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8:3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怎样写教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因“需要”而写作
(1)“被需要”。因为“被需要”而写作的教师大多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或者是学校要求,这部分教师是为了应对这种“需要”。在职称评审或学校各种考核中,既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这种要求,自然有它的道理,这种要求的出发点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写作的成果能证明教师的研究情况与教科研水平,尤其对教师这种专业化职业来说,研究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组成部分。但对一些教师而言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部分教师的写作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因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评职称或应付学校检查,这样的教师一旦达到了目的便不再写作。但也不可否认,其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因为这种“逼迫”而摸出了一些门道,获得了一些成就感,也因此慢慢地喜欢上了教科研,从而走上了教科研这个“幸福大道”上来了。
(2)因为喜欢而写作。不可否认,同样有一部分青年教师非常喜欢读书,也因为读书而喜欢思考,这种教师也同样喜欢写作。这种喜爱当然是有一定的由头的,或者是亲人朋友的影响,或者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写作成为了他们生活或工作的一部分。这种爱好没有功利性,也许是想自己留下些“文化遗产”,也许是想被他人关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由此激励他不断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也因此喜欢上了写作。这种兴趣不需要外界的介入,写作是他们心灵表达的一种方式,无论作品能否发表,能否被人关注,对这些教师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写作来表达。
参与写作的青年教师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只要动手去写就应该鼓励,因为只要动手去写就表示已经参与“研究”了。从教师的需要层面看,具有内部动机的教师怀有更大的热情、坚持不懈的精神,也会有更多的优质作品呈现。
2.写作是一种表达
表达的方式有多种,但写作表达的影响力最大,因为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被他人学习、接受,影响力远远大于口口相传,其表达的过程与结果都是无法估量的。
(1)写作是反思的方式。反思的方式有多种,但写作是反思的一种,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是将随意的做法和散乱的思绪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它能使人在描述现象与解释意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行为与思想理念之间,找到适当的联系、平衡与结构,而这种任务靠做和说都很难完成。”
(2)写作是为了交流与表达。写作的过程是反思、梳理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便是成为“作品”通过各种形式发表,成为一种公共资源,让读者看到,达到交流、分享的目的。其意义在于好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应该通过发表来与人分享,以利于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另外,通过发表交流听取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有助于弥补研究的缺失,提高研究的质量。
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只要围绕着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去写,并长期坚持必定有所收获,因为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不仅说明反思的重要性,同样反映出教师写作的重要性。朱永新的《成功保险公司》案例同样能反映写作的重要性,据说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至今还没有哪个投保人找朱教授赔偿,而能坚持下来的也都小有成就了。
二、明确写作内容——写什么
写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写,也就是说要根据写作的内容来选择写作的形式。
1.教育笔记:随性而写
关于教师的写作内容可借鉴朱永新教授的《成功保险公司》中的内容,“一天所见、所读、所思,无不可人文”,这些内容我们可总称为教育笔记,类似的写作方式还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反思札记、教育随笔、教师手记、教育日志以及应用于网络交流的教育博客等,其特点是注重描述与抒情,注重有感而发,不拘形式,更看重与读者的思想和情感共鸣。基于以上表达形式,教师可以记录一天的生活与工作,也可以针对某件事描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有意义的教育笔记尽管篇幅短小,但文字精美,内容真实,自成系列。如果教师在这方面努力,不失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条途径。建议青年教师建立属于自己的博客,也可加入相关博客圈,与所有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共同分享你的酸甜苦辣。
2.论文与案例: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
因为教育笔记的自身特点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还是应该多写些教育论文的,因为教育论文注重逻辑论证,强调对问题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追求立论严谨和理论创新,无论对教师自身发展还是教育本身来说都是需要一定的理论性的。
根据教育科研的内容和形式,教师的科研写作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论文写作,另一类是案例写作,前者以论说为主,后者以叙事为主。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常常把教育论文分为三类: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青年教师在工作中有了一些经验体会,想进一步总结提炼可以写经验总结;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思考,想阐发一下自己的观点,可以写学术论文;做了一次调查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可以写研究报告。除此以外,还可以用案例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表达形式,从表达的效果看,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材料来源,对不同的写作材料给予恰当的表达形式,就能收到比较理想的表达效果。论文与案例的写作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包括基本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有特定的学术规范与执行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应用时不能随心所欲。因此,青年教师需要了解教育论文与案例的呈现方式并以最适当的方式来表达。
三、明确技巧与方法——怎么写
教科研论文是教师教科研结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是教师之间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凭借的主要文本。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教科研方法,重视教科研的过程,更要注意结果的表达,掌握教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
1.掌握论文写作的技巧
对青年教师来说,只要写、坚持写就应该鼓励,因为随性而写的教育随笔能体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轨迹,也是一种研究方式,而上升到教育论文的层次,青年教师就必须学会一些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在写作要求上建议把握六个点:一是要“新”,教师在写作时要敢为人先,敢言人之所未言,敏锐地发现新问题,选择新角度,运用新观点,提出新结论,使论文写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小”,是指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三是“明”,既要求论文的中心明确,又要求论文的题目简洁明了;四是“实”,即论文论据要充分扎实,引经据典要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要环环相扣;五是“深”,论文要以理服人;六是“精”,是指文章举例要精当,引言写作要精练,遣词造句要精彩。以上六点若能做到至少三点,相信成功发表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2.了解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与杂志的需要与要求
写论文若不知道其规范、格式,即使自己有想法也很难在刊物上发表获得公众认可,这就需要了解写论文的一般格式与规范要求;搞课题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学术要求,如不按规范去做也很难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写案例有写案例的要求,写教育叙事有写教育叙事的特点,搞教育实验也要了解其一般特点与注意事项,否则只会事倍功半或前功尽弃。无论做哪方面的研究都需要了解其规范要求,因为任何脱离行文要求、格式、规格和文体的任意发挥,都不是研究所应持有的严谨的态度。
一、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的客观需要
在语文课程实践中,许多人都把作文看做是: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有作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就得对学生有写作要求;而教师有写作要求,学生就得有写作行动。实际上,这一认识没有把课程看做是文化选择与社会进步、个体发展的必需,更没有把作文视为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必需。就是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之所以要规定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以此提高其写作能力与写作素养,是由于这一能力和素养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是促进学习实践、应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必需行为。或者说,学生学习写作的客观必要性与学习语文课程的客观必要性是基本一致的:学习语文,是个体为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学习写作,也是个体为了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
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为什么写?答案很简单:因为要用。生活里需要书;念书作学问,需要写;作任何工作都需要写;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别人,需要写;搞科学研究,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需要写。所以,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1]“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的论断说明:个体在学习中要系统全面掌握各科知识,这离不开写;个体在生活中要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相互协调,也离不开写;个体在工作中要及时了解问题、准确反映情况、正确提出建议、有效推动工作,更离不开写;个体在科学研究中要把对事物的发现、研究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自然也离不开写。这就是,“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根据张志公先生对“为什么写”这一具有根本性问题的回答,我们自然就可得出:“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在现代社会,写作是对人的基本能力的要求,不会写、不常写、不善写的人,其生存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2]在论述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还指出,人们运用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目的不外两大类:“一类是为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是要办事情的;一类是用语言作工具搞点艺术,去感染听者或读者,使人受到熏陶,在思想、感情、情操等各方面受到影响。……以前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应用性文体;以后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文学性文体。”[3]在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下,每一个个体随时随地都会以书面语言来“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部分个体还会以书面语来“搞点艺术”以表达情感,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此看来,个体要接受教育、传递信息、彼此配合、抒感、表达思想,就要学习写作。因此在张志公先生看来,之所以要学习写作是个体实际学习之所需,也是个体实际生活之所需,更是个体实际工作之所需。
二、写作是个体提高分析与综合等能力的客观需要
一些学生(公众)常把作文视为升学、提职、成名等的“实用工具”,把写作与考试升学、升职简单对应起来,没有看到写作对写作者自身能力素质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张志公先生则认为以语言为基本工具来表述观点、描述事实、说明事物、陈述情况、抒感的作文训练,对个体分析与认识事物的综合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与提高作用。这是由于在练习写作或实际写作时,常能集中而明显地反映出个体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又是因为,写作要表达认识,就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能力的提高;写作要反映生活,就可使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识增强;写作要谋篇布局,就可促进学生首尾一致、前后贯通写作技巧的形成;写作要遣词用句,就可促进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习惯的养成……如下例就是一则能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习作:
我沿着溪边走,看见岸边很多紫花地丁。远看嫩绿的一片。走近看,一簇簇,一丛丛,伏在地上。叶子翠绿,细细的叶柄顶着长椭圆的液汁,花色鲜亮,每株上都有三四朵小花。看上去,它是那么娇小、柔弱,但却又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特别是当风抖动的时候,它没有被风吹得低下头,而只是迎着风颤抖几下,仍然傲然挺直,显示着它的力量。我认为它是最能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的。[4]
这段不到200字的描写语段,却需要写作者具有多项能力才能完成:观察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紫花地丁的特征(“虽然娇小柔弱,但是当一阵风吹来时,它并没有低下头,只是迎着风颤抖了几下,仍然挺直”);联想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联想,才能从紫花地丁迎风傲立的姿态联想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概括能力,就是只有善于概括,才能从描写、联想中提炼出紫花地丁的特征。自然,除此几种思维能力外,遣词用句、比拟描摹等语言表述能力也是写作时必需的。总之,从这段文字中就可看出,写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是一个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表述技巧等全面真实的反映。长期而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或从事写作实践,自然可提高学生(写作者)分析问题、刻画事物、说明现象、表达思想、抒感的综合能力。
正是在看到写作对个体素质提高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就强调指出:“写作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首先,要求对于所写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看法,就是要有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要有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有清楚的思路,从而能写得清晰、严密,要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包括掌握足够的字、词和写出通顺、流畅的语句的能力。”[5]在全面深刻论述写作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他还提醒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写文章这件事,既不忽视它,也不夸大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写看成是提高思想、锻炼思想、掌握语言、培养能力的一件事,把它看成是生活、工作中的一件实际应用的事,看成是使自己具有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的一件事,而不是为达到任何个人目的的或是为作文而作文的,和一般说话、交际截然不同的事。”[6]这就说明,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写作已变得和说话一样的寻常,已成为个体适应工作、生活要求的一种必备能力。与此同时,写作虽不神秘但也绝不简单,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主体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也正因如此,写作自然就能使学生(写作者)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和完善。因此,“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样。学习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熏陶情感、完善人格。写作也是开发智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使我们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会获得显著提高。”[7]
三、写作是个体表达认识与展现自我的客观需要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除了适应生活、学习这些外部需要外,写作还满足个体情感倾诉、见解表达、自我展现等众多的内部需要。因此,他在回答论述“为什么写”这一问题时也揭示了写作在个体情感倾泻、认识表达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个体为了)“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影响别人,需要写”。[8]就是说,写作也是个体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我认识、发表意见建议、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一种客观需要。或者说,通过写作,个体就可把自己的情感、认识、需要、见解、意见与建议等展现出来,从而使别人了解、理解、领会乃至接受。对个体的倾诉、表达与表现等需要,我们可从三方面求得证实。
首先,人作为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总会有一定的情感需要和情感表现。譬如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挫折、家庭的变故等事情,个体就需及时应对并做出适当反应。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明确指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遇、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9]其次,人作为富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问题时总会有一定的看法与见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见:人们由于社会地位、客观需要、认识事物角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因而在面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同一事物时,就自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具有不同的理由与依据。如个体把这些见解、看法、观点及其支撑的理由、事实有条有理地写出来,就是在“作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每个人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都时时处处进行着或口头的或书面的作文:“作算题,证命题,这些经常不断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论证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写作中极端需要的。任何一门功课,学生都时常要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回答问题。这其实都是最生动的作文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内容,同时他也会考虑怎样安排材料,怎样叙述事实,描写事物,论证道理,发表意见。在这中间他就很自然地考虑到用些什么词,用些什么句子。”[10]这就说明,作文不但是十分需要的,有时还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事物与问题发表看法之际,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分析论证,也就是在写议论文;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现象进行描述说明之时,实际上是在进行着记叙描写,也就是在写记叙文……最后,人作为富有创造的生命个体,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社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也是人类基本特征之一,同时,自我表现欲也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意念与行动。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一直不太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违背了学生的本性,与学生实际生活、情感没有必然联系:“学生本来没有那个情,你出个题目硬要他抒,他就只好说一些并没有真情实感的话,发表一些并没有真知灼见的见解,东抄西摘,东拼西凑……所谓命题作文要用之得当,首先是题要命得得当,所出的题使学生必然能写他确实知道的事情,抒他确实有的感情,不要让他搜索枯肠,没话找话说,不要鼓励他说空话,说废话。”[11]这就说明,成功的作文训练,总是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之愿意写、敢于写进而达到善于写。相反,不成功的作文练习,总是让学生有“无米之炊”之感,只能使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基于此,张志公先生认为写作并不玄妙,而是与个体成长密切相连的一种学习现象,是学生或社会其他成员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但同时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情感相联系,才能取得实效。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喜欢老师重视自己、表扬自己并乐于展现自我才华。因此,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表现心理而使用多种方法,如在教室或校园内创办作文园地、组织编辑优秀作文选编、向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优秀习作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总之在张志公先生的作文教学观中,作文虽极为重要但却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常见表达行为;作文在发展个体综合能力中具有重要能动作用;作文是个体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正是作文的常见性与普遍性,就决定了作文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作文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又决定了作文教学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如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规定要进行写作教学,语文课程实践中之所以要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本原因还在于写作本身是个体生活、学习、成长及展现自我之必需,或说写作过程在促进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客观要求、促进素质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分析认识各种事物与展现自我价值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作文很重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会写。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写信,要写日记,要写便条、假条、学习笔记、读书摘要、汇报、总结、计划、实验报告、科学论文,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必要的。写得好或不好,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很有影响,所以,任何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学会写,忽视写的教和学,是错误的。”[12]如此看来,现阶段我们要改进与完善中小学作文教学,就必须:确立以实用为基本导向的作文教学观,并使作文训练过程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成长密切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文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这就是张志公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作文教学遗产。
注释:
[1][8]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6.
[2][7]解光穆,陶玉凤.汉语写作教程[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4.
[3]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7.
[4]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18-219.
[5]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59.
[6]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28.
[9]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1.
[1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5-02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于漪
在教育界,于漪是一颗永远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明星。她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等。阅读她的著作,了解她的教育理念,可以受到精神和气质的熏陶,得到智慧和思维的启迪。通过学习、对照新课程教材内容,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发现自己在专业储备上存在缺失、不足,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反复赏析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笔者悟出一些对语文教学有益的设想,下文将试作阐述。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于漪老师是杰出的情景教学专家,她倡导以情景模式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她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新”、“趣”、“情”、“思”创设情境,使学生学有兴趣,情绪高涨,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教学时,她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激疑”、“辨疑”、“析疑”、“重点突破”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境界。另外,她还以“立体化、多功能”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熔思想、语言、认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炉,调动师生积极性,使教学过程空间充实、时间紧凑,发挥了多功能作用。对于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老师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在新课程教学中,她的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贯穿一条主线――教文育人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这一点也应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原则。“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之一,语文教学要充分体现“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思想教育,引领学生理解、体会文本要旨,领悟人性之真、善、美,达到“随风潜入教,润心细无声”的境界,实现文与道的和谐统一。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吃透教材,其真正的意味在于教师要努力把课程中的精神能量转换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智慧等,从而从容自如地释放于学生――用博学的素养教书,用集知识与精神于一体的人格修养来教书。
二、确定立足点――以学生为主体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在教改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对学法的研究,让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漪老师强调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目中有人”,也就是说,要及时了解学情,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素养备课,而不是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当前学情,也要了解他们以前学情,预知将来学情,从各个教学环节和细节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熟悉”。针对相应的学生群体, 应该用自己的眼光,理出教学目标和任务,提炼出有价值、有难度值、让学生遭遇理智挑战的问题,激发教学互动,提升教学有效性。所以,教师应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设计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并专注于引导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创造吸引力――以趣促学
于漪老师认为,教学中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恢复他们原本的健康状态。同时,还必须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落实教学设计中的“三要素”:创设情景、提炼问题、组织活动。解决好课堂教学中创设与生成的关系、开发与利用优化的课程资源。在创设情景上不摆花架子,追求动机与效果一致、出发点与归宿点一致、开放与生成一致。
四、明确目标――培养智能型人才
只要全面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就不难发现她的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即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不可重读、写轻听、说。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一视同仁,也要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自学能力。
五、凸显特征――以文学色彩点染课堂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欣赏于漪老师的讲课视频,品读于漪老师的文章,文学味浓厚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浓厚的文学色彩渲染课堂,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如果学生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怎样成功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教学中,如果教师教学语言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就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干练优美的教学语言可以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六、追求境界――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建构,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首先,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要以修改标准的明细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注意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教学结果的可见性,因为这二者构成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价的根本标准。标准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见性,如何让学生依此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并进而修改完善呢?我们的教材中到处充斥着词义含糊的作文标准,参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中的表述,初中生所要达到的写作水平包括了以下几点:“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具体到各个年级的写作要求,除对文体的强调有所不同之外(一年级侧重记叙文,二年级侧重说明文,三年级侧重议论文),各年级的标准并无明显质的差别,均系笼统而模糊的诸如“形象生动”、“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思想健康”等词语。试问什么样的行文才算得上“形象生动”?怎样才算“内容具体”?在个别字的选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挑选和段落的安排方面是否具有切实可行的标准?因此,教师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尽量选用那些具有实践性和结果可见性的词语,以便学生参照这些标准来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例如“条理清楚”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具体化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应该具有逻辑上的连接,具体体现为必要的关联词和过渡句的运用,主要段落应该在段落的位置或字数分配上具有优先地位。”对于词语在文中的运用评价可以有更具体的表述,例如:“用词富于变化,避免语义上的重复啰嗦,并注意词语搭配符合语法规律和逻辑事理,用词要准确,注意词性的语法功能。”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要以学生修改工具的获得及运用为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具备完善的、可操作性的作文修改技能是学生主体性的直接体现。修改符号的习得是学生自主修改的具体工具。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的修改效率。一般的修改符号包括以下几种:增补号、删除号、复原号、换位号、离空号、缩空号、对齐号、紧接号、移格号、另起号、缩位号十一种。通常说来,以上十一种修改符号涉及到以下五种修改行为:“深化主题、材料增删、结构调整、语言调整和书写格式。”前三个方面涉及到对整篇文章的大处修改,后两个方面则是对文章细节的尽善尽美。其中,语言调整和书写格式往往涉及到标点的正确运用与否,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句子的语法规范,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通畅,以及修辞的滥用或误用——几乎涉及到所有修改符号的运用。而深化主题、增删材料和结构调整则主要针对思想感情的不健康之处,材料没有价值或价值太小,材料堆砌或不足,思路不清、层次混乱或过渡不当。如果说语言调整和书写格式考验的是学生日常的语言积累,那么,其余三者则是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涉及到学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记录、分析、分类、比较、形成假设、进行证明、做出结论的能力,另起号和连接号运用的频率比较多,并且多用于段落结构的调整。规范的修改符号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的行文错误进行理性思考。学生使用不同修改符号的过程就是在对自己的不足进行定性、分类进而加以改进的过程,同时在最终成文的过程中规范的修改符号也便于学生抄写、打字、排字和校对。另外,规范的修改符号其益处不仅在于它是学生进行自我修改的工具,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作文交流的“标准语”。以学生的习作为载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评价和互动,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评价者的主观随意性,对于被评价的习作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减少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对于评价结果理解的模糊性甚至是误解。
应该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并不排斥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而是要避免创作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在理想的教学评价模式中,学生应该是评价的参与者而非接受者。依据“教学即交往”的教学理念,处于评价行为两端的双方是平等的,共同构建评价的主体性。但在现实的教学评价中,教师由于潜在的优势,同学之间因为先天差异和角色配置的不同,被评价者往往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这种主体性地位。表现为教师以自己正确的意见来取代学生的错误——这固然很好,但是对于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有何益处?恐怕还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在进行生生评价的时候,因为学生写作水平、年龄、性格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一些孩子丧失掉主体性地位。学生的自我修改与师生之间的修改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教师不要断然地以己之是来否定学生之非。因为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证明教师之是,而是尽量改正学生之非,并不断完善学生的观点或主张。对于师生之间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在动笔改的时候,学生站在身边,共同探讨怎么改最合适。因此,保证学生主体性地位不丧失的途径之一便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在师生修改的维度下,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通过交流共同得出修改的结论,学生应该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去,而不应该只从老师那得到一个最终的修改意见。这里要求教师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而非一个单纯的做是非判断的仲裁官。在这个修改行为最终结束的时候,学生所得出的修改意见应该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师生针对习作做出的教学评价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而在自主合作式课堂大行其道的今天,学生丧失掉主体性地位更多的是因为虽然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尚浅,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对习作的理解往往出现“片面同化或错失同化”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如果生生之间不存在长时间固定的磨合与交流,小组内形成固定的角色以及交往机制的话,我们并不提倡生生修改,或者说,仅仅将生生之间的修改作为师生修改与学生自我修改的补充就在这点。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策略并不是将学生置于一个孤立的场中进行独立修改和创作,而是让学生以修改工具的习得和运用为手段,以教师制定的明细可操作性的修改规则为准绳,来保证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以个性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语言的同化,并进而克服个体语言的局限,获得属于学生自己独特的言语体验。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任文田.初中作文训练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王鹏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语文学习是学习中的“老大难”,作文习作又是语文学习中的难中之难。作文课上老师没谱,学生头痛;花费的时间多,效率差等等。因此,正确熟悉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1.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1.1 作文与农村学生局限性生活断轨。
当今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即使偶尔进城,多半也是买了东西就回家,都市生活很少插足。所以只是除了田野还是农田。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在这种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学习模式下,很少有学生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觉得除了分数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学生写作和社会生活断轨,自然是无法积累写作素材的,也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1.2 作文与农村学生语文层次的脱节。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版初中语文书,选篇都是精品,特别是现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赞叹不已。教材的单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学性。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离我们农村的中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了,学生不能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不必说揣摩写作艺术了。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是散文中的精品。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几个为它感动,父亲“买橘子”能把朱自清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却不能感动了当今时代的中学生,在当今的农村中学生看来那是天经地义的。至于扬州的风俗买橘意味着走局的说法,那就更不可能去探究了。自然,父亲殷殷关切之情也就领会不到了。他们作文时也就根本不会去学朱自清细腻的描绘了。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尽管写得好,我可是不愿学。俗话说学习贵在“举一反三”,可从实际看,语文课本的“例子”作用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这又使人感到遗憾和困惑。
1.3 作文与农村学生教育不公平抵触。
目前,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改观不小。但是有的学校却置其于一边用不起来。有的农村初中师资不配套,学生不能接受全部学科系统教育。因此,学生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知识结构不健全,到作文时候也就没话说。再加上私立学校的出现,诱惑力很大,挑选走了农村中不少优秀生,使得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生源,学习氛围日益淡薄。自然教育的不公平又给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带来障碍。 1.4 作文与农村教师工作复杂性矛盾。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去写,更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批阅,每个教师都希望把自己学生的作文改好。然而,一个语文教师,正常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人数假设为50,其工作量就够大的了,使教师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
2.农村初中生作文对策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过关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文理不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在数理化学习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再想提高写作能力是难上加难的。这样的初中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与工作中也将处处碰壁。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他们的思维正由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转化。这个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语言、训练写作的最佳时期。
2.1 提高认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
2.1.1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种语文试卷中的高赋分板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测验、段考、期考、小考、中考、高考各种考试,语文是必考科目,而作文又是语文必考的且高赋分板块。在100分的试题中占40分,在120分的试题中占50分,在150分的试题中占60-70分,都占40%以上,而且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一般常用的应用文、评论、随笔等;它可以考整篇文章,也可以考片断;从命题形式看,可以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如看图作文、文字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可以考原创的,也可以考扩写、续写、缩写、改写……
2.1.2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五大学习任务,用作文都能检查学习效果。阅读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着写作水平,它是写作语言的储备、再现以及再创造。作文实际上是口语通过规范了的更系统、更富有文采的书面语言。作文展示了综合学习的成果。在学校,学生作文写得好,常被认为语文学得好;教师会写文章(特别是论文)也常被认为教师水平高、知识渊博。
2.1.3 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作文为人类社会的交往提供较为完整和完美的服务。学生学习习作,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能更好的传达信息、交流经验;述说事理、阐明见解;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形成能力、立足社会。
2.2 激发作文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
2.2.1 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
2.2.2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只是把作文看成一种令人头疼的常规作业而已,在敷衍和推脱中,徒然地消耗着自己的热情与灵气。写作教学,若是仅凭教师之力,只会走入困境和误区。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唤醒学生写作方面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首先在写作指导课,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真谛,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他们内心所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学生自然产生不写不快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挑选学生最关注或最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后,才可能表达对自然、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挚体验。
2.2.3 要克服畏难情绪,除了要激发兴趣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四点:①作文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有事可写,有话可说。②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如何下笔。③要降低作文难度,减轻心理压力,把“作文”二字改为“表达能力作业”等。④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向他们介绍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典范。
2.3 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坚持要求学生进行“摘录笔记”的训练,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与智者前贤的心灵对话中逐步明确摘记的思想观点,形成摘记的阅读风格和审美趣味,建立摘记的阅读材料库。可以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每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读完全书以后,再回顾全文内容,并写出阅读感受。刚开始要求低些,指导得细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自然提高了。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作文训练的始终。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因此写出的文章缺乏灵气,即使偶有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而有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更是一筹莫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内背诵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课外必背古诗古文240篇(首),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内容涉及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现当代文学中的中外优秀作品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这些都说明读书背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写出好文章很有关系。作为初中生,只有具备了丰富词语、词汇,具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借鉴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完美的文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读书背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簿发。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生活积累,道德情感积累。
语言积累又可分为三种:①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散步》中的“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春》中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等,这些句子是对云、对风、对水、对草、对花、对雨、对霞等细腻生动的描写。②积累哲语,开拓思维。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鲁迅《故乡》中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赵冀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③积累音乐语言,感受意境美。像《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城”里的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的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的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学生习作有了素材,还用担心没“下锅”的吗?他们写作起来同样会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基础。
2.4 采取课堂快乐教学,促使学生乐于动笔。
作文难,难就难在难以下笔。所以,教师除了授以写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进行快乐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4.1 直观演示,丰富生活认知。写作源于生活,但初中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往往是局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教师可以将多彩生活浓缩于三尺讲台,或把大千世界汇聚到斗室之课堂,增加学生的深层形象,丰富内心情感,求得文如泉涌。组织户外活动如春游、参观名胜古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如精品展览、小制作、小实验等,生活的再现和创造如表演小品、绘制图片、讲述故事等等,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2.4.2 利用情境,激发写作欲望。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集中利用课堂体现,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共鸣,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寻找情境的切入口,导入写作的冲动、灵感乃至震撼!从而捕捉“闪光点”,把握作文的灵魂,达到“乐写”的境界。例如播放VCD片《世上只有妈妈好》后让学生写作《我的父母》,在这样的情境中,写出来的文章能不感人吗?
2.5 写作训练与实践观察相结合。
观察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行独立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孩子生活在农村,接触广阔的生活天地,应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景物或行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农村的一花一草,一藤一树,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和生养自己的土地。如欣赏田园风光和美丽,采摘诱人的果实,静听小鸟婉转的歌声,感受潺潺流水的清凉等。帮学生再现活动的场景,如砍甘蔗,割稻谷的苦与乐,烤红薯的真与趣,捣蜂窝,捞鱼虾的险与趣,然后让学生将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片段或短文。学生有了生活素材,并有了练笔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还应编入一些课外作文训练的指导,供师生选用。如写日记、读书札记、随笔,写“放胆文”。可规定每周必须完成的篇数(可以是片断、几句话)与字数,也可提示写作的范围、要求,不定具体题目。在作文训练的具体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出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循环往复的不变的流程,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开放型”的训练步骤。将作文训练放到社会、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与具体活动中,为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用”而练习写作;或者是把作文训练干脆变成一项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应活动的需要而完成一系列写作训练。(这种训练形式在国外已经流行,限于篇幅,恕不介绍)这种“开放型”训练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中心”,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各种实际需要而写,激发了写作兴趣,强化了动机,其训练效果自然是很理想的了。
2.6 展开精彩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鉴赏能力。
作文需要评阅,没有评阅不能找出作文的成功失败所在,但也不能教师独揽生杀大权,一个人说了算。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写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按照“互评互改——自我修改——教师总评——优秀文章展示”,创造良好的作文气氛,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创设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如在教室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或将一些出色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报社,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写作兴趣。叶圣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文教师要自己放自己。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是自己能放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何乐而不为?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让学生终生受用的。
总之,这是笔者对当前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问题及采用对策的粗浅看法,仅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引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