管理”,其研究对象就是“成本”,其研究内容就是成本核算、成本规划、成本控制,也就是在原有成本会计的基础上,汲收管理会计中所有与成本相关的内容,如成本习性、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成本控制。调整后的成本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事后核算、事中控制、事前规划这样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由企业中的成本会计核算人员承担以上全部工作。
另外,把管理会计中出现与财务相关的内容分解到财务管科中去,如把管理会计中的资金预测分解到财务管理的“筹资管理”中去,管理会计的短期经营决策纳入流动资产“投资管理”中去,管理会计的长期投资决策纳入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证券)“投资”中去,把预算控制纳入到“损益管理”中去消化,因为筹资、投资、损益的管理以及资金管理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合情又合理,因为经过这样处理,就会使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损益三大管理内容更加充实,更加系统。同时凡属“资金”范畴,凡属筹资、投资、资金分配的职能一律由财务人员承担。如此对管理会计的分解,就达到了正名分目的。首先解决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重复的;其次又克服了管理会计“空中楼阁”问题,解决了职能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虚置状态,保证管理会计原有的职能在实务中得以延续和开展。对管理会计的趋向,是会计理论中迫切解决的问题,宜早不宜迟。如何解决固然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但是需要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务之间严重背离,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校内模拟实习效果不佳。从当前会计实习来看,很多高校往往通过模拟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某期间的经济业务资料,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扮演企业各个岗位角色,通过一个月或三个月的实际操作,完成对该企业财务的整个运行过程,从而体验会计实践工作。其实质上,该实习方式纯粹是纸上谈兵,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标。学生模拟的企业环境和实际经济运行状况与现实市场脱节,学生在指导老师预定的流程去完成实习的各个环节,不能够真正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切身感受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缺乏客观性。
2.学校组织管理不当。对于学校来说,承担着即将毕业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培养质量如何,动手能力如何,就在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体现程度。然而,毕业实习在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实习中,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组织。在教学理念方面,学校教师认为其职责就是在于将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这样形成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疏忽,学生把日常的专业能力训练看成是辅教学环节,而不是必要的课程去认真对待。同时,学校所安排的毕业实习往往与就业相结合,或者是学校放松毕业实习的工作安排,而积极主张就业第一,片面追求就业率。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校与实习单位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对实习方案做出认真的商议,学生在实习单位往往被作为辅人员参与实习单位日常事务,指导老师也没有对实习学生做出系统的指导,学生所接触的都是实习单位繁琐杂事,与专业岗位工作相脱节,实习学生接触不到实际的会计核算和
财务管理工作,实习成为一种毕业前的形式。 3.校外实习学生自身的不重视。作为毕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往往以工作去向为导向,对所实习的单位和内容缺乏端正的态度,学生的注意力大多转移到寻找就业机会,学生的实习成为完成实习鉴定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在实习期间,很多实习学生一般情况下以自主实习为主,学校安排实习为辅。在实习中,实习学生不能真正去认真对待实习问题,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实习的重要意义,对实习单位的业务缺乏主动了解,甚至有部分实习学生经常打着实习的幌子做其他事情,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三、改进会计专业实习的对策
1.概念辨析
开放教育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开放教育泛指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其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教育对象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过程开放、教育方式开放、教育环境开放等。狭义的开放教育则特指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形成的开放教育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一种新型的常规教育形式,进入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网络教育同样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育是指学习者通过网络浏览各类学习资源,在没有教师有计划地连续指导情景下,同网络伙伴进行交流的学习。狭义的网络教育则是由普通高等院校组织的对学习者有明确培养目的、主要依靠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的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目前我国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均是定位在狭义层面,是依据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不同高等教育机构来进行划分的,培养对象均是面向成人,尤其是以各类在职人员为主。
2.办学模式
开放教育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普通高校、行业部委共同参与,各级地方电大具体实施的多级合作办学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社会资源。相对而言,网络教育则是依托普通高校自身资源,由网络教育学院和校外学习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对学生实施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服务。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开放教育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参加实时及非实时网络教学辅导,还可以参加由当地教学点组织的面授辅导及小组学习等。中央电大、省电大以及教学点通过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实施方案、专业实施方案等实现导学、助学、促学的高效整合。网络教育则是学生完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的学习活动,包括:院校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含视频与文本)进行在线教学与辅导,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在线完成作业,通过网上讨论与网上论坛实现师生互动和答疑解惑。
4.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保障。网络教育基本是沿用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师来自于院校自身,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的完整性。而开放教育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基础以及行业需求等,从全国各地聘请教师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依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要求,依据中央电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纸质教材、音像视频资源、多媒体资源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开发。网络教育则是根据自身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二、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
学分互认,来源于英文“CreditTransfer”,指的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对于院校来说,学分互认可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可优化整合、统筹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解决部分学校扩招后师资、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并使院校能够聚集优势资源打造自身特色与品牌。对于学习者来说,单一院校的课程组合已经不足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学分互认有利于打破院校之间的壁垒,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渠道。由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大化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正在积极开展学分互认的相关探索。
1.合作开设专业与人才培养
在开放教育启动时,中央电大为了充分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开展了与普通高校合作开设专业和人才培养的探索,截至2012年,已经开展26个本科专业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通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建设专业课程、合作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对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实现了专业层面的整体学分结果互认。中央电大和合作高校初步探索了学分互认规则,主要包括课程考试要求、学位英语要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比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学位课程须达到约定的平均分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须达到约定的等级或分值。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各院校的专业要求不同,学分互认具体规则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免修免考”
“免修免考”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已经通过国家承认学历的其它教育形式取得某门课程的学分,且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低于现修专业被替课程的要求,可以按有关规定对现修专业中的被替换课程进行课程学分替换(即免修免考)的认定方式。针对此类方式,中央电大和多数网络教育学院均制订了相关的制度文件,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在“免修免考”的认定类型方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基本保持一致,包括:(1)按毕业专业(国民教育系列)免修免考课程。比如: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免考开放教育/网络教育各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等;(2)按学历证书免修免考课程。比如: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各类高等学校研究生、本科、专科学历,并参加开放教育第二专业的学习者,其所学原课程(6年有效)达到现行同等(或较低)层次专业培养方案对该课程要求的予以免修免考,并获得相应学分(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入学前已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可免统考并免修全部统考科目的课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3)按单科结业证书免修免考课程。(4)按国家等级证书免修免考单科课程。比如,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具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及以上证书者,可以免修免考本专科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5)按国家等级证书免修免考课程。比如,入学前已取得中级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免修教学计划中属性为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实施方式方面,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都是依据其所制定的相关规定,采用学生申请、院校审批的方式进行。开放教育的学生提出申请后,报经地市级电大分校(教学点)、省级电大和中央电大审核批准,采用分级审批的方式开展。网络教育的学生则是到学习中心提出申请,经学习中心初审合格后报经学院进行审核和办理。此外,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在“免修免考”的认定范围、学分认定量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一般来说,凡教育部承认学历及相关证书等均可以进行认定。但由于各教育类型的社会认可度存在差异,部分院校进行了特殊规定,如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明确指出电大、函授夜大、网络试点院校课程取得的成绩不能进行相关认定。在学分认定量方面,各个院校也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如中央电大规定“统设必修课程免修免考的比例规定为不超过统设必修(不含综合实践环节)总学分的35%”;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规定“办理免修后累计认可的学分不能超过本院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的50%”;东北财经网络教育学院要求“申请免修课程学分累计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20%”。
3.“学分当量替换”
“学分当量替换”这一概念是在中央电大与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以及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共同组织和实施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中首次提出的。它以承认学生以前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开放教育学生以往获得的非学历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一定级别的技能大赛证书和相关学历证书等,经过严格认证后,根据其与对应的学历教育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折算为一定的课程学分。比如,对于获得“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通用能力培训结业证书”的学生,在修读工商管理专科时,能够免修《个人与团队管理》(必修)、《资源与运营管理》(必修)以及《首都职工素质课程3》(选修)三门课程,共分。该项目以“学分当量替换”为桥梁,探索了对学习者正规及非正规学习后的先前学习成果认定办法,拓展了“免修免考”以课程为认定单位的学分认定办法。
4.课程共享
跨校选修课程是普通高校开展学分互认的常见方式。在网络教育实施过程中,若干网络教育学院探索了以学平台进行课程共享的方式来推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及课程互选、学分互认。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以及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网络教育网络教学资源研发中心”,以组织制作优质网络课程、文字教材等一体化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其成员单位的学生来说,则可以修读该中心平台上所提供的共享课程,并能够得到相应的课程学分。与传统高校的跨校选修课不同,网络教育的教与学过程完全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因此,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撑,共享课程的探索实现了两校及多校之间课程学分互认。
三、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
结合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相似与差异,开展学分互认的探索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从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已开展的学分互认探索来看,尚存在以下若干不足:
1.缺少开展学分互认的理论基础
目前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学分互认的探索多是基于现实需要所开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在学理界,关于学分互认的标准、学分互认的类型等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结论。由此导致在学分认定以及学分互认的开展过程中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即使对于各院校制定并已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免修免考等),也难以形成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应用的一般性指导原则。
2.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学分互认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最大化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事实上,由于制度体系、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各类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和壁垒。对于同时起步、共同发展的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也毫不例外,虽然二者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国家政策支持,二者之间关于学分互认、资源整合的推进并不理想,甚至存在有意停步不前的情况。
3.尚未形成完善的学分互认机制
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开展学分互认的:一种是院校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规定学生能够进行课程学分互认的要求以及实施方式等;另一种则是院校单方面制定对其他教育类型课程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认定的制度文件,继而进行实施执行。但整体来看,这两种方式均属于个别、自主、无序的实践行为,缺少操作层面上统一的要求和流程模式、规范,由此导致学分互认实践工作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4.学分互认的范围还较有限
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现状来看,参与学分互认的院校还很少,能够进行学分互认的课程也较为有限,甚至很多课程学分还停留在单向认定的层面上。此外,无论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大家对学分互认的认知依然欠缺,一系列深层、细致的问题还尚未得到解决。
四、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的对策
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是我国国家教育战略目标,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两类较为特殊的教育类型,能够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搭建提供样板和案例。结合“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深入推进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需重点解决以下若干问题:
1.深化学分互认的理论探索
对于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来说,教与学过程的相对分离导致其课程的表现形式、实施方式以及学分衡量与认定方式等均与传统课程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已有学分互认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研讨适合远程教育的课程学分互认标准及规则,能够有效指导开放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学分互认实践。
2.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
相比西方及日本、韩国等,无论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还是远程教育,我国在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学分银行的建设等方面等都相对落后。学分银行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有效衔接各类教育,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推动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进程。由于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以及教育体制的复杂性,目前多数的探索并未突破地区和地域的限制。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先期引领并切实推动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探索,可为我国国家学分银行的构建提供坚实基础。
3.构建学分互认的操作规程
明确、规范的操作规程是学分互认得以在实践中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学分互认能够持续、稳定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展学分互认中,需要转变目前单一、个别化的校际实践思路,探索开展学分互认的稳定、规范的操作规程,包括学分认证标准开发流程、学习者业务办理流程、认证单位业务办理流程等。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47-03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显著特征。在全球化的时代,社会各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高级人才的培养和争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高等教育中能否培养出足够数量的高质量、通晓国际竞争规则的管理和科技人才也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营造国际化氛围,为研究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条件,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培养方式[2]。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邀请国外专家举办多种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与国外高校院所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3]。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是其中的一种长效形式,对于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教学特征出发,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分享教学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从教学质量入手对学校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一、“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特征与挑战
(一)授课对象的差异性
从课程性质而言,“国际贸易与经济”是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国际化必修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主干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国际化选修课程,在整个经济学教学板块和国际化教学板块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属于“国际经济学”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与贸易有关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在学校新一轮的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改革中,要求研究生选修国际化课程的学分比例占到总课程的约四分之一,但由于开设国际化课程的师资缺乏,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有限,造成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会选修本门课程。同时,近些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留学研究生的数量虽然出现了持续上升的局面,但规模仍然有限,特别是这些留学研究生分散在不同的专业,但可以选择的全英语课程较少,因此,不同专业的留学研究生也会选修本门课程。
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不仅专业背景差异大,英语水平差异也很大。以2013和2014年的教学实践为例,在2013年,共有23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0人是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留学研究生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7人,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留学研究生1人;其余13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区域经济学专业1人,产业经济学专业6人,国际贸易学专业2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3人。2014年,共有22名学生选修本门课程,其中11人是硕士留学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8人,国际贸易学专业1人,金融学专业1人,工商管理专业1人;其余11人为来自不同专业的本土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布如下:产业经济学专业3人,国际贸易学专业3人,金融学专业4人,会计学专业1人。
很多学者指出,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是留学生教学中的显著特征[4-5],上文中本课程在2013年和2014年的选修学生情况也体现出了这两个显著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专业背景差异和英语水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高级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其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国际分工中的实际应用。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应当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并且已经充分掌握“国际经济学”、“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但从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来看,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的仅有13人,且10人为本土研究生,10名留学生中仅有3人具有经济类相关专业背景。学生专业背景的差异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选择等都提出了挑战。
第二,“国际贸易与经济”属于全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上文已经提到,2013年选修本课程的23名学生中,10人为留学研究生,13人为本土研究生。这些留学生主要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泰国和越南,虽然他们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与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留学生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与本土研究生相比,他们听说能力较强,愿意也善于表达,但读写能力较弱。本土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则是读写能力较强,除了个别学生以外,大多不愿意主动发言。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同样要求对本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为本土教师,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习惯于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模式[6]。但在学校的激励和支持下,近年来,他们也接受了国际化课程的教学培训或有过在国外进修的经历,因此他们在开课之初往往会探索多种新兴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却出现了向传统教学模式转移的现象。
教学模式的选择既受到课程特点的影响,又受到教师和学生特点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调查揭示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与选修“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学生特征一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很多国际化课程的授课对象都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本土研究生虽然也从内心渴望能够发挥他们主动性的新兴教学模式,但由于英语交流能力较弱,理性选择的结果依然是倾向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留学研究生的课堂表现相对活跃,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非常积极,但很多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需要掌握基本理论,阅读本领域的最新成果,留学研究生的知识局限性和理解力不足却成了其中的障碍,因此也偏向于传统教学模式,只是对于教学中的案例讨论有更多的诉求。此外,与本科生课程不一样,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大多具有理论性和前沿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最初投入大量精力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却因为学生低的参与度影响教学效果之时,很多教师会无奈地选择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初始目标。
二、“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即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对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也应当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从“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主要从教材选择、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通过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材选择:注重主辅教材的有机结合
前文已经提到,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在专业背景和英语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各类学生都能有所获,本课程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有机结合。首先选择中级难度的影印版教材即Dennis R. Appleyard的《International Trade》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该教材是国际经济学经典教材,也是高校经济类双语教学推荐教材,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色:一是体系完整,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较为透彻;二是保持了英文原版特色,适合国际化教学;三是内容更新速度快,便于学生紧扣学科前沿,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题讨论环节。主教材提供了有广度的基本理论框架,可以满足没有经济学相关专业基础的留学研究生的基础知识需求,也可以满足本土研究生的英语阅读需求。同时选用国外流行的研究生教材,即Robert C. Feenstra的《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作为本课程的辅助教材,着重用于有深度的专题研究,可以满足研究生课程的教学需求。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它的目标应当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传统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现代教学模式则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条件,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案例教学、辩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案例教学穿插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一般针对国际经贸领域的热点问题或企业实践采集案例,就同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进行剖析,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论式教学着重针对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由教师凝练辩题,采取抽签方式决定正方和反方,各方围绕辩题和本方任务收集准备材料,并进行课堂辩论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研究性教学的主题大多来自于课程组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等,结合具体的基金项目等设计研究性专题,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讨,从中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紧跟本学科前沿理论,满足了他们对于知识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要求,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课题的积极参与和探讨也会给项目带来新的启发。这些教学方法相互融合,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不同而灵活调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与科研也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整体教学安排来看,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案例研讨引入全球化这一背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探讨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从中凝练出具有争议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专题。(2)分析问题。对于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着重从理论体系上进行梳理,使学生全面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发展史和框架,并对理论前沿有深刻的理解。同时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及其所在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通过阅读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3)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确定最终研究思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并且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堂展示,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进一步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撰写结业论文,对知识进行拓展和迁移。
(三)考核方式
和本科生教学相比,虽然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但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践来看,依然以期末理论考核方式为主。理论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有悖于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三强一高”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不仅在课堂教学环节上进行了探索,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能力考核”、“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穿始终,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考核内容上,从考核知识为主转向考核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二是在考核形式上,取消了期末理论考核,取而代之的是案例讨论、辩论、研究报告、课堂展示、结业论文等形式;三是在考核成绩构成上,与考核形式改革相对应。例如,2013年本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案例讨论和辩论(20%)、小组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40%)、结业论文(40%)三个部分。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起到鞭策作用,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总体而言,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本门课程而言,由于课程同时面向留学研究生和本土研究生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课程采用全英语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将具有广度的主教材和具有深度的辅助教材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将基础的理论框架分析和前沿的专题研究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坚持能力考核、全面考核与过程考核理念,将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有机结合。从本课程已经经历的三轮教学实践检验反馈中可以得到结论:课程改革和建设成果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上,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综合素质等也具有显著作用。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始终围绕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三强一高”的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这一核心目标,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使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
[2]杨韶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省思[J].教育科学,
2013,(2).
[3]沈以赴,夏品奇.国际化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
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10,(1).
[4]聂林媛,李新亮.留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3).
[5]冬兰.多元文化背景下市场营销留学生教学的实践与
自1974年开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也由政府付费体系转为使用者付费体系。2001-2010年期间,政府资助在大学收入中的比重由80%降至50%以下,迫使大学将高等教育作为产品出口,通过对国际学生收取全额学费来补贴国内学生教育实际成本。2010年,学生缴费款占整个大学资金的35%,其中差不多一半由国际学生支付。然而,经费的比例因学科而异,对于学习旅游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84%的经费由学生支付。
经费体系的变化加剧了高校间的竞争,而创新性私人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更是火上浇油。不过,这种依赖于市场驱动的竞争,在制度层面被联邦政府限定在严格框架内。这种竞争同样也给高校增加了来自业界的压力,他们要求培养“适合工作需要”的大学生,以解决企业技术短缺和效率提升的问题。这种变化给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传统的教育和研究方法。本文旨在讨论澳大利亚旅游与接待管理教育的情况,并重点阐述几个发展趋势或与中国教育的差异。
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州中,5~15岁的孩子享受义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1~6年级)、中等教育(7~10年级)。对于想上大学的学生,需要继续完成两年高中学业(11~12年级)并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澳大利亚的大学录取并不像美国那样,仅根据个人高中期间的成绩绩点以及体育奖学金的情况而决定,而是将国内的大学申请交由各州的大学录取中心负责,而国际学生则通常由其所申请的大学负责。国内学生必须达到澳大利亚高考排名系统(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ATAR)中拟修课程的相应分数线,但不同州采用不同的录取制度,学生的成绩必须转化成ATAR标准分(从30到99.95),这个百分数的标准分表示该学生相对于他/她同级的中学学生排名。通常情况下,澳大利亚知名大学的医学与法学是最具竞争力的专业,往往吸引ATAR高分者。澳大利亚的大学也为学生提供一些非传统入学的渠道,包括针对一些成年学生和已经获得某些证书与资格的学生。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由联邦或州政府认定的公共和私人教育机构,一些州立技术和继续教育机构(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些毕业生也可以获得证书或者学位,有一些TAFE甚至还提供本科和硕士教育。通常情况下,想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要进入澳大利亚40所公立大学之一进行学习,这些大学通常是由州政府立法建立,并且其大部分资金来自澳大利亚政府。除了这些TAFE机构和综合性大学外,一些私人教育机构也可以授予资格证书、结业证书、学士和硕士学位。其中,有3所私人教育机构具有大学地位,包括1所私人大学和2所国际大学。
2.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
伴随澳大利亚旅游产业的持续增长和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旅游作为一个学习领域不断发展。在从1970年到2011年的40年间,澳大利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从16万人增加至120万人以上。同一时期,短途游客量增长了10倍,2014年,澳大利亚接待短途游客大约650万人。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旅游教育也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富士葵理工学院(FootscIa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现为维多利亚大学)和昆士兰农业学院(后来与昆士兰大学合并)开设了澳大利亚第一个旅游教育项目(Tourism Program).这两个项目均起源于相对成熟的接待业管理项目(Hospitality Management Program),并且特别强调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20世纪80年代后期,澳大利亚第一位旅游学教授Philip Pearce在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设立了第一个旅游方面的综合性学士学位。该项目旨在培养旅游专业人士和高级管理者,教育内容相对自由灵活。随着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国际旅游爆炸式增长,这种旅游教育模式也很快成为了其他大学发展的样板。
到2005年,澳大利亚的(大学)旅游教育项目已经达61个,随后便开始萎缩,2010年,旅游教育项目还剩下41个。在此期间,澳大利亚国内旅游教育需求基本停滞,旅游教育项目的供给数量增长难以为继,但国际学生需求持续增长使部分旅游教育项目获益。随着澳大利亚对高等教育的管制放松,许多私人教育机构纷纷开设旅游教育项目以疯抢国际学生市场,导致澳大利亚旅游教育项目供给过剩。伴随着新自由主义式的大学资金制度与管理模式,在过去10年中很多教育机构削减了旅游教育项目。澳大利亚这种旅游教育项目的兴衰演变历程与很多其他西方国家相似,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旅游教育项目的数量却在不断萎缩。
如今,旅游教育项目和其他大学项目一样,正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其作为一个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地位仍有待证明。同样地,尽管接待业教育也是一个相对新的学术方向,但接待业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和事件管理(event management)教育项目已经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增长和成熟。过去的10年间,尽管学生需求基本保持不变,但旅游教育项目提供者类型却发生了明显变化,即大学的旅游教育项目数量明显减少,私人教育机构的旅游教育项目却相应增长。
由于大学结构固化和理性化趋势,很多澳大利亚旅游教育项目或教职员工归属于商学院。尽管有些大学成功保留了独立的旅游教育项目,但很多旅游教育的学位已经与主流的商科学位合并,这样也使大部分大学旅游教育项目有强烈的商科导向,仅有1/3的课程仍聚焦于旅游。由于许多旅游专业的学生获得的是商科学位,政府对学生的统计数据也是基于学位口径,所以现在更加难以精确地统计旅游专业学生的数量。
在澳大利亚,传统上是把旅游(管理)和接待业(管理)看作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旅游项目(旅游管理专业,译者注)基于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而接待业管理项目(类似中国酒店管理专业,译者注)则是基于职业培训或人力资源管理。然而,提供旅游学位的私人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旅游教育的职业性与动手能力,而这以前被认为是与接待业管理紧密联系的特性。在接下来的10年间,私人教育部门很有可能会申请成为私立大学。同时,公立大学持续理性化将不断影响旅游教育的内容,并最终将旅游管理与接待业管理融为一个专业。
尽管出现上述变化,一些公立大学通过增加国际旅游教育需求来抵消国内旅游教育需求减少的冲击,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教育项目设置理性化的影响。在这些国际旅游教育需求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那些位于澳大利亚稍大一点城市的大学(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阿德莱德)比地方性的大学更容易吸引国际学生。同样地,那些拥有较高国际排名的大学或拥有高产出旅游研究学者的旅游研究机构在吸引国际学生上也更有优势。目前,许多澳大利亚的教育机构已经与亚洲的大学建立伙伴关系,并且已经建立了有效途径,为现有亚洲大学生教育资历提供更高的(国际)身份地位。中国的大学和澳大利亚国际排名较好的大学之间建立伙伴关系这一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因此,那些依然拥有独立旅游教育项目的大学高度地依赖国际学生的现象则不足为奇。在许多学士学位项目中,超过一半的学生是来自海外是很正常的,在硕士学位项目中,这一比例还会更高。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境外分校的发展,尤其在亚洲和中东地区,这些澳大利亚旅游教育项目的校园分设于其他国家,其入学人数通常比澳大利亚本土校园人数还多。很多中国学生在澳大利亚或这些境外分校学习,但是这些教育项目是否满足了中国雇主的需求仍不得而知。
2.1管理体制
讨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离不开对高等教育机构与教育项目认证的管理体制探讨。紧随着英国的教育发展,澳大利亚设计了一套三方质量保证体系,它包括高等教育标准体系(Higher Education Standards Framework,HESF),澳大利亚资格认证体系(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AQF)和分学科的学习效果基准( Discipline- based ThresholdLearning Outcomes,TLOs)。以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层次的类型与资格分类,AQF建立了澳大利亚资格认证标准。AQF所起的作用和很多种国家资格认证体系(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NQF)相似,目前全球已经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这种国家资格认证体系②③。HESF体系建于2011年,包括门槛标准和非门槛标准,其中门槛标准包括(教育)提供者登记标准、分类标准、课程资格认定标准和资格标准。在该体系2015年的修订中,取消了非门槛标准概念并引进新的框架,包括学生参与程度及学生成绩、学习环境、教学(质量)、研究以及研究培训情况、质量保障的制度体系、治理(水平)和责任(范围)、表征、信息和信息管理等7个主要领域。
澳大利亚制定了很多具体学科的学习效果基准(TLOs),其作用与地位类似于英国的学科基准声明①。在澳大利亚教学与学习政府办公室( OLT)及澳大利亚旅游和接待教育委员会(CAUTHE)的支持下,2015年,有关旅游、接待业管理和事件管理教育的学习效果基准也得以顺利制定,每一领域的学习效果基准均包含以下5个维度的内容:服务和体验设计、跨学科研究、问题解决、合作以及专业责任(表1)。
澳大利亚的一些旅游教育项目也得到了国际认证系统的认证,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TEDQUAL项目以及卓越旅游与酒店管理教育国际中心(THE-ICE)。此外,许多在商学院和部门开设的教育项目也被美国国际管理教育联合会(AACSB)和/或EFMD质量提升认证体系(EQUIS)认证。这些认证机构通常依据自身规范或标准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获得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国际专业认证是对项目声誉和质量的一种间接反映,尤其在项目营销时作用显著。
2.2绩效指标
前文提到的质量保证体系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包括:学生入学分数、学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而前文中的ATAR体系则是评估对旅游学习感兴趣的国内学生的学术素养的指标。2015年,Airey等对15所拥有旅游教育项目的澳大利亚大学进行评估分析后发现①,他们的平均ATAR得分为64.7,该分数远低于医学(94.3),也低于经济学(72.9)和会计学(67.7),但是与工商管理(65.7)、自然科学(65.1)以及人文社会科学(63.7)的分数相差不大。
学生满意度水平的评估通常采用课程体验调查问卷(CEQ)和澳大利亚学生投入调查( AUSSE)等全国学生普查的方式进行,这些工具为大学高层管理者提供了检验学生满意度和项目收入之间是否均衡的方法。上述评估方法为管理者所青睐,因为他们能够藉此提升所在大学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中的位置,抛弃绩效不好的学科领域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而言,正如旅游学科,仍在努力确立自身在学术界中的地位,而上述的某些评估方法将对他们构成特殊挑战。在澳大利亚,旅游与其他学科的差距并不明显。2012年澳洲毕业生就业中心的报告显示,72.2%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他们的课程满意,与社会学79.0%,生物科学76.0%以及数学75.5%的满意度相当,而且相对高于学习会计(68.2%)或银行、财务及相关领域(68.4%)学生的满意度。也就是说,旅游与其他学科相比差异并不大。
就毕业生就业率而言,澳大利亚的近期数据表明,毕业4个月后旅游专业学生的失业率为34%,与其他学科相比差距并不明显,比如数学专业的失业率是25%,自然科学32%,会计学41%,经济学30%。医学专业的学生比较例外,他们的失业率仅为5%。就薪资而言,澳大利亚的数据表明,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为40000澳元,远低于工商管理毕业生的46000澳元或医学毕业生的56000澳元。因此,潜在学生及其父母经常会质疑旅游学位的价值和职业前景。
2.3研究生教育
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学生获得的是学士学位(AQF 7级),但是在某些大学也开设了有效的研究生教育项目。研究生学位以授课型硕士(AQF 9级)为主,也有少量的博士学位(AQF 10级)、硕士证书和文凭(资历认可)类(AQF 8级)。一些大学也提供额外一年AQF 8级的荣誉学位学习项目。荣誉学位遵循英国传统,最初作为直博方式提供给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如今这些学位已不常见,但是像格里菲斯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等院校仍然为少数旅游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提供这样的发展路径。
与中国相比,澳大利亚博士生的导师制也有些不同。每个学生通常会有两位甚至更多导师,其中一位被任命为首席导师,另外一位作为辅助或合作导师。一般来讲,每一位新晋大学教师需要指导一名学生完成学业之后,才能成为首席导师。并非只有教授才有资格成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是每位教师正常学术工作的一部分。虽然指导教师并不会因为指导博士生获得额外的薪资,但是博士生的招收、学生素质和研究成果是大学管理者评估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而教导博士生完成学业会对教师的绩效排名有所帮助。2002年之后联邦政府开始采用新的博士生经费管理模式,期望学生能够在3~4年内提交博士论文。
3.研究
澳大利亚高校研究能力评估(the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Initiative,ERA)是度量澳大利亚大学科研绩效的主要方式。2010年共有24家旅游评估单位( units of evaluation,UoEs)被推举出来,而2012年仅有16家。这一评估单位数量的下降主要是大学高层管理者战略决策的结果,旨在剔除绩效可能不好的研究领域。与旅游评估单位的总量相比,市场营销有24家评估单位,工商管理36家,数学科学27家,生物科学32家,人文科学38家,经济学33家。评估单位的评分介于1到5分之间,其中3分代表达到世界水平,5分代表远高于世界水平。在2012年的排名中,虽然50%的旅游评估单位符合或超过世界水平,却没有一家获得5分。旅游单位的平均得分是2.4分,低于工商管理的其他领域,这一得分也低于经济学(2.8)、生物学(3.3)、医学和健康科学(3.1)的平均分数。而在受尊重程度方面,相比于商务25.6的平均分,旅游专业的得分仅为1.5分,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专业国家研究奖学金太少。
2003至2012年间,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的4564项资助中仅有8项旅游项目的记录。而著名的探索计划资助拨给了生物科学1340项、人文科学189项、商务管理86项,与之相比,拨给旅游的4项显得微乎其微。即便是交通,这样一个在澳大利亚很小的研究领域,也已成功获得了9项这样的资助。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旅游研究也被囊括在其他学科当中,这些数据可能低于实际获得资助的旅游教育项目的数量。这也部分地反映了研究者的一个观点,即如果把项目提交至除旅游以外的领域,项目成功率会更高。但是即便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高层学术管理者来说,旅游类的表现仍然不容乐观。
4.未来方向
总之,影响未来澳大利亚旅游教育的主要趋势包括:
越来越关注质量和绩效指标
高等教育在资金与管理方面的新自由主义
思潮以及旅游教育项目的供给过剩将导致
旅游教育项目数量进一步缩减
高等教育管制进一步放松,私立教育机构数
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群体日益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