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8: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众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笔者意图从三个层面爬梳意识形态话语的传统,即三个主要理论学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或结构等的研究,由此寻绎出大众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首先,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流变,大多数研究成果已成为学界共识,正如季广茂所说:“意识形态是我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国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尤其具有集中性。事实上,概念色彩的不同区分和使用语境中的依据来源,也成为经典与西方对意识形态概念产生歧解的重要缘由。自1797年法国学者安东尼•德斯图•特拉西始,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明确的术语出现。特拉西在1801-1815年写作的《意识形态原理》中提出一种观念学,并认为它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摆脱宗教或形而上学的偏见,对思想的起源进行理性的研究,这可能是建立一个正义和幸福社会的基础”;“自然的和社会的是重合的。而这种重合可由思想起源的例行分析,由意识形态解释出来”;“因而,在它的最初意义上,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是积极的,进步的”。此种具有科学意味且概念色彩表现为积极的含义一直被使用,直到19世纪末结束。拿破仑关于意识形态的解释成为当下意识形态讨论的主流话语:“就是这些空论家的学说———这种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试图寻出根本原因,据此制定各民族的法律而不是让法律去顺应‘一种有关人类心灵及历史教训的知识’———给我们美丽的法兰西带来的不幸的灾难。”
简言之,通过拿破仑的解释,意识形态成为一个被泛化的词汇。19世纪初期开始,意识形态被视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在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释界延续了该词的贬义色彩,并且迅速普及开来。“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说出的情景就像‘暗箱’中一样上下颠倒,那么这种现象也是出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正如物像在视网膜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一样。”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虚假意识。其次,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从二元对立到逐渐统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脉络基本沿着两种途径推移:一种是从特拉西开始的积极的解释。经过迪尔凯姆到结构主义、经验主义的丰富、发展,意识形态主要被解释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认识的社会科学方法。另一种解释主要从拿破仑开始,经马克思、恩格斯到曼海姆、哈贝马斯。他们注重讨论认识的真假问题,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幻想,某种程度上对意识形态概念有所误读。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的存在与嬗变,经历了从积极倡导到消极误读的过程。最后,在意识形态产生与存在结构上的思考与辨析。“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其贬义主要包括两种:首先,意识形态与唯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是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任何正确的世界观在某种意义上都必定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第二,意识形态与社会中的资源和权力的不公平分配联系在一起:如果社会的和经济的安排受到怀疑,那么作为其一部分的意识形态也会如此。”
(二)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辨析
首先,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存在语境作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商品拜物教的出现、人的异化都是意识形态造成的结果。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了物质生活关系才是其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立论基础,他同时也指出不是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出相应的意识形态,只有少部分符合统治阶级意识的物质基础才会产生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运作机制的分析,抽象出意识形态的结构。然而他只是停留在批判的维度和立场,未能具体指明意识形态的一整套运作方式与构架。其次,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阐释具有消极色彩,但是所谓“虚假意识”并非出自其言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表述本身存在矛盾与吊诡处,很多文献中关于意识形态的表述也往往是相互对立的悖论。但是,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的这一说法未见明确出处。事实上,最早使用此种说法的是恩格斯,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可见,这种误读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马克思本人充满矛盾的意识形态论述,然后是虚假意识的绝对消极性。最后,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释读因为受时代背景限制,因而必然会存在局限和误差。马克思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消极性,指出了物质生产中人的异化与“商品拜物教”现象,但是马克思未系统地建构出一个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西方的产生拓展了马克思未曾触及的领域———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论是当代人文学术中意识形态分析的起点。”
二、剥离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联性
消费社会的到来使主体成为被符号征象遮蔽的存在,主体不再以鲜明的对抗或态度来挣脱客观世界的宰制和压抑。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力量不再以政治压迫表现出来,而是通过环绕大众的消费与娱乐文化对大众进行更内在也更为隐蔽的宰制。
(一)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合理关联
全球化之后,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逐步减弱,而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日益扩大。如女权主义、科技主义、生态主义等不像传统的国家意识形态那样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只是选取一个角度或者一个特殊领域关注社会变化。新型社会意识形态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尔库塞1963年发表了题为《弗洛伊德的人的概念的过时性》的演讲,“每一座房子上的天线,每一个海滨上的收音机,每一个酒吧与饭馆里的自动电唱机,如同种种绝望的嚎叫———他不会扔下它们不管,他无法与这些现代怪物分离开来,他不会谴责这些东西的无聊或憎而恨之,也不会抱怨它们搅了自己的美梦。这些嚎叫吞没了其他人,甚至吞没了那些虽遭谴责但依然渴望实现其自我的人。在庞大的被捕获的听众中,绝大多数人陶醉在那些嚎叫声里”。不难见出,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个人业已陷入“失根”状态。大众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理性”对于大众的一种新型控制手段,易言之,主体在后工业时代俨然已成为“单向度的人”。
(二)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渗透
“大众文化”一词有两种常见的译法:massculture或者popularculture。这两种译法已经很能表现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在雷蒙•威廉斯看来,“Mass的词义复杂难解在20世纪尤其明显:一个过去与现在皆指涉‘稳固的集合体’的词(包含正面与负面的意涵),现在同时也指涉‘一大群的事物与人’。这种意指‘一大群、大量’的用法,大体而言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通用。”如此,mass主要指数量的表现、品味的通俗化。大众文化理应是针对多数社会群体的一种以媒介手段为导向的文化模式。而popular则是通俗的、流行的。它更侧重社会文化发展的及时性、内容的大众化与文化模式的时尚消费性。所以,不应该紧抓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放,而更应在不同的语境中适时地引入这两个概念。“文化的这种媒介化过程是普遍的、不可逆的。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部分地构成了这些社会,并且部分地界定它们为现代的。而且这种进程在我们身边继续发生,并改变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大众媒介影响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和社会不再是一个消费与文化相分离的独立体,而是一个消费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存互生的多样整体。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在非压抑性生存的环境中,工作时间(即苦役)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而自由时间也摆脱了统治利益强加于它的所有闲暇活动和被动状态。”
广告、电视、电影、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产品,对于消费主体而言,不仅是外表光鲜、内容轻松的消遣方式,而更成为一种具有主导色彩、潜伏着意识形态因素的新“糖衣炮弹”。在商业电影的消费行为中,类型片成为最具体的意识形态操纵物。诸如爱情片、战争片、社会历史片等,每一段虚拟的光影故事背后都隐匿着某种易变了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于是在黑暗的角落窥视主体的分崩离析,观看大众的愉快接受、狂热追捧。电影在“窥视”这一手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譬如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每一个窥视镜头都可以解读为一个十分显豁的意识形态植入。观影者自以为控制了电影中被展示的角色行为和思想,预设了各种可能展示的具体生活,但是主导和控制观影者观看行为的仍是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的“黑暗之眼”。希区柯克最有代表性的电影《后窗》正是以一扇窗作为媒介来展现不同的观影可能。意识形态概念在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那里亦有深入阐发。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通过询唤主体而植入现实,再通过现实本身诱导主体接受被改造的命运。电影并非我们主动选择的娱乐方式,而是一种被集体无意识遮蔽了的意识形态植入手段。
(三)意识形态借用文化研究的外衣
传统中的意识形态植入是教条式、显性的。经过大时代背景的淘洗,意识形态借用文化这一抽象的外延宽泛的对象来巩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以华美的外表、易于接受的形式等手段,使每一个接受者愉悦地主动成为意识形态的改造对象。至此,大众真正成为“大众”,失去话语权,被迫模糊了存在的状态,只能停留在现实中经历一轮又一轮意识形态的改造。正如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相联系后指出的:“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人类社会把意识形态作为自己呼吸的空气和历史生活的必要成分而分泌出来。”于是,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媒介开始通过大众文化进行隐蔽的意识形态植入。技术理性成为虚假意识附着的新外衣,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的重新设计也成为“理所应当”的现实需要。“品味”或“趣味”成为大众消费的竞斗场。大众在这样“狂轰滥炸”的生活中“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个被改造的对象。语言不再与主体相关,而是呈现出控制化的新面貌。语言锲入现实生活的诸方面,控制每一个可能控制的对象。
三、意识形态超越与大众文化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研究反思
随着时代更变,意识形态终结的说法开始出现。1957年,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提出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问题;1960年,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指出意识形态已经失去意义;巨变后,佛朗西斯•福山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1993年,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试图用文明的冲突代替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话语自身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挑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建基于所谓的“批判理论”,其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批判有赖于其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试析之,首先,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阶级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都已经决定他们所处的阶层是社会上流的精英阶层;他们对于大众文化的否定基于研究环境的“大转移”。从保守严谨的德国迁徙到自由多元的美国,研究所的研究课题不可能不带有极大的主观成分。这种研究的态度一直都存在于研究所的大多数成员身上。其次,法兰克福学派具有惶恐的“法西斯情结”。国家的分崩离析与自身的命运相勾连,法西斯的强大威慑力早已对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关联性,正如霍克海默所指出的:“在今天,每个社会阶层的意识都有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和侵蚀,不管它在自身所处的环境里可能多么地专注于真理。”
(二)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性
在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通过雅与俗之间的转变来实现自身统治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是潜在的,难以察觉的。这种意识形态可能会附着于各种艰深的大众文化理论之上。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因其具体的存在环境复杂多样,于是划分、区别成为当务之急。洛文塔尔基于传记的大众文化研究,本雅明基于电影的大众文化论断都指向了一个新的两极:雅与俗。在文化层面,雅与俗是一个渊源有自的二元对立式。它存在于鉴赏主体、鉴赏对象,也存在于鉴赏方式中,藏匿于社会现实的诸多面相背后。大众可以是通俗文化的生产消费主体,也可以是高雅文化的欣赏者与品评者。在社会阶级层面,雅与俗的同义语应该是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电影《朗读者》中的汉娜因为是文盲而始终处于被支配、被统治、被压抑、被改造的劣势群体中,而与她相反的是上层阶级的米高,因为掌握了文化控制权而始终处于主导大众的统治阶级群体中。底层希望以受教育的方式寻找一个上层阶级的“爱人”,但阶级之间的对立早就已经割裂所谓的爱情,取而代之的是两者之间的互相改造与隐形对抗。在心理层面上,雅俗之间的划分使主体的自我意识被不断削弱。雅与俗也应该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区分,并非单纯物质层面的表现,因为雅俗之间的分明界限让执守雅俗文化二元对立的创造和接受主体产生相异的心理反应。“在电影院中,观众个人的批判态度和欣赏态度已融为一体。这里,关键之处在于,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在电影院中那样,个人的反应从一开始就以他置身其中的群众化反应为前提。”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精英主义者,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通常认为大众文化兴起于工业时代汹涌澎湃的商业大潮,在这场大潮中,大众文化将自身也交付给了功利交换的领域,艺术与消费之间不再有任何屏障,在消费逻辑的诱导之下,文艺不再纯粹地是它自身,而是变了模样,成为交换价值的载体,交换价值的介入,使文艺的使用价值变得模糊起来,从而失去它超越的向度,它自身的独立品格也消失待尽,这完全不符合精英美学的“超功利”精神。艺术成为它自身的依据,这是艺术自律性的基本要求,艺术只应遵从自己内在的游戏规则,而拒绝任何外在的胁迫,而当艺术服从于消费逻辑时,它也就亵渎了艺术自身,丧失了它作为艺术自律的本体论根据,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沼之中,艺术在被他律野蛮束缚之下将停滞不前。特别是技术的入侵被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是对艺术和谐真实的扼杀,在技术的统治下的艺术只能是机械的拼凑,这与和谐完整的古典艺术完全不同,而技术后果带来的批量复制又使艺术丧失了它的“唯一”性,人们不再追求“原真”的艺术品,艺术也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走下了神坛。
(二)现有的美学理论对大众文化的拒斥现有美学理论依然属于一种现代性模式的美学,这种美学理论建构正处在一种内容框架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时期,在这段时期中,美学理论内容框架和价值取向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然而其美学核心观念依然是建立在审美的无利害关系或曰非功利性之上的,都属于一种现代性模式的美学。就像彼得基维所说的:“自从十八世纪末以来,有一个观点已被许多持不同观念的思想家所如认可,那就是认为审美知觉不是某种具有特殊质的日常知觉,而是一种具有日常知觉特质的特殊种类的知觉。这种说法也被称之为审美的无利害关系性。”[2]并且这种核心性从未动摇过,不管是谈生命,谈美感还是谈审美活动,审美的无利害关系性始终以一种核心概念的身份贯穿在这些不同美学理论中。而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的美学理论在高谈审美的非功利时,大众却带着功利性的眼光欣赏和消费着审美化的日常生活。面对这种矛盾,现有美学理论并未放弃对非功利性的强调,更没能转换对大众文化审美的批判性视角,依然认为大众审美是低俗和粗野的。
二、对于非功利性美学合理性与否的判断
韦而施在他的著作《重构美学》中曾尖锐的指出传统美学的弊端:“没有发展认识和解放感觉的策略,而是发展了控制感觉、消灭感觉和严格管理感觉的策略。这是传统美学最内在的悖论。”[3]而事实就是如此,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面对大众文化的功利性审美,美学理论没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是高高在上并对这些活生生的审美现象加以抑制和批判。面对这样的批判,我们不禁要问:以非功利性为审美特征的现代性美学是否永远那么权威而不可动摇吗?非功利性是美学区别于现代性学科建制中其他学科的属性,是美学获得自身身份的核心特征。通过艺术欣赏区获得灵魂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提升是非功利美学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审美的现代性意义所在,即通过对欣赏者审美心理的设定来体现现代艺术和美学对个人主体性的建构。正是如此,审美让人在世俗的生活中有了一种超脱和批判的向度而维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然而这样以非功利性为身份特征的现代性美学并非无懈可击。康德我认为人的生理是完全出于生理自然需求的,是一种身体本身的欲求;道德是因道德上的赞许或尊重引起的,往往是通过目的的概念而置于理性原则之下的;而审美则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对象本身的存在,是一种自由的愉快,无任何功利目的。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康德认为审美是严格区别于生理和道德的,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最终还是归结到“无利害性”上。
然而康德却忽律了人性结构的整体性。人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都在生理方面分别对美感有不同的贡献;三种心灵能力,知、情、意也都是形成美感的材料,比如人由于恋爱、激情而兴奋到血液循环加快,心跳加速等对美感的产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说人的审美知觉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可能不受到其他知觉方式的影响,审美也不能与生理及道德完全脱离关系。所以,当现代性的学科划分把情的认知结构独立出来并建立美学和它对应时,便强行肢解了人性结构的整体性。同时,非功利性的现代美学模式导致艺术与工业的分离,审美与生活的割裂,这使得艺术与美学所能关照的领域越来越狭隘,因此美学承担的社会功能和责任也越来越少,而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倾向则越发明显。持这种非功利性美学观念的往往是一种有教养的精英分子,这种观念成为他们坚守的一种精神家园和身份表征。在这种观念的控制下,他们坚持非功利性的审美特征而把大众的功利性审美贬为粗俗的并予以排斥,这是对普通大众生命体验的漠视,这对美学学科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面对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潮流,美学理论应该有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不是对大众审美现象不予理睬,这就需要现有的美学理论进行一种超越现代性的重构,需要美学直接面对维持精神自由和回归审美现象的这对矛盾,并尽力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而实质上这个统一矛盾的过程就是整合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过程。
三、面对美学理论的重构
新的美学范式应该既能容纳现代性美学,也能对新出现的审美现象进行解释,体现出一种极大的包容性。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普遍的美的本质和唯一的解释模式,美原本就具有一种家族相似性。新的美学范式应该采用一种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审美核心概念并存的策略,而不是依然沿用一种本质性的概念来解释所有的文化艺术审美现象。在这种共存的策略中,现有美学理论框架内的审美经验、艺术、美的本质等内容都有着重新书写的必要性。
(一)审美经验的重构大众文化与人的日常审美生活及商业消费文化的紧密联系,使得功利性的审美经验成为大众主要的美感获得形式。然而现有美学理论对审美经验的描述依然缘自非功利性的学说,探讨的也依旧是精神性艺术和审美的问题,追求的是精神自由和形而上的文化超越性。非功利美学主要遵循两种理论路径,一是注重探讨审美经验的物质或实践来源的前苏联美学模式的哲学思辨路径。二是西方美学模式的经验心理学路径,这种理论路径为了突出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不同,特意引用了西方经验主义美学的移情说、距离说、直觉说等来进行讨论。若想完成对审美经验的重构,就需要现有美学理论从非功利性和功利性两方面入手来定义审美经验,遵循一种家族相似性。同时,审美经验的直接参与性以及身体美学、商业美学等都应该在审美经验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对应于解决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美感经验问题。
(二)艺术观念的重构大众文化以一种通俗的、日常的艺术形态对现有美学关于艺术的论述提出了挑战。现有美学理论只承认传统艺术形式,并认为传统艺术是美的典型形态。然而传统艺术的概念在面对现代西方和当代中国的艺术实践时却显得束手无策。杜尚曾质疑艺术品和非艺术品划界的问题;乔伊斯关于书的形式有了新的提法;而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本身就是对原有艺术边界的一种颠覆。当前美学理论的任务是如何辨别这些新的艺术审美现象。这需要放弃本质主义的艺术追寻法,而是采用一种开放的理解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艺术的概念、门类和边界都将是不断开放并将一直变化下去。
(三)美的本质的重新理解现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强调美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感性显现。这以观点既强调了美的实践基础,又强调了人的本质力量。二是认为美是一种主客关系的价值,而对这种美的价值的论述则主要是以一种现代性美学模式展开的。在包容了大众文化的美学领域中,我们还应该秉持一种“规定即否定”的态度来重新理解美的本质。人类的审美景观和审美关注是在不断变化的,对美的追问也终将是会不断变化的。戏剧、影视等曾被排斥在美学和艺术考虑之外,但历史终将还是容纳了它们;生理美学、人体美学、商业美学等新生的审美事物也纷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同样,像网络文化、大众文化这些目前被排斥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之外的新审美景观也将进入理论的关注之列。因此说,以追求创新为动力的审美和艺术将最终打破对美本质主义的限定,用开放的观念来看待美的追问要比对美下定论显得更有必要。
社会文化视角:以往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文本本身,而忽略了这一文化活动的社会过程全身。随着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演变,电视文化已走出象牙塔,融入广大民众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的品格。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学视角、人类文化学视角的关注,也许能使我们穿越数量众多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的电视文本,抵达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的剖析。在这其中,意识形态视角的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一切文化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代码”。从到法兰克福学派、精神分析学说、文化研究学派、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批评无不是这些理论的重心。
大众文化视角:电视文化所表现出的商业性、消费性、大众娱乐性、通俗性(甚至媚俗性)、技术性、可复制性、程式化、无深度感正是大众文化所追求的基本目标,体现出与电视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致性、同质性。因此,在对电视文化的研究中,借鉴西方某些学术思潮对大众文化已有的研究成果,虽不能祈望彻底解决中国电视文化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无益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使我们认识到电子传播作为生产力给对电视文化生产带来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技术进步对人造成的新的控制,认识到其意识形态的操纵性、欺骗性的一面;后现代主义理论让我们对电视文化的世俗性、扁平性、游戏性、狂欢化获得了一种哲学上的认识高度;后殖民主义理论则令我们对电视文化、大众文化中的全球化倾向、文化同质化倾向保持高度警惕;新历史主义提醒我们,以“戏说”为代表的电视文化可能导致的危险;文化研究学派以它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跨学科的学术胆识,启示我们以宏观的社会文化研究与微观的文本研究相结合,在微观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宏观的文化研究……这些理论奠定了以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审理电视文化的理论基础。
传播文化视角:电视文化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等其它大众文化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以科技含量极高的影像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并对其它形态的大众文化形成强大冲击,获得了存在的独特性和优势性——影像传播文化的特性。所以说,传播学理论从电视传播的全过程来考察电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电视文化的理论研究开辟一条更切实有效的新路。正如高鑫先生所说:“研究电视理论,首先要研究‘电视传播学’,因为电视本身就是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存在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的电视节目,统统鲜明地烙印着信息的‘印记’。因此,抓住‘传播’也就抓住了电视理论研究的根本。”无可质疑,随着从播放型到数字化、新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全新构型,电视文化将会发生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传播模式的改变必将影响所传播的文化本身。
意识反作用实践,处于大众文化背景下,休闲体育的发展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发展观念。那么,对于现阶段休闲体育来讲,应该树立怎样的发展观念呢?结合以往的体育发展策略来看,传统的休闲体育发展还局限于实现经济与体育的融合,发挥体育的经济效能,很显然这样的理念忽视了体育的主导性,难以在促进休闲体育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效能。处于社会转型期间,大众文化渗透到各个社会角落,此时就需要转变以往的体育发展策略:不仅仅包括消费需求的满足,还应该高度重视体育的休闲性的特点,以营造健全的休闲体育市场体系为最终目的,使得休闲体育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为主体,而不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去实现寄生式的发展。虽然在调整和转变市场化休闲体育发展观念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存在的阻碍因素也比较多样化,但是,相信随着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社会转型与休闲体育发展关系之后,一定可以为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实践中去。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鼓励企业参与到休闲体育赛事举办中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对于休闲体育进行宣传和教育,以便营造良好的休闲体育市场化发展氛围;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得休闲体育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由此引导休闲体育朝着市场化理念的方向发展。
2健全休闲体育民间化的发展机制
从观念上应该认识到,休闲体育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政府部门的号召和支撑,更多的是应该积极利用民间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健全休闲体育民间化的发展机制。这是因为,休闲体育本来就源于大众,有着比较浓厚的群众基础,以这样的方式去进行,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民间大众文化资源,使休闲体育朝着民间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具体来讲,在此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积极探索职业体育的发展道路,从观念上进行更新,从支持力度上进行强化,以便促进体育自身体制的不断转换,从而使得体育在大众文化时代的关系得以协调;其次,在民间资源融入到休闲体育市场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使得这样的民间化发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进行,避免因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休闲体育的健康发展的行为,否则将难以发挥民间资源在促进休闲体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再次,不断学习西方国家休闲体育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其在实现休闲体育民间化方面,应该积极去总结和归纳,由此实现休闲体育事业理论体系的健全;最后,处理好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过度的行政干预造成民间化发展受阻,也应该避免因为忽视调控而造成民间化发展的混乱状态。
3不断完善休闲体育的自我功能
由于大众文化的多样化特点,也难免会在其中存在很多良莠不齐的文化属性,比如:文化媚俗化、文化滥情等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体育,就应该不断调整自我功能,实现自我完善,以发挥其在促进大众文化发展方面的效能。具体来讲:首先,发挥休闲体育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功能,强化教育和宣传,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锻炼中去,以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其次,发挥休闲体育在丰富生活方面的功能,深入挖掘休闲体育方面的文化因素,以便展现出休闲体育在文化方面的效能;再次,发挥休闲体育在愉悦身心方面的功能,积极通过参与休闲体育娱乐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宣泄自己的情绪;最后,发挥休闲体育在自我教育方面的效能,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方式,找到内心不平衡的原因,并且在此过程慢慢去实现自我升级和自我提升。当然,休闲体育的功能多样化发展,在不同时间会有着不同的体现,是难以形成固定模式的。随着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功能会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在功能发展的时候,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锻炼虽然要比普通大学生频繁,身体也更加健康。但他们也免不了受到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肥皂剧、通俗小说、漫画、报纸杂志、网络文化等大众文化的影响。[2]逐渐沉迷于享受精神与肉体上的娱乐,而慢慢忽略了健康的生活习惯,许多学生常常数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导致年纪轻轻,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而手机更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吃饭,睡觉都玩着手机,影响了睡眠和饮食的质量。上课也不认真听,无法很好的接受与吸收体育专业的健康知识,或者直接抛诸脑后,沉沦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健康价值观,更不用提将来为下一代传递正确的运动与健康理念。
1.2大众文化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职观
一些大众文化明星的迅速走红,导致一些大学生异想天开,幻想一夜暴富的、充满利欲的价值观念,充分表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误区。而某些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看到明星台前的闪耀,却忘记了他们背后的辛酸。从而成为投机取巧之辈,不在埋头肯干,常常进行着无聊的幻想,这与他们所接受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体育价值观背道而驰,也不再重视他们所被赋予的将来作为体育教育者的使命,直接导致他们的职业就业观的不良发展,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对自我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产生了“职业看不上他,他看不上职业”的现象。
1.3审美价值取向上的感性化与世俗化
由于大众文化的干涉影响,有一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变得低俗化且缺乏理性。而大众文化对与媒体影像的追捧更是直接导致了青年大学生变得重视对文化的直接体验,而缺乏理性的思考,从而使得他们的审美观念越来越感性。而体育专业教育的大学生一旦审美出现偏差,不但对于自己的外观和心理的认识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还会在他们将来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时给青少年学生树立不良的榜样,影响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形成恶性循环,而不能够完成体育教育者的正确的育人工作。
2大众文化影响下树立正确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对策
2.1加强个人的锻炼以及体育健康知识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好的身体对于未来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的锻炼。而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除了自我锻炼,还要好好学习专业的知识,因为他们肩负着为下一代青年的健康任务,因此学好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2.2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不断鼓励着人奋勇向前,不断地指明人奋勇向前的方向。人活着不仅仅是追求充足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心世界平和快乐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人的职业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与过程,作为将来要从事体育教育相关工作的在校大学生,必须好好利用在大学的机会,增长专业知识和其他各种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能“眼高手低”,无论是教育小学生,还是高中生,都应该充分发挥出自己所学的内容,尽心尽力的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3增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的培养
学校应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从而减弱大众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指导他们多多了解体育价值观,历史体育精神。同时开展一些当代体育问题的研讨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看待大众文化。同时当代高校生应追求健康的审美观,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以树立阳光健康积极的形象,乐观积极地看待生活为美。
本文作者:杨海工作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法学研究所
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将人们的消费行为引导为一种宣示,一种符号,都是为了获得大众认同,一种虚幻的自我满足。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商品的便宜实用耐用消费已没有意义。他们购买商品更看重商品的品牌时尚炫目。因为他们需要物来“耍酷”,吸引眼球。大众文化的倡导者、经营者和传播者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他们是商家与消费者的桥梁。今日商家的成功之道在于将商品与文化联姻,并借助传媒包装给消费者。正是商品与文化的联姻,使世俗的人们在消费物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需求的满足。他们总能抓住大众的心理进行集体忽悠。其巧妙性在于媚俗,即善于迎合大众的口味。消费者只要需求,市场就会提供满足。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意义的制造者,即商品的生产者,动用操纵在他们手中的大众媒介的力量,将一道虚幻的光环投射在商品的头上,将空虚、浅薄、平庸与粗俗——现代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包装成美丽、优雅、高贵、个性等等。大众通过商品的消费,获得了他们缺少与渴望的一切。购物行为不再是单纯商品消费,而是优雅的格调,高贵品味的象征,这正是这个时代被大众追捧的符号。“哥购的不是物,是文化!”大众生存的本真状态被装入套中,对于大众文化的追求,让草根更有成就和英雄感。文化一旦被消费绑架,商品与大众文化成为硬币正反面,不能剥离,在文化的点缀下,商品销售有了最好的幌子。媚俗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作雨的市场经营者。成为现代人的品味总是被所谓文化所迷醉,没有文化即没有品味没有格调,远离文化是可怕的,因为这是知识经济时代,远离文化即意味被时代边缘化,这对于暴富者是不能接受的。正如时下玩古玩的,很多腰缠万贯者,并不在乎物的价格,他对于他看中的古董可以一掷千金,他对于赚与亏并不太关心,他只是想混迹这一行当中找到文化人的那份受尊重感。通过这一行为,让人知道他懂品味,不是除了铜臭,啥也没有的异类。巴尔扎克笔下的资产阶级新贵总是不惜一掷千金来获得贵族的头衔,这在那些暴发户看来自己多年的奋斗才终成正果。文化只是商品生产者玩的障眼法,游戏机变成学习机的把戏。文化的消费或者文化幌子的消费,让消费者受用。青年学生不辨就里,或者干脆装糊涂,因为这确实迎合了他内心的需求。但是物在被消费的同时,其投射的光环会慢慢散尽,耍酷者倘不能将内在的涵养与花样的形式两者统一起来,终将成为“驴屎蛋子——外面光”者。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引导下,大学生消费群体极易感染上时代的传染病,进而导致人格缺陷,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众心理。就是大众口里的“随大流”。大众文化的时代,这种跟随,是跟随大众时尚,纵然不是引领者,也不能成为落伍者。现代人群最为焦虑的是被他人视为不懂时尚。最后别无选择,要么是时尚的追逐者,要么被时尚淘汰。对于物的品牌的追逐,你追我赶,不甘人后,成为今天社会的众生相。2、“个”,或称“另类”。即在人群中标新立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耍酷”。其目的还是炫耀,为了引领校园时尚,吸引眼球,而不是保持本真。不论是从众还是耍酷,其殊途同归,都不可避免导致人格异化,自我本真的丧失。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于健康人格曾经这样表述: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大学生消费群体在大众文化消费的大潮中,是不可能成为引领者的,他们只能追逐其中,在满足物欲的道路上自觉沦落为被引领者、被设计者、被创造者。
大众文化的喧嚣与骚动正搅动人们的神经,如何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我们认为关键还是让一颗躁动的心沉静下来,力求在人群中保持本真自我,而不是被大众文化席卷而去。这里拟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对策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社会都有自己不可撼动的意识形态中枢,这个中枢就是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核心价值。当代青年学生个体价值目标应该与我们社会提倡的主导价值,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相统一。把它作为定海神针,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方能做到“任凭风春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对策二:自我节制。节制是种美德,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能彰显一个人的德性。对物的需求应自觉减少,而更多的去追求精神生活。自我节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本质在于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圣人道德,道德圣人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崇高道德的要求,就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管子•戒》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淡泊物质欲望,对于保持心态平衡、坚定理想和意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策三:应保持独特个性。从众是大众的弱点,是自我的迷失。在人群中,青年学生不是随波逐流,而应辨别方向,保持本真自我,行为上又不失随和。认同“感恩、创造”是成长中两个重要语词,并愿意身体力行。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能否保持独立的个性,很大因素取决于我们能否超越物欲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关键词:民乐;大众音乐;大众文化;市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050-1.5
近些年来就国内的现状而言,影视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乏经典之作。但是充斥在荧幕上的更多的是一些低质量,模式化的作品。这样的情况是多样原因共同导致的,其中,目前占主流地位的大众审美文化对其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作为受众每日都会接触与消遣的影视作品,它对于受众的审美又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所以影视作品也会反作用于大众审美文化。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影视作品创作时最先要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可以获得收益。影视作品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受众,是消费者,而大众审美文化是广大受众的一个审美标准,即选择影视作品时的一个标准。在之前,一部成功作品需要有深刻的内涵与意义,因为当时的创作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受众喜好什么,而在于领导者和主创者想要去表达什么。但是,在现在情形下,一部可以抓住受众审美,同时具有良好内涵的作品才算的上是成功的作品。所以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是影视创作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大众审美的以下特点就是影视创作需要参考的。
第一,大众审美具有明显的消费性
大众审美文化是现在逐渐兴起并开始起主导地位的文化。当今社会是商业化的,商品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最好的流通品。那么大众审美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流行,正是源于它的商品属性。或许在之前人们的概念中,艺术都是至高无上的,是纯粹的,不允许掺杂任何功利与物质的。但是,大众审美文化从一出现就把其商品属性附于表面。因而可以说,大众审美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作为商品,它更需要去遵循市场原则,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在市场中,消费者就是上帝,所以“大众审美文化必然会贴近大众、贴近生活,适应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时时刻刻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考虑问题,以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幻。”
因而,影视的创作应该考虑到现在的受众主体的变化,即市民大众。逐渐改变之前面对高雅的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使得影视作品可以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大众审美文化最核心的消费动机是娱乐。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动机包括:娱乐动机,审美动机,认知动机,社交动机,求新动机与效仿动机。消费动机往往是多种动机的混合,以娱乐动机为核心,其他动机来推动。由于大众审美文化面对的是最为普通和广泛的百姓。这一广大人群虽然有不同的喜欢与个性追求,但总体来说他们更乐于在工作之余进行一些娱乐休闲活动。所以最为核心的是消费动机。因而在影视创作时应该考虑到这样的消费动机,增加作品的趣味和娱乐性。才可以更好的吸引受众来消费。
第二,大众审美文化主体的个性化选择具有宽泛的空间。
现代的大众审美文化中的“大众”不单单是泛指无名众生,更指的是一个拥有自主选择权利的,并且积极参与选择的人的整体。在此之前的“大众”是跟于“精英”后面的追随者,他们流于众人,放弃了自己的品味与爱好。众所周知,精英文化更多的会受到政治,伦理,宗教的干预,这样的文化更不利于大众的个性发展。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成为了主要的力量,大众审美文化由于其商品属性,在这样的条件下飞速发展并开始占主导地位。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播已经摆脱多年前的专制局面,“十亿人看八个戏”的情况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受众拥有极为自由的选择空间,完全可以去挑选最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但是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播业出现了精品文化的缺少。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现象”还未被人们了解透彻就已退下舞台,取代它的“现象”还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又已消逝。我们也很难看到再去用“大师”“经典”“传世佳作”等词去形容它们。永久性对于这些“现象”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而。影视的创作也不得不去迎合这样的形势,单一的艺术形势已经无法吸引受众,更应该提供多样的风格与趣味来供大众挑选。同时,在进行创作时应该考虑到大众的审美文化的需求在不同的时间段,场合都会有发生变化,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人,他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更要求增加创作的多样性,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需求。并且要去适应高速的变化,影视的创作与制作都需要提高出品与更新效率。随着影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为单一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时,影视的创作就需要去服从“顾客即上帝”的原则,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及时的研究与了解手中的心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另一方面,作为大众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影视作品,其传播的文化内涵对大众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树立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这也会促使大众的审美文化发生改变。所以,在影视创作时,不仅要去迎合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也要承担起引导大众审美文化走向更高层次的责任。
正如法国文化人类学教授保罗教・法布里所说:“中国社会正在朝着对不断增长的消费品追求的方向发展,这完全是正确的需求。但是我们并不能掩饰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出现一种扭曲,人们的感觉的扭曲,对于增值,等值和时尚现象的扭曲。”当然了,这种“扭曲”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文化氛围下难以避免的。特殊的历史基础和现实的因素导致我国出现传统文化,现代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交错杂糅的局面。而受众由一开始的文化专制到现在的开放性选择,很容易导致受众不清楚该如何去选择,就好像一个还没有完全拥有个人主见的人,一下子把他放到一个大环境中让他去选择,这种自由对他来说可能不是好事,更可能是一种灾难。没有足够自主选择能力的大众,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只能随波逐流,很容易出现精神的单一化与贫乏化。一不小心就吸取了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使得大众审美文化愈加的低俗与肤浅。
因此,影视作品在这个时候就要担起责任,不能为了利润而一味的迎合大众审美的需求,还要通过自己在作品内涵上的甄选来逐步提高大众的审美层次。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审美活动是一个具有个体性的精神活动,个体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而审美的创造者只能决定为大众提供什么或者不提供什么,却无法来替大众做具体的审美选择。影视的创作即使想要来逐渐提高审美的层次,也要采取一定方式。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对于大众的审美文化,有益的作法不是关闭他们的选择渠道也不是放任其自由选择,而应该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转变。比如,在保证部分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来满足需求,或是对一定的文化内涵换种方式表达。这样既可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大众,又可以保证大众审美文化不向更低俗方向发展。也可以将“精英文化”融于“大众文化”中,对大众进行一些“精英文化”的熏陶,提高大众的审美能力。当然了,这些都只能是在“量”的基础上来进行积累,最后能否实现“质”的变化,不仅在于时候可以很好的吸收,更在于大众时候有意愿去接受这样的文化。
总而言之,影视创作与大众的审美文化的需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影视作品的最大受众是大众,所以大众审美文化的需求是影视创作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好这一点,影视作品的传播才会更为流畅,也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再生产。而作为大众每日接触的影视作品,它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大众的审美层次,所以他应该自觉担负起为大众做正确引导的责任,这不仅提高的是个人的审美层次,更是对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占国.论当前的大众审美文化形态》[J].新华文摘,1995(9).
[2]刘学兰.试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3]保罗・法布里.社会消费和社会时尚》[M].乐黛云,勒・比雄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实现路径、方法
2.1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且实现经济全球化也是我国的重要社会目标之一,这些都凸显了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哲学难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所以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存在一定的挑战。在国内很多青年不热爱哲学、普通群众不懂哲学,这使得中国哲学越来越受冷落,而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哲学,很多人慢慢地出现了信仰危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很多人没有把哲学看作为真正的哲学;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历史因素。有研究人员对当代理论教育教材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教材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削弱了的指导意义,所以必须加快哲学大众化的进程[3]。
2.2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方法和路径
方法和路径是推行大众化的关键,而哲学在不同国家推行时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有学者认为,在采用推行哲学大众化时不能太传统,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不能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来推行哲学大众化,而要采用综合的、有效的手段;还有学者认为要想推行哲学大众化就需要加深对大众化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展哲学的包容性;还有学者指出要想更好地实现哲学大众化就要做好具体的事,比如说用具体的、大众的、通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理论;同时还要以大众化的哲学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哲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多样的哲学普及和宣传方式。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推行哲学大众化需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总之,推行哲学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归结为四个方面,即加工理论,让群众更好地掌握;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更多的参与;恰当地选择宣传方法,让理论与群众更好地融合;建立有效的运转机制。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才能最终实现哲学大众化。
3.哲学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
实现哲学大众化具有很大的难度,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加顺利地实现哲学大众化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很多学者对此都做出了阐述,孙亮认为在推行哲学大众化时要注意增强哲学的说服力;而且在哲学大众化推行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群众的自觉内化;同时还要注重哲学通俗读物的建设、深化哲学;郭建宁认为在推行哲学大众化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庸俗化,这就需要掌握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逻辑;而且在推行哲学大众化时要注重其与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哲学的学术质量管理。总之,在推行哲学大众化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把握这些问题才能尽快地实现哲学大众化[3]。
一、前言
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必然带动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反映到文化上,就是大众文化的繁荣。大众文化一般也称之为平民文化、流行文化,是在工业生产环境下,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得以批量生产、快速传播和普及的文化产品.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畅销小说、商业电影、通俗歌曲、音像制品、电视娱乐节目、电子游戏等等。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性的消费文化,在满足我们的感官快乐、丰富和改善我们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缺少一种高尚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使得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理想、道德反思、审美判断等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核被消解。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作用的双重性,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根据新时期教育对象思想活动的新特点,确定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教育工作。
二、大众文化比思想政治教育强势的原因
大众文化教育功能比思想政治教育更荣誉被受教育者接受,或者说大众文化更强势。它的迅速发展强烈地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流意识中的主导性地位,其强势原因,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去解读:
(一)大众文化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人本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维护者和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无容置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规范、正统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化的,给他们灌输国家意识形态规定的主流意识、行为规范、道德观念,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化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人性的多样性。在整个教化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执行者,他们只是给受教育者灌输既定的内容,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形成自己行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以此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目的,其自身的内在需求是被疏离了的,且不被尊重的,也应该说是无法选择的。因而,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单向度的,无视人性的,其教育氛围必定是压抑和死气沉沉的。我们认为,要塑造人的灵魂,就要使人的灵魂充满理性的力量,散发人性的光辉,要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理解社会中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并真正内化为自己心灵的体验。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自主地选择他认为合乎规范的行为,从而自觉地、以一贯之地遵守和实践。显而易见,遵从人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缺乏的。大众文化强调的是,大众不是消极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大众文化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价值判断、话语选择和角色定位上都可以自主决定、各取所需的平台,使大众可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括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份轻松愉悦、缓解紧张的调剂,在肯定享乐而远离崇高的文化氛围中找到亲近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是对社会大众人性的释放和对人性的尊重,大众的个性在大众文化中得到了自由发挥。充分体现了大众文化教育功能中人性的一面。
(二)大众文化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创新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教育模式,大众的思想意识、思想观念和内在需求只能限定在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意识的框架内而不能超越。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即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会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而纷纭而至。它要求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到大众文化的生产、制作和消费中,因而,大众的生活需求得以满足,而且给予自主、自觉基础上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育。大众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各种观念、意识,思潮的交流融合、互相激荡以及传播信息载体的发达带来的观念的迅速更新,要求并助推者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在这种情形之下,一味的圃守和坚持是徒劳无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一改传统的固定化,程式化的教育模式,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大众文化的到来,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人作用。
(三)大众文化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表达方式更轻松
大众文化具有现实的娱乐与消遣特性,追求即时情感的轻松表达,以一种务实的文化精神消除了文化消费的特权,成为了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活跃了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共享。同时,大众文化使文化的发展转入了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并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况,从而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商业性,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市场运作方式,制作和传播具有标准化和模式化的文化产品让社会大众来消费。这种文化产品表现方式往往过于直接、具体,追求同步、轰动的影像效应,易把因循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大众。这样,大众就难以找到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从而扼杀了他们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大众在大众文化的消费过程中失去了“自我”,自己的思想意识逐渐被大众文化改变并进而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即是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让受教育者接受特定的意识形态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信仰,使得意识形态得以延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和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发挥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性作用,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进行塑造,使社会成员在思想意识上建立符合社会规范的基本秩序,从而形成个体价值与国家核心价值的相统一,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在社会大众思想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思想的引导。“通过人类历史可知,任何有价值的建树、文化意义的肯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现实理解和理想引导的结果。”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我国社会生产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场经济体系、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但是,由于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的特征使部分教育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盲目追求和时尚消费的倾向,甚至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漠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主流文化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是具有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教育者要把握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的文化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理论的科学性与理论自身并没有必然的、永不改变的关系,这种联系应该是辩证的。当理论符合与社会实际状况时,它就是科学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注重以人为本。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以主流文化价值引导大众文化,促进大众文化主流型。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国家的根本意志、文化取向和价值观的反映,又是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国民的精神纽带,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大众文化领域存在的一些无序、失范现象,必须充分发挥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规范作用,引导大众文化的创作、生产,使民众在参与、接受大众文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主流文化的核心理念,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而予以认同,从而形成文化合力。另一方面,要借鉴大众文化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实现主流文化大众化。任何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全盘否定或者一味迎合、赞扬的做法都是有偏颇的。作为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特征,要进一步增强它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只有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扎根于大众文化之中,实现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才易于被教育对象所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树立寓教于乐的思想,在传播主流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大众文化多样化的形式,从而增强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以引导教育对象通过亲身体验、内心感受,实现在教育中娱乐、在娱乐中塑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